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旅游景区低碳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关于旅游景区低碳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因此,“低碳旅游”逐渐成为现代旅游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本文首先阐述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了旅游景区碳排放的表现,探寻了旅游景区低碳旅游管理的措施途径,以使旅游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一、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
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首次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天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之后,对低碳经济有了更新的认识,其概念和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目前大家公认的解释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准和特征的,以较少温室气态排放获得较大经济产出的一种发展模式。显然,这一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各个领域开始渗透,而且引导人们出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而原本就归于低碳工业的旅游业,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其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202,仅占产业的1/11,但目前却以每年碳排放量约2.5%的年均速度增长,奢靡铺张之风不但加剧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态势,而且也不符合低碳经济能源节约的初衷。所以,不能因为旅游业属于“无烟工业”而放松警惕,旅游业发展也应该依照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旅游,而且旅游业尚存在节能减排的空间。在世界各国试图寻找合理解决天气变化和能源环境危机并保证经济发展的方法时,低碳经济成为了各国的战略选择,低碳旅游正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
二、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意义
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对于创新景区发展、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整合开发和公众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低碳景区建设可以催生新的发展规则。例如可以将低碳的衡量指标纳入景区评价体系中,进而推动景区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扩大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比例引导传统能源和技术的变革,推动新的发展规则的产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低碳景区建设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开发整合。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在这一浪潮中必然会走上改造发展创新的道路,而传统景区在向低碳旅游景区转变时,无法避免地将低碳发展的理念无形地渗透到其他产业中,这便有利于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加强整个区域内的联动效应,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发展共赢共生,构建区域内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三是低碳景区建设可以促进公众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旅游生活中,游客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景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建设低碳旅游景区通过宣传低碳的相关知识来宣传低碳的意义,引导公众学会节省资源,进而投入到维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使其以后可以以将低碳生活方式延续到以后的生活中,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三、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要表现
旅游景区碳排放主要源于交通、住宿、娱乐设施和主题公园娱乐、滑雪等旅游活动。同时,旅游业的奢侈消费加大了环境负荷。比如普通居民通常一天用水量大概是100~300升,但是星级酒店用水则高达500―2000升,豪华酒店更甚。另外,滑雪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却因为气候变暖带来的雪期缩短、雪量减少而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滑雪只得依赖人工造雪技术,而人工造雪却要耗费大量水资源,比如北京市人工造雪一个冬天就要耗掉半个昆明湖的水量,这足以支撑全北京市一天用水量的1/10,相当于8300多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可见,对水资源是极度的浪费。在旅游资源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而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则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提倡低碳交通。一方面,景区要加强交通管制,鼓励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等作为交通工具,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景区之间可以增加电瓶车、自行车或者中巴等定时接送客人,既减轻了环境压力,也丰富了旅游生活。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者尽量采用低碳或者无碳的交通工具。比如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同时尽量选用火车、中巴、轮船等代替飞机;短途可选择徒步或者自行车等。
第二,鼓励低碳住宿。经调查显示,酒店越豪华,碳排放量也就越高。因而,在低碳旅游景区要倡导游客选择舒适便捷的经济性酒店、乡村客栈、家庭旅馆等。同时,鼓励旅游者旅途中,自带必备的生活物品,树立节约水电意识,并且选择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
第三,选择低碳饮食。尽量选择旅游地当地食材做成的食品,避免食品运输、包装、保鲜等环节带来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同时,鼓励绿色食品,避免化肥、农药和添加剂等的使用。在就餐时,自带餐具,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使用,进而避免石化产品的消耗。
四、低碳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首先,“低碳”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涉及到了游客旅途过程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景区要进行低碳旅游建设就意味着要转变游客生活中的一些日常习惯,比如出门自备洗漱用品、减少换床单次数、选用自行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垃圾带回家、自备餐具等,这一改变向游客习惯的挑战,如果得到公众认可固然对节能环保的实现非常有意义,还可以提高游客价值体验,但是如果不被游客接受很可能会造成游客的反感和不满,亦不会达到提高游客价值体验的目的。
其次,低碳技术的使用门槛高,对景区发展低碳旅游造成阻碍,尤其是对于中小景区低碳旅游的发展。在进行低碳景区建设时,需要引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能耗节约资源的目的。低碳技术实质上是在改变能源消耗模式,采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交通工具换成自行车、电瓶车、牲畜等来代替汽车;建筑材料遵循节能环保、无污染的原则;在服务方面配备低碳导游,增加低碳通讯、饮食、住宿服务,对垃圾废物进行分类回收等。这些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景区而言,自然可以通过革新技术实现完美转型,然而就目前的中小型景区而言,要想真正实现新能源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难度。根据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研究显示,我国对太阳能技术规范与技术产品质量认证标准还有待建立和完善,且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进口,对于国外一些高校、低成本、环保的技术依赖性很强。另外,对农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培育研究进程缓慢等,使得低碳旅游难以真正得到实现。
低碳旅游发展成本较高。就景区目前的经营管理现状来看,要想实现传统旅游模式向低碳旅游的转型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技术更新、替换、融资等无一不依靠资金作为后盾。这其中包括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而必须购买设备的成本,以及投资额度大、融资渠道有限等造成的融资成本,都使得低碳旅游发展面临巨大的投资难题,因而低碳景区建设在转型中进程缓慢。
五、创建低碳旅游景区的措施建议
(一)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政策对低碳景区建设予以支持,对低碳景区建设具有关键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细化政策法律促进低碳旅游的标准化和制度化,进而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进程。国家可以加大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景区加快低碳旅游建设的步伐,通过政策的制定推动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旅游景区、景点、住宿、餐饮、旅游运输等相关产业转变模式,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及时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指数,促进整个产业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低碳旅游指标,严格管理旅游景区及相关产业,建立常规考核和管理机制,让低碳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健康生活方式。
(二)建立景区间战略联盟
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景区面临着技术变革、设备更换、知识创造等压力,建立景区间的战略联盟共同应对风险,必将提高市场竞争力。景区可以采用横向战略联盟和纵向联盟两种模式实现景区间的战略联盟:
第一种模式是依靠旅游景区联合价值链上处于同阶段的其他景区的资源与技术,创造更大价值的联盟系统。其中技术联盟是联合其他景区进行低碳景区能源、交通、基础技术设施等的研究,实现景区之间人力、知识资源的整合,通过景区之间优势互补,发挥合力。景区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分摊新技术的开发成本,提高旅游景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组建营销联盟避免同类旅游景区竞争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低碳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议,发展低碳旅游就要创新营销战略,而目前营销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景区可以通过营销联盟来扩大低碳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和感召力,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同样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第二种模式是指景区与处于旅游产业链上不同阶段的其他旅游企业间的联盟,以增加价值的合作竞争系统。纵向联盟主要是指旅游景区与旅行社之间的合作,以求减少旅游过程中碳排放量,对旅客低碳知识与低碳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建立低碳景区和旅游社的有效沟通,形成利益趋同的竞争联盟,促进低碳景区的发展壮大。
(三)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
低碳旅游景区建设初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低碳旅游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构建低碳体系,提高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的重视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特色资源,形成自然环境与文化相匹配、建筑物和设施及衍生品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只有将多类型的旅游项目合理配置,对顾客元进行科学分流,对旅游容量加以平衡,才可以推动低碳旅游发展走向持续与稳定。此外,旅游景区发展应该具备健全的评价体系,督促旅游景区做到资源节约、合理节能减排,使再生能源可以更为有效地再利用。
六、小结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在世界已经被广泛认可,是符合后工业时代人们追求人性化旅游需求的。然而我国低碳旅游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随着低碳景区逐渐被政府和开发商所认可,低碳景区的发展会促使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中,并将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下去,这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第二篇: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建设
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
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同时也可以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
一.行业现状与公园低碳景区旅游建设的情况分析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低碳旅游在景区由来已久,只是当时并没有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景区生态旅游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低碳旅游的集中表现。如景区减少观光车、使用环保车,利用以前山民采药时留下的道路铺设、扩建的步游道等等。在低碳旅游的行业背景下和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要求下,各大景区纷纷提出各自的低碳旅游建设的方案、目标及措施。
公园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低碳交通。公园核心景区实行交通管制,禁止机动车进入,鼓励旅游者以共乘混合动力巴士或电瓶车方式进入景区;安排环保车协助景区内换乘,景区之间用环保车定点定时运送客人;鼓励以步行或使用自行车的方式在景区内进行参观游览,将因运输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
2.低碳设施、建筑。公园内的建筑与设施,从材料的选用、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尽量使用环保材料,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景区内的提示信息牌均采用山上的林木制作、游道的铺设与扩建都是在原来山民采药的山路上进行修建。
3.低碳活动。结合公园内的点歌台、登山步道等观光资源,旅游者可以在公园内喝好茶、听山歌、欣赏民俗表演,体验公园的低碳生活,还可以领养、种植公园内的树木。
4.低碳办公。公园自创立之初就一直强调节约办公用电,并在各办公室张贴“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的提示;公园工作人员也一直奉行节约办公用纸的要求,采取无纸化办公平台,尽量减少文件复印及打印。尽量通过网络在线处理公文、收发电子邮件、传真,在减少纸张消耗的同时,更可提高办公效率;合理安排交通出行和使用交通工具;合理地压缩会议,节约会议办公设备的使用,尽量使用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
二.发展低碳旅游和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建议
在实行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过程中,公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根据公园的实际情况,结合有关部门的要求,提出以下的构想和建议:
1.紧扣旅游要素,减少景区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旅游的基本要素为“吃、住、行、游、购、娱”。吃住方面:要求公园内设立的宾馆酒店,要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在游客就餐时,倡导游客使用一次性餐具、选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尽量食用本地应季蔬果、用餐形式建议多选自助餐的形式、落实垃圾分类回收、使用自助的包装塑料袋等。客人入住酒店时,酒店根据客人要求更换床单,减少更换和洗涤客房棉织品次数,不免费提供一次性的酒店用品。行游方面:禁止机动车进入景区。为预防噪声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在景区外围设置几个停车场,包括大型生态停车场,就是在地面铺设草坪,并在停车场种植或移植树木,利用树木作为车位与车位之间的隔离手段,最终达到“树下停车、车下有草、车上有树”的环保效果。景区禁止机动车辆进入,为方便游客在景区内活动,与环保车队合作,免费供游客乘坐,景区的噪声现状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1类标准。游客在公园内参观游览,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公园提供免费的公用自行车,供游客在景区部分路段内使用。购物和娱乐方面:要求景区内的购物和娱乐场所使用电能,不主动提供包装塑料袋、优先使用本地产品、季节产品及包装简单的产品,景区内停售一次性雨衣,提供免费雨具;免费向游客提供可
重复使用水具以减少瓶装水使用量;在已有文化娱乐项目的基础上,应减少开发大型实景和文化演艺类活动,大力开发原生态的、体现本地原汁原味文化的旅游项目。
2.科学开发管理,制定景区的低碳旅游发展计划。最重要的是开发者要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借鉴国外实施低碳经济的模式和经验,根据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不改变原有地貌,依据“通可以,平不可以”的开发原则,尽量避免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保持水体多样性,避免将水系、小溪变为沟渠、水库等静态的水体等;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构筑旅游地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坚持尽量减少生态成本的原则,减少土地等资源的占用,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减少资源、能源的使用,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使用力度,从源头控制资源的进入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努力促进旅游业朝低碳经济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方向发展。总之,“多利用、少开发”,选择性开发低碳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低碳化旅游产品,并建立“碳补偿计划”。根据旅游者排放二氧化碳量,通过植树进行相应的碳补偿。旅游管理者则主要控制游客数量,对旅游者进行“低碳”教育,通过游客管理、景区管理实现低碳化。森林公园全面建设高档旅游休闲度假区应着眼“绿色、环保、低碳、宜居”这一目标,着力加强世界自然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华夏第一园“山更
青、水更绿、城更靓、景更美、空气更清新”,成为人人向往的生态、低碳、环保的旅游目的地。
3.加大宣传教育,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旅游。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公众与游客了解低碳旅游的好处,引导和鼓励旅游者选择低碳化的旅游方式,增强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的理念,营造出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为发展低碳旅游、建设低碳景区作出应有的贡献。收集整理国内外低碳旅游的小窍门和实用方法,按照旅游的六要素分门别类的总结,形成便于旅游者携带和操作的《低碳旅游小手册》,并在景区门票站和宣传窗口向游客免费发放;在景区内树立温馨提示牌,提醒游客游览途中回收垃圾,并将垃圾分类,不在景区留下自己的痕迹。对于公园内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低碳旅游的专题教育与培训,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景区内的环卫工作人员随身携带一个塑料袋,以随时清理游客扔弃在地上的废弃物。
4.狠抓重点环节,做好景区垃圾及污水处理工作。根据研究表明,旅游者带入的垃圾占景区垃圾大部分,因此减少旅游者外带垃圾就可控制并减少垃圾总量,旅游者自带垃圾袋,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回收。对于景区垃圾的处理,还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对此可采用“减少—再用—再循环—再生能源”的模式,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从总量上减少是最彻底、最根本的方法,这样就会形成旅游景区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从而提高景区运行
效率。此外,有必要在风景区全面推行分类环保垃圾箱,在箱体相应位置上标识投放物的具体名称或对应图案,通过形象明确的说明指示来引导游客树立生态环保,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改造景区厕所。景区处厕所全部实现星级标准的改造和升级,厕所全为生物发泡智能免冲水式生态厕所,可将尿液和生态药剂混合成为无臭冲洗液,用来冲洗粪便,排出物可作为植物所需的绿化肥料。改造污水排放系统,公园内铺设污水管网,全部污水进入城市管网,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5.推进景区旅游智能化发展。通过数字化建设,对景区的空气和水源质量、植被实行监控,实现景区与交通运输、宾馆酒店、餐饮娱乐、旅行社的共同协调发展。
第三篇:大学生低碳旅游
关于大学生低碳旅游意识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12月1日——2010年12月15日
调查对象: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随机选取的大学生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我们在校区内随机选择地点和对象,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94份,回收率为94%。
本次问卷主要调查大学生旅游的基本现状,并由现状出发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旅游过程中的低碳环保行为,并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低碳旅游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情况,最后预测其前景,并针对现状提出有效建议。页:1
一、对大学生旅游现状的数据分析
(一)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此次调查对各个年级的学生均展开了调查,其中,男生占47.72%,女生占52.28%,男女人数基本相等,且以大
一、大三学生居多,分别占35.79%、45.96%。
(二)大学生旅游意向的分析
我们首先对被调查者的旅游意愿做了一个初步调查。从问卷中发现82.35%的女生有很强烈的出游意愿,而男生则普遍偏低。仅有18.6%的男生选择很喜欢出游,74.4%的男生持一般的态度。这也反映了性别差异在旅游意愿上的差别。
在对大学生旅游次数的调查中,91.58%的大学生每年只出游1-3次,4-6次的较少,为5.9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学业负担较重、闲暇时间零散、没有足够资金等。
而在时间的选择上,选择的出游时间为寒暑假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38.51%,原因可能在于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
配;其次,选择不定时、想去就去的大学生占了22.15%,说明大学生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选择双休日及法定节日的学生较少,分别占总人数的22.1%和15.24%。从这我们意外的发现选择周末出游的人数较多,这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认知。我们推测这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吉大处在张家界这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周边有很多的旅游目的地,而所需距离均较短,因而具备周末也能出游的条件。如若与目的地距离较远则选择会有差异。
最后,在旅游景点类型的选择上,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其次是民俗风情类,而人文景观类不太受大学生的欢迎,选择的人数较少。
(三)大学生旅游方式的分析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大多数选择与同学或朋友结伴而游(约占75.88%),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在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相反,选择与家人同游的人相对较少,占总人数的16.40%,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而在选择出行交通工具时,47.16%的大学生选择火车,其次是汽车,占35.80%,选择步行、自行车、飞机出行也占据一定比例,而选择轮船的人很少,只占0.57%。这有可能是受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旅途中对所剩食物的处理方法的调查数据显示:39.93%的人有打包的习惯;也有27.43%的人会把食物全部吃完;而选择丢弃的人也有约24.31%,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节约意识,以往较为普遍的浪费现象正在慢慢减少,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在这方面有待提高。
(四)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分析
从大学生对旅游的消费水平的期望调查中可以看出,希望将消费水平保持在100-200元的占多数,约27%,100-200元和200-300元所占比例差不多,约为21%,我们也能看出这五个水平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说明在旅
游途中的花费弹性是比较大的。
在旅游范围的选择上,调查人群中,23.51%的学生选择了省内旅游,31.58%的学生选择了国内旅游,44.91%的学生选择了市内旅游,而在调查人群中没有人选择国际旅游,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时间、金钱、距离等众多因素后的结果。选择市内旅游的人数占了绝大多数可能与张家界为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有关。
在住宿上,一般学生(约63.05%)选择了普通宾馆,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仍体现了节约原则,也有可能是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还是处于家庭资助,因而不能有较高的消费行为。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水平中等偏下,旅游范围及方式受其影响也趋向保守。
二、大学生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情况数据分析
上面我们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旅游基本现状作了简要分析,下面我们将了解低碳这一理念在大学生的旅游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情况。
1.首先,我们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低碳这一概念的了解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约70%的大学生表示对于低碳旅游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只有近30%大学生了解或比较了解低碳旅游。其中,有53.1%的大学生表示在旅游过程中没有或没留意到和低碳有关的旅游行为,而只有42.44%的大学生表示在旅游活动中只偶尔接触或有过低碳的旅游行为,还有4.43%的大学生觉得在现在的旅游中根本不存在任何低碳行为。虽然“低碳”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是大多数大学生还只是对这一理念有个浅层次的理解。这一结果与低碳和低碳经济提出的时间不长有直接关系,可见低碳观念还需要政府和舆论等方面的倡导,还需要企业和个人在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消费中去实践,将低碳观念普及。
2.对于旅游途中垃圾的处理,我们同样对大学生游客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游客处理垃圾的方式是找到垃圾箱再丢,只有很少游客会随意丢弃,15%的大学生游客还会随身带一个垃圾袋,另有5%的游客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可见杜绝随手乱扔垃圾,造成风景区一片狼藉的行
为在大学生游客这一团体中,基本上是已经实现了。
3.在日用品(如洗漱用品、拖鞋等)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近15%的大学生旅游者表示不愿意自带日用品,有44.98%的大学生愿意视情况而自带日用品,更有40.52%的大学生愿意自带日常用品。自带日用品可以减少一次性日用品的消费,既经济又环保。可见大学生在这一方面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或个人卫生习惯。
在床单等客房用品的更换上,五分之三(约59.48%)的大学生旅客可以接受一客一换,这不仅减少了宾馆更换清洗床单毛巾等用品所耗费的物力人力,更大大减少了洗涤用品的使用,从而减少了由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体的危害,也是一种环保的消费行为。
4.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游客都比较认同低碳的旅游方式,在旅游过程中比较注意节约环保。这里,我们对大学生对于低碳旅游这种新型的出行方式的预期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如下:
接近一半大学生认为低碳旅游的前景广阔,需要大力倡导。37.6%的大学生对此持观望状态,14.8%的大学生认为低碳旅游前景一般或前景渺茫。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都认同这种低碳的旅游方式,并对此持乐观态度。同样也有大学生对于低碳旅游方式的前景抱怀疑态度(约占1.48%)。所以,低碳旅游方式虽然具有很大潜力,要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及这种观念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三、对大学生低碳旅游意识的认识与展望
通过对大学生旅游现状和大学生对低碳旅游的认知状况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低碳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完全可以在旅游过程中展开,不仅可以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展开,而且可以发挥大学生青年的先锋作用带动整个旅游群体甚至社会群体在旅游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旅游活动中普及低碳,除了游客自身的约束,政府机构、旅游企业和教育机构也应该称为低碳旅游践行的有力支持者,如果三者能够以身作
则、努力倡导游客,那么其贡献也是不容小觑的。
1.首先,政府要倡导社会进行低碳生活方式改革,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低碳企业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发展。另外,社会舆论机构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旅游。
2.作为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景区和住宿餐饮企业更要深刻认识低碳这一观念,为旅游者营造一个绿色健康低耗能的旅游环境,时刻提醒旅游者低碳旅游的益处和深刻意义,以身作则的践行低碳,在整个旅游行业中形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
3.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学校也要大力宣传低碳观念,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力量,通过多种方式使低碳观念深入人心。大学生环保社团在推广低碳生活活动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吸收更多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的基础上,注重自身品牌建设,扩大影响力和关注度,将低碳生活理念在校园内外广为传播。
“人——社会——自然”这样一个深刻关联、相互依存的和谐生态系统是我们的共同认识。低碳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低碳生活已经开始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低碳生活方式、低碳观念都应该受到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四篇:旅游景区管理
1.什么是旅游景区及其与旅游目的地的区别和联系
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并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的地域空间。旅游目的地,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产品,不仅从范围上包括大量的旅游景区,而且从内容上包括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一般都包括一到多个旅游中心城市。
旅游景区产品
旅游景区产品,从狭义上讲,景区产品是一种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
一般产品有哪三个层次构成?景区产品的构成如何/
一般产品构成有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扩展产品构成。景区产品的构成;旅游景区吸引物——核心产品; 旅游景区活动项目——有形产品; 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扩展产品。
旅游承载力:
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历史城镇类型项目设计的共性特征:
资源:文化内涵丰富,文脉挖掘点多。
主题:穿越历史,体验原初生活,体会人文魅力。
市场:中、高端旅游市场、主要面向文化程度高的旅游者。
关注:商业氛围不可太浓。
旅游吸引物:
不仅是指区域中那些嫩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可看的或者可做事情的地方,而且为旅游者提供了为什么要出游的磁引力。
什么是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体验经济是指以服务为依托,以商品为道具,通过感觉和记忆使消费者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留下深刻的印象或丰富感受的经济类型。体验经济以服务为平台,以商品为道具,以体验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经济形态。它与服务经济的不同在于消费者在沉醉于整个情感体验过程并获得满足的同时,心甘情愿的为如此美妙的心理感受支付一定的费用。
旅游本质是什么?旅游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是否是体验化?
旅游本质主要以获得心里快感为目的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一种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而采取的愉悦身心的休闲活动
旅游景区市场营销:
是旅游景区组织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并实现自身经营和发展目标,而通过旅游市场实现交换的一系列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管理活动。
第五篇:旅游景区管理
旅游景区管理
1、风景名胜区: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2、旅游区:经县级以上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城里,有统一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度假区、保护区等等
3、旅游区一般来说都与行政区划相一致,以便对旅游区的总体开发有统一规划。
4、我们将旅游景区分为2个大类,自然景观类和人文景观类、5、旅游景区评定范围: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从事旅游经营业务一年以上的旅游景区,均可参加质量等级评定6、5A旅游景区从4A级旅游景区中产生,被公告为4A级旅游景区一年以上的方可申报5A级旅游景区。
7、景区管理:各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对所评旅游景区要进行监督检查和复核,全面复核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8、设计不同旅游路线:设计多条不同的旅游路线,避免拥挤。
9、多列多人型优点:接待速度较快,视觉进入感缓和,适用于游客流量较大场合。
10、主题或综合队列优点:视觉及时间改善,有信息展示,排队硬件舒适。
11、游客投诉心理分析:1,求尊重的心里
2、求补偿的心里
3、求平衡的心里
12、游客投诉受理方法:
1、把握正确的处理原则(真心诚意解决问题、不可与客人争辩、维护景区利益不受损害)
2、受理投诉的六步骤(让游客发泄、充分道歉、收集信息、给出一个解决的方法)
13、补偿性服务的形式:
1、打折
2、送赠品,包括礼物、商品或服务
3、个人交往
14、景区解说服务的作用:
1、加深游客的游览感受
2、引导游客的游览行为
3、提高景区的综合收益
15、信息标志:可以分为引导标志和宣传资料。引导标志分为介绍、警示、引导、公共信息、说明。图标,符号一般采用通用规范的方法制作,景区不能自创。
16、导游讲解技能虚实结合法:虚实必须有机结合,但是以虚为辅,以实为主。虚为实服务,以虚烘托情节,以虚加深实的存在,努力将无情的景物变为有情的导游讲解。
17、导游人员在选择虚的内容时要注意“精”“活”。
18、旅游商品的特点:
1、实用性
2、艺术性
3、纪念性
19、游客购物动机:可分感性动机和理性动机
20、游客购物心里:求实、求名、求美、求新、求廉、求趣、求知、求尊重。
21、客房服务的基本要求:
1、整洁
2、安静
3、安全
4、亲切
22、旅游设施的分类:
1、旅游设施
2、娱乐活动设施
3、游览服务设施
23、交通运输工具:大型客车10年或30W公里、中型客车8-10年或30W公里
24、建立健全安全标志系统:
1、禁止标志
2、警告标志
3、指令标志
4、提示标志
25、面积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每位游客活动所必须的最小面积。计算方法:V=M/mV单位时间内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M旅游景区可游活动面积、m每位游人所需活动面积
26、卡口容量:卡扣容量又叫瓶颈容量,是旅游景区内因交通、景观、游乐等音速构成游客必须的活动“热点”。园林、岩洞每天的接待能力:V=T/t·nV每天能接待的游客总数、T每天开放时间、t前后两批游客进入的间隔时间、n每批游客的人数
27、江河游览旅程接待游客能力:V=L/J·S·nV江河游览旅程能接待的游客量、L江河整个水面流程、J前后下水的两条游船之间间隔的距离、S每条游船载客的数量、n每批可以同时开放的船数。
28、旅游垃圾的处理: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卫生填埋法,堆肥法和焚烧法。卫生填埋法最竞技、实用。
29、绿色环球21:绿色环球标志,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旅游行业唯一的环境质量可持续管理的认证标牌。
30、客源市场细分:地理特征细分,将市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市场。这样一级市场往往被确定为某地区的区内市场,二级市场被确定为区外,省内市场,三级市场被确定为省外市场。
31、目标市场定位:
1、无差别市场
2、广泛市场
3、选择市场:将客源市场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供方只选择其中一部分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营销目标。
4、单一市场
32、景区产品的销售渠道:按销售方式给旅游者的方式分为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渠道。
33、景区资源糟破坏的原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34、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色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专项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