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婚礼习俗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
婚礼属于嘉礼之一,嘉礼以亲万民。周制婚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也融合了 不少新的习俗,不过从纳采至亲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内涵风韵数易其容,但基本仪制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1.主要分为婚前礼和正婚礼。婚前礼: 1.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2.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3.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
正婚礼:
中国古代讲究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
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结婚流程:
婚礼前准备:
一、祭拜
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安庆礼
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婚礼基本流程:
花轿: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
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美满幸福。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传统中式婚礼用品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寓典礼,所以称为庆典。结婚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物品来装饰。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上大红绸等等。这些
红钯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火。
一些传统婚礼元素:
花轿。旗锣伞扇:鞭炮:凤冠霞帔:盖头:马鞍: 火盆:秤秆:花烛: 天地桌:
婚服的演变
唐朝婚礼服饰:梁冠礼服——钗钿礼衣
唐朝婚礼服饰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唐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
【钗钿礼服】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过来的。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钿钗礼衣常作为为唐代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繁复的钗钿礼衣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
明朝婚礼服饰: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如同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一样。
据说红色婚礼服饰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但实际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饰,而且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
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第二篇:古代婚礼习俗
宋朝:
除了眼光高的原因外,当时出婚嫁费高涨也是剩女高产的原因之一。宋朝因为商品经济的发达,整个社会呈现一派崇尚奢华的不良风气,“风俗奢靡,日甚一日”。娶妻嫁女是人生中的大事,加上宋朝女子离婚要被判罚入狱,所以从一而终的婚姻比唐朝要多很多,这就迫使婚嫁费一路高涨。其中,仅酒宴费一项就价格不菲。此外,榜下捉婿的盛行造成了一个强势的卖方市场,进士们纷纷“娶妻论财”。如淳熙年间,太学生黄左之登第后,做了汝阳王的女婿,一次就“得奁具五百万”,顿时“花穷薄为富豪”。当时就连宋神宗的弟弟杨王赵颢“有女数人,婚嫁及期,私用不足”,不得不向神宗预借俸料钱。作为不是皇亲国戚的其他人,为了招到一个好女婿,很多都是举债办婚,真是富了一个女婿,穷了一帮丈人。
明朝
明代皇室有规定,大凡公主的婚配,多选择民间英俊善良的男子,不许文武大臣的子弟娶公主为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明朝的皇帝非常忌讳外戚干政,担心大臣武将用子女联姻的手段,来干预朝政,甚至发生抢班夺权的危机。为了彻底斩断外戚干政的危险,明皇室便下了死命令,不许皇家和大臣武将联姻。
明弘治八年(1495),民间有个大款叫袁相,他向内宫太监李广大肆贿赂,目的就是请李广帮自己娶到一位公主,让自己可以攀龙附凤。明朝皇室有规定,公主选驸马,大多由太监、女官来负责。所以,李广便利用各种机会,极力向弘治皇帝推荐袁相,对其大肆吹捧,漂亮话说尽了。弘治皇帝信任李广,便同意招袁相为女婿。袁相如愿以偿,成为准驸马,他家里上上下下也是欢腾不已、兴高采烈。弘治皇帝还亲自召见了袁相,感觉还可以,便和袁相的父母约定了大婚的日期。
不料此时,突然有人告发了李广和袁相的骗婚阴谋。弘治皇帝立刻派人调查,经查明,李广接受了袁相许多的贿赂,而坊间对袁相的评价并不是高,远远不是李广说得那么高、大、全,这下子,弘治皇帝恍然大悟,龙颜大怒。可是,袁相和德清公主早已经定好了婚期,从风俗习惯上已经是铁板钉钉,不容更改。可是,弘治皇帝怎么能容忍把女儿嫁给一个骗子呢?于是,他逆势而为,推翻了婚期,下一道圣旨废了袁相的驸马名号,另选了新的驸马给自己的女儿。袁相骗婚功亏一篑,让弘治皇帝惊出一身冷汗。弘治皇帝虚惊一场,好在德清公主完好无损,没吃骗子的亏。
万历十年(1582),万历皇帝的亲妹妹永宁公主要选驸马。风声一出,举国震动,民间众多男子蠢蠢欲动。北京城有个姓梁的富豪,认定这是个攀龙附凤的机会,便使尽手段,贿赂大太监冯保,让梁家子弟梁邦瑞参与驸马的海选。可实际上,这个梁邦瑞早已重疾在身,病入膏肓了。
大婚的时候,这个梁邦瑞就出了一个大漏子,在婚礼现场大流鼻血,连婚袍都被染红了。可是收受了梁家大肆贿赂的太监们,眼见事情要败露,急中生智,便撒谎说道,大婚见红乃是新婚喜事。于是,众人一通连骗带哄,硬是把大明帝国的永宁公主推进了梁家大门。
梁邦瑞已经病入膏肓,自然无法行人伦之事,永宁公主到了此时才知悔之晚矣。新婚刚满一个月,梁驸马便一病呜呼了。永宁公主寡居了数年之后也抑郁而死。一位帝国的公主,皇帝的亲妹妹,竟然让挂羊头卖狗肉的男子坑成这般惨景!不知实情的万历皇帝,面对亲妹妹的不幸生活,他也无可奈何,唯有黯然长叹。
另说:
象“打金枝”故事般夫妻闹气的,记载里只有万历年间荣昌公主与驸马杨春元一件。杨春元与公主反目,赌气跑回河北固安农村老家。万历大怒,把他召回,罚在国子监学习礼仪。
清朝:
第三篇:古代婚礼
古代婚禮「廟見成婦」說問題探究
一、經師關於廟見禮的性質討論與爭議
關於廟見之禮,最重要且受到極多爭議的,莫過於《禮記》〈曾子問〉中的兩段文字:孔子曰:「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擇日而祭於禰,成婦之義也。」曾子問曰:「女未廟見而死,則如之何?」孔子曰:「不遷於祖,不祔於皇姑,不杖、不菲、不次,歸葬于女氏之黨,示未成婦也。」
所謂的「三月而廟見」是指舅姑已亡故的新媳婦所行的禮嗎?還是所有的新婦都該有的儀式呢?為什麼新婦未廟見而死,她的靈柩在出殯前不能夠朝於男方家的祖廟,她的神主也不能祔祭於皇姑廟,她的丈夫不必為她持杖、菲屨、居喪次,而只須服齊衰而已呢?喪禮的儀式和用度在此都被減殺,這個新婦只能歸葬於娘家,而不能與男方家族的先人葬在一起,擺明了她的身分還未取得男方家的認同。而且,此處所謂的「成婦」,是指成夫婦或是成媳婦,後人也是有爭議的。以下我們先從廟見的定義來著手,以次第進入問題。歷來有關廟見的性質與功能主要有三種,分別牽扯出對古代婚姻制度不同的看法,以下分別言之。
(一)廟見是新婦祭已故舅姑之禮
持此種看法的,以鄭玄、孔穎達等人為代表。鄭玄認為廟見是:舅姑沒者也,必祭成婦義者,婦有供養之禮,猶舅姑存時,盥饋特豚於室。孔穎達認為「廟見、奠菜、祭禰是一事」,所謂廟見乃是:舅姑亡者,婦入三月之後,而於廟中以禮見於舅姑,其祝辭告神,稱來婦也。謂選擇吉日,婦親自執饌以祭於禰廟,以成就婦人盥饋之義。若舅姑存者,於當夕同牢之後,明日婦執棗、栗、腶脩見於舅姑。見訖,舅姑醴婦,醴婦訖,婦以特豚盥饋舅姑,盥饋訖,舅姑饗婦,更無三月廟見之事。此種說法認為廟見就是新婚婦人祭已故舅姑之禮,若舅姑仍健在,就如《禮記》〈昏義〉所說於第二天舉行盥饋之禮,不需再另行廟見禮。如果舅姑已歿,則如《儀禮》〈士昏禮〉提到:「若舅姑既沒,則婦入三月乃奠菜」。將廟見理解為祭已故舅姑,那麼祭祀舅姑以外的祖先應該放在什麼時間或地位呢?鄭玄在〈葛屨〉「摻摻女手可以縫裳」的箋註可以看出他的態度:言女手者,未三月未成為婦⋯⋯魏俗使未三月婦縫裳者,利其事也。
鄭玄從「婦」、「女」二詞指謂的不同,推論新婦身分尚未得到確立,為什麼身分尚未確立呢?因為女子身分必須等到三月祭祀後才能確立。孔穎達解釋說:「雖於昏之明旦即見舅姑也,亦三月乃助祭行⋯⋯然則雖見舅姑,猶未祭行,亦未成婦也。成婦雖待三月,其婚則當夕成矣。將成婦的關鍵放在「祭行」上,與前面所提視廟見為祭舅姑,成婦的關鍵在見舅姑,有所矛盾。因為廟見的重點既是在見舅姑,舅姑沒者,廟見奠菜即已成婦,舅姑存者,第二日即見舅姑,不再另行廟見禮,為何已見舅姑卻不算成婦?這是因為鄭玄等人還考慮到〈士昏禮〉所說「三月祭行」的問題,若這樣,成婦的關鍵就應在「祭行」了。廟見是在祭舅姑,祭行則在祭祖先,兩者的對象不盡相同,從這裏可以看出鄭說在解釋上有些勉強之處。以鄭玄為代表,將廟見視為盥饋、祭舅姑的說法,在魏晉時廣為士人所接受,如《通典》卷59〈禮.拜時婦三日婦輕重議〉所記:按《禮經》婚嫁無「拜時」、「三日」之文,自後漢、魏、晉以來,或為拜時之婦,或為三日之婚。魏,王肅、鍾毓、毓弟會、陳群、群子泰,咸以拜時得比於三日。晉武帝謂山濤曰:「拜於舅姑,可准廟見;三日同牢,允稱在塗。」濤曰:「愚論已拜舅姑,重於三日,所舉者但不三月耳。」張華謂:「拜時之婦,盡恭於舅姑;三日之婚,成吉於夫氏。准於古義,可為成婦,已拜舅姑,即是廟見。」常侍江應元等謂:「已拜舅姑,其義同於在
塗。或曰:『夫失時之女,許不備禮,蓋急嫁娶之道也。』三日之婦,亦務時之婚矣。雖同牢而食,同衾而寢,此曲室衽席之情義耳,豈合古人亡則奠菜,存則盥饋,而婦道成哉!且未廟見之婦,死則反葬女氏之黨,以此推之,貴其成婦,不係成妻,明拜舅姑為重,接夫為輕。所以然者,先配而後祖,陳鍼子曰:『是不為夫婦,誣其祖矣,非禮也。』此《春秋》明義,拜時重於三日之徵也。」
「拜時」與「三日」均是婚禮的權變形式,不過一個偏重在見舅姑,一個主要在接夫婿,因為如此,而引發了魏晉人對於拜舅姑與成夫婦孰輕孰重問題的討論。此處將廟見禮等同於對舅姑的侍奉和祭祀的盥饋禮及奠菜禮,反映出鄭玄的主張,在此時最被士人所接受。其次,在婚禮中,成婦被認為比成妻來得重要,而這種態度在晉代時仍是如此,所以有「已見舅姑,雖無衽席之接,固當歸葬於夫家」的說法。現代學者也有透過古文獻來證明廟見、祭禰所指實為同一件事,如王夢鷗根據《韓詩外 傳》而將〈曾子問〉:「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一句更正為「三月而廟見禰,來婦也」,11 希望能支持廟見即是祭禰的主張,不過《韓詩外傳》的本子「禰」字亦有作「稱」的,如作「稱」即與〈曾子問〉的本文無異了。因此是不是能如此說,學者持保留的看法。
將廟見視為祭舅姑,可能要面對的質疑有:第一,從〈曾子問〉的文脈來看「三月而廟見」和「擇日而祭於禰」是分開來談的,說成是同一件事在文義上就顯得重覆。第二,此說將廟見定義在奉已故舅姑之禮,對於重要的祭祖一事卻未包括在內,這與在婚禮的過程中祖廟所佔的重要份位是有差距的,而且,前面我們已提過「成婦」的關鍵出現矛盾的現象。第三,對於未廟見不能祔於皇姑,亦無法作出更周全的解釋。第四,廟見若只是對已故舅姑的盥饋之禮,那麼何以一定要在三月後舉行,為何不比照〈士昏禮〉所說的舅姑健在新婦於進門的第二天行盥饋禮一般,於第二天就舉行祭禰儀式呢?
(二)廟見是三月祭祖先之禮
此種說法不同於鄭玄所說在於:廟見所祭為男方家的祖先,並非專指祭已故公婆,所以即使公婆健在仍須三月廟見。這種說法不將廟見與祭禰、奠菜等同為一事。如《白虎通》〈嫁娶〉說:婦入三月然後祭行。舅姑既歿,亦婦入三月奠菜于廟。三月一時,物有成者,人之善惡可得知也。然後可得事宗廟之禮。
「舅姑既沒」前的文字講的是通禮,所以「舅姑既沒」的情形以「亦」來描述,這是將廟見與奠菜分開,而認為廟見即是三月祭行,是婦女婚後所遇到的第一個祭祀。陳立注:「三月一時,婦道可成。然則舅姑存則厥明見,若舅歿姑存,則厥明見姑,三月後廟見舅。若舅存姑歿,婦人無廟可見,或更有繼姑,自如常禮也。即三月後亦宜告于祖廟,示成婦也。」在有繼姑的情況下,仍須廟見,可見不論舅姑存歿與否,新婦在昏後三個月內均須告祭祖廟。
若將廟見理解為祭祖,是屬於達禮的範疇,與前面所提為舅姑沒後所行的變禮不同。褚寅亮即以達禮、變禮來區分三月廟見與祭菜禮的不同:三月祭行,達禮也。三月祭菜,變禮也。不可混而為一。
胡培翬也採用他的說法,並指出:〈曾子問〉所云廟見,是專指舅姑在者。其所云祭禰,即此經之奠菜,指舅姑沒者。非謂舅姑沒者止行祭禰,而別無廟見,又非即祭禰為廟見,如注疏家之說也。
胡氏這種說法除了將廟見與祭菜二禮分別出來外,還認為廟見的祭祖其實就是新婦入門所遇到的第一個時祭,所以是以入門三月為最長的時限,因為「時祭無過三月,故以久者言之。若昏期近於時祭,則不必三月矣。」這種說法萬斯大也已提到:三月而見者,歲有四時之祭,率三月一舉,婦之廟見必依於時祭,然婦入而遇時祭或一月而遇,或二月、三月而遇,遠不過三月,舉遠以包近,故曰:三月非必定於三月也。
四時祭的精神在於每當季節轉換則以時鮮祭祖表達孝心。古人行禮重視時序的變化,以「三」月為期,這與古人喜用季節的轉換來象徵生命階段也隨之轉換的想法有關,因此以「三」月為期的禮很多,除了時祭是每三個月舉行一次外,婦女在結婚前要先在公宮受三個月的婚前教育,婚後的反馬、致女也都以三月為期,《儀禮》〈士昏禮〉還提到:「若不親迎,則婦入三月然後婿見」。廟見既是時祭祖先的儀式,那麼它的祭祖的性質也就可以得到確定了。
(三)廟見是新婚夫妻祭祖後始能同房的成婚之禮
除了以上兩種就廟見自身的性質分析外,另有一派主張廟見乃是大夫以上的貴族,於新婚三月後祭祖並且同房成婚的儀式,廟見固然是在祭祖,但在意義和功能上與前所說不同。這派說法主要認為新婚夫妻在初結婚的前三月內並不同房,需要等到三月廟見後才能祭祖成婚。這派說法在理解《禮記》〈曾子問〉中「女未廟見而死」、「歸葬於女氏之黨」、「示未成婦」等句子時,特別注意用詞上「女」與「婦」的區別,認為「女」是指身分上尚未同房成夫婦者,「婦」則是就已成夫婦來說。廟見後成婚的說法在西漢時期劉向《列女傳》中就提到了,而且頗具代表性:伯姬者,魯宣公之女,成公之妹也。其母曰繆姜,嫁伯姬於宋恭公,恭公不親迎,伯姬迫於父母之命而行。既入宋,三月廟見,當行夫婦之道,伯姬以恭公不親迎,故不肯聽命。宋人告魯,魯使大夫季文子如宋,致命於伯姬。
孟姬者,華氏之長女,齊孝公之夫人也。好禮貞一,過時不嫁。齊中求之禮不備,終不往⋯⋯公聞之,乃修禮親迎於華氏之室⋯⋯孝公親迎孟姬於其父母,三顧而出,親授之綏,自御輪三周,顧姬輿,遂納於宮。三月廟見,而後行夫婦之道。
第二則故事,由於不見於先秦典籍,無法對其多作推測。第一則故事,《春秋》三傳雖然對聘、納幣、媵、歸、致女、乃至逮火而死、葬等均曾著墨,但均未曾提到伯姬行廟見禮後方才成婚的說法,啟人疑竇。就《列女傳》記事風格來說,也常因誇大不合史實而引人質疑。而且,以春秋時期諸侯娶婦的實際情況來說,諸侯使卿大夫迎娶夫人實是常態,伯姬因為恭公不親迎,而竟不肯行夫婦之禮,這與春秋時期的實際狀況並不相符,這個故事應該是在漢代以後強調由天子以至庶民皆當親迎的說法下所形成的。由《列女傳》所舉的兩個三月廟見後方始成婚的故事,目的均在標榜女子的貞德,就其大大宣揚的態度來看,也可看出這必定是一件極為殊異之事,所以才值得如此褒揚。由敘事的氛圍來看,伯姬不肯同房也應該是特殊事件,所以魯國才須勞動大夫去「致命」伯姬,正好可以反襯出當時並未形成廟見成婚的習俗。
廟見後夫婦始得同房的說法在東漢以何休、服虔、賈逵為代表,他們詮釋這個觀點時還同時將反馬、致女等禮包含在這個解釋內。關於何休對廟見的看法,在《公羊傳》〈成公九年〉記載:「二月,伯姬歸于宋,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何休解詁為:古者婦人三月而後廟見,稱婦,擇日而祭於禰,成婦之義也。父母使大夫操禮而致之。必三月者,取一時足以別貞信,貞信著然後成婦禮。書者,與上納幣同義,所以彰其潔,且為父母安榮之。言女者,謙不敢自成禮。何休認為婦人婚後三月內不自行與男方同房,須待娘家致意後才能「成婦禮」,娘家這個舉動叫做致女。何休還特別強調所以稱「女」者,表示尚未行夫婦之禮,所以還不能稱「婦」。服虔與賈逵也都主張大夫以上要在三月廟見後才可成婚,孔疏引服虔的說法為:大夫以上,無問舅姑在否,皆三月見祖廟之後乃始成昏,故譏鄭公子忽先為配匹,乃見祖廟,故服虔注云:「季文子如宋致女,謂成昏」是三月始成昏,與鄭義異也。
賈逵對鄭公子忽「先配後祖」一事的看法是:「配為成夫婦也。禮齊而未配,三月廟見然後配」,也就是三月廟見之前的配匹是違禮的。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合理,牽涉到對鄭公子忽娶婦事件的解釋,此事件《左傳》的記載是:四月甲辰,鄭公子忽如陳逆婦媯,辛亥以媯氏歸,甲寅入于鄭,陳鍼子送女,先配而後祖。鍼子曰:是不為夫婦,誣其祖矣,非禮也,何以能育。「先配後祖」有四種理解方式,孔穎達支持的是杜預將「配」理解為婚配,「祖」理解為告祭祖廟的說法,即不論父親健在時人子是否可以親自告廟,在迎娶之前必須告廟,返回國後亦須告至,先自行配匹而後方才告廟,顯然不符合於婚禮須事事謹慎並求符合祖先旨意的態度。後代的學者基本上同意孔穎達的說法,但又稍有改變,因認為迎娶前的告廟,陳鍼子並未見到,所以譏諷的應是疏忽回國後的告至禮,如清代學者沈欽韓認為「祖」不是出行前的告廟禮,而應是回國後的告至之禮,現代學者周何、楊伯峻基本上也持此看法。此說法與賈逵之說有差距。
主張廟見後才能成婚者,還常舉《詩經》〈魏風.葛屨〉、〈召南.草蟲〉篇作為證明。對〈葛屨〉的理解承繼鄭玄所說「婦人三月廟見,然後執婦功」、「言女手者,未三月未成為婦」,而將「未成為婦」理解為「未成為夫婦」,如陳奐就說:女者,未成婦之稱。⋯⋯然則,大夫以上三月廟見成婚,與士當夕成婚禮異,漢人傳注皆同,唯鄭說不同⋯⋯案:《毛》傳雖無明文,然〈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傳》云:「婦人雖適人,有歸宗之義。」謂未三月,未成婦,有歸宗義。是大夫以上皆三月成婦也。此《傳》云:「三月廟見,然後執婦功。」亦謂未三月未成婦,不執婦功也。庶人深衣無裳,而首章言縫裳,下章佩其象揥,亦是大夫攝盛之禮。則此詩亦不指士庶以下也。
《箋》云「未三月未成為婦」,此鄭本古說。除了〈葛屨〉篇外,〈草蟲〉篇也被引用為廟見成婚的證明:《傳》云:「婦人雖適人,有歸宗之義」,以釋《經》「未見」、「憂心」。「未見君子」,謂未成婦也。古者婦人三月廟見,然後成婦禮。未成婦,有歸宗義。故大夫妻於初至時,心憂之衝衝然也。
毛《傳》原釋為:「卿大夫之妻待禮而行,隨從君子。」「忡忡,猶衝衝也。婦人雖適人,有歸宗之義。」「覯,遇。降,下。」由毛《傳》來看,此詩應在敘述女子在出嫁前,由於擔心被出,惴惴不安的心情,直到見到丈夫,被接納後,心才放下。從毛《傳》的解釋看不出有廟見成婚的色彩。陳奐將「歸宗」釋為未廟見而被出或死亡,在不成為夫婦的情況下而被迫歸其宗,將「覯」理解為覯合,即廟見後的成婚。但將「覯」理解為覯合,雖承繼了鄭箋的理解,不過鄭箋認為同牢後即成婚,與陳奐所說不同。主張廟見後才成婚者,還把反馬理解為待三月廟見成婚之後,男方將女方送嫁的車馬歸還,以表示夫妻情感已經穩定的儀式。把致女視為三月廟見後,女方娘家敦促女子成婚的禮,不過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先肯定了廟見成婚說的存在,而繁衍出來的,三傳中均未見提及,落在史實上來說證 據亦顯薄弱,又因它們附著在廟見成婚的說法上,所以當廟見成婚的說法受到質疑,基礎也就動搖了。
對於以上所說,我們較傾向於視廟見意義在於祭祖。至於視廟見為祭舅姑會產生的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提過了。將廟見視為婚後同房、成夫婦前的儀式,落在史實上根據最為薄弱,以下我們還會從史書著眼來進行討論。
二、由史書記載來看後人對廟見之禮的理解
由史書記載來看,後人也傾向於將廟見理解成祭祖,我們可以從廟見禮施行的狀況來看,根據史書記載納后及立后都有廟見之禮,不只如此,國君新立、太子行冠禮、立皇太子亦行廟見禮,廟見禮的性質均是指祭祀祖先而言。雖然史書的記載均較春秋為晚,並不能積極證明春秋時期對廟見禮的認定就是如此,甚至也可能是受到春秋以後的學說影響而產生的說法,不過,配合我們前面對經師討論的檢別,史書的記載仍然具有某些輔助的參考價值。尤其所舉多是貴族的例子,可以使我們延申來看後代貴族對於廟見禮所採取的理解角度,而且對於一直延續到清代的廟見後始同房成婚的說法,還是可以發揮一些批評的功效。
我們先看《漢書》〈平帝紀〉所記下的一則立皇后及廟見的事:二月丁未,立皇后王氏,⋯⋯夏,皇后見于高廟。
由二月被立到夏季祭祖,時間大約是三個月左右,應該就是所謂的廟見禮,而所祭拜的對象是高廟而非禰廟,也值得注意。此外,我們還可以看納后禮,如《晉書》〈禮志下〉:永和二年納后,議賀不。王述云:「⋯⋯今因廟見成禮而賀,亦是一節也。」《宋史》〈禮志〉:《明史》〈禮志〉:皇太子親迎,⋯⋯合巹前,於皇太子內殿各設拜位,皇太子揖妃入就位,⋯⋯廟見後,百官朝賀。
由上可以看出: 1.不論是皇帝娶后,或是太子娶妃,都在婚後行廟見禮。太子娶妃,其父仍然健在,亦行廟見之禮,可見當時的廟見禮並不是專為祭舅姑而設。2.廟見禮標幟著婚禮整個程序的完成。3.如《明史》〈禮志〉所記,廟見禮之前已行合巹之禮,另兩則引文雖未記下合巹禮,不過由行文脈絡來看,廟見已是成禮了,其後當沒有再行成夫婦的儀式了,與廟見後方才同房成婚的主張有所出入。由第二則引文來看,使者代皇帝迎后,第二天拜見婆婆,然後擇日廟見,過程與〈士昏禮〉所記大致相同,合巹禮應在成婚的第一天時舉行。
不只是皇室行廟見禮,清代庶民婚禮亦有廟見之禮,如《清史稿》〈禮志〉所記:庶民⋯⋯婚三日,主人、主婦率新婦廟見;無廟,見祖、禰於寢,如常告儀。我們注意到: 1.廟見由三月改為三日(這在宋代朱子即提此說,如《朱子語類》提到:「某思量,今亦不能三月之久,亦須第二日見舅姑,第三日廟見乃安。」),2.主人、主婦健在,新婦仍須廟見,廟見禮不專為祭舅姑而設,3.所祭同時包含祖與禰在內。除了細節部分,大方向的精神與〈士昏禮〉所說相符。
事實上,在史書記載中,「廟見」一詞不僅用於新婦的祭廟,立皇太子、太子行冠禮,或是帝王新立,亦行廟見之禮,甚至如天災等災禍,帝王亦行廟見之事,廟見的意義除了天災為求護佑的例子外,都在於使繼承人能得到祖先的認定,才能成為合法的繼承人,新婦廟見的意義,放在這個脈絡下來看,就很清楚了,一個來自外姓的人,如何能納入這個家族中,成為這個家族的一份子,得到祖先的認定,無疑是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
廟見禮牽涉到能不能「成婦」的關鍵,而「成婦」與身分的認定息息相關,死後能否葬在一起,固然是婦人身分認定的一大重要象徵,廟見禮在法律上身分的認定也是具有意義的,我們可以舉一則漢末的案例來看:時天下草創,多逋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亡士妻白等,始適夫家數日,未與夫相見,大理奏棄市,(盧)毓駁之曰:「夫女子之情,以接見而恩生,成婦而義重。故《詩》云『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我心則夷』。又《禮》『未廟見之婦而死,歸葬女氏之黨,以未成婦也』。今白等生有未見之悲,死有非婦之痛,而吏議欲肆之大辟,則若同牢合巹之後,罪何所加?且《記》曰『附從輕』,言附人之罪,以輕者為比也。又《書》云『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恐過重也。苟以白等皆受禮聘,已入門庭,刑之為可,殺之為重。」太祖曰:「毓執之是也。又引經典有意,使孤歎息。」
因逃兵太多,以致採取逃兵妻子須連坐之法,試圖遏止。此則事件中,逃兵之妻只入門數日,尚未與丈夫相見,所以是否當受完全的連坐之罪引發了爭議,盧毓認為女子「接見而恩生,成婦而義重」,既然未蒙接見,又未廟見成婦,所以並不算是完全的夫妻,不過已經入門,亦不能毫無關係,所以仍要承擔部分的責任。這可以看出認定是否成夫婦的關鍵在於接見和廟見兩個重要的過程上,二者中又以廟見為重(魏晉士人對此多所討論,前已提及),這種身分與關係的確立會影響到刑責的判定。
三、對於未廟見不能成婦的再理解
將廟見視為祭祖的說法比較可信,清人萬斯大對此作了詳盡的解說:三月廟見即〈士昏禮〉所謂婦入三月然後祭行也,謂行祭於高曾祖廟,此指舅姑在者言。擇日而祭於禰,即〈士昏禮〉所謂舅姑既沒,則婦入三月乃奠菜也。鄭氏註〈昏禮〉三月祭行為助祭,而不指為廟見。孔氏又因〈昏禮〉無見祖廟正文,遂於此條疏謂廟見、祭禰只是一事,然則舅姑在者,高曾祖之廟,婦可以不見乎?按下文云:「女未廟見而死,不遷於祖,不祔於皇姑」,可見廟見非指祭禰,何則?祔必以昭穆,孫婦必祔祖姑,皇姑,祖姑也。生時未廟見,故死不遷不祔。〈昏禮記〉所謂三月然後祭行者,乃行祭於高曾諸廟,而以婦見,與此記三月廟見之文相發,此謂士也。若大夫有始祖廟者,則並見始祖廟也。其或支子之小宗止有禰廟若祖廟,或未有廟者,則已見於己所得祭之廟,而餘廟則統於宗子以見之也。從〈曾子問〉中關於祔祭一段話中,看出了廟見乃重在祭祖,而非在祭禰,因為按昭穆來說,媳婦的神主應是祔祭於皇姑而非姑,未能廟見於皇姑,以至於死後神主不能祔祭於皇姑。若廟見所指是「姑」,那麼與能不能祔祭皇姑關係就不那樣密切了(季旭昇也採此種說法,認為廟見重在祭祖成婦)。
對於萬斯大所說「生時未廟見,故死不遷不祔」,我們還可以從其他角度來理解。從宗法的角度來看,婦人未廟見而亡,不視為成婦,是因為婚姻的目的在於「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嗣」,祭祀祖先在家族中是極重要的大事,主人與主婦在行禮上都佔有各自重要的份位,婦人若未能事宗廟就死亡了,表示她未能盡到婦人的職責,未能在祭祀為重的文化中盡到主婦承祭的義務,因此,此段婚姻的目的並不算達成。我們也可以從祖先、父母具有兒女婚姻的決定權的角度來看,未廟見表示此段婚姻尚未得到祖先或父母的認定,孔穎達說:「今未廟見而死,其唯服齊衰而已,其柩還歸葬於女氏之黨,以其未廟見不得舅姑之命,示若未成婦,然其實已成婦,但示之未成婦,禮欲見其不敢自專也。」這裏也明白說出其實彼此的關係已經是實質的夫妻了,不過由於未得到舅姑的認定,所以仍不算是夫婦。不過,這樣的說法顯得有些牽強,因為如果舅姑健在,則議婚的過程已經遵從父母之命了,如果舅姑已經亡故,那麼,在議婚過程的每個步驟均須請示祖先,也沒有不告而娶的問題,既已按程序而締結婚姻,即使未廟見而亡,亦不是自專的結果。
以上的解釋雖可備為參考,但對婦人的靈柩為何不能朝廟,神主為何不能入於男方家的祖廟,似乎還未能切中問題所在,若我們從原始思維「互滲」的角度來探究此事,這件事情就變得不難理解了:婦人藉由祭祀活動,使祖先歆饗血食的過程中,不但盡到了宗法上「婦」的職責,而且在祭祀的過程中,婦人與男方家的祖先會產生互滲和連結,使自己確實地成為男方家族成員中的一員,這不但是建立了一種彼此溝通的橋樑,亦是婦人內在的質變,透過這種質變,婦人與男方家族才真正地連結為一體,也只有在經過如此程序後,婦人在死亡後才可以在男方家的祖廟中受祭,死後才能葬在男方家的墳地。這裏所提到的葬,其實背後還有古代宗族社會族居、族葬的背景,關於族居、族葬的問題,邢義田指出:中國古代社會最基礎的宗族或家族,在居住形式和生活手段上有十分強烈的延續性。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以血緣關係為主的群體,不論稱之為氏族、宗族或家族,即維持著聚族而居,族墓相連,生業相承的生活。依考古資料而論,居住區、墓葬區與生產區相連的遺址發現,從新石器時代可以延續到西漢。封建世襲的貴族雖已遠去,但作為封建制基礎的宗族制並未動搖。在進入郡縣時代以後,個別的小家庭不論高官或平民,在相當程度上仍維持著同族聚居,同族而葬,家業相承的生活方式。秦漢一統,動亂結束,家族或宗族得以長期聚居,在安定中不斷繁衍,又因家業世承,利害與共,墳墓相連,祭祀同福,同族意識得以增強,族的力量也就有日趨強大的可能。
在族葬的背景下,只有成為某個宗族的成員,才可以與他們的成員葬在一起,並一起接受祭祀和歆享。種連結和互滲的關係,我們還可以用法國著名人類學家列維.布留爾所提出的互滲律來作輔助性的瞭解,在互滲律思維下的人與物、人與人、人與神靈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或透過儀式、巫術而達到彼此相互影響的關係,這可以在「部族、圖騰、氏族的成員感到自己與其社會集體的神秘統一」56 上看出。我們可以從原始部族如何認定為同一氏族的人,或是透過成年禮以使身分受到社群的認定,來看這種連結:一個部族的成員,常需要透過成年禮的儀式,或神秘的入會儀式才能真正與部族的神靈、圖騰達成完全的連結,也才能被視為部族的真正成員,未行成年禮會被認為是不完全的人,無法結婚生子;若結婚生子,也會由於己身無法與祖靈、圖騰完成連結與互滲,因此所生下的孩子將永遠不能成為一個完全的人。我們看布魯爾關於成年禮和入會儀式的敘述:在婚禮中,新婚婦人相對 於夫家來說,是一個外來者,如何才能夠使她完全成為此一族群的成員呢?與族群祖先的連繫無疑是最重要的,「廟見」是婦人入門後第一個面對的重要祭祖活動,在這個祭祖的儀式中,透過她對於宗廟儀式的參與而能與夫家祖先產生連結,從而真正地成為夫家的一份子。未能廟見,死後「不遷於祖、不祔於皇姑」,是因為對祖先來說,婦人與他們的連結並沒有建立,因此彼此間無異於陌生人,所以遺體不能入祖廟,神主亦不能入廟受祭。對她的丈夫來說,婚姻的意義在承宗和繼後,如今兩皆落空,雖不能說是無恩情,但情義上的責任就不那麼重了,所以雖服喪服,但是在喪禮上簡省極多。
四、廟見成婚說形成的背景和發展
(一)廟見成婚說形成的背景
廟見成婚的說法,在劉向《列女傳》中已經提到,此後一直摶聚許多的典籍記載,形成了一個愈來愈大的體系,到清代可以說已經成熟了。廟見成婚說的形成和發展,與先秦到漢代時期政治社會環境的改變,貞潔觀的發展,漢代經生注經的特色和漢代一統的政治背景對思想的影響有一定的關係。
1.強調貞節觀
當我們談貞節觀的演變之前,我們首先要問,何謂貞節?對貞節思考和定義的改變,可以看出貞節觀演變的痕跡。何謂「貞」呢?「貞」字在《易經》中使用非常多,隨處可見「利貞」一詞,此「貞」字原作貞卜之意,後引申作「正」解,我們還可以由講到婚姻的〈屯卦〉六二爻來看:「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這裏的「貞」亦引申作「正」解,「字」引申為繁育和婚媾之意,「正」是行其所當行,合於禮的意思,這裏講的是女子守貞正,不接受男子的求愛。除了訓為「正」外,「貞」字也有訓為「信」的,如《易》〈文言〉注就提到「貞,信也」,漢初賈誼亦提及:「言行抱一謂之貞。」承繼此一態度。德行的穩定專一便是貞,行為的合禮平正也是貞,所以「貞」可以用來形容具有此種特質的人,並不限於婦女,我們在文獻中可以看到貞士、貞婦的說法,就是一例。《左傳》〈襄公九年〉記載了魯成公的母親(魯宣公夫人,穆姜)對易卦的解釋,其中便提到對「貞」的解釋,可以反映出當時人對貞的看法。穆姜因為與叔孫僑如通淫,欲廢成公,最後被軟禁在東宮之中,她在進住東宮時,為自己的處境作了卜筮,得到了艮卦的第八爻,占卜的太史解讀認為這會由艮卦變到隨卦,穆姜很快就能離開東宮,穆姜則就自身實際的狀況來對隨卦作出詮釋,其中提到具備了「貞」德便可以將事情處理得好,穆姜以自己未能遵守、踐履其份位,而認為自己不具「貞」德,此處的「貞」與後代守貞意涵並不相同,而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正」或「信」的意涵。對於「信」的強調下,就會演生出貞
一、專
一、精一、一意等的想法,《列女傳》中〈貞順傳〉就不斷地形容這些婦女具有「貞一」之德,或是德行專一,這些被列入〈貞順傳〉中的婦女,在事蹟上有幾個極重要的特點,第一個是強調不再嫁的德行,除了夫死不再嫁外,未過門而夫死、夫有惡疾、夫妻情意不合、國滅等等狀況亦均不再嫁。如果被迫再嫁則以極激烈的方式如毀容或自殺以明志。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貞的想法除了在婚後的「一與之醮,終身不改」外,在婚前也十分重視對禮的嚴守,如〈貞順傳〉的第一則召南申女的夫家禮不備而欲迎之,召南申女堅決不肯前往,以至「夫家訟之於理,致之於獄,女終以一物不具,一禮不備,守節持義,必死不從」,這樣的行為也被視為「貞」。另一個特點是極為守禮,以至於毫無轉圜的餘地,如齊孝孟姬僅因為出外時發生事故,車乘、行列無法如其身分,而竟自縊,又如楚昭貞姜在漸臺上等著出游的楚王,大水來,楚王派去營救的使者在忙亂中忘了持符,貞姜因為如此竟不肯走,最後被水沖走而死,這個故事與宋伯姬因為等待保姆而被火燒死的故事,有很多類似之處。對於這些對禮的死守以致毫無轉圜空間的行為,《列女傳》表達了欽慕和讚揚之意。雖然《列女傳》所記載的這些事蹟中,有些不見於史書的記載,而且顯然有不少誇張和渲染之處,不過在這些故事背後還是可以反映出
劉向以及那個時代背景下所認同的道德觀念,而且這些觀念隨著《列女傳》的盛行,對女德的想法影響十分深遠。《列女傳》中強調的以生命堅守禮的份際,而沒有絲毫游移和放鬆,甚至到了十分刻板的地步,這與孟子回應淳于髡所提出的嫂溺而當不當援手搭救的問題時所重視的「權」的精神大不相同。孟子的這種「權」的精神在《左傳》對宋伯姬的評價,也可以看見。宋伯姬在春秋時期即以賢德出名,她的事蹟多次見於《春秋》經傳記載。伯姬在恭公死後長年守寡,最後因為宋宮室大火,在情況十分危急中,伯姬依然堅持等待保姆來才下堂避火,最後被火燒死。《左傳》對伯姬的行為所下的評斷是「君子謂宋共姬女而不婦,女待人,婦義事也。」這其中含著貶責的意思。《公羊傳》的評 價是:「外夫人不書葬,此何以書?隱之也。何隱爾?宋災,伯姬卒焉。其稱諡何?賢也」,態度上和《左傳》有所出入,認為伯姬此行是一種賢的表現。《穀梁傳》則說:「婦人以貞為行者也,伯姬之婦道盡矣!詳其事,賢伯姬也。」對伯姬極為讚揚。《列女傳》的態度與《穀梁傳》趨於一致,應是劉向採擷《穀梁傳》的說法而成,三傳間的差異反應出對貞節態度的改變,由重視權變的精神逐漸趨向對禮教的嚴守。貞節的要求愈強,伯姬所受到的讚譽也就愈升高,對伯姬的評價正可以反映出所屬朝代的貞節觀。
對於伯姬的評價的改變,以及《列女傳》中許多強調終生不二嫁以及婚前嚴守禮的份際、防止淫佚和以生命堅守禮的份際,守忠死義等等篇章來看,都可以看出《列女傳》反映出的貞節觀與先秦有很大的不同。廟見成婚的說法與婦人貞潔的崇尚有關,《列女傳》中兩則廟見成婚的故事均放在〈貞順傳〉中,而這種由強調在婚姻關係中的貞信,以及在婚姻尚未完全成立時,嚴守禮的份際,對於婦女的德行、守禮與否以及貞潔特別著意地強調,甚至還訂出三個月為婚姻考核期的說法,不同房的目的,除了能「觀察」和「強調」女子的德行和操守外,有學者指出,恐怕還與父系家族承傳下,欲要確認女子在婚前行為是否如禮,以保障父系血統純正的要求有關。在宗法制度下,確立父系血統的純正,主要著力於婚前、婚後嚴別男女之防上,這種男女之防的嚴別,漢代經生常是從貞潔的角度去理解的,認為能通過三月考核期,就如同何休所說的可以彰顯女子的德性,以安榮父母。在這樣的想法下,於是將新婦入門後的三月廟見禮,理解成為經三月考核後才同房成婚的禮。那麼又為何要選中伯姬作為廟見的主角呢?伯姬是春秋三傳中一再為人稱道的婦女,夫亡後長年守寡,其後又因宮中失火待姆不下堂而死,她的貞烈是頗為人所熟悉的故事,所以是一個很好附會的人選,因此雖然三傳不曾提及因為共公不親迎以至伯姬於廟見後拒絕同房的事情,《列女傳》卻作了如此的附會。婚後三月成為新婦戰戰兢兢的考核時期,自身的教養如何,是否守禮,以及在婚前是否守貞,均成為考核的重點,如果能通過考核,就能「安榮父母」,成為真正的主婦;如果不能,則會被送回娘家,為人所不齒。這樣的說法放在婦女教育書中,必然能對婦女產生很大的恫嚇作用,以使婦女守禮守貞。
2.政治社會的背景
廟見成婚說發展的大背景應該還受到漢代帝國倫理觀的轉變,如對三綱講求,以及陰陽學說和三綱說結合等背景的影響。陰陽學說的發展,到戰國大盛,天理運行,人事種種均附會以陰陽消長的道理,在陰陽學說盛行的同時,逐漸醞釀出陽尊陰卑、崇尚陽道卑抑陰道的想法,如《文子》中提到聖人順陽道,當陰盛於陽時,小人得勢,崇尚陰道更會導致天下滅亡的結果,所以施政要在使陽下陰,甚至是陽滅陰。這種強烈的助陽抑陰的想法,在漢代大儒董仲舒將人事和陰陽密切地結合下,被更加綿密地用在人事之間,君臣、父子、夫婦的倫理關係,是天道陽尊陰卑的具體呈現,而不可以違逆: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陰道無所獨行。其始也,不得專起;其終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義。是故臣兼功於君,子兼功於父,妻兼功於夫,陰兼功於陽,地兼功於天。這樣的想法,瀰漫了漢代的思想界,劉向亦在《說苑》提到「陽貴而陰賤,陽尊而陰卑,天之道也」,影響女教極深的班昭《女誡》也為此種思想所貫串,如: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行違神祗,天則罰之;禮義有愆,夫則薄之。陽尊陰卑既是天理,那麼違逆天理就會招致種種異象和災禍,這種想法在《汲冢周書》中可以看見,如將異象歸諸於婦人的惡行所導致等等。在漢代就更具有普遍性了,如《淮南子》、《春秋繁露》都表露出此種想法,漢書》〈五行志〉更是有系統地將種種天地災異相關於婦人不當行事,違逆天理所導致的結果。陽尊陰卑既是天理,那麼人就須對其絕對的服從,落在倫常關係上,如君臣、父子、夫婦上也是如此,從《列女傳》中我們可以看到承繼陽尊陰卑的精神而一再強調的守忠死義,這是在〈節義傳〉中,一再傳達的想法。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婦人貞節的德性,必然會特別地強調,這種強調,在婚後的要求當然是完全的遵守道德操守和禮的規範,而決不能有任何的踰越和淫行,並且不論在:如夫死、惡疾、夫妻情意不合⋯⋯等情況下,均不能再嫁。對於婦人婚前的操守亦被要求,以能完全符合貞一的德行,在這種要求下逐漸醞釀出將傳統的祭祖廟見理解為三月廟見才成婚的想法。廟見成婚說的形成當是在此種要求絕對的服從和貞節的背景下。
(二)廟見成婚說的流傳與發展
前面提過在西漢時已有三月廟見而後成婚以展現婦德的說法,這與當時對於貞節態度的轉變以及 陰陽及三綱貫徹下的倫理觀有關,三月廟見的說法流傳到東漢後,又經過許多經師的注解和詮釋,逐漸地將反馬、致女等禮亦納入解釋的系統中,如何休、服虔、賈逵等經師均是其中的代表。廟見成婚的說法逐漸滲入民間生活,在《三國志》卷57〈陸績傳〉裴注引姚信〈表〉記載了一則廟見成婚被付諸實踐的事蹟:臣竊見故鬱林太守陸績女子鬱生,少履貞特之行,幼立匪石之節,年始十三,適同郡張白,侍廟三月,婦禮未卒。
這則事件透露出三月廟見後才成婚,以表徵女子貞德的想法,在當時民間應該頗為流傳,所以才會引起少女的仿效,以期透過此種方式獲得貞潔之名。廟見成婚的說法將反馬、致女、廟見等禮一併說成是大夫以上的貴族婚後三月成婚之禮,並引證融攝《詩》、《易》、《禮》、《左傳》中的文獻,以為解釋,清人在這基礎上將之融攝成為一個複雜的體系,如劉壽曾〈昏禮重別論對駁義〉即融攝前人對廟見成婚說的種種問難及主張,而進行討論,最後肯定廟見成婚說,確實在大夫以上的階層中實行,又如清人陳奐《詩毛氏傳疏》用反馬、廟見、歸宗來論證〈草蟲〉詩所記述為三月廟見成婚之禮。劉壽曾的討論集結了前人關於廟見成婚的說法,我們在這裏先分成幾點對其主要的觀點作個整理,在各點下亦對其說值得存疑處作一些說明,不過,有一些觀點前面已經陸續提過了,在此就不再贅述。
(1)《禮記》〈曾子問〉講:「女」未廟見而死,示未「成婦」,既稱為「女」,可見仍未成婚,因為若成婚應當稱為「婦」。但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具說服力,〈曾子問〉在用詞上有不嚴緊的地方,有學者即指出既然未成夫婦,故不能稱「婦」,那麼男子何以又能稱「婿」呢? 此外,稱「女」也未必一定表示未婚,因為「女」是對父母而言,從父母的角度來稱則曰「女」,所以即使婦人被出返國,父母仍稱之曰女或子,如《穀梁傳》〈文公十五年〉記:「齊人來歸子叔姬」杜注:「書之曰子,蓋父母之恩,欲免罪也。」所謂的「子」即是女的意思,適女稱子。而且,女或婦的稱呼,是跟隨著對象不同而改變的,如《公羊傳》說:「女在某國稱女,在塗稱婦,入國稱夫人」,因此,以用「女」或「婦」來作為是否成婚的依據,是不可靠的。
(2)大夫以上婚禮與士和庶人不同,大夫以上婚禮乃是經過三月廟見後才成婚,並有反馬、致女等禮,士和庶人則當夕成婚,而沒有三月廟見後成婚之禮。這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第一、《儀禮》〈士昏禮〉中可明白看出結婚當夕是同房的,與大夫階級有別。第二、既然男女不能在廟見以前同房,那麼在客觀上,生活起居要有一定的隔離,但是士人因為無世祿,所以恐怕難有異宮,實行上有實質困難。第三、《儀禮》〈士昏禮〉婦所乘之車是由男方而來,所以士人沒有反馬之禮。第四、《禮記》〈王制〉講:「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曾子問〉中廟見與祭禰是不同廟亦不同天舉行,可見所需不只一廟,而劉壽曾認為士人只有一廟,所以無法實行廟見禮。第五、《禮記》〈曲禮〉無士人納女之辭,而大夫以上則有辭,此處納女,鄭玄注為「致女」,所以斷定士人無「致女」之禮。以上的理由只能說明士人並無三月廟見才成婚之說,並不能同時證明大夫以上有此禮俗。而且士人是否只能有一廟,事實上也未必盡然,《禮記》〈祭法〉就說「適士二廟」,與〈王制〉所說不同。此外,舉《禮記》〈曲禮下〉:「納女於天子曰備百姓,於國君曰備酒漿,於大夫曰備埽灑。」鄭注:「納女猶致女也。」來作為證明,值得注意的是,鄭玄並不贊成廟見成婚的說法,他所謂的「致女」,是「親夫以孝舅姑」,並非廟見成婚說者所想的致女。而且,以納女之辭不及士和庶人,就推論士和庶人無致女之禮,恐怕值得商榷,因為沒有納女之辭,未必等於沒有其禮。學者也有認為納女應該就是嫁女,並且認為納女於士也有其辭,這可見納女之辭並不能作為大夫以上階級有廟見成婚說的證據。至於其他問題,我們在前面討論過,在此則不贅述。
(3)《列女傳》提及齊孝孟姬和宋伯姬的故事,均有三月廟見而後成婚之事。但《列女傳》一直被質疑過於渲染,再則,即便二位賢女人的事跡成立,也屬特立之行而受表揚,正好反證其時並未有此習俗。(4)在《三國志》吳地記載著一則三月廟見成婚之事。但這與其是廟見成婚說存在的證據,不如視為此種說法流傳影響下的結果。(5)《詩經》〈草蟲〉、〈葛屨〉,《易》〈歸妹〉為廟見成婚的證明文獻。但此不免附會牽強,而根據薄弱,學者亦曾提出批駁,如季旭昇指出〈草蟲〉非試婚詩,並指出清人陳奐《詩毛氏傳疏》中論述的錯誤,認為廟見成婚說實像顧頡剛研究古史而提出的「層累構成說」一般,在歷史上不斷積澱而成,此說是頗有洞見的。(6)《詩經》、《禮記》、《左傳》、《公羊傳》許多文獻當作講廟見、反馬、致女等禮,並以此詮釋廟見成婚說。
五、結 論 《禮記》〈曾子問〉提到女未廟見而死,示未成婦,必須歸葬於女氏之黨。此段記載如何去理解,引發了許多的討論,其中牽涉到對廟見之禮理解的不同,廟見之禮究竟該如何理解呢?我們將本文分成四個部分,在第一部分我們透過經師對廟見之禮的性質及功能的主張,來看三種最常見的理解方式,及其所引發的問題。三種說法:以廟見為祭已故舅姑、以廟見為祭祖、以廟見為婚後三月夫妻始行同房禮的儀式。在經師注解及典籍的對比參照下,我們認為以廟見為祭祖,最能符合文本的精神,而且在解釋上所引發的矛盾及爭議最小。
第二部分,後代史書中亦記載「廟見」之禮,我們發現: 1.納后、立后均實行廟見禮,而舅姑健在的情形也不例外,廟見禮被視為婚禮禮成的重要象徵,行過廟見禮,婚禮儀式才算完滿達成,所以廟見禮屬於常禮的範圍,而非變禮,這與鄭玄所說只是將廟見禮視為祭已故舅姑之禮不同。2.在行廟
見禮之前,夫妻已行合巹,並不像主張廟見成婚說者,認為是廟見後才同房。3.廟見禮的義意重在祭祖,因此根據史書記載在帝王新立、太子冠禮、立皇太子,都行廟見祭祖之禮,目的即在獲得祖先的認定和許可,使能擁有大位或在家族中擁有正式的份位。史書中所提到的對廟見禮的理解,雖然時
代上偏晚,並不能作為漢代以前廟見禮性質的直接證明,不過仍然可以使我們一窺後人對於廟見的看法,並且對於一直流傳到清代的廟見成婚說,多少也具有批評的功效。
第三部分,廟見禮重在祭祖的意義既然已經確定,我們仍要進一步追問,為什麼尚未廟見即死亡,必須面對歸葬於女氏黨這樣嚴重的後果,我們可以透過《原始思維》中「互滲」的想法來理解,在行冠禮或入會等儀式時,與此族群的祖先產生互滲連結,無疑才是成為此一族群成員最關鍵的事情,未能經過此種連結,便不能真正地融入此族群中。新婦相對於男性家族的成員來說,也是一個外來份子,因此也必須透過實質的祭拜男方祖先,並與祖先產生神秘的互滲,才能成為彼此一體的親族。也只有如此,在講究親族族居、族葬的風氣下,才能與男方親人葬在一起,神主才能進入男方家的祖廟,祔於皇姑(此處也可透露出,新婦廟見所祭並不只是舅姑,而包含了皇姑在內,未先祭皇姑,故不能祔於皇姑),如未廟見而死,這個外姓女子與男方家的祖先一體的連繫感未能建立,所以只能是個外人,出殯時亦不能朝於祖廟。以人情來說,祭先祖、繼後嗣兩相落空,因此喪禮也就相對的減殺。
第四個部分,廟見後才能成婚的說法,徵驗於史實,根據最為薄弱,不過此種說法自西漢時已經存在,我們在本文中試圖找出此種說法形成的背景,就西漢時出現兩則廟見後才成婚故事的《列女傳》來看,其實此書中透露出貞節觀念轉變的端倪,《列女傳》中強調的貞,是不論婚前、婚後乃至夫死均能守禮自持,在婚前是嚴格的行禮規範,婚後乃至夫死則是矢志不嫁。對於節的想法,則強調以死明志,以死守禮,其中許多篇章對禮的執守已近於不合人情,這與《左傳》因批評宋伯姬逮火而死所說的,女待人,婦人宜其事,以及孟子所講的「權」的精神均很不相同。這種強調死節,強調以禮自守,強調貞的想法,在婚前就會形成對女子是否貞潔自守、行禮如儀的強烈要求,在此種心理下,將原有三月廟見成婦的想法,理解為以三月作為新娘德性的考核的說法,經過三個月,新娘的言行舉止是否合禮,以及是否曾發生不合禮的淫亂事蹟,就容易顯現出來。所以經生強調能通過三個月考核期的,就能安榮父母。《列女傳》中兩則故事即是在此種背景下而產生的。當然此種現象的產生也與當時陽尊陰卑的想法被用於人倫關係上,而導致人倫關係的絕對化、綱紀化,而對女子地位及兩性關係造成的影響不無關係。
第四篇:古代婚嫁习俗
女 方 应 备 办 物 品
1.鸡蛋茶:新娘上轿前,请新郎及接嫁人员食用,只能喝茶(鸡蛋用筷子搅动即可)。
2.猪心:在洞房花烛夜食用,两人吃“猪心”会“同心”。
3.铅钱,铅粉,乌糖,鸡蛋,蜜柑,五谷。
4.扇子:二把,一把扇尾系一红包和手帕,于起轿时丢出车外让弟妹拾回,俗称“放性地”,即放下“性子”,不会把任性的脾气带到夫家。
5.手帕
6.青竹扫:青竹一枝,连根带叶代表“透脚青”,表示翁姑夫妇子孙都有福气健在的吉兆。青竹有“节”表示新娘有“节”。亦可表示新娘为“初嫁”。
7.甘蔗:两根,连根带叶的甘蔗表示“有头有尾”、“生生不息”之意。(归宁回礼,现为结婚日带回)
8.木炭:“炭”与“湠”同,“繁衍”之意,带有“多生子女”之意。
9.火笼:一个。
10.芋头:“落地生根”之意。
11.莲蕉花:“连招生子”之意。
12.石榴:石榴因种子繁多,有“多子多孙”之意。
13.桂花:“早生贵子”之意。
14.带路鸡:约二、三个月大的公鸡、母鸡各一只(或各一对),为头转客(归宁)回礼,现代婚俗则于结婚日带回,亦可以塑胶鸡代替。
15.子孙桶:又称“尾担”(因排在迎娶队伍最后面),为三种红色桶子(蛟桶、溲桶、育桶)加上新娘的盥洗用具、红包一个,用红花布包起来。挑子孙桶的人必需是“富、贵、才、子、寿”五福俱全,谓之具有“全福”之人,丧偶者不得担任,否则新人不吉。
16.舅仔灯:一对,红色宫灯又称“新娘灯”。
17.红圆:偶数(归宁回礼,现为结婚日带回)
18.米糕:归宁回礼,现为结婚日带回。
19.面桃:偶数(归宁回礼,现为结婚日带回)
引用
报告 回复
雪城(雪妖)
兰台令史
闲散斑竹 #
2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6-4-2 19: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男 方 应 备 办 物 品(因各地风俗不同,以下物品种类仅供参考)
1.八卦米筛或黑色雨伞:为“避邪”之用,供新郎新娘上轿、下轿时遮于头顶。(新娘若有身孕宜改用黑色雨伞以免“流产”)
UID 23 精华
5积分 4245 帖子 804 金钱 3401 阅读权限 40 注册 2006-4-1 状态 离线
2.轿斗圆或苹果:以糯米磨成之大团的“汤圆”十二粒(每粒约一台斤),或苹果十二粒。(女方只能收六粒)
3.猪腿:半猪或后腿,供女方祭祀用。(女方只收骨头以外部份)
4.全鸡:一只,供女方祭祀用。
5.鲜鱼:一条,供女方祭祀用。
6.六项红包礼:开门礼、舅仔礼、食佬礼、挽面礼、梳头礼、袷裙礼。另外准备金额不同之红包数包,以备不时之需。
7.猪脚面线:又称“打盘礼”,为新郎感谢丈母娘替他养育老婆之恩。
8.红蛋:若干颗,取偶数。女方收下后,须将红蛋每二颗以红纸包成一包,分送给男方接嫁人员各一包。
9.喜花:头花(春仔花)—供女方女长辈插于头上。
10.胸花—鲜花或海绵花、缎带花均可,插于胸前或腰部,男左女右,男方戴红色,女方戴粉红色。
11.捧花—宜搭配礼服及发型、色系,以衬托整体美。
12.瓦片、烘炉、木炭或檀香、茉草:为“传宗接代”之意,新娘下轿后入门前须跨过烘炉(内燃木炭或檀香、茉草),再踩破瓦片,叫做“生炭”、“破瓦”。
13.蜜柑橘:二粒,用红纸圈起来,拜轿用。
14.汤圆:男方祭祀时;新郎新娘进房后须吃“圆仔汤”(新娘圆仔)及分请亲友、邻居沾享喜气。
15.八仙彩或红布:挂于大厅正门上。
16.喜幛:挂于洞房门上。
17.食新娘茶礼品:回赠“食新娘茶”亲友之礼品,如手帕、香皂、皮包、内衣…等。公公为戒指,婆婆为金簪。
18.结婚证书及印章:观礼用,备妥结婚证书二份及印章(男方主婚人、女方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新郎、新娘)。
19.鞭炮:四串,分别于出发迎亲、迎娶回门、宴客开始、送客各燃一串。
20.排炮:前导车于出发时、到达女方家前、从女方出发时、到达男方家前及沿路各路口、桥头均须燃放。
21.十二版帖(丈人帖、母舅帖):新郎对未来的岳父母及舅父母不可用一般喜帖,依礼须亲自呈送“十二版帖”邀请,以示尊重。
22.拉炮及喷彩:新郎、新娘进入宴客会场时,可增加现场气氛。
23.喜糖、香菸:宴客完毕送客用。
24.金炮烛香:新郎新娘拜堂祭祀用。
25.红纸:洞房内所有的镜子,须用红纸蒙住,满四个月始可拆卸。
26.车彩及彩带
27.礼金簿
28.签名绸
29.礼条
30.谢帖
引用
报告 回复
雪城(雪妖)
兰台令史
闲散斑竹 #
3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6-4-2 19: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传统结婚的礼序及仪式
UID 23 精华
5积分 4245 帖子 804 金钱 3401 阅读权限 40 注册 2006-4-1 状态 离线 Step1 安床
在婚礼前男方家长会依双方八字,择吉日、吉时安床,有祝福新人早生贵子之意。还有啊,要在安好床后到结婚当日前,事先找位属
大生肖(如:龙)的男孩与新郎官同睡,以免未来新人会孤枕难眠,其目的也在求婚姻幸福美满!
Step2 祭拜
男方在『婚礼前一天或当天』要祭拜天地及祖先告知将举行婚礼,求平安顺利。
Step3 迎亲
新郎、媒人、傧相(六或十二人)随车前往女方家,迎亲车队前往女方家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注意: 在迎娶途中,如礼车和别人的礼车相遇,叫『喜冲喜』 可以燃放鞭炮或由各方媒人交换花朵,可以化解不祥。
Step4 吃姊妹桌
新娘与兄弟姊妹、闺中好友一起吃饭,以表依依不舍之情,大家说些吉祥话,祝福觅得好郎君。
Step5 请新郎
迎亲车队到达新娘家前,应燃炮通知,女方也燃炮回应,并有一男童持盛满橘子或瓜子糖果的茶盘等候恭迎新郎,新郎应回红包答礼,再进女方家。
Step6 吃甜汤
女方准备汤圆、甜茶给新郎官及迎亲宾客喝。
Step7 讨喜
新郎与女方家长见面问候之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的姊妹或女性好友要拦住新郎故意阻挠,不准其见到新娘,经新郎苦苦哀求后,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在经一番讨价还价后都以 999 元红包礼成交,意喻长长久久,安出大厅。
Step8 盖头纱
新郎把捧花交给新娘后,由新娘父亲替新娘把头纱放下,再由媒人
婆或好命妇人挽出大厅,新郎、新娘男右女左面向祖先、神明,新娘母舅燃香点烛,新人上香拜祭,先神明后祖先,接着向父母三鞠躬行礼告别。
注意: 结婚日新娘出门时,姑嫂不能相送,要回避,因为 “ 姑 ” 跟 “ 孤 ” 同音,而 “ 嫂 ” 跟 “ 扫 ” 同音,不吉利。
Step9 出门
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或媒人,持竹筛或黑伞遮盖,头不能顶天见阳光,护着新娘进礼车,因为新娘子当天地位比谁都大,所以头不能顶天见阳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的幸福快乐的日子。
Step10 敬扇
新娘上礼车前,由一位生肖吉祥的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礼。
Step11 泼水
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稻谷、白米泼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Step12 掷扇
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至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掷扇后必须哭几声。
注意: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欲痛快越好,『哭发哭发,不哭不发』不哭的话反而禁忌。
Step13 燃炮
迎娶车队应于途中燃放鞭炮,以报喜讯。由女方家至男方家,沿途燃放鞭炮,到达男方家门时,则双方(迎亲队及男方家人)燃炮庆贺。
Step14 摸橘子
礼车抵达后,新郎先下车,男方由一男孩捧红漆喜盘,内放两个大蜜柑(橘),以示吉祥甜蜜,开车门恭请新娘下车,新娘给该男孩一个红包,俗称『拜轿』。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由新娘亲自来剥,可招来长寿。
Step15 牵新娘
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注意!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注意: 生肖属虎者,不能观礼及进新房。
Step16 过火盆踩瓦片
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Step17 拜堂
男方由母舅或族长主持『拜堂』仪式。新郎、新娘男左女右并立,禀告列祖列宗,并向父母行拜见礼,其次夫妻行三鞠躬礼才进入洞房。
Step18 进洞房
入洞房后,米筛放在床上,桌上置铜镜以压惊,新人同坐在垫有新郎长裤的椅子上,表示两人从此一心,然后新郎把新娘的头纱揭开,两人合饮交杯酒,同食由莲子、花生、桂圆或黑枣等做成的甜汤圆,象徵早生贵子。
注意: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Step19 观礼、喜宴
新人可选择在家中进行观礼仪式(即签结婚证书),或有设宴款待亲朋好友的话,可于喜宴上进行观礼仪式。目前一般人均采取中西合璧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宴服,至各桌敬酒。
Step20 送客、吃茶
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餐厅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菸、喜糖之茶盘,答谢前来参加喜宴的来宾。
吃茶:一般宴客离去后,由男方家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Step21 闹洞房
一般来说,喜宴完毕后,都会有亲朋好友到新人房来闹洞房,以增添气氛。
为“关于古代婚嫁的一些习俗 ”做些补充
各地的婚嫁礼仪都稍有些不同的。我只找到部分地区的婚嫁礼俗,如:
惠州传统的婚嫁礼俗,湘西少数民族,新加坡华人婚礼仪俗,襄樊民俗,蒙古族,汉族,回族这些。
封建社会,男婚女嫁讲究门当户对,“姑表婚”、“舅表婚”常见,同村同姓男女一般不通婚。只枫泉乡的观音阁、罗渡乡的白沙等地,同族男女出三代后允许通婚。
婚嫁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由媒人牵线说合,男女互不见面,只由女方写出年庚交给男方,如男方认为“八字”无“克”,便请原媒传红帖下聘,并给女方银圆或衣料,谓之“订婚”。俗称“传庚”。自此后,逢年过节,男方须向女方送衣服、果包等礼物,俗称“送节”。男方选择良辰吉日,再请媒人将“吉期红帖”連同红包、糖果等礼物送到女方家,俗称“报日”。迎亲时,男方“起亲”,给女方送猪肉、大米、鱼等18样礼品,封红包,多者128个,少者42个。男方雇喜轿一辆,轿门贴红联,男方书上联,女方配下联,轿顶贴“吉星高照”四个字。轿内放公母鸡各一,公鸡归轿夫,母鸡归女家,俗称“离娘鸡”。迎亲是,还要组织仪仗队、锣鼓队。仪仗队24人,手擎高脚,灯笼、旗纹、帐伞等导前,锣鼓队殿后。女方“发亲”时,新婚母女大哭,旁观妇女陪泣。新娘上轿前着青衣裤,青纱罩面,小弟陪轿,轿到男方门首,新娘去青衣裤,青面纱,着大红吉服。新娘到男家门时,要鸣鞭炮,堂官杀拦门鸡,撒盐米谷避煞。门首挂米筛,镜、尺、剪驱邪。新娘下轿时,接亲娘持剪刀向新娘周围转三匝,背新娘出轿,举伞遮盖,不见天,至正堂,新郎斜披红绸,宗伯先生司仪,先拜天地,后拜祖宗,三拜父母长辈,最后夫妻对拜,俗称“拜堂”。再送新郎新娘入洞房,共饮交杯酒。宗伯先生用红枣撒入红罗帐内,歌唱东、南、西、北、中赞詞。女家送亲者,称为“上宾”,男家设盛宴款待,菜料忌姜、葱。席间专人司巾,司茶,司烟酒。上宾回程前,有的地方复开席,酒肴更丰,俗称“吃倒席”。有的兴吃“拦门酒”,各地不一。席后,新郎拜送岳丈及长辈,岳丈要回赠红包,俗称“拜草”。再吹吹打打送上宾回程,上宾回馈赏银。晚上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入洞房,吃新娘茶,尽情逗戏,谓之“三日不分大小”,忌妊妇、来月经妇女入洞房。最后燃鞭炮送睡。第二天早,新娘向婆婆交“落红”手巾证明是处女。7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婚姻法,男女婚姻自主,婚礼从简。进入80年代,礼仪方面复现古风,同时出现旅游结婚等新式风俗
惠州传统的婚嫁礼俗,大抵按如下几种程式进行。
(一)提亲
惠州传统聘娶婚姻之始,首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合。提亲为六礼中“纳采”的一种变化形式。《仪礼·士昏礼》中记曰:“昏(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就是说,秦汉以前的提亲一般是以提活雁作为礼物的。这是取其顺乎阴阳往来之义。到了秦汉以后,送礼又采用糕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到了后来竟发展到了30余种,这些礼品一般都象征着夫妇牢固和睦。惠州传统婚仪中的提亲携礼多是活鸡或花布妆奁类用物。这种鸡,民间称“带路鸡”,寓意吉祥。
在提亲中,媒人受男家之托,凭三寸不烂之舌通女家。因惠州以前作媒人的多为女性,故惠州习惯称之为媒人婆。
媒人在中国古已有之,《诗经》中就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惠州传统婚仪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两种,职业媒人婆以做媒为生,唯利是图,所以不惜摇唇鼓舌,讲假话,讲瞎话,夸大对方家庭对个人的优越条件,隐瞒对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给人一 种“哄神骗鬼、谋人钱财”的丑恶形象。
(二)过大礼
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为重要,莫过于亲迎前夕的“过大礼”了。在传统聘娶婚中,两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礼、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将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盒箩,贴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荡荡地送往女家。男方在“过大礼”中送全猪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谣里有“行猪过大礼”的唱词。饼食也是必备之物,惠州的定俗是备“大饼”,大饼的种类达十几种,依各家的条件和讲究铺张的程度备一种至数种大饼不等,不过,十数种饼全部备齐的并不鲜见。除此外,必备的还有烧猪肉、鸡、鹅、鸭、鱼、发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惠州传统婚俗中常备的嫁妆,主要为生活用品,比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帐之类,还有诸如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台等家具。现在嫁妆中除主要的床上班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还见有缝纫机、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等。
“过大礼”一般在迎亲的前一日,古怪喜庆的气氛十分浓厚,那些送礼品的姑嫂姐妹们,一般都着盛装,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摇过市。惠州风俗,送礼的队伍专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过大礼”之俗,近于传统“六礼”中的“纳征”。《仪礼》说:“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也就是说,下了彩礼,送了嫁妆,才可以把女子娶过来。古代的纳征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环,所用的彩礼各代不尽相同,秦以前多采用名贵的玄燻、束帛、俪皮;汉代多用金银。其后,风俗日盛,礼物日重,历代有识之士多视为时弊而欲杜绝,但此风却历代盛而不衰。“六礼”中,“纳征”是在“请期”“报日”之前,而惠俗却是在报日之后,两者在时间上有些差异。“大礼”过后,即时婚娶,尤显得热闹,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惠州民间依然盛行的一个原因。
(三)接新娘
接新娘是传统“六礼”中的“亲迎”。亲迎为“六礼”之尾,是“六礼”的归结。现代人所说的婚礼或古人所说的婚礼大典就是以接新娘仪式为标志。
古时候所说的婚礼大典,一般包括铺房或暖房、亲迎、回门三个环节,时间持续三天。第一天铺房或暖房,第二天亲迎,第三天回门。惠州的习惯不尽相同,所说的婚礼基本上是指亲迎和滞新娘两个环节,至于迎亲(也就是接新娘),则主要包括了铺房、花轿迎亲、撒盐米、跨火踏凹栏等主要的几项风俗。1.铺房
铺房是一种旧风俗,一直延续至今。铺房是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女家的姑嫂姐妹帮忙摆设新房的一种风俗。按惠州习惯,铺房讲究两点,一是摆设的床、柜、梳妆台等要注意方位、风水,至为讲究的是衣柜镜不能向床。惠州习俗中,镜与是照妖同义,而照妖镜向床,显然是不吉利的。二是铺房之人要“命好”,民间认为命好的标准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妇、无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妇女是不能参加铺房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铺房的主要参与者了。2.上花夜
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选所谓命好之人)要专门为新娘梳妆打花江扮穿衣,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插花”,这一夜,民间风俗又称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项很
为庄重的仪式。
行此礼时,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时新娘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关头,一般都十分动情,而旧俗中规定新娘插花后要在阁中静坐哭唱至天明,谓“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彻夜不眠,更显出一种传统婚嫁“喜亦悲”的氛围。3.花轿迎新
惠州传统用花轿迎亲,五十年代尚有专门出租花轿的花轿店。多是二抬、四抬或八抬大轿,绣“凤鸾牡丹”,“福禄鸳鸯”,饰“四彩花灯”,披“大红花绸”,故谓“花轿”。
接新娘之时,由媒人领路,新娘领花轿,一路鼓乐。至女家后,女家姐妹拒之于门外,新郎赶忙派“利是”,过众姐妹一关后,便可将新娘接出。新娘哭赖不走,男家众人软硬兼施,哄出闺房,又哄其(硬推)上轿,新郎还要给轿夫封“利是”,方才起轿。几翻“拼搏”后,新郎往往已是精疲力尽。
4、撒盐米
接新娘时,旧时惠州有些地方有撒盐米的习惯,预先用盛物盛好一些盐、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谓祭桥神;而沿路撒的,是为祭祀路神,这就是惠州传统婚姻礼俗的撒盐米之俗。
撒盐米之俗其实为我国传统婚姻礼俗中“撒谷豆”之习的一个变种。“撒谷豆”出现在西汉,两宋时北方盛行,其传统的说法是为了“禳三煞”,亦即驱鬼避邪,这和惠州民间“撒盐米”差别不大。只是“撒谷豆”多为北方遗俗,南方并不普遍,而惠州有之,可见惠州习俗的渊源是甚为久远的。
5、遮头、踩凹栏与跨汪火
新娘接到家中,鼓乐声中众亲扶新娘下轿,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小姐八字相克,她们必须用盖(竹编的盛器)、筛等物遮挡不与新娘直接见面。民间认为,新娘红运当头,杀气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谓“弱其杀气”,人避开不见,谓“避其杀气”。有的地方,新娘下轿时,新郎用凹栏(主编的一种盛器)挡住新娘后脑地方。这一风俗,惠州流传的哭嫁歌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脚踏轿门郎晾遮,郎晾遮头遮女死,我比(给)什么功劳来谢爷。”看来,新娘是颇怕这一“遮”的。按民间的说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轿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头,而新郎的那个凹栏,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断回头的视线,很名显,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专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着娘家。
除遮头这个风俗外,同时还有踩栏之习,新娘一下轿,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脚前铺就一个凹栏,让新娘脚踩而过,民间谓“脚踏凹栏随窝(凹)转”,很名显,这是要让新娘过门之后,能专心致志地在男家这个“窝”里做牛做马。
踩过凹栏准备入屋时,惠俗中习惯要让新娘跨火而过。即便是不置专门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烧在门口,让新娘跨过。此俗北方称“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种比较悠久的民间习俗。他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取“旺”字,新娘跨过旺火把之后,来日就给夫家带来“旺火”。另一个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间人为有两个“邪”源,一个是婚嫁之时,观者如云,其中难免夹杂一些家中有丧、病之事的人,民间认为他们身上带有邪崇,惠州则称这些人身上带有“煨(讳)”;另一个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带有“脏”,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旧观念。
因此,惠州的跨火之俗,虽取“旺火”之义,但主要是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丝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国传统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惠州民间称其为“抹药”,是惠州穿统“去煨(讳)的专用药,在出生婚嫁礼仪以及“拜山”祭祀中,它都是人们用以避邪的护身药。
6、捧蜡烛
“捧蜡烛”为惠州传统婚嫁迎亲中的必行之俗。在接新娘归后,新娘子入洞房之前,就先
由童男捧蜡烛至洞房安放。此俗惠州最为讲究,民谣亦唱云:“捧蜡烛,捧到新娘房间笃(尽头的意思,或最里面之意)。”
按习惯的做法,要首选童男一人(一般为族中亲戚中兄弟多者),随迎亲队伍接新娘(此时已捧好蜡烛),接归或即直接将蜡烛捧至洞房内安放。此应为奉子一俗不可耐,以兄弟多的童男作为引子,为新娘佳人点燃香火,便引来子孙满堂。
7、迎亲鼓乐
惠州旧俗中“接新娘”的整个过程一般都鼓乐不停,光绪《惠州府志》所记的“鼓乐迎亲”即是。苏东坡寓惠时曾称:惠州“钟鼓不分哀乐事”,看来惠州传统的迎亲在宋代以前就已有了。
惠州婚事的鼓乐称“锣鼓柜”,以锣鼓、镲、钹为主,配以唢呐。鼓乐队随迎亲队伍来回吹奏,渲染了喜庆气氛。光绪《惠州府志》说惠州的民间婚礼“鼓乐竟日”,亦即民间所称的“一日鼓”,但一些有钱人家婚事鼓乐,实际上是“二日鼓”、“三日鼓”。旧时,惠州有专门的鼓乐店,有职业鼓乐手,男家婚娶,只需花银钱便可雇专门的鼓乐班子,因而旧时婚礼请鼓乐班子捧场是普遍的。
(四)滞新娘
新娘到家后,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并依次向男家长辈敬茶,此谓“饮新娘茶”;而诸长辈要回封“利是”包,以祝愿新婚新人大吉大利。礼毕,就是大开宴席“和新娘酒”了。惠州旧俗婚宴时新娘并不露面,一般要饿着肚子独坐闺房,不能抬头,不能言笑,不能轻易走动,独听正厅中传出的嘻闹狂欢之声。此时新娘内心一般都忧虑不安,因为她知道,那些狂汉醉鬼们,一会儿宴毕之后,便要冲入新房中“闹”她了。这就是惠州婚礼中一个最为狂欢的场面—滞新娘。
滞新娘即习惯说的闹新房,“滞”是惠州方言,即戏弄之意,滞新娘即戏弄新娘。
其实还在拜堂之时,滞新娘便以开始,如果新娘下跪的动作稍慢,有些人便在新娘的后脚弯上猛蹬一脚,使新娘跌跪在地;或一阵起哄,人叠人地把新娘压在下面。此前,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等人总是事先作些准备,如在堂前铺一块草席,使新娘倒下时不致于弄得满身灰尘。但是,男家客人总是想办法把新娘弄得狼狈一些。
婚后宴毕,人们急不可及待地涌入新房。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烟”。按规矩新娘要逐一给每位倒茶点烟,这时,人们往往让滚烫的茶水倒得满满的,故意让新娘烫着;又故意将新娘点烟的火种吹熄,让新娘无所适从;尔后,又让新娘在几寸宽的长条木凳上走过,谓“过天桥”。板凳两头易翘,中间仅一个巴掌宽,人走在上面摇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还故意把凳脚事先弄坏,好让新娘从凳子上摔下来。至于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对新娘讲猥亵的话之类,则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乱。有的偷偷拿松毛针之类带刺的东西刺新娘的颈背,或向新娘的脸上喷撒胡椒粉,并左推右搡。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尽力劝护扶持,也无济于事。新娘也强颜作笑,但脸上流趟着汗和泪。这种捉弄新娘的行为,往往要延至深夜。此俗对一个刚出嫁的新娘来说,是近乎残忍的。
闹新房古以有之,汉代已十分留行.因闹新房是以戏谑新娘为主,因而此习也称作“谑亲”、“戏妇”。时人所著的《昌言》指出:“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礼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说明当时闹新房十分放众,而且人们行为有违“礼教”,污秽视听,故此作者以“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加以斥之。《汉书》亦云:“新婚之夕,于窗前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此为传统的“听房”之习,也属闹新房。惠州以上两者皆有,而且颇具“污风诡俗,生淫长奸”的特征。但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伤风败俗,世代相袭,以至今日的惠州,都依稀可见这种婚俗的遗风。
(五)三朝回门
娶亲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间迎接串门探访的亲朋邻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点礼物同新郎一齐回娘家看望父母,这就是惠州习惯所称的“咱朝回门”。它是惠州传统婚嫁礼俗之中甚为讲究的一项礼仪。如果说提亲、卜吉、落定、报日、过大礼为婚前礼,迎亲、滞新娘为婚时礼的话,那么,三朝回门便是婚或礼了。
三朝回门和古时侯的“打婿”风俗有着密切关系。《西阳杂俎》一书在记述南北朝“打婿”风俗时说:“婿拜阁(女子住的屋)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乐,至大委顿者。”
广东近现代文献中亦有“戏郎婿”的记述。按广东的旧俗:郎婿回门之时,岳0以盛馔,谓之“待新女婿”,但席坐使时,岳家的姐妹群起而戏之,或出难题使新郎难堪,或迫新郎跪拜家中诸物。
惠州的三朝回门,又称“滞新郎”,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打婿”、“戏婿”之习有相似之处。按惠州的习惯,新人到岳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见岳父母大人,而后逐一拜见族中诸亲。在拜见族中的姐妹时,往往就已开始“滞新郎”了。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这时姐妹便于一旁起哄,或让新郎多拜几次,不让其起身;或让新朗频频下跪,不让其间歇;有些好事之人,还会拉新郎到鸡窝或猪圈旁,明说是要新郎拜鸡笼神或猪舍神,实际上是戏弄新郎。如新郎不从,众姐妹就回强行“执法”,使新郎不得不从。
拜毕,岳家宴请郎婿。席间,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对子和难题让新郎解答,说是测试新郎的才能,实际上是为难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这时便照搬“滞新娘”的做法去戏弄新郎,使新郎狼狈不堪。
“滞新郎”尽管在程度上不如“滞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头始终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对新娘在男家受到戏弄的一种“回敬”。
新婚三朝回门是惠州传统婚嫁的一个定俗,故礼仪颇为讲究。回门时备的礼物,首要为鸡,民间谓“带路鸡”,这是必备的吉祥之物。其余的礼物,如鱼、肉、鹅、海味、山珍、饼食等各听其便。这些礼物,男家一般都多备一份,如肉、备两块,女家接礼后,按俗要回男家一块。其余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无大桔,即须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礼后。还要回给男家大桔(吉)。
除非远道联姻者外,市内及近郊联姻,三朝回门一般是岳家请郎婿、新娘及婿家姐妹姑嫂吃一餐,然后打点回礼,当日返归。
回礼宾司使中,有岳母所蒸的大红发糕和红敛糕,“带路鸡”不可缺。惠州还有新婚一月回门的习俗,回礼时岳母蒸大笼0(一中糯米甜糕),娘家娘婶蒸敛糕。
蒙古族
乌拉特蒙古族的婚嫁习俗,以其独特的风格区别于其它部落的婚礼。其全过程可分为求婚、订婚、娶亲、拜火、回门5个环节。
求婚 旧时蒙古族的定婚年龄在15岁以后,不满15岁不成婚。在习惯上女方的年龄略小于男方,但一般不超过4、5岁。乌拉特蒙古族求婚,在解放前是父母包办。求婚时找个代理人,蒙语叫“照齐”,即“媒人”的意思。媒人另找一二人,携带4个圆饼、白酒、哈达等礼品,前往女家。之后,先将四个圆饼入盘摆在桌上,接着给女方老人敬酒,献上哈达,同时提出为某某人家的孩子求婚。对方老人如果接了哈达,就意味着同意求婚。
订婚 订婚比求婚略复杂。带的礼品有整羊、白酒、圆饼、哈达等。男方到后,先将礼品敬
献给亲家,而后敬酒,再坐下来商谈彩礼。蒙话叫“玛拉萌格”。彩礼包括牛马驼羊,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可多可少。谈彩礼的过程实际上是坐唱过程。蒙语叫“乃日”,是联谊的意思。宾朋贵客坐上席,放乌查(即羊背子),敬酒,念敬酒辞,唱敬酒歌。祝辞由一个来念,敬酒歌则由女方请来的歌手站立在蒙古包的东南角歌唱。每唱一次歌大家饮一次酒;每唱完三支歌后,在座的人们回唱一支歌,敬歌手一盅酒。这支歌的大意是,在座的人们表示愿意欢聚一堂,共同欢乐,顺便也是让歌手休息一下。所唱的3首传统歌是:《永恒之福》、《缔造之福》、《先辈之祝福》,统称“三福”。
娶亲 娶亲是乌拉特婚礼的高潮。据记载,蒙古族在800年前成亲时从远方聘娶。这个习俗慢慢进化演变成了现代蒙古族成亲奔远方,娶亲在天亮的习惯。娶亲时娘家也待客,放乌查、敬酒、唱歌、举行坐唱,等待男方娶亲到来。还要请一位能说、能唱、能喝酒的总代东。娶亲时陪同新郎的有媒人、伴女婿和长辈各一人,青年男女数人,念唱赞词者一人,共约六、七人。
当娶亲到来时,女方唱念赞词者带领几名敬酒者迎出门接待,下马后敬酒。敬酒之际,女方念唱赞词
新娘
者主动提问,男方念唱赞词者出来回答,形成一问一答。大意是:什么地方,何许人士,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成群结对,披红挂绿,什么缘故前来此地……回答说:是因为有了美好姻缘来娶亲……女方又问:既然如此,带来了什么样的礼物?男方回答:带来了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牛马驼羊。就这样一问一答,说出九九八十一种礼品。而后,请进屋内红火,坐唱,由女方请来的歌手歌唱,放乌查。
对歌
待到姑娘出嫁的吉时良辰,大家出动为姑娘送行,歌手们唱起《送亲歌》。
你象清泉水那样流淌,你象春柳那样飘荡;
姑娘出嫁远离家乡,送别为你放声歌唱。
你象山泉那样清亮,你象山榆树那样飘扬;
姑娘出嫁远离家乡,送别时为你放声歌唱。
而后,新娘出门上马,众人在马背上互敬美酒3次,便告辞登程。
在娶亲的路上,女方送行者打马追赶新郎,新郎则飞马扬鞭,不让对方赶上,特别是不让自己的帽子被抢了去。这是考核新郎的坐骑是否是骏马,新郎官是不是能骑善战的好汉。如果把帽子让人抢去了,那就不体面,大家笑他无能,说他的坐骑是老牛。然后,新郎官敬
酒认输,索回帽子。这是娶亲途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娱乐活动。
追马抢帽子
拜火 汉族习惯是拜天地成亲,蒙古族则拜火成亲。拜火是乌拉特婚礼的又一高潮。
新娘来临之前,男方接待客人进行一般性红火。得知新娘来临,长辈不出门迎接,只是同辈人出门迎接。新娘下马时,必须有人搀扶,脚不得着土,必须踏着
地毯或毛毡入新房。而后进行梳头,佩戴首饰,身着新装,准备拜火。乌拉特的习惯是先拜火,后拜父母双亲和长辈。而且只是新娘一个人拜火,此时新郎则在忙于给来宾敬酒。新娘拜火时头蒙纱,不得露出脸来。拜火和拜见老人时,只是在蒙古包的东南角炉灶前磕头,而且这种磕头不是趴地磕头,只是点头表示(因为新娘头上带有至少十斤重的首饰,不便趴地)。
新娘磕头以辈数和年龄为序,总代东念唱长辈和来客称呼,念一个点一次头,女伴在一边压头。磕头时长辈们都有礼品,大至牛马驼羊,小至衣料银圆。赠送牲畜时必须是生产母畜,这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新娘磕完头就要退出。
这时青年们从外面将门推住,不让新娘出。新娘只有把平时绣好的手帕、烟荷包、或糖块送给他们才可出门。这和汉族习俗中耍笑新娘是一回事,但蒙古族习俗中,要耍笑新娘只有在这个时候,别的时候是不允许的。特别不允许象汉族那样闹洞房。更不允许娶新耍旧,耍笑老人。
新娘出去后,取掉蒙头纱,戴好首饰,穿好服装,再度返回客房向大家请安问好,并同长辈和来客交换鼻烟壶。然后为客人倒茶敬酒,婚礼酒宴就此开始。酒宴开始时,必须先上茶,然后敬酒,跟着上羊背子(即乌查)。敬酒时必须念祝酒词,放乌查时,必须念唱放羊背子的赞词。而且唱婚礼歌,即唱“天福”。根据乌拉特部落的习惯,演唱婚礼歌的歌手是男性歌手两名。婚礼的延续时间一般是:一天。天晚,来客离去。富贵人家在婚礼时间的延续上比普通百姓要长,但最长也只是三天。
敬鼻烟壶
回门 乌拉特婚礼中的回门,由婆婆领上儿子和儿媳,带上整羊、圆饼、白酒前往女方家。时间上没有固定日期,只是在婚礼后的适当时候,或者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回门时,娘家也要举行酒席宴会,款待女婿和亲家。
乌拉特婚礼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内容和仪式也有了不少的变化,迷信色彩基本没有了。建国后,乌拉特蒙古族的婚俗已大大从简,男女自由恋爱,登记成婚,城镇的婚礼与汉族大同小异。新事新办亦蔚然成风。
汉族
建国前,河套各县镇婚俗,大同小异。订婚城市迟,乡村早,指腹为婚者甚少。普通男女过十岁后即订婚,从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晚不过二十岁。早订婚者,过数年迎娶。晚订婚者隔岁而娶。男子除续婚外,随订随娶者较少。一般由父母主婚。其程序一般为求婚、纳聘礼、结婚、回门几项。
求婚 在媒妁通意之后,男家叫求婚,女家叫允婚。首先互送命单,以生年星宫相配合,命相合则许婚,这叫对婚。用红柬写成庚贴,择吉日交换,称为“换贴”。这一天,男家要准备稻米、红枣、羊、酒、烟、喜饼、喜馍、衣服、饰物等,随庚帖送到女家,女家以金银饰物一、二件附在帖中,以物答之,叫做压帖。男女两方,各召亲友、媒人,备酒菜款待,叫做下定。之后,按年送适当的培养费,直到迎娶为止。
纳聘礼 聘礼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而不相同。土绅富商,门当户对,媒约定后,互换庚帖,财礼衣饰,自当俱备。男方购置,女方添装,各自量力而行。中等人家,多数只谈衣饰,而不谈财礼。一般人家,财礼、衣饰都需预先商定。这种情形在经济困窘的乡下较多。财礼有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衣服普通为单、夹、棉三套。饰物是手镯、戒指、簪环等,以银质或镀金居多。城里多是包金或赤金。若是赤金,则必以包金配之,俗称陪送。
迎娶 迎娶前,男家使媒人通达娶亲之意。女家若允娶,便择吉日举行通信礼,通常在娶前一个月举行。通信时,除衣饰不必另备外,大小下定物品,还需再送一次,并送银币数元叫做“长命钱”。那时用制钱,称为下茶,取繁殖、贞洁之意。未收财礼的,需一并送去数十元,叫下茶钱。有的将下茶物品及迎亲时男家应备的酒席折钱计算。在乡间,女家如果未同意,须往返数次才准。每去一次,必须准备馒头50~100个,由媒人带着前往说服。女家在将出嫁时,通知亲族,除送嫁妆外,并分期邀女,备酒食款待,叫做离门宴。在迎娶的前一日,男家备烧肉一方,馒头50-100枚,送给女家,叫离娘馍,离娘肉,并将新娘衣服一套,送给女家,叫催妆。迎娶时,男方选择女眷中懂礼数而又命相适合的一人乘轿,两名男的乘车,伴郎一人,与新郎各乘轿车或马,鼓乐前导,名曰迎亲。女家也以女眷一人或二人,乘轿或车,男眷二人,或乘车、骑马,称做送女。并把嫁妆送到男家,叫做送亲。当娶亲者到女家后,一般人家以茶点招待,富余人家或路途遥远者,以酒食款待。之后,由新娘的弟弟辈给新郎的帽子上插花,并以绿色绸子和新郎原披的红绸成十字披扎在身上。新娘红纱蒙面,由亲长抱入轿内。新郎在天地神位前行礼后,鼓乐齐呜,徐徐启行。城镇娶亲,普通为二、三乘轿,富余人家有的用六、七乘轿。乡间以轿车居多,贫穷人家只有大车、马、驴而已。
结婚 分城镇的绅商大户举行婚礼时,有的在庭前扎结彩棚,有的搭布制帐棚,一般大乡镇都有可租赁处。棚内置围屏,中置台面,设天地神位,神位前置一斗,内装五谷,插五支箭,上悬一弓,下置剪刀,戥、镜。左右燃花烛,设大椅以备受礼。新郎帽子上插金花,披红绿绸,胸前系一铜镜,引新娘到门。轿口向喜神方平置,门旁燃一束谷草,宾相持五谷、红枣、胡桃、制钱,口念:咸享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祥语,并挥撒所持之物,称做撒障。新郎的母亲及娣妹手捧装有米、并用红纱束口的铜瓶、冰糖、脂粉等撒轿帘,取糖放在新娘口中,把铜瓶交给新娘捧着,并以脂粉涂新娘脸面,称做点粉。下轿时,先用红毡铺地,新娘踏毡而行,由两名无胎孕、无服制(守孝)的女眷搀扶,行至华堂,行拜天地九叩礼。行礼时,新郎拜,新娘多蒙面而立,非搀扶者强压才拜。新娘进入喜房,搀扶者为她解髻挽簪。
此时,不论是严冬时月,必有观看者把窗纸扯烂,取“开风气”,之意,叫做打喜窗。之后,新郎新娘同拜祖先,再拜父母及族戚长辈,称做“拜人”。新娘拜见时,亲戚须赠拜礼,钱物不等。有的一日办不完,于次日拜亲族。城镇较复杂,乡村多从简。当晚入洞房,桌上设喜灯,新娘面向而坐,称为守喜灯。是晚,有闹洞房的习俗,喜笑戏谑、听房窃物、说令子,难为新娘,都为了去其差涩,通意联欢,使新郎新娘洞房之夜能够顺利通达而已。
完婚第二日,新郎新妇同去岳家,见新娘父母、亲威,下及晚辈,称做“认大
小”。行礼毕,设宴款待,总称“回门”。此后,新娘在婆家住九日,在娘家住九日,叫回九,取长久之意。在城市,第九日,岳家设宴,邀婿、媒妁共饮。新妇在婆家住满一月,娘家即迎女回去住一月,称作住双月。乡间多在回门之后,住
七、住八,而后住对月。婚事既毕,由执事引新郎沿户致谢,一揖而去,称为“拜往”。至此,婚事才算全部结束。
建国后,婚礼较前大为简略,男女自由恋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基本扫除。河套有:“海潮蓝一身,红裤带一根,大底鞋一蹬,到区公所登记结婚”的民谣。在一个时期,男女青年举行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简单、省钱、省事,深受社会称赞,被视为新风尚。近年来,婚礼日渐奢华,大操大办,招待亲朋,大收彩礼已引起社会各界反感。
续娶及再嫁 河套地区,续娶的若是闺女,其礼俗与初婚大致相同。有的男方年龄较大,经媒人说服女家同意,男的可不去亲迎,只在华堂等候行礼,叫做”等亲”。若是再嫁女人,概以车娶,而不用轿,男女拜堂后,亲友邻人笑谑欢饮而散。隔日,在家庭内部由妇拜见尊长,行跪拜礼,凡受礼者,皆给钱物,叫做“认 亲”。
由妇自主再嫁者,年纪轻的,身价在一、二百元,根据嫁妇环境不同,其身价或由原夫家、母家分受,或妇自受不等。初由媒介绍,男女见面,若双方满意,即给女饰物以为信,谓之小定。婚约不呼庚贴、婚贴,而呼婚书,主婚与本人均押字,婚书由婆家收藏。
旧时妇人再嫁,颇受鄙视,近支远族多出面阻止,最易节外生枝,甚至有妇已登车而忽然反悔作罢者。所以一般是媒议一经决定,即日过门,又多在晚间起行。丈夫活者,而因种种原因再嫁的妇女,被称为“活人妻”,有身份的人多不愿娶,其嫁也多于晚间进行。
历代婚姻家庭制度
(一)远古时代
猿人刚刚脱离动物界,为了依靠集体的力量抵抗猛兽的侵袭,猿人过着群居的生活。生活在一起的的一群猿人叫做一个原始群。群体内的性关系使猿人的交配上保留着动物的本能属性。他们智力低下,没有财产观念,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无从谈起,也不知道“婚姻”为何事。同一个原始群里,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所有成年女子的“丈夫”,同样,所有成年女子也是所有成年男子的“妻子”。这种杂乱婚姻实质上是杂乱的性关系,及血缘杂交。血缘杂交使性关系完全受自然属性支配,总体上仍属于动物交配的范畴,未能开创婚姻史。
劳动的锻炼,生产工具的逐步改进;活动地域的渐趋稳定以及食物的增加,促进了人体
自身的进化、发展。猿人进化成为古人,古人的生活状况使古人的婚姻萌发了一点微弱的意识成分,母子间,父女间的性交开始被禁止。这样,婚姻关系也由猿人时期的杂乱婚姻发展成为古人时期辈分相同才能构成婚姻的血缘婚姻,即辈婚制。辈婚制把长晚辈之间的性交关系从婚姻中排斥出去,使人类跳出了动物交配的范畴,开创了自己的婚姻史,这就使得辈婚制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婚姻制度。
随着人类体制智能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血缘婚姻的危害性,并不断地采取措施加以限制。他们先用划分级别的办法来限制母亲同胞兄弟姐妹之间构成婚姻关系,这样便导致了氏族的产生,氏族是产生群婚制的社会条件,群婚制是适应于氏族制度之需要的婚姻制度,无母系血缘关系的一群人构成团体性的婚姻叫做群婚,群婚随母系氏族的产生而产生,随母系氏族的不断发展而渐趋完善。群婚制代替了血缘婚制,这是人类婚姻史上最大的变革之一。由于同母系血统的人不能构成婚姻关系,所以夫与妻只能出自不同的氏族。夫与妻各自生活居住劳动在自己的氏族内,夫妻关系的基本内容就是性交关系,既没有劳动上的互助,又无经济上的义务及权利,也没有感情上的陶醉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进入了繁荣时期,人们生活资料的来源比以前更可靠了,氏族成员已经有了自己的衣物和生产工具,私人所有的观念开始萌发,感情的幼芽便萌芽在原始人的头脑里,反映在婚姻形态上,就是使得禁婚规则日益严格,从而使得集体婚配的规模不断缩小。在由集体婚配到个体婚配的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俱乐部婚姻作为承前启后的过渡方式,由群婚向对偶发展的过程中,一个男子可以与同族的几个兄弟有一个共同的妻子,也可以与另外的几个兄弟有一个共同的妻子,又可以与几个远房的兄弟有一个共同的妻子,甚至还可以与几个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妻子,几个妻子可以分布在几个不同的氏族里。女子也是一样,可以与人有共同的丈夫,几个丈夫分布在几个不同的氏族里。这种俱乐部婚姻造成了婚姻圈子中的一方单一,另一方却由几个人组成团体,它使得一个人能够在几个婚姻圈子里过性生活,夫妻关系中既保留着集体性的旧习气,又萌发了单一性的新因素,所以属于群婚制向对偶制的过渡形式。脑的复杂,意识性的增强,财产观念的萌芽及感情的产生,不但减少了婚姻圈子中的人数,而且使得由两个人暂时地成对配偶的想象开始流行,于是族外的群婚制便由族外的对偶婚制所代替。所谓对偶制,就是由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在一段时期内构成夫妻关系。对偶婚制产生于母系氏族的全盛时期,始初,夫与妻的关系仅限于两人间暂时性的同居,最后便发展为因婚姻关系而使丈夫迁至妻方的氏族,使丈夫和妻子、父亲和儿女互相有了经济上的义务和权利,对偶家庭开始产生,并萌发了经济上的意义。
生产力逐渐发展,社会分工产生,打破了从前的法则,男子的劳动收获远远地超过了妇女,成为生活资料来源的主要提供者,男子创造财富能力的增强,经济地位的提高使他们在氏族和部落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于是便要求妻子服从自己,子女继承自己,于是母系氏族公社逐渐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婚姻关系便开始由对偶制转变为单偶婚制。这时候的婚姻风俗既保留着对偶婚制的残余势力,又萌芽了单偶制的新因素。
(二)夏商周时代
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可从后人的记载和传说中得知一些简略情况,那时父权制已经确立、政权以父亲血统相传是毫无疑义的。而在商代,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已经确立,奴隶主贵族在一夫一妻的原则下,已有了妻妾嫔妃的区别。西周时代,自周文王的儿子姬旦创“礼”以后,社会制度逐渐完备。周礼将“婚礼”提高到“礼之本也”(《礼记郊特牲》)的高度。
1.婚姻形式
由父权制大家庭向一夫一妻个体婚制演进经历了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我国的夏、商二朝就处在这个演进过程之中。夏第一代君王禹只有一个妻子,即涂山氏。在商代30多个国王中,多数也是一人一配。但到商朝后期,已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到了周代,婚姻形式是以多妾制为补充的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商周奴隶主贵族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是与当时实行的媵嫁制度相联系的。媵就是诸侯女儿出嫁时随嫁的人。媵嫁制度规定,诸侯之女出嫁,要由她的妹妹(娣)、侄女(侄)随嫁。此外,还要由两个与女方同姓的诸侯国各送一女随嫁,称之为“正媵”;正媵也要由娣、侄随嫁,这就是诸侯一娶九女。这种婚姻制度,既反映了原始婚俗的遗迹,又成了奴隶主贵族借联姻扩大政治势力的手段。媵嫁制实际上就是一夫一妻制名义掩盖下的多妻制。在周代,妻妾的多寡同奴隶主的身份、地位、权力、财产等成正比。诸侯一娶九女,卿、大夫则是一妻二妾,是可以娶一妻一妾,只有在庶人阶层中才普遍实行真正的一夫一妻制。
2.婚姻家庭制度
奴隶社会中的婚姻家庭关系,主要是由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礼,以及为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习惯来调整的。周代是礼仪的创始时代,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西周初年,贵族们就开始从政治到文化制定一系列完整的典章制度和礼乐规定,这就是“周礼”。周礼认为“婚礼,万世之始也”(《礼记郊特牲》)。婚姻制度被视为社会制度的基础,一切的社会关系由此推展而出。婚姻家庭制度在礼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奴隶主贵族“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和伦理观、同利用血缘纽带维护宗法统治的实际需要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礼记昏义》把“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和“合二姓之好”作为婚姻的最高宗旨。这正说明当时人们认为婚姻的实质就在于宗族的延续,也就是婚姻生殖功能的重视。当然除了强调婚姻的这种繁衍功能,还重视联姻在政治上的意义,“合二姓之好”就说明了周礼对择偶地位的注重,社会地位相近的二姓之间联姻,可以借此互相支持、互相依靠。
在周代,由于宗法制度的完备,在每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礼制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家长在家庭中处于最高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礼制要求子女恪遵孝道,对父母家长绝对服从。子女的主婚权也操于男女双方尊长之手,成婚后的夫妻无论是否和睦,婚姻解除与否的最终决定权也操于家长之手。家礼对妇女的束缚较男子更甚,“三从四德”便发端于周礼,他要求妇女片面遵守一夫一妻。与男性贵族多娶制度相反,女子只能嫁给一个丈夫而不能同时拥有两个以上的丈夫,这种规定虽然没有形成文法,但它肯定了这种男女在婚姻地位上不平等的合理性,从而使这一不合礼的现象成为合法的制度。
嫡长继承制产生于商末而形成于西周。商朝后期,国王妻妾成群,众王子间争夺王位的事时有发生。于是,从武乙起开始实行较严格的父死子继制度,而且有了首先由嫡长子继位的规定。确定嫡长子身份的准则是:在嫡子不止一人的情况下,以长为重;在嫡庶子并存的情况下,以嫡为贵;在均为庶子的情况下,有时立其长者,有时用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3.婚姻成立条件
同姓不婚。商代在血缘关系上也强调近亲不婚,要五世以后方可以通婚。周礼对“同姓不婚”规定的非常严格,只要是同姓,“虽百世而婚姻不得通”(《礼记大传》)。不但娶妻要辨姓,就连买个无从知其姓氏的妾,也要用算卦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性不婚除生理原因外还有政治原因,贵族们可以借同姓不婚来联结权势和维护宗族伦常关系。
规定成婚年龄。商代以前成婚年龄以不可考。周代礼制规定男子20岁行冠礼,30岁成家;女子15岁行笈礼,20岁出嫁,如有特殊原因,可到23岁再嫁。在实际生活中,周代人的初婚年龄比礼制规定要低。如春秋末年,勾践规定凡男子20不娶,女子17不嫁,要惩办其父母。
4.贞节观
周礼提出了妇女要“贞”的要求。作为男子,可以同若干个配偶发生性关系,生育出自己的子女;而女性一方,则必须严守一夫制,只能为现在的丈夫生育子女,而不能生出其他任何人的子女。这就是周代对“贞”的解释,这是比较宽泛的,而且它没有对女子的改嫁、离婚提出最限制。所以在周代,离婚再嫁属于寻常的事情,夫死不嫁、从一而终的观念在当时并未形成。不但夫死可以改嫁,夫未死也可以离婚再嫁。
那时还有“烝”和“报”,烝是春秋时代家长制家庭的一种婚姻形式,专指子、侄、弟辈上娶父、伯、叔、兄的妻妾(除生母外)的一种婚姻行为,《左传》中将侄娶婶称作报。所烝或报的妇女也是很有地位的,这说明当时贞操观念是淡薄的。
(三)秦汉至唐时代
我国从战国时代起,开始步入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格局基本确立,奴隶制的婚姻家庭逐步被封建制的婚姻家庭所代替。秦代是一个“以法为本”的封建专制国家,始皇巡游天下时就对婚姻家庭规范提出了要求。到了两汉时期,婚姻法规的内容已初具规模。三国两晋南北朝,由于战乱不断、朝代更替频繁,造成人口大量流动和迁移,也使得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秦汉以来确立的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在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又有某些特点。婚姻家庭法规在唐代进入了全盛时期。《永徽律书》中的《户婚律》极其权威,不仅成为唐以后各代户婚一类律法的蓝本,而且还远播海外。实际上,那些有关婚姻家庭的礼,也起着法的作用,是婚姻家庭法规的组成部分,以礼辅法,礼法并用的调节婚姻家庭关系。
1.婚姻形式
一夫一妻多妾制,是秦以后各代封建统治者在婚姻形式上对奴隶主贵族的继承。这种继承,贯穿于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而且在秦汉至唐代时期表现的十分突出,并被法律确认。当然,纳妾行为主要风行于统治阶级中,尤其是皇族男性,不仅有众多的后妃,还有数目庞大的宫女,在唐玄宗时宫女数量达到极盛,共有四万人。贵族大臣也大批的养伎蓄妾,西晋太尉石崇不仅与同僚比富,还比谁拥有的姬妾多。中小官吏与平民中的富户人家也往往有妻有妾。南北朝时,由鲜卑族统治的北朝时期,由一妻多妾制衍生出多妻或有妻无妾制。
统治阶级在公开、合法纳妾的同时,从维护宗法统治的需要出发,十分重视嫡庶的区别。也就是说妾可以纳,但正妻只能有一个,法律不允许“乱妻妾位”。
秦汉隋唐统治阶级以至文人富户一妻多妾制的盛行,破坏了性别比平衡,严重影响了平民的婚配,一些穷苦人家的家庭因此出现了兄弟共娶一妻的现象。
2.婚姻家庭制度
由战国起,经秦汉至唐,中国封建社会由发端而至鼎盛。婚姻家庭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和巩固。
封建社会实行以聘娶婚为方式的包办强迫婚姻制度。家长、父母对子女婚姻拥有不可争辩的主婚权和支配权,婚姻的成立则须通过媒人从中中介。秦律、汉律、唐律等一切封建法律都确认这种婚姻制度的合法性。包办强迫婚姻在秦汉至唐的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还尚未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术的独尊地位被冲垮,又由于那是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婚嫁对于两汉来说要显得自由些,男女青年在择偶问题上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汉唐时期的封建家族组织主要是按姓氏、门第论高下的世家大族,比较严格的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选立族长。家族的核心是亲属网络,由于以宗法制度为本,重男轻女,所以亲属以父系宗亲为主,还包括外亲和妻亲,但范围较小。
从汉朝开始,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常说的“三纲五常”便在此时确立,它把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与君臣的尊卑、隶属关系同列,目的在于建立从封建朝廷到每个家庭的封建秩序,有效的维护封建统治。社会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自然延伸,家庭始于夫妻结合,所以统治者就通过礼法来稳定夫妻关系,这种稳定是把妻子变成丈夫的附属物,使妻子对丈夫绝对服从、宽容忍让。从汉代明确了“夫为妻纲”之后,这种男尊女卑的倾向更为明显,作为夫妻关系核心的“男外女内”也是反复被强调。汉唐时代,还出现了不少针对妇女的专门读物,对周礼的有关规定作了充分发挥,如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东汉班昭的《女诫》、唐代宋若莘的《女论语》等,都是对妻子应遵从的妇德作了详尽的说明。夫妻关系的不平等最集中的体现在主要由丈夫独断专行的“出妻”制上。妻子如果犯了不孝、无子、淫乱、嫉妒、多言、恶疾、盗窃重的任何一项,丈夫就有权将她休弃。唐律沿袭了汉代以来的“七出”制,又规定了“三不去妻”的原则,即曾和丈夫共同主持过公婆丧事的妻子不能去,妻子没有归处的不能去,贫困时娶的妻子富贵后不能去。
秦汉以来封建社会承袭商周奴隶社会的嫡长子继承制,唐律对此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3.婚姻成立条件
严禁同姓为婚。秦汉至唐,禁同姓为婚仍十分严格,实行宗族外婚制,这是对周礼“同姓不婚”原则的继承。汉唐间也存在过不禁同姓为婚的短暂时期。汉末两晋,战祸连年,晋武帝允许同姓通婚。南北朝时期,由于强调门第,士族间通婚范围越来越窄,以至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血缘异辈婚、中表婚。
严禁良贱通婚。即严禁有钱有势的人和无钱无权的人通婚。在严禁良贱通婚的同时,等级婚和门阀婚开始盛行起来。婚姻双方十分看中对方是否有与自己相近的经济地位,特别是有与自己相近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为增加人口,中国封建社会在婚姻立法上都实行早婚。如唐贞观元年下诏令说:男子20以上,女子15以上未嫁娶的,都要由州县地方官员负责时他们以礼聘娶。因贫穷无力婚娶的,要由邻里亲近的富有之家资助成家。
4.贞节观
从秦汉到唐朝,中国封建社会处于上升阶段,由发展到鼎盛,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一方面对男尊女卑和妇女贞节观的强调都逐步系统化、理论化;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实际生活中,男女交往与择偶改嫁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仍旧呈现出其相对自由与松懈的状态。
统治阶级不断的奖掖贞节,法律上对夫妻离异也作了种种规定。而且在圣贤的影响下,一些寡妇开始自觉守节,甚至出现了一些断发、毁容、誓不再嫁的“烈女”。但人们对女子的贞节还是看的比较淡薄,改嫁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如汉武帝就曾帮助其守寡的姐姐湖阳公主择婿。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为增殖人口,用行政命令迫使寡妇再嫁。行政手段加上较为开化的社会风气时人们将寡妇改嫁视为寻常的事情。
(四)宋元明清时代
唐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了由前期向中、晚期的转变,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政治统治上的高度集权,使得这一时期法律制度更趋严密、完备,而政治统治的需要,又使程朱理学和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而被纳入了法的轨道,这些都使得宋元明清时代在婚姻家庭立法、制度等方面表现出与以前历代有所不同的特点。
1.婚姻形式
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一夫一妻多妾制和平民百姓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自宋代以后出现了一些变化。皇帝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妻妾成群的婚制被视为天经地义,得到法律和礼制的保护和确认。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形式在民间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有两重限制,道义上的限制指的是宋代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妇女的贞节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男子的再娶纳妾也在道义上受到了限制;法律上的限制是指法律按地位尊卑、身份特权规定娶妾的数量,而且特别强调娶妾是为了传宗接代,嫡妻到一定年龄不生育才准许娶妾。在妻妾关系和地位上,宋元明清也严禁妻妾失序和重婚。妾制是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制的补充形式。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对妾的数量的限制和娶妾主要为生子的准则没有得到认真的实行。妾制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妾制的消亡是必然趋势。
2.婚姻家庭制度
封建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发展到宋元明清,已日趋没落,但它凝固化、教条化的程度比唐以前各代是有增无减,对妇女的毒害和压迫在整个封建时代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宋代婚姻立法基本因循唐代,规定聘娶制是婚姻成立的唯一合法方式,婚姻的主婚者为
祖父母和父母。在聘娶婚这种包办、强迫的婚之下,充满落后、野蛮气息的,专以妇女为商品、为奴隶的典妻制和养媳制在这一时期也相继出现。典妻制起于宋元之际,典妻者是一些贫穷、潦倒或负债的男子,迫于生计,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自己的妻妾典与他人为妻,并收取一定的典金。典者则是一些为使宗族有后嗣而不惜出资借妻得子的人。直至清亡,典妻之风尤不绝于民间,此一点从柔石的作品《为奴隶的母亲》中可窥得一斑。养媳就是通称的童养媳,指的是从小由父母包办订婚,给婆家领养的媳妇。养媳制起于宋元,在元代养媳已相当普遍,清代一些地区还流行娃娃亲。养媳制的受害者主要是童养媳。她们成婚前身份如婢女丫头;成婚后侍奉公婆和丈夫。
宋代把“孝”推向了极至,“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类愚孝的言论也出现了。统治阶级一方面宣扬愚孝,维护家庭内部关系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则利用法律保证家长权力的行使。在夫妻关系方面,维护夫权至上的礼法的结合也是十分紧密的,事事都体现着夫贵妻贱的原则。前代“出妻”的制度,继续被延续下来。只有元代由于较少受到封建儒家礼教的影响,有所不同,并为规定“七出”之条。法律的苛严、礼教的专制,大大扭曲了明清时代妇女的人格和形象。压抑妇女、鼓吹夫权的观点不仅在行为方式上,而且在深层心理结构上,严重束缚了妇女的自主,家庭中丈夫与妻子在地位和权力上的差异更进一步拉大了。继承方面仍是嫡长子继承制。
3.婚姻成立条件
禁同姓为婚,如以往历代一样,宋元明清各代仍将同姓为婚作为禁婚条令之一,只是到了清后期已大大松动。
严禁良贱通婚。封建婚姻制度是以公开的不平等为其基本特征的,家庭之间结姻有着鲜明的等级色彩。良贱不婚被送以后各代封建王朝列为重要的禁婚条件之一。
同以往历代统治者一样,宋以后历代直至前清,法定婚龄都定得很低。如南宋嘉定年间,法定婚龄为男16岁、女14岁。这一婚龄规定以后一直为名清凉代所采用,直至清末才有变化。
4.贞节观
宋代出了几个大儒,创立了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的方法治经的理学,是中国的学术思想以至风俗制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社会的婚姻道德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宋仁宗时的理学家程颐将贞节观念推向了极端,提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有关妇女贞节观念的理学思想的形成、发展乃至成为一种体系是有个过程的。在北宋时代,当时社会上还是不讳妇女改嫁,在宗室、士大夫阶层妇女改嫁的事例很多。南宋初期以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理学家的贞节观念逐步形成系统。朱熹进一步发展了纲常学说,把所谓“夫为妻纲”提高到“三纲”首位。到明清时代,程朱的贞节观开始演变成迷信,成了天经地义、无可更改的教条,再加上统治者对节妇烈女极力褒扬,收贞、殉夫的妇女人数急剧增加。妇女倍受封建贞节观念的摧残和毒害。
在《辍耕录》中有这样的故事:元初重臣平章阔阔歹和他的侧室高丽氏感情很深,后来,平章死了,正室的儿子朵儿赤要把她收房,高丽氏立誓不从,朵儿赤给丞相伯颜送礼后,得到了命高丽氏嫁给他的圣旨,高丽氏仍然不从,当天夜里翻墙逃走,到一座庵里剔发当了尼姑,伯颜得知后大怒,派人把她抓回来,严刑拷打,都事刘正卿求情道:“谁没有妻子,谁又见得能和妻子相守到死,现在有这样守节的人,真是幸事,怎能治罪呢?”受尽凌辱的高丽氏终得以为亡夫守节,宁愿抛却宝马轻裘的生活,选择剔发出家伴枯灯长卷,还是因为一个情字吧!1.披发
披发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发式,在人之初时,人们无不披发。而当时的披发并不为美,人们才知道利用梳理顺散发的头发,让它带给人以利索的感觉。
披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使所有的头发自然下垂,以发箍在前额、脑后部位箍束一圈;另一种是将前顶头发剪割成齐额短发。戴发箍和割短发,都为使头发不于障眼。
剪割短发,古称“断发”,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人首形器口彩陶瓶,瓶口人头,前顶头发齐额;后面头发齐颈,显然为断发式,而这件器物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在青海柳湾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代彩绘人像陶罐,其发式为脑后长发披肩;前顶亦作齐额短发。断发,在古代南方发族中较为流行。《汉忆。地理志》有越人“文身断发”的记载;《淮南子。哀谖俗训》亦有:“越人发”的记载;《云南通志稿。南蛮志》插图中乌蛮妇女的发式,前顶作齐额短发,脑后头发披散过肩。目前,独龙族妇女、珞巴族妇女仍有“断发“习俗
2.辫发
妇女尚梳辫子的民族很多,有的为远古流传下来的习俗;有的是后受民族影响梳起来的。
我国妇女梳辫发的历史久远,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梳理散乱的头发,他们有的割断长发;有的以发箍束发;也有人则编发成辫。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士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上,绘有众人携手踏歌的场面,在每一个人的头顶,都下垂有一根辫发。
虽说只是简单的编发成辫,但内中确有一些学问,辫发的不同梳法和辫发的多少,不仅用来比美,还常常作为区分少女、成年姑娘及媳妇的标记。
中国妇女的发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谁也难以说清它究竟有多少种类。远古的披发;汉代妇女的“倭堕髻”;北朝妇女的“十字髻”;唐代妇女的“灵蛇髻”、“飞天髻”;宋代妇女的“朝天髻”、“同心髻”等等,都是相关朝代颇为流行的发式。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式更是式样万千,例如有傣族妇女的“孔雀髻”;有京族妇女的“砧板髻”;有畲族妇女的“风凰妆”;有苗族妇女的“独角髻”;有满族妇女的“两把头”。土族妇女的妇式竟有七、八种之多,如“三叉头”、“干
粮头”、“蜂儿头”、“簸簸头”等等。但其中流行最为久远,也最为普遍的要算“披发”、“辫发”和“盘发”了。直至现代,这三种发式,仍颇为流行。许多民族的女子还有剃发的习俗,这在繁多的发式中,可以说是最具独物风格的发式。
第五篇:婚礼习俗
面纱
起初新娘戴面纱是作为年轻和童贞的象征,信奉天主教的新娘戴面纱代表纯洁。因此,许多新娘在赴教堂举行婚礼的时候都选择戴双层面纱,新娘的父亲将女儿交给新郎以后,由新郎亲手揭开面纱。钻戒
《圣经》上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时的证物就是指环。9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所不可缺少的步骤。头饰
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佩戴头饰的习俗由来已久,古时的女子在适婚年龄都会头戴花环,以区别于已婚妇女,象征着童贞。
新娘礼服的颜色
新娘礼服的颜色代表着传统,也有特定的含义:白色代表纯洁童贞,美国和英国常用的黄色是爱神和富足的象征。
花束
鲜花代表激情和奖赏,传达出繁荣富饶和出类拔萃的讯息,有幸接到新娘花束的人将有好运气,也会是下一个喜结良缘的人。
新娘站在新郎的左边
这个习俗起源于抢婚盛行的年代,由于担心新娘的家人会在婚礼上将新娘抢回去,新郎必须空出右手来随时应战。
互吻
根据习俗,婚礼是以新人的亲吻而宣告结束。这一吻有着深刻的含义:通过接吻,一个人的气息和部分灵魂就留在了另一个人的体内,爱使他们合二为一。
抱着新娘入洞房
这一习俗是从一些土著部落的婚俗演变而来的,由于这些部落里的单身女子太少,所以男子们要到邻近的村落去抢亲,将她们扛走,免得她们一沾地就会逃走。今天,人们认为,新娘不能用左脚迈进新房的门,所以最好让新郎将新娘抱进房。
新婚夫妇的汽车
当新婚夫妇乘车出发度蜜月时,汽车的后面会拴上许多易拉罐,它起源于古代扔鞋子的习俗,参加婚礼的宾客们向新人身上扔鞋子,认为如果有鞋子击中了新人乘坐的车子,那么就会带来好运。
汽车鸣笛
跟在新人汽车后面的车队一路不停地鸣笛,以驱走恶魔
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上,一般演奏两首婚礼进行曲。新娘走向神坛时,奏的是庄重舒缓的《婚礼合唱》,新娘新郎走出教堂时演奏的则是欢快的《结婚序曲》,选自菲利克斯·门德尔松1826年谱写的《仲夏夜之梦》。
美国人的婚礼可概括为“旧、新、借、蓝”(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旧”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婚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也标志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借”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儿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送交新娘是宗教婚礼仪式上的一个重要项目。新娘的父亲护送女儿走向教堂圣坛的台阶,在送交仪式上,新娘父亲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再将新娘的手递给新郎。如果新娘的父亲已去世,就由一位男性亲属来代替。
婚宴上新郎和新娘合力切开一只特制的结婚蛋糕,两人先互相喂吃一小块,然后把其余的蛋糕分给所有来宾享用。
婚宴快要结束时,新娘把花束抛向未结婚的女子,得到花束的为幸运女孩,她被认为是下次婚礼的新娘。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有独特的婚礼证词,与中国传统的结婚仪式不大一样。
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为稳定心上人的心,便向心上人送爱的信物。当时许多绅士流行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为什么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
中古世纪的新郎订婚时,把婚戒先在新娘左手的三只手指上轮流戴,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接通往心脏。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
为什么新娘带一方白手帕?
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的说法,农夫认为在婚礼当天,新娘的眼泪会带来好运,使天降甘霖,滋润作物。后来,新娘在婚礼当天流泪,预示她会有幸福的婚姻,意味她往后不必为她的婚姻伤心落泪。
为什么在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已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配剑,击退敌人。
为什么要特别订制结婚蛋糕?
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制造面包的小麦象征生育的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像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衣,也就成了今天的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
英国的保险业也涉足人们的婚姻,对夫妇双方有一种特殊保险——爱情保险。每对夫妇每月交纳5英镑的保险金即可享受爱情保险。如果夫妇自保险之日起,相处达25年,即可领到5000英镑的保险金。若两人中有一人不在了,未亡者可领到1000英镑的抚恤金。若夫妇二人不和,被遗弃的一方可得到3000英镑的保险金。
1.现在进行时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
在第12课的语法中,我们学习了一般将来时的基本形式:
We'll see his boat and then we'll say goodbye to him.He will he away for two months.我们将参观他的船,然后和他告别。他要离开两个月。
在第36课的语法中,我们学习了将来时going to用来预言将发生的事,尤其是不久即将发生的事。它在非正式语体中可表示意图、打算等:
Debbie Hart is going to swim 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 tomorrow.黛比·哈特准备明天横渡英吉利海峡。
在英语中,现在进行时也可以用来表示为将来安排好的活动和事件。这种用法通常需要一个表示时间的状语(往往是不久的将来): We're spending next winter in Australia.我们将要在澳大利亚度过明年冬天。
arrive, come, go, leave等动词的进行式经常有这种用法,表示行程安排有关的“将到达”、“将离去”等意思:
A relation of yours is coming to see you.您的一个亲戚就要来看您了。He's arriving this evening.他将于今天傍晚到达。
He's leaving tomorrow afternoon.他明天下午离开。
2.将来时在时间状语从句及第1类条件句中的表示方法
当时间状语从句表示将来时,在 after, as soon as, before, by the time, the moment, till, until和when等后面我们通常不用一般将来时而用一般现在时;不用将来完成时而用现在完成时。这两种现在时态在时间连词后面常常可以互换:
The Thompsons will move to a new flat when their baby is/has been born.孩子出生以后,汤普森一家将搬到一个新的公寓去住。
在第1类条件句中,if之后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 If it rains, we'll stay at home.如果下雨,我们将呆在家里。
If he gets the job, he'll be going abroad.如果他得到那个工作,他就要到国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