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生态学综述
文化生态学
摘 要
文化生态学是二十世纪以来新型的一门跨学科的交叉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生态学也从研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研究与工程学、信息传播学、经济学、教育学、媒体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但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任务。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破坏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生态学对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定义 发展 媒体环境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逐步成熟,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飞跃,从地下到太空,都遍布了人类的足迹。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技让人类拥有了改造外界环境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同时也给人类带了许多灾难,2004年印度洋的海啸、2008年的中国汶川大地震等,使人类认识到了自身的脆弱性和自然的强大性,人类日益感受到自身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越来越需要一门能够研究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规律的科学,于是文化生态学在这个时候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了,成为了一门研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交叉科学。
文化生态学定义
首先,在对一个主题的研究中,对其概念的确定和争论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生态学也有着进一步的理解。
美国的斯图尔德先在《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中,从文化生态学所研究问题的不同出发,将文化生态学同“环境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加以区分。接着,通过对文化概念的认识结合生态的观点,总结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涉及技术起源和传播的多,涉及技术在各种环境中不同使用和接受不同社会安排的少[1]。经过多年,人们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认识到,文化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业,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如果说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的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状态,那么,文化生态学就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3]。文化生态学是一门交叉有文化学和生态学的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要对文化诸问题包括发展规律有所的认识,以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和方法,应用生态学于文化学之中,使两者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对文化发展规律等问题的认识。
文化生态学的早期发展
早期的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当时主要探讨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美国许多早期重要的人类学家如 F.博厄斯和 A克罗伯等,他们在研究北美的土著民族以及外来人种迁移时,大多分为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认为环境直接决定人类文化,等同于早期的“决定论”,另一个观点则认为环境只是可能对人类文化产生影响,即主张“可能论”。随然当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但为生态环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了生态环境学发展的先驱。
之后在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在他发表的《文化变迁理论》中引用并首先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念,这在学术界别普遍认为是生态文化学产生的标志[4]。之后他又在《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中,从文化生态学所研究问题的不同出发,将文化生态学同“环境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加以区分。他提出生态文化学研究应集中在“文化内核”,即文化中与自然界关系最直接的部分——生存或生产策略。他对文化生态的贡献不仅在于给生态文化学下了一个新的定义,还指出了环境虽然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
可以说,以早期斯图尔德的生态文化学理论为代表的思想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它本身也有缺点。他们只重视了人类与环境相适应,却没有意识到人类也可以人为的改变环境来使之为人类服务,同时,他们的研究多是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现象进行的分析,而没有考虑到人类文化的长期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影响。
文化生态学的现状
20世纪以来,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网络技术越发完善,文化研究也越来趋于多样性,随着生态文化研究向多学科的渗透以及全球生态危机意识增强,社会文化学家也重新审视人类行为文化与生态学之间的联系。
自1980年以来,文化生态学已基本成熟影响也相应扩大,主要标识有四个:(1)系统论成为人文生态学的科学基础,使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更为科学和完整。
(2)以往文化生态论者机械的环境单向的决定文化的观点得以改变,将环境因素纳入文化研究范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卡尔·奥特温·苏尔发表了《景观的形态》和《历史地理学序言》等,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构进行研究,被称为“伯克利学派”,甚至直接成为“文化生态学派”[5]。
(3)突破了以往仅重视自然环境的文化生态观,把人化环境特别是信息环境作为文化生态环境。1994年,在芬兰坦佩雷召开国际传播研究会年会上,芬兰总统M.阿赫蒂萨里在致辞中首次用“文化生态”来表现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严重问题。
(4)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者从美国人类学家扩大到全世界和多学科领域。现代的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去适应环境,而是有意识地改变着环境。生态文化学研究不再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而是更多的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6]。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应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原则,人类也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时期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
文化的历史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不断实现双向适应、不断完成本质统一的过程。文化与环境各个因素在总体的综合变化中,既显因变量的性质,也呈自变量的性质。即每一因素的自身变化是其他因素变化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成为其他因素继续变化的原因[7]。所以生态文化学也应不断向新的领域扩展,不断吸收新的有利因素。同时,科学的进步,也逐渐催生了一大批新鲜事物,形成了一种新的媒体环境,所以生态环境学不仅对传统的自然环境进行研究,也开始对由于数字革命催生的媒体环境进行探讨。更有人主张用“生态化的生物产业社会”一词替代流行的“信息社会”一说,并确信生态化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8]。
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生态学研究所依据的前提是对新媒体环境的适应过程很可能因社会群落而异,因此,应将研究集中于不同社会群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过程的异同,对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或地区的适应过程进行比较研究[9]。现代文化生态学研究,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区域文化对比法、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研究法、抽样调查方法、系统综合法等成为常用方法[10]。近年来,个案研究、统计分析成为定性分析补充的重要方面。内容决定形式,现代文化生态学研究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于其具体研究内容。跨学科的高度综合的学科属性,使其必然借助SPSS、GIS 等定量研究手段。
文献参考:
[1]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文化和社会人类学选读教材.纽约.1964 [2]赵荣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29-32 [3]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A].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一文 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一25.[5]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5):625-63 [6]赵荣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30 [7]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51-53.[8]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83.[9]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国外社会科学.1999 [10]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A].2005(04)
第二篇:城市生态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城市生态学(P1)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城市生态学将城市视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生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制;在应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系统关系,增加城市活力。2.环境承载力(P19)
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3.人类生态学(P16)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当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研究人类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关系。4.生态位(P17)
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一般说,生态位的宽度依据该种的适应性而改变,适应性较大的物种占据较宽广的生态位。5.生态学(P15)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6.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哪四个主要方面?(P3)根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城市生态学可分为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景观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和城市社会生态学四个分支学科。
7.环境承载力都有哪些类型?请解释(P19)环境承载力包括: 1)资源承载力:含自然资源条件,如淡水、土地等,也包含社会资源条件,如劳动力资源、交通工具等。
2)技术承载力:主要指劳动力素质、文化
程度和技术水平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强度。
3)污染承载力:是反映本地自然环境的资
源能力大小的指标。
8.用伯吉斯的观点解释城市人口是如何迁移的?(P8)(自己发挥)
第二章生态系统基础理论
1.初级生产(P31)
生态系统最初的能流来自太阳,它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是进入生态系统的初级能量,这种能量的积累过程就是初级生产。2.次级生产(P35)
次级生产是除初级生产者之外的其他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还原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贮存。3.生境(P46)
生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和其他条件的总和。任何一种生物都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生活环境(即生境)。4.生态系统(P23)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5.生态效率(P36)
生态效率是在一个营养级内,同化作用的能量和可利用的能量之间的关系;一个食物链营养级上,有多少能量供给下一营养级。所谓生态效率就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比率,也就是所产生的物质量或产量,与生产这些物质所消耗的物质量的比率。6.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P47)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5)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第三章城市生态系统
1.城市生态系统(P58)
城市生态系统指的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
2.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是什么?(P70)
人口增长过快、能源不足、粮食短缺、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环境污染
3.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P65)
1)同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2)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城市居民为了生产、生活等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物、交通、通讯、供排水、医疗、文教和体育等城市设施。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
统。
4)城市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第四章城市人口
1. 城市化(81)
1)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
2)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
3)拥有现代市政服务设施系统
4)城市生活方式、组织结构、文化氛围等
上层建筑的形成5)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数
目日益增加
2. 城市人口(82)
居住在城市规划区域建成区内的一切人口,从事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活动,享受着城市公共设施。3. 城市人口过密化(85)
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也成城市人口过密化,是指城市人口密度超过合理密度的状态,是人口在城市过度集中地表现。4. 城市人口职业结构(89)
指的是城市的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所占的比例,几个部分的职工或劳动人员所占城市在职人口总数的比例。5. 人口城市化(P87)
人口城市化也就是城乡人口迁移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提高的单向动态过程。
6. 城市人口在中国的含义是怎样的?(P82)
在城市居住范围内,并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
7. 在中国,根据劳动职工按国民经济部门统计的分类,可将城市人口分为哪些类型?(P89)
生产性劳动人口、非生产型劳动人口、非劳动人口
8. 请你解释人口增长公式Nt+1=Nt+ B – D + I – E
中各个字母的含义(P83)
Nt是时间t的人口数量;Nt+1是一个时期后人口数量;B、D、I、E分别是在时间t和t+1期间出生(born)、死亡(decease)、迁入(immigrate)、迁出(emigrate)的个体数。
第五章城市环境
1. 城市热岛效应(P126)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2. 大气污染(P117)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认了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由污染源、大气圈和受影响者三个环节组成。3. 城市植被(P152)
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称。
4. 理解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
(P157)、城市环境(P111)、水环境的分类(P135)
在宏观方面,城市绿化实体能把城市的地方特色与风格体现出来。在微观方面,城市绿化实体还能把某一建筑群或单个建筑体的功能体现出来,或者说在某一建筑区里开展绿化建设,首先应考虑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根据建设区的功能特点,去进行绿化设计和树种选择。
城市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自然环境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
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水环境是指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的综合体。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组成。地表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冰川等;地下水环境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
5. 城市对城区和下风方向有增加降水量的作
用,其影响机制主要有哪些?(P134)1)城市热岛效应 2)城市阻障效应 3)城市凝结核效应
6. 城市植被无疑已被深深地打上了人为活动的烙印,不仅是植被的生境特化了,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也改变了,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征。就你对城市植被的理解来解释之。(P153)
1)植被生境的特化: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
城市环境,也改变了城市植被的生境。较为突出的是铺装了地表,改变了其下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成分;而污染了的大气在直接影响到植物正常生理活动的同时,改变了光、湿、和风等气候条件。城市植物处于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化生境中。2)植被区系成分的特化
城市植被组成远远少于原生植被,尤其是灌木、草木和藤本植物;人类引进的或伴人植物的比例明显增多,外来种对原植物区系成分的比率,即规划率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已成为城市化程度的标志之一。3)植被格局的园林化
城市植被在人类的规划设计、布局、管理下,形成了园林化格局。4)结构单一
城市植被结构分化明显,而且趋于单一化。
城市森林大都缺乏灌木层和草木层。5)演替偏途化
城市植被的动态,无论是形成、更新还是演替,都是在人为干预下进行的,植被演替是一条按人的绿化政策发展的偏途途径。7. 如何理解中国淡水资源的有限性特点?
(P136)
任何一个城市的淡水资源总量都是有限的。它的总量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制约:①气候,如长江以南多雨地区城市的淡水资源量比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等城市相对充足得多。②受地表江河的影响,即一个城市淡水资源深受过境径流水量的制约。
第六章城市灾害及其防治
1. 城市灾害的分类(P194)
城市灾害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城市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火灾、各种交通灾害、各种传染病和环境污染等。
2. 城市地质灾害有哪些主要类型(P194)
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灾害、崩滑流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开挖工程灾害、水土流失灾害、风沙尘暴灾害和海平面上升灾害等7种。
第七章城市景观生态
1. 城市景观(P216)
城市景观指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者说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2. 辨析景观和景观要素(P215)
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而其组成单元(各生态系统或亚系统)则称之为景观要素。有些人分别从两个侧面来分析和认识景观结构的组成单元。按自然环境或立地条件划分的单元称之为景观成分,按人类活动的影响划分的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参看第5题答案)
3. 理解斑块的分类情况(P217)
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四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入斑块。4. 城市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P60)
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
5. 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单元或景观要素的相对性(P)
景观和景观要素的概念既是本质区别的,也是相对的。景观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异质镶嵌体,而景观要素强调的是均值同一单元。景观和景观要素这个位置转换反映了景观问题与时间空间尺度密切相关。无论是环境变动和干扰事件,引入无论发生过程,都是发生在事件尺度和空间尺度上才是可分辨的。应且一般来说,一定事物或过程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景观现象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尺度效应,在研究问题时要引起注意。
6. 景观要素有哪些类型?请解释(P217)
景观要素分为三种类型: 斑块(嵌块体):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
走廊(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
本底(基质):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偶是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可以说:走廊即是带状斑块,斑块和走廊都是本底所包围的。
第八章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和可持续发展 1. 城市环境宏观规划有哪些内容和步骤?请陈
述你的观点(P260)
城市环境宏观规划的内容和步骤为:
1)城市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2)城市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分析 3)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纳污能力
分析
5)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综合分析 6)确定总体环境目标
7)确定城市的宏观环境与发展战略
2. 城市可持续发展应有相对一致的共识,你是
如何理解的?请陈述你的观点(P264)
1)设立和调整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机构
2)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城市可持续发展
战略
3)普及和提高市民特别是城市决策层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4)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 5)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合作
英汉互译
地貌Population structure人口结构Remant patch残余斑块
环境Encironmental land capacity环境承载力态平衡Residential mobility人口迁居Global 遥感Temperature inversion逆温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Patch斑块Corridor走廊Matrix本底
城市化urbanization城市植被urban vegetation地质灾害geological disaster
火灾fire disaster景观生态landscap ecology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热岛效应heat island effect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水污染water pollution引入斑块introduced patch自然环境natural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第三篇:城市生态学论文
节约型园林之“旧”材巧用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建设也逐渐成为城镇基础建设的重头戏,然而,由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着注重视觉形象而忽略环境效益的现象。本文立足于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探讨旧材料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运用。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坏境效益旧材料
1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追求豪华奢侈、铺张浪费的风气十分盛行,园林绿化建设中攀比斗富之风愈演愈烈。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木飘洋过海,大树移栽之风屡禁不止。不仅如此,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如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追求视觉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等,屡见不鲜。不讲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因此,当前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口号,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同志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的讲话提到——通俗的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在园林建设中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其次是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地体系,改善城市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后,尊重自然规律,展现自然魅力,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建设节约型园林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因地制宜,保护地方特色原则;
2)生态优先,遵循自然规律原则;
3)节约资源,杜绝浪费原则。[1]目前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3.1 节地型园林绿化
节地型园林绿化,能够在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
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为此,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3.2 节土型园林绿化
节土型园林绿化,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园林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具体措施,一是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二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
3.3 节水型园林绿化
节水型园林绿化,主要体现在使用集水技术,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等。应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另一方面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不仅要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如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利用土工布减少水分渗透等,而且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喷、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这些技术措施花钱不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3.4 节能型园林绿化
节能型园林绿化,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尤其是那些远离城市的郊野公园或高速公路绿化,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能源解决照明、灌溉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管网建设投资。另外,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还能够产生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
3.5 节材型园林绿化
节材型园林绿化,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将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3.6 节力型园林绿化
节力型园林绿化,节约型园林应以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现代园林材料设计中的“旧”材新用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一项艰巨但意义重大的工程,需要从方方面面入手,本文从节
材方面加以阐述,说明一些废旧的材料在园林中的应用,并以一些案例加以说明“旧”材在园林中的新用途。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样式和质地不同的材料及对各种材料不同的处理手法不仅体现了当前园林行业的工艺水平,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园林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面对我国数量众多的现代园林作品,我们发现在“旧”材料的使用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本文所指的旧材料是园林设计现场中原有的旧厂矿,旧砖墙、废弃的木材或钢架、拆除建筑留下的大块混凝土,甚至旧汽车轮胎、枯枝树叶等废弃材料。合理利用这些“旧”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园林艺术作品,而且可以节约工程成本,为巩固和发展我国节约型园林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4.1 我国旧材料应用现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同志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的讲话提到——通俗的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破旧立新仿佛是我们的传统,部分设计师为了迎合社会上某种追新求奇的心理,不顾现场实际情况,将一些通过改造便可应用的园林材料都扫进了垃圾堆。例如,他们把旧工厂、废铁轨、刚建成十几年的建筑等一切以拆字当头,统统“三通一平”。那些废弃工厂中的钢架、枕木、堆砌的耐火砖等,甚至拆除的建筑垃圾都可以开发再利用成为很好的园林材料。如果一味的拆除,不仅增加了造价,而且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割断了这些材料所体现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
4.2 现代园林设计中的旧材新用的措施
“循环再利用”是节约型园林的一个节约资源的措施,它要求人们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在设计中做到“3R”原则,即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Recycle)。在实践中主要包括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废旧材料的循环再利用等。
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园林绿色废弃物,主要指园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建所产生的植物残体,主要包括树叶、草屑、树木与灌木剪枝等。把这些富含有机质的废弃物倒掉或填埋,不仅要花费运输和处理资金,还占用土地资源,浪费营养元素,是不合理的。绿色废弃物堆肥就是指绿地中产生的树枝、落叶、草末等废弃物经过一定的处理和混合配比,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有氧发酵,形成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过程,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利用的目的。利用堆肥技术让有机质重返绿地,对土壤改良和生态平衡是有益处的,同时这种处理园林废弃物的方式也与人们对环境的要求相符合。因此通过园林绿色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来实现园林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节约资金投入、节约无机化肥材料。
废旧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此处废旧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废弃地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构筑物拆卸下来的废弃材料在景观改造规划中,充分挖掘其景观价值,进行景观改造与再利用。例如将替换下来的各种类型的粘土砖、釉面砖、金属构架和混[4][3][2][1]
凝土材料,通过不同工艺重新塑造后应用到园林建设中,从而降低建设成本等。
《园冶》中提出的“因地制宜”已被大家奉为经典,园林材料设计中的“因物制宜”原则也应推而广之。设计场地内的各种旧材料,甚至是废弃物,与先进的工艺及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再利用可能会有出人意料的景观效果。此外,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合理再利用还能延续场地的文脉,并能满足生态方面的要求。
在场地改造过程中产生各种废弃材料如木材、混凝土砖等,设计师可根据不同需要,发掘其景观价值,营造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一方面,利用原本属于设计场地的材料可以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减少垃圾的产生和降低成本,也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例如费城海军船厂商业中心是在原船厂的旧址建造的,设计师在处理商业区内的景观时,将拆除的一些建筑垃圾保留了下来,并别出心裁的重新使用到景观设计中。他把原铺装地面的破碎混凝土板重新铺设,在混凝土之间散铺小块的砾石。这样巧妙的处理不仅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废弃物,并且砾石的应用也有利于雨水的渗透,其粗狂的景观表现与保留下来的大尺度厂房相得益彰,十分协调。
此外,木屑、树皮、废弃的小块木料和废弃混凝土植草砖也可以循环利用。以木屑路面为例,木屑路面的质地松软,透水性强,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并且路的表面铺树皮具有很强装饰性。而在停车场改造时,原有的混凝土植草砖被PVC植草格等新型材料取代,替换下来的混凝土植草砖可以再次利用,比如可重新铺砌并在其植草孔内散置砾石、砌成景墙等。
4.3 新旧材料结合,更显园林的艺术特色
新材料与旧材料并不是一对矛盾,它们应该利用自身的特性,相互补充,营造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新材料所拥有的富含现代技术的材质特性和个性的艺术表现给园林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相对的,旧材料历经风雨的侵蚀,大多古朴沧桑,蕴含有原址的历史记忆,并且旧材料大多朴素无华,被磨去了不少人工雕饰的痕迹,能更好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万科房地产集团在天津开发的水晶城项目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水晶城原址是天津玻璃厂,现场除了老厂房和高耸的烟囱外,还有一片片玻璃、一堆堆耐火砖和一段废弃的铁路等。如果按照“破四旧、立四新”的态度,这些材料都将会被扫进垃圾堆。万幸的是,设计师发现了那些玻璃闪烁的光芒和旧铁路中蕴含的辉煌历史,他们把这些旧材料巧妙地进行处理,形成了富有趣味的园林景观。如将原有铁轨保留,对其路基进行处理,然后种植宿根花卉,一条充满诗意的铁轨景观道由此产生。另外,场地内还有大量以前工厂生产时留下的玻璃结晶体,也被设计为水晶城入口的一道景墙,其外壳由钢架和钢化玻璃构成,内部填充玻璃结晶体,并在底部设置灯光。夜晚,灯管经过玻璃结晶体的反射形成迷人的风景。
对于一些在工业上、生活中毫无价值的材料,园林设计师如果能巧用、妙用就能开发其在园林中的闪光点。例如,生锈的金属垫圈可以用在小块的地面上作装饰,使[5]
其具有繁复的纹理细节;而废旧轮胎可做成秋千、设计为树穴、埋入土内成为扶手或者漆成五颜六色作为园林小品等等。关于园林“旧”材料应用的几点建议
5.1立足传统、力求创新 风景园林设计师应立足传统并力求创新,探索常用园林材料的新用法,并与场地的功能、文脉等内容相结合,最终使园林材料既能体现民族性、民俗性和历史文脉,而又不失当代特征。鉴于此,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地域文化中获取设计灵感。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文化差异较大,园林特色也各有千秋。园林设计师应该“走出去、引进来”,采他人之所长,然后结合本地的地域特色,创新各种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二是,重视传统材料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摒弃新材料、新工艺,而是要借助新元素、新科技,让老元素展现新的光芒。例如,金属网架内不仅可以放石块,还可以放置木材、砖块、瓦片等材料,展示别样的景观效果。
5.2就地取材、适度设计
“因地制宜”是园林设计师创作经典作品的不二法门,那么对于园林材料的应用也应如此。我国园林材料的选用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天然材料的利用和简单加工,以石为例——“是石堪堆,便山可採”;二是依靠工程技术寻找或开发研制所需材料。不管哪种取材方式,园林设计师都应遵守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尊重场地的场所精神及历史文脉,尽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场地内现有的材料。二是关注材料使用的细部处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三是选用材料以场地的需要为准,不要盲目采用一些新型和昂贵的材料。
5.3 “旧”材巧用、生态为本
现代园林越来越注重材料的生态环保性,因此即要求材料能够充分协调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各种建造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侵蚀和破坏。面对一些“旧”材料,园林设计师可根据材料特性分别处理:一类是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直接利用的材料,如被建筑淘汰使用的粘土砖,有着良好的透水性,可以作为铺装材料使用。另一类是经过深加工处理后可再利用的材料,如把拆除的废弃广场砖、釉面砖进行粉碎,粉碎之后的材料可用作局部散铺,作为砾石的替代品。这样处理后的“旧”材料往往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旧纹理,用在园林中可以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因此,对于“旧”材料,我们要区别对待,挖掘其特性而后充分利用,做到环保和节约的双赢。[6]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园林材料种类不断丰富、设计手法不断创新是一种必然趋势。对于一个好的园林作品,设计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设计理念的客观载体——材料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应将历史与现代融合、民族与世界融合、技术与艺术融合,不断探索“旧”材料的新用法,充分利用材料来表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要求全国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程.[J].2006,4(102):47.[2] 徐从叶,郭洁.浅论节约型园林建设.山西建筑[J].2011
[3] 吕子文,方海兰,梁晶. 园林废弃物堆肥处理的国外现状
和我国的出路[J]. 中国园林,2009,25(4): 1-6.
[4] 周肖红. 绿色废弃物堆肥处理模式和技术环节的探讨[J].
中国园林,2009,25(4): 7-11.
[5] D.I.R.T.STUDIO.打造“费城海军船厂”商业中心[J].国际新景观.2008(1):38-39.[6] 张家骥.园冶全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2.
第四篇: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摘要
生态学(ecology)这个名词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索瑞(Henry Thoreau,1858)在书信中使用此词,但未对其下具体定义。1869年,赫克尔(Ernst Haeckel)首先对生态学作了如下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对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Ecology 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就字面而言,Eco-表示住所或栖息地,Logos表示学问。
其研究对象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基础分支学科。
2、生态学是研究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
3、生态学研究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4、现代生态学研究范畴扩大,包括经济、社会人文等领域。
萌芽期古人在长期的农牧渔猎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诸如作物生长与季节气候及土壤水分的关系、常见动物的物候习性等。如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动物的不同类型的栖居地,还按动物活动的环境类型将其分为陆栖和水栖两类,按其食性分为肉食、草食、杂食和特殊食性等类。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公元前三世纪的雅典学派首领赛奥夫拉斯图斯在其植物地理学著作中已提出类似今日植物群落的概念。公元前后出现的介绍农牧渔猎知识的专著,如古罗马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博物志》、6世纪中国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求》等均记述了素朴的生态学观点。
形成期 大约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
15世纪以后,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考察积累了不少宏观生态学资料。19世纪初叶,现代生态学的轮廓开始出现。如雷奥米尔的6卷昆虫学著作中就有许多昆虫生态学方面的记述。瑞典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物候学、生态学和地理学观点结合起来,综合描述外界环境条件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强调生物变异基于环境的影响。德国植物地理学家人洪堡)创造性地结合气候与地理因子的影响来描述物种的分布规律。
19世纪,生态学进一步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农牧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展了环境因子对作物和家畜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例如,在这一时期中确定了五摄氏度为一般植物的发育起点温度,绘制了动物的温度发育曲线,提出了用光照时间与平均温度的乘积作为比较光化作用光时度“指标以及植物营养的最低量律和光谱结构对于动植物发育的效应等。
另一方面,马尔萨斯于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一书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费尔许尔斯特1833年以其著名的逻辑斯谛曲线描述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密度的关系,把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生态学。19世纪后期开展的对植物群落的定量描述也已经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1851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生物进化是生物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引起了人们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重视,更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人类所关心的农业、渔猫和直接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环境卫生等问题,推动了农业生态学、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和媒介昆虫传病行为的研究。由于当时组织的远洋考察中都重视了对生物资源的调查,从而也丰富了水生生物学和水域生态学的内容。
到20世纪30年代,已有不少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阐述了一些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论点,如食物链、生态位、生物量、生态系统等。至此,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发展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数理化方法、精密灵敏的仪器和电了计算机的应用,使生态学工作者有可能更广泛、深入地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由于世界上的生态系统大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交织,实际形成了庞大的复合系统。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度发展,自然资源、人口、粮食和环境等一系列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制定了”国际生物计划“(IBP),对陆地和水域生物群系进行生态学研究。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继IBP之后,设立了人与生物圈(MABlack Eye国际组织,制定”人与生物圈“规划,组织各参加国开展森林、草原。海洋、湖泊等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关系以及农业、城市、污染等有关的科学研究。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机构。
和许多自然科学一样,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与其他某些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显著。
由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来看,生态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汇点;在方法学方面,研究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高不开生理学方法,离不开物理学和化学技术,而且群体调查和系统分析更高不开数学的方法和技术;在理论方面,生态系统的代谢和自稳态等概念基本是引自生理学,而由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则可说是由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等共同⒄钩龅难芯刻逑怠?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获得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也带来了环境、人口、资源和全球变化等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的重大问题。在解决这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获得的了重大的发展。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整体观的发展
(1).动植物生态学由分别单独发展走向统一,生态系统研究成为主流。
(2).生态学不仅与生理学、遗传学、行为学、进化论等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领域,并且与数学、地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相交叉,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甚至超越自然科学界限,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科学相结合,生态学成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接的真正桥梁之一。
(3).生态系统理论与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相结合,并发展为生态工程和生态系统工程。
(4)生态学与系统分析或系统工程的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生态学。
2、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更加明显。
现代生态学研究对象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多层次发展,小自分子状态、细胞生态,大至景观生态、区域生态、生物圈或全球生态,虽然宏观仍是主流,但微观的成就同样重大而不可忽视。而在生态学建立时,其研究对象则主要是有机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几个宏观层次。
3、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是其发展的趋势
生态学问题往往超越国界,二次大战以后,有上百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规划一个接一个。最重要的是60年代的IBP(国际生物学计划),70年代的MAB(人与生物圈计划),以及现在正在执行中的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 DIVERSITAS(生物多样性计划)。为保证世界环境的质量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如保护臭氧层、预防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上一个紧接一个地签定了一系列协定。1992年各国首脑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近十年来对全球有较大影响力和约束力的一个国际公约,有许多方面涉及到了各国的生态学问题。
(1).国际生物学计划(IBP):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提出,1964年开始执行,包括陆地生产力、淡水生产力、海洋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管理等7个领域,其中心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工友97个国家参加,我国没有参加。
(2).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1970年提出,是一个国际性、政府间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计划,是IBP的继续。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球上不同区域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预报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其目的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个方面,研究人类今天的行动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为改善全球性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合理管理与利用环境及资源,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协调地发展。有近百个国家加入这个组织,我国已于1979年参加了这个该研究计划。
(3).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由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ICSU)于1984年正式提出,1991年开始执行,主要的目标是:解释和了解调节地球独特生命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学过程,系统中正在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方式。即用全球的观点和新的努力,把地球和生物作为相互作用的紧密相关的系统了来研究。共包括10个核心计划和7个关键问题。
(4).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由国际生物科学联盟(IUBS)在1991年最早提出,并在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参加进来以后,将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各个方面加以组织和整合,正式提出DIVERSITAS研究项目并开
始执行。1996年7 月,科学指导委员会草拟并通过了当前DIVERSITAS”操作计划“的最后版本。操作计划共有10个组成方面的内容,其中5个为核心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是其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既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又是研究所要达到的最后目的。
4、生态学在理论、应用和研究方法各个方面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1)理论方面的进展
①生理生态学研究在60年代IBP及随后的MAB计划的带动下,以生物量研究和产量生态学有关的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生物能量学研究较为突出。生理生态的研究也突破了个体生态学为主的范围,向群体生理生态学发展。在生理生态向宏观方向发展的同时,由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的兴起,促使其也向着细胞、分子水平发展,涉及某些酶系统,如核糖核酸酶火性的变化用作植物对干旱胁迫抗性的指标等。
②种群生态学发展迅速,动物种群生态学大致经历了以生命表方法、关键因子分析、种群系统模型、控制作用的信息处理等发展过程。植物种群生态学的兴起稍晚于动物种群生态学,它经历了种群统计学、图解模型、矩阵模型研究、生活史研究,以及植物间相互影响、植物-动物间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过程,近期还注重遗传分化、基因流的种群统计学意义、种群与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等。德国的Lorens(1950)和Tinbergen(1951,1953)在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方面获得了诺贝尔奖,把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了新阶段;Harper(1977)的巨著《植物种群生物学》,突破了植物种群研究上的难点,发展了植物种群生态学,并使长期以来各自独立发展的动、植物种群生态学融为一体。
③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群落生态学由描述群落结构,发展到数量生态学,包括排序和数量分类,并进而探讨群落结构形成的机理。Daubenmire(1968)的《植物群落椫参锶郝渖Ы坛獭罚琈ueller-Dombois(1974)等著的《植被生态学的目的和方法》,系统阐述了植物群落的研究方法。德国Knapp(1974)主编的《植被动态》,全面论述了植被的动态问题,促进了植被动态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演替理论。英国Monteith(1975)主编的《植被与大气椩怼罚毡咀籼俅笃呃?1977)的《陆地植物群落的物质生产》,美国Lieth(1975)等的《生物圈的第一性生产力》等,综合论述了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Whittaker(1978)编著的《植物群落分类》和同年主编的《植物群落排序》,以及加拿大Pielou(1984)所著的《生态学数据的解释》,Kenneth和John(1964,1973,1985)合著的《定量与动态植物生态学》等著作,强调了植被的”连续性概念“,采用数理统计、梯度分析和排序来研究群落的分类和演替,尤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进入了数量化、科学化的新阶段。动物群落生态学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MacArthur(1961)、Conell(1978)、May(1972)、Ben-Eliahu(1988)等人在动物群落结构、组织与物种间相互关系及环境空间异质性的关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目前群落资源分享和群落组织两方面已成为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群落组织是指决定或塑造群落结构的有关机理,Price(1984)称之为”新生态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在现在生态学中占据了突出地位,这是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给生
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思路,使其具备了处理复杂系统和大量数据的能力的必然结果。E.Odum的《生态学基础》(1953,1959,1971,1983),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H.Odum和Hutchinson(1970)分别从营养动态概念着手,进一步开拓了生态系统的能流和能量收支的研究。英国Ovington(1975)和前苏联的Rodin及Bazilevic(1967)相继研究了营养物质循环。E.Odum和Margalef(1967)进一步研究了生态系统中结构和功能间的调节及相互作用。德国的斯特恩和罗厅(1974)合著的《森林生态系统遗传学》,把生态遗传学的研究引人生态系统,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遗传、进化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对策等。美国Bormann和Likens(1981)合著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系统阐述了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美国Shugart和NeiIl(1979)的《系统生态学》,以及Jefers(1978)的《系统分析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等著作,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促进了系统生态学的发展,使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的理论。生态系统生态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如有关结构的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有关功能的功能团、体现能(embodied energy)、能质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当代生态学的发展。
(2)应用方面的进展
应用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是70年代以来的另一个趋势,它是联结生态学与各门类生物生产领域和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领域的桥梁和纽带。近20多年来,它的发展有两个趋势:①经典的农、林、牧、渔各业的应用生态学由个体和种群的水平向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的深度发展,如对所经营管理的生物集群注重其种间结构配置、物流、能流的合理流通与转化,并研究人工群落和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建造和优化管理等等。
②由于全球性污染和人对自然界的控制管理的宏观发展,如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食物保障、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能源、工业及城市问题六个方面的挑战,应用生态学的焦点已集中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战术方面。
(3)研究技术和方法上的进展
①遥感在生态学上已普遍应用,近20年来,遥感的范围和定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全球性变化的评价,促使遥感技术去记实细小比例尺的变化格局。
②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古生物的过去保存时间进行绝对的测定,使地质时期的古气候及其生物群落得以重建,比较现存群落和化石群落成为可能。
③现代分子技术使微生物生态学出现革命,并使遗传生态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④在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面,自动记录和监测技术、可控环境技术已应用于实验生态,直观表达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获得较大发展。
⑤无论基础生态和应用生态,都特别强调以数学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作为其研究手段。
第五篇:生态学心得体会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是我们为了进一步系统的学习生态学,在生态学权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室外进行生态学实验。实验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生科楼周围进行的光照强度、温度、大气湿度、土壤养分的测定,另一部分我们去了高坪区的马尾松林进行的种群分布格局、群落重要值、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定以及种——面积曲线的绘制实验。
在这两次的实验中,我们获益匪浅。首先就是我们基本掌握了野外实习考察、实验数据的采集、室内分析和数据处理分析等技能和知识,学习技能方面的提升以及一些实验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比如:照度计、通风干湿表、沙维诺夫曲管温度表、土壤有机质比色卡、酸碱度比色卡等。以前只觉得那些生态学实验数据很轻松就能获得,做了实验才发现需要我们很细心很耐心才能得到完整精确的实验数据。其次,我们分组进行实验认识到了团结协作,合理分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实验器材有限,我们进行分组实验。此时就需要我们协调好各个同学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例如,做土壤养分测定的同学就可以从做土壤温度的同学那里去一个样点的土,从而节约了工作时间,减少了工作量。另外每个小小组进行实验时我们也得注意分工合作,专人记录,专人测量,专人与别组协调交换实验工具,这样才不会浪费人力物力。再次,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我们加深了对生态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我们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我们对生态学的了解也仅仅限于书面理论。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才会发现知识就在自然中。在做实验时,我听到有的同学就在说这是壤土,那是沙土之类的。这样学在自然是有趣的而且是高效的。野外调查实习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开拓,使我们更容易将所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实习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知识的缺漏,必须重拾书本,虚心请教老师,弥补自身的不足。
另一方面,此次的生态学实验,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1)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的不熟悉。这就导致刚开始实验时有点盲目,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做实验。(2)实验器材数量少。有的组拿到实验器材后很快完成了该实验数据的采集,但是另一实验器材还在使用中,就无法交换,浪费了时间。而且不能没人每个实验都做一遍。
实习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逝,但实习所获得的知识是终身的财富。对于还没有走出大学校门,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我们,短暂的实习可以磨练我们的心志,让我们更好的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所结合,两天的实习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散了我们的思维,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让我们的人生更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