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发展合作协议
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发展合作协议
本站讯 5月20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水利部与国家开发银行在京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谋划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陈雷,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出席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并讲话。
水利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矫勇,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分别代表水利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水利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董力,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姚中民,副行长王用生,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国家开发银行董事会秘书陈民等参加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陈雷对国家开发银行多年来给予水利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国家开发银行一直把水利作为重点支持行业,不断加大水利信贷支持力度,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国家开发银行高度重视,迅速研究部署,及时下发贯彻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水利行业作为“两基一支”的信贷优先支持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信贷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专门出台了针对水利项目的开发评审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开发银行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超常力度和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
陈雷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今年中央1号文件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对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作出全面部署。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规模大,迫切需要在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公共财政主渠道的同时,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重要支撑作用,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政策性信贷资金为补充的投入机制。
陈雷指出,根据合作协议,水利部将与国家开发银行一起,共同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加信贷资金规模。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融资优势,进一步增加水利建设信贷资金规模,大力支持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以及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水源工程、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等水利薄弱环节和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农村水电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创新融资支持手段。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贷、债、投、租”功能齐全的优势,为水利提供信贷、投资、企业上市、债券发行、银团贷款、设备融资租赁、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全方位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出台水利财政贴息政策,更好地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杠杆作用,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完善政府融资平台。在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体系的条件下,共同支持各地水利融资平台规范发展,通过注入有效资产、赋权经营等方式充实平台实力,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做强做大水利融资平台,提高直接、间接融资能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
四是加强规划研究合作。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参与有关水利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的研究工作,及时了解水利投资规模、融资需求,在资金筹措等方面提供政策措施建议。鼓励地方水利部门与国家开发银行各分支行,在地方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和项目前期工作中加强合作,搞好金融支持项目储备。
五是严格信贷资金监管。共同推动建立健全水利项目信贷资金监督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建立水利项目信贷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加强贷后管理,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六是健全双方协调机制。定期交流水利行业政策走向、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实施、水利建设投资规模等信息,及时通报水利建设项目储备和安排情况,深入研究水利融资模式创新、水利建设资金筹措以及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等方面问题,实现双方交流互动的长期化、制度化。
陈雷表示,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水利部将与国家开发银行进一步加强联系,密切协作,认真落实合作协议明确的各项任务,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金融支撑。
陈元指出,水利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在京签订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发展合作协议是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新起点,也是共同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共商支持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行动。他代表国家开发银行对水利部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陈元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取得重大胜利,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成效卓著,农田水利事业蓬勃发展,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形成。这些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事业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水利部科学谋划、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的丰硕成果。
陈元表示,多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与水利部及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全力支持水利事业发展。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国家开发银行要求全行认真组织学习,明确提出把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与各地合作的重点,抓好贯彻落实。
陈元强调,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是将水利部及地方水利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优势、行业指导优势与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开发银行,将以这次协议签订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水利部合作,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加大支持力度,为推动我国水利建设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一是以规划先行引领业务发展,促进规划成果转化。国家开发银行将积极参与和支持水利部有关水利工程战略、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的研究工作,及时了解项目投资规模、融资需求,并就资金筹措方案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二是推动地方水利融资平台建设,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与水利部一起推动各地水利融资平台的建设、整合和规范,共同研究融资支持水利发展的新模式,整合各类资金,帮助拓宽水利建设项目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三是共同推进国家出台水利融资有关政策。双方可加强对当前水利形势、方针政策及水利融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争取扶持政策。四是与水利部建立常态合作机制。共同商讨重大政策、通报重要信息、协调部署下一步工作,以提高工作的稳定性、连贯性和有效性。
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有关司局和单位负责人出席签字仪式。
第二篇:安徽省与国家开发银行第四轮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管理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安徽省与国家开发银行第四轮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
皖政办„2010‟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制定的《安徽省与国家开发银行第四轮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一月六日
安徽省与国家开发银行
第四轮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项目及资金管理,确保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以下简称“贷款”)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和按期偿还,根据2009年3月3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以及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贷款资金主要用于经省政府审定的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明显带动作用,符合公共财政投资政策的铁路、公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皖北地区基础设施以及省内大中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项目等。
第三条
省政府授权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
—1—
公司和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合作协议》项下开发性金融合作的融资平台(即:借款主体),负责办理管辖范围内贷款的借入、使用和偿还。
第四条
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项目的融资模式采用“委托代建”形式,即经省政府授权,省财政厅将贷款建设项目委托指定的融资平台,并与融资平台签订《委托代建协议》,融资平台通过签署协议将贷款建设项目委托给实际建设单位即用款主体,由用款主体承担项目建设、实现建设目标。
第五条
贷款管理以“借、用、还”与“责、权、利”相统一为原则,在保证贷款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简化贷款使用程序,确保贷款资金的规范借入、合理使用和按期偿还,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合作协议》项下的省级政府额度贷款管理工作。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安徽省开发性金融合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省开发性金融合作工作,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审定和调整贷款投向,研究解决贷款借入、使用和偿还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主要职责:
(一)落实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协调解决合作协议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二)审核申贷项目,确定借款主体,并办理贷款项目的准备、签约、提款等手续;
(三)协助开发银行加强贷款项目的信贷管理,督促和协调有关部门及借款主体解决项目建设与运营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四)督促贷款及时发放、按期偿还,及时研究解决贷款偿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助开发银行化解贷款风险,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五)监督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
(六)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2—
省政府金融办主要职责:协调贷款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执行与开发银行贷款相关的合同,协调解决贷款项目在准备、实施和还贷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职责:研究提出贷款的使用方向和重大项目;审查借款主体上报的贷款项目;指导贷款的使用,做好贷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
省财政厅主要职责:审核贷款项目的配套能力、偿债能力,提出项目贷款额度的建议;受省政府委托,与借款主体签订“委托代建协议”;办理涉及省财政筹措配套资金或承诺还款的手续;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事务。
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主要职责:执行开发银行有关信贷政策;审核项目投向;协助落实贷款条件,组织项目评审、审批,落实借款合同的签订、贷款发放和支付;加强贷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通报有关项目评审、执行、贷款偿还等情况;会同监察、审计部门检查贷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条
借款主体为依法登记的独立法人,与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签订项目《借款合同》,负责贷款的统借统还;签订《项目委托贷款合同》或《贷款资金使用协议》,将贷款转贷至用款主体,承担约定的责任和义务;也可采取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借款主体及用款主体三方签订项目《借款合同》等方式。借款主体负责对承办的贷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督促用款主体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其主要职责:
(一)对用款主体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和筛选,将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及相关资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二)负责项目贷款的借入、使用和偿还;
(三)对用款主体承担的贷款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监督和管理。
第十一条
用款主体是最终使用贷款、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单位,其主要职责为:
(一)严格按照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的建设内容和相关合同、协议要求等使用贷款,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二)接受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成员单位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履行定期报告制度;
(三)及时、足额支付贷款本息和管理费用。
—3—
第三章 贷款的申请、审批和使用
第十二条
贷款申请程序如下:
(一)用款主体按有关政策规定及审核程序,取得有效批文后,向借款主体提交《安徽省第四轮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申请表》;涉及财政配套及承担还款责任的项目,须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并出具书面意见。借款主体审核同意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转报项目贷款申请表及相关文件资料。
(二)对于省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市县承担项目建设和还款责任的项目,用款主体按有关政策规定及审核程序取得有效批文后,向省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贷款申请;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和省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向领导小组报送项目利用开行贷款计划。经领导小组同意后,由借款主体统一办理项目贷款手续。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成员单位对借款主体贷款申请初审后,下达《安徽省第四轮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项目准备通知书》,项目进入开发银行评审程序。
第十三条
项目贷款批准后,签约程序如下:
(一)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将项目贷款审批结果通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借款主体和用款主体收到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后,开展贷款合同谈判;
(二)借款主体与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签署项目《借款合同》。借款主体与用款主体不一致时,可采取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借款主体、用款主体三方共同签订项目《借款合同》。必要时,借款主体与用款主体签订《贷款资金使用协议》。合同副本提交给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十四条
贷款资金发放程序如下:
(一)用款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向借款主体提交《安徽省第四轮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项目提款申请表》,经借款主体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转报开发银行,开发银行审核后具体办理贷款发放手续;
(二)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按季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贷款发放统计表。
第十五条
项目《借款合同》签署后,如果项目无法按计划继续实施,用款主体可向借款主体提交关于项目调整的申请报告,将项目《借款合同》项下尚未使用的贷款用于本地区其他项目,其调整程序同前所述申报程序。
—4—
省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借款主体统一申报的项目实施后,如果部分市县无法按计划继续实施项目,由省行业主管部门协助借款主体统一办理变更手续,但项目《借款合同》项下尚未使用的贷款不得用于其他类别项目。
第四章 贷款偿还和管理费的收取
第十六条
贷款实行“谁借款、谁偿还”的原则。借(用)款主体应严格执行项目《借款合同》,确保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借(用)款主体按期还款。对没有偿债能力或偿债能力不足的贷款项目,同级政府按承诺调度资金支持借(用)款主体按期还本付息。
第十七条
借款主体根据开发银行还款通知单向用款主体发出还款通知书,用款主体依据通知书和有关合同向借款主体指定账户按时拨付还贷资金。借款主体负责将回收的还贷资金按期足额偿还给开发银行。
第十八条
市、县政府承诺还款的项目,借款主体、省级主管部门承诺用专项资金、收费收入或其他方式还款的项目,若用款主体(单位)不能到期还款,省财政厅通过结算扣款等方式安排还贷资金。
第十九条
开发银行提供的省级政府额度贷款适用现行省政府偿债准备金办法。
第二十条
为防范债务风险,借(用)款主体应根据贷款额度和使用期限,计算出分年应还贷款本息额,据此提前安排偿债资金。
第二十一条
按照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省政府指定的融资平台可按债务余额的一定比例,按以支定收的原则适当收取管理费,弥补融资平台正常的办公经费。具体收取办法由省开发性金融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协商后报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第五章 贷款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借(用)款主体要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管理,严格控制项目成本,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三条
借(用)款主体要对贷款项目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
第二十四条
建立项目建设和贷款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制度。用款主体
—5—
向借款主体定期报送关于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及还款情况的报告,借款主体汇总后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十五条
建立贷款余额对账制度。每半年和终了后,借款主体分别与用款主体、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开发银行核对资金借入、使用和偿还等有关数据。
第二十六条
借(用)款主体按国家基本建设要求办理项目竣工验收手续。
第二十七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借(用)款主体的项目实施、贷款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截留、挪用和挤占项目资金,改变项目建设内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的,要立即责令纠正,直至停止对相关项目的贷款发放,并提请有关部门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二十八条
借(用)款主体在贷款未清偿完毕之前,发生关闭、撤消、破产、合并、兼并、分立、改制、改变隶属关系等情况,应事先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的意见,重新落实偿债责任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6—
第三篇: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共)
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支育辉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但是财政资金非常有限,因此,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性金融可以为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等提供资金,把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西部民族地区要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吸收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成果,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创新发展思维,促进经济发展。
开发性金融是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促进市场建设、制度建设、信用建设,为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增强经济竞争力而出现的一种金融形态和金融方法。开发性金融产生于一个半世纪以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需要开发性金融机构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完成单纯依靠市场和商业性金融无法办到的事情,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些年来,国内各个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对资金需求量很大,而财政资金有限,资本市场又覆盖不了,开发性金融便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开发性金融在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财政资金有限,区域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促进西部开发、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内部需求,使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和又好又快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在资源开发上缺少资金。由于这一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供给非常有限,资金需求量非常大,这就为开发性金融提供了用武之地。为进一步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利用开发性金融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有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运用开发性金融为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可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开发西部自然资源服务。
开发性金融可为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提供资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西部民族地区要摆脱贫困,必须摆脱传统的依靠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人力资源作为社会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应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通过开发性金融与西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相结合,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区域内创新能力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升。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统筹军民科技互动发展,促进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
开发性金融可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提供资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西部民族地区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开发性金融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使之成为推动性产业、主导产业,从而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本区域内其他行业发展。使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群集聚发展,城乡统筹取得突破,城镇化率有所提高,使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带初步形成。变过去输血性扶贫为造血性扶贫,并把西部民族地区建成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开发性金融可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资金。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并且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及边疆地区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西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先后实施了多项重点工程。但是,从发展趋势看,对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形势仍不可过于乐观,总体状况仍然是普遍脆弱、局部改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持续的巨大约束。通过运用开发性金融建设生态农业,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促使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达到民族团结,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来源:《中华民族报》2011年9月16日
第四篇:支持仙桃国税事业发展合作协议(修订稿)
仙桃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国家税务局
支持仙桃国税事业发展合作协议
为充分发挥税收在筹集收入、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国税部门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协作,共同促进仙桃市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仙桃市人民政府与湖北省国家税务局经过充分沟通协商,就支持仙桃国税事业发展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为目标,把税收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不断提高税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解决税收与经济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问题,通力合作共建,促进仙桃国税事业全面发展,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不断优化政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仙桃经济跨越式发展,为税收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加大依法治税工作力度,构建和完善税收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执法环境;
(三)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税源控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税收分配管理,保持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
(四)不断改善服务发展的物质条件,提升干部队伍行政能 1
力;
(五)加大改革创新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税收与经济相协调的体制机制,推进仙桃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
三、主要内容
(一)促进仙桃经济跨越式发展
仙桃市人民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优化税源结构,为税收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湖北省国家税务局科学确定税收指导计划,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审批减免缓征税款,积极办理出口退(免)税,为仙桃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大力开展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推行网上办税,畅通缴税渠道,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支持和促进仙桃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加快仙桃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
仙桃市人民政府加快与武汉城市圈的交通对接、产业联动、市场整合、信息共享和科教联姻,力争将仙桃建成与武汉产业相配套的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材料、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努力形成以武汉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为依托的仙桃特色产业集群。仙桃市人民政府充分发挥经济税收调控职能作用,支持国税部门依法治税,促进仙桃经济税收良性发展,努力推进国税收入实现又好又快增长。湖北省国税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依法支持仙桃市人民政府
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各项举措,努力使仙桃市成为武汉城市圈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三)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
仙桃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进依法治税。仙桃市政府大力支持国税部门依法治税,建立和完善加强税收征管的社会保障机制,协调财政、地税、工商、银行、公安、检察、法院、纪检、监察等部门,服务和支持国税部门依法征管,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加强对税收执法活动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健全执法机制,强化执法管理,进一步促进税收执法行为的规范和执法质量的提高;依法查处和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积极做好税收法律救济工作,尊重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科学的税源控管机制和合理的税收分配机制
仙桃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共同支持深入推进税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税源控管机制和合理的税收分配机制,促进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湖北省国家税务局继续支持仙桃税收信息化建设,在资金、设备和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税源控管的质量和水平;本着合法合理、维护仙桃财政利益的原则,不断加强跨地区经营企业的税收管理,在与仙桃市人民政府充分磋商和沟通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富迪公司经营机构的流
转税分配比例,协调好湖北的企业总机构向其仙桃的分支机构分配所得税。仙桃市人民政府加大对国税部门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地方财政预算中适当增加对国税部门的经费补助,为组织国税收入和加强税源控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五)改善服务发展的物质条件
仙桃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国家税务局从解决纳税人和干部职工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办税场所和干部住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仙桃市人民政府积极协调国土、规划、房管、发改委等部门,按照国家政策支持国税机关住房市场化定向开发和办税场所的新建、改建、扩建。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对尚未改造的市局、分局办公、办税场所积极向上争取,使项目早立项、资金早到位。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对所有基层分局进行全面的新建和维修改造,并加强税务装备配置,切实改善服务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
(六)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和活力
仙桃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密切协作配合,加大干部培养力度,创造有利于激发活力、有利于成长发展的空间,为经济建设和税收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湖北省国家税务局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干部素质;在公务员招录上给予必要倾斜,不断改善国税部门干部队伍结构;在领导干部任用上加强与仙桃市的沟通和协商;在国税机构上按区域设置六个
分局,以便于更好地为地方政府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仙桃市人民政府一如既往地关心国税干部的成长,尽力为国税干部的成长提供条件和平台,以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
(七)创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和仙桃市人民政府着力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税收服务、强化税收征管、壮大收入规模、优化税源结构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改革创新,逐步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双方每年在仙桃确定一至两个工作创新主题,进行改革探索,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改革创新的成果,双方进行评估论证,并将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推广。
四、工作机制
(一)建立领导定期会晤机制。双方主要领导定期进行会晤,共同研究推进仙桃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合作共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信息交流通报机制。对合作共建项目实施进展、工作措施、落实成效等,及时沟通和交流。
(三)建立项目责任管理机制。双方各明确一名领导主抓合作共建工作,每一个项目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细化项目内容、目标、任务、时限、要求等,确保合作共建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四)建立合作成效评估机制。双方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共同
对项目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及时总结成绩与经验,查找不足,解决问题,为加强长期合作、实现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仙桃市人民政府
二0一0年月
湖北省国家税务局 0一0年月日日二
第五篇: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