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
一、面试的目的与面试中优秀MBA的认定 MBA入学考试是选拔性考试,注定了MBA入学考试的笔试和面试都是选拔性考试。由此而来,MBA面试的目的就是在上线的基础上选拔出最适合读MBA的考生。我们都知道,所谓选拔,无非是挑选其中好的或挑选优秀的而已。相对于MBA考生而言,什么是好的或是优秀的。换句话说,好的和优秀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在面试中,他们又是如何认定优秀的?要回答上面两个问题。首先我们站在学校方期望的角度来理解MBA的招生。对于绝大部分能够招收MBA的院校,其MBA项目都是赢利的。由此说,MBA院校招生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期望的层次是:大多数学校都希望自己能招满人使MBA项目赢利;第二个期望的层次是:不愁招不到人场或说是学生挑选学校;只有第二层次的MBA面试才是真的学校挑选学生。的院校(如北大、清华),希望能招到能为自己学校创品牌的MBA考生。由此可以说,第一个层次的MBA面试很大一部分的意义是过时。
对于挑学生的MBA院校,他们认为优秀的MBA考生是怎样的呢?在这里各个学校的评判标准各有不同。一般报考北大、清华的考生都知道“北大重毕业院校,清华重工龄”。事实上北大、清华、人大等院校评判考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大体一致。即都是在生源质量和发展潜质上做文章。
在生源质量方面,以面试淘汰率最大的北大MBA招生为例,光华的MBA项目主任在MBA开学典礼上曾经说过:“光华管理学院的MBA教育追求“四好”——生源好、教学管理好、老师好、找的工作好。”这四好中,有关学生就有两好:生源好、找工作好。“生源好”数量上的意义:越多人报考,上线的人越多,可供挑选的余地越大。“生源好”质量上的意义比较复杂一些:第一学位学校、工龄、工作经历、职位等。
北大认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生源质量是比较优秀的:第一学位学校为知名的重点大学 硕士生或双学位学士或以上 在国家或国际学术性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工龄较长(一般认为8年以上)在知名企业、规模较大的私人企业担任要职等可以这么说,北大、清华和人大都对生源的质量的要求都比较具体。清华认定优秀MBA考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报名资格审查(主要针对大专生,清华认为所有本科生的质量相差不大):对于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生,要求有突出的工作业绩(需提供业绩报告和相关证明),或者达到学士学位水平的,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需提供论文复印件);需通过国家四级考试;二是通过面试的加分政策和不同分数段不同的面试淘汰比率的面试规则:以2002年的面试规则为例,清华大学2002MBA录取计分标准:凡5门笔试总分在320分以上(含320分),标准分在278分以上(含278分),且单科分数不低于50分的考生,有资格参加清华大学的MBA录取复试。标准分的计算方法是: 工作年数<=4年的考生,标准分=4门联考总分; 工作年数>4年的考生,标准分=4门联考总分+3.3×(工作年数-4); 工作年数>11年的,按11年计算; 有研究生学历的考生,工作年数按实际工作年数+2计算;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工作年数按毕业后实际工作年数-2计算。回头我们再看人大对生源质量的要求,报名资格审查方面(也是主要针对大专生):大学专科毕业后五年(到2003年8月31日)以上在工商企业、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面试时)提交一万字以上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经济学或管理学论文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三篇以上论文;面试方面:对于有8年以上工龄、管理经验丰富的考生,可以适当降低分数线录取。是否有发展潜质,最终表现为MBA毕业后是否可以“找工作好”。就是说:MBA毕业以后好找工作,而且是好找到好的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创品牌的商学院认为好的MBA学生是不应该毕业后愁找不到工作的,也只有大多数MBA都找到好工作,呆在好的职位上并有所成就或创业成功才有可能打造出一流的国际商学院。事实上如果一个商学院毕业的大多数MBA都找不到工作,这种商学院对MBA考生的吸引力就会大大下降。
发展潜质最终表现如何,是属于未来的概念,考官们是如何确定不确定未来的,以北大为例:北京大学MBA面试考察指标主要是以下十个方面认定发展潜质是否优秀的: 1.商业伦理 2.志向与抱负 3.决策能力 4.人际关系 5.灵活性 6.学习意向与能力 7.逻辑思维能力 8.应对压力的表现 9.语言表达能力 10.仪表修养清华、人大对发展潜质的评定标准与北大大体一致,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商学院采用的都是这种方式。MBA面试的主要作用与功能就是可以考察到笔试难以考察的内容,比如面试可以灵活地通过观察应试者的气质、仪表风度、情绪的稳定性来考察应试者的综合能力、工作经验及其他素质特征。面试时通过连续发问可以及时弄清应试者在回答中表述不清的问题,从而提高考察的深度和准确度,减少应试者通过欺骗、作弊等手段获取高分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者。总之,MBA面试就是在笔试成绩上线的考生中选出生源质量和发展潜质综合起来比较符合学校期望的MBA考生。
二、面试的方式与各种方式考核的能力
相对于求职面试而言,MBA入学面试方式比较固定。所有MBA院校面试的方式不外乎:自我介绍、问题解答、小组讨论、英语口语面试四种方式。下面我们从各面试方式的大体过程、考核的能力、考官期望、应对策略和优秀实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几乎是所有面试的第一道程序,也称为面试的“开场白”,是面试最古老的方式之一。过程:MBA面试的自我介绍时间一般为1.5-2分钟。考核的能力:
组织能力:将你原本可以长篇大论的3年、5年甚至10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和心得,有效组织为2分钟之内进行简短回顾。
逻辑能力:自我介绍的清晰性和承接性。简单扼要地说就是自我介绍时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还要将“物”简要地说清楚。如:不仅要介绍在公司中取得的成就,还要说明自己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大小。考官希望听到什么? 这仅仅是一个开头,考官希望通过你的自我介绍听清楚你的经历、技能、天分和教育的概要;希望你的介绍有头有尾,按逻辑顺序排列。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给考官一个充分上MBA的理由。应对策略:
一位明智的面试者的自我介绍应该由以下部分组成:
1、简短介绍(姓名、年龄、毕业院校等)
2、关键成就。
3、这些成就说明的关键能力(最好用别人的评价来说明自己的优秀)。
4、这些成就和能力对于你的理想和未来的工作成就的重要性。
5、客观陈述上MBA的原因,及将如何发展的职业规划。优秀的例子:
各位老师早上好,我叫朱汉夫,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先后从事过软件开发、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工作。97年11月我进入《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社,由于既有技术背景,又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而且我很喜欢记者这个工作,所以进步很快,98年、99年先后被评为报社和报社所在媒体集团先进个人,2000年初被提为部门副主任,半年后提为部门主任。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记者,能写出《基金黑幕》、《银广厦陷阱》这样轰动性的文章。可是作为《计算机用户》这样专业性媒体的记者,这样的理想是不可能现实的,于是我产生了向财经记者转型的想法。
在长期的记者工作中,我广泛接触了许多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发现自己缺乏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系统培训,使我不可能和他们在更高的层次展开对话,于是我产生了读MBA的想法。光华管理学院是最好的商学院之一,所以我选择了光华。我的介绍完了,谢谢!
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3)二)、问题解答
MBA个人面试的问题,主要有二类,一类是考官根据你的简历问的问题;另一类问题是考官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第一类问题在这里我们不作讨论,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后一类问题的解答。
在谈及面试问题时,我们看看问题的分类。根据是否有标准答案的性质,专家们把问题分为测试型问题和行为型问题。测试型问题,主要测试应试者是如何思考的。这种问题的前提是:如果应试者读过一些相关的管理书籍的话,不难找出恰当的答案。测试型问题是要问出应试者在某某情况下该怎么做的问题。而行为型问题是没有标准的答案的,主要检验应试者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即行为型面试关注的是你具体做了哪些,所做的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如何,而不是你对该做什么可以发表怎样的空谈。行为型问题是要问出应试者在某一实际情况下实际做了什么。行为型问题还能问出应试者在具体现实情况下是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以及如何应对问题的,其出发点是,相信某人的过去表现往往是对他将来工作表现的最好预测。换句话说,应试者在过去的某个情形的做法和他将来面临同样事情的做法会很相似。可以说行为型问题可以问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加上MBA本来就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由此很容易理解MBA面试的问题大多数都是行为型问题,有时候问行为问题时考官也会夹杂着一些测试型问题。
过程:时间5-15分钟。
1、抽签选定要回答的问题。
2、复述一遍问题给考官听。
3、思考、整理思路。
4、回答。
考核能力:全面考核各种能力,但行为型问题主要考核行为技能,即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团队领导、创造力和沟通能力等综合而成的行为技能。可以很明显考核的主要体现于下列的几种能力。
决策能力: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形成一个好的决策习惯(或说模型),对面试得高分很有帮助。决策能力主要表现为:正确决策程序的体现,决策标准与目标的相关性和评价各种方案的客观性。
组织能力:有效组织材料和内容形成方案的能力,有效组织回答问题的结构模式,如“抽象-具体-概括”的组织回答问题的模式。
逻辑能力:答案与问题的逻辑联系,事例与说明观点的逻辑关系。
商业道德:在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的今天,在商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不应该有半点含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何客观认识及处理自己和合作者的关系。考官希望听到什么?
由于行为型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即属于开放式答案的问题,一般考官都鼓励应试者说话,但要求的答案,首先是答为所问,其次应该每个方案的得出都有比较充分的理由而且分析全面、重点突出,详细具体,要求更多的事例信息而不是更多的抽象概括。再次是描述答案时要求有适当的情绪感染力。应对策略:
每个问题的回答的内容应该包含下列几个部分:
1、事件确认。多角度认识事件,客观认识事件。
2、由事件认识问题,抽象出问题实质。(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3、系统分析问题,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得出的分析过程和决策标准。(怎么去做?)
4、选择方案的重要原因。(凭什么做对?)
5、概括自己的结论。(突出重点和思维的清晰性)
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4)
优秀实例:
“某啤酒企业将要在S市新建一工厂,你是项目负责人,该工程下周就要举行奠基仪式,给市领导和媒体的邀请函已发出,这时,一位从德国进修回来的工程师对项目提出了严重质疑,作为项目负责人,你将怎么办?”(2002年北大面试题目)回答:
简要复述题目:假设我是一位啤酒场的项目经理,下周就要举行开工仪式,邀请函已经发出,一位从德国进修回来的工程师提出严重质疑,我是项目负责人,我将怎么办?
1、事件确认 首先,召集技术负责人和专家认真倾听该工程师的质疑,初步判断其质疑是否成立和影响大小。
2、由事件抽象出问题实质
这是一个表面上是技术人员对项目提出质疑的问题,实质上是该项目在技术上运作是否已经比较成熟的问题,是一个追踪决策的问题。
3、系统分析问题
第二步,回溯分析,讨论技术上成功运行该项目的主要条件和关键指标。
第三步,以关键指标和主要条件为基础,衡量项目现况,找出距离成熟的差距。(如果已经成熟就没有必要做大的调整了)
第四步,根据目标、成本、环境限制等确定决策标准。
第五步,择成德国回来的工程师和其它专家,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第六步,以决策标准为基础,衡量各种方案,并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4、概括自己回答的重点
我个人认为,解决这件事情有两个东西很重要,一是客观认识工程师的质疑,二是以标准为原则决定未来的具体行为,而不是讲面子,凭感觉。三)、小组讨论
小组案例讨论首先诞生于外企面试高级职员,也是国外商学院MBA入学面试的主要面试方式。2001年北京大学在国际MBA入学面试中首先采用这种面试方式进行大面试。2002年清华大学所有MBA和北京大学所有报考国际班的MBA都要求参加小组讨论的面试方式。同时北京大学2002年十月在职MBA都要求参加小组讨论。可以预计2003年一月份报考清华和北大上线的MBA考生都将面临小组案例讨论的面试程序。什么是小组案例讨论?
简而言之,小组讨论就是让面试者共同完成面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个面试者需要合作完成某个项目——可能是实际商业环境下的有见地的案例讨论,也可能是集体游戏。小组案例讨论的过程?(时间:15-20分钟)程序大致如下:
第一步,是小组成员一起阅读案例,并可以作简单交流,确定Leader和简要分工。第二步,面对考官,简要复述案例。第三步,小组轮流发言
第四步,考官提问,小组回答 第五步,总结。
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5)小组案例讨论考察什么?
小组讨论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案例分析型、问题解决型和技能考察型三类。案例分析型: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际的商业问题。案例分析可以很好地测试面试者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自信心、商业知识以及沟通能力。
问题解决型: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一个虚拟的难题。如:北京现在有多少个汽车轮胎?(麦肯锡面试考题)。这类题的特点是极具挑战性,需要组员密切配合和高度的精力集中。技能考察型:往往是在小组参与下考察你的演讲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如考官要求面试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某个陌生的主题准备短时间的演讲和辩论,以考察你在众目睽睽之下的表现。
小组讨论往往是综合应用上面提到过的几种形式。但无论内容如何,考察的重点都是有关团队精神的。具体地说,看你有没有参与精神,有没有领导才能,有没有协调能力,有没有牺牲精神。总之,看你是否是以团队为核心,是否胜任团队中的角色,及你对整个团队的贡献。考官希望听到什么和看到什么?
考官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有机合作的团队,而不是各自为政的群体。希望你能站在一个整体的高度,所有所作所为出于整体目标的需要,而非仅仅是自己的需要。即把你放到一个整体中来观察你的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和其他能力。
记住考官们并不奢望你们能在短暂时间内合作协调一致,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你们如何试图达到那样的境界。
小组讨论的应对策略与实例:
小组讨论的核心在于对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所以,掌握好个人表现与小组表现的平衡成为表现出色的唯一标准。角色扮演: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Leader? 如果能成为一个小组的Leader,自然能成为面试官眼中的焦点,至少也能让面试官从数位面试者中记住你。
成为Leader并不难,大多数时候,只要你主动,你就很有可能成为Leader,如面试前主动联系组员,首先主动申请做Leader等,但在其他小组成员也铆足劲想要抢这个“宝座”时,你的实力和技巧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面试之前或开始时,尽快了解组内其他成员,为小组分工和配合打下基础。包括他们的姓名、专业背景以及性格特征,尤其是要抓住每个成员的特点。如果你在等候时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那么现在你已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优势。他们有哪些特长?他们乐于合作的程度是多大?迅速作出这些判断。即使判断并不完全正确,一句“李冰对保健品市场有特别的了解,让我们听听他的看法”也会让你获得加分。要有明确的分析模式和组员分工。不要一门心思钻到问题里而忽视考虑如何组织整个团队的分析过程。小组分析的时间往往十分紧迫,只有通过合理安排才能完成。“首先,我们是李冰的市场需求分析,接下来是高巍的竞争情况分析,最后是李晶的成本分析。”由你列出这样的提纲,自然表现出你有领导者的气质。
如果组员表现不合作——尽管这对他而言绝对是失分的大项——你也不能以恶制恶。对于考官来说,Leader的能力更多的表现在高人一层的见解,而非咄咄逼人的架式。内容获取的小技巧。可以拿出一张白纸,建议大家轮流提出意见,由你作下记录。当你掌握了所有人的意见,就可以以更高的姿态出现,或作总结,或作补充,自然能让讨论的流程按你的意图和方式进行。
总之,作为领导者,除了充分了解自己内部成员以外,还得对小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过程清楚。当然最重要的是有效组织组员完成任务。
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6)
如何扮演组员的角色?
当组员一致认定某位面试者为Leader时,你再出来争抢毫无意义。Leader只能有一个,如果你专心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样可以赢得考官的好评。首先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分工。在首次发言之前复述一下自己充当的角色、责任和组织目标对该职位的要求。
自然衔接。在陈述自己的内容之前,注意与上一位小组成员的观点自然衔接,处处体现你的团队一致性。如“李晶同学通过成本分析强有力的支持了我们的决策,而在市场方面,我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如下…”。
由分析得出结论。而非直觉和简单的判断,分析除了条理要清楚之外,还要全面。最好用自己熟悉的分析模式。面试之前非常有必要多演习几遍。
倾听成员观点,多用正面评价。认真倾听成员的观点,对于团队成员之间观点多用正面评价的词语,有利于提高小组之间的相互认同程度。如“正如李晶同学出色的成本分析所指出的:…”。
尽量减少无谓争论。争论是必然的,但在小组讨论时必须有人做出让步才可能获得统一的结论。考官的眼睛可以说是雪亮的,让步的人虽然是你,得高分的也是你。四)、英语口语面试
英语口语面试,清华去年已经对全体上线的MBA考生施行,此外清华国际班还有英语口语面试。北大的国际班也有口语面试,但清华与北大内容和形式不太相同。具体方式和要求详见清华版和北大版。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7)一)情景类
情景中的商业伦理
从古到今,道德的优劣都是决定人才是否聘用的重要条件。在全社会都讲诚信的今天,许多企业老总在招人时,公开宣称“品德第一,才能第二”。作为未来的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很大部分决定MBA未来的发展前景。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商业伦理在MBA面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考官期望什么?
考官期望看到一个是非明确的答案,而且期望答案得出的思路和判断标准非常明确而且充分。应对策略: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MBA面试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涉及到商业伦理方面,几乎没有权变不权变的说法,基本上可以说遵守商业伦理便是标准答案。小结:
例:假设你是一个有3000职工国有企业的老总,你正为资金发愁,绞尽脑汁却一直想不出其他好的想法,但是,如果在二个月内不找到100万的资金付债的话,你的企业将肯定破产,这时全企业职工都将面临失业的威胁,而且原先退休人员的工资也将停发。这时你的好朋友老郑,介绍了一单非法的生意与你,该生意虽然非法,但被查处的概率几乎没有。只要你所在的厂接下来加工的话,一个月后将获得200万丰厚的利润,这笔钱足够使工厂顺利渡过难关,并使业务重新开展起来。对于这单生意,厂里其他核心管理人员想接下来的意图比较明显,作为该厂最高决策者的你将如何处理?并陈述你处理的理由。(2001年,北大面试题)分析:如果选择接受这单生意的话,不管你的理由有多么动听,在商业伦理方面你的得分都不会很高,因为本题主要考察的就是你是否具有商业伦理道德,是否有是非观念,而不是权变和出奇制胜。参考答案:
我拒绝这单业务。原因:
1、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能造福于社会,而非违背社会的规则和法律。造福于社会既然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标,也是决策的根本标准。
2、破产不一定是坏事。从社会的局部来说,破产虽然会带来许多痛苦,但对整个社会来说,破产更大的意义是良性的,也是有效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至少比违法犯罪危害社会好。
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8)
2004-2-20
同类题目:
面试完出去之后,你一位非常好的考友,以前在考前他一直帮助你。在门口问你,你面试的题目是什么,你也知道面试题目是由抽签而定,他也不一定抽到你回答的那道题目,你怎么办?(2001年北大面试题)情景中的创造性分析
“当前中国是否适合发展博彩业?为什么?”(清华大学2001年面试题)提出一些判断性或假设性问题十分有助于从应试者的答复中观察他们的价值观、思考过程和实践能力。这就是近年来情景面试风靡世界的原因。
应试者很难估计出这种具体的面试题目,这就意味着当场努力分析陌生问题、并得出某种解决战略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换一种说法,就是面对一个陌生的问题,情景面试很大部分是在考查考生的决策能力和逻辑能力。决策能力决定分析的模式,而逻辑能力决定分析内容的相关性是否合理。
考官期望的理想回答是什么?
有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决策标准,可以有适当的假设。分析全面、重点突出,详细具体,要求更多的事例信息而不是更多的抽象概括。再次是描述答案时要求有适当的情绪感染力。应对策略:
对于问题陌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对自己回答问题的模式是不能陌生的,因为对回答问题模式的陌生,意味着你在探索回答问题的模式,在短短的数分钟里,要探索出一个成熟的模式谈何容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探索意味着失败的概率增大,时间花费增多。由此在面试前,形成自己回答各种问题的成熟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每个问题回答的内容应该包含下列几个部分:
1.事件确认。多角度认识事件,客观认识事件。2.由事件认识问题,抽象出问题实质。(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3.系统分析问题,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得出的分析过程和决策标准。(怎么去做?)4.选择方案的重要原因。(凭什么做对?)5.概括自己的结论。(突出重点和思维的清晰性)问题回答的流程图
确认事件--问题实质--决策标准--备选方案--衡量方案--结论与概括/强调关键点和思路
例:当前中国是否适合发展博彩业?为什么?
分析:回答这类问题非常忌讳,一上来就给出答案,这样显得作出的决策很草率,而非深思熟虑地通过理性的思考作出的决策,由此回答过程非常重要,而非结果。正如瞎子摸象,六个瞎子,有六个结果,但是他们每个人的结果的得出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这方面他们比只答出抽象概念的人强多了;同时从瞎子摸象中,另外一个启示就是,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很重要,事实上职业经理人,从事高层的工作,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待问题要从宏观上考虑,全面权衡利弊。参考答案: 事件确认:
当前中国的情景:人口众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大多数人的文化素质还不高。
博彩业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主要好处是可以繁荣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主要坏处是推崇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其次是使一些素质较低的人沉迷于其中,不利于社会稳定。问题实质:
当前是否发展博彩业问题的实质是:博彩业带给我国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的问题。确定衡量标准:
我国现阶段的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翻,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的策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衡量标准如下:
有利于经济发展(分配权重为:正负10)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分配权重为:正负8)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分配权重为:正负7)根据标准衡量方案: 博彩业:
经济发展:+7分 精神文明建设:-4分 社会稳定:-5分 总得分为:-2分
由此,我个人认为博彩业的弊是大于利的。同类问题:
银行利率是否还会下调?为什么?
北京未来五年的房地产价格将会如何变动?为什么? 汽车是否会像当年彩电一样地打价格战?为什么?
上海是否在十年内取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什么?
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9)
情景中的压力应对
当代工作环境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市场变幻莫测,每个人工作压力都较大。许多人在压力下,手忙脚乱,能力发挥不出来,甚至作出完全错误的决策。由此沉着理智应对压力成为许多工作特别是高层管理工作的一项必要技能。压力应对测试中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考官表现出对考生不是很友善,故意带给考生心理压力;另一个方面就是面试题的内容是对考生的一种否定,从而使考生产生与考官发生冲突的压力。MBA面试中一般有2-4个考官,其中一个考官不管你答得怎么好都会面无表情,这就是给你施加压力的人。高明的压力面试官会撇去了一切客气话,直入主题。这时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听上去都可能非常生硬或粗鲁,而这正是面试官们想要得到的效果。他们要观察的就是:恶劣的情况能多大程度地干扰你的决策和信心。考官期望看到什么?
考官并不是希望从你的不舒服中得到乐趣,而是探究你处于困难的境地中将做出何种反应,从而观察出你的心理素质是否优秀。应对策略:
压力应对事实上是考察考生在人为压力下(如在偏见下或被人否定的前提下),如何能保持客观态度与别人交流。具体策略如下:
l 保持自信,源源不断地顶住压力。始终保持与考官的目光接触。镇静,语调平稳,仍然用职业化的语气说话,千万不要表现出敌意和与考官发生激烈争论。
l 客观地认识问题。回答内容不要空洞无物,或只是抽象的争辩,每个论点都要给出比较充分的理由或用事例来支持。小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保持自信+客观认识问题=很好的答案
例:绝大多数人的简历都美化了自己,同时隐瞒许多不好信息,我们三位考官一致认为你的简历也是如此,你能谈一点你的不利于申请MBA入学的信息和隐瞒的动机吗? 分析:如果与考官直接发生正面冲突的话,即一味的申辩自己的简历没有隐瞒任何不利信息的话,你很难得到高分。参考答案:
首先我承认我的简历隐瞒了一些信息,我隐瞒的动机,主要觉得简历代表我的面容和心灵,尽管到现在为止我还做不到完美,我喜欢展现给世人的最美好的一面,正如现代社会职业妇女化妆一样,在忠于绝大部分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我的简历进行了一些包装和修剪。如在99年9月,我有一次短暂的在XX公司上班的经历没有写上去。没写上去的动机,一是为了好看,简历上工作的公司显得少一些;二是在该公司试用期间我自愿离开的,并没有发生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同类问题:
我们注意到你一年内换了3次工作,你这样容易变化,是否意味着你现在选择MBA也仅仅是因为冲动呢? 二)、客观认识自我类
对普通人来说,能力上的差距其实非常小。一份工作,有人一个小时可以完成,有人需要一个半小时,但对工作不会有很大影响。如果能对自己有正确定位,务实肯干,合理规划,将会有很大发展前途。这也是许多公司人力资源老总特别青睐那些对自己和未来有客观认识的学生的原因。对MBA面试来说,客观认识自我能力也是重点考察的方面。例如:参与02年北大国际班面试的每个同学都被问到了“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和“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这两道客观认识自我的能力。
客观认识自我类。主要考察逻辑能力,你给出自己一个评价,你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成立,理由越充分,得分越高,而不是自以为是。其次是表达能力中的情绪感染力要适当控制(以考官能接受的程度为限)。
客观认识自己未来类。“你的五年目标是什么?”就是典型的客观认识未来类考题。解答这类考题,重要的是“我想做什么”和“我想做的在未来是否可行”的综合考虑,其次是实现目标的具体可行的措施。
考官期望的理想答案是什么?
重点突出,用事实说话,用例子说话,用具体措施说话,而不仅仅是抽象描述。应对策略:
“不要期望每个人都和你想的一样”,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很有可能也不同。但如果我们描述事物从多个角度,从抽象到具体的描述,别人就更容易理解你了。其次,每个人短时间记住的信息是有限的,评价过多,一是别人记不住,二是感觉不出重点。
l 评价或论点不要过多(1-3点为宜)。
l 说出一个评价或论点,除了有抽象的说明之外,最好还能举出事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小结:评论或评论点+抽象解释+具体事例=很好的答案 例:你估计五年后的自己会是如何?
分析: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又要在这里对不确定的东西给出一个比较确定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一些可以确定的事实出发,了解差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后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老实说,我认为不太可能精确预估五年后的状况。但我觉得能看见自己五年之后的一些东西。五年之后我将是我们公司的大区经理,拥有一定的权力,公司可以授权我主导整个区域的销售计划。(观点)现阶段我的工作是一位区域经理,处于公司基层管理者的角色。我公司中高层的流动率还是比较高的,在五年之内,我应当有充足的机会。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在能力方面,距离中高层的目标,由此我主要还缺乏管理上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实务操作能力。现阶段我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加强我在工作领域中的专业技能。(抽象描述)
我的主要措施有:花三年时间完成MBA学业,使自己能宏观地对企业运作、工作要求和人际技能在理论上和实务上有一个大的提升;在技术技能提高方面,我主动要求每年到工程部学习三周,从维修我公司产品入手,争取在三年内熟练掌握公司技术。(具体措施)同类试题
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你最好的朋友如何评价你的?
你目前工作中最大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你为什么上MBA?
读完MBA后的打算是什么?
说说工作中最成功的经历,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第二篇: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
优秀实例:
“某啤酒企业将要在S市新建一工厂,你是项目负责人,该工程下周就要举行奠基仪式,给市领导和媒体的邀请函已发出,这时,一位从德国进修回来的工程师对项目提出了严重质疑,作为项目负责人,你将怎么办?”(2002年北大面试题目)
回答:
简要复述题目:假设我是一位啤酒场的项目经理,下周就要举行开工仪式,邀请函已经发出,一位从德国进修回来的工程师提出严重质疑,我是项目负责人,我将怎么办?
1、事件确认
首先,召集技术负责人和专家认真倾听该工程师的质疑,初步判断其质疑是否成立和影响大小。
2、由事件抽象出问题实质
这是一个表面上是技术人员对项目提出质疑的问题,实质上是该项目在技术上运作是否已经比较成熟的问题,是一个追踪决策的问题。
3、系统分析问题
第二步,回溯分析,讨论技术上成功运行该项目的主要条件和关键指标。
第三步,以关键指标和主要条件为基础,衡量项目现况,找出距离成熟的差距。(如果已经成熟就没有必要做大的调整了)
第四步,根据目标、成本、环境限制等确定决策标准。
第五步,择成德国回来的工程师和其它专家,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
第六步,以决策标准为基础,衡量各种方案,并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4、概括自己回答的重点
我个人认为,解决这件事情有两个东西很重要,一是客观认识工程师的质疑,二是以标准为原则决定未来的具体行为,而不是讲面子,凭感觉。
(三)、小组讨论
小组案例讨论首先诞生于外企面试高级职员,也是国外商学院MBA入学面试的主要面试方式。2001年北京大学在国际MBA入学面试中首先采用这种面试方式进行大面试。2002年清华大学所有MBA和北京大学所有报考国际班的MBA都要求参加小组讨论的面试方式。同时北京大学2002年十月在职MBA都要求参加小组讨论。可以预计~年一月份报考清华和北大上线的MBA考生都将面临小组案例讨论的面试程序。
什么是小组案例讨论?
简而言之,小组讨论就是让面试者共同完成面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个面试者需要合作完成某个项目——可能是实际商业环境下的有见地的案例讨论,也可能是集体游戏。
小组案例讨论的过程?(时间:15-20分钟)
程序大致如下:
第一步,是小组成员一起阅读案例,并可以作简单交流,确定Leader和简要分工。
第二步,面对考官,简要复述案例。
第三步,小组轮流发言
第四步,考官提问,小组回答
第五步,总结。
第三篇: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
一、面试的目的与面试中优秀MBA的认定
MBA入学考试是选拔性考试,注定了MBA入学考试的笔试和面试都是选拔性考试。由此而来,MBA面试的目的就是在上线的基础上选拔出最适合读MBA的考生。
我们都知道,所谓选拔,无非是挑选其中好的或挑选优秀的而已。相对于MBA考生而言,什么是好的或是优秀的。换句话说,好的和优秀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在面试中,他们又是如何认定优秀的? 要回答上面两个问题。首先我们站在学校方期望的角度来理解MBA的招生。对于绝大部分能够招收MBA的院校,其MBA项目都是赢利的。由此说,MBA院校招生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期望的层次是:大多数学校都希望自己能招满人使MBA项目赢利;第二个期望的层次是:不愁招不到人场或说是学生挑选学校;只有第二层次的MBA面试才是真的学校挑选学生。的院校(如北大、清华),希望能招到能为自己学校创品牌的MBA考生。由此可以说,第一个层次的MBA面试很大一部分的意义是过时。
对于挑学生的MBA院校,他们认为优秀的MBA考生是怎样的呢?在这里各个学校的评判标准各有不同。一般报考北大、清华的考生都知道“北大重毕业院校,清华重工龄”。事实上北大、清华、人大等院校评判考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大体一致。即都是在生源质量和发展潜质上做文章。在生源质量方面,以面试淘汰率最大的北大MBA招生为例,光华的MBA项目主任在MBA开学典礼上曾经说过:“光华管理学院的MBA教育追求“四好”——生源好、教学管理好、老师好、找的工作好。”这四好中,有关学生就有两好:生源好、找工作好。“生源好”数量上的意义:越多人报考,上线的人越多,可供挑选的余地越大。“生源好”质量上的意义比较复杂一些:第一学位学校、工龄、工作经历、职位等。北大认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生源质量是比较优秀的:
第一学位学校为知名的重点大学
硕士生或双学位学士或以上
在国家或国际学术性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工龄较长(一般认为8年以上)
在知名企业、规模较大的私人企业担任要职等
可以这么说,北大、清华和人大都对生源的质量的要求都比较具体。清华认定优秀MBA考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报名资格审查(主要针对大专生,清华认为所有本科生的质量相差不大):对于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生,要求有突出的工作业绩(需提供业绩报告和相关证明),或者达到学士学位水平的,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需提供论文复印件);需通过国家四级考试;二是通过面试的加分政策和不同分数段不同的面试淘汰比率的面试规则:以2002年的面试规则为例,清华大学2002MBA录取计分标准:
凡5门笔试总分在320分以上(含320分),标准分在278分以上(含278分),且单科分数不低于50分的考生,有资格参加清华大学的MBA录取复试。标准分的计算方法是:
工作年数<=4年的考生,标准分=4门联考总分;
工作年数>4年的考生,标准分=4门联考总分+3.3×(工作年数-4);
工作年数>11年的,按11年计算;
有研究生学历的考生,工作年数按实际工作年数+2计算;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工作年数按毕业后实际工作年数-2计算。
回头我们再看人大对生源质量的要求,报名资格审查方面(也是主要针对大专生):大学专科毕业后五年(到~年8月31日)以上在工商企业、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面试时)提交一万字以上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经济学或管理学论文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三篇以上论文;面试方面:对于有8年以上工龄、管理经验丰富的考生,可以适当降低分数线录取。
是否有发展潜质,最终表现为MBA毕业后是否可以“找工作好”。就是说:MBA毕业以后好找工作,而且是好找到好的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创品牌的商学院认为好的MBA学生是不应该毕业后愁找不到工作的,也只有大多数MBA都找到好工作,呆在好的职位上并有所成就或创业成功才有可能打造出一流的国际商学院。事实上如果一个商学院毕业的大多数MBA都找不到工作,这种商学院对MBA考生的吸引力就会大大下降。发展潜质最终表现如何,是属于未来的概念,考官们是如何确定不确定未来的,以北大为例:北京大学MBA面试考察指标主要是以下十个方面认定发展潜质是否优秀的:
1.商业伦理
2.志向与抱负
3.决策能力
4.人际关系
5.灵活性
6.学习意向与能力
7.逻辑思维能力
8.应对压力的表现
9.语言表达能力
10.仪表修养
清华、人大对发展潜质的评定标准与北大大体一致,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商学院采用的都是这种方式。
MBA面试的主要作用与功能就是可以考察到笔试难以考察的内容,比如面试可以灵活地通过观察应试者的气质、仪表风度、情绪的稳定性来考察应试者的综合能力、工作经验及其他素质特征。面试时通过连续发问可以及时弄清应试者在回答中表述不清的问题,从而提高考察的深度和准确度,减少应试者通过欺骗、作弊等手段获取高分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者。总之,MBA面试就是在笔试成绩上线的考生中选出生源质量和发展潜质综合起来比较符合学校期望的MBA考生。
第四篇: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
二、面试的方式与各种方式考核的能力
相对于求职面试而言,MBA入学面试方式比较固定。所有MBA院校面试的方式不外乎:自我介绍、问题解答、小组讨论、英语口语面试四种方式。下面我们从各面试方式的大体过程、考核的能力、考官期望、应对策略和优秀实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几乎是所有面试的第一道程序,也称为面试的“开场白”,是面试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过程:MBA面试的自我介绍时间一般为1.5-2分钟。
考核的能力:
组织能力:将你原本可以长篇大论的3年、5年甚至10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和心得,有效组织为2分钟之内进行简短回顾。
逻辑能力:自我介绍的清晰性和承接性。简单扼要地说就是自我介绍时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还要将“物”简要地说清楚。如:不仅要介绍在公司中取得的成就,还要说明自己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大小。
考官希望听到什么?
这仅仅是一个开头,考官希望通过你的自我介绍听清楚你的经历、技能、天分和教育的概要;希望你的介绍有头有尾,按逻辑顺序排列。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给考官一个充分上MBA的理由。
应对策略:
一位明智的面试者的自我介绍应该由以下部分组成:
1、简短介绍(姓名、年龄、毕业院校等)
2、关键成就。
3、这些成就说明的关键能力(最好用别人的评价来说明自己的优秀)。
4、这些成就和能力对于你的理想和未来的工作成就的重要性。
5、客观陈述上MBA的原因,及将如何发展的职业规划。
优秀的例子:
各位老师早上好,我叫朱汉夫,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先后从事过软件开发、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工作。97年11月我进入《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社,由于既有技术背景,又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而且我很喜欢记者这个工作,所以进步很快,98年、99年先后被评为报社和报社所在媒体集团先进个人,2000年初被提为部门副主任,半年后提为部门主任。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记者,能写出《基金黑幕》、《银广厦陷阱》这样轰动性的文章。可是作为《计算机用户》这样专业性媒体的记者,这样的理想是不可能现实的,于是我产生了向财经记者转型的想法。
在长期的记者工作中,我广泛接触了许多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发现自己缺乏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系统培训,使我不可能和他们在更高的层次展开对话,于是我产生了读MBA的想法。光华管理学院是最好的商学院之一,所以我选择了光华。
第五篇:帮你打造一个成功的MBA面试
问题解答
MBA个人面试的问题,主要有二类,一类是考官根据你的简历问的问题;另一类问题是考官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第一类问题在这里我们不作讨论,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后一类问题的解答。
在谈及面试问题时,我们看看问题的分类。根据是否有标准答案的性质,专家们把问题分为测试型问题和行为型问题。测试型问题,主要测试应试者是如何思考的。这种问题的前提是:如果应试者读过一些相关的管理书籍的话,不难找出恰当的答案。测试型问题是要问出应试者在某某情况下该怎么做的问题。而行为型问题是没有标准的答案的,主要检验应试者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即行为型面试关注的是你具体做了哪些,所做的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如何,而不是你对该做什么可以发表怎样的空谈。行为型问题是要问出应试者在某一实际情况下实际做了什么。行为型问题还能问出应试者在具体现实情况下是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以及如何应对问题的,其出发点是,相信某人的过去表现往往是对他将来工作表现的最好预测。换句话说,应试者在过去的某个情形的做法和他将来面临同样事情的做法会很相似。可以说行为型问题可以问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加上MBA本来就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由此很容易理解MBA面试的问题大多数都是行为型问题,有时候问行为问题时考官也会夹杂着一些测试型问题。
过程:时间5-15分钟。
1、抽签选定要回答的问题。
2、复述一遍问题给考官听。
3、思考、整理思路。
4、回答。
考核能力:全面考核各种能力,但行为型问题主要考核行为技能,即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团队领导、创造力和沟通能力等综合而成的行为技能。可以很明显考核的主要体现于下列的几种能力。
决策能力: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形成一个好的决策习惯(或说模型),对面试得高分很有帮助。决策能力主要表现为:正确决策程序的体现,决策标准与目标的相关性和评价各种方案的客观性。
组织能力:有效组织材料和内容形成方案的能力,有效组织回答问题的结构模式,如“抽象-具体-概括”的组织回答问题的模式。
逻辑能力:答案与问题的逻辑联系,事例与说明观点的逻辑关系。
商业道德:在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的今天,在商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不应该有半点含糊。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何客观认识及处理自己和合作者的关系。
考官希望听到什么?
由于行为型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即属于开放式答案的问题,一般考官都鼓励应试者说话,但要求的答案,首先是答为所问,其次应该每个方案的得出都有比较充分的理由而且分析全面、重点突出,详细具体,要求更多的事例信息而不是更多的抽象概括。再次是描述答案时要求有适当的情绪感染力。
应对策略:
每个问题的回答的内容应该包含下列几个部分:
1、事件确认。多角度认识事件,客观认识事件。
2、由事件认识问题,抽象出问题实质。(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3、系统分析问题,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得出的分析过程和决策标准。(怎么去做?)
4、选择方案的重要原因。(凭什么做对?)
5、概括自己的结论。(突出重点和思维的清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