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会议纪要(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04:3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庭前会议纪要(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庭前会议纪要(小编推荐)》。

第一篇:庭前会议纪要(小编推荐)

庭前会议纪要

时间:2013年10月28号 地点:江阴市人民法院刑三庭

参与人:审判长王煜、书记员枟桢、公诉人许红继、辩护人张霄洋、被告法定代理人许占奎

纪要:

对许源故意伤害一案召开庭前会议,由审判人员王煜主持,书记员枟桢担任记录人员。

首先,被告人法定代理人及其辩护人不申请回避,对变更强制措施没有异议,对案件管辖权不存在异议,双方对公开审理本案没有异议,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

其次,在证据方面,双方对被告人的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现场看验笔录,被害人病例,法医鉴定书,赔偿收据,医疗费收据均达成一致。没有提出非法证据排除,没有申请调取新的证据和重新鉴定。

再次,被告人许源于2013年9月20日下午放学后,骑到月桐路与戚月路交叉路口时,被害人骑一辆自行车,从后面冲向被告人许源,撞到被告人许源的右侧,把被告人许源撞倒。且当时被害人陈洪明对被告人许源进行辱骂,即时,被告人许源一拳打到被害人陈洪明的左眼,致使左眼失明,视力严重受损,随后对被害人陈洪明实施暴力。对于以上案情,双方均已了解清楚。

由于公诉人及被告辩护人及法定代理人无法达成庭前刑事和解,本院决定于10月29日开庭审理本案

第二篇:庭前会议材料

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该条第四款规定“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此二款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庭前会议程序。但该规定较为模糊,缺乏具体的操作规则,而且对于该程序的建立目的、制度的价值定位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完善。

一、庭前会议制度建立的目的与价值定位

庭前会议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对该项制度的价值定位,是解决庭前会议制度相关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对该二项内容的确立,要以法律规定的内容为依据来确定,我们要建立的是中国特色的庭前会议制度,而不是对国外司法制度的全盘引进。

庭前会议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中国的刑事审判程序由起诉到审判的直接过渡,是在起诉、审判之间植入的中间程序。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前会议制度的关键是“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据此可以认为,它只是一个庭审前的“会议”制度,而不是庭审的提前预演,更不是庭审前的“审判”制度。庭前会议应定位于“会议”,而不是“审判”。

庭前会议制度是“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据此,该项制度为在开庭审理前,就相关程序性的内容:如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由审判人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目的是保证审判的公正与效率,以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并重。从建立必要性看主要是为了减少庭审中各方因程序问题产生的不必要的对抗和冲突,以提高庭审的质量和效率,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司法文明的发展进步。

二、对庭前会议制度具体操作规则的建议

(一)庭前会议制度的提起方式

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均有提出召开庭前会议的权利,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案件的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召集。另外,审判人员也可以根据案件的需要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召开庭前会议,但要征求控辩双方的意见。

(二)参与庭前会议的法官如何确定

庭前会议由法官主持。该法官应不应当是主审该案的法官,存在争议。多数观点认为,庭前会议应由非庭审法官承担,以排除法官预断,避免法官先入为主。非庭审法官不参与案件事实、案件定罪量刑等相关证据的实质审查,可以由专门的法官承担,如立案庭的法官承担,这样做既能实现预审法官与庭审法官的分离,也能实现司法资源的节约。个人意见认为,上述观点并不具有现实意义。建议由合议庭中的一名法官来主持庭前会议,该名法官只承担程序性审查的职责。对于案件相关事实证据的实质审查由合议庭中的另一名法官承担。两名法官分别承担程序性审查及实体性审查的职责,在合议庭中实现二者的分离。而不必由立案庭的法官作为专门法官来主持庭前会议。一方面可以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诉讼的效率,减少诉讼中不必要的环节。

(三)庭前会议的适用案件范围

1.简易程序案件,不适用庭前会议制度。但是如果在简易程序改变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时候,就该审理方式的改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

2.庭前会议制度的召开主要是针对案情重大、复杂,被告人数众多,证据数量大的刑事案件。

3.对于被告人没有辩护人的案件,不能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认为有必要召开的,可以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

4.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是否召开庭前会议,应听取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见。

(三)庭前会议的会议内容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前会议主要是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庭前会议主要解决的是审判相关的问题,该问题是程序性的问题,而不是案件的实质审查,也不是对证据的质证。会议主要解决的是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为庭审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而不是查明控辩双方对实体问题争议的焦点。从立法精神来看,庭前会议程序是一个准备性程序,解决的是与审判相关的一些程序性问题。对庭前会议内容应进行明确限制,应以必要性、简短性为主,不能使该程序被滥用,导致审判人员先入为主造成对案件的预断,从而影响到庭审的质量和审判的中立、公正。

庭前会议内容,应以非法证据排除为中心内容。如果在庭前会议中把非法证据是否予以排除的问题解决,有利于庭审程序的顺利进行,并有利于及时有效的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诉讼程序的拖延。

除法条明确规定的内容之外,个人建议如下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也应成为会议的内容:

1.开庭审理日期的确定。刑事诉讼法有关于将审判日期通知检察机关和有关诉讼参与人的规定,但对审判日期如何确定、确定审判日期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均未规定。法院在确定审判日期时是否要听取公诉人和辩护人的意见,没有明确规定。个人意见认为,确定审判日期虽然系法官的职权行为,但仍需听取公诉人和辩护人的意见,以保证控辩双方有足够时间做好出庭准备,以保证审判质量。

2.案件的管辖问题。如案件的侦查管辖、审判管辖是否存在问题。

3.案件的审理方式。如是否采用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

4.侦查人员、鉴定人是否出庭问题。

5.对辩护人的辩护权的保障。

(1)辩护人是否提出被告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意见及相关证据。

(2)辩护人是否提出被告人具有自首、立功情节及相关证据。

(3)辩护人是否提出申请调取其他新的证据。

(4)辩护人是否提出观看同步录音录像的意见,以及对同步录音录像是否当庭播放、具体的播放方式等问题。

(四)庭前会议的结果

庭前会议结束后,法官应将控辩双方意见、庭前会议所作内容等记录在案,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正因为在庭前会议所提的是意见,所以也就没有法律上的约束效力。根据该规定,审判人员并不就相关事项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而是分别按照相关诉讼规定处理。如关于回避问题,则按照相关处理回避问题的规定处理;对于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则按照相关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的规定处理。

三、完善庭前会议制度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庭前会议的方式与次数

顾名思义,庭前会议一般采用控辩审三方均在场开会的方式。但是否有必要一律采用三方到场的方式,应当予以进一步明确。庭前会议的目的是提高诉讼效率,减少诉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必三方均在场。如辩护人不在当地,法院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审判人员可以采取电话联系听取意见,记入笔录的方式。也可以让辩护人以信件、电子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

庭前会议不以一次为限,但以有必要为限。不能为了召开庭前会议,反而增加控辩双方不必要的负担。

(二)控辩双方是否对召开庭前会议有否决权

首先,公诉人能否对审判人员召开庭前会议的决定予以否决,不予参加。一种观点认为应当赋予公诉人否决权,建议法院不启动庭前会议程序。这样有利于公诉机关把握刑事诉讼活动的主动性,也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公诉资源和公诉人精力,防止庭前会议的滥用和低效,真正提高诉讼效率。但笔者认为,公诉人不应具有否决权。对于辩护人提出由法官决定召开的庭前会议,公诉人应当予以参加。这是对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如果辩护人滥用权力,公诉人应在会议时提出明确意见。这样做更有利于实现公诉人的客观公正地位,避免辩护人在庭审时提出无理要求,真正提高诉讼效率。

其次,应当赋予辩护人有否决权。并且应当明确辩护人拒绝参加庭前会议的,不承担法律责任。庭前会议只是一个中间程序,而不是必经程序,辩护人予以否决,拒绝参加的,并不影响庭审的进行。新刑事诉讼法未规定拒绝参加庭前会议人员应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据此,不参加庭前会议也不必然带来不利的后果。

(三)尽量在庭前会议中把非法证据是否排除的问题予以解决。当辩护人、被告人一方对于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提出异议,公诉人应审查异议的理由能否成立,并提出意见,决定排除的应当在开庭前予以排除并通知人民法院、有关当事人和辩护人。庭前会议应当作为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配套措施,把解决非法证据排除问题作为会议的中心内容,从而有利于庭审程序的顺利进行。

(四)应当明确“庭前会议”内容不包括“证据开示”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是审判前在控辩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控辩双方互相交换用于庭审时的证据。在性质上,“证据开示”制度属于一种预审程序,对预审时双方互相认可的证据,在将来的庭审时概括说明即可,无需再经过详细的举证和质证程序。而庭前会议并不包括双方对证据的开示,也不要求展开质证和辩论。否则,不仅实现不了预期目的,反而使庭前会议变成了庭审预演,实际庭审成为重复劳动。

(五)庭前会议的监督

庭前会议不应当采取控辩审三方闭门商谈的形式,否则缺少社会监督,对其公正性也有影响。建议对于以采取开会的方式召开的庭前会议,应当事先公告,并且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允许旁听,以增加透明度,形成社会监督,保证庭前会议的公正性。

庭前会议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庭前会议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亮点之一,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通过在起诉、审判之间植入中间程序,不仅突破了中国刑事审判程序由起诉到审判直接过渡的做法,同时丰富了人民法院庭前审查的措施,这将会大大提高庭审效率。

关键词:庭前会议 诉讼效率 效力

一、庭前会议程序简述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理论界将此条款之规定称为庭前会议程序,其构建了中国特色庭前会议程序的雏形。根据该条款的表述,笔者认为我国刑事诉讼庭前会议程序可以定义为:为保证庭审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诉讼效率,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在刑事案件开庭前,审判人员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并记录在案的庭前预审活动。

在世界各国司法领域中,普遍注重庭前准备活动的开展,以便整理出案件的争点,便于法庭审理集中进行,提高诉讼效率。如《美国联邦诉讼法规则》第17.1条对庭审前会议作了规定:“在提交大陪审团起诉书或检察官起诉书后,法庭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自行裁量,可以命令召开一次或数次会议考虑有助于促进审判公开和审判效率的事项。在会议结束时,法庭应对达成协议的事项准备和提交备忘录,会议中被告人或其律师所做的承诺,除非形成书面并由被告人和其律师签字,否则不能作为不利于被告的证据使用。本规则不适用被告人没有律师代表的案件。”对这一程序,美国称之为庭前会议,德国称之为中间程序,法国称之为预审程序,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称之为庭前整理程序。虽然各国的中间程序略有差异,但共同价值追求在于,对公诉权进行制约,进而保障人权。确定庭审的重点与争议焦点,提高庭审效率,是中间程序的直接功能,同时也可以防止轻率地将被告交付审判,使存在的某些错误及早解决,节约司法资源。[①]我国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的建立是在吸收了国外有关制度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与国外相关制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点。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设置庭前会议的司法实践考量

(一)弥补庭前审查方式的不足

我国庭前会议程序,是为适应我国庭前审查程序,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庭前审查,是指人民法院收到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的案件后,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开庭审判的活动。我国自1979年颁布刑事诉讼法以来,每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都要涉及到庭前审查程序的修改和完善。1979年刑诉法确立了实质性庭前审查,即法官先定后审,造成法官预断的弊端,造成法庭审理形式化等问题。1996年刑诉法将庭前审查由实质性审查改变为主要进行程序性审查,取消了法官的审前调查和退回补充侦查权。这种庭前审查方式的设计对于保证审判的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种设计不尽合理,功能非常单一,导致其既缺乏抑制公诉、服务审判的功能,又无法实现过滤、分流的独立价值,从而造成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审判的过分拖延,使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流于形式;而且由于没有充足的庭前活动准备,法官无法明晰案件的主要争执点,无法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②]因此在此次刑诉法修改过程中,设置庭前准备程序,消除可能造成审判中断和拖延的因素,成为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项重点工作。笔者认为,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通过在起诉、审判之间植入中间程序,不仅突破了中国的刑事审判程序由起诉到审判直接过渡的做法,同时丰富了人民法院庭前审查的措施,可以视为庭前审查程序的延伸,大大扩展了庭前审查的方法及内容。人民法院通过召集控辩双方对相关问题进行口头陈述,增强了控辩双方的抗辩能力,为人民法院及时了解争议案情,保证开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二)提高司法审判效率,保障人权

司法实践表明,许多在庭审过程中适用正规程序解决的问题,控辩双方实际上并无实质性的争议,或者控辩双方的争点并不明确,如果在庭前召集控辩双方针对相关问题发表意见,了解情况,甚至予以解决,可以避免不当启动庭审程序,使法庭审理不因程序问题中断,即有利于程序公正,也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这一过程中,还可以使审判人员了解双方争议的要点,保证案件实体审理顺利进行。另外,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庭前会议程序的设置,更是对这一规定的充分体现。因为效率的提高,对被告人而言,这种及时性就是对人权最好的保护,就是那种“迟来的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的最好佐证。另外,新刑诉法实现了全案移送回归,庭前会议可以有效保证辩护方的资讯功能,在信息交流之中保证控辩双方诉权的平等,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影响诉讼的平衡,让控辩双方站在了平等的资讯平台上,解决了律师出庭前看不到全部卷宗材料的问题,有利于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三、对庭前会议相关具体问题的探讨

新刑诉法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刑事诉讼法关于庭前准备程序的缺陷和不足,有利于实现人权的保障和提高诉讼效率。但是,该规定尚较为模糊,欠缺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的具体处理方式。笔者以为,司法机关需要对庭前会议程序出台司法解释,以提高该项规定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一)庭前会议的召开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可以召集诉讼的有关人员就与审判有关的问题进行情况了解,并听取意见,但该规定没有指明可以召开庭前会议的标准。笔者认为,该程序的设立是为了充分进行开庭准备,以便开庭后的审理能够顺利进行,所以该程序中的所有活动都应以此为目的。在庭前审查过程中,审判人员通过对案件材料的初步审查,认为案件事实复杂、控辩双方争议较大,有可能会导致庭审程序拖延的情况,可以召集人员进行庭前会议。庭前会议的启动应遵循审判中心主义,有权决定召集庭前会议的应为审判人员。但由于审判程序的中立性,审判人员对一些可能影响法庭审理效率的情况可能并不掌握。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增加检察机关、当事人和辩护人庭前会议启动的建议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往往因附带民事诉讼审理中的一些障碍造成刑事判决的延迟;特别是刑事诉讼法新增加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规定,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后,直接影响到庭审效率及对被告人的量刑。而在庭前会议中,审判人员完全可以听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见。因此笔者认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同样可以行使庭前会议启动的建议权,参加庭前会议。

(二)庭前会议的内容

对于庭前会议的内容,可参考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做法。如德国庭前准备程序包括公诉审查、调取证据、证据展示、宣布法庭组成并征求被告方意见、提前对预计不能出庭的证人或鉴定人进行询问或对现场进行勘验等其他准备程序。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列举了审判人员在庭前会议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的内容包括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由于法律并未对庭前会议的内容作出限制性规定,表明审判人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的内容不限于法条明确列举的范围,其内容应当具有广泛性,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应以保证案件的效率和公正为目的。笔者认为,我国庭前会议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①是否申请回避;②是否申请变更强制措施;③是否对案件管辖权存在异议;④对适用简易程序的意见;⑤是否对公开或不公开审理存在异议;⑥对证据开示提出意见;⑦是否提出对非法证据排除;⑧是否申请有关证人、鉴定人出庭,⑨是否申请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⑩当事人是否同意刑事和解;附带民事部分等其他相关事项。

(三)关于庭前会议的效力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没有对庭前会议的效力做出规定。那么,如何认识庭前会议的效力?从庭前会议立法本意来看,审判人员召开庭前会议仅是就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法条窥探庭前会议的效力。《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另外第185条规定,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可见,庭前会议并不是解决实体或程序问题的法定程序,也不是必经程序。庭前会议是正式庭审前的一个准备阶段,并不是正式的庭审,更不能取代庭审,涉及到定罪量刑的实质性问题均应在正式庭审中审理。[③]然而每一项制度的确立,都应体现其价值。笔者认为,对于庭前会议中控辩双方发表的意见要形成书面笔录,并由参加人员签字确认。对于控辩双方在庭前会议中发表的意见,审判人员可以将其作为正式开庭的参考,庭审集中对有异议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辩论。对于公诉机关而言,可以根据被告人及辩护人提出的异议,在庭审前可进行针对性的重点核实、补充证据,也可根据客观情况作出相应的决定,有利于公诉机关做好参加庭审指控的准备工作,更好地履行公诉职责。对于辩方而言,可借庭前会议了解控方支持起诉的证据和有利于被告的证据,从而能够尽可能地收集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有针对性地准备辩护。

四、对庭前会议制度的深度思考

庭前会议作为新刑诉法的重要亮点之一,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在重新架构了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同时,更有利于落实新刑诉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立法精神,有利于提高司法审判效率,有利于促进中国司法文明的发展进步。但该项程序毕竟在我国还是起步阶段,该程序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如有学者就提出庭审审判人员不宜介入庭前会议程序,而应由非审理本案的法官主持庭前会议,否则,会使审判人员先入为主,形成预断,会破坏其与各方当事人的等距离关系,破坏控、辩、审三方的平衡,容易引起程序不公正。笔者认为,法律应首先明确庭前会议的效力问题。如果庭前会议程序的功能仅仅局限于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而不确定其应有的效力,不仅会增加诉讼成本,而且有可能成为诉讼程序的负担。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参考英美等国的相关做法。如英国在1995年建立了“答辩与庭审方向听证”程序,在这一程序中,被告人答辩有罪的,法官应当直接考虑量刑问题;而1996年英国的《刑事诉讼与调查法》中“审前裁断”程序规定了主持“答辩与庭审方向听证”程序的法官根据控辩双方的申请或者自行决定,可以就证据的可采性或者案件涉及的其他法律问题作出裁断,该裁断在整个法庭审判过程中具有法律效力,除非主持法庭审判的法官根据控辩双方的申请或者按照司法利益对其予以撤销或者变更。如果庭前会议结束后,由法院制定相应的裁判文书,对庭前会议所达成的内容予以明确,确保其法律效力,必将更加有效地保证庭审顺利、高效进行。笔者建议,应尽快制定与该制度相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完善庭前会议的审判程序,明确其效力,才能使该项制度起到应有的作用。

------------------

① 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庭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释义与点评》,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第三篇:庭前会议 形式

刑事案件的庭前会议

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第四款规定:“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此二款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庭前会议程序,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中正式确立了庭前会议,即在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之间植入庭前会议这道中间程序。庭前会议程序作为新刑事诉讼法的一个亮点,是在吸收国外有关制度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它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刑事审判程序由起诉阶段直接过渡到审判阶段的做法,进一步规范刑事司法审判程序,大大提高庭审效率和针对性。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对庭前会议程序的一点认识。

一、庭前会议的内涵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第四款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庭前会议是指为保证庭审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诉讼效率,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在刑事案件开庭前,审判人员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并记录在案的庭前预审活动。[1]

二、构建庭前会议的重要意义

这次新刑事诉讼法引入庭前会议作为中间程序,其意义重大。

第一,庭前会议能有效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新《刑事诉讼法》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庭前会议程序的设置,更是对这一规定的充分体现。同时规定了被告人不得自证其罪原则,而非法证据排除将有助于落实这一原则。非法证据排除是庭前会议必须解决的主要工作,控辩双方将有异议的证据提交庭前会议予以排除,并记录在案,在法庭上对排除的非法证据以及无争议的事实、证据不再作法庭调查。由此可见,庭前会议将在正式法庭审理过程中启动的非法证据排除活动提前,加之全案移送制度的回归,使辩护方在审判前能够查阅全部案卷材料和预览证据,包括对被告人有利和不利的证据,能有效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使控辩双方诉权的平等成为现实,能够避免司法实践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影响诉讼的平衡,进而影响庭审公平进行的情况 发生。

第二,庭前会议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程序公正优先于实体公正是当前中国刑事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庭前会议的确立,通过在起诉、审判之间植入中间程序,不仅突破了中国的刑事审判程序由起诉到审判直接过渡的做法,同时丰富了人民法院庭前审查的措施,可以视为庭前审查程序的延伸,大大扩展了庭前审查的方法及内容。庭前会议程序,使控辩双方对程序性问题能够充分了解情况、发表意见、听取意见,可以让参加人直观评判出程序是否公正,这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也为由法官主导的由公诉人、辩护人参加的控辩式刑事庭审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庭前会议能有效提高诉讼效率。对于很多重大、复杂案件,涉及当事人数量、证据数量较多, 庭前会议提前确定回避、证人名单,排除非法证据,确定案件的重点和焦点,将控辩双方无异议的证据在中间程序确认,庭审重点针对有异议的证人、证据展开。将控辩双方无异议的事实在庭前会议确认,庭审集中对有异议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辩论,从而大幅度提高诉讼效率,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

第四,庭前会议能有效提升公诉质效。经过庭前会议,公诉方根据辩护方对证据提出的异议,可以有针对性地重点核实、补充相关证据材料,甚至修正指控的内容,有利于公诉机关做好参加庭审指控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更好履行公诉职责。同时,通过庭前会议能让法庭调查的重点集中在双方存在争议的证据上,公诉人只需集中精力对有异议的证据进行质证,不需要在法庭上面面俱到地出示证据,大大降低了公诉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公诉质效。再次,可以防止公诉权滥用,避免使一些不符合起诉条件(包括不应当起诉)的案件进入审判程序,以达到保障人权的目的。[2]

三、庭前会议的具体构建

新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关于庭前准备程序的缺陷和不足,有利于实现人权的保障和提高诉讼效率。但法条对庭前会议的内容只是做了概述性、原则性的规定,而没有具体的运作规则,在司法实践中,有些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值得我们去思考,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该项程序。

(一)庭前会议的启动

从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来看,并未明确庭前会议由谁提起,从保障司法公正、确保控辩双方权利平等的角度出发,庭前会议的启动应遵循审判中心主义,有权决定召集庭前会议的应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经过审查起诉后认为应当提起公诉的,制作起诉书并移送全案证据材料。审判人员收到起诉书及案卷材料后酌情决定开启庭前会议程序。笔者认为,也可由人民检察院公诉人提出建议,还可由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召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往往因附带民事诉讼审理中的一些障碍造成刑事判决的延迟;特别是新刑事诉讼法新增加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规定,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后,直接影响到庭审效率及对被告人的量刑。而在庭前会议中,审判人员完全可以听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见。因此笔者认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同样可以行使庭前会议启动的建议权,参加庭前会议。[1]

(二)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

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庭前会议是“可以”召集,说明并不是每个案件都需要进行庭前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释〔2012〕21号第一百八十三条明确规定: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

(1)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

(2)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

(3)社会影响重大的;

(4)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此外,笔者认为,庭前会议仅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是否召开庭前会议,应听取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见。

(三)庭前会议的具体内容

从立法精神来看,庭前会议程序是一个准备性程序,解决的是与审判相关的一些程序性问题。对了解和听取事项的范围应进行明确限制,否则,势必会使该程序被滥用,可能导致审判人员先入为主造成对案件的预断,从而影响到庭审的质量和审判的中立、公正。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列举了审判 人员在庭前会议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的内容包括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由于法律并未对庭前会议的内容作出限制性规定,表明审判人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法条明确列举的范围,其内容应当具有广泛性,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应以保证案件的效率和公正为目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释〔2012〕21号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中,列举了八项“可以”在庭前会议中,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的内容:

(1)是否对案件管辖有异议;

(2)是否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3)是否申请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但未随案移送的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4)是否提供新的证据;

(5)是否对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有异议;

(6)是否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7)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

(8)与审判相关的其他问题。

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四百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在庭前会议中,公诉人可以对案件管辖、回避、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辩护人提供的无罪证据、非法证据排除、不公开审理、延期审理、适用简易程序、庭审方案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提出和交换意见,了解辩护人收集的证据等情况。

(四)庭前会议的程序

庭前会议应该采取会议方式进行,人民法院应在庭前会议召开三日前,将会议的时间和地点通知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人民检察院应当派拟出庭的公诉人参加庭前会议,必要时配备书记员担任记录。为便于被告人参与庭前会议,具体的参与方式可以灵活处理。若被告人未被羁押,应在法院设立专门的庭前会议办公室来进行,若被告人被羁押的,法院应与看守所协商,在看守所设立专门的庭前会议办公室来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若为多人的共同犯罪案件,各被告人应分别参加庭 前会议,而不宜集中参加。

在会议程序方面,会议次数原则上只召开一次。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就与审判相关的程序问题依次听取各方的口头或书面意见,并由法院书记员做好记录,在了解情况,听取各方意见后达成共识,并对会议情况制作全程记录,经核对后由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签名。[3](五)庭前会议的效力

新刑事诉讼法没有对庭前会议的效力做出规定。那么,如何认定庭前会议的效力?

一种观点认为,庭前会议没有法律上的约束效力。从庭前会议立法本意来看,审判人员召开庭前会议仅是就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该观点认为可以从两个法条窥探庭前会议的效力。新《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另外第一百八十五条条规定,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可见,庭前会议并不是解决实体或程序问题的法定程序,也不是必经程序。对于控辩双方在庭前会议中发表的意见,审判人员可以将其作为正式开庭的参考,庭审集中对有异议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辩论。对于公诉机关而言,可以根据被告人及辩护人提出的异议,在庭审前可进行针对性的重点核实、补充证据,也可根据客观情况作出相应的决定,有利于公诉机关做好参加庭审指控的准备工作,更好地履行公诉职责。对于辩方而言,可借庭前会议了解控方支持起诉的证据和有利于被告的证据,从而能够尽可能地收集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有针对性地准备辩护。[4] 另一种观点认为,庭前会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效力。如果庭前会议程序的功能仅仅局限于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而不具其应有的法律效力,不仅会增加诉讼成本,而且有可能成为诉讼程序的负担。庭前会议结束后,审判人员应将控辩双方意见、庭前会议所作内容等记录在案, 对庭前会议所达成的内容予以明确,确 保其法律效力,然后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案件正式进入主审程序,从而有效地保证庭审顺利、高效进行,或检察机关撤回起诉,案件终结。笔者赞同这一观点。

(六)庭前会议的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当对庭前会议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监督的重点是对庭前会议的程序和内容进行法律监督,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四、完善庭前会议还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1、庭前会议召集人的选择

有的观点认为召集庭前会议的审判人员与负责案件审理的审判人员应当是不同的人,如由立案庭的审判人员召集,以防止审判人员主观臆断,先入为主。而有的观点认为庭前会议由主审法官主持更为合理。笔者认为,庭前会议主要是审判人员通过召集控辩双方人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加强审判人员对案件审理和提高诉讼效率。因此,庭前会议没有必要交由合议庭以外的审判人员负责,一般应由审判长主持召开,也可以由审判长指定其他审判人员主持召开。

2、庭前会议的方式与次数

庭前会议一般采用控辩审三方均在场开会的方式。但是否有必要一律采用三方到场的方式,被告人是否需要一律参与庭前会议,没有辩护人的情况下如何处理?笔者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释〔2012〕21号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召开庭前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因而,被告人是否参加庭前会议应视案件具体情况而定,有必要参加的才参加,没有必要的可以不参加。而对于没有辩护人的案件,不应召开庭前会议,因为庭前会议涉及专业的法律事项,在缺乏辩护人参与的情况下,庭前会议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也不利于保护被告人的权利。

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庭前会议召开的具体次数,笔者认为原则上以一次为限。虽然从庭前会议召开的立法意图来看,只要是为了达到使庭审有序、高效进行的目的,就可以召开庭前会议,但是以有必要为限,不能为了召开庭前会议,反而增加控辩双方不必要的负担。当然召开庭前会议的时间也应当计入审限。

3、拒绝参加庭前会议应负的责任 新刑事诉讼法未规定拒绝参加庭前会议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笔者认为控辩双方对审判人员召开庭前会议的决定都应当参加,否则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即不参加庭前会议将带来不利的后果。首先,公诉人不应具有否决权。对于辩护人提出由审判人员决定召开的庭前会议,公诉人应当参加,这是对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如果辩护人滥用权力,公诉人应在会议时提出明确意见。其次,辩护人也没有否决权。对于公诉人提出由审判人员决定召开的庭前会议,辩护人也应当参加,这是对被告人权利的保障。庭前会议目的是保证庭审质量、提高诉讼效率,如果庭前会议召开不成,就把问题放在庭审中去解决,那么庭前会议的创设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4、庭前会议是否公开进行

笔者认为庭前会议一般不公开进行,而是采取控辩审三方商谈的形式,当然对案情重大、社会影响重大的,或者需要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也可以向社会公开。

综上,庭前会议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利益、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庭前会议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目前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庭前会议程序仅是雏形,具体配套的运作规则还未出台,有待于进一步细化,但是这项程序无疑开启了中国特色的中间程序,相信庭前会议程序会更加有力地促进中国司法文明的发展进步。

第四篇:民事案件庭前调解笔录

人民法院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独任审判员: 书记员: 首先核对到庭当事人身份及基本情况:

审:经本庭核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加本案调解。你们是否同意本院通过调解前置程序先行调解?

原告:同意。被告:同意。

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五十二条之规定,但是人在法庭上有以下权利、义务: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略),原告、被告对以上权利、义务听清楚了吗?

原告:听清了。被告:听清了。

本案依法由独任审判员 及书记员 主持调解,原、被告是否申请主持调解的审判人员及书记员回避?

原告:不申请回避。被告:不申请回避。

审:被告对原告起诉状中陈述的事实及诉讼请求有无异议?

被告:

审:原告讲调解意见 原告:

审:被告同意吗? 被告:

审:案件受理费 元,减半收取 元,原、被告协商如何分担?

原告: 被告:。

审:本案经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审:(宣读协议)双方当事人有无异议?

原告:无异议。被告:无异议。

审: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本调解协议内容,本协议自双方当事人在调节协议笔录上签名或捺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你们同意吗?。

原告:同意。被告:同意。

审:上述协议,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双方当事人看笔录确认无误后签字。

审:闭庭。

第五篇:开庭前律师助理的注意事项

开庭前律师助理的注意事项

律师助理在接到客户案件是应该准备写什么?这应该是大多数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律师助理都想了解的事情。那么经过了解与学习,我觉得律师助理应该是从人、事、程序几个大方面来说。

首先,对人的准备包括与主办律师的交涉、与委托人的交涉、以及与相关的检察官法官的交涉。

一、与主办律师的交涉:在了解大概的案情之后,听取主办律师的意见,抓住案件的重点,并且及时的向主办律师咨询不懂得问题以便自己时候走相关的准备。

二、与委托人的沟通,进一步了解案件的事实,并把法庭开庭的具体时间地点告予委托人,让其准时到庭参加旁听。在此过程中告诉委托人相关的法庭审判的纪律。有的委托人可能会对律师的能力或者赢面产生质疑,律师助理在此刻还有一个稳定委托人情绪的责任,律师助理应该结合现今中国的法庭审判特点对其讲解本案的赢面,让其不要过分担心,排除不必要的焦虑,使其增强对律师的信任以及对整个律师团队的信任。

三、与检察官的沟通,检察官一方做为公诉方,虽然有公权力的背景,但是不管怎么样他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律师助理应该把自己一方收集的相关材料列成目录一并其他的较详细的材料发给检察官一方,一方面是把自己一方的观点事先阐明表明自己一方的立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检方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省视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起诉更有依据。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与检方交流,还有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不仅仅与某一具体案件有利,还对整个司法制度有利。

四、与法院以及法官的沟通,律师助理在与法院方沟通的时候应该了解具体的开庭时间与地点。与此同时在法院可能还涉及到办理相关的手续,比如:申请证人出庭,取证调查等。同时律师助理应该对两院的工作程序进行详细的了解,看是否有程序上的漏洞以及错误,为自己一方的具体辩护找出落脚点。

五、如果自己一方所办理的案件需要一定的社会舆论时,律师助理还可以与相关的媒体进行联系,以获得舆论支持。

其次,在对事和程序上的准备,律师助理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律师助理在了解案情以后应该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法律包括相关的实体法与程序法,包括全国性的法律与地方性的法律,包括概括性的法律以及单向性的具体方向上的法律,比如:涉及到经济的可以了解一下金融方面的法规,涉及到海事的可以了解以下海商法,涉及到跨国的可以了解一下国际法等等。

二、虽然我国并不是判例法国家,但是我国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所公布的案件是具有典型性的,这些案例是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律师助理有必要对其进行了解,为自己一方准备辩护方案收集依据。

三、虽然那些理论性的文章不能直接运用于案件的审判,但是那些著名学者的学术观点,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左右法官的判案的,毕竟法官的判案要考虑到自己的社会影响,不想遭到社会大众的反感和批评的。

四、法律文书的准备,律师助理应该阅读案卷材料,制作案卷笔录;对被告人发问,制作发问提纲;书写举证质证书;列出辩论提纲书写辩论意见等。

这些就是律师助理在接到案件后开庭前应该做的事项。

律师办案思路的确定

律师接到一个案子后就具体的案情一般会有两套思路,即做无罪辩护或有罪辩护。

首先,无罪辩护办案思路的确定包括从程序角度与实体角度辩护。

一、程序辩护。

⑴我国法律规定刑罚消灭的事由有以下几个程序方面的规定:

1、超过追诉时效;根据刑法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严格来讲特赦是免其刑不免其罪的,但是对于律师来讲保障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是首要的责任。

3、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普通侵占罪。

以上三种都是刑罚的消灭的法定状况。

⑵违法证据排除也有助于律师做无罪辩护。执法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制作的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在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时制作或提查收集证据材料;执法机关以非法的证据材料为线索调查收集的其他证据。这三类都是律师在办案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如果执法机关用这类证据来证明被告的的罪名时律师可以想法官申请非法证据的排除,从而达到帮自己的当事人争取无罪的机会。

⑶律师在办案的过程中除了注意违法证据的排除外,还应该注意证据不足以证明自己当事人罪行的情况。在检方对当事人进行检控时,如果证据不足以证明某一事实时,法官是不会采纳的。

⑷律师在确定办案思路时还应该注意侦查或审判阶段出现重大错误,在此情况下律师不仅会为自己争取办案时间,甚至会利用到司法机关这些程序性错误为被告争取免于审判的机会,没有审判就没有什么有罪无罪的问题了。

⑸如果超过追诉时效,被告就当人免除了法律的惩罚。

二、实体辩护。

⑴从犯罪构成要件上来进行无罪辩护。犯罪构成要件是一个罪名成立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只要缺少一个要件它就不成立。如:交通肇事罪,它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如果是故意就不能构成此罪了。只要排除了一个构成要件就当然排除了整个罪名了。

⑵从主体合格方面进行无罪辩护。在刑事领域完全无行为能力人是不受刑罚的,所以律师只要能证明当事人在此范围内,那么当事人就当然做无罪处理了。

⑶在一些较复杂的案件中,被告人可能涉嫌不止一罪而是多罪,律师的无罪辩护大多数可能集中在减少罪名的思路,以达到减轻刑罚的目的。

⑷免责事由以及情节轻微的。《刑法》第67条对自首者可以视自首情节的不同予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犯罪情节较轻的)处罚。《刑法》第68条规定,对立功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还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都是可以免除刑罚的。

其次,有罪辩护是律师的另外一种辩护思路,但是律师都会做轻罪辩护。那么如何从轻考虑呢?我觉得应该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来进行考虑。

一、定性上,很多罪名在行为表面上很相似,但是在量刑上却完全不同,一件案子所涉及的罪名往往会有很多模糊点,会涉及很多相似的罪名。做轻罪辩护就要在其中选择量刑最轻的罪名同时也是合理的罪名进行辩护。比如:贪污罪与挪用罪在刑罚上是有天差之别的。

二、定量上,我国在刑罚的应用上实行数罪并罚。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种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由于我国实行数罪并罚,在涉及多个罪名时,多罪变一罪的做法是最合适的。另外在一罪中减少犯罪事实与所涉及的金额等也是做轻罪辩护的有效做法之一。

下载庭前会议纪要(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庭前会议纪要(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2召开庭前会议申请书

    刑事诉讼格式文书二十二: 召开庭前会议申请书 申请人: 律师事务所 律师 通信地址或联系方式: 申请事项:召开庭前会议 申请理由:被告人 涉嫌 一案,具有如下情形: 申请人作为 人......

    浅析书记员如何做好庭前准备工作

    浅析书记员如何做好庭前准备工作 人民法院的书记员,是指在各级人民法院中担任庭审记录工作及处理其他有关审判活动事项的专业人员。书记员虽然从事的是审判活动中的辅助性......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

    一、最高法“三项规程”之《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试行)》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

    2012年司法考试刑事法考点:庭前审查

    1.【真题难度】叶某涉嫌盗窃罪,甲市公安局侦查终结后移送该市检察院审查起诉。甲市检察院审查后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回甲市公安局补充侦查,补充侦查完毕移送甲市检察院后......

    试论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规则

    深圳市法院民事诉讼庭前交换证据规则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诉讼活动原则,通过建立举证期限制度和固定诉讼请求制度,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保障双方当事......

    深圳市法院民事诉讼庭前交换证据规则

    深圳市法院民事诉讼庭前交换证据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诉讼活动原则,通过建立举证期限制度和固定诉讼请求制度,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保障双方当事人......

    庭前会议程序材料(五篇范例)

    庭前会议程序材料 一、 基本法条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二条: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

    浅议庭前会议的几个问题3

    三、庭前会议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严格限制庭前会议制度适用的范围。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不可扩大庭前会议的调查内容。法律条文规定,“在开庭审理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