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市场媒体受众分析
电影市场媒体受众分析
1、性别分析
男女比例基本相当,面对的是“情侣电影市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极少有进行单一消费的,一般都是男女结伴:即使偶尔有单人购票的,也是女性观众。女性比例稳中有升,女性文化消费意识提高比男性快:在文化消费的选择中,女性一般会占主导地位;赢得女性观众就赢得市场!
2、年龄分析
电影观众年龄以青年人为主,平均年龄为29.2岁,年龄段以30岁以下为主。在年龄的分布上,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即以18—30岁的人为主,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二(63.5%),而18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分别只占总数的15.6%和20.9%。20—35岁,消费领域的主力军。把握住他们,就能把握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
3、收入分析
电影观众收入普遍较高。总体上看,四分之三的观众月收入集中在1000元—4000元,其中有73.1%的月收入超过了两千元。具体分析,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2000元的占总数的16.7%,2000元—4000元占59.7%,4000元以上者占13.4%。
4、支出分析
从个人的月支出情况看,四分之三的人集中在500—1000元和1000—2000元两个层段上,分别占总数的2
9.5%和45.5%。5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15.7%,2000元以上的占9.3%。
5、学历分析
观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大学(大专)以上的占总数的67%,高中专的占25.3%,初中及以下的仅占7.7%。知识层的群体文化消费意识较强;高知识层的群体对西方文化有相当的认同感;生活的休闲娱乐观念对高知识层有很大影响力。
6、职业分析
观众职业以公司职员、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3.3%、23.2%、10.1%和9.9%,工人、个体户和其他职业者占总数的13.5%。所在单位类 型以三资私营企业(47.3%)、国有和集体企业(35.6%)、事业单位(9.3%)为主,在这三种类型的单位工作的人占总数的90%以上。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勾勒出观看电影的观众基本图像:他们是一个文化水平高、收入水平高、消费水平高、年龄轻、专业人员阶层。这正是最可能受到广告影响、最具有广告价值的群体。
第二篇:我们家受众分析
受众分析
“我们家”宠物服务网的主要受众是广大的爱宠人士。该类人群大多是拥有稳定收入,有爱心,喜欢动物的成年人,以成年女性居多。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养起了自己的宠物,也有能力给它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时常可以见到,许许多多的爱宠人士将宠物视为自己的亲人一般,在吃,住,行方面都精挑细选,并且随着人们消费观的改变,他们十分乐意为此支付费用。正是由于这一点,宠物用品业在国内悄然兴起。
针对不同的客户,“我们家”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1、20岁以下年轻学生:这一类群体十分喜欢新鲜和有创意的事物,虽然消费水平有限。但往往是最愿意为家中宠物花心思的群体。“我们家”依托于当下年轻人乐于活跃于各大社交网站的心理,提供建立个人及宠物账户服务,便于他们时时记录和分享自己与爱宠的时光。以宠物为桥梁建立起爱宠人士的社交圈。
2、中年人:这类人群将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总是希望给自己的宠物宝贝最贴心的照顾。从该类用户的心理出发,“我们家”提供了优质的宠物食品和用品的购买服务,使宠物能够得到最好的照料;开设了“养宠论坛”用于爱宠人士互相交流养宠经验,让人们随时分享养宠心得和自己宠物的可爱瞬间。
3、老年人:和中年人不同,老年人更倾向于将宠物视为自己的伴侣,来慰藉寂寞的心情。老年人希望自己的宠物能够长久的陪伴自己,所以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宠物的健康问题。为此”我们家”搜集了最新最全的宠物医疗机构信息,老年人再也不用担心宠物生病却找不到好的宠物医院。
优质的宠物食品和用品的购买服务,起爱宠人士的社交圈,“养宠论坛”,最新最全的宠物医疗机构信息都成为他们选择“我们家”的理由。
“我们家”能够为爱宠人士提供他们的宠物所需要的一切,从宠物用品,到宠物信息交流,从宠物医疗信息,到宠物食品,应有尽有。对于那些希望体验一站式服务的爱宠人士来说,“我们家”就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第三篇:微电影市场相关分析
微电影相关及市场分析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各种具有视频功能的手持移动设备,如3G手机,手机电视等,具有无线移动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和其它移动视频接收设备以及网络平台、视频播放器等)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专业制作商制作或者委托制作、有专业或业余导演和艺人或草根群众参与、以产生话题为目的、适合广告植入、具有某种连续性和后开发潜力)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已经慢慢形成一种产业圈,一种以年轻人娱乐、休闲为目的的产业圈。微电影近两年的快速发展,数字摄影技术和器材方面的新发展是一大客观推动因素。
[佳能2008年推出的全画幅相机5DMark II]
设备选择的进一步丰富和所需成本的下降,降低了微电影制作的准入门槛。现在,似乎所有人都能拍微电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相比几年前的同类作品,当前的微电影拍摄、制作的专业化程度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这源于市场的实际需求——虽然不排除少数业余发烧友也能拍摄出高质量作品的可能,但在当前微电影的商业化程度日高、对产量和品质的要求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微电影制作更多需要的还是专业人才和团队。实际上,目前的微电影计划,无论走“草根”还是大片路线,绝大多数都出自至少是准专业的制作团队。
[制作成本方面,虽然设备、器材的比重在下降,但人员和后期开支比重在上升。【乐圈优势所在】
相比传统影视产品,微电影的片长不能太长,创作必须要保持节奏,以保持受众的注意力,抖包袱的频率必须得高!
因为新媒体受众的选择主动性很高,大多数人只会在网上找自己感兴趣的剧来看。微电影的观看中,这种两级分化的趋势更明显——受众观看微电影的偶然性更强[受众没有大片效应],其黏度也不高,观众观看时更多是处于某种心不在焉的状态。不过,也正是由于观众观看微电影时的期待值和集中度不高,微电影所处媒体环境的宽容度就显得更大。
其实在内容创作空间上,微电影相比传统影视更有创新的可能。目前其在创作上的自由度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那些在创意时不考虑传统平台的作品。虽然在内容创作方面既有局限也有挑战,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内容本身的品质似乎在微电影运营中还没有上升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微电影目前的主要赢利点在于广告,[而个人认为乐圈出品的微电影目前多在于原创创意,旨在提高乐圈品牌性,及乐圈影视创作团队知名度]预算的高低也和广告签单情况紧密相关,作品品质和观众口碑带来的回收压力均不大。
微电影的征程刚刚开始,目前竞争主要集中在平台和资源方面,“内容为王”效应还体现得不够明显,但长远看,一旦竞争格局初定,优质内容释放出潜在价值和超额利润的话,情况将大变。
第四篇: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
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1页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
摘 要
当今社会,互联网越加发达,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和团体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产生了极其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互联网的高速发达,使得世界时时刻刻便可呈现在眼前。网络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传统传播时空上的限制,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同时使得一种“快餐文化”也日益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跟着时期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状态,媒体形态获到了有效开发,发生了以新技术为支柱的新媒体。新媒体的诞生让信息传播与接收之间几乎要达到一种无缝链接的状态,尤其实时通讯工具手机的出现使得移动媒体得以发展,不论人们在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能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本文主要以移动媒体中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为例来讲述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特点,首先论述传统四大媒体的特点,进而引入新媒体,深入挖掘新媒体的特点,最后预测未来受众将有什么样的特点。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传统媒体,微信
绪 论
互联网的出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是迈向新时代的重要的历史性的一步,而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化设备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它对文化所产生的意义不亚于造纸术的发明。新媒体的衍生对于大众而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全面而且彻底的,它不仅在日常生活和思维模式上影响乃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是在世界领域内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正因为新媒体巨大的影响力,令它成为时兴的热媒体。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究竟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界说?针对这一点,众说纷纭,有如诸子百家般各家有各家的说法。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技巧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的讯息流传的媒介。”总的来说,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观念,它是在电视、广播、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样式,它囊括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广泛的说,新媒体同时亦是一个使用数字技能、网络技术,经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和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供给讯息和文娱办事的流传形态。简单说,新媒体便是能对民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实质内容的媒体,是传受两方对等式的交换形式,个人与个人之间极具独特性的媒体。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2页
(二)新媒体的特征
1、无限大的容纳性
从传播形态上来讲,新媒体具有超大的容纳性,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把媒体的形式划分的那么的界限分明,它将所有的不同类型的东西集中在了一个平台上,既可以进行文字上的传播,也可以进行画面和声音的传播,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储存以供随时浏览。是创造的无止境性决定了新媒体的无限大,伴随着时光,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新媒体的容纳性在未来会更为广大。
2、兼具个性化和精准性
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在在使用上更加的富于个性化与精准性。这对于现在年轻化的受众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受众参与到新媒体的行列中,扩充受众群,促进新媒体消费。
3、价格低廉
传统媒体由于媒介的限制,更多的偏向于电视媒介以及纸媒介,价格相对高昂,但是新媒体由于其平台的广泛性,操作上的多样性使得新媒体在费用上更为低廉,为广大制作商提供了方便。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一)传统媒体的传播特性
日常说传统媒体即指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媒体,指代的是人类社会初期孕育出的媒体模式,其宗旨是为了对一些社会信息进行宣传或者实现主体之间的一个交流。生活在长久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的四大媒体拥有其既定的发展线路、业务范围、市场规模以及专门的技术和人才等,不仅如此,传统媒体同时还在不断的发展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四大媒体曾经在各大领域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一度成为各大信息行业的龙头大哥。但是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信息化技术以及相关平台的建构,打破了原有的固有的信息市场,传统的四大媒体的地位也开始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传统媒体的优点在于市场基础深厚,受众数量多。传统媒体占据市场的时间长,受众尤其是年纪较长的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信赖度强,数量上也相对的很多,市场基础雄厚。
从报纸来讲,从古罗马时代至今2000多年报纸仍旧是主要媒体之一,虽然其发展逐渐走向衰落,但其承载的信息正在以新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电子报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历史悠久决定了它的相对成熟和稳定。报纸的优点在于它以纸张承载文字信息,便于受众保存能够反复查阅,报纸版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日益丰富起来,而价格仍旧比较便宜,同时目前报纸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时政类的大报如《人民日报》、《参政消息》等,生活服务类的各大晚报、晨报如《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湘潇晨报》等各种专业类的报纸也不少如经济类的报刊《中国经济时报》,科学类报刊《中国社会科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3页
学报》等等。但尽管这样报纸对人的受教育水平有所限定,如果受众是文盲,报纸所传播的信息就无法直接被他吸收,这是报纸相比其他传统媒体最大的弱点。
广播最开始是应用于军事方面。广播信息的传播相比报纸更为及时,信息的承载媒介就是电波,只要有电波信号的地方就能收听,不用浪费纸张。广播是全天候的播放时间上限制的比较小,以声音的形式传播信息更加生动活泼,受众更加喜闻乐见,受众面广渗透力较强,战争时期常作为攻陷地方的心理战术的常用手段。但是一些偏远山区没有电,也没有电波就无法接收到信息。目前的广播就是交通广播和音乐广播比较活跃,其余广播的受众偏于老龄化,广播中的广告太多且类型单一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从电视来讲,电视的出现让报纸广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时人们就预言报纸可能马上就要消亡。因为电视画面的生动可感,让受众感到接收到的信息无比真实,而且电视中的内容比报纸的更为丰富,传播的信息也更为及时。同时电视只要有电的情况下都可以不间断的传播信息,对于受众来讲限制不多,人们可以边做家务边看电视,典型的例子就是肥皂剧。电视在信息分类上面比报纸更胜一筹,衣食住行无所不包,而且利用蒙太奇等手段让信息更深入人心。但是电视的出现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周末人们宁愿周末躲在家中看电视也不愿出门走走,邻居之间也变得陌生,“沙发人”、“土豆人”就这样诞生了。杂志作为所有媒体中最顽强的生命体,有针对性的将受众分为若干部分之后为受众提供专业性的信息化服务,使得受众的选择性更为多元;除开时尚杂志以外它的受众多为精英和知识分子,受众面不如前三个媒体宽。长久的发展历史可以带给传统媒体固有的受众以及深厚的市场基础,也使得其形成固有的发展模式,守旧,不善于接受新事物以及在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下改变发展方式。互联网这一第五大媒体出现后,传统媒体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以其独有的一种新形势、新姿态、新技术的达成实现市场植入,成功地褫夺和攻下了极大一部分的传统媒体的墟市和受众。最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新媒体可以更加快速而且便捷地进行信息交换,并且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新型平台进行实时传播,符合当下新生代的需求,80、90、00后受众,尤其是90、00后受众对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模式偏爱度甚高,日前还因为当下学生对于智能终端的迷恋将其称为“低头一族”,意思是说现在的孩子过多的沉溺于智能终端中,在新媒体的大量信息轰炸下不间断的获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以期达到与同龄人的共鸣。这正说明了新媒体的信息流动性强,涵盖面积比传统媒体更为广泛,同时跳脱出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有新媒体所独有的个性化的突破性的传播方式,它可以更加细致的对受众进行划分并依照不同受众的需求对受众提供相应的需求,与杂志以及报纸等纸媒相比更加富于针对性。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新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的丰富具体,实现了文字、画面以及声音的多元化合体,使得信息更加的立体化,富于欣赏性。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地位发生了转变,从原有的接受者改变为现有的传受皆可,这样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4页
极大的丰富了受众的参与性。然而,相对的新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必然的一些弊端,其一因为成长过于迅速,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等总的根抵较浅,难以做到厚积薄发,使得内容常常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同时内容过多繁杂使得管理有一定的困难且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上的问题,对受众个人信息等缺乏安全保障,对市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会催发不正当行为的发生,对健康的市场环境有较大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
受众,是传播过程当中紧要的组成因素,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步骤,亦然也是传播进程中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现下的传播并不是仅仅只是单向的以受传者承接信息为终止的过程,而是以受传者对信息再度作出反应为新的出发点。传播者则可以根据受众提出的反馈信息,调整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对提高传播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供给的即时通讯服务的无偿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讯运营商、跨编制系统平台历经网络疾速发送无偿(需损耗少数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能够利用通过同享流媒体实质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交际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微信现在也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作为现在时兴的聊天软件,受众涉及广泛,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三岁幼童皆知。以下将从三个方面结合微信对新媒体受众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群划分以及特征
受众定位是指以受众的本位为思想基础,加上确定的目标接受人群,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核心,满足受众获得信息的需要。微信的受众划分并不受限,老人乃至小孩儿都会玩儿能玩儿,只要拥有微信的载体—智能设备都可以接触微信,现在微信还实现了网页登陆,只需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登陆电脑终端,方便且具有其实现性。相对于传统的四大媒体来说微信的受众群划分更为丰富,而新媒体下受众可选择性大幅提高,所提供的服务丰富,各年龄层、受教育程度等皆可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而微信在受众文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上没有限制,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实现。当然了,微信目前最多的使用者是80年代之后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年轻态,易于接收新事物,敢于尝试,对于新媒体的喜爱程度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大。受众群体变得更加精确,微信主要依托智能手机等移动平台,用户庞大,这就使得微信在推广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更关注自身的利益,从自身需求去选择信息、接收信息并传播信息,受众兴趣趋于多元化,权利意识增强,自主性、分解性社会给个人的无拘无束的成长提供了空间,为利益群体的自由活动缔造了前提,也使得个人的人格尊严受到推崇,个人及群体的权利得到了保护。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地位 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5页
从传播的来源和效果来看,受众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没有公众,传播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讯息来源于生活实践,人民大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信息便成为了一个单独体,无有能够依托的物体。广大人民群众是讯息传播的隐形接受者,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是以,我们务必正视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资源功用。同时受众是讯息主体达成的归宿。没有受众,传播就无法进行,就失去了对象和目的。受众的信息反馈是传播活动走向深入的唯一途径。
强烈的感情意识以及情感粘性使得媒体本身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传统媒体下受众是接受者,你说我围观的状态,而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新媒体情境下,受众由本来的传统媒体下纯本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传播者+接受者”的形态,身份地位上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互联网下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自媒体的的大力发展,所谓自媒体,即受众自身是一个信息传受源,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用户可实时的对自己周边发生的事情发布出去,当然受众也可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发表在上面达到与微信圈好友的互动。传播和接受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再像以前传播环境下盲目的接受状态,受众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传播过程中。
传播学五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指出的“5W模式”即线性传播模式是早期的新媒体涌现以前以广播、电视、报纸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为主的传播式样,分为传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其中“传播者”是整个链条的第一个环节,处于第一个中心的位置,作为基础决定后面的四个环节,而在这之中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对于主体的把握不够,但是在现今的新媒体环境下,早期的这种信息传播模式完全被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媒介中心逐渐丧失。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心理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了解受众的喜好是各大媒介都不可忽视的一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好奇心增强,关于媒体以及传播媒介的探知欲望也开始增强,与此同时对媒介的自主选择性加强,强烈的主体意识开始在受众心中萌芽,这就在一方面使得受众的消费心理加大,由此对待媒体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首先说受众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微信朋友圈就像是QQ空间一样,实时的更新着好友们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于他人的一个窥视欲,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微信用户们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微信与微博、邮箱等相关联,达到信息媒介的整合性,究其根本其多元性对于受众内心满足感的增强是极大的。
其次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性上,微信中植入了公众账号以及服务号,用户可以通过搜索端口查找自己中意的栏目中意的内容,并不会造成信息的泛滥性,只是将众多的栏目信息摆在上面,犹如菜市场的蔬菜瓜果一般任君采颉。用户的选择范围大,可获知信息多元化。受众主体意识性的增强引领产品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微信关联支付宝、购物等,满足受众消费心理,在微信终端即可开始购物,衍生出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6页
微商行业,即微信营业开设微店的营销方式,产品详情可通过与卖家微信聊天获知,并且支付方便。微信更是与企业达成合作,企业可通过公众账号宣传树立企业形象,并研发设计一系列活动吸引消费者,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广告宣传的一种,在树立公司形象的同时对自营产品做宣传达到营销的目的。
不管怎么说,微信作为智能终端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众生活产生便利并加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桥梁的作用。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展望
介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微信终端会囊括越来越多的功能,受众的体验性与满足感也会更好。未来的受众会更加的富于个性化与自主性,与媒介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密切。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有效地传达了社会信息,引领人们不断的进行交流和促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速度,而且同时踩在传统媒体的肩膀之上成长起来的新媒体,还在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之外作为媒体大军中的一种进步势力存在着。
结 论
目前,传统媒体如果想要继续生存,最好的出路就是选择与新媒体相结合,走媒介融合的路子。随着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的自媒体出现后,人们似乎更加喜欢在140个字符之内获取及时信息,它们比大篇幅的新闻报道传播的迅速及时,获取更加方便,便宜,内容更加简洁明了,最重要的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真正到来。自媒体的产生让新闻信息不再必须经过把关人,更加自由的传播,从某个角度来说它给人们创造了比传媒行业设定的“拟态环境”更加真实的世界,并且改变了以往媒体行业独霸信息的高姿态,信息生产作为一项权利逐渐为全民共享。而受制于互联网的信息的广泛性,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传统媒体的记者“无冕之王”、“第四权力”的光环也不再耀眼,行业内部的残酷的竞争压力,繁重的工作任务换来的却是不高的工作经济收入和不期而至的人身风险,同时记者也被列入了全球十大即将消失的职业之一。在媒介融合上,报纸可以采取的方式就是进一步发展电子报,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电子报方面可以在跟纸质版内容同步的同时增加新闻评论,读者反馈等页面,帮助报纸提供更加优质有深度的报道,微信公众号也是一个很有效的订阅与信息反馈平台可以加以利用,广播现在跟微博合作,有微电台这就能够在吸引青年听众方面起到作用,电视则在网络电视方向上有很大前途,乐视,优酷,爱奇艺等几大视频网站相继推出了机顶盒,将互联网和电视相连接,让受众能够用大屏享受更极致,更丰富视觉盛宴等等这一系列,都有赖于互联网的发展。既然新媒体有如此之大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不抓住这些优势来让传统媒体得以生存?作为受众,人们最根本和最直观的目的就是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我们采用媒介融合的方式则会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7页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4、程曼丽、《新闻传播学辞典》
5、麦奎尔、《受众分析》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五篇:媒体培养受众环境意识思考
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有关。传播学培养理论认为,新闻媒体具有培养受众的功能,它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媒体对极端灾害天气的报道承担着培养受众环境意识的功能。
媒体重视灾情及抗灾报道,忽视对受众环境意识的培养
从新闻价值角度而言,极端灾害天气
事件属于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近几年来,我国媒体十分重视对极端灾害天气事件的报道。从报道的时间顺序来说,对极端灾害天气有预警报道、灾中报道、灾后报道;从报道内容来说,有灾情报道、抗灾报道。
当前,国内媒体普遍重视灾情报道。受灾人数、受灾面积、灾民生活、经济损失等灾情,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灾情发生后,媒体运用各种报道方式,从声音、图片到文字,全方位展现灾情,并突出重点。
再就是重视抗灾报道。抗灾报道包括受灾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采取的救灾措施、全国各地的支持、救灾的行为、涌现出的救灾英雄人物等。如2008年人民日报的报道《风雪抢险铸忠魂——追记国家电网公司三位抗灾烈士》、《众志成城不负众望——贵州抗凝冻保通路、保供电、保民生纪实》等,这些报道歌颂了战胜灾害的英雄人物,鼓舞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士气。
但媒体对极端灾害天气报道忽视了对受众环境意识的培养。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等新闻体裁,就灾情报道灾情、就抗灾报道抗灾的多,传递灾害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关系恶化的新闻少,引导受众进一步深入思考环境问题的少。新闻媒体为什么要通过新闻报道培养受众的环境意识呢?因为,极端灾害天气与人类活动有关,通过新闻报道能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大气环境、生态环境,而且传媒具有培养受众的功能,能通过新闻潜移默化地培养受众的环境意识。
媒体报道如何增强受众环境意识
媒体可以通过设置议程、采用环境报道视角、贴近受众、创新报道形式等手法来增强极端灾害天气报道效果,培养受众环境意识。
一是设置议程,报道灾害,积极引导主流舆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发挥各自媒体的传播特点,设置报道议程。广播电视媒体可以做常规节目、特别节目;报纸可以在版面设置专题,运用版面语言增大报道强势;网络媒体也可设置栏目滚动报道;手机电视、手机报可以每日报道灾害。通过全方位、多角度、集中、持续地报道灾情,使受众在灾情发生、持续、结束、灾后建设这段时间内,了解了灾害的危害,认识到人们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的现实。
二是采用环境报道视角,培养受众环境意识。新闻具有不同的报道视角,站在什么角度报道新闻、选择事实,体现了新闻的倾向性,反映了特定的主题。极端灾害天气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的角度有:可以选择“是什么”、“怎么样”的报道角度,具体平面地报道灾害新闻;也可以选择“为什么”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关系层面深入挖掘、思考灾害为什么会发生、人类应怎样注意环境问题等。如,2007年3月22日人民日报的《罕见暖冬,警钟为谁而鸣》,报道了气候变暖的意识和危机感。2008年关于南方雪灾的报道,国内媒体中以南方周末为代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报道,如从雪灾延伸到环境的报道《这是全球变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反思灾情原因的报道《暴雪冻雨为何频现南方》等对雪灾以及抗灾进行深度反思。传播学培养理论的主流效果理论认为,受众多样化的价值观,因接触电视而变得与电视所呈现的主流意见相似。大众传播媒介,代表并引导社会主流舆论,从而使公众意见趋于一致。主流效果理论说明,从保护环境的视角报道灾害性天气事件,达到了积极引导主流舆论的目的。
三是报道要贴近受众,提高受众环境意识。传播学培养理论中的回响效果理论认为,当电视世界的经验与个人经验趋于一致时,培养效果会如同空谷回音一样显著扩大。这一理论要求新闻媒介的报道与宣传极力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这样才能使媒介效果达到最大。所以,传媒要让受众认识到,重视环境保护不仅是全球的事情、国家的事情,更是每个受众的事情。受众既是一个群体,也是一个个的个体。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危害对每一个受众而言都是具体的、实际的。媒体可以创新报道形式,与受众互动,以生动活泼的报道形式与受众互动,使受众参与进来,使报道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对此,媒体报道可以从受众的日常生活入手,报道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维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