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金融考研:复旦考生的历程讲解(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5:0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金融考研:复旦考生的历程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金融考研:复旦考生的历程讲解》。

第一篇:2018金融考研:复旦考生的历程讲解

2018金融考研:复旦考生的历程讲解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我专业前两遍主要是主要看课本,进度非常慢,主要就是理解+记忆+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笔记和注释,一开始大约需要一个半月才能把这四本书看一遍。所以进度慢的同学不用太慌张,前期看的慢是个必须的过程。

在暑假这个黄金复习阶段中,我针对自己不太擅长的微观金融部分搭配看了罗斯的《公司理财》还有厦大张亦春教授的《金融市场学》,并将相关的配套练习搭配使用,张的书感觉写的很好,对于投资学这一科目的主干知识都有涉及而且讲得很透,非常值得一看。罗斯的书就更不用说了,非常经典,课后题目也非常有针对性,值得一做。

到了九月份就可以开始针对专业课进行强化记忆,我每天大概会花一个下午来背诵专业课,背诵的部分主要是国金还有货银,一开始非常头疼,尤其是货币银行学,因为知识点太碎太细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联系记忆。这是一个非常折磨人的过程。但是你必须坚持下去。到了晚上,我也会抽出两个小时时间来看投资学或者公司金融。除了看书之外,还需要针对大块的知识点进行集中的理解,最好搭配着以前做的习题,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二次复习。

就这样大约进行了有三轮吧。就到了十二月,到了这个阶段真的是听天命尽人事了,专业课我已经不会再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诵了,主要针对不太熟悉的章节翻看课本,还有就是针对相关的金融热点进行总结,并将其与课本相联系,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解释。以上就是我大致的专业课复习历程,也许写的较为简略,但是每一行字背后,我都付出了很多。想想从九月份开始每到下午,我都会到一个无人的角落,翻开自己总结的知识点进行背诵,真的是感觉到有付出才有收获。

关于专业课,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节点,那就是找一个或者几个考入复旦的学长或者学姐对你进行指导,我去年有位直系学长,在考入复旦后将其复习的笔记以及相关的资料留给了我,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资料的宝贵,直到自己遇到了专业的复习瓶颈,才发现学长留下来的资料就像是敲门砖一样帮助了我。最终也很有幸能跟那位学长考了一样的专业课分数--121。所以说,在考研的路上,一个人的信息搜集能力真的很重要,也许它并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它能在让你少走许多的弯路,能让你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其他薄弱的科目。

如果大家希望在专业课这门上取得较高的分数,建议一定要对复旦这基本参考书目有着较好的熟悉程度。除此之外,你还应保持着较高的专业敏感性,能够关注一些已经发生不久的,正在发生的,亦或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具有着全球意义的金融事件。对于近期的热门事件,除了要知道这个事件,大致描述他的发生进程以外,最好能用我们专业课里的一些理论去进行一些解读,并且形成一种自己的观点。众所周知,复旦大学金融硕士专业课考试中主观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考场上,你需要用大量的篇幅去论述回答一些题干中的问题,这就要求你在平时的学习中努力地有意识的去识记相关的理论,夯实自己的基础。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去熟悉课本。

到了十二月,这个阶段专业课我已经不会再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诵了,主要针对不太熟悉的章节翻看课本,还有就是针对相关的金融热点进行总结,并将其与课本相联系,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解释。除此之外就是针对一些答题的技巧进行一些练习。在这里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答题技巧,复旦的专业课主观题目居多,到了考场上以后,答题纸一般有12页,一般来说想要拿到高分的话就要尽可能多的去写,首先尽可能用你的篇幅去向老师证明你的能力。相信关于这一点,大家也都有所了解,我的学长也建议我把名词解释当做简答题写,简答题当做论述题写,论述题当做论文写,但是不是每一个知识点你都可能去复习的面面俱到,每个知识点都有很多话说,那么你就不妨将相关的知识点作为补充也写上去,最好再加一个二者的比较,这样既在篇幅上占优,又显得答题的思路较为开阔,知识点较为丰满。此外,针对部分题目你也可以作图进行解释这样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你也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

关于专业课的最后一点,很多同学在复习投资学时感觉比较吃力,我想说的是,复旦的那本写的确很难,即使作为金融专业的我,在看那本书时也感觉像读天书一般。但是,一般来说,数理推导的部分是不太会考的,所以各位可以针对文字论述的部分进行重点复习。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刘红忠的书确实还是很重要的,每年都会有不少知识点从书中出。但是,针对一些章节中所论述的比较难以理解的比较前沿的理论,我没有做重点复习,只是做了大致了解。

最后,我想说,考研尤其是考金融专业究生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王者。但是考研的成败也不是我们人生的终点,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将继续生活下去,所以为了考入理想的学校我们既要拼尽自己的全力,但是也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中间的度怎么去把握,就要看你们自己去拿捏了。

第二篇:2018复旦金融硕士考研

2018复旦金融硕士考研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成功方法: 【数学】

对于数学,从一开始就要准备,建议全书做三遍,做到每一道题目的解法都了然于胸,做到这一点可以保证不会低于135。事后感觉其他的都可以没有,660题可以作为全书三遍之后和真题开始之间的过渡,做不完也不要紧,我就只做了选择题。【专业课】

对于专业课,开始的时候要专注于课本,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建议上辅导班,上辅导班之前一定要有准备,可以是不太理解的概念,可以是前后觉得矛盾的地方,可以是对下一阶段的备考内容的疑惑,都可以询问老师。熟悉了知识点之后就是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框架。再后面就是结合复旦的考察特点,学会用已知的知识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最后通过适量的练习来巩固、提高,这些老师都会讲的。【英语】

对于英语。单词,有基本的六级词汇量就可以了,阅读理解中很多的生词有这么几种情况:

1、不影响答题

2、可以通过上下文猜出大义,在猜意思的时候,思维要发散,把词义带入上下文看逻辑是否通顺

3、上下文有相同意思的简单单词,这个比较常见,留意生词前后文章的意思,多练习,细心一些就可以发现了。作文还是自己写,保证没有语法错误,流畅通顺即可。选词填空和翻译都在阅读理解的练习过程中得到提高。【心得体会】

一、心得与经验分享

(一)玩命去努力,争取一次性考研成功。

在考研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无论是复习还是考试当天,不确定因素都很多。想稳操胜券,这也是我在参加跨专业基础班的时候定校定专业咨询老师们多次强调的一点。(二)确定动机目标坚定

考试的路很长,需要相当的坚持,先把动机和动力想清楚,才能应对一路上的彷徨、悲观、懒惰、恐惧。找一个好的“研友”会对考研之路有很大的帮助。(三)做长期计划

复习是动态的过程,新问题不断出现,要及时的调整复习内容和方法。首先有几个月的粗略计划。很多学弟学妹最近会问我报班有没有必要,个人觉得报班不仅可以快速的学习一些方法技巧,更有老师在旁边为你及时解答各种问题,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四)边际效益递减,不要偏科

高分的同学,一定每门都是高分,但不一定数学都是满分。数学从145提高到150的努力,放在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上,很可能可以提高10分。正常情况,大家都喜欢学自己擅长的那一科,但是千万不要偏科,按照自己的基础,平均用力。

二、专业课复习规划

总体来说,复习路径应当是先宏观金融,再微观金融。(一)宏观金融(货银&国金):

我认为比较科学的复习顺序应该是: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

尽管431不考宏微观,但是货银和国金是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在复习这两门课之前,如果没有一个宏观经济的理解框架,对于宏观金融就会感到非常吃力。

货银是最简单的一门课,也是占考试权重最低的。分章节来看,这本书的第三章金融市场可以留在微观金融之后复习;利率与利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理论是重点,为国金做准备。

国金可以说是431专业课中最难的一门课。这门课理论繁杂,模型众多,逻辑模糊,联系实际非常广泛。如果按照上述顺序看书,现在你已经有宏观经济的基础,和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内部经济均衡的理解。复习这门课,要紧紧抓住一个核心,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矛盾关系及其调节。可以说这门课所有的知识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包括汇率,IS‐LM‐BP模型,三元悖论等。

既然是宏观金融,可以联系现实经济的地方就很多,这也是对于跨专业考生最大的难点。除了能大致描述其发生进程以外,最好能用学习过的一些理论去进行解释分析,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微观金融(投资学&公司金融): 我认为比较科学的复习顺序应该是: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投资学,这也是郑炳老师根据我的学习进度和基础推荐的,自认为还是比较适合大多数人使用的。

金融市场学不是指定书目,但这本书通俗易懂,例题多,课后题有官方答案。金融联考许多题目都是来自于这本书的课后题,而431又有许多题目来自于金融联考真题,内容上涵盖国金的外汇计算,货银的利率理论、金融市场,投资学的大部分重要知识点,公司金融的一半知识点。

投资学放在最后,是因为这本书难度很高,而可以考的计算题的点基本上在金融市场学中可以覆盖。最后计算题主要是来自7.8.9.10四章,即证券、股票、衍生品的定价与投资组合的经典理论模型计算。至于其他章节,看懂理论即可,数理推导可略过。但是要注意每一章的课后习题,据学长所说,431考试卷子中出现简答题考投资学,一般就是会选择刘红中课本每章节的课后习题。最高效的办法是,以上科目全部复习完之后,浏览课本,重点看每章总结,掌握所有课后题即可。

(三)复习深度及各类知识点的应对策略

每门课的复习深度应该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需要背下来?常常有同学问这些问题。其实并不需要。把知识点合理分类,按照不同的策略逐个击破,不仅省时省力,还能保证重要知识点充分的复习。知识点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前沿的理论

比如投资学的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一章,公司金融的实物期权、破产成本、代理成本、新优序、信号模型、追随者模型等都属于这类。尽管这些理论看起来陌生又难懂,但是千万不可小看。2011年正反馈就考了15分,信号理论就考了20分。2012年新优序融资理论考了20分,14年的计算题第二道更是考了实物期权。2.核心理论及模型

这部分既要掌握广度,更要掌握深度。例如国金约有十个核心模型,都是至关重要的,至少要从七个方面重点把握:假设,意义,主要观点,图像,公式,缺陷与不足以及联系实际。3.名词解释

名解可以出题的地方很多,要求的是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而不是深度。例如,12年考了一道第八条款国,是国金课本的一个“专栏”小字部分,很容易被忽略。复习的重点是,国金和货银习题集前面的名解,历年金融联考真题的名解。所有推荐书目的每章总结处的名解。4.计算题

整个考试中可以出计算题的地方其实不多。国金和货银只有一道。公金和投资学相对多些,但也集中在某几块知识点。个人建议用饱和攻击的方法,连续做N遍,每次记下错题,直至完全掌握。

第三篇:11复旦金融考研经验

1月16日下午,兴奋地打完电话,一个人走在东区的小道上,内心反而变得愈发平静。妈告诉我这天是我阴历的生日。也许,这一天就意味着我人生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到来。

科大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静静的校园里感受不到一丝嘈杂。在这平静的校园里我已经平静地渡过了三年半,重复着简单的三点一线,并一点一点地积攒力量。但要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合肥也只能是旅途中的加油站,上海才是舞台。

这次考研对我来说,是目前为止自己人生最大的一项工程。我不仅仅为自己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更重要地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人生需要一个坐标,这是自信和自明的开始。

还有5个月的时间,我就会正式入住梦想中的城市,去寻找自己的一方立足地。庆幸自己所拥有的目标感以及执行的毅力,希望他们能伴我一生。只要去用心,一切都会实现。

兴趣与理想:

考金融是预谋已久的事情。高考填志愿之后,在书店遇到了一本书,当时就看得心潮澎湃。虽然现在很多人对这本书存在很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在朦胧中第一次看到自己要的未来。

正是有对经济金融的兴趣,以及转业的打算,使得我不敢因为对本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不感兴趣就荒废时间。知识是表层的东西,学习态度和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虽然我为考研而准备才9个月时间,但为转业可以说是从大一就开始了。我有意识地去接触许多经济金融类的书籍和讲座,在大二下开始选修金融的双学位,关注数学类或用到数学的课程,搜集资料请教前人…

上面只是说明兴趣对做事的重要性。如果单纯为考研不易成功,对一件事有激情才能持续地取得成就。如果同学们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下《自然定律——吸引力法则》这部电影,知道什么叫心想事成,这会对你的一生有着巨大影响。下面就讲一讲考研的事情,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许多金融类考生,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都要迈过这个坎,才能追寻梦想。

心态:

我想对“认真”这两个字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其实有好多考生都已经败在了起跑线上,不要看某个热门专业有多少人报考,录取比例有多低,但实际上真正准备的人可能不会超过一半,其中能够用心的更少。用了心,你才会每天投入十几个小时,才能有翔实的计划,才能有意识地去寻找事半功倍的方法;用了心,即使你准备考研期间有些放松,泄气,甚至崩溃,不要担心,你会马上恢复状态。

战友评价我最大的优势就是认真。备考时,我每天开始复习之前都要拿出梦想版来静静地注视,这上面描绘着我的奋斗目标,而我的初试成绩总分,就和梦想版上写下的一摸一样(这里再推荐一下上面提到的那部电影)。

其他:

考研是项系统的工程。我每周都会去学校的健身房进行有氧运动;每天都吃水果干果;早上还有豆浆与南瓜粥,既养胃又补水还排毒。从大三下开始我就在学校旁边单独租了房子,地方清冷僻静,每晚入睡之前唯一的娱乐就是看书~整个生活完全是有序化的,别有清趣。

数学篇(144):

由于我们学校历来对学生的数理基础重视度很高,所以我在这上面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但不论基础好还是不好的同学,都必须要充分重视这一科。我所认识的一个数学牛人,就是因为忽视数学练习的重要性而白白浪费了一年。当然,数学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在考研中的分量,更重要的是它是最为严谨最为客观的一门学科,这是一种超越任何人力的法则,值得去学好。下面以时间顺序阐述经验:

一.从四月份开始看教材,用的就是网上最常见的那三本。由于还没正式准备,所以看得慢,花了一个月时间,也没有去做课后习题。

二.五月份到六月份:做了李永乐复习全书一遍。

三.六月份到暑假:开始就忙于本专业的复习和考试了,期间没有接触过考研的书籍。

四.暑假:将李永乐复习全书做了第二遍。

五.开学到十月份:李永乐600题两遍,最后一遍是看难题和错题。600题中有些题做得比较郁闷,才明白教材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又将教材中模糊的知识点弄清了一遍。

六.最后九十天:《400题》两遍,历年真题一遍,合工大的模拟题选做了两篇。一开始是两天一篇,最后十五天基本上四天一篇。做模拟题的时候要尽量卡紧时间,仿真考场,这样才能在正式考试中稳定发挥。如果做《400题》时能在两个小时内解决,分数上130,那么数学三基本上就没问题。

数学的复习思路比较简单,就是多做以达到尽量熟练,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个错题本记录经典的题型。另外要注意的是数学中会做的题一定要做对。一开始我经常由于马虎而写错数字、记错符号、忘掉步骤等,但后来我把草稿打得很工整,基本上就是卷面的格式,失误也随之而减少很多。

英语篇(72):

英语最重要的部分是写作,阅读A和阅读B,准备这三个部分也从侧面上复习了其余部分。其实英语考的就是阅读,而阅读考的就是逻辑。下面以Sector重要性顺序介绍下我的经验:

一:阅读B

个人认为阅读B是最为重要的。第一:虽然阅读B只有十分,但却很容易拉开差距,特别是在考排序题的情况下;第二:阅读B是研究生英语考试中最有逻辑性和客观性的sector,用心准备和不用心准备有着很大差别。

复习阅读B时,要特别注意整个文章的逻辑和连接词。一般来说片段中连接词关系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同词,一种是同义异词,还有一种是一句话的部分对应一个词。只要找准了连接词,就能获得很高的正确率,如果再注意到however,despite之类的词以及对文章内容把握不错,那么做阅读B就相当容易。大家可以将10年的阅读B多分析几遍,找到自己找连接词的方法。

推荐书目:人大版新题型。我当时做排序题也是焦头烂额,试了几种方法都不满意。不过我一看到08版中举的例题用到连接词,就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二:作文

作文是整个英语中产出投入比最高的sector。我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准备,先看例文,整理材料,然后练了十篇。

写作文都有四个层次是:第一是每段的体裁,这个比较固定,第一段总是描述,第二三段选择性稍大。第二是段内结构和组织,你要考虑到的不仅仅是总分总之类的结构,而且还还要更细分。比如说如果分点是论证,那么是要采取正反对比论证还是层层递进论证,而不同的论证还能提前背些关系词可以用。第三是句式,我总结了一些句式,并且在每次练习作文时都会把他们全部用到。第四是词,作文高分中亮点词是必备的。

推荐书目:新东方王江涛的。其实相当一部分作文高分都写得简单,但十分通顺。

三:阅读A

阅读A有四十分,我却把它排在第三位,主要是因为个人感觉从10年开始风格变化比较大,而又没有足够的资料能去把握新的风格。自己阅读A练习得最早,技巧讲究得最多,但最后风格一变就感觉无所适从,也不想写些自己感觉都不好的东西,不过还是希望同学们能从我的经验中获得哪怕是教训也好。

我做题的顺序:一开始读最后一个问,因为这一般是概念题。然后读前两个问,并根据题目的类型确定是否需要将问题也看一下。之后就是阅读文章,读到题点就做题,每做完一道后又记下一道,继续读文章。提问的顺序基本上是和文章的顺序一致的。

推荐书目:王若平《阅读手记》,这是非常讲求技巧的书,但不可尽信,尤其是在09年后风格变化大的情况下,但这本书可以教会你如何分析文章的能力;黄皮书,讲究的是分析文章的实打实的功夫,但难免有些分析是事后诸葛亮;另外还有网上的一篇帖子,题目好像是“93分英语牛人经验贴”,这是英语阅读中的“数学原理”,我基本上就是按照上面的分析方法去对付英语文章的。

非常不推荐模拟题。没有比做英语模拟题更浪费时间了的,大家可以回忆下高考时所做的模拟题和真题有什么差距。我认识一个10年师姐考生,她做过三本英语阅读,但最后成绩还是不理想。阅读A本来就带有比较强的主观色彩,如果你能在历年试题中少于4个错误,那么只要练真题保持手感就行了,剩下的基本上是系统性错误,不必苛求。如果错得比较多,那么你的阅读能力还是需要练习一下,可以适当做些模拟题(推荐王若平的)。

英语的真题我做过七次。第一二次是测试水平,第一次做每年题错3~5个。剩下的5次就是训练自己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下《阅读手记》和“93分英语牛人经验贴”。到最后的效果是感觉09年前的题仿佛自己出的。不过现在的风格有所变化,希望同学们能够去认真地找到自己分析文章的方法。

四:完型填空

只在十二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完形填空考的主要还是分析的能力,对固定搭配等知识性的考察很少。在练习完形填空时,一定要注意总结题目类型并把每道题对号入座,这样才能反映出自己的薄弱点。

曾经在十一月中旬时那09年真题测试了下,并把题型归为固定搭配型,词义型,句中逻辑性,句间逻辑等。在知识型方面错了2个,其他方面共错了2个。我认为知识型方面是不能再短时间内改进的,而逻辑推理型等却可以加以训练。但如此也只能顶多改善两分,所

以完型填空放在十二月份后复习是最划算的。

五:翻译

十二月份开始做一遍真题。翻译得分的方差小于完型填空,所以练得不多。

其他的当然还包括每天要背的单词。总的来说,英语是一门比较讲究技巧的学科,也比较靠rp。

政治篇(84):

十月份中旬开始复习,越到后来留给政治的时间越多。用过红宝书(四遍),疾风劲草知识归要(五遍),张俊芳的哲学笔记(相当好,可以在百度文库中下载,是那个彩色版本的),肖秀荣1000题(做过两遍),肖秀荣最后四套(大题背过四遍),疾风劲草预测(稍看了下),任汝芬最后四套(稍看),20天20题(除个别感觉冷门的题外背四遍),TWB最后几套(看选择题)。下面说一下政治复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千万不要相信押题。这里所说的押题是指政治5门课中每门只准备一个大题。一战友考前花了100元去买所谓印刷厂泄题,最后宝贵的复习时间都浪费在这五道根本没有被考过的题上,既赔夫人又折兵。正确的做法是每门课都准备至少五个大题。

二.不要尽信红宝书看了多少遍就可以得高分。实际上政治拉分的主要部分是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中有一种带“核心”,“重点”,“标准”字样的题目,每个选项都会令你似曾相识,诱引你入坑。如果你没背过,光是看了多少遍是记不住的。

三.关于最后的模拟卷:肖秀荣和20天20题一定要背,疾风劲草的一定要看,如果有时间再看下任汝芬的。选择题都要了然于胸。

四.时政。我没看过时政,只是把各种模拟题上出现的统统背了一遍。

政治考试结束之后,我都没有想到过居然自己能如此侃侃而谈,主要是背得很多的原因吧。政治这门课最好不要抱侥幸心理,一些所谓的传奇只不过是正常的概率事件。对于在考研战场上拼命的战友们,是不应该也不会把自己的未来交由概率打理的。

专业课篇(130):

一.进度:

我在国庆节之前看的只有西经,国庆到12月主看货银,投资以及国金,12月份后开看政治经济学。总体下来,西经看得最多,大概有八九遍样子,其他四门中政经最少也有5遍,剩下的都达到6,7遍样子。我是以5本书(除政经,不过十二月后加上政经就6本)一轮一轮地复习,个中的次序需要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

我看书比较快,因此经常纠结,不知道看完之后又该怎么复习。每一轮下来就会花一天时间总结下经验,想想自己下一步该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提高效率。你也要自己多摸索,多总

结,这是王道,我给你说的也只能在初期帮你。

二.资料(没怎么用的就不写了):

西经用的高老教材,宏观还要看下袁志刚教授的,政经用的宋涛(但虚拟资本还要看下逢聚锦的),其他与复旦官方指定教材一致。另外还有金圣才的西经考研真题(看了两遍),国金配套习题,厦门大学金融市场学(由于投资学较难,所以先看这本),以及金程的讲义(只有政经用处较大),翔高的八套题(只起到查点漏补点缺,求个心安的作用),金融联考红皮书和绿皮书。

这里顺便提醒大家不要把希望放在押题上。有很多考研辅导机构都说自己压中了多少多少分,实际上仔细求证真的令人啼笑皆非。还有些辅导机构,出的最后几套题其实就是10年的原版换了个封面,并且答案错误百出还要价不菲。替广大战友鄙视下他们。

三.各科经验:

微观:对我们这些理工科学生来说基本上不成什么问题。

宏观:属于那种百家争鸣的学科,在宏观的世界里没有固定的答案,有的只是不同的思维,看问题的角度。并且很多令理工科学生头痛的论述题就集中在这一块,推荐看一下人大方福钱教授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对你理解各个学派的思维有很大帮助。注意多多总结,回想每个学派的逻辑,最好根据其假设自己推演一遍。这个过程开始虽然有点苦,但你会发现经济学很大部分的乐趣。

国金:其分析方法和思维模式与宏观很相似,如果你对宏观理解得好的话基本上理解起来容易。但国金内容比较多,很容易将章节之间的内容混淆,这时不仅需要下苦力和遗忘做斗争,还需要将章节之间的知识点串起来,弄清它们分别陈述的是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又是怎样。姜波客老师编的教材很多地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中国经济的时事看,会收获很多。另外拿着假设闭着书自己推导结论的方法对学习国金也很重要。货银:内容很多,需轻重有序地看。感觉重要的章节有商行,央行以及货币理论那块。投资学:如果觉得刚开始看时有难度的话,可以先看一下厦门大学出的《金融市场学》并完成课后习题。投资学要多做题(绿皮书中有大量习题)。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当年为推广他的学说,肯定是要注意逻辑性和推理性。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也不多,结构差不多是一条线式的,大家看书时只要注意到其中的理性,也会觉得这门课有着独特魅力。

四.总论:

经济学的最大魅力莫过于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尤其是微宏观中体现的思维对我的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为什么特别喜欢经济金融类学科的缘故。

最后我看专业课的教材,都是闭着书看的。一开始拿到小标题,开始回忆这一节主要讲的是什么。如果涉及到某个理论,就要开始回想它有哪些前提假设,然后开始自己进行推导(书看得多之后,你自然会受书里推理思维的影响)。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个前提假设在推导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也会对这一理论留有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你将那种思维显式化。推导之后就要回想其结论,并尝试将知识发散,直到现实。比如:有J曲线效应就会有倒J曲线效应;国金里涉及到的两国政策传递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美国量化宽松和要求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

在考研中,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基本上是十天一大计划,三天一小计划,这样能使你在复习中有条不紊。成功地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祝大家都能如愿以偿。

第四篇:复旦金融考研成功者足音

复旦金融考研成功者足音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金融专硕考研竞争十分激烈,考生必须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复习才能脱颖而出。下面是复旦大学金融专硕学长分享的考研经验,大家可以参考进行复习。

写这篇日志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帮学弟学妹们少走点弯路,多一些提示。考研,特别是考名校的路真的非常艰辛,对于任何一位看过这篇经验贴的人,如果我的经历可以帮助你多获得哪怕一分,那我都会非常非常的欣慰。

大致说一下我的复习流程,大三的寒假稍微翻看了些专业课的周边参考书,做英语阅读背单词。大三下主要是数学专业课英语。暑假回家复习直至11月11号才回学校看书,最后两个月在学校备战。

考研论坛上有不少前辈留下的经验贴,很有参考价值。我备战期间看了一位430大神学长的经验贴,收益匪浅。他推荐了一部电影,叫做《自然法则之吸引定律》,是一部纪录片。非常励志,看完你会觉得对未来充满信心,朝气蓬勃。这位大神学长在考前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430,写下来每天可以看到。我当初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412,后来觉得这个分数考复旦不够,所以把中间的1画成了只蝴蝶,将目标改成了421,实际上最后我依旧考了412。倒不是说很玄乎,只是定下目标,努力奋斗,就可以成功。

我是个很有计划的人,喜欢定计划,也尽量去完成计划。我建议大家也可以这样尝试。每周一个小计划,每个月一个中长期计划。小到每天几点到几点看什么书,再到几天看完一本什么书,大到这个月完成什么任务。有计划才有完成的动力。

1、数学(130)

说实话,从小到大我数学一直不上不下。所有所有我身边的人都认为我大一是数学系的数学应该没问题,我就默默的心虚,考出这个成绩说明我虚的是很有道理的。。

数学是占比最大的科目,总分150分,任何一道题目都是4分以上的分值,太贵。不管对于数学好还是不好的人来说,数学都是必须要重视的一门科目,需要多做。我也认识一个理工科的妹子考复旦金融,就是因为在数学上大意了,不得不选择二战。以下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

大三下学期一开学,我首先开始复习课本。课本是最基本的,对于各个定理的推导证明都有最为详细的解释,对于打基础来说是重中之重。尤其对于我来说,我大一在数学系学的是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对于高数和线代的书都是没有接触过的,所以我花了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把课本仔细过了一遍,课后的习题挑着做一些,既节约了时间又巩固了复习的知识。在这次复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之前学习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比如定理使用的条件等等。定好一个计划,两个星期看完高数上,不到一个星期高数下,一个星期线代,一个星期概率论。有了计划才会有效率。另外补充一点,看每一章之前我都会首先看一下考试司出版的那本《大纲解析》,上面列出了每一个考点,可以扫过一遍以后再有针对性的看书,用红笔在书上标出大纲的考点,方便以后的查阅,突出重点。

基础过完之后,清明节到了,回家度了个小假,回来就开始看复习全书了。那真的是一向非常庞大的工程,可以说复习全书搞定了,那考研数学之路就算走完一半了。全书前半部分是最让人头疼的高数上,各种极限各种不定积分定积分中值定理,刚开始看的时候速度特别慢,一天三四个小时看下来最慢的时候只能看7页,每天看每天看但却发现翻不了几页而后面还有好几百页等着你的时候就有种崩溃的冲动。数学全书我真心是用啃的。高数部分花了我近7个星期的时间,为此默默的被师傅鄙视了。但是过了高数后面就轻松多啦~线代我学的还不错,就是要记的知识点点比较杂,还有就是矩阵我算一个错一个,有抄错题目的,有这一步抄到下一步抄错的,有加减乘除算错的。这都是非常常见的打击信心的BUG。不过没关系,错着错着你就习惯了,计算要小心。线代大概两个星期搞定。接下来是概率论,对于概率论我没有在意,在后期做真题的时候吃了大亏,概率论还有有些难度的,特别是连续的联合分布是考试的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复习全书上讲的不错,可惜我之前没有认真看懂,后期再翻出来仔细过了一遍,这就有些耽误时间了。

全书过完一遍,再看一遍。你会发现错的挺多,许多小的被忽视的知识点都冒出来了,这时候就要发挥打田鼠的精神,一个一个消灭~我是今天做了660题,那明天就会把今天错的再做一遍,然后再做新题,这样隔天复习比较记得牢。两遍过完以后,十月下旬了,我再花了些时间查漏补缺,全书再翻翻,强化班笔记看看,不懂的知识点弄弄懂,这时候就准备做真题了。

真题做起来很快的,一天一套,刚开始我速度还是跟不上的,不熟练的缘故,大概要3个半小时。做着多了就好些,不过也要两个半小时至少,一般也就120多点。那些两个小时就做完还能做到140+的大神事迹我基本木有体验过。。

第二遍看真题就把错题抄出来,再错一遍,你会发现之前不会的有些还是会做错,那就继续巩固吧。真题我大概做了3遍,后期12月份给数学的时间会相应减少,我一般是一天做题,第二天订正。有时候被各种模拟题虐惨了就把真题拿出来再做做找回点自信。后期还是400题和真题混着做,近5年的真题统共做了有5遍,熟悉近年的题型。

我是以遍数取胜型啦,也许有些同学一遍两遍就可以看透,我总喜欢多看几遍才放心。

2、英语(77)

英语其实是很很让我汗颜的一门科目。我英语一直以来算不错的,考研目标是冲90的,可惜考了这个分数,太对不起我的老底了。。

我英语词汇量比较小,所以单词和翻译开始的比较早。看的是《红宝书》感觉挺好,通读一遍大书看看词组例句,然后重点看便携的小册子,反复背,把不会的抄在每一章的最前面,重复背诵的时候就重点背不会的。背单词的人会发现,不论背多久,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所以还是要多看。这里推荐一个背单词的方便,大家百度一下单词记忆方法,有个我赶脚特别有用的记忆方法,就是重复背诵。比如今天背1-4单元,明天背5-8单元,再复习1-4,再复习5-8,第三天就背9-12单元,复习1-4,复习5-8,复习9-12。第四天背13-16,复习5-8,复习9-12,复习13-16。如此往复。根据遗忘曲线,我发现这个记忆方法最为有效。翻译的话,英语二比较简单前期不花时间也可以,英语一的同学可以买本翻译的书,每天翻个3-5句,积少成多嘛。

从大三下学期开始阅读也是每天必做的。一天做个一两篇,练练手感。今年真题的阅读后面两篇似乎不容易,一般训练用英语一的参考书也不为过。

暑期我主要就是做做真题了。从1996年的做到2012年的,第一遍就规定时间做一遍,看看自己的正确率。第二遍我是将阅读逐字逐句翻译。碰到难句就写下来,不然只要看看心里翻译一遍就可以过了,另外,阅读每道问题的选择依据都要在文章中标出,并注明题目的题型,是推测题还是词汇题还是主旨大意题等。了解了出题人的意图,更方便解题。着重提醒的是,英语阅读,每道题的答案都必须在文章中找到依据,不能凭感觉选,不然那正确率会惨不忍睹哈。做题一定要去文中找根据!

暑假一过,留给英语的时间直线减少。每天大概两个小时做做阅读,做做翻译看看真题,保持手感,单词也可以拿出来看看。英语二的完型还是比较简单的,新题型也还好。拿真题仔细研究几遍基本没什么问题的。至于英语一的孩子嘛。自求多福吧!这不是做多少就能提高的,这是要看感觉的。。

我大概12月份开始写作文。每个类型练2篇,历年真题写一遍,整理出自己的模板,经典的句子要记下来,就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字一定要写好!每个字母都要写的大大的圆圆的,用我学姐的话来说,英语作文就要写卖萌体。

3、政治(75)我是在暑假买了2012年的红宝书,从7月开始每天看一个多小时,也就每天看两三页的样子随意过一下,其实也没什么用。我建议在8月中下旬开始每天2个小时看,可以配套风中劲草的练习册,看一章做一章巩固一下,我感觉红宝书还是有必要看的,知道的多一点,考试的时候哪怕没背到也可以有东西掰啊你说对不对。看红宝书的时候也可以对照着风中劲草的核心知识点看,不同的颜色表明不同的重要性,这样看红宝书才知道重点在哪里,一遍看一遍圈出重点。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大概到10月中旬才过完红宝书,做完一遍练习册。

这之后就是狂看核心知识点了。

到12月就开始狂做模拟吧!世面上有的都可以买回来做一做,就做选择好了,大题没什么参考价值。不怕做的多就怕做不够。大题的话我就做了风中劲草的预测题和肖秀荣的4套,自己写一写知道大题该如何分点回答,如何分析题目。当然,这也是狂背的一个月,20天20题是少不了的了!

4、专业课(130)

专业课是我此番考研中最为得意的一门了,可以说达到了逆转乾坤的功效。专业课我花的时间最多。大三寒假就开始看看相关的参考书,比如厦大的《金融市场学》,南开的《国际金融》,积累点专业知识。

从大三下开始,我就开始看专业课的指定教材,每天三四十页的看。《货币银行学》最简单没啥要动脑筋的,就要记的东西多,《投资学》虽然刘红忠的那本堪称天书的博士论文集也让我望而却步,但是厦大张亦春的书非常浅显易懂,刘红忠的书把课后习题做了,把书中的文字部分看了以防名词解释,推导咯各种公式了都不会考到的~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写的非常好,但是模型比较多,比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变化很大,需要花不少时间仔细研究一下,一遍看不懂两遍三遍也就差不多了。我最讨厌的是《公司金融》,无税MM模型有税MM模型还有股利政策看的我吐血,计算题神马的也不会做,直到10月份才勉强看懂吧。。不能不说财务管理真不是我的菜。。课后习题都做了,淘宝有卖答案的。翔高出了本MF金融习题指南,我11月份才开始做,就做了公司金融部分,感觉挺难的,但也弄懂了很多计算,感觉还是有必要做一下的。

最后一个多月,很重要的一点是整理热点问题。复旦的专业课是这样变态的:答题卷就是12页白纸,连题号都是自己写的。这和财大以选择计算见长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名词解释,单选,计算,简答,论述五大题型,三个小时的时间还是非常紧的。简答两道,论述两道45分,都是要写很长的篇幅,如果事先对热点或者书本内容不熟悉这大头的分数抓不住就惨了。简答名词解释可以通过背笔记搞定,计算通过课后习题和习题册搞定,另外的论述就要靠自己整理热点了。

大致就写这么多吧。。感觉自己很罗嗦,不知道能不能给你们带来帮助。考研的路艰辛而漫长,中途我有几次心理崩溃到不想看书,但还是咬咬牙挺过来了。坚持就是胜利呀!听批专业课考卷的老师说,有一半的卷子是空白或者不知所云,只有一半的卷子可以看出来是认真复习了的。所以如果你认真准备了,你的对手不会很多,而且你也是一个强大的战士~加油!!写一个目标分数贴眼皮底下天天看。

第五篇:复旦金融801考研心得分析(精选)

单纯的执着

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11年中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毕业那年考五道口金融,未进复试。后参加工作,准备二战。第二年准备考复旦金融学硕,没考上。12年9月份离职准备13年复旦金融学考试,现在已通过复试。

复试那天,天气很冷,很多准备考14年复旦经院的同学早早到那,很多人等候一天,只想从我们过来人这边取点经验,那份用心让我感动。记得那天我和很多同学说了话,也重复回答很多问题,到后来嗓子都有点哑了,我也答应一些同学复试成绩出来后我会写点东西,让大家看看。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最初原因。

这些天一直在酝酿这篇文章该如何去写,中间也有一些纠结,担心自己想写的不是你们想要的,你们想要的我不想写。但最终还是决定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写这篇文章,也是对自己这些年的一个回忆与纪念吧。望能惠于有缘人。

由于好久没写过东西了,文字可能有点晦涩,望见谅。另外有些东西不是文章能写出来,也不是能通过看文章能体会的,所以我的很多想法也只能止于文字,更深的东西需要大家在生活中去体会,我自己也要继续修行。本文的第一段写的很简单,但其中很多很多事我无法细说,只能说我的经历和经验有很大的特殊性,我的经验对于大家的可参考性有限,我也不希望大家能完全参考,三战本身不应该成为膜拜的对象。

写到这,我决定将本文的题目定为单纯的执着,以下是正文。

关于历程

先说说这些年我的经历吧,可能有点说来话长了,大家可略过不看。从小到大我的数学一直不错,也很喜欢,高考时第一志愿填的是中南大学(我也是高考填志愿时才知道母校的)统计学,生物技术是填在后面(听生物老师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呵呵),但最终还是被调剂到了生物技术专业。

高考结束时我偶然(纯属偶然,也没有人推荐,主要是看那本书顺眼)买了一本书《伟大的博弈》(the great game),那可以说是我金融的启蒙读物吧,开始对于金融经济有了一些淡淡的冲动吧。

入大学后,第一学期是真心好好学习了,结果也很不错,当时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好好继续学习,争取保研出国之类的吧。但由于大一下学期个人问题,影响了心情,自然影响了学业。另外也发现自己对于生物科研难提起兴趣,所以开始有了换专业的想法,但终未换成。大二以后就将学业放下了,做了很多琐碎的事,各种活动,家教,兼职,创业等等,着实很累,像大学时一个英语老师说我叫瞎忙,也对。但现在回头来看,用心经历过都会有收获。生活中每一种尝试都是在扩充认知总计的信息集,也可以说是熟悉自己的效用函数和比较优势,为之后做选择做准备。

大二快结束时,自己开始有想法考金融,当时简单的动机还是想去挣钱,以后能回到生物做点事情再当官啥的。当时彪哥(松韵辩论协会其他的很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这些年给了我很多支持与感动,在此谢过)也跨考金融,他当时就和我说人行(五道口)很不错,我也没多想,我是一个很骄傲的人,觉得要考就考最好的,难度不是问题,现在想来,那时还是太单纯了。

定下目标后,我就没有多想,一心准备考试。那时五道口还没有并入清华,考的专业课那个多啊,现在想来是有点后怕。所以大三一年我基本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看了很多很多的书,基本上是与金融有关的我都看。很多同学让我推荐书,我觉得没事的时候去逛图书馆吧,挑顺眼的书看就好,多看书是有用的。我想我的经济金融的基础应该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到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针对性准备考研。在自习教室遇到了一个同考五道口的研友(超),他对我的帮助也很大,我们之间会有很多思考的交流,学社会科学的一定要有独立思考以及思考的交流。另外受他的影响我开始看《读书》(一本很好的思考读物),基本上每期都看,应该说对于我的社科思维有很大帮助。我们一起复习直到考试。第一年考试总分是385,未过复试线,后来总结主要原因是最后一个月的复习状态没有保持好,心态还是不够稳定,后来者需引戒。

由于单纯的骄傲,没去想调剂的事,直接找工作了。第一份工作(也是迄今最后一份工作)是关于碳资产开发的,主要负责项目投资分析,复习期间金融的学习对我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体会到用心学的都是有价值的。我三月份就开始上班了,毕业季基本上没有去享受,现在想来有些失落。

工作后我的想法是先好好了解行业,学点东西,后期离职二战。那一年五道口要并入清华(现已并入),培养模式将转入专硕。另外一年多的经济学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对于这个社会的一些了解,发现自己可能对做学术的兴趣大一点,因此我准备转战复旦(基本上是金融学硕还招考研学生的唯一名校)。

工作后陆陆续续有了一些准备,但工作后没几个月,由于意外因素再战的想法被迫推迟(考研的放弃对于住在一起准备考研的学弟瀚应产生了负面影响,至今任感到愧疚,好在结果终究是好人好报),甚至有段时间放弃了考研的想法。之后我一直安心工作,本来没打算12年考,也基本没准备,在大学室友兼好友(中)怂恿下还是报了名,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多了次考试经验。

进入2012年,上半年基本上读研还不在计划范围内(生而在世,责任应在理想之前),好在生活境况好转,加上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所在行业的不景气和公司晋升的不顺(减少了考研的机会成本),我在2012年9月份决定辞职考研,最后与公司协商后,于9月下旬开始请假三个月考研。之前我也还一直住在母校,所以考研准备也自然还在中南。

总的感觉工作之后,知道了学习的珍贵,学习的效率也有所提高。另外有很多朋友(中,邱,赵,杜,武,孙,陈等)的陪伴,所以并不孤单。我很幸运的在一个考研氛围很好的教室里找到了一个固定座位。考研的这100天生活规律大致如下:

早上7:15起 洗漱 早餐

7:45 看政治半个小时

8:15 一套数学题

10:30 看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政治或做题 11:15 午餐 午睡

13:45 政治15分钟左右

14:00 英语(真题或长难句)或专业课 16:30 政治半小时 17:00 晚餐

18:30 专业课或英语

10:00 回宿舍 收拾11:30睡觉

以上是大致的生活规律,这100天中基本上有85天达到了上面的要求,中间也有休息,爬山,睡觉,电影,中国好声音等。基本上我每天都是和中(他考的是本专业)在一起准备,应该说他对我帮助也很大,幸运的是他也以专业第一考上了(不过他们专业就他一个人考,呵呵)。

由于中南政策安排,我不能在中南参加考试,最后只能在长沙市考试院报名考试,最后考场是安排在长沙一个中学(记得那天中南负责的老师说,你在中南考了两次都没考上,说不定换个地方就考上了,看来是借他吉言了)。由于自己估计不足以及信息滞后,最后在考场旁边租房子考试问题上遇到了麻烦,附近好的房子被考生提前在定完(类似后来者需注意)。好在高中同学海后来帮我订到了如家的一个房间,这对我考试的发挥有很大帮助。考试那几天长沙下了大雪,好在那几天我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比较好,加上海的房子的优势,我发挥得很好。考后自我感觉也比较好。

考完后的第二天我就会公司上班了,工作了一个月,年假后便来上海等成绩了,并在上海过的年(爸妈在上海闵行郊区打工)。记得成绩出来那一天,老爸和我一起打电话查分,并且打了两次以确认,成绩是431.电话查分很紧张,这个成绩对于我来说在意料之中,但当成绩真达到自己预期时,还是很惊喜的,当时和老爸相拥而庆。

成绩出来之后,我就搬到复旦来了(感谢鑫的帮助),一直旁听经院研究生的课和一些讲座,途中遇见了同来准备复试的沐,基本上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在一起学习、交流、打球,反倒没怎么有针对性为复试准备(就最后两三天用以往复试题练练)。之间每周去参加了复旦外院几个美女弄的英语角(叫思语堂),这应该说对我的复试口语有一定帮助,之前我英语是开不了口。

顺便说一句,复试排名出来之前,我基本上每天逛论坛,想了解一些排名情况,也参加投票之类的,事实证明论坛的排名很不可靠,大家以后别轻信。

之后便是复试,基本上都很顺利和幸运,就连我最担心的英语口语都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应该感谢沐和外院的几位美女。

现在官方正式的预录取名单还未出,但我想基本上算是尘埃落定了吧。实话说,由于朋友们的帮助以及幸运,初试和复试发挥都异常好,最近自己都感觉有点飘,也有些膨胀,也许这篇文章中都有些得瑟的影子,如无意间让人感到不适,在此歉过。

关于选择

这些天,甚至这些年很多人问过我关于考研选择的事。实话说,这个问题真心很难回答,毕竟人生而不同,不可能像经济学假设中简单假设那样有同质的效用函数。我的选择是基于我自身的效用函数,而为他人提供选择建议是需要去理解别人的效用函数,这是一件很难的事,真的很难。还是先说自己吧。

我事后分析自己考研选择最终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兴趣和理想,想法也很单纯,一是喜欢,二是要考就考好点的。当然我的兴趣和理想都有变过,好在关注点都还在金融上,所以就坚持了下来。另外大学的充实忙碌以及工作让我对自己的认知相对提高,这对于我做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我是一个在抉择上相对果敢(当然需做好充分的前期信息收集分析工作),转换角色较快,选定后基本上不怎么徘徊,这种性格应该对我考研帮助很大。

接下来是我对于人生选择的一点想法,主观性可能较强,不一定对,大家批判地看吧。

经济学上的选择一般而言在既有约束下的实现效用最大化。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认识清楚自身的既有约束和效用函数,也就是认识自己。当然对自己完全认知是不可能的,所以任何选择都会有一点风险,有时候感性的选择未必不是最优,我考研之路也有很大随性而行的成分,但不管如何我认为有两点需要去考虑:

1、是否喜欢或者说爱吧(效用函数)。

2、是否擅长(比较优势)。

以上两点的不同排列组合决定了选择的不同等级,也取决于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比较。我的排序是:

最好:自然是爱且擅长,这也是经济学想要达到的最好境界,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并以此为乐,有一点马的自由王国的意味。

次之:不擅长但爱。这种选择意味着价值性选择,享受的是过程本身而而结果(如金钱)或结果带来的其他享受。或者说是为爱而工作本身带来的效用可以去弥补放弃自己擅长工作而带来的损失。有点马的劳动是第一需求的意味。

再次之:不爱但擅长。这种选择是一种工具性选择,有点曲线救国的意味。没有享受过程本身,甚至过程带来的是负效用,通过结果带来的衍生效用(用钱去享受其他消费)来弥补奋斗过程中的效用损失。

最差:不爱也不擅长。这种选择基本上是自虐。这种选择一般不是主观意愿,一般是由于自身分析不足,选择上一种的后果。也就是你认为你选择了一件你不爱但擅长的事,但后来发现这事其实也不擅长,那就悲剧了。

所以我一般不会去选择第三种,也就是我不会去做自己讨厌的事。当然没得选择时候也没办法了。另外我固执地认为你不喜欢一样东西活一个人,你有多大可能喜欢它或他(她)给你带来的生活?!

当然第二种也有风险,那就是一开始喜欢后来发现自己不喜欢。这种情况主要是不清楚自己的选择东西是什么导致的。所以在选择之前,对于选择标的(金融和金融行业到底是怎样的?)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知是很重要的。

其实我自己也感觉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分析好那两样是很难得,需要很大的信息收集成本和分析成本,而且人是会变的,所以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清楚自己约束的条件下(责任和经济支持)跟随自己的意愿,选择之后就单纯的去坚持吧,除非你确定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坚持现在是最好的选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路径依赖是一种规避风险的做法,也就是不知道干嘛时,就该干嘛干嘛。

就我看来,选择金融一般有两种动机,一是能找好工作;二是喜欢。我是经历了从一到二的转变,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还会转回到一,但当下我是二(呵呵)。当然可能在潜意识里因为有一作为保底,所以更加勇敢了,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但不管如何,我觉得对于要考金融研究生的后来者来说,应该需要认真思考着两个动机的理性程度。

喜欢本身是很主观的,所以我不多置评,我只是感觉莫名的喜欢可能才是真正的喜欢,因为别人喜欢而喜欢是较差的喜欢。

关于工作,金融的高薪是大家都看到的,但是人们总是关注一个群体中金字塔顶端人群的光鲜一面,很有可能会造成信息失真。我现在还未没有踏入金融行业,所以还没有发言权。但就我工作的经验来说,市场是很公平的,想要多大收获就必须获得多大付出,除非你天生异禀或者有很强的继承资本。另外我认为一般热门事物本身都有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至少其应该不会是被低估的。但不管怎么说,中国金融(其实是几乎所有行业)高端人才应该还是很缺乏的,所有事做到极致了都是稀缺的。

再说说兴趣和比较优势是否可以培养,我觉得是可以的,尤其是比较优势,时间换空间的,我的考研结果应该也是用青春换来的。至于培养兴趣,应该来说也是可以,但总感觉培养兴趣总有点怪怪的感觉,就像那句感情是可以培养起来的一样,关键是你得想明白为什么要去培养。另外兴趣和擅长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擅长了一样东西的人一般会喜欢上它,喜欢一样东西的人也愿意为去努力地擅长它。但我的感觉还是兴趣的内生性强一点,有可能是天生的,擅长这个东西可塑性相对会高一些。所以我做选择时喜欢还是放在第一位。

上面零碎的说了很多,关于选择总结一句就是,了解自己选的是什么,喜欢就好。

关于心态

关于选择,大家的异质性很强,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价值标准。但当选择已定,或者有明确目标且准备为之奋斗时,好的心态应该有相对一致的范式。我也真心觉得心态是考研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如下: 专注;

经济学中的一个定理叫做一个工具难以同时实现两个目标,除非巧合(就是两个目标线性正相关)。放到考研上说就是,一心难二用,所以考研时尽量让自己有独立的时间去准备,准备时就安心看书,学习,啥也不要想。对于那些在职考研的,这需要异常强大的定力,需要在学习时将工作甚至生活完全抛开,心无旁骛。我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离职了。复习期间电脑基本上可以闲置,上自习时手机可以不带或者飞行模式。我是一个自制力比较差的人,我的经验是当自己主观不能控制自己时,就创造客观约束来控制自己,让学习成为唯一的选择,那就不会纠结了。坚定:

很多人在准备过程中会动摇,个中原因很多,这也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必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走到最后,因为一开始本来就有许多人就不该踏上这条路,只是他在中途才发现而已。但我觉得既然选择了,在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选择时,还是坚持吧,尽管可能不成功,但用心付出总会有收获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我认为这个世界做所有事情的最好的状态就是让其成为一种习惯,考研也是一样,也就是说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在咬牙坚持,但这需要很高的境界,我未达到。考研本身就是一种选拔考试,选拔本身就有一定压力测试的成份,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在考研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人类本身对于透支性压力的本能反应就是身体懒惰性休息和胡思乱想(基本上是再选择考虑或恐惧)。胡思乱想在潜意识里就是在为自己放弃或懒惰找合理的解释。如何克服胡思乱想可能决定了考研成败。我的经验如下:

1)保持身体良好状态,要有放松和锻炼的计划。考研是个长跑,节奏很重要。

2)至少有个大致计划,写出来也好,尽量让自己学习充实一下,不要给自己留时间去胡思乱想;

3)学会屏蔽噪音,考研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无关信息(如不考研同学的娱乐、工作等)引起胡思乱想。每当自己胡思乱想是就问自己:这个问题是否是个问题,是否有思考的必要?这个问题是否可以放到考研之后去思考?如果现在考研是我必然选择,我想这个问题何用?

4)找一个足够坚定的研友,相互鼓励。乐观

我本身是一个乐观自信甚至有点自负的人,自认为比较幸运。一个朋友说我乐观自信的人无法理解悲观忧郁人的心态,所以关于乐观心态的保持可能有点天生的成份,我关于乐观一些看法可能有人不会认同,大家可跳过。

另外说一下,乐观和悲观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这个世界是由乐观者推动前进的,但需要悲观者的警惕和提醒以保证不至于失控,当金融市场上的参与者都过度乐观时,金融危机也就不远了。

但就考研过程来说,乐观的心态是比悲观心态要好,因为只有乐观才有前进的动力。我对于保持乐观心态的经验如下:

1)学会自我满足,要去想能够有机会去考研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很多人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当你认为幸福是捡来的或者事情本来可以更糟时,你将倍加珍惜现在。接受平淡追求卓越才是最好的乐观。

2)自我暗示,保持对成功的憧憬,天天想着自己能达到的最佳成绩,并为之奋斗。这个有点意淫的成分,但我在考研过程中我就一直暗示自己可以考460(并想着每科能考的最高分),最低也能考400,最后的成绩就是这个的平均。经济学告诉我们,预期是能够自我实现的,所以很多事想多了就会心想事成。

关于学习

我学习基本上没有什么巧办法,所以也无法传授什么捷径。

自己觉得学习这东西来不得取巧,取巧的风险很大,出来混的迟早要还。有价值的东西(政治可以除外)都应该扎扎实实的学,不要老是想着捷径什么的,再说别人的捷径也不一定适合你。

我本来这一部分只想写一句话,好好学习,多看书。但感觉还是应该多写一点,毕竟很多人是冲着这一部分来得,接下来还是分科写一点吧,但估计还是会让大家失望,我的经验参考性不强。

专业课:

我的经济学基础在第一年考研时打下的,所以很多具体的学习过程也忘了,很多同学问我看哪些书,我真的记得不是很清了,只知道自己是看了蛮多书的,个人觉得书这东西特别是教科书,只要没错,基本上都差不多,只是内容深浅多少的问题。

这次考研我学习用书如下:

指定教材:基本每本书都看了三四遍,习题指南做了两遍。我是按照真题的权重分配看书仔细程度的。翔高的复习指南:除了货银都看了一两遍,这个是第二次考试时网上买的,第三次考研时才去看,感觉还行吧,但还是指定教材最重要。

小川行长的文章和经院老师的观点收集了看了一两遍。小川的文章真心很不错。

真题做了两遍多吧。包括之前856的题。如果就考试而言,真题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其他的零碎的记不清了。

另外,经济学的学习一定要去思考,没事的时候拍拍脑袋,想想一些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这对于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对于刚接触经济的跨专业学生来说,一开始要好好看书,别想着什么新闻之类的,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瓶颈的感觉,但不要怕,要继续坚持看书,瓶颈过去后你会发现你对经济学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每一次纠结都会是一次涅槃。

大家毕竟是要考试,所以还是多看指定参考书吧,专业课要拿高分需要时间积累,所以不可定太高目标,110就好,如果科班出身的可以追求高点,但注意边际效益,拉分还是在公共课。

数学: 这个网上经验太多了,很多考满分的,所以我就不多说了。只提一点,数学一定要奔着150分去,在基础打好后,多做套题,每套至少两遍(真题和模拟题);

英语: 背单词(推荐一个手机软件:我爱背单词 我是从高中单词开始背的)长难句(到爱问知识人里面搜搜,每句要琢磨两遍以上,要看懂)真题(15年的真题阅读部分至少5遍以上,多多益善,总结出题人思路)

其他的我没什么经验了,阅读好了,完型和翻译自然就好了。写作我心中的痛,我没有发言权,我想背点文章如真题阅读或新概念应该是有作用的。

政治:

这门科目就是一纯应试科目了,几乎无营养。大家要想高分的话,大纲解析8遍以上,做做真题和一点选择题吧,也不要太多(什么2000之类的就算了),关键还是看大纲解析。后期模拟题出来了,看到就做做吧,另外对照大纲解析看真题的出题点。不要寄希望于押题,可能会悲剧。

关于报班:

我只能说我没有报过任何班,但也许我要是第一年报班就考上了呢,谁知道呢,所以我没有发言权。报的话一定要报一个口碑好一点的。如果自己自学效率高的话,不报较好。

关于二战或三战

由于我是一个三战的考生,我在这说一说的心路吧。

1、我第一次和第三次考的时候没有想过考不上怎么办,第二次没想过考上怎么办,我觉得这个问题考完有的是时间去思考;

2、我每次考都会和家里商量好,我会和他们说的心底的想法,也会努力地让他们理解我的想法,也就是统一家的效用函数或幸福取向吧。父母的支持和理解真心重要。

3、选择前把所有物质准备都做好,我第三次离职之前准备8000的备考资金,让我能在准备时不用为钱烦恼。(不过现在是要开始烦恼了,有需要家教的没?嘿嘿)

4、选择后就不要去想自己是否是二战或三战的了,一心准备就是,把每次都当做自己最后的奋斗,不要在意结果以及别人的眼光,要知道家里人在支持你就好。

5、对于要不要二战或三战,我觉得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因为理想坚持到现在的,为理想而奋斗真心会很幸福。可以参照选择篇。

感觉没什么可写的了,以后有想说的再加吧。文章有点长,也写了很多天,希望能有点社会价值吧。

最后说说题目,在单纯与执着之间我更喜欢单纯。单纯才会勇敢,执着放得始终。

2013 04 05 爽

下载2018金融考研:复旦考生的历程讲解(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金融考研:复旦考生的历程讲解(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复旦金融硕士考研权威解读

    2018复旦金融硕士考研权威解读 2018年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的同学们估计要开始备考了,凯程作为复旦金融硕士考研权威辅导机构,取得了复旦金融硕士考研辉煌的成绩,这里凯程老师为大......

    2018复旦金融考研:前人经验小贴士

    2018复旦金融考研:前人经验小贴士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为什么要来发帖呢,因为我在这里收获很多,所以昨天连夜打的日志,打算奉献一点自己的经验吧。个人觉得方法要适合自己......

    一个二本考生的考研心酸历程

    简介: 姓名: p 第一志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初试分数: 310 本科学校: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调剂学校:天津科技大学(已拟录取) 考研阶段 坐在从杭州回学校的路上,心......

    复旦考生的感言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写,准确地说是不知道用怎样的文字把这一年的心情完整地串起来,让它们如绚丽的水晶不失原味地挂在那儿,让你们分享,让你们明白。 在这个热得要命的八月写下第一......

    复旦金融经验

    知道被拟录取已经有两天了,现在终于鼓起勇气来写这篇经验贴,也算是为过去13个月的考研生活做个总结。之前一直翻论坛里的各个帖子,终于也到了能够有所回馈的时候。首先声明,所谓......

    2018复旦金融考研:历年就业情况统计

    2018复旦金融考研:历年就业情况统计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2014年夏,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迎来首届多类型专业硕士学生毕业,共包括金融、金融(基金管理方向)、国际商务、保险、税务......

    2017金融硕士考研坚持到底的历程

    2017金融硕士考研坚持到底的历程 考研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了回忆,在人生仅有的一次经历中,我很幸运的没有失败。为了让更多的考研学子走上成功的道路,在此我乐意将我的2017年金融......

    考研历程

    考研故事:一帆风雨路三年 三战人大一朝成简单的几行字概括了李同学三年的考研历程,而期间所包含的感受和经历却不是简单的语句可以描述,是沉淀在我人生岁月中永不褪色的回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