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赵氏孤儿》与电影《赵氏孤儿》的比较

时间:2019-05-13 16:2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戏剧《赵氏孤儿》与电影《赵氏孤儿》的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戏剧《赵氏孤儿》与电影《赵氏孤儿》的比较》。

第一篇:戏剧《赵氏孤儿》与电影《赵氏孤儿》的比较

戏剧《赵氏孤儿》与电影《赵氏孤儿》的比较

09汉语本一班90211041贺丽梅

摘要:《赵氏孤儿》是中国传统戏剧舞台上一部经久不衰的历史剧作品,多次被搬到舞台上演绎。2010年,导演陈凯歌以独特的草根立场将其搬上电影银幕。电影版《赵氏孤儿》消解了原有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而将个体生命在历史事件中的情感体验作为重点表现对象,从而试图展现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人性和道德。而《赵氏孤儿》的剧本改编,引起了众多非议。电影版本的改编,究竟是对经典的颠覆还是对经典的开掘?

关键词:《赵氏孤儿》、纪君祥、陈凯歌

“赵氏孤儿”一事最早见于《左传》,至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这一故事的基本形态得以确立,君臣矛盾演变成忠奸矛盾:赵盾卒后,屠岸贾因君命灭赵氏全族,赵朔遗孤由程婴救出得以存活。为保全赵氏孤儿,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取他人婴儿冒充赵氏孤儿藏于公孙处,并由程婴出卖于屠岸贾。公孙与假孤儿殒命,程婴携真孤儿藏匿深山十五年,在韩厥帮助下得报大仇,程婴遂自杀。此事后经元代纪君祥改编成杂剧《赵氏孤儿》。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替孤儿而死的婴儿被演绎成程婴亲子,程婴入屠府作门客,孤儿认贼作父二十年后始知真相,这一变化无疑更具传奇性和戏剧性。另有戏文《赵氏孤儿记》、传奇《八义记》等铺陈其事,虽有增减,皆不偏离纪氏杂剧所述情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和《窦娥冤》、《长生殿》及《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悲剧。王国维曾评价说“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相对于《史记》中的故事记载,纪氏的《赵氏孤儿》做出了一些文本上的改动,如那个代死的孩子由孤儿变成了程婴的亲子;公孙杵臼由门客变成了与赵盾同朝为过官的“老宰辅”; 史称赵朔临终托孤于韩厥:“‘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纪氏中韩厥变成了为保赵氏孤儿顺利脱险而自杀;程婴携赵孤隐居深山变成了做屠岸贾的门客,赵孤也认贼作父了二十年等。

每一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凝结了那个时代的创作心态与大众心理,是时代文化精神与民族心理的共同结晶。作者总是站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焦点上,将两者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创作心态、审美趋向融入其作品。纪氏的赵孤在文本上的这些变动,跟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联系,处在外族统治的朝代,大力宣扬汉族传统文化中的“忠”与“义”变得尤为重要。这些变动无疑极大的增加了此故事的悲剧性,更突显了“复仇”的主题,这从剧本的别名《赵氏孤儿大报仇》也可看出作者写作的主旨意图。剧本通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复仇主题,宣扬了正义必胜的精神信念,赞颂了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人格力量。作品也以隐喻的手法,反映了作者的民族意识。剧作表现出震人心魄、催人肝胆的悲剧美。伏尔泰认为《赵氏孤儿》乃“具有历史真实性及感染力的好剧”。

2010年,导演陈凯歌将《赵氏孤儿》搬上了电影帷幕。影片就是根据纪君祥的赵孤改编而成。然而,陈凯歌的赵孤几乎完全颠覆了纪氏元杂剧的内涵,仅仅保留了故事的雏形。无论在人物形象、剧本主旨,表现的思想上都有了巨大的不同。自上映以来,引起强烈的反响,褒贬不一。这样的改变究竟是新时代对传统的新阐释还是对经典的一种颠覆?

一,剧情及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改动

剧情方面,元杂剧里晋灵公没被害死,并是屠岸贾灭赵氏满门的推动者,赵朔是用短刀自杀而死,赵盾被灵辄救出不知去向,韩厥将军为救赵氏孤儿自杀而死,公孙杵臼为救赵氏孤儿自己撞死,程婴没有死并在最后受到赏赐(明刊本)。而在电影里改成,晋灵公被屠岸贾与宦官合谋害死,赵朔遭屠岸贾暗算被杀,灵辄没有成功救出赵盾,两人都死了,韩厥没有死但却被屠岸贾毁了容,公孙杵臼被屠岸贾杀害,程婴被屠岸贾杀害。这是电影对元杂剧的主要改动,但没有改变故事的主要内容,与故事的主线———屠岸贾杀害赵盾一家只剩下赵氏孤儿,程婴牺牲自己的儿子救出赵氏孤儿并把他抚养长大,最后赵氏孤儿为赵家报仇雪恨相一致,因此在故事框架上电影版还是遵循原著的,这些改变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电影版则极大的颠覆了元杂剧。

首先,屠岸贾的“反面性”被淡化。纪氏中的屠岸贾是个凶残、不择手段的残暴形象,为了斩草除根,不惜杀掉全城的婴儿。而电影中的屠岸贾的反面性极大的被淡化。从最开始的受到晋灵公的挑拨离间,代替晋灵公认错,遭到赵盾及子赵朔的讽刺、侮辱等,相对来说屠岸贾的隐忍,似乎更容易让人赋予其一丝同情。赵氏满门的惨灭也让人觉得 “目中无人,嚣张跋扈”的赵氏是“罪有应得”的,屠岸贾的凶残性便带有了那么一丝报复、报应的意味。这同时也淡化了救赵孤的必要性,这样蛮横无理、甚嚣尘上的赵氏家族,其婴儿为什么一定要牺牲那么多人,牺牲另一个孩子的命去得以保存呢!影片前半部分,屠岸贾杀光赵氏家族的冷酷无情、挥刀劈向韩厥的阴险毒辣及摔死程婴儿子时的凶狠,所有这些到电影的后半部分好像全都没有了,转而来的是一位溺爱、慈祥的父亲形象。甚至在他知道程勃就是赵孤时,在程勃遭人围困时,凭着那句“干爹,救我”,毅然而来的只身冲入敌群中。这样的屠岸贾没有了元杂剧中那样单一的凶残,人物形象更半满,丰富。事实上,对于无子的屠岸贾,对赵孤十五年的养育,其浓浓的父子情远胜于其想杀死赵孤的残酷,影片这一塑造则更符合人性的真实。

其次,程婴的形象得到重点突出。元杂剧中更侧重于奸臣屠岸贾凶残的步步紧逼与多位义士的前仆后继的牺牲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突出的是群体英雄形象。电影则集中刻画程婴,讲述其救孤和养孤的过程,剖析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使程婴这一人物形象更为饱满,而其更重要的还是对程婴这个人物的英雄气息及忠义精神的瓦解这一全新人物塑造。电影中的程婴只是个草泽医生,只是个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民。他救下赵孤更多是被赵庄姬的死而感动加之其对赵孤的同情,带孩子回家也只是出于人性想让孩子吃饱再送走,之后的失去自己孩子救下赵孤都是因为一系列的巧合冲突把他推到事件的风口浪尖,而他只是无奈的被迫接受一切,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也被刻画的很明显。稀里糊涂的被卷入,失去妻儿的程婴最终违背了庄姬的遗言,决定成为屠岸贾的门客,让赵孤认贼作父,他要等程勃长大后带到屠岸贾面前告诉他真相,因为他认为杀一个人杀心比杀身更残忍,他是这样被对待的,他也要用这种方式进行报复,这里的复仇不再是为了正义,不是正邪之争而更多的是个人私怨的报复,程婴赋予赵孤的不是三百多条人命的血海深仇,而是把赵孤当成其为妻儿报仇的工具。至此,元杂剧中那种“因果报应”、“忠义”等精神内涵被消散殆尽,程婴不再是一个传统戏曲中的忠义英雄,没有崇高,没有神圣,只是演绎着一个庸人、俗人、常人的命运。

再者,其他人物的塑造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动。如韩厥不再是一个充满正义的对屠岸贾不满,为了保留赵孤甘愿自刎的英勇将军,而是屠岸贾的一个更近于“贪生怕死”的手下,最后因为震撼于庄姬的死,而在认为自己可以侥幸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放走了程婴及赵孤,被屠岸贾毁容之后,便日夜处心积虑想要报仇,这又

赋予了韩厥一丝狭隘的小市民气息,而其每晚与程婴的会面,围绕程勃的教育等问题的讨论,更是让韩厥与程婴的关系暧昧不清,这一点也是很多观众所不能接受的改动之一。公孙杵臼不再是为了忠义自杀,变成了被屠岸贾杀害,这一改动淡化了公孙的英雄气概,减散了其光芒,但因其身份的变化(只是赵盾的同事)也似乎还算合情合理。

最后,便是此故事的中心人物——赵孤了。在元杂剧中,赵孤隐于山林二十年,只为了功成复仇,是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人物形象,而电影中的赵孤,更多的是展现了他与屠岸贾和程婴之间的父子之情。他在一个严父——程婴,一个慈父——屠岸贾的关怀、教育下,无忧无虑的成长。影片中,他与屠岸贾在草地上的那一幕更是极大的渲染了他和仇人屠岸贾的浓浓的父子情。当屠岸贾受伤时,不惜威胁“亲父”程婴,抢走独门奇药,衣不解带直至伺候义父伤愈。这样浓厚的父子情,使得他根本不相信程婴告知的真相,却在经屠岸贾证实之后,十五年的养育之恩却瞬间崩溃,挥刀劈向昔日情深似海的义父。最后,虽然导演用程婴之死来刺激程勃刺向屠岸贾,使之杀义父之行更在理些,然而本片的主旨在于表达新时代的人性真实,而赵孤杀屠岸贾这一行为无疑是与影片的意图相矛盾。影片浓墨重彩的渲染了屠岸贾与程勃的父子情,表现出了更胜于程勃与程婴的亲子情,却在一瞬间翻脸,即使屠岸贾屡次留情,仍无动于衷,像变了个人似的拼尽生命去复仇。这样的安排着实令人费解。

影片中韩厥曾说程婴的这一复仇行为对程勃不公平,养育了自己十五年的慈父却是杀害自己全家的仇人,还要手刃昔日爱父,这对赵孤的心理冲击力之大可见一斑。影片的改写,让赵孤不至于没日没夜活在仇恨和复仇的痛苦中,而是像个正常的孩子,快乐的成长,这也就是陈凯歌导演想要表现的人性回归。然而影片结尾在屠岸贾三番四次留情劝程婴赵孤走时,程勃只是喊着“我就要你的命,为我爹报仇”就极大的矛盾了影片的主旨。整部影片看下来,矛盾处,纰漏处随处可见。不知编剧在改编剧本,重新塑造人物时是否注意到了如何去修缮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及人物心理的转变。

二,内涵、思想上的不同

纪氏之《赵氏孤儿》以及《史记》中所记载的赵孤故事,都是表现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生死相托”等牺牲精神。其表现出的“忠义”令人震撼。而陈凯歌导演的电影版似乎更侧重于个体草根的“命运悲剧”,虽然保留了故事的雏形,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已经荡然无存。影片的英文翻译是“Sacrifice”,但其陈导演坚持的“人不会主动献死”的思想与片名已是矛盾。公孙的被杀;韩厥与庄姬的争抢,及“还给你,我就是死路一条”的惜命;程婴的被迫无奈、痛苦、私怨等都将传统戏文中要表现的忠义、崇高极大的淡化。只在影片的前半段,赵盾的义仆用身体扛着车轮救主的这一场面表现出来。在“大仁大义”、“拼死尽忠”的现代,这样的场面还是足以震撼人心,让观众不由生起一股崇高感。所以,导演所谓的新时代人们对仁义崇拜的淡化更注重个体本位思想的变更,影片必须切合时代要求改变成为更具人性真实色彩的故事是很有必要之说,显然缺乏其说服力。不可否认,现代人们对传统思想中的“忠义”、“牺牲”精神日趋淡化,自“打到孔家店”以来对儒家思想的瓦解,现代人更多的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个体意识。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即在于其所传达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在于其展现的人性的光辉,如果仅仅是保留了故事雏形,思想内涵完全改版,那我们对这一经典的继承还有什么?打着与时代接轨的旗号,肆意的改编,甚至颠覆经典,这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如果导演要表现其人本思想,大可另

写剧本,一方面对经典之“舍生取义”的继承,另一方面又表示怀疑而篡改经典,这样不仅让影片自相矛盾,站不住脚,更是对经典的一种颠覆,也对后代对经典的正确理解、继承有着负面影响。

改编历史故事从来都要尊重原作,原汁原味地再现历史环境,即使是增加人物和改变情节,极力吻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的创作,也有旧瓶装新酒的做法。从根本上否定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通过消解和颠覆,向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抗争和挑战,这种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往往不尊重历史的客观实在性和客观规律性。现今中国影视剧坛本着各种目的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肆意篡改,恣意编写不但越来越偏离经典精髓,乃至越来越低俗肤浅甚至恶趣味的同时带来了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完全颠覆了元杂剧中关于正义、诚信和复仇的主题,也许正如陈凯歌所说“我想拍一个可信的故事,如果扣一个忠义的帽子给程婴,今天的观众会不会觉得可信,谁会拿自己的孩子的死去换别人孩子的生?„„这部电影里没有历史,只有人性,没有被历史推着走。”依照陈导所言,那《赵氏孤儿》传颂千年的、留给我们的还剩什么?在“个体”被无限放大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无法理解两千多年前,那个烽火连年、生命贫贱的年代,在抱团取暖远比尊重个体重要得多的岁月里,他们对生死的看法,对承诺的看法,绝对超越了现代人对人性的看法。尤其是在元杂剧里,程婴除了牺牲自己的孩子,还要假装背叛公孙杵臼,背负世人对他人格的唾弃,只为他心中存有的真、善、美。为什么这个故事被文人们反复讲述,为什么《赵氏孤儿》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这股子让人敬仰的“士”气,这股子愚忠,这股子荡气回肠又虚无无比的“忠义”之气。这岂是今日之我们能够体悟得到的,当“范跑跑”成为网络偶像,当郭美美拿着捐赠金肆意挥霍时,我们已不可能在生活中体验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浩然正气了,所以我们更加寄望艺术作品能还原过去的历史,满足今日的匮乏。即使身心已无法做到,但会仍被其感动,心仍向往之!

参考文献:

[1]元刊杂剧三十种,《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

[2](汉)司马迁 《史记》 北京中华书局,1982

[3]许建中“赵氏孤儿”故事在宋代独特的意义

[4]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贾磊磊 重构中国主流电影的经典模式与价值体系 当代电影,2008

第二篇:《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的故事本来就很俗2010年12月08日 13:46:50

陈凯歌的《赵氏孤儿》才一上映,果然不出所料,叫好声渐渐的就弱了下来。之所以不出所料,并不是对陈凯歌有什么偏见,而是觉得,在现在的中国之文化背景下,要出现一部有深度的文化作品,难于上青天。小说如此,电影亦如此。

推荐阅读:

《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

陈凯歌其实并不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优秀导演。当年他的成名作《黄土地》得奖的时候,许多电影院里观众了了无几人,究其原因,故事讲得太枯燥。后来的《大阅兵》,故事讲得也很糟糕。唯一把故事讲成功的,是《霸王别姬》,那是因为小说的原作者是香港作家。

陈凯歌的《无极》之所以输给了恶搞《无极》的小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因为《馒头》的故事讲得比《无极》有趣多了。看电影,大多数人是来看你讲故事讲得如何生动的。从这点上来说,张艺谋的故事,基本上讲得就比陈凯歌动听多了。陈凯歌有艺术功力,却没有讲故事的才能,如果他能够得到一位擅长讲故事的高手辅助,那么他的导演才华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反之,他的导演能力就一直会被蹩脚的故事所束缚。

这一次,陈凯歌为了把故事讲得有趣一点,专门找了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作素材,不是靠那种蹩脚的编剧吹出来的蹩脚故事了。但这故事的历史,已经不太适合这个现代化的时代了。从故事本身来看,《赵氏孤儿》其实是一个很俗气的故事。能把这样的故事讲好的大陆人应该是不多的。中国的影视界一直不重视编剧的地位,其实影视剧要把故事讲得完美,离开了专业的编剧是不可能的。张艺谋不愿意把讲故事的钱分给编剧分享,自己来讲故事,结果把《英雄》、《满城尽是黄金乳》等的故事讲得令人大倒胃口,《英雄》于是和《无极》不争第一,只争更二。

为什么大陆人讲不好《赵氏孤儿》的故事呢?因为没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深受儒教文化毒害的大陆文化人,其思想高度,还没有超出春秋时代留下来的文化典籍。

你想,赵家被灭门后,赵家的二个门客为了保护赵家唯一留在世上的一个婴孩,一个叫程婴的门客献出了自己的孩子,另一门客则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活下来的的程婴还要背着叛徒的骂名,把赵家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古代人这么做,的确很了不起,甚至可以说是伟大,但现时代要是仍然把这样的事迹当成是可歌可泣的故事,则未免愚昧。用自己的孩子的生命换来赵家孩子的生命,救一人杀一人,哪点值得歌颂?

虽然我们并不能够要求古人有现代思想,但现代人拍古代电影,最终还是为了拍给现代人看的,这程婴如此愚忠,现代人难以和他产生共鸣。在程婴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的同时,程婴的行为就和现代人的思想产生了一道鸿沟。这鸿沟,如果只是把程婴救孤的故事简单的讲一遍,是难以填平的。因此《赵氏孤儿》也许可以圈点钱,但评价一定不会高。

如果有谁可以把《赵氏孤儿》的故事用《罗生门》的角度来讲一遍,那么《赵氏孤儿》的故事就有趣多了。程婴用自己的孩子换下了赵家的孩子赵武的生命,历史书上都这么说,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呢?假如有人怀疑程婴献出的那个孩子才是赵家的那个真赵武呢?假如活下来的那个赵武其实是程婴自己的孩子“程武”呢?那样讲故事的会怎么样呢?用现代科技,当然只要查一查DNA就可以了。但古代没有NDA检查,最后活在世上的赵武,到底是赵武还是程武呢,真相只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程婴。也就是说,讲故事的重点不是放在程婴救孤上,而是放在这“赵氏孤儿”到底是谁这一点上,故事才更有现代感吧?

千万不要以为掉换婴儿的故事只是现代人才会有的想法。讲宋代的故事,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和“掉换婴儿”有关。而更早得多的战国时代,有秦始皇的身份疑惑。秦始皇本来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但许多书上却认为,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的骨血,虽然说古人也

知道“十月怀胎”的道理,但牵涉到秦始皇的来历,很多书上却都说秦始皇的母亲怀胎了他十几个月。由此看来,假如有人怀疑赵武的真实血脉,理论上也是可能的。

《赵氏孤儿》如果能够把赵氏孤儿长大后报仇的简单故事,讲成程婴抚养的孩子,除了程婴自己,却没人知道他是谁的故事,也许才更吸引人,更有现代感吧?

第三篇:赵氏孤儿电影简介

电影《赵氏孤儿》剧情简介

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纯真和诌无所顾忌的时代,也是想象力勃发的时代。以战功起家的晋国贵族赵氏家族,权势和声望不断膨胀,甚至让国王晋灵公都艳羡恐惧不已。心高气傲的将军屠岸贾(王学圻饰),一直遭赵氏的轻视和排挤,在国王的默许下,他诬陷赵氏家族谋反,一日之内诛杀了族长赵盾(鲍国安饰)和其长子赵朔(赵文卓饰)在内的赵氏一门300多人。能够免死的不过赵朔的妻子,也就是国王晋灵公的姐姐,美艳无双的庄姬(范冰冰饰)一人而已。

程婴(葛优饰)是个快乐而有点自鸣得意的草泽医生,他医术不凡,妻子贤惠,又中年得子。然而命运弄人,这个小人物在赵氏灭门事件的后半段中却成为主角,每一刻都不得不面对生死抉择。当屠岸贾派心腹韩厥(黄晓明饰)冲到庄姬府逮捕有孕在身的庄姬时,程婴正在府里。此前,庄姬得到变故的消息,已经惊吓过度而早产生下一子,危急关头,她冷静地在韩厥进门前将婴儿放在了程婴的药箱里,利用韩厥的迟疑,她指挥程婴把婴儿带了出去,为赵氏留下唯一的血脉。接着赶来的屠岸贾发现婴儿不见,狂怒之下挥剑砍在了韩厥脸上,并下令封锁城门全城搜捕婴儿--赵氏孤儿赵武。

在把赵氏孤儿赵武带回家交给妻子(海清饰)照料后,程婴立即前往赵氏的老友大夫公孙杵臼(张丰毅饰)家求助,公孙杵臼的计划是利用自己的贵族身份将赵武带出城外。然而当程婴回到家里,发现屠岸贾的手下已经来过,而妻子在恐怖高压之下,为保住自己的孩子,将赵武交了出去。可是多疑的屠岸贾根本不相信到手的婴儿就是赵武,正相反,在他眼里,程婴刚出生的孩子程勃才是正牌赵氏孤儿,反而释放了赵武。

屠岸贾搜遍全城,找到100个婴儿,宣称如果天黑之前程婴不交出赵武,他就将在这些婴儿的父母眼前,将他们全部杀掉。按公孙杵臼的安排,程婴去向屠岸贾“告密”,但形势急转直下,公孙杵臼无法出城,程妻和公孙杵臼为保护赵氏孤儿丧命,程勃被当成赵氏孤儿处死。程婴一天之内变为孤家寡人,却因为向屠岸贾献出“赵氏孤儿”有功而被他收为门客。

相貌俊美的韩厥因被屠岸贾毁容而与程婴结成复仇同盟。程婴在屠岸贾的眼皮底下将赵武带大,这个孩子聪明过人,而且胆气十足,深得屠岸贾宠爱,甚至被其收为义子,而赵武就在程婴这个慈父和屠岸贾这个严父的双重父爱下成长。复仇心切的韩厥发现,程婴虽然越来越得屠岸贾信任,却总是以时机未到为借口而推脱。实际上,程婴自己都没有发觉,相比复仇,他更在乎的是其实孩子的安危

第四篇:《赵氏孤儿》电影观后感

《赵氏孤儿》中屠岸家与赵家之关系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曾为“程婴救孤”泪洒衣襟,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有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魄的千古英雄,竟被程婴,一个草根医生所感动。而且这个感人故事传唱千古,甚至感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感动全世界并一直感动下去。这个有关婴儿的故事究竟有着怎样的感染力呢?

“程婴救孤”的故事轮廓最初源自《史记•赵世家》的记载,直至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进一步发展了故事情节,增加程婴献子的情节,彰显了以程婴为代表的人间大爱。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各个朝代都被改编,京剧,潮剧,秦腔、豫剧、越剧等多剧种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已然成为中国历代舞台上的宠儿。清代时,这个镌刻着忠义与良心的故事,还曾漂洋过海远赴欧洲甚至传至全球。

影片讲述了春秋晋国时期,大将军屠岸贾与忠臣赵盾因权力斗争并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贵为驸马,竟设计将赵氏家族诛族,仅剩怀孕待产的庄姬公主,庄姬为留下赵家最后一个血脉,自尽前托民间医生程婴将遗孤赵武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为了保全赵武和晋国所有无辜的婴儿,程婴被迫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代替赵武,屠岸贾将程婴的亲身儿子当作赵武摔死。此后,程婴含辛茹苦抚养赵武,他还让赵武拜仇人屠岸贾为干爹,将赵武培养得文武双全,待他成年后,程婴绘图告之国仇家恨,武杀屠岸贾,终报前仇。影片有史诗般令人震撼的打斗场面,暴力美学的华丽再现,窒息般的紧迫感扣人心弦。影片还有引人深思的经典台词关于仁义、仇恨和牺牲。

“仁义是什么?” 新继位的国君,询问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屠岸贾。

“仁是最高的一种品格,就是做一个好人!”,屠岸贾平静而恭敬地回答。像一位仁慈的老师在教诲自己怜爱的学生。而就是他,屠杀了赵氏家族三百多口,就是他,斩草还要除根,亲手摔死了襁褓中程婴的儿子,虽然他以为是赵氏孤儿。婴儿被摔死时刺耳的啼叫刺痛每一位观众的心,也映现了屠岸贾的狰狞面目,他所谓的“仁”,其实是利益,为了他的利益,可以肆意屠杀他人,哪怕是一个婴儿,正如他的姓:屠。

与之相反,剧中很多人都在体现“仁”。

首先是庄姬夫人为了自己刚刚产下的婴儿,选择了自杀,血染红了一袭长衣,象圣洁的花闪耀着母爱的光辉;公孙杵为了能让屠岸贾相信他保护的就是赵氏孤儿,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上演了一出苦肉计,为了不辜负赵家的托付;忠贞的赵家护主勇士,身中数箭,誓死保护主人的场面让人难忘,当赵盾乘坐马车的车轮断裂时,他用自己的双肩扛起四轮马车,用血肉之躯扛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让人为之动容;民间草根医生程婴,在亲眼目睹了庄姬夫人和公孙杵的牺牲后,在自己的妻儿面临锋利的刺刀时,毅然选择牺牲自己的妻儿保全了忠良的孤儿,平凡的他作出了不平凡的选择,并且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地把赵武养育成人,最后还用自己羸弱的身躯挡住了屠岸贾的利剑,促使赵武趁机刺死屠岸贾以报国仇家恨。程婴用妻儿以及自己的生命诠释着仁义,这是最高境界的“仁”。

关于仇恨,剧中赵武问他的干爹屠岸贾是否有敌人时,屠说:“不把任何人当成敌人,你就没有敌人。”。如果你没有敌人,心中就永远没有仇恨。这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中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心中忘记了敌人,没有了仇恨就可以天下无敌。可这是很难做到的。如果说爱别人,自己是幸福的,而仇恨却只会让人更加痛苦,放下心中的仇恨,得到的将会是整个世界。

第五篇:《赵氏孤儿》电影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曾为“程婴救孤”泪洒衣襟,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有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魄的千古英雄,竟被程婴,一个草根医生所感动。而且这个感人故事传唱千古,甚至感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感动全世界并一直感动下去。这个有关婴儿的故事究竟有着怎样的感染力呢?

“程婴救孤”的故事轮廓最初源自《史记•赵世家》的记载,直至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进一步发展了故事情节,增加程婴献子的情节,彰显了以程婴为代表的人间大爱。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各个朝代都被改编,京剧,潮剧,秦腔、豫剧、越剧等多剧种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已然成为中国历代舞台上的宠儿。清代时,这个镌刻着忠义与良心的故事,还曾漂洋过海远赴欧洲甚至传至全球。

12月4日,由陈凯歌执导,葛优、王学圻、范冰冰、黄晓明等众多实力明星加盟的电影《赵氏孤儿》,历时三年,终于面世。

影片讲述了春秋晋国时期,大将军屠岸贾(王学圻饰演)与忠臣赵盾(鲍国安饰演)因权力斗争并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赵文卓饰演)贵为驸马,竟设计将赵氏家族诛族,仅剩怀孕待产的庄姬公主(范冰冰饰演),庄姬为留下赵家最后一个血脉,自尽前托民间医生程婴(葛优饰演)将遗孤赵武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为了保全赵武和晋国所有无辜的婴儿,程婴被迫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代替赵武,屠岸贾将程婴的亲身儿子当作赵武摔死。此后,程婴含辛茹苦抚养赵武,他还让赵武拜仇人屠岸贾为干爹,将赵武培养得文武双全,待他成年后,程婴绘图告之国仇家恨,武杀屠岸贾,终报前仇。

影片有史诗般令人震撼的打斗场面,暴力美学的华丽再现,窒息般的紧迫感扣人心弦。影片还有引人深思的经典台词关于仁义、仇恨和牺牲。

“仁义是什么?” 新继位的国君,询问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屠岸贾。

“仁是最高的一种品格,就是做一个好人!”,屠岸贾平静而恭敬地回答。像一位仁慈的老师在教诲自己怜爱的学生。而就是他,屠杀了赵氏家族三百多口,就是他,斩草还要除根,亲手摔死了襁褓中程婴的儿子,虽然他以为是赵氏孤儿。婴儿被摔死时刺耳的啼叫刺痛每一位观众的心,也映现了屠岸贾的狰狞面目,他所谓的“仁”,其实是利益,为了他的利益,可以肆意屠杀他人,哪怕是一个婴儿,正如他的姓:屠。

与之相反,剧中很多人都在体现“仁”。

首先是庄姬夫人为了自己刚刚产下的婴儿,选择了自杀,血染红了一袭长衣,象圣洁的花闪耀着母爱的光辉;公孙杵(张丰毅饰演)为了能让屠岸贾相信他保护的就是赵氏孤儿,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上演了一出苦肉计,为了不辜负赵家的托付;忠贞的赵家护主勇士,身中数箭,誓死保护主人的场面让人难忘,当赵盾乘坐马车的车轮断裂时,他用自己的双肩扛起四轮马车,用血肉之躯扛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让人为之动容;民间草根医生程婴,在亲眼目睹了庄姬夫人和公孙杵的牺牲后,在自己的妻儿面临锋利的刺刀时,毅然选择牺牲自己的妻儿保全了忠良的孤儿,平凡的他作出了不平凡的选择,并且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地把赵武养育成人,最后还用自己羸弱的身躯挡住了屠岸贾的利剑,促使赵武趁机刺死屠岸贾以报国仇家恨。程婴用妻儿以及自己的生命诠释着仁义,这是最高境界的“仁”。

关于仇恨,剧中赵武问他的干爹屠岸贾是否有敌人时,屠说:“不把任何人当成敌人,你就没有敌人。”。如果你没有敌人,心中就永远没有仇恨。这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中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心中忘记了敌人,没有了仇恨就可以天下无敌。可这是很难做到的。如果说

爱别人,自己是幸福的,而仇恨却只会让人更加痛苦,放下心中的仇恨,得到的将会是整个世界。

剧中几乎每个人都没有做到忘记仇恨,仇恨贯穿在每段剧情中,屠岸贾因为仇恨屠杀了赵氏家族,赵武因为仇恨杀了屠岸贾。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一直有着仇恨,人与人之间,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仇恨伴随着血腥的杀戮和战争,仇恨象疾病一样难以消除,化干戈为玉帛只是一种理想境界。没有仇恨,社会才能和谐;没有仇恨,世界才会和平。

剧中的反面人物屠岸贾倒是有忘记仇恨的痕迹。他是赵武的干爹,当然此前他只是“误会”,误将赵武当作程婴的亲生儿子,他似乎有忏悔,他对这个孩子恩爱有加,提供条件让他习文弄武,一直到孩子成年后,赵武披挂盔甲,横刀立马的时候,屠岸贾忽然发现了赵朔的影子,而且他确信这个喊他干爹的孩子就是赵朔的亲儿子。老谋深算的屠岸贾想借战争之名除掉赵武,但是有一种力量在呼唤他放弃这种念头,那就是父爱。他看着这个孩子长大,他对这个孩子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特别是他受了箭伤,赵武一勺一勺的喂他汤药的时候,他已经决定忘记仇恨。赵武知道真相后,又燃起了仇恨,他要杀死这个“干爹”,屠岸贾和赵武刀剑相向时处处剑下留情,而这时候程婴“成全”了他,当赵武的剑刺穿他身体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他含笑而死。他罪恶的灵魂在忏悔中安宁了。

关于牺牲。剧中很多人为赵氏孤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程婴的牺牲无疑是最大的。一个人可以为亲生的孩子甚至为国家奉献自己的生命,这是伟大的。但是让自己的孩子为另外一个无辜的孩子献出生命,这是罕见,更是伟大的!程婴做到了,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下载戏剧《赵氏孤儿》与电影《赵氏孤儿》的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戏剧《赵氏孤儿》与电影《赵氏孤儿》的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评《赵氏孤儿》

    “忠”“义”两难立,人性成亮点 -----评电影《赵氏孤儿》 陈凯歌导演果然没让我们“失望”,继《无极》的笑柄和《梅兰芳》的不瘟不火之后,有意恶心力作《赵氏孤儿》新鲜出炉,《......

    《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 不久前,我在大上海影院观看了《赵氏孤儿》这部影片,颇有感触。至今,我的脑海中还时不时地浮现出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画面。 这部影片记叙的是晋国时期赵氏遭人......

    赵氏孤儿影评

    说实话,不怎么喜欢他的电影,总给我商业气息太浓的感觉。如果说国外电影的商业体现在植入广告,那这也需要编导的一番思量,而他电影中的商业似乎是藏在戏的骨子里了,即使没有植入。......

    《赵氏孤儿》读后感

    从《左传》到《史记》再到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故事已在中国流传了两千余年。一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铺展于历史的长河中如此之久,能够与各个时代的人产生精神共鸣而不衰竭,它便不......

    赵氏孤儿 _影评

    电影本来就不是纪录片,不需要完全写实,电影应当是以事实为原型制作出来的艺术品。 《赵氏孤儿》也许没有完全符合史实,但它是件成功的艺术品。看过之后,眼前浮现的,心中感触的,不......

    赵氏孤儿之我见

    转发《<赵氏孤儿>之我见》按语:这年头文字用起来真的很叫人捉急,以前的面对面都进化成了“键对键”,估计再往后,谦称笔者也要改为“键人”了。也罢,这也是应组织要求,加强红色熏陶,注......

    赵氏孤儿台词

    1出征了 2又要出征了3又要打仗了 4知道这回带兵的是谁吗5还能不是屠岸大人 6错 换赵朔赵将军了 我给他夫人把脉的时候亲耳听见的 8漂亮 真漂亮 你给庄姬夫人把过脉 吹 12......

    《赵氏孤儿》观后感范文

    情义不孤-----电影《赵氏孤儿》观后感站在面前的男人,高大伟岸,手握权柄,身边却没有一个士兵,只是在手里拿着一把剑,和同样手握宝剑的自己冷冷对峙。他是杀了自己三百多亲族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