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原著读后感
近两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就读书问题多次发出号召,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倡导在全国应该大兴读书之风,广大党员和干 部要身先示范、带头做好学习的表率。要真正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精神落到实处,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下我们究竟应该学习些什 么。对此,笔者以为,对于广大党员和干部而言,理应回归马恩的经典著作,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使中国 革命和建设在这一旗帜的指引下取得了震古烁今的成绩。仍而不得不让人感叹世界变化的真是太快!20世纪的最后十多年至21世 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质疑,无论是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还是在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都充斥着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失败论”、“狭隘真理论”、“宗教论”等话语。无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低落和声誉的下降是一个无需争论的客观事实,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如果我们能以 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仅凭主观的好恶看问题的话,则不能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它永恒的魅力,正是凭藉着这种永恒的魅力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广 范的影响。福柯认为,在现时,研究历史要想超越马克思所定义和描写的思想地平线是不可能的。詹姆逊指出,马克思哲学“是我们当今用以恢复自身与存在之间关 系的认知方式”,它提供了一种“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德里达断言:我们“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的继承人”,“仍旧是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语码说话”,“未来不 能没有马克思”。的确马克思哲学是当代“惟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仍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1999年,在人类社会迈向第三个千年之际,英国BBC公 司在网上评选“一千年中最伟大的思想家”调查中,马克思名列榜首,得票在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之上,被公认为人类社会第二个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无疑表 明,马克思主义确实是我们时代不容抺杀的思想旗帜。在接下来的篇幅中,笔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学习,简要阐述自身所感悟到的马克思主义之 永恒魅力之所在。
一、永恒魅力之一:强烈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强烈的实践品格可以从其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注:为 行文方便下文简称《提纲》)中得到明显的确证和其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也佐证了这一点。《提纲》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认识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 开的。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唯物史观和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其中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只从直观的 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他们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用。在揭露批判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性,阐述自己的实践 观点时,马克思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认为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全部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在 《提纲》中通过对费尔巴哈消极的反映论的批判,阐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认为,不仅人的认识基于实践,全部人类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在《提纲》中,马克思深刻的揭示了其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明确地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与一切旧 哲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新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只是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马克思还说明了自己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和实践 性。从《提纲》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提纲》中关于实践的观点在其随后和恩格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到形态》 中得到了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与贯彻。
笔 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由于其对现实的敏锐关注和对实践的依赖,使得它呈现出与体系化哲学相当不同的特色也是其最终能够超越其它哲学的根源所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始终强调自己的理论不是教条而仅仅只是行动的指南,强调理论不仅要能说明世界更要能用以改造世界。这样,就使得其哲学具有面向实践的开放性,为理 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留下了空间,也为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完善创新这一理论提供了可能。因此,无论社会
如何变化发展,其都不可能脱离开实践而行,故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强烈的实践品格这一特质都不会落伍,其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更加丰满。
二、永恒魅力之二:与其它哲学相比所具有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 克思哲学产生于资本全球化的自由竞争时代,本质上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的产物。从产生之日起,就对这个社会造成的剥削和压迫以及两级分化,不断揭露和批 判,从而时时提醒一切富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们,不断地反思这个似乎是“永恒天国”的社会。今天资本全球化已经进入垄断时代,但其制度性缺陷不仅在国内,更 在国际范围内大量存在。治疗顽疾,需要介入一种坚实的批判性话语,而具有深刻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无疑成为首选。马克思哲学与生俱来的批判性精神是建立在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进步意识、忧患意识、求真意识和反省意识等的总和。用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话加以整理,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集中体现在:第 一,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它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无疑 体现了注重发展、推动变革的进步意识。第二,“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种立足现实、现向 未来的创新意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即面向诸多可能性的未来,如何使理论的前瞻性避免主观臆测。第三,“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遇 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这里既包含着自我批判的反省意识,又包含着不畏权势的唯实精神,体现了彻底的科学态度。第四,“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 自我阐明(批判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固有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意识,是其作为工人阶级世界观的自觉追求。然而,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当历史的车轮行进 到21世纪的今天,在这块日益世俗化的土地上,批判的话语却变得越来越懦弱,越来越苍白无力,马克 思的一些不肖子孙把他的彻底批判理论的光芒销蚀殆尽,甚至变成了一块教条主义的石化硬売,这与马克思的彻底批判精神相去甚远。笔者以为社会要进步要更好的 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勇于和敢于坚持批判精神,拿起批判武器的人士。作为一位接受马克思理论教育的中共党员,我们理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应该自觉运用这一思想武器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都是我们巨大的思想财富,它的魅力也必 将是永恒的!
三、永恒魅力之三:厚重的人文主义精神
通过对原著的研读,让我感受颇深的一点是:从其著作中折射出来的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关于这一点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于1847年 ――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可以找到根据,在宣言中马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建立起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发展的社 会条件。马克思哲学关注的中心,就是现实的人的生存状。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对这个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抱有强烈的同情,对造成他们生存状况恶化 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由此带来的人性的扭曲、人的本质的异化,不断进行讨伐和批判。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人的价值和尊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 金钱或屈从于政治的特权。人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具有浓厚人文关怀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在我们当前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中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在笔者看来只要这个社会还有现实的人的存在,就必定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因此可以说人文主义精神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也 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四、永恒魅力之四:辨证的分析方法
通 过对原著的学习让我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魅力之处应在于它:辨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他对问题的分析让你感觉到他对切入点的把握总是那么的准确和全 面、总是那么的深刻、批判总是那么的入木三分,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以为无疑与其所使用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分不开的。马克思的科学分析方法主要有矛 盾分析法、抽象具体法、逻辑与历史统一法等,这是马克思哲学中极为宝贵的理论财富。这无疑应成为我们学习原著应该
重点汲取的营养,因为这些方法对我们以后 的学习工作必将具有极强的使用价值。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要求有二:其 一,提出或回答任何问题(包括对于原著的理解),都必须将其置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中(不仅仅是语境),从社会的具体矛盾冲突中考量各种思想理论 的冲突;其二,对于各种思想材料和资源进行加工取舍的根本依据,不是来自思想自身,而是来自实践的要求,实践按照能够创造现实、转化现实这一根本要求,对 于各种思潮、学说、主义等进行无情的筛选,并确立其历史地位。这就是说,再重要的文本,实际上也还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摹本”,而不是“原本”。因此,尽 管“解读”、“理解”必具主观性,然而“文本”如同历史一样,不是任何人“戏说”、“解构”的玩偶,其还是具有一定的客观评价尺度,绝非“怎么都可以”。
五、结语
回 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细心的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思索你将会发现马克思其实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而不是像一些无知的人们自信的以为那样已经把马克思远远的 甩在身后了。马克思博大精深的理论远远还未过时,相反正如笔者前文所感悟到的马克思的一些精神必将闪耀永恒的光芒,马克思主义在当前中国所取得的成功并被 确认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无疑雄辩的印证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预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原著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齐,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它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已给出答案: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据此,《资本论》体系结构可概括为:一个起点、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三个过程、十个方面:一个起点即商品;一个基础即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一条主线即剩余价值及其规律的揭示;三个过程即地一卷探究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探究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讲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十个方面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个别资本再生产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借贷资本和利息理论,地租理论,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中,关键点就是商品,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家之路就是商品经济。而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认为价值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的运行基础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并完成的,包括以下内容: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剩余价值及其规律是指剥削于劳动者劳动价值中的利润(劳动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从而实现资本规模扩大用于再生产,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而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累。资本再生产理论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着重揭示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条件和规律。曾经,在高中的课堂上,老师向我们解读“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本以为这仅是马克思个人仇资的心理表示,毕竟在当时,我只认为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对立面的人。读罢《资本论》,才发现这正是恰如其当的评述,甚至如果还有更贬损的话语,我不介意用它来描述资本积累的原始过程。历史是被建构出来的,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印记,但其前提是存在有那么一段历史,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虚构的历史,迟早会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
如果说,资本积累不外是不断地进行着对雇佣工人的剥夺,对他们的无偿劳动的占有,而这种剥夺又是隐敝的,被掩盖在物的关系下面,是按照商品流通规律发生的,那么原始积累就是对生产者生产资料的剥夺,其目的是在于把他们变为雇佣工人,这种剥夺并不为物的关系所掩盖,它在商品流通规律之外进行,是超经济的因素。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是从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开始演出的。同王室和议会顽强对抗的大封建主,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夺去他们的公有地,强行拆除农民的住房和公认的小屋,把耕地变成了牧羊场,大量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被投向劳动市场。同时,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和伴随而来的对教会地产的大规模侵吞,对修道院等的压迫,把住在里面的人无情地抛进无产者行列。把人从地产上清扫出去,对“神圣的所有权”进行最无耻的凌辱,对人身施加最残暴的暴力,在那个时代,所有这些被视为理所当然,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无怪乎托马斯.莫尔在自己的《乌托邦》一书中就宣称:“羊在吃人”。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能够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型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透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植物的根所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透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只有根向地下越扎越深;叶也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也随之长粗长高。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读后感
就我个人而言,在读《马克思原著选读》这本书之前,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说实在的,这些死的结论常常令我提不起兴趣,抽象而空洞,学过之后,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只是一些抽象的结论和字句,不仅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而且很快就遗忘了,甚至是有意无意地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反感,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需要在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去领会的。
在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选读》的时候,我感觉我似乎是才第一次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读完这本书之后,对于社会现象能够看得更通透,对于通常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难怪恩格斯说,马克思著作是一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透过他的著作处处可以感受到关于社会分析和政治问题的真知灼见。
《马克思恩格斯原著选读》中包含了许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著作思想,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社会问题等多个领域,其中,我对马克思的著作风格印象最深,他的思想极其严整,博大精深,文章语言奔放有力,时而诙谐风趣,时而辛辣讽刺,经典引述信手拈来,表明他的知识非常渊博,论证思维缜密,思想深邃,反映了马克思对所研究问题从来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阅读马克思著作,不仅仅是思想的洗礼,认识上的升华,更是精神上的享受,作为现代人不可以不读马克思著作,它既是现代生活的体现者,更是了解现代社会,具有博大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现代公民。
对于这本书,我研读较深的是《共产党宣言》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以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半个多世纪年以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从《共产党宣言》到邓小平理论,浓缩了半个多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奋斗发展的辉煌。
1848年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出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这本小册子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为它的发表标志着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在黑暗的旧中国,这个光辉起点的到来,浸透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和鲜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揭示,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这次革命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路在何方?这依然是中国志士仁人和先进知识分子苦苦求索的问题。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光芒四射„„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面向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对国际共运史和中共党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历史雄辩地说明,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面貌,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向世人昭示: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经久不息的活力。
从《共产党宣言》到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50多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品格,就是与时俱进。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正如马克思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生产力的发展本身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落后了就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先进的生产力所代替。就工人阶级的某一部分而言,也可能由于新的生产力不断出现,原先所联系的生产力变得落后了。为了从整体上始终保持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也应该随时相应地加以变动,不断地向更加先进的生产力转移。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也应该有不断前进的意识。
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一个执政党只有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三个代表”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处处体现出创新精神,其实质是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进行新的理论概括。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原著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著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答:
1、细胞学说
2、生物进化论
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思想?
实践就是指人类的各种行为,是具体的行为不是精神上的行为。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在人类的各种行为当中,所以本质上就是实践。
3.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上如何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
答: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既是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是认识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根本对立的标志。4.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1.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为三个部分,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并使之在空间上并存于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
2.时间上的继起性。产业资本的每种形态要依次从一个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
5.解析《资本论》中“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答:(1)在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的前提下,投资必然作为资本来经营。(2)资本必然追求价值的增殖。(3)资本为实现增殖必然展开竞争。(4)竞争必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从而客观上发展社会生产力。(5)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为更高的社会阶段创造条件,推动着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
6.什么是虚拟资本? 其典型形式有哪些?
答:虚拟资本是与现实资本相对而言的想象中的资本。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虚拟资本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的内容:狭义的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广义的虚拟资本是指银行的借贷信用(期票、汇票、存款货币等)、有价证券(股票和债券等)、名义存款准备金以及由投机票据等形成的资本的总称。其典型形式有: 国债券、股票
7.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段话里包含着怎样的思想?
答:这说明宣言中的的基本原理不是一成不变、僵化的教条,而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必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实际运用中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求与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不仅是正确对待《宣言》的态度,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
8.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前提是什么?
答:(1)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坚持生产决定论、批判分配决定论,从经济意义上阐发了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是共产主义第二阶段或曰“高级阶段”(即后来所称的共产主义阶段)的“旗帜”和原则。
(2)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行该原则的前提是:①物质条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大丰富;②精神条件: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克服了以往所有的狭隘局限(包括资产阶级法权);③社会条件:三大差别与对立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9.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一著名论断?
答:恩格斯的这一论断,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变的关键,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抽象的理论原则出发。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的,是因为没有从当时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这一实际出发。马克思正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现实基础上,从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出发,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从而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之后,仍需要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10.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是怎样论述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的关系的?
答:(1)无产阶级专政是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民主发展的内在的本质要求。他指出:“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多样的政治形式,但本质上必然是一样的:都是无产阶级专政。”
(2)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包括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是“新型民主(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和新型专政(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国家”。
①从一定意义上说,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民主,是高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民主。无产阶级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即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民主,是广泛、真正的民主。
②同时,无产阶级专政是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剥削者、资本家实行专政的结合。它不是民主的简单扩大,它除了把民主制度大规模的扩大,使它第一次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民主制度之外,无产阶级专政还要对剥削者、压迫者和资本家采取一系列专政措施。
(3)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结果是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不存在时,才能真正实现完全的民主,民主才开始消亡。因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民主的必由之路。11.列宁晚年有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思想
答:在改革党的领导制度上,列宁提出了三点思想:一是扩大中央委员会的人数,而新增加的中央委员应该来自于基层的工人。这样,既可以增加党的中央委员会的稳定性,又可以通过这些新生的力量致力于革新和改善党的机关。二是增加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人数,扩大其权力,使其只对党的代表大会负责。这样一来,在党的领导核心便能够形成一支同中央委员会相制衡的力量。三是注意领导人的个人品质,将具备不同素质的领导人安排在不同的岗位上。
在改革国家领导制度上,列宁提出了两点思想:一是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二是改组工农检察院,使其成为改造一切旧的国家机关的锐利武器。
二、论述题:
1.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是如何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
答:(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任务就是探索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客观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相比较,二者有着很大的不同。自然界的发展完全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而一般规律则表现在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社会历史则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正是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人类的历史。但是,尽管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2)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首先,从目的与结果的关系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目的和意志为转移的。其次,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来看,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总是受其必然性的支配。
(3)探究精神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要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必须找出隐藏在人们动机背后根本的动因。如何探究人们思想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动力呢?首先,必须注意研究使广大群众、整个民族、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不能只注意研究个别人物,即使是杰出人物的动机;其次,还必须研究使广大群众长期行动的动机,而不是那些“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再次,还必须研究群众和领袖人物在实践中的动机背后的动因。恩格斯认为,这是指导我们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唯一正确途径。
(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人们的愿望和动机,归根到底是由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只有具体地考察社会各阶级思想动机的动因和结果,抓住阶级斗争的基本线索,才能使我们从“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
(5)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它不是最终的原因。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是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的经济原因所引起的。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引起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第一,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法律等社会政治制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恩格斯通过论述经济基础对国家、政治制度的决定作用,说明了“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阐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他还指出,法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还决定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而宗教和哲学作为意识形态,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一方面表现为它们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它们有自己的独特发展规律,它们有自己的继承性。
2.试述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答:(1)所谓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2)现实意义:①从宏观上看,由于具体劳动回答的是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所以它表现出的是社会分工的体系和产业结构状况,由于抽象劳动回答的是劳动的多少,劳动时间多少的问题,所以它反映出的社会分工的劳动比例和社会劳动的总规模。具体应按劳动二重性的要求,一方面在质上不断扩大合理社会分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量上保持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关系,使现在的二、三、一结构演变为三、二、一结构。
②从微观上看,劳动二重性原理也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在具体劳动上改进劳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在抽象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耗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占领市场,实现经济效益。3.试论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的形成条件及其现实意义。
答:形成条件:(1)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和资本周转时间的快慢,会导致各部门利润率的不同。(2)竞争空前广泛与激烈。(3)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一切阻止平均利润形成的障碍。
现实意义:(1)机会均等。平均利润的形成标志着多元化经济主体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机会是均等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三资企业都不能靠天时和地利享有特殊的权利和机会。各经济主体只能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价值增殖能力,以争取到最好的投资机会。(2)平均利润的形成必然使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趋于一致。会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贫富悬殊,从而更充分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本的自由转移,会使一些暂时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有危机感,而不能像计划经济体制下靠国家的扶持,靠行业优势而高枕无忧,而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自我积累。4.《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及其意义。
答:(1)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发展了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将未来新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後者的革命转变或说过渡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②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由于仍存在资产阶级法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各方面都还带著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一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是不可避免的。
③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这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克服了以往所有的狭隘局限(包括资产阶级法权),三大差别与对立消失,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所以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
(2)《哥达纲领批判》的共产主义发展阶段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批判》的最大贡献。
①从经济发展水平及分配方式角度探求共产主义各阶段的特点,这是逐步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新的科学视角和准确定位。
②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解放了思想,放开了束缚。③为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指导。
在其基础上,列宁后来将三个阶段明确为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而逐渐使社会主义建设建立在更加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5.如何理解《国家与革命》中关于国家自行消亡与暴力革命的关系?
答:(1)“国家自行消亡”是恩格斯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但却遭到了当时机会主义者的歪曲。(2)列宁在引证恩格斯论述并对机会主义歪论予以批判:①恩格斯说的“自行消亡”的国家是指社会主义革命后的无产阶级的国家制度残余,而资产阶级国家是不会“自行消亡”的,是由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消灭”的,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所替代。②在这个革命以后,自行消亡的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或半国家。③资产阶级的国家只有革命才能“消灭”。④国家本身,就是说最完全的民主,只能“自行消亡”。
(3)列宁进一步得出重要结论,为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①资产阶级国家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来“消灭”。②无产阶级针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暴力革命“不可避免”。③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首要任务就是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6.结合国际共运史的经验教训,试论列宁晚年有关历史规律一般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思想。
列宁晚年在论述革命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时,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设想。
其一,列宁提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排斥个别发屉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他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俄国是介于西方文明国家和东方落后国家之间的国家,由于帝国主义战争激化了国内的各种阶级矛盾,工农群众的革命情绪空前高涨,形成了工人革命与农民战争联合进行的局面,使俄国无产阶级顺势夺取了政权,这就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他说,“这些特殊性当然符合世界发展的总路线”,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排斥这种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即是说,俄国虽是落后国家,但它的革命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是符合革命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其二,列宁提出,在“革命时刻耍有极大的灵活性”。他认为,要求在经济条件成熟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从理论的角度看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当工农群众已经投身于革命之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形势已经到来时,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面不论这个国家的经济条件是否已成熟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这就是革命的灵活性。第二国际领袖以俄国条件不成热而反对俄国革命。对此,列宁批判说:“他们都自称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却迂腐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他们一点也不理解。马克思说在革命时刻要有极大的灵活性,就连马克思的这个直接指示他们也完全不理解。”在列宁看来,撇开书本上所规定的革命条件,以灵活的态度和办法对待群众的革命要求和革命行动,不违反革命的规律性。
其三,我们不能以苏联的解体为依据来怀疑和否定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因为,苏联的解体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有着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历史根据。十月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历史辩证法的胜利。而苏联解体是由于没有解决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致。说明一种新的制度,特别是和以往所有的私有制为基础有着本质区别的社会主义制度,它的成长和成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曲折和反复。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体现历史发展规律和必然性的现象。
列宁提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强调在革命时刻要有极大的灵活性,说明他关于革命条件和规律的观念较之于过去的理论观点,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是符合当时世界革命和俄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二是启发人们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注意到客观实际的特殊性,从实际出发来制定革命的战略与策略,而不必拘泥于书本上的某些条文,不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原著理解
马克思主义原著理解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啥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a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审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296页。……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国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它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的欺骗束缚住的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即这样一些事物和事变,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是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存在,忘掉这种联系)向前发展。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自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桓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的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一一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4页。
因此,我在英语中如果也像在其他许多语言中那样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我希望英国的体面人物不致于过分感到吃惊。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705页。
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相反,历史哲学,特别是黑格尔所代表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人物的表面动机和真实动机都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认为这些动机后面还有应当加以探究的别的动力;但是它不在历史本身中寻找这种动力,反而从外面,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例如黑格尔,他不从古希腊历史本身的内在联系去说明古希腊的历史,而只是简单地断言,古希腊的历史无非是“美好的个性形式”的制定,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实现。在这里,黑格尔关于古希腊人作了许多精彩而深刻的论述,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今天对那些纯属空谈的说明表示不满。因此,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因此,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因此,至少在这里,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51页。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4版,第118—119页。
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列宁:《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献》,《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10页。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