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贯彻曹建明讲话
青岛市院迅速学习贯彻曹建明检察长
重要讲话精神
A 7月7日上午,青岛市院召开党组会,专题学习曹建明检察长在大检察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在调研青岛市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组成员一致认为,这次大检察官研讨班,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谋划发展目标,促进检察改革,推动全国检察工作跨越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曹建明检察长的重要讲话,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工作,科学深刻地分析了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检察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任务措施和具体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抓住了检察事业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特别是曹建明检察长在调研青岛市院时所作的重要讲话,对当前检察队伍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本领恐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如何加强检察队伍能力建设进行了精辟论述和深刻阐释,讲话既有政治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又体现了理论的厚度和实践的力度。曹建明检察长提出的提升“四个能力”建设,是总书记对政法队伍建设“五个过硬”要求在检察机关的具体体现,为今后提高检察队伍能力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青岛市院党组对如何深入学习贯彻曹建明检察长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在调研青岛市院时所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制定了以下措施:
一是做好专题汇报。就大检察官研讨班会议精神和曹建明检察长调研青岛市院的情况以及贯彻落实意见向市委、市人大作专题汇报。听取指示,争取领导和支持,为完成好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召开专题会议。拟于近期召开全市两级院检察干警会议,传达曹建明检察长在大检察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在调研青岛市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全体干警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学习,迅速把思想统一到高检院的最新部署要求上来,统一到曹建明检察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做好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三是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曹建明检察长提出的提升执法办案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等“四个能力”建设,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总结做法和经验,查找不足和短板,找出问题的症结,研究改进的方法。
四是出台专门意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研究制定全市检察机关加强检察队伍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检察队伍能力建设长远规划,明确各阶段推进目标,细化加强检察队伍能
力建设的机制措施,推动全市检察队伍能力建设步入科学化、机制化、常态化轨道。
五是开展专项活动。牢牢把握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形势任务,紧紧围绕曹建明检察长提升 “四个能力”建设的要求,要求两级院紧密结合检察职能和队伍建设实际,开展提升“四个能力”专项活动,实施岗位练兵和全员培训,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切实将曹建明检察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付诸行动、落到实处。
第二篇:青岛会议贯彻情况
会议贯彻情况
青岛市人口计生委政法处:
现将依法行政会议贯彻情况报告如下:
一、迅速汇报会议精神。2月17日市人口计生委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将会议精神立即向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主要领导立即召开班子成员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的密电文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把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二、认真搞好执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召开了全市镇(街道、园区)计生办主任会议,传达了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的密电文件精神,分析了当前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形势,进一步强调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镇(街道、园区)计生办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认真自查,特别是针对为群众办理有关证件、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要求各镇(街道、园区)将自查自纠情况及时上报市人口计生局。市人口计生局将组织有关人员不定期对各镇(街道)计生工作人员执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列为行政依法日常考核,杜绝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等行为的发生。
三、分片召开座谈会,切实搞好依法行政工作。针对社会抚养费征收中出现的取证难、征收难、执行难的问题,市人口计生局及时市分管领导进行汇报,分管副市长于2月17日至18日分片召开了由有关镇(街道)镇长、计生办主任参加的座谈会,就当前的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当前社会抚养费征收等事宜,听取了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为切实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于2月19日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公安、法院、人口计生局等人员到即墨、莱西等市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市区的好经验、好办法,进一步做好我市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以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00九年二月二十日
第三篇:曹建明7月19日全国检察长会议讲话
曹建明7月19日全国检察长会议讲话
牢固树立“五个意识”着力转变和更新执法理念 努力做到“六个并重”确保刑诉法全面正确实施
今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中央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于更加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更加有效地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树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良好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检察机关要按照党中央和全国人大的要求,把深入学习贯彻修改后刑诉法,作为事关法律监督职能全面正确有效履行,事关进一步强化自身监督制约、全面提高自身执法能力素质,事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推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大事来抓。
一、充分认识刑诉法修改给检察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
刑诉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是保证刑法正确实施的重要法律规范。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涉及刑事诉讼全过程,刑诉法修改对检察工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是修改后刑诉法进一步完善了刑事司法制度,进一步促进和保障检察机关准确及时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刑诉法是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基本依据。这次修改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要求,对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制度等作了重要补充,对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以及特别程序作了重要完善,解决了当前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科学化,为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更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武器。
二是修改后刑诉法进一步强化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对检察机关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赋予了新的重要职能。这次修改把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贯穿始终,进一步细化、明确了检察机关在刑事立案、侦查、审判、刑罚执行等各个环节的法律监督职能,新增了诉讼违法行为审查纠正、非法取证行为调查核实、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和执行的监督、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等,特别是新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违法所得没收、强制医疗等四项特别程序,赋予了检察机关新的职责任务,明确了检察机关相应的法律监督手段和效力,拓展了检察机关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领域和途径。
三是修改后刑诉法进一步强调保障人权、规范执法,对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次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诉法总则,规定“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在刑事诉讼各个环节全面贯彻体现了人权保障的要求;同时,严格规范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的适用,加强对证据合法性的监督审查,强化了当事人、辩护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知情权、辩护权、申诉权、控告权等。这对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办案方式、工作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广大检察人员不断提高侦查突破案件能力、依法收集证据能力、出庭支持公诉能力和监督纠正违法等能力。
刑诉法修改对检察机关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各级检察机关一定要从国家法治建设全局和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积极正确把握刑诉法修改对检察工作的有力推动,既要清醒认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又要充分看到检察事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特别是要看到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看到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看到正确应对挑战给我们更新执法理念、完善工作机制、转变办案方式、提升监督能力带来的全面深入推进,坚定信心和决心,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真正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修改后刑诉法在检察工作中得到全面正确有效地贯彻落实。
二、着力转变和更新执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是指导实践的思想基础。贯彻实施修改后刑诉法,检察机关面临的挑战很多。应当充分认识到,首先是执法理念的挑战。这次刑诉法修改,反映了社会各界在注重保障人权、体现程序正义、维护司法公正等诸多基本问题上达成的广泛共识,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检察机关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好转变和更新执法理念,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执法能力素质,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如果执法理念不能适应,有些同志就会觉得自己不会办案了,有些同志则又不敢办案、不愿办案了。特别是如果执法理念不转变,有问题也不会去积极应对,建立了机制、措施也不会真正落到实处。***同志在实施修改后刑诉法座谈会上突出强调,要强化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监督意识。这“五个意识”,是这次刑诉法修改原则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也是社会主义刑事司法的基本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广大检察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刑诉法立法宗旨上来,统一到牢固树立“五个意识”上来,并通过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和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进一步做到“六个并重”。
要始终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重要原则,也是检察机关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职能。这次刑诉法修改更好统筹了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完善强制措施,健全证据、侦查、审判等制度,特别是针对长期困扰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突出问题,延长传唤、拘传时间和审查决定逮捕期限,赋予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查封等措施,为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犯罪、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权提供了新的重要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在强化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辩护权、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非法证据排除、讯问录音录像、当事人诉讼权利救济等方面作出一系列新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当前,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各级检察机关要在坚持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决依法惩处刑事犯罪的同时,进一步清醒认识到,检察机关不仅负有监督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职责,而且自身执法办案必须更加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自身执法办案中,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刑诉法关于保障人权的一系列制度规定,一方面更加重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重视被害人的人权保护,重视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尊重和保障其健康权、财产权等基本人权,全面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
要始终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根本目的,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证。这次刑诉法修改使程序公正、程序的独立价值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比如通过完善强制措施、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侦查期间的辩护等程序,不仅有利于保障当事人权利,也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各级检察机关一定要高度重视程序公正对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意义,切实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真正把程序公正作为保证办案质量、实现实体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坚持严格要求检察机关每一个执法办案环节都必须符合刑事司法程序规范。要严格执行修改后刑诉法关于拘留、逮捕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后通知家属,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自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阅卷,指定监视居住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等各项规定,切实防止和克服程序违法现象,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要把完善案件管理机制作为保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重大措施之一,充分发挥案件管理在统一受理、结案审核、办案期限预警、办案程序监控、涉案财物监管和办案质量评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始终坚持全面客观收集审查证据与坚决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并重。证据是诉讼的核心和基石,对于保证办案质量、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关键作用。这次刑诉法修改,充分吸收长期司法实践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已有规定的基础上完善证据种类,明确举证责任,细化证明标准,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证人出庭和保护等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要切实改变重证据客观性轻证据合法性、重口供轻其他证据的倾向,更加注重证据的合法性,更加重视提高依法收集、运用证据的能力,不仅重视收集和审查有罪、罪重的证据,而且注意收集和审查无罪、罪轻的证据。要认真吸取一些地方因刑讯逼供导致冤错案件的深刻教训,切实摒弃为了破案而违法取证、为了证明有罪而忽视无罪证据等错误做法,严格执行“十个依法、十个严禁”,有效预防、坚决杜绝刑讯逼供、暴力取证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要始终把保证办案质量作为执法办案活动的生命线,重视加强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把排除非法证据落实到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各个诉讼环节。对职务犯罪案件,要严格落实拘留和逮捕后及时送看守所羁押、在看守所内进行讯问、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规定,完善侦查监督和公诉部门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工作机制,坚决把非法证据排除在侦查终结前,确保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审查属实,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排除合理怀疑,努力使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要始终坚持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并重。公正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公正是核心和根本,效率是基础和保证,两者既对立又统一。这次刑诉法修改统筹兼顾公正与效率,一方面,规定了口头传唤犯罪嫌疑人、现场询问证人的程序,扩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增设了开庭前的准备,并从实际出发适当延长了部分案件的办理期限,这对于构建繁简分流的办案机制、保证刑事案件公正高效办理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明确规定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和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二审、再审案件,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庭,同时新增的四项特别程序等,都使检察机关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当前,一些业务部门案多人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如何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提高司法效率,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各级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并重的观念,在保证办案质量、保障司法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的机制和措施,特别是要严格遵守法定时限要求,正确理解和适用延长传唤、拘传时间等新规定,决不超期羁押,决不随意延长期限,切实防止发生各种不必要、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诉讼拖延,努力实现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要始终坚持强化法律监督与强化自身监督并重。检察机关既是刑事诉讼的重要主体,又担负着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职责。这次刑诉法修改,在侦查、批捕、起诉、审判、刑罚执行等各个阶段拓展了监督领域,丰富了监督内容,完善了监督手段,全面强化了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职能。各级检察机关必须更加注重坚持客观公正立场,敢于监督、依法监督,在一些新的领域积极稳步探索如何开展监督、完善监督,促进有关部门依法规范行使侦查权、审判权、执行权,共同履行好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法律责任。在监督纠正侦查、审判机关违法情形的同时,检察机关还要重视监督纠正自身执法中的违法情形,首先做到自身硬。要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坚持用比监督别人更严的要求来监督自己,着力强化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强化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之间、执法办案各环节之间的监督制约,强化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包括落实好修改后刑诉法的规定,探索加强对强制措施的监督、对侦查措施的监督、对非法取证行为的监督以及对阻碍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行为的监督等,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确保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在开展诉讼监督工作中,对法律规定比较原则、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问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防止不敢监督、不愿监督、把诉讼监督当作“软任务”,又要防止乱监督、滥用检察权。
要始终坚持严格公正廉洁执法与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并重。严格公正廉洁执法与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两者都涉及执法观,但侧重不同。前者体现执法的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后者强调执法的行为方法和基本准则。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必须通过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来保证和实现。如果执法非理性、不文明、不规范甚至是粗暴执法,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可以说,刑诉法的每一次修改,不仅体现了法律对严格公正执法的更高要求,而且体现了对文明规范执法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执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执法的复杂性、敏感性日益增强。这次刑诉法修改,明确了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诉讼,建立了讯问录音录像制度,规定传唤、拘传中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阻碍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等行为有权提出申诉或控告,这些都要求检察机关在坚持严格公正廉洁执法的同时,更加注重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各级检察机关既要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切实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又要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正确理解和使用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等新规定,坚持“必要性和最低限度”等原则,依法正确行使职权,切实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待人,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要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认真分析执法办案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问题特别是反复发生、成为“顽症”的根源,下决心、下大气力对执法办案各环节的程序进行更为严格的规范,坚决纠正一切违反刑诉法的行为,切实以规范执法促进公正执法,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三、大力推进诉讼民主、诉讼文明、诉讼公开和诉讼监督制约
各级检察机关要站在全局和法治的高度,在深刻学习领会“五个意识”的基础上,全面正确把握刑诉法修改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全面正确把握刑事诉讼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努力做到“六个并重”,促进诉讼民主、诉讼文明、诉讼公开和诉讼监督制约,使学习贯彻修改后刑诉法的过程真正成为牢固树立正确执法理念的过程,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在检察工作中得到更好体现和落实。
要更好地推进诉讼民主。注意全面听取犯罪嫌疑人辩解和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听取律师辩护意见,进一步解决律师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妨碍律师依法执业的行为。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专家咨询委员和特约检察员的作用,积极推动建立人民群众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司法的工作机制,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司法、监督司法,以诉讼民主促进司法公正。
要更好地推进诉讼文明。引导检察人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和尊严,在诉讼活动中自觉做到行为文明、语言文明、作风文明,树立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让人民群众不仅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而且感受到检察队伍良好的文明素养。
要更好地推进诉讼公开。完善执法办案公开机制,增强执法办案透明度,对执法规范、执法过程、执法结果和执法依据,依法可以公开的都向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公众公开。同时,又要着力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办案能力特别是在镜头下依法进行讯问的能力,在律师参与下开展侦查工作的能力,在公诉案件中证明犯罪、指控犯罪的能力,切实转变过去封闭式的执法办案习惯,让诉讼参与人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看得见、信得过的法律程序感受司法公正。
要更好地推进诉讼监督制约。正确处理诉讼监督与诉讼制约的关系,坚持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自觉接受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律师在诉讼中的制约,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自我约束,尊重司法规律,维护法治权威,在更加广泛的社会监督下不断提高强化法律监督和强化自身监督制约的能力。
四、妥善处理好新旧法衔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贯彻实施修改后刑诉法,涉及新旧法律的衔接、与已出台司法改革措施的关系、检察机关内外部协调配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各级检察机关要按照党中央和全国人大的要求,依法全面有序推进修改后刑诉法的贯彻实施。
一要不折不扣地抓好修改后刑诉法的贯彻执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广大检察人员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国人大的修改决定上来,充分认识到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果自身不严格执法,法律监督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要正确理解刑诉法的立法本意,不能随意做扩张性或限制性的解释和规定。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防止选择性执法或任意性执法。这要作为一条严肃的政治纪律和职业纪律。
二要把握好过渡期内法律适用问题。为保证新旧法律实施有序衔接,确保依法稳妥办理刑事案件,在过渡期内要注意处理好相关法律适用问题。总的原则是,对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和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性规定,在执法办案中应当立即贯彻执行;对修改后刑诉法有关限制司法权力、有利于保障当事人权利的规定,如拘留和逮捕后通知家属、给予证人出庭补助等,现在即可参照执行;对于新增加的对检察机关的授权性规定,如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传唤和拘传时间的延长等,必须在新法正式实施后才能执行;对于现行制度规范要求比修改后刑诉法规定更为严格的,要坚持严格执行现行制度规范,不得任意降低要求。要坚决落实“全面、全部、全程”的要求,严格执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认真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制约。
三要积极稳妥地做好试点工作。修改后刑诉法在简易程序案件出庭、依法保障辩护律师会见权和辩护人阅卷权、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证人和鉴定人出庭及保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及二审开庭审理等方面,对检察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在这方面,有的地方稳步开展试点探索,逐步向修改后刑诉法靠拢,取得了较好效果。各地检察机关对涉及面广或难度较大的,可以先行稳步开展一些试点工作,探索积累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健全完善制度,为修改后刑诉法正式实施打好基础。
四要正确处理贯彻落实刑诉法与深化司法改革的关系。修改刑诉法是巩固和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需要。当然,修改刑诉法不可能把所有司法改革成果全部立法,因为有些不需要上升到立法层面;有些还缺乏实践经验,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有些各方面意见不完全一致,需要继续研究探索。对中央已经批准实施的司法改革重要成果,这次刑诉法修改没有涉及的,如对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情形进行监督,对司法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可以采取“建议更换办案人”的方式进行监督等,应依照中央批准的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继续探索,稳步推进。对刑诉法已作明确规定,各地在检察改革实践中探索的做法如果与刑诉法规定不一致,如附条件不起诉、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等,要按照刑诉法要求进行调整。对刑诉法未作规定,检察改革不违背刑诉法精神的,应当继续稳步探索和推进。对涉及其他政法部门工作的问题,不能自行其是,要加强沟通协调,努力取得共识,通过制定司法解释、联合下发文件等形式,完善配套措施,细化操作程序,确保法律规定和司法改革落到实处。
贯彻实施修改后刑诉法,关系检察工作全局,关系检察事业长远发展。各级检察机关要把学习贯彻修改后刑诉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有针对性地抓好全面学习培训和调查研究,全力抓好配套制度建设,切实做好执法保障工作,确保修改后刑诉法顺利实施。
(本文是曹建明检察长2012年7月17日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时作了适当删改)
第四篇:曹建明 2011年检察工作
曹建明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部署2011年检察工作
2011年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三个强化”为总体要求,以深化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检察机关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证,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水平,更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更加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完善和落实服务大局的措施,充分发挥打击、监督、教育、预防、保护等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依法严厉打击走私、偷税骗税、操纵股市、非法集资、非法买卖土地等严重经济犯罪,继续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国土资源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相关预防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二要依法打击侵害农民权益、危害农业发展、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活动,继续加大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力度,突出查办支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职务犯罪。
三要依法打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以及严重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犯罪,严肃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修复工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背后的职务犯罪。
四要切实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对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高发地的重点整治,突出打击新闻出版、文化娱乐、高新技术和农业领域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的犯罪。
二、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深化三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把三项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克服个别检察机关、检察人员存在的无关论、等同论、替代论、无为论思想,坚持立足检察职能,继续在各项检察工作中深化、细化、实化措施,注意总结推广带方向性的经验,研究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着力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科学有效工作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畅通群众控告申诉渠道,深入开展文明接待活动,继续推行12309举报电话、民生服务热线,积极探索建立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查询服务窗口,完善巡回接访、下访巡访、联合接访、检察长接待日和阅批群众来信等制度。完善公开听证、心理咨询等措施,探索建立涉检信访终结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二要建立健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办理的重大复杂案件、热点敏感案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群体性事件所涉案件等,在拟作出是否立案、批捕、起诉、抗诉和撤案等决定的每个环节,认真评估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明确提出意见,科学制定预案,有效防止因执法不当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
三要建立健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推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品行调查、分案起诉、回访帮教等制度,探索对未成年的初犯、偶犯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制度,建立对罪行轻微的老年人犯罪依法从宽处理机制,完善、规范轻微犯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和刑事和解机制,提高运用法律政策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水平。
四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民事申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依托人民调解组织先行调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不批捕、不起诉说理机制,依法释疑解惑,加强心理疏导,防止和减少涉检信访发生;推动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机制,规范救助范围、标准和程序,协调有关部门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提供资金救助、民政救济、社会保障、法律援助等。
五要建立健全涉检舆情汇集、分析和应对机制。完善与新闻宣传部门沟通机制、网上舆情监测研判预警机制、舆论引导应对机制和新闻发布等机制,加强舆情收集研判,规范舆情处置程序,高度重视、及时核查涉检舆情反映的问题,对反映属实的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对反映不实的客观平和说明情况,对传播谣言、恶意攻击的及时澄清和有力回击。规范和改进检察工作新闻宣传和案件报道工作,提高检察宣传舆论引导水平。
六要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充分发挥打击和预防犯罪等职能作用,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刑罚执行监督和社区矫正监督,加强对服刑在教人员特别是监外执行罪犯、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工作。要立足检察职能不断拓宽工作领域,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及时提出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的检察建议,协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更加注重群众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引导检察人员摆正与群众的关系,真正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深入查找和剖析检察人员群众观念淡薄的各种表现,坚决纠正解决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敷衍塞责,与群众打交道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冷硬横推、吃拿卡要,耍特权、逞威风,甚至以权谋私、违法办案等突出问题。
二要着力保障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继续突出打击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严肃查办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保障、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依法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
三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和业务骨干到基层一线、信访部门和地方党政部门挂职,加强群众工作的实践锻炼,提高掌握群众心理、使用群众语言、疏导群众情绪、处理群众诉求等能力。检察教育培训也要增加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内容。
四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专群结合的新途径新机制。建立健全民意收集、研究和转化机制,完善落实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家咨询委员等制度,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检察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转化为检察工作整改的重要内容。
四、更加注重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
一要突出办案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犯罪案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职务犯罪案件,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的犯罪案件,地方换届选举中的破坏选举、买官卖官犯罪案件,以案谋私、贪赃枉法和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案件,继续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
二要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全面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报告的意见和高检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强与纪检监察、行政执法和其他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推动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要在加大办案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办案质量和效果,更加注重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执法办案与服务大局等关系,正确把握政策策略,注重改进执法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四要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继续推进侦查工作与预防工作的紧密衔接。加强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深入开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组织开展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巡展工作,落实预防职务犯罪报告制度,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综合效应。加强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实现查询系统全国联网,促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
五、更加注重维护司法公正廉洁,进一步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着力抓好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同意的强化诉讼监督一系列改革规定的落实,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加大诉讼监督力度,增强诉讼监督实效。
一要进一步加强刑事诉讼监督。认真落实《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建立健全与公安机关信息通报制度和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及时发现和准确纠正违法的能力。严格执行对不该立案而立案进行监督的条件、范围和程序,重点监督纠正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等突出问题。
二要进一步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贯彻落实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坚持依法监督、居中监督、有限监督、事后监督等原则。修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办案规则,加大办理不服二审生效裁判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力度。
三要进一步加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加强派驻检察室建设,推进与监管场所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严格落实日常巡视检察、安全防范检察、在押人员约见派驻检察官等制度,建立健全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规范监外执行检察工作,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有效预防和减少脱管漏管。
四要进一步加大查处司法人员违法犯罪力度。认真落实《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及时调查核实司法人员渎职行为,严肃查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强化法律监督力度,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五要坚持依法监督、规范监督。要坚持监督力度与监督质量、效果并重,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严格依法规范纠正违法、量刑建议、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等工作,坚决防止和纠正重监督数量、轻监督质量和效果的做法,切实维护法律监督的严肃性。
六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要继续推动省级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已经出台决议的地方,要认真抓好落实,深化各项措施,主动汇报工作,推动法律监督工作深入开展;还没有出台决议的地方,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主动向党委、人大报告有关情况,积极争取人大常委会出台决议。
六、更加注重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
明年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攻坚之年。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改革落实,确保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依法有序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
一要抓紧完成各项检察改革任务。对中央确定由高检院牵头的改革任务中,目前尚未完成的完善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案件管辖制度、完善查办职务犯罪的程序和措施等任务,要加强沟通协调,力争尽快出台实施意见。对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制度、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刑事强制措施法律制度、完善死刑复核法律程序、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等协办的司法改革项目,要配合牵头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要高度重视刑法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以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工作,加强调研论证,落实改革成果,为检察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要切实抓好已出台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各级检察机关都要加大培训力度,使广大检察人员全面准确理解改革精神,全面准确掌握相关执法规范和工作程序,提高执行改革措施、履行检察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完善落实措施,强化工作责任,把改革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调研指导,认真研究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确保改革既坚持正确方向,又切合实际、取得实效。
三要大力推进检察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以检察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完善组织结构体系为保障,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政务管理、执法管理、后勤管理、队伍管理机制,促进检察管理科学化。遵循检察权运行规律,根据不同层级检察机关的职责和特点,进一步合理调整内设机构设置,形成权责明确、协作紧密、制约有力、运行高效的检察机关组织结构体系。
七、更加注重强基固本,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要充分认识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以迎接全国人大常委会明年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为契机,狠抓各项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水平。
一要深入抓好基层检察院建设。认真贯彻《2009-2012年基层检察院建设规划》,围绕促进公正执法,着力在提高执法能力、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在基层”活动,评选表彰第四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充分发挥示范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基层检察院建设分类指导,开展基层检察院建设抽样评估,完善和落实上级院领导联系基层、业务部门对口指导、基层院结对帮扶等制度。落实基层检察院建设考核办法,加强科学引导,推动相互交流。
二要深入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坚持立足法律监督职责、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稳步探索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实现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派出检察室建设和开展巡回检察等工作。严格规范派出检察室设置,加强统一管理,防止一哄而上。
三要深入实施科技强检战略。制定检察机关“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电子检务工程尽早立项,提高办公办案现代化水平。认真落实全国检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东、中部地区要在2011年、西部地区要在2012年基本实现信息化办案。加大专线网、局域网、分支网等基础网络建设力度,尽快完成一级专线网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扎实推进信息化应用软件统一工作,加快研发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做好环境建设、软件试点、推广、培训等工作和数据中心建设。
四要深入推进检务保障和职业保障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推动检察经费保障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 6
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制定和完善市、县两级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落实修订后的“两房”建设标准和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建设标准,抓紧编制检察机关业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
八、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要坚持把党的建设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公正廉洁执法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一要以党的建设带动和促进队伍建设。认真落实高检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成果,完善检察职业道德教育长效机制。以庆祝建党90周年和人民检察创立8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成就,宣传具有检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
二要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各级检察院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统筹谋划检察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检察机关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完善和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政治理论研讨、领导干部述学评学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集中轮训。积极配合地方党委加强对检察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深度考察,认真做好地方检察长换届准备工作,选好配强各级检察院领导班子。
三要积极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快检察队伍管理机制改革步伐,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完善检察官遴选制度,做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十二五”时期检察教育培训规划,落实新一轮大规模检察教育培训。抓好省级院部门负责人轮训,落实市级院集中轮训、省级院重点直训基层检察人员的机制,规范任职资格培训、初任检察官培训,加强对新任领导干部和新进人员的培训。健全岗位练兵长效机制,广泛开展业务竞赛。深入实施人才强检战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六项工程”,加强检察业务专家、业务尖子和办案能手培养选拔,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
四要着力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执法监督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关键,不断加大内部监督工作力度。突出抓好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坚持和完善述职述廉、巡视、诫勉谈话、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制度,探索对领导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加强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五要毫不松懈地抓好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清醒认识队伍中、执法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决不掉以轻心。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两项制度”,严格执行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若干规定,着力解决和防止以权谋私、以案谋私、违反规定办案等突出问题。落实《2010-2012年检察机关反腐倡廉教育实施意见》,深入开展示范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尤其要深入剖析一些反面典型,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加强警示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办法、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要求,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认真贯彻中央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明确职责分工,推动工作落实,突出抓好责任分解、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紧密结合检察业务开展检务督察,建立健全督察整改情况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坚决执行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四个一律”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坚决遏制检察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消极腐败行为,促进自身公正廉洁执法。
曹建明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回顾2010年检察工作
一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
围绕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完善和落实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措施。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加大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政府投资安全、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犯罪的力度,治理商业贿赂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的意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方位加强和推进检察援藏援疆工作,服务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
立足检察职能,全面部署和落实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努力把各项检察工作融入三项重点工作的总体格局。注重把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推进检调对接,加强释法说理等工作。积极参与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涉案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改进对社区矫正和监外执行的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注重加强机制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等新机制,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打击刑事犯罪工作进一步加强
召开第四次公诉工作会议和侦查监督改革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加强和改进批捕、起诉工作。成功举办第八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深入探讨打击“三股势力”、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合作。积极参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等专项行动,参
与对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专项整治。1月至11月,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35587人,提起公诉1012075人。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中央“两减少、两扩大”的要求,依法决定不批捕129808人、不起诉31586人。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安保工作,上海、广东及周边地区检察机关建立联动机制,保障世博会、亚运会安全顺利举行。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加大
全面部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注重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办案效果。1月至11月,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039件42901人,同比分别增加3.1%和7.8%,起诉率、有罪判决率进一步提高,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8亿余元。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渎职侵权案件立案人数同比增加10.1%。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和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专项报告。成功举办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大型展览,吴邦国、贺国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和近10万国家工作人员参观展览,社会反响良好。建立职务犯罪预防报告制度,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预防活动。在澳门成功举办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四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诉讼监督工作全面强化
主动争取人大支持,已有2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的决议。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狠抓薄弱环节,完善监督机制,立案监督、追捕追诉、刑事抗诉、监督纠正违法等工作加强。召开第二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明确职能定位和基本要求,强化民行检察监督。巩固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成果,重点加强对职务犯罪轻刑化问题的监督,建立一审判决两级检察院同步审查的新机制。针对执法、司法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专项监督和保外就医专项检察活动,加大清理久押不决案件力度。会同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全国监狱“清查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监管”专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保障民生取得新成效
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部署开展查办农村合作医疗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同步介入矿难、火灾等重大责任事故调查,依法打击并查处一批侵害民生民利的犯罪。认真组织开展案件评查,对确有错误的案件依法予以纠正,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涉检信访问题。深入开展涉检信访积案排查化解活动,妥善化解积案3011件,高检院派出8个工作组赴16个省(区、市)进行了督查。广泛开展大接访、大走访活动,完善12309举报电话,加强文明接待室建设,推行民生热线等便民措施,积极推进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认真贯彻修改后国家赔偿法,制定《人民检察院国家赔偿工作规定》,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司法改革的部署,中央确定由高检院牵头的7项司法改革任务已有5项基本完成,检察改革规划确定的87项任务已累计完成50项。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高检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立案监督、规范调卷程序、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等规定;关于完善民事、行政诉讼和民事执行工作法律监督范围和程序的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原则同意,相关文件将由“两高”会签下发。人民监督员制度全面推行,铁检管理体制改革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认真落实已出台改革措施,职务犯罪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等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切实加强
坚持把检察工作置于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之下,不断完善接受监督的机制。高检院开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联络专网和专线电话,制定检察新闻发布制度,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反响。更加重视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推广廉政风险防控等机制。开展扣押冻结款物专项检查“回头看”,进一步规范扣押冻结款物管理。加强巡视、检务督察工作,对浙江、陕西、四川3个省级院领导班子进行了巡视,对辽宁等10个省派驻检察室进行了集中督察。
检察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建立检察官宣誓制度,制定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和检察机关文明用语规则。开展大规模检察教育培训,推进各级各类检察人员全员培训和岗位练兵。全面实施人才强检战略,研究制定检察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组织开展全国公诉人、侦查监督检察官业务竞赛活动,评审了第二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惩防体系建设检查,顺利完成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赋予检察机关的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制定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若干规定,举办自身反腐倡廉教育展览,推行省级院检察长述职述廉和报告工作制度。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专项治理违规使用警车。
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
深入推进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开展基层检察院建设规划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制定基层检察院建设考核办法。推动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探索开展派出检察室、巡回检察等工作,促进法律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以落实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检务保障水平。积极推进检察信息化应用软件统一工作。落实科技装备规划纲要,举办检察科技装备展览,首次获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
郑红: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积极谋划2011检察工作
郑红: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积极谋划2011年广东检察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广东省检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加强检察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更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广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提高服务大局的水平。要把检察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找准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检察环节服务和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要依法打击妨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刑事犯罪,全面加强对涉及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法律监督,坚决查办和积极预防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等过程中的职务犯罪,为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研究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把做好群众工作贯穿于执法办案和涉检信访的全过程,特别是要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加大打击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犯罪的力度。制定加强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意见,加强群众观点、群众感情教育,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
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以实现“平安大运”、“平安广东”为目标,充分发挥批捕、起诉等检察职能作用,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措施,特别是要突出重点,注重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首办责任制等制度,综合采取依法处理、教育疏导、救助救济等措施,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坚持从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出发,积极参加社区矫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等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紧紧围绕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职能作用,突出办案重点,加大办案力度,确保办案质量。继续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力度,加强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全面推行职务犯罪预防报告制度。
紧紧围绕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全面开展诉讼监督能力建设专项活动,主动加强与政法各部门协调配合,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行政诉讼和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紧紧围绕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深入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认真落实中央、高检院和省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逐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问题。积极推进铁路检察改革工作、案件管理中心建设和执法档案管理系统试点,深化检察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阳光检务工作,更加主动、自觉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紧紧围绕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坚持不懈抓好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坚持教育、管理和监督,大力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认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落实《2010-2013年广东检察信息化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统筹做好全省检务保障工作,推动全省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本文刊发于《人民检察》杂志2011年第二期)
回眸2010年政法工作八大亮点
2010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国政法各项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进步、积极成效的一年。
这一年,全国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全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巩固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眸2010年,“八大亮点”浓缩了一年来我国政法工作取得的新业绩。
亮点1: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回眸】2009年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国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12月18日,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三项重点工作作出部署,省、市、县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和政法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悉数参加。三项重点工作在全国各地迅速组织开展起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形势的深刻变化,政法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必须着力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掌握政法工作主动权。
三项重点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在各地深入扎实地开展,成为今年政法工作的最大亮点。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探索建立“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机制,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专项攻坚活动”,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推出“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积极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破解“两新组织”和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难题„„各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为突破口,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各地政法机关在提高执法能力、细化执法标准、强化执法管理监督上下功夫,网上执法办案、执法质量考评、执法档案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
各地全力推进的三项重点工作,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政法机关的行为和形象,更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幸福与安康。
亮点2:司法体制改革整体推进
【回眸】今年10月1日,旨在规范法官刑罚裁量权的两个指导性文件《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正式在全国范围内试行。这意味着刑事案件审判中,量刑活动从“估堆”走向量化,从模糊走向清晰,从难以评估走向可以估算,法官量刑的裁量权向着更加规范,量刑过程向着更加公开大大迈进了一步。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政法机关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我国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扎实有序、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中央确定的60项改革任务,两年来已累计完成48项。
“今年先后召开了8次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汇报会,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加强了对改革事项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专家学者和政法机关、基层一线的意见,保证了相关改革项目的如期完成。”中央司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回首今年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历程,人们看到:政法机关在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加强执法司法监督、确保执法办案质量、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量刑规范化改革、完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完善律师制度等多项改革意见。针对长期困扰司法机关的人财物保障难题,加快了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司法机关职务序列改革、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步伐,形成了相关意见,有的已经开始实施。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公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亮点3:涉法涉诉信访积案评查
【回眸】河北整合资源,整合力量,探索建立政法机关联合接访中心,实施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模式。目前,天津、辽宁、江苏、河南、湖北、重庆、陕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已经在省一级建立了联合接访中心,一些重点地市依托当地信访接待大厅,实行了政法机关联合接访,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3月底,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现场会,对全国政法机关集中开展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评查活动作了全面部署。这是深入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各地坚持边排查边化解,逐案落实包案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逐案查找症结、制定措施、明确时限,综合运用法理情等多种手段,既注重解决法律诉求,又积极化解“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容易滋生腐败和发生违规违法的案件,各地客观公正地进行审查评议,认真查找问题,分清是非,依法处理。
9个月来,经过各级政法机关的努力工作,化解息诉了一批案件,评查纠错一批案件,全国涉法涉诉信访总量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目前,政法各系统信访案件终结机制已初步建立起来。
亮点4:执法办案全程录音录像
【回眸】今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两个证据规定”对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提出严把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责任关,确保把每一起刑事案件都办成铁案,以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两个证据规定’的出台,有利于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强化程序证据意识,提高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进而防范冤错案的发生。”社会各界对此普遍认同。
在执法办案中,确保认定事实和采信证据上不出任何差错,这对司法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于是,在讯问、拘押、庭审、监管场所实行全程录音录像,成为今年各级政法机关大力推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完善法庭记录方式,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于今年8月印发《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规定明确要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第二审程序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应当对庭审活动全程同步录音或者录像。
从2006年3月1日开始,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逐步推进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如今这项工作已在全国检察机关普遍推开。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落实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完善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地,一线公安民警都会随身携带“执法警务通”,全程记录执法过程,不仅维护了老百姓的权益,也有效保护了民警自己。
亮点5:“扫黄风暴”力度空前
【回眸】家住北京“天上人间”附近的杨大爷得知,“天上人间”因涉黄被整顿,他连声叫好。近一段时间,不少群众明显感受到:淫秽色情犯罪活动有所收敛。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从今年6月开始,一场打击淫秽色情的“扫黄风暴”席卷全国,并取得初步成效,全国10月份涉黄案件同比下降18.4%,北京市涉及卖淫嫖娼的警情下降幅度达56%。
今年6月13日,全国公安机关启动“2010严打整治行动”。随即,全国治安系统组织开展以打击卖淫嫖娼、淫秽表演等淫秽色情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的打击黄赌毒专项行动。为了实现打得“稳、准、狠、深”,公安部从全国抽调专业侦查人员,组成27个暗访组,对北京等4个直辖市、河北等20个省(区)的651家娱乐服务场所进行集中暗访检查。结果令人惊诧:虽然各地都在“扫黄”,但娱乐服务场所内卖淫嫖娼、淫秽表演等问题依然突出。7月27日晚,全国公安机关雷霆出击、集中行动,打击淫秽色情违法犯罪活动的“扫黄风暴”迅速席卷全国。
互联网“扫黄”行动也在同时进行。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全警联动、综合整治,集中开展了打击网上赌博和网上淫秽色情犯罪专项行动,取得了突破性战果。经过公安机关持续不断的清理整治,网上违法信息传播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今年警方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战役还有:开展扫黑除恶、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犯罪等专项行动,形成对假币、假发票、银行卡犯罪围剿之势,让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亮点6:警民互动进入微博时代
【回眸】今年11月22日夜,柬埔寨发生严重踩踏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如果发生了踩踏应该如何应对?23日11时12分,河北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公安网络发言人”第一时间发布踩踏事件中的防范措施和自救方法。这条微博很快就引起了网友关注,短短三四个小时,就有数千条转发。
今年2月底,广东省肇庆警方在网上首开微博,直播“警察故事”,聆听坊间民意。随即,广东21个地级市及江苏、北京、山东、河北等地警方也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微博群,开启了警民互动的新窗口。目前,已有500余家公安机关在新浪网开设了微博。网友将一系列公安微博统称为“围脖110”。有评论认为,警方开微博拉近了警民距离,实现了市民和警方的零距离接触。
江苏常州天宁警方在微博上悬赏10000“Q币”缉拿犯罪嫌疑人、厦门杀害女儿抛尸大海的狠心父母被网友协助警方缉拿归案„„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公安微博”不仅在推行警务公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方面起到作用,更在侦破刑事犯罪案件上体现出了威力。
“织围脖”与网民互动悄然出现在法院。10月8日,上海各级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首开微博,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社会发布各类信息。
权威人士认为,从政法机关普遍设立新闻发言人有效引导舆论,到政法机关纷纷开通微博,问政于民、互动交流,说明政法机关以多种顺应潮流的方式,搭建民意沟通的平台,网络问政渐成常态。
亮点7:深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回眸】今年11月27日、12月4日和11日,30多万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先后走进考场,参加全国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统一考试,标志着“双大”活动已进入考核验收阶段。今年1月司法部部署开展全国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以来,广大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职业道德进一步强化,民警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深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执法司法为民措施,推进政法事业发展,仍然是今年政法机关的主旋律。
人民法院面对持续增多的诉讼案件,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完善司法救助机制、写好裁判文书、推行巡回审判等扎实有效的便民措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检察院开展“恪守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检察队伍的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检察机关社会形象和执法公信力。公安机关加速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已成新时期人民警察的执法理念。司法行政系统扎实开展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亮点8:世博亚运安保万无一失
【回眸】今年10月31日晚的上海,华灯璀璨,分外动人,随着246面参展方旗帜的徐徐落下,运行184天的上海世博会终于精彩落幕;12天后的广州之夜,五星红旗在珠江海心岛冉冉升起,为期15天,由45个国家和地区、970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第16届亚运会拉开帷幕。无论是世博会还是亚运会,安保工作的答案只有一个:圆满!
时间跨度长达184天,参观客流超过7000万人次。上海世博安保这一旷日持久的战役,比拼的已不单单是人力、财力和物力,还包括机制、意志乃至理念。世博期间,上海4.7万名警察全天候冲锋在一线,对各类犯罪持续保持了强有力的打击。安保与服务相辅相承,上海政法部门推出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让广大群众充分体会到了他们的诚意、善意和努力。
世博安保的万无一失,也离不开“环沪护城河”机制。当上海世博会在黄浦江畔精彩演绎时,江苏、浙江等周边多个省联动,政法综治干部挥洒着汗水,他们严之又严、细之又细,为上海世博会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外围安全屏障。
在广大公安民警辛勤汗水的浇灌下,亚运安保也摘得了平安“金牌”。广东警方投入大量的安保力量,落实水陆空立体防控措施,确保亚运会开闭幕式的万无一失。
第五篇:曹建明·全国检察长会议讲话摘要
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据《检察日报》)
2011年12月22日,全国检察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摘要如下:
【2011年检察工作回顾】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检察事业加快改革发展的一年。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完善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着眼于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特点,组织各级检察机关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召开第十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化对检察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特别是突出强调牢固树立“六观”、自觉践行“六个有机统一”、切实做到“四个必须”,丰富和完善了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思路,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新局面奠定了扎实基础。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
认真分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围绕中央稳物价、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完善和落实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措施。积极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和商业贿赂专项治理,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专项监督活动,加大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犯罪的打击力度,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部署开展预防和查办干扰、破坏选举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保障地方换届选举工作健康进行。
三项重点工作机制建设深入推进 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三项重点工作机制建设深入推进。我们坚持把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作为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大力推进制度和机制建设。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系统提出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工作原则和具体措施,积极探索参与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服务管理的方法途径,就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检调对接、检察法律文书说理、刑事被害人救助、舆情引导及应急处臵、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等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努力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群众工作更加扎实
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组织开展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深入开展集中化解涉检进京重复访和案件评查工作,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把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参与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活动,批准逮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嫌疑人1801人、提起公诉1254人,查处涉嫌渎职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120人。重视建立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推行视频接访和网上举报、信息查询等便民利民措施,稳步推进和规范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积极开展巡回检察。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加强检察门户网站建设,组织“大检察官系列访谈”、“检察官在线”等活动,首次邀请港澳人士参加高检院检察开放日活动。
法律监督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更加注重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的有机统一,完善执法办案考评机制,各项法律监督工作整体推进。一是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深入开展反分裂、反颠覆、反恐怖斗争,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1月至11月,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37736人,提起公诉1069280人。二是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平稳健康发展。突出办案重点,加大办案力度,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1616件43265人,其中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475人。严格执行“两个证据规定”,落实和规范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大力加强反渎职侵权工作,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7181件10331人,同比分别上升0.2%和3.7%;稳步推进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建设,集中开展以“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为主题的举报宣传周活动,成功举办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全国巡展,全国各级党政干部共216万人参观展览。更加重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完善和落实预防职务犯罪报告制度,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系列宣传活动,实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三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强化诉讼监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立案监督、追捕追诉、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监督纠正违法等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推进派出派驻监所检察机构建设,深入开展保外就医专项检察、看守所械具和禁闭使用情况专项检察,监督纠正了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主动争取人大监督和支持,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全部制定了关于加强诉讼监督工作的决议或决定。
检察改革稳步推进 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部署,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和《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的通知》,制定《关于强化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活动监督的若干意见》,中央确定由高检院牵头的7项司法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会同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制定《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建立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监督配合等机制。检察委员会组织建设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会同铁道部联合下发关于尽快完成铁路检察院移交工作的通知,铁检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检院成立了案件管理办公室,各地检察机关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加强对已出台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和专项督查,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等改革的配套机制。加强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修改的研究论证,及时提出立法建议。
强化检察队伍建设 公正廉洁执法水平有新的提升
扎实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党的建设。结合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优配强检察长,优化班子结构。加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相关政策的研究论证,会同中组部制定《检察官职务序列设臵暂行规定》。推行和完善检察官遴选制度,高检院首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检察官任职人选。制定检察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十二五”时期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规划,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六项重点工程,部署新一轮大规模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推进检察机关惩防体系建设,落实、完善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的意见,规范检察人员与律师交往行为,严禁在内部公务活动和交往中用公款请客送礼。高检院听取和评议10个省级院检察长述职述廉报告,对5个省级院领导班子进行巡视。一年来,对检察人员的举报数量同比下降22.3%,因违法违纪被查处的检察人员数量同比下降38.7%。
检察工作发展根基不断夯实 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为契机,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的意见》,坚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在基层活动,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抽样评估和规范化管理试点。制定《“十二五”时期检察计财装备工作发展规划》,落实市县级检察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障机制改革要求,修订“两房”建设标准,制定《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建设标准》。制定实施《“十二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加快开发检察业务统一应用软件,更加重视检察科技装备建设,检察工作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
【2012年检察工作主要任务】
2012年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六观”和“六个有机统一”,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保障,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标,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水平,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一、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
(一)积极服务和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找准检察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完善服务措施。一要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二要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三要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经济建设重点领域和环节的职务犯罪。依法查办发生在国家重点投资领域、资金密集型行业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中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犯罪。继续深化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认真抓好“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南水北调工程专项预防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职务犯罪。四要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合法权益。五要依法妥善处理涉及企业的案件。
(二)积极服务和保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把关注和保障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一要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征地拆迁、安全生产、扶贫开发、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的职务犯罪,继续抓好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着力推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要积极研究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涉农检察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农民权益、危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深入开展集中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专项工作,保障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三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长效机制建设,增强公开性、执行力和可持续性。健全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推进视频接访、联合接访、下访巡访等工作,加强民生服务热线、查询服务窗口、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和“阳光检务”信息平台等建设。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和征求意见制度,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密切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积极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坚强保障。一要依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二要依法保障文化事业、产业健康发展。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以及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依法查办和积极预防文化领域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执法管理中的职务犯罪。三要依法促进诚信建设。依法打击诈骗等犯罪活动,健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机制,推动检察机关与有关社会征信管理系统联网对接,促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四要依法促进社会公共道德建设。把维护公共道德作为执法办案的重要价值追求,加大对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行为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妥善处理相关案件,加强诉讼监督,使执法办案过程成为惩恶扬善的过程。五要依法促进廉政文化和法治文化建设。
二、全力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要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加强检察机关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一)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拐卖儿童妇女等犯罪。依法打击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以及“黄赌毒”等犯罪。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促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二)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的社会管理。一要积极参与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严格依法掌握涉罪外来人员逮捕、起诉条件,促进平等适用不批捕、不起诉。推动建立管护帮教基地,探索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流动人口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二要积极参与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刑释解教人员进出监所评估、衔接管理、安臵帮教、定期回访等工作,使其尽快融入社会。加强对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防止和纠正脱漏管,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积极参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试点,推动建立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提升教育矫治效果。三要积极参与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试点探索对涉罪未成年人捕、诉、监(监所监督)、访一体化。重视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未成年子女的关爱,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四要积极参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五要积极参与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依法打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促进网络信息规范有序传播。加强检察门户网站和网评队伍建设,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三)积极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推动社会管理主体依法服务、依法管理。一要加大预防和查处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力度。二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长效机制建设。落实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健全与有关部门的联席会议、案件咨询、重大案件情况通报等制度,加快推进“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认真开展调查处理举报、建议移送案件、立案监督等工作,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行社会管理职责。三要积极推动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认真分析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风险漏洞和制度缺陷,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对策建议。完善和落实检察建议反馈、跟踪回访等制度,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警示、预防、督促、规范等作用。
(四)更加注重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切实把排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纳入执法办案各个环节,努力从源头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要认真贯彻“两减少、两扩大”的要求。加强与公安机关等部门的沟通,统一执法尺度,减少不必要的羁押。二要加大涉检信访工作力度。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高度重视初信初访,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建立上下级检察院共同处理重大涉检信访案件制度,完善重信重访案件公开听证、涉检信访终结等机制,探索建立涉检信访救助基金,全面推进案件评查工作。三要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落实检调对接、法律文书说理、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刑事被害人救助等制度,及时妥善化解进入检察环节的矛盾纠纷。全面推行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主动做好隐患排查、风险防范和矛盾化解工作。
三、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全面加强和改进法律监督工作
要高度重视、主动适应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抓好各项执法办案工作,着力提升监督水平和实效,推进司法公信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批捕、起诉工作。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办案水平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批捕、起诉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一要认真落实“两个证据规定”。二要完善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办案期限预警等机制,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批捕、起诉阶段为盲、聋、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三要建立常态化的批捕、起诉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坚持对捕后撤案、不起诉、无罪案件进行逐案剖析,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和专项检查,严格错捕、错诉的认定和责任追究。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一要切实加大办案力度。加强举报工作,强化举报线索评估、研判和管理,完善不立案线索审查、复核制度。积极推进侦查信息、执法信息共享和公共信息快速查询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快捷高效安全的侦查信息查询系统。完善侦查指挥体制,依托检察专线网加快侦查指挥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区域侦查协作机制。大力推进侦查手段现代化建设,切实转变侦查方式。二要进一步加大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力度。制定重大复杂案件专案调查规程,推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干预查处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案件处理机制,制定渎职案件适用法律和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等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努力在解决渎职侵权犯罪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上取得新成效。三要进一步规范侦查活动。制定初查工作规定,规范初查程序和措施。改革案件分级管辖制度,规范上级院对下交办案件和指定异地管辖程序。推进办案工作区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办案安全责任制和预案审批、看审分离等办案安全防范制度。四要深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推进侦防一体化机制建设,综合运用宣传教育、预防咨询、预防调查、检察建议等措施,深入开展个案预防、类案预防、行业预防。组织预防职务犯罪巡讲和宣传,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传优秀短片和公益广告评选活动。推进职务犯罪预防教育进党校和行政学院工作,加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建设,落实预防职务犯罪报告制度,推动建立社会化预防工作格局。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诉讼监督工作。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要求,切实在加强薄弱环节、提高监督质量、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功夫,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一要落实和完善强化诉讼监督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对不该立案而立案进行监督的条件、范围和程序,完善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工作机制,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规范量刑建议的范围和标准,严格执行职务犯罪案件一审判决上下两级检察院同步审查制度。改革和完善不服法院生效刑事裁判申诉案件办理程序,强化检察机关内部制约。建立健全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制度,探索对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的监督,完善纠防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工作机制,落实监管场所被监管人死亡检察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赔偿法,稳步开展赔偿监督,切实维护赔偿请求人合法权益。二要大力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第二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精神,规范民行检察监督行为,推进民行检察改革,加强民行检察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民行检察工作水平。围绕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继续推动完善民行检察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措施,积极稳妥开展民事执行监督试点和督促起诉、支持起诉工作。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推动解决民行检察工作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三要不断增强诉讼监督实效。正确处理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与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的关系,注重监督措施运用的适当性、有效性,注重各种监督手段的综合运用和有效衔接,注重监督意见的跟踪落实,注重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四、深入推进检察改革,增强检察工作发展活力 明年是全面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部署的重要一年。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强化工作措施,加强检查评估,狠抓任务落实,确保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面落实已出台改革措施。特别是要严格落实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程序改革,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确保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质量。坚决按照“全面、全部、全程”的要求,落实和完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侦查监督、公诉部门要加强对同步录音录像的审查。继续推进铁检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死刑复核法律程序改革,建立和完善死刑复核法律监督机制。
(二)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适应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修订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完善执法办案程序规则、质量标准、监督制约办法等相关业务工作制度。针对执法中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整顿,逐步形成解决突出问题、规范执法行为的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执法办案考评工作,推行检察人员执法档案制度,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对执法不规范导致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
(三)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以检察信息化为依托,积极构建统一受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的执法办案集中管理机制。要正确处理案件管理与案件办理、监督与配合、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抓紧开发案件管理软件,构建案件办理、管理、统计一体的技术平台,实现办案网上运行、网上监督、网上考评。
(四)做好新一轮检察改革调研论证和检察理论研究工作。重点围绕进一步健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措施,提高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健全检察机关组织体系,优化检察职权配臵,强化自身监督制约,完善执法管理、队伍管理和保障管理机制等问题,加强对检察改革的前瞻性研究,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进程,集中力量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以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的修改进行研究论证,及时提出立法建议。
五、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坚持以公正廉洁执法为核心,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自身监督,夯实基层基础,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一)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广泛开展忠诚履职教育、执法为民教育、公正执法教育和廉洁从检教育。要加强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和落实,突出检察实践特色,坚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第十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结合。促进检察人员牢固树立“六观”,自觉践行“六个有机统一”,切实做到“四个必须”。要大力表彰和宣传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推动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市、县级检察院为重点,加强新任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切实提高准确把握大局、驾驭复杂局面、严格依法办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强化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全面落实巡视、任前双重谈话和诫勉谈话、个人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等制度。高检院将继续组织省级院检察长述职述廉和报告工作,对已巡视省级检察院反馈意见落实情况进行回查。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认真做好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
(三)深入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一要进一步深化检察队伍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司法规律和检察工作实际的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机制,健全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完善新进人员考试录用办法,进一步落实检察官遴选制度,加大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检察官任职人选工作力度。规范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臵。二要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启动第三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评审,完善检察业务专家管理制度。实施青年检察官育才工程,加强实践锻炼和出国(境)培训。探索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双语检察人才培训基地,加大对西藏、新疆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中青年业务骨干培训力度。三要全面启动新一轮全员轮训。重点抓好执法办案一线人员培训和基层检察人员全员轮训。推进检察教育培训改革,完善检察教育培训体系,研究制定岗位素能标准和分类培训大纲,广泛开展实务技能培训和竞赛。提高教育培训基础保障水平。完善和落实西部巡讲、流动课堂等制度,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培训支持力度。
(四)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决定,全面部署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工作,发展和繁荣先进检察文化。深入践行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职业行为基本规范,健全和落实教育、宣传、自律、监督、考核并重的职业道德实施机制。大力宣传富有时代精神的检察英模和先进典型。重视机关和派出机构办公场所法治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具有检察特色的院史陈列室、图书馆(室)、“文化墙”等文化设施建设,推出一批检察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检察文化陶冶情操、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作用。统筹整合各类检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检察文联和检察媒体的作用,增强检察文化软实力。
(五)切实加强纪律作风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惩防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项工作。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项目、科技装备采购、信息化建设经费开支的监督,推进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检务督察工作机制,严格执行警车、公务用车管理规定以及“禁酒令”等各项禁令和纪律规定。突出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探索实行重大工作部署专项督办制度。严肃查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完善重大案件剖析和通报制度,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
(六)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专项报告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基层基础工作。一是着力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全面落实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新一轮基层检察院建设规划。稳步探索和推进派出基层检察室职能规范化、机构正规化、运行标准化、队伍专业化、保障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工作水平。二是着力加快科技强检步伐。全面推进检察技术基础平台、信息化应用、办案辅助、安全保密、科学标准“五个体系”建设,积极参与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加快研发和推广检察业务统一应用软件。以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为重点,加强检察科技装备建设。建立检察科技建设、应用和管理标准体系,出台检察技术协作办案规定,完善检察技术与各项检察业务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三是着力提高检务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十二五”时期检察计财装备工作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中央政法经费保障体制和投资保障机制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检务保障工作机制。各省级院要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制定实施新的市县级检察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制定实施检察机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动以“两房”为重点的办案办公条件全面改善,配合做好基建债务化解工作。推进检察援藏、援疆工作,落实对口援助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强化经费管理,积极推进预算、财务公开和内部审计,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工作程序,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创建节约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