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会注意事项
音乐会注意事项
当您在音乐厅欣赏音乐时,请您注意:
一、至少提前10分钟提前到达音乐厅,使您可以从容不迫的找座位,不会因为迟到而打扰其他听众的欣赏,影响演员的表演情绪。
二、在入场口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以避免欣赏音乐时您的手机铃响引起众人侧目的尴尬。
三、迟到观众当音乐开始后不要进入音乐厅,应在场外耐心等待,在曲目之间入场。音乐会进行时退场不仅打扰其他听众而且是不礼貌的。如果您准备提前退场,应当在一曲结束之后。
四、音乐会开始后要保持安静,严禁吸烟、吃零食、嗑瓜子或嚼口香糖。不要让您手中的节目单、纸包装或塑料袋等物品发出声响。
五、当演奏正在进行时如果您的喉咙不适,可以试试吞咽口水或将秽物吐在纸巾上。打哈欠和打喷嚏时,都应捂住嘴巴,降低声响。
六、在音乐会演出中,请不要走动或与旁人交谈。即便只是轻声交谈也会在沉静的氛围中如波涛般传遍整个大厅。相信和您一样,所有的观众都希望当陶醉在美妙音乐里时,周围是安静的,只有乐声相伴左右。
七、鼓掌是对音乐演出表示赞赏的一种方式,通常会在表演开始前和音乐结束后进行。在同一首作品的乐章之间无需鼓掌,不合时的鼓掌不但会打断音乐的连贯性,也会影响演出者的情绪。如您暂时不知道一首音乐作品何时结束,可参考其他乐友的表现。
八、未经许可不得拍照、摄像,台下的闪光灯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影响听乐效果。
九、带子女的家长,请教育自己孩子要学做举止文明的听众。
让我们从细节做起,营造一个高雅、安静、文明的赏乐环境!
第二篇:聆听音乐会注意事项
聆听音乐会注意事项:
一、曲目的选择:
1、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并且喜欢听的曲目。
2、重点考虑一些国际上知名音乐团体、著名音乐艺人的访华演出。
二、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如果你对即将听到的演出曲目不太熟悉,那么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搜集、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最好能找来一个录音先试听试听,这样现场聆听是就不会感到太突然、太茫然了。至于相关资料的来源,途径有很多,图书馆、互联网,当然还有喜欢音乐的朋友。
三、音乐厅注意事项: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听交响乐都要西装革履,其实在中国大可不必,毕竟西服不是我们的传统礼仪服饰,只要干净整齐、不邋遢,音乐厅都能够接受。有些古典音乐家的演出服饰也并不拘谨,比较有个性。
演出当天,一定要尽早赶到音乐厅,务必提前入场。提前入场有很多好处,可以平静自己的心气,从容等待音乐的沐浴,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阅读节目单上有关乐曲、乐队、指挥的详细介绍,避免演出过程中的匆忙翻阅,等待。。当然,最重要的,这也是对演出团体和艺术家起码的尊重。现在很多音乐厅都拒绝乐章中间迟到者入场,即使如此,短暂的乐章间休息,黑暗的观众席中不仅寻找座位麻烦,还会因为入座影响别人而招来一片白眼与不快。
关闭手机,手机的尖锐铃声在音乐厅听起来绝对让人心惊胆颤,特别是演出过程中出现的铃声,为了避免这种及不和谐的出现、避免招致周围听众的“仇恨”目光,你最好在进场前就把它们都关闭掉。如果确实要等待特别重要的传呼,务必要把它们设置成静音。尽量避免携带那些容易发出干扰噪声的物件入场,比如塑料袋,塑料瓶,购物袋等,一般音乐厅入口大厅里都有这些小物品免费寄存处。
四、聆听中注意的事项:
1、不能乱鼓掌,乱喝彩。据说几百年前的西方艺术家表演交响乐时,乐章间观众是可以鼓掌的,碰到掌声、喝彩声太强烈时,指挥还会把刚演奏过的乐章即兴重复一遍,以飨听众。然而几百年绵延下来,如今的习俗已大为改变,乐章间不鼓掌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礼节,乐章间保持宁静即可以保证一部宏大作品的整体性,又能够保证我们欣赏思绪的连续。所以,不管前面的乐章多么精彩动人,我们只能把全部由衷的感谢激情留待曲终时再释放出来。
如果你对演奏的作品不甚了解,要想知道何时曲终、何时该鼓掌,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演出前用点儿时间熟悉节目单、了解作品的乐章数目,演出时用心数乐章,一般乐章之间台上的指挥、演奏家们都会有简单的休整动作,台下的听众也有些调整身姿、放肆咳嗽等举动,整个作品演奏结束后,指挥一般都会转过身来鞠躬谢幕,此时你尽可以纵情鼓掌、喝彩来表示你对艺术家的感谢。
解决盲目鼓掌的问题,剩下的就是避免乐章间交头接耳、翻看节目单、
第三篇:音乐会
音乐会
说来惭愧,我打小儿至今,还真没在什么大雅之堂里欣赏过音乐会呢。其实以前我也没那条件,别说音乐会了,就连个小品相声都要去电视里找,(不过那里说书的倒是不少,我的文风就是儿时耳濡目染的结果)。不过如果真是有一个音乐会,我想我也不大想去。钱是一个原因,但不主要,我只是不习惯音乐会的规矩――呆坐在那里,不能扭来扭去,不能交头接耳,还不能起哄„„你要知道,这对一个小孩子是怎样的折磨啊!(当然排除正在玩游戏时的情况)而且音乐会大厅总有一个惹我讨厌的顶盖,就是它隔着我与天空的云,让我不能看着云发呆。我真不是厌烦音乐,只是我没兴趣也听不懂交响乐。可能我没多少音乐细胞吧。
不过这次市交响乐团在学校操场举行的音乐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熬,因为场所是露天的,所以可供消遣的玩意就不只有手指了。刚开始,我打量着台上的音乐家们。引我注意的倒不是总指挥,而是站在边缘的鼓手。我想大鼓手可能是整个乐队中最轻松的角色了,只要打出节奏便可,不会像拉小提琴一样费劲(我可是深有体会)。开始演奏时,我又望着空中的云,想象着云上两大神部族正在激战。过一会,我又斜眼瞟着操场,想象着我如何如何与一只不知名的怪兽对打,我又如何如何惨死在怪兽手上,看得在场观众目瞪口呆,然后,我又注意到隔在铁丝网外面围观的人们(不是很多),挨个打量着他们,猜想他们是否跟我一样,为能听一场不花钱只花时间的音乐会而乐不可支,甚至我都好似听见他们说:“不听白不听,听了也白听,白听谁不听,权当今日趣闻了”。不多久,我又盯着鼓手看了半响,看着他打鼓的样子,猜测着其中有什么讲究。音乐会结束时,我又暗自庆幸这种事消磨了我本是无聊的自习课。也许我本不是过上层生活的命。怎么说呢?感觉自己有点“俗”不可耐。
第四篇:音乐会
音乐会
12月31日我和爸爸去看了一场音乐会--2006年杭州市新年音乐会‘那是由瑞士苏黎世交响乐团演出.杭州的钱塘江边‘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即将开场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杭州大剧院:大剧院的外观就已经深深地吸引着我..走进大剧院‘我真是大开眼见啊‘好宽敞的大厅/就像皇宫里的大厅一样.这次来看音乐会、还有小礼物哦---2只可爱的小狗娃娃、2006年是狗年嘛,小狗就是吉祥物喽!!
该进会场了/会场有3层、我跟我爸爸是在第一层的'第8排的2个位置..舞台也好大哦“我猜想这次演出的人一定很多吧.......19:30了、苏黎世交响乐团的人陆续地进场了,指挥员也站在了指挥台上了........过了一会儿。节目开始了;第一首是轻歌剧《蝙蝠》序曲,是小约翰..斯特劳斯:美丽的旋律'在场中每一个人的耳边响起。时而激烈:时而柔和”没想到的是/这么一首歌演奏下来?需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蝙蝠》序曲之后“指挥员和所有乐团的人员起立‘向大家鞠了一个躬‘接着/是《皇帝圆舞曲》:同样的那美丽的旋律/再一次响起..下面的一首歌我很熟悉/是《蓝色多瑙河》/虽然开头的那一段听了以后我没有记起”可到了中间那一段。熟悉的旋律,我才知道这首旋律我听过..《猜调》..《兰花花》..《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些歌?大家都熟悉’用外国的乐器来弹奏"也是那么好听......《春之歌》《夜莺》.这2首歌演奏的时候’吴碧霞的歌声:让全场的人都陶醉了..............9:30了。音乐会结束了/谢幕的时候,指挥员听到了观众的掌声/上下台N次,、呵呵......。不禁让观众开口笑.2005年就在这美妙的音乐会中结束了“我们迎接着2006年这个充满有趣的狗年..祝愿大家2006年新年快乐!!!!!
第五篇:音乐会欣赏
商业化的时代里我们如何听音乐?
音乐作为艺术表现手法,它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它能以流动的声音方式表现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在听者接受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感性的共鸣会引起人情绪上的变化,比如为之感动。而理性的共鸣则是对音乐的审美方式。音乐打动人的方式很多,如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演唱、怪异的风格......相信很多听音乐的人都是被这些东西打动的。
但在商业化的今天,艺术创作已不是单纯的行为,它必须适应很多方面的需求,流行音乐的创作已不是有感而发,它除了具有艺术的属性之外,还要具备商品和更多的属性,因此音乐创作的规律遭到了破坏。换句话讲,衡量音乐的标准已不仅仅是美学范畴的事,还包括商业范畴。商人总爱打着商业为艺术的幌子干着艺术为商业的事。于是,音乐为谁创作、音乐如何打动人的性质就发生变化。如果说音乐可以靠它优美的旋律才能打动人的话,并不是每一段音乐、每一首歌都能旋律打动人。在音乐沦为商品的今天,人们关心的是打动人的方式而不是打动人的旋律。那么,就会出现靠非音乐因素的东西来打动、讨好听众,而人们也逐渐习惯了这种诱惑、挑逗,但接受的是带有音乐特征的产品,而不是音乐,不知不觉中,人们越来越远离音乐。
谁都免不了会被商业撞一下腰,也许有一天你整理收藏的唱片时会发现,其实你真正喜欢的音乐和音乐人并不多,可能就那么几个人,就那么几张唱片,而这些音乐能一直伴随着你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有人说名著是永远放在书架上却永远不会去碰的那些东西,而一张经典的唱片是你永远放在书架上却时常拿下来听听的。
时间能证明一切,所以你要走很长一段路,每个人都有喜爱音乐的标准,这个标准不在于你听什么样的音乐,什么年代的音乐,也不在于它被赋予多少溢美之词,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感动过你,给你留下过难忘的记忆。
英美等媒体常常要隔段时间搞一次经典唱片的回顾与展示,评选出过去几十年间最经典的唱片。这种评选确实对我们听音乐有参考作用。但这种评选的初衷需要考虑很多方方面面因素,各种评选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仅仅代表个别人的观点。当然,这些经典唱片是在数不清的唱片中挑选出来的,也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但它是否是你的经典标准,还要划上一个问号。听流行音乐,相信自己的耳朵比相信什么都重要。
人类社会的商业化,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是件好事,但对艺术和创作却是个扼杀,商业化使我们失去了很多面对真实的机会,真正的艺术是容不得虚伪的,一旦商业的虚伪遇上艺术的真实,失败的往往是后者。就音乐而言,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古典还是流行,终究是要表达人的情感的,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流行音乐的商品化已使这种情感的表达变得残缺和不真实,而很多听流行音乐的人都是盲目的,这种盲目很容易形成扭曲、残缺的审美观。所以借着这个写序的机会,顺便给大家提个醒儿,听音乐就是听音乐,不是看热闹。每个人都有自己听音乐的方式,随着听的时间越长,听的东西越多,都会不断调整自己,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明白。
外国语学院 120111045 周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