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规定

时间:2019-05-15 04:4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南科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南科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规定》。

第一篇:西南科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规定

西南科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增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保证学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水平,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和其它专业技术队伍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根据国家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事厅有关政策和法规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资格标准: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其中申报高级专业技术应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能及时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的动态,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提出本专业新的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具有相应的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高校教师系列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校申报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四条政治思想和现实表现: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能认真履行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基本职责,完成聘任合同职责及所在部门安排的相应工作,近五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三)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缓受理个人申报:

1.任现职期间在政治、经济、道德品质或在遵守组织纪律、规章制度方面犯有严重错误,受到学校记过以上处分;或虽未受处分,但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2.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谎报成果或剽窃他人成果者。

3.任现职期间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失职或重大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含重大教学事故)。

4.未经学校同意(以学校主管部门的备案材料为准)私自将职务发明或成果对外转让者。

5.给学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害者。

6.短期聘用、缓聘、待聘、不聘的人员。

7.以不正当手段拉拢、贿赂各级评审组织成员,或侮辱、诽谤、诬告各级评审组织成员或评审对象者。

8.凡申报评审未通过,再次申报无任何新成果者。

(四)政治思想和现实表现的考核,申报高级职务者须经由所在党总支审查后报人事处审核,校党委审定;申报中级职务者由所在党总支负责审定。

第五条学历要求:

(一)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申报高校教师系列和研究系列的教师原则上均应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2000年1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申报讲师(助理研究员)职务应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或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申报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应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或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艺术、体育和外语等学科可适当放宽,但应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学位),1990年1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申报教授(研究员)职务原则上应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艺术、体育和外语等学科可适当放宽至正在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申报教授(研究员)职务应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或正在攻读博士研究生(艺术、体育和外语等学科可适当放宽,但应具有硕士学位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学历未达标而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按破格晋升条件处理。

(二)申报其它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均应具备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未达标则按照破格晋升条件申请。第六条外语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从事外语教学工作的教师须熟练掌握第二外国语)。除符合免试条件的申报人员外,必须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系列要求的合格证书,具体要求见《四川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调整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等级标准的通知》(川职改办[2005]20号)。

第七条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具有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所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除符合免试条件的申报人员外,必须参加全国或四川省人事厅组织的职称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系列要求的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第八条专业技术职务的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详见附件一至附件四。

第三章附则

第九条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申报高等学校教师系列和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者,原则上应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对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以及自高校以外单位调入的人员,可先受理其个人申报,但必须在二年内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二)专任教师在申报讲师职务时,必须担任过两年以上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对于硕士毕业到校工作的专任教师可放宽到正在担任班主任。

(三)任职年限须对年对月计算,凡在任现职期内不在岗(在职进修学习、因公出国出境除外)一年以上者,应扣减其任职年限。

(四)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其工作业绩、成果从任现职时算起。

(五)破格条件掌握与答辩范围说明:

1、破格分为学历不达标破格、任职年限未达标破格、越级晋升破格和校内任职年限不达标破格四类,凡学历、资历和任职年限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文件中相应规定的,属破格申报,均按破格条件掌握。

2、凡申报破格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和所学专业与所从事专业(申报学科不同时)不一致者及按上级规定、需答辩的,均须按规定参加答辩,待答辩取得合格以上成绩后方可参加评审。

(六)教学工作量要求说明:

1、申报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业绩条件中有关教学工作量,其平均每学年课堂讲授学时数不进行折合计算。

2、在管理岗位兼职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各职能部门干部、学院副院长、总支副书记以上党政领导以及各业务部门、服务部门教师,其教学工作量按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二分之一进行要求。

(七)有关学术论文认定说明:

1、凡在我校工作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单位应署名西南科技大学,否则不予认可。

2、除特别说明,学术论文的作者只计算第一作者。

3、本文件中的索引源,理工学科为:SCI、EI、ISTP;管理、人文学科为:SCI、EI、ISTP、CSCI、SSCI、A&HCI、ISSHP;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的论文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的论文(不少于3000字)被视同为“西南科技大学重要核心期刊论文”。

4、业绩条件要求中必备条件和选择条件的论文和项目需累加,对个别科研项目和获奖特别突出人员,由学校职改领导小组核定所需论文的原则数量。

5、所有刊物增刊或学术论文集(不含国际性和非自发组织的全国性)发表的论文在申报职称时一律不计算。

(八)有关科研认定说明:

1、科研基金分为国家级基金、省(部)级基金(含省<部>级以上的软科学项目)、厅(局)级基金、校基金和其他基金。

2、跨校合作科研项目的经费,只能计算分配到校的科研经费,参加者的排名以实际支配经费计算。

3、未经学校同意的校外合作课题,获奖后,我校又未列入获奖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其校内项目完成人学校不予认可。

4、获奖的类别及排名以授奖部门颁发的证书(或奖状)为准,当奖励的性质、级别或排名不明确时,由校职改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学术机构确定;同一项目多次获奖的,以最高级别奖计算一次。

5、对重大科研项目,其获奖人员的排名,可适当放宽。第十条凡未达到申报条件的申报者,各学科评议组不予以推荐,学校职称改革办公室不予以受理。

第十一条学校各专业技术职务学科评议组可以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在本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申报条件。

第十二条本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学校此前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十三条本规定由学校人事处、学校职称改革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1.申报高校教师系列和研究专业技术职务的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2.申报实验技术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学历、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3.申报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学历、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4.关于期刊和检索源的说明 附件1: 申报高校教师系列和研究系列

专业技术职务的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

一、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研究员,下同)的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一)资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1.任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年限满五年以上;

2.自其它系列(含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调入人员)转入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系列的,任原副高级职务年限与任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年限之和应满五年以上,且原则上须具有两年以上的高校教龄;

3.申报破格晋升教授、研究员职务的人员,原则上须具有两年以上的高校教龄。

(二)业绩条件要求

申报教授应具备必备条件(除(2)-B外)并同时具备选择条件一之任意一条,申报研究员应具备必备条件(除(2)-A外)并同时具备选择条件一之任意二条(思想政治教育类<含德育>和管理类可放宽至具备选择条件一之任意一条);属破格申报教授的,应具备必备条件并同时具备选择条件二之任意一条,越级晋升教授、研究员或破格申报研究员,应具备必备条件并同时具备选择条件二之任意二条。

1、必备条件

(1)有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中起带头或骨干作用;

(2)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优良以上: A.申报教授任现职以来系统地担任过两门以上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本科以上的必修课程(其中一门必须为列入教学计划的本科生必修课程)的讲授工作,且每年均要课堂讲授一门本科生课程(体育类应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任现职以来课堂讲授过一门以上课程);近三年平均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不低于240当量学时,其中,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本科教学不低于50%;

B.申报研究员任现职以来系统地担任过一门以上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本科以上的必修课程的讲授工作,且近三年教学工作量合计不低于50学时;

(3)完整指导过一届以上合格的硕士研究生,指导青年教师成绩显著;对暂无权招收研究生的学科,应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破格申报者,应正在或协助指导研究生,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成绩突出;(4)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八篇,其中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或发表被索引源检索收录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二篇;对从事外语类、体育类、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类<含德育>等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八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四篇以上;

(5)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在研项目或结题项目一项(不含人才引进等指令性项目,已超过合同期限未完成的项目,校级基金资助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自然科学类低于3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低于1万元者);

2.选择条件一

(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前九名,或二等奖的前七名;或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前六名,或二等奖的前五名,或三等奖的前四名

(2)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前八名,或一等奖的前六名,或二等奖的前五名,或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前五名,或二等奖的前四名,或三等奖的前二名;或作为主要参编者获得省(部)级以上教材奖;

(3)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一项以上有效的职务发明专利或转让的实用新型技术专利;(4)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三篇以上;或发表被索引源检索收录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二篇以上;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十万字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专著;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独立完成的专著一部;

(5)近三年获得实到校科研总经费(理工类纵向课题2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50万元以上;人文类纵向课题5万元以上,横向课题20万元以上)项目的第一负责人,或(理工类纵向课题4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100万元以上;人文类纵向课题1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40万元以上)项目的前二名;

(6)获得并完成一项以上省(部)级基金项目或教改项目的第一负责人,或作为第一负责人获省(部)级组织的成果鉴定一项,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主研(前五名),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和攻关的一般项目,重大项目(863、973和攻关)二级子项目的主研(前七名),或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的前四名;

(7)任现职期间,以本人技术成果使学校在企业中参股或控股的技术股份达300万元以上的第一技术负责人,或以本人技术成果转让为学校带来300万元以上收益的第一技术负责人;(8)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管理、文学、艺术、体育类比赛(如“挑战杯”、武术等)中获得单项前三名、集体项目前六名或一等奖的学生的主要指导教师或主教练。

3.选择条件二

(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前四名,或二等奖的前三名;或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前二名,或省部级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第一名;

(2)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前四名,或一等奖的前三名,或二等奖的前二名;或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负责人;

(3)获得国家级教材特等奖的参编者,或优秀奖的第一主编;

(4)发表被索引源检索收录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六篇以上;

(5)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和攻关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二级子项目的前二名,或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项,或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6)主持并完成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的前二名;(7)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三项以上有效的职务发明专利或转让的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二、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副研究员,下同)的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一)资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1.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限满五年以上;

2.自其它系列(含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调入人员)转入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系列的,任原中级职务年限与任讲师、助理研究员职务年限之和应满五年以上,且原则上须具有一年以上的高校教龄;

3.获得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二年以上,或在攻读博士学位前任讲师的年限与博士毕业后工作年限之和原则满五年以上;

4.申报破格晋升副高级职务的人员,原则上须具有一年以上的高校教龄。

(二)业绩条件要求

申报副教授应具备必备条件(除(2)-B外)并同时具备选择条件之任意一条,申报副研究员应具备必备条件(除(2)-A外)并同时具备选择条件之任意二条(思想政治教育类<含德育>和管理类可放宽至具备选择条件之任意一条);属破格申报的,应具备必备条件,并同时具备正常申报正高级职务的选择条件一之任意一条;

1.必备条件

(1)有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中起骨干作用;(2)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A.申报副教授任现职以来系统地担任过两门以上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本科生水平以上的必修课程(其中一门必须为列入教学计划的本科生必修课程)的讲授工作,且每年均要课堂讲授过一门以上课程(体育类应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任现职以来课堂讲授过一门以上课程);近三年平均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不低于240当量学时,其中,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本科教学不低于50%;

B.申报副研究员任现职以来系统地担任过一门以上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本科生水平以上的必修课程的讲授工作,且近三年教学工作量合计不低于50学时;

(3)正在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对暂无权招收研究生的学科,应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成绩突出,效果显著;

(4)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八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以上,或发表被索引源检索收录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六篇,或发表被索引源检索收录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三篇以上。对从事外语类、体育类、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类<含德育>等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八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二篇以上;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五篇,或发表被索引源检索收录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二篇以上;

(5)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在研项目或结题项目一项(不含指令性项目、已超过合同期限未完成的项目);

2.选择条件

(1)获得省(部)级科研类、教学类、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前七名,或二等奖的前六名,或三等奖的前五名;

(2)作为发明人前三名,获得一项以上有效的职务发明专利;

(3)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一篇(体育、外语、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类<含德育>可适当放宽至二篇核心期刊)以上;或发表被索引源检索收录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4)在正式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八万字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或教材;

(5)获得二项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前四名,或一等奖的前二名,或二等奖的主持人;

(6)近五年获得实到校科研总经费(理工类纵向课题2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50万元以上;人文类纵向课题5万元以上,横向课题20万元以上)项目的前三名,或(理工类纵向课题4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100万元以上;人文类纵向课题1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40万元以上)项目的前四名;(7)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的前七名,或获得一项以上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或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的前三名;

(8)任现职期间,以本人技术成果使学校在企业中参股或控股的技术股份达150万元以上的第一、二技术负责人,或以本人技术成果转让为学校带来150万元以上收益的第一、二技术负责人。

(9)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前六名的运动员的主教练,或全国性大学生科技、艺术、体育、文学、管理类比赛中获得单项前六名、集体项目前八名或二等以上奖励的学生的主要指导教师或主教练;

注:如申报人具有非常突出教育教学和教学创新能力,在申报副高职称时,学校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可以在只达到必备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申报。

三、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讲师、助理研究员,下同)的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一)资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1.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满四年以上;

2.获得第二学士学位后任初级职务满三年以上; 3.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满二年以上;或在攻读硕士学位前任初级职务年限与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年限满四年,其中必须有一年高校工作经历; 4.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三个月以上,考核合格,可申请定级为讲师职务;

(二)业绩条件要求

应具备必备条件并同时具备选择条件之任意一条;属破格申报的,应具备必备条件并同时具备正常申报副高级职务的选择条件之任意一条。

1.必备条件

(1)修完“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和“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四门课程,成绩合格(具有教育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毕业生,此四门课程可免修);或已取得《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岗前)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2)2003年8月31日后到校工作的教师申报讲师还应取得《西南科技大学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

(3)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4)保质保量完成辅导、答疑等二个以上助教环节;(5)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三篇,或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一篇,或一般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二篇;

(6)服从教书育人和其他工作安排。

注:若已经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者,可视为具备必备条件中1、3条。2.选择条件

(1)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2)在正式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二万字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或教材,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独立完成的专著一部;

(3)作为项目主持人完成一项校级以上基金项目或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或获得一项以上厅(局)级以上基金项目、或厅(局)级教学改革项目的前四名;

(4)近三年获得实到校科研总经费(纵向课题5万元以上,横向课题20万元以上)项目的前四名,或纵向课题1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40万元以上项目的前五名;

附件2:

申报实验技术系列

专业技术职务的学位、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

一、申报高级实验师职务的学位、资历和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一)学位、资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1.具有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任实验师满五年以上; 2.1970年至1977年之间未经高考入学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参加进修累计二年以上,学完大学本科主要专业课程,并取得结业证明的,在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时,可视作具备大学本科学历;

4.获得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二年以上,或在攻读博士学位前任中级的年限与博士毕业后工作年限之和原则满五年以上;;

5.在实验岗位工作满二十年以上,且任实验师满六年以上者,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6.自其它系列转入实验系列的,任原中级职务年限与任实验师年限之和应满五年以上,且在现任职务岗位工作满二年以上;自其它单位调入的人员,同一系列同级职务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但须在本校现任职务岗位工作应满二年以上;

7.申报破格晋升高级实验师的人员,原则上须具有二年以上的高校教龄;

(二)业绩条件要求

1.在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中起骨干作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组织和指导大型实验技术工作以及解决本专业范围内关键性技术问题、疑难问题的能力;

2.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五篇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二篇以上;或发表被索引源检索收录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3.作为前三名主研在研或结题项目一项(不含指令性项目和已超过合同期限未完成的项目以及校级基金资助项目);或参加重大项目的主要骨干(以校相关职能部门审核为准);或承担实验室重要实验技术、实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项目或实验室建设项目;

4.根据需要,任现职以来,课堂讲授过一门以上课程(含实验技术课程)或系统担任过某门课程的实验技术工作,教学效果好;或在校内首次开设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二项以上;或完成学校立项的实验技术或研制改进仪器设备二项以上。

属破格申报的,参照申报副研究员业绩条件执行。

二、申报实验师职务的学历、资历和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一)学历、资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1.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任助理实验师满四年以上; 2.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满二年以上;或在攻读硕士学位前任初级职务年限与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年限满四年,其中必须有一年高校工作经历;

3.在实验岗位工作满十五年以上,且任助理实验师满五年以上者,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4.属破格申报的,应具备正常晋升的业绩条件,并同时具备正常晋升副教授的选择条件之任意一条。

(二)业绩条件要求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2.参与过或正在参与科研(实验室)工作,或技术改造、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等工作,或参与编写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3.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三篇以上,或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一篇,或一般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二篇;

4.能独立完成教学、科研中的实验技术工作,具有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技术问题的能力;

5.能独立完成课题负责人交给的有一定难度的技术任务。

3:

申报其他系列

专业技术职务的学历、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

要求

一、推荐评审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学历、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一)学历、资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任副高级满五年以上。

2.1970年至1977年之间未经高考入学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参加进修累计二年以上,学完大学本科主要专业课程,并取得结业证明的,在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时,可视作具备大学本科学历;

3.在相应岗位上工作满二十年以上,且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八年以上者,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4.自其它系列转入的,任副高级职务年限应满五年以上,且在现任职务岗位工作满二年以上;自其它单位调入的人员,同一系列同级职务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但须在本校现任职务岗位工作应满二年以上;

5.申报破格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原则上须在本校现任职务岗位工作满二年以上。

(二)业绩条件要求 正常晋升应具备必备条件并同时具备选择条件之任意一条,破格晋升应具备必备条件和正常晋升研究员的选择条件,同时符合该系列四川省相关文件规定。

1.必备条件

(1)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本学科或其他相近学科有比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已成为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2)作为负责人,主持对本部门的发展具有较高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工作或主持有关课题研究;

(3)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八篇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达四篇以上。

2.选择条件

(1)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二篇以上;

(2)在正式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十万字以上的专著,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独立完成的专著一部;

(3)作为项目前二名主研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的基金项目或教学改革项目,成绩显著,或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的基金项目或教学改革项目,成绩显著;

(4)获得省(部)级科研类、教学类一等奖的前六名,或二等奖的前四名,或三等奖的前三名(5)获得国家级或二次获得省部级主管部门颁发的优秀行业奖;

二、推荐评审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学历、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一)学历、资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任中级满五年以上;

2.1970年至1977年之间未经高考入学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参加进修累计满二年以上,修完大学本科主要专业课程,并取得结业证明的,在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时,可视作具备大学本科学历;

3.获得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二年以上,或在攻读博士学位前任中级的年限与博士毕业后工作年限之和原则满五年以上;

4.申报破格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原则上须在本校现任职务岗位工作满一年以上。

(二)业绩条件要求:在符合该系列四川省相关文件规定的同时,还应该达到以下条件。

1.作为在某一学科方向或某一业务领域内的业务骨干,具有开展相应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指导本部门业务工作的能力;

2.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六篇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二篇以上;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八万字以上的专著或教材;

3.作为项目前二名在研项目一项(不含指令性项目和已超过合同期限未完成的项目以及校级基金资助项目);或完成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或教学改革项目的前四名;

属破格申报的,参照申报副研究员业绩条件执行。

三、申报中级职务的学历、资历、任职年限和业绩条件要求

(一)学历、资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1.具有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任初级满四年以上; 2.获得第二学士学位后工作满三年以上,或在攻读第二学士学位前有二年以上工作经历,在获得第二学士学位后又工作满二年以上;

3.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满二年以上;或在攻读硕士学位前任初级职务年限与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年限满四年;

4.获得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三个月以上,考核合格,可申请定级为中级职务;

5.属破格申报的,应具备正常晋升的业绩条件,并同时具备正常晋升副教授的选择条件之任意一条。

(二)业绩条件要求:在符合该系列四川省相关文件规定的同时,还应该达到以下条件。

1.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三篇,或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一篇,或一般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二篇; 2.掌握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有关业务。

附件4:

关于期刊和检索源的说明

一、重要核心期刊

重要核心期刊一般应是同行专家公认的,由国家一级学会主办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核心期刊,具体范围以《关于印发<西南科技大学核心期刊目录(2005)>的通知》西南科大发[2005]137号文件为准。

二、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收录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1版)》上所列出的刊物;具体范围以《关于印发<西南科技大学核心期刊目录(2005)>的通知》西南科大发[2005]137号文件为准。

三、公开发行期刊

公开发行期刊是指由国家公开发行,具有正式刊号的学术期刊;

四、各类检索源

各类检索源期刊的认定以科技处的认定为准,部分各类检索源期刊的名称对应如下:

SCI ——科学引文索引

EI ——工程索引 ISTP——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 CSCI——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索引

ISSH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

第二篇: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

附件5:

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

一、各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

1、学历条件:初级要求中专以上学历;中级要求大专以上学历;高级要求大本以上学历。所学专业要求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对口。

2、职称晋升任职年限条件:员级,大专或中专毕业工作见习一年期满。助级,硕士学位获得者或研究生班结业及第二学士学位获得者;大本毕业工作见习1年期满;大专毕业担任员级2年以上;中专毕业担任员级4年以上。中级,大专毕业担任助理4-5年;获得学士学位或大本毕业担任助理4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担任助理3年;研究生班结业及第二学士学位获得者,担任助理3年;获得博士学位,有一定工作成绩者。副高级,具有大本以上学历,担任中级5年以上;获得博士学位,担任中级2-3年。正高级,担任副高级5年以上。

3、职称晋升专业年限条件:员级,中专第一学历1年,第二学历2年。助级,大专第一学历3年,第二学历5年;大本第一、第二学历都是1年。中级,大专7-8年;本科5年;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3年,第二学历4年。副高,本科10年;硕士、研究生8年;博士3年。正高,本科15年;硕士、研究生13年;博士8年。

4、职称晋升继续教育条件:任职年限内平均每年的继续教育学习要达到20学分,其中公修学分不少于5分。

二、高、中、初级破格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符合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政治条件,任现职以来,各考试均为合格(或职称)以上,其中至少有两考核为优秀。

2、一般需任下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三年以上。

3、取得符合规定的外语、计算机考试成绩。

4、取得符合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

(二)破格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务条件

具备下列1、3或2、3条件(同一获奖项目、获奖论文或著作按一项计算)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可破格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承担国家级项目(课题),并已经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同行专家鉴定,其成果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或者已经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同行专家鉴定,在管理、应用技术推广(包括专利成果推广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其教学、科研成果在全省推广。

2、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完成人;或者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者获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或者获两项以上国家专利(至少有一项发明专利),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3、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主办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三篇以上(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每篇3000字以上);或者公开出版由本人撰写的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两部以上专著或译著;或者从事文化艺术、文学创作工作,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出版社发表、出版了80万字以上的文学作品,且作品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受到文学艺术界的高度评价。

(三)破格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务条件

具备下列1、3或2、3条件(同一获奖项目、获奖论文或著作按一项计算)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可破格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获得设区的市政府或省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联合表彰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也可破格申报。

1、承担省级项目(课题),并已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同行专家鉴定,其成果具有省内先进水平;或者已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同行专家鉴定,在管理、应用技术推广(包括专利成果推广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其教学、科研成果在全省或设区的市范围内推广。

2、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者获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或者教学、科研成果获省政府业务主管部门或设区的市政府组织评审的二等奖(或三等奖两项)以上的主要完成人;或者获两项以上国家专利,其中至少一项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3、在省级以上业务部门主办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三篇以上(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3000字以上);或者公开出版由本人撰写的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一部以上专著或译著;或者主持编写大型系列国家或部颁标准及规范;或者主持编写在省以上范围通用的教材(理工、农林、医学、体育类教材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5万字,文史、财经、政法、管理、艺术类教材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20万字);或者从事文化艺术,文学创作工作,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出版社发表、出版了50万字以上的文学作品,且作品在省内有重大影响,受到文学艺术界的较高评价。

(四)破格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务条件

具备下列一条(同一获奖项目、获奖论文或著作按一项计算)的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可破格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前五位人员;

2、获市级科技进步奖或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的首位人员;获两项市级科技进步奖或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的首位人员;

3、在国际学术期刊、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3篇以上(均为第一作者,3000字以上)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

4、因专业技术工作成绩突出被市级以上政府或国家部委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

5、获得市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称号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晋升助级职称:

1、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三等奖;

2、获得市级以上科技一等奖或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前两位人员;

3、获得县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前两位人员或获得县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首位人员;

4、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2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3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均须1500字以上);

5、大中型企业中层兼任专业技术工作;

6、小型企业正、副职兼任专业技术工作;

7、大专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8年;

8、中专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15年;

9、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条件(目前不执行该政策了)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

(1)取得相应系列助理级专业技术职称5年以上;(2)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4年以上;(3)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6年以上;(4)中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8年以上;(5)高中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13年以上;(6)初中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18年以上。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注:申报高级会计师必须有会计证)。

(1)取得相应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5年以上;(2)研究生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6年以上;(3)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8年以上;(4)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10年以上;(5)中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15年以上;(6)高中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22年以上。

(三)助理级申报条件

1、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

2、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2年。

3、中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4年。

4、高中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7年。

5、初中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12年。

(四)员级申报条件

1、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

2、中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2年。

3、高中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

4、初中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6年。

第三篇: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

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做好全市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评价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郑人社职称„2011‟8号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了规范和完善我市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工作,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工作中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方式

为了进一步规范职称评价行为,提高办事效率,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从2011年起,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不再开展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全市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价,实行初聘和考核认定两种方式。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级别包括“员”级和“助理”级两个级别。

二、初聘、考核认定的范围和对象

凡在我市工作,与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户籍、档案、身份和单位性质限制,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均可自主申报,通过初聘和考核认定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初聘的范围和对象

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含电大、函大、夜大、自考、职大等成人教育的毕业生。其所学专业与现从事专业一致或相近,可初聘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国家已实行以考代评的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如经济、会计、审计、统计、出版等,仍可初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卫生系列初级职务不得初聘)

(二)考核认定的范围和对象

通过成人教育方式取得国家承认学历人员以及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专业不一致或不相近的人员可考核认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凡是国家已实行以考代评的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均不得实行考核认定。

三、初聘、考核认定的学历和年限要求

(一)初聘的学历和年限要求 申请初聘的人员,中专或大学专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聘任为“员”级职务;大学专科学历,担任“员”级职务满二年或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三年,可聘任为“助理”级职务;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聘任为“助理”级职务。

(二)考核认定的学历和年限要求 ⒈申请考核认定的人员,所学专业与现从事专业一致或相近的,中专或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一年,可考核认定“员”级职务;中专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五年或担任“员”级职务满四年,可考核认定为“助理”级职务;大学专科学历,担任“员”级职务满二年或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三年,可考核认定为“助理”级职务;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一年,可考核认定为“助理”级职务。

⒉所学专业与现从事专业不一致或不相近者,在认定“员”级或“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其专业工作年限要在上述规定年限的基础上增加二年。

⒊个别系列(专业)国家和省对学历和任职年限有明确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初聘、考核认定的审批程序和所需申报材料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属地分级管理,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改部门负责市直单位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和管理,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改部门负责所在地单位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和管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负责其档案代理人员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和管理。

(一)初聘的审批程序和所需申报材料

符合初聘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单位对其德、能、勤、绩考核同意后,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改部门审批。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初聘工作实行“随时受理,集中办理”的管理办法,每季度办理一次,分别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下旬各审批一次,并同时下发任职资格文件。

申请初聘人员需提交的材料: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从河南职称网“软件下载”中下载)规范录入、打印的《河南省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一式3份及该表格的电子文本;学历证;就业报到证;身份证;考核表(事业单位人员提供)或单位考核报告(企业单位人员提供)。

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需提交的材料: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打印的相应级别《资格审查表》(A3纸)一式4份。

(二)考核认定的审批程序

符合考核认定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单位对其德、能、勤、绩考核同意后,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审批。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认定工作每年办理一次。用人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对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认定的推荐工作应于当年10月底前完成,郑州市和各县(市)、区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认定工作应于11月30日前审批完毕,任职资格批文应于当年年底前下发。

申请考核认定人员需提交的材料: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规范录入、打印的《河南省考核认定专业技术职务审核表》一式3份及该表格的电子文本;学历证及学历认证报告;身份证;考核表(事业单位人员提供)或单位考核报告(企业单位人员提供); “员级”职务考核认定“助理”级的,还需带“员级”资格证书、聘书。

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需提交的材料: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打印的相应级别《资格审查表》(A3纸)一式4份。

五、收费问题

依据豫价费字„1997‟180号文件精神,考核认定收费标准每人80元。

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的管理

从2011年开始,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备案和网上查询认证制度,各县(市)、区职改办应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本县(市)、区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名册报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七、以往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二○一一年三月三日

第四篇:西南政法大学专业技术职务

西南政法大学专业技术职务 申报评审工作实施细则

(修订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以及《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据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相关文件要求,以科学评价为核心,进一步规范我校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审(以下简称“职务评审”)工作,提高评审质量,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实施分类管理,完善评价标准,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设一支师德优良、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现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

第二条 学校职务申报评审工作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评价标准,规范评审程序,合理划分评审权限,加强评审过程监督,建立品德、能力和业绩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综合评价机制。

第二章 分类及设置

第三条 学校设置教师系列、研究系列和其他专业技术 职务系列等三个系列。教师系列中,分为专任教师教学科研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子系列。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分为工程技术、实验技术、编辑、翻译、图情与档案、医疗卫生、经济、会计、审计等类型。

第四条 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种类型。

第五条 学校在上级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根据师资队伍规划和各系列、各类型的岗位职数,分别确定各系列、各类型高级职务当年晋升指标。

以下三种情形不受指标限制:

1.符合破格申报教学科研子系列教授职务条件或研究系列研究员职务条件且申报当年未满35岁,或符合破格申报教学科研子系列副教授职务条件或研究系列副研究员职务条件且申报当年未满30岁;

2.符合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相关政策规定,通过市级人才引进渠道进入我校工作,且符合申报条件;

3.同级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转评。

第六条 各系列中级职务的晋升指标不受限制,按重庆市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见习期满考核确定专业技术职务的相关办法和程序予以确定和评聘。

第三章

各系列基本申报条件

第七条 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申报条件分为资格条件和师风师德条件两类。

第一节

资格条件

第八条 学历学位条件

申报人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1975年1月 日以后出生的人员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同等条件下博士学位获得者优先。

(一)正常申报正高级职务须聘任副高级职务5年以上。申报教学科研子系列,不足上述任职年限申报教授职务的,按破格条件进行申报。申报当年未满45岁的专任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申报评审教授、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应有连续10个月以上国外或境外访学进修经历。申报当年已满45岁的专任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有连续10个月以上国外或境外访学或进修经历的,同等条件下优先。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子系列、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申报评审,不受此条件限制,但有连续10个月以上国外或境外访学或进修经历的,同等条件下优先。

国外及境外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者申报教授职务,视同具有连续10个月以上国外或境外访学和进修经历。

(二)正常申报副高级职务须聘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

申报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聘任中级职务1年以上可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017年1月1日以前进校的博士,原则上应考核确定中级职务,但在校工作已满2年的,可直接参评副高级职务。

具有中级职务者参评副高级职务,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与评定。

(三)正常申报中级职务须聘任助理级职务5年以上。申报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经考核合格,可确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人具有硕士学位的,从事本专业工作二年,经考核合格,可确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且聘任助理级职务4年,可申报中级专业 技术职务。

(四)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确定。

全日制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或全日制专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工作二年,经考核合格,可确定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

申报人任现职期间,因私出国(境)、事假超过六个月的,不计算为专业技术任职时间。

第九条 外语、计算机条件

按照重庆市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继续教育条件

继续教育条件按照《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有关要求,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规定学时。

第十一条 资历条件

专任教师教学科研子系列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子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人员均须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以及重庆市规定的其他任职资历条件,同时还须获得教务部门确认的校内主讲教师资格。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人员应具有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

第二节

师德师风条件

第十二条 思想品德

(一)爱国守法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信仰坚定、遵纪守法,不得有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团结友善

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对做出突出贡献 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明礼诚信

自尊自律,诚实守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做到诚实守信。有不良诚信记录的,视情节轻重延迟3-5年申报。

第十三条

职业道德

(一)爱岗敬业 热爱本职,积极奉献。

(二)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对积极承担班主任(导师)工作并获得学生好评的,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业、就业指导及心理辅导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履行职责

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承担工作任务。任现职以来,考核、岗位聘期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任现职以来,连续2年考核或岗位聘期考核结论为“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第十四条 学术道德

严谨笃学,学风端正。在学术研究中,不得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不得有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不端行为。

第十五条 其他

(一)在师德师风方面有突出表现,获得校级以上表彰的,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二)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其他重大问题,经查实的,延迟3年申报或按相关规定处理;受党纪、政纪处分的,视情节轻重延迟3—5年申报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三)凡因出现师德师风问题而延迟申报者,一律不得破格申报。

第四章

业绩条件

第一节

专任教师教学科研子系列业绩条件 第十六条 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教育教学条件 1.基本教学条件

(1)教学工作量:平均每学年完成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10学时,总教学工作量280学时以上。其中,每学年应完整承担一门本科课程教学任务。

(2)授课门数及教学环节:系统承担2门以上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教学。指导过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指导3届以上;或指导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年均3人以上或担任全日制本科生导师工作3届以上;或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年均2人以上和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届以上(经学校确认不具备实施教学环节条件的除外)。

(3)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学科建设工作,并承担课程建设或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

(4)教学效果:现任职资格以来教学效果达到学校相应要求,且连续3年学生、同行专家评教达到优秀以上。

2.教学业绩条件

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除应满足上述教学基本教学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教学业绩条件之二:

(1)主持完成1项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或主持完成 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或主持完成校级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改革项目,且验收为“优秀”等级。

(2)主持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且开展了实质性建设工作;或参与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且开展了实质性建设工作。

(3)作为课程负责人主持学校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示范课程或中国法硕士项目课程,经评审为“优秀”等级;或参与主讲市级以上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课程、研究生优质课程;或以第一完成人提交的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或获得一次以上学校“精彩一课”表彰。

(4)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4篇教研教改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教研教改论文,且主编1部省部级规划教材或参编1部全国规划教材。

(5)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6)获得省部级各类教学竞赛一等奖;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含创新创业实践或训练项目)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各类竞赛奖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文认定)。

(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

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且独立正式出版15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其中,申报我校具有教授评审权学科的专业技术系列,须有1篇以上论文为本学科校定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学科论文。第十七条 申报教学科研型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教育教学条件 1.基本教学条件

(1)教学工作量:平均每学年完成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00学时,总教学工作量180学时以上。其中,每学年应完整承担一门本科课程教学任务。

(2)授课门数及教学环节:系统承担1门以上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教学。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指导2届以上;或指导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年均3人以上或担任全日制本科生导师工作3届以上;或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年均2人以上和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届以上(经学校确认不具备实施教学环节条件的除外)。

(3)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学科建设工作,并承担课程建设或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

(4)教学效果:现任职资格以来教学效果达到学校相应要求,且连续3年学生、同行专家评教达到良好以上。

2.教学业绩条件

申报教学科研型教授,除应满足上述教学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教学业绩条件之二:

(1)主持完成1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或参与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排前3名);或参与完成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排前7名);或主持完成校级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改革项目,且验收为“合格”等级。

(2)参与1项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参与2项省部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参与1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均须开展了实质性的建设工 作。

(3)作为课程负责人主持学校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示范课程或中国法硕士项目课程,经验收为合格;或参与主讲市级以上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课程、研究生优质课程;或以第一完成人提交的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或获得一次以上学校“精彩一课”表彰。

(4)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教研教改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教研教改论文;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教研教改论文,且主编1部本专业教材。

(5)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校级成果奖一等奖排前5名,二等奖排前3名,三等奖第1名)。

(6)获得省部级各类教学竞赛奖励;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含创新创业实践或训练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各类竞赛奖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文认定)。

(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 1.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且独立正式出版15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其中,申报我校具有教授评审权学科的专业技术系列,须有2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其他学科须有1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学科论文。

2.科研业绩条件

申报教学科研型教授,除应满足上述科研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1)在核心期刊发表4篇以上学术论文,且2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1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且独立正式出版10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2)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3项,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级一般项目2项;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10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3)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或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三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5名,二等奖排前3名,三等奖第1名)。

(4)科研成果有4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8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明显。

第十八条 申报科研为主型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教育教学条件

申报科研为主型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工作量:平均每学年完成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0学时,总教学工作量70学时以上。其中,每学年应完整承担一门本科课程教学任务。

2.授课门数与教学环节:系统承担1门(不低于2学分)全日制本科学生或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指导2届以上;或指导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年均3人以上或担任全日制本科生导师工作3届以上;或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年均2人以上和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届以上(经学校确认不具备实施教学环节条件的除外)。

3.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学科建设工作,并承担课程建设或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

4.教学效果:现任职资格以来教学效果达到学校相应要求,且连续3年学生、同行专家评教达到良好以上。

(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 1.科研基本条件

申报科研为主型教授须同时具备以下科研基本条件:(1)在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学术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独立正式出版15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其中,申报我校具有教授评审权学科的专业技术系列职务,须有1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B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或有3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其他学科须有1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B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或有2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

(2)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一项。

2.科研业绩条件

申报科研为主型教授,除应满足上述科研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1)在核心期刊发表6篇以上学术论文,且有1篇以上论文在校定本学科B类及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5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3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且独立正式出版15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2)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4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或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或主持完成省部级一般项目2项;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15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3)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或获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二等奖以上(一等奖排前3名,二等奖第1名)。

(4)科研成果有5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显著。

第十九条 申报教学为主型副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教育教学条件 1.基本教学条件

申报教学为主型副教授应具备与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相同的教学基本条件。

2.教学业绩条件

申报教学为主型副教授,除应满足上述教学基本教学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教学业绩条件之一:

(1)主持完成1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或参与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排前3名);或参与完成1项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排前7名);或主持完成校级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改革项目,且验收为“优秀”等级。

(2)参与1项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参与2项省部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参与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 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均开展了实质性的建设工作。

(3)参与主讲学校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示范课程或中国法硕士项目课程,经评审为“优秀”等级;或参与主讲市级以上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课程、研究生优质课程;或提交的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或获得一次以上学校“精彩一课”表彰。

(4)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教研教改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教研教改论文,且主编1部本专业教材。

(5)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校级成果奖一等奖排前5名,二等奖排前3名,三等奖第1名)。

(6)获得校级各类教学竞赛一等奖;或省部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奖励(三等奖以上);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含创新创业实践或训练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各类竞赛奖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文认定)。

(7)在本校专职从事教学工作,自任讲师之日起满20年,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经学校教学委员会推荐参评。

(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

申报教学为主型副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且独立正式出版10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第二十条 申报教学科研型副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教育教学条件 1.基本教学条件

申报教学科研型副教授应具备与申报教学科研型教授相同的教学基本条件。

2.教学业绩条件

申报教学科研型副教授,除应满足上述教学基本教学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教学业绩条件之一:

(1)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排前5名);或主持完成校级教研教改项目;或主持完成校级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改革项目,且验收为“优秀”等级。

(2)主持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参与省部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均开展了实质性的建设工作。

(3)参与主讲学校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示范课程或中国法硕士项目课程,且验收合格;或参与主讲市级以上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课程、研究生优质课程;或提交的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或获得一次以上学校“精彩一课”表彰。

(4)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教研教改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教研教改论文;或主编(或副主编)1部本专业教材(排前3名的副主编)。

(5)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6)获校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奖;或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含创新创业实践或训练项 目)且获得省部级奖。

(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 1.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且独立正式出版10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2.科研业绩条件

申报教学科研型副教授,除应满足上述科研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1)在核心期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且1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且独立正式出版10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2)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2项,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级一般项目1项;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5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3)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或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三等奖以上。

(4)科研成果有2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明显。

第二十一条 申报科研为主型副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教育教学条件

申报科研为主型副教授应具备与申报科研为主型教授相同的教育教学条件。

(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 1.科研基本条件

申报科研为主型副教授须同时具备以下科研基本条件: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且有1篇以上论文为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且独立正式出版10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2.科研业绩条件

申报科研为主型副教授,除应满足上述科研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科研业绩条件之一:

(1)在核心期刊发表4篇以上学术论文且有2篇以上论文在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有1篇以上论文在校定本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且独立正式出版10万字以上学术著作(专著、编著或译著)。

(2)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项目排前5名、省部级重点项目排前4名、省部级一般项目排前2名)3项,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级一般项目2项;或本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经费累计达到100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按照上述经费数的五分之一计算)。

(3)获国家级科技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或获省部级政府科技奖(社科奖)三等奖以上。

(4)科研成果有4项被正式推广应用;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8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显著。

第二十二条 破格申报教授任职资格的教学科研条件

(一)取得本学科领域公认的高水平创造性成果,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为学校做出重大贡献或突出成绩,有较高的 学术影响力,聘任副教授职务满3年的,经科研成果同行专家鉴定、学科评议组现场答辩,相应程序审核批准,可破格申报教授。

(二)破格申报教授应具备与正常申报相应类型教授相同的教学基本条件和教学业绩条件。破格申报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教授,科研基本条件和科研业绩应达到正常申报相应类型教授要求的1倍以上;破格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应从任现职以来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前3名)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排前5名),或主讲市级以上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课程、研究生优质课程,科研条件达到正常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的科研基本条件。

第二十三条 破格申报副教授任职资格的教学科研条件

(一)有较大学术潜力,取得高水平创造性成果,无博士学位且聘任讲师职务满2年的,经科研成果同行专家鉴定、学科评议组现场答辩,相应程序审核批准,可破格申报副教授。

(二)破格申报副教授应具备与正常申报相应类型副教授相同的教学基本条件和教学业绩条件,科研基本条件和科研业绩应达到正常申报相应类型副教授要求的1倍以上。教学为主型副教授不破格。

第二十四条 申报讲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条件

(一)新进博士入校当年考核确定讲师任职资格。

(二)硕士及以下学历学位人员申报讲师专业技术职务,应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150学时,且至少系统承担1门全日制本科生课程的讲授任务。第二节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子系列业绩条件 第二十五条 申报思想政治教育子系列教授职务的业绩条件

(一)教育教学条件

1.从事学生工作累计10年以上,能认真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岗位职责,完成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无重大责任事故。

2.完成1门完整的学科教育教学任务且教学工作量为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

3.任现职以来,获得重庆市及以上个人表彰或所带年级获得重庆市级以上集体荣誉的,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推荐。

(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

按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中有关教授职务的科研条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申报思想政治教育子系列副教授职务的业绩条件

(一)教育教学条件

1.在专职辅导员岗位工作满5年,能认真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岗位职责,完成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无重大责任事故。

2.完成1门完整的学科教育教学任务且教学工作量为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

3.任现职以来,获得重庆市及以上个人表彰或所带年级获得重庆市级以上集体荣誉的,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推荐。

(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

按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中有关副教授职务的科研条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申报思想政治教育子系列讲师职务的业绩 条件

(一)担任专职辅导员,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无重大责任事故。

(二)参与1门完整的学科教育教学任务且教学工作量为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

(三)任现职以来,获得校级以上个人表彰或所带年级获得校级以上集体荣誉的,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推荐。

第三节

研究系列业绩条件

第二十八条 申报重庆市教育系统研究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按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有关重庆市教育系统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中规定的“普通本科教育类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学术水平条件”的相关要求执行。

第四节

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业绩条件

第二十九条 申报工程、实验、编辑、图书情报、卫生和经济会计等其他专业技术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业绩条件按重庆市现行规定执行。

(一)会计、审计、卫生技术和计算机工程等学科专业的高级职务为考评结合,需考试合格并按学校申报条件评审或推荐评审;

(二)会计、审计、出版编辑、卫生技术等学科专业的中、助理级职务和计算机工程高、中、助理级职务为以考代评,需考试合格并按学校学历和任职年限条件聘任。

(三)实验技术系列按《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实验技术人员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的通知》(渝人社发〔2016〕161号)执行。

第三十条 申报翻译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业绩条件比照 重庆市翻译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推荐评审工作 第一节

评审组织机构

第三十一条 学校职务评审工作在学校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职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学校职称改革办公室(以下简称“职改办”)负责组织实施。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织分学科评议组和学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二级组织组建。

第三十二条 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由全体校领导和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审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改革方案和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规章制度,研究确定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指标管理工作和各级评审组织设置方案,审定学科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名单,领导各级评审组织的评审工作,审议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诉有关议案,复议评审组织的评议结果;研究决定评审工作中出现的非学术性特殊性问题,决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有关的其他非学术性重要事宜。

第三十三条 学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学校有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西南政法大学评审委员会和其他系列高级职务评议委员会两个高评委(以下简称教师高评委和其他系列高评委)。

教师高评委由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批准组建,负责学校法学和马克思主义两个学科教授的评审工作以及各学科副教授的评审工作。其他系列高评委由学校职改领导小组批准组建,负责学校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议推荐工作。

第三十四条 学科评议组

学科评议组原则上按一级学科分类组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人数较少的学科,可根据需要与相近学科合并组建学科组。学科评议组负责对申报人的业绩、专业技术水平与能力进行评议,并按照评审规则将评议结果向学校高评委会报告。

评议组成员原则上按照“超员配置、随机抽取”的原则进行配置,由学校职称改革办公室从学校组建的专家库中抽取规定数量的执行评委参与当年的评审工作。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科评议组不少于11人,具有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科评议组不少于9人,有推荐权的其他学科评议组不少于5人。

学科评议组设执行组长一名。执行评委(含学科评议组组长)原则上不得连续连任2次,且每年须有三分之一以上轮换。

第三十五条 学校职称改革办公室

学校职称改革办公室设在人事处(以下简称“校职改办”),办公室主任由人事处长兼任,负责对二级单位推荐人选的任职资格、申报材料的抽查和复核,组织和实施评审日常工作,依照规定程序向重庆市有关部门报送评审材料,起草评审工作相关文件,开展推荐和评审人员报批等工作。

第二节 评审程序

第三十六条 制定实施方案并公告

根据上级当年职务评审工作的要求以及学校编制和岗位情况制定评审方案,确定高级职务职数限额,经学校职称 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后,发布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通知。

第三十七条 个人申报

(一)申报学科专业要求:申请人员拟申报的专业技术职务必须与本人所从事的学科(专业)一致。

(二)教学为主型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由承担全校体育、外语、思想政治、计算机四类公共课和基础课的教师申报;教学科研型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由承担学科专业教育的教师申报;科研为主型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由专职科研人员申报,但辅导员岗位的教师不能申报。

(四)新调入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员,现专业技术职务累计任职年限已达到我校规定年限,若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应在我校现职务履职一年以上并符合申报条件。

(五)专业技术人员(含新调入人员)因工作岗位发生变更,且变更前后的专业属不同的专业技术系列(可同一系列不同专业岗位)的,可重新申报转评与新岗位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转评或多评应满足新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规定的评审条件,经申报评审通过后方能取得与原职务同级的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三十八条 材料审查和公示 申报任职资格,须同时具备任职资格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和业绩条件。学院或所在二级单位负责对申报人的材料进行初审。

教师系列和其他专业技术系列的申报材料均须进行业绩确认。其中,教学工作量及教学成果的认定,由教务处、研究生院负责;科研成果的认定,由科研处负责;学历、考核结果、任职资格等认定,由人事处负责;辅导员工作 业绩的认定,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其他业绩的认定若涉及相关职能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经复审的材料,由二级单位公示3个工作日。

公示无异议的,由二级单位填写送审花名册及申报人的评审表、教学科研成果量化计分表、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综合情况(公示)表、专业技术申报材料审查表一并报校职改办。

第三十九条 材料复审上报 校职改办对二级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抽查、复核、汇总后,报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通过后进入学科组评议程序。

第四十条 同行专家评议 正常申报晋升高级(正高、副高)职务的人员,须进行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同行专家评议。教学与科研水平同行专家评议的结果两年有效。

教学水平的同行专家评议,由教务处按相关制度规定统一组织实施。申请人须统一参加教学效果公开课评审。公开课评审未通过者,不能参加当专业技术职务评审。

科研水平的同行专家评议,以科研成果鉴定为基本方式,按附件1规定的程序执行。申请人须提交代表本人最高学术水平的2篇(部)代表作,由校职改办送校外3名同行专家鉴定;破格申报高级职务人员需提交3篇(部)代表作进行同行专家鉴定。专家提供明确的科研成果书面鉴定意见由校职改办提交学科评议组。

第四十一条 现场答辩

正常申报正高级职务人员和破格申报正、副高级职务人员,经资格审查通过的,须参加学科评议组的现场答辩。现 场答辩的内容包括个人述职、提问答辩和业绩展示等方面。学科评议组成员经过综合评价,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票数达到应到会成员的三分之二方为通过。第四十二条 学科评议组评议

学科评议组会议由执行组长主持。评议工作依照二级单位和鉴定专家的意见,对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量化评审标准,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实际工作业绩、成果(含著作、论文)和贡献进行综合评议,结合业务考试、答辩情况,形成书面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应概括对申报人的学术水平和主要业绩的评价,推荐建议结论分为同意、不同意。

第四十三条 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或推荐

高评委会议由主任委员或委托副主任委员主持,在学科评议组介绍推荐意见的基础上,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准,综合评审、投票表决。

投票表决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表决意见分为同意和不同意。评委不得委托他人投票或补投票。评审须经应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为通过。评审结果须经会议主持人签名后当场宣布。

第四十四条 评审终止 出现以下情形,评审终止:

(一)在科研成果同行专家鉴定环节,3名同行专家中1 名专家意见为“未达到正(副)教授水平”;

(二)在学校高评委会议评审过程中,接到投诉举报且查证属实;

(三)评审过程中发现弄虚作假并被查证属实。评审终止后,由校职改办按程序返还申报评审材料。第四十五条 公示和审定上报

高评委评审通过或推荐的人员,由校职改办提请校职改领导小组审议后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由校职改办按相应程序上报。

第四十六条 聘任

学校有评审权的职务系列,学校高评委评审通过后,结合学校编制和岗位情况由学校予以聘任。学校只有推荐权的职务系列,学校高评委评审通过后,推荐送重庆市相应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当通过后结合学校编制和岗位情况予以聘任。

第四十七条 依照重庆市有关规定推荐参加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特殊人才等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的申报人员,原则上应符合本实施细则规定的业绩条件,由校职改办进行资格审查、学科评议组评议后推荐上报。

第四十八条 调入人员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确认 按照专业技术资格“哪里评哪里有效”的原则,重庆市外调入我校的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经学校职改领导小组审定,根据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重庆市来渝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任职资格确认。

第四十九条 转系列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转评

专业技术系列职务人员如需转系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应转评与现级别相同的专业技术职务后,方可再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同级专业技术职称转评按相应级别申报条件和评审程序执行,同行专家成果鉴定不作要求。

第五十条 学科发展急需的特殊人才和引进人才特别评审机制 若申报人取得本学科领域公认的高水平创造性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做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可由3名国内外同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千人计划”受聘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推荐,经职改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可适时召开评审会,直接进入评审程序。

若特殊人才或引进人才符合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条件,确属学校发展亟需,经学校职改领导小组审定,校内特聘为教授或副教授(研究员或副研究员),在校内岗位聘任待遇中予以体现。

第三节

评审纪律

第五十一条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各级评审组织成员为申报人或者其直系、旁系亲属为申报人的,在评议该申报人时必须回避。

第五十二条 学院与相关职能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核,相关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准确核实申请人的相关材料。

第五十三条 各级评审组织应在规定的评审时间、评审范围和评审权限内,坚持标准条件,严格评审程序,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评委会须严格控制通过比例,通过竞争择优,有效确保评审质量。

第五十四条 各级材料审核人员和各级评审组织成员必须遵守评审标准、程序、纪律和保密规定。对违反政策规定,不坚持评审标准,不按规定程序评审,以及在评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由校职改领导小组责令其停止评审工作,宣布其评审结果无效,解散评委会或取消相关评审成员的评审资 格。

第五十五条 严肃责任追究。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坚持“谁审核,谁签名;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界定责任。各级评审组织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和纪律,严格审核把关,逐级审核提交,确保材料真实可信。对把关不严,违反规定程序的,一经查实,学校视其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十六条 申报人违反负面清单列举的相关条款,按附件3负面清单规定的处理办法执行。

第六章 业绩认定

第五十七条 为了确保专职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工作,专职科研岗位人员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在满足本文件规定的科研条件前提下,可适当放宽教学条件,但需根据其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的不同,适当增加科研工作量。增加的工作量为: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需增加发表1篇所申报学科C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需增加发表1篇所申报学科D1类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需发表1篇D2类论文。

第五十八条 教学兼管理的“双肩挑”人员申报相应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的,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应为本规定中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二;管理兼教学的“双肩挑”人员,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应为本规定中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任职10年以上的“双肩挑”优秀管理干部,在学校制度建设及其他管理工作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除侧重考察其管理工作实绩外,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可适当放宽,科研业绩要求不低于所申报职务科研条件的 二分之一。

第五十九条 非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非工勤岗位),在学校制度建设或其他管理工作中业绩突出者,可以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其资格经评审认定后,学校按照实际聘任的岗位职务发放工资、福利等待遇,即实行评聘分离。

第六十条 受学校委派到孔子学院工作的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在外工作期间的教学工作量视为完成,表现优秀的,评审时同等条件下优先。

第六十一条 经学校同意公派到国外或境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攻读博士学位或在国外或境外院校进修10个月以上的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时,在外工作、进修期间的教学工作量予以免除。

第六十二条 经学校校长办公会批准离岗创业的人员,三年内可按规定正常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创业期间的工作业绩可作为专业技术评审的依据。

第六十三条 辅导员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所讲授的形势政策课、党课和团课、带学生实习等,经学校教务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认定的,可计算为教学工作量。

第六十四条 各专业技术系列转评和多评后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本人自转评和多评前相同档次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与所申报的专业相一致的工作业绩、学术与技术成果均可计为有效业绩。

第七章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校各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子系列是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申报的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教师申报评审工作按专任教师教学科研子系列的条件执行。

从事外语学科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按重庆市相关文件执行。

2017年1月1日以后新入职的博士于入职当年考核确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未经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认定的,不得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六十六条 本细则规定的申报条件是我校各相关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申报要求,申报人是否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由评审委员会根据申报人提供的材料作出综合评价。

第六十七条 本规定中所提“以上”、“以下”、“以后”均包括本级。

第六十八条 申报人所提供的论文、论著、教材、项目、奖励等成果均是指聘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与申报学科(专业)相同(相近、相关)的成果,且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发展方向。除有特别说明外均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主持人,但内刊、增刊、论文清样不能作为正式材料报送(智库成果除外)。每1项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可按1篇SCI/EI收录论文计算。本办法中所提项目(课题)是指取得相应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以来完成的项目(课题)。

2017年1月1日以前进校且未认定中级职务者,参评副高级职务的成果从入校工作以后起算。

第六十九条 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公布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准。本规定所要求的C 类论文,应发表在非本校主办的核心期刊上,但在本校主办的核心期刊上发 表3篇以上论文的,视为1篇本规定要求的C类论文。

第七十条 国家级奖是指以中央(国务院)名义颁发的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视作国家级奖。省部级奖是指以国务院各部委或省级政府名义颁发的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

第七十一条 省部级重点项目是指项目下达部门明确标明为“重点”项目。

第七十二条 推广应用成果数以该成果已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为计算依据,并有相关的支撑材料;成果推广应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以成果转让合同、成果转化后相关产品的销售收入凭证等为计算依据;社会效益主要根据提供的佐证材料,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予以测评,其中人文社科成果可考虑被党政部门正式采纳、得到党和政府领导人的肯定、在不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等因素。

第七十三条 在品德条件中,延迟申报起算年限为:出现延迟申报情况时,任现职务年限未满基本申报年限要求的,从其任现职务满基本申报年限当年起算;已满基本申报年限的,从出现延迟申报情况的当年起算。

第七十四条 本办法由校职改办负责解释。

第七十五条 本办法经学校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审定,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学校原有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

附 件 材 料

职 务 系 列工程现 任 专 业

技 术 职 务水利助理工程师申报何职称

任 职 资 格水利工程师工 作 单 位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水务站主 管 部 门昆明市东川区水务局姓名贾 燕 飞填 表 时 间2013年6月

下载西南科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南科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规定

    13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为做好我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根据“苏教师[2010]6号”文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结合实际,就我院教......

    电子科技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

    电子科技大学() 通知校人通知„2010‟33号 关于印发《电子科技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聘任办法》的通知校内各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经2010年第四次校......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跨入新世纪,学校......

    2007年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表格填写

    2007年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表格填写 注 意 事 项 时间安排: 1、4月9日至13日,全院进行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务申报工作(在申请中,请写清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科研情况),其中初聘专业技术......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要求

    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推荐 (一)申报时间 各单位接到申报职称评审通知后,按照师职改办安排的时间申报(每年的六月份)。 (二)推荐程序 专业技术人员对照评审条件、岗位空缺......

    20040810申报图件规划局规定

    南京市规划局选址用地类申报图件规定 一、 申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一)必备材料 1、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首次申报)、机构代码; 2、 《南京市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1......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 一.申报条件 (一)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1、申报中学三级或小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具备下列条件: 正式分配的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实习期满后,经单位......

    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任职条件.

    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任职条件 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正常晋升 申报评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