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师大上学期 古文学
容忍与自由的关系? 答案: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一文及其思想,既有胡适个人思想演进的清晰脉络,更有胡适自己对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彻底失败以及败退到台湾之后依然未能彻底改变、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为”礼”为规范,宣称克己复礼老子
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老子》语言朴素流畅,多用排比韵语,音调谐婉,1、《容忍与自由》的主旨: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2、《像山那样思考》 为了人类短期利益,从根本上破坏了环境,与自然为敌。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3、《冯谖客孟尝君》特别是继续沿袭专制威权体制、不容异见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失望和郁闷。而胡适所谓的文章难写,其实应该不是就思想本身而言,而是一个现实表述的问题,是一个表述策略、一个传播学意义上的问题:如何将自己有关自由与容忍的思想,在一个尚不开放自由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中传播出来,并达到传播者所期待的目的。这才应该是真正困扰胡适并让他颇费心思的问题所在。胡适甚至认为“容忍”既为一种自由的精神,同时又是一种民主的精神,或者说它就是自由之根本。容忍既是自由存在可能的前提,也是自由最后所成就或者所归属的社会秩序形态和个人思想行为的重要准则。换言之,一个健康的社会,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存在,容忍有不同的声音,才能使人人都有思想的自由。在这两篇文献中,胡适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对不容忍、主张容忍异己、容忍反对党的主张。
在胡适看来,如果一个社会缺少容忍精神,不能容忍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声音,那么这个社会必定会产生唯我主义,而走向极权专制。
胡适不仅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甚至还认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为仁。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战国策》 ,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
杜甫
(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自其曾祖时迁居时迁居巩县。唐代伟大诗人。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出身“奉儒守官”之家,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非常关注。半生流离失所的苦难经历,使他得以深入社会,真切认识现实黑暗和百姓苦难。他的众多优秀诗篇,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后人誉为“诗史”以沉郁顿挫的风格千锤百炼的语言惊喜老成的诗律被后世推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有《杜少陵集》。
胡适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诗人。《文学改良刍议》
便于记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系统的思辨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庄子
名周,宋国蒙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大都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善作连类比喻,富有浪漫色彩。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他词今存六百多首,题材广泛,意境深远,手法多样,善于用典。他把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到词作中,形成了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是南宋豪放派的主要代表。艾青
原名蔣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与现实紧密结合,及时而强烈地传达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在艺术上,则追求深沉的审美意象和提倡自由流动的形式,推动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
本文展现了冯谖什么样的品德?
答案:展现了冯谖不甘碌碌无为,以深谋远虑报效知己的奇卓风采和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良好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4、《秋水》本文旨意为?
答案:文章旨意虽或有无所作为,消极虚无之嫌,但其合理内核,却能启迪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识见而自满自足。
5、《乐毅报燕王书》是写给谁的? 答案:燕惠王。
6、《贺新郎》本文是写给谁的? 答案:陈亮。
翻译
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2、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嘱托别人请求孟尝君,说他愿意在孟尝君家里当个食客。属:通“嘱”,嘱托,嘱咐。
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我曾经听说仲尼(孔子)懂得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
4、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善于创始的人不一定完成的很好,有个好开头的人不一定有好结果。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第二篇:哈师大上学期 大学语文复习[模版]
翻译:
《庄子·秋水》第一段翻译:秋天来了,大雨应时而至,很多小河的水都汇集到黄河里面,水流冲击河里的小洲,激起奔腾的浪花,在两岸看去,分不清是牛还是马的形状。黄河的河神河伯看到这种画面,洋洋自得,非常高兴,以为天下最美的东西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黄河向东游行,到了北海,再向东一看,看不见水的边际。于是河伯羞愧地转过脸来,抬头看着北海的海神若,叹口气说:“乡间有人常说:‘听了一百种道理,觉得都不如自己’,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我还曾听说有一种人,在他们看来,孔子的见识也很短浅,伯夷的道德也不高尚。一开始我并不相信有这样的高人,现在我见到你(所管辖的北海)一眼望不到头,(才知道你就是这样的高人)。我若是不到你这里来,思想就会很狭隘很危险了,就会经常被通晓大道的高人笑话了。”
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2.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嘱托别人请求孟尝君,说他愿意在孟尝君家里当个食客。
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我曾经听说仲尼(孔子)懂得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
4.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善于创始的人不一定完成的很好,有个好开头的人不一定有好结果。
背诵: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3.《贺新郎》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选择:
1.《冯谖客孟尝君》本文展现了冯谖什么样的品德?展现了冯谖不甘碌碌无为,以深谋远虑报效知己的奇卓风采和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良好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2.《秋水》本文旨意为?文章旨意虽或有无所作为,消极虚无之嫌,但其合理内核,却能启迪人们不可于个人有限的识见而自满自足。3.《乐毅报燕王书》本文是写给谁的?燕慧王 4.《贺新郎》本文是写给谁的?陈亮 简答题:容忍与自由的关系
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一文及其思想,既有胡适个人思想演进的清晰脉络,更有胡适自己对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彻底失败以及退到台湾之后依然未能彻底改变、特别是继续沿袭专制威权体制、不容异见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失望和郁闷。作者根据他一生的深切体验,道出:“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要重要。自由,当然是目的,但作者有时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如果人与人之间彼此对无法完全避免的种种差异与不同都决不容忍,一定要别人完全认同也即顺从于自己的一切思想言行,那怎么能行呢?即使有强人所难、迫人就范的威权,也是绝不能持久,终究要失败的。封建专制主义的终于失败,就是一个最明白的例子。特别在思想学术领域,各种不同的信念之间,通过平等善意的沟通、交流、讨论、可以互补、融会、各自调整、改善的因素和可能很多,而且随着当前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因素和可能已越来越多。过去那种非此即彼,总以为自己所信的一定不会错,别人所信的一定是可恶甚至荒谬的异端邪说,因而导致互相残酷厮杀,无所不用其极,实际是非常不幸的,无助于人类社会在和平于发展中迅速获得更大的进步。
《贺新郎》分别说明此种所用典故含义,并细味稼轩词“以文为词”的艺术特色。答:上片即景叙事而情在其中。“老大哪堪说”,开篇即以沉郁之语直抒胸臆。以下巧用即景叙事艺术,追忆鹅湖之会的豪饮高歌。元龙、孟公皆为豪爽慷慨之士,并都姓陈,以比陈亮。在抗战爱国方面,辛、陈是意气相投的同志。“爱富贵,千钧如发”,见其人格之高洁。但“硬语盘空谁来听?”换来的只有孤月窥窗。下片则纯运赋体而直抒胸臆。神州旳几番离合,千里汗血马的累死盐车之下,令人无限悲恨。“正目断,关河路绝”,表面上状眼前大雪封山之景,骨子里却是叹中原恢复之难。但作者并非一味悲痛失落,“我最怜军中宵舞”,有力地刻画了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士形象;“看试手,补天裂”,篇末自有惊人语,正见其英雄本色。
此词的特点是“以文为词”,用典甚多,但如盐著水,了无窒碍,丰富了作品的情感和形象,读来觉笔力千钧,浑化无迹。全词既有深刻的现实思考,同时又呈现豪爽飞动的浪漫情怀,在沉郁中见出豪壮,奏出了时代的黄钟大吕之音。背景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樊迟、仲弓问仁)2,《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属国别体杂史著作,记载各国有关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史实,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分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也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文笔次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冯谖客孟尝君)3,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出身于世代“丰儒首官”之家,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非常关注。半生流离失所的苦难经历,是他的已深入社会,真切认识现实黑暗和百姓苦难。他的众多优秀诗篇,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后人誉为“诗史”,沉郁顿挫的风格。(又呈吴郎)4,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提倡无为而不为,提出“心斋”“坐忘”等理论。这些文章大都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次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善作连类比喻,富有浪漫色彩。(秋水)
5,胡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诗人。《文学改良邹议》(容忍与自由)6,“乐毅报燕王书”又名“乐毅报燕惠王书”惠:表达燕王的一生。
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词今存六百多首,题材广泛,意境深远,手法多样,善于用典,他把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到词作中,形成了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是南宋豪放词派的主要代表。(贺新郎)8,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1928年入学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1932年回国后即投入革命文学运动,并致力于诗歌创作。艾青的诗歌创作与现实紧密结合,及时而强烈地传达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在艺术上,则追求深沉的审美意象和提倡自由流动的形式,推动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在现当代诗坛有较大的影响。(北方)上下句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房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第三篇:古文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我们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推荐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带“△”号者为重点推荐阅读书目。有的选注本找不上我们所推荐的版本,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及巴蜀书社、齐鲁书社、岳麓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等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相近的版本亦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所收之注本都很好。如要看好的别集新整理本、新注本,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所收均很好。欲进一步接触旧注本或旧刻别集、总集、选集,可从《四部备要》、《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和《四库全书》中去查找。
每一段先是作品,再是文学史著作,再是研究论著,次序调整一致。各部分又大体以类相从,兼顾所论作品、文学史之先后次序。
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书目
△ 《古神话选释》 袁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 《诗经选》 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重印本。
△ 《老子译注评介》 陈鼓应,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 《论语译注》 杨伯峻,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 《孟子译注》 杨伯峻,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 《庄子浅注》 曹础基,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 《楚辞选》 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 《屈骚探幽》 赵逵夫,巴蜀书社 2003 年版。
△ 《古文观止》 吴楚材等,中华书局 1987 年点校本。
《山海经校注》 袁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尚书正读》 曾运乾,中华书局 1978 年版。
《诗集传》 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诗经注析》 程俊英、蒋见元,中华书局 1994 年版。
《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中华书局 1981 版。
《国语译注辨析》 董立章,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战国策新校注》 缪文远,巴蜀书社 1998 年第二版。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荀子集解》 王先谦,诸子集成本。
《列子集释》 杨伯峻,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韩非子新校注》 陈奇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
《楚辞补注》 洪兴祖,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楚辞集注》 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排印本。
《屈原集校注》 金开诚等,中华书局 1996 年版。
《屈原与他的时代》 赵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修订版。
《先秦诗鉴赏辞典》 姜亮夫、夏传才、赵逵夫、郭维森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 年版。
《先秦文学史》 褚斌杰、谭家健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汉诗选笺》 郑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史记选》 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编,中华书局 1955 年版。
《阮步兵咏怀诗注》 [ 晋 ] 阮籍著,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
《唐前志怪小说辑释》 李剑国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文心雕龙》 [ 梁 ] 刘勰著,郭晋稀注译,岳麓书社 2004 年版。
《乐府诗集》 [ 宋 ] 郭茂倩编,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文选》 [ 梁 ] 萧统编,[ 唐 ] 李善注,中华书局 1977 年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标点本。《玉台新咏笺注》 [ 陈 ] 徐陵辑,[ 清 ] 吴兆宜注,[ 清 ] 程琰删补,中华书局 1985 年。
《搜神记》 [ 晋 ] 干宝著,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史记》 [ 汉 ] 司马迁撰,[ 南朝 ] 裴駰集解,[ 唐 ] 司马贞索隐,[ 唐 ] 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扬雄文集笺注》 [ 汉 ] 扬雄撰,郑文笺注,巴蜀书社 2000 年版。
《潜夫论笺校正》 [ 汉 ] 王符撰,[ 清 ] 汪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1979 年版。《魏晋文学史》 徐公持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 魏 ] 曹操、曹丕著,黄节注,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
《曹植集校注》 [ 魏 ] 曹植著,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嵇康集校注》 [ 晋 ] 嵇康著,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年版。
《陶渊明集笺注》 [ 晋 ] 陶渊明著,袁行霈笺注,中华书局 2003 年版
《谢康乐诗注》 [ 宋 ] 谢灵运著,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世说新语校笺》 [ 宋 ] 刘义庆著,徐震崿校笺,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文心雕龙义证》 [ 梁 ] 刘勰著,詹锳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诗品集注》 [ 梁 ] 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 《唐诗三百首》 [ 清 ] 蘅塘退士编、顾青注释集评,中华书局 2005 年版。
△ 《唐诗选》 社科院文研所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版。
△ 《宋诗选注》 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唐宋词选注》 唐圭璋等选注,北京出版社 1982 年版。
△ 《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年版
△《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唐代文学史》 乔象钟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两宋文学史》 程千帆、吴新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
《唐宋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唐宋诗举要》 高步瀛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
△ 《苏轼诗选注》 吴鹭山、夏承焘等合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
《陆游诗选》 游国恩、李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杨万里选集》 周汝昌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元好问诗选》 郝树侯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宋词三百首笺注》 [ 清 ] 上彊村民编、唐圭璋笺注,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欧阳修诗选》 施培毅选注,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白居易选集》 王汝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中凡选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2 年版。
《两汉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 1990 年版。
《魏晋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南北朝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 1998 年版。
《王维诗选》 陈贻焮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高适岑参诗选》 孙钦善、武青山、陈铁民、何双全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韩愈选集》 吴小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柳宗元选集》 高文、屈光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李商隐诗选》 刘逸生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花间集校》 [ 五代 ] 赵崇祚编,李一氓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黄庭坚选集》 黄宝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
《辛弃疾选集》 吴则虞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诗辨新探》 郭晋稀著,巴蜀书社 2004 年版。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中国戏曲选》 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元明清散曲选》 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金元明清词选》 夏承焘、张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元人杂剧选》 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年版。
《琵琶记》 [ 元 ] 高明著,钱南扬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西厢记》 [ 元 ] 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
《元代文学史》 邓绍基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 《桃花扇》 [ 清 ] 孔尚任著,王季思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长生殿》 [ 清 ] 洪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今古奇观》 [ 明 ] 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牡丹亭》 [ 明 ] 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明清文言小说选》 薛洪勣、李伟实、王粹刚选注,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清诗选》 福建师大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近代诗选》 北京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 《中国小说史略》 鲁 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 《三国演义》 [ 明 ] 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
△ 《水浒传》 [ 明 ] 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版。
△ 《西游记》 [ 明 ] 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 《话本选》 吴晓铃等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 《聊斋志异选》 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版。
△ 《儒林外史》 [ 清 ] 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 《红楼梦》 [ 清 ] 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 年版。
《晚清小说史》 阿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官场现场记》 [ 清 ] 李宝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清 ] 吴沃尧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老残游记》 [ 清 ] 刘 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孽海花》 [ 清 ] 曾 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中国小说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版。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周贻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王季思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 王季思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
《元诗选》 顾嗣立编选,中华书局 1987 年版。
《元曲选》 [ 明 ] 臧懋循编,中华书局 1958 年版。
《明诗选》 杜贵晨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钱仲联、章培恒、陈祥耀、潘啸龙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年版。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钱仲联、马兴荣、叶嘉莹、陈邦炎、钟振振、王兆鹏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年版。《梁启超选集》 王蘧常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秋瑾诗文选》 郭延礼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柳亚子诗词选》 柳无非、柳无垢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第四篇:中国古文学常识
中国古文学常识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明清科举考试】 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伍子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古代的刑罚】 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劓刑:割鼻子。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大辟:砍头
炮烙:将人烧烤死。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汤镬:将人煮死。腰斩:从腰部斩簖。凌迟:又叫“千刀万剐”。弃市:暴尸街头。【古代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
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1)授官:除、拜;(2)升官:迁、擢;(3)降官:谪、左迁;(4)免官:罢、黜;(5)招聘:征、辟;(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第五篇:我爱古文学
吾爱古文学
各位吾师、砚席:女子不才,六三班人也.吾姓(),字(),于世虚度十二春秋是也.吾性温和,娴静少言,诚以待人,虽才不及孔明,然好读国学,今献《吾爱古文学》于尔,诚望家人指点:
古人云,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诗与词,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与内涵,它代表着中国语言的精粹。它凝练飘逸的语言纯净了我们的心灵,它清新隽永的风格开启了我们的智慧。有古为证: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揭开了《诗经》的封面,只见一片北方的水色河光,照入眉睫,“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翻开《楚辞》的篇页,你会看到南方的湖波江浪,浸透了屈原带泪的诗行。先秦时代的水流,流过汉魏六朝,流过唐代诗人的篇章,在宋词中也波光潋滟,浪花飞扬。
水是阻隔
水最早出现的意义是表示阻隔,这就有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凄美的画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有那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素手,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描写了织女的机杼生活,写她因相思而无心织布,泪流如雨,最令人感叹的是:诗中不写河汉的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二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盈盈的水光含情相视。
水是相思
水难以逾越,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给人带来了痛苦,因此大多说诗词抒发的是相思之苦,或为友情或为爱情,成语“柔情似水”便是最好的例证,且看王观的《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一道新鲜脱俗的送别词。王观以横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眼的眉眼
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东山水,并寄寓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祝福。这首词,宛如一活泼的轻音乐,没有离别的伤感,而只有俏皮的描绘与祝愿。
水是愁情 古代诗人总喜欢以流水来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是愁情挥之不去,这方面的名篇名句不胜权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水流无限,比喻愁之长,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思,抽刀断水的奇妙比喻更写出悲愁难断,纵观所有诗句佳词,均从不同角度,恰当地在愁情与水相似特征之间建立联想,使之流芳千古。
水是高雅。
是山园的恬静;水是万物的圣洁,是珍珠的梦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开篇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由此观之,水之意,像千古流芳,见证了历史的古往今来,见证了古今人类相通的情感,在它的身上,凝结了永恒与短暂,亘古与瞬间,水不仅是世上生命的源泉,更是哺育文明的乳汁,是它催生出诗词的绚丽之花,并吐露出永恒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