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

时间:2019-05-15 05:4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

第一篇: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

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

电影《暖》改编自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电影和小说有很大的变动。虽然内容跟框架上基本一致,但意义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两部不同的作品。

暖是小说和电影的女主人公,暖这个名字虽然给人很阳光的感觉,但实际上她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不知道作者为她取这样的一个名字是不是为了突出她悲剧式的人生。她本是个天真的乡下姑娘,但她的经历却让人为她捏一把辛酸泪。

电影中暖在省城来的表演活动中结识了小武生,她对小武生的痴迷就像井河对她一样。她爱上了小武生,就算是这样,井河还是一如既往的爱她。活动结束之后,小武生就要离开了,离开之前他送了一面小镜子给她,自此,暖就一直在等他,而井河也一直在等她。而同村的哑巴也一直默默地喜欢她,会追着她,给她送鸭蛋,还为了她跟井河决斗。文章中的暖是对蔡队长动心的,但结果却是差不多的,暖喜欢他,也愿意等她。电影中她只是摔断了腿,而小说中她是瞎了一只眼睛,腿也有点瘸了。如果没有那次意外的话,她的结局可能就会不一样了吧,可能会嫁给井河,再不济也可能会嫁给村里的好人家,而不至于嫁给那样不堪的哑巴。

电影中她生了一个很健康的可爱的女儿,可以陪暖说话,而小说中的暖却是一气生下三个儿子,而且是跟哑巴一样不会说话的孩子,她只能跟那条白狗说自己的苦闷。

电影中的结局是哑巴要井河带自己的老婆孩子离开,去城里过好

日子,而暖却不愿意离开;小说中的结局是暖希望井河可以和自己生一个健康的可以陪自己说话的孩子。

电影和小说有几个相同的地方。第一,无论是电影中的哑巴还是小说中的哑巴都对暖有极强的占有欲,小说中暖这样说“你也看到他啦,就那样,要亲能把你亲死,要揍能把你揍死„„我随便和哪个男人说句话,就招他怀疑,也恨不得用绳拴起我来。”而电影中哑巴也时刻监视着暖,让她感觉很害怕。第二,井河最终还是放弃了暖,并没有如约回来跟暖在一起,而井河对暖心存愧疚,因为是他带着暖去打秋千的,双重愧疚使他刚开始回到村里见到暖就有种不敢直视她的感觉。

当然最明显的不同是小说发生在山东高密,电影选择在江西婺源。正如两个地方的特点,小说现实残酷,电影细腻感伤。这是给人的总体感受。在我们心里北方的线条是粗犷的,画面是明亮的,所以面对这样的画面,对于某些残酷的甚至是粗俗的现实还是比较好接受的。而江南的青墙白瓦,氤氲水汽,以及唐诗宋词里那种唯美的意境更适合表现细腻温婉的爱情。例如在小说里暖在河边擦洗身体时,井和想起乡下孩子们唱的:“没结婚的是金奶子,结了婚的是银奶子,生了孩子是狗奶子。”如果出现在电影中则会大煞风景。剧作把暖的三个哑巴儿子变成了一个健康漂亮的小女孩,让暖的生活温暖了许多,于是小说中那个残忍的结局变得更加触动人的心灵。

江南的恬静,民风的淳朴和善良,也许更能表现生活的无奈......残忍的现实经过时间的涤荡也变得温顺起来。影片中不乏宿命色彩,暖等来了她的生活虽然不是她想要的不禁让人叹惋。

电影中的环境要比小说中的柔和很多,有江南的缠绵细雨和江南特有的房屋,让人有种哀婉的感觉,很快能融入进去。

其实我想暖对井河还是有恨意的吧。电影中井河送来一双皮鞋,是暖梦寐以求的,而暖看了之后就直接扔到河里去了,这是暖曾经几度要求父亲给予,而不能达成的心愿,当暖在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右腿时,却收到了这双皮鞋,或许初识给读者的是一种对过往的祭奠,对初恋的怀念。然而,隐藏下的却是莫大的人生讽刺,我们又怎能相信失去健康的双腿,换来的却是渴望已久的皮鞋,失去了曾经得海誓山盟,换来的却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失去了梦乡的追逐,换来的只是一个蹒跚的背影。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电影中井河和暖的再次相遇,暖对井河都是冷冰冰的,她的眼神让井河都不敢直视。小说中她说“‘狗呀,狗,你要是懂我的心,就去桥头上给我领来他,他要是能来就是我们的缘分未断’,它把你给我领来啦。”“你一走就是十年,寻思着这辈子见不着你了。你还没结婚?还没结婚„„”其实她还是对井河仍有感情的;电影中她把自动伞还给井河时说“你不回来就永远不能忘记。”暖说出了井河多年想说而不敢说的,而对暖来说,那一切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生活不会再翻起丝毫涟漪。如果你看到暖还会缕缕发髻,整整衣装,那些都只是对往事的尊重因为人生没如果,生命不堪回首。

或许,井河这次回来看暖只是希望求得暖的原谅,他对暖有太多的愧疚了。

电影里的哑巴让我感到很感动,他与小说中的哑巴是有不同的,他比小说中的哑巴更让人心痛,虽然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丑陋,但他有一颗爱着暖的炽热的心。这个从一开始就不曾引起观众警觉的角色却深深地震撼了我。当暖恋着小武生时,他拼命的追赶暖,他表面上的恶意都只是为了给暖送去新鲜的鸭蛋;当暖恋着井河,他每天痴痴的等待邮差,只是为了暖脸上那一个为了别人的微笑;当他把一切的一切都给了暖时,却不曾自私地想完全的占有她,无论自己有多么的心痛,他都毅然要将暖和女儿还给井河。看到这里,即便是铁打的人儿也会泪潸潸了。或许而今世界太少这样的真情了吧。哑巴虽丑,可他的内心却清澈的像一汪泉水;哑巴虽哑,却用真诚的情感表达出了人生的全部美好;哑巴虽笨;却用勤劳的双手给暖了一个幸福的家。上苍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哑巴在他不能言语的缺憾人生里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并如视珍宝。他的勇敢、真诚唤起了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动。

电影中一个满怀伤感的追朔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男人,一个是表面光鲜,一切都值得羡慕的,却丢失了最珍贵的感情;一个是残缺的,却保全了最美的人生。所以哑巴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

莫言说过:“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影的基础。文学创作是儿子,改编的影视是孙子。”所以这部作品被改编之后,有了新的内涵,电影版的像是被赋予了新鲜的血液。总之呢,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改编电影。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暖都是一个可怜的人,她只是想寻求一个

温暖的依靠,这也很难吗?只能感叹一声:造化弄人。人的命运真的是很难预测到的,面对将来,谁都是无能为力的。如花美眷,又怎敌得过似水流年?所以我还是自私地希望像电影里的那样,至少会比较好过一些吧。

第二篇:《活着》原著与电影改编

当谈原著与改编电影的比较时,通常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二者的差别。(活着的改编淡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一.背景结构不同

小说《活着》主人公福贵生活在南方的一个农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生存的依靠就是土地通过“土地”把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农民对土地的细腻感情表达地非常完美。背景放在农村这个贫穷落后的边远地区,仿佛这样更能衬托出小说中人物的悲惨。

电影《活着》福贵则是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城镇,变成了一个以表演皮影戏为生的普通市民。使得皮影戏成为贯穿始终的线索:

(开始皮影是福贵的玩物——输光家产之后操起了皮影这一行当——被拉壮丁时,靠表演皮影戏使他远离战争的最前线——靠着这箱皮影,福贵换回了一张全家人的“护身符”一解放军开的参加过革命的证明。——皮影最终也没能保住,在文革破四旧中被付之一炬了。——影片结尾,尘封的皮影箱被拿来装外孙馒头的小鸡,福贵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再次被点燃。)

二、叙述方式不同

小说是由“我”一一个民歌采集者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采用了循环叙事的方式。小说以“我”在夏日的阳光下听福贵老人讲述他的人生之旅起笔,归于黄昏时老人的故事终结。而福贵老人的故事本身是也一个完整的回环。这种循环的叙事方式,把整部小说串连了起来,同时在故事里面又有故事的循环,层层循环,增强了文学的艺术欣赏性。(小说中,作者采用“无我的叙述方式”。从“我”到富贵(小说开头,由“我”引出主人公富贵),又从富贵到“我”(结束全篇之目的),富贵异常平静地将自己悲惨的一生娓娓道来(从容地,很自然地述说);作者刻意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小说中压抑灰色的笔触,使人几乎屏住呼吸视听。)(另一种表达)

电影删去了“我”这条线索,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展示人物命运,使观众只能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进入身临其境的逼真状态。而在张艺谋的电影里被改成仅仅从第三者的角度观看福贵的故事,看这一家人的悲欢离合。这样的直奔主题的安排让人觉得突兀,没有了艺术的欣赏性。

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使主要线索更加明晰。有些人物在表现广阔的生活画面的长篇小说中是必要的.但是在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中。就没有他们的位置了。

三、言语视角不同

小说语言平实、生活化,富于对生命、人性本真最朴素的表达。

电影中语言的政治历史色彩浓重,与布景、声音等配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如“小鸡长大了就是鹅,鹅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就是牛”“牛之后了呢?”“牛之后就是共产主义了。”等反应社会环境、历史事件的句子不胜枚举。

四,人物形象的不同

小说中的家珍在读者的眼中是一个瘦弱、娇小,尘满面鬓如霜,被苦难折磨得面黄肌瘦的女人 电影中家珍的形象被改变了,变得强壮。巩俐的白皙的皮肤也丝毫表现不出家珍的苦

五、人物命运不同

1.小说中,福贵身边的亲人都一个一个地死去,而最终只剩下他与一头与他一样老的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中死亡的气氛一直笼罩在读者的心头,我们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在这种忧虑的气氛中读者感到非常压抑。单留下他仿佛是为了验证人对苦难的承受极限,但老汉并没有就此否定生活。他不是一个命运的反抗者,而是一个命运的承受者,他的存在证明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电影中,最后家珍富贵二喜和小孙子在一起生活了团圆结局,这样更符合人在现实生活中正向思维和心理,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死亡的人数减少了,可能是他想留下一点希望,在经历了种种悲苦之后,福贵、家珍、二喜、馒头还是活着,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虽然有残缺.但是三代同堂的画面多多少少地让观众感到了一丝安慰。)

2.小说中的有庆是因为输血时被抽空而死的,而他输血是为了就县长的女人。这是把时代较典型的事件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表现,作者批判了官僚主义和特权阶级的丑恶,表现人们的麻木,不看重底层的人的生命,医生无医德无人性的做法。而电影中有庆是被春生用车撞墙塌掉压死了。淡化了原著中更为残酷冷漠的人性展现。

六、立意主题的不同

小说注重个体生命对命运的承受力与承受的态度,小说更突出个人坚强的魅力,更关注人性层面。

然而电影注重小人物的命运在历史大潮中的不由自主。电影更多地表现了对旧时代的批判,着眼于社会历史层面。但中心都一样是福贵的受难过程和他的人格提升的过程。小说和影片分别通过不同的意象不同程度的诠释了活着的两层含义。不同的原因:

小说是语言文字的创作,而电影是声音与画面的艺术,这决定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修改。改编归根到底是导演的再创造,是导演在对原著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影像赋予作品新的解释。从客观方面来说,电影与文学作品在形式、解释手法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从主观方面来说,作者与导演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读者和观众更是如此。

余华童年的孤独与不幸给他留下了沉重的创伤,使他深刻地洞悉出人生充满了悲观、绝望、孤独、无奈及丑恶,所以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表现死亡为主题,一直就用死亡的气息笼罩在读者的心头,结局时候所有的人都偶然性地死去,只剩下了福贵一个人和一头老牛一起生活。而张艺谋一直与底层劳动人民有着密切的接触,喜欢在电影中表现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状态,将他们的累和苦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但是导演最终还是要表现对小人物的终极关怀,所以在福贵、家珍经过了一系列苦难之后,他们还是坚强地活着,而外孙“馒头”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意义:

电影改编原则:尊重原著;追求表现形式的创新。一方面要站在原著作者的创作背景下,充分理解和消化原著,领会原著的神韵,另一方面又不要拘泥于原著的具体细节,用电影的独特手段去表现原著的精神内涵。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学的改编,同时电影对文学的改编还可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促使文学作品在更广的范围内流传;两种艺术观的冲突可以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使得小说和电影更加完美地向前发展。小说的不断创造能够为电影改编提供更多参考的素材,不断充实和提高电影改编水平;而电影改编也能为文学名著提高知名度,扩大接受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使得优秀作品有更广的阅读群体,从而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和提升整个社会对文学的关注度。从理论来说,电影由于具备了故事影像与人声叙述的同时性,因而可以产生文字叙述所不能达到的叙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呈现出电影叙事反哺文学叙事的倾向。文学和电影虽然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但影像的介入使得文学内容更加丰富而直观,形式更加多变,并且通过电影的探索,我们能更深切体会到语言艺术的内核,领略到那深广而丰盛的力量。重要的是,电影不是小说的附庸,但改编最终应该遵循原著中的精神精髓和内涵,演绎原著的灵魂而不是故事躯壳,这才是改编的终极目的所在。

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在精神气质上的貌合神离,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目光”,我们应该从不同的眼光去审视它们,欣赏他们。孔子说 “未知生,焉知死 ”,余华的小说和张艺谋的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人们暂时脱离生活层面,进入探讨生死问题的神秘通道,至于每个人能到达的终点,是需要思想和时间来检验的事情。余华在小说《活着》的序言里说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福贵老汉一家八口死了七口,单留下了他和一头老牛。本该健康活着的生命都被死神无情地夺取,单留下他仿佛是为了验证人对苦难的承受极限,但老汉并没有就此否定生活。他不是一个命运的反抗者,而是一个命运的承受者,他在这种承受中走向了达观和超脱,领悟了人世无常的宿命。而电影的处理似乎更加人性化,更加有人情味,但是自始自终,整个影片都无法体现出“活着”的主题,即使是在台词中反复出现了“你可要好好活着啊”,“咱们可要好好活着”的句子,以加强对主题彰显的力度,可惜这种做法就已经显得笨拙,远远不是原著中那种面对自己面对命运得来的力量,那才是真正可以绵延的力量,是自己从生命里汲取,而不是生活强加过来的力量。

第三篇:傲慢与偏见(2005版)与原著的比较

傲慢与偏见(2005版)与原著的比较

作者: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原著 电影 对比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作品。小说从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内特的视角出发,描述了她在处理关于礼仪,养育,道德,教育和婚姻的问题。虽然这个故事发生在19世纪初,它依旧吸引了一大批现代的读者,而且它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受人欢迎的小说之一。傲慢与偏见曾多次被翻拍成电影。然而,有些有些翻拍并不被观众认可。关于05年翻拍的《傲慢与偏见》,有些人觉改编得很完美,而有些人则觉得不尊重原著。

Summary:Pride and Prejudice is a novel by Jane Austen.The story follows the main character Elizabeth Bennet as she deals with issues of manners, upbringing, morality, education, and marriage.Though the story is set at the turn of the 19th century, it still attracts many modern readers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ovels in English literature.Pride and Prejudice has been made into movies for many times.However, some adaption failed to impress viewers.As for the adaption by Deborah Moggach, some people think it’s perfect but some people don’t like it.论文正文:《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它描写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保守的英国的城镇生活。小说通过班内特一家五个女儿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婚姻爱情观,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爱情观。简奥斯汀认为男女双方的感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不是因为地位,金钱或者权利产生的,而是为爱情而生。这部小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因此也多次被搬上荧幕。然而,电影和小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也是截然不同的。小说不受篇幅地点等条件的约束,有广大的发展空间。而电影的时间有限,2个小时并不能把小说想表达的东西都表现出来。所以电影只能选取主要的情节,加以改编。而2005年版的《傲慢与偏见》可以说是进行了较大的改编,在不断推翻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电影里比较明显的改动有以下几处:

1.因为时间的关系,电影里只出现了两次舞会的场景。对电影里达西对伊丽莎白产生好感的时间是有争议的,有些人认为达西在第一次舞会的时候就对伊丽莎白有好感,而有些人则认为是伊丽莎白徒步走到宾利家里,达西看到一身狼狈的她产生了好感。不管是哪一次,都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在原著里,达西是在第二次舞会的时候发现伊丽莎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从而开始对她有了好感。而电影里,在第一次舞会的时候达西就开始躲着和伊丽莎白进行眼神交流,一开始似乎就有爱意,致使观众不能感受到伊丽莎白所说的达西的傲慢,同时也减少了后来对达西的改变的惊喜。这一点,小说就能够充分的表现出来,刚开始的时候,读者和伊丽莎白一样不喜欢甚至讨厌达西,后来才会发现他只是一个不善交际的绅士。

2.05版最大的改动应该是表白的场地。原著中,达西在夏洛蒂家中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05版的电影把表白的场景设置在雨中。而在这之前,05版的电影还新增了一次达西的无言造访。马修精湛的演技讲突然来访的达西的紧张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想表白却不知如何开口,最终被夏洛蒂的归来打断匆匆离去。短短两分钟,就能看到达西的内心的挣扎这个场景算得上是成功的改编。而在雨中表白的片段,有些人觉得太背离原著,而我反而觉得也是一次好的改编。相比原著中较为平淡的在室内表白的场景,导演设计的狂风暴雨使这一场表白更加浪漫也更加具有表现力。那一段经典的争吵的台词在风雨中似乎也更有感染力。3.第三处较大的改编是达西和伊丽莎白再次相遇的场景。原著里伊丽莎白和舅舅舅妈一起在树林里散步时偶遇达西,而且达西的改变——很随和地和舅舅交谈让伊丽莎白觉得很惊讶。而电影中他们是在达西妹妹的琴房里相遇的,伊丽莎白显得很尴尬。我个人比较喜欢原著的安排。达西因事赶回家中,心血来潮从湖里游过森林,在发梢还留有水珠的时候遇到了伊丽莎白和她的舅舅舅妈。这样的情况下他依旧非常绅士地同伊丽莎白及她舅舅问好,不似从前冷漠,更能表现出达西为伊丽莎白做出的改变,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不是真正的傲慢。4.最后一点想谈的改编是伊丽莎白因为莉迪亚说漏了嘴才知道是达西为她妹妹挽回了声誉。而原著中是伊丽莎白自己察觉不对,写信向舅妈询问而得知的。因为时间的关系,莉迪亚私奔的事情在电影里处理地比较仓促,“写信向舅妈询问”这样的情节更是难以展开,而莉迪亚说漏了嘴似乎也是符合她的性格特征的。但是伊丽莎白对达西态度的转变总给人一种“一切来得太突然”的感觉。

以上是关于改编的部分。另外,电影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取景。实际上,简奥斯汀的小说里并没有太多的景色描写,她更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而这部影片在英国郊外取景,风光旖旎,美不胜收,配合浪漫的爱情故事,和优雅的古典衣裙,那真是唯美浪漫的极致。

总结:05版电影对原著进行了较多的改编,着重展现了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电影里场景的选择和原著中出入较大,更具观赏性,给人浪漫的感觉。而原著的描写更加具体和丰富,更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故事脉络也更加清晰。电影和小说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有各自的局限性。05版的《傲慢与偏见》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是一次不错的改编。

第四篇:《简爱》电影与原著的区别

浅谈《简爱》电影与原著的区别

《简爱》是一部自传成分很浓的小说,虽然书中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女主人公和其他人的事迹都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围人的真实经验。作者和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相似,在牧师家庭出生,母亲早逝,小时候就被送往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在电影里也有表现出来,她的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她后来在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后来想创办学校但没有成功,所以投身于文学。

在作者所处的那个年代,女性在社会上、工作上、婚姻上地位十分不平等,此小说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透露出她对爱情观,对她当时女子在社会上各方面地位的不满。

个人认为电影还是不如原著好,因为原著上的许多情节因为电影篇幅限制和考虑电影效果被删除,原著更能看出各个人物的个性特点,也能看到更多细节描写,看到的比电影上所表达出来的更多更透彻,电影在感官方面回更好些。

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女主人公确实如原著上的那种敢爱敢恨的类型,简爱小时候的景遇被演绎出来了,与原著不同的是,她的好朋友在电影中是在她还小时去世的,而原著中是在简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后海伦才去世的,不过相同的是都是患肺病去世的。在后来的简登广告被女管家录用一直到简遇见主人,也就是罗契斯特。在这里和原著又有不同,电影里的是在倾盆大雨中,简去寄信时遇见罗契斯特,并间接使罗契斯特受伤,那时她还不知道那就是罗契斯特,后来回到城堡才知道;而原著中是在黄昏中简外出散步,才与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邂逅。到后来的罗契斯待对简的态度,举行家宴、罗契斯待对简的求婚到知道了罗契斯待有妻子的部分电影和原著都基本一样,在简离开罗契斯待的部分,原著写到的是: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离开了罗契斯特。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唇难,最后在泽地房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后来,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决定将财产平分。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请求简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简拒绝了他,决定回到罗契斯特身边。而电影把这部分压缩了很多,在简当时知道了罗契斯特有妻子后立即离开了罗契斯特,而几乎同时罗契斯特的妻子放火烧着了城堡,罗契斯特因为救她而受伤,眼睛瞎了,腿瘸了,在后来并没有表现出简后来的生活艰难,到她收到了遗产,她似乎听到罗契斯特的呼唤,回到罗契斯特身边。

结尾电影和原著都一样大好结局。

简爱是一部很经典的著作,虽然书和电影各有不同,但是经典的部分总是能保留下来,所以都值得去慢慢回味……

第五篇:名著《茶花女》与各电影版本的比较分析

名著《茶花女》与各电影版本的比较分析

中文091 蔡文怡

摘要:《茶花女》是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作为一本世界名著,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各个国家都拥有广泛的阅读者。自名著《茶花女》诞生之后,也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潮,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与观众。本文旨在比较分析名著《茶花女》与各电影版本的异同,主要从人物塑造、剧情结构、情感渲染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使得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电影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感悟。

关键词:茶花女、小仲马、葛丽泰·嘉宝

《茶花女》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它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早引进的歌剧,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凡翻开《茶花女》的人都会被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正因为是经典,所以才会生生不息,正因为是经典,所以才能够在几百年后仍被我们捧在手心,视作珍宝。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许多名著被改编成电影,这不仅仅扩大了名著的影响,也使名著更加的普及、更加的大众化。从此,名著逐渐走进每家每户,成为人人皆可欣赏的文化类型,这就是电影对名著影响力的扩充作用,而文学经典也为电影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题材与故事情节。本文主要分析各个版本的电影与原著《茶花女》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对小仲马的《茶花女》进行一次“再欣赏”。以下就是《茶花女》几个版本在各方面的比较分析。

(一)1936年的《茶花女》 简体中文名:茶花女 导演: 乔治·库克

主演: 葛丽泰·嘉宝、罗伯特·泰勒、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109分钟

上映日期: 1936年12月12日

这个版本的《茶花女》作为奥斯卡的经典影片,是《茶花女》相对较早的一个电影版本,也是一个备受称赞的版本。虽然受到当时电影业地发展的限制,这个版本的色彩是黑白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经久不衰的魅力,反而给人一种浓厚的、经典的年代感。

(1)人物塑造方面

这个版本的茶花女的扮演者葛丽泰·嘉宝在饰演玛格丽特的时候,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玛格丽特独有的那种高傲的、奢华但不轻浮的气质,并以她自身冷艳、高贵的气质完美的诠释了一个身为高级妓女却不同于一般妓女的茶花女。在她的身上,奢华与纯洁并存,她转眼间的随意与不屑更是完美展示了玛格丽特自信与无所无谓,玛格丽特偶尔的俏皮可爱也被她阐释的恰到好处。

而罗伯特·泰勒饰演的阿尔芒不仅有着英俊但不招摇的外表,而且完美的展现出了阿尔芒清澈、单纯的心灵,从他身上弥漫的绅士风度不同于伯爵的表面功夫,此外,他更是由内而外的表现出了阿尔芒发自内心的关怀与尊敬。

该影片《茶花女》在演员的表现力上显得十分出色。在影片中,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纯真而又凄美的爱情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人物的诠释与塑造上,该片更是近乎完美,无论是人物的性格,或是人物服装的装饰,都把握的恰到好处。除主演之外,娜宁的形象完美地阐释为了一个的忠诚而又善良的老妇人形象;而盖鲁普斯(名著中的布吕丹斯)的贪婪、唯利是图、贪图享乐、荒唐更是表现的出神入化;而该片中少了名著中那位将玛格丽特当做女儿的替代品的老伯爵,而多了一位面容冷酷的年轻的男爵。当然人物的适当增减也是可以理解的。

(2)情节结构方面

从情节的结构来看,与原著相比较,该片与原著的差别在于以下几点:

1、省略了原著中倒叙的情节,玛格丽特死后的情节被删减;

2、让玛格丽特在阿尔芒怀中死去

3、该片少了原著中那位有些让人同情的,把玛格丽特当做女儿的老公爵。该片相对原著来说有一定的删减,1995年波兰版几乎是完全遵循原著的,包括名著中倒叙的手法,而这个版本最大的删改主要表现在结局上,玛格丽特她见到了阿尔芒的最后一面,并最终在阿尔芒的怀抱中死去,这是与原著不同的。尽管如此,从情节的整个框架上来说,该片仍表现为悲剧,与名著的基调是一致的。

(3)情感渲染方面

从情感渲染来看,相对于别的版本的影片而言,该片在情感的积蓄与蕴含上有显著的优点,在感情的渲染与情节的表现力上,这部影片远远超过了1995年波兰版的《茶花女》,因此,若是用于教学课堂上的影片片段欣赏的话,1936年美国版的《茶花女》是不二之选。因此,若是想要去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感悟,若是想去体会一下玛格丽特与阿尔芒凄美而真挚的爱情,该片是最值得去欣赏的版本,影片中的年代感更会给你一种经典、久远的感觉,仿佛在那个黑白的年代,那个古老的城市街头活生生的有着两个人一样,他们曾经相爱,曾经奋不顾身。但是这个影片若是用于教学活动中的片段欣赏,若是用于对原著某一情节的深入体验,该片有许多情节、片段是不太适合的,因为它并不与原著吻合。除此之外,从别的方面来看,这部作品被称为经典是毫不夸张,毫不吹嘘的。

(二)1995年的《茶花女》 简体中文名:茶花女

导演: 泽基·安特科扎克

主演: 安娜·拉德旺、让·弗里兹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片长: 103分钟

上映时间:1995年12月26日

这部影片先让茶花女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她从一片的花后面穿过,伴着她娇媚的容颜,给观众一种朦胧的美感。然后再通过倒叙的手法,从拍卖会开始进入主题。这不同于2005版本影片的直接倒叙,也不同于1936年那样,直接取消倒叙的部分,而从相识到死亡采用单线进行。

(1)人物塑造方面

这个版本的玛格丽特很美,安娜·拉德旺的脸有一种静谧的、高贵的气质,她很温柔、俏皮,但比原著多了一点忧郁的感觉。她纯净的脸庞也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一种天真、纯洁的感觉,然而由于这个版本是波兰的,似乎与法国爱情给人的感觉有些不同,因此虽然玛格丽特的饰演者安娜·拉德旺自身条件无可挑剔,但从总体气质来看,总是让人觉得与原著不尽相同。其次,这个版本的玛格丽特少了一种高级妓女放荡的气质,她更像是一个高贵的大家闺秀,在她给人的感觉中少了玛格丽特应有的那些欲望、奢华、放纵的影子。

而阿尔芒虽给人一种体贴的感觉与安全感,但眼神中少了一种热情、青春的气质,反而多了一份忧郁的气质。他多了一种儒雅的稚嫩的味道,却少了一种成熟的男人味。他对男人面对爱情应有的占有与嫉妒没有表现到位,这可能与每个国家不同的表现方法的不同有关。波兰人深邃的眼睛总是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这是男主角、女主角共同拥有的气质。

(2)情节结构方面

这个版本的情节在众多的影片中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与原著相似。在情节上也是以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爱情为主要线索进行的,除了玛格丽特死后掘墓的情节,其他的主要情节都是忠实于原著的。这部影片是与原著最情节最接近的一个版本。

(3)情感渲染方面

这个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与影片相一致的,但有些次要内容却被一再的精简,因此在情感的积蓄与情节的积累上不够充分,观众难以从精简又精简的影片中感受到这份爱的炙热与深沉。在影片中,更多展示给观众的是故事情节的转变,而少了人物内心爱情的展现与转变。他仿佛是以情节为主,而不以爱情为主。在情感还没有足够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情节就已经发展了。它很少展现给观众一些幸福的、挚爱的感觉,就像是在平淡地讲述一个故事,纵然故事曲折多变,但少了感情的渲染,故事再曲折,也难以动人。

(三)1998年的《茶花女》 导演: 让-克劳德•布里亚利

主演: 克里斯蒂亚娜·耶里、迈克尔·科恩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片长:118分钟

上映时间:1998年1月1日 又名: 巴黎茶花女遗事

这个版本的《茶花女》相比较1936年、1995年的版本都逊色很多。

(1)人物塑造方面

首先在演员的表现力上,其感情的表达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诠释。玛格丽特是由克里斯蒂亚娜·耶里饰演的,而她饰演的茶花女有着淘气、机灵的气质,她虽然很美,但却是不玛格丽特那种高贵的美,她没有诠释出玛格丽特应有的高级妓女的那种自傲、奢华与无奈、忧郁的气质,她更像是一个淘气的、有着机灵气的小家碧玉,因此在人物的气质方面与原著不太符合。

而阿尔芒的扮演者迈克尔·科恩过于呆板、木讷,他对阿尔芒感情的诠释像是一条水平的线,没有深情也没有恨,在相爱的时候,他少了对玛格丽特应有的那种狂热的不顾一切的爱,在被“背叛”的时候也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痛。在影片中,从头到尾,他的情感过于平静,没有起伏,像是一首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的乐章一样,因此显得人物性格不够饱满,不够丰富,反而显得十分单调。

(2)剧情结构方面

而在情节的删改方面,该影片也做了大量的改动,他的结局改编的与1936年美国版本的《茶花女》一样,让玛格丽特死在了阿尔芒的怀里。但是这部影片多了前两部影片都没有的一个场景,便是原著中阿尔芒为了让玛格丽特嫉妒,为了报复玛格丽特而在赌局上打赌的场景,若是教学有需要这部分的影片,可以截取该片的这一部分。

(3)情感渲染方面

在情节上,这部影片前期的铺垫远远的不够,若是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完全无法理解这种爱情的诞生是在什么基础之上,好像两个人莫名其妙地相爱,莫名其妙的产生了难舍难分的爱情。总而言之,这个版本的《茶花女》在艺术表达上,难以超过之前的作品,人物性格的诠释也十分的不到位,相对来说,并没有十分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四)2005年的《茶花女》 导演: 洛多维科·加斯帕里尼

主演: 朗切斯卡·内里、琳达·巴蒂斯塔、塞尔吉奥·穆尼兹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片长:186分钟

上映时间:2005-11-29 这部影片是以玛格丽特遗物的拍卖会现场为影片的开头,阿尔芒出现在拍卖会的现场,他悲痛的表情被一位记者看见之后,他被带到了一个餐馆休息,后来他便开始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这部影片与其他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部影片的回忆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阿尔芒的内心独白,所有情节的展示都是以阿尔芒为第一人称的。而当时的政治背景与原著不同,阿尔芒不仅仅是一个将要成为律师的青年人,他更是一位爱国者,他为了祖国的统一而反抗奥地利人,是革命军的一员,因此阿尔芒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有着他应有的深情,更增加了一种硬汉的气质,这与影片中的革命者形象是分不开的,这也使得这个形象更有男人味,更有魅力。在这部影片中,阿尔芒不仅仅是伯爵的情敌,在政治局面上,他们也处在对立的位置上。

(1)人物塑造方面

这个版本的玛格丽特是所有版本中最温柔的一位。然而在她的性格里少了一点高傲,有些柔和内敛,她具有一种母性的温良的感觉。因此与原著相比,玛格丽特少了一种冷艳的美,少了一丝不屑,反而多了一份内敛与温柔,而这种内敛将她内在的善良与纯洁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这部影片中的阿尔芒的角色有很大的改动,他不仅仅是一个将要成为律师的青年人,他更是一位爱国者,他作为革命军中的一员,为了祖国的统一而反抗奥地利人。因此阿尔芒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有着他应有的深情与绅士的气度,更增加了一种硬汉的气质,这与影片中的革命者形象是分不开的,这也使得这个形象更有男人味,更有魅力。

但虽然人物性格与身份和原著有些出入,但就这部影片自身而言,人物的塑造还是相对成功的,在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上也都是十分合情合理的。除了这两位主要人物之外,其他人物的性格塑造也十分的到位、十分的饱满。不管是本性正直、内心善良而外表严厉的父亲,还是善良温柔的娜宁,都塑造的十分成功。然而在该片中费洛娃夫人(原著中的布吕丹斯)贪婪的性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渲染,只是轻描淡写,但是这并不足以成为该片的缺陷,因为任何影片主要侧重的方面都是不同的,该片淡化了一些次要人物的性格,而致力于情节上的曲折与情感上的浓郁。

(2)情节结构方面 这部影片在情节上增加了更多的元素,原著的《茶花女》只是两个人单纯的爱情故事,而这个版本的《茶花女》不仅仅有着爱情的元素,也加入了爱国的成分。在故事的情节上,也不仅仅是以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爱情单线为主,更加入了阿尔芒妹妹迪安卡的爱情悲剧。除此之外,这部影片还加入了阿尔芒与伯爵决斗的场景。与原著差别最大的是,在2005年版地《茶花女》中阿尔芒的父亲最终被茶花女真挚的爱所感动,因此在玛格丽特死去之前,把一切的真相都告诉了阿尔芒。阿尔芒知道后,飞奔离开,回到了玛格丽特的身边,而玛格丽特由于多年的疾病最终在阿尔芒的怀抱中死去。

相比别的影片,该影片在情节的结构上十分的完整,在剧情的演绎上也十分的深刻。在结尾上,该剧的收尾并不像别的版本那样急促,而是在那个悲痛的高潮之后,缓缓的慢慢将悲伤的基调降下来,在顺其自然的收尾。舒缓流畅是这部影片独有的特点,它如画般向观众静静讲述了这一被人们称颂的爱情故事。虽然该片增加了许多原著中没有的情节,但是相比于其他更贴近于原著的版本来说,这个版本更加的感人,从整体上看,它的情节更加的饱满、完整,这是2005年版《茶花女》的突出优势。

(3)情感渲染方面

这部影片是所有版本中增加情节最多的,也是相对来说情节最复杂的,由于这部影片的时长是最长的,它有足够的时间来表达、加深各个情节的情感蕴含。因此,它的优点在于它把原著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误会与波澜都演绎的十分到位、饱满。人物、情感、在剧情中交织、穿梭,这使得这个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深沉真挚的爱情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现与表达。又由于演员高超的演技,感人至深的台词与旁白,在总体上使得这部影片的感情渲染达到很高的程度。每一个场景的展现都在逐步的加深这部影片的悲剧意味,并最终在玛格丽特死去的那一幕,所有的情感喷涌而出,调动观众的感官,达到一种共鸣的境界。

该片在每一个细节上的演绎,并不仅仅是为了剧情的完整,这一点是与其他版本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它的演绎更追求的是一种情感的积蓄与迸射,它在每一个细节中慢慢的积累情感,最终的结局的时候完美的展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将这多少年来被传为佳话的爱情绝唱演绎到极致,这个版本的《茶花女》可谓改编较为成功的一部名著电影,完全可以与1936年版本的《茶花女》平分秋色。

(五)其他版本综述 除了以上的版本之外,笔者在现有视频资料中,找到最早的是1921年版本的《茶花女》,这个版本是与1921年9月11日上映与美国的影片,导演:Ray C.Smallwood,主演Rex Cherryman。由于这部影片受到当时电影事业的发展的限制,除了轻快的背景音乐之外,可以被称为无声电影,它主要靠演员的动作来表现情节,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背景介绍、人物对话或人物介绍(如下图),都是通过字幕的形式直接展现给观众的。这部影片给人一种很深的年代感,同样由于电影事业发展的限制,这部影片在如今它的欣赏价值已经减弱,因为毕竟字幕的形式、夸张的肢体动作并不能完美的传神的表现情感与剧情。而夸张的肢体使得这部剧难免有些搞笑、滑稽的成分。

1980年版的《茶花女》是法国拍摄的,又名《茶花女逸事》,导演:莫洛鲍罗尼尼,主演:伊莎贝拉于佩尔、布鲁诺甘茨。法国的电影拍摄是最大胆,最开放的,时常有上身裸露或全裸的戏份,这是法国影片的共同特点。这部影片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在网络上已经搜索不到,但市场上应该还有碟片销售。

此外,还有1984年科林·费尔斯主演的《茶花女》,这个版本的电影制作水平不够高,在清晰度、影视效果上成就不高,在众多的影片中也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因此逐渐淹没在众多版本的《茶花女》之中,网上虽然还能够找到这个版本的《茶花女》,但是并没有中文翻译。除此之外,与其他版本相比,无论是演员的气质、表现水平,还是剧情的吸引力上都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

由于《茶花女》的脍炙人口,各个国家都不择疲惫的对它进行改编与翻拍,因此由《茶花女》改编的电影十分的多。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个版本,有些版本由于知名度不够高,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在网络上销声匿迹。如阿根廷1954年版本的《茶花女》、意大利1982年由弗兰克·泽菲雷利导演的《茶花女》等。除了电影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歌剧,由于本文主要讨论各电影版本之间的异同,因此对歌剧不做太多的比较分析。但有些歌剧与电影一样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值得广大的读者观众去欣赏。

(六)总结

由《茶花女》改编的电影可谓是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个版本,而笔者相信《茶花女》的电影一定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的。然而现今留存下来的,并且依然具有极大艺术魅力的,首当其冲的是1936年由葛丽泰·嘉宝主演的《茶花女》,这部影片作为奥斯卡的经典作品的确具有其独特的吸引力与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笔者看来,能够位居第二的便是2005年意大利版的《茶花女》,虽然在这个版本在内容上有大量的增加,但在情感的渲染上十分的到位,可谓是全部版本中最感人至深的一部,由于这部影片在时长上是最长的,因此对情感的加深、对剧情的渲染都有充足的时间,这部影片的剧情静静的流淌,展现给观众一个精美绝伦的爱情悲剧。而其他的版本也有一些突出的艺术成就,如1995年波兰版《茶花女》的女主角,独具东西方美的结合,美不胜收。但在相比之下,影片整体的艺术成就并不是太高。

尽管各个版本的《茶花女》的成就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每一个改编电影都对《茶花女》的“被阅读”、“被接受”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影片能够使名著经典转化为大众文化,进入家家户户,也能使名著在视觉上、画面上演绎出一种不一样的风采,带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正是电影对《茶花女》一再的改编、翻拍使得这部名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名著为电影提供素材,电影为名著扩大影响力,因此在电影与经典名著的相互促进中,各自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然而,笔者在看完若干版本的《茶花女》之后,不得不说一句话,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必定有其必然的原因。《茶花女》之所以成为经典,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直被人阅读,一直被人回忆,这都得力于小仲马完美的描写与感人至深的诠释。笔者认为,相对于电影来说,原著或许能够带给读者更多的感受与体悟,200多页的文字会完美地向你展现一个跌宕起伏、深情哀转的爱情悲剧,而某一个词语、某一句话带给你的共鸣与体验,也都是电影难以替代的。

下载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活着》――小说与电影的比较

    《活着》――小说与电影的比较 摘录:余华是 20 世纪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张艺谋则是先锋小说家的“杀手”。他们两人各自用不同的手段演绎了《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由个人创......

    水电地暖经济分析比较(xiexiebang推荐)

    水地暖、碳纤维地暖经济分析报告 或许因为是从事地暖行业的原因,时常会被问及一个问题:水暖和长丝碳纤维电地暖到底哪一个更省钱?刚开始觉得被问及这个问题很正常,但是被问及次......

    工作室与影楼比较分析

    工作室与影楼比较分析在许多大城市中,工作室已经像雨后春笋般成立并发展起来。不仅如此,在许多小地方也涌现出不少工作室,在夹缝中努力渴求生存,与影楼分一杯羹。写真工作室的到......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比较分析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比较分析 摘要: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都是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与日本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挑战。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两国几乎是......

    扶桑与玛格丽特比较分析

    扶桑与玛格丽特比较分析 看过严歌苓的《扶桑》,正如一位导演所说,扶桑这个人,她的思想行为是在我们的生活经验和美学感受之外的。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与一起沦落的姐妹还是古今中......

    暖春电影观后感

    暖春电影观后感15篇 暖春电影观后感1 影片讲述的是:在一个偏僻的穷山村里,一位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小花,孤立无援,被饥饿折磨得晕倒在荒凉的草地上。一位老太爷含着眼泪把她救回了......

    电影暖春观后感

    我们党课班在教学楼1401教室观看了一部极其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暖春》。在电影放映过程中,我们每个党课学员都观看的非常投入,有的学员甚至被电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故事......

    电影暖春观后感

    爱在乡村 星期天晚上我和同学去学院楼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暖春》 。其实刚看片 头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想走的念头,因为我不能让自己看亲情戏,一看亲情戏, 我的眼睛就会不受控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