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0米短跑步长与步幅的区别及训练方法
100米短跑步长与步幅的区别及训练方法
我国100米短跑运动员过去都习惯用高频率的跑法,采用高频率跑法动作比较紧张,体力消耗较大。在目前的国内、外比赛中,中短跑成绩较好的人往往步幅都大。世界短跑明星刘易斯身高1.74米,体重较轻,100米步数为43步多,步幅大。袁国强身高1.62米,跑49步半,步幅也是比较大的。目前我国许多身材较高的运动员仍然跑48步,甚至50步以外,相对来说步长较小。
什么是步幅?
就是一步的距离,以脚的中心算。你走一步后,两脚中心的距离就是你的步幅。成人正常步幅大约在65厘米左右。
步幅和身高的公式
人的赤脚长约是身高的1/7
单步长在166cm以上的一般为高个
身高=单步长+1/3足迹长
单步长在148cm--166cm以上的一般为中个
身高=单步长+1/2足迹长
单步长在140cm以下的一般为矮个
身高=单步长+2/3足迹长
什么是步长?
田径运动术语之一。竞走或跑步时两脚相邻着地点之间的距离。是决定走、跑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用米/步表示。
其大小决定于腿长、后蹬的力量与角度、髋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等。除腿长受身高制约具有较大的先天性外,通过锻炼,增强腿的力量和骸关节的灵活性,改进后蹬角度和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都可以增大步长。
影响步长的因素包括:
1、跑时后蹬腿蹬地的角度、方向、蹬地力的大小。
2、身体腾空时的初速度、腾空角度、空气阻力。
3、身材与脚落地的方式。
进行腿部蹬伸力量的练习,肌肉力量大,收缩速度快,能有效增加腾空时的初速度,使跑的步长加大。
结论:由此可见步长与步幅是有很大区别的
增长步幅的5项训练
1.膝盖提高
很多跑步的人都没有意识到,步幅的后半部分正是动力的来源。膝盖抬得更高,能迫使臀屈肌推动膝盖提升,增加蹬地力量。要纠正跑步中膝盖的位置高低,不要考虑速度,专心于跑动中如何抬高膝盖更靠近胸部。
2.后摆腿
很多跑步的人没有足够的柔韧性做好步伐后半部分,这是因为四头肌肌肉过紧的缘故。跑步中的后摆腿能够拉伸四头肌,让你更好完成步伐后半部分动作。要纠正后摆腿动作,需要少留意速度,留心每一步中脚跟向臀部摆动的幅度,当你脚跟向臀部靠近时,应感觉到腿前部肌肉的拉伸。
3.弓步压腿
步幅越大,为接下来一步带来的蹬地力就越大,速度也会越快。弓步压腿可以模拟更大的步伐,并且迫使你的身体向上,增加步伐力量。具体如何操作?选择合适的距离做弓步姿势,身体下压直至后腿的膝盖触碰到地面,然后身体直接向上,恢复起始姿势,运用臀部肌肉完成以上动作,不要让膝盖或者四头肌成为身体向上的力量来源。记住,在这个动作中,臀部是最重要的肌肉。
4.弹地力
跑步步幅较小的人,看起来更像在行军,而不是跑步,因此,你必须锻炼你的身体采用更大、更有效的步伐。弹地力可以增加步幅,带来更有力的蹬地力。弹力练习很简单,以慢跑开始,逐渐增加步幅长度。20米之内,你应该达到每一步都变成跳跃的程度,注意完成每一步的整套后续动作,用力蹬地增加下一步的步幅。
5.跳跃
跳跃是增加跑步蹬地力的好方法,正确的跑步间跳跃,应该使用手臂摆动增加向前的力量,确保在每一步的最后正确蹬地,推动身体向前跳出下一步。
体育成绩被纳入中考重点科目之一后,各大学校的测试测评也开始进入智能化时代迈佳步中短跑计时系统逐渐走入校园,电子计时让考试也更加严格,透明,正规化,在竞争激烈的中考,1分之隔是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差别,1分之隔,名次相差千人。因此体育考试训练也开始进入系统化,越来越多的教练将各种体育技巧引入日常的锻练中,提高步幅也是日常训练技巧之一。
另外要注意的是很多跑步的人都没有意识到,步幅的后半部分正是动力的来源,膝盖抬得更高,能迫使臀屈肌推动膝盖提升,增加蹬地力量,抬腿过高,会增加腾空时间,这是中短跑中比较忌讳的。
第二篇:论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及训练方法
论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及训练方法
睢宁县王集中学 朱晓东 221211 [摘 要]: 短跑放松技术是指运动员在短跑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精密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短跑技术要求协调工作,人体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能,从而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专项技术。肌肉的伸展性、关节的灵活性、全身动作的协调性以及柔韧性构成了放松能力的基础。在短跑项目中,良好的放松技术对短跑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能最经济、最有效地发挥运动员自身的最大潜力,取得最好的成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生理学、心理学、训练学等角度对短跑运动员的放松技术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放松技术训练方法。
[关键词]:放松技术; 短跑; 训练方法
引言:
在当今世界大赛中,随着短跑技术、战术不断完善,体能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地发展,在人类向运动极限挑战的过程中,竞争会越演越烈,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谁能获胜,靠训练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竞技状态。在高强度的竞赛中,把握技战术的主动性,发挥个人优势,提高机体高速奔跑的能力,是获胜的关键。美国著名短跑教练巴德温特先生曾说过:“放松训练是通向冠军的必须之路。”具体来说:短跑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跑时的放松技术。短跑放松技术是指运动员在短跑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精密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短跑技术要求协调工作,人体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能,从而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专项技术。这个技术是指运动员在短跑运动过程中心理、生理、运动负荷都相互适应,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精密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短跑技术要求协调工作,人体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能,从而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专项技术。大量的研究表明,短跑成绩的提高与肌肉的放松能力和效果有密切关系,并且随着短跑距离的增加这种作用和效果就更明显。美国学者朱/维苏茨金对优秀短跑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就有力说明了短跑技术中肌肉紧张很大影响运动员成绩。
综上所述,短跑成绩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肌肉放松能力和短跑的放松技术。下面从心理、生理、运动学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一下。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放松技术训练方法。1 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
短跑放松技术主要用于运动员在途中跑过程中的一种使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精密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短跑技术要求协调工作,人体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能,从而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专项技术。他不仅协调人体肌肉和神经系统发挥,他还使运动员在途中跑在心理,生理,和运动技术方面协调运动员发挥最大优势。从而取得更好成绩。
1.1 放松技术对运动员心理的作用
实践表明短跑中,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获得神经、肌肉放松感和积极的心理情绪的前提,外界事物将对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当外界事物对他持欢迎态度时,他就会在接触这些事物的过程中产生愉快,喜爱,高兴等良好情绪。而当外界事物对其持否定态度时,就会产生厌恶,痛苦,愤怒,紧张,害怕等,心理上过于紧张的运动员脸色苍白,面部表情严肃,呼吸急促,出汗过多等,这样会使运动员增加内阻力而无法集中用力,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动作僵硬、不协调、注意失调,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易疲劳,对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过多消耗能量,使机体过早疲劳。然而过分放松,不能很好地刺激大脑兴奋,则不能发挥机体能力,而显得无力。还会影响到运动员的信心,缺乏信心,就会严重制约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协调配合,就会制约正确技术和人体最大潜力的充分发挥。而由此可见,短跑放松能力对运动员的心理的影响起着很重要得作用。1.2放松技术对运动员生理的作用 1.2.1放松技术对无氧代谢的影响
短跑属无氧代谢,在跑的过程中,肌肉收缩所需能量,主要是ATP-CP(磷酸原系统)供能,但是肌肉中现成ATP(三磷酸腺苷)数量有限,只能持续几秒钟的时间,在短时间极限运动时,ATP的利用速度最大值可达安静时的1000倍左右,大大超过有氧代谢合成ATP的最大能力。因此要保持较长时间的速度,就必须在两次收缩之间,继续进行ATP的再合成, ATP的无氧再合成主要靠CP(磷酸肌酸)、的分解和糖酵解来完成,无氧代谢初期主要靠CP分解供能,使ATP再合成;随着CP浓度的减少,糖酵解的比重就会增加。糖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就会堆积,血乳酸是一种强酸,它在人体内积聚过多时,即会使内环境中酸碱度的稳态遭到破坏,进而阻碍肌糖元或葡萄糖无氧代谢,直接影响ATP的再合成。1.2.2放松技术对协调能力的影响
短跑的良好放松技术,还能大大提高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能力。并且如果身体肌肉放松了,那么身体的协调肌群有更多肌纤维来参加运动,运动骨纤维数目的增加,加大了肌肉的收缩力量,也就加快了肌肉的收缩速度,减少了收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生理学上讲,运动技术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协调放松能力好,就能合理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技能储备,使大脑皮层的暂时联系很快建立起来,加快对新技术的掌握短跑运动员肌肉的放松能力掌握得越好,则保持高速的时间就越长身体就更协调用力。因此,良好的放松技术,可以加快肌肉的放松速度和动作的协调放松, 就可以尽可能减少多余的肌肉工作现象,保持体能的合理分配,促进体能消耗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利于充分发挥个人合理的速度结构。1.3放松技术对短跑技术的作用 1.3.1步长步频关系
构成速度的两个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而从短跑速度变化规律发现,最高速度出现应是步频达到最高值的结果,而动作频率提高越快越早,则体内能量消耗也就越大,因而疲劳出现的也越早,动作频率随之下降。当步频下降的效果低于步长增大的效果时,速度仍呈加速趋势,当步频下降的效果相同于步长增大的效果时,速度仍维持原先的状态;当步频下降的效果大于步长增大的效果时,或步长也缩小时,则速度就开始下降了。
1.3.2放松技术对步长步频动作影响
可见在短跑的后程,保持最大速度的主要技术因素是步长与步频。短跑技术的要求是尽可能增大每步的步长,在时间上尽可能减少每步的时间。在百米跑中,步长和步频是处于不断组合不断变化的过程。两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就产生段落速度的变化,即速度结构的变化。放松技术的发挥,对步长和步频的动态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1.3.3放松技术协调步长步频
在对步长、步频合理组合与百米跑成绩的研究中,郭立亚等提出了步长和步频的合理组合模式,即合理步长、步频分别为本人最大步长、步频值的94.1%±2.9%和95.1%±3.5%。我们从这个模式来看,产生合理速度的步长、步频均未达到最大值,这表明高速跑动中的步长和步频均存在可发挥的范围,由此不难看出,放松跑技术为形成步长、步频合理组合模式提供了生理和心理的保证。身体肌肉放松了,那么身体的协调肌群有更多肌纤维来参加运动,运动骨纤维数目的增加,加大了肌肉的收缩力量,也就加快了肌肉的收缩速度,减少了收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步频。若肌肉不放松,会使许多附加神经刺激传给大脑,使大脑过早疲劳,这样会使过多不参加运动的器官来分配血液,影响其流量及速度,最终导致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变慢,影响跑速。因此,百米跑中的放松技术可以有效地协调步长、步频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能达到合理优化组合。2短跑放松技术的训练方法 2.1 短跑放松心理的训练
心理放松是短跑放松技术的重要特征。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身体、技术、战术的发挥程度。短跑是一个极限强度的项目,在运动过程中,大脑的兴奋与抑制的交替速度是很快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瞬息变化直接关系到运动的效果,心理状态相对稳定能加强对体能状态的调节能力,有利于建立短跑的“速度感”、“节奏感”,提高放松能力
2.1.1.呼吸方法:心理放松训练通过腹式深呼吸方法尽快进入自然放松状态,做法是用鼻孔呼吸,吸气要慢,随着吸气腹部逐渐膨大,隔腹下降,可使肺上部继续充气,屏气5秒,释放,通过慢慢呼出,在这个过程结束后,重新开始下一次呼吸前屏气,2秒钟,这样呼吸做5次,每天训练将此练习作为一个内容每天至少10分钟,随着深呼吸进入放松状态,心平气和想象自己跑步情景,掌握了放松方法,就可在实际中具体运行,训练前进入放松状态,有利于在训练中补充由于紧张而消耗能量。
2.1.2.意念训练法:描绘自己在短跑训练比赛中合理的技术动作和速度分配,把自己想象内容与实际训练结合起来,以求达到统一,这是此训练的关键。对项目不同,想象情景也不一样,对100M想象情景是顺利起跑,高频率的加速跑,轻松快速的途中跑和冲刺跑,整个过程体力充沛,竞技状态良好。意念训练能帮助运动员 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适应紧张激烈的活动要求,强调合理的战术意识,有利于提高短跑的技术动作,轻松能力和速度分配能力,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2.2短跑放松身体方面的训练
短跑的放松与平时的训练有着很大的联系,在训练中应注意队员的放松跑动训练.在短跑训练中,观察运动员的脸色和表情。心理过于紧张的运动员脸色苍白,面部表情严肃,呼吸急促,出汗过多,出现尿频等。注意调整呼吸,慢口吸气,吸气后屏气5秒释放,再慢慢呼出,重复几次,随着呼吸调进入松状态,心平气和地想像自己跑出优异成绩的情景。往往有这种体会,良好的动作节奏使跑的技术协调放松,能产生韵律感,这种感觉既能发挥速度,又相对省体力,提高兴奋性,达到技术放松与合理化。
2.2.1.变速跑的训练中,有意识提高20米后放松,再继续加速,但第二次加速技术与第一次不同,第一次加速是单纯有力的加速,而第二次加速则是经过4—5步放松跑后,在前面速度的基础上放松自如的跑,要富有弹性。
2.2.2.放松大步跑。要求充分高抬大腿,充分打开髋关节,步频适宜,动作舒展,跑姿协调。2.3专项放松训练
2.3.1专项放松跑技术训练,是通过各种形式短跑练习来提高跑动中的放松能力。在训练中反复强调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重要性,并要求运动员个人用最大速度的85~95%进行各种跑的训练。可采用: 2.3.2放松大步跑:要求充分高抬大腿,大小腿充分折叠,适宜的频率、动作协调,一般在直道上进行60—80米。
2.3.3惯性跑:跑出极速后,依惯性自然放松地跑出一段距离。车轮跑:体会提腿折叠技术和下压的着地技术,发展膝关节的灵活性及腰、髋肌肉力量,要求膝关节完全放松。
2.3.4下坡跑:坡斜度以3度为好,利用斜坡充分体会肌肉的放松感觉。在各种跑的练习中,要强调放松,注意技术训练,少计时,把注意力集中在用力与放松的体会上。
2.3.5在快速跑练习时,要求队员正确体会放腿技术。如果忽视了膝关节的放松,单要求“高抬大腿”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因此,要让队员体会好协调放松的要领。3建议与结论 3.1建议
3.1.1 放松跑技术在短跑训练初期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从心理训练到技术训练、平时放松技术训练与实际比赛相结合。3.1.2 放松技术要求运动员合理消耗及步长、步频的优化组合。3.1.3 在短跑训练中,要让运动员充分体会放松中高速跑的感觉,反复体会,并运用到比赛中去。
3.1.4 在训练中克服恐惧心理,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3.2结论
3.2.1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以发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并能提高运动员保持高速的能力。
3.2.2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以使运动员的体能合理分配,尽可能减少多余的肌肉工作现象,合理地运用能量。
3.2.3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有效地协调步长、步频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能达到合理的优化组合。
4.2.4在短跑中利用心理放松可以保持良好的运动水平,稳定精神情绪使肌肉协调工作,提高速度 参考文献:
[1]李祥红 浅析高速跑中肌肉放松技术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2]邱春玲 , 勾庆华 短跑训练中肌肉放松 《辽宁体育科技》2003.04.[3]杨再发 , 于敏 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运用《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2.[4]金红霞 浅析放松技术对短跑运动成绩的影响 《浙江体育科学》2003.03.[5]祝娅 浅谈短跑放松技术的训练 《益阳师专学报》2000.06.
第三篇:毕业设计及流程与毕业论文的区别
毕业设计及流程与毕业论文的区别
大学生毕业一般要求参加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一般包括毕业论文,还包括一些与课题相关的设计图纸,实验设计、实物制作、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内容。毕业设计流程是:首先由导师给你任务书,上面有课题名字,研究内容和要求,还有进度安排、参考文献说明等,之后就开始查找与课题相关的文献。然后进行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撰写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都是前期要完成的工作,它们是建立在你搜集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上完成的。上述工作做完之后,你就应该开始正式的设计工作了,包括设计方案的确定,需要进行试验的进行试验设计,要完成实物制作的,就要确定实物制作方案、材料、器件等物品的选择,最后完成实物的拼装和制作。最后才是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毕业论文也叫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内容介绍你在设计工作中如何完成设计任务,把设计过程仔细阐述出来,还要附上相关图纸,程序等我现在也在做毕业设计工作,前期工作都做完了,准备开始论文的撰写,但是感觉具体涉及到的内容不知道如何安排,挺头痛的。祝你设计工作顺利完成。
第四篇:定语与宾语从句区别及练习
学习宾语从句要抓住三要素:连接词、语序和时态。1.连接词
连接词一般都是that(指事务或人),which(指事),who(指人)
1.1从句为陈述句,常选择连接词that或将that省略,直接与主句相连。
1.2从句为一般疑问句,常选择连接词if或whether。在 whether „ or not 结构中不能用 if 替换。
1.3从句为特殊疑问句,常选择what,when,where,which,who,how等的疑问代、副词作连接词。
注意:当who为主语时,句式为:who+谓语+其他 2.判断时态情况:
1.1主句是一般现在时,从句为各种时态情况。
1.2主句是一般过去时,从句为各种相应过去时态注意:从句描绘客观事实,用一般现在时。
定语从句:
关系词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关系代词有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 as等;关系副词有where, when, why等。
关系词常有3个作用:1,引导定语从句。2,代替先行词。3,在定语从句中担当一个成分。(一)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1.who指人,在从句中做主语
The boys who are playing football are from Class One.2.whom指人,在定语从句中充当宾语,常可省略。
Mr.Liu is the person(whom)you talked about on the bus.3.which指物,在定语从句中做主语或者宾语,做宾语时可省略 Football is a game which is liked by most boys.This is the pen(which)he bought yesterday.4.that指人时,相当于who或者whom;指物时,相当于which。在宾语从句中做主语或者宾语,做宾语时可省略。
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that/who come to visit the city each year rises one million.5.whose通常指人,也可指物,在定语从句中做定语 He has a friend whose father is a doctor.I once lived in a house whose roof has fallen in.(二)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做介词宾语时,从句常由介词+关系代词引导 The school(that/which)he once studied in is very famous.The school in which he once studied is very famous.(三)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1.when指时间,在定语从句中做时间状语
I still remember the day when I first came to the school.2.where指地点,在定语从句中做地点状语 Shanghai is the city where I was born.3.why指原因,在定语从句中做原因状语
Please tell me the reason why you missed the plane.city in which./where I was born.(四)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1.限制性定语从句: 不用逗号和主句隔开;是先行词不可缺少的定语,不能删除;翻译成先行词的定语,“„的„”;在关系词的使用上,做宾语时可省略、可用that、可用who代替whom。
2.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用逗号和主句隔开;是对先行词的补充说明,删除后意思仍完整;通常翻译成主句的并列句;在关系词的使用上,不可省、不用that、不用who代替whom。限制性定语从句举例:
The teacher told me that Tom was the only person that I could depend on.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举例:
His mother, who loves him very much, is strict with him.练习
1.___ is a fact that English is being accepted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NMET 1995)
A.There B.This C.That D.It
答案D。当名词从句在句中作主语时,为避免句子头重脚轻,常用it作形式主语置于句首,而将真正的主语从句放在句尾。此时it只起先行引导作用,本身无实义。此句也可以改写为:That English is being accepted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s a fact.2.A computer can only do ____ you have instructed it to do.(NMET2001)
A.how B.after C.what D.when
答案C。从句子结构可知,句子的空白处应该填引导宾语从句的连词,做主句谓语动词do的宾语,同时该连接词还是从句中的do的宾语,因此,此处的连接词应该用what。
3.He asked ____ for a violin.(MET1992)
A.did I pay how much B.I paid how much
C.how much did I pay D.how much I paid
答案:D。宾语从句相当于特殊疑问句,句子语序要用陈述语序。
4.What the doctors really doubt is ____ my mother will recover from the serious disease soon.(上海2001年春季招生)
A.when B.how C.whether D.why
答案C。这是一个表语从句。根据 doubt一词可知,所怀疑的应是是否能治好病,所以要填whether。这句话的意思是“医生真的怀疑我妈妈是否能很快从重病中恢复过来。”
5.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_____he or she wants.(NMET1997)
A.however B.whatever C.whichever D.whenever
答案B。根据句意“一般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是不好的。”可以看出后面的从句应是一个宾语从句,而从句中wants缺少宾语,A.however 和D.whenever是不能作宾语的;排除A和D,whichever表示“无论哪一个,无论哪些”,应表示一定范围内的人或物,此处没有涉及事物的范围,所以应选 B.whatever,表示“无论什么”。
6.______leaves the room last ought to turn off the lights.(MET1988)
A.Anyone B.The person C.Whoever D.Who
答案C。本题句子的意思是:无论谁最后离开房间一定要把灯关掉。本题考查连接代词whoever引导的名词性从句,连接代词whoever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并在从句中作主语,相当于any person who或The person who, 意为“一切„„的人”。而anyone和the person均非连词,不能引导从句,况who leaves the room last意为“某个最后离开房间的人”,与题意不符,如果要选A.Anyone或B.The person,都必须在它们后面再加上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who。如果要选D.Who就体现不出“无论谁”的含义了。
7.Sarah hopes to become a friend of ______shares her interests.(Shanghai1995)
A.anyone B.whomever C.whoever D.no matter who
答案为C。本题句子的意思是:Sarah希望跟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人交朋友。疑问词+ever引导的名词性从句与no matter+疑问词引导的从句的区别是:前者既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也可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后者只能引导让步状语从句。首先排除A和D,从句中需要的是主语,所以whomever也不行。
8.----I drove to Zhuhai for the air show last week.----Is that ______ you had a few days off ?(NMET1999)
A.why B.what C.when D.where
答案A。根据语境,甲说上周驱车去珠海观看航模展览。乙据此来询问甲这是否是请几天假的原因,故答案是A。答案B,C, D均与该题语境不符。根据上句提供的语境,下句应该问“那就是你为什么离开几天的原因吗?”
9.I still remember ______ this used to be a quiet village.(NMET1993)
A.when B.how C.where D.what
答案A。根据从句中缺少的句子成分是状语,排除D.what,而答案C, D均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A.when。used to be表示一种过去存在的状态,本句的意思是“我仍然记得这里在什么时候是个宁静的地方。”
10.I read about it in some book or other,does it matter ____ it was?(2001春季招生)
A.where B.what C.how D.which
答案D。这是一个主语从句。主语从句中缺少表语。从上句的意思分析,应是哪本书,所以要填which,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某本书中读到过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是哪一本书重要吗?”。
11.Information has been put forward ____ more middle school graduates will be admitted into universities.A.while B.that C when D.as(2001年上海)
答案B。该题考查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同位语从句通常由that引导,接在fact, news, promise, possibility, information, doubt, message名词后,用来解释或说明名词的内容。
12.—I think it is going to be a big problem.—Yes, it could be.—I wonder ______ we can do about it.(北京 2002春季)
A、if B、how C、what D、that
答案C。本题考察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的用法。wonder后面应跟宾语从句,而从句中的谓语动词do是及物动词,可见从句缺少一个代替宾语的成分,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不作成分的if和that,再排除引导方式状语的how,答案是C,句子的意思是“我们能就此做些什么”。
专项考点练习
1.________that they found an unusual plant in the forest.A.It is said B.They are said C.It said D.It says
答案A:句型It is said that+主语从句。类似的还有It is believed that„„etc
2._____ caused the accident is still a complete mystery.A.What B.That C.How D.Where
答案A:观察此从句中缺少主语,而能在主语从句中即充当主语成分又引导的就只有what了
3.It worried Mary a lot _____ she would pass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whether B.if C.that D.how
4.Shanghai has taken on a new look.It isn’t like _____ it used to be.A.what B.how C.that D.which
5.____ is no possibility ______ Bob will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match.A.There, that B.It, that C.There, whether D.It, whether
6.Little Tommy was reluctant to tell the schoolmaster ____ he had done the day before.A.that B.how C.what D.where
7.The old man smiled when he saw how pretty _____ up to be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A.had his daughter grown B.would his daughter grow
C.his daughter would grow D.his daughter had grown
8.Have you seen Mary lately? My boss wants to know _______.A.how she is getting along B.how is she getting along
C.what she is getting along D.what is she getting along
9.____surprised me most was _____such a little girl of seven could play the violin so well.A.That;what B.What;that C.That;that D.What;what
10.These wild flowers are so special I would do ______ I can to save them.A.whatever B.which C.that D.whichever
11._____ helped to save the drowning girl is worth praising.A.Who B.Anyone C.Whoever D.The person
12.Eat _____ you like and leave the others for _____ comes in late.A.any;who B.every;whoever C.whichever;whoever D.either;whoever
13.____ she couldn’t understand was _____ fewer and fewer students showed interest in her lessons.A.What;why B.That;why C.What;because D.Why;that
14.It was ____ he said ___ disappointed me.A.What;that B.That;that C.What;what D.That;what
15.It was ordered that all the soldiers _______to the front.A.should send B.must be sent C.should be sent D.must go
16.The true value of life is not in ______, but _______.A.which we get;what give we B.what we get;what we give
C.which do we get;what do we give D.how we get;that we give
17.We are all for your proposal that the discussion _______.A.be put off B.was put off C.should put off D.is to be put off
18.Go and get your coat.It's ____ you left it.
A.where B.there C.here where D.where there
19.Sarah hopes to become a friend of ______ shares her interests.A.anyone B.whomever C.whoever D.no matter who 20.You can’t imagine ______ when they received these nice Christmas presents.A.how they were excited B.how excited they were
C.how excited were they D.they were how excited
Keys:
1---5 A A A A A 6---10 C D A B A 11----15 C C A A C 16---20 B A A C B
第五篇: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王昕竹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文法外语系
09级英语二班
The Distinc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nd Speech
WangXinZhu Gramma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XinHua College in NingXia University 09 English second class 摘要:语言既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既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工具,语言就不等于人们创造这种工具、运用这种工具进行交际的行为和运用这种工具所构成的“言辞”,也不等于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进行思维时所构成的具有思想内容的逻辑判断。所以,区别语言和创造语言、运用语言的行为(即交际行为)以及运用语言所构成的结果就成为了正确理解语言的一个必要的论题。关键字:语言;言语;区别;关系
Abstract: The language is both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language is a people the tools of abstract thinking, language is not equal to the people to create such tools, the use of this tool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use of this tool “rhetoric”, nor equal to people posed by the use of this tool for thinking with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logical judgment.Therefore, the results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creation of language, the use of language behavior(i.e., the communicative act)and the use of language has become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is a necessary topic.Keywords: Language speech difference relationship 人们创造语言成分时所发明的语言、人们说话时所运用的语言,是一种工具,而创造语言成分的行为和说话的行为则只是人们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不等于语言。创造语言的行为所造出的语言成分的总和或说话时所运用的工具大体上说来就是语言,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包括创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行为)和运用语言所说说出的话就叫做“言语”。比方说,汉族人民运用语言机能去创造某一个汉语的词汇成分或语法成分的行为,汉人运用汉语去说话的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以及汉人所说出的话则是汉人的言语。言语行为既指的是说的行为,而人们的说的行为有可能同时就是设法创造某一语言成分的行为,我们就应该把言语行为理解为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包括运用语言机能去设法创造语言成分和运用语言机能去使用已经存在的语言成分。人们运用语言机能时拿已经存在的语言成分,他们所临时设法创造的新的语言成分和一些超语言的表达手段组合在一起去体现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结果就产生了言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话”。可见,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事实上存在的,是人们所意识到的客观事实。不过,人们不是很明确地了解在科学上有区别语言和言语的必要罢了。
俄国的语言学家波铁布尼亚也曾经强调言语和语言的区别。他认为语言是连绵不断的言语创造的洪流,它注入为某一集体所理解的一定的语言之中,他认为言语是运用语言的主要形式,是语言创造性地存在的完整的、活生生的、具体的形式;语言的不断改变,不断演进是在言语中得以实现,而且也都是为了言语而实现的。但在强调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当中,波铁布尼亚否认了语言的客观存在,而把言语看成最重要的东西。
在近代的语言学历史中,给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做出有系统的理论解释的是德·苏胥尔。他在分析语言学的对象时,认为人类的语言机能(language)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语言(langue),一是言语(parole)。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现象。他说,“(语言)是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通过言语实践而获得的一种宝库,是可能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脑子里,或说的更正确些,是存在于一群人的许多脑子里的一个语法系统;因为在任何一个个人的脑子里,语言总是不完整的,它只在群众中才是完整的”。这里,德·苏胥尔一方面把语言看成社会产物、社会现象,把言语看成个人产物、个人现象,一方面把他所说的语言具体的看成群众脑子里存在的一个“语法系统”,把他所说的言语具体的看成个人为了表达思想所做出的组合,以及使这组合表面化的心理—物理的机制。语言既然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我们就不能把它理解为交际行为(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或由交际行为所组成的言语组合。就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每一个运用语言的人也都意识到他所学习得来的语言并不是他所专有的,而是其他的人所共有的,而是以存在于全民社会中一切个人嘴里所说的、具有声音的物质外壳的言语之中的方式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在交际的场合中,他是运用这个工具去组成他所说的话的。
总之,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全民社会单位交际工具的语言不可能是个人所特有的,它是全民社会单位所有组成员的共同财产,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运用来进行交际的客观存在的工具;然而言语则是人们对语言机能的运用(包括运用语言时对语言机能的运用在内)及其所产生的结果。一个全民社会单位一般只有一种语言,例如汉族只有一种汉语,但是万千的个人和某些个人的结合体却有难以数计的言语。不过尽管如此,语言和言语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而语言也并不是心理现象,它是以物质外壳所起的作用客观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的。
那么,语言和言语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正如前面所讲,“语言”指的是以一套符号系统而作为全民社会单位的交际工具的。但是“言语”指的是什么,就有不同的意见了。语言学家认为“言语”指的只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他们说:“我们认为语言学所研究的只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我们所理解的言语不仅是包括了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词和词的组合的规律和造句的格式,而且也包括了词汇的客观意义,因为这些都是属于语言的。”但他们在主张“言语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的同时,坚决否认“言语”又可以指言语作品的内容。这样地既把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和言语作品的内容对立起来,而只是承认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是言语的论点也是难于成立的。为什么“言语”可以指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就不能指言语作品的内容呢?问题非常明显,言语作品既然是言语的作品,这整个的作品就是属于言语的,不能说只有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才是属于言语的。言语作品和任何世界上存在的事物一样,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并且是相依为命的。如果“言语”可以指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它自然也能指言语作品的内容。何况既把言语理解为言语作品中的表达形式,言语作品是什么就无从了解了,因为言语作品正如我们所理解的,是言语的产物,然而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显然不能产生这一产物,我们绝不能说“言语作品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的作品”。当然,在语言学的历史中,语言学家们也曾对“言语”的含义有过讨论。例如,法国语言学家德拉古拉瓦远在三十年代就认为应当区别“语言机能”、“语言”、“言辞”和“言语”。他认为“言辞”是说话人在运用语言时所组成的组合,“言语”是允许说话人使语言系统表面化的心理机制。
那么,言语作品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又是什么呢?正如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语言充作“语言·思维”统一体的形式部分,思维充作“语言·思维”统一体的内容部分,但是就语言本身来说,它的形式部分则是语音形式,它的内容部分则是意义。作为交际工具,体现思维工具的语言可以被用来表达思想。作为工具用的是语言成分,把这些成分组织起来去表达某一具体思想的时候,这些成分就成了思想的表达形式的组成成分,不仅是思想的表达手段。然而语言成分本身则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称为表达手段。一般的说,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结果是“言语·思维”统一体的形成,在这个统一体中,思想是内容,言语是形式。所以,对“言语·思想”统一体来说,整个言语作品就是它的表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包含有意义复合物,作为它的内容,这种意义复合物正是语言学家所说的作为“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之一的各个语言成分的客观意义之类组合而成的。在这样的理解之下,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关系呢?语言是言语的活动所运用的工具,它又是散见于所有言语作品中作为其部分的组成成分的表达手段的总和。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和这运用所产生的成果。因此,言语作品要包含有语言成分。我们可以说,语言和言语并不是绝对孤立的,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又表现在言语作品是提供语言系统组成成分的素材。语言和言语作品尽管是不同的东西,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言语在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先头部队”的作用。人们在运用语言机能的时候,可以创造出新的语言成分,当然这种新的语言成分最初只是以“创造方案”的形式出现的,但是任何语言成分的创新都是人们运用语言机能逐渐产生的结果,则是无疑的。语言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概括和不断的总括中,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已经存在的语言,它的新的成分的产生也是这样的。对个人而言,已经存在的语言总是以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交际工具或进行思维的工具而被运用来组成个人或某些人的言语的。语言或语言成分之所以能够成为语言或语言成分,必须经过社会的“同意”和社会的重复运用,因之,语言是社会的创造,不是个人的创造。就它本身而言,当它未成熟的时候,它是言语作品的表达手段之一,它是言语作品中的“超语言的剩余部分”之一;当它成熟的时候,它就成为了言语作品中作为表达手段的语言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