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04:0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第一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危机

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的安全。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产品的碰撞、冲突、交流与融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西方的社会思潮与自由、民主、人权观等意识形态的扩张传播使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受到冲击,而西方资本主义拜金、功利、消费、享乐等腐朽思想和价值观念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民众的价值观念,挑战着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够,我们的文化安全意识较淡薄。第二是文化创新的能力不强,需要有引起世界关注的艺术作品和思想理论成果。第三是大众文化还缺乏社会凝聚力。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我们的内部文化安全也受到了挑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信仰、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统文化财富有所遗失,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旗帜的马克思主义虽然仍是我们的主流文化信仰,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转型,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遗失了传统文化财富。追求享乐,急功近利,政治意识淡薄,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信仰受到挑战。而困扰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贫富差距、收入分配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也亟待解决,加之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反复性、机械式的宣传灌输也影响了人民大众对主流文化的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维护文化安全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深刻的哲理,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和运用。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锐利的思想武器,使他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简要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从其定义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信念,剔除其落后的、偏激的思想,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层面的修养得到提升,进而在人民群众这一广阔的群体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多样化、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滞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处于指导地位,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这一言论精辟地说明只有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去武装干部、教育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掌握其内涵和精髓,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灵魂性、指导性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传播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知识,还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党在不同时期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普遍共识,把党的建设目标转化为人民大众自觉追求的共同理想,把党的智慧转化为人民大众社会实践的行动力量,从而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得以发挥。

(二)保障政治文化安全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马克思主义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也是保障我国政治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我国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倡导、推动下进行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和文化的宣传传播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它有利于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历程,有利于增强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度、对执政党的认同度,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政治的心理承受力和支持力。广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对政治文化进一步认知和理解又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政治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保障政治文化安全。

(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中正式被提出,它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发展动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让国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有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利于弘扬、传承、培育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成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时代精神,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方法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文化信息和思想理论向大众传播并被大众接受的过程,必须坚持的最主要最基本也是最有力有效的方法原则是:

(一)坚持、改善和发展传统媒介,充分发掘其大众化传播的优势

报刊书籍等传统文字材质媒介并未过时,它们在文化传播中已经发挥了数千年作用,人民大众代代相传,已经习惯于这种文化生活方式。坚持、改善、发展这些传统媒介进行大众化传播的关键是千方百计照顾不同层次受众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注意把抽象深奥的思想理论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充分发挥这样的大众化语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优势。具体说,就是通过编辑出版一些宣传科学理论的通俗读物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使其内容易读好懂,让老百姓喜欢读、易接受。将抽象、直白、枯燥的理论术语转化成生动具体、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能够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之中,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扶正祛邪,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强大威力

舆论的宣传教育功能是不容置疑的,正确掌握大众舆论工具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既是在同工人队伍中的不成熟、不正确的思潮比较中产生的,也是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发展和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原本就是真理和谬误相比较、相斗争的矛盾运动过程,不破不立,破、立相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既要讲破,又要讲立,还要讲社会舆论的大众性、广泛性和普及性。这里的破并非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这里的立也并非只讲统一,不讲多样。中国共产党历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内容上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以及形式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都既是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尊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客观规律的。

(三)让事实说话,用马克思主义维护老百姓的现实利益

需求是传播的前提,满足需求是达到传播目的的强大动力。要让马克思主义赢得群众,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他们利益的代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一步一步地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老百姓遇到的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必须更为紧密地结合普通老百姓自身发展的实际利益和现实问题,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焦点,把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和涉及老百姓利益的现实矛盾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思考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号角,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培育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大众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积极推进我们文化建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使这个理论体系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紧密地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通俗化、普及化和群众化的方式成为人民大众的共同理想,就要广泛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普及活动。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人民大众化的理论,能够从由少数人掌握到大多数人接受、认可、理解和掌握的根本原因就是它要维护和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能够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定理想,坚定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任务,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理论成果

改革创新一直是我们党的精神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体系的过程中,由邓小平、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前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要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并以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发展。要根据它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探索研究新问题的答案。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创新,要不断地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特色,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使马克思主义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把握时代的特征,反映时代的要求,就能够积极引导广大人民大众不断地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最新认识,不断提高认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成果切实指导实践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也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长足传播的重要因素。有创新才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及其新的学术发展,能够使其及时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适应时代的要求,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反映人民大众的切实利益和实践需求。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使理论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才能有效解决群众不断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发展,由历史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会逐步出现,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群众对改革政策的质疑和对政府的不满,必然危及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最终造成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结合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实际问题,解群众之所疑,消人民之所忧,急民生之所需,克民族之所难,把人民愿意不愿意、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标尺。

(四)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

要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施,首先要巩固传统的大众传媒形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书籍刊物、电影电视、广播电台、流行音乐等形态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用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和具象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广泛传播到全社会,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要让事实说话,用马克思主义维护老百姓的现实利益。需求是传播的前提,满足需求是达到传播目的的强大动力。要让马克思主义赢得群众,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他们利益的代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一步一步地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还要不断地拓展网络传播平台,发挥便捷个性、共享互动的传播优势,强化人民群众的话语权,走进民众贴近民心,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研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研

近日,我省相继在云南大学举行了艾思奇铜像揭幕仪式,召开了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工作座谈会,组建了腾冲县“艾思奇百姓宣讲团”,这一系列活动,是进一步弘扬艾思奇同志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风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举措。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来是我们党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全过程,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为迫切和重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大众化是其内在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改造世界、推动发展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同。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持续推进大众化的进程。

从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从理论思潮到成为革命运动,再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大众化,使党的理论和路线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认同和充分地践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了科学阐述,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步伐的加快,对大众化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成立云南省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也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推进我省理论武装工作向纵深发展的现实要求。

要像艾思奇同志那样,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艾思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党的理论战线的忠诚战士。在艾思奇同志一生的奋斗中,他始终坚持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

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人民的命运、人民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的使命。他致力于普及马克思主义,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为更多群众所掌握。他的《大众哲学》等著作,一版再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说,艾思奇同志一生都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喻为“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同志是腾冲人,他不仅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骄傲,也是我们云南人的骄傲。我省决定成立云南省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就是想打好艾思奇这个品牌,让艾思奇同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精神激励和鞭策我们,不断推动理论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

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向艾思奇同志学习,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人生价值的追求,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的终身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自觉坚持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方法分析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坚持通俗化,切实转变话语方式,用群众的语言、百姓的话语宣传阐释好马克思主义,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

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要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推进理论创新中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新内涵,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历史、经验,为大众化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我们要在认真整理和研究艾思奇的著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们党90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特别是研究总结我省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做法,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途径;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以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阐释科学发展观,尤其要围绕省委提出的“两强一堡”战略、“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开展研究,确保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贴得紧、跟得上、有作为,更好地为党委、政府 的决策服务;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按照正面引导、因势利导、深度引导的要求,继续回答好“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等社会热点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要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研究,积极探索各行各业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何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新台阶。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必须以实施工程的方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联合攻关。要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和省社科规划项目、社科出版资助和社科评奖的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要切实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学风正的研究队伍,通过学术研究带动队伍建设。要切实把各方面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合作研究,这样才能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这个问题,对于从思想上、政治上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就是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为此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总结中国人民的独创性经验,不断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必须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时代化包括内容时代化、形式时代化、话语体系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是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有机结合。革命导师列宁早就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灵。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主要的就是要推进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越来越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彰显出巨大的价值。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眼光,从本源上深刻认识和把握其价值,进一步增强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关键词]: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系统全面地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应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论断或思想在我们党的理论发展史上早就有了,但是,把它们明确地放在一起,全面系统地强调,这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条件下,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进一步深刻思考,对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创新的理性自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就是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为此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总结中国人民的独创性经验,不断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必须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含义

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时代化包括内容时代化、形式时代化、话语体系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是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有机结合。革命导师列宁早就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灵。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主要的就是要推进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和表现都带着中国的特点和特性,深刻揭示中国具体实践的规律性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中国化是核心,是统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总原则、总要求;时代化是关键,是展现中国化和大众化科学性与先进性的重要标识;大众化是基础,是拓展中国化和时代化深度与广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紧紧围绕中国化这个核心,牢牢抓住时代化这个关键,不断夯实大众化这个基础,实现三者的整体全面推进、深化协调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一、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时代、理论联系群众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求。

抽象的、脱离具体时空的、凝固化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延经百年,与时俱进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认为,自己的理论学说决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和“纯粹思辨的观念”,而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总结,是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一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因此,理论必须走出书斋,走进生活,走进时代,走进群众,也就是说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理论必须联系时代,理论必须联系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理论联系时代,就是马克思主义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理论联系群众,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象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不仅使我们加深了对革命发展规律和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也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属性的认识。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理论必须联系时代,理论必须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和要求,也就是我们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也为我们今后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当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中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根本指导方法,但具体到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要做到理论创新就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国的国情,结合本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也就是说在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还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动,与时代对话,直面现时代问题,从新的实践中提升时代内容,并进行新的理论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论创新。要做到实践创新,就必须把创新理论放在群众的实践中去检验,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把民众在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加以总结乃至上升为理论,从而实现实践创新。

三、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那样:“《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必然要求。

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可以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要引领社会进步不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时代,理论联系群众,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

三、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首先就要解决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说,是否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否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根本标准。只有建立起这样的真正信仰,才会自觉自愿地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有内在动力。而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反过来又会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进一步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就要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就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

(二)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必须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必须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必须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各项成果,能动地转化为谋划工作的科学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力措施和领导工作的实际本领,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要不断改进学风文风。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走群众路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最新成果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始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理论著作是写给群众看的,是要群众接受和引导群众的,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理论研究和宣传要讲逻辑的力量,要讲思想的力量,同时也要讲感情的力量,带着对群众的感情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就一定会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就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问题、实际问题,从而用群众看得懂的文字耐心细致、体贴入微地疏导群众

情绪,解开思想疙瘩,并且从思想理论层面推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否则,理论宣传只能是隔靴搔痒、空洞乏味、枯燥干瘪,失去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第五篇:李大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李大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摘要】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中国人民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如今,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成为国际上备受瞩目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更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民心。本文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对如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和借鉴作用。【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群众运动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背景

(一)中国的实际国情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崇尚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继袁世凯之后的北洋军阀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各路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国家前途岌岌可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共和国”名存实亡。孙中山及其追随者虽然仍坚持革命但屡战屡败,证明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当时的先进分子吸取了沉痛的教训,并开始积极探索救国图存的正确道路。

当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正是新文化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十月革命的胜利空前地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威力,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受到鼓舞和启迪,从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新出路和希望。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一个由“精英”到“大众”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依靠中国先进的、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早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当时一般的知识分子都难以直接阅读外文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而文化层次较低的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目不识丁的劳动群众就更没有条件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要通过文化素质较高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由于他们的阅历、眼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由他们介绍传入中国并使之中国化,并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使之大众化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知识分子们通过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努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结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和实际需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翻译成中国人所习惯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然后广为宣传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没有这样一个重要中介,马克思主义就难以在人民群众中传播,更不用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以及其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一部关于解放人类自身的学说。严格的讲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那一刻,它就成为全世界人民解放自我的一件很有利的武器。由于它不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与中国的国情有一定的差距,它的表达方式与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方式多有不同,这也就导致了普通的百姓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那么它就需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且溶于中国人民大众中才能成为中国人民解放自身的有力武器。

毛泽东曾说:“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是来源于实践,然后经过提炼得出的。从而当它再次成为人民大众的武器时,也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摆脱被少数人垄断的局面,脱离了教条主义和经院化的束缚。

在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只能为少数人所有,因为只有他们能够接触、解读乃至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他人只能被动地被灌输、受教化、遭评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往往是建立在对经典著作掌握、对已有实践的回顾基础上,因此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教条化的现象比较普遍。理论工作者往往热衷于马克思主义名词概念的研究、历史的考证、经典文献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局限于理论工作者的小圈子内,人民大众被边缘化。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和实现,使人民大众完全可以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避免出现马克思主义被少数人垄断的局面。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凸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利于和谐社会中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的解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期党的正确理论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增强了人们的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入群众,创造出即使是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公民也能了解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的良好的文化环境,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

三、李大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一)李大钊其人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李大钊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大亚细主义和新亚细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李大钊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之一,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时处于混乱状态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中国正值北洋军阀统治下,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处于一种极端压抑的状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李大钊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毅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国的导星”,并积极付诸行动。正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革命家的艰辛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大批先进青年得以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最终走上革命道路。

李大钊在1918年所写的几篇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著名论文,如《法俄革命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容还没有进行系统的介绍,但这些文章充分表达了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崇敬,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推广实施的信心和决心,在相当程度上表达了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观点,可以被看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

2、强调“人的解放”和“平民的新历史”

李大钊在其1919年10月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曾如此说道:“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等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直的改造。”他认为“物质改造”和“精神改造”是“鸟的两翼”、“车的两轮”,少了谁都不行。李大钊认为,人类的思想解放是对时代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答,是对时代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的把握。当下的时代,无产阶级的解放必将成为重要的主题和任务,应该使无产阶级上升到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即“使世界的生产手段和生产机关同中国劳工发生关系”。

在人性、人的思想解放的基础上,李大钊还将其学说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人民群众身上,在1920年12月所著的《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一文中,李大钊强调了他的群众史观,坚定了反对精英史观、英雄史观和宗教史观的立场。他认为“我们要晓得过去的一切历史,都是靠我们本身具有的人力创造出来的,不是哪个伟人圣人给我们造的,亦不是上帝赐予我们。将来的历史,亦还是如此。”

这两个立场鲜明、观点直接的学说使得李大钊在传播和推广马克思主义时不但能够从改造人的思想观念的角度出发,也能讲人民的利益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设身处地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也就保证了人民群众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3、推动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展开

在促进知识分子和先进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因为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要力量,要团结无产阶级,就要使中国工人阶级发展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自为阶级。

在《知识阶级的胜利》一文中李大钊指出,“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做民众的先驱,民众做知识阶级的后盾。知识阶级的意义,就是一部分忠于民众做民众运动的先驱者。”他认为知识阶级要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引导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农民和工人阶级,走上光明的道路。李大钊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因此,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先锋作用,帮助工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推进到工人队伍中,使无产阶级有了正确的思想领导,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同时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动和组织农民斗争,只有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革命的队伍才会不断壮大,有了正确的思想领导,才能保持革命队伍的先进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劳工阶级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四、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局限性

(一)时代的局限

1、国内政局动荡导致思想界的混乱

中国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们痛恨北洋军阀倒行逆施的混乱统治,政治黑暗、国家衰败的现实,激发了他们的强烈爱国心,引发了他们对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辛亥革命后,由于缺少统一、正确的思想来领导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各种“主义”开始在中国流传,特别是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曾经风靡一时,如克鲁鲍特金的互助论、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俄国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流行于北美的工读主义等。早期共产党的创始人中有不少也曾一度倾向于无政府主义,他们还曾尝试走改良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绝对不是一番风顺的。陈独秀上街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时,曾遭到军警逮捕,在陈独秀被押和李大钊离京避难之际,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公开反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攻击宣传马克思主义“是阿狗阿猫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器都能做的事”。在这种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受到了种种阻碍。

2、经济、文化条件的落后,社会底层群众追求实用主义、短期利益的现实

因为政治的不稳定,导致国家的经济、文化条件极端落后,国内的群众每日为了生存而辛苦奔波,基本上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当一个国家处于多方势力割据混战统治时期,民不聊生之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最关心的不会是主义多一点还是问题多一点,他们最关心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价钱是不是降了一点。这种追求实用主义和短期利益的心理导致了普通群众对思想界的更迭交替并不是很感兴趣,或者说没有多余的精力去了解。而且那一时期普通群众的受教育程度较浅,很多人只能写自己的名字,并不能阅读书籍、报纸,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而且当时作为先进知识文字的陈独秀和李大钊所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也多半是因为俄国的十月革命而传入中国的俄文翻译版或日文翻译版,经过两种语言的翻译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很多基本概念和理论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韵味,导致了我们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不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所在。

(二)知识分子自身特点的局限

1、学院派作风仍旧存在

中国自古以来的文章就讲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作者个人的观念常常借由非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文章看起来固然华丽,但有时候会让文字功底不扎实的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换做目不识丁普通的百姓就更不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受到过良好的系统教育的知识分子很容易养成学院派作风,喜欢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创造新名词、发掘新概念,习惯用艰涩隐晦的字眼来表达思想见解。

这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是十分不利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西方外来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土壤本就不适合,如果再使用普通群众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进行宣传,必将受到负面的效果。

2、知识分子与底层群众的脱节

那一时期,能成为知识分子的多为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庭出身,他们或从小在私塾学习,或有出国留学的经验,都是接受过正规系统教育的先进分子。这样的出身决定了他们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存在一定的距离,平时没有接触和交流。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往往注重从理论的层面去宣传,以系统介绍为主,没有照顾到目不识丁的农民和工人群体。不愿意触及现实,不愿意直面群众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刁世存,《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3期;

6、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7、何克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08年10月第6卷第5期;

8、陈晓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新探——以创新扩散论为视角》,《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

9、胡凯、徐良春,《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社会科学家》2010年2月第2期;

10、谭献民、秦立春,《试论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贡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1、孙熙国,《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贡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2月第27卷第1期;

12、彭浒,《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深刻思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

13、张永光、谭桂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阶段性》,《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14、朱成甲,《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选择与对真理的追求》,《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第6期;

下载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共产党宣言》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文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现实意义[论文摘要]160年前,《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部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著作公开发表。《宣言》进入中国,开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意义研究大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意义研究 摘 要:延安整风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对我们切实把握......

    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一直以来我是比较喜欢观看美国科幻电影的,往往会为里面气势宏大的场面而激动兴奋,很少有心事关注印度片,自认为听不懂看不惯的印度片除了一再的仿造没有......

    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马克思 主义哲学》读后感 院系:软件学院 班级:信息安全08-02 姓名:吴姗姗 学号:200813080243《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旗帜,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

    第五小组 讨论1 代表发言稿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面对社会的全面变革,包括政治改革......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合集五篇)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涵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数......

    马克思主义原著读后感

    近两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就读书问题多次发出号召,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倡导在全国应该大兴读书之风,广大党员和干 部要身先示范、带头做......

    马克思主义读后感5篇

    思想汇报这次的思想报告主要是谈读《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的感想,这本书是在我们大一的时候发给我们的。当时拿到这本书地时候,我就打算好好去看看,但由于这本书讲的道理很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