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国雷丁大学Ioannis Kokkoris教授做客人大法学院商法前沿论坛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英国雷丁大学Ioannis Kokkoris教授做客人大法学院商法前沿论坛
4月17日下午,英国雷丁大学Ioannis Kokkoris教授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商法前沿论坛,并做了题为“危机中的欧洲:从银行危机到主权危机”的精彩演讲。刘俊海教授主持了讲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共30余人参加了讲座。
刘教授首先对Ioannis Kokkoris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Ioannis Kokkoris教授的求学历程和工作经历:Ioannis Kokkoris教授先后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华威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作为雷丁大学法律与经济学院的院长和英国并购指南的起草者之一,Ioannis Kokkoris教授专注于竞争法和公司并购监管法的研究,已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45篇;目前,Ioannis Kokkoris教授还是雷丁大学商法和金融监管法研究中心的主任以及欧洲DG竞争委员会和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的成员。刘教授指出,作为知名的国际金融法专家,Ioannis Kokkoris教授的讲座对于同学们了解欧洲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理解该问题所具有的潜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座中,Ioannis Kokkoris教授首先介绍了此次危机的起源和成因。本次银行业危机发源于美国,并迅速蔓延到欧洲和全球其他地区。各地区危机的起因并不相同。就目前银行业危机最严重的四个欧盟国家而言,希腊与葡萄牙的危机源于较高的预算赤字;而在冰岛和爱尔兰,则是源于银行的职能欠缺。然而,由于各国抵押产品的零售市场和结构性金融产品的批发市场覆盖范围广、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并且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因此危机的表现形式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共通性。
随后,Ioannis Kokkoris教授阐明了银行与国家主权债务之间的密切关系。目前,欧洲银行普遍存在“太大不能倒”和“太大难拯救”的现象。银行的倒闭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货币通胀或者主权债务违约。在欧盟已经出现的银行危机中,冰岛政府由于没有能力对银行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因此导致该国主权债务违约率急剧增加,使国家走到破产的边缘;而与短期金融产品和家庭住宅市场联系紧密的爱尔兰银行同样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破产的危险。由此可以反映出银行与国家主权之间的潜在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相互独立性,但是充裕的资金是二者存续的共同基础。对于银行而言,法律对于其各种交易活动和破产界限均有严格的规定;而对于国家而言,其存续缺乏统一的形式,破产也不需要严格的标准。但是,银行或者国家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和不同程度的传导效应。所以,无论是在一国范围内还是在国际背景下,银行或者国家主权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部联系。
Ioannis Kokkoris教授指出,在目前欧洲的银行危机和主权危机中,德国扮演着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最后看门人的角色,但是,德国能在多大程度上承受来自欧盟其他成员国带来的压力仍是一个未知数。如果德国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也发生银行危机和主权危机,那么对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将是巨大的灾难。
最后,Ioannis Kokkoris教授为解决目前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应当提高评估主权债务借款、还款过程中权利保护水平、结果预测的确定性。同时,各国还要注重事前预防和事后规制的手段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各方参与人的相关权益,还要深入研究主权债务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当事人各方应当共同制定洽谈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具体规则、设置合理的争议解决机制、注重义务的履行和责任的承担。总之,当务之急是建立清晰、合理、有效的规则体系,从而有利于明确当事人的权责划分,有助于降低借贷市场的成本,并促进借贷市场的完善。
此外,Ioannis Kokkoris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即将开展的“中国人民大学——雷丁大学”双学位硕士项目。该项目以法学和经济学理论为主要授课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并制订有详细的培养规划。其目的,是培养全能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合作院校的硕士生在本国
第二篇:人大法学院林教授出席浦江法治论坛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林教授出席浦江法治论坛
11月29日下午,首届浦江法治论坛暨司法改革研讨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滨江厅召开并举行了论坛揭牌仪式,我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教授出席论坛并作开幕致辞。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校友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后联谊会主办。论坛召开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委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与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法学院教授、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长、上海校友会名誉会长、浦江法治论坛主席程天权,最高人民法院副部级专委、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秀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李振宁,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浦江法治论坛执行主席崔永东,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副总经理张凤明,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浦江法治论坛副主席、秘书长朱国华也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
教授在大会的开幕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法治国家、法治中国是我们非常坚决而伟大的任务,而司法公正是整个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司法改革或者司法公正问题,最重要还是“公正”两字,司法公正的实现对我们现有的体制提出了很多的挑战。体制问题怎么去改?怎么去破?司法资源的配置怎么解决现有难题?怎么去保证司法机构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怎样实现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的功能?诸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此次会议召开非常有意义,相信学者们会就司法改革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碰撞出思想火花。
林教授还向会议的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校友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后联谊会就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会议的支持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委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表示感谢。林嘉教授向到会的人大法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博士后校友,介绍了近年人大法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一些改革思路与做法,以及近年来人大博士后出站的成长成才情况。林嘉教授欢迎校友们以后继续关注母院发展,为学院建设建言献策。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原副主任孙万胜,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谢鹏程,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玉生,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盛美军,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孙海龙,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局长张湧,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副主任张新,浙江省温州瑞安人民法院院长鞠海亭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由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和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浦江法治论坛副主席、秘书长朱国华先后主持。
第三篇:人大法学院何教授赴英国参加反腐败国际研讨会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何教授赴英国参加反腐败国
际研讨会
9月7日至15日,何教授到英国伦敦市参加了反腐败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由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反腐败研究中心(Sussex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Corruption)和透明国际英国分会(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UK)以及英国著名的克利福德•昌斯(Clifford Chance)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主题是“腐败与反腐败:挑战与展望”(Corruption and Anti-Corruption: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与会者大约150人,主要是英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法律实务人员、公司企业高管和新闻媒体记者,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挪威、孟加拉等国的学者和来自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和透明国际等组织的专家。何家弘教授是应邀参会的唯一中国专家。
大会一共安排了9位主题发言人:美国纽约州考尔盖特大学的政治学教授迈考尔•乔森(Michael Johnston,Colgate University)、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法学教授布鲁斯•彼恩(Bruce Bea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透明国际英国分会的执行主任罗伯特•巴灵顿(Robert Barrington,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UK)、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专家迪米特里•维拉塞斯(Dimitri Vlassis,UNODC)、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何家弘、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反腐败研究中心主任丹•哈夫(Dan Hough,University of Sussex)、英国的司法会计专家杰佛里•戴维森(Jeffrey Davidson,Forensic Accounting)、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布拉茨克(Robert Blaszczak,University of Sussex)、大伦敦警察厅前厅长艾恩•布莱尔爵士(Sir Ian Blair,Former Commissioner of the Metropolitan Police)。何家弘教授发言的主题是“中国的腐败与反腐败”,原定发言时间是30分钟,但是因为与会者对何教授的发言很感兴趣,主持人允许其讲了50分钟。发言后,何教授还就与会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在英国期间,何教授在哈夫教授的陪同下到萨塞克斯大学访问,与副校长迈考尔•法尔辛(Michael Farthing)、外办主任马科斯•威廉姆斯(Marcus Williams)、政治系主任保罗•塔戈尔特(Paul Taggart)进行了会谈,并应邀与政治法律社会学院院长斯蒂芬•舒特教授共进晚餐。何教授还应邀到牛津大学与讲授证据学课程的罗德里克•巴格肖教授进行了专业交流。此外,何教授还到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演播室接受了“世界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专访,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反贪硕士”班和中国反腐败的情况。
第四篇:人大法学院李教授受邀参加第五届中华民族文化产业促进论坛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李教授受邀参加第五届中华民族文化产业促进论坛
6月29日,第五届中华民族文化产业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本届论坛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支持,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主办,论坛主题为“中华民族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
李教授受邀在“法治建设保障文化产业发展”分论坛作主旨发言,发言主题为“版权制度在文化产业促进中的作用”。
由于本次工作坊的8位授课律师在专业领域、授课内容、授课风格上均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在授课方式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不同。第一讲的李华律师和第二讲的张士举律师倾向于采取模拟谈判的方式进行授课。他们首先将将所有同学进行组,并安排每两组同学就一个案件展开模拟谈判。这种两两对抗的模拟谈判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在亲身参与中加深了对法律谈判的理解,提高了自身的法律谈判能力。在每一组模拟谈判结束后,律师均从律师执业的角度点评了同学们的表现,并对案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六期的律师则倾向于采用案例教学法,他们在口头讲授的过程中穿插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大多为律师亲身办理的案件或者是社会上新近的热点案例,极具典型性。通过律师对这些案例的解释、分析,同学们加深了对相关法律问题的理解,了解了法律谈判的关键、要点所在,这样同学们不仅夯实了自身法学基础理论,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法律谈判能力。
“法律谈判工作坊”的授课得到了学员的肯定与好评。学员代表罗招群在结业仪式上分享了其参与法律谈判工作坊的感受和收获,他谈到法律谈判工作坊让其对法律谈判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让其明白要做一个成功的、优秀的律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另一位学员代表马金风谈到,本期工作坊使她对法律谈判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协助其发现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其对法律服务市场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马金风同学在分享了其参与法律谈判工作坊的收获的同时,还对工作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建议工作坊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跨度不要太大,以保证课程的连贯性、系统性。
第五篇:人大法学院张教授应邀出席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张教授应邀出席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主题为“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