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徐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从南北朝到晚唐宋初,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大放异彩,其规模、造诣足以和希腊雕塑艺术。在此期间涌现出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大型建筑群,无一不让今天的艺术家们。可是,唐宋以来的文人画家对这些艺术品却。A.并肩 望洋兴叹 视而不见 B.并肩 赞不绝口 侧目而视 C.比肩 赞不绝口 视而不见 D.比肩 望洋兴叹 侧目而视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
B.天蓝的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C.雅舍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D.江南小镇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为了方便请教,想惠存您的电话号码。B.拍摄工作已经完成,感谢您的鼎力相助。C.令郎天资聪颖,他日定成国家栋梁。D.小店刚刚开业,欢迎各位大驾光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到了天池,有人脱口说了一句:“春水碧于蓝。”。这样的风景就像在明信片上看到过的一样。
①它们长得非常整齐,一棵一棵挨着,依山而上。②天池的水,就是碧蓝碧蓝的。
③池水极平静,雪山和塔松倒映在池水当中。④上面稍远处,是雪白的雪山。
⑤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塔松,塔松即云杉。
A.②①③⑤④ B.②④⑤①③ C.③②④①⑤ D.③④⑤①②
5.某校文学社准备编写一本散文集,挑选了三组散文,要为每组散文拟一个专题名称。所拟名称与各组散文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登临黄鹤楼》《雨中访滕王阁》《又到虎跑泉》《观壶口瀑布》 第二组:《菜畦蝴蝶飞》《耕牛的背影》《袅袅炊烟升起》《麦苗青青》
第三组:《传统团圆饭》《幸福在元宵节》《飘香的酥油茶》《洁白的哈达献给你》 A.亲近自然 儿时回忆 美好生活 B.行万里路 儿时回忆 潇洒人生 C.行万里路 田园风光 美好生活 D.亲近自然 田园风光 潇洒人生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汤海秋传 姚莹
海秋汤氏名鹏,湖南益阳人,道光三年进士。初为礼部主事,年甫二十,负气自喜。为文章震烁奇特,诸公异其才,选入军机章京。补户部主事,转贵州司员外,擢山东道监察御史。
君在军机,得见天下奏章,又历户曹,习吏事,慨然有肩荷一世之志。每致书大吏,多所议论。及为御史,再旬而章三上。有宗室尚书叱辱满司官,其人讦之,上置尚书吏议。君以为司官朝吏,过失当付有司,不可奴隶辱之;此臣作威福之渐也,吏议轻,不足以儆,援嘉庆中故事争之。上以为不胜言官任,罢回户部员外。而君方草奏,大有论建。未及上而改官,君见其言不用,乃大著书,欲有所暴白于天下,为《浮邱于》九十一篇。篇数千言,通论治道学术;《明林》十六卷,指陈前代得失;《七经补疏》,明经义;《止信笔初稿》,杂记见闻事实。诸作皆出示人,惟《止信笔初稿》人多未见。或问之,曰:“此石室之藏也。”英夷事起,沿海诸省大扰。上再命将无功,卒议抚通市。君愤甚,已黜,不得进言,犹条上三十事于尚书转奏焉。大臣用事者曰:“书生之见耳!”上虽召见君,而无所询,报闻而已。君是时已更为本部四川司郎中,京察亦竟不得上考。君感慨郁抑,诗多悲愤沉痛之作。二十四年七月卒,年四十四。
君少为文,有奇气。初成进士,所为制艺,人争传其稿,市肆售之几遍。君曰:“是不足言文也。”取汉魏六朝迄唐人诗歌追拟之,必求其似,务备其体,已梓者三十余卷。又好为文,尝谓其友人曰:“汉以后作者,或专工文辞,而义理、时务不足;或精义理、明时务,而辞陋弱;兼之者惟唐陆宣公、宋朱子耳。吾欲奄有古人,而以二公为归。”其持论如此。
姚莹曰:以宗室尚书之亲贵,举朝所屏息者,而君倡言弹之,亦见骨鲠之风矣。君又与宜黄黄树斋、歙徐廉峰及亨甫以诗相驰逐。犹忆君探余狱中,及出狱后,与诸君置酒相贺,又同治亨甫之丧,依依送余出都门时也。俯仰二十年间,升沉存殁若此,悲夫!
(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人讦之 讦:揭发
B.吏议轻,不足以儆 儆:敬重
C.取汉魏六朝迄唐人诗歌追拟之 拟:模仿 D.已梓者三十余卷 梓:刊刻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光,皇帝的年号。古代除了用皇帝的年号纪年外,也有用千支等纪年的。
B.户部,朝廷掌管户口、财赋的官署,与“礼、吏、兵、刑、工”合称“六部”。C.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朝廷殿试而录取的人。D.朱子,文中指朱柏庐。他所著的《朱子家训》对后世影响深远。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君在军机,得见天下奏章,又历户曹,习吏事,慨然有肩荷一世之志。(4分)
(2)未及上而改官,君见其言不用,乃大著书,欲有所暴白于天下,为《浮邱子》九十一篇。(5分)9.根据第二段,简要概括汤海秋在为官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注]
王澜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注: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围攻蕲州,城陷。王澜因避蕲州失陷之灾,而移居溢江,在新亭上写了本词。
10.词的上阕运用“杜宇”的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
11.请简要分析下阕中词人情绪的变化过程。(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恻隐之心,仁也;羞耻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智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4),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陛下亦宜自谋,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6),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7)人间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读书切戒在慌忙。(陆九渊《读书》)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失乐园 师陀
①乡下人一年到头娱乐的时候很少,至少在我们乡下是如此:端午不喝雄黄酒,仲秋不赏月,除却上坟照例烧化纸钱外,大抵与平日无异。只有上元节,孩子们得到一只花纸糊的灯笼已喜出望外,间或有人肯破费买两筒小号“花子”放放,简直要动员全村上下了。这村子小而穷,从不曾有大事件值得记述;它一年到头都被宁静的空气包围着,只好用寂寞去形容。
②然而孩子们正也和别处的毫无差别,总不肯让寂寞重重压到身上,让时光白白逝去。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世界,那就是禾场。每当秋后,场上已收拾得干干净净,月亮照着光光坦坦的场面,晚饭后就热闹起来了。此刻,毫无什么虚实变幻的禾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禾场一被孩子们占领,就绝不会再是简单的了。他们也会翻出许多花样。其中有一种叫做“老鳖晒盖”,是要四个人前后左右四角站正,一个人上去,脚蹬住后两人的肩膀,手抓住前两人的肩膀,一气向前跑去的,有些类似叠罗汉。还有多种是摆起阵势,双方一问一答,然后以力量的盛衰决胜负的。这些游戏大都非常幼稚简单,可是孩子们是真心地在玩,确给岑寂的乡村添上一抹生气。
③自然,孩子们之所以玩耍,并非为点缀村坊冷落的门面,他们还没学会遮掩丑恶,他们只知道娱乐。乡野的各种玩法究竟有多大价值,我不曾作过估计,但和学校里规定的一比,也不逊色,即便这野变的玩法也要失去,岂不是大可哀哉?
④我失去乐园是因为父亲送我进学校,随后他故去了,我也到了成年,便不得不按一般成年人那样去生活,所以是极其平常的。倘若仍跑到那叫做乐园的禾场上,参进那小小的队伍中去,纵然是月下的夜间,恐怕也要引起不平常的反响的吧。我已经不是孩子。有时坐下来好久,明明对着纸壁,却看见一群孩子在捉捕,在逃避,在吵闹,而且连唿哨也听见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哀伤便一一来了。
⑤前年偶尔因着变故回到家里,第一个想起的便是禾汤上的乐园。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天气还不很冷,一地好月光,连树木也都照得像童话中才应有的;想来场上一定大热闹,该藉以温一温旧梦。可是禾场上一个人影也看不见,连吵闹声、唿哨声像一起被冷然的月光扫去了个干净。街上呢,也看不见有人似的东西活动。
⑥那些“无有家教”的孩子呢? 当然不会绝种的,那么有事情? 也不至于都这般凑巧。然而第二天事情却弄明白了。在土谷庙前,我看见一个孩子,十一二岁光景,瘦小身量,面容枯槁。他昂首眺望着原野,正悠然地吸着烟。虽然他并不留神四近,然而任谁也会感动的吧;模样是那样像一个流氓,一个盼望着故土的水手,可是不更像一个大人吗?
⑦暴力起初仅及于大人,孩子还只间接受到影响,渐渐的连大人也不够填满那贪婪的肠胃时,这恶毒的网也就捕罗起孩子。本来还只是该嬉戏的孩童,已被残害去天真,被轧去一切快乐,逼着不得不负担起成年人的任务和优愁。我们的“天才“呢? 哪里去了!⑧这话离我当孩时只不过八九年光景,似乎不算怎样长久,然而八九年间已有过这样一番大的变动,孩于们就连那样不大高明的乐园也一并失去了,现在又是将近三年,孩子们怎样了呢,谁知道?
(选自1937年3 月版《黄花苔》,有删改)
13.请简要说明文章第①段的作用。(4分)
14.作者为什么说“毫无什么虚实变幻的禾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6分)
15.请根据第④段文意,简要分析“哀伤”的内涵。(4分)
16.请探究标题“失乐园”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说破”的艺术
陈 益
①昆曲《烂柯山》,由朱买臣“马前泼水”的故事演释而来。耐人寻味的是,一开场,一脸颓相的朱买臣就来了个自嘲式自报家门:穷儒。至于其它剧目中公开称自己是贪官、庸医等,更比比皆是。这,恰恰是昆由的自报家门程式——“说破”。
②说破,在吴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把话讲透彻,一是指把人讲破(讲坏)。昆曲往往在演出前就将剧情与角色兜底向观众作交代,与追求悬念,追求情节的层层环扣、步步推进的西方戏剧体系截然不同。观众在欣赏西方戏剧时始终是被蒙在鼓里的,秘密究竟要保持多久,什么时候才能揭开,秘钥全都掌握在编剧和导演手里。且不论近代流行的悬疑剧、推理剧,即便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也竭力将隐喻和象征转化为剧情发展的需要。
③昆曲演出最不容忽略的特征,是角色与观众近在咫尺,随时都可交流。何况很多戏文是根据主人嗜好点的,点哪出演哪出。听戏者烂熟于心,边看边听,随听随哼。戏没秘密,干脆说破,反而能让观众接受。
④昆曲中也有自报家门却说而不破的剧目。例如《长生殿·春睡》,杨贵妃自报家门,称自己:“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她说出自己的名和字因何而来,却不去交代玉环与“太真”二字从何而来。人怎么可能一出娘胎臂上就有玉环和“太真”二字呢? 洪 昇正是用这种说而不破、点到为止的台词,神化杨贵妃,凸显地出身的非同一般与神秘,来迎合观众的口味。这种说而不破的自报家门,也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传统戏曲由娱神到娱人的特征。
⑤《西厢记·游殿》一则,讲张珙与崔莺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的故事。开篇法聪出场,自报家门道:“我做和尚不吃荤,大鱼大肉囫囵吞。”不仅让自已底朝天,连方丈法本也凡心尽显。再如“老虎也怕和尚的化缘簿”“‘周夫子’是‘周仓的爷’”等等,出自和尚法聪之口,对于假正经假道学的出丑、嘲弄,丝毫也不怜惜,尽情张扬了世俗的情趣。令观众畅怀大笑以后思索:什么才是生活的至美?什么才是人性尊严?在戏中,丑角法聪以调侃、幽默的方式“说破”,为小生张珙与崔莺莺约会这一情节作了铺垫,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被爱情冲昏头脑,既聪明又愚蠢,既果敢又胆怯的书生形象。
⑥明清传奇剧本的首出,往往是“家门大意”、“副末开场”。如果说,开场是整出戏的说破,自报家门则是某个角色的说破。以昆曲为标志的中国传统戏曲,原本是为士大夫和有钱有闲者服务的,“现众至上”是根本的出发点。一个角色在大庭广众下毫不吝啬地解剖自己,甚至以讽刺、调笑、挖苦的方法,将性格、品行、志向作一番自我暴露,显然是最直接地赢得现众的方式。如今不少相声演员在表演时沿用了“说破”艺术,也颇见舞台效果。
(有删改)17.文章第②段,作者用西方戏剧的例子对论述“说破的艺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8.请简要概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6分)
19.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昆曲“说破”艺术的特征。(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跟在别人后面,做不成自己。也有人说,跟在别人后面,可以少走弯路。
第二篇:2014年无锡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
(二)语文 Ⅰ
注意事项2014.5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竣工疏浚逡巡怙恶不悛崇山峻岭 .....
B.苗圃黄埔哺育捕风捉影惊魂甫定 .....
C.复辟馥郁覆辙物阜民丰刚愎自用 .....
D.撤退清澈坼裂彻头彻尾风驰电掣 .....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2)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
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3)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话
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一蹴而就走马观花
B.不绝于耳一挥而就走马观花
C.不绝于耳一蹴而就浮光掠影
D.不绝如缕一挥而就浮光掠影
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30个字。(4分)
一位刚步入教坛的年轻人向一位年长的资深班主任请教学生思想教育的诀窍,老教师意味深长地说:‚田地里不种庄稼,是要长荒草的。‛
4.下面是叶培建评价“玉兔”号月球车状态好的报道,请概括状态好的主要依据,不超过40个字。(5分)
‚玉兔‛号月球车14日自主唤醒,进入第四月昼工作期,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评价它的状态‚出乎预料‛的好。按照原定的3个月寿命,‚玉兔‛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与任务。他希望,今后即便不走不动,也能不断苏醒,‚每隔半个月苏醒一次,工作一次‛。
高三语文Ⅰ第1页(共6页)
原来存在的问题到目前仍旧没有解决,但测月雷达已经开始工作,全景相机也已经正常拍摄,月球车搭载的月基光学望远镜可根据需要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挥控制下开展后续探测工作。据悉,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在前三个月昼工作期间,圆满完成了工程任务,获取了大量工程数据和科学数据,为今后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①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
②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康节谨拜,悉受业。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③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以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独别近郊。或病之,谢曰:‚故事也。‛居顷之,忠献责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④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因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曼卿报师鲁曰:‚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
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改大理寺丞。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人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远出古今。在泽,转殿中丞,丁母忧。甫除丧,.
暴卒于怀州守舍。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挺之葬青社。
(选自赵与时《宾退录》,有删改)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能受《易》受:传授 .
B.因石曼卿致之曰因:通过 .
C.曼卿报师鲁曰报:上报 .
D.丁母忧,甫除丧丁:遭逢 .
6.下面与李挺之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李挺之恭敬地侍奉经常怒斥他的师长河南穆伯长。
B.李挺之被邵尧夫成功劝说学习关于万物的“性命之学”。
C.范忠献被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一人赶到洛阳见他。
D.刘仲更的历法远出古今,跟李挺之传授有密切关系。
7.第④段中,尹师鲁、石曼卿竭力推荐李挺之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3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3分)
(2)或病之,谢曰:“故事也。”(3分)
▲
(3)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
(1)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3分)
(2)“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3分)
(3)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
理解?(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二人同心,▲。(《周易》)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论语》)
(3)▲,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4)清荣峻茂,▲。(郦道元《三峡》)
(5)所守或匪亲,▲。(李白《蜀道难》)
(6)▲,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今年欢笑复明年,▲。(白居易《琵琶行》)
(8),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垂向大地的杨柳
李天扬
⑴丰子恺回来了,回到我们生活中来了。
⑵11月7日,‚丰子恺文化专列‛开行。上海地铁1109号列车的拉手和车壁上,印上了先生的漫画和哲语。9日是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地铁方面说,开行文化专列,一向大师致敬,二传递‚讲文明树新风‛的文化正能量。用半个多世纪前的旧作,来树今日之‚新风‛,说明好的艺术作品能超越时空。先生有一名篇曰《车厢社会》,有先生的画,这个‚车厢社会‛,会清朗许多罢?
⑶这两年,先生的画很热。由某家机构推出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在全国报纸上遍地开花。隔几天,就登一回,一登就一整版。发布者的自我定位是‚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口气不小,移来形容丰公画作,倒也贴切。网络世界,先生同样广受追捧:微博上,有几个账号常发子恺漫画,粉丝量大,转发者众;微信上,‚朋友圈‛里,关于先生的帖子,很不少,也很受欢迎。
⑷我想,这恐怕与戾气横生、信任缺失的时风有关。先生的画作,像冬日阳光,像新鲜空气,让人温暖、神清。今天,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⑸先生的第一本画集,出版于1925年。编者叶圣陶先生有过生动描写:‚画都没有装裱,用图钉别在墙壁上,一幅挨一幅的,布满了客堂的三面墙壁。‛子恺黑白漫画,就这样以简陋的面目面世了。先生说:‚我不能承认自己是中国漫画的创始者,我只承认漫画二字是在我的画上开始用起的。‛
⑹抗战爆发,先生改画彩色风景人物画,以卖画贴补家用。画润一直很低,画受欢迎,为什么要‚贱卖‛?先生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艺术品犹米麦医药,米麦贱卖可使大众皆得疗饥,医药贱卖可使大众皆得疗疾,艺术品贱卖亦可使大众皆得欣赏。‛持此想法并坚持这么做的大画家,有第二人否?
⑺接触过丰公后人的朋友,都感叹丰氏温厚家风代代递传。2002年底,丰公后代一起在天山茶城开了一家画廊性质的小店铺,叫‚丰子恺艺林‛。店里最受欢迎的,是丰一吟老师临摹父亲的画作和她的书法作品,润格也极低。有一次,一位顾客要请一幅丰老师的书法,问清价钱后,硬是多付了好几百。丰老师笑着对我说:‚我们这里像不像君子国,讨价还价是反着来的?‛
⑻虽然先生秉持‚贱卖‛原则,但他的画即以金钱论,也从来不贱,拍卖市场上早已是天价了。论丰画的艺术价值,叶圣陶先生说得最到位:‚子恺的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给了我一种不曾有过的乐趣。这种乐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鉴赏,而达到相与会心的感受。‛相与会心,也正是一代代读者读子恺漫画的感受罢?
⑼先生最喜画杨柳。先生专门写了一篇散文《杨柳》,‚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先生画了那么多杨柳,是画‚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他,不也是一棵垂向大地的杨柳吗?正因此,一代代读者那么喜爱他的画,与他相与会心。⑽先生虽因那场**,未享高寿,没能等到苦尽甘来,更不会想到,今天人们看着他的画坐地铁。但是,自己的画能穿越时空,温暖后人心田,洗涤后人心灵,或许先生作画时,就想到了。
⑾1925年的那个秋天,先生用图钉把一幅幅画别在壁上,恰似亲手插下一根根杨柳枝。今天,虽然插枝人早已不在了,但那根根枝条,已长成棵棵杨柳,绿树成荫,翠拂今人,泽被后世。
(摘自2013年12月6日的《文汇报》,有删改)
11.概括丰子恺“回到我们生活中来了”的具体表现。(4分)
12.解释第⑵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13.第⑻段中引用叶圣陶对丰子恺画的评价,有何作用?(6分)
14.结合全文,探究文题“垂向大地的杨柳”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科学奖要经得住时间考验
沈致远
⑴据不完全统计,国际性科学奖共有十几种。为何诺贝尔奖一枝独秀?
⑵科学奖的作用在于推动科学发展,设臵科学奖应符合几项原则。首先是国际性,更重要的是科学性,自然科学是实证性的,判断真伪之唯一标准是实验。自1901年创立迄今,诺贝尔奖一直坚守以实验为准的基本原则,这是它一枝独秀‚秘密‛之所在。⑶在科学性上,其余诸奖良莠不齐。以奖金超诺贝尔奖的基本物理学奖为例,获奖人中有七位不符科学性。一位是霍金,他的‚黑洞霍金辐射‛只是假说,并未被实验证实。此外有六位弦论者获奖,其中威腾是弦论者公认领袖。多年来,弦论被炒作得沸沸扬扬,但至今既无实验证明,也提不出预言可供检验,对物理学发展乏善可陈。
⑷借科学之名以‚提倡宗教进步‛的坦普顿奖,奖金也超过诺贝尔奖。获奖者除基督教神职人员,也有科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戴森获得2000年坦普顿奖,他是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著名物理学家,折节俯就令人惋惜。
⑸创立于1991年、以‚博君一笑,发人深思‛为宗旨的玩笑诺贝尔奖只颁奖状不发奖金。别以为只是开玩笑,其2000年获奖者之一基姆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发人深思‛并非虚言,寓思于乐别具一格。
⑹科学奖提升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的知名度,使公众认识到科学之重要性。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由吴健雄等以实验证实。公众不知弱相互作用
为何物,遑论宇称不守恒。1957年李、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家喻户晓,激励许多青年献身物理学研究。尽管如此,奖金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否则就是本末倒臵。年前,我收到某部门座谈会通知:为发展我国科学以早日获得诺贝尔奖出谋献策。我当即写信给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科学家,坦言:怎么能将诺贝尔奖作为发展我国科学之目的?幸而是内部通知,否则将贻笑大方。经他建议改变了会议宗旨。
⑺科学家对是否获奖应以平常心待之。美国遗传学家沃生和英国物理学界克里克发现基因之载体去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这是继达尔文之后生物学划时代的重大成就。两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诺贝尔奖,而是:‚我们发现了生命之奥秘。‛对广义相对论和核力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美国物理学家韦勒,获悉别人剽窃他首先提出的核力异常现象发表论文而获得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笑臵之说:‚我下一次要小心点。‛真正的科学家神游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命之妙、意识之谜,怡然自得乐在其中,奖金于我何有哉?
15.本文认为科学奖有哪些主要作用。(6分)
16.本文认为科学奖科学性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基本物理学奖、坦普顿奖在科学性方面的主要瑕疵是什么?(6分)
17.作者对“将诺贝尔奖作为发展我国科学之目的”持否定态度,结合文意分析其理由。
(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人带鸡蛋在市场贩售,他在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
有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
不久,又有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去哪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
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的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
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
结果他涂掉了所有的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三篇:北京市顺义区2017-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2017--2018届高三二模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
幌子俗称酒帘,是古代酒店以其引人注目、招揽顾客的招牌,又称望子、酒旗等,最初是酒家使用的,后来加以引申,凡商店门面上展示形象性的行业标记,以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传达商品信息、辅助经营和招揽顾客的旗帜,统称为“幌子”,它是商家向消费者宣传生产或经营事项的标志。
招幌是伴随市场商业行为而兴起的,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萌生和演化,反映了古代商品交换日趋繁荣的历史进程,也折射出古代社会的商业民俗。周朝的市场管理由“司市”负责,在经营活动期间,要挂起旗帜表示开市。可见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已经使用旗帜作为市场运行的标志系统。战国时期出现了正式意义上的幌子。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这显然已是酒铺的标志,表明当时店家已懂得用高悬酒旗来招徕生意。汉代商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招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时卖药者就不乏以药葫芦为幌的。唐代集市与商业贸易日趋发达,店铺标志在诗歌中有大量的描写,如白居易《曲江》:“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杜牧更是在《江南春绝句》中将酒旗融入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如画美景中。可见,在唐代商铺中已经广泛使用标志系统。宋代市场经济更为活跃,商业城市的涌现,使旗帜商幌得以广泛地使用,商业类的标志愈加丰富。此后,招幌的形式日趋丰富,我们可在明清时期游记、笔记、小说及年画作品中看到大量商铺招幌的描写或图像。这表明明清时期招幌更加成熟。民国之后,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及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招幌逐渐被霓虹灯所取代,在大街小巷中已经难觅其身影。(取材于许大海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招幌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3分)A.周代悬挂旗帜已成为市场运行的标志 B.唐代经济发展,店铺已广泛使用招幌 C.明清的招幌信息只保存在文字资料中 D.民国时期传统的招幌被科技广告取代
2.对材料一涉及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韩非子》,战国思想家韩非著,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B.白居易,中唐诗人,古文运动倡导者,作品有《琵琶行》。C.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代表作有《阿房宫赋》。D.明代小说《水浒传》之中就有“三碗不过冈”的酒馆幌子。材料二
酒旗就是最有特色的招幌式广告。
酒旗的别名很多,由于多系缝布制成,故又称酒旆、锦旆、青帘、杏帘、酒幔等;酒旗可用多种布料制成,以颜色分,可称为青旗、素帘、翠帘、彩帜;以功能分,又可称酒标、酒招、望子等。就其外观形状而言,酒旗大致有三类:一是象形类,以酒壶等实物、模型、图画为特征;二是标志酒旗,即旗幌及晚上的灯幌;三是文字酒旗,以单字、双字甚至是对子、诗歌为形式特征。古时酒旗上的题字多请名家手书,其内容或俗或雅,目的都是宣扬酒的醇正、酒家名牌、酒楼名座等。酒旗上大多署店家字号,有的干脆只写一个“酒”字。
酒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观其规格足以让顾客知道酒店的规模与经营情况,所以它也是酒店自身的一个徽标。根据店主身份的高低和酒店规模的不同,酒旗的种类和规格也不同。名家酒店悬挂“锦旆”,普通店家是“青帘”,而偏僻村野的鸡毛小店,则扎一个“草帚儿”。草帚是酿酒滤清的工具,取意为“扫愁帚”,让顾客来此能够开怀畅饮,扫除心头的烦恼。酒旗作为一种商业广告,不仅传达着商品交换的经济信息,而且成为社会政治和民俗文化心理的载体。历代文人多以它为意象,来抒写内心的情感。“绣旆相招,掩翳天日”,可以想见太平时代的市井繁华;“杏帘招饮客,在望有山庄”,给人以羁旅行路,渴望驻足安顿的感受。作家们在作品中所以能把酒旗的意象描写得这样鲜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酒旗是依情感记忆的方式内化到人们诗人心底的生活事象,因此当作家进入创作时,脑海里储存的表象,就会随着情绪记忆和心理联想,将其复现在艺术形象体系当中。(取材于王少良、王欢文章)
3.下列不属于酒旗自身作用的一项是(3分)A.体现店主身份尊卑 B.显示店铺经营规模 C.传达商品交换信息 D.引发诗人内心诗兴
4.《红楼梦》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节:贾政“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众人道:‘……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道:“……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宝玉道:“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说着,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根据材料二内容判断,“稻香村”这一酒幌属于(2分)
A.象征酒旗 B.标志酒旗
C.文字酒旗
D.“草帚儿”
下列《红楼梦》中人物与其在大观园中住所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A.王熙凤——稻香村
B.薛宝钗——蘅芜苑
C.林黛玉——潇湘馆
D.贾宝玉——怡红院 材料三
招幌是古代广告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以其生动的造型和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在中国广告史上独树一帜。民国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的经营方式、店铺的装饰方式传入中国,高科技广告设施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招幌,如霓虹灯、广告箱等被许多店铺所采用。那些具有特殊风格、富于象征意味的招幌正从商业区迅速消失,被千篇一律的店牌所取代;中国式的街巷之美逐渐消失。但是,幌子所构成的市井文化和民俗风景却不会被人们所遗忘。正如相关专家所言,“传统幌子至今仍为世人关注、青睐,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同古今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传承文化事象”。在当代商业社会,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招牌在与现代化的手段结合之后,如何传承其传统文化精髓?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凸显其价值?这是当代的设计师们必须思考的。传统招幌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但它作为一种原始的招徕方式,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也确实暴露出自身的局限和与当代商业不相适应的一面。如对建筑结构的额外要求,繁复巧妙的技术工艺导致无法批量生产等。我们应该挖掘、保护和发展其有意义的价值。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传统店铺招幌形式的确应该被传承和发展,而不是被抛弃,因为它的设计形式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如在一些仿古的酒家店铺门前挂幌子,这不仅是因为幌子能招徕顾客,更因为它取材简单、经济实用,又别具特色。台湾对传统店铺招幌的保护和传承值得我们借鉴。在现代化进程中,他们没有盲目地抛弃传统招幌,在很多商业区,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传统店铺标识。这些传统的中国招幌形式,虽然为适应夜间经营需要,在招幌中加入了灯光效果,但整体上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式样,与那些千篇一律的灯箱式店铺标识相比更显得丰富多彩。在今天崇尚新潮的商海,一面布幌子,同样会为你的生意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取材于樊清熹、许大海相关文章)
5.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招幌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招幌对建筑结构有要求且制作工艺繁复,但取材简单,经济实用。B.传统招幌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也仍然可以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C.在传统招幌中加入灯光效果,既便于夜间使用,又能保留传统的式样。D.新潮商家使用传统招幌,实际上比使用灯箱式店铺标识更能招徕顾客。
6.用括号内的成语替换文中加点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独树一帜(独具匠心)
B.千篇一律(如出一辙)C.千丝万缕(盘根错节)
D.日新月异(沧海桑田)
7.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招幌研究的文化意义。(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娄师德,郑州人,为兵部尚书,使并州,接境诸县令随之。日高至驿,恐人烦扰驿家,令就厅同食。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呼驿长嗔之曰:“饭何为两种者?”驿长恐,对曰:“邂逅浙米不得,死罪。”尚书曰:“卒客无卒主人,亦复何损。”遂换取粗饭食之。
师德检校营田,往梁州,先有乡人姓娄者为屯官,犯赃,都督许钦明欲决杀。众乡人谒尚书,欲救之。尚书曰:“犯国法,师德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明日宴会,都督与尚书俱坐,尚书曰:“闻有一人犯国法,云是师德乡里,师德实不识,但与其父为小儿时共牧牛耳,都督莫以师德宽国家法。”都督遽令脱枷至。尚书切责之曰:“汝辞父娘,求觅官职,不能谨洁,知复奈何!”将一碟堆饼与之曰:“噇却,作个饱死鬼去!”都督乃舍之。
后为纳言,平章事,又检校屯田,行有日矣,以执事早出,娄先足疾,待马未来,于光政门外横木上坐。须臾,有一县令,不知其纳言也,因诉身名,与之并坐。令有一子远觇之,走告曰:“此纳言也。”令大惊,起曰:“死罪。”纳言曰:“人有不相识,法有何死罪?” 李昭德为内史,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叵耐杀人,田舍汉!”娄闻之,乃笑曰:“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狄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取材于《朝野佥载》《唐语林》等)
【注】噇chuáng却:吃完退下。纳言:古官名,即侍中,门下省长官,掌管出纳王命。狄梁公:狄仁杰,唐代武则天时政治家,死后追封梁国公。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邂逅浙米不得
邂逅:仓猝,突然 B.众乡人谒尚书
谒:拜见 C.因诉身名
身:自己的 D.朕比不知卿
比:一直,从来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接境诸县令随之
尚书切责之曰 B.都督乃舍之 乃发怒曰
C.非碌碌因人成事
因命左右取筐箧
D.都督莫以师德宽国家法 以执事早出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卒客无卒主人
客人仓促而来,不能责备主人仓猝无备 B.都督遽令脱枷至
都督赶忙命令给犯人解去刑具押进来 C.叵耐杀人,田舍汉!
不可忍,急死人,乡巴佬!D.卿知所自乎?
你知道自己的原因吗?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犯国法,师德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 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娄师德出使并州,和当地官员一起吃饭。B.乡人之子犯罪,娄师德也当面严加训斥。C.娄师德因体胖而行走缓慢,被同僚讥讽。D.狄仁杰为争相位而对娄师德长久地排挤。
13.唐代张鷟《朝野佥载》评价娄师德说:“纳言直而温,宽而栗(严),外愚而内敏,表晦而里明。”请结合文意,选择一点,做具体说明。(5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回答14—19题。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注】天宝三载(744年),李白遇杜甫于洛阳,深结厚谊。后李白往江东,杜甫赴渭北长安。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论文:此处指论诗。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作于秦州。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而还。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秋水:秋日**。
14.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都表现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崇敬。B.两首诗都是律诗,形式规整,言简而义丰。
C.“何时”与“几时”都表现出对李白音讯的期盼。D.“冤”字指屈原和李白都曾蒙受魑魅小人的冤枉。
15.“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意思是“我在渭北看到春树想到江东,你在江东望着暮云念着渭北”,上下文互含其词而见意。下面不属于这种用法的一项是(3分)
A.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D.绿光风动麦,白碎日池翻。(杨万里《春晚往永和》)
16.与“文章憎命达”一句所表达的文学观不同的一句是(2分)A.诗到能迟转是才 B.诗穷而后工 C.贫老愁病入诗佳 D.赋到沧桑句始工
17.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而侧重点不同,请具体写出有哪些不同。(5分)
18.《春日忆李白》说李白的诗“飘然思不群”,《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有这样的特点,请你写出开篇第一句:“
。”(2分)
19.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对偶。请写出杜甫《春夜喜雨》中最著名的一联对偶句。(2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5题。遗失在秋街上的梦
若能回到西周,我定然要挑一担布,嗤嗤地到水海子村贸丝,寻见那位美丽的姑娘,等待她说:“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然后幸福的醉去。
曾以为,在这化佛山下,会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三间茅屋,两把藤椅一壶茶。闲时劈柴喂马,乘白云,沐微雨,到田野里去锄瓜。然而,十几年后,不见了白云,消失了微雨,一切都变了模样。
在茫茫千里的滇西彝山腹地,有山名曰“化佛山”。山上树木参天,藤树缠结,遮天蔽日,令人想到“山中只有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的爱情歌曲。林中小道,谷幽路转,溪水潺潺,是谈情说爱的好去处。山下良田千亩,农舍烟缭,仿佛桃花源一般。自明代其就有很多高僧在这清幽之地修行,“万年修来化佛去、修身养性第一山”。
山顶有一条街,就是著名的秋街。秋街还有两个别名:响鼓地和花街。相传,地底埋藏着一面巨大的战鼓。登临之际,用力跺脚,地下会传来似有若无的沉沉鼓声。这里,满是野花野草,从春到秋,花香四溢,于是又有了一个罗曼蒂克的名字——花街。
花街确是一个适宜青年男女抒情的地方。也许从西周开始,这里就有赶秋会的习俗。立秋之日,化佛山周围村寨的青年男女,自带糕点水酒,聚到秋街,在华盖般的古木浓阴下,弹起弦子,对山歌,唱小调,跳一场欢快的左脚舞,传达爱意,交换信物。用歌声唱出他们爱的乐章,用舞步迈出他们爱的行程。年复一年,演义着无数让人沉醉的爱情故事。
那一年,刚从学校毕业,到化佛山下小城工作。那时的自己是多么年轻啊!花格子的衬衣,石磨蓝的牛仔裤,擦得锃亮的皮鞋,加上弯曲微卷的头发,连自己都感觉帅气、精神。也是立秋,我被村里的好友阿亮扯着,来到秋街。那还是纯粹的“村姑时代”,平日闲聊,总是说起村里姑娘们多么美丽,多么温柔,那质朴与灵巧,又不乏痴情,竟如远古时代的钟情女子一样。如今,终于能够和她们近距离亲密接触,机会何其难得!节日里的秋街欢快热闹的气氛,仅用“美女如云”一词真是难以道尽。因为是当地人,阿亮自然是赶秋会的“油条”了,仿佛整个秋街上的姑娘他都认识,一会儿拉着姑娘们跳脚,一会儿又在青松树旁茶花树下用我听不懂的彝语和姑娘们玩笑。偶尔还大胆地和姑娘们动一下手脚,羞得姑娘们远远跑去…… 也许跳累了,阿亮终于约我和他最要好的几个姑娘在林间的草坪上坐了下来。喝着姑娘们带来的甜甜的水酒,一群青年人,在既羞涩含蓄又毫无遮拦的说笑中相互熟稔起来。就在分手的那一刻,那个始终微笑着默默不语的姑娘羞赧地向我走来,把一双鞋垫塞到我手里。还没来得及致谢,她就低下头,一转身,跑远了。哦,“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经不住凉风的娇羞”,脑子里即刻出现徐志摩的诗句。在我再三的追问下,阿亮向我介绍了那姑娘的情况,说她是山下水海子村的……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毫无意料时出现。就在那秋街上,就在那姑娘低头娇羞的那一刻,仿佛那个美丽的梦就开始了,那句诗,始终如刀刻一般,挥之不去。一份亲切,一份怜爱,一份思念,在思绪中弥漫开去,溢满了秋街。
于是我努力去翻阅着那山、那水、那村庄,得知了化佛山下那些美丽的村庄,水海子、新房、大平地、小石桥……
然而,造化弄人,美丽的风景也总是容易错过。下一个立秋日到来的时候,我被公司派去出远差了,这一去就是十几年。我一直想,那美丽的姑娘一定站在秋街上向着远方的山路上眺望,不见我的到来,是否也“泣涕涟涟”?只好数着日子等待着下一个立秋日。
终于,又踏上那通往秋街的山路。我想像着村口姑娘的“载笑载言”,低着头,一一细说着别后的那份思念与深情。可是,当我站在当年与姑娘分手的秋街上,忽然发觉秋街已不是过去的秋街了——没有了三五成群嬉笑的村姑,也没有了欢快的舞蹈和盈盈的笑脸。只有那卖电子手表的小贩,高声喊着,叫卖得热火朝天。失落,莫名的失落;紧张,莫名的紧张。莫非我再也不能遇见那美丽的姑娘?我可是连她的名字也还都没有问到……
从秋街回来,我发疯般地去寻找阿亮。结果是他到青海湖挖虫草去了,多年杳无音信。找个理由走访水海子村,姑娘人去屋空,只有蛛丝网儿织在窗框上,人说姑娘们都到深圳打工去了。很想打探那送我鞋垫的姑娘姓甚名谁,可又无从问起……
姑娘送的我鞋垫至今还好好珍藏着。谛视着那细细密密的线纹,仿佛绣满了密密的情缘和时代的密码。但无论如何,也弄不懂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把上千年的村姑时代摧毁,涤荡得不留一丝痕迹。那化佛山上的秋街,不知当算我梦开始的地方,还是伤心开始的地方。我一直认为化佛山这名字是有误的,先前肯定不叫这个——那烂漫的秋街,那传说千年的爱情,怎么会和“化佛”二字有关呢?
十几多年过去,恍惚中总是感觉自己最为珍贵的东西遗失在了化佛山,在秋街,总想去找回。再次走在秋街上,当年跳左脚舞的响鼓地已被一条公路穿插得七零八落。秋街仿佛更加热闹了,还是美女如云,却个个如香港女郎。我知道,她们是村姑们的后代。当年的村姑们,老态地坐在远处,以兜售山货、土产为生。她们依然静默,或许在想着当年的情郎吧?那是在默默地祭奠着一场有始无终的爱情。
我无目的地在秋街上走着,仿佛要寻回什么,但分明是更加失落了。山水依旧,花木繁盛,响鼓地踏上去,依然沉沉作响。节日之际,旅游的人们来了,花街随处可见整装待发的游客。附近的村民在山林间来往穿梭,有的用牲口驮,有的用尖底篓背,那是他们要卖的货物,开汤锅用的食物和水。一张三色布摆一个货架,一块草地就能摆一个地摊,有射箭的,有打气枪的。花街一侧高大林木里仍然有左脚歌舞表演,弦声清脆悠扬……
可是,梦中那质朴、美丽的姑娘,那甜蜜的酒水,还有油条般的阿亮,都到哪里去了呢?你们还在其间吗?
(取材于李光伟同题散文)【注】左脚舞,彝族的一种传统舞蹈。
20.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B.作者毕业初到化佛山之际就产生了“抱布贸丝”的遐想。C.本文描写的爱情故事,是作品的主体,承载着文章的主题。D.本文有实写,有虚写,虚实结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意味。
21.对下面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将子无怒:出自《诗经•氓》。“将”,读qing,意思是“请”。B.羞赧:羞涩;指因害羞而脸红。赧,读nn,指脸红的样子。C.杳无音信:一点儿音信也没有。杳,读yo,意思是没有踪迹。D.谛视:认真地察看。谛,音、意都与“真谛”的“谛”相同。
22.本文详细叙述了秋街赶秋会的习俗,从全文看,其目的是什么?(4分)
23.联系全文回答:作者说“化佛山这名字是有误的”原因是什么?(4分)
24.作者遗失在化佛山“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遗失的原因何在?作者借此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是什么?(6分)
25.《论语•子罕》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结合本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6.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阅读《平凡的世界》《红岩》《老人与海》,其中的某一个人物形象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结合具体情节,写出这个印象,并做简要说明。
一个高三学生读《论语》,看到《论语•里仁》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句,深以为然,决定不再报考外地大学。对此,你怎么看?请写出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高中毕业了,请给你的班主任老师写一段话,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注意:不要出现学校和有关师生的真实名字。27.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近年来,“奋斗”二字,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关键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用奋斗给幸福奠基”……这些话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请以“说奋斗”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阐明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楚、合理。
《遗失在秋街中的梦》一文中说:“然而,造化弄人,美丽的风景也总是容易错过。”我们的生活中也常有错过的风景。请以“错过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清楚,有细节,有描写和抒情。
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1.(3分)C(还有年画——图像资料)
2.(2分)B(白居易并非古文运动倡导者)
3.(3分)D(引发诗人诗兴是附加效应,而不是它自身的作用)4.(2分)C(2分)A(稻香村为李纨住所。从“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柴门临水稻花香”“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等文句所交待的情境看,与王熙凤的性格、地位不相宜)5.(3分)D(与末句意思不符)
6.(3分)B(A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独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多指艺术家的创作。B千篇一律:所有的都一样。如出一辙:比喻事情非常相似。C千丝万缕: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盘根错节: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解决。D日新月异:事物发展迅速。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7.(6分)参考答案: 招幌的萌生和演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日趋繁荣的历史进程,也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商业民俗。
招幌是社会政治和民俗文化心理的载体,历代文人多以它为意象,来抒写内心的情感。
招幌是构成市井文化和民俗风景元素之一,是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传承文化事象。【评标】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8.(3分)D(比:原来,从前,曾经)
9.(3分)C(前一个“因”:凭借,借助。后一个“因”:于是,就)10.(3分)D(自:缘由,来由。并非“自己”的意思)11.(6分)参考答案:
犯了国法,就是我的亲儿子,也不能放过,何况是他? 我没想到娄公对我这样宽容!
12.(3分)D(二人同朝为相,“争相位”于文无据)
13.(5分)参考答案:“直而温”:面对不同的饭食待遇,娄师德先是严厉地责问驿长,得知具体情况后,又很宽容地用谚语安慰驿长,原谅他。“宽而栗”:对待乡人之子犯罪,他毫不姑息,严加斥责,同时又给他饭食,不让他当饿死鬼。“外愚而內敏”:面对同僚的讥讽,他唾面自干,自我解嘲,看似愚钝,其实保护了自己,也避免了同僚间的无谓之争。“表晦而里明”:狄仁杰对他久相排斥,但是他表面毫无反应,其实心里明白狄仁杰的才华,一直暗中推荐狄仁杰,使他得到武则天的重用。
【评标】叙述事实准确,能体现观点。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14.(3分)C(“何时”是对与李白见面的期盼)
15.(3分)B(此种技法称为“互体”。A.红粉楼中应计日想着燕支山下之人,燕支山下也应思念着红粉楼中之人而不经年。C.有雨筱翠才净,经风红蕖才香。D.有日才显绿光;因风日池才翻。B上下句无此关系)16.(2分)A(此句是清代袁枚《箴作诗者》中的诗句,主张作诗要反复斟酌,写出自己的见解)
17.(5分)参考答案:第一首着重从诗歌成就上高度评价李白。如诗坛上无与伦比的地位;诗歌的风格清新、俊逸等。第二首着重从人生命运的坎坷不平这一方面为李白蒙受的冤屈鸣不平。【评标】每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8.(2分)答案: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评标】错一个字该句不得分。
19.(2分)答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评标】错一个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20.(3分)B(并非初到化佛山就有这个想法)
21.(3分)D(真谛:指最真实的意义或道理,真切的理论和精义,奥妙所在)22.(4分)参考答案:叙述赶秋会的习俗,目的是为本文的爱情故事作铺垫,使作者的爱情故事有了一个悠久的历史背景,这个故事就有了传统的意义;同时与后面秋街的变化做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表现作者对往昔生活的留恋之情。【评标】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23.(4分)参考答案:化佛山的景色(藤缠树)充满了爱情的意味;是谈情说爱的好去处;花街是一个适宜青年男女抒情的地方;赶秋会发生着无数爱情故事。所以,不该叫做“化佛山”。
【评标】每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24.(6分)参考答案:作者遗失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传统的、纯真的爱情。原因有表层的:长达数年的出差;社会的变化。作者借此指出了现代化进程对传统生活的冲击,表达了对传统生活中美好爱情的怀念。【评标】每一问2分。意思对即可。
25.(6分)参考答案:孔子慨叹时光的流逝如河水一样,昼夜不停。社会的发展,也如河水的流逝一样,昼夜不息,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对生活再怎么留恋,也只能发出无奈的慨叹。
【评标】准确解释论语原句的意思,2分。能联系到社会的发展,2分;写出人的留恋与无奈,2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6.微写作(10分)略 【评标】
有原著故事(人物、事件),且叙述准确、清楚,3分;能写出留给的印象,2分;说明清楚,3分。语言准确、流畅,2分。酌情给分。
有自己的看法,3分;准确、充分地写出自己的理由,3分;认识能自圆其说,表述清楚,4分。酌情给分。
情感崇高、深厚,3分;言之有物,不空洞,4分;表述清晰流畅,3分。酌情给分。
27.作文(50分)略 【评标】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42—5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33—41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25—3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没有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
第四篇:2018年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8.4
一 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分)(2)吾尝跻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2分)
(3)人们经常用《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当代各类聚会活动的盛况。(2分)
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读书总是不求甚解,浏览一遍便抛诸脑后。老师想用一句话来劝解他,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C.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小明爸爸招待上门拜访的同事,以下是句话中用于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欢迎光临寒舍。快请坐,先喝杯茶吧。B.既然盛意难却,这份礼物我就笑纳了。C.之前临时爽约,给你添了麻烦,深感遗憾。D.今后你有困难尽管开口,我一定鼎力相助。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
①截至2013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38个。梳理以往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开发以及利用,如乌丙安等(2010)从宏观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方法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王巨山(2011)则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当进行旅游开发的问题。
②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不能发现和理解他的历史性、稀有性和民族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的测量则更能体现其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性。传统研究的样本量都基于抽样调查或者更为有限的资料;大数据的应运而生,为跨时空的国际知名度研究提供了条件。
③我们使用基于英语书面语言语料库中提及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词频统计研究方法,研究中所用到的300年来的书籍数据来源于最新版谷歌图书语料库(共811万种英语书籍)。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量不一,本书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例”,即其在海量数据中出现的次数与海量书籍中全体单词总量的比值,来代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在该时段内的文化影响力。
④从统计结果来,1700-1800年间仅有皮影戏和妈祖被少量提及。1900年以后,其他项目才被普遍提及,京剧、书法、端午节等词汇被提及的频次都有明显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前后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起伏,最为明显的是,妈祖和京剧在建国后都出现了骤升的较高梯次。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妈祖在1960年左右出现了300年来的最高峰值;京剧在建国后的知名度也有巨大提升,在1966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明显波动下降,并在改革开放后显著上升,直至1981年左右达到300年来的最高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尽管整体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仍有例外。皮影戏在300年
的历史长河中呈现了相对降低的态势。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74年,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日后做了皮影戏演出。直至清代后期,由于政治原因,皮影戏遭到了禁演和查抄;“文革”时,皮影艺术又再次遭到了“破四旧”的噩运。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社会环境,但在当代多元化、高科技化的大众流行影视等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令人惋惜。
⑥然而,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随着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提升。在机械化电子化的时代,针灸、书法和雕版印刷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殆尽,反而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这和跨国交流的密切化相关,也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有关。中国的文化自觉是在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渐悟过程。在科学技术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全球化趋势以及以西方当代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文化”处于濒危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也将是文化软实力的角逐;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核心的话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能体现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比较中国非遗项目国际知名度的变化,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
⑦另外,我们还发现,青海热贡艺术,西安鼓乐等12个非遗项目在本文研究所使用的300年书籍大数据中并无体积。虽然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数量目前排位世界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15分)
隐身树 甫跃辉
①我记得它们,那些隐身的树。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我记得它们站立的土地,沟渠边、小山坡、竹林旁,或旧屋后。我也记得风吹过它们的样子,它们开花的样子落叶的样子。当整个村子在变迁,房屋拆了建新的,人老了死了出生了长大了离开了到来了住下了,它们沉默着,渐渐藏身隐匿之地。但我仍然记得它们。
②最先隐身的,是大院子里的桃树。那是很老的一棵桃树了,在我家的东北边,通往邻居家的路边。春天开很密集的粉色花朵,夏天里密集地结出桃子,初秋桃子密集地成熟。无论满树的花还是满树的果,都让人担心,桃树要被压塌了。我记得,奶奶会在桃树下纳凉。那桃子是什么味,却早忘却了。不知道在一个什么日子里,斜对面的邻居家修路,砍掉了它。
③接着隐身了的,是我家后院的两棵银桦树。它们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高的树。走在村子里,稍一抬头就能望见它们。竹林已高出两层楼的瓦屋,它们收紧枝桠像是抱紧了手臂,高高地肃立在竹林之上,真似乎要插到云霄里去。
④它们给我的最大快乐,是上面不知何时有了个硕大的鸟窝。春末夏初,两只老鸹绕着高高的银桦树飞上飞下。你见过老鸹在天上飞么?天蓝透了,闪亮的白云缓缓走动,老鸹展开它们黑而亮的翅膀,不紧不慢地飞,不时发出响亮的一声:“哇——”它们视域下的村庄,愈发静寂了。
⑤一声一声,嘹亮,孤独,庄严。
⑥银桦树热闹起来了。当老鸹飞近,一个个小脑袋探出头,数一数,一只两只三只……最多时候,同时出现的有四只还是五只?鸟窝离我们至少三四十米远,要看清初雏鸟并非易事。但我们每天回家,必然要站在后院里仰头看上半晌。
⑦不知过去多久,雏鸟们长大了,老鸟们带着它们围着银桦树飞啊飞;又不知过去多久,小鸟们飞得不知踪影了,两只老鸟仍绕着银桦树飞啊飞。漆黑的身影,补丁一样打在天上。
⑧两棵银桦树是忽然被砍倒的。它们实在太高,不可能直接从脚下砍倒,只能从树梢砍起——先砍掉枝桠,再从上往下一截一截砍掉主干。后来听大人说,邻居家是以一千块钱的价格卖掉它们的。那两只老鸹莫非预料到两棵树的命运?早两年它们便飞走了。
⑨再也看不到它们了,那高耸的身影。站后院朝南望,空落落的天让人不习惯。⑩时间似乎在加速,更多的树列队走向隐匿之地。
⑪紧接着加入隐身队伍的,是水井边的几棵柳树、石榴树,邻居后院的一棵李子树,我家后院附近的两棵银桦树,田边的一棵桃树。然后,是菜地边的一排长期充当篱笆的树——是些什么树呢?是几棵桃树、一棵酸木瓜树、一棵柏树和一棵枇杷树。那棵枇杷树还年轻,别的树是有些年岁了。桃树已经很少再结果;酸木瓜树更是,枝干老硬虬结,每年不过聊以自慰般开几朵红红的寂寞的小花。柏树呢?从老屋我那间房的窗口,刚好能望见它。夏日忧愁的雨雾里,它静穆地立着。奶奶信佛,我曾经爬上柏树,给奶奶折下树枝,晒干了舂碎,让她当做香面带去寺庙。奶奶老得不能出门了,不再到寺庙去了,它也就再没什么存在的价值了吧?反正这么些树,三两天给砍光了。
⑫接下来呢?时间继续着吞噬一切的习性。
⑬后院边上的邻居家从外地回来,要盖新房了。他们决定,要砍掉我家南边的一片竹林,还有竹林边的几棵树:狗骨头树、洋草果树和苦楝树。
⑭多少个日子,正午的时候,太阳总要把那棵三四层楼高的洋草果树的影子投到后院,正晒着的衣服,完全给遮挡住了;又有多少个日子,大风吹起来,小小的小小的紫色花朵,忽忽悠悠地,飘到院子里来了。
让小时候的我觉得有点儿可惜的是,那么秀丽的花,最后结出来的果是有些傻气的,圆乎乎的,黄暗暗的,一嘟噜一嘟噜挂在枝头。但对大人来说,它们倒有别样的用场,可以收集来做成胶水,将一层一层布粘牢,待压实晒干后,便可剪成鞋垫。
⑮那棵狗骨头树呢?据说木质坚硬,是做陀螺的上佳之选。我是有过一只陀螺的,是用它的枝桠做的么?如今回想起来,已经很模糊。
⑯时间不停歇。后院那棵比我年纪还大的大枇杷树也隐入黑暗中了。它站立的地方,已建起钢筋混凝土的新房。那年,我回到家,看到新房,没和爸妈提起它,爸妈也没和我提起它。好几年过去了,几乎从未有人提起过它。就仿佛,它从未存在过。只剩下东边那棵小枇杷树,一年一年立在那儿,开花,结果,果实没人摘,也没人吃。一年一年,熟透风干的果实落满拆剩一半的老屋的屋顶。记得那晚躺在新房的床上,睡不着了。闭上双眼,看见那熟悉的村子了。面对时间的深渊,呼唤那些早已隐身的树的名字。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它们在我心里翠绿地显现。
(有删改)
8.D.此联融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于一体,公正精炼。14.赏析颈尾两联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18分)
①郭原平字长泰,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穷,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飧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籴买,然后举爨。父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亡哭踊恸绝。
②高阳许瑶之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之,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①耳。”原平乃拜而受之。
③及母终,毁瘠弥甚。墓前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乃贩质家资,贵买此田。.每出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④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
⑤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
——《南史》(有删改)
注:①尊上,对人父母的敬称。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父笃疾弥年()(2)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要使微贱 .A.细小 B.低下 C.稍微 D.没有(2)己自引船 .A.领 B.拉 C.征引 D.退却
17.B.卖物花费的时间往往特别长。C.物价为邑人认可,货品特别抢手。D.买家总是主动出高于报价的价格。
20.综观全文,结合郭原平的性格特点,推断其拜受棉而拒受米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5题(13分)
纵囚论 【宋】欧阳修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③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④“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囚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了他们。②贼:指窥察。
21.可填入
②
①B.借古抒怀,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C.点评历史人物,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不及尧舜仁德。D.探究历史规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
三 写作(70分)
26.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和他人进行各种比较。有人认为这是任性的劣根、烦恼的根源,应该努力避免。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8年普陀区二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1)脚著谢公屐
(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1)B
(2)A 3.A 4.D 5.有力说明受冷遇的项目多、比例高,情况严重,亟需重视;增加调研报告的科学性。
6.基于大数据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的特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从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指出其与国家命运、时代特点、民族文化自觉等要素的联系;提示人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发现各非遗项目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有利于弱势项目获得更多保护、宣传。
7.明确统计方法:“在谷歌英语图书语料库中输入关键词检索,统计出现频次,进而得出知名度排名”1分。观点+理由分析3分。
“严密”:调研对象为近300年来的英语书籍,以之作为国际(特别是西方社会)知识、观念和经验的样本,很有代表性;811万种书籍数据,数量多,样本大;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数存在变量,统计词频比例而非原始数量,更加科学……
“不够严密”:所使用的语料库内容完全来自图书,不包括其他形式的文字,也不包括正在以指数级增长的网络和电子信息;而相对电子信息来说,图书的滞后性较长,只能在比较大的尺度上看趋势变化,对近期表现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选择的图书全部使用英语,没有其他语种书籍,对“国际知名度”的统计不够全面。另外,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语义、用法和拼写可能会非常不同,如果忽视这一点,采用统一关键词,得出的结论未必可靠……
8.视觉效果上两者都是大块背景下醒目突兀的存在,意蕴上老鸟的身影像补丁那样充实、弥补着现代社会的缺失和人们心灵的空洞;渲染出时移物换中老鸟独自守护的萧索凄凉,为下文鸟走树倒的失落伤怀作了铺垫。
9.“小小”“圆乎乎”“黄暗暗”“一嘟噜一嘟噜”等叠词描摹洋草果树花、果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形象生动,传达出亲切、爱怜之感;“忽忽悠悠”传神地描绘了花朵悠然飘落、轻盈舒缓的情态,“一层一层” 突出村人制作鞋垫的耐心细致,折射童年村庄生活的悠闲自在和朴素自足,表现作者对此的怀念;增添了散文的音韵美。
10.按照树消失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通过反复出现的叙写时间消逝的语句勾连在一起。详写略写交替出
现,整体上先详后略:栖息着一窝子鸟的、村子里稍一抬头就能看到的、高大到难以砍伐却依然被砍伐的、庄严肃穆的银桦树,其命运具有悲剧象征意味,故而最为浓墨重彩;其他关联着童年乡土生活回忆的树则写得相对简略,如大院子里的桃树、竹林边的洋草果树;后半部分中有些树更是随着时间的加速消逝一笔带过,如水井边的柳树、石榴树等。
(写作顺序、勾连方式、指出详略布局、例举详写略写内容、分析详略安排理由,5点中答出4点即可)11.揭示写作对象;引发阅读兴趣;树的“隐身”暗示了它们被砍伐、被大多数人抛弃遗忘的命运,象征宁静质朴、富有生活情趣的乡土生活的消逝,统摄全篇;将树拟人化,把它们视为藏身自我记忆的鲜活存在,形象地展现出作者对童年乡土生活的怀念和呼唤,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
12.B 13.B
14.颈联实写诗人京口闲居的生活景象:诗人独酌浇愁,然樽空酒尽,却只见青山隐隐,暮霭沉沉;友人千里回信,欣慰之际,抬头又见树逢秋时、叶落枝疏,时光飞逝、美景不再。尾联想象自己和友人分别登上都城宫阙和江边高楼、远隔千里彼此相望的场景,登高望远却只见云天杳杳,只能遥寄相思。两者由实入虚、以虚衬实,渲染出离群索居的孤寂、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两地分离、不得相见的感伤惆怅,含蓄隽永,深化意境,令人产生悠然不尽的遐想幽思。
15.(1)重
(2)怠慢、慢待 16.(1)C
(2)B 17.D
18.府君如果是因我的孝义行为(而赐米),那么(我)没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不能随便承受这一赏赐。(“以”“义行”“一介之善”“滥”“荷”“主语省略”+语句通顺)19.D
20.太守赠米既为褒奖其德行,也有怜老惜贫之意。郭原平一方面因谦虚而推让褒奖;另一方面仁厚且自强,念及天下贫老而不愿独享。
许瑶之赠绵表的是对郭母的尊敬和挂念,且亲自上门以示重视,故而孝子郭原平郑重接受。评分细则:太守赠米的理由(1分);许瑶之赠绵的理由、方式(1分);郭原平性格特点(2分)
21.C
22.指出“死囚”罪大恶极的特点和“守义赴死”难于一般信义要求的高尚性质,引出下文对唐太宗纵囚事件不合情理之处的论述。23.C
24.先推勘唐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针见血地指出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并非施恩德和讲信义;接着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以太宗在位六年的恩德教化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反衬出纵囚一举忽然使小人视死如归的不合情理,证明死囚自归并非出于恩德感化,由此批驳了“太宗施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变为君子”的观点。25.A
26.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一类卷(63—70分)(一类下63—64;一类中65—67;一类上68—70)
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二类卷(52—62分)(二类下52—54;二类中55—58;二类上59—62)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39—51分)(三类下39—43;三类中44—48;三类上49—51)
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四类下21—24;四类中25—29;四类上30—38)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文面不整洁,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2018普陀二模作文
不比不较
从心而行(67分)曹杨二中高三()班黄妍
生活中,人们们往往有意无意地与他人进行各种比较。需要要区分的是,这种比较不是人们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客观竞争,例如如中美科学家们按照某些既定的、共同认可的标准来衡量各自的科技发展水平;“生活中”的比较更多的是人们依照自己内心的标准对自身
与他人的某些社会属性进行对比,例如财富、声望、社会地位等等。
有人认为,比较是人性的劣根性、烦恼的根源,应该努力力避免。不错,当我们与旁人比较后发现自己的某些条件比不上其时难免会觉得挫败:原来我是这样一个无用之人!但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压力也会转化为动力,鼓励人们们更加努力地向目标前进这也正是学校、企业们都鼓励良性竟争的原因: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在压力力的驱使下加倍奋斗。
如此看来,尚未意识到比较的积极意义而一味主张避免比较恐怕并非明智之举。比较的背后不仅仅是所谓“虚荣心”作祟,有时它也出于人们对于安全感和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我们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在众人中处于哪个等级,是否是普世意义上的“成功人士”ーー就算不能说是立于社会金字塔尖的精英人物,没有沦落到蜷缩在塔底我也知足了呀!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比较中,我们获得了一种安全感,深觉自己还在“大部队”中,没有落后于同伴;而那些相对“优秀”的人们更是从中获得了被肯定的快乐,深感在努力力之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比较完全有益于人们的发展,我们都应该多与他人比较呢?固然,比较的背后有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合力作用,有时也给予人们安全感、成就感.但我们并不能略的事实是,当我们在与他人比较时,无不是从自己的标准出发的,而我们的价值判断标准又深受社会、家庭、学校乃至个人经历的影响,充满主观性;而主观的价值判断标准往往又不免有局限之处在普世价值观中,一个优秀的、成功的人要有才华、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要富有……这种想法不能说是错误的,只是未免狭隘:若以此为标准来评判达尔文,他在基督教社会中提出进化论以至于被整个社会排斥,声名扫地,真是失败!若以此为标准来评判陶渊明,他“不思进取”、家徒四壁,连孩子也常常忍饥受冻,真是失败!但谁能否认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的伟大贡献,谁又能否认陶渊明淡泊宁静的处世哲学中的智慧? 由是可见,当我们囿于俗世枷锁的束缚,用一种看似通用且正确的标准来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时,实际仍在笼中自娱自乐。何苦?不若挣脱旁人眼光的束缚,为我真正想为之事。即便在俗世眼光看来是离经叛道无所作为,于我又有何碍?在我的价值观中,随心而行的我方是真我本色哩!放下“比较”的欲望,从今往后的每一个日子都将多出一份潇洒与快意。
〖点评〗
先从作文题目来说,命题者给出的材料和命题作文“谈比较”之间有着一个老师很明
显能感觉到但是学生却往往视的重要差异。命题者已经给予了很显著的提示,“对此你是否认同”,那么无
论学生最后如何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有一点一定是不变的就是应该回应命题者的这一问题,表达的思考应该围绕是否认同“应该努力避免生活中的各种比较(这是人性的劣根、烦恼的根源)”。
就黄妍的作文而言,我最想说的是,这是一篇很值得去学习的作文。首先,不仅是给出了明确的“比较”的定义,而且很重要的是借助了一种区分,从而明确了定义,并且充分关注到到材料中的“生活中”。这不仅是扣不扣材料的问题(阅卷老师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很多学生的作文中涉及的事例漫无边际,不仅不是生活中的,更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更是一种最重要的议论的思维素质,就是我们能不能先重要的议论的思维素质,就是我们能不能先限定一下我们讨论的概念和范围。
其次,是清晰的层次。作文第一段明确了定义,第二段直接从材料需要回应的问题入手,直接切入是否应该避免,首先一个“不错”,承认了会产生的负面情绪,然后以一个“但在某些情况下”转折,比较可以“鼓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向目标前进”。从而自然引出第三段“不应该一味主张避免比较”,并进一步论证,比较带给我们安全感,满足某些人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然后在第四段,顺着比较的益处,去追问是否应该鼓励比较,从而层层推进地分析出比较的背后有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充满主观,主观的价值判断具有局限。再借助两个感叹,两个反问,揭示当我们照着这样的标准去评判人生,未免狭隘。并在最后一段进一步说明这样的比较其实造成了我们在标准的笼中自娱自乐。从而建议我我们脱离束缚,随心而行,题目的旨意也就豁然显现。
最后,想说明的是,黄妍作文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清清楚楚。定义的明确,层次的清晰,而且更有可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段落的承接。从小到大,学生做过无数题目都是在关注过渡句,他们非常清楚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但是自己的作文里却很少使用过渡句,经常让老师不知道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而这篇作文,每个段落的承接脉络分明,就是因为过渡句的使用恰到好处。
第五篇:2014东城区高三二模语文
作文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信任自己的翅膀。
请根据以上这句话并结合你对生活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能力是浆自信是帆
成功就在彼岸,我们乘着小船,能力是桨自信是帆。一只鸟若是掌握了娴熟的飞行技能却不相信自己的翅膀,它也只能在树枝上胆战心惊的停留一小会儿,若是它对飞行一窍不通却凭空信任自己的翅膀,那么当树枝断裂时只得树断鸟亡。所以说能力和自信是成功道路上缺一不可的要素,只有二者兼具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然而成功的人却仅仅占据那一个小小的塔尖,我相信每个人都不甘于做一个基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各自不同的梦想,然而我们为何没能成为成功者呢?就是在于我们未能兼具能力之浆与自信之帆。
世人皆知李白是当之无愧的天才,是诗歌方面的天才,别具一格的夸张手法使得他的诗文意味无穷,但又有谁注意过他的过往,人前显耀,人后苦痛,李白通过乡中妇人铁杵磨成针的事情不断激励自己才达成了文章厚重的底蕴,寒窗苦读使他获得了所谓的“天才”的地位。李白是狂才,正是他的自信使得他的诗歌行云流水,夸张而不失意蕴,怪诞而不失精彩。能力与自信使他走向了成功,使他终得万世“诗仙”之名,“仙”岂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其中的奥妙恐怕已随他西去千年。
纵观五千年上下,能力与自信缺一者数不胜数,其后果也多是两败俱伤。近些年来,名牌学府屡屡出现投毒事件,照常理来说名牌大学的学子本不应缺乏能力,成功的未来理应属于他们,而为何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他们对竞争和社会充满恐惧与不自信,对情感和压力充满逃避,他们认为自己无法抵抗社会、压力、竞争与情感的侵袭,他们对自己不自信,所以只得对身边的人下毒,最终锒铛入狱。
所以说我们要把握好能力与自信的关系,既要好好学习增强自身的能力,又要调整好心态充满自信,支好自信之帆,放好能力之桨,任由风雨的阻扰,准确无误的找准方向努力向前,一步步靠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