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李泽楷的成功来看李嘉诚在教子方面的见解
从李泽楷的成功来看李嘉诚在教子方面的见解李泽楷是香港巨商李嘉诚的次子,1998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五十位数码精英之一。1999年以后一跃成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被誉为“香港新超人”。
孩子们出生以后,李嘉诚和妻子李庄月明多次商量如何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首先要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第二是要让他们得到最好的教育。
1.只有“根深”,才能“蒂固”
次子李泽楷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完全可以像很多富家子弟一样,从小衣食无忧,长大顺其自然地继承父辈留下的巨额家产。
李嘉诚不想让儿子成为这样的人。因为他自己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奋斗出来的,所以他在给予孩子良好教育的同时,时刻不忘在日常生活中对其加以磨炼。
李泽楷小时候学走路,有一次不小心碰上一块石头,立刻哇哇哭了起来。他边哭边望着大人,希望能哄一哄他。然而,他望了半天,大人们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各干各的事。他只好自己爬了起来,继续学习走路。
其实,这一切李嘉诚全看在眼里。出于父爱,当时很想把跌倒的儿子给扶起来,安慰一下。可他很快就抑制住了不理智的冲动。小泽楷哭泣时,他极力控制内心的疼爱,把脸扭到一边,同时,也没忘记阻止别人的行动。
李嘉诚在教子方面很有见解。他曾经这样说过:“沙地里长出的树,要拔起它,你说有多难啊!”
沙地的树,由于沙地里水分少,必须把根扎得很深很深,才能成活。正所谓:只有“根深”,才能“蒂固”。
李嘉诚的教子之道,是他对自己成长、发展的整个过程的经验总结,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李泽楷年幼时,李嘉诚经常带他到报纸档口,看一个边卖报纸边做功课的小女孩。目的是要他了解,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钱人之外,还有很多人处于艰难和困苦之中。他告诉儿子,像你有这样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孩子并不多。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地利用,而不是享受和挥霍。
有一个星期天,李嘉诚带儿子去乘电车,要他体会下层百姓的生活。
香港的电车又拥挤又脏,李嘉诚和李泽楷等了老半天,才看到一辆电车缓缓地驶来。车还没到站,车站上的人就蠢蠢欲动,你推我搡,长长的队伍就像游龙一样动了起来。李泽楷瘦小的身躯抵挡不住那样的冲击,几乎被挤到队外。他用企求的目光望着父亲。可李嘉诚却低着头,挤在队伍中,就是不理睬他。
电车还没有停稳,人们就蜂拥而上。车门口被挤得水泄不通,有些人竟然踩着别人爬了上去。李泽楷很快就被挤了出去。他望着如潮水般汹涌的人群,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有点秩序。
电车超时停留,电铃猛响。过了好一阵,电车才哼哧哼哧地缓慢地开走了,就好像患了消化不良症。
李泽楷和少数几个人没有挤上电车。这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人们都要拼命往上挤往上冲。因为不挤不冲,就没有上车的份。他无奈地望着挤到车上的父亲,父亲不理会困惑的儿子,脸上却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又有一辆电车开来了,这一次,李泽楷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不退不让,一鼓作气,挤进了车厢。
2.注重培养儿子独立自强的能力
小泽楷长到八九岁的时候,李嘉诚就让他和哥哥进入公司的董事会,还专门为这两个小家伙准备了两把椅子。
刚开始,哥俩还觉得很好玩,饶有兴趣地听父亲和各位董事讨论工作。可时间一长,就坐不住了。有时大人们争得面红耳赤,吹胡子瞪眼,兄弟俩被吓得哇哇直哭,一起抱着父亲的腿,嚷嚷着要回家。
李嘉诚对他们说:“孩子,别怕。我们争吵,是为了工作,这是正常现象。‘木不钻不透,理不辩不明’嘛!”
后来,父亲一说要开董事会,兄弟俩就躲起来。稚气未脱的孩子贪玩淘气,参加会议感到枯燥无味,一坐几个小时,怎么受得了。
李嘉诚命家人一定要把这兄弟俩给找回来开会。夫人动了恻隐之心,婉言劝丈夫:“孩子太小。等他们长大了,再跟你学习也不晚。”
李嘉诚却不这么看。他语重心长地对夫人说:“是的。他们年纪是还小,还不懂事。但我是想,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父辈创业的艰难,学习父辈顽强拼搏的精神,长大了才能成栋梁之材。如果现在放松了对他们的早期教育,等他们成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再教育就难了!”
十六岁那年,李嘉诚送李泽楷到美国留学深造。他说:“作为父母,让孩子们十五六岁就远离家乡,只身到外面深造,当然是有些于心不忍,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就是再不忍心,也要忍心。”
“在西方发达国家留学深造,既可以优先吸纳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可以使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外面的世界,增长他们的见识,一如俗语所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个人认为,勤力求学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闭门读书,根本不认识外界的新生事物,则是一个书呆子。”
“不管你拥有多少家财,对于孩子,从小都应该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能力,特别不能让他们养成娇生惯养、任意挥霍的生活习惯。”
去美国之前,李泽楷心中充满了向往;而到了美国之后,他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苦涩滋味。
没有佣人在身边,他不得不学习自己照顾自己。不久,他就学会了炒鸡蛋,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学会的。有些日子,总是吃炒鸡蛋,他都吃烦了。
有了闲暇时间,他就去打工。李嘉诚虽然很有钱,但在儿子身上却吝啬至极。李泽楷如果不打工,就生活不下去。
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到麦当劳做夜间兼职。
他的工作几乎是无所不包,从清洁到欢迎顾客,从前台到后台,从里间到户外,永远没有轻闲的时候。老一点儿的员工见他是新来的,还是亚裔,就想办法让他多干活儿,使唤他成了家常便饭。
除了在麦当劳当夜间兼职外,他还在高尔夫球场当过球童。父亲李嘉诚听说儿子替人家捡球,并且把挣来的钱资助经济困难的同学,非常高兴。他对妻子说:“月明,好!孩子们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李嘉诚对儿子言传身教、精心培养,在严格要求儿子的同时,也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虽然在对社会捐赠方面他始终都是大手笔,但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却是十分平淡、克勤克俭、不求奢华。直到今天,他戴的只是廉价的手表,穿的仍旧是十年前的西装,居住的是三十年前的房子。李嘉诚说:“如今,我赚钱不是为了我自己,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钱。”
3.让儿子经风雨见世面
后来,李泽楷考入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几年后,李泽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风华正茂,想在父亲的公司里干一番事业。李嘉诚沉思了片刻后,却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
李泽楷一下子愣住了,不禁对父亲说:“爸爸,您别开玩笑了。您那么多公司,还安排不了我的工作?”
李嘉诚说:“甭说我只有两个儿子,就是有二十个儿子,也能安排工作。但是,我还是想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适到我的公司来任职。”
李泽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要把他推到社会上去,经风雨,见世面。他想了想,信心十足地说:“爸爸,您等着瞧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泽钜(李嘉诚长子)在加拿大温哥华开设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李泽楷则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投资银行担任最年轻的合伙人。他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成为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李嘉诚注重培养两个儿子的志向,他认为:“如果子孙是优秀的,他们必定有志气、有实力去独闯天下。反言之,如果子孙没有出息,追求享乐,好逸恶劳,存在着依赖心理,动辄搬出家父是某某,子凭父贵,那么,留给他们万贯家财,只会助长他们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恶习,最后不但一无所成,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甚至还会变成危害社会的蛀虫。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害了他们吗?”
“对于泽钜、泽楷,我没有一般中国人一定要子孙继承事业的想法。但是,我也会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创造继续发展的良好条件。如果最后他们的能力确实无法胜任,那么,我认为企业可以继续发展,只是无须李家管理。一个真正优质的企业,只要组织正确,有一套健全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便能生存并继续向前发展。”
4.“努力工作,信守诺言,损己利人”
1990年年初,李嘉诚才把两个儿子都召回香港,留在自己的身边,帮助自己,高兴地说:“你们干得很好,有资格到我的公司来任职了!”
他谆谆告诫儿子们说:“注重自己的名声,努力工作,与人为善,遵守诺言,这些对你们的事业非常有帮助。”
儿子在李嘉诚的公司任职以后,他曾经教导儿子们说:“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话,你拿11%也是合理的。但是,你若是只拿9%,那么,就会使合伙人心悦诚服,会使你生意兴隆,财源自然会滚滚而来。”
他给家人制定的新家训是:“努力工作,信守诺言,损己利人。”
李嘉诚的榜样形象不仅教育了自己的儿子,而且也教育了公司的员工。李氏王国的一位高级职员,曾经非常感慨地说:“李先生是多间公司的主席,他从其他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论多少,全部投拨归长实(长实指长实集团)。每年在公司实际所得只有五千元,而不是每家公司五千元。在长实多过百分之五股份投资的公司,他所得的酬金全数拨归长实,其他的福利津贴全无。所有豪华汽车、游艇,都是私人的。甚至午餐,除了应酬宴客之外,也是由他个人支付。”
记得数年前的一个夏天,尚未大学毕业的李泽楷,利用暑假在公司工作,曾经半开玩笑地对父亲抱怨说,他是公司待遇最低的职员。李嘉诚听后,微笑着摇摇头说:“不对吧,爸爸才是呢!”
在给李泽钜、李泽楷放“单飞”之前,李嘉诚经常教育儿子做生意要稳健、重信用、守诺言。在接受《金融时报》的记者采访时,李嘉诚曾经很坦诚地说:“我喜欢友善地交易,喜欢人家主动来找生意。我常教育我的两个儿子,要注意考虑对方的利益,要不占任何人的便宜。”
可以说,从李泽钜、李泽楷出生到长大成人,李嘉诚对他们教得最多的是怎样做人,怎样从古代圣贤的著作中吸收做人的营养。李嘉诚认为,作为企业家,每时每刻都在与人打交道,注意人们怎么想,会怎么做,以及做什么,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必要。李嘉诚说:“工商管理方面要学西方的科学管理知识,但在为人处世方面,则要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不断修身养性,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勤劳、忍耐和永恒的意志作为进取人生的战略。”
不仅如此,李嘉诚还教育两个儿子要重承诺。他这样告诫他们说:“如果想要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到重承诺,在做出每一个承诺之前,必须经过详细的审查和考虑。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持诺言,贯彻到底。”
也许是遗传基因的作用,李泽钜与李泽楷,在今日商界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喜欢从事有创意、有挑战性的工作,遇到任何困难都显示出潇洒自如、迎难而上的从容风采。从处理加拿大世界博览会旧址的庞大物业发展规划,以及策划收购美国哥顿公司“垃圾债券”等一系列大动作上,不难看出,这两位龙兄虎弟所特有的惊人胆识和灵敏的商业头脑。
5.两个儿子独立支撑事业
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李嘉诚很爱他的两个儿子。直到今天,只要一提起儿子,那种掩抑不住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现在,他们都有自己的天地,而且都是很难得的人才,他们已经取得了高等学历,具备先进的管理知识。他们今天在社会上做事,并不是靠‘李嘉诚’这三个字来闯荡世界的。即使我不在,凭着他们个人的才干和胆识,都足以各自独立生活,并且养家糊口,撑起家业。”
从步入商界第一天起,李泽楷就决意要走出父亲的影子。当父亲的和黄集团表示放弃发展卫星电视计划时,李泽楷从父亲处借来了1.25亿美元,于1990年建立了卫星电视公司。通过BBC与MTV展开的广泛合作,李泽楷的卫星电视王国迅速扩大,其商业风格也与父亲截然不同。对此,李泽楷有如下解释:“传统产业的生存法则是‘适者生存’。如果你不打败对手,就一无所获,因为市场已经成熟。但在一日千里的电子商务世界,每个竞争者都只不过是‘小不点’,我们必须联合,而非攻击。”
也许用不了多久,亚洲商界这对最具影响力的父子将成为商业对手。几乎在李泽楷决定收购香港电信的同一时刻,李嘉诚建立的互联网门户公司TOM.COM也在香港引起认购风潮。
李泽楷表示,这股风潮会对盈动的股票产生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他的生意。但吞下香港电信之后,李泽楷的财产实力已可与父亲相匹敌。因此,出现令人尴尬的对峙似乎不可避免。“达成这桩协议后,我们将成为香港最大的移动商务,而我父亲是第一。如果我们能够避免正面竞争,那最好不过;但如果不能,因为是在生意场,我们只能同台竞争。”
更重要的是,随着李泽楷的崛起,亚洲商业规则正在迅速改变。曾经亦步亦趋追随李嘉诚的香港富商正在转向学习他的二儿子李泽楷的投资网络,以资历和财力取胜的传统商业游戏规则已成过去。
李嘉诚两个儿子,一个搞高科技,一个搞环保。
香港商界的风头几乎让李嘉诚一家给包了,搞高科技的李泽楷,身价直逼其父李嘉诚。另一个儿子,长江基建集团主席李泽钜则表示,会使集团成为香港最大的环保公司。
一个家庭就囊括了香港,乃至全球最前卫的两个概念——高科技和环保,这的确令人吃惊。
第二篇:李嘉诚对成功的看法的见解
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具备较强的办事能力和敬业精神,善于思考、适应能力强。
当一个人不喜欢你,他就有了很多憎恨你的理由
李嘉诚对成功的看法有独到的见解,他说: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功百分之百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至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乃是由勤奋得来;30岁之后,机会的比率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理财致富也是如此,2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赚的钱已经不重要,这时候反而是如何管钱比较重要。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时间就是履行人生价值的唯一轨道。古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因此,及早规划人生大计,是延长生命、增值生命的重要方法。每一个年轻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成为自己的董事长,创立自己的人生企业王国,人生最宝贵的20到30岁年龄段,每一个对生命价值赋予期待的年轻人应该做何样的思考与规划呢?
稍有接触房地产的人都知道,location(位置)对一处置业的重要性,定位对人生规划来说,其重要性绝对不在其后。古人说的男怕入错行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适合从事怎样的事业,都应该完全由自己来选择。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其特有的长处与短处,而唯有扬长避短才能林立人群,有所成就。许多年轻人在择业时候,往往过多的参考了身边人的意见,过多的重视了社会的流行指数,或过分的注重了职业的某些单一的特性,而最终导致过多的忽视了自身的需要,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结果多半是如鸡蛋碰石头,一辈子埋没其中,更无谈事业的建树与人生的成就。
在最初的创业阶段,也就是一般人20~30岁年龄段,是重要的事业基础阶段。虽然未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个时间段中事业基础打筑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事业的立足坚实。在这个年龄段里,要磨练立身之本的技能,并延伸扩大社会活动的半径,编制稠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于不同的职业特征,应特别在其中某些方面尤其注重,这些都是未来在社会中立足不倒的最大资本。
在资本运作占主导的社会中,更应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以及完美的理财计划。因为每一分钱都将通过周密的运作发挥最大的作用,带来常人少有预计的效果,今日的积蓄就是明日创业的自动资本,因此善待自己的钱财,它将构筑人生的财富,积聚最大的财富沉淀。一个有头脑、有毅力、有智慧的人,只要有计划,成功距其并不遥远,而最重要的是,早点开始自己的计划,时间赋予的优势将是未来任何付出都无法比拟的。比如比尔·盖茨,戴尔,很早就懂得自己要得到什么,并且依此来制定人生轨迹的起点、过程与载体,并必然的达到了成功的终点,缩短了成功的途径,延长了内在的生命。
第三篇:从海尔的负面报道来看海尔持续成功的“秘诀”
从海尔的负面报道来看海尔持续成功的“秘诀”
从海尔的负面报道来看海尔持续成功的“秘诀”2007-03-02 10:26:
32包敦安著文《企业文化,能支撑海尔走多远》,对海尔提出批评,我的看法有所不同,有关海尔的一些负面报道,在我看来,恰恰是海尔成功的法宝。
⒈原标题:短期文化――过度追求指标
我对短期文化、短期行为大唱赞歌,从人自身来讲,压力大,潜能得到激发;从市场来讲,反应快,速度快,表现敏捷,效率提高。
在当今市场,有很多业务只需要月度、季度计划,而不需要计划。这里谈的不仅仅是目标分解的问题。
海尔从人事制度上、业务流程上框定短期文化,海尔已经上升到了“智慧”层面。
短期文化是应对充分竞争的一个重要措施。只定目标会丧失很多机会和形成一种遇事则缓的经营习惯。短期文化是竞争力的一种。
⒉原标题:个人主义――忽视团队文化建设
原文:在个人主义与团队建设方面,海尔集团明显选择了前者。个人主义的形成,也是长期的制度建设的结果。在海尔集团,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都挂具体的指标。
我们都知道海尔实行“个人事业策略单位”,也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小老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自私”的一面。共产主义搞了那么多年,单靠“道德”,都没有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无非是承认自私、利用自私,用人的欲望、每个人都想拥有私产来调动人去发展经济。到这里,你才可以感觉到张瑞敏的清醒和坚定。个人
主义和团队文化并不矛盾,个人主义前提下的团队文化才更厉害。
尊重人,回归到强调个人的最大利益,这样的企业一定是无敌的。
薪酬、发展空间及其他回报,正是企业体现个人利益的重要环节。
个人主义在一个企业得到崇尚,得到彻底的执行,也是一种团队文化,是大文化,而不是小文化。
什么时候企业内部人人谈钱、人人谈升迁淘汰,最高兴的应该是老板了,因为他会得到更多。
⒊原标题:骂人文化――减低员工忠诚度
在海尔过长的工作时间,过强的工作压力,比较明确的责权利和层级关系,才导致员工间关系单纯,滋生“骂人文化”,这是一种负面结果,但并不影响效率。“骂人文化”也是文化,军队里不也普遍存在着长官骂人的现象?
骂人文化的基础就是“比较明确的责权利和层级关系”。如果责权利不分,骂人之前先讨论半天,有气也消完了。
⒋原标题:投诉文化――轻视顾客满意度
原文:售后经理教导新人――只要你不被投诉,就会拿到全额工资。投诉文化绷紧了每一位售后人员的神经。
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是海尔铁的纪律。正是坚持了这一点,才能保证顾客的满意度。
应该简单的东西,不能搞复杂了,顾客是最终的“底线”。
⒌原标题:卖点炒作――轻视广告文化建设
不用多谈,懂营销的都知道大概的对错。
⒍原标题:单赢倾向――经销商始终游移
海尔并不傻,对中小经销商由于自身强势而采取单赢符合常态,而其和国美等的合作就是所谓双赢了。
总结――~条,反而是海尔的真正竞争力所在,分别应对了人的激励、市
场反应速度、明确的层级管理、顾客满意度,有几家企业能同时解决上述四个环节?张瑞敏的道行很深,不仅局限于企业经营层面,大企业家取胜已经上升到哲学、社会学等层面,所谓“功夫在诗外”。
第四篇:[创业]李嘉诚成功揭密:从一无所有到市值3000亿
李嘉诚成功揭密:从一无所有到市值3000亿
花了59年,李嘉诚建立了今天的王国。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读斯坦福大学,有英国贵族口音,还得到4亿元的创业资金,然而,他要想超过父亲,是很困难的事。凭李嘉诚白手起家这一点,他的辉煌便难以超越。李嘉诚曾面对的机遇和对机遇的把握似乎难以复制。但是,他为人处事的原则却是可以学习的。
李嘉诚
家和万事兴
坚持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是李嘉诚商道之一。每天忙碌于商务的他,总要定期参拜高堂,聆听教诲。母亲因病重需住院治疗,李嘉诚亲自抱母亲上下救护车。即使每日商务缠身,他也在母亲住院治疗期间,日夜守护在母亲床前。
李嘉诚的表妹庄月明,是他日后的妻子。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在李嘉诚最无助、最困难的时候,他的表妹一直陪伴在左右。当时的李嘉诚一无所有,是个初中生,而庄月明是香港大学的毕业生,还留学日本。这门亲事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但是两个人却坚持走了下来,他们对爱情的执著终于感动了长辈,同意两人结婚。到1989年,庄月明因心脏病猝发去世,当时李嘉诚才60出头,身体硬朗,又是富豪,因此不乏主动示爱的美女。香港不少富商以绯闻为荣,但李嘉诚始终如一块白璧。
做人的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李嘉诚口袋里的一枚硬币滚落到一个角落里,他弯腰去拾,却没有拾到。一旁的门童为他拾起,恭敬地放到他手里。李嘉诚给了100港币的小费作为酬谢。旁人问起,李嘉诚说:“硬币若不拾起,便没有用处;拾起,我还有用。100元钱对他来说也是有用的。钱的作用不在于聚敛,而在于使用。”
这还可以反映到李嘉诚的管理之道。“管理一家大公司,你不可以样样事情亲力亲为,首先要让员工有归属感,对他们好,让他们喜欢你。”时至今日,社会环境已与多年前李嘉诚创业时有很多不同,有人认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李嘉诚却说,“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
富与贵的哲学
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投入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这个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李嘉诚一直在追求内心的富贵。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在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就悟透的道理之下,李嘉诚又自创内心的财富,这就是真正的财富。
·李嘉诚财产知多少?
1580亿 李嘉诚财产是大陆首富四倍
2006《蒙代尔》“中国大陆十大富豪榜” 张茵家族 350.3亿 玖龙纸业 美国 废纸回收造纸
许荣茂 235.3亿 世茂集团 上海 房地产、酒店 黄光裕 190.5亿 北京鹏润投资 北京 家电零售、房地产
朱孟依家族 165.6亿 合生创展 广东 房地产
陈卓林家族 155.5亿 雅居乐地产 广东 房地产
李思廉 152亿 富力地产 广东 房地产
张力 151.1亿 富力地产 广东 房地产 施正荣 146.4亿 尚德太阳能 江苏 太阳能产品
钟声坚 111.4亿 仁恒集团 上海 房地产 许家印 108.4亿 广州恒大实业 广东 房地产
2006《蒙代尔》“中国香港十大富豪榜” 李嘉诚家族 1580亿 长实、和黄、电讯盈科 多元投资 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兄弟 1010.4亿 新鸿基地产 房地产
李兆基 1000.1亿 恒基地产 房地产
郭鹤年 609亿 嘉里集团 房地产、酒店
郭令灿 457亿 国浩集团 地产、金融、建材
龚如心 450.4亿 华懋集团 房地产 米高·嘉道理家族 440.9亿 中电控股 多元投资
郑裕彤 400.2亿 新世界、大福证券 房地产
冯国纶、冯国经兄弟 330亿 利丰集团 服装
黄廷方 309亿 尖沙咀置业 房地产、酒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现在不仅研究汇率和宏观经济,最近还专门为中国大陆的富豪圈子作了份研究报告,“我们终于发现,中国人并不是世界财富的控制者”。
这本以蒙代尔名字命名的杂志,今天将发布“中国500富豪榜中榜”。榜单显示,中国富豪尤其是大陆富豪,离“世界级富翁”的距离仍然遥远。
在《蒙代尔》杂志排出的榜单中,大陆首富是之前曾上过胡润榜单的张茵家族,其财产为 350.3亿元人民币,但这个数字还不到香港首富李嘉诚家族的四分之一,甚至还比不上总榜单的最后一名,那是来自台湾的塑胶大亨王永庆,其财富为430亿元。
“香港和台湾的许多富豪的确已经进入世界级富豪行列”,该杂志评论说,但来自大陆的企业家们还没有这样的实力。在此次评选中,中国大陆共有412位富豪入选,平均资产为28.107亿元,而香港虽然只有66位富豪入选,平均资产却高达176.798亿元,台湾富豪的平均资产也达到160.4238亿元。在“中国500富豪榜中榜”的前十名中,大陆富豪无一人入眩
同时,即使是最富有的中国人,能进入世界级富豪圈子的也不多。根据《蒙代尔》杂志统计,全球10亿(美元)富豪人数已增至873人,但是中国只有75人入选, 而且排名都比较靠后;在前十大世界富豪里,中国一个也没有进入。该杂志认为,这并非因为中国富豪创造财富的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中国没有几个世界级企业,更没有几个世界级的品牌,因此富豪的资产很难传承和持续积累。
此外,出于对宏观经济的兴趣,蒙代尔制造的榜单把富豪财产与各国GDP进行了对比,相比之下,这方面的结果更能让中国的富人们骄傲。
调查结果显示,榜单的最后一名都是“富可敌国”,那是“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和王中磊,其财富为10亿元人民币,排在世界GDP第178名的基里巴斯之前。而中国首富李嘉诚家族的财富,则比GDP排名第79位的哥斯达黎加还要多。
第五篇:从普法战争德军胜利来看后勤管理在军队中的应用
从普法战争德军胜利来看后勤管理在军队中的应用
吴建师
学号:200905020226
(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物流工程092班)
摘要:本论文首先论述了后勤管理的基本理论,然后具体阐述了普法战争中德国成功运用后勤管理,使自己的军力倍增,并阐明了军队实施后勤管理的意义和必要,以及我国军队在落实后勤管理上的准备。最后,重点阐述了后勤管理在军队应该如何运用,并得出实施后勤管理的气势: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军队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也是作战指挥官必须掌握的一项战争法则。
关键词:后勤管理,管理运筹,军队建设
1后勤管理
1.1后勤管理的定义
根据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战术是一部分,战略是另一部分,后勤管理则是其余部分。后勤管理包括战前动员,战时的补给,战后的战利品分配,其核心是战时的补给运输,快速,协调,主动。后勤管理可以称为战争的经济学,包括工业动员,研究与发展,经费保障,采购与筹措,兵员征集与训练,鉴定与实验,实际上包括除战略战术之外,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其他一切在内。
1.2后勤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后勤管理早在大规模的侵入战中就已经体现出来,特别是罗马帝国的扩张时代,随即更为突出的就是法国的拿破仑帝国。而本论文阐述的则是从普法战争中德军胜利来看后勤管理在军队的运用和他产生的巨大影响。
2普鲁士军队及其后勤管理政策
2.1普法战争期间的德国军队
1868年,即普法战争之前的两年,冯.毛奇元帅向德国政府提出了德国军队战略集中的计划。这些计划是以德国作战或对法国及其同盟国作战的设想为基础,并以多年来对假想敌的情况的研究为依据,正确描绘出作战期间军队的后勤管理计划。大量的工作完成得如此出色,而组织机构又与实际条件如此地适应,归根结底证明了一点:获得这一成就,是对任务
做了精确地分析并有明确的分工的结果。
2.2普法战争中德国实施后勤管理的具体做法
德国陆军部是全军最高行政主管机关。“一般可以这样说,凡有关行政,组织和军备后勤的事务,均属于他的职权范围。凡有关人员,纪律和纯军事性质的事务,只同他有间接关系。任何工作如若没有他的合作,或者他的同意,都难以顺利完成。”陆军部又下设下列机构,每个机构由一名陆军军官为其首脑:1,军务部。2,总作战部。其又下设陆军局,步兵局,骑兵局,工兵局。3,军事经济部。下设财务局,给养局,被装局,勤务局。4,伤残军人管理处。下设抚恤金处,救济处,任命处。5,军械局。下设轻武器局,火炮局,技术局。6,马政局。7,医疗局。8,人事局。
因为这个组织上下一致,并有多年的经验,从而已越来越成为一台自然地机器,能够协调无误地运转自如。此外,这种组织分工,还能把各个岗位上的军官培养成高度的熟练地专家。对这类机器类似的组织,通常听到的反对论调是:它剥夺了个人独立工作的权利,就是剥夺了创造能力。但这种看法在此处是行不通的。因为每个工作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都负有责任,并拥有相当之大的权力,这种后勤管理的组织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一脉相承,专业是他成功的关键。
3实施后勤管理的启示
在后勤管理实践中,军队必须建立一系列的后勤保障体制,后勤管理机关不能过于繁杂,也不能过于简化,因为有些是不可缺少的。军队的战力很大一部分决定于战时的补给供应,拥有优越的后勤管理体制,能使军队的行军速度大为提高,各军种配合更加协调.一旦开战,则可以做到出敌不意,胜敌于千里之外。我国军队的后勤管理建设协调性不够,军备大多集中在南方,而在西部几大军区的战备战力远远不足以抵御外来入侵,此时的后勤补给需要南方的协调供应。从各地转运同时会出现补给线过长的不良因素,问题便会更加突出。若在西部设立相应的后勤管理局,统一安排西部军队的后勤管理事宜,则能提高军队的战时优势,以防开战后的不必要混乱,这不仅仅是当今领导人需注意的,也是各作战指挥官需予以重视的。精良的机构,优越的体制往往带来战争的最后胜利。
参 考 文 献
【1】J.F.C.富勒将军战争指导解放军出版社 2006 ,12
【2】乔治.C.索普上校后勤管理学解放军出版社 2005,12
【3】J.F.C.富勒将军西洋世界军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