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王超群的介绍
关于王超群的介绍
王超群(1954年1月21日—),笔名灿之、石禅、天马山人、点石斋主,1954年1月21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与艺术大师齐白石同乡,从小受齐派艺术的熏陶,酷爱翰墨丹青。其书法毕业于天津茂林书法学院,国画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后师从娄师白先生研习诗、书、画、印系白石再传弟子。他的国画作品融诗、书、画、印于一炉,造型简炼,笔墨粗犷,色彩鲜艳,气势恢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书法广临历代各家法帖,精通真草隶篆。“超然物外饶三味,群体中来自一家”,形成了飞越激动,方刚劲健的风格。曾先后受聘于中国伏牛书画院副院长、龙山诗社理事、中国国画院院士、北京奥林匹克书画院荣誉院长、北京京华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现为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画院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兼花鸟画工作室教授、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书协会员、湘潭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个人履历
195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与艺术大师齐白石同乡,别署灿之,石禅。自幼爱好书画,5岁起开始喜欢写字,喜欢做玩具,自制车子,自制雕刻的拐杖等。1969年,学校复课,开始读初中,这期间(第一个春天),见同学有本字帖,如获至宝,借来临摹,在一个星期里就把一学期的大字薄写完 了,老师批阅:“照此练下去,一定能练出一手好字”,奖励大字簿一个,此后至今临池不断。
1970年,读高中,承担班上的墙报黑板报,临摹一些风景花鸟动物。
1972年,获湘潭县五中大字比赛第一名。同年冬自应征入伍参了军,到部队新兵头一天,就叫去出板报。后来在哪个部队都离不了写写、画画,尤其是在那批林批孔等的政治运动,大字报、大标语,实践中得到很大的锻炼。
1977年,调到广州军区司令部某电影队,专职从事宣传放映工作近十年,这期间为练字,画画提供了宝贵条件,除晚上放电影,白天都是学习、创作,经常下部队写生,创作幻灯片,制作幻灯词。书画方面,临习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争生位、米芾的墨运三种,王羲之的传本墨迹、以及兰亭序。素描、油画各方面都为后来的国画制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81年(第二个春天),首次创作了的“振兴中华”书法作品,入展“广州青年书法篆刻展”,那正是十年浩劫后文艺复苏时期,在3月份见广州日报上刊登的“广州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的征稿启事。萌发创作的想法,从选择题材,选择字体到刻制印章,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作品投出去了,不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收到了组委会的入展通知和两张参观票。通过观参和入展坐谈会,更提高信心,同时开始注重理论的学习,在广州书展坐谈会上与老书法家秦锷先生交流中语言交流困难,为了便于交流和学习,请调回了湖南南岳。1982年,“当兵为人民”入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主办的湖南省部队、民岳生活美术、书法作品展。
1983年,篆刻“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在战士报上发表。1984年,篆刻“保护环境”四枚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爱护鸟类,人人有责”在环境保护报上发表。“春满人间,勇做改革先锋”在衡阳日报、湘潭日报发表,陶渊明杂诗四方在河南日报发表。
1985年,篆刻“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在自学报上发表,书画作品在广州军区“迎春书画展览”中荣获一等奖。
1986年,为战士报“军营周末”题字。
1987年,在湖南省首届农民书法竞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篆刻三枚分别在雁城、衡阳日报发表。
1988年,篆刻四枚入选《爨宝子书画碑林珍藏》,龙年大吉,稳定经济等6方分别在阿克苏储蓄报,雁城、衡阳日报、湖南电工报发表。1989年,国画作品获首届中国农民三等奖,篆刻:恭贺新禧,日积月累等13方分别在湖南电工报、安全为天、湖南科技报、阿克苏储蓄报上发表。
1990年,书法入展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主办的“首届驻湘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挥员复退转业离退休军人书画作品大展”篆刻入展全国部分印社篆刻联展,书画入选“中国颍州西两湖碑林海内外书画大赛”并收藏,篆刻“春满中华、吉祥如意”等12方分别在安全为天、湖南科技报、湖南农村报、湖南工人报、经济税务报等报刑上发表。
1991年,金石篆刻作品入选“当代书画篆刻,名家作品展览”并珍藏,入选“老区魂”、“事在人为”等八方入编《中国青年篆刻家作品集》,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佳作奖,篆刻“仁者爱山、迁想妙得”入选全国城市印社篆刻联展,入编作品集。1992年,篆刻“万象更新”、“印人集印”并获奖,“春华秋实”、“印道人”及传略载入《当代篆刻家大辞典》,“春眠不觉晓”等入编《爨宝子书画碑林作品集》。1994年,篆刻作“中国风光”等三方入编《中国印谱》。1995年,个人传略载入《中国书画家大辞典》。
1996年,篆刻荣获第二届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银奖。1997年,篆刻“春华秋实”、“印X求印”等四方入编《海峡两岸书画家优秀作品集》; 1998年,受聘为中国伏牛书画院副院长,新神州艺术院特聘高级书画师;国画在《中原书画报》创刑四周年大型书画展览中荣获银奖,并入编《跨世纪中原书画优秀作品集》;篆刻入选《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大展赛》荣获优秀奖。
1999年,受聘于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书法作品在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览中荣获金奖;国画《长乐长寿》 入选“1999国际老年人年中国书画大展—世纪名家书画展”系列展览,并荣获世纪名家创作奖;传略入编《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并荣获“世纪功勋艺术家”称号;国画《九龙图》入编《跨世纪中原书画优秀作品集》;国画《步步高》入编《20世纪中国美术书法家作品拍卖库》;书画入编《世界美术书法家作品大画册》;国画《金玉满堂》入编《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出版了《当代著名书画家王超群作品集》;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东方之子称号。
2000年,国画《长乐园》入编《世纪中国名家艺术大典》,书法入编《中国书法全集》,作品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质部评定花鸟画1620元/平方尺。
2001年,书画作品在第五回二十一世纪国际书画审美大展赛中被评为园丁奖;在2001年二十一世纪海峡两岸书画交流大展赛中荣获银奖。
2002年,在1997—2001年度文艺创作评奖中被评为优秀文艺作者;书法在庆祝建军75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中荣获优秀奖。
2003年,书法荣获《第五届祖国颂国际书画摄影大赛》特等奖,荣获德艺双馨全国十杰书法家称号;荣获第一届全国青少儿指导教师美术作品收藏特刊当代美术教育人才贡献奖; 2005年,受聘为龙山诗社理事。
2006年,受聘为中国国画院院士;受聘为北京奥林匹克书画院荣誉院长;受聘担任北京京华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
2007年,国画经中国艺术鉴定委员会艺术鉴定为著名级2000元/平方尺。
2008年,经友人介绍去北京拜娄师白为师,绿娄师父评点作品。此后正式成为齐派传人,画风突显。
国画《春夏秋冬》入展参加“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艺术湖南》、《湖南省美术精品展》,国画《远瞩》入编《中国后代书画名家》;书法作品被评为湘潭县文学艺术创作优秀奖。
2009年,出版了《王超群花鸟画作品集》。
2010年,被评为湘潭市书法家协会工作先进个人;国画《唯有源头治水来》入选《走迎世博会》政协委员书画展;受邀参加由中国国家协会、中国写意画协会等协会主办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著名书画家采风团”活动,荣获“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称号;在湘潭市首届“希望杯”青少年书法大赛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2011年,受聘于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台北故宫书画院客座教授,荣誉终身任期,中国国画院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兼教授;中国收藏学术研究会、世界文化艺术鉴定中心核定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词典》,并荣获“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书画家”称号;作品被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鉴定为国画8000-22000元/平方尺,书法8000-20000元/平方尺;被授予“中国文学艺术界人民艺术奖”,同时荣获“人民艺术大师”称号,被评为2011年度美术家协会先进个人;同年,受邀参加中国写字美术艺术家作品世界巡回展—波兰,中国书画家作品欧洲巡回展—巴黎,中国著名书画家作品世界巡回展—日本,受邀参加韩中书画艺术作品交流展,并荣获中韩文化交流使者国际艺术家称号。2012年,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协会评为“世纪飞龙奖终身成就最高荣誉奖”;由感动中国文化人物评选委员会、文化人物杂志社授予“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 称号,个人事迹和作品编入《文化人物》杂志社新春特刊《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作品编入《中华魂——百位将军、百位部长、百位名家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展”“讲”“演”百场系列活动书画展作品集》,并获金奖;入展首届“天易杯”书法大赛暨名家书画邀请展的作品国画被天易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永久收藏;受邀为政协湖南省湘潭县第八届委员会委员,被评为 2011年度优秀政协委员。
2013年,出版了《大匠之门——王超群作品集》。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孙其峰、王超群合集及几十家权威网络媒体报道联播;受邀为祝福祖国·神舟十号飞天题贺,参选首届中国艺术飞天奖;并荣获“中国艺术飞天奖杰出贡献人物”称号;荣获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国学文化艺术最高成就奖金奖,作品入选《新中国文艺35年》;录入北京人民画院 国家一级美术师网查询系统。
2014年3月,作品入选《中国国画双十大家献礼全国两会》媒体特展。2艺术成就
个人传略载入《中国书画家大辞典》《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印谱》《中国书法全集》《世界书法家名录》《世界中国名家艺术大典》《中国历代书画名家》《聚焦中国书法大家》《名家指南》《名家艺术》《中国青年篆刻家作品集》《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书法作品拍卖库》《中国现代名家名作鉴藏指南》等多部典籍。出版了《当代著名书画家王超群作品集》、《王超群花鸟画作品集》、《王超群书法选集》、《王超群篆刻集》、《大匠之门——王超群作品集》。书、画、印作品曾多次在全国获奖。亦为爨宝子书画碑林,颖洲西湖碑林、中国红军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深圳华夏英杰墨宝园、羲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西部爱心苑、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刻石、收藏。有书画作品长年在日本、韩国、法国、捷克、波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展销。
第二篇:王超群省级三号学生事迹材料
山西省2011三好学生
事
迹
材
料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王 超 群
我是王超群,来自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管理工程系09级会计本科班,现担任管理系学生会分团委副书记。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已经是一名大三学生了,再没有初来大学时的新奇与畏惧,也少了对未来的迷茫,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并理性的按着自己的计划走好每一步。
从跨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先给了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我了解自己绝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当我想达到与别人同样的目标的时候,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从大一开始,我就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在九月新生军训中刻苦努力,敢于表现自我,拿到了大学生涯中的第一个奖状,被评为“优秀学员”。
我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是扎实学习基础、充实知识储备,夯实综合技能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打造知识框架的关键阶段,青年时期,大学时光,是我们一生中精力最充沛,记忆力最旺盛最容易吸收新知识的时候。于是在学习上,我能抓住在校期间的一分一秒,用勤奋踏实的学习作风,朴实单纯的生活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努力,敢于突破难关,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为此,我很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能够做到在课前预习,课上认真思考,课后及时总结,并且会搜集相关的资料来扩充自己,广泛涉猎各种专业、各种领域的书籍,加强学科之间 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以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在学习上脚踏实地,群策群力;不懂就问,善于向他人学习。在快乐的学习中我先后收获了 “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在每个学期都获得二、三等奖学金的情况下又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就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为系、班工作的快乐。在去年系学生会换届竞选中,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入选为管理系学生会分团委副书记。在大二一开学参与了迎新,在与文艺部和体育部共同合作努力下,带领我系10级新生在健美操大赛中荣夺桂冠!在学生会工作期间,我主要为系部的每项活动撰写并整理简报还要与各部合作积极组织承办学校的文化艺术比赛活动。学校每年的文化艺术节中都会让各系承办一项或多项大型比赛,我系2011年承办了“文明修身立志,学风建设创优”演讲大赛,主要由我们分团委和学习部负责,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我做了一次活动总负责人,紧抓活动的中心,以学风为核心积极组织了此次活动。活动从策划、海选、培训、主持人甄选、比赛环节设置到现场布置,结束比赛历时20多天,倾注了我们分团委和全体学生会成员的心血,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老师同学们的嘉奖。更让我开心的是,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活动,它的主题真正感染到了我们的学生。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我看到了一些以前不是特别努力的学弟、学妹,同时也是此次比赛的参赛选手,开始每天坚持不懈的自习,我心中无比的欣慰。自己的努力
获得的不仅仅是比赛的成功,更多的是真正改变了一些同学的学习习惯,改变了他们对学习、生活不够积极的态度。在学生会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结识了很多有领导才能的学长,常常虚心地向他们请教,他们也耐心的为我讲解了许多疑惑的问题,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给了我很多的经验与启迪。我在为系为班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了友情,收获了成长。
不仅如此,我还积极参加校、系以及班级中的各种活动,2009年我报名参加了“红光眼镜杯”演讲大赛,经过紧张的初赛、复赛,在最后激烈的角逐中我得到了评委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二等奖。此后,在2010年我院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我又在同学们精彩的辩论赢得了大家的好评,被评为半决赛“最佳辩手”。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校级一等奖”。
由于两年工作学习中的良好表现,老师推荐我为“校级三好学生”并通过了学校审核。
当然,我也从来没有忽视自己思想上的进步,我从小就对中国共产党有着强烈的感情,希望能够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听党指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二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得到组织肯定并进行了推优,已参加完党课培训并参加了考试。我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争取在思想上先入党,再在组织上争取早日加入这个伟大的组织!
国庆去日照旅游,当我乘着渔船驶向茫茫大海的时候,不由的感叹,最美的人生就应该像出海远航的渔船。
无边无际的大海波澜壮阔,我们小小的渔船在海浪的冲击下时而猛升,时而陷落,我的身体也随着潮涨潮落失去了重心,对于生长在黄土高原,从未坐过船的我来说着实是一种小小的挑战。
站在船头眺望天际,顿觉豪情满腹,但再回头看时,发现船离海岸越来越远,就像我们离开温暖的家,来到陌生城市靠自己尚为稚嫩的双肩打拼。航行在大海中有意想不到的美丽风景,但更多的是汹涌的波涛。敢于出海远航,面对未知的世界,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敢于尝试,努力拼搏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就像渔船想捕到深海的鱼,必须历经海浪远行,没有谁的人生就是一帆风顺的,没有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不幸福的。就像我大一大二考四六级的时候,尽管也付出了努力,但是都没能一次性通过。每次都是在吸取前一次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英语过级考试的规律,加之更勤奋的练习才终于水到渠成,达到目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参考了许多学长学姐的事迹材料,比比获得过的证书,为班里系里做的贡献。我都会暗自惭愧,但我还是要自信的说:“烈火见真金,逆境出英雄,我不能保证自己最优秀,但我可以保证自己最努力”。
诚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困境,但我们不可以在困境面前停滞不前,我们关心自己的前途,但更要学会勇敢创造自
己的未来,多一些思考,多一份执着,多一份自信。能力有限,努力无限。所以,在以后的征程中我将会继续以身作则,再接再厉,以高度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心为班级体做出我更大的贡献,也会为自己的成绩能有更大的提高而努力。这些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鼓励,我相信,在自己及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会为集体创出更优异的成绩,用我的努力、执着、自信、真诚继续踏实地过好生命里的每一天。在大学校园里留下我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故事!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追求中去!
我积极、我诚意,故我努力、我快乐!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王超群 2011年10月15日
第三篇:王律师介绍
“法律是我的权杖,我用权杖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让当事人沐浴正义的光芒。”——王征全律师
王征全律师来自中南政法学院,长期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主攻保险法、合同法及投融资法律事务、并担任多家企业的法律顾问。
王征全律师曾就职于长乐市人民法院、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六年的法院工作经历。2005年律师执业以来,他处理过各类保险合同纠纷案和合同纠纷,为企业挽回不计其数的经济损失。
王征全律师来自福建福清,律师执业期间,他参加过厦门远华走私案的审理,担任过福建远东大成律师事务所长乐分所负责人,现在为福建省律师协会省直分会金融证券委员会的成员。
多年的司法实践使王征全律师自守与奉行——法律是我的权杖,我用权杖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让当事人沐浴正义的光芒。基于以上理念,王征全律师在代理的众多保险案件和合同纠纷案件中,积极为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最终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王征全律师来自福建远东大成律师事务所,是这个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的中坚力量,作为保险法律业务的专业人士,他处理的保险案件、交通事故案件不计其数;如今,他带领的专业团队【郑文鑫律师(同时具备法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在刑事和医疗案件中有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办案经验);魏洪涛律师(警察学院毕业,在各交警部门都有丰富的资源);赖青平律师(同时具备法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曾就职于保险公司,熟知保险案件的处理)】以处理保险案件、医疗案件、金融纠纷为主。
【深谙流程·解读纠纷原因】
2005年执业至今,王征全律师专注于保险、金融等方面的诉讼及非诉讼法律事务,多年积淀的丰富保险法律实务经验,让王征全律师在为客户提供保险理赔谈判、合同纠纷解决,常常表现出游刃有余、气度不凡。
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纠纷?
这个困扰诸多律师的问题,在王征全律师面前却能用几句简单的话来概括。
1、销售误导。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时间短,绝大部分消费者缺乏保险知识,不了解保险及保险产品,在购买保险时往往只听信保险销售人员的宣传和讲解,有些保险销售人员回避说明免责条款和退保损失,进而在事故发生之后引发保险纠纷。
2、部门环节多,当事人权益及时实现难。
一起交通事故从发生到理赔,最多得历经公安局交警队理场勘查、责任认定、行政调解、保险报案、鉴定机制评估打价、评残认定、保险理赔、法院审判、执行等多部门多环节,且各部门场所分立,不利于当事人权益及时实现。如何快捷、高效地化解纠纷,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定纷止争,最大限度地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节约社会资源,成为当事人、交警部门、保险公司、人民法院和鉴定机构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
【丰富经验·解读审判现状】
王征全律师自执业以来处理了大量的保险纠纷诉讼案件,深谙目前保险案件的审判现状。王律师将保险案件的审判现状归纳为五点。
1、保险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2、专业性强,案件审理难度大
在保险合同纠纷中,车辆出险原因、损失数额、人的死亡原因、重大疾病的理赔标准等问题往往是原被告双方诉争的焦点“法官通常都不具备车辆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往往需要借助于司法鉴定,但有些案件又存在无法鉴定或者鉴定结论不确定的情况,因此此类专业性较强的保险纠纷案件审判和处理难度大。
3、诉争双方争议焦点集中于特定事项
目前的保险纠纷案件,虽然案情各不相同,但当事人双方争议的焦点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合同成立时间、免责条款、明确说明义务、如实告知义务、事故原因以及保险条款解释等这些问题”其中事故原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法官往往难于判断; 而保险人是否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则是保险公司的软肋,成为保险公司败诉的主要原因“
4、多调解结案,保险消费者胜诉率高于保险公司
保险合同纠纷的一方是保险公司,另一方系保险消费者个人,起因往往是灾难和不幸,案件处理结果与保险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保险消费者在诉讼过程中往往情绪激烈,动辄扬言上访”很多法官出于息事宁人考虑,加上案情专业复杂,因此多数采用调解结案“对于调解不成的,也往往判决保险公司败诉”
5、同案异判现象较为突出
对于同一类案件或者类似案件,不同法院之间、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之间观点差异较大,同类案件处理尺度不
一、判决结果各不相同,造成了法律适用不统一,法院判决自相矛盾。
王征全律师总结了目前保险案件的审判现状,也根据这些现状通过自己过硬的专业素质、多年法院的工作经验以及近十年的律师从业经验,针对每个现状都做出了相应的措施应对,这也是王征全律师在保险案件中得心应手的关键。
【约定仲裁·简便快捷】
在处理保险案件的时候大家都往往忽略了仲裁的解决纠纷的办法,但王征全律师通过大量案件对比保险案件仲裁解决方式和诉讼解决方式得出了更能保护当事人的解决途径。
运用仲裁方式解决保险纠纷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简便快捷,一裁终局,节省当事人时间和精力。
但仲裁机关在解决保险纠纷方面作用受限。首先,仲裁受理的依据是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的保险纠纷,仲裁委员会无权受理、保险业实行的是格式合同,保险人和投保人不可能在投保时商定纠纷由仲裁机构仲裁。纠纷发生后,双方又很难达成仲裁协议。其次,我国仲裁机关目前仅在地市级以上城市设置,很多保险纠纷当事人可能在地市以下县城或农村居住,难以利用仲裁制度。
【精彩案例·体现证据把控能力】
王征全律师认为无论是调解、仲裁、还是诉讼,做出不予赔付,给予赔付,赔付多少的决定都必须有相应的依据,即证据问题。保险案件中,王征全律师在证据的把握上不可谓不细腻,通过各个证据的相互印证,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给自己的主张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对于证据的把控,王征全律师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筛选、完善证据材料,保证证据链的完整性。
所谓完整的证据链即每一定论都应有其客观的事实和数据作为依据,并排除其它可能,即尽量使你的证据具有客观性和唯一性,不用或减少模糊用词,要尽量使证据做得无懈可击,防止证据误导法官。当然这样做会增加工作量和成本,但保证了证据的严肃性。
(二)以证据相互印证固定法律事实,整合诉讼资源,实现诉请。
证据相互印证规则属于我国司法诉讼实践中采用的证明规则其主要是指排除不真实、不合法的证据,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所有证据之间相互照应、协调一致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完整且闭合的证据锁链。任何一个证据都无法自证其为真,只有与其他证据相互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
谈及过往案件,王征全律师总觉得没有做到十分完美,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诸多律师汗颜。
案情:
2010年3月李某因交通事故被送往某医院就诊,初入院被诊断为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术后反应良好。2010年4月,李某在拆线过程中心脏骤停,多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5月,车主拿着李某的病历资料等相关理赔需要的材料到保险公司理赔,因车主与保险公司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最终走上诉讼程序。
该案件到了王征全律师的手里,王律师审查案情:李某的死亡与交通事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李某在拆线过程中死亡,医院可能存在不当的地方,二者的因果关系可能已经被医院的治疗行为所隔断。
王律师带领团队审查了李某的所有病历资料,发现医院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过错:①术后存在感染未诊断;②术后持续使用抗感染药物未见效果,未改变治疗措施;③护理记录缺失2天;④ 未履行尸检告知义务。
所以李某的死亡很有可能是医院的过错导致的,并非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保险公司并不要为李某的死亡承担所有的赔偿。
该案件最终因没有尸检而导致死因无法确定,医院需要承担责任,同时保险公司也因此减少了几十万的损失。
王征全律师在该案件中就是利用了团队的专业知识,从李某的死因下手,为保险公司挽回了几十万的损失。
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厦,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王征全律师将理想寄托于工作,生活中低调、不动声色,但工作确实全心全意,精益求精。王征全律师喜欢玩游戏,因为他能看透生活的本质,抱着游戏生活的态度,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份充满智慧的人生感悟让王征全律师倾情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第四篇:水资源演讲稿徐超群
关于中国水资源的补充发言稿
----西南旱灾情况的报告
49091039 徐超群
最新的气象干旱监测结果表明,目前由于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陕西、河南、山西和西藏的部分地区。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东部和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以及西藏的部分地区为轻到中度气象干旱;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北部为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局部有特旱。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专家分析认为,根据目前环流形势、海温地温状况及统计预测模型以及降水自然变化趋势,预计2010年春季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将出现或维持气象干旱,特别是云贵地区出现春夏连旱的可能性较大,云南将可能出现去年秋季以来与今年春夏连旱的极端干旱事件。
而由于未来一段时间仍无有效降水,中国西南地区的旱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目前,其干旱区域已延伸至湖南湘西地区,受其影响,长江上游已出现罕见的枯水位。
第五篇:王争艳事迹介绍
王争艳,女,1954年出生,1984年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汉口铁路医院)开始了医生生涯。做了11年的内科住院医师后,在医院下设的四个门诊站点担任全科医生,最后成为一名社区医生。2009年12月23日正式退休。9月25日,经过36000多市民无记名投票,她从20000多名医生中当选武汉市“我心目中的好医生”。
工作与生活
在编上班的最后一天
2009年12月22日清晨。王争艳起床,简单的早餐后,骑着自行车出门。
天蒙蒙亮,已有病人在汉口金桥社区卫生中心外等候,王争艳裹着一身寒气到达。55岁的王争艳,头发花白,脚上是一双已不多见的翻毛皮鞋。她在那件旧旧的黑色棉衣上罩上白大褂,习惯性摸了一下装备:左上口袋里的小电筒,左下口袋里的棉签,右下口袋里的听诊器。一天开始。
王争艳说话语速快,音量大,常伴手势,这是长期在嘈杂诊室里工作养成的。不过,她有个习惯——从不打断病人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接下来,她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这是一双关节粗大、皮肤粗糙的手,多年来,这双手已像一台精密仪器,可以在病人就诊的几分钟里,基本锁定病源。
不敢喝水,以免如厕。一直到中午12点半,病人稀少,她才敢在微波炉里热一下中饭——那是家里头天晚上吃剩的饭菜。没有午休,王争艳始终呆在诊室,重复着上午的繁杂。没有下班时间,最后一个病人离开,王争艳才能善后:收好一天的病历资料,脱下白大褂,检查一下小灵通是否通畅——她的小灵通号码就贴在诊室里。
冬日的太阳已落下,很冷,王争艳走出大门,深呼吸。这是医生王争艳重复了25年的普通一天。这是她正式退休前的最后一天。从这一天起,25年的医生生涯,在岁月的流逝中划上句号。
9月25日,她成为30名“江城好医生”中的一名。这是她医生生涯中最看重的一个荣誉——她视之为老百姓为她送别的歌声。
上医之境
1984年,30岁的王争艳从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前30年,她随南下军医的父亲和在医院做护士的母亲在洪湖市长大。少年时最清晰的记忆来自母亲。这位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是O型血,常常一边工作,一边挽袖子为手术台上的病人献血。23岁考上大学,途中因严重的肺结核休学。这段病人生涯,为王争艳的人生规划完成最后一笔: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30岁的王争艳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汉口铁路医院)开始了医生生涯。做了11年的内科住院医师后,在医院下设的四个门诊站点担任全科医生,最后成为一名社区医生。
一代名医裘法祖,曾给王争艳上过大课。裘老仙逝时,王争艳自觉没资格以弟子名义送行。但是,25年后,王争艳依然能背出裘老师在大课上说的一段话:“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
王争艳自认是个合格的学生。她对每个病人都严格的执行教科书所教“视、触、叩、听”原则。因此,她自信的说,病人走进诊室10分钟,她心里就有谱了。黄陂农民刘耀东深有体会。他因持续消瘦四处求医,做过上千元的检查仍无果。王争艳用双手为他“摸”了10分钟,问“您是不是得过血吸虫病?”刘耀东惊讶:“几十年前的事,您怎么晓得?”——谜底揭晓。
患者王荣华患有世界罕见的“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理论上应长期住院。但王荣华穷得连医保中自己支付的部分都拿不出来,王妻说,丈夫将不死于病,就死于钱。王争艳的方案是,抢救一缓过劲就回家,她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王妻拿处方去药店买药。这一方案,已维持一个罕见疾病患者的生命十余年。王妻说,没有王大夫,就没有我丈夫的命,我这个家就完了。
王争艳曾不好意思的说,做医生,对治病是有瘾的。不久前,有个甲流病人就诊,久治不愈。王争艳观察后说,可能合并支原体感染,要抽血。久病之人怒气一触即发:久治不愈,又不能出门,不来医院。王争艳说,你不来,我亲自到家里替你抽,你不愿付费,我出钱替你付,血一定要抽。检查结果出来——支原体阳性,需要疗程治疗。
大爱无疆
能治好病,是合格的医生,能花最少的钱治好病,才是好医生。25年来,王争艳只有这么一个心得。
50岁的王爹爹是高血压病人,在顶级大医院领到了每月800元的处方单——超过他每月退休金的一半。王争艳为他调整处方,每月只需80元药费。王争艳说,没有诀窍,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的药物,就看医生一支笔。
王争艳从医25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至今还常开两毛钱的处方。她解释,阿托品,调节心率,就只两毛钱。
有病友如此推荐王争艳参评“好医生”:她时刻为病人着想,是个干干净净的医生。
王争艳笑道,我不是为病人着想,我本来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王争艳所在的医院,服务辖区内多是经济能力不高的居民。王争艳本人,现在每月收入两千元左右,丈夫是车工,每月扣除三金的净收入约六百元。一家三口18年来住的房子不足50平方米,读大学的儿子,至今还睡在阁楼上。洪湖市老家的老人到汉,一家三口要挤儿子的阁楼,把床让给老人。
王争艳说,我是怎么过日子,我的病人就是怎么过日子;高一点贵一点的药,我下不了手。25年来,最初的不忍逐渐成为习惯,她的处方,就像海绵里的水,越挤越干。她的生活,也形成了习惯,一分钱一角钱都会攒起来放在小盒子里留着买菜用。一家人很少上餐馆,家里的电视还是17吋的老古董。
然而,今年3月,几个同事突然上门,逼着借钱给她,要她到隔壁新区买房,房子都替她看好了——此时金融危机,房价便宜。王争艳最后招架不住,借款36万元,买下一套46万的一楼住房。“逼着借钱”的同事只有一句解释,这么好的医生,不该住这样的房子。
王争艳不觉得苦。她先后呆过4个门诊站点,每到一处,既有老病人辗转追随,又有新病人聚少成多。她说,医生怎么样,其实同行和老百姓心里明镜似的,只看人家说不说,怎么说。
因为病人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王争艳有替人垫钱的习惯。几块钱的挂号费,十几块钱的药费,她常垫,但是多年来,却保持着一个纪录:垫出去的钱,从来没有不回来的。一个农民工在工地摔伤,连缝合带药费30元,病人只有20元,王争艳垫了10元钱,木讷的民工连个谢字也没有。第二天,一瘸一拐的病人却捏着10元钱回来了。
王争艳常说,她只是尽医生的职责,病人回报的却是更加的良善和信任,他们的爱更大。此次评选“江城好医生”,可以上网和电话投票,但很多人,搭着公汽,辗转半个江城,来投她一票。
一件制服
王争艳的母校同济医科大学,是全国有名的医科学府。她的79级同学们,大都比她小十岁,如今正是各大医院顶梁柱。与她一同分到汉口医院的3名同学,一名高飞,一名南下,一名已是科主任;只有她,越做越“沉”,起初是本院住院医师,后来到门诊站点,最后做了一名社区医生。
汉口医院的负责人说,没有办法,王争艳就是一剂药,放她到哪里,哪里的门诊就能“活”。她到金桥社区3个月,这个门诊就扭亏为盈。“处方廉价,何能盈利?”局外人不解。内行解释,说俗一点,就是薄利多销。
2009年,王争艳第一次参加了同学聚会,这是79级同学入学30年纪念。10年、20年纪念时,她没去。她的同学大都住着高档小区,开着名牌小车,而她,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她不好意思。30年聚会时,有同学出妙招,每人发一件制服,大家穿着同样的衣服去参加,她答应了。
回来时,她带回一本30年纪念相册和一件制服。相册上,当初的青涩少年,而今神态各异,但制服却是一统的。儿子笑,不如都穿白大褂去好了。她正色道,白大褂是对病人穿的,制服是对同学穿的,要是年年碰头,都穿同一件制服,她还是愿意经常去与同学、同行、同道们相会。
事实上,王争艳就是一剂药
这剂药采自三种原料。她那O型血的护士母亲,常在手术室边工作边挽起袖子为病人献血,她是王争艳的前传和同道。一代名医裘法祖,并不认识自己的学生王争艳,但阶梯教室里一段关于医者仁心的论述,完成了师生的师道传承、医者的精神呼应。数量庞大的病人们,是王争艳的第三种养分,这些人以信任和良善反哺了王争艳,他们是这剂药的受益者,也为其注入驱动力和幸福感。
一剂良药,应当准确的指向病根,并且是守在普通柜台,而非贴着VIP的标签,站在橱窗里。
良药讲究对症。药物和疾病相生相克的原理,揭示着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比如医生是治病的,不是医药代表,医生是站着的人,不是检查仪器的利润;比如最好的医生不一定需要最好的医院,最响的名头;比如小处方同样能使医疗机构获得良好生存;比如医生天平的另一端是病人,不是钱、权、地位和上级;再比如温总理所说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人。
需要指出,药不是万能的,所以王争艳清贫。但是,王争艳不差钱。很多人得到的,是她失去的;而她得到的,也正是许多人失去的。
一剂良药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值得依赖,值得托付以性命——天使的境界,也莫过若此[1]。
返聘上班的第一天:2009-12-24
一般情况下,王争艳早餐要“灌”200毫升牛奶。她知道,一坐到诊断桌旁,就挪不动窝、迈不动脚,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
到医院,王争艳先做两个规定动作:检查日间病房的重病号;询问社区甲流感病人的情况(每天要把甲流感情况向区疾控中心汇报两次)。
8时30分,一楼的候诊室里,王争艳坐到贴有她小灵通号码的诊断桌旁。病人一个接一个的走进来。
花35分钟,开47元药
66岁的吴奶奶住幸福人家小区,因脑供血不足在其他医院住过院。上午,吴奶奶在老伴陪伴下找到王争艳。“你就是报纸上的王医生?我就住旁边,想找你给我看看病。”
吴奶奶有听力障碍,王争艳要大着嗓子跟她喊,有的话还需要吴奶奶的老伴翻译。接诊开始,记者抬头看了时钟――9时50分。“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单是陈述病情,吴奶奶就讲了10分钟。
王争艳拿出听诊器,听诊、量血压„„记者按捺不住,出去转了一圈回来。
替吴奶奶分析了病情后,王争艳给她开了3种药,还讲解了每种药物的作用,并指点老人可做高压氧治疗听力障碍。
10时20分,两口子拿着药回来,要求王争艳把服药方法写在药盒上。两老告诉记者,这次看病一共花了47元钱,他们对王大夫很满意。两分钟后,前脚还没离开诊断室的老两口又回来了,又问了一个刚想起来的问题。
10时25分。一直面带微笑的王争艳,才拿起病历问下一个病人:“你昨天打了吊针,好些没有?”
这是一个腹泻的病人,前一天曾化验过大便。王争艳检查了他的口腔,听诊了肺部,还对腹部进行了触压„„王争艳认真做着每一项检查,仿佛面对的不是普通的腹泻病人。
中午12时,王争艳统计了半天工作量――11个患者。
记者现场感觉,王争艳做事不慌不忙、一丝不苟,完全按规定和规范执行。半天高强度的工作,55岁的王争艳累了。她迈上二楼热饭时,记者感觉她一下子矮了很多[2]。
媒体评论
新华网——
要让更多人享受到“80元处方”治好病待遇,关键还在医疗体制和相关制度安排。仅靠几个好医生,显然无法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个普遍性的民生难题,„„如何铲除这些“病瘤”,良性的制度性安排无疑更值得期待。
新民网——
王争艳以行动恪守着医者的操守,诠释了医者的价值。对王争艳的礼赞,更多地可以解读为一种呼唤,寄托着民众对廉价医疗的热盼。但医德的生根发芽需要合适的体制土壤,但愿献给王争艳的如潮掌声,能让新一轮医改回归公益的航向。
《广州日报》——
“好医生”的身上,我们不仅要看到她的高尚医德,更要为她的清贫“打抱不平”。从长远来说,我们绝不能寄希望于个别“好医生”的操守,而应当通过建立良好的医疗制度,从改革分配机制上入手,鼓励更多的人做一名“好医生”,而且是一名生活富裕的“好医生”。
中国日报网——
如果说,王争艳医生开的药方是挤干了水分的海绵,那么恐怕一些医生“妙笔”之下的水都很深。在这种情况下,王争艳的坚守尤显来之不易。也正因为如此不易,医改才显得万分紧急。
《中国青年报》——
对许多人而言,两毛钱的处方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王争艳之所以值得尊敬,是因为在医德整体水平滑坡的当下,她恪守为医者的本分。„„医生本应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业,一个理想的医生职业环境,应有助于他们医德向善。
《北京青年报》——
医疗服务直接作用于人的健康和生命„„医方在相当程度上对患者具有主导和支配作用。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比其他职业具有更高远的道德自觉和更严格的道德自律,更能在缺乏外部监督和制约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己的良心、良知忠实履行职业责任。
《新京报》——
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就能治好病其实是良医的世界准则之一,也是“黄金标准”之一,只是今天的现实使得这条标准被淡化了,甚至被人遗忘了,因而在王争艳身体力行这样的准则时,才让我们感到弥足珍贵,才让我们泪流满面。
社会影响
2010年1月22日,湖北省卫生系统开展向王争艳同志学习活动动员大会在武汉洪山礼堂隆重举行。会上,王争艳同志介绍了从医25年来的经历和感受,她的同事、记者和患者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王争艳同志的先进事迹。省政府副省长张岱梨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卫生厅党组书记杨有旺主持会议并对下一步学习活动作了动员部署。
张岱梨副省长强调:一是要充分认识开展向王争艳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开展向王争艳同志学习活动,对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要深刻领会王争艳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要学习她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高尚品质;要学习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信念;要学习她廉洁行医、甘于奉献的崇高医德。三要迅速掀起向王争艳同志学习的高潮。要推广武汉市创建“王争艳工作室”的做法,制定标准和程序,要在全省命名一批“王争艳工作室”,使人们群众去“王争艳工作室”看病安心、顺心、放心、舒心,得到最满意的服务,通过学习活动,使“王争艳工作室”成为我省基层医疗服务的优质品牌。
杨有旺书记对下一步学习活动作了动员部署,他对全省卫生系统干部职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准确把握王争艳同志先进事迹的时代特征,二是要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三是要切实加强对学习活动的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会议还对王争艳同志进行了表彰。省政府授予王争艳同志“湖北省劳动模范”,省总工会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妇联授予“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分管市(州、区)长、卫生局长、部省属及武汉市医疗单位代表共一千余人参加了会议[3]。
2009年,王争艳被市卫生局评为“江城好医生”,被授予 “武汉市优秀社区医生”称号。
2009武汉“双十”揭晓 王争艳居“十大新闻人物”之首
王争艳获“全国医卫系统先进个人” 2010年1月在京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