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念奴娇 黄庭坚①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 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注释]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④醽醁(línglù):酒名。⑤老子:作者自指。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山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是采用了____表现手法。(2分)
(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注]①原指晋人殷浩 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4分)
(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杜诗镜铨》引用王嗣奭(shì)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分析其中一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3分)
(2)这首词是怎样描写“竞渡”场面的?请简要分析。(4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注释:(1)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2)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3分)(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六、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泊舟严滩① 真山民②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
(1)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5分)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1)(2)题。(6分)送柴侍御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丹阳郭里送行舟,送君不觉有离伤。一别心知两地秋。青山一道同云雨,日晚江南望江北,明月何曾是两乡。寒鸦飞尽水悠悠。
(1)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2分)
(2)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4分)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乱后(金)辛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荒宿草,墟落①动新烟。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注:①墟落:村落一
(1)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述。(3、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5分)
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 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⑴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⑵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古今词语》云:“东坡 ”在黄州,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6分)
十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露湿秋香满地岸,向来不羡瓦松高。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①,报与桃花一处开。「注」①青帝:分管春天的天神。
(1)郑谷的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菊花的高尚品质的?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
(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3分)
(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西塞山,曾是东吴著名的军事要塞。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和“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都是怀古诗中的名句,其感情及表现手法均有相似之处,请具体分析。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这首诗写离别之情,集中表现在“悲”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2)这首写送别,不同于一般的赠别诗,请结合颈联,简要赏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①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②坏壁:是残破的墙壁。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2)本诗颈联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五、阅读清代郑燮 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渔家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这首诗是郑燮任山东潍县知县时送给山东巡抚包括的一幅墨竹画上的题画诗。
1、从这两首诗中看,作者是怎样一个人物?对“渔家”有着怎样的感情?(5分)
2、第二首是题画诗,诗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加以赏析。(6分)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从诗歌的描写来看,筝声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2)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描写筝声的?请作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摸鱼儿①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当时词人调到离抗金前线更远的湖南路任转运副使,一腔恢复中原的抱负不能尽情施展,于是写下此词抒发胸中的郁闷与感慨。②汉武帝时陈皇后因遭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
(1)词的上片,以“春去”作为线索。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①本诗上片写梦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述梦境的?这样的梦境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关。
②本诗下片写梦醒,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情与景的交融。参考答案
一、(1)答案: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
(2)【参考答案】①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1分)本词上阙通过选用“断虹”、“秋空”、“万里青天”、明月等巨大而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明净、壮阔的仲秋景象,衬托诗人豪迈快意的情怀。(1分)②融情于事。(1分)在下阙,作者叙说自己“家万里”“平生”“江南江北”,自然流露怀才不遇,到处漂泊的身世之感;但仍然带领年轻人赏月喝酒,“最爱临风笛”,从而先抑后扬,(1分)更突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豪迈乐观情怀。(1分)
二、(8分)(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4分)
(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4分)
三、本诗从现实入笔,转而思古。“今人”重势利之交,“轻薄”非常普遍。古人则以友情为重。“此道今人弃如土”,末三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象土块一样抛弃了,通过正反对比和夸张(比喻)等手法地运用,把世上真交(或“贫贱之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十分充分。吐露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或抒发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愤懑)。(手法2分,情感2分,结合原诗分析1分)
四、(1)①比拟(1分)“飞出深深杨柳渚”将舟拟比作鸟类,“飞”守形象生动写出了群舟竞发的速度之快(1分)(也可以分析“衔”,“衔”是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眼,铙有情趣)
②比喻(1分)“鼓击春雷 ”将鼓声比作春雷,贴切,具体的写出鼓声之大,犹如春雷轰鸣。(1分)③夸张(1分)“欢声震地”写出岸上发出了一片震地的欢呼声,极言声之大,“惊退万人”表现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1分)(任选一种修辞方法分析即可)
(2)此词采用白描手法,从视觉,听觉方面,绘声绘色的描写了竞渡夺标的场面。(2分)红色的旗帜,浓绿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楼台,鼓声如雷,欢声震地。通过色彩和声音刻画的竞渡夺标热闹场面。(2分)
五、(1)“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将月亮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1分)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赋予了明月以活泼泼的生命,还写出了苍茫的青山,喧闹的滔滔江流,构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分)(意思接近即可)
(2)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猿啼”,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2分)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2分)(意思接近即可)
六、(7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作者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
(1)全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悲苦)的感情。(关键词“国家沦亡”1分,“漂泊无依”和“孤独凄苦”1分)
(2)①用拟人手法表现“孤”。独自泊舟严滩,身边没有亲友,唯有禽鸟作伴共赏明月,只能和芦叶同吟晚风,这就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②用衬托的手法表现“孤”。隔着水面星星点点的渔火,远远传来哀怨凄清的笛声,此情此景更衬托出诗人的孤苦。
③用比喻手法表现“孤”。诗人把自己比喻为天边的一只孤鸿,孑然一身,凄惶无依,形象描画出诗人漂泊生涯的孤寂。
(其他如情景交融、渲染铺陈等,只要所列艺术手法及分析能够表现“孤”的内涵即可。答对两点即可,每一点2分,其中点明手法1分,分析1分。整体表述恰当1分。)
七、(1)傍晚西风(2分)
(2)拟人表现手法。(1分)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2分)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2分)
八、(1)七言绝句(或七绝、绝句)(1分);送别诗(1分)
10(2)①感情色彩(2分):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②表现手法:(2分,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王诗“青山”“明月”句,是作者借助想像来抒情;“明月”句是作者运用反问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1点即可)严诗写“日晚”“寒鸦”“江水”,寓情于景,抒情委婉含蓄。
九、(1)从侧面形象地描写了“乱后”食尽粮绝的惨象:空荡荡的四壁中老鼠饿得吱吱乱叫,饥饿的乌鸦在荒芜的田地中到处乱啄。(能答出萧条、荒凉、破败等景象即可得1分,对两句诗的内容稍加解释得2分)(2)采用了叙事抒情的手法。叙述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正为衣食无着而发愁,催缴苛税的官吏却已接踵而至。客观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对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黑暗现实的无限愤慨之情。
(答出“叙事抒情”得2分,能对作者感情解说且全面得3分。)
十、⑴两者对猿声的写法有虚实的不同。王诗是写别后“忆”友时的景象:潇湘之上,猿啼声声入友梦境,令友梦中亦愁绪不解。虚写猿声,深化惆怅别情。刘诗实写送别分手时黄昏江两岸的猿声,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4分)
⑵王诗写送友人上船,风雨入舟,凉意逼人的秋风秋雨凄凉景象之中寓有悲凉别绪。刘诗以“青山万里”与“一孤舟”的景象,既写友人被贬的遥远与途中孤寂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同情和送别时恋恋不舍之深情。情景结合,别有韵味。
十一、(1)“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心情。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夜来风叶已鸣廊”,中秋之际,西风飒飒,落叶萧萧,烘托了悲凉气氛,以引出下句词人的迟暮之悲。(或:“月明多被云妨”惨淡之景,暗寓对小人当道,才高人妒,忠而被谤的愤懑之情。)
十二.(1)生活环境、形态、香气(答对任一点给1分)托物言志(象征/寄托)/对比(反衬)(2分)
(2)郑诗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华与利益,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1分);黄诗表达了作者对合理的“天道”的否定及渴望改变不合理现状的雄心。(1分)。参考答案
一、(共7分)(1)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1分);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2分)。
(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芦花这三个意象(1分),营造了一种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1分),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1分)和漂泊悲苦之情(1分)。
二、两首诗均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古今虚实对比的方法,表达了历史兴亡之感。如《西塞山怀古》写山形依旧、寒江流淌,《石头城》写山围故国、潮打空城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朝代更迭、人世变化的兴亡之感。(如答衬托手法,并加以分析也可)(感情1分,表现手法 1分,具体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共5分)
三、(1)(4分)本诗以“悲: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送别的伤悲之情。(1分)首联以故关”“衰草”“遍”写送别环境,含悲;颔联继续以“寒云 ”“暮雪”写送别情景,寓悲;颈联写“少孤”“多难”的身世之感,揭示送别的深层社会原因,堪悲;尾联以“掩泪”“空相向”直接写悲伤惜别之情,以期待再会的问句将笔锋转向遥遥不可知的未来,抒写悲伤的送别之情,余波不尽,耐人寻味。(3分)(2)(4分)这首诗的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1分)“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加上人生“多难”,知音绝少(“识君迟 ”),(1分)诗人感叹的就不只是个人身世的飘零,而更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和人们**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揭示出送别的深层社会原因,已超越了写一般的离别之情,感情沉郁。(2分)
四、(1)设问和比喻,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3分,设问、比喻各1分,结合诗句阐释1分)。表达了诗人面对飘忽不定(具有某种偶然性)的人生经历,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达观态度(1分,答出“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或“达观”“乐观”即可)(2)往日见过的老僧,同题诗的墙壁(2分,各1分)。回想往日的艰难困苦,而今更应牢记兄弟情谊,共勉奋进了。(2分)
五、1、作者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县官。作者对渔家艰难的生活有着深切的同情。(一点2分)
2、示例一:托物言志。诗人借画中之竹抒情,把萧萧的竹声与民间疾苦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做好民众父母官的心声;又由于这幅画是送给上司大中丞的,所以又有几分劝勉之意蕴涵其中。示例二:虚实结合。画中之竹是实,萧萧的竹声与民间疾苦声是虚;画上的一枝一叶是实,而它所关联的百姓情感是虚。以眼前实的画面,点示出应该关注的民间疾苦,巧妙自然且意味深长。(从其他方面,言之成理亦可。如把竹之“萧萧”声比喻为百姓的“疾苦声”;用“一枝一叶”比喻百姓生活中的琐细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暗含着一个“当官应为民着想”的关心民生的问题。再如丰富的联想、婉转的讽喻等。)
六、(1)悲怨(无限秦人悲怨声);包含的情感有:伤春之悲、怀人之愁,离别之恨。(2)①比喻。颔联中写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绕着花啁啁啼血,是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
②想象。颈联中,诗人通过想象,把筝声比作深夜灯前思念游子,月下楼头盼望丈夫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筝声所蕴含的愁情。
七、(1)情感变化:由惜春到怨春。
“惜春长怕花开早”等句揭示作者害怕春去花落,甚至害怕春天花开得太早的心情,因为开得早凋谢得也早;“怨春不语”等句,借助于屋檐下的蜘蛛网沾惹象征残春景象的杨花、柳絮来留住春天,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
(2)下片主要借用典故,先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又征引杨玉环和赵飞燕死于非命的典故,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作者借助比喻手法和典故的运用,表达自己“蛾眉曾遭人妒”的情怀,表达对个人遭际的感慨和对前途暗淡的担忧。
八、①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听秋声乱起,号角悲鸣;望铁马骑兵冒雪疾奔,想西北边塞关河失地未收。这样的梦境源于作者北定中原,收复故土的深厚的爱国感情。
②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黑夜因作者的心事变得悲凉,而冷落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在熊熊燃烧报国热望和“自许封候在万里”的坚定信念。借景抒情,以冷寂的环境反衬作者的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火热胸怀,以及对朝廷排斥爱国者行径的义愤和谴责。
九、(1)作者既以“春残 ”二字概括来扣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
(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畏春残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改清阴”的讴歌,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
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手法,用众芳的调零来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
十、(1)一方面就自然节气而言正是初春时节,桃李欣欣而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另一方面,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垅,不由抒发生死之悲,有感于人生价值问题。一笑一愁,是作者面对既是自然佳节又是扫墓时节的清明之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2)作者运用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向妻妾炫耀;与此相反,像介之推这样的人物,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其气节风骨之高重又如何!在对比中,作者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决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
十一、(1)“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忆昔游转到今春的边愁,鸟语花香本应给人以欢乐,然而诗人在流放途中,只能引发远去的哀愁。(2分)这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景,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生。(2分)且花鸟更反衬出边愁。(1分)(2)这是全诗的中心,承上启下。(1分)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后一句望江水北流而叹,都是诗人远离京城,正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发出来的。(2分)
第二篇: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念奴娇 黄庭坚①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 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注释]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④醽醁(línglù):酒名。⑤老子:作者自指。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山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是采用了____表现手法。(2分)
(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注]①原指晋人殷浩 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4分)
(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杜诗镜铨》引用王嗣奭(shì)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分析其中一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3分)
(2)这首词是怎样描写“竞渡”场面的?请简要分析。(4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注释:(1)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2)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3分)(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六、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泊舟严滩① 真山民②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
(1)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5分)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1)(2)题。(6分)送柴侍御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丹阳郭里送行舟,送君不觉有离伤。一别心知两地秋。青山一道同云雨,日晚江南望江北,明月何曾是两乡。寒鸦飞尽水悠悠。
(1)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2分)
(2)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4分)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乱后(金)辛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荒宿草,墟落①动新烟。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注:①墟落:村落一
(1)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述。(3、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5分)
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 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⑴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⑵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古今词语》云:“东坡 ”在黄州,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6分)
十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露湿秋香满地岸,向来不羡瓦松高。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①,报与桃花一处开。「注」①青帝:分管春天的天神。
(1)郑谷的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菊花的高尚品质的?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
(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3分)
(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西塞山,曾是东吴著名的军事要塞。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和“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都是怀古诗中的名句,其感情及表现手法均有相似之处,请具体分析。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这首诗写离别之情,集中表现在“悲”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2)这首写送别,不同于一般的赠别诗,请结合颈联,简要赏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①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②坏壁:是残破的墙壁。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2)本诗颈联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五、阅读清代郑燮 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渔家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这首诗是郑燮任山东潍县知县时送给山东巡抚包括的一幅墨竹画上的题画诗。
1、从这两首诗中看,作者是怎样一个人物?对“渔家”有着怎样的感情?(5分)
2、第二首是题画诗,诗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加以赏析。(6分)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从诗歌的描写来看,筝声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2)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描写筝声的?请作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摸鱼儿①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当时词人调到离抗金前线更远的湖南路任转运副使,一腔恢复中原的抱负不能尽情施展,于是写下此词抒发胸中的郁闷与感慨。②汉武帝时陈皇后因遭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
(1)词的上片,以“春去”作为线索。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①本诗上片写梦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述梦境的?这样的梦境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关。
②本诗下片写梦醒,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情与景的交融。参考答案
一、(1)答案: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2)【参考答案】①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1分)本词上阙通过选用“断虹”、“秋空”、“万里青天”、明月等巨大而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明净、壮阔的仲秋景象,衬托诗人豪迈快意的情怀。(1分)②融情于事。(1分)在下阙,作者叙说自己“家万里”“平生”“江南江北”,自然流露怀才不遇,到处漂泊的身世之感;但仍然带领年轻人赏月喝酒,“最爱临风笛”,从而先抑后扬,(1分)更突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豪迈乐观情怀。(1分)
二、(8分)(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4分)
(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4分)
三、本诗从现实入笔,转而思古。“今人”重势利之交,“轻薄”非常普遍。古人则以友情为重。“此道今人弃如土”,末三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象土块一样抛弃了,通过正反对比和夸张(比喻)等手法地运用,把世上真交(或“贫贱之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十分充分。吐露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或抒发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愤懑)。(手法2分,情感2分,结合原诗分析1分)
四、(1)①比拟(1分)“飞出深深杨柳渚”将舟拟比作鸟类,“飞”守形象生动写出了群舟竞发的速度之快(1分)(也可以分析“衔”,“衔”是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眼,铙有情趣)②比喻(1分)“鼓击春雷 ”将鼓声比作春雷,贴切,具体的写出鼓声之大,犹如春雷轰鸣。(1分)③夸张(1分)“欢声震地”写出岸上发出了一片震地的欢呼声,极言声之大,“惊退万人”表现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1分)(任选一种修辞方法分析即可)
(2)此词采用白描手法,从视觉,听觉方面,绘声绘色的描写了竞渡夺标的场面。
(2分)红色的旗帜,浓绿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楼台,鼓声如雷,欢声震地。通过色彩和声音刻画的竞渡夺标热闹场面。(2分)
五、(1)“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将月亮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1分)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赋予了明月以活泼泼的生命,还写出了苍茫的青山,喧闹的滔滔江流,构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分)(意思接近即可)
(2)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猿啼”,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2分)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2分)(意思接近即可)
六、(7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作者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1)全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悲苦)的感情。(关键词“国家沦亡”1分,“漂泊无依”和“孤独凄苦”1分)
(2)①用拟人手法表现“孤”。独自泊舟严滩,身边没有亲友,唯有禽鸟作伴共赏明月,只能和芦叶同吟晚风,这就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②用衬托的手法表现“孤”。隔着水面星星点点的渔火,远远传来哀怨凄清的笛声,此情此景更衬托出诗人的孤苦。
③用比喻手法表现“孤”。诗人把自己比喻为天边的一只孤鸿,孑然一身,凄惶无依,形象描画出诗人漂泊生涯的孤寂。
(其他如情景交融、渲染铺陈等,只要所列艺术手法及分析能够表现“孤”的内涵即可。答对两点即可,每一点2分,其中点明手法1分,分析1分。整体表述恰当1分。)
七、(1)傍晚西风(2分)(2)拟人表现手法。(1分)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2分)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2分)
八、(1)七言绝句(或七绝、绝句)(1分);送别诗(1分)(2)①感情色彩(2分):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②表现手法:(2分,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王诗“青山”“明月”句,是作者借助想像来抒情;“明月”句是作者运用反问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1点即可)严诗写“日晚”“寒鸦”“江水”,寓情于景,抒情委婉含蓄。
九、(1)从侧面形象地描写了“乱后”食尽粮绝的惨象:空荡荡的四壁中老鼠饿得吱吱乱叫,饥饿的乌鸦在荒芜的田地中到处乱啄。(能答出萧条、荒凉、破败等景象即可得1分,对两句诗的内容稍加解释得2分)(2)采用了叙事抒情的手法。叙述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正为衣食无着而发愁,催缴苛税的官吏却已接踵而至。客观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对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黑暗现实的无限愤慨之情。
(答出“叙事抒情”得2分,能对作者感情解说且全面得3分。)
十、⑴两者对猿声的写法有虚实的不同。王诗是写别后“忆”友时的景象:潇湘之上,猿啼声声入友梦境,令友梦中亦愁绪不解。虚写猿声,深化惆怅别情。刘诗实写送别分手时黄昏江两岸的猿声,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4分)
⑵王诗写送友人上船,风雨入舟,凉意逼人的秋风秋雨凄凉景象之中寓有悲凉别绪。刘诗以“青山万里”与“一孤舟”的景象,既写友人被贬的遥远与途中孤寂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同情和送别时恋恋不舍之深情。情景结合,别有韵味。
十一、(1)“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心情。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夜来风叶已鸣廊”,中秋之际,西风飒飒,落叶萧萧,烘托了悲凉气氛,以引出下句词人的迟暮之悲。(或:“月明多被云妨”惨淡之景,暗寓对小人当道,才高人妒,忠而被谤的愤懑之情。)十二.(1)生活环境、形态、香气(答对任一点给1分)托物言志(象征/寄托)/对比(反衬)(2分)
(2)郑诗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华与利益,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1分);黄诗表达了作者对合理的“天道”的否定及渴望改变不合理现状的雄心。(1分)。参考答案
一、(共7分)
(1)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1分);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2分)。
(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芦花这三个意象(1分),营造了一种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1分),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1分)和漂泊悲苦之情(1分)。
二、两首诗均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古今虚实对比的方法,表达了历史兴亡之感。如《西塞山怀古》写山形依旧、寒江流淌,《石头城》写山围故国、潮打空城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朝代更迭、人世变化的兴亡之感。(如答衬托手法,并加以分析也可)(感情1分,表现手法 1分,具体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共5分)
三、(1)(4分)本诗以“悲: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送别的伤悲之情。(1分)首联以故关”“衰草”“遍”写送别环境,含悲;颔联继续以“寒云 ”“暮雪”写送别情景,寓悲;颈联写“少孤”“多难”的身世之感,揭示送别的深层社会原因,堪悲;尾联以“掩泪”“空相向”直接写悲伤惜别之情,以期待再会的问句将笔锋转向遥遥不可知的未来,抒写悲伤的送别之情,余波不尽,耐人寻味。(3分)(2)(4分)这首诗的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1分)“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加上人生“多难”,知音绝少(“识君迟 ”),(1分)诗人感叹的就不只是个人身世的飘零,而更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和人们**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揭示出送别的深层社会原因,已超越了写一般的离别之情,感情沉郁。(2分)
四、(1)设问和比喻,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3分,设问、比喻各1分,结合诗句阐释1分)。表达了诗人面对飘忽不定(具有某种偶然性)的人生经历,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达观态度(1分,答出“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或“达观”“乐观”即可)(2)往日见过的老僧,同题诗的墙壁(2分,各1分)。回想往日的艰难困苦,而今更应牢记兄弟情谊,共勉奋进了。(2分)
五、1、作者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县官。作者对渔家艰难的生活有着深切的同情。(一点2分)
2、示例一:托物言志。诗人借画中之竹抒情,把萧萧的竹声与民间疾苦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做好民众父母官的心声;又由于这幅画是送给上司大中丞的,所以又有几分劝勉之意蕴涵其中。示例二:虚实结合。画中之竹是实,萧萧的竹声与民间疾苦声是虚;画上的一枝一叶是实,而它所关联的百姓情感是虚。以眼前实的画面,点示出应该关注的民间疾苦,巧妙自然且意味深长。(从其他方面,言之成理亦可。如把竹之“萧萧”声比喻为百姓的“疾苦声”;用“一枝一叶”比喻百姓生活中的琐细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暗含着一个“当官应为民着想”的关心民生的问题。再如丰富的联想、婉转的讽喻等。)
六、(1)悲怨(无限秦人悲怨声);包含的情感有:伤春之悲、怀人之愁,离别之恨。(2)①比喻。颔联中写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绕着花啁啁啼血,是悲 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
②想象。颈联中,诗人通过想象,把筝声比作深夜灯前思念游子,月下楼头盼望丈夫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筝声所蕴含的愁情。
七、(1)情感变化:由惜春到怨春。
“惜春长怕花开早”等句揭示作者害怕春去花落,甚至害怕春天花开得太早的心情,因为开得早凋谢得也早;“怨春不语”等句,借助于屋檐下的蜘蛛网沾惹象征残春景象的杨花、柳絮来留住春天,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
(2)下片主要借用典故,先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又征引杨玉环和赵飞燕死于非命的典故,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作者借助比喻手法和典故的运用,表达自己“蛾眉曾遭人妒”的情怀,表达对个人遭际的感慨和对前途暗淡的担忧。
八、①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听秋声乱起,号角悲鸣;望铁马骑兵冒雪疾奔,想西北边塞关河失地未收。这样的梦境源于作者北定中原,收复故土的深厚的爱国感情。
②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黑夜因作者的心事变得悲凉,而冷落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在熊熊燃烧报国热望和“自许封候在万里”的坚定信念。借景抒情,以冷寂的环境反衬作者的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火热胸怀,以及对朝廷排斥爱国者行径的义愤和谴责。
第三篇: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网上形成性考核(3)唐五代部分(二)
一、选择题
1、七律在哪位诗人的手中达到顶峰? A、杜甫 B、李白 C、王维 D、王昌龄
2、诗作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陆游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3、《登高》的作者是
A、杜甫 B、王维 C、孟浩然 D、岑参
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白居易 C、韩愈 D、杜甫
5、“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作者是 A、杜甫 B、白居易 C、韩愈 D、柳宗元
6、《西塞山怀古》的“古”是指
A、秦灭楚 B、西晋灭吴时 C、隋灭陈时 D、唐灭隋时
7、“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作者是 A、陶渊明 B、李白 C、王维 D、刘禹锡
8、“五言长城”是指诗人
A、李商隐 B、王维 C、杜甫 D、刘长卿
9、李商隐是我国哪个时代的诗人? A、晚唐 B、中唐 C、盛唐 D、初唐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X
1、韩愈《调张籍》赞李白、杜甫诗歌的名句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X
2、杜甫诗歌风格多样,慷慨悲凉则是其基本风格。->基本风格是沉郁顿挫。
X
3、《春望》的首联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X
4、《春望》表现了诗人忧时伤乱,由思家到忧国的感情。诗的前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国家遭难,充溢悲情。->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
X
5、《登高》首联描写的物象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X
6、杜甫的《春望》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被称为“七律之冠”。->杜甫的《登高》
X
7、李白的律诗代表了唐代律诗的最高成就。->杜甫 X
8、七律在李白手中达到顶峰。->杜甫
V
9、杜甫的《春望》善于融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感人的悲秋意境。诗歌风格“慷慨悲凉”,富有气势。
V10、杜甫的乐府诗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创造了“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X
1、韩愈《调张籍》赞李白、杜甫诗歌的名句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X
2、杜甫诗歌风格多样,慷慨悲凉则是其基本风格。->基本风格是沉郁顿挫。
X
3、《春望》的首联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X
4、《春望》表现了诗人忧时伤乱,由思家到忧国的感情。诗的前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国家遭难,充溢悲情。->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X
5、《登高》首联描写的物象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X
6、杜甫的《春望》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被称为“七律之冠”。->杜甫的《登高》 X
7、李白的律诗代表了唐代律诗的最高成就。->杜甫
X
8、七律在李白手中达到顶峰。->杜甫
V
9、杜甫的《春望》善于融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感人的悲秋意境。诗歌风格“慷慨悲凉”,富有气势。
V10、杜甫的乐府诗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创造了“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
X
11、高适的《雁门太守行》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这是他的诗歌的突出特点。->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V12、新乐府运动是中唐诗坛上的一件大事。“新乐府”与古题乐府相对,用自命新题以写时事的乐府诗。改变了沿袭古题、唱和重复,而为寓意古题、刺美见事。最初是由杜甫开创的。到中唐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由这个诗歌流派而逐渐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歌运动,其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内容,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弊端,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喻作用。
X
13、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元稹
X
14、白居易,号乐天,为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家。->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X
15、《长恨歌》的题材是唐宪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唐玄宗
X
16、晚唐时期被誉为“小李杜”的是李煜、杜牧。->李商隐和杜牧
X
1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李商隐在《无题》中的诗句。->《锦瑟》
X18、《锦瑟》的主题有写景、咏物、讽刺、政治等多种说法。-->其主题是有说是写爱情,悼亡的,咏物的,讲政治的等级> V19、李煜的《虞美人》的写作背景是唐朝为宋所灭,李煜被囚禁。
三、默写题
1、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论述题
1、以《登高》为例,分析杜甫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点 答:1.此诗分两层,前四句是写景,雄浑壮观,描绘出一幅长江秋色图,但又蕴涵着万木叶落的萧瑟以及由目睹长江不息的逝水而产生的时光易逝、人长易老的悲凉。后四句写登台所感,抒发了因悲秋、老病、艰难苦恨而产生的悲伤之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一生的经历作了高度概括,10年的西南漂泊,居无定所,依人成事,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含量极为深厚。由于生活的艰难,孤独感,使作者过早的衰老。
2.此诗在艺术上有高度的成就,首先无论是抒情还是写景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从而使诗具有巨大容量,特别是后四句,将杜甫的一生经历、积聚在心中的情感,都有形象的表现。其次是格律谨严,抻韵响亮,对仗工稳。再次,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以景显。前四句写景,蕴涵情绪、感受,为后四句的抒怀确定了基调,后四句的抒怀恰是在前四句提供的图景里进行了,更真切,更具感染力。
2、举例说明白居易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拿诗中流传极广的《长恨歌》来说,这首具有很强抒情的叙事长诗在艺术上是很成功的,第一,全诗结构完整紧凑,层次分明,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第二,诗中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叙中有情,叙述为了抒情,因而才这样感谢人。第三,运用了白描、比喻等多种手法来刻画形象,使诗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第四,全诗语言华美,音韵和谐,随着情感抒发的需要变换韵脚,富有音乐之美,增强了艺术效果。第五,善于选取典型物象,通过精心组合,来衬托人物的内心,以更好地表达主旨。以上是白居易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
3、举例说明杜牧诗歌的题材和艺术特色 答:《赤壁》是杜牧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诗,可以看作是“史论”,这是一个创造。其思想艺术特色是:第一,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精警深刻;第二,工于发端,善于选择,所取切入点十分巧妙;第三,语言精练,音节响亮,含蓄蕴藉。由此形成了这首诗俊爽清丽而又深刻含蓄、雄姿英发而富有神韵的风格。
4、举例说明李商隐诗歌的特征
答:以李商隐的《锦瑟》来举例,这首诗内蕴深厚,境界迷离,意味不尽。这首诗首先在于用典贴切,拟喻恰当。以庄生梦蝶、望帝化鹃的典故,表现自己的伤感和执着,极为贴切;以珠有泪、玉生烟拟喻自己的悲哀和对才华的自信,极为恰当。用典使诗特别含蓄,而用得贴切,拟喻恰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其次,全诗以“思年华”领起,而经“此情”总承,首尾呼应,结构非常完整,这就营造了一个自足的艺术境界。这个境界中,有广阔的空间可以让读者进行丰富的想象联想,从而使诗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和深厚。再次,全诗语言华丽,对仗工整,富于音乐之美。最后,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比拟的手法,从而使意象迷离,意味深沉。
五、鉴赏题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诗作,并写出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本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
第四篇:古典诗词鉴赏口诀
古典诗词鉴赏口诀
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质朴清新别绮丽,简练隽永意味先。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
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如今识尽个中味,居高临下六分抓。
(二)一看题目明含义。
二看作者悟情志。
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
分析风格与手法。
时代、流派要牢记。
诗经表现是现实。
楚辞浪漫多比喻。
汉代乐府很灵活。
北魏风骨颇大气。
两晋山水寄情意。
陶潜首推属第一。
南朝爱情缠绵意。
北朝边塞铿锵诗。
唐代鼎盛两高峰。
李诗浪漫杜现实。
白诗兼备李杜风。
无题含蓄刘禹锡。
初唐清新有四杰。
晚唐哀婉数李煜。
词生唐代兴于宋。
豪放、婉约两分枝。
苏词、辛词多豪放。
高歌“大江东去”。
低吟“廉颇老矣”。
婉约首推李清照。
国恨家愁蕴笔底。
元代诗型有变异。
曲中可寻诗痕迹。
明清诗作讽现实。
锋芒毕露抒胸臆。
古诗源远一脉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三)内容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风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答题技巧
胸有成竹话题型,内容手法和意境。情感修辞词理解,意象思路与风格。通读纵览理文意,朦胧获取初信息。题目点意明情状,统率作品起导航。主体意象是关键,心情蓄积有积淀。主旨意蕴在诗眼,情脉基调显隐含。景情事理实与虚,披文求迹寻思路。已知信息巧利用,时间注释及前序。身分身世与思想,柳暗花明又一庄。含英咀华品语言,含蓄曲折捕隐含。情理一脉有跳跃,起承转合莫放过。景情融合出意境,形象把握出感情。主旨思想把握准,遣词炼字诗有神。立场观点与态度,思想倾向有表露。古典常识勤积累,知识常规君莫违。干戈烽火指战争,月亮婵娟与蟾宫。金乌东曦指太阳,乌兔漏箭喻时光。兰舟樯棹代指船,书信鱼雁简札笺。物象传情珠有泪,物是人非人空醉。柳笛雨月北雁飞,鹧鸪杜鹃人憔悴。以水喻愁不罕见,托物言志不片面。景语情语不分家,拨云见物有余暇。常见主题有门道,顺理成章露一招。自然风光基调新,乐景乐情把握准。别诗分清主与客,时间场景莫放过。边塞戍卒多哀怨,暮鼓羌笛诉肠断。干戈涂炭闹兵荒,历史背景记心上。报国请缨路无门,怀才不遇伤忠心。怀古凭吊人和事,昔胜今衰流涕泗。他乡月明思亲人,景情相生不可分。咏物寄兴尽余情,托心于物道心声。词中共性有风格,花间豪放与婉约。边塞山水与田园,独树一帜有特点。同一作家法固定,枝外生节有个性。词法句法要明察,修辞借用有变化。专用术语勤积累,有备而来谁怕谁。开放鉴赏君莫怕,自圆其说思路阔。敏锐挖掘信息点,机警捕捉切入点。多答点数抓关键,撒网捕鱼有分赚。重点条目排在前,次要信息接尾连。思路清晰要点准,精心梳理心平稳。重点内容讲具体,物我合一咀嚼细。熟读成诵多积累,水之就下莫用推。
第五篇:2018古典诗词鉴赏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时代的作品。(战国)
【判断题】从中国古代文化区域来说,《诗经》属于荆楚文化。()我的答案:×
【判断题】汉代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是既有赞美的部分,又有批评的部分。()我的答案:√
【多选题】周代时期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典籍,包括()。诗经、周易、尚书、礼仪 判断题】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确认的朝代。()我的答案:√
【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我的答案:×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意思是()(近)
【多选题】以下属于《诗经》中《雅》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祭祀乐歌 B、重要政治场合使用的乐歌 C、地域性的歌谣 D、贵族对时政的批评 我的答案:ABD 【判断题】《诗经》形成早期,被看作是古代贵族的教科书。()我的答案:√
《郑风·箨兮》一诗叙述的背景时间是()。
A、初春 B、冬日 C、秋日 D、夏末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判断题】 《郑风·箨兮》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整首诗看起来很有活力。()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判断题】 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影响力相对薄弱的文化。()我的答案:√ 单选题】“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一句中“考”的意思是()。A、舞 B、挂 C、敲 D、看 我的答案:C
【多选题】诗经“六艺”中的三种表现手法分别是()。
A、赋 B、颂 C、比 D、兴 我的答案:ACD
【判断题】“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采用的是比的手法。()我的答案:×
【判断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源于《唐风·山有枢》中的诗句。我的答案:√
【单选题】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中“悄”可以解释为()。
A、忧伤 B、忧愁的样子 C、忧心 D、缓缓的样子 我的答案:B
【单选题】关于《陈风·月出》的理解,说法有误的是()。
A、诗的三章是重叠的 B、三章更换的词不存在意义的变化 C、诗的三章存在意义的递进变化 D、三章描写了一个歌月怀人的故事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判断题】孔子之所以赞扬《关雎》,是因为他提倡用理性约束自然感情。()我的答案:√ 【单选题】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一句中“息”是指()。A、休息 B、少 C、语助词 D、思 我的答案:C 【单选题】《周南·汉广》中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A、不可思泳 B、不可方思 C、不可求思 D、不可思求 我的答案:B 【单选题】 “叔”在古代兄弟次序里排()。
A、老大 B、老二 C、老三 D、老幺 我的答案:C
【判断题】“不如叔也,洵美且武。”中“武”的意思是英武。()我的答案:√ 【判断题】世界文学中通常会通过一个想象出的完美女性来寄托对人生的期待。
我的答案:√
【单选题】《诗经》收录的作品,起止时间是()。
A、西周到战国 B、春秋战国 C、西周 D、西周到春秋 我的答案:D 【单选题】 下列关于《诗经》和《楚辞》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A、篇幅前者较短,后者较长 B、前者语言华丽,后者朴素 C、前者用于吟诵,后者用于歌唱 D、前者较之后者,感情更浓烈 我的答案:A
【单选题】《诗经》和《楚辞》存在地域性的区别,《楚辞》更多地表现是()的文化。A、黄河流域 B、华夏 C、长江流域 D、中原 我的答案:D
【判断题】《诗经》所体现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文本中经常出现神话故事。()我的答案:× 【单选题】 在《离骚》中,可以看出王、我、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王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B、王与党人之间是光明的 C、我与党人之间是灰暗的 D、党人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我的答案:D 【单选题】下列关于屈原的描述,有误的是()。
A、楚国重要的政治家 B、是“楚辞”的创立者 C、春秋时期的诗人 D、被誉为中华“诗祖”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通过《离骚》可以看出,屈原当时的政治失意和中国深远的历史传统有关。我的答案:√
【判断题】要想足够地理解《离骚》不能只从政治立场上出发,还要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我的答案:×
【单选题】《九歌·山鬼》中的山鬼是()的女山神。
A、于山 B、巫山 C、神女峰 D、仙女山 我的答案:B
【单选题】“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描绘了一个主人公()的场景。
A、喜悦 B、凄惨 C、唯美 D、孤独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子慕予兮善窈窕”的“予”是指山鬼本人。()我的答案:√ 【判断题】屈原在《楚辞·九歌》中采用的是祭神乐歌的一种文学形式。()我的答案:√ 【判断题】《聊斋志异》中有一种具有确实社会身份的人物,他们并非是文本虚构出来的。()
我的答案:×
【单选题】“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体现了一种()的写作手法。
A、象征 B、铺垫 C、讽刺 D、对比 我的答案:C
【判断题】《史记·高祖本纪》是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记载。()我的答案:×
【判断题】“虞兮虞兮奈若何”是项羽临死前对爱人的不忍和无奈。()我的答案:× 【单选题】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现出了刘邦的一种()。
A、豪迈 B、意气风发 C、内心不安 D、王霸之气 我的答案:C
【单选题】《大风歌》的创作背景是()。
A、鸿门宴之后 B、初建汉朝时 C、杀死项羽后 D、平定英布起兵后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中“加”的意思是通“家”。()我的答案:× 【单选题】 《诗经》体现出的是一种()的情调。
A、平民 B、质朴 C、贵族 D、奢华 我的答案:C
【单选题】“梁筑室”中“梁”的意思是()。
A、河梁 B、表声词 C、房梁 D、梁代 我的答案:B
【判断题】乐府是古代的音乐行政机关。()我的答案:√
【判断题】《战城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表现出一种伤感且温和的氛围。我的答案:× 【单选题】“弃置勿复道”表现出一种()的情感。A、怜惜 B、懊悔 C、无奈 D、痛心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个人物形象。()我的答案:√
【判断题】文学的功能之一是对生活、对人的一种发现。()我的答案:√ 【单选题】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中“绽”的意思是()。
A、编织 B、破裂 C、花费 D、缝补 我的答案:D
【判断题】乐府诗的叙事性较强,因其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本身,而非细节之处体现的人物情感。()我的答案:×
【判断题】“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使”的意思是开始。()我的答案:×
【判断题】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乐府诗。()我的答案:√
【单选题】“但坐观罗敷”的“坐”是什么意思?()A、坐着 B、因为 C、对着 D、无故 我的答案:B 【单选题】对“使君谢罗敷”的“谢”字,解释正确的是()。
A、感谢 B、认错 C、询问 D、推辞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陌上桑》是汉代郭茂倩的一首代表作品。()我的答案:×
【判断题】从罗敷推辞使君的言辞中可以看出她坚贞、睿智的品质。()我的答案:√ 20.0【判断题】古代女子是否出嫁的判断标准之一是看她的发型。()我的答案:√ 【单选题】 汉乐府诗较多的是关注()。
A、贵族生活的奢华 B、底层生活的苦难 C、官僚阶级的淫奢 D、男女之间的欢爱 我的答案:B
【判断题】在个人读诗时,理解诗歌的韵味很重要。()我的答案:√
【判断题】中国诗歌的叙事技巧从汉乐府民歌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答案:√ 【单选题】“愿言思伯,使我心痗”中“愿”字是()。
A、动词 B、感叹词 C、语助词 D、连词 我的答案:C 【单选题】 从中国诗歌史上来看,()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形态。A、四言诗 B、五言诗 C、乐府诗 D、骚体诗 我的答案:B 【多选题】下列关于《古诗十九首》一诗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清新自然 B、有明显歌谣性特点 C、诗歌语言修辞度高 D、诗歌辞藻华丽、精致 我的答案:ABC
【判断题】《诗经》较之《古诗十九首》,作品的节拍更加丰富。()我的答案:×
【判断题】《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都是无从考证原作者的。()我的答案:√ 【单选题】 《青青河畔草》体现出()是“倡家女”生命价值的体现。A、相夫和教子 B、富贵 C、妇德 D、快乐和享受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对价值和意义的确认在宗教性的文化里稳定性较强。()我的答案:√
【判断题】生命的焦虑和对德行的追求是《古诗十九首》的核心主题。()我的答案:× 【单选题】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中“考”的意思是()。
A、终 B、敲 C、老 D、考校 我的答案:C
【单选题】“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中的“物化”是出自()的概念。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庄子 我的答案:D
【判断题】使用语助词的情况在《古诗十九首》中比《诗经》要多。()我的答案:× 【单选题】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写作背景是曹操准备()。
A、南征失利 B、东进失利 C、西征成功 D、北征成功 我的答案:D 【单选题】“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著”的意思是()。A、书写 B、著名 C、文章 D、持续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古诗十九首》和《诗经》不同的一点是,前者主要表现公众化的感情,后者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我的答案:×
【判断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句采用的是寓情于景的写法。()我的答案:√ 【单选题】 《短歌行》一诗体现的两个主题,分别是()。
A、悲凉、无奈 B、无奈、伤感 C、悲凉、慷慨 D、惋惜、忧伤 我的答案:C 【单选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
A、《尚书》 B、《诗经》 C、《东观汉记》 D、《楚辞》 我的答案:B
【判断题】诗歌更多的是作者独特生命经验的一种体现。()我的答案:√ 【单选题】 吉川幸次郎认为中国古代六朝到唐初间,()是诗神。
A、王勃 B、蔡文姬 C、曹操 D、曹植 我的答案:C 【单选题】“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中“京”是指今天的()。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开封 我的答案:D
【判断题】曹操、曹植、曹丕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都被列为“建安七子”。()我的答案:×
【判断题】“鸣俦啸匹侣”中“鸣、啸”二字表现出了宾客张扬的姿态。()我的答案:√ 《咏怀诗·其十七》一诗抒发的是诗人()。
A、苦闷悲愤之情 B、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 C、内心孤寂之情 D、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之情 我的答案:B
【单选题】“人们在历史的意义中存在的价值”是人类生活在语言构拟的意义世界中()的体现。A、历史意义 B、个人意义 C、社会意义 D、自我意义 我的答案:C 3 【判断题】阮籍是三国时期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我的答案:×
【判断题】阮籍的诗歌更多的是源自对日常经验的一种再现。()我的答案:× 【单选题】 《赤壁》一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胸中的()。
A、抑郁不平之气 B、对英雄也风流的蔑视 C、孤独和无助 D、对连年战争的反感 我的答案:A 【多选题】《古诗十九首》中体现出克服生命短暂、焦虑的途径主要是()。A、亲情 B、及时享乐 C、友情 D、追求荣名 我的答案:B
【判断题】《咏怀诗·其七十一》主要表现的主旨是人生短暂,应该努力让生命过的有意义。我的答案:√【判断题】《古诗十九首》真正流行起来的时间是西汉初年。()我的答案:√
【单选题】 建安时代曹植的《名都篇》歌咏的是()。
A、及时享乐 B、功成名就 C、青春无悔 D、国泰民安 我的答案:A 【单选题】下列关于陶渊明的介绍,有误的是()。
A、朝廷追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B、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C、是一位辞赋家 D、东晋时期的诗人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问君何能尔”中的“君”是指作者自己。()我的答案:√ 【单选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修饰的是()。A、作者 B、南山 C、作者或南山 D、作者或菊花 我的答案:B 【多选题】之所以会出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能是因为()。
A、诗人处于醉酒状态 B、让诗歌充满哲理性 C、“真意”不可言传,只能意会 D、避免破坏诗歌的美感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陶渊明是一位比较洒脱的诗人,作品中很少出现表示生老病死的字眼。()我的答案:×
【判断题】苏轼认为“悠然见南山”比“望南山”更有韵味,是因为“见”是有意识的关注。我的答案:×
【判断题】“云无心以出岫”体现的是作者无外求的一种状态。()我的答案:√ 【单选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中“孟夏”是指()。A、农历三月 B、农历四月 C、农历六月 D、农历七月 我的答案:B 【单选题】中国早期的山水诗在()出现之后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A、王维 B、孟浩然 C、陶渊明、谢灵运 D、谢朓、王勃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陶渊明的诗歌在唐代时期倍受推崇。()我的答案:× 【单选题】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中“景”的意思是()。A、景色 B、时间 C、太阳 D、景象 我的答案:B 【单选题】“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中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A、比喻 B、夸张 C、联想 D、借代 我的答案:C
【判断题】田园山水诗的出现,一个原因是政治失意的文人借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寻求抚慰和解脱。()我的答案:√
【判断题】明末文学家张岱有“小品圣手”的美誉。()我的答案:√
【判断题】欧洲文学中大量描写山水、歌颂自然美的作品是出自美国的卢梭。我的答案:× 【单选题】 相较于魏晋时代,唐代的诗歌作品更注重()。
A、韵律美 B、简洁性 C、结构美 D、华丽性 我的答案:C
【判断题】《登庐山绝顶望诸桥》在《诗归》中收录的只有四句诗。()我的答案:×
【判断题】《陵峰采药触兴为诗》是东晋文人的一首作品。()我的答案:√ 【单选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声律变化是()。
A、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C、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D、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我的答案:C
【单选题】()是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化的转折时期。
A、陆机 B、永明体 C、声谱 D、宫体 我的答案:A 【单选题】 中国散文文体在古文运动之后的变化是()。A、以散体为主 B、以骈偶句为主 C、骈散交织 D、脱离骈、散的自由写作方式
我的答案:C
【判断题】散句的应用会使文章显得更精致、声调更优美。()我的答案:×
【判断题】宫体是一句中平仄交错,两句之间平仄对立的两元声律。()我的答案:√ 【单选题】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该句诗运用了()的对仗手法。A、邻对 B、流水对 C、借对 D、工对 我的答案:D 【多选题】《登江中孤屿》是谢灵运的一首()。
A、五言绝句 B、叙事诗 C、五言古诗 D、写景诗 我的答案:ABC 【判断题】诗歌既是对阅读的期待,也是对欣赏的一种期待。()我的答案:√
【判断题】《慈姥矶》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我的答案:√ 【单选题】 诗体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 B、为了丰富史诗 C、地域的局限性 D、统治阶级的倡导 我的答案:A
【单选题】齐言和杂言属于()的两个主要分类。
A、五言古体诗 B、五言律诗 C、七言古体诗 D、七言近体诗 我的答案:A 【单选题】近体诗歌中标准的律诗应该是有()诗。
A、四句 B、六句 C、八句 D、十句 我的答案:C
【判断题】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很擅长写五言古体诗。()我的答案:×
【单选题】 《春江花月夜》中()是由抽象的哲理转向人的具体生活环境的过渡句。
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B、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C、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D、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我的答案:D 【单选题】“此时相望不相闻”中的“望”意思是()。A、看 B、思念 C、盼 D、埋怨 我的答案:B
【多选题】诗歌最后一部分写思归之情是借用了()来烘托。A、落花 B、白云 C、流水 D、残月 我的答案:D
【判断题】《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揭示人世永恒对应的写景诗。()我的答案:× 【判断题】《春江花月夜》一诗最大的要点在于它的连绵与转折。()我的答案:√ 【单选题】 齐言的七言古诗流行于中国的()时期。
A、陈 B、齐梁 C、唐 D、宋 我的答案:C
【判断题】《将进酒》这首诗整体的节奏是自由变化的。()我的答案:√ 【单选题】 “为我吹行云使西来”中的“行云”是指()。
A、思妇 B、游子 C、白云 D、无实意 我的答案:B 【多选题】《久别离》一诗侧面反映出李白()的性格特征。
A、多情 B、自由 C、轻快 D、忧伤 我的答案:B
【判断题】“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道出的是主人公的失落感。()我的答案:√ 【单选题】 七言绝句一般是由()句诗构成。
A、四 B、六 C、八 D、十 我的答案:A 【单选题】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典型的()诗。
A、思乡 B、送别 C、边塞 D、哲理 我的答案:C
【判断题】七绝通常叙述的是一个事件的完整过程,而五律只是写某一事件的片段。()我的答案:×
【单选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但”表()的意思。
A、转折 B、祈使 C、感叹 D、假设 我的答案:D
【单选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整首诗中主要是()。A、推动情绪 B、渲染气氛 C、交代人物、时间 D、写景 我的答案:C 【判断题】“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该句描述的场景均属虚构。()我的答案:√
【单选题】 《客中行》创作于()时期。
A、初唐 B、中唐 C、盛唐 D、晚唐 我的答案:C
【判断题】《客中行》表现出的是诗人一种他乡作客之愁。()我的答案:×
【单选题】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贾岛的作品。
A、诗仙 B、诗圣 C、诗鬼 D、诗僧 我的答案:D 【单选题】“诗的内容都不在字面上”是()的最大特点。
A、七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律诗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闲坐说玄宗”用一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引入一段历史。()我的答案:√ 【单选题】《鹿柴》一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境界。A、代入性 B、象征性 C、虚拟性 D、无常性 我的答案:C
【判断题】“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鹿柴》作者的评价。()我的答案:√
【【单选题】 “记事”的功能是诗产生的()。
A、条件 B、前提 C、缘由 D、因素 我的答案:C 【多选题】五绝诗比较难写的原因在于()。
A、篇幅短小 B、字数有限 C、格律要求高 D、很难表达出意境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天寒白屋贫”中的“白屋”是指白雪覆盖的屋子。我的答案:×
【判断题】“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体现出一种微妙的动感,耐人寻味。我的答案:√ 【单选题】 五言律诗的中间必须有()对仗。A、两联 B、四联 C、奇句 D、偶句 我的答案:A 【单选题】从五律的结构上来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属于事件的()。A、结果 B、高潮 C、延伸 D、经过 我的答案:B
【判断题】五律诗包含了近体诗的一切最基本要素。()我的答案:√
【判断题】“潭影空人心”,运用“潭影”二字表达了诗人入世的洒脱。()我的答案:× 【单选题】 “故人具鸡黍”中“具”的意思是()。A、有 B、准备 C、酒席 D、饭食 我的答案:B 【单选题】《过故人庄》一诗将()三者很好地融合起来。
A、景、情、理 B、情、景、物 C、景、事、情 D、人、景、事 我的答案:D 【判断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采用了工整的对仗手法。()我的答案:√ 【判断题】《过故人庄》是一首五律田园诗。()我的答案:√ 【单选题】《旅夜书怀》的颔联写的是()。
A、近景 B、远景 C、愤懑 D、心愿 我的答案:B 【单选题】 《登高》一诗写秋景,但直到()才出现“秋”字。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我的答案:C 【单选题】《登高》一诗总共有()个对句。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C
【判断题】李白和杜甫都比较擅长写格律诗。()我的答案:× 【单选题】“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苦”是一个()。A、形容词 B、动词 C、副词 D、虚词 我的答案:A 【单选题】《登高》一诗的结尾体现出了()的感受。A、发泄 B、气竭 C、无限 D、幻想 我的答案:C 【判断题】《登高》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七律之冠”的赞誉。()我的答案:√
【判断题】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我的答案:√ 【单选题】()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中起到了叙事点题的作用。
A、漫卷诗书喜欲狂 B、剑外忽传收蓟北 C、初闻涕泪满衣裳 D、白日放歌须纵酒
我的答案:B 【单选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体现诗人惊喜的最高峰是()。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我的答案:B 【判断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只是诗人的一种狂想,并非真正回到家乡。()我的答案:√
【判断题】“涕泪满衣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我的答案:√
【单选题】李商隐的文学创作追求的是一种()的艺术效果。
A、禅宗 B、隐晦 C、缥缈 D、玄学 我的答案:C
【单选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只是”的意思是()。A、只因为 B、一味 C、不过 D、正是 我的答案:C
【单选题】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是引用()的写作手法。A、联想 B、借代 C、典故 D、象征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锦瑟》是李商隐少有的一首咏物诗。()我的答案:×
【判断题】《锦瑟》一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自己美好年华的思念。()我的答案:√
【单选题】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
A、曲子 B、牌子 C、调子 D、谱子 我的答案:B 【多选题】下列诗人在中唐时期开始写词的有()。A、李商隐 B、白居易 C、刘禹锡 D、张志和 我的答案:D 【判断题】词最初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我的答案:√
【单选题】“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运用了()的写作手法。A、埋伏笔 B、反衬 C、象征 D、讽喻 我的答案:D 【单选题】 中国古代第一个大量写作词的文人是()。
A、温庭筠 B、李商隐 C、刘禹锡 D、韦庄 我的答案:A 【单选题】关于诗与词的区别,说法有误的是()。
A、词比诗关注的更日常 B、词的语言更华美 C、词的情感层次更多通过细节来表现 D、词在取名定题目时更灵活自由 我的答案:D
【判断题】晚唐诗人温庭筠是花间派词的先导。()我的答案:√ 【判断题】宋代文化较之唐文化更文雅、更丰富。()我的答案:× 【单选题】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是一首写于()时期的词作。
A、初唐 B、五代 C、中唐 D、北宋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处处怜芳草”中的“怜”意思是怜惜。()我的答案:√
【判断题】《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是一首描写恋人相互告别的词作。()我的答案:√ 【单选题】“不辞镜里朱颜瘦”中的“不辞”意思是()。
A、不告别 B、不顺 C、不让 D、不关心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南唐李后主是当时出色词作家的代表之一。()我的答案:√
【判断题】南唐时期的词多是描写家国情仇的作品。()我的答案:×
【单选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几句是重在()。
A、伤今 B、叙事 C、思昔 D、析理 我的答案:C
【单选题】“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写的季节是()。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我的答案:A
【判断题】晏殊既是一位文学家,又是一位政治家。()我的答案:√ 【单选题】宋代文人关于诗词素有()之称。
A、诗严词艳 B、诗散词律 C、诗庄词媚 D、诗尊词美 我的答案:C 【单选题】“乱红飞过秋千去”中的“秋千”代表的是()。
A、女子青春的怀念 B、当下的伤感 C、对未来的期许 D、前三种都有 我的答案:D 【单选题】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从题材上来说,是一首()。A、咏怀词 B、闺怨词 C、言志词 D、宫怨词 我的答案:B 【判断题】相比宋诗,唐诗更有激情。()我的答案:√
【单选题】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是()对李煜的评价。
A、王国维 B、叶嘉莹 C、唐圭璋 D、钱穆 我的答案:A
【判断题】李煜后期的词多是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我的答案:√ 【判断题】李煜的词多是自己生命经历的浓缩,而非单纯的情景构拟。()我的答案:√ 【单选题】 下列文人中,多创作市井词作的的是()。
A、冯延巳 B、欧阳修 C、柳永 D、晏殊 我的答案:
【单选题】“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是采用()的写作手法。
A、联想 B、借代 C、典故 D、象征 我的答案:B
【判断题】苏东坡评价李清照的词是“以诗为词”。()我的答案:×
【判断题】柳永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对宋词的发展影响深远。()我的答案:√
【判断题】欧阳修,晚唐文学家,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我的答案:× 【单选题】《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一首()词。A、表达对亡国的痛心 B、表达对庭院生活不满 C、表达对丈夫思念 D、表达青春易逝的感伤 我的答案:C
【判断题】李清照有词“别是一家”之说。()我的答案:
【判断题】《如梦令》是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时所作的一首小令。()我的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苏轼的注解,不正确的是()。
A、号东坡居士 B、字永叔 C、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豪放词派代表 我的答案:B
【单选题】《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结合()来抒情。
A、虚景、实景 B、写景、咏物 C、写景、怀古 D、咏物、怀古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雄姿英发”中的“英发”意思是头发黑亮。()我的答案:× 【单选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作者身处今天的()所作。
A、洛阳 B、西安 C、南京 D、开封 我的答案:C
【判断题】辛弃疾的词中经常透着一种激愤之情。()我的答案:√
【判断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最后一句的“红巾翠袖”代指女子。()我的答案:√ 【多选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采用了()的艺术手法。
A、虚实结合 B、白描叙述 C、托物言志 D、欲扬先抑 我的答案:ABC 【判断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现了对亡妻的哀悼和思念。()我的答案:√
【判断题】同一主题,采用词的形式会比乐府诗表现出的情感更有层次性。()我的答案:√ 【单选题】《暗香》是一首()词。
A、咏柳 B、咏梅 C、咏菊 D、咏湖 我的答案:B 【单选题】 下列选项,()可以看作是姜夔词作的特点。A、柔媚 B、温婉 C、清空 D、禅意 我的答案:C 【单选题】下列词人,()与姜夔并不是同一时代的。
A、张炎 B、范成大 C、何逊 D、杨万里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姜夔精通音律,表现在他的词作中有一种很强的音乐性。()我的答案:√ 【判断题】《暗香》一词是姜夔受杨万里之托所作。()我的答案:× 【单选题】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侵”意思是()。
A、逐渐 B、渐近C、止息 D、进入 我的答案:B 【单选题】“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采用的是()的修辞手法。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夸张 我的答案:C
【判断题】《苏幕遮·燎沈香》上阕写景,下阕直抒胸怀,整体结构很精致。()我的答案:√ 【单选题】 “见羞容敛翠”中的“翠”意思是()。A、绿裳 B、青玉 C、眉毛 D、纤手 我的答案:C
【判断题】欧阳修的诗风与其散文近似,通常呈现的是庄重、严肃感。()我的答案:√
【判断题】《醉蓬莱·见羞容敛翠》一词充满了市井感、媚俗感,有悖宋代词风。()我的答案:×
【判断题】 《鹊桥仙·纤云弄巧》可以看作是一曲纯情的爱情颂歌。()我的答案:√ 【判断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可以看出词作的背景时间是秋天。()我的答案:√
【单选题】 晏几道的词作重点是()。
A、描绘女子的柔媚 B、借词表现自己的放荡高傲 C、借词表现家道中落的无奈 D、借词再现当时的奢靡生活 我的答案:C
【单选题】《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中描写的主人公是()。A、词人的亡妻 B、词人的生母 C、词人的小妾 D、偶识的歌女 我的答案:D 【判断题】《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是一首先虚后实的怀人之作。()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