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2010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2010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于今年10月20日至24日举行。在10月11日2010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市服务“两会一节”领导小组(组委会)常务副组长(副主任)吕洁介绍了第十二届民歌节总体筹备情况。
2010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期间我市共计划安排活动63项,包括文体、经贸、旅游三大类,比2009年增加活动29项。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广,在保证精品的同时,还突出本土特色,体现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充分展现我市大文化和大经贸盛况,将为“两会一节”营造喜庆、热烈、隆重的氛围。
一、文体活动“六大看点”
(一)壮美磅礴大合唱——开幕晚会《大地飞歌·2010》
10月20日晚上举办的开幕晚会《大地飞歌·2010》由南宁市大型活动办公室、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曾担任2006年、2007年《大地飞歌》晚会舞蹈总监的国家级导演姜钢任总导演,邀请著名策划人朱海参与策划,舞美设计由沈庆平担任,灯光设计由刘文豪担任,音乐统筹由吴军担任,主创班子实力雄厚。大地飞歌公司担任总制片,北京派格太合公司担任晚会的执行制片。今年开幕晚会将告别民歌广场,移师南宁城市新标地——广西体育中心,空间和时间的新节点将锻造民歌盛宴新起点。
开幕晚会呈现五大亮点:
一是晚会创意有新拓展。晚会策划突出了“我与民歌共成长”的核心主线,围绕“民歌”主题,坚持传承和创新,贯穿大腕云集、流光溢彩、漫天焰火、万众欢腾的理念,分别由“红歌永流传”、“青春备忘录”、“五洲快乐风”、“民歌中华情”四大版块组成。每个版块通过精心策划,让观众一起品味不同时代的民歌情结。“红歌永流传”以红色经典歌曲为主,经过全新包装呈现流行风格,与观众们一起感受辉煌;“青春备忘录”展示历代校园民谣,更有原创歌手登台亮相,与观众共同回味青春岁月;“五洲快乐风”展现东盟、亚洲及世界各地的民歌风采,不同歌声唱响世界同一心声;“民歌中华情”将中华经典民歌重新编配,展现别样经典,让观众与中华传统民歌一起成长,其中广西色彩围绕经典刘三姐,展示绚丽的广西民歌,让人感受壮乡歌海的迷人魅力。今晚晚会还特别推出两首新歌,一首是歌唱南宁的歌曲《南宁的风》,另一首歌曲是《为生命歌唱》。
二是立体舞台绚丽展现。晚会场地移师广西体育中心,新场地带来舞台创意新灵感。舞台搭建首次采用壮乡山坡屋檐层次美为重要元素,同时加入时尚元素,彰显时代特色。舞台气势恢弘,整体呈山坡形状,面积占据整个体育场的三分之一,高度达三四十米;同时突破空间限制,舞台上设置多个活动立体组合,随着组合的移动和变换,从而构成明暗、大小、局部与整体的多样对比,让观众享受到更强烈的舞台视觉冲击。
三是高新技术强势助阵。晚会将大规模运用高科技手段,利用彩砖、高空威亚、数码灯等全新的技术,使晚会营造出大纵深、立体化、天马行空般的视觉空间。其中高空威亚技术首次在民歌节舞台上亮相,届时借助威亚在广西体育场上空营造出的多层次性,将掀起现场的高潮效应。同时,具有神奇视觉效果的多媒体数码灯大量运用,也将给民歌节舞台营造空透迷人的梦幻感,实现大空间舞台的造景与色彩变换。
四是大腕云集阵容强大。晚会明星阵容呈现“跨界融合”的特点,“国际大腕”、“港台腕儿”、“民歌代表人物”、“内地一线流行歌星”等明星将共同闪耀登台。今年开幕晚会将邀请的明星有:国内歌手谭晶、孙楠、柏文、老狼、吕薇、姚贝娜;港台歌手陶喆、潘玮柏、齐豫、叶加修、王梦麟、南方二重唱;同时充分展现广西民族元素,广西籍歌手严当当、陈春燕、弦子、胡夏,以及本土乐队焦点乐队、哈嘹组合等将倾情演绎;更有外国演员俄罗斯跨界歌唱家维塔斯、《蓝色多瑙河》原唱维也纳合唱团以及部分东南亚演员前来助阵,晚会星光灿烂,大腕云集。
五是本土军团闪亮登场。晚会舞蹈及合唱演员改变过去“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模式,大量启用本土舞蹈及合唱演员,其中800多名群众演员出自南宁市艺术剧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邕江大学、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等单位,大量出色的本土演员为民歌节舞台呈现更多壮乡风情。
(二)首届南宁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
为了给即将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营造良好氛围,今年3-10月,我市举办了首届南宁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活动。此次活动的参赛节目内容健康,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风尚,特别是反映具有乡村社区特色自编自演的新创作节目,并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着重突出欢乐、喜悦、和谐、富有乡土气息。目前全市共开展大展演活动系列文艺演出1370多场,参与群众达82万多人次,为民歌节营造了热烈、喜庆、和谐的氛围。
(三)欢乐和谐多声部——“绿城歌台”群众文化活动
绿城歌台——广场文化活动是民歌节文化活动中群众参与性、互动性最强,观众最多,最能体现国际性,民族性和节日欢乐的一项活动,由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大地飞歌公司承办,各县区各相关单位协办,今年将在南宁市各县区、校园、社区设置14个歌台。外国演员参与演出作为“绿城歌台”活动的一大亮点,届时将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16个国家的近百名外国艺术家到各歌台演出,有代表埃及几千年文明的埃及国家民间音乐艺术团,有以轻松、诙谐、幽默的新颖方式演绎奥地利传统民歌的奥地利斯特扎玛乐队,也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艺术团,歌舞结合,“绿城歌台”将真正成为一片欢腾的歌海。
(四)典雅别致小夜曲——《美在广西—广西青年歌手演唱会》
彰显本土创作力量,打造广西本土歌手,推介广西文化发展的成果,2010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以“广西歌手唱广西”的方式隆重推出《美在广西——广西青年歌手演唱会》。演唱会由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广西文化厅共同主办,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承办。晚会将以大乐队现场伴奏的方式,选取不同风格的曲目,以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等不同唱法,以独唱、二重唱、三重唱、小组唱、合唱等形式进行。届时来自自治区歌舞团、广西艺术学院、南宁市艺术剧院的青年歌唱演员将集体亮相,陈春燕、廖鸿飞、危瑛、袁泉、何梦苓、舒春秀等广西乐坛新秀将为观众带来一场高雅愉悦的视听盛宴。
(五)中外通融多重奏——外国艺术家专场演出
体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国际性,展示南宁市更加开放和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气质,民歌节传统活动之一外国艺术家专场演出,让远道而来的各国艺术家充分展示其艺术、风情、友谊,让中外客人尽情感受中国的艺术魅力和各国多姿多彩的异域情调,让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大舞台真正体现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的巨大魅力。
(六)2010年南宁“中国石化杯”国际田联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暨第五届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
与往年不同的是,体育活动是今年民歌艺术节期间的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南宁“中国石化杯”国际田联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将于10月16日举办。与此同时,第五届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也将一并举行。作为国际田联最高级别的年度单项赛事,这项比赛是首次在中国举办。锦标赛设置了男、女个人半程马拉松及团体半程马拉松两个比赛项目;大众赛设置男、女半程马拉松,男、女10公里、4公里健康跑三个比赛项目。目前,锦标赛已经有41个国家62名官员和160名专业运动员参赛;大众赛有日本、越南、肯尼亚、南非、香港、澳门和境内各省市、广西区内和南宁市专业队及长跑爱好者约15000多人报名。
二、经贸活动精彩纷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运行、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市为完成签订投资项目合同金额150亿元,签订商品购销合同150亿元的“双150亿元”工作目标,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两会一节”期间,我市将积极组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投资促进系列活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同时继续举办南宁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010年“两会一节”南宁市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市领导会见国内外重要客商、政策咨询和项目对接洽谈会等重点经贸活动。宾阳、武鸣、江南、良庆、高新区、经开区也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专场推介会和投资考察活动。同时我市也计划邀请1100名国内外重要客商参加“两会一节”系列活动,主要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央企业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和大集团的负责人,东盟、日韩、欧美和港澳台地区等境内外商(协会)代表,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代表参会。
此外,还将在南宁华南城会展中心举办2010年首届中国—东盟轻工产品展览会,本届中国—东盟轻工产品展览会是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南宁市商务局、江南区人民政府和南宁华南城有限公司具体承办的一个国际性轻工产品展览会,展会定于2010年10月20日—24日在南宁华南城会展中心举办。本届轻工展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614个标准展位,设香港产品展区、台湾产品展区、华南城组团展区、工艺礼品展区、数码通信展区、政府组团展区、东盟特色商品展区等七大展区。同期,还将举办华南城—东盟汽车展销会、“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千人签名等活动。预计本届展会将有来自海内外参展商600多家,专业采购商2000多人,观展观众10万余人次。
三、旅游活动形式多样
2010年10月16日—10月24日在我市江南区邕州老街举行的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是今年旅游项目的重要活动之一,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配套活动,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自2000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成为我市一个重要节庆名片!它在弘扬南宁美食文化,丰富南宁美食文化生活,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美食,促进了南宁旅游、餐饮行业的发展!本届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将在历届良好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进一步丰富美食、旅游、文化三大内涵。
今年会场共设5个展区:东南亚特色美食展区、中华民族精品美食展区、现代餐饮原辅料(农副产品)展区、旅游景区节庆展区、邕州老街画廊文化展区,共198个标准展位。
主要活动内容有:开幕式、美食之景世界马蹄糕王品尝会、东南亚特色美食展、中华民族精品美食展、现代餐饮原料(农副产品)展、2010邕城“名菜名点名小吃”评选活动、2010邕城传统包粽子百人趣味竞技赛、南宁市首届涂鸦大赛、邕州老街街舞大赛、美食节摄影大赛、壮乡及东南亚传统民族文化展演、百姓小舞台、广西旅游节庆文化推荐展、邕州老街画廊文化展。
本届旅游美食节以“品美食 赏文化”为主题,将呈现五大亮点:一是争创美食新纪录。开幕式上,将现场展示11M长6M宽的巨型三色马蹄糕,再创旅游美食节新纪录。二是国际盛会。本届美食展区主推国际和国内各地美食风味,集中呈现东南亚美食精品;同时,积极推动各地美食在南宁入乡随俗、融会贯通,以其发扬光大,打造南宁美食天堂。三是民族特色。通过中华民族精品展、2010邕城“名菜名点名小吃”评选活动,推广具有民族与地方特色的壮乡美食品牌和餐饮名店。四是节庆盛典。通过举办广西旅游节庆推荐展、邕州老街街舞大赛、壮乡及东南亚传统民族文化展演、南宁市首届涂鸦大赛、百姓小舞台等活动,促进广西各地旅游景区节庆活动的挖掘、推广与发展;同时,促进城区、社区节庆文化开展。五是全民参与。以中国传统的包粽子活动为载体,开展大型互动式趣味竞技比赛;首届涂鸦大赛、百姓小舞台等活动,也都是通过市民直接参与,并进行选拔,来提高各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除了举办传统的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外,“两会一节”期间我市还举办如西乡塘区第二届香蕉旅游美食节、良庆香火龙节、青秀区伶俐镇渌口坡“百家宴”活动、龙虎山第五届原生态板粟美食节、大明山登高旅游节等系列旅游活动,广大中外客人将有更多的旅游去处,享受到更多的节日欢乐。
第二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预演观后感
昨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广西体育馆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预演,我高兴极了。哪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预演这么不给力,竟然有许多明星没有来,比如说像李宇春啊、凤凰传奇啊、韩庚等大牌明星都没有来,真是太失望了……
不过昨日的预演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到来,看来这些观众是想先睹为快,尽早知道开幕式到底有何精彩之处。昨晚,有相当多的观众是冲着众多的歌星才前往观看开幕式预演的。因为有好些歌手、明星没有出现,现场虽然还是井然,但明显大家都非常失望。来了的明星受到热烈追捧,没来的观众用大声的叹息回应。因为那些替身真是太神经了,10首歌里就有7首是替身唱的,而且他们只有3个替身,替身唱也就算了,问题是他们竟然没有女替身,所以女明星的歌都是一个穿紫衣服的男替身唱的,当时我就无语了,毕竟女人的歌怎么能让男人来唱呢?我就搞不懂了,唉……
今天我真想去看一看正式演出,可惜爸爸不同意,真是太可惜了!
第三篇:2011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文化活动情况简介
2011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文化活动情况简介
2011年10月,第十三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在收获的金秋如约而至。十二年一轮回,站在新的起点,2011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坚持民族性、国际性、现代性、艺术性和群众性,不断提升民歌节的气质和品位,开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新篇章。
今年民歌节的主要文化活动共有5大项:
(一)第二届南宁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4月——12月)
(二)“大地飞歌〃2011”民歌大赛(5月—9月)
(三)《大地飞歌〃2011》开幕晚会(10月21日晚)
(四)外国艺术家专场晚会(10月22日晚)
(五)“绿城歌台”群众文化活动(10月22日—24日)
一、欢乐和谐扬新貌——第二届南宁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
第二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作为2011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南宁日报社、南宁市文学 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协办。2010年首届大展演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在此基础上,第二届大展演活动范围更广、参与面更宽、形式更活跃。活动包括各地初赛、县区复赛和全市决赛等环节,全面推进首府南宁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全市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2011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营造热烈、喜庆、和谐的氛围,大展演将在12月份进行最后决赛。
二、雏鸟新声惊八桂——“大地飞歌〃2011”民歌大赛 打造本土闪亮民歌新星,创作百姓喜爱经典民歌,2011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隆重推出了“大地飞歌〃2011”民歌大赛,大赛由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广西电视台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大地飞歌公司、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等单位共同承办。民歌大赛历时5个月,以本土选手唱民歌的方式,在全区14个地市举行海选,为广大民歌爱好者搭建展示平台,为民歌节开幕式晚会挑选优秀选手。大赛期间同时邀请国内外一流的当红民歌明星担任评委或指导老师,提升南宁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今年民歌节造势预热,使大众的民歌热情在开幕式晚会上一触即发。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激烈的初赛,八桂大地已被民歌的热情所感染,目前民歌大赛已进入最后的决赛阶段,将于9月30日晚在广西电视台直播室现场直播6强进3强的决赛“终极盛典”,让广大观众共同见证民歌新星绽放时刻。
三、水远情长谱华章——《大地飞歌〃2011》开幕式晚会
2011年开幕式晚会由东方歌舞团著名编导、国家一级导演、2008奥运会闭幕式执行副总导演、2010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锦绣壮乡》总导演章东新执导,由央视著名策划人秦新民、香港著名舞美设计师周炳坤、东方歌舞团著名灯光师沙晓岚、著名音响调音师何彪等组成的主创团队,由北京派格太和公司整体运作。主创团队在秉承十二届民歌节优秀理念的基础上,首次以“水”为主题,运用唯美通透舞美设计,为观众呈现一场美轮美奂的民歌盛宴。
开幕式晚会新轮回盛大亮相:
一是晚会整体创意新。以民歌大赛作为开幕式晚会激情起点,以“水”为主题,锻造全新民歌理念。开幕晚会共分为五部分,一是序幕《水从天上来》;二是上篇《水之美》,主要展现广西壮乡无限风情,充分体现壮民族的清秀灵动;三是中篇《水之情》,充分展现东盟各国以水相连,因水传情的美好情怀;四是下篇《水之梦》,展现海洋战略以水为媒,因水圆梦;五是结束篇章《奔流向大海》。各篇章共由三个全新仪式衔接而成,并由统一的宇宙田园风格背景音乐串联起来,背景音乐既可独立成章又一脉相承,在创新中展示东盟情怀、国际潮流,以真情实感,充分实现全场互动。二是流动性情景式舞台新。晚会首次艺术呈现流动性情景式舞台,充分利用三维空间,突出绿叶、水滴等元素,配合梦幻视频、超炫火焰,营造出天水瀑布人间仙境、璀璨玉树琉璃穹顶、水母浮游海底幻影等梦幻场景。配合流动舞台,服装设计上,将以“水”元素为创作灵感,融合民族元素,并充分运用高科技,使服装在表演过程中呈现多重变化,创造耳目一新之感。更有焰火特效与演员动作相配合,一触即发,制造全场高潮迭起。
三是大腕草根明星交相辉映新。开幕晚会明星大腕云集,星光璀灿。主持人阵容将拟由央视著名主持人周涛领衔;演员阵容强大,港澳台明星有陈奕迅、信,马来西亚光良等,更有法语系乐坛天王级唱将、经典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首席男主角GAROU等欧美大牌明星。而在“中国达人秀”中蹿红的本土明星卓君也将现身舞台,会同民歌大赛中挑选出来的本地优秀选手,与廖鸿飞等一起组成强大本地演员军团。晚会主创团队将充分通过大腕与草根明星互动交融,全力为观众营造绕梁之音。四、四海宾朋竞风流——外国艺术家专场演出 体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国际性,展示南宁市更加开放和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气质,民歌节传统活动之一外国艺术家专场演出,将于10月22日晚在南宁人民会堂上演,届时将有来自五大洲的14个外国艺术团登上演出的舞台,远道而来的各国艺术家们将充分展示其艺术、风情、友谊,让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大舞台真正体现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的巨大魅力。
五、载歌载舞闹邕城——绿城歌台广场文化活动 绿城歌台——广场文化活动是民歌节文化活动中群众参与性、互动性最强,观众最多,最能体现国际性,民族性和节日欢乐的一项活动,由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大地飞歌公司承办,各县区各相关单位协办,今年将于10月22日—24日期间在南宁市各县区、校园、社区设置16个歌台。外国演员参与演出作为“绿城歌台”活动的一大亮点,届时将有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14个国家的近百名外国艺术家到各歌台演出,歌舞结合,“绿城歌台”将真正成为一片欢腾的歌海。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第四篇: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格明福
审美人类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倾向于把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找出美学研究的新方向。该学科用人类学的方法和概念系统来研究和阐释美学问题和审美现象,即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种族、民族在审美习惯、审美制度、审美传统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这一理论倾向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学理上的需要,可能解决困扰学术界的美学危机问题。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审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期做出有益的阐释。
民歌,又叫民间歌曲,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植根于民间,植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美学上民歌以任性而发和准确地复制文化传统的特殊基因为特征。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以及文化关系、审美关系的诸多变化,民歌本身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民歌的现代发展问题成为音乐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大量的争议,如民族性的怎样成为世界性的?民歌的现代唱法是否会改变其文化基因?具有民族个性的美与现代的美是否相融,怎样把握其美学意义?等等①广西南宁市连续举办(1999、2000、2001年每年11月份)的三届国际民歌艺术节更是给人以强烈震撼,加深了人们对以上问题的争议与思考。在我看来,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清楚把握原生态民歌(传统民歌)的本质以及其与后现代语境下民歌的区别。
一、原生态民歌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民歌
一般认为,原生态民歌具有自发性、民间性、口传口授性的特点,是一种纯民间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斗争、生活、娱乐之中,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所以历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之一。这种民歌多为集体创作,民歌手人人都可以加工润色,而其口头即兴创作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受定稿限制,众多歌手的创造,体现为民歌中集体智慧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几近天衣无缝。这些特征使民歌的旋律呈现一种大众化色彩,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歌最重要的特征,即民歌之为民歌的关键所在。
根据古典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我国民歌大约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但是很遗憾,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诗经》中只记载了歌词,而没有留下旋律,而后者对于民取非常关键、以后的各个朝代所记录的民歌也是如此。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比较繁荣,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和其他楚国诗人,对楚国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称之为《楚辞》。汉武帝时,设立了专门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主要从事民间歌曲的搜集整理工作,流传至今的如“汉乐府诗”。汉魏六朝的民歌,继承了前人的优良传统。唐代民政也相当繁荣,唐玄宗时,设置了“教坊”,广泛搜集整理民歌。宋词的出现,元曲的发展,也与民歌有密切的联系。明清时代,民歌亦有所发展,反映的内客也更加丰富。可以说,各朝各代都为民歌发展做出了自己一定的贡献。当然,民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繁荣有其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就如古希腊神话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古希腊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文化不发达的条件下,演唱民歌是当时人民群众生活、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即是说,民研究的范本,但是它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里,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都已发生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对待民歌的态度也不同于以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本雅明所预言的文化艺术机械复制的时代高度发展,各种文艺形式如戏剧、电影、广播、电视、录像、录音等得到大量的普及,这使人们的娱乐形式大大增加,演唱民歌随之大量减少。在这种语境下,民歌适应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民歌的外延有所扩大。我们现在习惯于把按传统民歌的旋律坎上新词的民歌称作“新民歌”(这颇类似于中国古代根据词牌名——某种旋律的代称填词人 新填词的民歌,其改变幅度各有不同,小的可能只是改变几个音或节奏,大的可以扩充结构,适当改变其旋律。新民歌有些仍然沿用原名,有的则根据新内容改变其名称,后者如《东方红》就是根据山西传统民歌《骑自马》改编而成,《雪山放金光则是根据藏族传统民歌《弦子》改编而成等等。南宁国际民歌节中演唱的民歌就多为新民歌,与人民当代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如开幕式上的《广西好》、《梦壮乡》等就是专门为民歌节而创作的,青秀山歌台的“广西山歌擂台赛”上演唱的民歌甚至与党的“三个代表”、反恐怖斗争、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联系在一起。由于表现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需要,旋律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显而易见,“新”只是相对而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广泛流传之后,新民歌会重新成为传统民歌。如开幕式的主题歌《大地飞歌》,现在已经是广泛流传,颇似传统民歌。正是这样,每一个时期的人民都会对民歌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不同之处在于,现代人的个性意识极为强烈,“新民歌”创作中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数量都要多。
与此相联系,在这个强调个性、消解中心和崇高的时代,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可能性逐渐减小。建国以来,有很多的作曲家从民歌中吸取养料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民歌的吸收,只要旋律仍是民间的,亦可称之为新民歌。这种情况在今天尤为突出,只是由于其运用了许多现代高科技辅助手段,如配乐、灯光、音响等,容易使人把它与流行歌曲混淆,如台湾著名偶像派歌星周华健的成名曲之一《花心》,就是根据日本一首讲生命的民谣改编而成,基调由原来的悲观改为乐观,但是不知情的欣赏者一般视之为一首流行歌曲。在西方,现代主义音乐取材于民间音乐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如匈牙利现代派作曲家罗斯托克的作品就大量使用了民间音乐的素材,过分偏执的倾向于十二音系。南宁国歌的繁荣和发展符合当时人民审美和交流的需要。
与此相联系的是传统的民歌节,它在形式和功能上相对单纯,意识形态色彩相对较淡。和现代民歌节相比,它并不运用或者说无法运用一些现代高科技,没有也不可能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在功能上则更多是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和娱乐,没有太多的功利色彩,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不是很密切。进人21世纪以后,社会进入了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传统形式的民歌当然是文化人类学理论 际民歌节上演唱的民歌亦多属个人创作类型的民歌,如其主题曲《大地飞歌》,以及《走进西藏》等。在当今语境下,由于演唱民歌的减少、仅由口传口授保存民歌已经不现实。机械复制时代应以机械复制方法保存民歌,民歌集成是抢救、保存和继承民歌遗产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它通过曲谱、歌词、录音、相片、文字等各种形式的综合,把各民族各类优秀民歌以及相关资料加以保存,再运过出版、发行,广为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民歌的盛况。民歌节是保存和发展民歌的有效手段之一。
同时,在当代这种语境下,人类各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知识共享成为必然,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单线发展。这在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复杂表现形式中已有鲜明的反映。民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兼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个侧面,可以为文学、民俗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提供理论资源,深化这些学科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民歌的传播与发展必将与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而南宁国际民歌节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歌与各种高科技(舞台、灯光、音响等)以及各种音乐种类(流行音乐、美声唱法)的大融合。虽然这里涉及“明星效应”等复杂因素,但民歌本身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节
前面已经提到,在文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里,随着社会的转型,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已不同于以前,这必然影响人民对待民歌的态度和方法,并进而影响民歌的发展。下面就试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南宁国际民歌节这一个案予以分析,以期对民歌在当代的发展有所帮助,进而对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和建设有所启迪。
审美需要,简单说就是主体要求进行审美活动的需要。一般认为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的生理一心理需要和深层的情感需要与理想冲动。它既是一个经验性、现实性的理论范畴,从属于“日常生活”这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性概念洞时,它还是一个个体性的范畴,它以受动的形式把个体的欲望与社会意识形式联系起来,把身体与精神联系起来,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②对当代社会审美需要问题的理论研究,是解释民歌在今天就力仍存的关键,也是对民歌在将来发展有科学预测的关键。这里要谈的主要是后一层次的需要。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审美需要和其它形式的需要(个体的情欲以及功利性需要)处于同一个维度上,是密不可分的。艺术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独立出来,只是“技艺”的一部分而已。如中国古代的敦煌莫高窟佛教雕塑艺术,现在看来是雕塑艺术中的瑰宝,但在当时是带着极强的实用目的的;今天我们看作民间艺术的民歌,在当时也只是人们交往和娱乐的一种工具,“以歌代言”的传统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进人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在浪漫主义文化和美学理论中,审美需要与世俗性的功利需要呈现二元对立,审美需要成为一种反对物化的需要。人们向往一种趋向无限的理性精神,艺术承载了这一理想,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民歌也开始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受到重视。
在后现代信息化社会,人的审美需要也开始出现大的变化,人们开始习惯于用科学技术来包装一切,那种追求无限理性的精神正在趋向消失。在这个文化略显浮躁的时期,审美需要所 在的文化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其象征体系也正在随之改变。在这个社会的转型期,人们普遍感到一种文化的创伤,需要一种自我修复,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文化的张力。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学艺术来说,受创伤的原因更为复杂,包括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危机以及社会的各种压力。这使它们面临严峻的使命,即要使这种文化的创伤变形为审美对象,进而获得文化的修复。在阿多诺看来,现代音乐以其特有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使人脱离异化的现实,从而使人和现实所丧失的真实内容相交往挽回了人在现实中所失去的希望。就民歌以及民族文化而言,其发展和演变必然与时代的这一审美需要相一致,和现代音乐以及高科技相结合,增加可供交流的符号,进而增加交流的能力。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处于多层次共同发展的状态,再加上政治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人民的审美需要呈现多层次状态,使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并行发展的状态。人民对民歌的审美需要也是如此,但是总的倾向是向“现代”靠拢。在南宁国际民歌节期间,笔者在对观众的采访中发现,人们对民歌的审美需要各有不同,但是却有几个大致的方向,其中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传统民歌与“新民歌”(尤其是和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那些)取舍中的矛盾心理。尤其是岁数偏大的人,他们大都表示、由于出生时代等原因,他们对传统民歌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然而他们又大都同时承认,改编后的民歌由于加人了高科技的灯光、音响等辅助手段,旋律更加好听,文化含量更高一些,这在朝阳花园歌台以及青秀山歌台(民歌改动幅度相对较小)的观众中中老年人相对较多可以看出。青年人则大多表示并不反感传统民歌,但是更喜欢改编后的民歌,这在民歌节开幕式的观众增况上也可窥见一般。据笔者目测,几万观众中95%以上是中、青年人,尤以青年人居多,且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当然这与“追星”等因素有关)。据海南信州一位年轻女歌手介绍,在他们的家乡仍然存在“以歌代言”的现象,但是他们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二者处于并行发展的地位,从民歌的发展角度考虑,她还是比较好成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适当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这种层次各不相同的审美需要,是我们在对民歌的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南宁国际民歌节的这种多层次性是与人民对民歌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相适应的。
与审美需要密切相关的是人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涉及人类社会最本质的核心能力,是审美关系的载体,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与社会的运动、审美需要的发展相一致,所以审美能力是动态的,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与审美启蒙关系密切,是近代启蒙主义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此前,由于人的审美需要并没有单独独立出来,审美能力与其它能力如认知能力、劳动能力、交流能力等也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人的各种能力处于混饨状态。审美能力问题随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与人的认知能力、劳动能力等发生了严重分裂。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分裂就越深刻,艺术与非艺术也就越严格划分,审美能力与经济、技术、伦理、政治等能力相分离。民族文化在此间的发展呈现相对独立倾向,民歌也不例外,对它的审美欣赏与人的以上各种能力相对分离,全多表现为情感和娱乐的一种方式。
在后现代文化全球化时代,随着人类的各种知识出现重新融合趋势,审美能力与其它各种能力也开始出现重新融合趋势。人的各种能力之间关系的变化影响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使其功能重新呈现一种复杂的形式。受此影响,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功能也随之更加复杂。南宁国际民歌节期间,人们在欣赏民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同时,与经贸洽谈会(经济能力)联系在一起。虽然这次经贸洽谈会并不是民歌节本身的一部分,然而主办者把时间安排在民歌节期间,吸引客商的目的显而易见。这期间总签单159.6亿元人民币,可谓收获颇丰。而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桂源房地产开发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广西柳州卷烟厂、南宁卷烟厂、南宁市恒大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万泰啤酒有限公司、侨凤企业、广西电力等企业对民歌节的赞助行为则突出体现了民歌节的广告功能。写着这些企业及其产品的小旗挂满南宁市的大街小巷,有效地扩大了它们的知名度,对企业以后的经营无疑会大有帮助。其宣传功能(或说意识形态功能)虽没有如此鲜明,且大多相对比较隐蔽,却也不可忽视,这一点下文“审美意识形态”一节中再作详细地论述。人的各种能力的结合是必然趋势,一味地否定它与经济能力的结合没有实际意义,重要的在于根据新的形式调整自己的思路,进而有效促进民政的发展。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可以把形象作为某种表达“关于人的东西”的表象符号,正是通过这种关于人的东西,人们才得以沟通和交流。②而艺术恰恰是相当合适的表意的形象体系,因此艺术被给予前所未有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民歌作为一种艺术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民歌在作为人们沟通和交流媒介的基础上,和其它形式的交流重新出现融合趋势,这影响到了民歌的功能。在南宁国际民歌节期间,人们一方面通过民歌这一“形象体系”达到了思想感情的互相交流,另一方面,经贸洽谈会热火朝天,这里进行的是资金的交流。这次民歌节请了大量广西以外甚至国际上的著名歌手来演唱他们各自的当地民歌,如澳大利亚的詹姆斯·布朗戴尔(《羊毛剪刀喀嚓响》)、西班牙Blavo弗拉明戈舞蹈团(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蹈)等,在这里进行的不仅仅是音乐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这里既有传统的老歌,又有新创的民歌,它们进行的则是古今之间的交流。审美交流与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古今交流等错综复杂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变化使得人们重新从审美交流的角度思考民歌在现代的发展问题。
民歌的审美意识形态功能与以上三个方面密切联系,更加值得注意。审美意识形态与一般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由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和限定,都具有强大的实践力量和巨大的同化力量,以及对经济基础而言的相对独立性。与法律、哲学、伦理、宗教等“意识形态”方式不同,审美意识形态以与想象密切结合的情感为基本中介,因为情感和想象的特殊性,审美意识形态呈现出离经济基础较远的距离和较为复杂的辩证员性。在阿尔都塞看来,审美意识形态就是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媒介。他主要从形象和仪式,或者说从形象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人手来研究。民歌与意识形态有关,学界早有论证,从《诗经》所记载的民歌就可以看出人民对当时封建地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如《硕鼠》等。进人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民歌的审美意识形态功能得到了加强。阿尔都塞同时认为,审美意识形态作为审美交流的媒介,既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情感话语,又是一种与个人利益相联系的特殊形象。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交流越来越趋向于依赖媒体(报刊、杂志等)、电视、因特网等工具,与同事、朋友以及具有相似兴趣的“陌生人”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和社会情感的交流。民歌节期间,当地媒体给予了大量的报道,网上还长期设立了报道民歌节以及相关消息的网站(www.Insong.om),其审美意识形态功能比以前更加重要,政府也给予其相当的重视。
南宁国际民歌节作为一个艺术的节日,它以与想象密切结合的情感为基本中介。而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公司、南宁市人民政府的联合主办,地方政府领导人的出席讲话等加重了民歌节的意识形态色彩。为着政府的利益着想,我们可以不把民歌节看成艺术事件,而把它看作一种社会政治事件,它讲述或者参与着社会场中各种力量之间正在进行的游戏。民歌节作为社会参数,其主题有好几种重要的变奏。
南宁国际民歌节还可以被解读为时代的标志。每一个歌台、每一首歌都可以对照其社会语境进行阅读。在此话语方式下,民歌节有多种主题,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和幻想,在某种程度上描绘出日常生活的轮廓。如今年的民歌节以其鲜明的国际性、现代性、民族性为特色,反映了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表明即使是处于双重边缘位置的广西也面临巨大变革,适应时代,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审美需要。在这种欣赏中,民歌揭示了时代的种种社会张力,同时又为这些张力提供了解决之道。在这里,民歌节可以被阐释为一种社会记录文件,日常生活的主题学。青秀山歌台的“广西山歌擂台赛”,则主要适应了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审美需要,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青年人和外国游客无法真正融人其中,来此更多是为了满足某种新鲜感和猎奇感,这从现场观众的反映即可表现出来。
把民歌节作为时代的标志进行阐释,也就同时强调了它与社会语境的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极难把握。马克·波斯特在评论广告时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预先保证广告与社会恰到好处地联系起来。如果有的话,广告制作者就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记录了。”③这句话用来评价民歌与社会的关系同样合适。没有人能准确预测,一首民歌会怎样被各种群体与阶层的观众所接受。民歌节本身也是一种以听觉为主、视听结合的活动,这更增加了其复杂性以及被多重阐释的可能性。如开幕式上同样是为民歌节而创作的郁钧剑演唱的《广西好》和陈明演唱的《梦壮乡》,结局却大不相同,前者用非常直白的话语称赞广西,观众反映相当一般;而后者的“„„为什么脸上总没有忧伤,为什么眼里从没有泪光,只因为铜鼓响,只因为火把亮,明天的壮乡,更辉煌,更辉煌”,用优美的歌词和旋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却是大受欢迎。据报称,陈明身着壮衣演唱的《梦壮乡》已悄然流行于绿城的大街小巷。又如青秀山歌台的山歌擂台赛第一天结束时,评委要求各参赛队民歌的题材应侧重党的“三个代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等,给人以宣传重于民歌本身之嫌,使观众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启发我们,充分发挥人的宣传能力和民歌节的宣传功能无可厚非,但是发挥的方式应该注意策略。
当然,作为民歌节本身,需要经得起各种不同政治立场的检验。民歌节存在对观众进行一种非理性操纵这一意识形态功能,它通过一套系统的文化机制,使主体在无意识中臣服于现实生活关系的利益和要求。通过歌词本身、舞台背景(灯光、音响等)、明星效应(如那英、韦唯、周华健、黎明以及一些外国歌星等)等对观众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对民歌节的审美欣赏变成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消费,无形中达到了自然而效果颇佳的宣传作用。
民歌节与地区经济性要素、政治权势的协商密切联系。“刘三姐的故乡”,这是一个有鲜明特色而吸引人的口号。而南宁市政府也有意把民歌建设成为南宁市的一块“品牌”,以这一品牌引导南宁甚至广西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再考虑到民歌节其它方面如音像工业的发展、多国公司的连接方式、民歌音乐制品的销售和市场以及它与个人、本地群众的音乐审美习惯等,民歌节提供的情况恰似社会的缩影。它顺应了当今中国社会审美意识形态的具体情况。
三、凸现民歌的现代美
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之前,音乐界和文化界学人对民歌的现代发展深感忧虑,认为与现代化高科技的结合使民歌面临生存危机,担心民歌的现代唱法会导致改变其文化基因,会失去其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以及特有的韵味,并因此反对民歌的现代化,反对民歌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在我看来,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成功举办,给了以上观点一个明确的回答:在东西方社会都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只要掌握好方法,传统民歌面临的就不是什么危机,而是一个转型的契机。民歌在新环境下将来发展我不敢妄加论断,但它肯定将不同于传统的民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传统民歌的渐趋消亡,但不等于民歌的渐趋消亡;就像古典诗歌的消亡并不等于诗歌的消亡,相反,正是因为古典诗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才有了今日繁荣的白话小说和自由诗。
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演员演唱气质、精神状态的不同,赋予了传统民歌新的生命力,使人感受一新。老歌与全新理念的演绎,更像是现代年轻人所思所想的一种表达。而这是在民歌的最主要的文化基因并没有大变动的前提下取得的成功:各民族民歌那种特有的旋律有鲜明的体现,观众在欣赏中很容易区分开来;民政本身的民族性特色在服装、伴舞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表达。虽然民歌节本身还存在某些问题、但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有机融合,还是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启发。
现代美学理论已经证明,美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与一定的文化语境相联系。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审美对象,放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审美意义,问题在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变化。因此,一味反对民歌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没有实际意义,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歌在这种语境中的意义也已经不同于以前。这种发展可能会导致民歌失去某些东西,如一些人所说的原始、质朴等,但是不能为此而否定民歌的现代发展。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并不是要抹杀民族性。南宁国际民歌节就是在保存民族性的基础上与现代性、国际性的成功结合。不承认这种结合,表面看起来是在保护民歌,其实却是在阻碍民歌的发展。如此发展下去,民歌再唱一千年也还是原来的老样子,甚至很有可能因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消亡。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民族的东西要成为世界的,并不是说不能吸收现代的东西。工商周时代具有民族性的东西比以后多,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几千年的历史
进步,毕竟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中的许多方面已经因为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逐渐消亡,它们并没有真正地走向世界。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成功启发我们,在今天,民族的东西必须和现代的东西相结合,才能适应历史的发展,走向世界,为世界所承认。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民族的东西才可以说真正成为世界的。对民歌的发展甚至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建设,不是要单纯地保持传统或者是一味地现代化,而是应该根据本民族、当地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多层次的复杂情况,及时对思想加以调整变化,进而促进它们的发展,使其凸现现代美。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根据社会的需要,成功地凸现了民族文化的现代美,进而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所启发:在东西方社会都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只要把握好方法,民族文化面临的就不是发展的危机,而是一个发展的契机,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并不完全对立,我们应该根据当地人民的实际,在保存其民族性的基础上和现代性相结合,以凸现民族文化的现代美,适应当代人在审美话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方面的具体发展。
政府对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成功组织和运用启发我们:政府应该加大对艺术组织和艺术活动的赞助和支持,从文化的发展来说,这种支持会促进艺术的普及,大众审美修养的提高;从政治上来说,它的实际影响远远大于金钱所包含的影响,适当的政治领导和深谋远虑的政治策略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政府或者是艺术组织以及艺术活动还可以争取企业的赞助(对当地群众的影响和地理位置是企业衡量艺术组织对资金需求的两项最重要标准),这对艺术组织的正常运转以及艺术活动取得良好的组织和效果大有裨益。虽然这种赞助可能会对艺术活动本身有某些消极影响,如导致艺术在某种程度上的商品化,但是只要我们把握好尺度,就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点,使其积极意义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注释: ①王杰:《使民歌显示现代美》,《广西日报》,2001年11月16日。②王杰:《审美幻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③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华译《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2000。
第五篇:来自审美人类学的关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
来自审美人类学的关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
审美价值及其对原生民歌发展的影响
范秀娟
摘要: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南宁国际民歌节,是审美人类学实践自己的学术主张和丰富自身理论的需要,也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继续发展的需要。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价值是通过它的审美交流、审美修复和审美抵抗功能表现出来的。民歌节对于原生民歌发展的影响,还需要审美人类学以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工作来证明。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民歌节;审美交流;审美修复;审美抵抗;碎片
一、作为理论视点的审美人类学
审美人类学是美学和人类学深层整合创生的新的理论系统。格罗塞说:“没有理论的事实是迷糊的,没有事实的理论是空洞的。”[1]这句话可以很好地解释美学走向人类学、人类学走向美学的学术内驱力。作为不同的学科门类,美学和人类学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一者重思辨,一者重实证;同时,两者对人类的审美文化又有着共同的学术旨趣。因此,一篇论文写道:“审美人类学是古往今来中外美学界和人类学界自觉或不自觉的共同学术追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应运而生的逻辑结果,它既是美学自身发展需要不断超越、不断摆脱困境的自我调节的历史必然性的反映,也是人类学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需要向更高层次转化的趋势。”[2]审美人类学“以特定区域族群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研究创造性成果为自己的核心研究对象”,以“揭开特定区域族群文化中被遮蔽的审美感知方式,激扬符合美的规律的文化创造原则,建构充溢审美氛围的生存环境”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任务[3],这体现了审美人类学强烈的现实情怀和实践精神。
自诞生5年来,这门新生的学科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所确立的学术主张是:“
一、将美置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考察审美现象与其他意识形态的联系和特殊之处;
二、以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比较研究、整体研究、深入阐释文化细节的研究方法为主,广泛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将美学从传统的单纯抽象思辨的局限中解放出来;
三、使美学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找到新的观察视角和阐释基础,具有解决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新生的审美问题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美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独特的文化语境中获得突破与创新。”[4]的确,对于特定区域的审美文化,在经过充分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它要追问的是:这种审美文化是如何创生和传承的?它的审美特质和文化意义是什么?它生存在怎样的文化网络之中?它与其他审美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怎样?它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如何?等等。审美人类学坚持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之根深深扎在中国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之中,关注它们的生存环境、表现形式、表达机制、历史流变、发展走 向和提升路径,探索审美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有效方式。总之,审美人类学竭力避免传统美学的抽象玄想和传统人类学不证自明的单纯天真,希望在丰富翔实的人类学材料中挖掘出其内在的思想含义和价值,以指导审美文化的认识、评价、保护和建设,并使美学和人类学获得新的理论活力和深度。
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南宁国际民歌节,是审美人类学实践自己的学术主张和丰富自身理论的需要,也是南宁国际民歌节继续发展的需要。南宁国际民歌节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1999-2003),其得得失失、是是非非需要理论工作者认真严肃细致的思考与分析。其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价值,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对原生民歌发展的影响,就是审美人类学需要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
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价值
谈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价值,我们不能不考虑到一点:南宁国际民歌节是由官方和精英集团主办发起,而后转入商业运作的集文化、经贸、旅游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宣传色彩、商业经济色彩和现代商业文化色彩,这样的民歌节究竟有多少真正的艺术性和民族性?
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取决于所抱的艺术观。具体而言,就是艺术可否与功利结合在一起?民歌的现代化是对古老民歌艺术的发展还是践踏?这是两个涉及民歌节有无审美价值的核心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简单地回答“可以”或“不可以”、“是”或“不是”都可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5]南宁国际民歌节亦如是。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是多重目的、多种声音、多样风格交织起来的画面。其多重目的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加强与世界各族文化交流与发展,推动经贸和旅游发展,促进对外开放,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树立广西新形象,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其多种声音包括意识形态的、经济的、文化的、精英的、民间的、传统的、现代的声音,可谓众声喧哗。民歌台上的表演风格兼具民族性、传统性、现代性、国际性、时尚性。如果论到艺术节诞生的契机,只有一个,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因此,我们不禁要问: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中,艺术还是纯粹的艺术吗?
审美人类学反对把美和艺术当作一个与世隔绝一尘不染自由自足的天才想象世界。艺术是美,但又不仅仅是美;艺术与美在一起,但常常又不仅仅是只与美在一起。关于艺术是否能与功利结合在一起,我们需要回顾艺术起源时期的样态。事实上,艺术本来就是诞生于功利之中的,这方面的例子在人类学和艺术发生学的资料里比比皆是。例如著名的左江崖壁画,这气势磅礴的原始艺术,原来是为媚神、悦神而作的。《吕氏春秋·仲夏纪》记载的最早乐器之一石磬,是用来在宗教祭祀仪式上与神灵对话的。南宁国际民 歌节的母体——壮族歌圩,传统上就与壮族稻作农业春祁秋报的祭祀活动一起举行,并且与民间商贸体系互惠、互利、互动。同时,“歌圩等民间艺术活通常与民间宗教、节日有关,因此,在艺术活动中会存在大量的宗教传承和伦理规范等意识形态的内容。这些都是艺术在传统社会文化混融体中存在的特点。”[6]因此,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意识形态宣传色彩、商业经济色彩应该是不难理解的,这不仅是现代社会政治教化、商业运作的客观要求,实际上也是对歌圩形式与功能的继承。可见,问题的实质不是艺术能否与功利结合在一起,而是怎样结合才能使民歌节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仅着眼于建构其招商引资功能而忽视民歌节艺术品位的提升,会导致民歌节审美价值的滑落,最终也将损害民歌节的经济功能;一味片面追求民歌节的纯艺术的审美价值而鄙视、远离商业功利功能,民歌节将难以为继,因为举办民歌节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年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了发展经济的最响亮的口号,也成了利用文化的最恶俗的花招。不过,拙意认为,如果台子搭得对、搭得好,戏也唱得精彩,对文化、对经济来说都是一件幸事。南宁国际民歌节主题曲《大地飞歌》的首唱者、歌唱家宋祖英说:“都说一些艺术节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我觉得,南宁国际民歌节是对这几年中国创作歌坛贡献最大的活动之一。它推出了像《大地飞歌》这样的经典歌曲,也通过电视歌会的形式,让一批中外民歌焕发了生命。”[7]可见,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文化不仅搭了台,而且也唱了戏;经济也不仅唱了戏,而且也搭了台。
恩格斯的话提醒了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复杂性,更提醒我们要用变化的、发展的眼光分析事物。关于民歌的现代化问题,其实不是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而是怎样现代化的问题。的确,“在东西方社会都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只要掌握好方法,传统民歌面临的就不会是什么危机,而是一个转型的契机。”[8]参加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节、演唱过《南泥湾》、影响了几代人的老艺术家王昆说:“民歌是民族的,也是时代的;既是继承的,也是发展的。”她认为,民歌必须随着时代前进,让新时代赋予民歌新的内涵,例如《东方红》就是由陕北情歌改编而成的。她同时强调:“对民歌的改编必须遵循以民族语言为基础,音调等必须遵循民族的东西,无祖无宗的改编,不算民歌。《红旗飘飘》的旋律一听就能知道是中国的民歌。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地区的民歌,但总体来说就是中国民歌的曲调。”[9]南宁国际民歌节以民歌的民族性、现代性、国际性、观赏性为审美取向,这是对民歌现代化的一种可贵的探索。的确,美不是孤立的。即使在康德的眼里,“花卉、自由的图案画,以及没有目的的交织在一起的线条”是典型的纯粹美,但是,他却认为理想的美只能是依存美,理想的美必须依存于一定的目的和概念。力图超越浪漫主义美学观的审美人类学明确认为,“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和审美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立论的基本立场。”[10]因此,审美价值不仅要从艺术的高度来考虑,而且要从具体的文化环境来考虑。由于自律性美学观的影响,由于民歌艺术寄生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现实格局中,这就要求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要更仔细、更审慎、更深入。我认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价值是通过它 的审美交流、审美修复和审美抵抗功能表现出来的。
现代社会的审美需要是丰富复杂的。“审美需要不仅与文化禁忌和仪式相联系,而且与现实生活关系、与欲望的本体性渊源直接联系在一起。”[11]要满足现代人丰富复杂的审美需要,就必须提供多样化的审美交流模式。因此,审美交流功能是民歌艺术节的基本功能,决定着民歌节的成败。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审美交流功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办者、制作者的“大民歌”理念和使民歌现代化的坚定努力。
按传统的民歌观念,民歌是在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自发产生和自由流变,用以交流感情、自娱自乐的民间音乐形式。它有几个特点:集体创作、口传心授、自由流变、自己创作自己表演、质朴、具有本民族鲜明的特点,等等。如果拘守于传统的民歌观念,南宁国际民歌节就只能演唱这样的民歌;也只有演唱这样的民歌,民歌节才算是纯粹的民歌节。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想见,这样的民歌节纯粹是“纯粹”了,但审美变形的多种可能性、审美交流的多重渠道也被堵死了,我们所看到的民歌节就只有这样一种“自创自演、你唱我对”的单一形式。这样的民歌节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它忽视了民歌台从村野搬入城市的变化,忽视了当代社会丰富多样的审美需求,忽视了民歌节应恪守的既要继承也要创新的艺术创造规律。
“大民歌”理念避免了这种貌似纯粹实则僵化的简单思维,它拓展了民歌的概念,以民歌性为核心,把原生民歌、新创民歌、都市民歌——流行歌曲囊括进了自己的歌台,突破了民歌节必须唱、只能唱原生民歌的狭隘视野,既保持了民歌节的民歌性,又丰富了歌台,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文化背景的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实现了审美交流的广泛性、多效性。其中,新创民歌是吸取优秀的民歌音乐元素创作的现代民歌。与原生民歌相比,它有几点变化:由原生民歌的集体创作变为个人创作,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表达现代社会的生活和情感。优秀的新创民歌一般都能保持原民歌的鲜明特色,又能较好传达现代人的情感,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趣味,很受人欢迎,如由徐沛东作曲、郑南作词的民歌节主题曲《大地飞歌》,其“主要音乐元素是民族(壮族)的,旋律是时代的。缘起南宁,效应是全国的;有很高的艺术品味又易唱好听,大家都喜欢。”[12]可以说,像《大地飞歌》这样的歌曲,是民族音乐、主旋律音乐、高雅音乐、流行音乐的四合一。这样的歌曲是审美交流的绝佳媒介。
最考验“大民歌”理念的是把流行歌曲引入民歌台。三次执导南宁国际歌会的导演孟欣说:“我们要突破,首先是观念的突破,我们要在国际文化大视野中定位民歌,比如国外的通俗巨星唱的是否是民歌?恩雅、席琳·迪翁唱的是不是民歌?我看她们的歌曲,代表着她们国家和民族的风格和风情,这就是国际大民歌。”[13]笔者在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节广西民族学院歌台上看见一支来自国外某社区的歌队,他们表演的整齐划一的劲歌劲舞很难使人想到这与民歌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们表演的歌舞是自编自演的,表演者有男有女,大的20多岁,小的只有13岁,他们平时就是这样在一起自娱自乐的。仔细想来,民歌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看来,民歌的概念确实是值得重新思考的。
致力于民歌的现代化也使民歌节强化了审美交流的能力。原生民歌有自己的优点也 有自己的缺点,有自己美的一面也有不美的一面。南宁民歌节作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民歌艺术的集粹,必须考虑强化原生民歌优秀的一面,剔除原生民歌中不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因素,这样审美交流才不会因为原生民歌中不美的因素所阻滞。参加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陕西“民歌大王”贺玉堂说:“原始的东西是上不了舞台的。民歌在加工改变中发展,才不会消亡。”[14]广西少数民族歌手培训班一位教师说:“如果没有现代艺术的‘包装’,许多民歌也只能‘藏之深山,传之后世’。”他说,广西的山歌虽然很美,但是仍有简单、缺乏和声和伴奏、节奏慢、演唱者音域窄、方言重、拖音长等局限性,因此,必须用现代艺术对山歌进行提炼、升华,它才更美,传播得更远。[15]壮族歌手黄春燕对原生民歌的加工改造有切身体会。她说,她演唱的是纯粹的壮族民歌,但是都经过了“艺术”处理:以黑衣壮山歌的元素为基础,但经作词、作曲家“加工”了;按照著名音乐家的指导用科学的混声来唱山歌,听起来感觉很真实,但是比全部唱真声轻松多了;服装是黑衣壮的服饰,但是头巾上加了一朵布花,采用了大花纹和大袖边以及现代布料,既“民族”又比土服饰漂亮;同时用壮语和汉语演唱,让更多的人听得懂。[16]可见,民歌是一座丰富的艺术矿藏,但是,它并未为现代舞台提供现成的艺术品。原汁原味的民歌还需要现代艺术的雕琢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精品,成为现代与传统、都市与民俗交流的桥梁。
“大民歌”理念和民歌的现代化,使南宁国际民歌节构筑起了一个宽广强大的交流平台。而在这多方面、多层次的审美交流之中,民歌节也实现了其审美修复和审美抵抗的功能。
要认识民歌节的审美修复和审美抵抗功能,我们需要回顾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和现实。人类的文明是以异化为代价的,现代人的主体意识是以对自然界的掠夺、征服和毁坏确立的,文明的创伤就象是现代人挥之不去的影子和与生俱来的病痛。因此,席勒在他著名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分析人类为什么喜欢自然的对象时说:“这些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曾经是的东西,而且还要再是的东西。我们曾经是自然,像它们一样;我们的文化修养将来还必须循着理性与自由的道路,把我们带回到自然。所以这些对象就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失去的童年,这种童年对于我们是最可爱的;„„”席勒所分析的事实上也是我们在民歌节上欣赏民歌时的感受。民歌宛如天籁,让我们看见了我们自己遗失的质朴、自然、纯真、刚健、清新。民歌也修复了我们日益钝化和贵族化的审美趣味,让我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来自哪里。
当代中国的生存环境是复杂的,不仅有现代化的压力,还有后现代、后殖民的强势语境。民歌节以一种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叠合的狂欢化风格,于形式的温柔顺应之中实质上坚强地抵抗了后现代的碎片化和平面感,抵抗了后殖民时代“被看”的命运。民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象一面镜子,以动态的形式照见自己的文化和文化变迁。音乐的抽象形式(音调、调式、调性、节奏)超稳定地凝固了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某些文化形态,如民族的特点、语言的特点、人类心理结构模式的特征,甚至自然气候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都会在抽象的音乐形式中反映出来。”[17]民歌所给予我们的是众 生一体的狂欢和生生长流的历史感。在民俗、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中,在民歌赐予我们的更活跃、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中,我们自在地玩味着、自赏着。在民歌节的舞台上,我们不是“被看”,而是静静地聆听世界,也让世界聆听我们。
一位学者说:“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如何使现代科技导致的社会变迁不至于与人类伟大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分离,这是马克思提出的美学基本问题,也是文化全球化时代审美人类学需要回答的问题。”[18]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所展示的审美交流、审美修复和审美抵抗等审美价值中,审美人类学似乎看到了某种解答问题的现实希望和理论前景。
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对原生民歌发展的影响
原生民歌也叫原生态民歌,是产生和发展于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真实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的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大众化和民族性等特征。民歌和歌圩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赖以产生的基础和原型。在原生民歌和歌圩与现代民歌和民歌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尽管我们在前文充分肯定了民歌节的审美价值,但是,有一个问题仍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对原生民歌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个问题是审美人类学需要用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做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工作才能回答的问题,因为有些影响是潜在的、缓慢的,同时也可能是更为深刻和持久的。
相对于民歌节的有意运作而言,原生民歌的发展是自为的。它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灵需要之中,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民俗文化中,是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和一种生活方式。例如名噪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唱山歌就和他们的黑衣黑裤一样自然而然。他们平时的无伴奏合唱,用不着任何人来分派角色和声部,你来了,加入就是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天成。如果不是外部世界的人们发现了他们,他们一定不知道他们所唱的山歌有一个高雅的名字叫艺术。
但是,现在,这种自为与自足已经被打破了。在民歌节歌台上的亮相使那坡山歌一夜间名扬全国,也使那坡独特的文化景观呈现在外部世界的面前。我们可以为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做些什么?我们可以用这种文化做些什么?这是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目前,那坡县正在实施一个“打造黑衣壮文化品牌”的总体规划,包括出版反映黑衣壮神秘性的文字、影视资料、画册、音像制品,将现有的无伴奏合唱歌曲拍成电视MTV正式出版;组建专业合唱团和农村业余歌唱队,让民歌进入中小学课堂,让全县学生都会唱民歌,等等。无疑,所有这些措施都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据审美人类学学者近期田野调查工作考证,由于南宁民歌艺术节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壮族同胞认识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他们把唱山歌视为对民族文化的盛大展示,传唱民歌的习俗更为兴盛,并自觉吸收了一些现代音乐的成分,民歌内容也由传统的以青年男女“谈恋爱”为主而变得更丰富。[19] 看来,情形是令人乐观的。可是,乐观之余,笔者想起了另一件与此相类似的事: 一位研究山东鼓子秧歌晚近几十年传承与变迁的学者发现,就在鼓子秧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国内各种舞蹈与民间艺术大赛中频频获奖,而整个社会的文化艺术活动也因为这些民间艺术的加入而愈显繁荣的同时,在那些最能代表商河地区鼓子秧歌表演水平的村庄,人们跳秧歌的热情却在下降。那些被频频邀请参加各种民间艺术大赛,经常获得各种荣誉,并且有机会在各类庙会和企业庆典之类的活动中从事有偿表演的村庄秧歌队,似乎不再拥有从前每逢正月十五串村走户表演的“心气”,或者说,他们跳秧歌的动力,渐渐离开了正月时节在自己的村庄以及邻里之间营造一种热闹气氛的自娱自乐的需求,变得更趋近于以“民间艺术”的身份获取实际的经济利益。虽然他们仍然每年跳秧歌,然而以往“跑十五”的活动的重要意义却日渐消失,他们不再有每年临近正月十五时就想开始准备走村串户跳秧歌的源于内心深处的无名冲动,在整个舞蹈的进程中也很难涌现出阵阵激情,这种活动曾经是如此深刻且具体地凝聚着他们作为一个亲密群体的情感,现在却异化为功利指向非常之明确与现实的赢利性活动,或者是为了参加政府组织的种种会演以获得荣誉。也就是说,就在鼓子秧歌愈来愈红火的时候,鼓子秧歌这种民间舞蹈却被抽离了它原先生存的精神土壤,鼓子秧歌已经不再是他们灵魂的需要和情感的纽带。这个过程如此清晰地向我们昭示了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商河百姓的日常生活正在渐渐成为世俗的碎片。[20]壮族民歌会不会重蹈鼓子秧歌的覆辙,美丽神秘的黑衣壮的日常生活是否会成为世俗生活的碎片,这将是审美人类学需要认真关心和研究的课题。具体而言,审美人类学必须通过长期、细致的田野调查工作说明:原生民歌给了民歌节珍贵的营养基,民歌节给了原生民歌什么样的馈报?原生民歌在红红火火的同时,是否会抽离它原来生存的精神土壤?原生民歌中那种导源于自娱自乐的既功利又非功利的生机与激情是否会在现代商业化的氛围中钝化或消失?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或许能让我们了解那些隐秘而深刻的影响。
注释:
[1]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页。
[2]王杰、覃德清、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第9页。[3]同上。
[4]王杰等《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民族艺术》,2002年第3期。[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0页。[6]同[4]。
[7] 杨劲松《南宁国际民歌节力邀席琳·迪翁》,新桂网-南国早报。
[8] 格明福《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52页。
[9]黄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外民歌艺术家访谈》,新桂网,2002年11月27日。[10]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46页。[11]王杰《审美幻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75页。
[12]阿甘、甘煜慧《震撼’99歌坛 〈大地飞歌〉前前后后》,《广西日报》1999年10月29日第5版。[13] 同[7] [14]同[8]。
[15] 蒋桂斌《传统民歌与现代艺术的对话——解读黑衣壮山歌》,2002年11月27日,新桂网。[16]同上。
[17]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18]同[10],第160页。
[19] 王杰等《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民族艺术》,2002年第3期 [20]参见傅谨《生活在别处》,《读书》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