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6:5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支持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支持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金融支持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

金融支持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

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了未来“一带一路”要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要求和目标。四年来,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充分发挥区位、产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在支持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中主动作为,不断促进资金融通,服务实体经济增长,推动国家战略在陕西的落地实施。未来金融业还将本着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本着支持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的目标,以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着力点,助力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助力陕西实现追赶超越。

一、陕西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总书记指出,古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2100多年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了一条横贯亚欧、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与繁荣。2013年,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将陕西推向向西开放更加前沿的位置。2015年,总书记来陕视察工作时指出:陕西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陕西发展得怎么样,不仅关乎三秦大地父老乡亲福祉,而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一带一路”战略、对西北地区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四年来,陕西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一是积极促进设施联通。开行西安至阿拉木图中亚班列,西安至华沙、汉堡、莫斯科、布达佩斯四条中欧班列,连接中亚、辐射欧洲。阿姆斯特丹直飞西安的国内首条“陆空联运”跨境电商货运直飞航线开通,西安至阿姆斯特丹(长安号)国际货运航班开航,成为联通亚欧大陆的空中走廊。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并实现常态化运营,“陆、空、数字”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二是积极促进民心相通。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西洽会、“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一带一路”海关高层论坛、丝路沿线国家旅游部长会议、上合组织经贸部长会议等一系列国际盛会相继在西安成功召开,举办西安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西安逐步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三是积极促进产能合作。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中哈人民苹果友谊园、中意航空谷、中吉空港经济产业园、中韩合作产业园相继建?O;技术、人才和装备积极“走出去”,开展交流合作和在外投资建厂;启动中亚、非洲3个“陕西产业园区”建设。四是积极促进对外开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广泛开展经贸往来合作,不断提高经济的外向型程度。2016年,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为34.7亿美元,占同期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11.6%。2012-2016年,陕西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7734.51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15.9%,高于全国15.1个百分点,总量在全国排名升至第18位,增速居全国第2。

二、金融支持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实践

资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2013年以来,陕西金融业积极立足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注重支持产能合作、创新投融资方式、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不断探索金融支持陕西丝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注重支持产能合作

加强产能合作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2015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结合陕西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陕西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能源金融贸易中心、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外向型企业“走出去”、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等六大项目和领域的支持力度。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与陕西省政府签订《全面推进陕西“一带一路”建设框架性合作协议》,三年内为陕西省提供1500亿元融资支持,推动陕西“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光大银行西安分行发起成立光大信托?陆港集团产业发展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30亿元,专项用于“一带一路”西安港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建设;累计通过高信用资质机构直接融资对接理财业务,向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提供35亿元的融资支持。

(二)注重创新投融资方式

“一带一路”建设资金需求量大,需求方式多元化。为满足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需要,在陕金融机构努力通过搭建融资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境外发债等方式,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国开行陕西省分行与陕西省商务厅签署《海外投资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了“政府、银行、企业、保险”四位一体的“抱团出海”融资工作机制。星展银行西安分行、中信银行西安分行支持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西咸新区发行共计6.2亿美元的境外企业债券。2017年,秦农银行与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牵头陕西省内35家农村商业银行及丝绸之路沿线10个省、市、自治区的18家农商银行成立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并成功发行“丝路联盟―联合投资计划”项目(第一期),认购金额共10亿元,用于支持丝路经济带建设。

(三)注重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2017年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为陕西扩大开放和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又一重要抓手。为充分发挥金融改革创新在推动陕西自贸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组织成立了金融支持陕西自贸区建设工作组,推动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研究及实施,并结合陕西自贸区战略定位和特色优势,在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推动陕西建设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等方面积极探索,着力推动金融制度创新、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外汇管理创新,促进提升金融服务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推动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金融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与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相适应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

(四)注重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随着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经贸往来的不断增多,企业对大额资金购付汇、规避汇率风险、提升外汇资金运作效益等现实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积极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加强与政府、银行的沟通协调,提出了“跨国资金集中管理,按需分期支付,远期汇率锁定,调换投资币种”的一揽子方案,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向企业宣传全口径跨境融资政策,扩大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范围,为企业运用境内外两种资源提供便利,有效节省企业的财务费用。截至2016年末,陕西共有5家跨国公司纳入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先后为多家中资企业办理外债登记,共引进3亿多美元。

(五)注重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

自2011年8月陕西省跨境人民币业务启动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积极搭建境内外企业对接平台,协调金融机构、税务、海关、质检等部门多方联动,共同推动全省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截至2017年6月末,陕西省累计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911.99亿元,涉及国内2475余家企业,境外1439家参加行,辐射境外10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覆盖“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689.3亿元。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还积极打造“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在线提供人民币跨境结算、报关报检、信用担保、贸易融资等十项“一站式服务”,以中、英、日、俄、韩五种语言对外展示,百余家企业陆续入驻,上千件商品展示交易,为陕西小微企业和农户特色产品走向全球市场搭建“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

三、金融持续助力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路径

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未来,陕西金融业将继续本着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本着支持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的目标,以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着力点,通过加强金融合作交流、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强西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加强金融开放创新等措施,助力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助力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

(一)加强金融合作交流

陕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合作的不断深化,要求金融业树立合作发展理念,加强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金融沟通和合作交流,运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通过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西洽会、“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等多种平台,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政策沟通和金融合作交流。积极吸引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在陕设立分支机构,并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加强海外布局,参与国际金融合作项目,服务省内企业走出去。积极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银行建立和扩大代理行关系,以互惠的方式提供跨境资金转账、资金管理、支票结算、贷款和转贷款、信用证等服务。

(二)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

随着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不断增多,需求方式更加多元,要求??建和完善市场化的、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要积极运用开发性金融,支持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中的基础设施资金需求和重大产能合作项目建设。要积极运用银团贷款的模式,发挥金融机构合力,更好地满足大型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融资需求。要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引导金融机构调剂资金供求;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融资,发挥多层次股权市场的融资功能,增强丝路经济带建设主体的资本实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人民币或外币债券,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资金需求。

(三)加强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区域性金融中心。在“一带一路”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结合陕西战略定位、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以科技金融、文化金融、能源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为重点金融业态,推动“一带一路”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一是加快发展科技金融。陕西是科技资源大省,西安被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西安高新区又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化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乘数效应。因此,要加快科技金融创新步伐,针对科技型企业资产轻型化等特点,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构建服务科技企业成长周期的投融资体系。二是加快发展文化金融。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在支持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金融业要深度挖掘西安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金融改革创新,推动文化融资担保、文化融资租赁、文化投资基金、文化信托、文化保险等业态创新,积极践行“文化强省”战略。三是加快发展能源金融。陕西是煤炭等能源资源富集地,具有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的产业优势。相应地,需要构建能源金融体系,加强能源金融市场建设,创新能源金融产品,发展能源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促进能源金融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在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绿色信贷机制,支持和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五是加快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共享与包容,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弱势群体和贫困人群。

(四)加强金融开放创新

随着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加快和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推进,金融业必须树立不断开放创新的意识,积极对接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紧密结合中国(陕西)自贸区定位,贯彻落实《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对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部署要求,推动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构建与自贸区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金融支持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模式。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外汇管理改革措施,优化外汇管理流程,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推动金融机构对接“走出去”企业资金需求。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跨境交易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拓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深化跨国企业集团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努力促进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资金融通和货币流通。

参考文献

[1]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新华网,2017-5-14。

[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华网,2015-3-28。

[3]周小川.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体系[J].中国金融,2017,(9):6-8。

[4]白鹤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J].中国金融,2017,(9):51-53。

[5]白鹤祥.积极发挥金融支撑作用 大力支持陕西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N],各界导报,2017-08-17(3)。

第二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提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对于...第一)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议,带来西部宁夏、陕西甘肃、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会

第二)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提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对于处在西部地区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看,代表团和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多被采纳,未来将建设西安至兰州、西安至成都、成都至贵阳等一批客运专线,兰新第二双线、成兰铁路、成昆铁路扩能等区际干线,蒙西至华中地区等煤运通道,拉萨至日喀则、格尔木至敦煌等西部干线。在区际干线方面将建成兰新第二双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设郑州至重庆、银川至西安等快速铁路,规划建设成都至康定、拉萨至林芝、格尔木至库尔勒、敦煌至格尔木等。

第三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影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学习报告

报告题目: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其意义 英语课班号: 英语B8班 学院名称: _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及学号: 许云飞(2003170022)、崔博(2003170030)导师姓名: 邹世享 _ 完成时间: 2017.10.10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及产生过程

1、建设背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于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构想或理念,由国家最高领导人公开向世界宣布,使这一概念具有了新的重要内涵。因此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不仅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拓展了新思路,更为未来我国西部边疆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国际合作等众多领域的发展拓展了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区域发展理念。

横看整个经济带,它具有明显的区段特征:“一头连着繁荣的亚太经济圈,另一头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是在中国—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如图一标识部分。

图一:丝绸之路经济带

2、产生过程

(1)、外交方面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涉及中国、俄罗斯、中亚五国、伊朗、土耳其以及欧盟等国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终点欧洲,为了缓解欧债危机后各国经济持续低迷的发展现状,通过外交合作,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符合欧洲各国的发展意愿。

如表1:历史上其他大国提出的丝绸战略。所以对我国而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为推进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条件,还有助于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维护西北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2)、政治方面 我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国家内政原则,与相关国家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建立起普遍的政治互信。经济带沿线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强调在“团结互信”的政治基础上,通过双边、多边协调合作,逐步消除贫困与落后。此外,地缘政治多元化使中亚国家在建立跨欧亚安全体系方面和稳定国际政治局势和地区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经济方面 改革开放战略虽然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区域发展失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一方面要加快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发挥西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空间战略意义,特别是在能源合作上的地缘优

势,把西部地区的开发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区域要素互补,建立跨国的经济合作,在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表2

表2: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地理经济特征

可以看出涉及的面广泛、人口众多和影响大。从经贸合作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经济仍需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这使得对进口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依赖程度不断增强,这与中亚国家推行经济能源出口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互补。另一方面,由于中亚国家不仅在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通信领域方面,而且在以能源产业作为支柱型产业的优化升级方面,都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4)、文化方面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的中亚国家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因此只有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沿线各国各族民众之间的人员往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包容互鉴,促进各国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地区稳定,才能为各民族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所秉持的包容互鉴的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各地区各民族友好相处,长远发展,还有助于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个国家坚持走自己道路,促进各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取得的成果

1、基础建设方面

近年来,新疆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优先领域,重点打造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立体交通枢纽,建设环塔里木盆地和环准噶尔盆地的综合交通环线,完善二级枢纽节点,全面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中、南3条综合运输通道。

(1)、铁路方面 建成了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北屯至阿勒泰铁路、乌鲁木齐新客站等项目。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开始全线铺轨,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四号线全面开工建设。截至2016年年底,新疆铁路运营里程达586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17公里。

(2)、公路方面 截至2016年年底,新疆公路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95公里。目前,新疆与周边8个接壤国家中的5个国家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1条,居全国首位;2016年完成国际道路运输客运量63.8万人次、货运量319.32万吨。

(3)、民航方面 建成并投入使用机场18个,覆盖全疆所有地州市,另外还有6个支线机场正在改扩建和建设之中。截至目前,全疆已开通国内航线197条、国际航线41条,乌鲁木齐与21个国家、33个国际城市、68个国内城市通航。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已成为我国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航空枢纽中心。

(4)、医疗建设方面 目前,新疆正积极打造以乌鲁木齐为主的国际医疗服务中心,总投资约300亿元的新疆国际健康产业园在乌鲁木齐开工建设;同时,新疆大力开展跨境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平台已接入乌鲁木齐三甲医院11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等国大型医院24家,初步形成跨境“云医院”集群。

2、经济方面

(1)、政策、机制对接迅速 商务部已与欧亚地区8国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部门间合作文件,与欧亚经济委员会签署《启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伙伴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与俄远东发展部牵头成立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俄远东地区地方合作理事会。

(2)、自贸区建设和贸易便利化取得突破 商务部与格鲁吉亚完成自贸区协定谈判可行性研究,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推动上合组织建立了贸易便利化工作机制,启动了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进程;与欧亚经济联盟启动了经贸伙伴合作协定谈判,并确定建立自贸区的长远目标。

(3)大项目进展顺利 一批有影响的道路、跨境物流运输、能源基础设施、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等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项目相继竣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局之年的重要早期收获。如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环湖公路连接线修复和达特卡-克明输变电项目、塔吉克斯坦艾尼—彭基肯特高速公路项目竣工等。(4)、资金融通进展明显 中方与欧亚7国签署了总额2107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尤其是2015年10月以来,人民银行与俄央行两次动用本币互换资金累计100亿卢布,主要用于双边贸易结算。此外,欧亚7国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国。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中哈产能合作基金的组建,大大丰富了中方对该地区的投资平台。

(5)、重要展会活动亮点纷呈 中方首次作为主宾国,参加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第六届俄国际创新工业展,组织了10大重点行业的130多家龙头企业和7个省份参展,集中展示我国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组织70多家大企业和金融机构参加首届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成为出席论坛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外国参会国。

3、旅游与文化交流方面

(1)、旅游方面 新疆正式推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廊道”世界遗产跨境自驾游、环阿尔泰山跨境自驾游、中国—塔吉克斯坦走廊帕米尔高原跨境自驾游3条国际跨境旅游新线路,提升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旅游合作交流的层次和水平。

(2)、人文交流方面 “2017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埃及行·新疆篇”亚历山大站开幕于新疆盛大举办。新疆艺术剧院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多样的文化交流,向亚历山大乃至整个埃及的各界朋友立体展示了中国新疆的独特魅力,增进了埃及人民对中国和中国新疆的了解。随后,新疆分别在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和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海外文化中心—新疆文化展示周”,并2017年举办“中俄纪录片展”和“新疆首届丝路国际马戏嘉年华”等大型活动。

4、科技创新与高校交流方面

(1)、科技创新方面 正式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吸引了大批企业落地试验区。如塔吉克斯坦“中塔农业科技园”取得良好进展。截至去年年底,新疆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3个、高新技术工业园区18个、高新技术企业465家。

(2)、高校交流方面 新疆全方位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中亚国家大学校长论坛”,继续实施新疆籍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政策,积极促进与周边国家学生的交流交换、学历学位的互认和教师的互派,超过2万名留学生在新疆高校就读。

三、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理论观点分析及其意义

1.丝绸之路与我国经济理论建设的结合与分析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开辟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新道路。坚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必须认识到新的形势对我们的改革开放提出的新挑战,我们的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参与国际金融的发展、资本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合作和竞争等各个方面都必须不断挺高水平和能力,才能使我们更好地适应各种挑战,更好地 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所以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极大丰富了经济理论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与时俱进。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我们了解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应该坚持深化对外改革开发,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应该抓住机遇与挑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发战略,完善互惠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

体系。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养带动区域发展的开发高地。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发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国目前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互惠共赢的开放战略。所以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必将取得伟大的成就和胜利。

(2)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基本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中,中国提出:○1构建互利共赢、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3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4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就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它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中国和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建设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构建陆上经济合作走廊和还是经济合作走廊,从而实现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使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将获得更有利的外部条件。

2.丝绸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分析

(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丝绸之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丝绸之路”建设战略给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规划了美好蓝图,为亚欧区域合作注入了新活力,为世界发展繁荣提供了新路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准确把握“一带一路”战略的本质,形成正

确的认识,才能突破旧思想,形成新的飞跃,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派生。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正确而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丝绸之路”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3.丝绸之路与我国文化理论的结合及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但是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所以我们必须要正确对待并保持有文化自信。习总书记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更是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规律额的不懈探索和丰富。关于其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如下:

(1)、佛教的传入:沿丝绸之路散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窟佛洞,这些石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可以说佛教是丝绸之路带给中国文最重要的礼物,而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层面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佛教、儒教、道教成为几千年来对中国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的思想流派。

(2)、儒家思想对世界的贡献:中国本土文化思想、儒家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传播。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齐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不靠政府政治背景,仍能远播海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儒学作为中国文化及东方文化的代表,其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的精粹之处,值得我们吸取和发扬光大。

4.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而提出的亚欧大陆带状经济合作构想,对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保障中国战略安全、推动中国经济重心西移、优化中国城市和人口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1)、有助于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

中,相关国家通过消除贸易壁垒,有助于扩大进出口规模,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并且可以增强区域大国的国际竞争力。

(2)、有助于形成世界新兴增长区域,摆脱世界经济低迷状态近年来,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急需通过建设新兴增长区域带动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中西部地区及泛中亚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世界新兴增长区域,有助于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增长。

(3)、有助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拓展中国战略空间西部地区是关系中国战略安全的重要区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对于维护国防安全、拓展中国战略纵深、稳定能源供应、保障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4)、有助于培育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经济重心西移西北五省区作为古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主体,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有助于全面提升西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

(5)、有助于提高西部城镇化水平,优化中国城市和人口布局。大城市和城市群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促进大城市和城市群发育,提升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这对优化中国城市和人口的区域空间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的背景

从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贸及社会文化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1992年中亚国家独立时,中国和中亚5国的双边贸易额只有4.6亿美元,2001年增长到55亿美元。在上海合作组织合作框架的拉动下,2012年中国与中亚的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459.4亿美元。目前,中国是中亚5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亚油气资源最大的购买国。在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区域合作机制的成功推动下,中国和中亚国家已经建立了定期的反恐联合军事演习制度、定期的国防部长磋商和会晤制度、定期的国家安全事务高层官员对话制度。上合组织的首脑会晤机制,更是为各国间高层协调和促进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四国的政治、外交与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性平台。在这种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3日-14日访问中亚四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2013年峰会,并于9月7日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所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就洲际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提出具体的构想。[1]此后,习近平2014年11月4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习近平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建立中国与中亚国家“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事实上,早在1997年4月,国际道路联盟就提出复兴丝绸之路的倡议。古丝绸之路起源于中国,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并可直达古罗马,总长达7000多公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连着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中间串着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边通往欧洲发达经济体。[2]习总书记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帮助有关沿线国家开展本国

和区域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共同推进前期预研,提出一批能够照顾双边、多边利益的项目清单。要高度重视和建设一批有利于沿线国家民生改善的项目。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旅游、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带一路”倡议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

二、基础设施的含义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对新建、扩建项目,特别是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更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以便项目建成后尽快发挥效益。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一)、宏观角度: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了应对空前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建项目,不仅提高了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还为后期美国经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为了应对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国内诸多因素造成的经济下滑的巨大风险,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四万亿”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其中近一半资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加快摆脱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还可以扩大内需,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配合中央政府的计划,全国各省市政府纷纷以基础建设项目为重点,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全社会总投资将超过16万亿元。

(二)、微观角度:

1、丝绸之路经济带财经智库国际研讨会

5月23日下午,由中国经济日报社与欧亚经济学者俱乐部、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财经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独立宫举办。据悉,5月23日,由中国经济日报社与欧亚经济学者俱乐部、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财经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独立宫举办。研讨会是第七届阿斯塔纳经济论坛的重要分论坛之一,以“携手、共赢、创新、繁荣”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土耳其、阿塞拜疆等有关国家智库负责人、政府官员、经济学者、金融家、企业家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负责人等近150名嘉宾参加。

中国经济网5月26日讯(记者 彭金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5月23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财经智库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实现互联互通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关键,应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先行。

赵晋平说,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大通道建设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和瓶颈:

一是欧亚结合部地区总体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2012年,中亚五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普及率仅为3.1户/百人,不到中国的1/4;电话普及率为12.3户/百人,约为我国的3/5。

二是运输干线存在较多壁垒和障碍。新欧亚大陆桥途经多个国家,影响因素较多:中亚国家仍采用宽轨铁路,与欧洲和中国采用的铁轨标准不同,货物运输须经换轨操作;各国均设有关卡,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没有统一,通关手续复杂;各段运输线经营主体不同,缺乏有效协调机制。

三是欧亚铁路大通道往返货物流量差异大,运输成本偏高。目前开通的新亚欧大陆桥和渝新欧铁路运输线均存在回程空载问题。一方面和中途环节的换装能力、运输能力不足有关,导致过境集装箱严重积压和大批车辆被占用;另一方面,运输线收费较高、沿线服务配套能力差,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线竞争力差距悬殊,导致远端揽货能力不足;另外,运输组装形式不同也是造成运力浪费较为严重的原因。

赵晋平建议,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国应从三方面着手(如果实施重要性体现在哪):

第一,加强和提升中国国内沿线地区资源要素整合运营能力。中国应以东西桥头堡为支点,以陇海、兰新等铁路为骨架,加强疏运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国内大陆桥沿线陆海港口海关、质检、税务、工商等多部门合作机制,施行单一窗口管理;加强国内各海关合作,实现海关联动,确保国内货物出口“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鼓励我国大陆桥物流运输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专业化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综合信息中心和运营管理平台,规范运输秩序,提升物流科学调度能力。

第二,设立新疆(乌鲁木齐)亚欧合作试验区,为经济带提供国际贸易投资合作新平台。设立以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为依托的新疆亚欧经济合作试验区,有利于利用新疆作为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之间重要陆地门户、中国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前沿,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往来的集散中心等特殊地缘优势,为西部边疆省份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亚欧国际大通道重要枢纽,深化中国—中亚经济合作,建设面向中、西、南亚和欧洲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创造条件。

第三,加快连云港开放型经济体制创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东向出海口。设立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可通过特殊经济区域开放模式创新,打造国际水准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合作平台、聚集各种发展要素和资源。

2、中央及APEC会议

中国计划设立千亿元的基金为“新丝绸之路”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 受益概念股...据彭博报道,基金规模料达163亿美元(约1002亿人民币),主要为“新丝绸之路”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该基金将由政策性银行例如国开行进行管理。

报道引述一位参与起草的政府官员称,基金的资金将用于新建和扩建中国部分省份的铁路、公路以及管道,以此推动陆路和水路的贸易往来。该官员称,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鼓励银行为丝绸之路的基建提供融资,鼓励中国企业参与投资和竞标。

所谓的新丝绸之路计划由“一带一路”组成,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设想由习近平主席在去年提出,并且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业内人士称,APEC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系统阐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规划,并于近日召开最高级别经济工作小组会议,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申银万国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提到,“一带一路”随着本届APEC会议召开水到渠成,有望成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其投资重点区域集中在六省六港:新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连云港、宁波港、泉州、厦门、广州、北部湾。交通运输、建筑建材、能源建设、商旅文化、比较优势制造业等方面的五大行业将受益。

3、“马歇尔计划”有借鉴意义

“马歇尔计划”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它始于二战后的1948年4月,旨在帮助欧洲国家战后重建。在该计划实施的四个财政,美国向西欧国家提供从食品、设备、原材料等各类实物到工程、技术、赠款、贷款等多种形式的援助,价值约合130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帮助极大,到1952年该计划资助结束以前,所有受助国的经济水平都超过了二战以前。该计划同时增加了美国出口,帮助美国战后消化过剩产能,为美国经济开拓了新的巨大市场,还使美元成为西欧各国通用的结算货币,为美元成为全球性货币奠定了基础。该计划创造需求的模式启动了全球黄金增长时代,美国股市迎来了近20年的大牛市。

申银万国证券报告认为,借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与西欧国家双赢的先例,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将提升境外直接投资,开辟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消化过剩产能,破除贸易壁垒,最终确立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全球贸易及货币体系。

(1)“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有现实需求(重要性)

目前中国内需不足、产能和外汇资产过剩,基础设施及部分产业有优势,而新兴市场国家(EME)和欠发达国家(LDC)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欠缺,发达国家由于自身陷入主权债务的泥潭无法拉动全球增长。兴业证券(兴业)报告认为,中国利用外汇储备拉动全球增长,同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这是一石二鸟的战略。

政策方面,“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将推动中国政府的“走出去”战略。去年十八大指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走出去”已经升级为国家战略。

十八大四中全会指出,未来要促进共同富裕。因而如果将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GNI(国民总收入)比GDP更重要,也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海通证券认为,在GNI作为核心目标的背景下,“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意味着未来大举投资亚非拉等地的基础设施,这将支持中国相对先进的过剩产能走出去,实际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最佳选择之一。

(2)“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初露端倪

兴业报告认为,福塔莱萨金砖货币体系和金砖开发银行标志着“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动。今年10月24日,中国带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该行成为中国向全亚洲进行资本输出的战略性平台。建立该行便是中国效法美国马歇尔计划资本输出的行动。人民币国际化将释放外汇储备,成为中国实行资本输出战略的重要保障。“一带一路”则是中国资本输出计划的战略载体。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不但让中国过剩的产能“走出去”,还将输出装备、技术、管理与标准,并通过与中亚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增强能源与地缘安全。而“一带一路”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步面向东盟,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连起来,加强互联互通,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

以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图表来自中国经济网。

5、“一带一路”规划箭在弦上

今年10月下旬召开的APEC财长会议上,APEC国家财长建议,应进一步通过PPP等融资方式吸引长期融资和撬动民间资本,解决目前亚太地区面临的巨大的基础设施融资缺口。

申万报告注意到,本月5-8日的APEC会议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上的主要经济体,除了俄罗斯、印尼、泰国等成员国之外,孟加拉国、老挝、蒙古国、缅甸、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巴基斯坦七国以及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上海合作组织都将应邀与会。申万认为,中国与中亚、西亚、西欧的互通互联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东盟等地区的互通互联即是“海上丝绸之路”。预计本月APEC会议将使“一带一路”水到渠成,详细规划即将出台。

6、六省六港成为“一带一路”突破口 五大行业受益

去年12月,中国发改委和外交部联合召开“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初步确定了“一带一路”的参与主体和区域范围。“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横贯东亚,包括西北五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与西南四省(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将对接东南亚临海港口,可能涵盖的范围有三个主港(泉州、广州、宁波)和其他支线港喂给港,及东部六省(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广西、海南)。

申万认为,“一带一路”的投资重点区域集中在六省六港:新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连云港、宁波港、泉州、厦门、广州、北部湾。其中: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渝新欧铁路线”的重叠省份,即将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规划出台赋予新疆直接的政策红利;新疆也是兴业首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受益省份之一,兴业认为该经济带地域另一最大受益省份是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

江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重叠省份,今年9月的上合组织会议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将为开辟从连云港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亚欧交通运输大通道创造条件;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与“平潭自贸区”的重叠省份,将打造海上西线、海上南线、海上北线、陆上四条合作走廊,是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福建也是兴业首推的海上丝绸之路受益省份之一;

广西是“一带一路”的重叠省份,港口是重要机会,北部湾是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公路桥梁是发展重点,3大铁路项目被列入《中越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广西也是兴业首推的海上丝绸之路受益省份之一。

根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申万预计,受益产业将集中在:交通运输(港口机场、贸易物流)、建筑建材(铁路、公路、基建)、能源建设、商旅文化、比较优势制造业等方面。

7、海外基建概念股起舞 据悉,今日开幕的2014年APEC会议将把“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作为三大重点议题之一,“一带一路”规划也有望近期出台。市场普遍预计,在上述顶层战略目标下,中国公司的海外基建业务将首先获益,这与当年的“马歇尔计划”相似。

三、中亚国家的基础设施现状及比较分析

中亚国家与中国经济上的联系密切。21世纪以来,中国和中亚五国双边贸易总额呈现高速增长趋势。2002年~2012年,中国和中亚五国双边贸易总额年均增速达36.4%,显著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速,个别年份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增速甚至超过800%。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基础设施投资调整,中国和中亚五国双边贸易规模增速有所放缓。2013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对中亚五国双边贸易总额为371.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仍呈进一步放缓态势。在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有着上千公里的相邻边境线,且在中亚五国中经济总量最大,工业化水平较高,一直是中国在中亚五国中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本世纪初中哈贸易占中国和中亚五国贸易的比重一度接近90%。中亚五国由于工业化程度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对中国出口商品以自身资源禀赋具有优势的能源矿产类初级产品为主。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规模总额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然而目前来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规模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中亚五国普遍国内市场规模较小,制造业配套能力较弱,且法律环境较差,但能矿资源丰富,因此流入中亚五国的外资多属于“资源寻求型”。总体而言,中亚国家的投资环境较差,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中亚各国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各国境内基本没有高速公路,部分国家和地区存在严重电力短缺。

李克强从12月14日开始对哈萨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并于15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此次李克强出访中亚则是一系列核心外交政策出台后中国高层的首次出访。11月底,中国宣布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进入“一带一路”的全面实施阶段。出席第十三次会议的还有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理奥托尔巴耶夫、塔吉克斯坦总理拉苏尔佐达、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阿兹莫夫、上合组织秘书长梅津采夫、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主任张新枫。对中方而言,李克强总理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主要是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海合作组织实现对接,既让上合组织获得了发展的新动力,又开启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安全建设进程。而上合组织成员也明确对这样的提议表示了支持。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表示,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可以把这个项目与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其它项目同步进行。

《欧亚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蓝皮书2014-2015》该书是中国国内首部由智库主编的“丝绸之路经济蓝皮书”研究蓝皮书,汇集了丝路延线12个国家主要智库对丝路的理解与初步研究结果。该书还收录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的题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愿景与路径》的智库研究报告,这也

是中国第一份丝绸之路经济带智库研究报告。报告中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提出一个时间跨度为35年的三步走战略,在2049年初步建成。从现在起到2016年为战略动员阶段,主要分为国内动员和国际动员。在2016年到2021年为战略规划期。在战略动员的基础上,由主要大国牵头成立协调小组,开始厘清已有的合作机制中的各种标准,推动各领域标准的统一与施行范围的拓展。来自中国、俄罗斯、中亚五国、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美国等12个国家的40多名智库学者在《欧亚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蓝皮书2014-2015》一书中展开了深刻论述。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确保其未来的可行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在政策制定及政策执行上具有独创性,如增进相关国家的合作和友好往来;推动区域协调包括商品交易、税收等更具体系的法律法规;提高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达到更好的交通联结;促进货币流通,在金融领域达成更多合作等。巴基斯坦愿与中国携手全方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杨建副司长在“2014复旦发展论坛共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前景”中聚焦“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互利共赢”的主题。她指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符合促进地区稳定和繁荣的需要。中国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程中应当发挥引领作用,不仅要有可持续发展观,还要有生态文明观,更要有正确义利观。她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并不局限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而是涵盖所有有着友好合作、互利共赢意愿的国家,并从外交的角度说明了做好“民心相通”的重要性。甘肃省社科院院长杨福生在2013年所著《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中介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主要国家的概况,主要针对中亚等国的基础设施状况进行分析。该书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巨大回馈”。编者认为,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经贸、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将不断拓展,经济合作的内容将更加丰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已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共识。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与中亚各国之间建成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网络,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合作,推进降低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成本的物流、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带动自贸区建立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基础和组织机制不断完善。就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该书建议可从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以及加强民心相通等方面入手,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只有通过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才能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他评价道,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极大地拓展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不仅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同时也会促进两条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他说,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从国家层面说,需加大扶持沿丝绸之路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明确各个省区特定任务,同时各省区要着力研究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力群认为,中亚五国作为中国抗衡美日海上包围的手段,需要首先在经济上与中国达成互利互通,并提升上合组织的经济

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头连着繁荣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这里虽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古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自然风光和多民族文化构成的宝贵的旅游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落差巨大,在中国—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价值洼地”。由于经济落后和历史的原因,中亚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运输效率低下,这不仅严重阻碍了中亚各国充分利用丰富经济资源谋求发展的道路,而且还给外部世界同中亚的经济合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王海运认为丝绸之路是一个以广义上的"路”为重点的合作构想。“路”是关键词。这里所说的“路”不是普通的道路,而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与发展,是利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油气管道以及航空、互联网、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的多维、多向的道路、信息、能源互联互通网络,其覆盖区域也更加广阔。用习主席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交通便利化”,“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其目标应当包括:极大地提高物流速度,扩展物流空间,降低物流成本,密切相互经贸关系;实现亚欧大陆两端国家从太平洋到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直接联通,为亚欧大陆腹地国家东出太平洋、南下印度洋、西达大西洋提供便利。这是一个覆盖古“丝绸之路”沿途主要地区的合作构想。古“丝绸之路”有多条路线,主要覆盖亚欧大陆中部地区。从现实可能及中国战略需要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重点也应是亚欧大陆中部地区,即大中亚地区、中国西部大周边地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所在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具有排他性,欢迎区域外国家提供支持、参与共建;但是吸收哪些区域外国家参与,必须以沿途国家的需求作为基本考量,而不能盲目吸收区域外国家参与,更不能允许某些区域外大国以参与为名进行搅局。当然,从长远发展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必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向亚欧大陆更广阔的空间扩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建民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两端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活跃的两个主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凹陷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落差巨大,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但此地有横跨欧亚和与中国接壤的地理优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该地区国家民众的普遍诉求。“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在空间上形成串联中外的轴线,成为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互惠互利、交流合作的纽带。从长期发展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进一步推动亚欧大陆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变整个亚欧大陆的经济版图。这一战略实施的终极结果将会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而构建国际政治、文化新秩序。

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开展合作顾虑很多,落实多边项目受到资金的制约,需要探索一种各方都能受益的合作方式。与欧盟的“竞争导向的一体化”安排不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更注重依靠区域主体自身的文明特点、发展特征、资源与制度禀赋的优势来形成发展的合力,实践一种“合作导向的一体化”,而不仅仅是通过一套无差异或标准化的市场准人、税制、劳动力与货币规则来挖掘各自的竞争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

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和有效途径,提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合作与交流,把地缘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的成果。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当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作出更多的贡献,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在扩大本国经济发展空间的同时,实现与地区国家,包括区内其他大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接,进而打造一个幅员辽阔的欧亚经济合作带,使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与中亚国家间建成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网络,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合作,这是促进和帮助区域内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实现大区域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广阔,包括众多国家和地区,但由于中亚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第一站,对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效应,理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和核心地带。中国与中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主攻方向包括:打造中亚国际能源合作示范区。利用好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领域的互补优势和国家关系优势,抓住中亚国家期望同中国扩大能源合作的机遇,以积极进取、务实灵活的姿态参与中亚地区的双边能源合作及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多边能源合作,努力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加快提升石油战略储备水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框架内,中国与中亚国家继续拓展区域内公路、铁路、电力、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合作。双方可制定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清单和投资指南,弓I导企业向重点领域和优先领域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孙壮志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直观的体现应该是交通、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是其他合作的基础与前提。亚欧大陆幅员辽阔,国家众多,地理条件复杂。苏联时期,经西伯利亚建设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第一条亚欧大陆桥,但这条线路距离过长,太平洋的出发点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是冬季封冻的港口,经济价值十分有限。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亚国家的独立,开始积极推动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建设。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概念上更广,不仅包括铁路,还有公路、航空、通讯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以及海关、过境、货运等方面的合作。这条线路路途更近,可以大大节省运输的时间,重建“丝绸之路”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成为不少中亚国家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

由于中亚国家经济的恢复比较缓慢,基础设施陈旧,过境能力有限,加上周边安全形势恶化,中亚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很不顺畅,区域内的交通合作陷入困境。西方国家更关心中亚的能源开发和“民主”进程,俄罗斯则更注重建立自己主导的、具有排他性质的多边机制,巩固自己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存在,双方都对中亚的基础设施缺少投资的热情,美国、欧洲的交通计划还带有防范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目的。另外,出于安全上的顾虑,中亚国家无法接受建设标准轨距的铁路,也影响了运输和通关的便利。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更多还是停留在构想和计划当中,无法真正实施,只是国际运输当中一个不被看好的选项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有助于破解上述难题,推动一些跨国项目的落实,赋予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全新的生命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李新

“丝绸之路经济带”立足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开放,“海上丝绸之路”立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一步向亚太开放。“一带一路”构成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新格局和周边外交战略新框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发生实质性变化。从开放的内涵来看,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二者更好结合,以开放促改革;从开放的广度上来讲,为发展中国西部地区,实施向西开放的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从开放的深度上来讲,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一带一路”首先是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由铁路、公路、航空、海上运输、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讯网络组成的综合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中国的“一带一路”与美、欧、俄主导的“新丝绸之路”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和包容性。实现“一带一路”与俄罗斯的“跨欧亚发展带”有效对接,可以促进欧亚经济一体化,共同建设欧亚大市场,共同引领来自亚太和欧洲的国家参与欧亚大陆桥经济整合的新格局,从而对当前世界经济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促进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形成。

杨成(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罗斯研究》副主编)[4] [4]该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上海合作组织的中长期前景》(项目批准号:11JJDGJW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倡议。随后,习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元首峰会上再次阐述了这个思想。中国与欧亚地区国家的共有历史记忆在这一时刻被重新激活,一种基于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理念而构建的新的合作机遇开始浮现。

问题在于,这项重要倡议如同中方此前的诸项国际议程设置一样,只给予了一个大致的轮廓而缺乏足够具体的细节。无数的猜想和迷思由此产生。其实,欧亚地区中国主要合作伙伴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不同版本的解读和第一时间的原初反应都说明了一个充满复杂性的正反感情对立:一方面,希望中国在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担忧中国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获得更大的国力比较优势,使得其他国家不得不仰其鼻息。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一经提出,就在相当程度上遭到了外部世界的诸多误读和误解,这项被西方学术界和媒体界有意无意地命名为“Marching West”的战略,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海权和陆权力量博弈中,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大陆性权力获胜的记录,中国的决策界会愚蠢到有重蹈覆辙的冲动吗?与中国西部大周边的边缘性权力相结合就足以确保中国与美国挟TPP、TTIP等形成中的国际机制抗衡吗?中亚国家除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无一例外的低收入国家足以充当中国剩余产能和过剩产品的转移市场吗?

可以预期,一旦相关国家能够形成充分协调努力的共识,经过周详的准备,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成,全球范围内极有可能将形成与大西洋经济合作轴心和太平洋经济合作轴心

并重的横跨亚欧大陆的第三条经济合作轴心。作为这一合作构想的倡议方,中国应该超出国家利益的视野,把握好三个“三个世界”的逻辑关联,以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身份推动欧亚地区合作方法的创新,致力于为国际关系民主化、为国家间和地区内人民关系的改善以及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超大规模国家应有的贡献。

吴宏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对外进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解释和宣传时,多数学者是从中国的角度来进行说明的,这存在一定的弊端,被认为又是中国的“一厢情愿”。实际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不仅仅是中国的需要,对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沿线各国都是极为有利的。如果说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中亚地区只是充当转运站和交通走廊的角色,那么在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亚国家应该是重要参与者甚至是主要建设者。古代“丝绸之路”形成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繁荣,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会极大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给它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首先,复兴“丝绸之路”是中亚各国独立以后的迫切需求和愿望。苏联解体使原属于苏联一部分的中亚地区经济陷入巨大灾难之中,新独立的中亚国家经济严重下滑,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中亚国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剧变,除了私有化和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外,也在进行发展经济的各种尝试,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但这条路走得一直比较艰难。其次,中亚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民生都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需要大量投资,它们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参与其发展进程。如果能使本国发展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相对接,则有助于各国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最后,中亚多数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合作水平的大幅提升,显示了现代“丝绸之路”的巨大作用。

在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也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在中亚国家独立初期基本是空白,而现在已经涉及能源、矿产资源、农业、电力、通信、交通、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合作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中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中能源合作是重点也是亮点。2013年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1 198.06万吨,其中主要靠中哈石油管道输送。中、哈、乌、土四国天然气管道A线和B线早已正常运营,2013年输送天然气241亿立方米。中国已经是土库曼斯坦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市场。目前,C线正在加紧建设即将投入使用,D线也在规划和建设之中。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的天然气有一部分也供应新疆,为改善新疆大气环境作出了贡献。

张恒龙(上海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主任)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举措,需要在促进周边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需要在发达国家为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力而调整国际贸易规则的背景下进行考量。因此,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区(FTA)战略结合起来,要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基本依托。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以建设中国—哈萨克斯坦自贸区为突破口,从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促进上海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进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中国应将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作为突破口,考虑与其构建自由贸易区。首先,哈萨克斯坦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哈拥有丰富的油气及矿产资源,而能源和粮食的安全将关系到中国的核心利益。通过自由贸易合作,中哈两国可以加深政治互信,为双边的能源和粮食合作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哈萨克斯坦具有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哈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与中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多国交界,是过境

运输线的交叉点。哈萨克斯坦市场辐射能力能够帮助中国开拓中亚、西亚、独联体乃至东欧市场,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力。再次,中哈两国存在着较强的产业互补性。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一直处在政治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其国内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轻工制造类商品供求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而中国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已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中哈自由贸易合作能够为两国带来产业互补、市场共享、技术交流等多方面利益。此外,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领导地位。哈是中亚地区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国内政局最为稳定。其先后加入“亚信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关税同盟等多边合作机制和国际组织,哈政府也多次表达了对于开展自由贸易合作、深化上海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的愿望。哈的积极态度也为中国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显示了中国政府支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贸易自由化的积极主张,也符合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的利益。考虑到中亚地区对于中国的特殊地缘政治地位,评估中哈自贸区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的影响,不能局限在经济范畴内,需要从政治与经济角度全面看待。利用现有的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机制,以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作为立足点,中哈自贸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意义,将成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举措和突破口。

陈继东(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巴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略意义

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必将对中巴未来的合作产生深远影响,其战略意义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第一,中国周边外交的需要。习近平主席提出,周边外交要为民族复兴创造有利环境。经济上推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些表述与以往不同,是创新之举。中国赢得真正朋友的方法是互助。中国应让友好国家获益,而不是只想如何从对方身上获益。这就是所谓的“惠及周边”和“命运共同体”。

第二,维护能源安全的需要。中巴能源资源不足,对国际能源的依赖日益增加,保障国际能源供应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巴基斯坦而言,目前,巴能源严重短缺,影响了巴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中国而言,石油进口主要是经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到中国沿海的海上运输线,但马六甲海峡问题多,安全系数较低。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推进中巴能源合作,有利于中巴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缓解两国石油紧张状况,维护石油运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促进参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不仅可使巴大量承接中国产业转移,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巴在本地区的经济影响力,而且有利于做大做强两国贸易,推进两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

第四,带动相关地区经济发展。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加快通道建设,不仅为中国西部,特别是新疆找到一条新的便捷的进入印度洋的通道,而且有利于中国与巴基斯坦开展经贸合作,为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巴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可扩大巴基斯坦经济辐射能力,将其影响迅速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地区。

第五,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巴基斯坦与中国新疆,特别是边境地区的社会安全形势都不够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相对落后,民生问题有待改善。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对于稳定经济、增加收入、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有利于维护边疆社会稳定。

王维然(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新疆师范大学中亚法律资政中心研究员)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自提出后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对于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如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各方远未形成共识。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虽然众多,但大多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合作机制未能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自然也就得不到中亚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要中亚国家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议,首先应厘清“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为中亚国家带来什么、中亚国家是从中受益还是受损的问题。只有中亚国家认可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会使其受益,“丝绸之路经济带”才会得到中亚国家的接受和推动。

中亚地区以往的各种经济合作计划没有能够实现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亚国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再完美的计划也难以实施。如何在不涉及各国现有利益格局情况下创造一些增量利益,使得各国或部分国家先从中受益,这对于带动各国合作的积极性并克服反对意见无疑十分关键。随着受益方获得利益的增加,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力量也会不断增强,并最终推动这一计划完成。因此,中亚地区的合作需要有共同利益将各国联系在一起,而与中国的贸易正是这一黏合剂。

目前,中国是中亚国家主要的贸易伙伴,2012年中国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第一大出口市场,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最大进口来源地。但中亚国家对与中国的贸易却有着不同的解读,多数人认为,与中国的贸易使其成为中国的商品销售地和原材料产地,由此对中国提出的经济合作建议也始终抱有疑虑,中、吉、乌铁路即是个例子。

中亚国家与中国贸易的重要方式是边境小额贸易和互市贸易,与此相伴而生的“灰色清关”和中亚国家市场充斥中国商品也导致中国在中亚备受诟病。只是各国都忽视了区域贸易的根本性作用不仅仅是满足各国国内需求,而是促进各国就业问题的解决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这又为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通过对外贸易,中亚国家可逐步形成基于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吉尔吉斯斯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建立了纺织工厂,纺织业也曾是该国最发达的轻工业。随着苏联的解体,吉尔吉斯斯坦的纺织工业受到严重打击。随着与中国贸易的发展,吉服装业又逐渐发展起来。目前,服装业占吉尔吉斯斯坦轻工业的80%左右,仅在比什凯克就有15万从业工人、3.5万家企业。这些企业普遍规模很小,往往只有十几名工人,但吉生产的服装不仅出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甚至以“吉尔吉斯斯坦制造”的标识出口美国。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从中国进口服装配件和原料,利用本国劳动力加工为成品后出口。

加工贸易及由此带动的加工产业不仅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独有特点,塔吉克斯坦的铝产业、乌兹别克斯坦的汽车产业都是通过加工贸易形成“两头在外”的加工型产业。这些加工型产业的发展不但可提升各国工业化程度,还可促进中亚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根据中国的经验,加工型产业可通过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产业链,使其真正在本国落地生根,最终形成基于本国比较优势的工业。而产业链的延伸,就需要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乃至出口市场,在这些方面中国都有足够的实力予以支持。

随着中亚国家加工型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参与中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中国和中亚国家间会形成互利的分工格局,现有的产业间分工也会发展为产业内分工,并带动产业内贸易格局的形成,从而以产业内合作为基础形成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即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过程,当中亚各国基于本国资源,结合自身优势,形成增量利益创造机制后,就会推动政府的政策选择。在这一进程中,中亚国家对中国的需求自然也就成为其工业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意义和影响

目前,中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都面临着新的突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为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新变化,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同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总的来说,“一带一路”是我国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路径,其是我国构筑国土安全发展屏障,摆脱以美国为首国家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谈判,寻求更大范围资源和市场合作的重大战略,被称作世纪大战略。这是中国在近200年来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将彻底摆脱原来依附大国,被动挨打的地缘政治局面。

“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选择的回归,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物资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腾飞,中国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帮助别国,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全球主要外汇储备国,中国能够携手各国共同应对金融风险,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理念是加强同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国同中亚及东南亚各国历史上有着共同的发展经历,文化相通,合作基础坚固。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作为多元文明碰撞与交流的遗产,丝路精神并非中国独享,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一带一路”逐步形成辐射作用,促成多边合作的契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基础,可以逐步形成连接东欧、西亚和东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共建丝绸经济带的倡议之所以深受中亚各国的欢迎和赞同,因为在已有的上合组织框架下,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振兴势必会形成对阿拉伯和东欧国家的辐射作用,其结果有利于新的欧亚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的形成。对中国来说,可以带动内陆沿边向西开放,相当于扩大西部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

“一带一路”能够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开放所到之处,经济即进入活跃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形成于2000年之后,同东部沿海相比起步较晚,必须加快对外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内陆沿边开放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的重要内容,只要加快推动和落实,将进一步激活内陆和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结合我国周边外交的发展重点,通过开放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全面提升内陆和沿边开放性经济水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成为扩大中西部开放、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版的主引擎。

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地区经过30多年的率先对外开放,已形成了贸易驱动型的外向型增长模式。目前企业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和海外投资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同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加快企业产品结构的升级至关重要。东部省份应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我国对外开放战略2.0版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

“一带一路”给企业提供新机遇,各个国家不约而同都把拉动经济发展集中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国在对外投资合作和承包工程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也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今年1至10月份,中国对外新签合同额达到1300亿美元,估计全年将超过1500亿美元,其中不乏很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务部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27亿美元,到2013年增至1078亿美元,短短12年内增长近40倍。目前,中国对外投资位列世界第三,未来5年对外投资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

[1]http://.[2]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fjQURQBwFnZuMgnt7QiT4lk1af4IZgEoCY94xbqfCOSGaI9wisN1hZSCMiHFcgI0jbhwYLIdTqXKKwQIIHG6IKOVW60HrzJAQzJg5YaIklG.

第五篇: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思考讲解

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思考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新疆反分裂、反渗透、反暴恐斗争尖锐复杂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以通道建设为依托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立足区位优势,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要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加大全方位开放力度,努力将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成国家大型油气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进一步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改革开放。笔者就新疆如何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供参考。www.xiexiebang.com 公文写作网服务广大公务员机关的日常事务主要是办文、办事、办会,办文是基础;公文质量的高低,体现了机关的工作作风、工作水平。毛主席曾经讲过,“革命要靠两杆子,一是枪杆子,二是笔杆子”。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要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沉下去能干。因此,用心写好公文,是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www.xiexiebang.com 公文写作网栏目主要涉及公文写作的15个主要文种,引导公务员注重学习掌握公文基础知识,提供范文赏析,加强日常操练,不断提升公文写作整体水平。

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有利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新疆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国家“海陆并进,东西互动”新型开放战略实施的关键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空间格局主要是北中南三条大通道,分别从我国东部经济最发达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等三个经济圈出发,依托国内现有交通干线,自东向西贯穿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经新疆通向中西南亚和俄罗斯等。新疆有5600多公里边境线,与周边8个国家毗邻,拥有17个陆路开放口岸,直接连通国内国际两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不仅是这三大通道的交汇地,更是亚太与欧洲两大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枢纽。特别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以及未来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的建成,通向欧亚内陆的铁路、公路、航空及管道四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完善,使新疆有条件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和新的经济高地。目前,在能源贸易通道建设方面,已建成了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

A、B两线;未来还将建设从土库曼斯坦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到中国的C 线和D线,加上中哈石油管道以及规划中的中吉电力输送项目等“能源经济带”已现雏形。省会乌鲁木齐已经建成了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出口加工区、1个国家一类口岸和7个国家二类口岸,近200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形成了铁、陆、空多格局、多功能的口岸开放格局和覆盖新疆、辐射中亚地区的多层次、多渠道贸易网络。

二是资源优势。新疆有着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种有138种,占全国的82%,其中有7种名列全国第一,27种居全国前五位,41种居全国前十位。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金、铬、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资源蕴藏丰富,石油预测资源量209.2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特色农业优势更是明显。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地,古迹众多;雪山、草原、沙漠、盆地、河谷等自然风光壮美神奇、独具魅力,是天然的旅游观光宝库;百亿吨煤炭、亿吨铁矿、特大型金矿等大型地矿相继发现开发,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

三是人文优势。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东西方多元文化的荟萃点,经过长期的相融共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多民族的聚居区,是多宗教的地区,是世界唯一四大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波斯伊斯兰文化、古代中国文化的交汇地,还是一个民间文化遗产大区,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境内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俄罗斯等少数民族都是跨国界而居,双方血缘相亲,民族相连,语言相通,风俗相近,有着广泛的文化认同,有利于新疆进一步扩大对外的交流开放。

四是后发优势。新疆作为西部后发区域,发展的基础薄、起步晚、差距大。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经济结构逐渐优化、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矿产资源有效开发,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这为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进一步发挥桥头堡、主力军、排头兵的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新疆生产总值8510亿元,比2009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11.5%,增速由2009年全国第30位跃升到2013年全国第7位;人均生产总值37847元,比2009年增长47.2%。实现工业增加值3200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增速居全国第7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8亿元,比2009年涨了近一倍半,增速居全国第1位。连续四年实施“民生建设年”,累计实施重点民生工程72类270项,财政支出7067亿元,公共财政总支出所占比例均在7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982元和7394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63%和90%。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新疆已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52个国家和地区在疆投资纺织、矿业、食品加工、商贸等领域。新疆企业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境外投资年均增长19.6%。实际利用外资4.81亿美元,增长15.7%。引进区外到位资金3600多亿元,增长30%。乌昌都市圈,南北疆铁路沿线城镇发展带,喀什、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和北屯等沿边新兴城市以及产业集聚能力强、就业能力突出、文化积淀深厚、地域特色鲜明的一批城镇快速发展。中国—亚欧博览会为亚欧国家的合作交流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这都将有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打造,以发挥丝绸之路咽喉要地的重要支撑作用。

五是政策优势。今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明确了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攻方向,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体现了中央对新疆工作的极大重视和关心关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制定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关于进一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和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国家各部委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国

家有关部委正积极落实,拟出台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同时,除了新一轮19省市对口援疆的巨大支持外,国家还批准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规划》,给予了能源与资源支撑、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等大量支持政策;批准设立了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在税收、金融及土地利用等方面也给予了专门的政策优惠。此外,《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具体思路;《自治区关于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试行特别机制和特殊政策的意见》的出台,从机制和政策上鼓励两个经济开发区先行先试。这一系列政策叠加优势,都将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以及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支持。www.luotuo.in骆驼网为企业和个人拓展网络市场

在如今爆炸式的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是商业模式里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信息传递出了问题,再好的产品和服务不能及时让消费者获知,不仅禁锢了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渠道已经成为社会中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利于企业和个人的宣传推广,能帮助企业和个人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获,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客户关注。

作为乌鲁木齐生活服务的平台,骆驼网www.luotuo.in不仅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良好的市场口碑,而且有着完善的服务体系。对于企业和个人树立“以信做人、以诚做事”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创建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用专业、精湛、完善的优质服务,努力做到让客户舒心、顺心、放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骆驼网服务,公司和个人发布的信息可以通过优先排序让更多客户在第一时间就能关注到。公司和个人为本地消费者提供专业服务,而骆驼网也是定位

于本地服务,是新疆生活分类信息免费发布分享平台,和骆驼网合作也让公司和个人在当地更具优势。

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面临的困难

一是经济实力不强。

1、经济总量偏小。新疆经济发展起步晚,规模小,积累不足。数据显示,2012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为19.75%,较2000年西部大开发之初增长2.96%;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2%,外资比例也不超过5%。其中,2012年,新疆GDP总量仅占全国份额的1.5%,新疆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仅为全国的0.8%,财政自给率仅为33%,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28位。2000~2012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

增速比全国低3.2个百分点,为11.36%。2013年,乌昌石城市群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合计3889.42亿元,与我国已建成的11个城市群中较弱的河南省中原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260亿元,是乌昌石城市群的四倍还多。即便与第二层级14个在建城市群相比,乌昌石城市群也只能排在中下水平。

2、产业结构不合理。(1新疆工业规模效益不高,产业关联度低、产品加工程度不深、附加值不高,科技进步缓慢,技术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落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够强劲。(2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就业结构转换缓慢。新疆是一个农业人口占63%的农业大区,多半劳动力仍在初级产业就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高达54%,比全国高8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影响工业化的进程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总体薄弱。

1、物流成本居高不下。(1铁路运输制约。目前新疆通往内地的铁路通道只有一条,已不适应新疆“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需要,新疆内部也仅有兰新和南疆铁路两条干线,这种交通大通道及密度都远远落后西部其他地区,导致经济发展的运输成本较高。铁路运输长期处于紧张局面。进出疆物资不平衡,2012年运量比例为1∶1.8,出疆铁路货运车皮严重不足,影响了出疆工业品的运输和工业发展。(2公路技术等级及通行能力不高,农村公路尤为显著。新疆公路网国省干线中的二级以上公路只占公路干线的5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左右,仅能满足较低水平的需要。

2、通信和信息传输通道建设滞后。通信和信息传输通道建设上,新疆向西陆地光缆仅与哈、吉、塔三国相通,且只开设了国际长途和数据专线业务,我国与多数毗邻亚欧国家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传输需要通过东部沿海地区 的国际海底光缆绕地球一圈,通信距离长、成本高、质量差,对向西开放造成的影响较大,对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形成很大瓶颈制约,不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3、输电成本高, 骨干网架薄弱。(1新疆电网覆盖范围大、供电距离超长,负荷分散。新疆地州首府等主要城市之间距离在500公里左右,导致新疆电网单位投资成本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倍。(2资源分布不均,南疆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北疆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疆的80%以上,火电占全疆的85%以上。(3电网骨干网架薄弱。全疆220kV 主网结构比较薄弱,南疆、北疆和东疆都存在“瓶颈”段,难以满足各地区间电力交换和大型火电、水电、风电基地发展,以及600MW以上大机组发电上网的需求,制约了这些地区能源资源优势的发挥。(4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和客观条件限制,园区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园区政策的力度、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与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的矛盾,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比较低,规划核心区建设聚集度低,盲目圈地、铺摊子现象时有发生。(5水资源瓶颈制约突出。水依然是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当前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已达617亿立方米,大大超过了国家下达我区2015年515亿立方米和2030年526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全区水资源供求不平衡,结构性缺水。农业用水总量居高不下,占到总用水量的96%,而工业用水量仅占总用水量的2%左右。天山北坡一带缺水率超过10%,南疆水资源开发已经接近承载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力开发水资源的需求,一大批水利水电、铁路、公路等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征地数量越来越大,失地移民越来越多,征地问题引起的连锁矛盾日益突出。移民问题已经成为重点工程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移民投资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总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大,有的达到70%。

三是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1、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天山北坡城镇群的城镇发展规模和城镇化水平位居新疆首位,2012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87%,非农经济比例高达93%。乌昌地区是新疆城镇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城镇人口37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92%,而南疆三地州的城镇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化率不足30%,非农经济比例仅为68%。

2、区域

性中心城市规模小,城镇群辐射带动作用弱。由于新疆绿洲被沙漠所阻隔,无法形成相对连续的人类活动空间,导致绿洲中心城市的规模普遍较小,多为20-50万的中等城市,职能类型“小而全”,吸引辐射腹地常局限在同一片绿洲上。缺少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导致城镇群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足,规模效益未能很好地发挥。www.xjyz.i n 新疆养殖网服务新疆广大养殖场(户

“通过新疆养殖网,可以获取许多养殖方面的信息。”新疆权威养殖信息门户网站—新疆养殖网,为新疆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提供畜牧业方面的信息服务。

新疆养殖网的网址是www.xjyz.i n,网站设有10多个板块,内容包括资讯、供应信息、求购信息、市场行情、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等,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通过新疆养殖网把与畜牧业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市场行情、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信息传递到养殖场(户手中,解答养殖场(户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对养殖业发展、对养殖户增收致富、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议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保障能力。

1、要加快构筑与周边国家、地区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共同打造区域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完善综合交通枢纽,畅通双向联系的运输通道,为加快新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要加快建设以航空、信息高速、数字城市、特高压电网为重点的空中丝绸之路;以高等级公路、货运专线、高铁为重点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为重点的地下丝绸之路。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确定的“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有效提升“三基地一通道”能力。加快中吉乌公路、塔乌公路、塔境内输变电线建设和额济纳至哈密、将军庙至哈密、库尔勒至格尔木三条疆内铁路建设,尽快启动中吉乌、中巴铁路和中乌、中吉、中塔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打通多条新疆内通外联通道,形成互联互通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完善以中通道为主轴、北通道和南通道为两翼的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推动北通道准东—富蕴—北屯—吉木乃口岸、富蕴—青河—塔克什肯口岸、克拉玛依—塔城—巴克图口岸

铁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中通道抓紧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乌鲁木齐新客站等项目建设。南通道,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2、要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抓紧建设已列入全国大中型水库规划的叶尔羌河阿尔塔什、克孜河卡拉贝利等山区水库。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立项建设一批对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的水源工程,及其他配套水利设施。加大前期经费投入,加强中远期新建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前期基础工作。要加快重点水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力度。

二是打造新疆产业体系、产业高地。

1、充分发挥资源能源优势,立足现实产业基础,不断优化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建立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七大加工制造业出口基地。包括机械装备工业基地,形成可再生能源装备、输变电装备等产业集群;轻工产品出口基地,重点建设食品产业体系;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基地,使新疆成为我国西部最具影响力的服装生产基地和向西出口的集散中心;建材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发展传统建材、化学建材和金属建材等产品;化工产品出口基地,抓好大型炼油、乙烯等生产,使新疆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基地;金属制品出口加工基地,综合开发利用各类金属矿产资源,形成钢铁、电解铝等冶金工业体系;加工贸易基地,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

2、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依托已初步建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国际商贸物流体系,尽快建设和形成面向周边国家和国内的现代商贸物流网络,在乌鲁木齐、喀什、库尔勒、伊宁等地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发展适应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配送要求的国际物流。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各专业市场交易信息平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建成覆盖中亚和内地、功能齐全的物流信息网络。

3、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推进金融创新,完善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相关政策;探索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投资基金,实现政府资源、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构建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完善证券和保险市场,提供基金、债券、股票、保险、金融租赁以及金融衍生品等服务。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石油、天然气等有利条件,积极研究设立国家能源交易所,建设立足新疆、辐射中西亚、欧洲地区的能源资源交易平台。

三是加强统筹规划,搭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促进平台。

1、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要提升海关、交通运输、出入境检验检疫、金融、信息交流等功能领域的合作,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政策协调和沟通机制,研究制定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制度,积极争取从国家层面上赋予新疆更加开放的政策。

2、要主动对接、主动出击,积极推进能源、农业、商贸、科技、金融、互联互通等全方位务实合作和多形式人文交流。高起点谋划一些具有全局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着重在落地和操作上下功夫。

3、积极吸引沿海和内地企业到新疆建设向西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做大中亚市场,拓展西亚、南亚、俄罗斯、东欧等新兴市场。充分发挥好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以及“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平台的作用,积极搭建新的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办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境外展会。着力提升喀什、伊宁等沿边区域中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形成新疆沿边经济发展带。

4、以文化、教育、科技、医疗、旅游等为重点,开展与周边国家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丝绸之路国际服装节等活动,开展与周边国际体育竞赛等项目,推动更多广播电视节目落地中亚国家等。构建面向中亚国家的科学研究、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平台,建立集科技、科研、环境监测等多方面信息资源及数据产品为一体的网络。加强新疆高校与周边国家高校的合作,扩大孔子学院规模和影响。加快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和阿勒泰四个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充分依托口岸优势开展跨境旅游。

5、不断优化经济发展

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提高服务能力,释放政策效力。落实好差别化经济政策。对重点产业发展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用好中央对口援疆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对产业援疆项目的投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产业援疆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国家赋予的财税、投资、土地、进出口、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吸引投资,吸引人才,共促合作发展。

下载金融支持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融支持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丝绸之路经济带演讲稿

    To all the honorable leaders, teachers, and my dearest students, Good morning! Today I am very glad to stand here and deliver this speech at the beginning of th......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安全含义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安全含义 丝绸之路曾经是中西联系与沟通的陆上通道。现在,丝绸之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经济、贸易、货币的联系将为安全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与中......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一、建立有效的金融支持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经济的长发展。没有农民生活的富裕小康,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和谐只能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五篇材料)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这一地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够便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构建丝绸之路新经济带_加快“三个陕西”建设步伐陕西培训网考试答案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 一、单选 1.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也是在向世界宣示中国将为地区发展和( )承担更多责任,体现了大国胸怀和责任意识。(单选 2 分) [......

    《构建丝绸之路新经济带 加快“三个陕西”建设步伐》题库(精选合集)

    1. 【单选题】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建成国家(A)基地。 【3 分】 A. 能源化工 B. 装备制造 C. 扶贫开发 D. 水土保持 2. 【单选题】 解决中国与中亚、俄罗斯等国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经与国家推进......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蓝图出炉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蓝图出炉 将着力构建兰州新区等三大战略平台 重点推进六大工程 发布时间:2014-05-23 14:32:0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省委、省政府日前正式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