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大校园讲解词2(配图)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导游,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X”导游。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
但是,在出发前,我要先强调一下纪律,请大家听好:
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
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
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
要出发了,大家要紧跟着我的思路和脚步,否则你将会错过很多知识和景色哟!出发了,首先先让大家回顾一下北大历史。北大创办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 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慈禧发动政变,把所 有的变法都废除了,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从此延续至今。(原校设在北京石景山东街)
1912年易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北大首任校长,积极开设外语学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课程。1918年红楼竣工,校本部设在故宫后的沙滩。
1917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长,胡适、钱玄同为文科教授,李四光为理科教授,马寅初为教务长,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也应 聘在北大教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经过李大钊的介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在当时认识他的第 一夫人杨开慧,北大教授杨昌济的女儿。那时北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云集。
1919年,北大师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李大钊、胡适等人领导了文化革命的新启蒙运动,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 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 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10月北大迁回北平沙滩复校,胡适扩建北大,设有六个学院,33个系。
新中国建立以后,1951年,政务院任命马寅初为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52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并,从沙滩迁到西郊海淀的燕园。院系调整,北大响应国家基础学科的号召,调出农学、工学、医学、地学、法 学等学科。纷纷组建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八大院校,如北航、北医、地大、北科、农大、矿大等。把工科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只保留文科与理科,成为一所侧重基础学 科的文理科综合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
好了,大家回顾完了,下面请大家把目光放在我们周边的建筑上: 这座建筑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建于1974年。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于1902年,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大学图书馆。1998年百年校庆时香港富商李嘉诚捐资一千万扩建图书馆,现在北大图书馆是亚洲所有学府中最大的图书馆。建筑面积超过51000多平方米,藏书650多万册,其中文物150多万册,订有中外报刊7千余种。馆内有7000多个阅览座位。(尽管如此,北大的学生每天还得及早赶来才能占到座位哦!)眼前的新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秦汉建筑风格,房顶仿造天安门房顶大小设计。从上空俯视图书馆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北边是北配殿,可容纳300多人的报告厅,是学术讲座的地方。南配殿是音乐欣赏室,师生休闲的场所。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座塔,它是一座水塔,名叫博雅塔,建于1924年。模仿通州的燃灯塔而设计,塔高37米,一共有13层。顶端有水箱,塔下有水井,里边有螺旋状楼梯可以上去。为什么叫它博雅塔呢?当时燕京大学校园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以捐款人的姓氏命名,同样我们的博雅塔也不例外。1924年的时候燕京大学严重缺水,为了解决生活用水,师生们一起向社会集资修建水塔。很快就集资到了足够的资金,用水问题得到解决。而大部分的资金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当时居住在美国)捐助的,所以此塔被命名为博雅塔。
博雅塔是目前北大最高的建筑,今后再建的新建筑都不会超过它的高度,这是校园规划,也是因为博雅塔是北大人民的精神象征。博雅塔雄健挺拔,未名湖柔波荡漾,象征的北大厚德载物的阴柔之美,二者刚柔并济,缺一不可,暗合着北大人的精神品格。
接下来我们就去未名湖欣赏一下景色吧!
现 在我们来到了未名湖景区,未名湖因未名而闻名天下,汇聚了北大人的智慧与灵气。未名湖位于燕园中心,这里曾是乾隆宠臣和珅的一处私家别墅,名叫淑春园。和 珅在此大肆营造,它是一个人工湖,仿造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昆明湖设计,皇家园林湖心一般有三个岛屿,素称蓬莱三岛,和珅恐与皇帝有冲突,在湖心修建了两座岛 屿,一大一小。对面大一些的岛屿叫做枫岛(枫叶的枫)又名湖心岛,未名湖如掌,枫岛就如掌上明珠。燕大时期,校长让冰心为湖起名字,她左思右想,没想出一 个合适的名字来形容未名湖的漂亮美丽与灵气,最终未起出名字,所以这个湖叫做未名湖,碑上未名湖三个字是由大地理学家侯仁之题词。未名湖起名字的另一个小 故事:乾隆带着文武官员游园子,走到湖边看到风景优美,湖水清澈,于是一时性起让官员们给湖起名字,许多官员冥思苦想,想出了非常多漂亮的名字,可乾隆皇 帝都不满意,觉得过于俗气。于是问和珅说这是给你的园子,你又是第一大学士,不如由你来说它叫什么吧!和珅想了想,这么多好名字皇上都不满意,可是自己要 是说不上来什么好名妄称第一大学士。于是他灵机一动说“既然这么多好的名字都配不上这个湖的美丽与灵气,那干脆就叫它未名湖吧!乾隆一听,龙颜大悦,从此 这个湖就叫未名湖了。
我们看这里有一个类似船只的石台。那原来是一座石舫,和珅模仿皇家昆明湖上的青宴舫而建。
1860年英法联军的焚烧,这里也未能幸免,原来奢华漂亮的石舫只留下了一个基座。现在颐和园的青宴舫是后来慈禧太后以操练北洋水师为名重新修建的,惨淡经营20年 的北洋水师在没有军饷的条件下于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而我们北大的石舫没有重建房,或许是领导们想让北大学子记住这一国耻吧?!关于建石舫还有一个小故 事,当时康乾盛世国太民安,乾隆担心自己的江山毁于后代之手,问道和珅如何能保证自己的江山王朝千秋万代?和珅说君之舟,民之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把君 比作舟,民比作水,说在未名湖这个有灵气的地方建个石头做的舫永远沉不到水底,不就象征着君的王朝永远不会灭亡吗?
现 在我们来看看这个“重修慈济寺”,又名花神庙。原来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花,在他的园子里养了非常多珍贵的奇花异草让一些太监宫女负责照料。由于条件不好又照 料不周,许多花都相继死去。乾隆大怒,说花落人头落。于是太监宫女们都非常的紧张,拿出微少的积蓄合起来修建一座花神庙,希望花能开得久远开得旺盛,他们 的脑袋也就能够保住了。(原来的花神庙已被焚烧,这里只是一小部分)
穿过重修慈济寺沿着台阶往上走是一座墓碑,那里安息着一位美国人的灵魂。上面写着“IN MEMERY OF EDGARD SNOW,AN AMERICAN FRIEND OF CHINESE PEOPLE”。他就是以《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着中国》)一书让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为世人所知的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
斯诺先生于三十年代初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毕业后不久就以美国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讲师,那时他才29岁,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叫“施乐”,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他也曾作为战地记者跟随毛泽东在延安。去世以后一半的骨灰埋在这里,根据他的遗嘱,另一半骨灰埋在美国。这座墓碑是由叶剑英元帅题写碑文。施乐先生曾经说过北大校园是世界最美丽的校园。
好,现在我们沿着未名湖岸往前走,左边堤岸上的建筑是“临湖轩”,燕大建校时由美国柯里夫妇捐资建筑,冰心命名,胡适提匾的。以前是燕大校长司徒雷登的居所。它是一座优雅的典型中国式三合庭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背面。临湖轩现在是北大专门接见贵宾所用,所以大家看一看就行了。左边的这个石台叫做“石五供”,用来供神供佛,最后边的长石台就是用来神像佛像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上任以后主张思想自由,他说神佛不能保佑北大发扬光大,只有有识之士的加入才能将北大发扬光大,因此神像佛像就被搬走,只留了个遗迹。
沿着石五供右边的台阶往上看是一个钟亭。1929年9月专为悬中间的大铜钟而建。大铜钟已经有100多岁了,跟随北大风风雨雨,比北大还要年长两岁。此钟原为北洋水师报时的大铜钟,1900年 险被列强劫走,后来置于燕京大学校内作校钟使用。一声上课,三声下课。曾经有一位老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为学生敲响此钟。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 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上部是十二对蛟龙戏珠。钟体刻有八卦图案。现在这个大铜钟已经不用来做校钟使用,学校都改用电铃。可是据说这个钟的钟声能够传播得非 常远,每当除夕夜的时候北大的校长会亲自过来敲响此钟,为那些路远不能回家过春节的学生们家里送去问候与祝福。学生们自己也会过来敲钟向家里报福音。所以 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上去敲敲钟,告诉家里人你们在北京玩得很开心哦。
这就是翻 尾石鱼了,翻尾石鱼原为圆明园长春园一个喷水池里的遗物。喷水池一共有八条鱼,可是由于列强的侵略,八条鱼全部遗失。这一条翻尾石鱼是遗落民间最后被北大 学子高价买回送给母校置于未名湖上的。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一看湖畔的博雅塔,它们有什么联系呢?每当夕阳西下,总有一个时刻,太阳的余晖穿过博雅塔倒影在湖 面上,博雅塔的倒影与这条用汉白玉雕刻成的石鱼正好成一条直线,塔尖正指着鱼嘴,形成一幅非常美妙的图画。我们称它为“石鱼吞塔影”。许多摄影爱好者都会 特地前来捕捉这一幕。
“贝公楼”位于北大的主轴线上。只有北大举足轻重的人物才可以在里面办公。当然北大校长的办公室也在里面。贝 公楼门前的两个石动物叫做“麒麟”,麒麟是龙生九子的第四子,起着避火消灾的作用。因为北大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木质为主,所以辟火对北大来说十分有必要。另 外这一对麒麟也在默默的守卫着北大,为北大的师生提供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我们再看看贝公楼两边的也是办公楼,它们分别是暮楼(外语办公楼)和睿楼(文理 办公楼)。在这一片办公区中间耸立着一对华表,这一对华表是从圆明园安佑宫的琉璃坊搬过来的。当时火烧圆明园慌乱中的搬迁,造成这原本不是一对的华表组成 了一对。仔细看它们原本是不一样粗的(左粗右细)。这也是北大华表区别于其他华表的一大特色吧~华 表上云龙吊盘,最顶端的两个小动物叫“吼”,“望天吼”。可别看它小,它可是个战神呢!据说在古代每当民间有灾情和冤情的时候,望天后就会对这上天大吼三 声,上天就会派人前来处理灾情冤情。望天吼们还有个名字叫做“望君出”和“盼君归”,望君出是指古代臣民百姓们期望君王能够适时的出宫体察体察民情。而宫 妃臣子们呢又盼望皇上能够记得即使回宫处理朝政,不要在民间贪图享乐。所以“望君出”又“盼君归”。
今天北大的游览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配合,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能够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北大,我们下次再见!
第二篇:平江图碑讲解词
平江图碑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为你们介绍的是苏州的平江图碑刻。
平江是苏州的旧称,因此得名。它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春秋吴国,隋文帝开皇九年改称苏州。因城西南有姑苏山,别称“姑苏”。宋代平定江南后,恢复苏州建置,沿称苏州。公元1113年升苏州为平江府,故苏州又称平江城,现已由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列入第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平江图碑是四大名碑之一,是现存历史最久、最完整的城市平面图,它长2.84米,宽1.46米,厚30厘米,单线阴刻于1229年。由李寿明主持刻绘,吕梗、张允迪、张允成三人勒石。采用南北方向约1:2500,东西方向约1:3000的比例尺它绘制了当时苏州的城市结构和建筑设施。碑载苏州城内有桥梁359座,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河道纵横交错,其中城内南北向主干河道有6条,东西向河道14条,反映了“小桥流水”和“水乡泽国”的江南特色。另绘有古塔12座,跨街牌楼65座,寺观庙宇50多处等名胜古迹。此碑是研究古代城市建筑的重要实物史料。
《平江图》形象而准确地描绘了当时苏州城的城市和城市布局,主要建筑物呈现明显的轴线关系,体现了当时地区政治军事中心的府州城市的特点。图中陆路与河道为平行关系,反映了江南水城前街后河的特点;商行的设立突破了前朝后市的传统模式,反映了当时经济的发展已达到新的水平。通过与苏州城的遗迹相对照,图上所绘的城市范围、道路、河道、桥梁以及建筑物的位置都是相对准确的,可见当时已经具有极高的测绘水平。在《平江图》中共标出桥梁359座,坊61个,巷264条,弄24条,寺观67座,其中许多街、巷、桥、坊的名称沿用至今。通过与1945年所拍摄的苏州城全景所对比可以发现,苏州的城址和水道长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在苏州部分地区的考古勘探也证实了多数遗址和古建筑实物如玄妙观、罗汉院双塔等均与《平江图》所示相符,从而证明了苏州是在原址上不断重建的城市。一般认为,这与中国南方水网地区河道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有关。
平江图碑不愧是中国地图学史上的一件瑰宝,又是一件绘画艺术珍品。在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和苏州城市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下面就请大家好好欣赏平江图碑吧。
第三篇:世博会纪念展志愿者展区展品讲解词(一)配图
世博会纪念展志愿者展区讲解词
(一)一、欢迎词:
欢迎各位领导(贵宾、参观者)参观上海世博会纪念展志愿者展区,我是这里的志愿者讲解员,现在由我来为大家讲解志愿者板块的内容。
二、志愿者分类(可简单介绍)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分为园区内和园区外志愿者:园区志愿者(近8万)、服务站点志愿者(10万余人)。
(指向)这是在园区外面服务的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由于他们穿着的服装主色调为蓝色,所以他们被称之为“小蓝莓”
(指向)这是在园区内服务的园区志愿者,当时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们近8万名。他们主要来源于上海54所高校、由于他们穿着的是以绿色和白色为主要基调的服装,他们也被我们这座城市亲切地称为“小白菜”,他们敬业的精神和热情的服务“征服”了海内外游客。他们是上海世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指向)这是洋白菜和小白菜和乐融融的景象。
在世博会期间,志愿者们参与服务和活动的总量已经不能用数字来归纳,因为“志愿服务”已成为我们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三、展区展品介绍
1、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培训工作
/ 4
(同一方向多个指向)根据预判的岗位服务需求和学习借鉴以往经验,世博会志愿者在上岗前接受了超过14门课程的系统培训,每门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当时志愿者实训期间使用的学习手册。
2、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的宣传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雕塑“飞翔的心愿”(模型)
(指向)这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永久性纪念雕塑“飞翔的心愿” 模型,它坐落于世博园区主题馆北侧的志愿者广场。志愿者雕塑长11米,宽5米,高8米,主体由不锈钢组成,底座为花岗岩,总重30吨。
雕塑主体设计理念包含3种含义,它既是汉字“心”,体现了志愿者的诚心和热心;
/ 4 同时也是志愿者(Volunteer)英文首字母“V”、又是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
(背景资料)雕塑外观如汉字“心”的志愿者标志,鲜艳的七色,寓意着志愿者的辛勤努力,似彩虹般,为世博会和城市增添了瑰丽的色彩;蓬勃欲飞的造型,代表着志愿者的激情,可以让世博会和城市,充满飞扬的活力;排列有序的条线构成了无数孔格,隐寓着一个个志愿者沟通合作,将为城市天空构筑起了一片文明的组织与网络。
3、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徽章文化
彩虹心愿章
(指向最上方徽章)世博会志愿者徽章方案设计围绕2010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心”的色彩元素,以“七彩之虹,心系世博”为创作核心,取名彩虹心愿章。“七彩”寓多姿多彩的志愿工作;“彩虹”寓桥梁,志愿者是链接世博会与参观者之间的纽带,亦是链接组织与参观者之间的纽带。风格活泼,极富青春朝气。
基础章
(指向中部一组徽章中右上角的一枚白色徽章)这枚徽章中间以志愿者标志“心”为核心元素,四周文字环绕,包含“2010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中英文及志愿者主口号。每枚徽章背面均刻有唯一编号,彰显每一位志愿者的独特性。
月份章(大、小两种)
(指向)这是上海世博会园区志愿者的月份章,每位园区志愿者都会得到这里其中一枚当月服务的月份章。世博会开幕时间为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而正常情况下,每位志愿者只上岗14天,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位志愿者能够集齐所有的月份章,可见这套徽章的珍贵。
志愿者月份章的设计是一月一色,以彩虹七色为主旋律,每种颜色各代表不同的含义(如下表)。
志愿者之星——进阶章(指向)
每一位被评为志愿者之星的志愿者会得到一枚独一无二的志愿者之星徽章。(指向)大家看到在上方的照片是志愿者们在重大活动及志愿服务时的场景。
/ 4
四、华人华侨板块
这边全民参与、服务世博板块,这些照片展示的是全民参与世博、体验世博、奉献世博的内容。
上海世博会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全球侨胞的大力支持,他们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和宣传世博。这是“华侨华人世博志愿者服务总队”旗帜,是2006年9月5号由上海市政府授予的。当时的“总队”的主要任务是为上海世博会提供华侨华人小语种翻译志愿者。
下面这一排展示的华人华侨回家看世博的专用门票和纪念徽章。
(指向)为回馈华侨华人对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支持,经上海市侨务办公室和上海世博局协商、授权,“华侨华人回家看世博组委会”面向全球华侨华人限量发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华侨华人定制纪念票”。
该定制票具有区别于普通世博门票的2大特色:
1、当参观者将“华侨华人定制票”插入世博园入口轧机时,一句“欢迎华侨华人回家看世博!”的问候声从机内传出.2、“华侨华人定制票”具有所有普通世博票所不具备的门票退还功能。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请继续参观!
/ 4
第四篇:表扬信配图
2012年9月11日星期三,黄丝车间的程源匆忙之中不慎将现金遗失在更衣室内,幸运的是丢失的现金被成品车间的张景礼捡到了,我们的工友张景礼委托他的领班把现金转交到管理部,一起寻找失主。看到告示的程源,都不敢相信自己的钱还能失而复得,腼腆的他直说谢谢。是啊,我们要谢谢拾金不昧的张景礼,谢谢他给我们上了一堂精神文明课。
现在人人都在想办法捞钱,这年头还有捡到钱不要的人,真是太少了。在高兴与激动之余,我们深深地被张景礼这种拾金不昧
地高尚品质所感动,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素质的员工。
第五篇:信阳师范学院校园讲解词
信阳师范学院校园
(总体介绍)
信阳师范学院始建于1975年,坐落在信阳市贤山北麓,浉河之滨,西有“长淮明珠”南湾湖,南望“云中公园”鸡公山,校园内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学校占地1500余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在规划设计上,2003年10月邀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我院修编了《信阳师院校园绿地系统详细规划》,根据信阳师范学院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规划上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和植被,创造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校园建设时考虑资源与生态概念,减少闷热气候和干燥环境等对教学科研的影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浪费。因此,整个校园规划具有开放、自然的特色,为校园生态环境提供良性循环系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休闲游憩的场所。通过调查,校园内园林植物共计58科109属200多种,植物种类丰富,花木交荫,四季长青,鸟语花香。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校园绿地率达70%以上。(从大门出发,往行政楼方向)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校园景观主轴线的起点——明德广场。“明德广场”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该广场采用周边式交通方式,避免了车辆对绿地环境的干扰,2001年由无锡市园林规划研究院设计并完成施工,在设计上采用混合式园林布局方式,中间为规则式的景观主轴线,设计了三个节点,布置了旱地喷泉、和平鸽雕塑、国旗台;三个节点四周为自然式绿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在与节点连通的园路中点缀太湖石小品、休闲桌椅,广场外围是由水杉、松柏组成的树阵林带,透过水杉林可以看到主体建筑——行政楼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西边的教师生活区绿地与东边的后勤服务区左右呼应,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从行政楼出发,往理科楼楼方向)
我校向来重视环境育人,坚持狠抓校园环境建设,形成了优美和谐的校园景观,被高校同仁赞誉为“河南省最美的校园”,到处山幽林茂,绿围翠绕,四季长青,鸟语花香,成为广大师生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近40年的改革与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环境优美,校风优良,质量过硬”的办学特色和“厚德崇实善学敏行”的优良校风。我校先后被评为“ 优秀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信阳市花园式学校”,先后荣获 “河南省德育环境奖”、“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等20多项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荣誉称号。
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11月,由德国、波兰等国高校教授组成的欧洲考察团来我校考察,他们对我校优美的校园风景流连忘返,认为我校园林化建设所体现出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值得学习和大力弘扬。
(从理科楼出发,往文科楼方向)
转向景明大道,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学校的主干道之一,因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长眠于此,所以被命名为景明大道。景明大道限于地形,道路红线宽度为9米,以单向行驶方式组织机动车交通,道路两边以广玉兰为行道树,主要建筑有理科楼、图书馆、塑胶体育场、人文楼等。
左前方是学校的理科楼,是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2002年投入使用,主要是理工类院系办公、教学的场所。
(理科楼南侧)以竹林掩映围墙,随风摇曳自然和谐。(理科楼北侧)在棕榈、樱花、草地在辅以长廊桌椅,以品位与幽雅映带休闲,体现了为师生服务的人文理念。
在景明大道东边形成由图书馆、理科实验楼、化学实验楼等建筑围合而成的综合性广场空间——书香广场,形成校园绿色空间与视觉景观的第一次高潮;随着校园景观发展轴线逐步向北延伸,沿轴线两侧自由布置教学、实验、科研设施,教学科研区与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运动区都有便捷的联系,教学区与休闲娱乐区有绿地隔开,又避免干扰。
在景明大道西侧为体育运动区,运动区以体育场和体育馆为中心,包括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作为日常体育教学场地,体育运动区四周有天然的绿色山林,着力实现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运动环境的有机统一;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从文科楼出发,往名贵园方向)
前方走进我们视线的是利用自然山体规划的中央山林公园——名贵园,山体承圆形,寓群龙戏珠,供全院师生休闲、学习之用。山顶中央的仿古式圆形亭,名为“文心亭”,取自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校30年校庆前建成的。从地理位置上看,文心亭处于文科楼、逸夫楼、体育馆、艺术楼、新图书馆的中心位置。寓指文心亭位于我院教学科研区的中心,有高屋建瓴之势,自然、人文景观尽收眼底。其次,“山水不墨千秋画文心有灵万代才”,“文心”寓指文学、文化的灵魂、精华,揭示大学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职责和作用。
名贵园内所有花木都是校友捐赠的。这里环境幽雅,春有山茶、红枫、樱花,夏有合欢、紫薇,秋有桂花飘香、冬有青松傲雪,形成校园的绿色氧吧。也是我校师生读书休闲的好地
方。
(从名贵园出发,往半亩塘方向)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池塘叫半亩塘,其名取自宋代朱熹《观书有感》里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位领导现在感受到的正是这片“半亩糖”为大家带来的灵气。“半亩塘”通俗易记,言简意赅。既似其形,又有源头活水之意,恰好又在新建图书馆前,与读书密切有关。此外,“半亩”有二十之意,此塘面积约为二十亩。此处建一理水景点,弥补了学校有山无水、有静无动之不足。同时也契合了民间“水有灵气”以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传统。
(从半亩塘出发,往凤栖园方向)
凤栖园环绕校琴房分布。建设上,草坪中用红叶小檗、女贞为绿篱,组成图案。图案分为两部分。进入该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跳动的音符”组图,一个用小叶女贞栽成的钢琴图案,随键盘处飘出《欢乐颂》的五线曲谱,既丰富了景观色彩,又活跃了气氛。接近楼体处的山坳处,则结合地势造植凤凰图案,旁植梧桐,取意“凤鸣于天而栖于梧桐”。又有俗语“山窝里飞出金凤凰”寓意学生勤学苦练,厚积薄发,展翅高飞。
(从半亩塘出发,往体育馆方向)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在艺术与体育之间,我们也没有厚此薄彼,沿凤栖园南行,步入眼帘的就是“体育馆”。体育馆建于2005年,目前是全省高校中屈指可数的体育场馆。它造型独特,上圆下方,三面环绿,分上下两层,上面是比赛用馆,下面是训练附馆。
体育馆前的是运动广场,以花带大台阶作为广场空间的界面,同时又可当作学生休息和观看表演的看台,体育馆北侧是“奥运园”,草坪内植以红叶小檗,组成五环图案,紧随其后以小叶女贞植成游泳、奔跑、体操、篮球、赛车等图案,图案下侧植以波浪形的绿篱,取义“涌动的五环”,既彰显奥运精神,又切合园名。
(从体育馆出发,往大复山方向)
在我们左前方的这座山叫大复山,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的陵墓就坐落于这座山中。何景明,又号“大复山人”,这座山因此得名。因此结合何景明墓布置纪念性园地,是校园内典型的对人文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继承的景观。何老先生辞世后便长眠于此,基于墓地的基调,在建设上,大复山周围植物以乐昌含笑、梨树、栀子花为主。三者花色均为白色,既象征了何老先生的高风亮节又寄托了师院人对古人的追思,同时也表达了后人承继其文化传统,发扬其风范的思想。
含笑树名可示“含笑九泉”之意;叶四季常绿,可示“名垂千古”之意;花香气浓郁,可示“流芳百世”之意。栀子花因其芳香浓郁,花色晶莹如玉,点缀林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梨树又有“桃李满天下”之喻,寓意古人对今人的期望,桃李满园,人才辈出。通往山顶墓地的山坡南侧有小径隐现,直达墓地。小径两侧以石楠为绿篱,即达墓地之处,以本地刚竹遮避,达到曲径通幽之效。
站在山脚下,西边的大复山、中间的钟秀岭、东边的鹊岭、体育馆南部的西岭,这些由校园四周自然楔入校园的山体所构成的多条绿化生态休闲带,它们既是分隔带,又将校园各功能区自然、有机地分隔开来。不但形成了绿色的开放空间,供教师和学生散步、休闲和晨读之用。同时它们还是一条可生长的绿带,与校园的主、副轴线共同构成校园的绿色空间结构骨架。
(从体育馆出发,往新图书馆方向)
我们前往参观的是2007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图书馆新馆。它依山就势,坐北朝南,构成信阳师院的标志性建筑,整个校园景观以新图书馆为控制点,强调景观的现代感与文化品味。绿化、场地、艺术小品相互结合、灵活布局,校园随处都可以见到富有情趣的空间和构思新颖的小品,让信阳师范学院成为艺术的殿堂,文化的宝库。
(从图书馆出发,往艺术楼方向)
艺术广场位于半亩塘的东部、艺术楼之前,在棋盘状的辅地上以草地和平台形成阴阳交叠的图案,每一方格中可以放置教师、学生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展示品,作为师范院校艺术交流场所,为学生营造一处接受艺术熏陶的空间。
从艺术楼往北是生物楼和数学楼,在此办公的是生命科学学院有专业化的现代温室,并建有一定规模的苗圃基地,是校园绿地系统规划中生产绿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艺术楼出发,往新民大道方向)
我们现在走的是新民大道,新民大道取名于《大学》开篇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新民大道经半亩塘、逸夫楼、人文楼、化学楼直至正门东侧,贯穿大半个校园。新民大道北端行道树为白玉兰,中段为香樟,南段为大叶女贞,采用交错与变换的种植方式,不但丰富了植物种类,而且增添了景观效果。
(在新民大道上,远观桃李园)
桃李园的建设主题上:建设时,在保护现有桃树、李树的基础上,套种观叶观花的红叶碧桃、垂树、金丝桃、夹竹桃、红叶李等花木。红叶李幼叶紫色,红紫终年不褪,与碧桃同植,构成色调调和,花叶耐赏之景。山下水渠环山而卧,于幽静之中营造流水声,有“桃李
一溪穿南北”的风雅只趣。寓意桃李满天下之意,又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另外,桃李园环学生公寓而建,“三春白雪酿玉液,一腔热血育桃李。”取名桃李园既寓教师诲人不倦,又寓满园学子桃李芬芳。更寓学生腾飞有日,大展宏图!
(在新民大道与思齐路十字路口上)
新民大道在中部与东西向的景观大道思齐路形成校园的主要性十字路口,思齐路沿线布置绿化和景观小品,承担上下课等主要的人行交通功能。校园东部布置学生宿舍和体育活动区,是学生日常生活休闲和运动的区域。
可能已经注意到:这棵大垂柳与逸夫楼之间的距离很小,在建设时最大限度的保留和保护了这棵大树,在下面做了独立的多边形树池。与此相对应的是道路西侧的大榆树、构树,这两棵形态独具特色,树杆相互缠绕,故名“姊妹树”,寓意师院学子相互支撑共同进步。(从逸夫楼出发,往化学楼方向)
新民大道中段以装饰性的景观植物紫薇、红花酢(cu)浆草、葱兰草坪为主,采用乔、灌、草的生态园林种植方式,以疏林草地和景观植物群为主,与绿化步行通道接合在一起,形成校内联系的主动脉。弯曲的流线造型与西高东低的斜坡结合,既减轻了斜坡的突兀又增强了曲线的流动感,很符合朝气蓬勃的年轻气势,体现时代发展的动感。师生在绿带中交通、交流、交往,沐浴在绿色和阳光之中,当能感受到校园的高雅品味。
与西侧流线型绿化带相对的就是生长在化学楼西墙上的攀附植物——大家熟悉的爬山虎。这也是师院最独具特色的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从化学楼出发,往“教师之摇篮”方向)
沿新民大道走至此,就进入了教师之摇篮:透过这片樱花树就是师院最为古老的水杉林。水杉树干笔直、直耸云霄寓意党政干部人格伟岸、志向高远。考虑到水杉冬季落叶,师院人在水杉下下栽种了地被植物以提高绿地覆盖率,使这片“高风园”不愧天然氧吧的称号。
到这里沿途经景明、新民大道,校园主要景点也基本介绍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