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学(xiexiebang推荐)
1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2、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一年生
3、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分析、模型与模拟研究、生态网络与长期研究
4、随机分布、集群分
5、地衣、苔藓、草本
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2、(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3、(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4、(人口增长)、(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成分变化)、(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地衣植物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
2、(植被型)、(群系)、(群丛)
3、(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4、(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5、(自然景观)、(管理景观)、(种植景观)、(郊区景观)、(城市景观)。生态位:指种群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种称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 那些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物量高、生活力强的种,即优势度较大的种。
种群自疏:随着种群密度的提高,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植株的生长,也影响种群个体的存活率。种群由于密度太大而出现个体死亡的现象,称为种群自疏生活型谱:一个地区或一个群落各种生活型的比例,称为生活型谱。景观格局: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生态恢复: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过程。
生物群落:指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外貌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种群的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组成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和配置情况。生态系统结构:指生态系统中各组成要素或其亚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化与配所形成的结构。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生物物种及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和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生态系统与景观)的多样化及各种生物学、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生态安全:由于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隐患称为生态安全或者生态环境安全。在我国,目前构成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外来物种入侵等。
生命表:是概括种群不同生命阶段或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存活率、死亡率等信息的表或图。
光周期现象: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带来了地球上日照长短的周期性变化,长期生活 在这种昼夜变化环境中的动植物,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生物的光周期现象。景观格局: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形式,是植物地上部分与其多年生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植物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着生位 置的高低来划分。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最低耐受值和一个最高耐受值,它们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盖度:植物地上器官对地面的水平投影大小。领域行为:领域的占有者通过身体颜色、分泌物、姿势、发出声音等各种途径向入侵者显示其是领域的占有者,甚至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彼此间不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共同形成的一个的生态学功能单位。景观:景观是一个由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生态恢复: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过程
1、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6分)答:种群具有个体所不
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
(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人和迁出率。出生和迁人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及其作用。
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稳态机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稳定性主要通过系统的反馈调控来实现。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起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生态系统的这种作用过程称为反馈。简述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地和物种“基因库”,它能为人类提供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生态系统“本底”的信息资源;自然保护区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它为考证区域自然发展史、评价资源与环境现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提供了研究基地自然保护区还是对社会公众进行资源与环境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是普及生态学知识的环境教育基地;同时,在规定的时空范围内,自然保护区可为人们休闲娱乐和生态旅游提供理想的自然场所。简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特点。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属于典型的外部经济效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还具有公共所有性。生物多样性价值具有社会资本性。生物多样性价值在空间上具流动性。生物多样性价值具有“全局占有失误”的特点。
1、简述种群中r-对策者和k-对策者的主要区别。r对策种群: 生活在条件严酷
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的种群(1分),其死亡率通常与种群密度无关,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k对策种群: 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的种群,其死亡率大都由与密度相
关的因素引起,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2、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5分)
(1)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性;)(2)主导因子作用;(1分)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4)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5)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3、简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7分)(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3)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4)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5)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6)具有一定分布范围;(7)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4、简述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6分)(1)景观系统整体性和景观要素异质性;(2)景观研究的尺度性;(1分)(3)景观结构的镶嵌性;(4)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5)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6)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及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5、简述自然景观的特征。(6分)自然景观景观没有明显人类活动的影响,景观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景观基质的连通性高,斑块和廊道密度低,景观颗粒粗,多数斑块是环境资源斑块。廊道数量少,而且几乎都是河流,景观元素间的边界呈曲线状,植被累积的生物量几乎总是最大,营养物质流入水中较少,生物多样性丰富(2分)。
自然景观的特点是它们的原始性和多样性,不论是由于地貌过程还是生态过程所产生的景观特有性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2分)。
6、简述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对象:退化的生态系统,即那些在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下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内容:基础理论的研究:对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的生态学过程(1分),包括各类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和驱动力、退化过程、特点等的研究(1分);应用技术的研究:通过生态工程技术对各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式的试验示范研究。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6分)研究的对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生态系统(2分);研究的内容:研究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组成、属性、结构、功能、生态过程及调控(2分),更加突出了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地位(2分)。
3、简述景观生态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7分)
景观生态学就是研究由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2分)。结构指能明显区别的景观要素和组分的种类、大小、形状、轮廓、数量和空间配置(2分);功能指要素或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物质和有机体在组分之间的流动(2分);动态指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1分)。
4、简述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的主要区别。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时间对 种群所
有不同年龄的个体的调查资料编制而成(3分);动态生命表是根据对同时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存活数动态监测资料编制(3分)。
5、简述物质循环的特点。(1)物质不灭,循环往复;(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3)物质循环的生物富集;(4)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有一定调节能力;(5)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6)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6、简述城市景观的特征。(6分)
城市景观是由人类为生活方便而营造的规模较大的人工景观。基本特征是密集的建筑物和道路,其中零星分布着公园和其他景观。道路将城市分成各个街区,大量的人工建筑物成为景观的基质而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2分)。偶尔出现的河流、城市小片林地以及运动场成为城市自然生物群落的主要分布地分 论述自然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14分)能量以日光能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照射在绿色植物上的日光只能有部分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2分)由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储存的化学能,沿食物链、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单向、逐级递减流动。(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各营养级通过自身呼吸消耗,使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自生态系统中散失(2分);其余部分以生物量形式储存在各类生物体内。(2分)生态系统中的部分能量,以产品形式输出到生态系统之外。(2分)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系统,部分有机物会通过生物迁移、水和风的携带、人为作用等输入或输出生态系统(2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也随之输入或输出生态系统。(2)论述落叶阔叶林群落的分布及群落特征。(16分)落叶阔叶林,分布于中纬度湿润地区,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分布,主要是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欧和中欧,以及东亚三大区域。东亚的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中国的最为典型,种类也最为丰富(3分)。落叶阔叶林地区夏季较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年均温8℃—14℃,一月均温多在0℃之下,七月平均气温24℃—28℃,年降水量500mm—1000mm。土壤为褐色土与棕色森林土,较为肥沃(2分)。森林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较常绿阔叶林简单,乔木层组成单纯,常为单优种,有时为共优种,高15m~20m。优势种通常是壳斗科的落叶乔木。群落的季相变化十分显著(3分)。冬季整个群落的植物都落了叶,一年生草本植物已经枯死,而以种子越冬。其他草本植物地上部分枯死,地下部分则在土壤中休眠越冬。林内明亮而干燥(2分)。春天气温开始回暖,乔木、灌木的芽开始复苏萌动,而林下草本层的短生草本植物,在木本植物的叶子还没有完全长大时,已经迅速生长,并进入开花阶段。其花朵艳丽,为数众多,构成了显著而华丽的春季季相(2分)。夏季,木本植物枝叶繁茂,林冠郁闭,林下的短生草本植物已完成生活周期,地上部分逐渐枯死,留下种子或果实,同时草本层中出现了一些耐阴的草本植物(2分)。到了秋季,木本植物的叶子变黄,并逐渐开始脱落。禾草类植物已开始结籽,并且日趋干枯,森林显出一片枯黄色调。这便是秋季季相(2分)。论述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已成为主流 ;(2)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理和定量研究;((3)分子生态学的兴起是现代生态学发展重要特征之一;(4)研究对象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5)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6)高新技术和理论的广泛应用;(7)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2、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16分):(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物种结构、组成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等。(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2分)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用。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2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2分)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论述自然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能量以日光能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照射在绿色植物上的日光只能有部分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由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储存的化学能,沿食物链、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单向、逐级递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各营养级通过自身呼吸消耗,使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自生态系统中散失;其余部分以生物量形式储存在各类生物体内。生态系统中的部分能量,以产品形式输出到生态系统之外;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系统,部分有机物会通过生物迁移、水和风的携带、人为作用等输入或输出生态系统。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也随之 输入或输出生态系统。根据下图论述云杉林的采伐演替。在云杉林采伐后的采伐迹地上,原来的森林小气候完全改变,地面受到光的直接照射,温度、湿度的变幅增大,并有霜冻。云杉、冷杉等的幼苗以及林下的阴生或耐阴植物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而喜光的草本植物很快形成杂草群落。此后阳性树种进入形成阳性树种群落(小叶树种群落)。这些树种的幼苗喜欢充足的阳光,能忍受较大的温度和湿度变幅。随着这些植物生长成林,形成林下荫闭环境,原先喜光的草本植物逐渐消失。林冠的形成缓和了温度、湿度的激烈变化和阻挡了阳光直射,云杉、冷杉等耐阴的幼苗便可在林下定居。由于云杉、冷杉较阳性乔木高大,当它们超过阳性乔木并逐渐形成林冠,阳性树种便因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其幼苗也不能在林下更新而渐趋消失。阳性树种群落最终被云杉群落所取代 简述生态系统碳循环途径。(6分)环境中的CO2 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在有机物质中,然后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其循环途径有: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细胞水平上的循环;大气CO2和植物体之间的个体水平上的循环;大气CO2——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水平上的循环。这些循环均属于生物小循环(3分)。此外,碳以动植物有机体形式深埋地下,在还原条件下,形成化石燃料,于是碳便进入了地质大循环。当人们开采利用这些化石燃料时,CO2被再次释放进入大气(2分)。整个碳的循环过程与能流密切结合在一起(1分)。
什么是景观动态变化?怎样进行景观动态变化分析?(13分答:景观变化动态是指景观变化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趋势。它需要回答景观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这样变化以及变化的结果。根据关注景观变化的侧重点不同,景观变化动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景观空间变化动态,一种是景观过程变化动态。(5分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航空像片、数字遥感和统计资料等。(2分)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对景观进行类型划分,一个分析系统的建立不应该受特定的技术的限制。(2分)空间数据基础景观变化的研究要求清楚地描述景观空间位置的变化,由于数据来 源较多,对不同精度和分辨率的数据要处理,对叠加的现象是否一致也要考虑,对不同尺度的数据也要转化为相同的空间数据系统。(2分)数据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和使用各种模拟模型是主要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手段,空间统计分析、景观要素的时空转化、计算机制图也是有力的数据分析方法。
第二篇:生态学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什么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如何区分这三类景观结构单元? 2. 什么是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 什么是景观连接度?它对景观功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 为什么要研究景观格局?研究景观格局主要方法有哪些? 5. 景观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和土地规划及设计有何关系?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景观生态学
6、如何应用等级理论研究自己领域的问题,举例说明
7、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8.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 9. 什么是环境?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 10. 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哪些主要规律? 11. 水分对生物有何影?生物如何适应? 12.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特征相比较,种群有那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13.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缔增长模型,举例说明指数增长模型在人口预测上 的应用价值。14.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15.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 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6.什么是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 17.什么是生态位?试举例说明。简述群落演题学说 18. 分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纬向地带性更替规律。19. 分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经度地带性更替规律。20.极端气候事件有那些研究方法 21.简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热点问题 22.遥感常用的数据有什么,主要用途如何。遥感和GIS适合于研究什么问题.23.研究农业污染有什么意义,农业立体污染的概念如何。24 简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热点问题 25 全球变化对我国农业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26极端气候事件主要指什么?极端气候事件与全球变化有什么关系? 27 农业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8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9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实质是什么?害虫生态调控的原理依据是什么? 30简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过程? 31 论述生态系统对污染的净化功能? 32全球CO2循环的过程 33温室气体主要有哪些?
第三篇:环境生态学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条件。过去的一个世纪,人们在创造了高速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那么多沙漠、荒山、断流的河流和污染的城市,使那么多生物从我们的身边消失,甚至从地球上永久的灭绝了。一个世纪的环境变迁竟如此之大以致在临近世纪更替之际提出了人类能否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迄今的探索研究表明,在浩瀚的宇宙中,能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只有地球,也就是说,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因而保护地球环境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惟一途径。
有鉴于此,在建设项目和其他一切开发地球资源,改变地球环境的活动中,进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不仅是重要的,必要的,而且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翻两番,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同时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人类自身的长远生存与发展。有鉴于此,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环境影响评价,其目的是为了科学地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便采取措施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基本概念
(一)环境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环境评价一般分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运用一定的指标和评价方法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发展趋势预测,主要为环境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服务。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人类进行某项开发建设活动之前,对该项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并提出减少不利影响或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其目的主要是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为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环境保护要求和建议,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同时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方针,保证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促进清洁生产和有利于环境和生态的先进技术和工艺的推广,制定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促进科学决策和管理以改善环境,同时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改善提供借鉴。
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二)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评价一般也可以分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要考虑生态系统属性信息,是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某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劣,作为环境现状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标准,或为环境规划和环境建设提供基本依据。例如:野生生物种群状况、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栖息地适应性与重要性评价等,都属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还可以用于资源评价中。生态环境评价一般包括资源评价在内。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供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例如,分析某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环境服务功能,分析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评价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和评价污染的生态后果,以及某种开发建设行为的生态后果,都属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保制度。一般来说,环境影响评价包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内,但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污染影响评价为主,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不全,深度不够,与实际需要进行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尚有较大差距,而且二者在诸多方面是不同的。
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原则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生态环境和开发建设活动特点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提出对受影响生态环境行使有效保护的途径和措施。在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时,下列基本原则应予以遵循:
将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一体考虑,注意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基础;
讲求科学性,根据生态学和生态保护基本原理,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途径、性质、强度和可能的后果,寻求有效地保护、恢复、补偿、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
突出针对性,即针对具体的开发建设活动、具体受影响的生态环境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分析与评价;
坚持政策性,以国家的资源环境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为基本出发点,以法规为准绳,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
坚持协调性,注意可行性,即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布局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企业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区域与项目、生态系统与生态因子内在关系等。协调的目的是提高评价的有有效性,提高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技术
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程序,并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标准、等级和评价方法等,须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和生态环境条件作具体的分析和确定。
(一)评价指导思想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知道下进行。为此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识别影响;应体现整体意识,即从生态系统整体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体考查问题,寻求对策;应具有超前意识,即不仅注意当期问题,当前需求,亦应考虑长远问题、长远需求;应以动态的发展的观念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原则,并特别强调其针对性原则。由于生态系统显著的地域性特点,相同的开发建设项目绝不会有完全相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以实地调查为主要依据,评价结论应符合建设地的环境特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应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建设,讲求实效。
(二)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建设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的范围和间接影响的所及范围。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式确定评价范围的重要参考因素。所确定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所有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并能够充分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阐明其特征。应能包含所有可能受影响的敏感保护目标,并能反应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如自然灾害的源头及危害范围。按照环评工作程序,评价范围可分为生态调查范围、现状评价范围、影响分析与评价范围等。按照受影响因子的性质,可有植被、动物及其生境、土壤、地面水、地下水等不同因子相应的调查与评价范围。此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受到技术可达性和所能获得资料的限定。行政区界也是重要的限定因子,须考虑。实际工作中,一般按照规范要求执行。
(三)评价标准
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污染指控为宗旨,主要评价的对象是大气,水,土壤等人类的物化环境,可以用一组物化指标表征其环境质量。这就是评价标准,其评价标准有两类: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以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作为项目可行与否的基本度量。这是一种纯质量型评价。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的标准体系不仅复杂,而且因地而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
(1)能反应生态环境的优劣,特别是能够衡量生态环境功能的变化;
(2)能反应生态环境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尽可能定量化;
(3)能用于规制开发商建设活动的行为方式,即具有可操作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来源
国家已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国家已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标准指行业发布的环境评价规范、规定、设计要求等;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以及其规划的保护要求;地方政府颁布的标准和规划区目标;河流水系保护要求或规划功能;特别地域的保护要求等。
(四)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环境影响识别时设计环评工作和编制环评大纲中的重要步骤,这是将开发建设活动的作用和环境的反应结合起来坐综合分析的第一步,目的是明确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影响涉及的主要敏感环境目标,从而初步筛选出评价工作重点内容。
影响识别时一种定性的和宏观的生态影响分析、生态影响认识过程。依据生态保护原理、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和粗略的相关分析可进行影响识别。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包括影响(作用)因素识别码,即识别作用主体;影响对象识别,即识别作用受体;以及影响效应识别,即识别影响作用的性质、程度等。
(五)评价等级
参照世行要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可分为三级:一级为需深入全面的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问题复杂,保护要求严格,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或行动计划;二级为一般评价与重点因子评价相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严格,须针对重点问题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和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三级为重点因子评价或一般性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清楚,影响明显,保护要求一般,须按规定完成绿化指标和其他保护与恢复措施。
(六)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环境调查时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系统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细致周详的生态环境现场调查时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生态环境调查也应尽可能了解历史变迁过程。
一般陆地生态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调查(类型、组成、重要生境等)、自然资源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和敏感保护目标调查等几个方面。
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水土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调查也十分重要,因为它涉及到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资源调查也应本着质合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七)生态分析与评价重点的确定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迄今人类对她的认识还很肤浅,认真进行生态分析,以及全面深入地认识系统的特点就成为环评中一项贯彻始终的工作。生态分析室在生态调查已获得相当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综合研究过程。分析的目的是深入认识生态系统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征,明确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认识评价区域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和各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区域资源优势,以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等等,从而为进一步的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八)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将生态环境调查和生态分析得到的重要信息进行量化,定量或比较精细地描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与深度依据实际问题和管理要求决定。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系统质量、状态和功能的评价、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自然资源赋予和利用状况评价,敏感保护目标状况评价等。其中,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和功能的评价是现状评价的重点。
由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层次性特点,决定着生态系统的评价也具有层次性,一般可按照两个层次进行评价:一是生态系统层次上的整体质量评价;二是生态因子层次上的因子状况评价。两个层次上的评价都是由若干指标来表征的,在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评中,一般对可控制因子要做较详细的评价,以便采取保护或恢复性措施;对人力难以控制的因子,如气候因子,一般只作为生态系统存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看待,只作生态分析和生态影响分析,不作为评价的对象。
(九)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影响预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同时又是最薄弱的部分。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常常可能是用模糊地语言而不是由精确地数值表达的,用于预测的方法也常常是特例而非普遍适用的规律,许多方法都是参杂着人的主观认识在内,而且所谓生态环境影响可能常常是风险性质的,并不一定会确切的发生。因此,在理想状态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根据的假说,而且是可以通过管理和此后的实验验证的假说。
(十)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对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其可否为环境所接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亦可称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是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进行评估(亦称评价),以确定所发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可否为生态或社会所接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人类对生态影响的主观认识与判断。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
(1)评估影响(性质、程度)的显著性,以决定行止;
(2)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性,以决定保护的优先性;
(3)评估价值的得失,以决定得失与取舍。
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是,主要从生态学、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方面着眼,一般依据的评估基准是:
(1)科学意义基准,主要是生态学意义的基准;
(2)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基准;
(3)社会文化价值与经济资源价值基准;
(4)法律基准,包括环境、资源保护法规;
(5)其他基准与技术规范。
(十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头戏”,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最精彩的部分,编制生态环保措施须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1)体现法规的严肃性
(2)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3)具有一定超前性
(4)提高针对性和注重实效
(5)体现“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
(6)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
(7)实施功能补偿
(8)强化保护重点
(十二)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三点:认识生态背景,验证假说和味采取补救措施或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要点
(1)明确监测工作范围
(2)考虑监测方案的可行性
(3)注意“指示器”生物的选择
(4)与其他监测活动向匹配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1)遗传多样性监测指标
(2)物种监测指标
(3)生态系统(或生境)监测指标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
《环境分析与评价》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导论》
《环境保护ABC》
《环境与人类》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
《环境生态保护学》
第四篇:生态学答案
1、原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
段)的群落演替。次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水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旱生演替 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开始。
2、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3、光饱和点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照成正比,但到达一定强度,就饱和了。若继续增加
光照,光合作用不仅不会提高,反而可能下降,这个点是。
4、光补偿点 光合作用率和呼吸作用率两条线交叉的点。在此处光照是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
5、竞争 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一直对方的现象
6、他感作用 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7、生态位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8、逻辑斯谛曲线①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较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加
快③转折期,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的一半,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2/K后,密度增长缓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意义①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②它是渔捞、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③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9、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叶的比较 ⑴形态特征 枝叶:茂盛、稀疏;叶片:较大,薄、较小;角质层:不
发达、发达;气孔:较少、较多;栅栏组织:不发达、发达。⑵生理特征 细胞汁液浓度:低、较高;蒸腾作用:弱、较弱;CO2补偿点光强度:低、高;光合作用光饱和点:低、高;RDP羧化酶:少、很多;干重计的叶绿素:较多、少;酶:少、较
10、种群空间的分布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或布局,成为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1均匀型:均匀型分布主要原因,是种内个体间的竞争。2随机分布:随机分布中的每一个体在种群中各个点上出现的几率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只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产生。3成群分布:成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镶嵌,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群
11、Clements假说
演替就是在地表上同一地段顺序出现出现各种不同群落的时间过程。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6个阶段。达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就是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群落,这事演替的终点,称为演替顶级。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的初期条件是多么的不同,植被总是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级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生境适合于更多的生物生长。无论水生型的生境还是旱生型的生境,最终都趋于中生型的生境,并均会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气候顶级。除气候顶级外,还会出现一些由于地形、土壤或人为因素所决定的稳定群落称为前顶极。类型为:亚顶级(达气候顶级以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阶段);偏途演替(由一种强烈而频繁的干扰因素所引起的相对稳定的群落);前顶极(在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比较适宜而产生的较优越气候区的顶级);超顶级(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而产生的稳定群落)关于演替的方向:在自然条件下,演替总是向前发展的,即进展演替,而不可能是后退的逆行演替。
12、R-策略者与k-策略者
R-策略者:气候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死亡是灾难性,无规律,非密度制约。存活幼体存活率底。数量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种内、种间竞争多变,通常不紧张。选择倾向:1发育快2增长力高3提前生育4体型小5一次繁殖。寿命短,通常少于一年。最终结果高繁殖力。K-策略者:气候稳定,较确定,可预测。死亡比较有规律,密度制约。存活幼体存活率高。数量时间上稳定,通常接近k值。种内、种间竞争经常保持紧张。选择倾向:1发育缓慢2竞争力高3延迟生育4体型大5多次繁殖。寿命长,通常大于一年。最终结果高存活率。
13、●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主导作用:太阳辐射量及其季节分配水路分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水热状况)①纬度:太阳高度角及其季节变化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量与其相关的热量也因纬度而变化,从赤道向两极每移动一个纬度(平均111k),气温平均降低0.5~0.7℃。②经度在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和大气环流的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因此导致植被的经向分异。③海拔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左右;降水起初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界线后,降水量又开始下降。④此外地形与岩石性质对陆地生物群落分布影响深刻。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大气环流,使我国亚热带出现了大面积常绿阔叶林;在同一地区范围内,酸性岩石和碱性岩石分布着性质不同的植物群落。●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半部,按热量等级从北到南分属6个水平带,西部划分为蒙新区和青藏高原区:
一、寒温带针叶林带 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山地。
二、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该带位于小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岭等地。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该带包括:辽东胶东半岛丘陵松栎林区、冀北山地松栎林区和黄土高原山地丘陵松栎林区。
四、北亚热带伴有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带 包括两个林区:秦巴山区落叶阔叶针叶林区,淮南长江中下游山区丘陵落叶阔叶针叶林
五、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包括6个林区: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常绿栎类松杉柏林区,江南山地丘陵常绿栎类松杉林区,浙闽南岭山地常绿栎类松杉林区,贵州高原常绿栎类松杉林区,云南高原常绿栎类云南松林区,红河澜沧江中游常绿栎类、思茅松林区。
六、南亚热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 包括4个林区:闽粤桂沿海丘陵山地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区,滇南山地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区,台湾山地雨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和针叶林区,海南岛山地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区。
七、青藏高原区 包括4个林区:甘南高山针叶林区,川西藏东高山针叶林区,川西南、滇西北高山针叶林区,藏东南峡谷高山针叶林区。
八、蒙新区 包括4个林区:阿尔泰山针叶林区,天山针叶林区,祁连山针叶、落叶阔叶林区,阴山贺兰山针叶落叶阔叶林区。
第五篇:生态学读书笔记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第三篇格局》读书笔记
在本书第三篇中,作者分两章分别讲述了时间动态和景观异质性与生态系统动态。
生态系统的波动包括年际变化和长期变化。在一年中所测得的生态系统过程很少能代表生态系统长期过程平均值。许多生态系统过程,例如食植动物或病原体的爆发,对气候年际变化和生态系统内部动态的波动很敏感。例如,同一个生态系统今年是碳源(碳源即是在碳循环中释放二氧化碳的库),下一年就可能变成了碳汇(即是在碳循环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库),也即是说同一生态系统今年是在释放二氧化碳,下一年就有可能变成吸收二氧化碳。一个特定营养级的生产量能从受食物限制变为受捕食者限制,例如在一个单一的食物链中,兔捕食草,鹰捕食兔,对于兔而言,兔属于第二营养级,他的生产量会受草的多少限制也可能从受草限制变为受鹰的多少限制。生态系统动态的一些年际变异反映了潜在的可预测过程,例如气候的周期变化。气候和生态系统建模中出现的一项挑战是:充分的理解气候波动,以预测或解释他们对生态系统过程中年际变化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内部变化也在生态系统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年际波动。
对于长期变化来说,现在的生态系统过程同时取决于目前的环境和过去的事件。遗留效应是以往事件的持续影响,他在广泛的事件尺度上影响着生态系统过程。例如加州海岸的北美红杉个体能生存数千年,在新生代第三纪时,它们占据了北美西北大部分暖湿环境。现在,它们的分布范围被限制在仅仅某些山谷地区,那里海岸的浓雾将夏天的干旱压力降至最低。如果只考虑目前的环境就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一现象。当前生态系统的过程也对最近发生的变化产生响应。如近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大部分区域和北美东北部伐林造田,直至近期又恢复为森林。同样,当前环境的遗留效应将对未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机能执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干扰是造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机能长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干扰即是指影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以及造成资源可利用性和物理环境变化的、时空上相对独立的事件。干扰也可定义为平静的中断即对正常过程的打扰和妨碍。因干扰和正常功能之间的分界线在某种程度上是武断的,所以干扰必须在生态系统所
经历的正常环境变异的范围内进行定义。许多自然干扰,如食植动物种群的爆发、倒木、火灾、飓风、冰川移动和火山爆发,通过减少活植物的生物量,或骤然改变土壤中有机质的循环来造成干扰。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许多自然干扰(例火灾和洪水)的频率和大小,并且已经产生了新类型的干扰,如大规模砍伐原木、采矿和战争。由于和环境梯度间的相互影响,自然与人类干扰在景观上产生了许多格局分化。
在干扰之后,生态系统经历演替。演替是指资源供给中有生物驱动的变化所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机能执行上的定向改变。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干扰,演替就会走向顶级,即演替的终点(在此演替顶级是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关于演替顶级主要有三种理论,即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此时生态系统过程的结构和速率接近稳态,植物对资源的需求与资源的补给速率平衡。但实际上在演替到达顶级之前一般已发生了新的干扰。过去数十年及数个世纪中发生的演替,解释了生态系统间的许多局部变化。尽管气候、土壤以及外貌可以解释生态系统过程中广泛的全球性和局域性格局,干扰体系以及干扰后的演替过程则可以说明很多空间变化的局部格局。在演替的过程中,依据原来是否有植被将演替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生演替又称为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则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植被长期演替的过程强烈地受到初始移植物种组成的影响,因为随着演替的进行,移植的机会随之下降。在许多森林中,所有的树种移植都发生在演替早期,演替中优势种的变化反映了在大小和生长速率上的物种差异。次生演替与原生演替的不同在于,干扰过后的生境很快就会有现存的先锋物种移植。它们可能从干扰后存活下来的根或茎萌生,或从土壤种子库中所埋藏的种子萌发。种子库是干扰事件发生前产生的种子所形成,在土壤中保持休眠直到干扰后形成的环境条件刺激其发芽。一个地点被先锋植物移植后,物种组成就发生了变化。次生演替过程可以在利用营养水平不同的土壤中开始。当初始的可利用营养
较丰富时,演替早期物种有较高的生长速率,由较高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元素摄取速率来支持。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的优势度会发生缓慢的变化,那些资源需求较低、生长较缓慢的物种逐渐占据优势。在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干扰特征间存在一个连续体,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不同干扰体系之间,甚至相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不同干扰事件之间演替的式样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演替早期至中期,被食植动物所消耗初级生产量的比例是最大的。在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早期,食植动物的消耗速率可能很低,因为食物的密度较低,植被不足以为草食脊椎动物提供藏身之所,冠层也不足以为无脊椎食植动物的活动提供潮湿,不宜失水的生态环境。草食性脊椎动物既可以促进演替,也可以阻碍演替的进行,这取决于它们对演替早期物种和晚期物种的相对影响。草食性脊椎动物响应并影响演替的变化。草食性动物对演替的影响存在生态系统间的差异,这取决于食植动物的与植物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特点。
存在于生态系统内和生态系间的空间异质性对于生态系统和整个区域的功能起着关键作用(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系统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一般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缀块性和梯度的总和。而缀块性则主要强调缀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的关系,比异质性在概念上更加具体。因此,空间格局、异质性和缀块性在概念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是相互联系但又略有区别的一组概念。最主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强调非均质性以及对尺度的依赖。)。在一个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同样会影响到生态系统过程。例如,位于高地的农业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河岸生态系统,会过滤那些本会流到溪流中的硝酸盐和其他污染物。生态系统内部的空间异质性同样会影响到生态过程。例如,在干旱生态系统中,氮循环和有机物积累最快的过程发生在植物下方,而不是在植物之间。在生态系统中起作用的所有过程和机制都有着重要的空间维度。
空间格局在各种尺度上都对生态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景观是由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斑块(即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景观尺度上的斑块通常为某一生态系统。)组成的嵌合体。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异质性的起因和后果。它重点研究景观内部斑块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景观整体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功能。一些景观斑块是具有很高生态过程速率的生物
地球化学热点区,这些热点区在景观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海狸池塘,是针叶林景观中甲烷释放的生物地球化学热点区,亚马孙流域中部通过砍伐森林清理出来的牧场是二氧化氮排放的热点区。这些热点区是按照特定的生态过程进行划分的,广泛存在于各种尺度上,如围绕在植物根系外部的根际,牧场上牲畜的尿斑,流域内的湿地,全球的热带雨林等。景观中斑块的大小、形状和分布决定了斑块间的相互联系。斑块大小会影响生境的异质性。例如,在农业景观中存在的大块森林碎片,具有更高的生境异质性,能够比小斑块维持更多的物种和鸟类。斑块大小同样会影响繁殖体的扩散和斑块间的相互干扰。相比受干扰轻微的区域,种子必须移动更长的距离才能移植到那些受到强烈干扰的斑块中,例如火斑和废弃的农用地。可见,斑块的大小会影响植物个体的更新以及植被干扰带来的营养物质的再生能力。斑块性状则通过决定斑块内各点距离边界的平均距离来影响斑块的有效大小。实际上,是斑块的大小和形状共同决定了斑块的内缘比。例如,湖泊和溪流的内缘比,决定了陆地和水体生物的生产向水体食物网所提供能量的相对重要性,在本质上影响了它们的功能。很多生物的种群动态依赖于它们在斑块间的移动,而这又受斑块间连通度的强烈影响。例如,农业景观中的鸟类和小动物,可以通过篱笆移动到具有适宜生境的斑块。生态界面对于相邻景观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动物(如鹿)往往生活在边缘区域,它们在一种斑块力觅食,在另一种斑块力躲避捕食者。界面的陡峭度会影响它们在景观中起到的作用。在降雨、温度等变量存在梯度变化的地方,会在生物群系的界面上形成相对较宽的梯度;而在控制生物分布和生态过程的物理变量发生急剧变化时,或是重要的生态功能群到达其气候极限的地方,则会生成比较尖锐的界面。布局或景观中斑块的空间分布,会影响到景观的性质,因为它决定了哪些斑块可以互相作用以及这些作用的影响范围。河岸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联系着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线性布局和独特的位置使得它们发挥重要作用,在景观中具有相同面积但处于不同位置的区域往往会具有不同的功能。
景观中斑块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单个斑块和景观整体的功能。当物质沿着界面从一个斑块进入另一个时,斑块间就发生了相互作用。它们体现在地形控制的相互影响、大气转移、生物迁移以及干扰的扩散。
由地形控制的再分配是物质在生态系统间转移的主要物理途径。重力是一种景观作用的有效力量,它使得水往低处流,带走溶解的一些颗粒物质。同时它也是山体滑坡、土壤蠕动及其土壤运动的驱动力。这些有地形控制的过程把物质从高处运到低处,从陆地生态系统运到水生生态系统,从淡水生态系统运到河口和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性质和管理状况决定了溶解物质的转移情况。侵蚀作用将含有营养和有机质的颗粒物在不同的生态系统间转移,并沉淀下来。通过地下水、地表水的侵蚀和溶解转移,景观内的生态系统发生了由地形控制的相互作用。小规模的侵蚀如流水中悬浮的泥沙,大的如滑坡山体的移动。被转移物质的数量往往取决于多种物理因素,包括坡向、坡度、岩石类型、土壤中的松散物质以及侵蚀动力类型。此外,生态系统的生物学特征也非常关键,如植被类型、根的长度。景观格局影响物质在生态系统间的转移。甚至在那些未受管理的景观中,生态系统也会按照地形序列相互作用,营养物质从高处渗向低处,为坡面和低处生态系统提供了营养的外在补充。生态系统在景观中的布局决定了营养的再分配格局及向地下水和溪流的输出。河岸植被区的生产力高,营养丰富,水分充足,能够被动物广泛利用。生态系统特征影响它们对景观作用的敏感性。生态系统是否容易受到景观中其他斑块输入的伤害,取决于它们隔离和转移这些输入的能力。例如,河岸地区比山地的顶级植物群落有着更大的容量来存储营养物质,并通过反硝化作用吧氮转移到大气中去。气体和颗粒物的大气运输使得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在长距离和大尺度上建立联系。生物物质燃烧、沙尘暴、海浪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颗粒也可以通过大气在生态系统间转移。这些物质一旦沉淀下来,就像由地形因素支配的转移一样,可以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生物物质燃烧可以直接将氮从陆地库转移到大气库,然后运送到下风口的生态系统。生物物质燃烧后会释放出各种气体,反映植被的元素含量和火烧强度。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产生的风扬颗粒物建立了景观中各个生态系统间的联系。大气作为生态系统间的传输通道,对不同元素起着不同的作用。陆地和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交换影响到下风口地区的气候。海洋和大湖能够缩短温度变化的范围,增加降雨量,进而调节周围地区的气候。
人类对景观的改造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态系统在区域和全球所起的作用。在各个大陆上,普遍存在着被零星的原始森林点缀着的伐木地和人工林斑块。由
人类控制的景观向社会提供了食物、纤维和其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来说,土地利用变化有两种模式:扩大化(即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地面积的增加)和集约化(即对陆地和水体单位面积输入的增加)。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对土地类型的转化和变更。土地利用转化是指人类将生态系统由一种转化到另一种由不同物理环境或植物功能群类型占优势的类型,如将森林变成牧场,将河流变成水库。土地利用变更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改变影响到生态系统过程、群落结构和种群动态,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物理环境或占优势的植物功能群类型,如将天然林变成管理林、平原变成牧场,原始农业变成集约农业等。就空间范围和对生态系统和全球的影响来说,森林砍伐是一种重要的转化方式。农业的集约化在不断降低景观的异质性,增加营养物质会问污染物向邻近生态系统的转移。农业的集约化包括使用高产量的农作物品,加以灌溉,高强度施用人工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这种集约化的耕作方式是食物生产得以跟上人口的增长。集约化农业大部分是在平坦的区域进行,可以方便地进行灌溉和使用大型机械。
在人类管理和规划活动中,我们很少考虑景观中生态系统的连通度。为了自然和受控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长期规划,必须考虑人类日益增强对景观相互作用的影响。
以上即为我读了[美]F.Stuart Chapin lll Pamela A.Matson Harold
A.Mooney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第三篇格局》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