第一篇:最美的咏秋诗词
最美的咏秋诗词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太湖秋夕》 ——唐·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秋夕望月》 ——唐·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同。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念奴娇》 ——宋·黄庭坚
断红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恒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颥渌?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醉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八声甘州》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昭君怨》 ——宋·辛弃疾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
独倚小阑干。许多山。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第二篇:咏秋诗词
咏秋成语
如:秋高气爽、秋水伊人、秋风过耳、秋竹有节、千秋万代、平分秋色、一叶知秋、叶落知秋、春花秋实等; 咏秋诗名句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南朝梁〃范云《别诗》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唐·白居易《司马宅》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刘禹锡《秋词二首》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宋〃柳永《八声甘州》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宋〃秦观《满庭芳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三句写孤城秋景。》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败荷:残荷。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秋风萧瑟天气凉(三国魏·曹丕)、秋来处处割断肠(唐·柳宗元)、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秋声无不搅离心(唐·杜牧)、秋风有意染黄花(宋·渭老)、秋风秋雨愁煞人(清·陶澹人)、秋菊有佳色(晋·陶渊明)、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宵月色胜春宵(唐·戎昱)、秋收万颗子(唐·李坤)、秋水明净而如妆(宋·戴熙)、秋气堪悲未必然(宋·杨万里)等;
第三篇:咏月诗词
咏月诗词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秋夜月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 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蕊香引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 消息。
宣清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背银、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 噤。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
中秋诗词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第四篇:咏莲诗词
咏莲诗词(汇编)
王淼琛
浣溪沙·梦游家乡荷塘
莲叶田田植碧塘,莲花秀出露瀼瀼,粼粼风举动天光。域,梦回乡曲沐馨香,飘飘忽忽驾云翔。
七绝·咏莲
池上莲花荷角尖,水晶跌落玉盘圆。白莲素淡超尘俗,美艳红莲天上仙。
七绝·和流星《小荷》
新荷小嘴露唇红,君子眼高犹动容。伫立远观毋亵玩,清馨留住碧池中。
七绝·吟白莲,和诗雨幽兰 玉质冰姿不染埃,前身应是住瑶台。更深池静风吟韵,月里嫦娥探妹来。
七绝·晨过荷塘
瑶池昨夜落人间,波沁馨香裙漾蓝。菡萏亭亭红映露,仙姬出浴欲回还。
顿释暑烦临净 七绝·步韵雪雪《青莲》
清荷淑女竞芳姿,珠露晶莹落玉池。此景只宜天上有,濂溪茂叔最相知。
注:周敦颐(1017—1073),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曾作《爱莲说》。
减字木兰花·赏莲
田田莲叶,托起亭亭花雅洁。晓雾轻烟,绰约仙姬缥缈间。风漾清香人欲醉。撩动诗怀,陌上沉吟去复来。
减字木兰花·雨荷
冰姿玉质,更闪电惊雷洗礼。焕发容光,雨过天晴沐艳阳。合唱田园新乐府。到处晶莹,莲韵荷香入好风。
减字木兰花·忆荷
旧园风物,最是新荷绽带露。池畔留连,每羡鱼游莲叶间。难断相思千万缕。宵梦瑶琼,菡萏香飘明月中。
七绝·和婉若清杨《看图题诗 雨荷》 天清雨过立瑶台,惊见池荷腼腆开。香溢珠莹颜色艳,绿裙轻摆玉人来。
七绝·枯荷
寒塘瘦水亦清澄,淡定枯荷对月明。换得泥中鲜藕壮,青春老去不伤情。
月光如水,蝉鸣蛙鼓,经年别绪,五绝藏头诗·赠如水凡心 如玉琢冰镌,水清花碧鲜。凡尘何处渡?心净结莲缘。
五绝·读妙莲《顿悟佛语》 心似冰壶净,莲花朵朵开。贪嗔痴念绝,何事挂吾怀?
五绝藏头诗·清新诗韵 清水出芙蓉,新葩带露浓。诗吟心底语,韵美得天工。
忆江南·消夏荷香里(题图)
心神旷,消夏在芳丛。习习凉风摇广袖,粼粼碧水映清琼。淑女似芙蓉。
七绝·题荷池消夏图
团扇佳人晚憩时,荷花绽放柳摇丝。蟾轮停驻嫦娥羡,玉兔彷徨欲下池。
七绝·和露露《夜荷》
月色溶溶翠叶稠,新荷绽放洞箫悠。彬彬君子毋遐想,侬约嫦娥一起游。七绝·无题,和婉若清杨
冰雪清姿蕴热肠,菩提大爱永含香。**历尽三千界,普度群生一叶航。
七绝·题张中《枯荷鸳鸯图》 寒塘坡石住鸳鸯,瘦水枯荷胜画堂。纵使潇潇霜雨冷,依然恩爱梦甜香。
第五篇:咏山茶花诗词
咏山茶花诗词
山茶
宋陆游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开元寺旧无花,今岁盛开
宋 苏轼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支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白 山 茶
明 沈周
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何当借寿长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山茶
清 刘灏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山
茶
宋 陶弼
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却是北人偏爱惜,数枚和雪上屏风。
山茶花
唐 贯休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清代乾隆皇帝爱新觉罗· 弘历 《咏山茶》 火色宁妨腊月寒,猩红高下压回栏。滇中品有七十二,谁能一一取次看。范成大
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
门巷欢呼十里村,腊前风物已知春。两年池上经行处,万里天边未去人。客鬓花身俱岁晚,妆光酒色且时新。
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范成大
月淡玉逾瘦,雪深红欲燃。同时不同调,聊用慰衰年。
梅花山茶
宋代 辛弃疾 《浣溪沙· 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
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
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元 马致远 《[双调· 西湖》
曲岸经霜落叶滑,谁是秋潇洒。最好西湖卖画家,黄菊绽东篱下。
自立冬,将残腊,雪片似红梅,血点般山茶。
云南著名的诗僧担当和尚《山茶花》 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王十朋的《山茶》
道人赠我岁寒种,不是寻常儿女花
沈周 《红山茶》
老叶经寒壮岁华,猩红点点雪中葩。愿希葵藿倾忠胆,岂是争妍富贵家。
挂玉钩] 题清代 段琦 《山茶花》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山茶花;;;;;郭沫若
昨晚从山上回来,采了几串茨实,几簇秋楂,几枝蓓蕾着的山茶。
我把它们投插在一个铁壶里面,挂在壁间。
鲜红的楂子,和嫩共同的茨实,衬着浓碧的茶枝——这是怎么也不能描画出的一种风味。黑色的铁壶更和苔衣深厚的岩骨一样了。令早刚从熟睡里醒业时,小小的一室中漾着一种清香的不知然的花气。这是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呀?——原来铁壶中投插着的山茶,竟开四朵白色的鲜花!啊,清秋活在我壶里了!
古代三篇茶花赋:
宋代黄庭坚的《白山花赋》、明代唐尧官的《山茶花赋》及清代戴孙的《茶花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