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悼念张兆前老人
悼念XXX老人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杨柳伤怀,草木含悲!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此沉痛悼念XXX老人。
X公于2012年12月17日因病而卒,仓促之至,严容未睹,雅教未聆,令人感伤。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X公出生在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苦难岁月,童年饱受饥饿和穷困的折磨,只接受了几年跟读班教育,便为生计所迫远走他乡。曾在雅布赖盐池背过盐,也曾到新疆煤矿挖过煤,后来因长兄服兵役,家庭劳力缺乏,才结束漂泊回家务农。在外务工期间,饥寒交迫落下了终生未愈的严重胃病。即使如此,X公在外总能任劳任怨、与人为善,深得工友们信任。回乡后作为生产队一员,父母体弱、妹妹力单,他又全力负起家庭重担,凭年轻与一腔热血在田里耕耙种收,上水库掘石筑堤,走边外打柴铲草,酷暑炎阳下挥汗如雨,朔冬风雪中披荆斩棘,用勤恳踏实和无私奉献塑造普通劳动者的模范形象。包产到户给农村带来生机与活力,X公凭勤谨务实精耕细作,解决了小家庭的温饱,还是自家责任田成了全村的榜样田。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机遇与挑战,X公为奔小康投资开荒,战风斗沙不辞艰辛,栉风沐雨不怕困难,几年下来,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但从此他却落下了双腿疼痛行动迟缓的病根。尽管这样,X公侍奉父母细致入微,端饭送水晨夕不废;关怀子女周到备至,嘘寒问暖冬夏不忘。用勤劳节俭和热情细致谱写好儿子好父亲形象。近些年X公遗憾告别高强度劳动,在种好承包地的同时坚持摆个修鞋摊,不怕脏不怕臭,更不怕旁人鄙夷目光,用坚强与韧性塑造大写“人”的形象。2003年冬,妻子患病手术,X公炖汤熬药,旦夕服侍,寒来加热,暑来添风,扶卧搀立,殷勤周到,一切家务,尽皆包揽,里里外外,井井有条,他用耐心和细心塑造好丈夫形象。
盼子女成人,盼孙儿绕膝,此天伦乐,人生幸事。X公此生,子女已长大,可算功成;孙儿出世数月,亦算幸事。然未能听到声“爷爷”,此憾无以为补;当此正享天伦之时,天不佑人,实令人痛心哀哉。
X公,您一生正直无私,节俭自律,务实勤谨,任劳任怨,自强不息,团结邻里,帮助亲友,敬老爱幼,与人为善,是子女们的榜样,是晚辈的楷模,您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X公,您安息!
第二篇:悼念冰心老人
悼念冰心老人
魏 巍
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而她的光芒,将永远存留在几代中国人的心里„„
这是我献给文学老前辈冰心灵前的话。
像许多人一样,我是在少儿时代,已经接触到这位女作家散文诗一般的作品了。
冰心是1951年从日本归来投向祖国的怀抱的。她后来在悼念毛主席的文章里,曾极其生动地描写了她归国前夕的心情。她说,1949年的秋天,她曾独坐在日本海岸的一座危崖之中,四无人声,在读一本小册子: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读着读着,她的心门然地开了,如雨的热泪落到这光辉的小册子上。她说,这时她抬起头来,灿烂的朝阳已笼罩到海面,闪烁起万点的金光。阵阵的海波不断地向我唱着:“你找到了救星,你有了国家了。”
以下,她写道:
“当时敲响我心弦的还是这段的第一句:‘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那时远在异国的我,是空虚寂寞、苦闷消沉,好像一个迷路的孩子,在暴风雨之夜,在深山丛林的没膝泥泞中挣扎行走。远近的重峰叠嶂之中,不时传来惊人的虎啸和猿啼„„这时,我是多么希望在我眼前会奇迹般出现一盏指路的明灯,一只导引的巨手呵!
“现在奇迹出现了!一盏射眼的明灯向我照来了,一只温暖的巨手向我伸来了。黑暗扫空了,虎猿驱散了,我要走上一条无限光明幸福的道路„„”
冰心的归来,受到作家协会的热烈欢迎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从此,她就汇集到新中国建设的伟大行列里。不久,她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更加活跃在国内外的许多事务中。当时,我凝视着的冰心,总是显得那么年轻,那么活跃,充满着生命力。她的文章一篇接着一篇,宛若喷泉一般在不绝地奔涌。她满腔热情地歌颂着祖国的新生和祖国奔腾前进的脚步,歌颂着党所领导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歌颂着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我曾看到她瘦弱的身影也出现在十三陵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她挥汗如雨地一连写了四篇特写,来歌颂“小五虎”和“女尖兵”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人。冰心又年轻了,有如重新恢复了青春,真正的青春,她的创作也随同祖国前进的脚步踏上了新的高峰。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时我感到了从‘五四’以来从未有过的写作热情和‘五四’时代还没有感到的自由和幸福。”
我正是这时认识她的。
五六十年代,我们都是《人民文学》杂志编委会的成员。那时,张天翼同志是主编,李季同志是副主编。编委中还有端木蕻良等同志。每年大约总要开几次编委会,每逢开会,天翼总要找一个馆子,让大家打打牙祭。尽管编委中包括着年龄不同的几代人,却都能平等相处。尤其是冰心同志,她整整比我大二十岁,她登上文坛的年龄,也正是我出生的年代。但我觉得她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总是那么平易随便,谈笑风生,似乎我们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距离。因此,那个编委会显得很亲密,宛如一个家庭。我记得,在饭桌上,有一次李季竟直呼冰心为“大妈”,冰心似乎吃了一惊,忙问:“你怎么这样叫我?”李季说,“你比我的年龄大得多嘛!”冰心笑了。
1958年,志愿军自朝撤军时,我第三次赴朝,写了《依依惜别的深情》。这篇散文,竟荣幸地受到冰心同志的青睐。在1960年的《语文学习》上,她发表了一篇较长的评析和推崇的文章,使我深受鼓舞。我曾当面表达了深切的谢意。近些年来,她还常常赠书予我。每逢她有新著出版,如《记事珠》、《关于男人》等,总亲自签名寄来。1986年末,三大卷《冰心著译选集》出版了。次年2月,记得是在一个什么会议上,一个人抱着一大摞书,分赠给林默涵、贺敬之、刘白羽和我等四人。我当时打开一看,就是这一套《冰心著译选集》,上面有冰心的签名。第二天,我就登门去拜谢她。在她那间小小的淡雅的客厅里,我看见她从卧室出来了,围着一个类似幼儿学步用的小护圈儿借以稳步。她笑着解释说:“这是一个美国朋友送给我的。”原来她自得脑血栓以后,出外靠坐轮椅,在家就靠这个了。那天我们亲切地谈了很长时间。虽然她已年近九旬,我看她目光依然那样明澈,头脑依然那样清晰,心里很高兴。那间客厅,总是挂着一副梁启超书写的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梦中飞”。我想老人家一定很喜欢这副对联,也许祖国无尽的雄奇瑰丽的山岳,仍时常出现在她的梦境中吧!
今天,这位可敬的世纪老人已经仙逝了,近几年我没有更多地去探望她感到深深的遗憾。我认为,她不仅是“五四”以来有重大影响的作家,而且是一个正直的人,热诚的人,值得 尊敬的人。自她从国外归来以后,她是诚心诚意地热爱着我们的党,热爱着党的领袖,热爱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她的心是同党贴在一起的。她同党员作家的关系也是亲密无间的。而且我感到她是一个谦逊的人。她没有大作家的派头,从不故步自封,也从不讳言老知识分子的改造。她是真正把周总理的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铭刻在心的。她在1954年出版的《冰心小说散文选集》的自序中就说过:“我开始写作,是在‘五四’运动时期,那正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新的阶段,当时的中国社会,是无比的黑暗的。因此我所写的头几篇小说,描写了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方面,但是我只暴露黑暗,并没有找到光明,原因是我没有去找光明的勇气!结果我就退缩逃避到狭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写歌颂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行的‘人类之爱’„„ ”我想,从这里就可以找到冰心能在五十岁以后再度创造新的辉煌的根本原因了。不断地改造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是冰心身上最可贵的特点。
我还注意到,数十年来,冰心是同我们一样经过许多风风雨雨的。但却看不到她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态度有任何改变。我甚至可以说,在她的文集里,找不到一句对党、对毛主席、对社会主义厌恨的话,不利的话。这一点,比起那些名为共产党员,提起党和毛主席就咬牙切齿、冷嘲热讽的人,真是胜过万倍、高尚万倍了!
愿善良美丽的灵魂安息吧!
第三篇:沈从文和张兆和
沈从文和张兆和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沈从文,
有些故事说起来,其实是很悲伤的,悲伤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沈从文这一生,只爱上过一个女人,他经历了千辛万苦追求到了这个女人,与她结婚,并相守一辈子,然而,在他死去之后,这个女人却说,从文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这个女人在后面又说,她直到后来才逐渐开始了解他,可这个了解,也是在沈从文死去之后,女人整理沈从文的文稿才逐渐发现的。最终,她发现的,也不过是认为沈从文是一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这个女人的名字叫张兆和。她曾经是沈从文的学生,也是沈从文一生之中唯一的妻子。1922年,年仅二十岁的沈从文,从湖南湘西凤凰来到了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他的梦想是想当一个作家。然而,只有小学文凭的他,遭到了别人无情的耻笑,以至于当胡适先生聘请他去老师,他教的还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这也在当时开了一个先例,由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乡下人”,去教一群高素质高文化的大学生。
沈从文初来北京的时候,他无处谋生,幸好碰上了丁玲的丈夫胡也频。他们两个人一起创办文学杂志,一起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28年以前的沈从文,写出来的文章,还相当的稚嫩,以至于并没有留下多少可以影响后来的文学作品。然而,也就是此时,胡适先生发现了他,并对人说,沈从文是一个天才,这样的天才,需要别人的好好呵护。
沈从文被胡适先生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这样,沈从文就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也就是当上老师的第一节课上,他认识了他后来的结发妻子,张兆和。
张兆和出身于江南的名门世家。她的父亲,是江南有名的财主。而且张兆和虽然皮肤有点黝黑,但却生得和江南的莲花一样清秀。当时,在学校里追求张兆和的男生,可以用排队来形容。张兆和的一个女同学这样来评价沈从文,说沈从文不过是追求张兆和的男人中,癞蛤蟆第十三号。
沈从文第一次给张兆和她们上课,便给她们留下了并不好的印象。沈从文此人生性木讷,说话带着很重的湘西口音,第一次给人上课就开始怯场,以至于有十几分钟呆立在讲台上,燥红着脸,说不出话来。讲台下的学生一片哄堂大笑,开始捉弄这个文弱的书生。捉弄的人当中,就有生性活泼的张兆和。
就是这个木讷的沈从文,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那个捉弄过他的学生——张兆和。沈从文不停地给张兆和写情书。一开始,张兆和就直接地拒绝了沈从文的求爱。可沈从文并不死心,他一直坚持给张兆和写情书,并还扬言,如果张兆和不答应,就去自杀。张兆和被沈从文逼急了,拿着一大摞情书,递到当时的校长胡适先生的办公桌上。胡适先生却笑着对张兆和说,你答应他罢,他是一个难得的天才,这样的天才需要好好的呵护。
沈从文,确实是一个怯弱的天才。他遇上了张兆和,无法该用幸福与不幸来形容。他追求张兆和的过程,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逼得后来张兆和也有些心软了,只好对他说,如果她的父亲答应的话,她就不反对两个人进行交往。幸运的是,张兆和的父母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并不反对接受沈从文这个文弱的湖南湘西人做他们的女婿。
1933年,张兆和与沈从文在北京结婚。
从1931年开始,也就是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关系开始密切的时候,沈从文逐渐创作出了他的几部奠定了他文学大师的文学作品,分别是《边城》,《湘行散记》等等。在他的好几部作品里,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无一例外地是皮肤黝黑,相貌清秀,比如《边城》中的翠翠。而这种相貌的原型,便是他的妻子张兆和。沈从文还写过一篇名叫《三三》的小说,里面叙述的是一个年轻少女的初恋。而沈从文就是一直以“三三”这样来称呼张兆和的,张兆和反 1
过来称呼沈从文作“三哥”。
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后不久,他就独自一个人回到了湖南。他在回家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湘行散记》。除了写文章之外,他不停地给张兆和写信,他在信中说,他原本计划是用一半的时间给张兆和写信,一半的时间用来写文章,可是,离开张兆和之后,他却一心地只想给张兆和写信,张兆和并没有随同沈从文南下的原因,我们无法得知。但是,后来的沈从文好几次写信催张兆和南下,都遭到了张兆和的拒绝。
到了1946年以后,张兆和和沈从文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危机。这个时候,也是沈从文出现了政治危机的时候。
沈从文曾经撰文挑起过京派与海派之争。他批判的海派之中,就包括了代表当时文化主流的左翼文化分子。而且沈从文写过的《边城》,《长河》等小说一直得不到左翼文化分子的重视,甚至引起了他们的恶言相向。郭沫若则直接撰文评价沈从文为文化反动分子。可惜,同被郭沫若批判的陈西滢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去了台湾,而沈从文却留在了大陆。沈从文的命运开始急转直下。
在1949年解放以前,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政治见解,发生了明显的分歧。他与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分居,只有到每天晚上,他才能回家去吃饭,走之前,还要带着第二天的早饭和中饭。沈从文在政治上孤立无援,在家庭上又遭到了自己结发妻子和儿子的拒绝。这种状态,对原本就很脆弱的沈从文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折磨。
沈从文的精神开始出现了问题。他好几次选择了自杀,幸而并未自杀成功。沈从文在精神崩溃的时候,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之后,沈从文便不再进行文学创造,改而进行文物研究。他是这样评价他的一生,他认为他这一辈子,根本就不应该写小说,写小说,对他来说,原本就是一个错误。直到1979年,沈从文的地位才开始得到改善,他被分配到研究所里,并有了自己的楼房,以及私人汽车。1988年,86岁的沈从文逝世。但这个时候的沈从文,已经不再进行文学创作了,没有发表过任何文学作品。
他的妻子张兆和在沈从文逝世之后,开始整理沈从文的文稿。她对人这样给她们两个人之间的婚姻下了个结语,“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这大概就是一段现实得悲伤让人透不过气来的爱情故事。要说中国近现代作家中哪两个人的情书最为有名,当属王小波和沈从文。
70多年过去了,还有恋爱中的文艺青年或文艺中年能够朗朗背诵:“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是沈从文为后来成为自己妻子的张兆和写下的,真正动人。
沈从文从1928年开始追求学生张兆和。彼时,张18岁,大一,面目秀丽,身材窈窕,性格文静,是公认的校花,出身名门望族,姐姐妹妹都是著名的美人。沈从文是张兆和的老师,对其一见钟情。经过3年的苦苦追求——胡适还曾为沈从文牵线做媒,这已成为才子佳人的佳话——张兆和终于接受并爱上他。
1933年夏天,他们在北京结婚。
然而——对,凡事就怕个然而——1933年8月之后(至迟不超过1935年8月),沈从文开始和文艺少女高青子“交往”,后来有人考证说此时张兆和正值怀孕生子。
初见面时,高青子的装束就是刻意模仿沈从文小说《第四》里的女主人公的装扮。在交往的过程中,沈从文将他和高青子的故事写成小说(高青子也根据此事写作了小说《紫》)。他向林徽音写信倾诉他之烦恼,并帮助高青子出书„„
沈从文已有家室,因此流言蜚语自然也传到张兆和的耳朵里。半个世纪后,她仍对此事耿耿于怀,但肯承认高长得美。亲友们居中调解,甚至要给高青子介绍对象(其中包括翻译家罗念生),以终了她和沈从文之间的关系。但不遂。
直到1942年,高青子才像自己的小说《紫》中描写的一样,飘然退出沈从文的生活。沈从文事后说:“因为明白这事得有个终结,就装作为了友谊的完美„„带有一点悲伤,一种出于勉强的充满痛苦的笑„„就到别一地方去了。走时的神气,和事前心情的烦乱,竟与她在某一时写的一个故事完全相同。”
最终,高青子跟一位工程师结婚。这事也许就算过去了。
1995年,曾被背叛的张兆和编完《沈从文家书》,在《后记》里说:“六十多年过去了,面对书桌上这几组文字,校阅后,我不知道是在梦中还是在翻阅别人的故事。„„有微笑,有痛楚;有恬适,有愤慨;有欢乐,也有撕心裂肺的难言之苦。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的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时光的洪水冲过。张兆和的这些话既苍茫又慈悲。
终于懂得,所以慈悲
第四篇:悼念张牧师
张牧师悼词
路球
得知张熙和牧师离世的消息时,我正站在金陵的小山上。
一个无边黑暗的世代,一个冷彻骨髓的寒冬,你静静离去的身影,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你身后留下的荆棘路,将永远呈现出你艰难人生的追求,你旷野先知般的足迹,将为无数寻找上帝的灵魂标识出通往真理的道路。
我不是张熙和牧师的学生,甚至没有机会和他相识,我是从张牧师的讲道和著述中和他相遇的,二十年了,对于我来说,正是这样的相遇改变了我的人生,一个在信仰上彷徨的中国知识分子,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信仰,怎样阅读圣经。你从书页中伸出的手紧紧拉着我,像父亲拉着自己的孩子。你让我明白了教义神学的荒谬,你让我知道,教义神学是希腊哲学形而上主义和本体论思维,是思辨语体织成的一个个概念和命题,完全违背了圣经的叙事语体和真理的教导,教义神学以一个自足的哲学体系取代了上帝的话语。
从奥古斯丁开始到现代教会神学,这个千年的教义学之网密不透风,阻断了通向上帝话语的神圣之路。我无法想象,你是怎样在这个深沉的夜幕里出发的,你挑战整个世界的黑暗,你面临最可怕的敌人,你是在向魔鬼阵营作最致命的冲锋。一个孤单瘦弱的战士,那需要什么样的勇气,什么样的忠贞,什么样的使命感啊,张老师,你就这样奋不顾身的冲了上去。从此,你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卷卷从未有过的属灵书卷,从《成为新人》到《独一真神》,你关于完全委身的教导将永远引领一代又一代神的儿女,你用你完全委身上帝的身影,成为你委身教导最完美的注脚。
你走了,你告别你亲爱的教会,你亲爱的弟兄姐妹。你为你亲爱的孩子们留下的荆棘路是通往十字架的道路,我似乎看到,我们亲爱的老师站在小路的尽头,正微笑着向我们伸出双手。
再见了,张老师!
(2013-02-12)
第五篇:张兆蔚个人总结
姓名:张兆蔚性别:女出生日期:1990年5月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工2011-1班学生
个人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积极响应学校团委的号召,我们学院同学张继伟、吴辉、陈亚飞、郭蓉、王丽萍和我按照计划于2013年8月19日前往国家级贫困县——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举行了为期三天的以“ '我的中国梦〃幸福内蒙古'——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爱心献公益"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那里的孩子和老人奉上一片爱心,送人一份温暖,让他们感觉到了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本次活动分为关注留受儿童和关爱空巢老人两个环节,20日早上我们一行人为老人和孩子们准备了慰问品。由于下雨,我们到村上已经快中午了,紧接着我们一一去看望了几位孤寡老人。首先,我们给他们介绍了我们这次活动的宗旨和目的:我们以“我的中国梦,幸福内蒙古”为主题,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一些爱心帮扶公益活动,为孩子和老人奉献一片爱心,送上一份温暖,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其次,我们了解了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且送上了我们带来的米,面和一些营养品,老人们对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些老人都已上了年纪,行动有所不便,生活的很辛苦。家里的孩子们都已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孩,为了生计他们都去外面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人。尽管孩子们给老人准备了足够的食材,但是挑水,捡柴,做饭,洗衣服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必须老人们自己解决。老人们的生活环境并不好,天气好的时候老人还可以在院子里晒晒太阳,但是如果遇到下雨下雪天或者老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因为外面的路不好走,他们只能在床上躺着,什么也做不了,没有人陪他们说话,有时候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听着老人们生活的不易,我们感触很深,尽管他们生活的很艰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最后,我们认真倾听了老人们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生命的认识,还给我们讲了一些他们的生活经历。我们陪着他们聊天,他们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对他们这个群体的关注有所提过,现在的生活也比以前好
了很多。我们能够去看望他们,听他们诉说,陪他们聊天,给他们的乏味的生活带去了一点色彩,他们非常高兴。老人们的真诚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动,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的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管生活如何艰辛,我们都应该接受并且怀着感恩的心积极面对我们的生活。
21日我们一行人去看望了留守儿童,他们都只有五六岁,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村上几乎只有老人和孩子们,条件有限,没有供孩子们学习的地方和资源。当他们知道我们是专门来看望他们时,他们非常开心,但是,他们并不怎么说话,总是躲在爷爷奶奶的身后看着我们。首先,通过他们的爷爷奶奶,我们了解了孩子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扶养教育,也很少回来看他们,他们只能在爷爷奶奶身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父母的关爱,也没有和其他同龄小伙伴们的童年乐趣,更没有系统的学习教育。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帮着爷爷奶奶放羊,放牛,没有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童年乐趣。对于留守儿童如何解决他们在成长生活中所留下的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让他们健康快乐的长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其次,我们把带来的学习用品和书包送给孩子们。当孩子们拿到属于自己的书包和图书时,他们很开心,也很激动,跟我们才变得不那么疏远。在拿到书之后,大家坐在一起听我们讲一些书上的内容,他们听的很认真,慢慢的也变得活跃起来,开始问一些他们不懂的问题和一些好奇的事情。我们都一一回答了他们的问题,认真讲解了他们好奇的事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了心理疏导,希望他们在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情况下也能尽可能的健康成长,能够开朗,乐观的面对以后的生活学习,能够体会父母的艰辛,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和爷爷奶奶。除此之外,我们还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安全教育以及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等道德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最后,我们给孩子们讲了一些我们的学习成长经历和学习的乐趣,还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各自的理想。有人想当警察,抓坏人;有人想当老师,学成之后回来教孩子们知识;还有人想成为一位科学家……孩子们的理想或朴实或伟大,最主要的是孩子很都有自己神圣的理想,也都有追求理想的决心。
参加了学院组织的这次以“我的中国梦,幸福内蒙古,关爱空巢老人,关注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使我对于生活和学习有了更多体
会和新的认识。与真诚而苍老的老人们的交流使我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和艰辛,看着他们恶劣的生活环境,才知道我们如今生活是多么的优越,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看着他们孤独辛苦的生活,又有太多的心酸和不忍,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安享晚年,而不是让他们独自生活,数着日子过日子,每天只有日出日落,那种精神上的孤独感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作为儿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为老人着想,尽可能的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儿女的孝顺。这次“三下乡”活动,老人们的生活让我有了很多对生活的体会,同时,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和对外界事物的好奇也引人深思。从小没有父母的关爱照顾,只有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相依为命,让他们的童年少了太多的乐趣。比起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同龄人,尽管他们更能体会生活的不容易,但是他们的幸福指数低了太多,他们的童年少了非常关键的一块。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他们却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生活的无奈让他们从小自力自强,而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给他们希望,让他们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和无奈,鼓励他们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