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度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度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西进战略的三个方案之一,也是最新的一步。自中国新一届政府今年3月成立以来,除“丝绸之路经济带”外,中国在“西进”战略上已提出多个方案。此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在访问印度期间则提出了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无论是经济带还是经济走廊,初衷都是为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西进是破除美国霸权的大战略 美国的霸权的两大支柱是美元和美军,而美军的强大来源除美元的霸主地位外,就是军售和技术,面对美国的霸权受到所谓中国的威胁,而对中国步步紧逼,中国避其锋芒,在东边牵制的同时,采取西进战略,通过复兴和打造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实现中国崛起的中国,来破除美元和美军的霸权,从而破除美国的霸权,最终真正解除中国的威胁。最近中国频繁访问中亚和东盟,提出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且土耳其有意向购买中国红旗9防空导弹,引起了美国的极大不满和恐慌,因为中国的丝绸之路战略不仅化解了美国重返亚太,打造美日同盟,对中国的封锁,而且还进一步动摇了美国战略的根基,进而破除了美国世界霸权的两大支柱美元和美军。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和支付货币,是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最核心的支柱,美国一再发动战争,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其美元的世界储备和支付货币的地位,特别是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支付货币,所以美国一直抓住中东不放。中国陆上向西开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挺进中亚和中东,获取能源,同时采取货币互换,不用美元支付;降低美元对世界能源和贸易的支付货币地位;同时,中国向南发展同东盟的关系,打造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同样的目的。美军作为维持美元霸权的支柱,是美国全球霸权的外在表现,其强大的技术能力目前无人可比,美军的先进武器装备主要体现在军售和技术,军售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发展其技术,同时,降低其研发和制造成本,美国的军火工业已成为其经济支柱之一。美国需要战争和地区冲突,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出售武器,才能不断研发军事技术,才能巩固美元低位。一旦世界都不买美国的军事装备,不储备美元,不用美元支付国际贸易了,美国的霸权也就崩溃了,美国就好像一个强大的吸血鬼,靠美军的先进武器征服和控制世界,靠美元掠夺和剥削全球。使得世界各国都成为美国的奴隶。一旦谁要侵犯其美元和美军的地位,谁就是美国的敌人,他就要对谁下手,这就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本质。东亚的日本、中东的以色列和欧洲的英国无非是其在各地的棋子和打手,一旦美国的两大支柱被破除了,美国就真正没钱了,美国也就不可能再庇护这些国家了,自然他们就老实了。中国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一方面避其锋芒,一方面釜底抽薪,通过在东牵制,和向西发展,一方面通过和周边通过能源和经贸合作,通过货币互换,打破美元的支付主导地位;一方面通过经贸合作逐步上升到安全防务合作,建立互信,不给美国军售的机会,同时,中国通过性价比的武器出口不断冲击美国的武器市场,遏制其军售,这就等于打到了美国的七寸和软肋。所以美国极其恐慌,到处散风点火,大肆叫嚣中国威胁,唱衰中国经济,同时,联络其他别有用心的国家大搞军事同盟,不断挑衅,逼中国出手,所谓你搞你的,我做我的,坚决不上美国的当,只要中国沉住气,按照自己的既定战略走,主动权就在中国一边,一旦中国的打造丝绸之路战略实现了,中国真正崛起了,对于美国这样的实用主义国家,就会被迫放弃与中国为敌,毕竟美国是商人,不同不正常的日本,是中国的死敌。
西进战略稳步推进,最新的一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蕴藏巨大潜力。“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今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活力四射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但这条大走廊却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这里虽然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中亚各国希望与中国扩展合作领域,在交通、邮电、纺织、食品、制药、化工、农产品加工、消费品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其进行投资,并在农业、沙漠治理、太阳能、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为这块沃土注入“肥料”和“生机”。
二、合作成就喜人
21世纪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的“黄金世纪”。自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快速发展。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亮点。目前,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分别成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塔吉克斯坦第二大投资来源国。
三、互联互通加快、包括政策、道路、贸易、货币和民心,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的共识。“中亚地区的先天不足是缺少一个出海口”,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姜毅告诉中新社记者,坐拥丰富自然资源的中亚地区,其最大掣肘在于“对外联系网络不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形成联动发展网络,首先应打通“互联互通”环节。中亚要使自己与区域经济、全球经济融合在一起,一项重要条件是实现交通的便利。而中国在技术、资金方面的优势,能够助力中亚铁路、公路、航空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经济带将不仅为中亚打开对外交往的新窗口,还将影响包括东亚、南亚、西亚在内的整个亚洲地区,并最终像古丝绸之路一样,辐射东欧、南欧,形成联动发展的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参观中国—东盟博览会展馆时亦提出“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与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得益彰。
上合组织在其中期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金融、能源、通信、农业四大领域的经济合作。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与中亚国家间建成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网络,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合作,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中国政府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公路、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吉乌公路、塔乌公路、塔境内输变电线等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经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随着区域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连接本地区的能源、交通、电信等网络已初显轮廓。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在非资源领域就是交通。目前中国有两条铁路与哈萨克斯坦连接,一条在阿拉山口,一条在霍尔果斯口岸。“在霍尔果斯口岸,依托铁路,中哈两国建立起了跨国际合作中心和跨国际合作区。预计到2018年,货运量可以达到2500万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公路相通,意味着中国和中亚各国全都连接了起来。以后再建立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那时整个中亚的立体交通网就完整了。”
“丝绸之路经济带”,特别是互联互通工程,是丝路沿途各国的共识。今年6月,哈萨克斯坦交通运输部铁路局副局长叶尔金·梅尔别科夫对媒体说:“哈萨克斯坦是连接东方与西方的重要桥梁。你可以说这是丝绸之路的复兴。”过境铁路为哈萨克斯坦迅速发展的经济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支持,减少了该地区对俄罗斯的依赖。
此外,去年底伊朗时任总统内贾德向纳扎尔巴耶夫提及建设连接中亚的心脏地区和伊朗海港的铁路计划。
四、自贸区是努力方向
自贸区建设是远期目标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部曲。自贸区建设成为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内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远期目标。
五、介绍和评论
1、路线。
“丝绸之路经济带”途经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成员国、延伸至地中海中岸和东岸,连接东亚、中亚、欧洲与非洲。通过沿线各国的合作和规划,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并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贸易畅通和投资便利化。
2、意义。
(1)形成区域经济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的区域大合作。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促进中国西进战略。
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有积极意义。
(3)促进中国产业升级。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实现传统行业向中亚各国转移,也将有助于沿途各国走出当前的经济危机。
(4)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复苏。
在世界经济面临新的这种变化的调节之下,把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以“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带”的形势和框架继续向前延伸,未来一直和欧洲连接起来,肯定是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实现整体复苏的一个非常好的倡议。
3、举动。
光靠小商品的贸易显然是不够的,毕竟小额的边界贸易,贸易额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再往前推动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发展,其它方面也既要全力推动才行,比如现在的互联互通、能源合作,特别是铁路建设,可能将会有很大的一个举动。
4、层次和步骤。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需从三个层次推进,最终形成欧亚大市场。中国将通过西进战略,也就是通过扑救陆地上的新丝绸之路,打通亚欧合作的通道。这个通道是从交通和通讯率先开道的,接下来就是能源、资源的运输,在紧接着是贸易商务的联系,最后是欧亚自贸区、欧亚大市场的一新生。
5、布局。
我们在中亚正在布局,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中国接下去的发展,长期而言,中亚和东盟国家是我们发展的一个基础。
6、阻碍。
(1)顾虑。上合要和欧亚共同体合作,打消俄罗斯的顾虑。“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与中亚现有的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进行协调与融合。
(2)欧亚经济共同体。源自1996年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国成立的关税联盟,2000年改组为欧亚经济共同体,目前以俄、哈、白三国为主体。201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要在2015年1月1日前起草并签署关于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的条约。外界普遍将欧亚经济共同体视为俄罗斯主导的中亚区域一体化模式。
(3)解决方案。有中国学者指出,尽管在上合组织成立之初,中国提出“经济+安全”两个轮子齐步走的上合组织发展方向,但相对安全合作,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很多都处在讨论阶段。“如何打消俄罗斯的顾虑,让存在竞争关系的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合并成一股道,是未来中国需要努力的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解决方案之一。”一位熟知俄罗斯中亚事务的学者说。
(4)承诺。中国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要大力加强务实合作,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我们要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打造利益共同体。要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7、先决条件。
虽然中方在20多年前就已提出了“新丝绸之路”概念,但直到现在才由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个中原因在于“经济带”需要满足许多条件,“丝路沿途各国关系要发展紧密,相互之间的经济依存度要高,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带’提出需求,以及地区安全环境需要稳定,这些因素是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中国与地区各国关系的不断发展,才慢慢让‘丝绸之路经济带’得以付诸实施的先决条件。”
8、战略层面。东西平衡,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
习总中亚之行,成果不少,国家战略作用明显,在哈演讲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新意。
前段时间,批复喀什经济区建设,很显然,“丝绸之路经济带”属于国家战略层面。
设上海自贸区,从地理上看是东,面向大洋。面对发达国家。
设喀什经济区,从地理上看是西,西向大陆。面对发展中国家。
东西两区,均属国家层面的概念。“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绝不输给上海自贸区概念。市场会不会继上海自贸区,再次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切以市场选择为准.。
中国向西开放是长期战略
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中东欧、西欧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这种合作建立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基础上,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亚欧各国乃至全世界也都是有利的,因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能够不断深化。
中国对外合作向东看,也向西看。过去的30多年,中国东部沿海开放走在前面,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国家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越来越成熟。
当前,扩大内陆开放、沿边开放、向西开放,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亚欧大陆国家加强合作、扩大相互开放,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相应地,向西看,向西开放,正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新重点和新亮点。
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的举行,与会国主要为我国“沿边”、“向西”国家。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中东欧、西欧国家的交往前所未有的紧密。特别是此前一个时期,中国领导人密集访问俄罗斯、欧洲国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
中国向西开放面临相当有利的条件。
首先,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中东欧、西欧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具有良好历史传统。2000多年来,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不断延伸和拓展。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边界问题得以合理解决,政治互信空前增强。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欧领导人峰会、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会晤等机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利益不断扩大。
其次,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日益加深,顺应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中国实行了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三,俄罗斯、中亚、中东欧国家历经政治经济变革,局势日趋稳定。这些国家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不仅有意与中国扩大经贸合作,而且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西欧国家正处于产业调整期,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广阔的市场将为西欧国家产业转移、对外开展技术合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此外,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的深化、长期化,抑制了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市场扩大,俄罗斯、中亚、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遭受巨大冲击,亟须走出低谷,与保持经济强劲增长和拥有巨大市场容量的中国深化合作,是有利的选择。
实践表明,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中东欧、西欧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这种合作建立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基础上,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亚欧各国乃至全世界也都是有利的,因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能够不断深化。
当前,中国向西开放要突出务实性、全面性、多样化。应着力提升贸易规模和层次,着力发展服务贸易、科技合作、能源合作,着力发展双向投资。以服务贸易为例,应利用地缘优势,在中国、俄罗斯、中亚、中东欧国家之间建立高效、便捷、顺畅的物流系统,并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不断提高的优势,重点向俄罗斯、中亚国家提供劳务人员,加强劳务合作。
中国向西开放是一个长期战略,需要重视制度安排和环境建设。如,针对亚欧大陆国家不同情况,应鼓励国内各省区市有重点地开发俄罗斯、中亚、中东欧市场。还要大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持,以及积极开展对话协商等。此外,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民间交往和公共外交同样必要。(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
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刊载中国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赵明昊的文章《中国为何要扩大向西开放》,文章指出,中国的“西进”,并不是针对美国“重返亚太”而被动实施的,它是以我为主、自主能动的战略谋划。“西进”战略是基于对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外关系存在的诸多“不平衡”问题的思考,也是解决这些“不平衡”的迫切需要。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对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访问,再一次有力地向世界表明中国扩大向西开放的坚定意志。新一届领导层所引领的外交变革正稳步推进,而扩大向西开放则是中国外交新棋局的关键组成,是中国版本的“再平衡”战略,它对中国对外关系全局产生的深远影响将会逐步显现。
2012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国内的重要讲话中和在外访时多次强调,向西开放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习近平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称,发展同中亚各国友好关系是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从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初步勾画了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主张。
向西开放既是大战略谋划,也需要细致、恰切的中层战略予以落实。实际上,如果将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推动向西开放的政策轨迹连起来看,一副大图景已在悄然浮现。
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打造“中巴经济走廊”。这是一条连接新疆喀什和巴基斯坦瓜德尔港的重要经济带,全长2000多公里。瓜德尔港距离能源资源富集的波斯湾地区较近,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等其他货物可在此卸载,并通过油气管线、新建或升级改造的公路直接运往中国。
今年7月,来自缅甸的天然气通过近期完工的一条长达1100公里的管线输往昆明,如果满负荷运营,这条管线将使中国天然气供应每年增加120亿立方米,而这一数量是中国目前天然气年进口量的30%。
6月,俄罗斯和中国达成协议,到2018年俄通过输油管线对中国的石油年供应量将增加一倍,达到3000万吨,之后还将继续增至4600万吨以上。
此次习近平访问的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也是油气资源出口大国,土库曼斯坦这个很多国人并不熟悉的国家,拥有全球第四大天然气储量(居俄罗斯、伊朗、沙特之后)。
虽然促进能源供给的多元化是中国扩大向西开放的重要目标,但它却不是唯一重要目标。中国领导人意识到,要想持久、稳健地扩展与西亚、中亚、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就必须要做更大文章。由此,习近平在近日访问中抛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构想,而其亮点在于“带”字,这一构想将着眼于更大开掘能源领域之外的各国合作潜力,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和质量,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渐使中国扩大向西开放的各部分、各层面互动融通,形成一盘大棋局。
扩大向西开放和“西进”是不是一码事?或许是因为“西进”这个词听起来太过强势,这一近年主要由知名国际问题专家王缉思教授倡导的战略构想并未原封不动地变成正式的政策表述。但应该说,扩大向西开放与“西进”在精神内核上是基本一致的,即地处欧亚大陆西端、居于亚太中心位置的中国,不应将眼光局限于沿海疆域、传统竞争对象与合作伙伴,而应更多关注自己广阔的西部疆域和位于中国西部的众多国家。当越来越多的中东、中亚和南亚(甚至包括中东欧)国家“向东看”之际,中国也需要以“向西看”和“向西走”予以回应。
中国的“西进”,并不像有些国外学者所言,是针对美国“重返亚太”而被动实施的“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它是以我为主、自主能动的战略谋划。中国的“西进”不以应对美国为根本出发点,也不以抗衡美国为最终落脚点。
外交部长王毅曾在今年6月首度明确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是涉及中国外交总体变革的又一重要表述。在笔者看来,中国要想有自己的“大国外交”,前提在于拥有更完整、更平衡、更具时代性的世界观和全球视野,对外政策谋划应有意识地摆脱“美国的阴影”。“西进”战略是基于对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外关系存在的诸多“不平衡”问题的思考,也是解决这些“不平衡”的迫切需要。
有利于改善中国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西进”有利于改善国内发展的不平衡。虽然中国领导人早在2000年就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历经十数年,效果并不尽善,东西部发展差距过大依然是困扰中国现代化全局的最大短板之一。
过去的基本思路是“内部帮扶”,让东部和中部先富起来的省份加大对西部支持。如今,“西进”战略实际上是进一步构筑其中国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的国际支柱,旨在完善沿海开放与向西开放、沿边开放与向西开放相适应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开放和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以开放促改革,以更大的改革应对开放,是过去30多年中国取得重大发展的宝贵经验。近年来,云南、宁夏、新疆等西部省份注重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积极搭建对外交往合作新平台,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出现单靠一省一地之力无法克服的瓶颈与困难,亟需国家层面的总体战略谋划和支持。
其次,“西进”是中国地缘战略再平衡必然之举。对于海洋方向的经营必不可缺少大陆腹地的战略支撑。近年来,中国周边东北、东南方向因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等形势趋紧,这些短期内无法根本解决的纷争却牵扯中国大量外交资源。
如此一来,一种巨大的潜在风险是,由于过度重视东部方向,中国对其他地缘方向的战略风险可能会失之预判与防范。西部边疆之稳定尤其不能忽视。然而,“西进”不等于偏废“东稳”,未来数年,中国需要真正从“大周边”角度进行战略筹谋,按照东稳西进、力避两线的原则推动中国地缘战略实现“再平衡”。
第三,“西进”有利于中国增强发展内力,亦可收“以外促内”的改革效应。“西进”的首要环节是打造中国与西部国家经贸合作的升级版。
中国国内企业和各类民间组织应成为“西进”之主体,它们将不得不面对如何顺利落地、如何融入东道国、如何持续发展等现实挑战,它们将不得不学会适应当地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环境,它们将不得不学会与东道国的环保、劳工权利等各类非政府组织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商人、务工人员自身会发生很多有益的改变。
当他们应对和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越变越强之时,中国的海外存在和海外利益就会变得越发安全。更重要的是,这一进程有可能会对国内的相关变革施加积极的“倒逼”效应。
最后,“西进”是中国尝试施展全球大国外交的平台。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必然要从全球层面谋划,必然要在全球舞台展开。虽然中美在东亚的竞争日益呈现某种零和格局,但若“西望”,中美在投资、能源、反恐、防扩散、维护地区稳定(如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等方面的合作潜力较大,且几乎不存在双方军事对抗的风险。
中国在影响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与美国关系方面可用杠杆有限,但中国却有望在中亚、中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随着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不断加大对这一地区的投入,建立相应的大国协调机制与竞争合作规则尤为重要而紧迫,中国不能置之度外,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新姿态,与有关国家共同塑造该地区的安全与发展环境,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
毫无疑问,“西进”有机遇,也有严峻挑战和显著风险。西部各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民族教派冲突积重难返,而且中国的“西进”必然引起其他大国的疑虑和防范。规避“西进”风险的最好方式是寻求伙伴搞“合资”,要培养更多的利益攸关方,要真正落实互利共赢理念。
世界向东看,中国向西看
世界向东看是因为目前全球经济中心已经转向亚太,特别是中国,中国向西看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将由东向西,势不可挡。中国向西看一是自身内部发展从东部向中西部延伸,二是对外开放从向东开放转为向西开放,向西并不是仅仅指与中国西部接壤的中亚地区,而是指没有但将被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中亚,非洲,以及俄罗斯和东欧地区。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资本与技术从东向西的转移,中国崛起是这一过程的结果和受益者,同时崛起的中国又将成为这一过程的进一步推动者。
世界是平的吗?不是。全球财富和技术研发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而周边广大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但是,从资本投资利润回报来看,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发展,投资和消费趋于饱和,产能过剩,投资利润回报空间日益稀薄,而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有着广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丰富的资源,宽松优惠的投资政策以及潜在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因为世界是不平的,所以导致资本从高工资的美国和西方国家转移至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无国界,利润在哪里,资本就会流向哪里,直至全球利润的平均化。经济全球化浪潮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东向西而来,先是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接着是中国更大规模的发展,一举成为世界工厂。过去30年中国快速发展与崛起是中国向东看,向东开放的结果,因为中国顺应和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衔接了从发达国家特别是从美国转移与外包的产业,获得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即资本与技术以及海外市场,完成了现代化崛起的原始积累过程。接下来中国发展战略将转变为向西看,向西开放,其原因也在于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因为经济全球化浪潮由东而来,一路向西,势不可挡。
中国向西看,首先是中国发展自身中心将由东部转向中西部。
之前30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仍处于相对落后阶段,所以接下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将沿海地区趋于过剩的经济成为中西部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就如同西方资本和技术的引入,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那样。历史上,美国经济发展开始集中于东部13个州,带有很大的殖民特色,是欧洲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之后随着中西部的开发,使美国经济摆脱了殖民经济的地位,形成了一个相当稳定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对此中国经济发展下一轮变化,向中西部的延伸将使中国经济形成自己的内循环系统,摆脱对外循环系统的依赖,同时由此使中国经济呈现第二波和第三波的发展。沿海地区作为第一梯队,将专注于高端产业,而中西部作为第二和第三梯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投资热点。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到时候中国经济体将扩大两倍到三倍,中国经济的繁荣也将再持续20年到50年。
中国向西看,其次是指中国向西开放。
所谓向西不仅仅指与中国西部接壤的中亚地区,而是指尚未融入但将融入经济全球化体系的广大西部地区和国家,包括东南亚,中亚,以及再向西包括非洲,俄罗斯以及东欧地区。作为目前全球经济的引擎,中国在亚洲,非洲,中东,中亚以及拉美地区的贸易与投资已经呈现超越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势态,同时通过合作组织与论坛中国与这些地区的政治合作也在不断提升,并为进一步的经贸合作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框架。在亚洲,中国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关系已经超越美国,在非洲,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非贸易关系发展迅速,2009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非洲成为中国第四大投资目的地。在中东,中国正在代替美国成为中东地区石油出口的主要国家,在中亚通过上合组织,一个可能没有美国参与的欧亚大陆经济体正在显现。
中国向西看既是基于战略考虑。
美国向东看,重返亚洲,中国向西看,寻求突破,但是更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经济全球化浪潮由东而来,向东看,可以衔接与引进东方的发展势头和资本技术,向西看可以顺势转移过剩的产业,重新获得发展的机遇,同时推动落后地区与国家的发展。中国目前最大的优势在于发展势头,这一发展势头的基础在于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错,准确地讲中国迄今只是世界加工厂,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它有一种聚合与辐射的效应,一方面加速全球资本,技术,人才在中国的聚合,并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又形成从中心向周边的不断辐射扩展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先是经济的,然后会逐步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新型国家关系以及国际体系的形成。无疑,过去30年中国向东看,中国是全球化最成功的案例,而未来30年,中国向西看,全球化将依然是中国增长的红利,中国只要顺势而为,充分利用世界工厂的聚合与辐射效应,定能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且事倍功半。作者:鲍盛钢,曾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后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国际关系,现在加拿大海外集团工作。
新疆正在成为亚洲中心地带的“经济脊梁”新疆积极参与打造亚欧腹地的物流枢纽、商贸中心,全面开展境外经贸合作,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的经贸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是在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构想。古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东汉时延至洛阳),穿越河西走廊,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跨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南亚、西亚,抵达地中海,再通向欧洲以及北非,是欧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在这条由西汉张骞开辟的国际通道上,五彩丝绸、中国瓷器和玉石、香料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斗转星移,沙起沙落,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古老的丝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巨大活力。
一、新疆正在成为亚洲中心地带的“经济脊梁”。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亮点,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等大型能源合作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近日,中石油又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年增供250亿立方米天然气大单,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成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塔吉克斯坦第二大投资来源国。中亚各国希望与中国扩展合作领域,在交通、邮电、纺织、食品、制药、化工、农产品加工、消费品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其进行投资,并在农业、沙漠治理、太阳能、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一条从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一直延伸到新疆喀什的“中巴经济走廊”已经纳入到两国的经贸合作计划。中俄、中印、中蒙、中阿、中伊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新一轮的经济贸易投资合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有序推进,新疆正在成为亚洲中心地带的“经济脊梁”。
二、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连接欧洲经济区,是世界上距离最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范围最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总人口近30亿;由于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少数国家政局不稳,“三股势力”较为活跃,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着巨大落差,整个区域表现为“两边高,中间低”的经济“凹陷”现象。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增进共识、创新合作,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把丝绸之路从线形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要在现有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建设适合的物流园区和信息平台;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区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建立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为主要载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自由贸易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在欧亚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会全面提升,全球经济布局也将随之改变,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旅也将获得新动力。从国内层面看,新疆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从全球层面看,亚欧大陆的广大内陆地区将更多地参与到全球贸易中来,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将更为平衡。综观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由“沿海”、“沿江”的“海上开放”,开始向“沿路”、“沿边”的“陆上开放”转移,“外资西进、内资西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霍尔果斯、喀什两个特殊经济开发区及天山北坡经济带先后被国务院批准,新疆区域经济将展现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经济社会一体化,依托首府都市经济圈和环东天山经济圈的拉动,在教育、科技、文化和高新技术产业上继续领跑全疆;霍尔果斯、喀什两个特殊经济开发区凭借中央、自治区特许政策的支持和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以及发达省市强势援助的良机,奋力抢占中亚、西亚、南亚经济发展制高点;巴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石油、矿产、水能和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央企“西进战略”和河北省的对口援建,在天山中部崛起;塔城地区则依托特有的区位、生态、矿产、文化、农牧业资源优势和辽宁省的对口援建,在新疆北部凸显“金砖五地”的前景。
三、新疆的发展思路。新疆繁荣则国家强盛,新疆稳定则国家安全。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建设“转型新疆”,国内兄弟省市、亚欧各国在产业转型、绿色消费、循环经济等方面先进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成果,将激发新疆人创新的步伐,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科学跨越。要进一步树立改革开放的观念,建设“开放新疆”,跳出新疆看新疆,把新疆置于全国、全球的大坐标中审视和考量,以开放胸怀与世界对话,大胆吸收、借鉴、利用国内外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巩固新疆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地位。要进一步树立现代意识,建设“现代新疆”,充分发挥中国一亚欧博览会聚合、裂变和催化效应,引导和促进新疆各级政府进一步树立现代发展理念,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弘扬新疆精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新疆速度,创造新疆效率。新疆积极参与打造亚欧腹地的物流枢纽、商贸中心,全面开展境外经贸合作,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的经贸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新疆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速跃居全国第十位,新疆快速发展的大格局正在形成。发达国家区域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绝不能陷入“唯物质主义”的怪圈中,必须构建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新机制;构建起和睦互助、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型民族关系。怀揣梦想,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将从这里加速!展开双翼,丝绸之路将焕发出风韵独具的光芒!
第二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提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对于...第一)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议,带来西部宁夏、陕西甘肃、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会
第二)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提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对于处在西部地区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看,代表团和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多被采纳,未来将建设西安至兰州、西安至成都、成都至贵阳等一批客运专线,兰新第二双线、成兰铁路、成昆铁路扩能等区际干线,蒙西至华中地区等煤运通道,拉萨至日喀则、格尔木至敦煌等西部干线。在区际干线方面将建成兰新第二双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设郑州至重庆、银川至西安等快速铁路,规划建设成都至康定、拉萨至林芝、格尔木至库尔勒、敦煌至格尔木等。
第三篇:丝绸之路经济带演讲稿
To all the honorable leaders, teachers, and my dearest students, Good morning!Today I am very glad to stand here and deliver this speech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grand activity.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represent all the students in Xi’an by
to give the warmest
welcomes and the most sincere greetings to our dear guests from Samarkand and Mari.Welcome to Xi’an, a beautiful city of rich history and modernity.Uzbekistan, Turkmenistan and China, it is because all of us share a profound history, thus, leading us to establish the deepest friendships between each other.Early in the second century B.C, our ancestors crossed the towering Pamir Plateau, which allowed economic exchanges along the Zeravshan River and the Morghab River and eventually created a great commercial and cultural way---the Silk Road.Moreover, in the magnificent city of Tang Chang an, our friends from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dded more gorgeous colors to the splendid Silk Road.And it is Samarkand city, Mari city and Xi’an that have witnessed the great friendships among these three countries.Look how times flies and the Silk Road today.Currently,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itiative conforms to the generation and the desire of countries to speed up advancement by providing a great platform of deep historical origins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It can unite the countries on route again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s.As the countries’ future growth potential force, spiritual mento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 should undertake the glorious mission of link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Here to hoping that we can promote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between the three cities by the following days’ activit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boom of the Silk Road once again.Meanwhile, regarding this activity as a turning point, I hope we can establish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students exchang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a more convenient and broad platform for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communicate.Ultimately, best wishes to all the present lead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May w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so that the spiri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Silk Road can be endlessly continued.Thank you!
第四篇: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这一地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够便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一、简要介绍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1]
二、历史背景
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洛阳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在这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上,五彩丝绸、中国瓷器和香料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这条贸易通道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
经过岁月变迁,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中亚各国希望与中国扩展合作领域,在交通、邮电、纺织、食品、制药、化工、农产品加工、消费品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其进行投资,并在农业、沙漠治理、太阳能、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为这块沃土注入“肥料”和“生机”。
中国一些有识之士也不断呼吁,在现代交通、资讯飞速发展和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经贸各领域的发展合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该区域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2]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3]
三、发展状况
(一)能源合作。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亮点。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等大型能源合作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全长2800公里的中哈石油管道自2006年正式开通以来,已成为中国同里海相连的能源大动脉,哈萨克斯坦已经累计向中国输送原油5000多万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年设计输气量为300亿—400亿立方米,自2009年底到2013年,已累计向中国输送天然气6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中国2010年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
(二)经济贸易。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分别成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塔吉克斯坦第二大投资来源国。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经贸、金融、投资等领域合作将不断扩大,经济合作的内容将更加丰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三)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的共识。上合组织在其中期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金融、能源、通信、农业四大领域的经济合作。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与中亚国家间建成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网络,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合作,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中国政府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公路、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吉乌公路、塔乌公路、塔境内输变电线等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经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随着区域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连接本地区的能源、交通、电信等网络已初显轮廓。
2012年,中国政府在上合组织峰会上承诺,向中亚提供100亿美元贷款,主要用于中亚地区铁路、公路、光缆、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资金的注入,将加快中亚各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上合组织正着手建立开发银行等金融合作机制,为合作项目提供融资平台,这将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间的经贸合作增加动力,为未来各领域合作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
知名物流专家、现代物流报常务副主编杨达卿指出,古丝绸之路的本质就是服务于亚欧之间的商贸和物流通道。要把丝绸之路从线形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首先要有现代交通和物流的基础保障,这样才能吸引企业入驻,才能形成产业生态链。要实现互联互通,如果只重视铁路和公路干线,就只是画平行线,难以形成生态圈。丝绸之路需要信息化支撑和系统化服务的现代物流。首先,要在现有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区基础上,建设适合的物流园区和信息平台,建设园区平台是圈点。其次,要规划和嫁接好贯穿东西的泛亚铁路和泛亚公路等物流主干线。嫁接物流干线是连线。再则,要完善运输干线与仓储分拣、信息服务和区域配送相结合的物流网络。建设物流网络是铺片。“点线片”结合的交通物流体系,才有利于区域融合,有利于建立经济带。[4]
(四)区域合作。推进旨在降低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成本的物流、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是全球性的大趋势,也是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海关、交通运输、出入境检验检疫、金融、信息交流等功能领域的合作显得非常重要,须加强各国有关政府部门和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协调和沟通。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部曲。自贸区建设成为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远期目标。
2013年,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基础和组织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中。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了负责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员国经贸部长会议机制,下设高官委员会和海关、质检、电子商务、投资促进、发展过境潜力、能源、信息和电信等重点合作领域专业工作组,担负着落实峰会及总理会议在经贸领域的决议的重任。各专业工作组加强海关互助、海关统计等方面合作与协调,已经建立了技术法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信息交流的程序和机制,研究协调和完善合格评定程序的方法等。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和银行间联合体为各国企业合作搭建了平台。
(五)金融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金融主管部门交流增加,2009年11月召开了首届央行和财政部长会议,积极探讨地区融资领域合作。由中方牵头的国家开发银行开展授信和融资额度规模已超过500亿美元。
中国与俄、吉、哈三国先后签署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协议,推进了相互贸易合作。下一步,各国将推进区域内货币互换,推动离岸贸易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其他金融合作措施。
四、发展建议
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先做起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一)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
(二)加强道路联通。上海合作组织正在协商交通便利化协定。尽快签署并落实这一文件,将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在此基础上,我们愿同各方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三)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各方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四)加强货币流通。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在本币结算方面开展了良好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好的做法有必要加以推广。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
(五)加强民心沟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搞好上述领域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2]
五、合作成果
自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建交之初中国与五国的贸易总额仅为4.6亿美元。
21世纪,则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的“黄金世纪”: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后,双边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08年的贸易额已达308亿美元,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有所回落,为235亿美元。此后,双边贸易再次发力,呈加速发展趋势。
2012年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已高达460亿美元,20年间增长100倍。[1]
第五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新疆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新疆发展】
中央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对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自治区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一带”的发展对新疆有什么要求呢?安邦咨询(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有如下因素比较重要。
首先,社会要稳定,社会氛围要改善。谈到新疆问题,很多人担心乱。其实,乱不怕,信心最重要!以色列所处的国际环境很不稳定,但这并不妨碍以色列国内社会的稳定发展,并吸引外国投资和游客到来。为什么?原因就在信心。如果在新疆的稳定方面做一些专项研究,应该会有所突破,最重要的是,可以提振大家的信心。一个社会,稳定要围绕着信心去建立。
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新疆的城市建设近年有了很大进步,以乌鲁木齐为例,短短几年时间,基础设施明显有改善了,现在五星级酒店不少。酒店以及必要的房地产设施,对各类总部的设立提供了便利条件。新疆,尤其是乌鲁木齐应该多搞一点总部经济,来这里设立总部的可以是阿拉伯国家的商人、中亚国家的商人,应该是其他国家的商人,这样才能够实现国际化的乌鲁木齐。因此,乌鲁木齐的基础设施和建设,对维稳和新丝绸之路,都是很重要的。
第三是完善而开放的信息系统。作为搞信息出身的智库,安邦咨询(ANBOUND)从来都主张信息开放,因为只有开放才能了解情况和掌握情况。如果搞封闭,封闭的是自己,而不是封闭社会。美国的情报和信息理论早就在“9•11”之后就做了重大的改变,“9•11”之前走的是封闭的道路,也就是尽可能在特权允许的范围之内,分享关键的信息、关键的情报,以便压低社会信息的共享水平。但在“9•11”之后就发现犯了大错,于是美国就把情报理论做了根本性的调整,强调的是共享,部门之间的共享。因此,分享和共享信息是一种进步,信息早晚是要开放的。因此,信息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维稳”问题,除了“维稳”之外,还要考虑发展的问题,总是这样捂着盖着,不是长久之计。
第四个是高铁。“新丝绸之路”与高铁技术密切相关。陆权复兴根本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运费的比较。海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海运相对便宜,这样就需要海权来维持,所以海权是建立在海运运费低廉,效率很高的基础之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赶几匹骆驼,运送一点点物资,费用成本很高。而海运一出现,陆上丝绸之路就被冲垮了。现代技术导致了一种梦幻般的工具出现——高铁。高铁有客运和货运两种,客运现在很普遍,实际上货运技术早已成熟。高铁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实际上改变了历史,“新丝绸之路”因高铁技术而有可能再度重现于世界,拉动中国重新回到陆权世界。
第五是乌鲁木齐的国际化水平。新丝绸之路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乌鲁木齐成为麦金德所谓“世界岛”的中心,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国际化水平。新疆紧邻的国外地区虽然贫穷,但中亚和阿拉伯区域的金融需求是存在的,伊斯兰基金的规模也很大。像沙特、科威特等国都会把它储备的一部分放到伊斯兰金融里面。只是这种基金要求遵守伊斯兰教义,这是需要考虑的地方。今后伊斯兰的钱是不是能够拿?这需要中国进行讨论和研究。此外,还有大量的石油资本有投向高增长地方的要求,所以存在合作的可能性。新丝绸之路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亚欧跨国共同市场体系,新疆的市场体系如果与这个共同市场接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一体化,遵守共同的贸易和投资法律,维护共同的市场秩序,将会有更多的阿拉伯石油资本愿意考虑这个地方。国际化是将来乌鲁木齐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和挑战。
第六是发展教育。英语、汉语、阿语的教育很重要,如果新疆不抓紧,宁夏就做到前面了。我感觉新疆在很多发展问题上,考虑眼前的比较多,短平快的比较多,具有远见的考虑相对比较少。在教育上就是如此。如果在教育上设计一些专门的方案去逐个解决,给教师以荣誉和社会地位,同时对教育计划给予足够的社会透明度,对改善新疆的教育状况会很有帮助。
第七是发展会展经济。作为新疆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总要搞一点会展经济,这一经济形式具有产业领头羊的作用。会展中心、展销中心都与第三产业相关。在国内,宁夏这方面做的不少,当地的投资力度相当大,慢慢就发展成为交流、交际的中心,这种交流和交际活动本身会牵扯出来大量的经济行为,可能是投资行为,也有可能是生产行为,也有可能是其他的财富性地活动。会展中心等各种各样中心的建立,行业性的、政府的、官方的、民间的都可以做,这些不仅是品牌宣传,还会带动产生大量的服务业。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丝绸之路经济带”给新疆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对新疆提出很多发展要求。国家、新疆自治区及新疆各界应该在专业研究和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为新疆的未来发展进行更好的筹划。(ACG)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上半年形势将驱使下半年地方加速投资】
上半年地方投资并不给力,为了完成全年投资任务,下半年各地方将加大冲刺力度。通过梳理各地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发现,年初明确提出今年投资增速目标的25个省份中,逾六成实际投资增速低于预期。部分省份实际投资增速甚至低于预期目标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新疆、甘肃、陕西的目标增速分别为21%、20%、20%,这样的目标设定在31个省份中是最高的。但实际上,上半年三个省份实际投资增速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投资增速为10.3%,甘肃、陕西两省增速均未超过6%。辽宁6%目标增速已是全国最低,但其上半年实际投资增速却是负增长13.3%。另一个东北省份黑龙江上半年投资增速也只有1.6%。贵州和西藏是两个投资增速超过20%的省份,分别是22.8%和21.9%。但两年前这样的速度只能排在全国中游位置。今年年初,有9个中西部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的额度。其中,湖北、湖南、陕西三省计划规模均不低于2.2万亿元,贵州、山西、内蒙古、吉林等四省份的计划规模均不低于1万亿元。此外,宁夏今年计划投资3680亿元,西藏也计划突破1300亿元。不过,上述9省份上半年完成的投资规模仅为计划规模的30%-40%左右。比如,宁夏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3680亿元,上半年完成了1267.09亿元。要完成全年目标,那就意味着下半年还有剩余60%-70%的空间可以释放,按此估算,仅这9省份就有超过7.5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而在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地方也相继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多个省份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并强调要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抓好项目建设。这些在年初已经明确的重大项目多以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基建项目为主。(R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国内行政强压粮食生产恐难持续】
国内连续多年的粮食增产并未冲淡产粮大县的忧虑。据报道,湖南三个著名的粮食主产县(市)—湘乡市、桃江县和桃源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及农业相关部门,都不约而同地大倒苦水:与主抓粮食付出的大量人力财力以及失去的各种发展机会相比,产粮大县所获得的回报太少。这让单纯依靠行政强压的地方政府失去了动力。据报道,湘乡市是湘潭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已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湘乡市财政局副局长贺伏梅介绍:“每年中央给我们产粮大县转移支付奖励资金在2900万左右,但2014年湘乡本级财政另外还投入了4644万与粮食生产直接有关的资金,今年则达到了6414万,基本上每年增幅在15%左右。如果算上水利等间接投入,湘乡本级财政每年用于粮食生产的资金超过1亿元。”一位副县长感慨,“粮食主销区大量发展工业,而主产县则因为抓粮食失去了太多发展机会。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别人吃饭,我们贴钱。”为了稳住粮食面积和产量,这些产粮大县每年一到春耕、“双抢”时节,就会出现田里的干部比农民还多的景象。政府不仅要多次发文敦促各乡镇落实任务,甚至一些干部还要把农民抛荒不愿种的地流转过来自己种。“如果把投入粮食生产的钱集中起来搞一两个工业企业,最多三年时间就赚回来了。”“说实话我们并不愿意搞粮食,但又不想产粮大县这块牌子倒掉。”桃江县副县长李畅和直言,“桃江既不是生态大县,也不是扶贫大县,只能保产粮大县这块牌子。我们的想法是寄希望于今后的政策调整,如果国家以后对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或奖励大幅提高,那时如果我们丢了这块牌,就太划不来了。”据了解,近几年来,桃江县农民抛荒和“双改单”(双季水稻改种一季水稻)的现象十分普遍,地方政府只能通过行政强压的手段来保面积保产量。桃江县农业局局长刘伯约介绍,粮食生产在桃江县对乡镇的绩效考核中占2分,比重很大。而且县里规定,粮食生产任务必须百分之百保证完成,哪怕完成99%,也只能计0分。“此外,所有涉农项目的考核都要与其挂钩,一项完不成所有都不及格。”(RW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下半年投资消费企稳回
升】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报告认为,201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2%左右,仍将延续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低增速、基础设施投资高增速的格局;而随着促消费政策的发力,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料企稳回升,全年增速将达到10.7%。该报告称,下半年投资重大工程包扩围、稳增长政策落实审计、盘活存量财政资金、放松城投公司债券发行条件、房地产市场回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等将促使投资趋稳。消费方面,该中心认为,国内消费在4月份达到近期低点后稳步走高,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消费需求显露出弱企稳的态势。“但与2014年情况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实际同比增速和累计名义增速都明显下了一个台阶,表明消费需求随经济增速的回落而减速。”报告预计,下半年阻碍消费潜力释放的因素主要有国内消费市场供求不匹配以及信用消费发展滞后于消费需求升级等;但由于居民收入增速仍然高于GDP增速,加上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保持稳定增长的条件依然存在。报告还建议调整棚户区改造方式。报告认为,在房地产市场调整仍未结束、库存较大的背景下,政府不宜在棚户区改造上继续大量新建住房,应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为拆迁户提供多样化选择,减轻政府压力,同时加快拆迁进度,避免后续费用多、安置成本高等问题。(R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警惕国内原油进口激增背后的风险累积】
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已有多月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然而,正是基于原油进口量长期看涨的趋势,专家及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三大风险正在积累:一是我国原油进口依赖海外的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今年初,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今年我国石油需求为5.3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突破60%。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预测,如果现在的趋势没有根本性改观,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还将继续提升。也有专家认为,尽管我国在石油进口地多元化上一直在努力,但现实是进口地仍旧大都为政治经济形势不太稳定的中东、非洲地区。二是石化能源消费仍处高位,雾霾问题的严重性使得环境压力日益趋紧。原油进口不断增加折射出国内石油需求的剧增,这将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城市环境。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城市中心面临的雾霾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的‘石油瘾’始终戒不掉。”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担忧地指出,我国去年售出超过2300万辆汽车,其中SUV就有410万辆,而同期美国SUV销量仅为150万辆,而且国内耗油量多的加长、加大型车越来越多。三是新能源使用的倒逼机制不健全。美国原油进口量之所以稳中有降,与页岩油的开发使用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关系。目前,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从此前最高的68%下降到去年的45%。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还不足以解决汽车的问题,国内车企所感受到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多地限购。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按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申报计划,2013年至2015年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3.6万辆。而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仅3.86万辆,完成进度仅11.5%,其中有6城市完成进度为零。与此同时,国内页岩油的开发距离正常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W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策略不当导致重粮集团海外种粮工程进展缓
慢】
一项曾由地方政府高调推进的海外种粮工程,现在正面临长期停滞的风险。据报道,重庆粮食集团(下称“重粮集团”)在巴西的一项高达170多亿元的粮食种植投资计划,由于未获当地政府的批文和环境许可证,已经陷入停顿。重粮集团是由重庆市政府出资,在2008年整合全市370多家国有粮食企业组建的国有大型粮企。从2010年开始,重粮集团就开始在巴西大规模买地种植大豆。然而,到了2013年,重粮集团在巴西的大豆基地建设项目开始逐步放缓。重粮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在巴西西部某市,重粮集团2010年购买的160多万亩土地现在基本还是处于撂荒状态;而且,重粮集团2011年计划在此兴建的大豆压榨厂、大型仓储区,以及一条铁路,现在也还没有真正实施。一家国外投资机构2014年曾对重粮集团在巴西的大豆投资项目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该项目将会有多达2/3的工程受到长期延误,预计未来也很难完成。上述内部人士称,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重粮集团完成买地后,当地政府方面相继出台了多项限制土地买卖的法律法规,对国外企业在巴西投资建厂的环境评估也变得极为严厉,再加上当地政府在审批环节设置的重重障碍,重粮集团在巴西的大豆基地建设一直没能拿到相关批文和环境评估许可证,只能一拖再拖,到2014年已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根据公开的报道,除了在巴西的大规模投资计划,重粮集团2012年还在另一个大豆主产国——阿根廷购买了300万亩土地,着手兴建另一个大豆项目基地,投资额也颇为可观。不过,前述重粮集团内部人士表示,由于阿根廷的政局不大稳定,重粮集团在阿根廷的大豆基地项目也并未能按照计划有效推进,基本处于缓慢进展状态。重粮集团的困境源于策略不当。实际上,欧美粮食巨头企业控制南美大豆产业有一个共同点,即并不买地种豆,而是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向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农民采购大豆,在物流环节、购销环节上大做文章,获取巨额收益。这样企业不仅消除了海外买地带来的争议,也规避了种植大豆所带来的自然风险,同时也给当地农民留下了就业机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在重粮集团于巴西买地种豆之前,日本、韩国的企业也在南美建设大豆基地。与重粮集团的高调不同,日韩企业的整个实施行动都很低调,也基本不采取买地种豆的做法,而是通过与多个跨国公司相互参股的方式,以此降低海外投资的政治和社会风险。去年中粮成功控股荷兰尼德拉和来宝集团旗下来宝农业有限公司,便是采取了与日韩企业同样的策略,在回避政治和社会风险的同时,逐步渗透至大豆产业的重要环节。(RWX)返回目录
【学界观点: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经济过于低迷?】
近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会长樊纲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痛苦的调整期,经济过于低迷,表现就是通缩紧缩。这背后的原因,既包括政府在经济软着陆过程中引导问题逐渐解决,也因为政策方面的确出了一点问题。他认为中国经济比较低迷,有点过于低迷,它的表现就是通货紧缩。现在PPI已经有40个月为负的,按CPI算是1.3、1.4,美国、欧洲都是把2%当做目标的,我们只有1点几,严格来说也是通货紧缩了。经济低迷的基本原因是过去十年内中国出现两次经济过热,导致产能过剩叠加债务高企。近些年面临危机挑战以后,“中国没有采取硬着陆式的危机式的调整,我们喜欢软着陆。”在这一过程中,经济调整时期比较长,而政府喜欢掩着盖着,让问题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调整。过去十年,伴随着2004-2007年和2009-2010年两次经济过热,中国也出现了两次产能过剩而非一次,这次可能比上次调整的力度还要大一点。经济低迷的另一个原因是政府政策有问题:第一是2010年及时退出了刺激政策,又为了应对过热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但是忘了及时退出紧缩政策。那些政策一放放那儿四五年,经济回归正常或者进入调整了,这些政策没有及时退出,没有回归中性。第二就是应对风险不积极。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过去这几年压着大家一直觉得有风险的大事,地方融资平台的事,本来可以早点化解风险,因为融资平台的事主要是期限错配所表现出来的融资机制错配,地方融资平台建的都是基础设施。第三个因素就是政府不作为,这个大家都知道,不作为不仅是很多地方不给企业、企业家办事了,而是自己的事也不办了,自己的钱也花不出去。(R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给中国的O2O热泼一盆冷水很有必要】
在中国“互联网+”的推动下,O2O(Online to Offline,即从线上到线下)已成为风靡一时的潮流。但是,这个词被套用于形形色色的行业,正在使其变得无意义。咨询机构麦肯锡(MCKINSEY)日前表示,中国消费者认为,O2O最有用的方面是让他们能够到一家实体店提取或退回从网上购买的东西。还有一些人利用这个词来描述在线订购独立供应商的本地服务。而在世界其他地方,这被称为“按需”经济。O2O的支持者表示,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这种模式格外具有吸引力。如当地媒体津津乐道地吹嘘着月收入数倍于中值工资的美甲师,以及突然间变得炙手可热的导游。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互联网的一些旧类别正在坍塌,而人们尚不完全清楚将会涌现哪些持久的全新商业模式——更不必说哪一个会摘得桂冠了。O2O、互联网+、按需经济、全栈(FULL STACK)创业——这些半生不熟的行话被套用于新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定义上的模糊,同时也为大肆炒作留下了空间。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众多被推广的O2O服务中,最有效的一类似乎是把在线用户界面与互联网尚未深度接触的某项服务或产品联系在一起的服务。很显然,O2O成为中国互联网生态中的泡沫之一,对此政策推动、资金追逐的新的泡沫,浇一盆冷水是很有必要的。(A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双重因素导致国内天然气由“气荒”转为“荒
气”】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油价下跌的大背景下,我国长期以来面临的“气荒”近期正在向“荒气”转变。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为502亿立方米,同比仅增长4.8%,而国内天然气产量为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8%;天然气进口量160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6.5%。国内产量及进口量的增速已经超越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作为国内天然气市场主要供应商,中石油和中石化今年一季报显示,两家公司天然气产量均同比上涨,但增幅放缓。其中,中石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7.7%,中石化同比增长2.0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徐博曾表示,天然气供过于求的形势已经到来,业内认为可能会持续到2020年,而且过剩的量在300亿到400亿方左右。“前年天然气还存在短缺,可是没料到‘荒气’来得这么快。”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随着近几年全国雾霾治理压力不断加大,天然气的供给本有可能待续短缺,业内甚至预计在2017年以后俄罗斯天然气扩大对华供应量时“荒气”才会出现。即使面对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下降,专家普遍认为“荒气”还是来得早了些。值得注意的是,受低油价等因素影响,天然气的低价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有分析称,不少工业企业同时安装有两套设备,在目前LNG(液化天然气)价格比管道天然气价格更低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纷纷改用液化天然气甚至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等相对污染环境的燃料。(RW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多因素导致渤海海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有媒体调查发现,渤海的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近海海域水体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渤海环境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利用功能严重减退,近乎成为“死海”。目前,渤海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小型鱼类资源严重衰退,年产量仅为1000吨至3000吨,而历史最高为30000吨,相差10倍以上。龙口造纸厂临近海域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葫芦岛锌厂临近海域5万平方米的范围已没有水体生物,成了海底沙漠。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北省委副主委张妹芝表示,陆源污染是渤海水质不断恶化的主要因素。环渤海区域的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工业项目建设不断增加,渤海沿岸有57个排河口,渤海每年承受来自陆地的28亿吨污水和70万吨污染物,污染物占全国海域接纳污染物的50%,致使渤海海域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除了陆源污染,海上船舶污染风险逐年快速增大。去年河北辖区唐山港、秦皇岛港分列全国港口吞吐量的第四位、第九位,船舶进出港总量为25.3万艘,且大量工程船、砂石运输船、港作船等船舶往复航行,海上船舶污染风险逐年快速增大。法律缺失标准不一各自为政成是渤海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多位海洋、海事部门负责人表示,现行法律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渤海海洋环境保护的需求。《海洋环境保护法》没有对区域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提出针对性要求,标准要求偏低。渤海环境治理问题涉及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多个省市,以及环保、交通、海洋、渔政等多个部门,由于缺乏区域性、综合性的渤海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各省市、各部门缺乏整体统筹、有效配合,难以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RW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国企改革将采取淡马锡模式?】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国务院已最终批准一项雄心勃勃且被期待已久的蓝图:以新加坡方式改革中国国企以寻求目前急需的新增长。据报道,本次国企改革有望成为近十多年来规模最大的类似举措,一旦得以实施,新的淡马锡式公司就将为国企提供资金并迫使后者盈利。作为回报,国企将获得更大的业务决策权,其董事会也将能招聘和解聘经理人。但中央派出党务负责人的政策将保持不变。新的体制将旨在拉大政府和国企日常业务之间的距离,以使国资委不再直接干涉大多数国企经营活动。一名国企高管称,这些拟成立的新型公司是以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为蓝本的。在这种新的体系下,国企或将在业绩方面承受压力,但将对私人投资更具吸引力。“这将使国有资产管理发生重大转变,并为私人资本提供机会,”该高管说,“市场和国企的表现将决定资本的流向。”作为独立的智库,安邦咨询(ANBOUND)认为,以共同基金方式改造国企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是,对于国有企业从管企业转向管资产,通过设立共同基金方式,将国企转化为资本形式,通过资本投资来维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又能充分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在我们看来,一旦以共同基金改造国企方式顺利运行,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的很多体制梗阻会因此而化解,这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最大的意义所在(RW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关注智能化技术】
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牵引下,美国制造业呈现多路演进的新趋势。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国家级的制造业战略,不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工业互联网,而是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从支撑手段来讲,美国政府正在通过支持创新研发基础设施、建立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政企合作制定技术标准等多种方式为制造业注入强大的政府驱动力。作为创新大国和强国的美国,在系列AMP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通过构建国家级的创新网络、保证创新人才渠道以及提升商业环境等三方面的关键措施(PILLAR,直译为支柱),继续保持美国在全球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从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在《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报告中提出的革命性技术来看,美国没有把创新重心放到一些系统集成技术上,反而是把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共性技术——智能化技术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先进传感、控制和平台系统(ASCPM),还是可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制造(VIDM),其核心是研究基于大数据(机器智慧)的智能如何更高效、精准地驱动物理世界的制造,而先进材料制造(AMM)很可能将颠覆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在装备品、消费品领域既有的强大制造能力。这些将是美国下一代制造技术力图突破的核心。凭借这一系列革命性技术可以帮助美国继续掌控全球制造的命脉。(R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世界正在进入零工经济时代】
“零工经济”是过去30年发生在就业领域的转变的一部分,这一转变是科技和全球贸易带来的。通过将工作从西方外包到亚洲和非洲、以及改变多数人的工作条款,这种经济催生了很多赢家和输家。过去由公司承担的财务和合同风险,如今已经转嫁给了雇员。“终身制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更不用说其附带的‘铁饭碗’以及经济保障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决心要将全职员工转换为承包人、供应商及临时工的新型经济,”尼克•哈诺尔和戴维•罗尔夫写道,尽管美国就业数据尚未反映出这种转变。不过,如今这个没有保障且充满风险的就业世界,似乎也是很多人所青睐的。在欧洲和美国,自称享受工作的自我雇佣劳动者多于全职雇员。很多创业者,甚至那些经营小本生意的人(相当于自我雇佣),都喜欢这种自由、自力更生以及有朝一日可能发财的感觉。新型就业世界存在很多可能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计,到2025年,包括MONSTER.COM等招聘网站以及UBER等平台在内的“在线人才平台”,有望贡献2%的全球GDP,并创造相当于7200万份全职工作的就业机会。自2000年以来,英国增加了140万家“微型企业”,即雇员人数在0至9人之间的企业。美国就业者组织“自由职业者联盟”估计,如今有5300万美国人在从事某种形式的自由职业,其中包括2100万独立承包人。千禧一代中约82%的人认为,自由职业者的最好时代即将到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经济催生了很多输家:2009年至2014年,英国自我雇佣者的平均收入下滑了22%,尽管在此期间增加的110万个就业岗位中,自我雇佣工作占了73.2万个。新型就业合同只让少数人尝到了甜头,而其他人则成为输家。(RWX)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