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现代主义特征[共5篇]

时间:2019-05-15 05:1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现代主义特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现代主义特征》。

第一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现代主义特征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研究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3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5 英汉新词形成因素研究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7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Colonialist Ideology in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10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12 《红楼梦》饮食词语英译策略探析 13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5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16 英语新词的形成特征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18 培养中学生认识并有意识的使用词汇记忆策略 19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财富对婚姻观的影响 20 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在《远大前程》中的反映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roper Nouns in Tourism Texts 22 An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s Used in Literary Works 23 关联理论在中餐菜单英译中的应用 论汉英诗歌翻译中对“真”和“美”的追求 25 英语商标的汉译原则及策略 《喜宴》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28 语境对翻译的限制 A Study of Fu Donghua’s Translation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writing 30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母爱力量

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的女性角色 34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浪漫主义情节分析 35 合作原则在动画中的应用

用合作原则分析小说《艰难时世》中的会话含义 37 论海勒《约塞连幸免于难》的黑色幽默的荒诞与反讽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Jane in Jane Eyre 39 从消费文化看《美国悲剧》

简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人格特征 41 《纯真年代》中的女性主义

商务活动中的习俗、礼节和礼仪探析 英语幽默中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

家庭教育对保罗的影响:品读《儿子与情人》 女权主义视野下的多丽丝•莱辛

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策略及教学启示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看中西方古典文学中的性别歧视 从《远眺》看翁达杰的立体主义叙事形式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浅析《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根源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中西方身体语言的差异的研究

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失误的成因及负面影响对学习的启示 浅谈英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

从许渊冲的“三美论”看唐诗中的典故翻译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

经典英语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态度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 五官习语的翻译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 从苔丝的悲剧到托马斯•哈代的宿命论

浅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孤单主题 语言中性别歧视词汇的语用分析 中英数字词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论《卡斯特桥市长》的现实意义

《哈利•波特》的成功销售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营销的启示 英语广告语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

威廉福克纳《圣殿》小说创作里的自卑情结 论《认真的重要性》的喜剧艺术特征

On Nabokov’s “Lolita” and Its Adaptation into the Movie by Stanley Kubrick 高中英语听前活动设计探究 初中英语说写技能综合教学研究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 论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艾米丽•狄金斯诗歌死亡主题分析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

《贵妇的画像》的过渡性特征的分析研究 英剧《唐顿庄园》中委婉语的汉译研究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Memory Efficiency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 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文化价值观

从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老人与海》中的生存主题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 88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 89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 90 语用模糊及语用功能 91 浅谈中西体态语的差异 92 论英汉成语翻译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 94 浅析委婉语的构造方式及功能 95 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97 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 100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 101 小议约翰多恩的奇思妙喻

英汉幽默语的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103 从认知角度比较英日语言的空间隐喻 104 海明威的女性主义思想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文歌名翻译 106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顺应论视野下茶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108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109 论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的应用

中美乡土文学中人性美的文化差异分析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角色中体现的悲剧主题——《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之对比分析 113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 114 论斯嘉丽的形象特征分析

On Symbolism in D.H.Lawrence’s The Rainbow 116 论价值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118 Scarlett: A Feminist Preacher in the Old Time 119 Two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Heroines in the Novel the Age of Innocence 120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 121 论《阿甘正传》中的美国梦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的讽刺艺术比较 123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Rose for Em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26 On Nonequivalence of “Ren Min” in Chinese Legal Texts to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parison 127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 128 英语商务信函的文体和语言特点

对《灿烂千阳》中姐妹情谊的分析

Using Maslow’s Hierarchy Needs Theory to Analyze Sister Carrie’s Destiny 131 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之叙事结构的比较研究 132 浅谈涉外谈判礼仪的重要性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研究 134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 135 论《弗兰肯斯坦》中贾斯汀的悲剧

The Pervasive Agitation of Humbert in Lolita 137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138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 139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40 从文化差异角度论商标词的翻译

从传递文化信息视角探讨《红楼梦》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 142 Reconstructed Motherhood in Beloved 143 概念整合对英语移就的认知解读 144 从动物习语的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45 论《睡谷传奇》中的幽默元素 146 中英寒暄语的对比与研究 147 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148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 149 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母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51 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人物维特 152 浅析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15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154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155 英汉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156 别样的美丽——析《厄舍古屋的倒塌》中无处不在的哥特式风格 157 浅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自由

158 从自然主义视角解读德莱赛《珍妮姑娘》中珍妮的形象 159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互译

160 “自爱这罪恶占据着我的眼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自恋情结 161 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62 On Application of TBLT to Junior High School Oral English Teaching 163 从人性论分析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164 A Brief Study on Brand Name Translation 165 《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刻画手法分析 166 丰田如何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商 167 《十日谈》中的乡村意象

16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69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 170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171 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研究

172 从精神分析法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 173 以迪士尼为例分析美国文化在全球扩展这一趋势对其本身影响 174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175 爱的缺失:班吉康普森的痴人说梦—《喧哗与骚动》班吉叙述视角研究 176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177 现代社会的荒诞性——从黑色幽默解读《毛猿》 178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 179 中西方祭祀文化之异同 180

181 论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182 英语委婉语负面影响研究

183 《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的翻译研究 184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

185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86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187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188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8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0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

191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92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193 《西游记》和《哈利波特》的对比

194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95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96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及美国梦的幻灭 197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98 通过会话原则分析手机短信语言 199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不称职母亲 200 试论美国第二代女权主义

第二篇:曼斯菲尔德庄园读后感

曼斯菲尔德庄园读后感

(一)胡说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提到简奥斯汀,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她,但是只要你说到“傲慢与偏见”这五个字,即便是在中国,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傲慢与偏见》太著名了,这或许有书名的原因。总之,《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的出名,有点吊诡。

我相信并不是每一个引用“傲慢与偏见”这五个字的人都是《傲慢与偏见》的读者,因为我就不是。但是《傲慢与偏见》这本书以及它的作者简奥斯汀,确确实实很出名,至少在英国是家喻户晓的。简奥斯汀在英伦的地位,与曹雪芹在中国的地位仿佛。巧合的是,简奥斯汀和曹雪芹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其实,如果非要在中国作家中找一个和简奥斯汀相似的人的话,张爱玲更合适。两人同为女作家,关于爱情的小说同样出类拔萃。可惜张爱玲在中国的知名程度似乎不如简奥斯汀在英国的知名度。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充满少女心的小说,它一看就知道是女性作家的作品。因为它的语言是那么地细腻,充满了英伦戏剧式的古典优雅。这种优雅体现在语言文字的纷繁复杂上,能够一句话说清楚的事,一定要用十句话来描述。这种语言上的纷繁复杂,就像维多利亚时代英伦女士的衣着一样——夸张的帽子,金丝镶边的帽檐上点缀着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的珍珠,帽顶插着珍禽的羽毛和颜色鲜艳的花朵;宽大而蓬松的鲸骨裙,由木架子支撑着裙底,袖口一定要蕾丝边的,像一朵盛开的花,衣襟一定是千层褶,加上各式各样的胸针……不得不说,纷繁复杂是一种经典的美。

语言精准简练是一种美,纷繁复杂无疑也是另一种美。简奥斯汀的纷繁复杂,有时候就如同在“啰嗦”,具有神奇的催眠效果,让人昏昏欲睡。但我知道它是美的。

小说讲述了女主角芬妮在曼斯菲尔德庄园成长、恋爱的故事。芬妮有两个姨妈,二姨妈伯特伦太太是个贵妇,姨夫托马斯爵士是个议员,在英属殖民地安提瓜也有着自己的产业。二姨妈一家住在北安普顿乡下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二姨妈伯特伦太太是一个和蔼可亲、脾气温顺的人。大姨妈一家得到托马斯爵士的照顾,成为庄园的牧师,住在牧师府。牧师死得早,大姨妈就将曼斯菲尔德庄园作为了依靠。芬妮的妈妈是姨妈们最小的妹妹,也是家境最不好的一个。在工业时代之前的英国,曼斯菲尔德这种乡下的条件比芬妮家所在的城市朴茨茅斯好得多。于是芬妮被送到了曼斯菲尔德庄园寄养。

从城里来到庄园的芬妮,就像现代的乡下人来到大都市一样。什么都是新奇的,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她只得小心翼翼地行事。尽管托马斯爵士慈爱友好,伯特伦姨妈善良可亲,但庄园里的人并非都对这个“乡下妹”友好。大姨妈诺里斯太太就是一个尖酸刻薄、欺穷近富的势利小人,她处处讨好大表姐玛利亚,相反处处针对寄人篱下的芬妮。有什么重活都派给可怜的芬妮去做,需要跑腿就叫芬妮去,不论刮风还是下雨。诺里斯姨妈明明知道芬妮身体比不上从小环境优渥的表姐们,依然吩咐下人不给芬妮的房间生火,直到托马斯爵士走进芬妮的屋子才发现芬妮多么可怜。芬妮就像是一只小麻雀飞进了凤凰窝,更倒霉的是窝里还有令人厌恶的黑乌鸦。

一部小说,有坏人就会有好人,这样才会有矛盾冲突和戏剧性。这部小说中的好人就是二表哥埃德蒙,他处处都替表妹着想,努力保护和照顾着她。

因为要去海外殖民地照顾产业,托马斯爵士不得不离开庄园,来回至少需要一两年。托马斯爵士一走,庄园就成了骄横跋扈的大表姐二表姐和诺里斯姨妈的天下,他们想干嘛就干嘛,恣意妄为。小说所有的矛盾、所有的高潮和伏笔,大部分集中在了托马斯爵士离开庄园时的那场戏剧排演。大表哥威廉、大表姐玛利亚、二表姐朱莉亚、诺里斯姨妈、外来户亨利克劳福德和他的妹妹玛丽、外来户耶茨先生、拉什沃斯先生,这些人都赞成排演戏剧,除了二表哥埃蒙德和芬妮。埃蒙德出于对父亲的了解和对家庭小圈子封闭性的维护,不愿外人参与家庭圈子,自己也不愿意参与戏剧排演。而芬妮根本就不喜欢戏剧在家中上演,更不喜欢参与排演戏剧。可这两人偏偏是曼斯菲尔德庄园最无足轻重的人,他们的反对根本无效。

这些要演戏剧的人,都各怀鬼胎,为了演什么剧本就争论了很长时间,大家都想选择利于自己出场的剧本。最后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选出了一个平衡所有人利益的剧本。因为缺少演员,芬妮和埃德蒙被大家拉去凑数。戏剧终于开始排练,剧场终于开始搭建。

故事所有的种子都在这场戏剧排练中种下。拉什沃斯展现了自己对大表姐玛利亚的喜欢和爱恋,耶茨先生也不甘落后,他喜欢二表姐朱莉亚。带着妹妹来的亨利克劳福德,则展现了他花花公子的本性,游走在大表姐和二表姐之间,与他们肆无忌惮地调情。而花花公子的妹妹玛丽小姐,似乎喜欢上了埃德蒙。

就在排练进行到高潮的时候,托马斯爵士突然提前从海外回来了。这种热闹在爵士眼中无疑成为了胡闹,他显然不喜欢长子威廉对于戏剧排演的安排。于是戏剧排练被遣散、戏台被拆迁。

庄园日子就这么在简奥斯汀近乎啰嗦的叙述中风平浪静地过去了。

在拉什沃斯的追求下以及出于家境方面的门当户对,大表姐玛利亚匆匆结了婚。二表姐朱莉亚被度蜜月的姐姐带去了伦敦。花花公子亨利克劳福德又一次展现了他的本性,他开始转而追求不起眼的小人物芬妮。然而芬妮将他的所作所为从头到尾都看在眼里,她反感亨利。

所有人都认为,对于芬妮这种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来说,亨利的追求无疑是不能拒绝的。包括慈爱的托马斯姨夫,大家都劝芬妮答应亨利克劳福德的追求。可惜芬妮始终不愿意。于是她被托马斯爵士惩罚式地送回朴茨茅斯反省。

写小说就像吹气球一样。首先把一枚橡胶片展现给读者看,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气球。所有人都知道,颜色鲜艳的气球,被吹得饱满的时候多么漂亮。所有人也知道,饱满的气球会有爆炸的风险。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戏剧排练便是众人串通一气吹气球,这是最后一口气,也是最深、最大的一口气。然后这个气球慢慢膨胀。

芬妮在朴茨茅斯老家待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气球爆炸的音讯终于传来——已经成为拉什沃斯太太的大表姐玛利亚和正在猛烈追求自己的的亨利克劳福德私奔了,朱莉亚和耶茨先生也私奔了。这个消息对于受人敬仰和赞誉曼斯菲尔德庄园无疑是致命一击——完美的家庭竟然出现了道德上的败类,一出就出两个!他们不得不把温顺听话的芬妮召回庄园,这个家已经离不开芬妮这么乖顺的孩子。

气球爆炸是在所有读者的预见之中的,尽管玛利亚两姐妹的私奔看似因为爱情——这在现代的道德观念中是值得称颂的,相反守旧的托马斯爵士会被抨击封建、冥顽不灵。但是我却一点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私奔丑闻,让人畅快,丑闻的爆发终于证明了女主角芬妮隐忍、顺从、明理等等性格多么难能可贵。如果一个人放浪形骸,对自己不加以约束,结局一定是被所有人唾弃。气球爆炸带来的快感,就像电影中反派被抓住处决一样。大仇得报。

最可贵的是,作者简奥斯汀在气球中撒下了金粉,气球爆炸,金粉喷出,那是一种典礼般的喜庆。这个金粉就是芬妮和埃德蒙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至此,小说完毕。

《曼斯菲尔德庄园》其实是一部很简单的小说,就是一部人物少、关系简单、情节简单、故事单调的小说。唯一复杂的、值得称道的,就是小说的语言。就像一支简单的钢笔,被她雕上花纹,粉上金粉,再用漂亮的绒面盒子装起来,最后用一根华贵的丝绸系上,打出一个漂亮的翻面蝴蝶结。最后贴上一张花式英文书写的贺卡。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我的观念里,好文章就是文彬质实,文采华丽的同时,必须有足够的故事情节和精神内涵支撑。然而在我不太成熟不太够资格的评价中,这部小说不够“质实”,尽管它是如此被奉为经典,我仍然认为类似这样的小说其实有很多很多。

时间就像一条长河,不管是涓涓细流还是波涛汹涌,它总在淘洗着河里一切。读书就是这么一个淘洗的过程,那些很一般的书,慢慢会被遗忘。就如河里小一点的石头,终究会被冲成泥沙,遁于无形。而那些经典的作品,总是屹立在那里,或是坚壁,任他滔天巨浪,或是高山,让河流至此分野。

当然,站在读者的角度,比起水平一般的书的泛滥,读书水平不够的读者就更多了。有的巨石是藏在河底的,在外面只露出尖尖一角,让人误以为只是个小石块。有的石块看起来很大,却是石灰岩,经不住岁月的洗礼。

在读书上,我自认为水平不错。老实说,这部《曼斯菲尔德庄园》,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大石头、硬石头。

坐而论道、夸夸其谈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虽然我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没有小说本身的地位那么高,但哪怕它的十分之一,我都写不出来。所以常常感慨自己读得很好,写得很烂。有时候,经典的书看多了,常常惊为天人,自叹弗如。看到水平一般的小说,更是捶胸顿足喟叹不已——这么简单我竟然写不出来。

曼斯菲尔德庄园读后感

(二)简·奥斯汀是19 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在作者短暂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许多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但是,《曼斯菲尔德庄园》这本小说往往冷落诟病多余哄抬热捧。的确,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的情节稍显赘长,而且人物性格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而故事情节的发展颇有说教之嫌。

小说的女主人公,范妮是一个灰姑娘型的人物。由于家庭经济窘迫,在她十岁的时候便被送到了姨妈寄养。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变得胆怯拘束、沉默寡言。虽然她受到了托马斯爵士夫妇的礼遇和疼爱。而大姨妈诺瑞斯太太却是一个非常刻薄的寡妇,她时时告诫范妮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把自己当成是贝特伦家的小姐,她必须忍受两个表姐对她的奚落和欺侮。但是她却是一个有着高尚的精神品格的人,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忍辱负重的毅力和牺牲精神。她一直坚守着,在家里年青人排演话剧的时候明确地表示反对并加以劝告,勇敢地拒绝 克劳福德的求婚,不为名利所诱惑。小说的最后,()隐忍、勇敢的范妮终于时来运转。埃德蒙发现外表光鲜亮丽的克劳福特小姐内心阴暗,面对弟弟亨利勾引有夫之妇玛丽亚的行为而毫不羞愧,她是为了金钱接近他,而不是因为爱情。范妮用她的勇敢和矜持最终为自己赢得了她理想的爱情和富足的生活。

范妮这个“帕米拉”式的人物,实际上是作者自己情感价值观的表达。作者试图告诉我们只要内心有真诚的爱,即使是出身卑微、毫不起眼的灰姑娘,依然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生活条件下的贝特伦小姐们,最终跟别人私奔,名誉败坏。可以说,奥斯汀将道德标准和准则完全融入到了小说当中去。

作者用了非常犀利狠绝的笔法讽刺了那些道貌岸然的小人物。托马斯爵士的一家,虽然表面上祥和富足,但是实际上家庭里缺少温情,父亲非常地严厉,而母亲十分懒惰,从来不关系儿女的教育。在这个家庭中,范妮根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也使得初来的范妮不由自主地怀念恬静适然的田园生活。在贝特伦的家族中,除了埃德蒙,其他人身上都充满了骄纵傲慢的习气,特别的贝特伦的两姐妹。作者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范妮美好纯洁的心灵。

另外,简奥斯汀对诺里斯太太极尽讽刺之能事,相信读罢小说的人都会对这个人物深恶痛绝。起初,她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口口声声要收养范妮。但是范妮出现后她却声称照料诺里斯先生花费她过多心力,不可能再额外支出。之后她移居小宅,便是想法设法敛财。她预留的小房间拒绝让范妮入住,理由是她劳心这么多年,身体垮掉,怎堪外扰。她让瘦弱的范妮烈日里在花园里劳动。奥斯丁在小说中,极力讽刺了诺姨妈的出尔反尔、自私自利、寡情寡义,品格低劣却自我感觉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并不是一见钟情。小说的男主人公埃德蒙并不完美,他一直在范妮和克劳福德小姐中摇摆不定。或许,面对着风情万种的克劳福德小姐,才能获得感情上的猎服欲、征战欲。他对范妮的感情实际上选择了漠视。最后,埃德蒙终于幡然醒悟,而范妮获得了完美的爱情,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种峰回路转的爱情,加入了许多戏剧性的因素,不免落入俗套。

曼斯菲尔德庄园读后感

(三)这本《曼斯菲尔德庄园》比之前看的两本奥斯丁的书都要长,断断续续看了很久,看了一个多月才勉强看完,看到后面基本上已经有些麻木,只是在机械地读那些字句,并没有很用心地体会主角的情感变化,希望以后能够再仔细地把书重读一遍。

纵观全书各色人物,范妮和Edmund俨然成了标准的道德模范,行事不偏不倚,道德情操极为高尚,不虚荣,不耍小手段,不爱财,不贪图享受,其他一些年轻人身上常见的骄奢淫逸在他们身上丝毫也无,相反,他们甚至还能用自己高标准的道德原则为其他人提供建议,纠正他们的恶习,这样的美德体现在两个才十几二十来岁的年轻身上,让人惊异。我常常在想,这样的两个完美人格,可能存在于这么年轻的人身上吗?一个人在正当年轻的时候,不正是希望自己能够鲜衣怒马,琼浆玉液,享受人生吗?

尤其是Fanny的爱情,让我格外不解。哪个少女不怀春,那个少年没有梦?Fanny在面对Henry的穷追不舍的时候,居然还能够如此坚定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将之拒绝,甚至觉得他的穷追猛打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难言的痛苦,毫无一般女孩在面对追求者各种追求手段时候的窃喜和虚荣,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了。试想一下,Fanny仅仅是一个寄人篱下,无人重视,家境落魄的女子,而Henry却是一个拥有大宗财产,性格风趣幽默,善讨女孩子欢心的花花公子,尤其是Henry表现的如此体贴真挚 – 先是赠项链,后是悄悄运用自己的关系帮William(Fanny的弟弟)获得了其全家人梦寐以求的海军提拔,最后在Fanny被其叔叔流放至自己那乱糟糟的家里,无人问津之时,专程赶到Portsmouth,对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的如此的用心良苦,不但没有给Fanny带来丝毫快乐,反而成了她的负担,(w w w.f w s i r.c o m)让她忧愁,紧张。一个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花花公子居然在使尽浑身解数之后都无法打动一个未见过世面的乡村少女,这个女子的性格也算的上是坚如磐石了。不过,既然这是文学创作,这种极端的反应也许更能够衬托出女主人公的人格形象,Edmund不是也评价Fanny为 – Firm as a rock in your own principle吗?

而Fanny和Edmund的结合,也让我颇为不解,略感突兀。一个还在痴心地爱着活泼可爱,貌美如花,精于世故的Mary小姐的男人,认为自己非卿不娶,也从未将Fanny往伴侣的方向上考虑过,只是在数年间一直真诚地将她作为妹妹一般地爱护着,又怎么会如此突然地向其求婚,觉得她才是自己幸福的源泉呢?这转变太过于惊人了吧?按照书中的描写,Edmund一直在Fanny的成长过程中,指引着她,对她的性格塑造和养成起了关键的作用,这在现在泛滥的网络言情小说中,不就是重口味的养成调教系列吗?(尼玛,我太邪恶了)

至于Mary,一个貌美,富有,自私,工于心计,善于为自己谋划的形象,这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甚至这样的人,往往极受欢迎,也常常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不是吗?而且,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的生活中生存,有的时候甚至必须成为Mary 这样的人才能够生活的更好。而作者却借Fanny的口来对她进行种种抨击,这也让我难以理解,既然她除了性格中有一些自私自利的想法之外,没有做出任何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也没有做出何种恶行,为何需要对她如此鄙夷呢?难道这又是作者的道德家精神在作祟?

作者将Aunt Norris自私自利,悭吝无比的形象刻画的入目三分:自己的丈夫死后,她不但毫无悲痛之感,反而因为少了一口人,可以节约一点生活成本而窃自欢喜;在年轻人的戏剧热情破灭之后,她偷偷把幕布拿了回家,因为她家少了一块桌布,正好可以利用上来;去Southeron拜会Rushworth一家的时候,她还大老远带回几只蛋,一块cheese。。种种细节,灵活灵现地将其吝啬的形象刻画了出来。此外,关于她喜欢颐指气使,指挥别人的性格,书中也有非常生动的描写。

连续在两本奥斯丁的小说中看到关于Elopement的描写,让我对这种行为产生了好奇。两个年轻人如果正大光明地在一起,为什么不公开订婚,征求双方亲人的同意呢?在私奔之后,如果女方被男方抛弃,女方的命运又会如何?如果私奔的双方是真心相爱,组建了家庭,后面他们的命运又会如何呢,双方家长会不会接纳他们,他们周围的社会又会不会接纳他们?种种情形,不知道在当时的社会是如何的,真心希望能够读读关于这方面的一些介绍,做一些了解,这也算是社会风气和文化的一个方面吧。

总体下来,觉得这本书自己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仔细阅读,有新的体会。

第三篇:论小说中典型人物的特征

论小说中典型人物的特征

在小说作品中,人物和典型(亦称人物、典型形象、典型性格)这两个概念,虽然有些区别,但基本含义是一样的。小说中所有的典型形象(不论它是正面典型还是反面典型,也不论这个典型是主角还是陪衬),都是人物,而写的成功的人物又都有典型意义。两者的区别,只在于典型化的程度低一些。有人把典型这个概念弄得很神秘,认为一般读者无法读懂,将典型人物说的高不可攀,这是不正确的。

创造活生生的典型形象,是小说作者最重要的创作任务,也是伟大作家对人类、国家、民族、地区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发展史上,中外的优秀作家们为我们创造了贾宝玉、诸葛亮、李逵、关羽、张飞、孙悟空、阿Q、吴荪甫、堂·吉诃德、保尔·柯察金等一系列不朽的活生生的典型人物。这些典型人物和作家的名字一起,活在广大读者的心里,对他们起着或正面或反面的思想启迪,给他们以无穷无尽的艺术感染和美学享受。

为了读懂典型人物,欣赏典型人物,从而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就必须把握典型人物在艺术创造上的基本特征。

那么,什么是典型人物呢?典型人物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是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之一,评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一般认为,典型是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有个性的人物,典型是个性和共性的高度统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也可以说,典型有这样两个基本特征:

一、典型人物必须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里所说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性格的共性(普遍性、代表性),它反映一定的阶级本质和一定社会力量的本质。例如,《水浒传》中晁盖、宋江、三阮(阮小

二、阮小

五、阮小七)、武松、李逵等典型人物,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起义农民的共性:“除暴安良”的革命性和“替天行道”(亦即维护最高统者的利益)的局限性,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先进阶级的革命要求,也是一股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波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底是善良的。而成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闰土的这一变化是封建礼法观念长期强制性的压力下逐渐形成的。社会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的自然的生命力,他习惯了消极的忍耐所有外界的压力,忍耐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痛苦。“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哭得他像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根本不能战胜的。他他的思想干瘪了,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力的木偶人。只有宗教还能给他带来对未来的茫远的、朦胧的希望。成年润土体现的是当时社会中“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共性特征。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中的高觉新无疑是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种悲剧,因为他不能跟相爱的人在一起,而是听从父母之命跟别人结婚。她含泪忍受一切不义行为,不敢吭一声,他活着,只为敷衍,毫无主见,这也是就中国的悲哀。在那个时代的人没有权利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好像一切都是父母安排好了,只是为了他们而生活。

鲁迅的《阿Q正传》,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民的劣根性。阿Q是愚弱国民奴性人格的典型,他所折射出来的正是当时社会的人性的扭曲和国民的愚昧无知。在那个时代,有多少像阿Q这样的人受到毒害,他们的客观现实处境是十分悲惨的,无产无业,处处失败,常常受人欺侮,但在精神上却时时感到胜利和得意。他们不正视现实,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对屈辱非常健忘。作品以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未庄为背景,通过阿Q的悲惨遭遇,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农村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等级分明的阶级地位,表现了农民强烈的革命愿望和自身弱点。而阿Q所表现的就是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他是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我们可以透过阿Q这个典型人物形象的描写,看到当时的国民是多么麻木无知,阿Q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胜利法和麻木健忘,是那个历史阶段多少人的精神弱点。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是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广大众奴性人格的集中表现。鲁迅正是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强大弱点,他明确地指出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灵魂来”,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所以主人公阿Q是从作者的生活原型中演化而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

再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最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从小说中我们看到,孔乙己完全生活在一个敌对的异己环境中。不仅社会权贵与统治阶层专以弱肉强食、欺压百姓为能事,即使是同属被压皮阶级的不同成员之间,也是那么寡情与淡漠。当我们把这篇小说放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解释其意义,孔乙己是典型的旧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当我们不把这篇小说局限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来解释时,它就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种苦人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这个凉薄的社会,全世界都一样,古代和现代,今天和明天都不会消失。鲁迅表面上写发生在中国清朝末年的社会与中国人,实际他也同时在表现人类及其社会中永恒的一个悲剧。表面上孔乙己是一个受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他也是普遍性的代表了个人与社会之冲突的多种意义的象征。在任何国家人和社会中,多少人就像孔乙己那样,不为社会所接纳,被群众嘲笑、欺凌和侮辱,只是原因不同而已。从东方到西方,多少人是根据自己的思想、理想、幻想和价值观而生活,而自己又不了解和醒悟他是生活在梦幻中,他生活着的社会根本不能容纳像他那样的人。离开科举的框框读《孔乙己》,我们更能感到这篇小说的意义丰富,而且具有普遍的世界性的意义。孔乙己和卡缪的《异乡人》中的罗梭同样是属于具有全人类意义的代表人物。

应该一提的是,在小说创作中,典型形象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有些典型人物确实明显地代表了他所属阶级的本质特征,读者闻其言,听其声便知它代表什么阶级或社会集团,如《水浒传》中的李逵,《红楼梦》中的贾政,前者具有封建时代农民阶级的本质特征,后者具有封建社会当权阶级的本质特征;这些人物体现了他们所属阶级的本质特点,即使他们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也是和本阶级的阶级本质高度统一的。但是,小说作品中还有与此不同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的共性并不完全体现他们所属阶级的本质的主要特征。如《阿Q》中的阿Q,他的性格特征显然没有反映、至少没有完全反映当时中国农民的主要本质,也就是说,这类典型人物的共性并不完全是阶级性,起码是不等于阶级性;虽然这类人物身上也有出身阶级的某些烙印,但它的共性却不仅仅是阶级性,而大大超出了他所属阶级的阶级性;从艺术上说,作家概括了的更大范围的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这类典型人物的性格也就不再是其所在时代、所属阶级所独有。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社会生所决定的。因为现实生活的人物,本身是复杂的、多样的,而从实际生活概括和创造出来的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也就多种多样;加上作家生活感受的独特性,他所接触的人物的特殊情况,以及他掌握的艺术手法的多样等等,也造成他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不可能时间淡化、单一化,而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对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必须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典型人物身上的共性,阶级本身占主导地位,有的典型人物身上的共性,阶级本身占主导地位,有的典型人物则不是这样。鲁迅先生说得好:“一定都带着阶级性。但是‘都带’而非‘只有’”(《鲁迅全集·文学阶级性》)。在小说的人物创作中,必须抛弃“一个阶级一个典型”的错误公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实生动、多姿多彩的典型人物来。分析小说中典型人物的特征,必须了解小说创作中的这个特点。

二、典型人物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特征。人在社会中生活,在他与周围的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具体的生活条件、生活道路、社会阅历、文化教养以及生理状态等等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独具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体态风度等等。这就是人物的个性特征。所以,小说创作中,塑造人物典型必须使人物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小说的重要特点是通过个性表现一般,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是独特的生动的个性,而不可能是抽象的、概念化的。革命导师恩格斯阐述他对小说人物塑造的见解时,特别强调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他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个单个的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恩格斯非常反对将“个性”消溶到原则里去。可以说,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必须有个性,没有个性就不成其为典型人物。小说创作中所表现的这种个性,是人物身上独有的、具体的,不同于他人的种种个性特点。这种个性特点是通过人物独特的语言、行动、心理、气质、习惯、动作、作风、气派、爱好、外表、服饰等来显现的。

个性是独特的,不可能重复。当然,现实生活中,人物那么多,又常常被划分为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物个性的某一点或某一些有相似或相近之处是存在的;但认真分析起来,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则是不可能有的。生活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个性,正如同自然界那么多树木,其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一样。既然生活中人们的个性千差万别,复杂多样,那么小说创作必须把这客观存在真实地表现出来。不但要写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不同个性,还要写出同一时代、同一地域、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不同个性。事实说明,小说中凡是成功的艺术典型,其个性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个伟大的艺术典型,其个性就很独特,他的外表,他的语言,他的行动,他的经历,他的心里状态,他的思维方式,都是他独有的。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境地,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他自欺欺人,自轻自贱。面对一次次的屈辱和失败,阿Q别无选择,只能靠一种自譬自解的方式进行解脱,得以在想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他麻木健忘,保守愚昧。阿Q面对残酷屈辱的现实,往往表现出惊人的麻木。在遭受外界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以后,借助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他总能够神速而完全的忘却过去的种种不幸,心安理得地照常生活下去,麻木和健忘成了他生活中积久难改的痼疾。当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他觉得“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因此“深恶而痛绝之”。他妄自尊大,畏强凌弱。虽然不名一钱,但他并不佩服有钱有势的赵太爷和钱太爷,还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他对强者怯懦卑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对比自己弱的,却蛮横霸道。

阿Q这一人物不仅和鲁迅其他小说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不同,就是和《阿Q正传》中同一阶级或同一类型的人物如王胡、小D等也不同。关于阿Q这一形象的塑造,鲁迅先生是有他独出新裁的设计的。他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的,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只要在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这是一种黑色的,半圆的东西,将那帽边翻起一寸多,戴在头上的……”。(《鲁迅全集》第六卷117页)由于作家紧紧抓住并赋予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独特个性,所以阿Q这个人物,也就给读者以独特而深刻的印象,成为小说中创作上不朽的典型。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又一典型人物,他自命清高而又可怜可笑,他“站着喝酒”已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踱进酒店去慢慢地“坐喝”,只能以“短衣帮”为伍;但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明他是多么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那见缝插针地向“我”卖弄学识的沉醉神态,都足以显示出他对自己读书人“身份”近乎疯狂般的固守和痴迷。但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这就决定了他只能在社会的底层挣扎,就连加入“短衣帮”的资格都已失去,成为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

同孔乙己自明清高的特点不同,《范进中举》中的典型人物范进面对周围人的侮辱、轻蔑和嘲笑,则表现得低三下四,默默地接受,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例如,在他中了秀才之后,胡屠户依旧说他是“现世宝”,他居然拿“唯唯连声”,不做辩解;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他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又仅止于“摸门不着”而已,如此低三下四,简直到了麻木的地步!可谓卑怯之至,屈辱之至。

同为读书人,同样在考取功名的道路上历经“磨难”,但由于各自的个性不同,所以,孔乙己自是孔乙己,范进也自是范进,他们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自然是分明而深刻的。

在小说创作中,典型人物不但应该有独特的个性,而且,这个个性还应该突出鲜明。还以阿Q为例,如前所述,他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但其中又以他的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点。“精神胜利法”在阿Q这个任务和其他典型人物相比较,这个“精神胜利法”又是阿Q所独有,因而也就构成了他和其他典型人物不同的个性了。由于有了“精神胜利法”,使得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而突出。同样,《水浒传》中的李逵,其个性特征也表现在多方面,如性格火爆,在战场上杀起人来不分良莠,性格率直等等,但其中革命坚决、心地善良、知错就改又是他个性的主要方面,给读者以突出鲜明的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探讨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共性和个性,将两者分别加以论述,是为了更方便的说明问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领会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实质。并不是说,典型人物的共性和个性是有机的高度统一在一起的,是不可能割裂开来的。小说中完美的成功的艺术典型,其共性和个性往往辩证地胶合在一起,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密不可分。个性是共性的存在形式,共性又寓于个性之中,共性只有通过个性才能表现;反之,如果个性不表现共性,小说中的典型也就不存在了。总之,小说作品中的典型是小说家从生活实际出发,运用艺术典型化手法塑造出来的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人物形象,它既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又概括了某一类的共同特征,从而反映出一定的社会力量的本质,以及生活的发展规律。只有具备这些条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才称得上是艺术典型。

第四篇: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创新艺术——析《白丽尔小姐》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之作《白丽尔小姐》, 揭示作者小说创作的现代性和作品蕴含的女性的细腻情感。文章从小说的题材、结构、叙述方法和视点以及女性情感等方面阐述曼斯菲尔德的独特性。关键词: 现代性 技巧 叙述视角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Fifty Shor t St or ies, Har cour t Brace Jov ano vich, Inc., 1986, p.52、53、54、55、56、56.(英)安德鲁·桑德斯著, 谷启楠等译: 《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 年, 第767 页。

第五篇: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以《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徐福贵与许三观为例

【摘要】余华作为一名崛起于八十年代后期出色的先锋作家。他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运用传统的写实手法和民间叙事技巧,表达出了中华民族对生命、人性、世界和历史的独特感受,也在作品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徐福贵和许三观的形象特征进行分析对比,更进一步的去解读作品,探求作品所反映人物的共同特征。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从人物本身出发,揭示出描写了近半个世纪来中国城镇社会中低层人民所遭遇的苦难与种种的不幸。【关键词】余华

命运

现实

特征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属于余华后期创作的作品,与他前期的作品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这两部作品,所有在形式上带有装饰意味的东西都消失了,叙述的重心倾倒在了人物的命运上。这个时候的余华,看起来像是一个诚实的现实主义者,余华的叙述也就变得老实而含情脉脉起来。而这两部作品,也被众多的批评家和媒体评选为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活着》主要讲主人公徐福贵是地主家出身,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经常去城里的一家妓院吃喝嫖赌。后来他中了别人的套,把家里包括田地、房产的全部家产输了个精光,于是全家一夜间从大地主沦为了穷人,福贵的父亲郁闷而故。这个打击如当头棒喝,亦如一瓢冷水,使福贵清醒过来,决定重新做人。从此,他成了租种过去属于他家的田地的佃户,穿上了粗布衣服,拿起了农具,开始了他一生的农民生涯。不久,福贵的母亲生病了,他拿了家里仅剩的两块银元,去城里请医生。可是在城里发生了意外:他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辗转两年,最后他被解放军俘虏并释放了。这时回到了家乡,他的母亲早已故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后成了哑巴。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都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而在此期间,福贵也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他把女儿送给了别人,不久后女儿跑了回来,全家重又团圆;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结果儿子被一位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后来发现县长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的小战友春生——春生在后来的文革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几年后,凤霞嫁了个好女婿,可不久死于产后大出血;两个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去世了,只剩下他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几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便把外孙接到了乡下和他一起生活;可是好日子没几年,小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也给它取名叫“福贵”,一个人平静地生活下去。

《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后来在自己家乡农村得知,卖血可以换钱,也是身体强壮的表现。虽然卖血可以成为他生活的经济来源,但是,他没有用卖血来维持生活,除非在非常无可奈何或者无助的时候,他才会卖血来解决。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十五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 家具,在这时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他坐着,哭了。这两部作品,从内容看起来有着天壤之别,而作品主人公徐福贵和许三观之间好像有着某种联系。表现了在当时那种社会大背景下,低层人民对生活的无奈,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希望,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一、盲目的乐观主义

福贵和许三观他们没有抗争,没有挣扎,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没有意识,对自己身上的伟大品质也没有任何发现,他们只是被动、粗糙而无奈地活着。他们不是生活的主人,而只是被生活卷着往前走的人。无论是徐福贵,还是许三观,他们都是被命运俘虏的人,他们没有任何能力承担命运的变幻无常,也没有任何一刻有“痛苦的清醒意识”。福贵对于苦难的承受是被动的,他的乐观主义也是盲目的,他虽然学会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也仿佛有着和那头老牛一样的超然,但是,存在的幸福并不会因此而到来。小说开始就写到:“赌场里的先生龙二,他常赢少输,可那天他载到了我的手里,接连的输给我。每次输了还嘿嘿一笑,两条瘦胳膊把钱推过来时一百个不愿意。我想龙二也该惨一次了„„龙二和另外两个债主拿出帐薄,一五一十的给我算起,我才知道半年前就欠上他们了,半年下来,我把祖辈留下的家产[1](P19-21都输光了。”福贵认为自己可以把爹先前输的一百亩地赢回来,光宗耀祖,可没想到龙二一开始就在算计他,最后使他倾家荡产。福贵是没有抗争,没有挣扎,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没有意识的。自己倾家荡产、凤霞成了哑巴、友庆抽血致死、凤霞难产死亡、二喜在施工中意外死亡、苦根活活的被毛豆胀死,他已经麻木了,没有知觉了,只是被生活卷着往前走。《活着》到最后写到:两个福贵脚上沾满了泥土,走去时却微微晃动着身体,我听到老人对牛说:“今天友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也是尽心尽力了。”[1](P194)福贵主动将那头老牛称 为福贵,与自己同名,主动将自己的存在等同于动物的存在,而这种乐观所表现出来的平静,实际上只是一种麻木之后的寂然而已。

到了许三观,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这个人,好像很善良,很无私,身上还带着顽童的气质,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讨巧、庸常、充满侥幸心理的人,每次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他除了卖血之外,就没想过做一些其他事情,当他生活极其槽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槽糕,他也会心满意足。说白了,这就是许三观的平等思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他自己做了乌龟,许一乐因为打破了别人的头,要出医疗费,他替何小勇养了九年的儿子,如今还要替何小勇的儿子还债务,自己没钱家里东西也被别人搬走了,他感到不公平就教导许二乐和许三乐长大后去强奸对方的女儿,想到这里他笑了,决定自己可以去卖血了,他觉得公平了,也乐观了;他知道妻子曾经和何小勇有过私情后,在林芬芳病的时候也搭上一腿,他觉得这是公平的,所以他很乐观,觉得没有对不起妻子;他卖血养大儿子,时刻想着的是儿子将来如何报答他的养育之恩,因为以后可以来报答我,所以就去卖血„„这些就是许三观乐观的“平等”思想又有点像鲁迅笔下的阿Q的形象,而最终表现出的只是一种盲目的乐观。

二、人物自身的“执著”

关于余华笔下人物的“执著”,可以说既是人物本身具有的非理性本质的造成,又有整个社会、文化的大环境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福贵和许三观这两个人物形象来看看他们的“执著”。

在《活着》一书中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2](P4)《活着》中而当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的离开自己:凤霞成了哑巴、友庆抽血致死、凤霞难产死亡、二喜在施工中意外死亡、苦根活活的被毛豆胀死,一系列的死亡对福贵来说是始料 未及的。在读者看来,是上天不公,让一个人承受这么多亲人死亡,经历如此多的苦难,福贵承受了这样命运的无常,他也学会了平和坦然的接受,不然他不会在晚年和老黄牛超然相伴。直至最后剩下自己一个人,这里面的惨烈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物,但余华成功的为福贵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忍耐。这使得整部小说的叙述也因这种宽阔的忍耐,变得沉郁,悲痛而坚定,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一切,以至于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缓解在忍耐之中。最终,福贵真的是达到了与孤单相依为命的地步。而作者本身也说:“《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而活着”。[2](P8)确实是这样的,福贵到了最后还是孤独而执着的活着。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主人公许三观同样也是这样“执著”地活着。“执著”首先突出表现在许三观对“血液”的非理性的疯狂崇拜,应该说有一种“血液情结”在其中。我们看许三观不论是他要娶媳妇也好,还是在面对三年自然灾害,许一乐得病亟需救治等一系列困难,需要救急的时候,他都是依靠出卖自己的血液来维持着家庭的运转,这使得他的“血液情结”越来越死,使他无法自拔,“执著”已极。我们可以看到书的最后,当许三观年过六旬再去卖血时,年轻的“血头”拒绝的了许的请求,甚至讥笑道:“你身上死血比活血多,没人会要你的血,只有油漆匠会要你的血„„”[3](P247)这令他感到恐惧万分,因为一旦没法再卖血意味着人的身体已经“败”掉了,尤其回想到过去四十年中,家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依靠自己卖血,现在不能再卖,今后再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于是许三观不由得悲从中来,在街头痛哭。“灾祸”来临时的支柱没有了,人立即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作者显然将这一份“执著”发挥到了极致。

还有许三观在各种行为中对自己的妻子许玉兰也有着一种“执著”,但是这个“执著”并不是像“血液情结”那样十分明显地表露 在外,而是较为隐性的。我们知道许三观对绰号“油条西施”的许玉兰是一见钟情,然后采取一步到位的手段得到了许玉兰。应该说这样的感情基础是极不牢靠的。但是就在发生了“许一乐”事件以后,许三观仅仅是采取了打骂、体罚、最多自己去偷情等手段,他没有进一步采取离婚这样的激烈手段。这说明他还是放不下。在文革中,许玉兰被诬陷而遭批判,许三观对许玉兰依然很好,在家里给许玉兰倒热水烫脚,给她送饭,甚至偷偷给她做了红烧肉,看到许玉兰由于长时间弯腰接受批斗“脊背弯得就像大字报上经常有的问号一样”时,“心里一阵一阵得难受”。在那个荒诞的时间,他们的儿子都已经不再理自己的母亲。家庭批斗会上,许三观说了自己曾去偷情的事情,教导儿子说:“其实我和你们妈一样,都犯过生活错误,你们不要恨她„„”[3](P173)这份“执著”是在生活和患难与共中生出的。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 韩文版自序》中说:“许三观一生追求平等”。[3](P6)的确如此,许三观还有一份对平等的“执著”。但是他追求的平等是非常简单和表面的,就是生活上的平等,吃穿用这方面的东西。其实这也是几千年来国人共有的一份“执著”。

三、人物的非理性

余华是善于描写暴力的,也是善于描摹苦难的,更是善于塑造暴力和苦难中隐忍着的悲剧人物和他们荒诞的命运。他所塑造的人物通常都是冰冷的,有着偏执怪诞的思维方式,如他在《细雨中呼喊》中胆怯、冷漠、绝望的孙光林,在《许三观卖血记》中麻木、隐忍与命运抗争的许三观,在《现实一种》中的冰冷的山峰、山岗两兄弟。这些人物不仅性格怪诞还有着独特的审视世界的眼光,有着超出常人的生命体验。

最典型的就要数《活着》这部小说了,一个农民在草地上平静的叙述一家人是如何一个一个的死去。小说在一开就写到:“我年轻的时候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我常去的那家妓院是单名,叫青楼„„里面有个肥胖的妓女,我经常让她背着我去逛街,我骑在她身 上像是骑在一匹马上。我的丈人,米行的老板,穿着黑色的绸缎站在柜台后面。我每次从那里经过时,都要揪住妓女的头发,让她停下,脱帽向丈人行礼:“近来无恙?”我丈人当时脸就像松花蛋一样„„”[1](P10)福贵面对自己的丈人时,表现的是不恭不敬,没有晚辈对待长辈的理性态度,而表现出的是一种无知的,地痞流氓式的态度,甚至有一点调戏的感觉。这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的确是罕见的、也是难以想象的、也是非理性的。在小说写到福贵的妻子家珍去找正在赌博的福贵时:“家珍又扯了扯我的衣服,我一看,她又跪到地上。家珍细声细气地说:“你跟我回去。”要我跟一个女人回去?家珍不是存心出我的丑?„„我对她又打又踢。我怎么打她,她就是跪着不起来,我就在赢来的钱里抓出一把给了旁边站着的两个人,让她们把家珍拖出去,我对他们说:“拖得越远越好。”家珍被拖出去时,双手紧紧捂着凸起的肚子„„”[1](P19)面对自己的妻子已经怀孕七个多月,福贵对妻子又打又踢,最后被拖到了大街上。我相信世界上很难在找出第二个这样的丈夫,对于福贵这种非理性的表现,也只能是一种丧失了人性的悲剧。福贵的爹是被他气死的、娘是病死的、儿子死于给县长老婆献血、乖巧的哑巴女儿凤霞死于难产、女婿又死于工地事故、只剩下一个小外孙却竟然是吃豆子涨死的,写遍所有离奇的死法。显然,余华的文字是有感染力的,余华的文字是最煽情的,却又是最抽离人物冷峻旁观的。当一个人承受着所有亲人都离奇死亡,而自己还能坚强的活着,这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

《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看到余华已成功地将他的“非理性世界”本质与看似传统的故事情节融为一体。《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于农村的丝厂送茧工许三观三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回乡探亲的许三观偶然得知乡人们“卖血”的习俗后随同前往医院,并以换取的三十五元钱在城里娶下了“油条西施”许玉兰。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每有家庭变故,许三观就以卖血来挽救危机。直到三个儿子终于各处组建家庭后,他才恍然发觉岁月已夺去了他的健壮,“卖血救急”的好时光一去不返,对未来灾祸的忧虑,使他在街头痛哭起来。《许 三观卖血记》无疑是一个家庭故事。这个家庭在中国最近的三十几年的戏剧性极强的政治、经济变故中,取得了理所当然的戏剧性效果。然而正是在这个曲折但并非离奇的家庭故事之下,随处埋藏着“非理性——荒诞”的影子。

小说的开头就具有强烈的非理性色彩。写到:“许三观把徐玉兰带到那家胜利饭店,吃了一笼小笼包子、吃了一碗混沌、吃了话梅、吃了糖果、吃了半个西瓜。„„我不能嫁给你,我有男朋友了,我爹也不会答应的,我爹也喜欢何小勇,„„于是许三观提着礼物来到徐玉兰家里。许三观对徐玉兰的爹说:“你只有一个女儿,徐玉兰嫁给了何小勇那家就断后了,生出来的孩子不管是是男是女,都得姓何。要是嫁给我,我本来就姓许,生下来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姓许,你们许家的香火也就接上了。”[3](P14)许三观娶妻之举也并非在理念计划之中,而是在拿到钱后的突发奇想,并采取了怪异的求婚方式——请素不相识的许玉兰吃饭,饭后计算出给许玉兰花用的钱数“总共是八角三分钱”,紧接着就理所当然地提出“你什么时候嫁给我。”而玉兰父亲的允婚则基于两点原因:首先,许三观的钱比何小勇多;其次,双方都姓许,女方的香火亦可以延续。许玉兰父没有考虑自己女儿的主观意愿,然而这一非理性方式又恰恰是中国传统的成规惯例,没有人会对这一情节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无论是对于求婚过程,还是求婚的原因,都将是非理性的。小说中不是写到:“许三观把徐玉兰带到那家胜利饭店,吃了一笼小笼包子、吃了一碗混沌、吃了话梅、吃了糖果、吃了半个西瓜。”[3](P17)最后把吃剩下的半个西瓜给了许三观。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购买的食物的量是很足的,一个二十多岁年轻的少女,是不可能吃掉怎么多东西的,何况在对徐玉兰的描写中写到她的身材婀娜,有“油条西施”之称。所以非理性贯穿了整部小说,小说的处处表现着非理性。

在许三乐受到欺负时,作为大哥的许一乐给自己的弟弟许三乐报仇。因为打破了别人的头,要出医疗费,他自己做了乌龟,他替何小勇养了九年的儿子,如今还要替何小勇的儿子还债务,自己没钱家里 东西也被别人搬走了,他感到不公平就教导许二乐和许三乐长大后去强奸对方的女儿,想到这里他笑了,决定自己可以去卖血了,他觉得公平了,也乐观了。他知道妻子曾经和何小勇有过私情后,在林芬芳病的时候也搭上一腿,他觉得这是公平的,所以他很乐观,觉得没有对不起妻子最后他甚至发现长在自己身上的毛都不平等,于是抱怨道:“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余华两部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人物在那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小说中人物所表现的种种特征。

参考文献:

[1] 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2] 余华.活着·序言[A].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年.[3]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

下载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现代主义特征[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现代主义特征[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海派小说中的城市特征终[范文模版]

    论海派小说中的城市特征 ——以上海女作家的空间描写为例 是大上海造就了她们,还是她们塑造了大上海? 随着近年来改编自张爱玲《色〃戒》的同名电影的热播,张爱玲以及后来的王......

    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读后感(共5篇)

    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读后感8月,为贯彻总公司打造“书香中建”的精神,响应集团开展“党员读书月”活动的号召,公司向党员同志赠送了《正能量》、《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

    论鲁迅小说中反讽手法的特征(鲁迅研究 课程论文)

    论鲁迅小说中反讽手法的特征 肖敏 201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 *** 【摘要】鲁迅作为一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核心有力的革命斗争方式是将手中的笔作......

    左耳小说中的经典话语(共6篇)

    篇一:饶雪漫《左耳》经典语录 饶雪漫《左耳》经典语录 1、我们都想要牵了手就能结婚的爱情,却活在一个上了床也没有结果的年代。 对一个男人来说,最无能为力的事儿就是“在最......

    高智商孩子共有的22种特征[小编推荐]

    高智商孩子共有的22种特征 1.在倾听、观察或做事时,精神高度集中,以至听不见别人的说话或忘了吃饭等。如“哦,我没听见你叫我吃饭。” 2.异常的活跃、难以安静。例如他会说:“我......

    浅析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动物性与人性(共5篇)

    浅析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动物性与人性 飘零的枫 内容摘要: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共5篇)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分析《宠儿》中塞丝的创伤与愈合 2 “黑人会飞”——托妮•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