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曲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时间:2019-05-15 05:4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2016学年山东省曲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2016学年山东省曲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第一篇:2015-2016学年山东省曲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测试

高一历史试题,2016.0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 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1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

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B.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C.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D.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2.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

谓“王官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

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

A.等级制度森严

B.宗法色彩浓厚

C.文化生活丰富

D.法律制度严苛

3.西汉时期,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使诸列侯、郡守,各择其民贤者,岁贡各二人

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的主张。其主张主要是

为了

A.搜罗王国人才以削弱王国实力

B.完善选官制度以巩固统治

C.削弱地方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皇帝权力以遏制相权

4.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

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唐代

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

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

C.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

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 5.《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

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

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A.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C.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6.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时代特点不包括

A.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主张

B.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任务

C.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7.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片段,它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现了辛亥革命的主要历程。图中

的①②应是

A.湖北军政府成立

同盟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

D.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8.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五四运

动所体现的“更新的时代烙印”是指

A.首次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领导

D.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9.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怅;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与该誓词相关的历史事件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B.动摇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迫使袁世凯取消了帝制 10.观察右图,对图中历史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进攻长沙是为掩护起义主力向井冈山转移

B.起义部队转向农村是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

C.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道路

11.观察下图,当时毛泽东致信并盛赞蒋介石,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

A.出师讨伐北洋军阀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正面战场组织抗战

D.倡议国共两党合作

12.下列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中,50年代版本反映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不结盟 13.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

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城邦居民

B.妇女儿童

C.公民

D.奴隶 14.美国宪法规定,众议院享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该规定旨在 A.实现权力制衡

B.维护国家统一

C.扩大议会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

15.1832年6月,英国议会选举改革的方案得到国王的批准,其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

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英国的这次议会改革

A.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B.满足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C.进一步加强了议会的权力

D.满足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16.史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

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由此可见,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巴黎工人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

B.经济水平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C.巴黎公社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

D.无产阶级的人数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 17.史家认为,1871年的德国宪法,“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主要是由于

该宪法

A.不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B.没有反映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要求

C.没有顺应资本主义潮流

D.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国主义的色彩

18.“1917年春,对城市的食物供应越加匮乏,发生了面包骚乱。„„没有预先的计划,没

有流血,没有组织,二月革命就这样爆发了。”这表明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主要是由于

A.临时政府的腐败无能

B.布尔什维克党的宣传发动

C.城市生活资料的匮乏

D.城市工人阶级的普遍觉醒 19.观察右图,美国的真正目的是

A.稳定并控制西欧以遏制苏联

B.帮助战后西欧渡过难关

C.输出过剩资本获取利润

D.与西欧军事结盟以对抗苏联 20.二战后,“去殖民化并没有结束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或给先前被统治的民族带来和

平与繁荣”。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

A.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团结的局面

B.世界超级大国的干涉

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D.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3道题,每题20分,共60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2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

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

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

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8分)

材料二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

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

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 目的。(4分)

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

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

用。(8分)

2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过逐渐出现的一些变化,促使贵族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向平民做些让步,当然这种让步也是审慎的。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一一这大概是刻在12 块青铜牌上的法规,竖立在广场上一一就表现出一种新的精神。

一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中的历史地位,分析说明它表现出了哪些

“新的精神”。(7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 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7分)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 教之差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 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 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6分)

2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中美在1844年签订了两国之间第一个条约即《望厦条约》以来,中美关

系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在这150余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都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已经今非昔比。……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

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社会科学》(1996年09期)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

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8分)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三 2014年7月9日,习近平在第六轮中关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关人 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发表致辞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关两国合则两利,斗 则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 灾难。”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展望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并加以简要说明。(6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测试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I卷

1.B 2.A3.B 4.C 5.D 6.A 7.C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D 16.B 17.D 18.C

19.A 20.C

第Ⅱ卷

21.(1)制度:郡县制。(2分)

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或以

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2分)

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

统一)。(4分)

(2)由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同姓诸侯王。(2分)目的:削弱王国的实力,加

强中央集权。(2分)

(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4分)

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

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2.(1)地位:是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3分)

精神:政治妥协,贵族向平民让步;法律条文向社会公开,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

力。(4分)

(2)趋势: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3分)

影响:《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4分)

《1787年宪法》确定了美国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度;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

(4分)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保了德国皇帝的权力,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确立了德国的 君主立宪制。(4分)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立法权属于议会;标志着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最终确立。(4分)

(3)政体: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政体(资产阶级共和政体>。(3分)

地位:《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里

程碑)。(3分)

23.(1)痛苦:八国联军侵华(或门户开放);效仿:建立中华民国(或颁布临时约法);合 作:共同反法西斯(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对抗:抗美援朝(或朝鲜、越南战争)。(8分)

(2)变化:由敌对到关系开始正常化。(2分)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或多极化趋势

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处于守势。(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前景一:和平友好。(2分)原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人民反对战

争,呼吁和平;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

可)

前景二:摩擦不断,关系恶化。(2分)原因: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的冲

突等。(4分)

前景三:时有摩擦时有缓和(或曲折发展)。(2分)原因:参照前两个方面。(4

分)

第二篇: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枣强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出现”家天下”的局面是在

A.夏禹时代

B.夏启时代

C.周武工时代

D.周公旦时代

2.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据此推断,假如是在西周期,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堂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兼单,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家天下

C.君权御授

D.至高无上

4.贵族政治下,贵族御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官位不能世袭,于“流官”。中国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确定于

A.分封制的实行

B.宗法制的实行

C.郡县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实行 5.某朝皇帝下诏,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并由皇帝亲自考试,内容有四项:“朕之不德,史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宁,”这是指 A.秦朝时期军功爵位制度

B.汉朝时期察举制度 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

6.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外进行大规模屯用,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行→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7.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B.体现了宋统治者的虚伤 C.突出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D.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8.从秦汉到明清,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加强,下列措施与之无关的是

A.汉朝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明朝废丞相、设殿阁 D.请朝议政王大会议

9.1728年雍正帝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士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深入黎平府古州、都匀府丹江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也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改设村县。对改上归流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A.废除土司制度是历史的退步 B.如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C.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D.增加了叛乱因素

10.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

A.是一场屈辱战争 B.是一场反到战争

C.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11.丘蓬甲的诗《往事》:“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首诗写于哪件事发生后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太平天回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2.下列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的工具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C.清政府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伴 13.美国《时代》载:“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评述的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4.右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侵略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保证 C.中国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D.日本侵略势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15.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6.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指的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变乱

C.北伐西征

D.天京陷落 17.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 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成

18.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扶清灭洋

B.民族独立

C.建立民主共和

D.建立社会主义 19.1922年6月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深切地认识到不能”单独依靠兵力”,而且要依革党的力量,而当时的国民觉党员构成“非常复杂”,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国民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组织纪律无一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孙中山痛感有彻底改造的必要。对此他的革命实践主要是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定的主张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20.1928年中共六大指出:“秋收武装起义在许多地方扩大了党在农民群众之中的影响,将土地革命的口号渗入了广泛的农民群众的意识之中;后来维续发展的农民斗争,以全于许多苏维埃区域之创立,大致亦由于秋收武装起义的影响。但是,秋收武装起义的政策之机械地应用,亦就发生有些地方的玩养武装起义和军事冒险的行动。”这表明中共六人 A.否定了城市暴动是革命的主要模式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肯定秋收起义和土地革命口号的意义 D.指出秋收义导致军事冒险主义盛行

21.1937年8月1日,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指出:“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面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因此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受束缚。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红的特长,给日相当打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B.坚持发动群众避免与日军交战 C.不与国民党车队配合作战 D.概括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2.1954年第一届全图人民代表大会得开,中央人民政府各部委部长安排了约40%的非中共人士和少数民族人士。后来李维汉指出:“中央对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名额、对民主人士的安排原则、比例,以及对国家领导人员的安排,总的说来是成功的,体现了党与非党人士的团结合作。”这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 B.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实行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得到落实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形成

23.建国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8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我国尚未认识到“人大”的重要性 B.“文革”小组代行其职能

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 D.民主法制造到严重破坏

24.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陶前看》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此国家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结束了“文革”

D.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法》

25.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是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这说明“九二共识”的实质是 A.回答了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性问题 B.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C.两岸开展对话的前提坚持九二共识 D.“一国两制”是国家统一的唯一选择

26.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另起炉灶” C.多边外交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来之不易。这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中美关系改善的后果不包括

A.调整了中美苏大三角的关系,导致中苏关系恶化 B.实际上结束了我国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做法 C.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苏联、东欧剧变对中国的影响 D.为中国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8.1996年中、俄、哈、吉、塔五国确立的上海五国机制,于2001年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A.有利于亚太经济的健康发展

B.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专注于成员国之间科技文化的合作 D.展示了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29.克里斯提尼建构的新部落制度不同于以往以地域作界线的行政区划,每个新部落都包含城邦的不同地区,相互散落且并不联系。因为他知道雅典的贵族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性,若城邦以地域作分区或部落的话必定会使各个贵族派别拥地自重。这说明克里斯提尼改革 A.消灭了氏族贵族

B.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C.关照雅典的贵族利益

D.使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

30.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遣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31.伯利克里说:“我们既关心个人事务,又关心国家大事:即便那些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也不乏足够的参政能力。因为唯独雅典人才认为,不参与国事乃平之辈,而不止是懒汉。”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

A.是全体雅典居民的民主

B.戴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C.存在着派别之争

D.存在着各种资格要求

32.关于雅典民主制度,柏拉图曾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柏拉图这段话的意思是 A.民主制必须是完全自由的 B.民主泛滥造成社会混乱 C.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 D.雅典社会彻底实现了民主

33.《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 A.罗马法律残暴野蛮 B.保护了贵族的利益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平民的利益遭到践踏

3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各种社会矛盾

35.“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同格言,典型地说明了英国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国王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B.议会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C.三权分立 D.分权制衡 36.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逐渐削弱。到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王权大大衰落。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实际上都是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王权只是象征性的。君主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 A.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 B.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C.是英国历史传统的延续 D.导致了英国政局动荡

37.从美国第一届国会开始,逐步形成了两个派别。而经分化改组,到南北战争前正式建立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它们轮流执政,正式形成了两党制度。从下图可以看出美国两党制的实质是

A.及时调整对策以适应民众需求 B.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C.不断选出人才,推动政治清明 D.互相制约监督,确保政局稳定

38.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A.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D.自由党和保守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39.“

一、国会议员和联邦总统分别按不同的选举办法产生。

二、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也无权要求总统辞职,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三、联邦法官一旦受任,如无失职行为将任职终生。

四、每个政府部门的成员都不能兼任其它部门的职务。”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

B.确保了相互制衡 C.限制了总统权力

D.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40.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 B.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议院 C.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既是立法又是权力机关

41.20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议上讲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撒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以下内容不能佐证这一论断的是

A.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B.美国建立联邦政府

C.法兰西历经艰难曲折建立共和国 D.德意志的分裂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4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是指 A.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 B.采取了邦联制的形式 C.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43.1871年德意志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有其自身特点,下图揭示了其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A.德国的民主进程任重而道远 B.德国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C.德皇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D.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44.“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提出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D.《四月提纲》

45.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 C.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D.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的程度 46.斯大林说:“十月命是世界上第一个打破了东方被压迫国族劳动群众数百年来的沉睡并把他们卷入反对世界帝国主义斗争的革命。在波斯、中国和印度效法俄国的苏维埃成立工农苏维埃的事实,十分有力地说明这一点。”这主要是指十月革命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B.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C.建立了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制度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47.1917年11月8日,苏维埃俄国发布《和平法令》,揭盛和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掠夺目的,要求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向英法德三国工人阶级呼吁,“帮助我们把和平事业以及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对《和平法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苏俄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B.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C.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D.要求英法德工人阶级参加苏俄红军

48.针对美国的政策,斯大林采取了相应对策:巩固推尔塔体制成果,加固东欧阵地;在理论上明确“两个阵营和两个平行市场”概念;立足于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这必然要与另一个同样因经济和社会性质而要在国外率行全球护张和进攻战略的美国发生全面对抗和冲突,从前不可避免地使自己进入冷战。”下列对冷战的影响理解错误的是 A.导致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B.造成了德州、朝鲜的长期分裂 C.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歲争的爆发 D.导致国际局势的一次次紧张

49.1962年,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 B.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C.主张欧洲独立自主 D.企图称霸欧洲大陆

50.2016年,93岁的美固前国务卿、中美建交的开拓者基辛格指出:“问题何在?在于我们将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归根结底,所有国家最后都要参与世界秩序的构建。”20世纪末,在向“新秩序”转换的过程中 A.地区冲突消失 B.“冷战”思维终结 C.多极格局诞生

D.国际力量对比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51题12分,52题13分,共计25分)5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候王以外,刘邦又分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城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乳《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周的封建”的含义及以后发展所导致的危害。汉初实行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区划有哪些创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6分)

32.(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责任内阁大李记(部分)1714年

乔治一世即位。

1718年

因语言障碍,乔治一世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1721年

乔治一世任命首席对政大臣、议会多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首相。

1742年

因受下院多次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这成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标志。1782年

英国在北美失败,首相诺斯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发展。1783年

乔治三世任命小皮特为首相并组阁。

1784年

面对议会的反对,小皮特别出心裁地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并最终在大选中获胜。这表明英国责任内阁制继续发展。

材料二

人们把他(年盛顿)弥留之际交给华盛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叔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传

材料三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N·佩弗写道:“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容。(5分)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美国的政体形式如何?(3分)

(3)材料三中前后两种观点,哪一种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美国政体在我国历史上留下过怎样的痕迹?为什么说“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5分)

第三篇: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析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汉武帝曾经告诫大臣们,“在位上,而不能进贤者;不举孝,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也,当免。”材料主要说明西汉

A.选官与任官的制度开始确立 B.加强了对文官队伍的监察

C.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僚制度 D.形成了完善的官员考核制侧度

2.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

A.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 B.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 C.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 D.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3.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这说明中国古代

A.通过司法介入维护纲纪 B.明确监察机构相关职责 C.加强监察官员权力制约 D.重视监察官员选拔资历

4.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 A.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B.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 C.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5.雅典“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材料强调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城邦至上的公民意识 C.城邦公民自由平等 D.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6.古罗马法规定:所谓欺诈债权人,就是在债权发生之后至债权得到清偿之前的这一阶段中,如果债务人使自己的财产减少(如挥玻财产、转让封产、场加自身负担的义务等),则该行为是对债权人的欺诈。这说明古罗马法

A.注重法律裁判程序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审判过程重视证据 D.诚信成为立法原则

7.有人说,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作者强调

A.君主立宪制确立了法权至上的原则 B.社会发展要求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C.“光荣革命”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 D.英国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 8.1914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工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这说明当时政府

A.极力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 B.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 C.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 D.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

9.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大凉山冕宁彝民地区,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呼叮全体彝族民众“赶快团结起来,把军阀驭逐;设立夷(彝)人政府.夷(彝)族管理夷(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共开始探索实行民族区城自治 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始建立 C.民族政策有利于红军的战略转移 D.红军驱逐西南军阀创建革命根据地

10.中国全面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俊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到1938年初,美国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在美国形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这表明中国抗战

A.改变了美英远东政策的走向 B.牵制了日本世界战略的展开 C.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唤起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11.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指出:“凡是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商店,在广场上、屋顶上或门前设置有固定旗杆者,每逢星期日及纪念日,均须悬挂国旗,日出时升旗,日落时降旗。”这反映了

A.中共对国家统一的服膺 B.党旗成为根据地的象征 C.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D.边区政府规范国旗悬挂

12.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级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这表明截高乐时期的外交

A.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 B.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 C.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 D.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

13.宋人记载的关于富民比例的资料显示,从北宋仁宗康定元年到神宗熙宁九年,富民的比例从接近20%,下降到不足10%。这一变化反映了当

A.户籍政策调整 B.城市经济发展 C.贫富差距减小 D.土地兼并严重 14.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以上宫员禁止经商。然面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庆时期,首辅徐阶就在老家华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反映了明代 A.轻商观念发生改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政府史治日益脚致 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15.鸦片故争后的头十年,中国人口依然保持着继续增长的势头,到咸丰元年太平天国革命的前夕,人口达到43200余万,比1840年净增1900余万。这一状况表明当时中国 A.受到外国侵略影响 B.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C.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D.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16.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A.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B.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C.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D.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 17.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新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这些决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农村所有制结构 B.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深入推进‘大跃进”运功 D.扭转当时农村经济形势

18.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巡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在全欧开展 B.欧笑建立直接商贸联系 C.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 D.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改善

19.到19世纪初期,许多下岗的机器纺织工、无地的农工、流浪汉和爱尔兰人等潮水般涌进英国手织业,其手织工人队伍迎来了大膨胀阶段,英国手织业发展到繁华旺盛的阶段。这反映出

A.英国手工业受到了机器工业冲击 B.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 C.手工业成为机器工业的瓜耍补充 D.英国政府推行了自由放任政策

20.1927年苏共十五大指出:如果说,在新经济政策初期,国营企业几乎起不到作用,而私人资本却相对地起着重大的作用,那么,在此时,社会主义工业等就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决定性和主导的作用了。该论断 A.为社会主义全面改造指明方向 B.错误的估计了苏联实际 C.标志着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放弃 D.表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1.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色各样的励志读物讲的都是华尔街的故事,而商业广告也致力于宜传这种对“成功”(即快速致富)的膜拜。比如汉密尔顿牌手表的广告词是:“你能告诉一个成功的男人他实现成功的时刻吗?”这种现象

A.有助于美国人民快速发财致富 B.成为美国闲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C.不利于美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D.折射出美国经济政策即将转变

22.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7年、1941年和1945年的财政收入分别为8.7亿、20.24亿和216.519亿元法币。财政收人的不断增加

A.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B.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得益于加大关税的征收力度 D.显示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2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否决了一项拨款57亿美元的公共工程和地区发展及21亿美元的学龄前儿盆教仃法案。到1973年他宣布已取消包括经济机会法在内的社会立法142项。这表明美国

A.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B.实行战略收编政策 C.总统破坏权力制衡 D.导致人民更加困苦 24.《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行在强调 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封邦建国利于统治 C.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家国亲情本是一体 25.《新全球通史》“在此后的许多个世纪里,人们学习儒家经典并借此在政府里谋求官职,同时在业余时间里,反思人的本质——即在白天信仰儒家思想,在晚上实践道家思想”。在作者看来

A.儒家与道家思想对立面相互排斥 B.道家思想成为儒家积极入世心态的一种补充 C.道家主张人与应该自然和谐相处 D.儒家思想邦助人们解决当时政治和社会难题 26.《宋史·选举志》载:“中兴以来,建太学于行都,行贡举于诸郡,然奔竟之风胜,而忠信之俗微。亦惟荣辱深沉,不由学校,德行道义,取决糊名,工雕篆之文,无进修之志,视痒序(学校)如传舍(旅店),目师路如路人。”材料中作者

A.肯定政府大兴文教培养治世人才 B.鼓励创办私人学校

C.批评官学偏离立德育人的办学宗旨 D.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7.葛长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人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科说明宋明理学 A.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B.主张先有理后有物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28.有人说,我国历史上曾提倡过科学,而科学所以不为人重视者,实因中国人太重实用。为什么我国民族太重实用呢?实由地理、社会、文化环境使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古代只注重实用导致科技落后 B.缺乏逻辑思维导致理论迟滞 C.地大物博的环境导致人们懒惰 D.固守农耕文明不利科技发展

29.关羽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宋代正一派通士编造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关羽故事的流传

A.还原了历史的绷节,增加历史的真实 B.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 C.丰富了正统史学说观,扩充历史的内涵 D.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 30.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西塞罗强调苏格拉底

A.把哲学讨论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社会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D.否定了神或命运对宇宙自然的决定作用

31.有人指出,无论是作为思想启蒙,还是作为实践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以自己特有的

方式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由此表明五四新文化运动

A.宣传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推动了中国壮会各阶层的思想解放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担负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

32.我国从l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l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举措是

A.逐步建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旅 “科教兴国”战略 C.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落实“三个面向”方针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年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在就职前应作如下宣誓或郑重声明:“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按照传统,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下,当选总统需手按《圣经》宣读誓言。此外,第6条规定: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发官员均应宣誓或郑重声明拥护本宪法。——摘编自邓静秋《各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比较》

材料二 1894年兴中会成立会上,孙中山带头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监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拟定盟书后带领大家举右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失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谕此,任众处罚。”1912年1月1日晚10时,孙中山在南京原两江总督衙门就任临时大总统,便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特点。(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宣誓的不同。(4分)(3)综合以上材料,探讨就职宣誓制度的价值。(4分)3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粮食逐渐成为各国之间自力的重要工具。特别是,随着美国在全球粮食市场上主导地位的逐部确立“粮食”日渐成为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政治意图、遏制战略对手的重要手段,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真正注意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在70 年代初,全球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在世界范围内歉收,一些主要国家的粮食产量和输出量大幅出现下降。前苏联也改变了以往屠宰牲畜,以降低粮食需求的做法,开始进入国际粒食市场大量购买粮食,加剧了国际粮食供求紧张状态。世界上出现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到80年代,仅非洲饥饿人口就达1.5亿,每年有500万儿童饿死。

——摘编自安毅《世界格局调整中各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贸易、流通与储备政策》等 材料二

——据张颖《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演进及前瞻》等编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粮食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粮食状况的发展趋势及原因。(10分)35.(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摘自朱熹《朱子家训》

材料二 康有为坚决反对封建礼教中的一些陋习,他不但阻止女儿裹足并成立了不裹足会,希望通过破除这种愚昧的残忍行径减轻更多妇女的痛苦,他把教育作为开展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们关心时事、独立思考、通经致用、挽救世变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他著书立说,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中描绘了理想政治蓝图,希望通过社会变革,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他一生有很多探寻中国道路地实践,其中“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运动是影响比较大的政治实践。虽然变法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但这些变法的具体方案无疑是中国向近代化方向迈进的先进性举措。

——摘编自《论康有为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子家训》中所倡导的治家理念并指出其时代意义。(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家国情怀”的表现并指出其时代背景。(7分)

3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文明互动是一个双向的或多项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各个文明之间既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有相互冲突、相互协作。文明互动更多地强调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和了解,强调各种文明应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结合材料,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围绕“文明互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

1-10:CBDDB BABCA 11-20:ABDAB DDBCA 21-30:CAADB CCDDB 31-32:DA 33.(12分)(1)宣誓主体广泛;突出宪法的权威;体砚三权分立、权力制约;手扶《圣经》宣誓,彰显宣誓的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4分)

(2)前者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后者是为了在中国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前者是对政党负责,后者是对国民宣誓。(4分)(3)树立法治信仰。凝聚共识力量;强化民主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4分)34.(14分)(l)历史背景:“冷战”的影响;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苏联政策调整;气候灾难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4分)

(2)趋势1:粮食产量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分)

波动原因:中苏关系恶化;国内政策失误及自然灾害;上升原因:政策调整(尤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等因素。(4分)趋势2:粮食进出口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净进趋势增长。

波动原因: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等因素影响;增长原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4分)

35.(1)家国情怀,重德修身,家庭和谐,读书明理。(4分)继承和弘扬了儒家伦理思想,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3分)

(2)去除封建陋习;用教育启迪民智;从理论上寻找治国出路;以变法改变社会现状。(4分)列强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朝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入;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刻。(3分)36.(12分)示例:

论题:元明清时期“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推动了中西方文明的发展。(2分)

元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将西方文化带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影响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促使部分中国人(士大夫阶层)开始面向世界。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剧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战胜封建势力有重要推动作用,启蒙思想家也利用儒家思想来反对基督教神学。中国文化成为推动欧洲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动力之一(8分)

总之,元明清时期,中西方文明的互动,推动了双方的社会发展和世界的进步。(2分)

第四篇:山东省曲阜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曲阜市2014-2015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2014.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一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

A.民货君轻

B.天行有常

C.兼爱非攻

D.和而不同

2、从服务现实的角度出发考察老子的思想.对我们级有利用价值的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朴素辩证法思想

D.唯物主义思想

3、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并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B.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C.“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4、右侧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古代裕家思想发展历程简图:其中③处所示状况出现的 主要原因是()

A.程朱理学开始兴起和发展

B.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深人人心

C.独尊儒术日益成为社会主流

D.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各个领域

5,“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行,尤所适而不在。”材料中朱熹认为历史发展动力的实质是()

A.大理

B.字宙

C.儒家的伦理进德

D.人本

6、《万历十五年》写道:“李蛰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李贽成为近代中国进步思想的先声

B.李贽的悲剧是当时时代和社会环境的结果

C.李贽的思想未从根本上动摇濡学统治地位

D.李贽对现实的批判引起统治者的不满

7、“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析学思想中相似的是()

A.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B.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C.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8、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的古典文化中心,如希腊、中国,人类的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下列主张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④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材料中““人文主义运动”是指()

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10、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人。圣经的一切话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使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11.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空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撤(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空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12,“……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中省略的内容应是()

A.钾者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13、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行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人类社会的第三大定律是指()

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

C.社会契约论

D.二权分立

14、马克思在《共产党宜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I讨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墓础……”。最能印证其上旨的是()

A.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人文思想

D.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墓础

1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和印刷术

B.造纸术和火药

C.印刷术和造纸术

D.火药和指南针

16、《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

A.理论探究

B.适可而止

C.注重实用

D.注重实验

17、王冕的《里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A.原始岩两

B.山水画

C.风俗画

D.文人画

18、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理”“明自如话”。该评价主要是肯定元曲()

A.以文人抒情写意为主流

B.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C.体现凝承与沉郁的特征

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19,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剧中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①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②汉惠帝刘盈带皇后嫣儿在院中放烟花

③乾隆皇帝夸奖永琪为小燕子做棉花椅

④年迈的康熙皇帝兴高采烈地点看京剧名段《斩马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典型地反映这一时期学习西方基本特征的是()

A.林则徐等人“师夷长技”的新思想

B.洋务运动

C.郑观应等人学习西方制度的新主张

D.维新变法

21、万木草堂是19世纪末康有为开办的新式学堂,它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的共同特点是(A.都讲授西方政治思想

B.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 C.都旨在宜扬传统伦理

D.都引导学生研究西方制度

22,"盖自三权兑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以上主张属于()的观点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23,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宜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们导者们则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B.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24、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5,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6.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A.驱除挞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7、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②颁布《临时约法》

③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④提出“新三民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解放思想

D.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9、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

30、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发展和提升”主要表现在()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

B.三大改造理论

C.利一令卞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D.引进外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曲阜市2014-2015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纸,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I卷(非选择AL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31.(12分)对于历史上“民本思想”传统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反映了中国思想史、政治史发展的重要特征。

视角一: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寿秋战国时期的亮。

—冯天愉等著《中华文化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3 分)

视角二: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

材料二(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2)依据材料二,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思想?(1分)这一思想具有什么影响?(2分)

视角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材料三“驱除犯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同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四(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日平均地权,二日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共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据材料三、四,指出在民族主义方面这一“质的飞跃”主要是指什么?(2分)在关注民生上,新共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2分)新三民主义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2.(14分)反思,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华民族只有在反思中才能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鸡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在“文革”后,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

——陈旭麓《浮想录》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反思”时期’‘渐知诸事不如人”的主要表现。(2分)列举在这种反思基础上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反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中“大失误”指的什么?(2分)为走出失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经济和思想上做出了哪些努力?(4分)

33.(14分)在法国启蒙运动史上,孟德斯鸠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三权分 立学说对现代西方的政治民上化进程乃至整个人类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 料:

材料一“国家应该分权治理,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他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他们分别由议会和君主掌握”。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这就是英格兰的基本政体:立法机关由两部分组成.他们通过相互的反对权彼此钳制,二者全都要受行政权的约束,行政权又受立法权的约束。”

——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担心君主或议会可能会制定一些暴虐的法律并苯虐地执行。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五,自由也就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就将由专断的权力处置,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司法权如果与行政权合并,法官就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由同一个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国家决议的权力以及裁决罪行或个人争端的权力,那就一切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来源。(2分)

(2)据材料一、三,说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怎样的发展?(2分)其目的何在?(2分)

第五篇: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定稿)

1、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书序》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①臣服于商王朝 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④ 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4.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

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5、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 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

②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回忆录 ③万人坑遗址

④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1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B.“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8.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9.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四十年 10.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中国人民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11、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万隆会议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1949年,这串“东海捧出的珍珠”再次与“母亲”分离。为了让她早日“回来”,邓小平提出

A.“九二共识” B.“九条方针” C.“一国两制”构想 D.八项主张)2

13.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14.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15.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准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来自波斯的商人

16.《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权 B.罗马法强调“轻罪重罚” C.罗马法重视道德修养

D.罗马法蔑视人权

17.2009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布朗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

1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时采用了右图资料。对其解读最正确的是

A.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B.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C.体现了三权的分立)3

D.反映了联邦政府权力结构

1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20.下面是一副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旗)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1.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A.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界的崛起

22.《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23.“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 D.德国分裂

24.2010年11月23日,朝鲜韩国在延坪岛海域相互炮击。此后美国韩国日本举行多次军演,头)4

半岛局势持续紧张。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朝鲜半岛便处于60多年的分裂状态。在这60多年中

①南北朝鲜由美苏占领区发展而来

②在“冷战”阴影下朝鲜分裂 ③朝鲜战争是两极格局下的局部热战 ④中国迫使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签订停战协定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26、1994年上映的《被告山杠爷》主要情节是:某偏僻小山村堆堆坪的最高党政领导人山杠爷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好事,深受村民拥戴。强英不孝敬婆婆,甚至动手打老人,山杠爷得知此事后当着全村人的面斥责强英。想不到强英回家后反把怒气撒在婆婆身上,激起了公愤。山杠爷于是命人将她绑走游街„„当天晚上,倔强的强英就上吊自杀了。检察院收到举报后立即展开调查,山杠爷被押上了警车。下面是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文革期间,全国范围内出现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十五大以后党和政府依法治国的决心 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还很薄弱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因为这次会议 A、是在通过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的情况下召开的 B、明确指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D、决定在国有企业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8、右面两幅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其理论依据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的构想 29、1999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而处于低点。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2001年4月1日,南海撞机事件又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200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200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访美,中美关系再现曙光。两国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波折,主要是因为

A、中美两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

B、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都有争霸的要求

C、中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合作,能够保证中美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D、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决定的

30、下列属于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历史条件有 ①自然地理环境

②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④平等互利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

下载2015-2016学年山东省曲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2016学年山东省曲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