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孝老助残征文
心存善念意志坚
攻克难关美彰显
-------孝老助残征文
郭关虎
“爱心孕育真善美,同甘共苦母高贵”这是我作为一个儿子和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对母亲享年62岁去世时亲自书写张贴的挽联,至今已过去十三年了。我常常思念这母亲为我们一家人所付出的爱心,凝结我一个平凡人的真善美,今天的我点赞恩人——母爱高贵、良善、智慧!
母亲49岁患上中风左半身不遂病,我和爱人伏仍艳、儿子郭进昌等相依为命13年。母亲发病在1990年的一个周六傍晚十分,她在距离家里有五、六里之远的山沟里给牛羊拔草。我从学校赶回家,打听母亲的去向,不知为啥,我找到了母亲,他正在吃力的拔着,见到我说“你咋来了?”“我要给你帮着背草”。至今我母子还拔了一会儿,拔得还不少,母亲背着一大笼和一小捆,刚从山沟走几步,我发现母亲倒下了,我即刻放下自己的背的草赶过去,只见母亲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我慌乱手脚,尽力呼喊妈妈„„无奈我从山沟里背上母亲,摸着黑往回走。我又急又害怕,万一把母亲背不回去耽搁病情怎么办?我豁出全身的力气,背着母亲从陡峭的山沟里前行,额头大汗淋漓,全身湿透了。累,我不顾,尽力边走边呼喊妈妈,用强大的信心战胜了恐惧,40多分钟的行走,一路上我同母亲绊倒了三次,快到村口时,父亲才赶来,换着背会垂危的母亲。
为了救母亲,当时一家人一夜守护在母亲的身边,山里的条件差,治疗只能等到天亮。时间就是生命,天微亮,我夫妇和弟弟用架子车把母亲拉到县城医院,一家人救母亲的心切,家里不能没有母亲!幸运,我们的辛苦终于挽留了母亲。12 年间母亲带病里哦阿里家务,为了伺候母亲我命令爱人和儿子精心护理。儿子放弃了上学的机会替我在家看护老母亲1年半。我们一家人的爱心凝聚这一起,母亲的身残志坚的毅力壮大了家人,爱是有回报的,幸福辛苦难换来的!
在挽救母亲生命的十二年里,2002父亲因劳动致盲,至今已十三年,父亲的生活、行动大多由我爱人及儿子、孙子相互维系。从端饭、端水、倒便盆,天天家里要有人照料。节假期倒便盆、打扫卫生我全包下来,我要替爱人、儿孙们分担,同时也在示范,服务就是一种善待,我们一家用良善的行为,先后敬爱父母27个年头。“残疾人只要得到关爱生活也是幸福的”,我们理直气壮的说。如今父亲77岁,身体状况良好。多年来父亲吃的比家里其他人都好,就是想让看不见的父亲活的比我们健康快活,这才是贤良人文的风范,如此作为国家事业一定兴旺、富强、向上。继往开来,美梦成真。
第二篇:孝老敬亲征文
尊老、敬老、孝老从我做起
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应该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不孝敬父母的例子,在我家门口,有一个卖水果的爷爷,他有一个儿子三十多岁了,可是整天都无所事事,就知道花钱找爸爸要,爸爸不给他,他就会到水果摊上砸东西,苹果,橘子,香蕉.....散落了一地,他的爸爸只有很无奈的坐在一边使劲抽烟,他的心里多难过呀!每次看到这个情景,我都会想,做为孩子怎么可以这么对待年迈的父亲呢?他不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我虽然是一名小学生,可是我也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第三篇:助残征文
朝霞出来了,河水为它梳妆;月儿升起来了,群星为它做伴;花儿绽放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在歌唱,蟋蟀为它弹琴„„蓝天下的万物都在讲述着关爱的故事。
人类是万物之灵,我们健全人与残疾人同住一个“地球村”。我们只有用爱心编织,才能使地球家园天长地久。搀扶盲人过马路,是关爱;帮助肢残人推轮椅,是关爱;学几句手语和聋哑人交流,是关爱;和残疾人交往时,一张灿烂的笑脸、一句温暖问候、一个友好的招呼,也是关爱。
我又一次想起了李九根的故事,那是在几年前的看了一篇报道。李九根是镇江新区大路镇的一名肢残人,小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下肢的瘫痪,好不容易到镇上的一家企业上班,没几年工厂却又倒闭了。今后靠什么来养家呢?李九根愁白了头,他拄着拐杖找到了大路镇政府残联姓郭的同志。郭同志听完了李九根遭遇为之动容,介绍他去大路散热器厂上班。这家36名工人的厂子,竟有17名残疾人,可散热器厂的李经理还是毫不犹豫地接纳了他。
关爱残疾人,就是要求我们从小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城市人行道上的盲道建起来了,大型公共场所开设了残疾人专区,各个区残联组织纷纷成立起来了,“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的残疾人家庭顺利领取到生活救助金;贫困残疾人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标准在不断提高;高中残疾学生受到了免费教育;大学残疾学生领到了教育补贴;肢残人得到了免费安装的假肢„„近年来山东省残联为残疾人所做的实事,不胜枚举!
发生在城市里的扶残助残好人好事也很多:镇江船艇学院学员二十六年来,照顾京岘山双腿瘫痪老人徐来顺的生活成为佳话,谱写一曲“军民鱼水情”的新篇章;江科大爱心助残志愿者,在节假日多次到润州区和平路街道开展助残活动,带领十多名残疾居民游览镇江风景名胜;金山街道社区向身患癌症的视力残疾人邓云伸出援助之手,积极为他筹款治病„„你一定认为这些事是很平凡的!是的,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正是这些平凡中的小事才寓意出平凡之中的伟大来。
同在一片蓝天下,关爱残疾人吧!唯有无疆的大爱,可以超越一切,直到永远永远!
(本文获助残组二等奖,有删节)
共享同一片蓝天
实现美好中国梦
今年的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于同学们成长的关爱、对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
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我们有美丽的校园,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好心人一直在关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我们同学中就有许多同学获得过别人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可不是吗?我们能用眼睛饱览多彩的世界,我们能用耳朵欣赏美妙的音乐,我们能用甜美的嗓音说话、唱歌,我们能快乐地游戏,尽情地玩耍.可是,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一些不幸的残疾儿童,身体的残疾让他们无法享受人生的快乐,他们有的永远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不知道世界如此多彩而美丽;有的永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从没听过小鸟欢快的叫声,不能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更不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快乐;有的因双腿残疾而无法快乐地游戏,有的因双手残疾无法正常地生活.前不久,我们学校全体老师一起参观了肥城聋哑学校,那里共有一百多名聋人学生在学习.走进聋人学校,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学生们虽然听不到任何声音,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热爱学习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所有的老师.语文课上他们打着手语向老师学习,用仅有的一点声音发自内心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字课上,他们认真临摹,写的毛笔字漂亮极了,让人看了啧啧称赞;生活课上,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精心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物品,把校园布置得整洁美丽,让我们忘记了他们是一群聋哑儿童;在学前班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在跟着大姐姐、大哥哥认真地学说话,因为听不到,每发一个声音,都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因为从小失去了听力,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比我们常人困难得多,他们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爱,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康人的关心与帮助.“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在全市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的助残活动,我希望我们全体同学一起行动起来,“少吃一份零食,奉献一片爱心”,把爱心奉献给所有的残疾儿童.给予能给别人送去帮助的同时给自己带来一份快乐,是一种善良,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精神,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无私地帮助我们身边的残疾儿童,尤其是曾经获得过帮助的同学,更能踊跃地帮助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阳光和快乐.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有的残疾儿童,他们一出生便处于一个无声的世界,有的至今无缘看到这阳光灿烂的春天,„„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同样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天圆地方,我们共享一片蓝天;心笃人睦,我们同居一方热土。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心感动每个人,用爱拥抱每一天。
为此,我们学校向同学发出倡议:让我们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传统美德,大家手拉手,齐努力,关心、爱护、尊重残疾人,向同在一块热土上生活的残疾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共同筑起身边的希望,让残疾人跟我们共享一片蓝天!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校将继续开展“每天节约一分钱,资助残疾儿童”的活动(简称“助残365”活动)。我们是幸福的,让我们行动起来——“小手拉小手”,每人只要“少喝2瓶矿泉水”“少吃2支冷饮”,就能为身边的残疾儿童带来希望!
除捐款活动,我建议各班班主任利用本周的晨会时间开展以下活动:
1、老师或学生在全班讲一个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2、班主任引导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中感受自己是幸福的;
3、本周不吃或少吃冷饮或零食,节约下来捐给残疾儿童;
4、关心帮助身边的残疾学生做一件事
5、各班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
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只是在助残日那天,而是在今后的每一天。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理解残疾人,平等对待他们,给他们更多关爱和帮助,让他们与我们共享同一片蓝天。
在匆忙的五月中,有许多的纪念日以及节日。“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五月二十日,就是助残日。今年的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于同学们成长的关爱、对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
人类是万物之灵,我们健全人与残疾人同住一个“地球村”。我们只有用爱心编织,才能使地球家园天长地久。搀扶盲人过马路,是关爱;帮助肢残人推轮椅,是关爱;学几句手语和聋哑人交流,是关爱;和残疾人交往时,一张灿烂的笑脸、一句温暖问候、一个友好的招呼,也是关爱。
我本以为没有人会在乎这个小小的纪念日,但后来我才知道,我错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这样好心的人的。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吧。就在我们家对面的商店门前,有一个双腿不是很利索的老者。他只能每一天都坐在轮椅上,可他还是用自己的手艺为他人补鞋来赚钱养家糊口,好多人都很敬佩他。今天,他依旧像原来那样坐在门前补鞋,即便是今天。”一助一送温暖”是助残日的形式之一。
在这个老人刚刚接到了一个新活儿时,在他身旁坐着的一个大哥哥站了起来,走到老着身旁,蹲下。然后,亲切地问:“大叔您好,请问能帮您做什么吗?”老人看了看这个青年,用沙哑的声音说:“你会补鞋吗?”“我会。”年轻人答道。老人听后,将刚刚接到的活儿递到年轻人的面前,笑了笑“请你帮我把它补好,行吗?”说完,拿出了一瓶矿泉水,刚要喝时才发现已经没有水了,他只好舔舔嘴巴,把水平放下。年轻人看见了,把自己的水拿了出来,递给老者,还帮他拧开了盖子。“我喝了,那你呢?”“没事没事,您喝吧。”年轻人笑了,那个老人也笑了。他们边聊边补鞋,显得轻松又愉快。过了不久,鞋补完了,老人说:“年轻人啊,谢谢你了,给你补鞋钱吧。”刚要下手掏钱,就被年轻人拦住了。他朝老人笑笑,没等老人问他的名字,就走了。老人看看鞋子,露出怀念的神色。
我想,如果所有人都像这个哥哥一样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有多么美妙。这次助残日让我明白了很多,那个哥哥的影子总在我的脑海里,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关爱残疾人,就是要求我们从小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城市人行道上的盲道建起来了,大型公共场所开设了残疾人专区,各个区残联组织纷纷成立起来了,“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的残疾人家庭顺利领取到生活救助金;贫困残疾人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标准在不断提高;高中残疾学生受到了免费教育;大学残疾学生领到了教育补贴;肢残人得到了免费安装的假肢„„近年来山东省残联为残疾人所做的实事,不胜枚举!你一定认为这些事是很平凡的!是的,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正是这些平凡中的小事才寓意出平凡之中的伟大来。同在一片蓝天下,关爱残疾人吧!唯有无疆的大爱,可以超越一切,直到永远永远!
关爱残疾人
我们感觉到残疾人一身破烂都这样努力,而我们一身都是幸福,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呢? 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我们有美丽的校园,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好心人一直在关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我们同学中就有许多同学获得过别人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可不是吗?我们能用眼睛饱览多彩的世界,我们能用耳朵欣赏美妙的音乐,我们能用甜美的嗓音说话、唱歌,我们能快乐地游戏,尽情地玩耍.可是,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一些不幸的残疾儿童,身体的残疾让他们无法享受人生的快乐,他们有的永远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不知道世界如此多彩而美丽;有的永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从没听过小鸟欢快的叫声,不能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更不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快乐;有的因双腿残疾而无法快乐地游戏,有的因双手残疾无法正常地生活.前不久,我们学校全体老师一起参观了常州市聋人学校,那里共有一百多名聋人学生在学习.走进聋人学校,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学生们虽然听不到任何声音,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热爱学习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所有的老师.语文课上他们打着手语向老师学习,用仅有的一点声音发自内心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字课上,他们认真临摹,写的毛笔字漂亮极了,让人看了啧啧称赞;生活课上,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精心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物品,把校园布置得整洁美丽,让我们忘记了他们是一群聋哑儿童;在学前班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在跟着大姐姐、大哥哥认真地学说话,因为听不到,每发一个声音,都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因为从小失去了听力,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比我们常人困难得多,他们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爱,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康人的关心与帮助.5月20日是法定“全国助残日”,为了让所有的残疾儿童也能享受快乐的童年,常州市政府、市残联决定在“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在全市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关爱残疾人,温情满校园”的助残活动,我希望我们全体同学一起行动起来,“少吃一份零食,奉献一片爱心”,把爱心奉献给所有的残疾儿童.同学们,大家肯定不会忘记我们曾经接受过社会及身边许多好心人的关爱和帮助,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当看到身边的人有困难时,伸出自己的双手把爱心献给他们.给予能给别人送去帮助的同时给自己带来一份快乐,是一种善良,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精神,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无私地帮助我们身边的残疾儿童,尤其是曾经获得过帮助的同学,更能踊跃地帮助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阳光和快乐.残疾人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弱势群体。“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服务残疾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帮助残疾儿童完成学业,使其掌握谋生的技术和本领是助残的根本之举。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市一所为残疾人服务的特殊教育学校,是为残疾人圆读书梦的教育教学基地。许多残疾儿童少年在这里快乐成长。几十年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残疾儿童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的办学宗旨,形成康复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帮助许多残疾青少年走上了自立自强之路。尽管该校创办时间长,但教学设施设备还很不完善,尤其是学校搬迁到原冶金中学后,亟需对学校实施分区改造,建设功能性教室、康复训练室、盲生无障碍区,添置常规的教育教学仪器、设施设备等,才能满足基本的特殊教学需要。
在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了给残疾学生以实实在在的帮助,实现他们并不残缺的人生。我们代表残疾学生真诚发出倡议:伸出你的手来,用自己的爱心织一条美丽的丝带,平时少抽一盒烟,少嚼一包槟榔,少买一根冰棒,为残疾学生献上一份爱心,积极捐资、捐物,出力助学,切实帮助残疾学生解决在康复、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广大残疾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使他们也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健康地成长、幸福生活。
大家共同关注残疾学生吧!
资助一个残疾学生,将给一个家庭快乐和希望。对你们的捐款义举,我们代表残疾学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历程,体验着生活的五彩斑斓.爱,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与我们一路同行.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你可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热情.他们就是——残疾人.残疾人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些低贱的人.人们见到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对他们指指点点,拿他们取乐.你可知道你一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他们的心灵上,尊严上有多大的伤害吗?残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能这样? 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的确是这样,残疾人虽然身体上出现了一点缺陷,但他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生活也有快乐.贝多芬出生贫寒,从小随父亲学音乐,8岁开始演奏,50岁耳朵失聪了,可他有伟大的理想,克服种种困难.经过他的努力,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成就对同时代及以后欧洲音乐艺术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张海迪5岁就瘫痪了.可她并没有放弃过活着,她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英语和世界语.她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年在她的鼓励下考取了大学.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生命之歌: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这种种都说明残疾人并不比我们弱.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人生就有希望.让我们去体贴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学习残疾人吧!
我们学校全体老师一起参观了常州市聋人学校,那里共有一百多名聋人学生在学习,他们认真临摹;生活课上。走进聋人学校,可不是吗,伸出自己的双手把爱心献给他们,我们要学会感恩,学生们虽然听不到任何声音,有许多好心人一直在关心着我们,热爱学习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所有的老师,他们有的永远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有的因双腿残疾而无法快乐地游戏,更能踊跃地帮助残疾儿童,是一种善良,把爱心奉献给所有的残疾儿童,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比我们常人困难得多、大哥哥认真地学说话;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在全市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关爱残疾人。5月20日是法定“全国助残日”,不知道世界如此多彩而美丽,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康人的关心与帮助,我们能用耳朵欣赏美妙的音乐,他们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爱,奉献一片爱心”,把校园布置得整洁美丽,为了让所有的残疾儿童也能享受快乐的童年,让我们忘记了他们是一群聋哑儿童,身体的残疾让他们无法享受人生的快乐,“少吃一份零食。
同学们,我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都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写字课上,帮助着我们,尽情地玩耍;在学前班里,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精心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物品,我希望我们全体同学一起行动起来,尤其是曾经获得过帮助的同学,大家肯定不会忘记我们曾经接受过社会及身边许多好心人的关爱和帮助、市残联决定在“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当看到身边的人有困难时。
给予能给别人送去帮助的同时给自己带来一份快乐,我们同学中就有许多同学获得过别人的帮助,能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无私地帮助我们身边的残疾儿童,写的毛笔字漂亮极了,我们能用甜美的嗓音说话。前不久,用仅有的一点声音发自内心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没听过小鸟欢快的叫声;有的永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用眼睛饱览多彩的世界。语文课上他们打着手语向老师学习。
可是:因为我们有美丽的校园,但他们身残志不残、唱歌,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让人看了啧啧称赞。
因为从小失去了听力,更是一种精神,更不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快乐,我们能快乐地游戏,温情满校园”的助残活动,不能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在跟着大姐姐,给他们送去阳光和快乐,学会回报,生活着一些不幸的残疾儿童,每发一个声音,有的因双手残疾无法正常地生活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因为听不到,是一种美德,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我们有美丽的校园,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好心人一直在关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我们同学中就有许多同学获得过别人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可不是吗?我们能用眼睛饱览多彩的世界,我们能用耳朵欣赏美妙的音乐,我们能用甜美的嗓音说话、唱歌,我们能快乐地游戏,尽情地玩耍。
可是,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一些不幸的残疾儿童,身体的残疾让他们无法享受人生的快乐,他们有的永远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不知道世界如此多彩而美丽;有的永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从没听过小鸟欢快的叫声,不能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更不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快乐;有的因双腿残疾而无法快乐地游戏,有的因双手残疾无法正常地生活。前不久,我们学校全体老师一起参观了常州市聋人学校,那里共有一百多名聋人学生在学习。走进聋人学校,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学生们虽然听不到任何声音,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热爱学习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所有的老师。语文课上他们打着手语向老师学习,用仅有的一点声音发自内心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字课上,他们认真临摹,写的毛笔字漂亮极了,让人看了啧啧称赞;生活课上,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精心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物品,把校园布置得整洁美丽,让我们忘记了他们是一群聋哑儿童;在学前班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在跟着大姐姐、大哥哥认真地学说话,因为听不到,每发一个声音,都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
因为从小失去了听力,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比我们常人困难得多,他们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爱,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康人的关心与帮助。5月20日是法定“全国助残日”,为了让所有的残疾儿童也能享受快乐的童年,常州市政府、市残联决定在“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在全市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关爱残疾人,温情满校园”的助残活动,我希望我们全体同学一起行动起来,“少吃一份零食,奉献一片爱心”,把爱心奉献给所有的残疾儿童。
同学们,大家肯定不会忘记我们曾经接受过社会及身边许多好心人的关爱和帮助,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当看到身边的人有困难时,伸出自己的双手把爱心献给他们。
给予能给别人送去帮助的同时给自己带来一份快乐,是一种善良,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精神,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无私地帮助我们身边的残疾儿童,尤其是曾经获得过帮助的同学,更能踊跃地帮助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阳光和快乐。
21世纪的我们生活在无比幸福的家庭 里,而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你 是否知道,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享 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热情.他 们就是——残疾人.残疾人在人们的眼里是很低贱的.人们 见到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对 他们指指点点,拿他们取乐.你可知道 这一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他们的心灵 上、尊严上有多大的伤害吗?残疾人也 是人啊!要不是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能 这样?我们应该抛弃对残疾人们的歧 视,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因为残 疾人并不是废物,他们对社会有着很大 的奉献与提醒.每当我们看到电视上播 放残疾人运动会时,都不禁地为他们担 心,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真让我提心掉 胆.要知道他们和正常人相比,残疾人 饱受生活的艰辛,他们更需要关心和帮 助!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的 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 奉献.这种种都说明残疾人并不比我们 弱.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 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 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
最近,我看见盲人、瞎子、瘸子„„等 残疾人都想跑过去帮一把.给残疾人多 一点爱护,多一点关心.只要有生命的 存在,他们的人生就有希望,只有这 样,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正 如电视上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迈出 一小步,社会文明才能前进一大步.”
大家一定知道:1992年10月14日,联 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 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国际残疾人 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 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 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 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 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作为我们学生,作为炎黄子孙,作为和 谐社会的一员,我们理应学会关爱他 人,更应时刻给予有需要帮助的人关 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 成美好的人间.”只要我们学会处处关心 别人,当你有困难时,就会有人帮助 你.我真心希望人间充满关爱!我真心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真心平等待人,我真心希望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 更真心希望我们学校能成为爱心大家 园.
第四篇:孝老敬亲自我推荐征文
孝老敬亲自我推荐征文
我是来自初二三班的谭梦瑶,我竞选的是孝老敬亲的形象大使,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提供这次机会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孝老敬亲是做人最基本要做的事,我就可以做到。所以,我认为我可以参加形象大使的选拔。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明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老敬亲,如果失去了这些,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生命的价值。孝是德之本,我能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做一个孝老敬亲的好榜样。
例如:在公交车上我会主动给老年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对待父母,我从未顶撞过父母,经常帮父母分担家务而减轻父母的负担,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在生活中“孝”更体现在最平凡、最真诚、最细微的生活细节和琐事中,那就是给父母打个电话,送去关心体贴的问候;给辛勤教导我们的老师一个微笑、一份关怀、一份细致与耐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取得成绩和进步;与同学友好相处,营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等等。这些事虽微不足道,可做起来却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我们应该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时刻谨记做人首先要懂得孝老敬亲。
这些我都可以做到,因此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我有能力竞争孝老敬亲形象大使的选拔,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初二.三班
谭梦瑶
第五篇:孝老敬亲自我推荐征文
孝老敬亲自我推荐征文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以“魅力三中,精彩在我”为主题的三中形象大使选拔活动,作为一名三中的学生,我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孝老敬亲是做人最基本要做的事,我就可以做到。所以,我认为我可以参加形象大使的选拔。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明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老敬亲,如果失去了这些,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生命的价值。孝是德之本,我能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做一个孝老敬亲的好榜样。
例如:在公交车上我会主动给老年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对待父母,我从未顶撞过父母,经常帮父母分担家务而减轻父母的负担,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在生活中“孝”更体现在最平凡、最真诚、最细微的生活细节和琐事中,那就是给父母打个电话,送去关心体贴的问候;给辛勤教导我们的老师一个微笑、一份关怀、一份细致与耐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取得成绩和进步;与同学友好相处,营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等等。这些事虽微不足道,可做起来却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我们应该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时刻谨记做人首先要懂得孝老敬亲。
这些我都可以做到,因此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我有能力竞争孝老敬亲形象大使的选拔,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初二.三班
谭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