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陌上桑》与《羽林郎》的比较
《陌上桑》与《羽林郎》的抒情模式
《陌上桑》讲述的是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使君调戏的故事,《羽林郎》讲述的是卖酒女胡姬拒绝了一位权贵家豪奴的调戏的故事。可以说两首诗歌的主题都是相似的,都谱写了一曲美丽妇人反抗强暴凌辱的赞歌,宣扬了女性忠贞的美好道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像冯子和使君那样的人物。在具体的描写上,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从“诱惑”到“推拒”的抒情模式。两首诗塑造的主人公都是一个美丽的妇人,她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既年轻、又非常漂亮,但都是有夫之妇。这也是形成诱惑而又必然推拒的抒情模式的原因所在。因为她们非一般的美丽而具有了诱惑感,才致使被调戏;又因为她们是有夫之妇,而为了表现美好的道德,两位作者都必然地让她们拒绝权贵的调戏,以显她们的高洁。
两首诗开头都着力描写主人公的美貌。《陌上桑》中这样描写罗敷的美貌:“罗敷憙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一句并不直接描写她的容貌,而是描写她用的器物和穿戴的服饰之美。她耳朵上挂着晶莹闪亮、价值连城的明月珠,上身穿一件紫红绫子短袄,下身围一条杏黄色绮罗裙。一切都是鲜艳的、明丽的、珍贵的、动人的。这好像是一个采桑的农妇,其实是一个理想中的美女。诗人所要写的,是绝对的、最高的美,而这种美无法加以具体的、直接的描绘。所以后面诗人从侧面通过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四种人见到罗敷后的反应,来烘托罗敷的美丽。这样的描写大大地增添了诗歌的戏剧性,使得场面、气氛都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从虚处落笔,无中生有,表达了不可描摹完美,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而罗敷对读者或者是对诗中的围观者和使君的无限的诱惑也就由此无限扩大化了。《羽林郎》主要是从正面描写胡姬的美貌:“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作者运用了白描、夸张、骈丽、借代等多种手法,从胡姬的年龄、环境、服装、首饰、发髻等方面着力铺陈、烘托胡姬的美貌艳丽。人人都有爱美之心,更何况遇到罗敷和胡姬这样的绝代佳人,她们的诱惑力不言而喻,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她们被调戏的共同遭遇。
两首诗后半部分都是描写被调戏的场面,也就是“推拒”的过程。可以说这是故事的核心,前面对她们所有美貌的描写都只是为后面做铺垫,“诱惑”到“推拒”就这样一脉相承。
《陌上桑》中使君的出现,冲破了围观者和罗敷之间无形的墙。可能也是因为他的地位比较高,胆子也大吧。他对大胆直接地问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的回答巧妙而不失礼节:“使君一何愚!”她委婉地拒绝了使君的爱意。她把使君放在前面,先说他是有妇之夫,这样既不会得罪使君,也很自然地有让使君想想自己妻子的好之意。后面,她才说自己是有夫之妇,再全面铺展地夸耀丈夫,一方面暗示自己丈夫比使君优秀。罗敷夸婿,完全是有针对性的。使君出巡,自然很有威势,于是她先夸丈夫的威势:丈夫骑马出门,后面跟着上千人的僚属、差役;他骑一匹大白马,随人都骑黑色小马,更显得出众超群;他的剑,他的马匹,全都装饰得华贵无比。使君官做得大,她就再夸丈夫的权位:丈夫官运亨通,十五岁做小吏,二十岁就入朝作大夫,三十岁成了天子的亲随侍中郎,如今四十岁,已经做到专权一方的太守。言下之意,目前他和你使君虽然是同等官职位,将来的前程,恐怕是难以相提并论了!最后是夸丈夫的相貌风采:丈夫皮肤洁白,长着稀稀的美髯,走起路来气度非凡,用这些来反衬使君的委琐丑陋。这么一层层下来,罗敷越说越神气,越说越得意,使君却是越听越晦气,终了必然是灰溜溜逃之夭夭。
《羽林郎》后半部分,诗人一转笔调,改用第一人称手法,让主人公胡姬直接控诉豪奴调戏妇女的无耻行径。特别是最后八句胡姬柔中有刚、义不容辱的严辞拒绝:“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她首先从容地说对方不惜下红罗来向她示好,她不能够计较自己低贱之躯。这句话仿佛她接下来一口就会答应,其实是抑先扬,欲擒故纵。下文就马上转调表示男人喜新厌旧,而她却是重旧情,忠于丈夫的。其实,十五岁的胡姬未必真有丈夫,她所以暗示自己“重前夫”,亦如罗敷一样,一则表明自己忠于爱情的信念,更主要的则是权借礼法规范作为搞暴的武器。胡姬的语气较上婉而弥厉,她这样的拒绝既委婉,也不会给冯子一点机会。
总的来说,《陌上桑》跟《羽林郎》从“诱惑”到“推拒”的抒情模式是相当相似的。
《陌上桑》《羽林郎》艺术成就的比较
《羽林郎》运用了白描、夸张、骈丽、借代等多种手法,与《陌上桑》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八句写胡姬柔中有刚、义不容辱的严辞拒绝。胡姬面对倚权仗势的豪奴调戏,既不怯懦,也不急躁,而是有理有节,以柔克刚。她首先从容地说道:“君不崐惜下红罗前来结好,妾何能计较这轻微低贱之躯呢!”(裂:《广雅·释诂》:“裁也。”古人从织机上把满一匹的布帛裁剪下来叫“裂”)仿佛将一口答应,实则是欲抑先扬,欲擒故纵。下文随即转折:“但是,你们男人总是喜新厌旧,爱娶新妇;而我们女子却是看重旧情,忠于前夫的。”这与《陌上桑》中“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如出一辙,只是语气稍委婉而已。其实,十五岁的胡姬未必真有丈夫,她所以暗示自己“重前夫”,亦如罗敷一样,一则表明自己忠于爱情的信念,更主要的则是权借礼法规范作为搞暴的武器。“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语气较上婉而弥厉:“既然女子在人生中坚持从一而终,决不以新易故,又岂能弃贱攀贵而超越门第等级呢!”真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言外之意,恰如左思《咏史》中“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表现了胡姬朴素的阶级意识和风棱厉节,何等义正辞句,“多谢”,一语双关,表面是感谢,骨子却含“谢绝”。“私爱”,即单相思。“区区”,意谓拳拳之心,恳挚之意。这结束语更耐人寻味:“我非常感谢官人您这番好意,让您白白地为我付出这般殷勤厚爱的单崐相思,真是对不起!”态度坚决而辞气和婉,语含嘲讽而不失礼貌。弄得这位不可一世的“金吾子”,除了哭笑不得的尴尬窘态,狼狈而逃的可耻下场,还能会怎么样呢?读者在报以喜剧性的笑声中,大可作“言尽意不尽”的种种遐想……。
本诗在立意、结构和描写手法上,均与《陌上桑》堪称颉颃。写女子之美,同样采用了铺陈夸张手法;写反抗强暴,同样采取了巧妙的斗争艺术;结尾同样是喜剧性的戛然而止。但《陌上桑》更多的是用侧面烘托,虚处着笔;本篇则侧重于正面描绘,实外铺排。前者勾勒使君垂涎,主要通过人物语言,用第三者的叙述;本篇刻画豪奴的调戏,则是一连串人物动作,即“过我”、“就我”、“贻我”、“结我”,妙在全从胡姬眼中写出。太守用语言调戏,豪奴用动作调戏,各自符合具体身分。前者反污辱是以盛夸已夫来压倒对方,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本篇反调戏则是强调新故不易,贵贱不逾,辞婉意严,所谓“绵里藏针”、“以柔克刚”。罗敷在使君眼中已是“专城居”的贵妇人;而胡姬在“金吾子”眼中始终都是“当垆”的“酒家胡”。因而本篇更具有鲜明的颇具讽刺意味的对比:“家奴”本不过是条看家狗,却混充高贵的“金吾子”招谣撞骗,这本身就够卑鄙之极了;而“酒家胡”虽地位低贱,然究竟不必仰人鼻息过生活,在“高贵者”面前又凛然坚持“贵贱不相逾”,这本身就够高贵的了。于是,尊者之卑,卑者之尊,“高贵”与“卑贱”在冲突中各自向相反的方向完成了戏剧性的转化,给读者以回味无穷的深思和启迪。
比较《陌上桑》中的罗敷和《羽林郎》中的胡女的形象的异同
面对名分之外的示爱、求欢,古往今来的节妇贞女们,都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出一幕幕“还君明珠”的精彩故事,在展现高贵女性品格智慧光辉动人的同时,更彰显了作为核心价值的忠诚与坚贞。
汉代辛延年《羽林郎》中的“霍家奴”想“吃豆腐”,就“调笑酒家胡”。在汉人京城开小酒店的西域胡女,显得很弱势,面对狗仗人势的“霍家奴”,只有哈腰陪笑脸的分。但当骚扰升级时,她则收敛起笑脸,并作了明确决绝的表态,恳切婉转中又不乏义正辞严:感谢大哥看得起,给了我如此丰厚的礼物,这面子太大了,我委实担当不起呀!不像你们男人喜新厌旧,我们女人讲究对结发夫君从一而终(“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不该贪图富贵而见异思迁,你还是收回这些东西,死了这条心!
同样面对非分纠缠,《陌上桑》中的那个罗敷女,就不像“酒家胡”那样完全处于被调笑的弱势地位了。她嫁得了好夫君,可谓郎才女貌、天造地设,自是底气十足、少有顾忌。“你怎么这样糊涂?!你可是有妇之夫,我也是有夫之妇呀!”对于求爱者,罗敷的回敬直截了当,一下子就把对方推到了道德被告席上。占据有利地势之后,罗敷便发起了炮火猛烈的攻击:她自己的如意郎君可是身份高贵的白马王子——“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高贵之外,尤其富有——“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至于仕途出息——“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好家伙!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年届不惑已是封疆大吏,这下对方该认瘪了吧?还不够——“为人洁白皙,髯髯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从相貌到姿态风度,都使眼前的求爱者自惭形秽,全方位被比下去。那“使君”,只能知难而退,落得个自讨没趣。
较之罗敷女的直率坦露,唐人张籍《节妇吟》中那位虚拟的“节妇”,却能充分施展委婉含蓄的女性天赋对求爱者的拒绝,技术含量则更高,也更具温柔敦厚风致。“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貌似平和、波澜不惊的起句,却用皮里阳秋的手法,一下子戳穿了对方的不正当意图。当然,人心都是肉长的——“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看来,赠送明珠的这番盛情美意,“节妇”还是领受了,这也使求爱者颇感慰藉。可是,话锋马上一转:“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道吗?我夫家的府第高楼紧傍着皇家花园,我那口子在皇宫的明光殿里供职呢!亮出夫家的“硬件”后,“节妇”又继之以伦常规范的“软件”说事:“知君用意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明褒暗贬、语含讥讽的“用意如日月”,已把对方噎得透不过气来,击中了求欢者猥琐龌龊的要害,而天经地义的“事夫”原则,更彻底地侵削了任何的苟且余地。在对方无地自容的情况下,那“节妇”却又施展起柔曼蜿蜒的身段,以充满甜蜜伤感的煞尾,奉送给求爱者一个貌似真情缱绻、实则虚假廉价的抚慰——“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在西方,上流社会男子对美貌女子的追求,也是一个永恒的时尚。卜迦丘《十日谈》中那位垂涎倾慕蒙费拉特侯爵夫人的法兰西王,利用侯爵征战在外的机会,借故绕道造访独守空房的侯爵夫人。尊贵客人的不期而至,女主人并没有喜出望外或受宠若惊,而是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揣摩出来者的暧昧企图。与这位操有生杀争夺大权的绝对强势人物周旋,侯爵夫人的贞操、智慧和心机都要面临一场空前严峻的考验。她绝不能严辞厉色拒绝法王可能的挑逗示意,伤害了君王的面子尊严,这会让她吃不了兜着走的!当然也不能含糊其辞地虚与委蛇,传达错误的信息会招致更大的麻烦!至于法兰西王这一头,也同样不得轻松:君戏臣妻,不体面、不光彩,所以不得堂皇为之,只能遮遮掩掩。在尚未得到对方欣欣然“愿荐枕席”之类明确回应之前,不能随便挑破窗户纸,也不能擅越礼仪规矩套近乎,更不能倚仗强势霸王硬上弓。君父威严、纲纪体统和社会舆情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使得他不能恣意而为,只能见机行事。
女主人自然不敢对这位身份特殊的不速之客有丝毫的轻慢,于是她特地遍邀当地名流显达,以示欢迎的隆重、礼仪的周全。实际上却巧妙地杜绝了与法王单独相处的机会。更绝的是,侯爵夫人心机独到地设置了百鸡宴,每道菜虽花色纷呈,各有特色,但原料却是清一色的母鸡!法王当然不知就里,认为这是夫人的调情暗示,于是借机挑逗:“这地方只有母的,没有公的?”谁料法王的问话正中侯爵夫人苦心设计的圈套,“可不是!我的主子。这里的女性尽管在装束和身份上与别的地方有所不同(每道菜花色各异),但别的方面实质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母鸡做的料)!”利用菜肴设套引人入彀,巧妙取譬的回答,却又天衣无缝地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作为女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坚守的伦理底线,不能苟且!就此打住后,法王肯定暗自庆幸这层窗户纸的完好无损,一场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在这种款曲微妙的交锋中得以化解避免。也许此时的法兰西王,在对侯爵夫人的倾慕之余,又多了几份感激和钦佩。
第二篇:《 陌上桑》 与《 威尼斯商人》 喜剧性之比较
《陌上桑》与《威尼斯商人》喜剧性之比较
李俊伟
(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
摘要:《陌上桑》作为汉乐府民歌中一首杰出的五言叙事诗,以完整的故事情节,塑造出了秦罗敷和使君这两个的生动的喜剧形象,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传诵。《威尼斯商人》是公认的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之一,成功的塑造了鲍西亚、夏洛克等栩栩如生的喜剧形象,给人们流下了难忘的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秦罗敷与鲍西亚、使君与夏洛克这两对喜剧形象的分析,得出《陌上桑》与《威尼斯商人》这两部作品喜剧性的异同。
关键词:喜剧形象
喜剧性
比较
“喜剧的真正根源和基础不在于历史领域,而在于人,人的本真存在,人类超越和否定历史的自由精神。”[1](p9)所以要比较《陌上桑》和《威尼斯商人》的喜剧性,必须从这两部作品塑造的喜剧形象入手。秦罗敷和鲍西亚是肯定型喜剧形象,而使君与夏洛克是否定型喜剧形象。罗敷的喜剧形象并不纯粹,是与优美和崇高这两种形态在一起的。《威尼斯商人》以鲍西亚这一肯定型喜剧形象反西方喜剧传统,同时夏洛克这一形象既是喜剧,又是悲剧,是悲喜剧混合形态。
一、秦罗敷与鲍西亚肯定型喜剧形象之比较
罗敷这一以肯定型的喜剧形象,与优美和崇高这两种品质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以喜剧为主的复合美。鲍西亚这一喜剧形象一反西方否学术资源 定型喜剧传统,以肯定型喜剧形象,同时也与优美和崇高这两种形态混合在一起,与罗敷不同的是:作为西方女性,鲍西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热情奔放、淘气的的个性和超人的智慧。而受传统儒家道德观、贞操观影响下的罗敷则显现出含蓄、温婉、机智的一面,同时,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不屈服于恶势力,以机智和勇敢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更能显示出其精神上的崇高和伟大。
《陌上桑》一开始,作者就浓墨重彩的铺陈描写了罗敷的美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陵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正是罗敷的美貌,才引发出了下面的喜剧情景,观者的失态和反常。“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敷,脱帽著癣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的美貌深深地吸引住了行者、少年、耕者,使他们忘记了自我,完全沉浸在罗敷美貌之中。行者放下担子假装歇息,凝神注视,忘情地捋须。少年脱帽理巾,逗引罗敷。耕者和锄者看见罗敷而忘了劳作。这些诙谐而夸张的描写,侧面烘托出了罗敷的美貌,初步形成了全诗喜剧效果。往下,罗敷的美貌又引发了使君对罗敷的垂涎。太守调戏罗敷,遭到罗敷的反抗。“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句话反映出了罗敷内心的高洁,在恶势力面前不屈服的崇高品格。
全诗中最具有喜剧意味的就是罗敷机智地讽刺太守的场景。“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学术资源 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鬓鬓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罗敷在这样带夸张性的铺叙中,虚构了一位玉树临风、才识过人、武艺高超、道德高尚、功名显赫的丈夫。越说越得意,越说越神气,而使君越听越丧气,越无地自容。在罗敷对鄙陋丑恶的使君德反击中,表现了她对使君卑琐灵魂、无耻言行的极端蔑视和尽情嘲弄,从而显示了她的纯情和坚贞的品格,同时也表现了罗敷机智过人的一面。在拥有崇高品质的罗敷面前,貌似显赫但内里丑恶鄙陋的使君只能是尴尬窘迫、无地自容了。
鲍西娅是贝尔蒙特—个美丽、多情的名门千金,但她没有封建社会贵族小姐的那种精神状态。从她照她父亲的遗嘱,让求婚者从预设的三个匣子中去选择来决定她的婚姻。首先从她评论求婚者优劣的谈话中,我们就看出鲍西娅知人的眼力。她不喜欢声威显赫的亲王勋爵,而赏识文武双全的穷贵族巴撒尼奥。再从她要她的侍女采取些措施使她不喜欢的人不会选上。都可见她的聪明和不慕虚荣、真诚相待的婚姻要求。巴撒尼奥一来就选中了时,她对他又热情、又有礼、有谦虚。仅此一举,就不同凡俗。这是对封建传统世俗的摒弃,也是对“门当户对”封建伦理习俗的蔑视和否定,鲍西亚的崇高与伟大在这一点上也就显现出来了。
在法庭上,她并不直截了当地宣判,而是从劝导入手,先从人道、慈悲的道理去说服夏洛克。她的道理比公爵高明而周到,她的手段比别人委婉而可亲。她一再强调法庭执法无私,法律不能变通,如果坚持依法审理,那就只好把商人宣判定罪。这种做法无异于鼓励夏洛克学术资源 坚持照约处罚,把斗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手里。结果在她的劝导过程中,夏洛克抛弃了道义,放弃了三倍赔款。最后鲍西娅劝她从起码的人道出发,在割肉时请—个外科医生,免得安东尼奥流血致命。夏洛克一口拒绝,这就等于当众承认自己蓄意杀人,为鲍西娅判他有意谋害威尼斯公民的罪名提供了依据。鲍西娅的三步棋表面上看来被夏洛克顶回去,实际上他把夏洛克一步一步引进了死胡同。鲍西娅接过夏洛克坚持的办法,照约执行,判决只准割肉,不准流血,只准割一磅,不准轻一点或重一点,即使相差一丝一毫,也要诉讼者抵命,并将其全部财产充公。夏洛克惊愕之余慌忙退却。他报不了仇,就想要钱,从三倍赔款退到捞本,再退到放弃诉讼。然而鲍西娅执法无情,判处夏洛克改信基督教。法庭上的辩护,使鲍西亚的机智聪慧、果断干练显现的淋漓尽致。她和巴萨尼奥约会时,她又是一个热恋的多情女子。她故意索取戒指,爱作弄人,爱开玩笑,又体现了鲍西亚调皮可爱、幽默风趣的一面。
鲍西亚是集美貌优雅、聪明机智、果断干练、调皮可爱于一身的女性。罗敷同样也是集机智聪慧、美貌优雅于一身的女性。罗敷与鲍西亚都是优美与崇高的完美结合,这不仅表现在她们天生的美貌上,更表现在她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崇高的品德、无畏的勇气战胜了貌似强大,但内里却丑恶鄙陋的恶势力。与鲍西亚相比,罗敷更显得崇高,因为鲍西亚虽然才智过人,但她是名门千金,有高贵显赫的地位,才智与地位的结合,才使她战胜了恶势力。而罗敷出生卑微,没有任何靠山,她仅仅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和崇高的道德战胜了比她地位高学术资源 出许多的使君,她以才智和道德战胜了丑恶,更显得她精神上的伟大崇高和伟大。罗敷这一形象在美学上的显著特点是:“优美、崇高喜剧结合在一起,呈现为以喜剧为主要形式的复合美”。[1](p109)
二、使君与夏洛喜剧形象之比较
《陌上桑》的喜剧性主要是通过使君的否定型喜剧形象与罗敷的肯定型喜剧形象的对比而形成的。使君是一个否定型的喜剧形象,一个小丑,他愚蠢丑恶,淫乱卑劣,凭借自己的强势地位侮辱戏弄罗敷,而罗敷机智地虚构了一位德才貌功名俱全的丈夫,与他作比较,使鄙陋丑恶的使君羞愧难当、尴尬无比。使君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但人品却卑劣无比;罗敷虽社会地位低下,但却有高尚的品行,两者一对比,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更显得使君内心的丑陋。
夏洛克通常都被认为是一个喜剧角色,他的言行举止带给读者许多笑声,而笑声之后留下的思索却不是那么容易令人释怀。夏洛克的滑稽可笑是完全无意识的。是出于被迫因素的驱使而不自觉不情愿地走向了可笑,他的性格本身并不是喜剧性的,喜剧只是他悲剧命运的表现形式。夏洛克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他虽然贪婪、吝啬、残酷,但他也受尽种族压迫和屈辱。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安东尼奥是一个慷慨、大方、忠诚、尊贵而谦恭的绅士,可他的慷慨大方只是对于和他有共同信仰的基督教徒们而言的,在犹太人夏洛克的面前,即使是借钱的时候也是盛气凌人而极尽嘲笑挖苦夏洛克。所以在安东尼奥出事以后,这么一个爱财如命的犹太人竟然宁愿放弃三倍于本金的金钱而执意要个安东尼学术资源 奥身上的一磅肉,他的理由是,安东尼奥憎恨犹太人,羞辱过他,夺去了他几十万块钱的生意,诬蔑他的民族,破坏他的买卖,离间他的朋友,煽动他的仇敌。
夏洛克在失去亲人和财产之后还忍受着更大的精神上的折磨: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接受基督教徒们的赦免,被迫答应改信基督教。不论犹太人在历史上经受了怎样的屈辱和磨难,不论在文艺复兴的欧洲犹太人是怎样受到基督教徒们的歧视与仇恨,犹太人却执着地保持着他的犹太教信仰。他的心里已有对于基督教徒的仇恨与蔑视,他一再地称他们是“愚蠢的”基督徒。当法庭判决赦免夏洛克的死罪,但他必须同时答应两个条件,第一立即改信基督教。第二当庭立下文契,在他死后,所有财产归他的女婿罗兰佐和女儿所有。此时,夏洛克不仅在物质上一无所有,精神上更是承受着巨大的打击。当公爵问他对判决是否满意,是否还有什么话要说时,夏洛克的三个字“我满意”包含着多少受凌辱、被压迫者的悲怆与无奈。如果说剥夺了他的财产等于要了他的命,那么,被迫放弃宗教信仰则是让他忍受生不如死的精神上的折磨与羞辱。
使君是一个纯粹的否定型喜剧形象。与使君相比,夏洛克这一形象既是喜剧,又是悲剧,是悲喜剧混合形态。夏洛克表面上是喜剧性的,但他的性格本身并不是喜剧性的,而是悲剧性的,喜剧只是他悲剧命运的表现形式。参考文献:
[1]魏久尧.中国喜剧美学[M].香港:当代文艺出版社.2008.9 学术资源 [2]朱豪生等译.莎士比亚全集[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78.作者简介;李俊伟(1982-),男,汉族,陕西勉县人,现为陕西省延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通讯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77号信箱,716000。E-mail:ljw_198202@163.com。电话:***
学术资源
第三篇:《孔雀东南飞》与《陌上桑》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比较
《孔雀东南飞》与《陌上桑》女主人公的形象比较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发展的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男尊女卑,女人要读女戒,要谨遵三从四德。然而,《孔雀东南飞》与《陌上桑》的女主人公刘兰芝和秦罗敷就是我国封建时期两位典型的受到封建文化熏陶的女性。那么,她们两位在经过文学艺术加工后给我们了怎样的形象,其异同呢?
(一)刘兰芝和秦罗敷都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在《孔雀东南飞》中:“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详细的写出刘兰芝的娇好面貌、优雅举止。在《陌上桑》中也道:“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秦罗敷当时流行的服饰表现她的美丽脱俗,又以不同年龄的人见到罗敷时各种行为来侧面烘托她绝颜无双。
(二)朴实勤劳,谨遵三从四德,深深爱恋着自己的丈夫。在《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在家尽心服侍公婆,照料小姑,勤于纺织……却落得被公婆逼回娘家,刘兰芝在与焦仲卿离别之时许下誓言:“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地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一番感情的忠贞与圣洁。而在后来刘焦夫妻今世再无缘在一起时,刘兰芝和焦仲卿“生人作死
别”,共约死期,充分说明刘兰芝对丈夫的“情之深,爱之切”!在《陌上桑》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秦罗敷勤于采桑养蚕可谓古代男耕女织时期的典型劳动妇女形象。而在她被太守调戏之时,却能勇敢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拒绝使君无耻要求表现得最为突出,毫无惧色,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严正指责身为使君,却非礼而动的愚蠢行径。同时也从侧面村托出秦罗敷不畏权贵、对丈夫忠贞不二!
(三)刘兰芝与秦罗敷对待爱情的方式不同。刘兰芝虽是被逼与焦仲卿分离,然而,刘兰芝这样立下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哪成想,这一日她收获的却是焦仲卿的如此指责“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最后却落得个死后相守。只能让人哀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后者顾,前者也可抛!秦罗敷为逃避被调戏,就喜夸,”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从而表达丈夫在自己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她积极的爱情观也使得她与丈夫的爱情更加的坚固不受外来干扰。
……
俗话说,“动情容易,守情难”,刘兰芝面对母兄让其再嫁的想法却以结发共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离其夫,终老不复嫁与母兄诤言,以示反抗;秦罗敷面对太守权贵利诱,却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来反驳太守,趋避权贵,敢爱敢恨!试问普天之下会有几人与之同耳?在这灯红酒绿、流光溢彩的社会中,真正能做到来着能拒、“坐怀不乱”能有几人?
第四篇:羽林庄小学阳光体育活动
羽林庄小学阳光体育活动
羽林庄小学积极响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树立“每天运动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全面实施“阳光体育活动”。让全体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太阳底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全体师生健身运动的热潮。
活动主题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活动口号是——每天运动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活动要求是——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比赛
具体操作的内容有——
1、按新课程标准开足上齐体育课。
2、上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3、实行“大课间”的体育活动课制度,按班级划分活动区域,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跳绳、踢毽、跑操、丢沙包、做游戏等。
总之,通过阳光体育活动,使广大师生深深地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进一步树立了全民体育、天天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有力地促进沐集中心小学体育工作,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羽林街道防灾减灾活动策划
浙江省新昌县羽林街道防灾减灾
活动策划方案
为纪念我国第5个“5.12”防灾减灾日,进一步增强广大民众的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帮助掌握必要的民防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安全防护能力。新昌县人防办大力开展各种防灾减灾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履行街道办事处应急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紧紧围绕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这个主题,积极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实效,深入宣传各种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和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提高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活动规划
5月9日在新昌报第5版全版刊登图文并茂的防灾减灾知识。
5月10日组织钟楼社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向居民们分发防灾减灾宣传袋200余份,“防震减灾常识手册”200余册;组织志愿者到居民家里上门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5月12日早上在江滨公园搞“识别灾害风险 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悬挂“防灾减灾 构建和谐”、“关注人防 关爱生命”两幅防空防灾宣传横幅;摆放人防宣传展板30块;分发宣传资料《人防(民防)知识图解》、《防空防灾应急手册》上千册;江滨公园大屏幕播放防灾减灾知识短片,请人民医院医生进行了急救知识讲解以及现场急救演练。
5月12日下午,组织七星社区进行消防演习和疏散演练,还分发300余本人防宣传资料。
通过一系列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街道工作人员室直接领导,认真策划,周密计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2.强化责任,严密组织,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四、保障措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
精心组织,周密策划,细化实施方案,及早部署,广泛动员,采取有效措施,以宣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为重点,辅以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在文化走廊开辟防灾减灾和有关法规知识宣传专栏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集中宣传活动阶段:
“防灾减灾日”期间,广泛发动全体居民积极参与,开展好“四个一”活动:举办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晚会;进行一次居民区安全隐患大检查;举行一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演练(时间待定)。通过播放有关灾害录像、科普宣传片,开展应急演练等活动,向居民宣传防灾减灾法规和科普知识,使“防灾减灾日”活动进全体居民心里,提高对防灾抗震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灾意识,并进行各社区总结评比活动。
(三)总结评比阶段:
各社区要认真总结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的先进经验,推广好的做法,整改工作中的不足。
五、组织机构
新昌县人防办大
浙江省新昌县
羽林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