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财经类电视节目受众分析
中国财经类电视节目受众分析 艺术与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2012级15班 金明12084070 1 受众需求分析及选择
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时代。故而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随着资本传媒热和传媒财经热的趋势发展了起来。虽然我国证券市场散户数量的增加速度惊人,全民理财时代开拓了收视份额,但其依然具有分众传播的性质和优势,受众天然明确化,准确定位了财经类媒体的受众群。分割受众群,了解受众需求,追求受众满意度便成了各媒体跑赢市场的关键目标。根据以往统计显示,经济类节目成人观众的收视兴趣高于青少年观众,男性观众的收视兴趣高于女性观众,城市观众的收视兴趣高于农村观众,收入较高的观众收视好于收入水平较低的观众,并且文化层次高的观众比例占绝对优势。[1]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将财经类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从大众中分离了出来。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的种类划分,在此基础上将财经类电视节目的受众进行了细分,这便是分众传播的表现,意在抢占收视市场。在节目对自身定性准确定位的时候,就是在寻找自己的市场空间,选择并满足自己的目标收视群。[2]这就是将栏目定位在满足受众需要的不同层次上。
目前在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中,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注重每日财经新闻和交易信息的报道,以硬性资讯的形式出现,让人们及时了解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变动以规避各种投资风险,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起到财经环境守望的功能,这在财经层面满足了受众的安全需要。
谈话类财经节目形式活泼,观众在收看此类节目时能感受到主持人与嘉宾们的互动,并且有些节目能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参与其中,节目嘉宾在谈话中体现各方观点,发生意见碰撞,其多元化的视角让观众总能找到与自己意见一致的看法与主张,这类节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社交与归属的需要。
评论类财经节目通常定位高端、权威公正,有众多学术界知名专家的加盟和受访,将近期有价值的财经新闻进行有深度的评论和多元化观点的全面报道。此类节目整合各方资讯,对观众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全面而深刻的报道和评论,起到信息保姆的服务作用,观众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获得认同与尊重。
故事类财经节目用讲故事的手法使观众获得娱乐,受到启发。此类节目的受众群很大层面上不是商业精英,而多数是追求自我实现,盼望成为商业精英和仰慕商业精英的普通群众,这些受众通过故事类财经节目借鉴其经验,为自我实现埋下种子。受众市场分析及特点
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谈话类财经节目、评论类财经节目以及故事类财经节目各自通过栏目的准确定位细分了经济节目的受众群,在不同的播出时段针对不同特征的受众群进行较为准确地小众传播,以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2.1 四类主要财经类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表 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陕西卫视《今日证券》 7:34 广东卫视《股市前奏》 7:50 CCTV-2《证券时间》
上午版9:05——9:35,晚间版23:05——23:35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天下财经》 周一至周五08:45,12:30,18:25 内蒙古卫视《财富指南》 周一至周五12:30 第一财经《今日股市》 周一至周五18:00——18:30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财富 18》
每晚18:00 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百姓财经》 周一至周五18:05——18:25 深圳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股市报道》
周一至周五18:50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财经视界》 每晚19:40——20:30 CCTV-2《经济信息联播》 每晚21:00——21:30 表1.主要资讯综合类财经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表 部分谈话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CCTV-2《对话》 周日22:00——23:00 第一财经《头脑风暴》 周日22:00——23:00 第一财经《亚洲经营者》 周一22:00——22:30 第一财经《会见财经界》 周二22:00——22:30 第一财经《中国经营者》 周三22:00——22:30 第一财经《经济学人》 周五22:00——22:30 第一财经《财富人生》 周六20:00——20:57 第一财经《波士堂》
周六21:00——21:57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时代智 商》
周日19:30——20:00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先行一 步》
周六17:30——18:25 深圳电视台财经频道《财富博客》 周一20:08——20:38 内蒙古卫视《财富非常道》 周一至周五22:30——23:00 凤凰卫视《财富人生》 周六7:00——7:30(中文台)21:35——22:02(资讯台)
表2.部分谈话类财经节目播出时间表 部分评论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CCTV-2《经济半小时》 每天21:30——22:00 CCTV-2《中国财经报道》 周一22:08 第一财经《经济观察》 周四22:00——22:30 内蒙古卫视《财富无限》 周一至周五18:00——18:30 凤凰卫视《财经正前方》 周日17:00——17:30 表3.部分评论类财经节目播出时间表 部分故事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CCTV-2《财富故事会》 周一至周五12:40——13:10 CCTV-7《财富经》 周一至周五22:02——22:32 中国教育电视台《白手起家》 周六16:30——16:55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财智人物》 周六21:59——22:29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天下华商》 周三20:56——21:26 浙江经济生活频道《风云浙商》 周日22:00——22:25 山东电视台《创富时代》 周日22:50——23:30 表4.部分故事类财经节目播出时间表
从以上各表可以得出结论,四类财经电视节目播出时段、播出频率、播出时长都有所不同。2.2 四类主要财经类电视节目受众市场分析
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每天的开播时间大致集中于周一至周五每天清晨6:30——9:00、中午11:30——13:00、下午18:00——20:00,以及晚上23:00。节目时长大都在30分钟之内。分析可知,我国金融、商品以及资本市场的
正常活动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清晨6:30——9:00是上班前以及股市开盘前的一段时间,关注财经资讯的上班族可在上班前打开电视机收看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资讯,而决定本日的投资行为。中午11:30——13:00是中午休息时间,同时股票市场也会休市,很多财经类节目便可抓住这个时间点总结早盘的交易情况,向关注财经资讯的观众提供及时的交易信息和市场变动新闻。我国沪深股票市场下午休市是在每日下午15:00,但这个时段开播的综合资讯类节目少之又少,通常下午18:00——20:00为此类节目的播出高峰期,这是因为综合资讯类节目的受众多为上班族,股票休市后还要继续上班,而下午下班之后才有时间关注一整天的财经资讯,这段时间通常为18:00——20:00之间,受众的晚餐与看电视时间。因此我们可以为此类节目的受众做一个大致描述:在文化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城市男性观众比例较大的成年观众中,关注财经资讯的上班族,侧重于关注股票市场的资讯的中小投资者。
谈话类财经节目时长多数在60分钟,开播时间一般在晚饭后20:00——22:00之间,此时正所谓电视时段的黄金时间,此时也是电视剧、娱乐节目以及儿童节目等各种节目的热播时段。天津卫视和凤凰卫视等综合类的频道与电视台将谈话类财经节目安排在此时段,其机会成本较小,可以在广大受众群中捡到此时段的频道忠实受众、栏目的行为忠诚者,以及没有阻碍可以关注此类节目的受众。而走专业化路线的第一财经,便把每日的谈话类栏目安排在22:00开播,放弃了与黄金时段其他节目的分流受众群,每天同一时段的不同谈话类财经节目维护了其专业性和规模性,并且培养了具有很高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的观众。由于谈话嘉宾多为与财经活动密切相关的政府官员、来自企业的管理人员、研究财经问题的专家等,所以关注此类财经节目的观众主体,必定是在文化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城市男性观众比例较大的成年观众中,在工作单位中比较有话语权的高层,或是在企业中有着决策权的精英,以及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知识分子。
评论类财经电视节目时长通常为30分钟,一般安排在晚上播出,通常习惯同“通俗语言释经济”的方法解读经济事件,评论经济政策,因此其收视群体更加广泛地定位在在文化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城市男性观众比例较大的成年观众的范围内。例如CCTV-2的《经济半小时》,自2003年改版至今的核心受众群体为中产阶层,近5000万中小投资者(股民)及他们的家庭。[3] 故事类财经节目时效性弱,通常在午后和晚上播出,受众群最为广泛,节目时长一般安排在30分钟左右,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的观众群体比一般财经类节目的受众群体更加广泛,更为大众化。3 总结
目前在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中,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以硬性资讯的形式出现,让人们及时了解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变动以规避各种投资风险,在财经层面满足了受众的安全需要。谈话类财经节目形式活泼,观众在收看此类节目时能感受到主持人与嘉宾们的互动,其多元化的视角让观众总能找到与自己意见一致的看法与主张,满足了观众社交与归属的需要。评论类财经节目将近期有价值的财经新闻进行有深度的评论和多元化观点的全面报道,起到信息保姆的服务作用,观众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获得认同与尊重。故事类财经节目用讲故事的手法使观众获得娱乐,受到启发,受众通过故事类财经节目借鉴其经验,为自我实现埋下种子。
第二篇:中国主流财经类报纸受众定位研究
中国主流财经类报纸受众定位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财经类报纸的个性不够鲜明,同质化明显,有限的信息资源被分散,这就要求媒体明确自己的受众定位。受众定位是媒体实现市场占位的基础,媒体能影响什么人,能影响多少人,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五家国内主流经济类报纸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各家报纸特色和受众定位,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字:财经类报纸特色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立足于对媒介市场的分析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做出决策。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媒介发展的速度极快,大众传播已经进入了“分众” 时代,一家媒体覆盖全体受众已经不再可能实现,每一媒介都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受众。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财经类媒体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全国现有专业财经类报纸170多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报纸以《经济日报》为代表,近年来发展势头明显减弱,尽管公信力强,但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减。值得一提的是,本世纪初,一些主流财经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数《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中国经营报》的特点是实用性;《21世纪经济报道》的特点是新闻性,而《经济观察报》以深度报道见长,《中国经济时报》学术氛围浓厚,《第一财经日报》则整合了多种媒体资源,作为日报在新闻性和信息量方面对三家周报提出挑战。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国内报刊杂志影响力、公信力调查报告,在全国经济类的报纸中:《经济日报》为公信力最强;《21世纪经济报道》为影响力最大;《经济观察报》为最具成长型的报纸;《中国经营报》市场化操作经验更胜一筹,内容定位实用性强于他报;《第一财经日报》跨区域、跨媒体经营最为成功。①
成功的媒体需要对受众的数量和购买能力、受众的信息需求获得满意的度以及目标市场的占据情况做出精确地分析。这些媒体在业务、经营方面各有所长,在竞争激烈的国内财经类报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影响力的扩展与媒体明晰的受众的定位息息相关。
《中国经营报》——“实用性”留住“管理人才”
《中国经营报》在媒体多元化发展方面可为业界翘楚——报纸、杂志、丛书、中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等均实现赢利。该报背靠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为其提供科学研究和市场调查等诸多领域的权威数据及新闻信息。在内容构成上主要有评论、财经、产经、商业新知、第一招商等版面,致力于通过专业水准的财经视角分析问题,为读者提供微观经济报道和专业的报道。它特别强调实用性,以符合读者满足个人提升和促进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要求,并且重视信息的权威性,加强读者对报纸的信任。
《中国经营报》将目标读者群定位为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里,受过高等教育,在经济组织中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务的30至50岁的男性公民。也就是那些
“在公司中对一个部门的运作负全责,有一定人员、资金的决策和管理权;他们关注竞争对手、行业的发展变化,关系工商资讯和国家经济政策,他们是公司战略的具体操作和执行者。”②不同的目标读者定位,决定了目标读者利益诉求点的差异性。《中国经营报》的读者较为稳定,务实、理性,较为关注实用的经济管理信息和知识。因此该报将读者的利益需求定位为满足个人提升和促进企业经营与管理。在报道上追求热点、焦点,致力于报道的深度,分析全面、观点深刻。这使得它与其他财经类报刊产生了明显的互补性,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③
《21世纪经济报道》——“综合性”服务“双高”读者
作为一份综合性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自2001年创刊以来荣誉不断:在2004 莱卡风尚大奖颁奖典礼中,获颁“风尚媒体大奖”之“最新锐”媒体大奖;2005 年在“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评选中,以5.8亿的品牌价值排名第477 位,是唯一上榜的财经报纸媒体;在2006、2007 年“富豪之选——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调查”中获得“最受青睐的报纸”称号,成功的取得与其准确的受众定位是分不开的一张报纸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受众定位是关键。《21 世纪经济报道》在创刊筹备期间就斥巨资购买了AC 尼尔森公司的调查数据,结合自己的调查结果,确定报纸的目标受众是收入较高、知识层次较高的“双高”人群,此外,还包括“能够提升个人状况的个体”。而且这些人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最具决策影响力的群体。读者群中年龄在31~55 岁的占82%,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占70%,拥有顶级头衔(董事长、总裁、政府高级官员)的占7%、专业人士占42%。《21世纪经济报道》针对高端读者群体,通过控制这部分市场来实现一种错位经营。虽然不能像晚报、都市报一样进入千家万户,也不能用绝对的发行量来体现优势,但是它针对的读者群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抓住了这部分人的眼球,影响了这部分人的头脑,报纸的社会影响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④
成熟的广告商都更看重报纸读者和自己的目标顾客的重合程度。根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在2008年财经类报纸中,《21世纪经济报道》的广告市场份额一直居于首位,6月份更是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它的广告客户行业主要集中在机动车、IT、通讯、房地产、金融保险、航空和酒店服务等行业。这些产品的目标客户和《21 世纪经济报道》定位的受众人群基本相符。
《经济观察报》——“专业性”看准“ 四有新人”
由山东三联集团投资, 创刊于2001年4月16日的财经类周报《经济观察报》, 一开始就以准确的市场定位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使其在短时间内与《中国经营报》、《21 世纪经济报道》形成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趋势。⑤
创办报纸, 以读者为本才是关键。因为只有明确了目标受众, 报纸的内容、版面设计、发行以及广告的投放才会围绕其展开, 才会有的放矢。经济类报纸在普通读者眼中更像是专业报, 更要求在办报思路上进行明确的市场细分和读者定位, 实现读者定位与报纸经营方针的吻合。《经济观察报》在建报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独特的受众定位, 也正是这种定位的明确性使该报获得极易识别而又一以贯之的鲜明个性。该报的读者被描述为“ 四有新人”: 即有财富、有权力、有理想、有未来的青年男性工商企业人士。这类人在25 岁至40 岁之间,85%左右为男性, 受过大专以上的文化教育, 居住在中心城市;他们的年收入在3 万元以
上;他们对新生事物敏感,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有国际化的视角和对外域文化的包容能力; 他们渴望交流, 生活态度积极, 富有合作精神, 乐于并有能力承担责任, 追求压力下的优雅生活;他们的精神取向是关心社会、合法合理积累财富、遵循等价交换的行为准则等等, 把报纸明确定位于目前中国本土最具现实消费能力的高端读者。报社总经理张忠也表示“据调查, 现在中国大约有2000 万左右百万富翁,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属于所谓‘ 四有新人’的层, 此外还有大量符
⑥合描述的其他读者”。正是这一群人, 保证了报纸作为大众传媒经济体所应具有的发行量,也吸引了广告商们的足够注意力。
《中国经济时报》——“高品位”锁定“商政精英”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时报》创刊于1994年,是一份以经济为主的综合性日报,总计发行近42万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拥有大批国知名经济学家以及高素质的研究人员,为该报准确、及时地报道中国经济运行及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中国经济新闻网”是依托中国经济时报社丰富的人才和信息资源而组建的经济综合类新闻网站,以便在当今报网结合的市场竞争中增加砝码。
《中国经济时报》努力为中国和世界读者提供前瞻性的权威信息,发行范围覆盖了全国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读者定位为国际国内政务和商务人士,在中国官员、学者、企业家阶层拥有较为稳定的读者群。就深度与高度、调查和理论性而言,《中国经济时报》质量上佳,是张学术气味极浓的报纸。但正是因为其定位、内容“曲高和寡”,与市场对接较差,广告数量很少,处境尴尬。读者群虽然具备较强的消费影响力,但“影响力”短时间内无法转变成现实利润,在市场经济的现实面前,内容上的阳春白雪与盈利上的捉襟见肘矛盾不可调和。作为一份主流财经类报纸,要想争取更多的读者、向大报的行列迈进,调整受众定位势在必行。《第一财经日报》——“大财经”吸引“三最”人群
相比于《中国经营报》的“四轮驱动”,《第一财经日报》的“三跨”⑦(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更是可圈可点。2004年11月,广州《广州日报》、北京《北京青年报》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组成上海第一财经公司,创办《第一财经日报》并把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上海电台经济频率分别改称为上海第一财经频道、频率,实现跨区域、跨媒体经营。
《第一财经日报》定位于“大财经”,内容涵盖财经新闻,也提供专业的政策解读;既透视商业事件的过程,又交代事件的背景;既报道产业的最新资讯,又能做出市场的深度分析;既塑造了财富伦理,又普及了商业文化。在追求报道领域广泛的同时,又力求报道的专业化,同时还将视野关注到全球,密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映中国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的整体图景,追踪世界经济和金融投资动态,该报内容讲求时效性、丰富性和实用性,风格比较轻松活泼,色调明亮、冷静,并且在行文中渗透着一种知识的含蓄和张力。
作为一份市场经济环境下诞生的商业报纸,《第一财经日报》的读者定位也
极具商业色彩和市场色彩,他将目标锁定在最具决策力、最具消费力、最具影响力的“三最”人群身上,这部分人构成了中国最有价值的阅读人群。具体包括中国的商界领袖、管理精英、金融投资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工作管理者、创业家和相关知识阶层。抓住了这部分人的眼球,无疑就是吸引了中国最具决策力的群体,这部分人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敏锐的审美嗅觉,在商业活动和市场中的行为将决定和影响大部分人。
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随着在市场中的不断实践与历练,该报纸又将其读者群进行了细化:将之前的“三最”人群转变为核心读者和辅助读者。⑧核心读者包括商业经理阶层、金融投资专业人士、政策制定和经济工作管理者,从消费力、决策力、购买力来讲也是非常有影响的中高端人群。辅助读者包括对个人金融资产管理非常有兴趣的一般专业人士、MBA、EMBA,还包括一部分大学生。《第一财经日报》强调,除了突出专业性以外,还非常注重它的易读性,追求简洁、透明的写法,不故作腔调、不故弄玄虚、不生拉硬套,使之成为一份可读性非常强的报纸。从这一转变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财经日报》是在向世界大报《华尔街日报》靠近,尽力向更多的更大众的人群敞开大门,降低阅读门槛,以争取更多的读者,争取主流人群的青睐。
主流媒体是一个外来词,在报业发达的欧美是指“高级报纸”,现泛指发挥引导主流人群思想的作用,信誉卓著,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覆盖率和影响力较大的媒介。比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日本《日本经济新闻》等财经类报纸三巨头,就是主流媒体。
一份主流财经大报至少须具备如下“硬件”:
1、能够迅速、准确、全面地提供国内国际财经资讯;
2、有权威性、代表性、包容性,在专题报道、财经分析、市场调研方面提供一流文章;
3、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经济研究机构;
4、在世界主要国家和本国各地建有记者站,并拥有向全球发行的英文版;
5、每期版面不少于对开40版的日报,发行量在50万至100万份之间,年广告收入在10亿到30亿元之间。比照上述“国际惯例”标准,显然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主流综合财经大报,我国财经报纸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结论
财经类报纸要和其他媒体竞争,要获得稳定的读者群,需要把经济、特别是财经新闻做“活”,而非专业枯燥和缺乏人性,报业市场竞争比的是机制调整和创新意识,此外还要有一个明晰、科学的受众定位。我国的财经类媒体基本都以美国《华尔街日报》为发展目标,但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能成就一份高端财经大报值得思考,在笔者看来,财经类报纸需要在留住已有受众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受众需求、培育新生读者群、拓展国际视野,逐步做成全国性、地区性直至世界性的财经报纸。
参考文献
①
② 李晓明:《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学术交流 2003 年5 月饶文清:《我国财经类报纸的定位误区及其对策分析》 新闻界 2003年5月,第34页。张海洋:《以<中国经营报>为例对财经类报纸定位策略的研究》大众文艺
遇莹:《财经类报纸品牌竞争战略初探》 青年记者 2009年2月下。
王晶:《<经济观察报>的品牌文化之道》 媒体观察 2008年第二期
孙剑波: 《解析<经济观察报>的品牌之道》 新浪财经纵横 http://finance.sina.com.cn李俊彦:《传媒集团的资源整合与优势》
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中信出版社 2002.01③④⑤⑥⑦⑧
第三篇: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
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
排名 大学名称 综合得分 声誉得分 学术资源得分 学术成果得分 学生情况得分 教师资源得分 物资资源得分上海财经大学 34.0 57.5 22.8 7.8 65.9 31.0 42.3东北财经大学 31.0 49.4 24.4 6.1 63.2 31.9 27.5西南财经大学 30.0 51.3 20.6 4.7 60.5 30.2 27.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8.0 58.7 6.9 1.7 58.5 42.4 18.0中央财经大学 25.0--20.9 4.2 59.8 32.8 23.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0 1.6 47.8 42.1 16.9
天津财经大学 20.0--6.6 3.4 48.9 28.3 29.7南京财经大学 18.0--1.0 3.0 39.1 33.4 25.2江西财经大学 17.0--4.4 2.4 45.9 28.4 17.8
山西财经大学 17.0--2.7 2.8 42.2 28.8 23.0哈尔滨商业大学 16.0--2.4 0.3 39.8 31.8 19.5
山东财政学院 16.0--1.7 0.6 43.1 32.8 15.1
山东经济学院 16.0--2.0 1.0 45.2 26.7 16.9
北京物资学院 16.0--1.9 1.0 41.7 26.6 19.4浙江财经学院 15.0--2.3 2.4 40.1 27.8 15.9
河南财经学院 15.0--2.5 0.5 42.3 27.8 12.2
河北经贸大学 15.0--1.5 0.6 40.9 25.1 18.2
云南财贸学院 15.0--1.8 2.1 35.6 18.3 30.2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14.0--2.2 1.4 49.9 19.2 13.9
广东商学院 14.0--0.9 1.5 35.4 23.7 23.4
山东工商学院 14.0----0.4 39.9 20.6 24.7
新疆财经学院 14.0--1.7 0.2 36.8 30.2 8.1
内蒙古财经学院 14.0----0.1 38.6 29.3 10.6
安徽财经大学 14.0--2.4 2.0 41.5 18.5 16.8
天津商学院 14.0--2.2 1.3 40.2 21.3 15.1南京审计学院 13.0----1.4 41.3 20.5 15.1
重庆工商大学 13.0--0.4 1.1 37.4 19.2 20.8
西安财经学院 13.0----0.4 36.0 23.3 17.2
长春税务学院 13.0--1.4 1.6 39.6 22.2 9.1
上海金融学院 13.0----25.0--14.2 19.6
湖南商学院 12.0----1.1 38.8 18.5 11.8
兰州商学院 12.0--0.9 1.0 36.7 19.5 11.0
贵州财经学院 12.0--0.9 0.3 33.1 22.0 11.4
湖北经济学院 7.0----0.6--21.5 17.1
广东金融学院 5.0----0.7--12.6 15.9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5.0--------13.5 15.4
上海商学院 5.0--------13.9 14.1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5.0--------11.2 15.5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5.0----0.1--13.3 11.8
广西财经学院 4.0--------11.8 12.0
学校名称:上海财经大学
校 址:上海市国定路777号
办学层次:本科
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所在省市的招生数:见各省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计划书。
外语语种要求:英语专业和中外合作办学各专业只招选考英语的考生,其它专业选考语种无限制。
男女生比例:无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录取规则:
1.我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省市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综合考虑考生各方面素质,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地选拔学生。
2.我校认可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制定的高考加分的优惠政策,但根据教育部加分幅度不得大于20分的规定,对其加分值大于20分的,我校在录取时一律认作20分。
3.当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生源不足时,我校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以后志愿的考生。
4.我校在专业录取时按照33111的级差录取(即第二、三志愿的考生每档减3分与前一志愿的考生排队录取,之后各个志愿均减1分与前一志愿的考生排序录取)。
5.专业录取时按考生的高考总分(含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总分相同时按单科成绩数学、外语、语文、综合的成绩排序。
6.我校在公布招生计划的120%以内,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
收费标准:我校按学分制要求收取学费,每生年学分收费标准如下:
1.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15000元/年
2.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5000元/年
住宿费:1200元/学年(不含寒、暑假)
奖学金:学校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政府奖学金、各类社会企业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奖励金额为500至8000元不等。
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和各类社会企业助学金,助学金金额为每月150至300元不等;同时,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学校承诺:决不让任何一位考上我校的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报到入学后可根据本人情况向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金额最高为6000元/年,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全部补贴。招生网址:
电 话: 021-6590437
2转自:高考招生网
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学校全称:中央财经大学
学校性质: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办学层次:博士、硕士、本科
学习形式:全日制
学校地址:学院南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邮编:102206
2009级学生一至三年级在沙河校区学习,四年级在学院南路校区学习
语种要求:
1、以下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仅面向语种为英语的考生,非英语考生谨慎填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商务管理专门化方向、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保险专业精算方向、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经济学专业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方向、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金融学专业公司理财方向、财政学专业财政理论与政策方向。
2、英语专业经贸英语方向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男女比例:不限。
身体健康状况: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录取规则: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在重点线上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2、专业按投档分数(含政策性加分,下同)、志愿顺序录取,不设定专业分数级差。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进行专业调剂,不服从专业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3、在投档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优先录取。①具有体育、艺术特长的考生②相关成绩考虑数学、英语、语文成绩较好的考生。
4、往届生和应届生在录取时同等对待。
5、根据各省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当地同类招生计划数的100%-105%。
6、报考英语专业经贸英语方向的考生须在高考中加试英语口语。
7、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只招收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8、英语专业经贸英语方向只招收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9、江苏省普通类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选测为2B+、必测为4C1合格,对进档考生按上述规则
2、规则3确定专业;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选测为2B、必测为4C1合格。
10、浙江省普通类考生考试科目应为一类科目,对进档考生按上述规则
2、规则3确定专业;自主选拔录取考生考试科目应为一类科目。
学费标准:
2、艺术设计:10000元/生/年;
3、英语专业经贸英语方向:6000元/生/年;
4、统计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经济心理学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5,500元/生/年;
5、其他专业:5,000元/生/年。
学位授予:
1、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金融工程、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保险、保险专业精算方向、税务、税务专业国际税收方向、税务专业注册税务师方向、统计学、投资学、经济学专业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方向、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金融学专业公司理财方向、财政学专业财政理论与政策方向。
2、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会计学、会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管理专门化方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程管理、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管理科学、体育经济、体育经济专业体育运动项目管理方向。
3、授予法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法学、社会学专业经济社会学方向、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
4、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财经文秘方向、新闻学专业财经新闻方向、广告学、艺术设计、英语专业经贸英语方向。
5、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经济心理学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
6、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中央财经大学
证书种类:学位证书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学位证书;毕业证书颁发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我校印制的毕业证书。
第四篇:我们家受众分析
受众分析
“我们家”宠物服务网的主要受众是广大的爱宠人士。该类人群大多是拥有稳定收入,有爱心,喜欢动物的成年人,以成年女性居多。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养起了自己的宠物,也有能力给它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时常可以见到,许许多多的爱宠人士将宠物视为自己的亲人一般,在吃,住,行方面都精挑细选,并且随着人们消费观的改变,他们十分乐意为此支付费用。正是由于这一点,宠物用品业在国内悄然兴起。
针对不同的客户,“我们家”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1、20岁以下年轻学生:这一类群体十分喜欢新鲜和有创意的事物,虽然消费水平有限。但往往是最愿意为家中宠物花心思的群体。“我们家”依托于当下年轻人乐于活跃于各大社交网站的心理,提供建立个人及宠物账户服务,便于他们时时记录和分享自己与爱宠的时光。以宠物为桥梁建立起爱宠人士的社交圈。
2、中年人:这类人群将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总是希望给自己的宠物宝贝最贴心的照顾。从该类用户的心理出发,“我们家”提供了优质的宠物食品和用品的购买服务,使宠物能够得到最好的照料;开设了“养宠论坛”用于爱宠人士互相交流养宠经验,让人们随时分享养宠心得和自己宠物的可爱瞬间。
3、老年人:和中年人不同,老年人更倾向于将宠物视为自己的伴侣,来慰藉寂寞的心情。老年人希望自己的宠物能够长久的陪伴自己,所以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宠物的健康问题。为此”我们家”搜集了最新最全的宠物医疗机构信息,老年人再也不用担心宠物生病却找不到好的宠物医院。
优质的宠物食品和用品的购买服务,起爱宠人士的社交圈,“养宠论坛”,最新最全的宠物医疗机构信息都成为他们选择“我们家”的理由。
“我们家”能够为爱宠人士提供他们的宠物所需要的一切,从宠物用品,到宠物信息交流,从宠物医疗信息,到宠物食品,应有尽有。对于那些希望体验一站式服务的爱宠人士来说,“我们家”就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第五篇:电视节目分析
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题目:观看专题片《千年沧桑》第二集,并对此片作出分析,1000字左右。
跨越十一世纪
--浅评电视专题片《千年沧桑》 作者:山东有线电视台 钱景芝
电视专题片《千年沧桑》的第二集把十一世纪时世界的样子缓缓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部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专题片以深邃的主题、精美的镜头,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远古的时代是古雅的,又是沉重的。而人类的先进文明,也就在这样的历史传承中慢慢堆积呈现了。所以在这期节目里,我们看到听到的历史面貌,既是厚重的,又是灿烂多姿的。本片的编导作者自然贴切的调动多种电视表现手段,让这个主题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出色。
一、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本片所有的素材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主题,为了使观众理解的更加清晰明白,全片重点采用了解说词加画面的表现手法。全片要表现的是十一世纪一个世纪的文明,时间跨度大,于是又细分为分为:文明、宗教、科学、经济四个方面来分别阐述,每一个素材的指向性都很强,如经济方面的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基督教的兴起等。
同时为了增加叙事的真实性,本片采用了多种手法:
1、人物扮演:找一个人来扮演孔子,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为了更好的表现对外战争的残酷性也是采用了扮演的手法,增强视觉的震撼力。
2、图配乐: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单纯的介绍一副作品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劳感,为此给它配上舒缓的乐曲,琴声悠悠把观众带入那个国泰民安的世界。
3、权威人士说明:为了更好介绍北宋的文化,请了王渝生研究院等来介绍这方面的文化,增强了认同感、权威性。
4、脸谱化:选取有标志性的道具去表现,如为了表现北宋的繁华选用开凿大运河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来表现。
5、动画制作:为了使画面更形象生动,在介绍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文化的时候还采用了动画制作来表现。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进步这一主题,以上这些叙事手法使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文化历史类专题片也变得丰富好看,富于变化,这不得不说是《千年沧桑》这个专题片最为成功的部分。
二、镜头语言生动丰富。
本片在表现手法的成功之外,还充分发挥调动了多种镜头语言,视觉听觉效果丰富。全片以全、远景居多,使内涵更丰富,同时注意光效的变化,选取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的光影效果来表现不用的内容。拍摄角度也非常丰富,如拍摄大运河时的空中拍摄,让人们更直观的看到了大运河的全貌,理解起来更容易。色彩上根据地域来变化,如北宋的黄、伊斯兰的篮。声音上以模拟为主,解说词在其中起着推动全片发展的作用,担纲全片。
通过编导的以上努力使这个文化历史类专题片变得生动好看,不枯燥,似流水般涓涓而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跨越十一世纪,领略到古老文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