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精神的传承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篇

时间:2019-05-15 05:5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大学精神的传承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大学精神的传承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篇:在大学精神的传承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大学精神的传承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五四讲话”中,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同时颇有深意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寄语广大师生要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理论上厘清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在实践上推动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建构,这是深刻领会“五四讲话”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挥大学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观中独特功能和突出优势的重要课题。

一、历史传承:大学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大学生生不息、繁荣发展所依托的灵魂。人若没有灵魂就会变成行尸走肉,大学远离了大学精神也就徒有其形。何谓大学精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大学也有其独特的大学精神。蔡元培倡导“有容乃大、兼容并包”,陈寅恪强调“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有人将大学精神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也有人理解为“永恒的道德精神、自觉的学术精神以及敏锐的时代精神”。

从整体上来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构成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维度,二者最终汇聚、交集于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上面。科学精神强调的是崇尚知识、推崇学术、追寻理性和鼓励创造,体现为求真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研究精神等具体内涵。人文精神,关注的是“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和意义,是“人应当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人文精神要求大学关注人类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创造。理想的大学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是求真精神与求善理想的完美结合,是学术自由和道德责任的相辅相成,体现了科技与人文、知识与德性、个人与社会、传承与创造的有机统一。有趣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大学的发展中并不是均衡发展的,人类大学精神的演进大体上遵循这样的发展线索:从一开始强调提升个性修养和知识水准的人文主义精神,到注重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强调的独立和自由精神,再到接触现实,服务社会,高唱“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体现了更新、更深的人文精神。

需要强调的是,道德精神和价值理想构成大学人文精神最为重要的内核,并使得大学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发展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代大学的建立,创造知识和传承文明、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生产的场所,更是涵养人性和塑造社会理想的乐园。大学通过对道德人格的塑造,通过对社会风气的引领,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通过对社会理想的弘扬和自觉示范,成为社会理想和人类德性的捍卫者与提升者,在人类精神发展史上扮演价值、道德的守望者、引领者、塑造者和示范者等重要角色。这是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深刻基础,它决定了大学精神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时代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精神注入活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晶,既是当前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又是体现“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还是时代精神的凝聚和汇集,其本质就是一种传承悠久文化、体现价值共识、反映社会理想的“大德”。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从这个意义来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当代中国构建价值灵魂、营造精神家园和树立道德标杆。大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具有精神气质和价值内涵的意识形式,二者相融、相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精神确立了价值内涵、注入了新鲜活力和提出了殷切期待。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精神确立了精神内涵,呼唤大学精神的价值回归。毋庸讳言,科学精神对于人文精神的僭越,工具理性对于价值理性的宰制,既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也是大学精神迷失的真实写照。马尔库塞所批判的“把真同善、科学同伦理分割开来”的单向度的人,英国学者C.P.斯诺在《两种文化》中所担忧的“科技与人文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科技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在整个社会和大学中均有表现,“重智轻德”、“重器否道”的现象在不少大学存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给整个社会树立了价值标尺,也呼唤大学找回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度迷失了的精神气质和价值灵魂,大步迈出坚守道德、引领价值、塑造理想的步伐,自觉塑造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特质。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注入时代特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精神尽管需要历史的沉淀从而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需要吸纳时代精神的精华从而赋予其敏锐性和变革性。譬如,北京大学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精神大旗,积极吸纳同时主动引领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时代精神的诉求和发展趋向,从而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中国大学所特有的爱国精神和担当精神,赋予了大学精神以广阔的胸襟、自觉的担当精神和强烈的国家意识以及时不我待的奋发精神等时代精神意蕴。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期待大学精神成为弘扬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助推力量。大学是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推动者和示范者,大学文化净化社会风气、知识分子坚守道德理想、学术研究推动进步思潮、大学精神蕴育德才兼备的青年英才,这都说明大学精神理应发挥其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突出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转变为实践形态、从高蹈的理想转变为坚实的现实、从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转变为普通民众的切实行动。

三、价值构建:在大学精神的建设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相融、相通,大学精神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在实践上相互构建。在大学精神的建设中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遵循精神、价值的生成和传播规律,找到有效的建设思路。

第一,塑造大学卓尔不群、独立自主的精神气质,以大学精神的独立性和卓越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竺可桢任浙大校长时曾言:“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自主性、超越性是大学精神的特质,但这种独立性和超越性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说明大学精神必须具有关怀社会理想、着眼于人类文明传承的长远眼光和恢弘气度,从而能够实现其对人类的深切关怀、对文化的薪火相传、对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为社会提供高远理想。

诚如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所说:“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wants),而是社会所需要的(needs)。”独立性、超越性才能确保大学精神在人类文化和社会理想的塑造中具有引领作用,这是大学精神作用于人类精神文明的独特方式。因此,需要认识到,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时代精神的呼唤,是社会理想的载体,而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官方表达,这才契合大学独立自主性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之间看似矛盾、实则相融相通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大学精神的建设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简单看成一种政治任务,而是大学精神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大学精神的文化自觉。因此,处理好大学精神建设中的传承性与创新性、独立性与服务性、适应性与超越性的辩证关系,坚守大学的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办学自主和精神自由,通过大学的文化自觉和价值倡导,而不是强迫式的行政命令,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是大学精神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决条件。

第二,塑造大学师生的精神品格,使之成为传承大学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大学以作育英才为其天职,大学师生是大学精神传承和塑造的主体力量。正可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只有大学中的广大师生成为具有理性和德性的精神贵族,实现“为人”与“为学”的统一、理性与德性的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成为传承大学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主体。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寄语广大教师: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同时勉励大学生“博学、修德、明辨、笃行”,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和模范,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第三,塑造大学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活生生的表现形式,也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反过来,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体现了、丰富了大学精神。具体而言,其一是要丰富大学文化的思想精神内涵,使大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其二是健全大学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使大学成为传播、教化、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其三是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文化,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立德树人,塑造和培育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使他们自觉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标杆和示范。

第二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开展反邪教教育活动

邪教是当今世界精神污染的毒瘤,是破坏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邪教驱使下的种种暴徒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对开展反邪教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反邪教教育

在当代的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包含其中的政治、宗教、文化总少不了交叉碰撞。一些落后的社会力量并不甘心苟延残喘,他们总是寻机祸乱人间,法轮功、藏青会、东突等非法组织,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邪教组织,给人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和谐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我们必须向学生讲清楚邪教反人类、反历史、反科学的本质及其重大危害。反对邪教、远离邪教,已经成为保证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学校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是一场严肃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反邪教斗争,国家非常重视,作为学校来说,也应该把学校作为反邪教教育及其斗争的重要阵地,自觉担当起反邪教教育的重大责任。反邪教教育,从何入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了我们正确答案。邪教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不两立的,只有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它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邪教才没有藏身之处。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的头脑,才能弘扬社会正气,打压歪风邪气。因此,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指导反邪教工作,是防范、打击邪教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是遏制、根除邪教组织的治本之举。

从天安门广场的自焚事件,到昆明火车站的砍人事件,再到新疆暴徒的冲撞事件,一次次的邪教暴徒行为让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紧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全校师生的心中构建起一座精神长城,从而有效地抑制邪教的滋生蔓延,构建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治邪教的良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反邪教教育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短短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邪教所宣扬的那一套与这些内容是格格不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反邪教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对学生进行反邪教教育,既要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从而从正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从反面认清邪教的本质和危害,这样一正一反,相得益彰,从而让学生自觉远离邪教,抵制邪教的侵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从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价值理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邪教描绘的空想目标是有本质区别的,邪教往往会描述一个空想的美好蓝图,形成末世论,增强欺骗性,麻痹普通民众。普通民众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很容易陷入邪教精心组织的陷阱,误入空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国家总体目标的周围,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铲除邪教产生和传播的土壤。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提升,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人们价值取向和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趋势,在一定社会人群中出现了理想丧失、道德低下、诚信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同邪教散布的“社会下滑论”和“人类堕落论”有某种契合之处,从而为邪教歪理邪说在社会中蔓延铺垫了社会心理基础,迎合了弱势民众的心理。因此,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社会规范,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自由、平等、公正、法”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一种正能量,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奋斗的热情。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融、交锋下,一部分文化程度不高、道德素质不强的人很容易被邪恶势力利用,做出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暴力倾向,严重破坏了安定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这除了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模糊以及邪教的欺骗性相关之外,与公众的基本道德素质低下密不可分,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成员的道德规范尤为必要。社会道德规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对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道德规范教育,能够从个体层面增强对邪教的免疫力,压缩邪教的传播空间。

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为多元化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治理邪教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反邪教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反邪教工作思路,共同维护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我校反邪教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我校一贯高度重视反邪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切实按照各级有关反邪教通知要求,采取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的原则,广泛开展了以“崇尚科学、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的反对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识别邪教、抵制邪教的能力,充分认识到了邪教、迷信等活动的本质及危害性,为培养身心健康的接班人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我校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六五普法”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弘扬科学精神,认清邪教本质,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抵制邪教为主题,以广大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党团组织为载体,通过全面、持续、深入地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反邪斗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防范意识,提高抵制邪教和与邪教作斗争的能力,有力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条件。

(二)建立健全反邪教预防教育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监控报告制度。通过在处室设立安全负责人,班级设立安全委员,建立反邪监控报告制度,做到一旦发现师生中有从事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的行为或资料,能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教育、早处理,有效防止扩散、减少影响。

2、健全学校随访教育制度。学校采取问卷调查、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开展反邪宣传,了解有关教育效果和动态,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效堵塞反邪教育中的漏洞。

3、建立定期考核督查制度。学校反邪教育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布置、有安排、有总结、有奖罚,将其纳入学校日常重要工作之一,并作为集体、个人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

(三)完善反邪教育网络

1、为扎实开展和深入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学校不断健全、完善了以王大军校长为组长,金城派出所所长、法制副校长陈强,政教主任蒋晨曦为副组长,其余行政领导、年级主任、班主任、职工组长为成员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既各负其责,又协同配合,并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学校反邪教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积极主动与综治委、政法委、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掌握反邪的最新动态和政策资料,全面促进学校反邪教警示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

2、高度重视学生反邪预防教育工作。学校把学生的反邪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政教处、教务处把反邪工作摆到突出地位,注重资料的收集和实际教育效果,使“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教育形成常态化、正规化、制度化。

(四)多渠道多途径多举措开展反邪教育

为保障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结合实际主要开展了下列活动:

1、充分利用升国旗仪式、黑板报、印发宣传资料、简报等形式对师生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

如为配合“六五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今年三月,学校专门印发了《关于系统学习反邪教法制教育学习资料的通知》,供师生组织学习,通过学习,使广大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了邪教是摧残人的身心,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破坏人类文明的世界性的公害和毒瘤。

2、利用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反邪教专题图片展等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学校每期都要举办1-2期法制安全专题讲座。我校先后邀请了县法院毛聪熙庭长,金城派出所陈强所长、杜明全教导员,金城司法所的谯所长等到校上了法制教育课,通过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邪教的本质,为牢固树立“崇尚科学,远离邪教”信念打下了坚实基础。

3、利用三月综治宣传月和“

12、4法制宣传日”等时机,开展反邪教知识竞赛,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4、利用政治课、法制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等对学生开展反邪教专题教育。为让反邪教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融入课堂,学校政治老师坚持做到详定计划,精心编写教案,将反邪教育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班主任则定期开展反邪教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写反邪教心得体会,帮助他们进一步坚定相信科学,远离邪教、反对邪教的信心。

5、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校给家长的一封公开信,让学生向家长揭露邪教的罪恶行径,从而使家长清楚地认识到邪教的反动性,形成全社会反邪教、反迷信的良好风尚。

6、开展心理减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抵制邪教的侵蚀,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疾苦,作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排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使学生以健康、愉悦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对我校反邪教教育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我校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崇尚科学、珍爱生命、反对邪教”这一教育主题,把反邪教警示教育与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培养科学精神相结合,实现了“无邪教校园”的目标,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的反邪教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没有与国家现在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没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由于缺乏正面的引导,学生对邪教的认识是模糊的,对反邪教活动的参与是被动的。他们知道邪教这条路是不能走的,但不知道该走的路又是什么。因此,为了深入开展反邪教教育活动,并取得更大的实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应该成为什么样的社会,我们的国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国民,知道了这些,并逐步引导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学生自然会跟邪教划清界限。

在今后我校的反邪教的宣传教育中,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反邪教宣传的主要内容,纳入学校宣传、警示教育、无邪教创建活动等各个方面,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反邪教宣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要善于运用生动的事例、丰富的内容、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可接受性,切实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要结合反邪教文化建设,积极探索运用艺术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增强反邪教警示教育的感染力,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要充分运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要充分发挥“一墙一窗”、法制教育基地等阵地的作用,持之以恒地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要善于挖掘、宣扬反邪教工作者、已转化人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促进更多的涉邪人员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我们要清醒看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日益复杂化,学校反邪教警示教育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仍然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对反邪教警示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下,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反邪教警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活泼的学习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竖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四川省仪陇中学校

二0一五年十月十二日

第三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诚信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浓厚一笔。

为何该社会问题屡次发生?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企业或者个人受利益驱使,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缺失,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都与社会诚信缺失的发生大有关系。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上下已经形成狠抓诚信问题的良好氛围,但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问题,主要还是在义与法两方面下功夫,让道义和法律结合起来,方能遏制住诚信体系崩溃的趋势。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战国时期商鞅“徙木立信”,为秦国的变法图强奠定了基础;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弟弟孙东林在哥哥孙水林一家车祸死亡后,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让农民兄弟凭着良心来领钱,他们感动了中国。由此观之,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诚信都被视为高尚的美德,为社会带来正能量,激励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向繁荣、走向富强。

部分民众诚信的丧失与社会道德建设的不足有很大关系,政府对此类问题的监管力度不足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小部分执法者个人思想觉悟不高,利益至上,另一个原因就是无法可依。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必须内以道德教化,外以法律威慑,相辅相成。

首先,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对诚信体系立法工作的研究,使诚信体系管理有法可依。同时我们相关部门也要通过各种手段对这些法律解释宣传,让民众明白守法。

然后,在全国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可以是专家学者举办全国巡回讲座。今年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在北大视察的时候说:教育就像是扣扣子,第一个扣子扣不好,以后的每个扣子都扣不对。而青年教育就是人生教育的第一个扣子,青少年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型的时候,因此做好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另外商业上的诚信问题也不容忽视,可以专门为商业人士开展诚信教育,同时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总体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协调,确保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第四篇:弘扬五四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201545班的xx同学,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弘扬五四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

随着习习凉风,伴着丝丝暖意。五四青年节,伴着春天的脚步如期而至。人们不会忘记那划时代意义的“五四”爱国运动,不会忘记那举起民族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不会忘记革命战争的峰火硝烟,更不会忘记,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

1919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可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还是在拼搏中进步?

对此我们应该弘扬五四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作为学生,毫无疑问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什么是正能量?英国人怀斯曼在《正能量》一书中这样解释,所谓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通俗的理解正能量就是“正气”,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实践上就是凝聚 “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和公民三方面的核心价值融为一体,彰显社会主义本质,展现人生价值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共通性和一致性。国家和社会是由无数个体构成的,作为个体的我们只有躬身践行社会主义价值准则,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入我们的心念当中,化作我们行动的指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概括,与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典型特征,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一价值理想鼓舞人心,满载我们对于祖国未来的美好期望。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党和政府不断重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会的公正和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其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都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只要每位公民都能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的社会一定更加和谐幸福,我们的国家一定更加富强文明。

我们每个人在这里求学,都有一个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个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片沃土的话,我们要在这里把我们的耕作变成果实,实现我们的追求;如果说学校是一支拐杖的话,我们要拄着这支拐杖攀登高峰,实现我们的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只展翅飞翔巨鸟的话,那她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要学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学的人,一个守纪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一个高尚的人”。

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帜,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时代它有新的内容。我们怀念五四精神,在未来的道路中,就由我们来传承五四精神,让这种精神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有人问起,我们会骄傲的说:“这是我们中国每一个热血青年永远都会有的精神!”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那就让我们现在作一名守纪律讲道德的学生,将来作一名有素质的好公民!最后祝愿我们人人都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都能实现心中的梦想。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第五篇:用大学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大学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作为高等人才的摇篮,是社会精英群体的聚集地,是思想火花产生碰撞的殿堂。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并被普遍接受和践行的价值观。它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大学的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精神的培育为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直接的要求,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更容易被接受,对青年精神境界的升华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建设大学精神可以帮助各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学科特征打造出能彰显自身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品牌,为其今后的发展在价值观上奠定基础,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环境的改善提供思想、理论指导。

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奠定了校园文化的基调,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初步养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外化为行为习惯,践行到学习和生活中,所以,大学精神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强大动力。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在中国矿业大学的百年发展史中得到了全面、持久的践行。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矿业和安全特色,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经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作为中国煤炭行业的最高学府,中国矿业大学已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这是我国最早的近代矿业高等学府,由此开启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先河。矿大百年发展史,是一部艰难曲折的奋斗史,它与我们国家的发展休戚与共。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矿大人谨遵“开拓创新、严谨治学”的校训,致力于能源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填补了煤炭安全生产领域的多项科研空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能源事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件大事。而校训是中国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一个缩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本周起,我们开设《核心价值观·校训》专栏,通过专访高校负责人,深入挖掘大学校训的精神内涵、价值底蕴,深入探索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使校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价值理念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大学是文化与教育的机构,其使命在育人,根本也在于以文化育人。大学的精神是价值观的问题,大学理念、办学思想、传统归根结底体现了大学的价值理想追求,内核是价值,精神是灵魂。

记者专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听他结合校训和大学精神,谈谈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从国内国外的其他高校来看,您觉得校训对于一所高校的重要性是什么?在一所学校校园文化、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朱善璐:校训是大学精神一个方面的体现,大学的传统、价值观追求与理念、特色与行为方式,不是校训都能反映出来的,其价值观通过传统、理念、价值追求、历史表现在传承,其与民族文化也分不开。说到底,还是与大学精神有关。我国最早的关于大学精神阐述是《大学》,它是最早关于大学精神经典文献之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精神在《大学》里开宗明义,我认为它为后来大学理念的发展,奠定了最早的思想与精神元素。“道”就是大学精神,是以大学的基本运行过程、实践活动以及在大学人活动中体现对青年学生影响,分为直接性影响(刚性)和间接性影响(柔性的)。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重点和难点都是如何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精神。因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精神传统、办学理念、校风学风的最集中体现,在师生中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强大的感召力,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行为。在高等教育界有一个泡菜理论,就是说不同气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气质也是不同的,就像用不同调料泡出来的菜的味道必然不同。这里面体现的就是大学精神的教育功能,就是大学精神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而校训是大学精神的体现,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训,当然很好,也很必要。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大学精神、校训等文化建设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大学文化,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在大学校园里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记者:您觉得大学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中的哪些精神是契合的?

朱善璐:北京大学目前暂时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简洁的校训,但我们的精神传统和精神气质非常鲜明。如果一定要说校训,北京大学的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也有三个层面。一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这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精神就是北大精神的核心内容;二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三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这个氛围是从蔡元培老校长的教育改革开始形成的,正是有了这种学术氛围,北京大学进步师生才能率先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发起新文化运动,最早在中国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些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北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契合的。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是从五四精神也就是北大精神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五四精神、北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的集中反映,所以必然是内在一致、高度契合的。

记者:您希望通过校训或大学精神传递的价值观,让青年学子建立怎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何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

朱善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精神,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成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12个词,还有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几点希望,实际上是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我们既要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每个词的内涵和要求,又要从整体上把握贯穿其中的精神主线。

贯穿五四精神、北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主线就是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沉使命感和责任感。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这样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的前提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一种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大我”精神。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精神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李忠云

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发。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要求,将青年人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有机统一起来,这对大学如何立德树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大学而言,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精神,能帮助青年形成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一所大学能否成为“新人成长的世界”,能不能培养出创造力十足、精气神饱满、富有责任感的学生,取决于大学是否具有个性和特色。而大学个性和特色的全部秘密,来源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无形而有感的浸润,形成了遍布校园每一角落、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它连接着这所大学办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华中农业大学积淀了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核心的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高度一致性。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精神,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大学的要义不在“大”而在“学”。学生、学者、学术应该是大学的核心要素,立德树人是大学最基本的课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里,只有培养有信仰的公民,才能形成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认同。在大学这样的学术共同体,首要目标是训练学生,也包括青年学者对学术的兴趣和精神的信仰。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多元思潮激荡,大学更要神清气定、心无旁骛,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用立德树人来统领学术训练和道德建设,专心致志走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精神,要深度挖掘“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勤读力耕”是对学风的倡导,对学问的指引,也是对“知”与“行”辩证关系和成长成才规律的揭示。“立己达人”是对人格的期望,对责任的要求,也是对自我与他人、个人成才与回报社会相互关系的辩证阐述。学校新时期形成的以本禹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志愿文化,正是校训精神最为生动的诠释。全校一定要以此为遵循,按照总书记去年给我校志愿者回信精神要求,引导青年勤奋刻苦、用心于学,掌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知识本领,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不断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与祖国同行,为人民服务”。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精神,要持续培育对优良学风的认同。优良学风之于大学建设,尤其之于人才培养,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116年前,张之洞在创办学校时就提出“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训词,这高度概括了学校学风的显著特质。在此后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和传承创校之初提出的这八个字的内涵与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这与我校学风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通过优良学风持续涵化大学品质,铸造大学特色,进而增强青年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中国教育报》2014年7月15日第1版

下载在大学精神的传承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大学精神的传承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41-01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砥砺人心,是亿万中国人的精神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自......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用青春践行新时代的主旋律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青春践行新时代的主旋律”在这草长莺飞、桃李争妍的美好春光里,在全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

    丰富而强大的民主中国梦, 五强四美三爱。 尊重爱是美德, 礼仪不能忘记。 为文明公民, 中国是富有的,很难努力工作。 诚实友好的头脑, 每个人的文明和谐。 穿着......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歌 心中有国家天下,脑后华夏身天涯。 纵然潇洒走世界,形单影只似飘花。 爱岗敬业甘奉献,为人服务心怡然。 自古从无不劳获,天道酬勤道至简。 诚实守信......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遗产工作者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 文物局局长 陈美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在传承和创新孝文化中弘扬核心价值观

    在传承和创新孝文化中弘扬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孝文化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