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考研: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2018考研: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
论与政策专业
一、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考研研究方向是什么?
各个学校每年的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动,考生需登录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具体的就要查看院校每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考研的研究方向有:
01 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
02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
03 民族关系
二、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考研科目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考研招生院校比较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具体考试科目考生可以登录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查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考研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选一
③629民族学概论
④845中华民族志
复试笔试科目:民族问题
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同(030401)民族学专业要求。
每个院校专业课的考试科目可能会有变化,而且每年的招生专业也会有变化,所以在选择报考专业时,一定要去报考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查询该专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考研好的招生院校有哪些?
1兰州大学、2中央民族大学、3中南民族大学、4石河子大学、5西藏大学、6湖北民族学院、7西藏民族学院、8河南大学、9北方民族大学、1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11广西民族大学、12贵州民族大学、13云南民族大学、14云南大学、15新疆师范大学、16新疆大学、17大理学院、18西北民族大学、19宁夏大学、20贵州大学。
四、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考研信息如何查询?
查询各院校的考研专业信息方法是一样的,了解考研信息就要首先兰州大学登录该招生院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
各省院校考研信息均会在八、九月份左右发布,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一般来说变化不大,大家可以参考往年的考研招生信息。考研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都要以每年各院校最新发布的信息为准。
五、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考研参考书目是什么?
民族学概论:《民族学概论》,高永久等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中华民族志:《中华民族志》,杨圣敏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篇:民族理论与政策.教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案
一、使用教材:
《民族理论教程》:何叔涛、赵学先、桂镜光编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9月版 《中华民族理论新编》:吴仕民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二、参考教材:
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布赫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1999年7月版
2、《民族理论政策概论》:金炳镐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3、《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彭英明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4、《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出版社,1985年6月版
5、《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马维良、梁多俊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6、《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纲要》:刘锷、何润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1997年6月版
7、《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刘弘浍、刘建文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代月版
三、参考资料
1、《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3月
2、《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图道多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3、《中华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4、《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金炳镐、王铁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5、《中华民族发展史》,田晓岫,华夏出版社,2001年8月
6、《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陈国新、杜玉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7、《民族问题理论基础》,熊锡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1985年3月
8、《中国少数民族》,国家民委,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
9、《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张践、齐经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10、《民族问题常识》,王国栋,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
11、《民族特征论集》,熊锡元,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
1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民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12月
13、《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马戎、周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14、《世界民族关系概论》,金涛、孙运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15、《世界民族问题》,赵学先,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
绪 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民族理论的定义和学科性质;掌握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和学科体系;明确民族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安排、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1、民族理论学;
2、民族理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民族理论学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教学安排:2学时
教学方法:学科对比式进行教学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形成的一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支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我们党和国家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历来都非常重视。早在1928年,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中强调了少数民族问题对革命的重大意义,指出“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并委托中央委员着手研究和准备材料,以便第七次代表大会列入议事日程并写入党纲。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党又在《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中强调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与方法,是全党的迫切任务。1950年,政务院制定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其中明确规定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由此可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对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来说,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是不可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内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其教学目的就在于使我们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以及和民族问题有关的宗教问题。换句话说,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就是让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伟大意义,认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民族问题及其由来,民族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以及怎样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另一方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情、省情、民情,认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及其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在社会主义时期要解决好民族和民族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具体措施。总之,这门学科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进行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民族观的教育,从而提高我们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民族理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当然也有与其它学科交叉的部分,但其侧重点不同,这门课它主要分为三编: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
1、民族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作用;
2、民族、民族问题的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3、民族观的表现、作用及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第二编: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中国的民族概况;
2、中国的民族关系及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3、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中国;
4、各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作用; 第三编: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1、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
3、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政策;
4、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7、团结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的统一战线政策;
8、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政策;
9、新时期我们党民族工作的重点、任务和目标。
二、民族理论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过程中,为解决与无产阶级密切相关的民族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问题而创立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列宁、斯大林等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领导下,在解决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并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而新兴的学科。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其实质就是用于解决具体的民族和民族问题,因此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曾叫它为“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既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如此重要,我们学习、研究它的意义由如何?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这就是绪论所要讲述的目的。)
(一)学习民族理论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所谓民族理论,就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处理民族关系的纲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行为准则的一门学说。民族理论它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一门新兴而独立的学科。
1、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理论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从民族的产生开始说起。民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产生,进入阶级社会后成为了社会和国家最基础的部分,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必归属一个民族,换句话说,都一定在民族的群体中生活,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人是不存在的。列宁曾说过:“民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因此,民族和民族问题是普遍的客观存在,自民族形成至今,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有两千多个民族,并且大部分国家都具有两个以上的民族。例如:
我们中国自夏代中国的第一民族——夏民族形成以来,中国历史就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为夏民族是由多个部落民族构成,至今我国已经成为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外国也一样,古代就存在着著名的古埃及民族、古希腊民族、古罗马民族、古印加民族等等,近现代更是民族林立,就欧洲就有英吉利民族、法兰西民族、西班牙民族、捷克民族、罗马尼亚民族等等,伴随民族发展产生了各种民族问题,如美国的印第安人问题、黑人问题等;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土著居民要求种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的斗争;瑞士作为较单一的民族国家,也存在着操法语、居住在瑞士中部伯尔尼州侏罗山区的居民,使用暴力要求分立的问题纠纷,也给宁静的瑞士带来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虽然阶级和剥削制度已被消灭,各民族实现了平等、团结,但由于历史以来各个民族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的不平衡,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还有一千五百万少数民族仍未能解决起码的温饱问题,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民族和民族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意识形态诸方面的问题。民族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时,总是把民族和民族问题融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因为它的解决,紧紧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相联,它也就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无产阶级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对世界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并随着世界民族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以及世界各国解决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大量实践,特别是在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中,近七十多年来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解决民族和民族问题所取得的成绩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2、民族理论是一门新兴而独立的边沿性交叉学科 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同于阶级,不同于国家,不同于政党,也不同于种族,而是一种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实体,并有着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同样由于民族存在引起的民族问题,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也不同于阶级问题、国家问题、政党问题和种族问题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民族和民族问题这一历史范畴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而独立的学科。同时,它与许多学科相联系:(1)与哲学相比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探讨的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是普遍规律;民族理论研究的则是民族和民族问题这两个具体为基本的方面。(2)与民族学
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规律,并用其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民族学研究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具体到每一个民族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内容。(3)与历史学
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全过程,让人们了解社会的过去及发展;民族理论只对民族这一社会历史中的现象、范畴作研究。(4)与民族史学
民族史学着重研究民族发展的全过程,是每个民族的历史,也就是追溯各个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和变异;民族理论只对规律进行研究。
同时,民族理论还与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法学、艺术、伦理学等学科有关系,并应用这些学科的许多优秀成果来研究民族的一般特点和普遍规律。但民族理论也在学科发展中体现出自己的特点:(1)科学性;(2)阶级性;(3)实践性;(4)发展性。
3、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1)与人类社会相联系的有关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理论作为高度抽象的理论,不仅研究民族的具体历史过程,还研究作为历史范畴的民族的一般规律,是综合性的、抽象的。(2)研究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条件和解决的途径。民族问题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民族矛盾问题,与社会发展的总进程相联系,并在不同时期表现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解决方式不同。(3)研究民族纲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这是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民族理论进行研究的目的所在。
(4)研究具体的民族情况。
4、民族理论研究的内容(1)民族的形成;(2)民族的发展;
(3)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历史现象;(4)民族的涵义;
(5)民族问题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社会问题;(6)社会主义建立后民族问题仍然存在;
(7)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一部分;(8)民族观;
(9)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及不同前途;(10)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各具特色的;(11)无产阶级主张多民族建立统一的国家;(12)从实际研究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
(二)学习民族理论的意义
1、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水平和素质;
2、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3、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4、掌握中国的民族情况,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5、认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发展。
(三)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目的和方法
1、学习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最可靠的锐利武器。就中国来说,民族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重要方面,因此,掌握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真制定和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民族问题,将对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学习方法
(1)要坚持用唯物的辩证的方法看问题,即我们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地、发展地、联系地看待问题。
(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待问题。
(3)要坚持把纵向与横向比较结合起来研究问题。(4)要坚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思考题:
1、什么是民族理论?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何在?
2、怎样理解民族理论是一门新兴而独立的学科体系?
3、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有哪些?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发展与应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背景、阶段和主要观点;认识民族理论是在实践中发展的一门学科;理解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过程及理论创新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创立的过程和主要观点;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贡献;
3、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4、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和创新。
教学安排: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和图表对比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
民族和民族问题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即有经济基础的东西,也有上层建筑的东西,还有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各个时代形形色色的政治家、理论家都提出过各式各样的有关民族的理论,但都没有揭示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起源、发展和解决的基本规律,直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才完成了这一任务。
(一)社会历史基础分析
1、在上古时代,人们对民族起源等问题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中。
堪称西方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曾在其著作《历史》中对希腊及其邻国许多民族作出论述,人为古希腊民族起源于鸟;中国古代很多民族也认为自己起源于不同的自然物,如商民族认为自己是鸟变的,越民族认为是蛇变的,盘胍蛮认为是狗变的,板循蛮认为是虎变的,怒族直到今天还认为自己起源于水中的鱼等等。
2、前资本主义阶段,人们的认识主要为宗教神学所笼罩。
中世纪的欧洲是神学同志的时期,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出现总是以宗教的眼光来看待,对与宗教神学不相符的理论、学说和观点,均视为异端而给予排斥。在中国也认为“自古贵华夏,贱夷狄”,对待少数民族的称呼总是在汉字书写中带有“羊、虫、犭、牛、鸟”旁等。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创立的时代背景
1、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爆发了为自己的阶级利益、阶级目标而斗争的政治性行动。如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2、民族运动的高涨;
民族运动是指西欧一些民族国家为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所掀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强大斗争。
3、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推翻民族压迫,获取本民族自己独立和解放的运动,这是18实际到19实际世界政治的主旋律。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思想来源
1、资产阶级民族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
(1)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所阐述的社会契约学说、天赋人权思想、理性原则和社会法律思想;(2)法国《人权宣言》提出的主权在民的思想;
(3)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对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的论断。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论证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民族特征;
2、论述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揭示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3、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平等、联合;
4、揭示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根源、性质、任务和实现的手段;主张多民族应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统一的国家。
(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过程
1、初创阶段(19世纪40年代到1848年)(1)代表作:《论犹太人问题》(1844)
《神圣家族》(1844)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
(2)主要观点:①提出犹太人的民族平等问题;
②初步研究民族的形成问题;
③明确提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内部的生产力”的观点。④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经历三大过渡。
2、确立阶段(1848年到19世纪80年代)(1)代表作:《共产党宣言》(1848,2)
《论波兰》(1848)《论波兰问题》(1848)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1)《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支持波兰》(1875)
《流亡者文献》(1874—1875)
(2)主要观点:①深刻阐明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②分析了两种不同性质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
③明确了民族、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之间的关系。
3、深入研究阶段:(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1)代表作:《自然辩证法》(1880)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188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94)(2)主要观点:①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了科学论述;
②系统论证了民族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③明确论证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消亡的必然性; ④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1)时代背景
① 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出现; ② 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殖民地问题; ③ 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 ④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代表著作:《民族问题提纲》(1913)
《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1913)《论民族自决权》(1914)
《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1916)《关于自治问题的争论总结》(1916)《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1920)《关于党在民族方面的当前任务》(1921)《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化问题》(1922)
(3)理论建树:①建立了完整的民族殖民地学说;
②主张建立一个多民族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③主张建立平等、团结、联合的民族关系,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特权; ④主张实现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 ⑤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⑥倡导国际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⑦提出民族自决权思想。
2、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1)时代背景:
①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 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出现; ③ 民族问题的世界化发展。
(2)代表著作:《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1903)
《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1929)《再论民族问题》 《论中国革命的前途》 《论苏联宪法》
《苏联各族人民的友好是一个巨大而重要的成就》
(3)主要观点:①提出了完整的“民族”定义;
②指出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 ③提出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④制定了一系列民族纲领、政策和措施,领导了苏联的民族工作,解决了苏联的许多民族问题。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应用与完善
1、应用过程:
(1)萌芽阶段:(新民主主义时期,既1949年10月前)1)代表作: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
2)观点:①揭示了中国各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说明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②论证了中华民族关系的主流;
③肯定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对祖国的历史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④ 指出了我国各民族的人民都坚决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在各民族的历史上都产生过许多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
⑤ 明确了中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是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⑥ 并批判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把少数民族视为汉族的“宗支”,否定少数民族存在的谬论。
3)理论原则: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原则;
②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要实行民族自治;
(2)建立阶段(一九四九年十月到一九五七年)
1)毛泽东同志根据新中国建立后的新情况,进一步阐述了中华民族关系的主流是相依存,友好往来。
2)周恩来同志,李维汉同志以及范文澜同志对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特别是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3)发展阶段(1957年—今)1)曲折发展时期(1957—1966)
① 1957—1960三年困难; ② 1960—1963大跃进;
③ 1963—1966右倾、浮夸风。
2)停滞发展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 3)调整恢复时期(1976—1978)4)改进发展时期(1978—1984)
①提出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还将长期存在;
②提出中华民族关系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 ③中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上; ④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⑤强调了民族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3、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完善(1)各民族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
(2)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3)解决民族问题应根据民族的具体情况而定;
(4)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客观趋势。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的基本过程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贡献有哪些?
3、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什么发展和完善?
4、中国共产党如何应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第二章
民 族
当今世界,民族林立,全世界近5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约有2000多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列宁明确指出:“民族—这是历史的范畴。”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民族的定义和特征,民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民族形成的不同形式。
2、我国的民族识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中华民族的基本概况。
教学安排:4—6学时
教学方法:录像和案例式教学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第一节 民族的定义
一、民族概念的历史发展状况
1、古代民族概念的出现
“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在《伊利亚特》第一节“内哄”中,就有“山居民族”“整个民族”的说法)。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在《历史》一书中约有二百多处使用了民族一词。
在我国古代,例:《左传》隐公八年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戊公四年中所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八个字。《礼经˙王制》中说:“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左传》襄公十四年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货币不通,语言不达。《吕氏春秋˙为欲》中已有“蛮夷反舌、殊俗、异习之国,其衣服冠带,宫室居处,舟车器械,声色滋味皆异”。
2、近代民族概念的出现
近代西方“民族”一词已经是常用词语,不少学者对其含义作了探讨:
(1)《牛津大辞典》:nature指的是以血缘为纽带广泛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共同体。
(2)英国政治学家海士在《国家与政治》、《民族主义》提出:nation是使用相同语言、遵守相同传统和有意组成的独立的人们共同体。
(3)瑞士政治学家布伦里奇在《普通国家法》中指出:national是具有相同的属地、相同语言、相同文字、相同宗教、相同血缘、相同肢体形状、相同风俗和相同生计的人们共同体。
近代中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的是资产阶级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1874年他所写的《洋务在用其所长》一书中首次使用,后康有为、梁启超也引用民族。孙中山对“民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民族“五要素说”,既“我们研究许多不相同的人种,所以能结合成种种相同民族的道理,自然不能不归功于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五种力。”
3、现代民族概念的认识
(1)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认为民族是具有一种共同的特殊感情的人群。恩格斯则认为民族是以一定的语言和地域为基础而形成的。
(2)列宁对民族概念的理解
列宁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对民族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地域、语言、心理、生活条件是民族的特征。
二、民族定义的提出 斯大林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民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认真总结、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最后写成《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3)、《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1929),概括性地提出了较科学和完善的民族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定义包括的含义:
1、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
2、民族有四个要素构成,表现出四大特征;
3、民族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三、民族的构成要素
1、共同的语言:必备条件
共同语言是指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之间交流思想情感,交往联系所共同使用的语音符号工具。
2、共同的地域:前提条件
共同地域是指民族形成和发展赖于存在的空间范围,是民族共同体得于存在的环境基础条件的总合。
3、共同的经济生活:核心因素、活跃因素、最赋予变化的因素
共同经济生活是指一个民族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具体说,一个民族经济生活的组织形式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组合形式,劳动成果的交换与分配形式等;经济生活的行为方式则是指生产劳动、经营活动和消费方式,即生产劳动、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人们具体的经济活动。
(1)趋同性;(2)共生性;(3)激变性。
4、共同的文化心理:最持久、最稳定的因素
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表现和反映。民族文化心理素质虽然是一种抽象、复杂的精神想象,但它是可以捉摸和认识的。一般,民族文化心理通过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体育游艺、道德情操,以及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等形式,表现和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爱好、兴趣、能力、气候、性格、情操、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四个特征中最后形成的。
(1)独立性;(2)全民性;(3)稳固性;(4)自我性。
四、民族与其它共同体的区别
1、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1)所属范畴不同:民族属于历史范畴;种族属于生物学范畴。
(2)研究对象不同:民族研究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有共同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的人们共同体;种族研究的是人类空间分布中存在的群体遗传变异的结果。
(3)属性不同:民族是社会性的;种族是自然性的。
(4)形成时间不同: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形成的;种族是在人类的智人时期形成的。(5)特征不同:民族是以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为特征;种族则市是以毛发、眼珠、肢体形态、皮肤颜色和面容结构等为特征。
2、民族与国家的区别
(1)定义不同: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或机器。
(2)属性不同:民族是社会性的;国家是政治性的。
(3)构成和特征不同:民族以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为构成要素和特征;国家则是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官僚集团为构成要素和特征。
3、民族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1)定义不同: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人群共同体;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构成的氏族群体;部落联盟是以血缘关系为中介,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多个部落。
(2)特征不同:民族以地域为特征;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以血缘关系为特征。
第二节 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的规律
一、民族的形成
1、民族形成的动因和时间(1)民族形成的动因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一书中明确指出:在古代,所有民族是许多不同部落由于物质利益关系的需要而结成的。由此可知,物质关系和利益把人们聚拢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一种观念,还是在一种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而这个物质基础就是社会生产。因此,民族形成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的发展。(2)民族形成的时间:
在原始社会末期后发生的两次社会大分工,是生产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加速了氏族制度的瓦解,为民族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于是岁社会生产的发展,贫富分化出现,阶级形成,国家诞生,民族形成。
2、民族形成的规律
(1)民族形成的基本过程
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既原社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底下,人们的生存必须依赖于自然的赐予,人们只能使用石器和弓箭,靠集体采集和狩猎生活。在这种条件下形成“原始群”。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社会生产力油料长足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萌发了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人们逐渐地稳定定居下来,于是出现了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
随原社社会晚期金属工具的使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及交换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一部分部落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中过上了“以农为本”的生活;一部分则在广阔的草原牧场发展畜牧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于是,形成了最初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
(2)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生产力的发展,还导致了原始社会内部的深刻变化,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的分化和解体,使得在人们共同体中血缘关系被逐步废除。
1)随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私有制。
2)不同氏族、不同部落成员的相互杂居现象“一代比一代厉害”,从而给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向民族的地缘基础转化创造了条件。3)国家的产生作为一种政治力量,促使最初民族完成了有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从而成为取代了氏族、部落的一种新型的人们共同体。(3)民族形成的多元模式
1)民族分化:也称“同源异流”,主要是指原有民族的分化产生新的民族的历史现象。
2)民族组合:也称“异源同流”,主要是指若干个原有民族或部分或全体成员通过实现一体化而形成新的民族的现象。
①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散失了自己原来的特征,变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根据同换的性质一般可以分为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②民族聚合:是指多个民族或民族的多个部分通过长期的交流与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
③民族一体化:是指多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交往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逐渐形成多项共同性特征的现象。(4)民族形成的途径 1)次生形; 2)再次生形; 3)多次生形。
二、民族的发展
1、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民族一经形成便随着社会发展规律在不断的发展。一般表现出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民族由原始民族(农耕民族、游牧民族)、古代民族(奴隶制民族、封建制民族)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过渡和发展。
2、民族发展的基本过程
(1)民族的离散过程:即指民族在发展中特征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民族属性改变的过程。(2)民族的演进过程:即指民族在发展中某些方面发生自我变化的过程。
3、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现象
(1)民族分化:也称“同源异流”现象,指的是原来的一个民族在发展中不断分化为多个独立的民族的现象。
(2)民族组合:也称“同流异源”现象,指的是原来多个民族或者多个民族的支系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
1)民族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散失了自己的特征变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一般分为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两种。
2)民族聚合:指的是几个民族或几个民族的支系相互融合为一个新民族的现象。
3)民族一体化:指的是多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联系过程中逐渐形成某些共同点的现象。
4、阻碍民族的发展因素
(1)阶级压迫剥削制度的存在是阻碍民族发展的根本原因;(2)民族经济发展的滞后是制约民族进步的直接原因;
(3)民族文化中有关落后的宗教信仰规定和陈规陋习是束缚民族充分繁荣的消极因素。
三、民族的消亡
1、民族消亡的含义
民族消亡不是就个别民族而言,它是指全世界的所有民族的一切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的消失,即世界民族一体化现象的实现。
2、民族消亡的条件
(1)民族平等团结关系的建立和不断深化——前提条件;(2)阶级、国家的消亡——必备条件;(3)全世界民族一体化的实现——直接条件;
3、民族消亡的过程
(1)资本主义时期,社会化大生产使得民族融合萌芽开始出现;
(2)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使得民族一体化的现象不断加深;(3)共产主义中期,阶级、国家消亡,民族一体化、民族大融合实现,民族消亡。
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
一、民族识别
1、民族识别的定义
民族识别是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来划分民族单位的族属和族别的政府活动。它为国家在法律上确认民族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2、民族识别的特点
(1)科学性;(2)合理性;(3)合法性;(4)阶级性。
二、中国的民族识别
1、中国的民族识别基础情况
(1)民族单位众多,支系庞杂;
(2)源流分合无定,文化交错相通;
(3)历代反映民族情况的文献资料稀少和无法认识。
2、中华民族识别的原则
(1)客观性;(2)群众性;(3)合理性;(4)合法性。
3、中华民族识别的方法
(1)民族单位的实地考察、调研;(2)走访、座谈和采集有关信息;(3)汇总、分类对比分析;(4)采用法律形式预于公布。
4、中华民族识别的步骤
(1)对单一的民族单位,随时认定及时公布。从1953年—1957年,认定了满族、彝族、白族、回族等45个少数民族;1957年—1978年,认定了9个少数民族;1979年认定了基诺族。(2)对属于民族支系的民族单位,进行了民族族属的划定。(3)对有争议的民族单位,暂不作定论。
三、中华民族识别工作开展的成就
1、通过我国的民族识别,突破了斯大林民族定义对确认民族成分的限定,采用民族的文化心理作为现代民族划分的新标志;
2、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为是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民族的实践为世界各国开展民族识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第四节 中华民族概况
一、中华民族的基本情况
1、中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少数民族55个;
2、中华民族发展的基本特征:(1)人口发展的不均衡;
1)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的不均衡;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汉族总人口
少数民族总人口 2)少数民族之间人口的不均衡。1000万以上的民族:1个 壮族
100—1000万的民族:17个 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
10—100万的民族:15个 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
1—10万的民族:17个 布朗、撒拉、毛难、阿昌、普米、裕固、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京、基诺
1万以下的民族:7个 高山、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2)政治发展的不平衡;(3)经济发展的差距化;
(4)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不一致性;(5)社会繁荣程度参差不齐。
二、中华民族分布情况
1、中华民族的分布:
(1)汉族主要分布于内地、东部的各省、市;少数民族多集中生活于边疆的各省区;(2)汉族分布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5.7%,少数民族地区占64.3%。
2、中华民族分布的特点;(1)地广人稀;
沿海地区人口密度240人/平方公里;西部地区人口密度110人/平方公里;
河南446人/平方公里; 云南83人/平方公里;
山东486人/平方公里; 新疆8人/平方公里; 上海876人/平方公里; 青海5人/平方公里; 香港5890人/平方公里; 西藏2人/平方公里。
(2)资源丰富;
A、云南就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花卉基地、香料之乡等美称;
B、西南金沙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元江可利用的水利资源占全国的70%。(3)多为边疆,位于国防要冲之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的多个民族自治县。
(4)区位特殊,优势突出。
思考题:
1、民族的定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2、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过程及不同的历史现象是什么?
3、什么是民族消亡?民族消亡的条件有哪些?
4、中华民族识别的原则和成就是什么?
5、简述中华民族的基本情况和分布情况。
第三章 民 族 问 题
民族问题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它自始就与阶级问题有着密切联系,但是又不与阶级问题雷同。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问题及其由来,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和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2、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民族改革前夕各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教学安排:4—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政分析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第一节 民族问题及其由来
一、民族问题的含义
1、民族问题的定义
民族问题就是指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是民族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并贯穿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
2、民族问题的特点
(1)民族问题的广泛性;(2)民族问题的具体性;(3)民族问题的复杂性;(4)民族问题的相对性;(5)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二、民族问题的由来
1、民族问题发生的必然性
民族一经形成,总是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邻近的其他民族发生日益广泛和密切的交往,与此同时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矛盾,既产生民族问题。因此,民族问题的产生同民族间的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2、民族问题产生的因素
(1)民族间存在的民族特点和差异;(2)民族间在发展中形成的民族差距;
(3)经济发展中私有制的不断深化,促使民族之间的对立激化。
三、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
1、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民族问题的不断深化;
民族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它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民族自我意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民族自我意识的深化又仰仗于社会生产的发展。(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简单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族经历了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般社会生产以家庭生产为主,产品多为自产自销,民族间的交往不多——民族问题多表现为各民族间的特点、差别或差异;
(2)商品经济发展中,民族经历了封建社会、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日益的社会化要求打破了民族间封闭的界限,从而使民族经济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导致民族自我意识的加强,为了民族自身利益的需要,民族成员积极要求建立和保护民族市场,于是纷纷建立民族国家——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各民族之间的直接对抗、仇恨和战争;
(3)发达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经历了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到社会主义阶段,完全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采用社会化组织进行生产,严密的分工和专门化的操作,大批量生产与较高水平的组织协作,使得产品完全商品化。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人们要求打破民族壁垒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民族经济生活趋同性、激变性的作用下,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逐步趋向一致,于是形成了国际联合的新的组织行为——民族问题表现为世界各民族之间发展的差距问题。
2、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决定了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
(1)在私有制社会阶段,由于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产生了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因此,民族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有隔阂、歧视、仇恨、冲突和战争。
1)原始社会末期—原始民族(农耕民族、游牧民族)—民族特点、差别—对立的、静止的—狭小范围内的;
2)奴隶社会—奴隶制民族—民族差异—非对抗性—局部地区间;
3)封建社会—封建制民族—民族差距—非对抗性向对抗性转化、由静止向动态发展—国家性; 4)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民族—民族间发展的重大差距—对抗性、动态性的—国际性。
(2)在公有制社会阶段,民族间的压迫剥削制度被废除了,阶级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促进各民族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支配者和主人,于是民族间表现出的问题不再是对抗性的,而着重体现在民族差别、差距上,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民族—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民族发展的差距—对立的、静止的—世界性
第二节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一、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
1、社会总问题的含义
(1)社会总问题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的总称。它规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2)社会总问题的特征: 1)客观性; 2)发展性; 3)变化性; 4)预示性。
2、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中的一部分
(1)民族问题属于社会总问题中的组成部分,它们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
1)有阶级的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阶级之间的矛盾问题; 2)无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2)民族问题影响社会总问题的发展
1)民族问题的解决情况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 2)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引导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3、民族问题的内容和性质是由社会总问题所决定的
4、只有社会革命的胜利和社会的进步,民族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有着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特征,于是构成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1、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1)在阶级存在的时代,民族总是由不同的阶级所构成;(2)民族压迫是阶级压迫剥削制度造成的;(3)要消除民族压迫,首先要消灭剥削制度,要实现民族平等,就要消灭阶级。
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区别
(1)民族与阶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在同一时间范围内,民族问题的发生范围比阶级问题要更加广泛;(3)在同一时空范围内,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更加深刻和尖锐;(4)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要长;
(5)民族问题在民族危亡之时会形成新的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的意识和感情。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一、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1、性质: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2、实质: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表现: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差距
4、形式;存在有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5、特点:
(1)历史继承性;(2)区域性;(3)复杂性;
(4)政治生活的重要性;(5)长期性。
1)民族还将长期存在;
2)国际国内的阶级斗争还会影响民族关系的发展; 3)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偏见还常常影响人们的意识和思想; 5)社会主义建设中会产生新的民族矛盾。
二、民族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问题的一部分
1、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2、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如一地重视民族问题。
3、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和政策。
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1、基本内容:
(1)经济关系上,突出表现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少数民族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的发展步伐。(2)政治关系上,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但民族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民族平等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广泛的落实。
(3)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民族宗教、民族语言文字、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艺术得到应有的尊重,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4)西方敌对势力和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散步和鼓吹分裂祖国统一,并在行动上组织分裂活动,煽动群众闹事,严重地破坏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2、基本特点:
(1)从民族问题存在的时间看,具有长期性;
(2)从民族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具有重要性;(3)从民族问题的内容和形式讲,具有复杂性和渗透性;(4)从人们对民族问题的关心程度看,具有相当的敏感性;(5)从民族发展的水平看,具有不成熟性和多层次性;(6)从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看,正有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
第四节 我国各民族在民主改革前夕的社会状况与社会改造选择
一、我国各民族在解放前夕的社会情况
1、经济文化类型
(1)渔猎经济型:以狩猎、捕鱼为生的民族构成的社会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总称
典型民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
(2)游牧经济型:以逐水草而居的民族构成的社会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总称
典型民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裕固、藏、塔吉克
(3)原始农业型:以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民族构成的社会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总称
典型民族:珞巴、门巴、基诺、佤族、怒族、独龙、阿昌
(4)传统农业型: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的民族构成的社会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总称
典型民族:朝鲜、白族、纳西、回族、哈尼、傣族、景颇、彝族等
2、社会制度状况(1)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度的民族:约有60万人口,渔猎经济型、原始农业型的部分民族;(2)处于奴隶制阶段的民族:约有100万人口,大小凉山的彝族;
(3)处于封建领主制的民族:约有400万人口,西藏的藏族、云南的傣族、景颇族;(4)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制的民族:约有3000万人口,进入传统农业的大部分民族。
3、政治制度形式(1)原始民主制:(2)家支制度:(3)山官制度:(4)土司制度:(5)王公盟旗制度:(6)政教合一制度:(7)门宦制度:(8)封建保甲制度:
二、解放后各民族的社会改造方式选择
1、直接改造;
2、缓冲改造:
3、和平协商,民主改造:
4、直接过度:
5、牧区的“三不两利”改造:
6、西藏的民主选择。
思考题:
1、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有哪些基本特征?
2、简述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3、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怎样的关系?
4、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及其基本内容和特点。
第四章 民族关系理论
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和作用、影响的关系,它是双向的、也是动态的。
教学目的及要求:认识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特点和发展的规律;
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
教学安排:2—4学时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第一节 民族关系的概念
一、民族关系及其基本表现形式
1、民族关系的内涵
1)定义:民族关系是一种在人们的交往联系中,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力和利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的社会关系问题。2)特点:(1)广泛性;(2)有限性。
2、民族关系的基本形式
1)以民族群体出现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2)以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中表现的民族关系; 3)以曲折的方式表现某种民族关系。
二、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
1、民族关系的性质是与民族的性质相联系的。它是由发生联系的民族所出的社会发展阶段及阶级构成等方面的条件所决定的,也受当时社会总问题的民族问题情况的影响。
2、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是不同的。
1)私有制社会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不同民族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这一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2)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
1、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也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是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的制约的,也是与当时解决的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方式相联系。
2、不同社会的民族关系内容、特征各有特点;
1)私有制社会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压迫民族或统治民族与被压迫民族、被统治民族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这一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2)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3、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这个社会政治制度之上的各民族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包括民族之间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关系。
1)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趋势。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主要的是指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联系中所出的地位和状态以及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 民族关系的特点
一、民族关系发展的中心内容
1、民族利益——民族关系发展的焦点
2、民族权利——民族关系发展的测量表
3、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主题
4、民族法制——民族关系发展的调节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 1)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2)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3)民族间互相合作的有限性;
4)民族间相互帮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5)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初步性。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新现象和新趋势
1)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激烈冲突中,有民族观念更新、民族的竞争意识加强的趋势;
2)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各民族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有进一步团结合作的要求和趋势;
3)在商品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完善过程中,有民族意识加强的趋势,各民族对民族利益、对本民族发展十分注重;
4)在新实际,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拉大的趋势将有所控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民族间的交往联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和竞争机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3、协调竞争与协作、互助的关系,促进民族关系发展;
4、少数民族应逐步运用和逐步适应竞争机制
第三节 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1、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2、民族团结的大趋势与民族主义(包括民族分裂主义)思想有所滋长并存;
3、民族间互助合作的发展与民族间(经济领域)竞争增强并存;
4、民族共同发展的趋势与民族间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并存,5、民族联系交往增多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内聚力增强并存。
二、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
1、研究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必须在方针、政策等方面制定出正确的总的原则。1)必须科学地分析和预测民族关系发展的总的或主要的趋势,这是前提。2)合理确定民族工作的根本方针,这是关键。
3)以优惠或特殊、灵活政策造成有利于民族发展和有利于协调民族关系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尽可能地满足或照顾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发展利益,这是基础。
4)把依法调控或协调民族关系作为基本原则,这是协调好民族关系的重要保证。
2、研究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必须注意掌握民族关系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三个方面。1)在思想观念方面,注意民族意识的发展轨迹;
2)在实际工作方面,注意民族利益、民族权利的公平合理和民族发展的相对均衡;
3)在人的方面,也是在民族关系的载体方面,注意各民族的知识分子、民族干部(特别是离退休民族干部)和民族上层人物的作用。
3、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一些具体对策。
1)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马列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和宣传; 2)采取特殊、优惠的政策和有效措施,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
3)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是协调、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调整民族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4)加强民族理论的研究和民族政策的分析; 5)大力培养和大胆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思考题:
1、什么是民族关系及其基本表现形式?
2、民族关系发展的中心内容有哪些?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4、论述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和对策。
第五章 民 族 观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对民族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民族观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两种不同民族观的内容和性质;
2、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的共同繁荣;
3、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中国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教学安排:4—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与课堂讨论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第一节 两种民族观的产生
一、民族观
1、民族观的定义:
民族观指的是世界观中的一部分,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思想体系;是一个阶级的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表现。
3、民族观的内容:
(1)对民族的看法,即人们对民族形成、发展和消亡规律的认识;(2)对民族问题的看法,即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成因、发展规律的理解;
(3)人们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政策,即居于什么立场,处于什么角度,采纳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
二、两种不同民族观的形成
1、类型:
(1)资产阶级民族观;(2)无产阶级民族观。
2、社会条件:
(1)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是零散的,处理民族问题的观念是局部的,因此,未形成有系统而完整的民族理论观点。
(2)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系统化和理论化,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国家意志化,至此,才形成资产阶级民族观。
(3)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诞生和发展,并形成自己的民族观。
3、根本原因:
(1)社会地位不同: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剥削地位;无产阶级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
(2)生产目的不同:资产阶级生产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生产的目的则是为了得到生命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3)阶级本质不同:资产阶级是损人利己、强肉弱食、不择手段的;无产阶级是大公无私的。(4)阶级理想不同:资产阶级以维护剥削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为理想;无产阶级则是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5)民族政策不同:资产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无产阶级提倡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三、两种民族观的对比
1、资产阶级民族观(1)核心: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属于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历史作用:
1)在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民族主义作为积极的思潮,以“平等、自由、博爱”的观念为思想,激发了民族的意识和斗志,推动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2)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民族主义开始表现出其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惰性,对待异民族采取歧视、剥削和压迫的政策;
3)到帝国主义时代,民族主义完全走向反动,成为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旗帜,并以其来掩盖资产阶级剥削异民族,政府不同民族国家的事实。(2)内容和特征:
1)大肆宣扬“民族优劣论”;
A、民族生来就有优劣之分;
B、优等民族对劣等民族的压迫、剥削是天经地义。2)极力鼓吹“民族至上论”。
A、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 C、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3)纲领和政策:倡导民族不平等,实行民族压迫。1)实行强迫同化; 2)实行强迫迁徙; 3)实行分而治之;
4)实行种族隔离和民族灭绝; 5)实施经济封锁; 6)实施文化侵略; 7)实施军事镇压; 8)实施政治颠覆。
(4)实质:是利己主义的表现。
2、无产阶级民族观
(1)核心: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
1)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人民和民族所积奠而形成的一种浓厚的感情,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规范。它表现为热爱祖国的人民,热爱祖国的河山,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维护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在祖国处于危难时刻,为拯救祖国而英勇斗争甚至为果而无私捐躯,对祖国的前途和民运充满强烈责任感,为国家民族德才强盛而甘愿献身的崇高感情。
2)国际主义是无产阶级有关人类社会团结、联合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世界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平等的地位,主张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联合,相互帮助与支援,支持与尊重等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2)内容和特征:
1)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民族有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A、世界上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
B、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都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拥有着不可否认的价值;
C、民族的先进和落后不时绝对的,也没有天生的“优劣”之分,民族的差距会随社会的发展逐步减小,最后消失。
2)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在与其它民族负载的关系之中。3)各民族人民都是历史的主任。
4)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3)纲领和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民族平等原则的含义:
A、民族平等是指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平等;
B、民族平等是指全世界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的平等;
C、要求原先处于压迫和统治地位的民族的无产阶级,不仅要遵循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采取各种措施给予照顾和帮助仍在受剥削和压迫的民族,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保证和实现少数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A、坚持民族的平等是为了达到民族的接近和团结; B、实现民族的团结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民族平等。3)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A、各民族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每个民族都应该是平等的。
B、是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C、由无产阶级得不偿失阶级地位、阶级性质和阶级利益决定的。D、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求的。(4)实质:是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表现。
第二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几千年的辉煌史不仅是众多的帝王将相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携手并肩齐创灿烂文化的创世史,它凝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和心血,为人类社会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早就形成以汉族为中心,并向四周不断发展结成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而不可分的联系,共创了多民族的祖国大家庭,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1、从经济方面看,其相互联系和创造活动很早就开始橴存在和发展。(1)相互交流和学习生产技术;(2)自然的经济分工和相互交换;(3)生产技术上的相互影响和吸收。
2、从文化方面看,中国各民族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和共同创造,源远流长。(1)汉族的古老、先进文化对各民族产生了极大影响;(2)各民族的科技、艺术也促进了汉族的发展;
(3)中华民族的文明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3、从政治发展看,中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相联系的基础上,早已建立和长期保持着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并为反对国内外反动统治而共同斗争,捍卫和巩固了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战乱纷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汉的分离、三国战乱、魏晋南北朝的对歭,直到随朝一统天下,再次实现了中国的第二次统一,随唐封建制的繁荣,使得中华民族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与融合;
(3)宋辽金元时期,宋的灭亡、辽金的争雄到元的兴盛,中国实现了新的统一,中华民族得到了再次的融合,也由此决定了中国各民族从此的团结、协作与共同的斗争、建设与发展;
(4)清朝的发展直到新中国的建立,维护和进一步促进和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深厚感情,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必须实现更稳定的统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更加证明中国统一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规律。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理论
1、费孝通先生的主要思路与观点
(1)东亚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这一片地理上自成单元的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而民族格局似乎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费孝通,1989:2)
(2)中华民族各族群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
(3)考古发现表明,自新石器文化时代开始了中国各地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费孝通,1989:3)。
(4)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汉作为一个族名是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周外族人接触中产生的,„„当时中原原有的居民在外来的人看是一种‘族类’而以同一名称来称呼,说明了这时候汉人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民族实体”(费孝通,1989:4-5)。
(5)中华民族各族群统一成为政治实体的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中原农业区和北方草原游牧区形成两个并立的统一体;第二时期是两大区域统一体的汇合。(6)中国几千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
2、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体的多层次性 1)如何看待“民族”的时候,民族集团是否分层次
(1)“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2)“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
(3)“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底层次的认同,„„甚至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2)“汉族”的核心”是“汉文化”
(1)汉族与我国其他民族并不处于同一个层次;
(2)在与国内其他民族的交往中,汉族的民族意识比其他民族要淡薄得多,这在族际通婚、申报民族成分、日常交往等方面都能反映出来;
(3)在中国的史书上,极少在族群集团的名称上直接使用“某某族”的提法,通常是称“汉人”、“蒙古人”、“藏人”、“苗人”。
3)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形式上主要体现在对于中原地区和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1)几前年来,中原地区是汉族人口的举重聚居地,是东亚大陆农耕经济的中心地带,也是手工业和贸易的核心地区,总之,是整个华夏文明、汉文化的中心;
(2)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十分繁荣与发达,周边少数民族从事的或者是草原畜牧业,或者是山区狩猎、采集和粗放农业,生产规模小而且产品品种相对单一;
(3)在几前年人口迁移的过程中,汉族能工巧匠凭借其在农业、手工业、建筑、医学、水利等各方面的先进技艺,汉族商人凭借中原地区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商业网络,大量迁移并定居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和乡村。
3、历史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三个阶段 1)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时期;(1)华夏族团的形成;
(2)汉族的形成,„„从华夏核心扩大而成汉族核心;
(3)两个统一体的汇合才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实体进一步的完成。2)多元一体格局的危机时期:鸦片战争的爆发,帝国主义的侵略。3)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国的重建时期:1949年—今
(1)鸦片战争之前,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东亚大陆的文化中心;
(2)历史上中央政府长期实行的是以汉族为核心、周边地区层层淡化的管理体制;(3)历史上中央政权实行的是保持中原地区的在社会发展方面优势地位的政策。
三、中国近代民族问题
1、中国近代民族问题的根源
1)中国自古以来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2)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剥削。
2、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民族问题 1)世界民族问题范围不断扩大;
2)民族问题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新中国社会主义建立时期的民族问题 1)民族和民族特点仍然存在;
2)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3)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偏见、民族隔阂仍然存在;各种民族主义思想残余还存在; 4)在民主改革中。民族关系还会产生新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社会注意建设中要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中民族主义
1、大汉族主义
(1)历史根源:历史上占封建统治地位的汉族所形成的思想(2)现阶段的表现:
1)以先进民族自居,忽视少数民族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自以为是,包办代替,不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特点,甚至否认民族差别的存在,搞一刀切; 3)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甚至出现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的现象; 4)漠视少数民族导论困难和疾苦,甚至侵犯少数民族的权益。
(3)实质: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的反动思想。
2、地方民族主义
(1)历史根源:各民族各占地盘,各自为政,实行封建割局的思想体现(2)现阶段的表现:
1)过分强调本民族的特殊性,只注重本民族局部的、暂时的利益,忽视国家的整体利益同本民族利益的一致性;
2)不支持和乐意,甚至反对国家对本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3)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和学习其他民族有益的经验和帮助; 4)对外来干部表示不欢迎,甚至有排挤的情绪; 5)对历史上遗留下的民族问题耿耿于怀,不愿意化解
(3)实质:是少数民族剥削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的反动思想。
二、中国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1、两种民族主义的危害:
(1)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面推行和建设;(2)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3)影响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4)妨碍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进步与繁荣。
3、重点:是反对大汉族主义
(1)汉族人口众多,分布面积广泛;
(2)汉族文化、经济相对发展较快,生产力程度较高;
(3)汉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的统治时间长,并主要占据主导地位,其思想的影响深远。
思考题:
1、什么是民族观?民族观有何特长特点?
2、资产阶级民族观与无产阶级民族观有何区别?
3、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含义是什么?
4、在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第六章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内涵和实质,认识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成绩。
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政策;
2、贯彻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证各民族群众的合法利;
3、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地方。教学安排:4—6学时 教学方法:对比教授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世界各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分离制、联邦制和自治制三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只有中国。50多年来,中国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和特点
1、定义: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遵照宪法的总原则,依据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管理本民族本地方各项事务的几中民族性和区域性、政治性和经济性想结合的自制形式。
2、特点:
1)所有的自治地方都是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民在一定聚居区域内的自治,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3)任何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与同级别的非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行政地位相同,享有同等的行政权利和自治权利。
3、实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要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使有着一定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从而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各民族人民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保证各少数民族能够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促进民族的发展河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与进步。
二、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进程和成绩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1921—1948):年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时期。
(1)192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就提出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蒙古、西藏、新疆三部实行自治”的主张;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由人民统一中国”,促成少数民族的自治,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3)1935年,红军长征过四川阿坝地区时,帮助藏民建立了第一个自治政府—“博巴”政府;(4)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到陕北,即在回民聚居的宁夏南部山区建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颁布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条例》;
(5)1946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正宁县和定边县建立了蒙民自治区,1947年5月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施政纲领》。
第二阶段(1949—1958年):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到“大跃进”开始,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初创时期。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2)1952年《宪法》系统地作出了自制地方建立、自治机关建立和自治权限等一系列规定;(3)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中国是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是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一向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1959—1966年):从“三年困难时期”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曲折发展时期。
(1)“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的思想倾向日趋严重;(2)片面”强调民族问题说道底就是”阶级问题等方面的干扰。
第四阶段(1966—1976年):即“文化大革命”十年,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遭到严重践踏的时期。
(1)“四人帮”集团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搞独立王国”、“人为制造分裂”,自治地方的工作全部纳入“路线斗争”、“阶级斗争”;
(2)1975年《宪法》删去了“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一些自治地方被取消。
第五阶段(1976—1984年):从粉碎“四人帮”到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全面恢复时期。
(1)1978年《宪法》恢复了975年宪法删去的内容;
(2)1982年《宪法》总结了民族区域自治全面实施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民族区域自治作出了更加系统和完善的规定,同时还规定了国家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文化,保障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和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3)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六阶段(1985—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至今,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迅速发展时期。
(1)民族区域自治得到充分的实施,建立的自制地方达到59个;
(2)自制地方得到充分的发展,相继指定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3)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得到全面的繁荣。
2、成绩:
1)全国建立有159个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盟)30个,自治县(旗)124个; 2)实行自治的民族达到45个,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 3)自治地方的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以上;
4)各民族的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人民自己的主人,永远结束了千百年来个少数民族人民政治上无权的历史。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根本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一般性原则
1、主张建立集中统一的大规模国家的原则;
2、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后,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好办法;
3、多民族的大国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又要体现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中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中华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决定的;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中华民族分布的特点决定的;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实现各民族解放的共同道路所决定的;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决定的;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自治地方的国防地位和改革开放的区位优势决定的。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的精神,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促进了民族团结。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充分满足各少数民族发展的要求和愿望。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把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促进自治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把汉族的“人口众多”与少数民族的“地大物博”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把国家的整体利益与各民族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保障国家的统一和独立、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原则
1、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
2、必须和当地有关民族定额代表充分协商;
3、必须保持自治地方区域界线的相对稳定;
4、自治地方名称必须遵循“地名+自治民族名称+行政区划级别”所构成的原则。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
1、以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1)特点:民族成分单一
(2)分布:这种类型站全国自治地方的比例最大
(3)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
2、在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以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1)特点:民族成分复杂,民族之间发展不均衡(2)分布:这种类型多分部在多民族杂居区
(3)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
3、一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1)特点:民族构成复杂,各民族发展相对均衡(2)分布:多民族杂居区
(3)例如:红和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布朗族佤族傣族自治县等。
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织原则
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自治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化内的民族也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人民政府的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有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人民政府的其他成员应尽量配备实行自治的民族和解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所属部门的干部中,要尽量配备实行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四、族自治地方的特点
1、分布范围的广泛性;
2、地域面积的广阔性;
3、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民族成分的复杂性;
5、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6、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7、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8、社会繁荣的不一致性。
五、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1、自治机关构成:
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人民政府。
2、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1)立法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变通执行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报请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或停止执行不适合民族地方情况的决议、决定和指示。
3)培养干部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大量培养大量的各类专业人才。
4)语言文字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时,有权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5)经济建设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经济计划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6)财政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自主管理地方财政的权力。7)文化教育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自主发展民族教育。
8)公安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9)外贸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规定,可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的口岸、边境贸易区等;在外汇留成方面享受国家的优待。
10)交流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自主开展与其它地方的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经济、人才等的交流活动。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地位: 1)享有自治权;
2)享有同级非自治地方国家机关享有的同等权力。思考题:
1、什么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长特点?
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怎样建立的?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3、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哪些权力?
4、中国为什么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政策?
第七章 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教学目的及要求:认识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视与关心;了解中国的民族干部政策。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和政策;
2、中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饿现状和发展。
教学安排:2—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中华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和主张,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及帮助少数民族进步、发展和繁荣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中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现状
1、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
1)少数民族干部来自本民族群众之中,同本民族群众有密切联系,了解和熟悉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历史、现状和特点,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了解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
2)少数民族干部对本民族的解放、对改变本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强烈的要求和愿望,并担负有不可替代的责任感,善于理解并愿意积极反映本民族人民中的问题、意愿和要求。
2、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
1)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2)少数民族干部是组织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骨干,是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带头人;
3)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中起着桥梁作用、保证作用、骨干作用、带头作用,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力量和核心力量。
3、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1)坚强党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并取得胜利的关键;
2)做好民族工作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中心环节;
3)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现代化的可靠保证; 4)是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重要条件。
二、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
1、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培养了水族的邓恩铭,回族的马骏、郭隆真(女)、刘清杨(女),白族的张伯简,蒙古族的李裕智、多松年,侗族的龙大道,壮族的韦拔群、陈洪淘等;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培养了大批藏族、彝族、苗族和羌族的少数民族干部;
3)抗日战争时期,培养了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满族、蒙古族的关向应、陈翰章、乌兰夫、嘠达梅林等;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的罗炳辉、张冲、果基小叶丹、周保中、格达**等;中南地区壮族、黎族中的黄治峰、谢扶民、王国兴等;西北地区维吾尔族、回族中的阿合买提江·哈斯林、马本斋等。
4)建国以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少数民族干部。
2、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措施
1)创办民族学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在实践中锻炼和应用少数民族干部。
第二节 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
一、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原则1、1950年—1958年
1)提出“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2)确定以“培养普通的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与技术干部为辅”,“既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养适当数量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2、1958年—1966年:“必须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外,还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科学技术干部和理论干部,普遍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建立起一支又红又专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方针原则。3、1978年—1984年:“大力培养四化所需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方针原则。4、1984年—1996年:培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原则。5、1996年—今:江责民同志在北京大学100周年纪念会上对青年人提出的四个统一要求。
二、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
1、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2)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
3)坚持“两个离不开”的原则。
2、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应注意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1)信任和放手让他们工作,并及时给予指导;
2)充分给予他们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理论素养; 3)适时检查和监督他们的工作,发现错误及时帮助改正,发扬成绩和优点; 4)尽量关心和照顾他们的困难和疾苦。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一、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现存的问题
1、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结构表现不足;
2、少数民族干部的文化知识结构失衡;
3、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分布结构不均衡;
4、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不适应;
5、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性别结构不科学;
6、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能力的发挥不充分。
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调整与完善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具体措施;
2、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努力协调总体布局;
3、强化教育,加强培训,积极提高数量和质量;
4、确定标准,采取措施,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各类人才。
三、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1、抓好民族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2、大力开展干部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加强轮训,及时更新知识和提高理论水平;
4、着力培养少数民族的公务员。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我国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我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现状及调整对策和措施有哪些?
第八章 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发展政策
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进步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民族文化教育 发展方面的政策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的及要求:重新认识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和改革的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1、民族教育对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
2、少数民族地区切实实施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
教学安排:2—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与谈论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第一节 民族教育对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民族教育对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2、民族教育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3、民族教育是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民族教育发展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民族教育的发展状况
1、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就
1)在少数民族地方建立起了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 2)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得到发展壮大;
3)社会主义的民族教育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
2、民族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民族教育的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2)民族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很差;
3)忽视民族教育的特点,民族教育脱离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 4)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教育思想不稳定; 5)民族教育结构不合理,民族教育管理机智不完善; 6)宗教对民族教育的影响横深远,阻碍民族教育的发展。
三、民族教育的特点
1、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2、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3、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
4、民族教育体制还需进一步改善。
四、促进民族文化教育的基本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教育;
2、大力发展和提高职业教育;
3、努力培养高层次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
4、积极促进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
5、进一步加大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
第二节 加强民族教育法制建设,加速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一、民族教育法制对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1、民族教育法制与民族教育
1)民族教育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它法律、法规,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等各方面的法律规定及其制度。
2)民族教育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2、民族教育法制对民族教育的作用
1)民族教育法制是坚持民族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法律保证,是为社会主义的继往开来和繁荣发展培养人才的制度保证。
2)民族教育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理、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是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条件。
3)民族教育法制是为民族教育管理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的法律制度,使民族教育在科学化的管理中得到迅速发展。
二、民族教育法制建设现状
1、民族教育法所涉及的类别
1)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综合性法规。
2)关于设立学校、教育行政机构,加强教育管理和民族教育工作领导的法规。3)关于增加民族教育投入,加强民族教育师资培训和支援方面的法规。4)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各种科学技术人才的规定。
2、民族教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民族教育法律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还缺乏一个总体的民族教育法;
2)民族教育法律的某些规定比较原则,缺乏相应的实施办法,很难在现实中发挥作用; 3)民族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的方面没有法律明文规定; 4)还没有形成对民族教育法律贯彻实施的监督机制。
三、加强民族教育法制建设,加速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1、民族教育的方向要明确,方针要正确;
2、认识到位、领先,深化改革,加强指导;
3、保证经费投入,实行科学管理;
4、政策要灵活机动,措施得当有效;
5、强化民族教育法制建设
1)总结经验,尽快出台一步符合我国实际的系统、完整的民族教育法; 2)制定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实施细则,并确保实施;
3)制定民族教育经费拨款、集资及管理法规,为民族教育经费来源提供法律保证;
4)制定有关民族教育师资的规范,以法律形式确定对民族芝资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优待的办法,稳定师资队伍;
5)制定民族学校办学条件的规范,以法律形式确定办学基本条件,包括经费、师资、校舍、生源、教学质量等。
第三节 加强民族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发展民族文化事业
一、民族文化对民族教育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1、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
1)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
2)民族文化无论是深层次的心理、价值观念,还是表层次的具体形式,都是植根于民族生态环境中的,都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社会历史发展的反映,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3)民族文化在历史的积淀、传递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模式,这对民族教育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
4)一定的民族文化结构标志着一定民族的文化素质。
2、民族文化对民族教育发展产生的作用
1)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 2)民族文化素质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民族文化素质对我国目前实行的改革、开放也具有重要意义;
4)民族文化素质又对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人口素质(包括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提高都起着积极作用;
5)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先导,民族经济的状况决定着民族教育的物质基础。
3、我国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1)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当前民族地区发展不相适应;
2)在民族文化发展中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合理的结合点没有掌握好;
3)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坚持民族形式、特点与社会主义内容相结合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4)民族文化发展的自主权、自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二、加强民族文化法制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1、民族文化法制与民族文化发展繁荣
1)民族文化法制是指国家法律有关部门民族文化的范围、内容形式以及发展权利方面的制度。2)民族文化法制是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法律保障。
3)民族文化法制越完善,民族文化发展的自由权和权利越明确、越充分,越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贯彻。
2、我国有关部门民族文化的专项法规
1)关于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和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方面的法规; 2)关于少数民族医疗卫生工作方面的规定; 3)关于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发展方面的规定。
3、目前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法制建设的思考
1)要抓紧制定民族文化各方面的有关法规,使民族文化法制逐渐系统化、完整化,使民族文化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2)民族文化法制应明确规定,民族文化发展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内容,并把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特点很好地结合起来。
3)在民族文化法制中明确规定民族传统文化的改革、继承和发扬问题。
4)民族文化法制应明确规定加强民族文化机构的设置、调整和人才的培养、任用工作及其相关的措施;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整理工作,特别应抓紧民族古籍、民族口碑文学的整理工作。5)民族文化法制应明确规定民族文化经费的来源及其使用、管理等,特别是要规定国家应逐步增加对民族文化事业的财政拨款,以利于民族文化经费来源的稳定并逐步的提高,管理和使用合理,效益增长。
6)民族文化法制要注重民族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长远规划;应充分尊重和保障个少数民族的自主管理权。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民族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
2、我国民族教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是什么?
3、什么是民族教育法制?如何加强我国的民族教育法制建设?
4、什么是民族文化法制?加强民族发展建设应处理好哪些问题?
第九章 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发展规律政策
加速发展各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十分强调和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教学目的及要求:认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经济建设的重视与关心,我国对发展规律少数民族的经济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从制度、政策、舆论导向和具体实践上帮助少数民族迅速发展经济。
教学重点、难点:
1、民族经济发展规律的模式和途径选择;
2、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使经济快速增长。
教学安排:4—6学时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第一节 加速发展规律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
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
2、少数民族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中要的地位。
3、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4、处理好民族问题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速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1、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个少数民族人民的繁荣发展,加速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2、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能够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经济的优势,能够大力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加速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和全国现代化的进程,也为稳定边疆、巩固国防,提高综合国力提供雄厚的物质条件。
3、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有效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为少数民族的各项事业发展规律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二节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一、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
1、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内容决定必须帮助发展规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类法规明确规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3、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尝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帮助。
二、发展规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1、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2、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基本国策,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实际,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相互学习、共同致富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方针、原则和政策:
1)必须进一步改革开放,积极稳妥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2)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势,搞好沿边开放,抓住机遇,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规律。
3)必须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根据国家的总体发展布局和规划,民族地区依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本地区经济建设的方针、措施。
6)实行“对口支援”,帮助民族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7)要采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1)要完善财政补贴政策;
(2)要适当规定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中央企业的产品、利税分成比例;(3)要优惠贷款条件和利率;(4)共同投资,按股分红;
(5)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开辟经济特区或开发区。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及其宏伟意义
1、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1)从经济上看,主要书解决西部地区的相对落后及与东部的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
2)从政治上看,加快西部大开发不仅出于民族团结和边疆社会的稳定的考虑,事实上它也是中国市场化制度变革进一步深化的要求。3)从实践发展看,主要表现在:
(1)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2)是经济增长与需求拉动的必然结果;(3)是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平衡的核心;(4)是社会长期稳定的客观需要;(5)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佳选择。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1)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战略及解决地区差距的时间表:
(1)1992年的南巡讲话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37 比如本实际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2)战略思想的含义:一是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二是提出了突出解决地区差距问题的时间表,这就是指20世纪末。2)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
(3)加快西部的开发,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既要有紧迫感,抓紧研究方案、步骤和政策措施,又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3)朱镕基总理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措施(1)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4)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二、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及任务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内涵、原则和任务
1)西部大开发是指继承和贯彻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通过对西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整合,解决我国西部长期以来与社会发展缓慢、滞后的问题,实现东中西部的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最终实现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繁荣与发展的战略措施的总称。
2)西部大开发的总原则:把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把西部发展同实现全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国家财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支付,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西部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西部大开发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
(1)继续增加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快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建设,着力搞好水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能源和通信建设。
(2)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民族地区经济。(3)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4)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力度。(5)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富民兴边的计划。
2、西部大开发实施的重点工作:(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资源等条件,着力发展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培养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5)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3、西部大开发实施的实质
(1)中国当前东西部的差距,在本质上是“内地”与民族地区的差距;
38(2)实施西部大开发,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中华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3)西部“大开发”,必须建基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
4、西部大开发实施的目的:促进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缩小,真正推动中国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西部大开发实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与经验
1、措施:
(1)必须继续坚持国家帮助和兄弟民族相互职员与各民族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相结合;(2)必须时时把国家的整体利益与少数民族的具体利益相结合;(3)必须坚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发展。
2、经验:
(1)坚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各民族人民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2)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积极推进市场经济的建立,繁荣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3)继续实行“对口支援”,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4)正确处理好各地区之间的共性和特性,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5)采取特殊措施,积极进行、努力加大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工程。
思考题:
1、简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
2、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包括什么内容?
3、论证西部大开发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西部大开发对加速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提供了哪些政策支持?
第十章 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
民族语言文字是构成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部分,语言文字政策的实施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的原则,其核心是保障各民族在语言文字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得到真正实现。
教学目的及要求:阐述民族语言文字及其功能,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情况,认识中国的民族语言文字具体政策规定。
教学重点、难点:
1、维护和实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
2、尊重和坚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与发展的自由。
教学安排:2—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第二节 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和作用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2、民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形成,在十足、部落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3、民族语言文字随着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经过一定发展后,随着民族的融合将被全人类共同语言所代替。
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受到社会发展影响的制约。
二、民族语言文字的作用
1、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对民族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2、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重要作用。
(1)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民族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民族统一性的重要标志;(2)民族语言文字又对民族强制童话具有强大的抗拒力;(3)民族语言文字问题是民族问题中敏感因素之一;(4)民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共同体。
3、民族语言文字是各民族进行一切活动的工具。
第二节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一、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态度
1、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一律平等;
2、主张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主张各民族在资源的基础上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概况
1、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满通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单独的语言;
2、我国19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即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傣、俄罗斯、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苗、彝、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京等民族。其中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只有12个民族的15种文字,机蒙古文(2种)、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傣文(2种)、景颇文、傈僳文、炉火纯青文、俄罗斯文、苗文等。3、1956年开始,我国帮助10个少数民族创制了14种拼音文字,即壮文、布依文、苗文(4种)、彝文、黎文、纳西文、傈僳文、哈尼文(2种)、侗文、佤文。
三、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和措施
1、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政策。历次宪法都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2、党和国家高度民主重视和尊重民族的语言文字(1)民族的语言文字涉及到民族平等权利的问题;
(2)民族的语言文字涉及到民族自身发展繁荣的问题即语言和交际工具问题;(3)民族的语言文字涉及到民族的生活、生存的实际问题。
3、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1)党和国家组织了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深入16个省、区对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了普遍的调查,编写了个少数民族的语言简志。
(2)党和国家为一部分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一部分民族改革、改进了文字。
(3)党和国家兴办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新闻、广播、出版、翻译、印刷等事业。
(4)党和国家设立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机构、翻译机构;在各民族学院和其他高等院校开设少数民族语文专业,培养少数民族语文人才。
(5)党和国家举办了许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的中、小学和一些大学或大学的系、班,并给予民族教育一定的经费补贴。
(6)党和国家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权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思考题:
1、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规律及作用是什么?
2、我国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是怎样规定的?
3、党和国家采取哪些措施促进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实施?
第十一章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政策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敏感性因素。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表现和特点,我国制定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政策;
教学重点、难点:
1、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社会发展的影响及社会功能;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由和促进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
教学安排:2—4学时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和录像学习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第一节 民族风俗习惯及其特点
一、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
1、定义: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在生产劳动、饮食起居、衣着服饰、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广泛流传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它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2、内涵: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受本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各种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
3、表现:是民族生存环境的一种反映,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社会政治环境条件、历史发展条件等的不同,各民族需要的生产生活的内容也不同,满足这种需要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样,因而约束和指导民族社会成员心理及行为的规范也不相同。
4、特点:
(1)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深厚的民族性。(2)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3)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4)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历史的传承性。(5)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发展的渐变性。(6)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极大的敏感性。(7)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8)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时代的局限性。(9)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地域的差异性。(10)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发展的滞后性。
二、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
1、民族风俗习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以当地该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生活为基础,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规律中逐渐形成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风俗习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由野蛮到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
2、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
41(1)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2)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经济生活,包括经济条件、经济特点、生产发展水平更是密切相关。
(3)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历史事件、历史任务及社会斗争有密切的联系。(4)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的文学艺术有密切的联系。
(5)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6)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的宗教信仰或迷信观念有一定的联系,甚至有的直接来源于宗教规定,相沿至今变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
第二节 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一、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1、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推动作用。
2、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3、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二、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1、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2、党和国家历来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所谓尊重,就是承认民族平等,承认并尊重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方面的自主权。
(2)对民族的风俗习惯既不能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绝对肯定、保持不变的态度。
3、党和国家实行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政策的原因
(1)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2)民族风俗习惯问题也是敏感的问题,对民族关系有重要影响。(3)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为时代是发展变化的。
三、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基本途径
(1)正确认识民族风俗习惯的特性,抓住主要矛盾,是风俗习惯改革的关键。
(2)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要依靠民族经济基础本身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
(3)民族精神文明的发展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条件。(4)民族社会的对外开放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因素。思考题:
1、什么是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有何特点?
2、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是怎样规定和执行的?
第十二章 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政策
我国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的及要求:认识宗教的产生和作用,宗教信仰对人类社会发展及今天人们生活的影响,我国的宗教信仰政策规定。
教学重点、难点:
1、宗教及其实质;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3、处理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教学安排:2—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 第一节 宗教及其影响
一、宗教及产生的根源
1、宗教定义: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宗教让人们相信在物质世界之外,尚有超自然的神灵在主宰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于是对之加以敬畏和崇拜的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2、宗教的内容:(1)教义信条;(2)神学理论;(3)教规戒律;(4)礼仪制度;(5)组织系统。
3、宗教产生的根源
(1)宗教观念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无知、迷惘、恐惧和无能为力,是人类对于自然和自身的虚幻的错觉和错误认识的反映。
(2)在阶级社会中,宗教的存在和发展是剥削阶级为了愚昧、控制被剥削者的重要性工具和手段。
二、宗教的本质和社会影响
1、宗教的本质
(1)马克思指出:“宗教里的苦既是现实的苦难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2)列宁指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2、宗教的社会影响
(1)宗教被剥削阶级用作政治上和经济上压迫人民的工具。
(2)人民群众也曾利用宗教进行反对剥削阶级压迫的反抗斗争。
第二节 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一、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状况
1、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基本情况
(1)佛教传入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少数民族中有广泛的影响。信仰大乘佛教的有壮族、仫佬族、白族、纳西族、满足、朝鲜族、等;信仰小乘佛教的有傣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拉祜族、佤族等;信仰喇嘛教的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
(2)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有1300多年的历史。信仰的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10个,而且全民信仰。(3)基督教在近代传入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信仰天主教的有苗族、彝族、景颇、哈尼、傈僳、拉祜、独龙、纳西、怒族、白族、羌族、京族、佤族、黎族、壮族、布依等民族;信仰东正教的有俄罗斯族。
(4)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自东汉时期产生以来也有1700多年的历史。信仰的民族有白族、瑶族、壮族、侗族、苗族、黎族、京族、羌族、仫佬族、布依族、毛南族、纳西族等。(5)原始宗教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广泛的信仰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萨满教和各种巫术。
2、中国少数民族信仰的宗教特点
43(1)群众性;(2)民族性;(3)长期性;(4)国际性;(5)复杂性。
二、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
(1)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公民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别的宗教的自由;
(3)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这种派别的自由,也有信仰别的派别的自由;
(4)公民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
宗教信仰应当是公民自由选择的问题,是公民个人自己的私事,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加以干涉。
4、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
(1)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揭示了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2)从我国宗教和宗教存在的实际情况看,采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1)宗教信仰有一定的群众性和民族性; 2)宗教信仰存在国际性;
3)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3)宗教信仰是一部分信教群众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态度,是属于思想领域的认识问题。
三、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划清正常的宗教活动与非法活动的界限;
2、划清宗教和封建迷信的界限;
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护宗教活动健康地正常进行;
4、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排除宣传科学知识的自由、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这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政策和思想战线上宣传无神论并不矛盾;
5、真贯彻执行争取、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的方针;
6、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三自”(自传、自治、自养)方针;
7、共产党员是具有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觉悟的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因此,不得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
思考题:
1、宗教是什么?有何特点?
2、怎样正确理解“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和实质是什么?
4、党和国家为什么采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怎样认真、全面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三篇:民族理论与政策学习总结
我的学习心得
我选择民族高校就读的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喜欢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地区的美丽风景。通过对《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程》的系统学习,让我知道了更多的关于民族方面的知识。
《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程》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在把握学术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评述了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并就相关问题进
行了深入探讨。根据课堂上老师的系统讲述,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如民族问题、民族关系;论述了如民族概况,我国民族政策等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并列举
了近年来发生的事件加以说明。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方面,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历
程及其基本特点。通过学习,让我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民族理论的科学基础,马克
思民族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列宁
和斯大林他们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为世界无产阶级
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树立了典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作出
了新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
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
领导集体结合当时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实践大创新,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华民族
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提高到新的阶段。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中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开创了中华民族工作的新局面。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一系
列理论政策,做出了许多重要决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是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
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民族问题的特点、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概念、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关
系调控。老师通过列举近年来国内外的事件让我们很好地学习、理解。列举了拉萨3.14事
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分析它们的性质并非民族问题等。通过学习让我知道民族问题与民
族的形成相伴而生,他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产生作用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其具
体形式上的民族复杂社会现象,让我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生存和发展过
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形成了“汉族离
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局面。学习中华民族概况让我懂得了中华民族各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中国的民族识别,我国的少数
民族分布,我国少数民族的伟大贡献及武陵地区的民族概况。我国56个民族是由新中国成立后的400多个族群或者民族名称经过民族识别认定而来的。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民族识
别的三个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及我国民族识别的实践的四个阶段。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的人口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分布广泛,约占
全国总面积的64%。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以云贵高原
为中心和西南地区的种类最多。从古至今,各民族一直劳动、生息和繁衍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我国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
磨灭的贡献。首先,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各民族地区均有许多次英勇的反帝斗争;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各族人民优秀儿女参加了革
命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的灿烂文化。根据武陵地
区的民族状况,老师分别介绍了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的民族概况。
在学习中华民族政策方面,我们主要学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为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也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统一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普遍形式。我们分别从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实施原则与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成就,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历程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实施原则等内容。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一、维护了祖国统一,增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三、调动了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飞跃发展;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从取得的成就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经验: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与自治的关系;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加快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事业;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将国家的帮助、兄弟民族的支援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紧密地结合起来;
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正确分析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矛盾,妥善处理各类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
八、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当然,我们学习的知识远不止这些内容。还有包括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当代发展等内容。对这些知识的系统地学习,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理解与民族有关的问题。学无止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历身践行,我们还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第四篇:民族理论与政策学习总结
我的学习心得
我选择民族高校就读的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喜欢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地区的美丽风景。通过对《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程》的系统学习,让我知道了更多的关于民族方面的知识。
《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程》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在把握学术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评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课堂上老师的系统讲述,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如民族问题、民族关系;论述了如民族概况,我国民族政策等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并列举了近年来发生的事件加以说明。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方面,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点。通过学习,让我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民族理论的科学基础,马克思民族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列宁和斯大林他们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树立了典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结合当时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实践大创新,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提高到新的阶段。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中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开创了中华民族工作的新局面。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政策,做出了许多重要决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是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
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民族问题的特点、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概念、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关系调控。老师通过列举近年来国内外的事件让我们很好地学习、理解。列举了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分析它们的性质并非民族问题等。通过学习让我知道民族问题与民族的形成相伴而生,他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产生作用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上的民族复杂社会现象,让我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局面。
学习中华民族概况让我懂得了中华民族各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中国的民族识别,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我国少数民族的伟大贡献及武陵地区的民族概况。我国56个民族是由新中国成立后的400多个族群或者民族名称经过民族识别认定而来的。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民族识别的三个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及我国民族识别的实践的四个阶段。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的人口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以云贵高原为中心和西南地区的种类最多。从古至今,各民族一直劳动、生息和繁衍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我国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首先,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各民族地区均有许多次英勇的反帝斗争;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各族人民优秀儿女参加了革命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的灿烂文化。根据武陵地区的民族状况,老师分别介绍了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的民族概况。
在学习中华民族政策方面,我们主要学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为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也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统一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普遍形式。我们分别从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实施原则与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成就,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历程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实施原则等内容。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一、维护了祖国统一,增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三、调动了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飞跃发展;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从取得的成就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经验: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与自治的关系;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加快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事业;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将国家的帮助、兄弟民族的支援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紧密地结合起来;
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正确分析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矛盾,妥善处理各类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
八、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当然,我们学习的知识远不止这些内容。还有包括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当代发展等内容。对这些知识的系统地学习,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理解与民族有关的问题。学无止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历身践行,我们还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第五篇:民族理论与政策题库01
综合测试五
一、填充题
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2.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3.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和行为方式。
4.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5.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6.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7.民族风俗习惯的()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8.佛教、()和()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9.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和()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10.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和(),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11.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问题与()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12.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思想体系与()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
二、单项选择题
1.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A.一种突变B.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 C.民族的进化D.民族的发展
2.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A.传承性B.演变和发展C.变异性D.传承性和变异性
3.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A.原则性B.灵活性C.原则性和灵活性D.前瞻性 4.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A.6千多万人B.7千多万人C.8千多万人D.1亿多人
5.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A.佛教和道教B.佛教和基督教C.佛教和伊斯兰教D.佛教和原始宗教 6.最早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口号的是()。
A.奴隶主阶级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7.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A.自主、自立、自生B.自治、自养、自传 C.自办、自收、自支D.自立、自养、自强
8.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A.弘一法师B.延参法师C.赵朴初居士D.青莲居士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A.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B.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D.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融合作用 E.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2.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其()。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 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A.民族性B.群众性C.传承性D.变异性E.敏感性 4.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A.遗传原因B.自然原因C.经济原因D.历史文化原因E.宗教原因 5.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C.宗教的传承和发展 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6.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A.群众性B.民族性C.国际性D.长期性E.复杂性 7.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A.东正教B.佛教C.天主教D.伊斯兰教E.基督教
8.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A.维护法律尊严B.维护社会稳定C.维护人民利益D.维护民族团结E.维护国家统一
四、辨析题
1.中国的法律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2.一个民族中,说不上好坏的一般的风俗习惯,对民族社会生活不起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这种情况被称为民族风俗习惯的混合作用。
3.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
4.即使对于某些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不能强迫命令少数民族予以改革。5.宗教信仰不属于政治问题。
6.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因此宗教会很快消亡。
7.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宗教宣传可以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无神论的宣传也可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
8.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
五、论述题
1、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
2、怎样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参考答案
一、填充题
1、承认和坚持
2、物质生活
3、生活条件、价值观念
4、无形
5、阻碍
6、气候
7、人为改革
8、伊斯兰教、基督教
9、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10、适应性、社会根源、认识根源
11、信仰、政治
12、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1、B2、A3、C4、D5、C6、C7、B8、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E2、ABCDE3、ABCDE4、BCDE5、ABDE6、ABCDE7、ABCDE
8、ACDE
四、辨析题
1.中国的法律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对。新中国成立后,在历次宪法中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2.一个民族中,说不上好坏的一般的风俗习惯,对民族社会生活不起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这种情况被称为民族风俗习惯的混合作用。
(错。这是民族风俗习惯的中性作用。)
3.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
(对。经济基础是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物质前提,经济基础决定着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内容和方向。)4.即使对于某些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不能强迫命令少数民族予以改革。
(对。改革必须尊重本民族人民群众的愿望,改与不改,何时改和怎样改,均由少数民族的干部和群众自己决定,别人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强迫命令。)5.宗教信仰不属于政治问题。
(对。宗教信仰是一部分信教群众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属于思想领域的认识问题,而不属于政治问题。)6.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因此宗教会很快消亡。
(错。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将继续长期存在。宗教的消失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发展才能达到。)7.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宗教宣传可以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无神论的宣传也可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
(错。宗教教育的宣传即有神论的宣传,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应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如同无神论的宣传不应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一样,宗教宣传品也应该在规定的场所出售发放。)8.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
(错.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内容。完整的内容是每个公民在信仰宗教与否的问题上、在具体宗教的信仰的选择上、在宗教信仰的时间选择上,都是自由的,都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
五、论述题
1、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 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原则:(1)坚持群众自愿。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明确指出,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与否和如何改革是本民族自己的事,由本民族群众自己决定。因此,在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并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领导要带头,反对任何强迫命令和包办代替。
(2)注意调查研究。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多样性特点和多重性功能,在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过程中,不能只看其表象和形式,浅尝辄止,而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全面考察,对其良与陋、益与害,作出正确的判断,使“精华”得以发掘并真正发挥其自身特有的活力和价值;也使落后、有害的“糟粕”得到正确的认识并被摈弃。
(3)遵循循序渐进。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民族性和群众性,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每一步都牵动千家万户。因此,改革必须立足于全局,进行整体规划。另外,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改革在加强宏观调控基础上,又不能搞“一刀切”。改革应当按照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现状,有区别地分步骤、分层次进行,使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层次的每一项具体措施都与当地的接受和传承能力相适应。(4)尊重客观规律。一定的风俗习惯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改革风俗习惯的目的是使其适应变革了的和正在变革的经济基础和在其之上的上层建筑。因此,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虽然必须在充分认识和能动把握它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于未来风俗习惯进行超前预测,以此使今日的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自身发展轨迹的必经阶段,而不致发生相悖或偏离,但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施却不能超越这一必经阶段。当今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实践,不能是人为的、脱离时代的“超前”改革。
2、怎样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将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贯彻执行。它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的政策,只要宗教存在,这一政策就有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是,对国家来说,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包括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别种宗教的自由;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都是自由的,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加以干涉。
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也就是说,国家承认现存宗教这个客观事实,国家不干涉正当的宗教活动,对国家来说宗教是个人的私事,信仰宗教或是不信仰宗教,国家一律不加以干涉,每个公民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而且这个选择允许有变化。这是国家赋予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之一。
总之,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信教的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任何背离这个基本点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都应该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抵制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