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总结

时间:2019-05-13 17:1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学总结》。

第一篇:生态学总结

培训小结

今年暑假八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生态学高等学校教师网络课程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对生态学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的收获很多,真正让我的思想水平得到了提高。我深深地认识到生态学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老师能通过各种途径和采用多种方法有效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两位教授的讲述使我认识到上好生态学这门课不仅要深挖教材的基础知识,抓住各个部分的内容,而且要学会从总体全局的高度来认识生态学的问题。我体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生态学发展历程的教学

教师在讲授生态学知识时间,应该针对教授对象的层次和特点设计理论框架体系。认真挖掘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内涵,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进行备课,这就要求老师对课程体系的理解非常透彻,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所以,优化合理设计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要理解生态学的确切定义,掌握生态学的发展历程,了解生态学的复杂性和可预测性,运用简化论和整体论、演绎和归纳方法,从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几个层次研究和讲授生态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同学的课堂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果。

二、重视传统和现代教学理念的结合

首先,重视经典生态学理论,因为这是生态学的基础内容。培养生态学辩证法与发展观、重视生态学概念发展史和著名生态学家的里程碑工作,让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注重生态学的尺度问题加强生态学数学模拟思维的教学,以便于学生在进行生态学学习和研究中,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模型解决生态学问题。教学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大要素: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要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实现四者的和谐统一。教学中,老师应广泛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配合多媒体教学,在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课件的整体性、逻辑性和美观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提高学生科研素养

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愿望,是培养学生生态学创新素质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深钻教材,精心设计,通过讲解和分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提出、处理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自己的智力创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这样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志愿加入到科技创新的第二课堂中来。科研创新品德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指导学生生态学科研创新中,应注重对学生科研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事实求是,勤奋认真,简朴实验的习惯,每个实验数据的取得都需经过多次重复,力图反映客观事实。对于实验结果不夸张不作假。较强的科研能力是在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实践中形成的。科研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如查找资料、确定题目、实验设计、设备解决、操作步骤问题、实验仪器正确使用、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等问题,以及按照规范论文格式整理论文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主题就无法完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多门知识的综合,这就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把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实施的能力。同时,要求任课教师把教学活动同学生科研联系起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水平,加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的结合,注意介绍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学术动态及前沿课题,启发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在教学中增加探索性实验,采取把自己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多个小题目,用于在实验课上及课外开设学生探索性实验。其次,形成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申报科研创新课题,争取能够立项。主动吸纳学生承担自己的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的子项目、子课题等。

四、注意生态学知识的更新

生态和环境科学是发展速度很快的科学,每天都有新发现和新成果出现。要想使学生能够学到新知识,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查找阅读文献的方法,另一方面作为老师也要时刻关注生态学科发展的动态,不断学习参阅国际期刊,获取最新知识,从而更好的教好这门课程。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

衷心地感谢这次培训,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并祝愿组织这次培训的组织领导者和相关人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第二篇:鱼类生态学总结[范文模版]

1、鱼类的生活史包括6个阶段: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鳞片在稚鱼期开始形成。

2、年轮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答:首先是以鱼类在一年四季中生长速率的不均衡性为基础的。因变温动物。其生长是有季节周期的。春夏季是水温上升,饵料生物繁茂,鱼体代谢旺盛,摄食强度大,生长迅速且均衡;秋冬季,水温下降,饵料生物贫乏,鱼类代谢缓慢,摄食强度小,生长缓慢,甚至有时完全停止生长。鱼体在四季中生长的不均衡性,也反映到鳞片等骨骼组织上。鳞片在生长时,它的表层有环片形成;在鱼体长得快时,鳞片上形成的环片较宽,环片之间距离也较稀疏,即形成较宽的环片带,称为疏带,或宽带;鱼体长得慢时,鳞片上就形成排列紧密、狭窄的环片带,称密带或窄带。那么在一年内,所形成的疏带和密带,合称为一个生长年带。在生长年带中,由春夏形成的宽阔环片过渡到秋冬的狭窄环片,这个过渡环片是渐进的。而经过冬季后,从狭窄的环片再过渡到第二年春季形成的宽阔环片,这之间的交替却是飞跃的。这样,两个生长年带之间出现明显的分界线,这个分界线称为年轮。具体来说,年轮是指秋冬季形成的密带和第二年春夏形成的疏带环片之间的分界线;年轮被规定为从密带向疏带过渡的最后一条密的环片。

3.目前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记载鳞片等骨质组织上实际见到的年轮数。0没有年轮,1 有一个年轮,以此类推。为表示年轮形成后,在轮文外又有新增生的环片,则在年轮右上角加上+号,在春夏采样进行年龄鉴定时,有标本鱼的年轮正好落在鳞片边缘上,这时用数字后加点表示,如2.如鳞片上年轮数与年

龄关系是:0+

~1.,一龄鱼。指大致度过了一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无年轮,或第一个年轮刚形

成。1+

~2.,2龄鱼。指大致度过了两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有一个年轮,或第2个年轮刚形成。

4.生长效率(growth efficiency):是衡量鱼类所摄取的食物重量(或能量含量)转化为机体组织重量(或能量含量)的百分数的一个指标。通常有粗生长效率K1和净生长效率K2两种形式。

生长受阻:如果随着鱼的生长,环境不能提供越来越大的食饵,那么鱼的生长将会受阻。这一机理称生长受阻。

生长离散:许多鱼类在摄食条件不利时,不仅种群总生长率下降,而且个体间生长差异增大。因而,同龄群的个体大小极为不同,甚至会使它们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一生物学现象,称为生长离散。

水域饵料资源,就是指水域中所存在的(包括外来的)动植物体的全部总和及其衍生物,不管水域中现有鱼类是否利用它

饵料基础:则是在饵料资源中,被现有各种鱼类所经常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植物。

5.根据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偏好)程度,通常把鱼类的食物划分为喜好食物,替代食物,强制性食物

6.空气呼吸空气呼吸

1)皮肤呼吸 鳗鲡 2)口咽腔呼吸 黄鳝3)消化管呼吸 泥鳅4)鳃上器官呼吸 乌鳢 5)气囊呼吸囊鳃鲇 6)鳔呼吸 肺鱼 7.繁殖策略:简单来说,是指每一个物种的繁殖特性,包括该物种的两性系统、繁殖方式、繁殖时间和地点以及亲体护幼等在繁殖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系列特性。

8.产卵群体: 许多卵生鱼类在繁殖季节到来时,常集结成群体到产卵场进行繁殖。同种鱼类因生殖目的而临时集结成的群体,称产卵群体。补充群体(K)、剩余群体(D)鱼类产卵群体(P)预备群体

(1)结构类型及特点 第Ⅰ结构类型 P=K(一年生、洄游性)产卵群体仅由补充群体组成,即参加产卵繁殖活动的全是初次性成熟的个体,没有重复产卵的个体。属于这一类型的鱼类,一部分是寿命短的鱼,另一部分是洄游性的鱼类。

第Ⅱ类型P=K+DK>D产卵群体由补充和剩余群体两部分组成,但仍以补充群体为主。这一类鱼个体一般较小、生命周期短。因此,产卵群体年龄组成简单,性成熟早,一生中产卵次数虽不多,但种群世代更新快,增殖潜力大。

第Ⅲ类型P=K+DK

11.鱼类自然种群具有的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12.r与K 型选择的特点 区别 K选择的种群,栖息环境通常比较稳定;一般个体较大、成熟较晚,繁殖力较低、寿命较长,死亡率经常受密度制约;种群丰度比较稳定,密度往往临近K值。也就是说,它们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环境承载量K作为自然选择的一种策略。

r选择的种群则相反,栖息环境往往多变、不稳定;它们通过提早性成熟、缩短世代时间和提高净繁殖率来提高r值,而个体小和寿命短也有利于提高r值;死亡率通常是非密度制约、突发性的,种群丰度经常处于激烈变动之中。13.Gause原理: “具有相同生态位的物种不能长期并存于同一分布区。”它揭示了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被称为Gause原理或竞争排斥原理。14.食物链的基本类型:捕食链,碎屑链15 判断1)随着鱼类年龄和体重的增长,鱼的饵料选择会发生变化。2)鱼类洄游后并非全死,其中大马哈 鳗鲡会死,3)卵生鱼类中,没有亲体护幼的繁殖力大。4)同种群的不同世代 同种鱼的不同种群繁殖力不一样大。5)同一种鱼类形态学特征并不一样.

第三篇:生态学概念总结

生态学概念总结

1.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生态学: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物种: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生殖、遗传、11.种间关系: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12.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密度效应。

13.他感作用:植物的他感作用就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生理、生态、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4.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5.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6.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7.内稳态: 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8.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这一概念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9.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概念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10.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 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 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 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历程; 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4.生态位: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5.种群: 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16.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的相互作用。

17.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个过程称生态入侵。

18.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的变化过程。19.波动:是短期的可逆的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

20.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21.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而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

产量。

22.信息素: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参与传递信息、协调各种功能,这种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通称为信息素。

23.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还于环境中,此为物质循环。

24.系统: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有规律地联合的集合体,是有序的整体。

25.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6.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27.生态系统中的能流是单向的,通过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是逐级减少的,减少的原因是: 1)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对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总和部分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所利用;

2)各营养级的同化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总有一部分变成排泄物而留于环境中,被分解生物所利用;

3)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变成热能而耗散掉。

28.同化效率:指被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

29.生态效率:是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

值,常以百分数表示。

30.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31.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3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绪论

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简述生态学的几种主要定义,并以此说明生态学的发展过程)。第一章

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简述生态学的几种主要定义,并以此说明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2.按照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概括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1.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

2.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3.举例说明限制因子概念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4.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哪些主要规律? 5.你熟悉的生物节律与周期现象有哪些?其机制是什么?

6.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

7.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

生产上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意义?

8.水分对生物有何影响?生物如何适应? 9.土壤的生态作用,三种耐盐碱植物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第三章 问答题

简述植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 研究他感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简述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

根据生态位理论,阐述竞争排斥原理。

阐述下列命题:①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②寄生物和宿主的相互适应;③在生物群落中,物种间的竞争可能会导致生

态位的分化。

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参数? 2.种群数量统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为什么说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4.种群动态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评价这些方法的利弊。

5.何谓年龄锥体?列出其基本类型.研究年龄锥体和生命表有何意义?

6.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7.生命表通常包括哪些栏目?生命期望的含义是什么?

8.怎样区分动态和静态生命表?它们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9.如何用综合生命表的数据计算净生殖率(R0)?写出计算公式。

10.什么是内禀增长率?研究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有何意义?

11.简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及其主要参数的生物学意义.12.如何通过种群增长的指数模型建立逻辑斯谛模型?逻辑斯谛方程的哪一部分引起增长曲线呈“S”?

13.比较主要种群调节假说的优缺点。

第四章问答题

群落演替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什么是演替顶极?你的看法如何?

试比较单顶极群落学说与多顶极群落学说的差异。

简述群落演替中物种取代机制。

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简要说明群落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不同生物物种必须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组合在一起构成生物群落?

简述关于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何为同资源种团(guilds),它在生态学研究中有何重要意义?

分析生物群落中植物组分和动物组分垂直结构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试分析生物因素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解释中度干扰假说及其在生态管理上的意义。试分析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说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第五章

在生态系统发育的各阶段中,初级生产主要能量参数,即生物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和净初级生产量,是如何变化的?

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占总入射日光能的比率都不高,那么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有哪些?作水域和陆地两大类生态系统间的比较。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

概括出生态系统次级生产过程一般模式 怎样估计次级生产量

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哪些因亲? 请提出一个普适生态系统能流模型。

何谓物质循环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哪些主要特点?

概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过程和特点,并对“温室效应” 的形成机制作一说明。

用图解和叙述的方式介绍一种沉积型物质循环。与一般营养物质相比较,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有哪些特点?

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它们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

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有哪些类型?各类型有何异同?

为什么说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

生态金字塔是如何形成的?

从负反馈机制入手,谈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谈谈你对生态平衡的看法?

第四篇:生态学实习总结 - 副本

生态学野外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这学期我们专业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生态学野外实习,地点是霍州七里峪森林公园,通过着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但欣赏了崂山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七里峪植被的类型和植被分布特征,而且学习并掌握了野外植被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习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各种植被的辨认方法,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活了如何测量植被各种数据。通过这次七里峪的实习,更加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掌握了各种实践中的技能,锻炼了动手与动脑能力。实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七里峪景区实习,了解认识霍山地区的植被,并了解其药用和经济价值,对七里峪景区的实习既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又学习了植被的研究方法,培养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第二个任务就是测量霍山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各种数据。首先,用皮尺量出一个10﹡10的样方测量乔木,5﹡5的测量灌木,1﹡1测量草本植物。然后用米尺测量各种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对调查地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分析,得出了物种多样性指数。学的一些基本调查方法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另外在野外较为艰苦的环境中也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的优良作风。这次实习重要的不是几个干枯的数据,而是学会测量的方法,学会的是实践的技能。实习的前两天,我们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认识霍山地区的代表植物并了解了这些植物的药用以及经济价值,不仅让我们更形象的了解了植物的形态,而且还切身体会了植被的分布如何去分析。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行实地调查,我们进行的是样方调查,生物多样性和种-面积的关系。老师给我们讲解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我们仔细记录着老师说的每一步,讲完后我们仔细进行分析和合理的分工,整个调查都是先划定一个大的区域,然后再再一定的区域进行调查。于是我们先划定一个最大的区域并测量相关的内容,然后逐渐缩小区域的面积再测量。首先我们划了一个10乘10的区域,设定坐标原点,然后数物种的总数和乔木的棵树,测量每一棵树的胸径和它们的具体的坐标位置,然后对数据进行一一记录。然后缩小区域的面积改为5乘5的,在这个区域内只是测量下物种的总数,但在采集的时候需非常仔细,要分辨出是不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发育期的形态防止出现重复,还要仔细的寻找以漏掉一些物种。然后再缩小面积1乘1,因为面积进一步缩小我们也不是简单的缩小,而是相应的改变坐标原点的位置,找一个比较典型的区域进行调查,这样会相应的减少误差。在这个区域我们要测量灌木的相关内容,包括灌木的冠幅即树冠外缘垂直投影最宽处的距离,一般分为东西冠幅、南北冠幅,物种的总数以及灌木的坐标位置。然后再缩小面积进行草本植物的调查,把数据综合起来进行物种多样性的分析,得出物种多样性指数,确定物种的分布方式(随即分布,均匀分布,群居分布);根据物种随面积的变化制作出种—面积的曲线,并确定最小面积;还要求出植物的盖度。虽然这次调查只有几个小时,但我们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课堂学不到的知识,我们把课本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进行相互合作,体会到合作精神的伟大。随后我们几个组互换,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认识的植物。目的是了解霍山植物的类型、分布和特点,以及植物的利用价值;了解霍山的自然条件,自然灾害及防治措施。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霍山的概况,气候、成土母质和灾害;然后讲解植被的类型及特点,介绍完植物后,我们随老师到山上去认识植物,把刚学的知识去实践下。路上老师便给我们找典型的植物便给我们介绍植物的相关的特点及价值,让我们对各种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实习当中我个人的感悟很深,因为我们整天坐在教室里,即使老师讲的再生动也不会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狗尾巴草,我们在课本上听得耳朵都疼了,但是还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有些是认识但是不知道名字,等到老师说出名字才恍然大悟,有的是认识却不能和名字联系起来。让我明确的知道了如何动手学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短短五天的实习很快过去了,心中有点舍不得。在实习当中和同学相互帮助,遇到险要的地势我们相互搀扶着上山,在实习中增进了同学的友谊。因为实习需要所有同学的共同合作在测量当中各位同学各自分工,各自负责不同的测量工作,缺少了任何同学都会影响到测量工作的进行,让我们学会了相互团

结。总之实习让我学会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理论教学所不能给我的,提高了实践实习能力。

通过对霍山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生态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通过对崂山的实习研究,对崂山周围环境的植被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霍山的植被覆盖情况以及植被物种的来源等,对以后预防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第五篇:生态学课程总结

《生态学》课程总结

授课对象为生态环境学院草业科学专业2008级1、2蒙班,两个班合成为一个授课单位。两班的总人数为68名。总授课学时数为48,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8学时。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同学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高昂,听课认真仔细,刻苦钻研、热爱所学专业,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经常提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和自己家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关的生态学问题,并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激烈的讨论。

从期末考试的成绩可以看出,在参加考试的68名同学(无缺考)中,良好的19人、占总人数的28%,中等的24人、占总人数的35%,及格的19人、占总人数的28%,不及格的6人、占总人数的9%。

总之,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了该门课程应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和生产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从事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占布拉

2011年1月8

《生态学》课程总结

授课对象为生态环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9级X1、X2班,两个班合成为一个授课班。两班的总人数为73名。总授课学时数为48,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8学时。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同学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高昂,不迟到不早退,听课认真仔细,刻苦钻研、热爱所学专业,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经常提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和自己家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关的生态学问题,并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激烈的讨论。

从期末考试的成绩可以看出,基本呈现正态分布规律。在参加考试的73名同学(无缺考)中,优秀的9人、占总人数的12.3%,良好的32人、占总人数的43.8%,中等的22人、占总人数的30.1%,及格的9人、占总人数的12.3%,不及格的1人、占总人数的1.4%。

总之,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了该门课程应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和生产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从事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占布拉

2011年1月8

《生态学》课程总结

授课对象为生态环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9级汉班,为一个独立的授课单位。总人数为42名。授课的总学时数为48,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8学时。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同学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高昂,不迟到不早退,听课认真仔细,刻苦钻研、热爱所学专业,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经常提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和自己家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关的生态学问题,并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激烈的讨论。

从期末考试的成绩可以看出,在参加考试的41名同学(无缺考)中,良好的18人、占总人数的43.9%,中等的15人、占总人数的36.6%,及格的7人、占总人数的17.1%,不及格的1人、占总人数的2.4%。

总之,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了该门课程应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和生产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从事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占布拉

2011年1月8

《生态学》课程总结

授课对象为生态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9级1、2班,两个班合成为一个授课单位。两班的总人数为66名(其中一名为国教2009级理科中外合作项目生)。总授课学时数为48,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8学时。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同学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高昂,不迟到不早退,听课认真仔细,刻苦钻研、热爱所学专业,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经常提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和自己家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关的生态学问题,并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激烈的讨论。

从期末考试的成绩可以看出,基本呈现正态分布规律。在参加考试的66名同学(无缺考)中,优秀的23人、占总人数的34.9%,良好的26人、占总人数的39.4%,中等的9人、占总人数的13.6%,及格的7人、占总人数的10.6%,不及格的1人、占总人数的1.5%。

总之,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了该门课程应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和生产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从事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占布拉

2011年1月8

下载生态学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学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学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什么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如何区分这三类景观结构单元? 2. 什么......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总结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总结1.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总结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总结 一、 名词解释 未培养微生物、可培养微生物、微生物生态学、平板菌落计数法(CFU)、最大或然值法(MPN)、COD、BOD、TN、TP、活性污泥、生物转盘法、膜生物......

    山东大学生态学作业总结

    群落生态学 一、群落的组成 1.翻译并解释 ⑴.Community 生物群落:指一定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⑵.Vegetation 植被:一个地区所有植物群落的总和。 ⑶.d......

    园林生态学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 1.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和途径。 2.趋异适应: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在......

    城市生态学要点总结概要

    第一章绪论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以生态学(ecology 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城市的结构、 功能、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既是一门重要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又是城市科学(u......

    环境生态学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引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条件。过去的一个世纪,人们在创造了高速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那么多沙漠、荒山......

    生态学答案

    1、 原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 段)的群落演替。次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上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