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上海市嘉定、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2年上海市嘉定、黄浦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二模)
(150分钟完成,满分150分)2012.4.11
考生注意:
1.答案与作文全都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2.答题时注意试卷题号和答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卖桔者言
张五常
① 作为一个研究价格理论的人,我对实证工作好之成癖。要了解玉石市场的运作,我曾在广东卖玉。在美国研究原油价格时,我曾到油田及炼油厂调查了好几个月。理论若经不起实证的考验,是很难站得住的。一个有实据在手的后起之秀,有时只要用三招两式,就可把一个纯理论的高手杀得片甲不留。
② 香港年宵市场在年宵(除夕)的那一晚,需求的变动极快极大。变动的方向大致上大家都预先知道。1000块钱一枝的桃花可在几个钟头之间变得一文不值。若不是买卖双方在期待上有了错误,上好的桃花哪会有弃于街头的明显浪费?同样一枝花,有人用200元买也有人用50元买,如何理解?年宵货品不断变动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买卖双方期待上的错误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问题既困难又重要。
③ 要在这些问题上多一点了解,我决定在年宵的那一晚亲自卖桔。这算是我第二次的经验。第一次是一年前的年宵。那次连天大雨,年宵当晚更是倾盆而下。摆了数天的桔子十之八九都因雨水过多而掉了下来。我知道大势已去,无心恋战,数十元一盆成本的四季桔,以5元清盘了事,蚀了数千元。
④ 今年卷土重来,也是意不在酒。入货200多盆,每盆成本40元。送了一小部分给亲友,余下大约二百盆就在年宵晚上8时起,在一个行人众多的空地盘出售。我和三个朋友一起出售的是四季桔,邻近地盘少有卖桔的人,所以到凌晨三时半便将桔子全部卖出。全部卖出并不一定有钱赚,赚钱与否是要看每盆桔子平均售价的高低。在我们一定要全部卖出的局
限下,入货的多少,价格转变的快慢,价格高低的分布,讨价还价的手法,都有很大的决定性。我们200盆的平均售价大约是每盆55元(最高80元,最低20元)。我们所赚得的就是那些送给亲友的桔子。而我自己从卖桔所领悟到的经济含义,却是大有所值!
⑤ 9时左右,客似云来。年宵市场没有不二价这回事。无论开价多少,顾客大都讲价。整晚我们只有五六盆桔是照开价卖出的。因为一般顾客都知道年宵市场是要讨价还价的,所以实行不二价就很难成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开价是预备要减的。每个顾客的讯息资料不同,所以成交价格不一。卖桔的人所求的就是要以最高的平均价格,及时将全部货品出售。我们起初开价是每盆80元,最低以60元出售。11时开始下雨,开价立减;半小时后雨停了,开价立加。午夜后开价减至70元。这一小时内顾客最多,□□都以为午夜后可买便宜货,因此讲价较烦。其后减价次数渐多,到后来每盆开价30元。
⑥ 同样的货品,同样的成本,以不同价格出售,叫作价格分歧。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热门题目。要在同时同地用不同的价格将桔子出售,我们四个人就要独立作战,尽量将顾客分开。若要将桔子出售,就要使顾客相信自己所付的是“特价”。若没有价格分歧,生意是很难不蚀本的。买卖双方因此都有不老实的行为。
⑦ 价格分歧的现象众所周知,但在经济学上,年宵卖桔的经验却使我领悟到几个重要的含义。在所有经济学课本上的分析,实施价格分歧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将市场分开或将顾客分开,而经济学者都一致认为在同时同地将顾客分开是不可能的。这个观点显然是错了。价格的讯息费用相当高,而这讯息卖者要比买者知道得多。只要买者相信自己议订的价足够便宜,他不会再费时去查询,也没有意图去公布自己的买价。
⑧ 第二个价格分歧的主要条件,就是付不同价钱的顾客的需求弹性必定有所不同——付较高价钱的需求弹性系数一定是较低。这个条件显然也是错了。讯息较少的人付价较高,而讯息的多少跟需求弹性的系数却没有一定的关系。在逻辑上,以需求弹性引证的价格分歧的分析,有着很大的错误。
⑨ 有些经济学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价格分歧是唯一可以赚钱的方法。那就是说,不二价是会蚀本的。诺贝尔奖获奖人史德拉教授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我卖桔的经验却认为这没有错。若机缘巧合,史德拉能在年宵期间访港,我会请他到街头一起卖桔的。
⑩ 卖桔的经验还使我对讨价还价及不忠实的行为有了较多的认识。要作经济研究,香港有如一个金矿,好而重要的论文题材是信手拈来,俯拾即是。
1.对第②段画线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表明年宵夜货品需求变化非常快非常大。B.暗示年宵夜交易既蕴含商机又充满风险。C.用桃花贬值这一极端现象,引起读者注意。D.以桃花为例,引发对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
2.第④段的“意不在酒”在文中指。(2分)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为
B.如果
C.但是
D.既然
4.第⑥段画线句中运用引号的作用是。(2分)5.简析第⑨段画线句的用意。(3分)
6.从全文看,概述作者在街头卖桔领悟或验证的经济学道理。(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边地不寂寞
张 炜
① 在四川与贵州、重庆交界处有一座古老的小镇,叫二郎镇。它处于三区交界的边缘,锁在重叠深山中。
② 踏上这里的街巷,身处有些突兀的静谧,令人忍不住猜想:这里太远了,究竟有哪些多情的趣人到过这样的镇子?这里又为何热闹起来,涌动着不息的人流?
③ 古镇有许多时候隐在浓雾中。雾幔扯不掉,它就长时间挂在山的半腰。峰峦秀丽,一色灰白陡立的石壁,青翠的山顶。一道深水从山间流泻而过,那是声名远播的“赤水河”。镇子建在河边有限的平地和山阶上,随意自由。我们漫步其间,想象这座镇子生成的种种缘由。它首先是当地山民的祖居地,因为随便一方水土都会诱惑生民,成为他们休养生息的地场。最早那一条条蜿蜒小路是山水冲刷出来的,再由人和兽一天天拓宽。无数生命的痕迹就这样连接起山里山外,沟通了一个越来越大的世界。
④ 在外地人眼里这里偏僻而幽美,也许最适合做隐居之地。现代人的确陷入了新的窘迫,深刻感受着文明的挤压和追逐,说不定会逃到这样的深山僻地里躲藏起来。但是在遥远的农耕时代,是否也会有这样的隐士?他们又为何而来?为避祸,为求悟,为放浪,为修行?
⑤ 山川大地之上,人就像种子一样撒开,然后顽强地生长。人与山水相依持久,渐渐
生出浓烈的情感,好比母子之情。在深壑高岭之间,一代代人开拓雕琢出一方方小小的田园,上面长出一层嫩嫩的葱绿。这种人与山的相守多么辛苦,多么寂寞,又多么超然安静。这里的劳作和收获,与大山之外当有许多不同。就为了品咂山中岁月,让其变得更有滋味,他们慢慢开始了酿造。这里的河水格外凛冽清新,粮秣最为单纯饱满,思悟愈加内向深沉。三者合一,日日演练,于是好酒出世。世人都知道赤水河两岸是美酒的滋生地。随便扳着手指数一下,就能吐出一串串名酒的名字。饮者说:在漫长而又短暂、悲伤却又欢娱的人生之路上,如果没有了美酒陪伴,那还了得。或许果真如此,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酒香浓烈,代代不绝,赤水河一带已成为海内外神往之地。
⑥ 走在二郎镇的古街上,踏着百年前的石阶路,一层层往上蹬去。两旁是木墙青瓦,是来历深长的建筑。整个一条街巷渍痕斑斑,简直就是一首写在大山深处的七律。暗红色的木墙,脚下滑腻的石头,都给人神秘幽深的感觉。
⑦ 外地人在这里一边吃着山菜,一边饮酒思源。喝过酒再来赤水河边,端量着比它的名声小了许多的深色水流,自然要问来问去。当地人手指两岸裸出的河道、被流水切割出的道道深痕,言说往昔的争战和大水故事。这里是码头,那里是航路,首尾不断是盐船,欸乃声声帆影远。不远处的自贡为古老的盐都,赤水成为要途,所以才有深山里的繁华和忙碌。盐使山地有了重味,酒令劳民多了品咂。
⑧ 航道,战争,美酒,这三样事物加在一起,就不再是寂寞边地了。人类历史上还少有比这更富戏剧性、更多蕴含了诗意的天然组合。多少篙橹,多少弹痕,多少沉醉,多少爱与恨。时间就这样弹指而过,一闪就是百年,连那些活生生的英雄也变成了飘忽的神话。而今这河道上,只有坚硬的石头还在,上面刻满了细密紊乱的水痕,让后人阅读不尽。
⑨ 打开一瓶封存五十年的老酒,从中品尝千古赤水。一瓶酒即牵出千万条文化的长丝,好比做酱的人挑开了一坨酵豆,低头深嗅无法言说的民间气息。人偶有长饮和沉醉,以感受美好和虚幻,眼神明亮,心情舒畅,长于忘却短于记忆。人需要这清纯而浓烈的液体,这古怪又辛辣的芬芳。
⑩ 望遍赤水河畔,全是酒坊;探过无尽街巷,无非醺香。我们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一直登上古镇最高处。引领者一路指点战争旧痕、盐船泊地、异人事迹。不远处是颜色深沉的芭蕉叶子,它们谦虚地垂着,和我们一起倾听。
⑪ 我们在二郎镇宿了两夜,然后离开。⑫ 同行的人当中没有一个是酒徒。
7.第④段画线句中运用一连串问句的原因是。(2分)
8.第⑤段画线句作者为什么要加上“格外”、“最为”和“愈加”等词语?(3分)9.联系前文,简析第⑥段写“街巷”的作用。(3分)
10.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是。(2分)11.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第①段中的“锁在重叠深山中”表现了二郎镇的封闭与落后。B.第⑤段“饮者”之言表明了美酒能让人们感受辛苦人生中的美好。C.第⑦段“欸乃声声帆影远”,有声有画,生动描绘了二郎镇的繁华。D.第⑩段整散结合,其中整句突显边地酒坊之多,酒香醺人的特点。E.文末“没有一个是酒徒”流露出作者未能深入理解酒文化的遗憾。F.本文融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为一炉,行文自然流畅。12.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及这样安排的效果。(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收之桑榆。(2)是日也,天朗气清。(3)千岩万转路不定。
(范晔《后汉书》)(王羲之《兰亭集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5)求田问舍,怕应羞见。(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6)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雨霖铃》)(7)商旅不行。(范仲淹《岳阳楼记》)(8),临清流而赋诗。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9分)
同崔邠登鹳雀楼
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①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注] ①李益,唐代凉州人。凉州陷于吐蕃前,举家迁居洛阳。后辗转入渭北、朔方、幽州节度使等幕府从戎,此诗作于这一时期。
14.对首联和颔联内容或手法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现实 历史 B.景色 情感
C.空间 时间
D.比拟 联想 15.颈联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赏析。(4分)16.结合作者身世,评析其“自伤”的情感。(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① 刘虞,字伯安。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公事去官。中平初,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朝廷拜虞甘陵相绥抚荒余以疏俭率下。
② 后车骑将军张温讨贼边章等,发幽州乌桓三千突骑,而牢禀逋悬,皆叛还本国。前中山相张纯私谓前太山太守张举曰:“今乌桓既畔,皆愿为乱,凉州贼起,朝廷不能禁。又洛阳人妻生子两头,此汉祚衰尽,天下有两主之征也。子若与吾共率乌桓之众以起兵,庶几可定大业。”举因然之。四年,纯等遂与乌桓大人共连盟,攻蓟下,燔烧城郭,虏略百姓。举称“天子”,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云举当代汉,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纯又使乌桓峭王等步骑五万,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朝廷以虞威信素著,明年,复拜幽州牧。虞到蓟,罢省屯兵,务广恩信。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开许善路。又设赏购举、纯。举、纯走出塞,余皆降散。纯为其门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灵帝遣使者就拜太尉,封容丘侯。
③ 及董卓秉政,遣使者授虞大司马,进封襄贲侯。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两亿有余,以给足之。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务存宽政。虞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
[注] ①牢禀逋悬:军粮拖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虞初举孝廉().(3)庶几可定大业()..
(2)公事去官().(4)劝督农植().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举因然之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B.自鲜卑、乌桓、夫余之辈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C.而虞务存宽政 吾恂恂而起 ..D.民夷感其德化 其皆出于此乎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朝廷以虞威信素著,明年,复拜幽州牧。
译文:(2)纯为其门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
译文:
20.用“/”给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2分)
朝 廷 拜 虞 甘 陵 相 绥 抚 荒 余 以 疏 俭 率 下
21.刘虞战胜张纯、张举的直接措施是。(2分)22.联系全文,概括刘虞“德化”之政感召的对象。(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2分)
甲
陶潜、谢眺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所为也。老杜云:“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是也。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绝倒也。梅圣俞《和晏相诗》云:“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淡。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芡。”言到平淡处甚难也。所以《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乙
《漫斋语录》曰:“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余爱其言,每作一诗,往往改至三五日,或过时而又改。何也?求其精深,是一半功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功夫。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朱子曰:“梅圣俞诗,不是平淡,乃是枯槁。”何也?欠精
①
深故也。郭功甫曰:“黄山谷诗,费许多气力,为是甚底?”何也?欠平淡故也。有汪孝廉以诗投余。余不解其佳。汪曰:“某诗须传五百年后,方有人知。”余笑曰:“人人不解,五日难传;何由传到五百年耶?”
(清·袁枚《随园诗话》)
[注] ①组丽:华丽。
23.文中“《风》《骚》”分别指《诗经》中的《国风》,创作的《离骚》。(1分)24.在甲乙文中□□和□□两词,容易被人误解为“平淡”。(2分)25.与乙文画线句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A.通俗精妙
B.平易深涩
C.言简意赅
D.深入浅出
26.甲乙两文对“平淡”的理解不一致,加以分析。(3分)
27.两文都写到了梅圣俞的诗,但论证方法不同,请指出并辨析其作用。(4分)
甲文。
乙文。
二、写作(70分)
28.生活中处处有“未完成状态”:赛跑未到终点,大楼尚未竣工,学习没有结业,作品还没完成„„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疲惫、焦虑,难以忍受;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激
昂、奋进,充满期待。请以“未完成状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黄浦区2012年高考模拟考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 阅读(80分)
(一)(16分)
1.(2分)B 2.(2分)卖桔子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研究经济理论。3.(3分)C 4.(2分)强调顾客相信自己买到了足够便宜的商品。
5.(3分)照应标题,用卖桔贯穿全文;(1分)与首段呼应,突出实证研究的重要性;(1分)肯定自己的研究结论,委婉批评史德拉的观点。(1分)
6.(4分)可以同时同地将顾客分开来获取利润;顾客付价的高低有时与顾客所掌握的讯息有关;特定情况下,只有价格分歧才能赚到钱。(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
(二)(20分)
7.(2分)增强语势;(1分)表明二郎镇先民未必是隐居者,进而猜测他们定居此地的各种缘由。(1分)
8.(3分)从程度上,对形容的事物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了“二郎镇”与“大山之外”的不同。(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9.(3分)照应第②段的“静谧”,(1分)进一步表现了街巷古老、神秘和幽深的特点,(1分)体现了作者对街巷由浅入深的认识体验。(1分)10.(2分)酒中有悠长的民族文化历史,有丰富的百姓生活。11.(6分)A E 12.(4分)全文以游踪(或赤水)为线索,文章浑然一体;(1分)文章先写边地的“寂寞”,与后文写“不再是寂寞边地了”形成鲜明对照;(2分)突出了边地经济的繁华和文化的丰富。(1分)
(三)(6分)
13.(1)失之东隅(2)惠风和畅(3)迷花倚石忽已暝(4)香雾云鬟湿
(5)刘郎才气(6)更那堪冷落清秋节(7)樯倾楫摧(8)登东皋以舒啸
(四)(9分)
14.(2分)D 15.(4分)千年的慢与流逝的速对比、一日的短与难熬的长对比;(1分)千年与一日 的对比,千年犹速与一日为长对比;(1分)突出心理感觉上的反差(或矛盾),(1分)表达了盛世遗恨和现实悲愁的伤感。(1分)
16.(3分)登楼所见,感慨汉、魏气象,已为陈迹;(1分)故乡沦落、辗转漂泊、征战思归;(1分)将个人的坎坷命运和国家的衰败动荡结合起来,丰富了“自伤”内涵。(1分)
(五)(17分)
17.(4分)(1)被举荐(或推荐)(2)免除(或削除、离开)(3)或许(或差不多、几乎、大概)(4)鼓励
18.(2分)B 19.(5分)(1)朝廷因为刘虞的威信一向显著,第二年,又任命他为幽州牧。(以、素各1分)
(2)张纯被他的门客王政杀死,(王政)把头送到刘虞处。(被动、省略、诣各1分)20.(2分)朝 廷 拜 虞 甘 陵 相 / 绥 抚 荒 余 / 以 疏 俭 率 下 21.(2分)宽待从者;(1分)赏购首领。(1分)
22.(2分)边民及少数民族百姓;青、徐流民;豪俊之人。(共3点,答对任意2点给2分)
(六)(12分)
23.(1分)屈原
24.(2分)拙易(1分)枯槁(1分)25.(2分)D 26.(3分)甲文认为“平淡”是脱尽绚烂华美之后的境界;是浑然天成,无须雕琢的。乙文认为“平淡”是易于别人理解的;是需要反复修改的。(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27.(4分)甲文:引证,强调达到“平淡”很难;(2分)乙文:例证,突出用意要精深,增强说服力。(2分)
二 写作(70分)
28.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参考译文】
(五)刘虞,字伯安。刘虞最初被举荐为孝廉,逐渐升任幽州刺史,百姓与蛮夷被他的仁德所感动,鲜卑、乌桓、夫余这些部族,都按时朝贡,不敢骚扰边境,受到百姓歌颂。后来刘虞因公事免除官职。中平初年,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朝廷任刘虞为甘陵相,安抚灾荒后的百姓,刘虞用粗糙俭朴的生活做下属的榜样。
后来车骑将军张温讨伐贼寇边章等人,征调幽州乌桓三千骑兵,因军粮供应不上,都逃回本国。前中山相张纯私下对前太山太守张举说:“如今乌桓已经背叛,都想作乱。凉州贼人起事,朝廷不能禁止。又有洛阳人的妻子生下有两个头的孩子,这是汉朝气数衰败殆尽,天下有两主的征兆啊。你如果和我一起率领乌桓的部众来起兵,或许可以成就大事业。”张举于是认为他讲得对。中平四年,张纯等就和乌桓首领共同结盟,攻打蓟地,焚烧城郭,掳掠百姓。张举称“天子”,张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向各州郡传送文书,说张举要取代汉朝,让天子退位,命公卿来迎接。张纯又派乌桓峭王等人步骑兵五万,进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官吏百姓。朝廷因为刘虞的威信一向显著,第二年,又任命他为幽州牧。刘虞到蓟,裁减驻军,广布恩德。派人向峭王等人转达朝廷的宽宏恩德,为他们开辟光明正道。又悬赏捉拿张举、张纯。张举、张纯逃出塞外,其余的人都投降或四散。张纯被他的门
客王政杀死,(王政)把头送给刘虞。灵帝派使者去就地任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
等到董卓执政,派遣使者授刘虞为大司马,进封襄贲侯。过去因为幽州地处偏远,耗费钱粮很多,每年常要割取青、冀二州的赋税两亿多,来给它供应补足。当时道路不通,运送不到,而刘虞实行宽大政策。刘虞鼓励农业生产,与上谷富裕的胡人开放贸易,与渔阳富饶的盐铁进行流通,民众欢喜,粮食丰收。青州、徐州士绅百姓躲避黄巾之难跑到刘虞这里来的有百余万,他都收留慰问,为他们安排生计,流民都忘了自己是流民。刘虞虽然位居上公,但天性节俭,破衣草鞋,饭食没有两个肉菜,远处和近处过于奢侈的有钱有势者,没有不改善操守归附他的。
(六)陶潜、谢朓的诗平淡而富有意趣,不像后来的诗人那样进行了惊心刺目的雕琢,杜甫说“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来说,想达到平淡的境界,就要去掉华丽的文采。华丽流芬的文采去掉了,便有可能达到平淡的境界,这样看来,陶、谢的境界不是后来那些雕琢的诗人可以达到的。现在的人作诗,把拙劣简易当成了平淡,读了这样的诗,有见识的人没有不讥笑的。梅尧臣在《和晏相》这首诗中说:“我按我的性情作诗,力求平淡,但又苦于不够圆熟,像菱芡一样刺口、有涩味。”可见诗写到平淡这一步是很难的。所以他在《赠杜挺之诗》中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李白也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到了自然天成的程度,那就真是好诗了。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漫斋语录》说:“诗歌的用意要精深,语言要平淡。”我很欣赏这句话,每写一首诗,往往要改三五天,有时过一段时间又拿出来改。为什么呢?就因为追求用意精深要一半工夫,追求语言平淡又要一半工夫。用意欠精深不能超出别人而领先,语言欠平淡则不能让大家读懂。朱子说:“梅尧臣(圣俞)的诗,不是平淡,而是枯槁。”这是为什么?即因为用意欠精深之故。郭公甫说:“黄庭坚(山谷)的诗,费了不少力气,也不知说的什么?”这是为何?即因为语言欠平淡之故。有孝廉汪某投诗给我,我看不懂这诗好在什么地方。汪某说:“我的诗要等五百年后,才有人知道其价值。”我笑道:“一般人读不懂,五天都难得传下去,哪里谈得上传到五百年呢?”
(清·袁枚《随园诗话》)
第二篇: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奉贤区第二学期调研测试(二模)
高三语文试卷(2018.4)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2)成语“任重道远”出自《
·泰伯》:“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3)古人诗词中常借用虚拟之景表达情感,如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柳永的《雨霖铃》下阕中与之手法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下列名言用以自勉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论语·子罕》 D.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夏纪》 3.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我们在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应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用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使用工具之前是否应先研究工具?理性是什么?它的内容和界限是什么?这种______________,就是哲学思考的根本问题。A.对理性的思想,对理性的批判 B.对理性的批判,对思想的批判 C.对理性的思想,对思想的思想 D.对理性的批判,对批判的思想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17分)
①一般印象中,人类学家有点像是独行者,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经历着不同文化给自己的磨难。所以,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 美其名叫‘参与观察’。‛因而,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人类学家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马林诺夫斯基在田野中写下的《严格意义上的日记》,有这么一段话对自己的‚迷糊状‛做了生动的自白:
4月7日(1918年)。我的生日。我还是带着照相机工作,到夜幕降临,我简直已筋疲力尽。傍晚我与拉斐尔聊天,谈到特洛布里安德岛人的起源和图腾制度。„„我困惑,我陷入到了那里的生活方式之中。所有一切都被阴影笼罩,我的思想不再有自己的特征了。
②像马林诺夫斯基这样的人类学家,大凡都要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他的日记给人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感。从一个角度看,他们成为人类学家,与他们遭受的磨难有直接的关系。马林诺夫斯基之所以是马林诺夫斯基,是因为他离开了家园,离开了波兰和英国,到蛮荒的特里布恩德岛;费孝通之所以是费孝通,是因为他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自己的学院,偕同妻子双双去了大瑶山……为什么这些人类学家非要这样实践他们的人生?要把他们的青春耗费在遥远的穷乡僻壤?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地表达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然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里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③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面貌。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单指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做一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像李白说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④‚离我远去‛的技艺有多种。一些人类学家要求自己身心都要离开自己的文化一段时间,另一些人类学家则通过他人的间接描述来‚神游‛于另外一个世界。作为集体的人类学家共同体,区别于其他思考者的特征,正是一种文化精神意义上——而不单是个体肉身意义上——的‚离我远去‛。不是说人类学家要抛弃自我,成为疯子,而只是说人类学家的‚自我‛表达的是一种‚非我‛的艺术,这种艺术使人类学家获得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经验,使..人类学家能够比较‚移情‛地觉悟到自己的文化的局限性。
⑤人类学家离开自我的途径,有的是时间的隧道,有的是空间的距离。他们去的时间,是已经流逝的过去;他们去的空间,是一个‚非我‛的世界。因而,人类学家不以肉身的离 去为目的,他们带着自己的心灵,超越自己的文化,领略人如何可以是人同时又那么不一样。人类学家不一定要追求对遥远的文化的求索,不少人类学家也从事本土文化的研究。在本土研究中,‚离我远去‛的意思,转化为与自己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暂时陌生感,转化为一种第三者的眼光,它让我们能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对待‚主人‛——我们本身。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学家的肉身没有被自己搬运到别的世界中去,但他们的心灵却必须在一个远方寻找自我反观的目光,在一个想象或实在异域中寻找他者相对于‚我‛的意义。
⑥近代以来,人类学家要培养的那种‚离我远去‛的习惯,针对的是我们今天生活在其中的现代性。他们希望从被观察的边缘人群的‚当地观点‛出发,来展示众多与近代的世界不同的小小世界,体会这些‚小传统‛的力量,从而反观逐步渗透到整个世界的‚大传统‛——现代观念体系,我们将这里追求的东西叫做‚文化的互为主体性‛。
选自《人类学是什么》
4.对第①段中引用马林诺夫斯基日记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真实而生动地揭示了人类学家在研究中会遇到的困境。B.表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学家都会“离自己远去”。C.灰暗的笔下流露出人类学家面对困境时内心的困惑哀怨。D.引出下文所有人类学家走上人类学研究道路的客观原因。5.第②段中加点词“大凡都”的表述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3分)
6.第④段中加点词“非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7.对“离我远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费孝通的田野工作属于“离我远去”的技艺中身心都离开的类型。B.“离我远去”能力的养成必然让人类学家经历一段不适应的过程。C.不管是通过时间还是空间,“离我远去”的关键不在身体而在心灵。D.本土研究中人类学家的“离我远去”是指去到由想象产生的异域。8.综观全文,概括人类学家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价值。(3分)
9.阐释第⑥段中“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内涵,并推测人类学追求“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目的。(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5分)
多闻草木少识人 王开岭 某种意义上,没有人真正看过一朵花。
——乔治亚·奥基夫
1住海淀区时,最常去的是北京动物园和香山植物园。○2迷恋动物园,因为它帮我确认一件事,它反复地、一遍遍向我证实:生命是丰富的,○物种是多样的……否则,我真怀疑世上只剩下人了。
3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躲开车马鼎沸的聒噪、高楼大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并、脏口与脏口的对骂……草木乃最安静、最富美德的生物,也是肉体最伟大的保姆:献花容以悦目、果茎以充腹、氧气以呼吸、林荫以蔽日,还承接人之垃圾和秽物……没有草木,我们真是一秒也活不成。
4香山植物园最大魅力是阔,阔得足以让人忽略其败笔:院墙和门票。除山风浩荡、野○趣丰饶、地气充沛,它还有个好处:人寡。
5人寡,则幽,则清,则定。不过,颇为尴尬的是,面对妖娆花木,我竟无法叫出她们○的名字。成千上万的她们,我所识者寥寥。爱慕,却不知称呼;惊艳,却无从指认。甚至无法转述她们的美,炫耀我的眼福。
6其实何止于我,○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曾见一位母亲带儿子在园子里玩,童声一连串地问‚妈妈,这叫什么‛,我清楚地听见萱草被说成了马兰、蜀葵被说成了木槿、鸢尾被说成了百合、茑萝被说成了牵牛,其它我也说不出了……末了,年轻的母亲被逼得声音越来越低,嗫嚅不清了。
7我把此事告诉一朋友,大发感慨:现代人熟记的人名多不胜举,尤其演艺明星,所识○草木却可怜至极,真是奇怪!过了几天,收到朋友一赠书——《野花图鉴》。还有一条短信:‚每次看到‘全草入药’几个字,我都肃然起敬!‛果然,翻开该书,几乎每条注释中,皆见‚全草入药‛四字。
8草木深深,福佑其中;花果累累,生之有养。我想,若有一日,自己被发配荒野,携○一卷《本草纲目》,也就能活下去,芥命无忧了。若再奢侈一点,容我多带一本书,该是什么呢?无疑是《诗经》了。
9在我眼里,○《诗经》乃性灵之书、自然之书、童话之书,更是照亮精神之书。我想,从古到今,即使只有这么薄薄一册,华夏文化也堪称灿烂。后人若能承先民衣钵、循童年心性,文明又何尝堕落至此?扔掉《诗经》,遗弃它的纯真精神,背叛它的诗意逻辑和生存美学,乃悲剧之始。
⑩《诗经》伟大在哪儿呢?夫子看得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无邪‛,即纯 洁、烂漫,即清澈、雅正。最后,又似乎想起了什么,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1这是我极欣赏的一句话,也是酷爱《诗经》的一大理由。○12它确是一部生物百科全书。陆玑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里的物类作了详解,计草本80种、木本34种、鸟类23种、兽类9种、鱼类10种、虫类18种,共动植物175种。而据台湾学者潘富俊统计,《诗经》藏有草木160种,比陆机统计的多出许多。
13张爱玲读《诗经》○,很为里面的情爱男女‚怎么这样容易就见着了‛而欢欣、兴奋得脸通红。胡兰成则解释:‚直见性命,所以无隔。‛不愧为情事大师,一语道破。
14《诗经》○里的美丽欢爱,正因人之心性和大自然息息相通,人之情思和旷野一样率真、赤裸。天光明澈,心静如水,无泥沙拖累,无城府之深,故彼此认出、相互照见即简易得多、笔直得多。哪像今人这般诡秘周折?
15什么叫‚天地作合‛?《诗经》里慢慢找。懂得天地,方懂男女。○16最后,我想对孩子说一句:多闻草木少识人。○17这年头,名人的繁殖速度比细菌还快,都急疯了。草木润性,浮尘乱心。这个信息爆○炸和绿色稀缺的年代,即便‚少识‛,业已识多;即便‚多闻‛,已然寡闻。
10.第②段作者写自己迷恋动物园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1.分析第⑤段画线句中“竟”的作用。(3分)
12.有人曾评价王开岭的文章“浪漫而冷峻”,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13.结合全文,探究标题“多闻草木少识人”的深刻意蕴。(5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江夜【清】吴锡麒
万峰壁立大江横,秋色连天露洗清。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隔汀孤鸟欲同梦,逆浪老鱼微有声。半夜月沉潮又上,渔灯流过蓼花明。
14.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正确的一项是()。(1分)A.1 B.2 C.3 D.4 15.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清丽B.沉郁顿挫 C.豪放飘逸D.平淡质朴 16.请结合全诗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4题。(18分)
①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武德初,除陈仓尉。部人有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无礼,县莫能止。仁轨特加诫喻,期不可再犯,宁又暴横尤甚,竟杖杀之。州司以闻,太宗怒曰:‚是.何县尉,杀吾折冲!‛遽追入,与语,奇其刚正,擢授栎阳丞。
②显庆五年,高宗征辽,令仁轨监统水军,以后期坐免,特令以白衣随军自效。时苏定方既平百济,留郎将刘仁愿于百济府城镇守,百济复叛,引兵围仁愿于府城。诏仁轨发兵合势以救仁愿。仁轨军容整肃,所向皆下。时苏定方奉诏伐高丽,进围平壤,不克而还。高宗敕书与仁轨曰:‚平壤军回,一城不可独固,即宜泛海还也。‛将士咸欲西归,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国家,专之可也。今平壤之军既回,则百济余烬,.不日更兴,高丽逋薮,何时可灭?唯宜坚守观变,乘便取之,不可动也。‛众从之。于是诸将会议,或曰:‚加林城水陆之冲,请先击之。‛ 仁轨曰:‚加林险固,急攻则伤损战士,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须拔其源。若克周留,则诸城自下。‛于是仁愿帅陆军以进。仁轨乃别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于是百济悉平。
③吐蕃入寇,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乃表敬玄为帅以代己,果覆其众。
④咸亨五年,以功进爵为公,并子侄三人,并授上柱国。州党荣之,号其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仁轨虽位居台辅,不自矜倨。每见贫贱时故人,不改布衣之旧。.【注释】①逋薮:逃亡之人的聚集之地。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于是诸将会议()(2)不自矜倨()...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分)期不可再犯().A.等待 B.商定 C.限期 D.要求
1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分)①专之可也().A.单一 B.单独 C.专擅 D.变通
2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遽追入,与语 高宗敕书与仁轨 ..B.特令以白衣随军自效 以功进爵为公 ..C.引兵围仁愿于府城 于是仁愿帅陆军以进 ..D.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 号其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21.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州司以闻,太宗怒曰:‚是何县尉,杀吾折冲!‛遽追入,与语,奇其刚正,擢授栎阳丞。2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3.以下诗句最符合刘仁轨拒绝奉诏泛海西归心理的一项是:()。(2分)A.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4.“不隐恶”“不为讳”是传统史家对记史的态度,请结合这一点分析第③段记载的刘仁轨事迹。(3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25—29题。(12分)
《胡宗元诗集》序【北宋】黄庭坚
①士有抱青云之器,而陆沉林皋之下,与麋鹿同群,与草木共尽。独托于无用之空言,以为千岁不朽之计。谓其怨邪?则其言仁义之泽也;谓其不怨邪?则又伤已不见其人。然则,其言不怨之怨也。
②夫寒暑相推,草木与荣衰□,庆荣而吊衰,其鸣皆若有谓,候虫是也;不得其平,则声若雷霆,涧水是也;寂寞无声以宫商考之,则动而中律,金石丝竹是也。维金石丝竹之声,《国风》《雅》《颂》之言似之;涧水之声,楚人之言似之;至于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③今夫诗人之玩于词,以文物为工,终日不休;若舞世之不知者,以待世之知者然。然其喜也,无所于逢;其怨也,无所于伐。能春能秋,能雨能旸,发于心之工伎而好其音,造物者不能加焉。故余无以命之,而寄于候虫焉。
②
①④清江胡宗元,自结发迄于白首,未尝废书,其胸次所藏,未肯下一世之士也。前莫挽,后莫推,是以穷于丘壑。然以其耆老于翰墨,故后生晚出,无不读书而好文。其卒也,子弟门人,次其诗为若干卷。宗元之子遵道,尝与予为僚,故持其诗来求序于篇。自观宗元之诗,好贤而乐善,安土而俟时,寡怨之言也。可以追次其平生,见其少长不倦,忠信之士也。至于遇变而出奇,因难而见巧,则又似予所论诗人之态也。其兴托高远,则附于《国风》;其忿世疾邪,则附于《楚辞》。后之观宗元诗者,亦以是求之。故书而归之胡氏。
【注释】①陆沉:无水而沉,喻隐居。②舞:玩弄,戏侮。25.对第①段中的“不怨之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A.既要表现才华无所用的悲哀,又要表现隐逸山林的快乐。B.放弃建功立业的雄心,只能借助诗文实现生命不朽的无奈。C.即使抒发个人壮志难酬的愁怨也要保持平心静气的超然。D.才德之士选择隐居的行为本身就是对生不逢时的无声控诉。26.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A.也 B.耳 C.矣 D.焉
27.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28.对第③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感慨胡宗元的“喜”“怨”无人应和,与下文写胡宗元的创作经历相呼应。B.承接上文,进一步解说“候虫之声”的创作特点,凸显文章的中心观点。C.借题发挥,针砭时弊,批评当下诗人只知玩文词之工,却无兴发感人之意。D.以“候虫之声”喻指胡宗元的诗风,为其“世无知者”的不幸遭遇鸣不平。29.请分条概述作者借本文表达的诗歌创作理念。(4分)
三、写作(70分)
30.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冲突是指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互相对抗。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论》中认为,冲突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2018年第二学期奉贤区调研测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2018.4)
1.(5分)(1)楼船夜雪瓜洲渡
(2)论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
(3)杨柳岸,晓风残月(如多答“今宵酒醒何处”,不扣分)2.(2分)D 3.(3分)C
4.(2分)D 5.(3分)不矛盾。“都”表明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是一般规律(1分),“大凡”表明不排除例外(1分),体现了科普类文章表达的严谨性(1分)。6.(2分)去除自身文化、精神的痕迹;(不答“文化”扣1分,如“不带有自己的思想特征”)7.(2分)D 8.(3分)(1)理解与自身文化不同的文化;(2)丰富对世界的认识;(3)反观自身文化,觉察局限性并有所改进;(4)对现代观念体系有所补充完善;(5)拥有平等对待一切文化的意识。(答前三点即可,答到(4)(5)也给分)
9.(5分)内涵:或大或小的文化都可以保持、展示自己的文化。(2分)目的:使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变得可能;使世界文化发展更加多元丰富;倡导人们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自身以外的任何文化,多些包容和理解。(3分)
10.(3分)委婉地表达对现实生活中人到处都是的厌弃(2分),为下文表达对草木的热爱作铺垫(1分)。
11.(3分)愧疚自己对花木所识甚少/对花木的生疏(2分);以及对无法传递花美的遗憾。(1分)
12.(4分)“浪漫”体现为作者行文灵动,联想丰富,由日常生活到社会现象到书籍中的草木再到名人掌故,过渡自然;也体现在对花木称呼的拟人化,如第5节称为“她们”(2分); “冷峻”主要表现为作者借草木关注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思考深刻而严肃。(分)
13.(5分)草木既指的是自然的草木鸟兽,也指的是对于发展人的自然、纯真心性有益的一切事物;(2分)人主要指的是与自身身心无益的纷繁人事;(1分)作者借“多识草木少识人”此题,呼唤人们多关注自然、享受自然、敬畏自然;(1分)亦希望人们可以发展一种自然率真的生活状态,保留自然率真的心性/借此抵御世间纷乱的一切和急功近利心态,促进社会文明的自然健康。(1分)
14.(1分)B 15.(3分)A 16.(4分)首联融情于景,通过夜航所见,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氛围(1分);颔联随着诗人行船时产生的错觉,表达出自由逍遥的愉悦(1分);颈联以“孤鸟”、“老鱼”等意象传递了诗人触景而生的孤寂、惆怅之感(1分);尾联从动态的角度表现出江面上的生气与活力,暗寓作者的喜悦(1分)。
17.(2分)(1)聚会商议。(2)夸耀。18.(1分)D 19.(1分)C 20.(2分)B 21.(5分)州官将(此事)上报朝廷,太宗生气地说:“这是怎样的县尉,杀了我的折冲!”立即追召他入朝,和(他)交谈,对他的刚正感到惊奇,升任他为栎阳丞。(重点:2处省略,是,遽,奇,擢)
22.(2分)通过对比(语言描写)(1分),塑造出刘仁轨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眼光(1分)。23.(2分)B 24.(3分)刘仁轨与李敬玄关系不和,就故意推荐他代替自己征战,让其战败出丑(1分)。刘仁轨这种罔顾国家利益的做法(1分)体现他性格中狭隘的一面,是其人生的污点(1分)。
25.(2分)C 26.(1分)D 27.(2分)整散结合,既体现出三种声音的不同,又简洁明快,节奏鲜明。28.(3分)C 29.(4分)诗歌应该有“不怨之怨”的精神境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感而发而且要符合音律(动而中律);诗歌要有广阔深刻的思想内容(兴托高远);诗歌创作要刻意求变,努力出奇(遇变而出奇,因难而见巧)。
30.作文(70分)评分标准(建议基准分为49分)
一类卷(63—70)基准分67分: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基准分57分: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基准分45分: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病句。
四类卷(21—38)基准分29分: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恰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参考译文: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武德初年,任陈仓尉。本地有个叫鲁宁的折冲都尉,依仗班位高,放纵无礼,县里没人能禁止。刘仁轨专门加以劝诫晓谕,要求不可再犯,鲁宁却更加横暴,刘仁轨最终用杖刑把他处死。州官将此事上报朝廷,太宗生气地说:“这是怎样的县尉,杀我的折冲尉!”立即追召他入朝,和他交谈,惊奇他的刚正,升任他为栎阳丞。
显庆五年,高宗征辽,令刘仁轨暂时统领水军,因没按期到达而获罪免官,特令他以平民的身份随军效力。当时苏定方已平定百济,留下郎将刘仁愿在百济府城镇守,百济再次反叛,率军将刘仁愿包围在府城。诏令刘仁轨率领军队合力救援刘仁愿,刘仁轨军容整齐,攻无不克。当时苏定方奉诏征伐高丽,进兵包围了平壤,没能攻下而撤回。高宗传诏书给刘仁轨说:“平壤军队撤回,卿的一城不能单独固守,应立即渡海返回。”将士都想西归,刘仁轨说:“《春秋》之义,大夫出境,遇上可以安定社稷、便利国家的事情,可以独断而行。现在攻打平壤的 军队已经返回,那么百济余众,很快就会重振旗鼓,高丽这块亡命之徒的藏身之地,何时才能平定?只应坚守观察变化,乘机进取,不可轻动。”众人听从。於是众将聚集到一起商讨军事,有人说:“加林城是水陆要冲,请先进攻它。”刘仁轨说:“加林城险要坚固,急攻就会损伤战士,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是贼寇的巢穴,群凶聚集之地,铲除罪恶要从根本,必须先拔掉根源。如果攻克周留,那么其他各城自会投降。”於是刘仁愿率陆军进兵。刘仁轨就另外带领水军和粮船,从熊津江开往白江,会合陆军同时进攻周留城。刘仁轨在白江口遇到倭兵,四战四胜,烧毁倭船四百艘,烟火冲天,映红了海水,贼众大败。百济于是全部平定。
吐蕃入侵,朝廷任命刘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刘仁轨每次上奏事务,大都受到中书令李敬玄的阻挠,因此和李敬玄不和。刘仁轨深知李敬玄本非边将之才,就上书推荐李敬玄代替自己担任统帅,李敬玄果然被吐蕃打败,全军覆没。
咸亨五年,凭借功劳进爵为公,子侄三人同时授任上柱国,本州同乡感到荣耀,将他们住的地方称为乐城乡三柱里。刘仁轨虽然位居宰相,从不骄傲自大,每次会见贫贱时的旧友,不改平民时的样子。
第三篇:2018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问今是何世,乃。
(陶渊明《桃花源记》)
2.?,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3.,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4.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青山绿水。
(白朴《天净沙·秋》)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残照”的意思是。(2分)
7.后人在论及做学问时,常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借此所体现的精神是。(2分)
?A.乐而忘忧
B.锲而不舍C.挺身而出D.尽力而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出师表(节选)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国的?(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遂许先帝以驱驰。
10.?用选文中的语句填空。(4分)
(1)选文第①段含蓄地指出了后主刘禅身上存在的问题是“(?)”。
(2)今人在表达自己深感责任重大的心情时,可引用选文第③段的?“(?)”。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①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鉶②,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不羹菽藿③,则必旌④、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⑤,设炮烙⑥,登糟邱⑦,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注释】①纣:殷纣王。箕子:纣的叔父。
②鉶(xíng):盛菜羹的器具。
③菽藿:指一般的蔬菜。
④旌:牦牛。
⑤肉圃:肉像园子里的蔬菜一样多,故称储存肉的地方为圃。⑥炮烙:烤肉的铜格,也是一种刑具。⑦糟邱:酒糟堆成的山丘。
11.为文中加点的词,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4分)
(1)食于茅茨之下
?()
?A.饭
?
B.粮食
?
C.吃
D.喂养
(2)吾畏其卒?()
?A.士兵
?
B.结局
C.终止
D.死亡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
13.(1)最能概括本文内容的一项是(?)(2分)
?A.象箸之忧
B.箕子之言
C.纣王之奢
?
D.天下之祸
(2)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是(?)(2分)
A.俭以养德
B.祸不单行
?
C.变本加厉
D.见微知著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如何营造一个宇宙
①无论怎么努力,你都永远也想像不出质子有多么微小,占有多么小的空间。它实在太小了。质子是原子极其微小的组成部分,而原子本身当然也小不可言。质子小到什么程度?像字母“i”上的点这样大小的一滴墨水,就可以拥有约5000亿个质子,说得更确切一点,要比组成1.5万年的秒数还?。因此,起码可以说,质子是极其微小的。
②现在,请你想像一下,假如你能把一个质子缩小到它正常大小的十亿分之一,放进一个极小的空间,使它显得很大,然后,你把大约30克物质装进那个极小极小的空间。很好,你已作好创建一个宇宙的准备。
③不过,要是你愿意创建一个比较老式而又标准的大爆炸型宇宙,你还需要别的材料。事实上,你需要收集现有的一切东西——从现在到宇宙创建之时的每个粒子——把它塞进一个根本谈不上大小的极小地方。这就是所谓的奇点。
④无论哪种情况,准备好来一次真正的大爆炸。很自然,你希望退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来观察这个奇观。不幸的是,你无处可以退避,因为奇点之外没有任何地方。当宇宙开始膨胀的时候,它不会向外扩展,充满一个更大的空间。
⑤奇点四周没有四周。那里没有空间供它占有,没有地方供它存在。我们甚至无法问一声它在那里已经多久——它是刚刚产生的,还是一直在那里,因为时间并不存在。它没有从过去产生这一说。
⑥于是,我们的宇宙就从无到有了。
⑦刹那间,一个光辉的时刻来到了,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奇点有了天地之大,有了无法想像的空间。这充满活力的第一秒钟(许多宇宙学家将花费毕生的精力来将其分割成越来越小部分的1秒钟)产生了引力和支配物理学的其他力。不到1分钟,宇宙的直径已经有1600万亿公里,而且还在迅速扩大。这时候产生了大量热量,温度高达1000万摄氏度,足以引发核反应,其结果是创造出较轻的元素——主要是氢和氦,还有少量锂(大约是1000万个原子中有1个锂原子)。3分钟以后,98%的目前存在的或将会存在的物质都产生了。我们有了一个宇宙。这是个美妙无比的地方,而且还很漂亮。这一切都是在大约做完一块三明治的时间里形成的。
14.第①段空格上应填入的词是(3分)
说得更确切一点,要比组成1.5万年的秒数还?。
A.大
?B.小
C.多
D.少
15.第①段的说明对象是?(1),第②段到第⑤段的说明对象是?(2)
。(4分)
A.质子
?B.奇点
C.奇观
D.宇宙
16.第③段中,为什么“需要收集现有的一切东西”?结合第③和第⑦段中的相关内容回答。(4分)
17.第⑥段画线句中“我们的”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4分)
18.本文说明顺序是什么?请说明理由。(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车
?票
①我看了看手表,是晚上七点五十分。这不是一个很晚的时间,可是在一个冬日的乡下公路上,它已经很晚,更是很黑,很晚很黑的公路上只有这一辆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开着,我坐在它后面的车斗里,心里淌过的是一条舒展的光芒般的水流:“()!”我在路上走了好长一段,都没有拖拉机开过来。有卡车驶过,但是卡车的架势总令我完全不指望。它是“呼”地驶过,而拖拉机是“突突突”,“突突突”的声音和速度都和缓得多,让你敢走上去拦一拦。
②我看着专心开拖拉机的农民,他凌乱的头发在夜风里有些飘曳,像田垄上的一小撮草,这一撮草应该有些日子没洗了,黑暗中也能看见不清洁。那时的农民男人不是经常洗头的,可是我已经不会嫌弃,我下乡在农场四年了,农场也有农民,习惯了他们的凌乱,熟悉他们不复杂的心思,比起城里人,比起读过些书的我们这些青年,他们品性的清爽面积要大得多了。我刚才朝着他招手,他立即就停下了,他应该是三四十岁了,我小心也讨好地说:“让我搭一下好吗?我是农场的知青,没有车了!”他用乡下话说:“我是到桃园的!”我说:“好的好的,到了桃园我就下去自己走。”我要到的塘外比桃园远,先到桃园,然后到团结,然后是塘外,到了塘外我还要走五十分钟。我就这样上了车,跟着他“突突突”往前开。风不小的,路边没有什么树,出门时,外祖母让我穿上妈妈为我新买的棉风雪大衣,我说过年再穿吧,她说过年再穿干什么,晚上路上会冷。没有想到,它就真的为我挡住了很多的冷,拖拉机男人穿着粗布棉袄。我是很想往前凑过头和他说几句话,告诉他我是在西渡坐末班车回农场,可是晕了车,忍啊忍啊,后来忍不住,就下来吐,车开走了,我蹲在路边吐,吐的时候完全不想车开走了怎么办,还有那么多路,怎么回农场。吐的时候的确是胸前涌满了而脑子空无的。可是拖拉机“突突突”地开,他听不见的。
我这么想,只是觉得他如果知道些情景,了解了来龙去脉,我心里会有买了一张车票的踏实,我喜欢心里踏实,不模模糊糊,含混一片。这只是我心里想,其实即使他听得见,我也不一定会真的说,那时的我,是沉默多于说话的,而且看样子,这个乡下男人也是一个言语少的人,许多男人,尤其是路上的陌生男人,往往都是言语不多,笑容少的,后来看到电影里的高仓健,我骤然明白:为什么他是一个最标准的男人!
③安静的冬日夜晚的乡下公路,路灯昏黄,很远才一盏,如同没有。亲切、温暖的是偶尔出现的路边人家的灯光,灯下晃动的人影甚至可以令人嗅到些气息,而这气息对于一个夜晚的路人,城里的年轻人,像是有家人般的亲切,而这时家人是不知道我因为呕吐,搭乘在一辆拖拉机上,妈妈和外祖母都已经吃好晚饭了,我出门时外祖母问:“你晚饭怎么办呢?”外祖母塞了一把大白兔奶糖在我的背包里。
④这时,他放慢了速度,停下,说:“到了!”
⑤桃园到了。我赶紧跳下拖拉机,我还来不及走到他面前对他说“谢谢”,他已经“突突突”开走了。农村人爽气,没有那么多客套。
⑥我往前走,还有不少路,先走到团结,再走到塘外,然后往农场走,要很晚才能到。
⑦可是我没走一会儿,又听见身后有“突突突”的声音。就想,这么晚了,还有拖拉机!我停下了看,开上来的就是刚才的拖拉机,他没有熄火地停下问我:“侬去哪里的?”我现在没有办法用文字写出他的乡下话的确切口音,但是心里记得住那种泥土似的感觉,温温敦敦的,厚厚湿湿,有青草味可是不黏糊。我告诉他是去砖瓦厂,他说他去运过砖头,认得的,送侬吧,这么夜了……我赶紧说,这样太麻烦了,他说,送侬送侬。我说,那就送到塘外吧,砖瓦厂太远了。我又上了拖拉机。
⑧开过团结,到了塘外,我下了拖拉机,坚决不好意思再让他送,我说我自己走,我让他有空到砖瓦厂来玩,我告诉了他我的名字,还说砖瓦厂可以洗澡的,下次来我带他洗澡,农村人洗澡是一件不小的事情,我们砖瓦厂有大浴室。因为有大浴室,每天可以洗澡,成了农场里一个很大的骄傲!他没有说什么,“突突突”就开走了。
⑨我走在芦苇边的泥地上,灰色的风雪大衣挡着海边的冷风,这条路上一盏路灯也没有,天上有很多星星,我走进宿舍,看看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我的手表是东风牌,那时很有名的,天津手表厂生产。拖拉机男人没有来洗澡,我也知道不会来的,心里一直欠着一张很贵的票,不知道是什么价钱,很多年了。
19.填入第①段括号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总算搭到车了
?B.终于能回农场了
C.竟然还会有车
D.真是太舒服了
20.读第①段和第②段,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概括内容。(6分)
(1)?
(2)我坐末班车回农场,途中下车吐,车却开走了。
(3)?
(4)?
21.文中两次出现了外祖母,有什么作用?(4分)
?
22.第⑦段和第⑧段中“我”的表现,和之前的“我”相比,有什么改变?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
?
23.本文以“车票”为题,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
未来是“人机共教”的时代。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会被取代,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师都不会被淘汰。重复性、机械性工作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及时关注最新技术进展,掌握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和问题。
——朱永新
?民进中央副主席
死记硬背、大量刷题,人工智能肯定会秒杀人类。要让学生从灌输式教育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时代,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分析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一系列机器无法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倪闽景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在线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触手可及,但它目前依旧做不到给予学生精准的个性化学习指导。人工智能与在线教育结合后,通过技术分析就得到了上万个样本的数据,把个人的学习行为数据与别人进行关联比较后,就能定制个人学习路径,修订在线课程学习内容。
——李晓明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教师应该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变革,认真反思、评估那些“机器无而人类有”的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将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转变为传统教育的机遇。
——汪小帆
?上海大学副校长
24.以上四人是对什么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3分)
?A.未来的教育将具有怎样的发展前景?
B.教师学生如何理性面对教育的变革?
?C.教育应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
D.教师如何开展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25.人工智能将会怎样改变你的学习?请发表你的一个观点,并依据材料简述理由。(3分)
26.某校初三年级辩论赛进入最后的决赛。请以“人工智能”和“学校”为两个关键词,为决赛的正反方拟定辩题。(4分)
正方:?反方:
四、写作(60分)
27.题目:一张笑脸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不倒扣。)1.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2.无丝竹之乱耳
?3.日暮乡关何处是
4.西北望
?射天狼
5.白草红叶黄花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6.(2分)落日(夕阳)的余晖
7.(2分)B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8.(2分,各1分)蜀
?诸葛亮
9.(3分)(我)于是答应先帝(刘备)为他奔走效劳。(得分点:许、驱驰及句式)
10.?(4分)(1)亲小人,远贤臣(2分)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11.(4分)(1)C(2分)
(2)B(2分)
12.(4分)当年(从前)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见了)感得害怕。(得分点:昔者、为、而、怖)
13.(4分)(1)A(2分)
(2)D(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14.(3分)C
15.(4分)(1)(2分)A
?(2)(2分)B
16.(4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相关信息的提取能力,第③段的相关信息有“大爆炸型宇宙”“每个粒子”,第⑦段的相关信息是“98%的物质在宇宙大爆炸3分钟后都产生了”。
示
例:因为这些东西包含着“从现在到宇宙创建之时的每个粒子”,而“98%的目前存在的或将会存在的物质在宇宙大爆炸3分钟后都产生了”,为了创建一个标准的大爆炸型宇宙,所以需要收集现有的一切东西。
17.?(4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把握能力,要求理由阐述能结合内容,并与所概括的语言特点一致。
示例一:不能删去。因为第①到第⑤段通过介绍如何营造一个宇宙,来说明宇宙的诞生,文中“我们的宇宙”是指假想中创建的宇宙,与前文生动有趣的语言特点一致。
?示例二:可以删去。宇宙诞生时还没有我们人类,宇宙不属于我们,把宇宙当成“我们的”,有违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18.?(5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梳理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能力,要求通过对内容的适当概括来呈现文
?章的逻辑顺序。
示例一:选文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先说明质子的极其微小,再说明奇点比质子还要小很多,然后说明大爆炸产生宇宙,从而完整说明宇宙的诞生(3分)。
示例二:选文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1分),先说明宇宙大爆炸前的状态,后说明宇宙大爆炸后的3分钟,以此揭秘宇宙的诞生(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19.(3分)A
20.(6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思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每小题思路、概括各1分。
(1)“我”出门时,外祖母让“我”穿上新棉风雪大衣。(2分)
?(3)“我”在路上拦下一辆拖拉机,搭上了车。(2分)
?(4)“我”坐在车斗里,思绪万千。(2分)
21.(4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的是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示例:两次外祖母的出现,都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关心,使困境中的“我”更加留恋家的温暖(2分);引出下文拖拉机男子对我的热心相助,令困境中的“我”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温暖。(2分)
22.?(4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
示例:“我”招手拦下拖拉机时,是以讨好的态度,求他让我搭车,当他主动要再送我一程时,“我为自己给人添麻烦而不好意思;“我”是一个沉默多于说话的人,第一次搭车,在车上几乎没有说话,而第⑦和第⑧段中“我”却说了很多话。
23.?(3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
示例:题目“车票”隐含着对相助“我”的陌生人无以为报的亏欠之情,对品性清爽的当地人的感念之情,对已逝岁月的珍视之情。
三、综合运用(10分)
24.(3分)C
25.(3分)示例:人工智能会改变我的学习目的,我不再为考试而学习,我将更加注重自己分析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因为这些是机器无法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机器无而人类有)。
26.(4分)示例: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会消失。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不会消失。
四、写作(60分)
27.作文分项评分细则
第等
合分
综
评
中心与材料
(25分)
语
?言
(25分)
思路与结构
(10分)
评分细则
A
60┃
53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选材恰当,有新意
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
语言流畅、简洁、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
思路通畅
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
详略得当
A等基准分56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三项中有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评为A。
分项
得
分
25——22分
25——22分
10——9分
B
┃
分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选材恰当
感情真实
内容较充实
语言通顺、简洁
用语规范
思路连贯
层次较清楚
结构完整
能注意详略
B等基准分47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中心与材料或语言有一项较好的,酌情加分;其中一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
分项
得
分
21——18分
21——18分
8——7分
C
┃
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选材基本恰当
内容不够充实
语言基本通顺
用语基本规范
思路基本清楚
层次基本清楚
结构完整,但不够合理
详略安排不够恰当
C等基准分36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其中二项较好的,酌情加分;有欠缺的,酌情减分。
分项
得
分
17——14分
17——14分
6——5分
D
┃
分
题意理解偏颇
中心不明确
选材不合理
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
用语不恰当
病句比较多
思路不清楚
结构不完整
D
等基准分28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其中一项在C、D之间,酌情加分。
分项
得
分
13——11分
13——11分
4——2分
E
┃
0
分
偏离题意
无中心
词不达意
表达混乱
思路混乱
结构残缺
文不成篇
严重偏离题意或有严重语病或字数不足300字,18分以下。
分项
得
分
10——0分
10——0分
1——0分
说明:
(1)?题目不写扣2分。
(2)?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扣1—2分(符合任意两项即扣2分)。
(3)?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第四篇:2018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无答案)专题
2017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18.4 考生注意: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分)(2)吾尝而望矣。(《 ·劝学》)(2分)
(3)人们经常用《兰亭集序》中的“,”来形容当代各类聚会活动的盛况(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读书总是不求甚解,浏览一遍便抛诸脑后。老师想用一句话来劝诫他,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C.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小明爸爸招待上门拜访的同事,以下四句话中用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欢迎光临寒舍。快请坐,先喝杯茶吧。B.既然盛意难却,这份礼物我就笑纳了。C.之前临时爽约,给你添了麻烦,深感遗憾。D.今后你有困难尽管开口,我一定鼎力相助。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①截至2013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38个。梳理以往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开发以及利用,如乌丙安等(2010)从宏观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方法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王巨山(2011)则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当进行旅游开发的问题。
②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不难发现和理解它的历史性、稀有性和民族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的测量则更能体现其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性,传统研究的样本量都基于抽样调查或者更为有限的资料:大数据的应运而生,为跨时空的国际知名度研 究提供了条件。
③我们使用基于英语书面语言语料库中提及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词频统计研究方法,研究中所用到的300年来的书籍数据来源于最新版谷歌图书语料库(共811万种英语书籍)。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量不一,本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例”,即其在海量书籍中出现的次数与海量书籍中全体单词总量的比值,来代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在该时段内的文化影响力
④从统计结果来看,1700-1800年间仅有皮影戏和妈祖被少量提及。1900年以后,其他项目才被普遍提及,京剧、书法、端午节等词汇被提及的频次都有明显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前后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起伏,最为明显的是,妈祖和京剧在建国后都出现了骤升的较高梯次。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妈祖在1960年左右出现了300年来的最高峰值:京剧在建国后的知名度也有巨大提高,在1966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明显波动下降,并在改革开放后显著上升,直至1981年左右达到300年来最高峰值。
⑤尽管整体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仍有例外。皮影戏在300年的历史长河中呈现了相对降低的态势。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室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74年,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国观众,并在日后做了皮影戏演出。直至清代后期,由于政治原因,皮影戏遭到了禁演和查抄;“文革”时,皮影艺术又再次遭到了“破四旧日”的噩运。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社会环境,但在当代多元化、高科技化的大众流行影视等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令人惋惜。
⑥然而,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随着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提升。在机械化电子化的时代,针灸、书法和雕版印刷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殆尽反 而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这和跨国交流的密切化相关,也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有关。中国的文化自觉是在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渐悟过程。在科学技术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全球化趋势以及以西方当代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文化”处于濒危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也将是文化软实力的角逐;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核心的话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能体现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比较中国非遗项目国际知名度的变化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
⑦另外,我们还发现,青海热贡艺术、西安鼓乐等12个非遗项目在本文研究所使用的00年书籍大数据中并无提及。虽然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数量目前排位世界第一,但有近三分之一国际知名度还很低,对它们的宣传极为不足。其中,有6项已属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发展“冷热不均”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节选自《大数据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300年国际知名度分析》
3、第④段空行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2分)
A.这些起伏变化或多或少都与20世纪动荡中的中国命运有所关联 B.这些起伏变化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国家定位息息相关。C.这些数据有力地展现了中国在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
D.这些数据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高依赖于国家实力提升 4.对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证明外国艺术家对皮影戏有着持久的兴趣。B.介绍皮影戏在国外宣传推广的形式和过程 C.表现皮影戏作为非遗项目跨越中外的魅力。D.解释皮影戏知名度在18世纪处于高位的原因。D 5.第⑦段多次列举数字的意图是。(3分)
6.综观全文,概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4分)7.文中“知名度排名”采用的量化统计方法是否严密?请对此加以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15分
隐身树
甫跃辉
①我记得它们,那些隐身的树。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我记得它们站立的土地,沟梁边、小山坡、竹林旁,或旧屋后。我也记得风吹过它们的样子,它们开花的样子落叶的样子。当整个村子在变迁,房屋拆了建新的,人老了死了出生了长大了离开了到来了住下了,它们沉默着,渐渐藏身隐匿之地。但我仍然记得它们。
②最先隐身的,是大院子里的桃树。那是很老的一棵桃树了,在我家的东北边,通往邻居家的路边。春天开很密集的粉色花朵,夏天里密集地结出桃子,初秋桃子密集地成熟。无论满树的花还是满树的果,都让人担心,桃树要被压塌了。我记得,奶奶会在桃树下纳凉那桃子是什么味,却早忘却了。不知道在一个什么日子里,斜对面的邻居家修路,砍掉了它③接着隐身了的,是我家后院的两棵银桦树。它们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高的树。走在村子里,稍一抬头就能望见它们。竹林已高出两层楼的瓦屋,它们收紧枝桠像是抱紧了手臂高高地肃立在竹林之上,真似乎要插到云霄里去
④它们给我的最大快乐,是上面不知何时有了个硕大的鸟窝。春末夏初,两只老鸹绕着高高的银桦树飞上飞下。你见过老鸹在天上飞么?天蓝透了,闪亮的白云缓缓走动,老鸹展开它们黑而亮的翅膀,不紧不慢地飞,不时发出响亮的一声:“哇—”它们视域下的村庄,愈发静寂了。
⑤一声一声,嘹亮,孤独,庄严。
⑥银桦树热闹起来了。当老鸹飞近,一个个小脑袋探出头,数一数,一只两只三只
最多时候,同时出现的有四只还是五只?鸟窝离我们至少三四十米远,要看清初雏鸟并非易事。但我们每天回家,必然要站在后院里仰头看上半晌
⑦不知过去多久,雏鸟们长大了,老乌们带着它们围着银样树飞啊飞;又不知过去多久
鸟们飞得不知踪影了,两只老鸟仍绕着银桦树飞啊飞。漆黑的身影,补丁一样打在天上。⑧两棵银桦树是忽然被砍倒的。它们实在太高,不可能直接从脚下砍倒,只能从树梢砍起
——先砍掉枝桠,再从上往下一截一截砍掉主干。后来听大人说,邻居家是以一千块钱的价格卖掉它们的。那两只老鸹莫非预料到两棵树的命运?早两年它们便飞走了。
⑨再也看不到它们了,那高耸的身影。站后院朝南望,空落落的天让人不习惯。⑩时间似乎在加速,更多的树列队走向隐匿之地。
⑪紧接着加入隐身队伍的,是水井边的几棵柳树、石榴树,邻居后院的一棵李子树我家后院附近的两棵银桦树,田边的一棵桃树。然后,是菜地边的一排长期充当篱笆的树——是些什么树呢?是几棵桃树、一棵酸木瓜树、一棵柏树和一棵枇杷树。那棵枇杷树还年轻,别的树是有些年岁了。桃树已经很少再结果;酸木瓜树更是,枝干老硬虬结,每年不过聊以自慰般开几朵红红的寂寞的小花。柏树呢?从老屋我那间房的窗口,刚好能望见它。夏日忧愁的雨雾里,它静穆地立着。奶奶信佛,我曾经爬上柏树,给奶奶折下树枝,晒干了春碎,让她当做香面带去寺庙。奶奶老得不能出门了,不再到寺庙去了,它也就再没什么存在的价值了吧?反正这么些树,三两天给砍光了。
⑫接下来呢?时间继续着吞噬一切的习性。
⑬后院边上的邻居从外地回来,要盖新房了。他们决定,要砍掉我家南边的一片竹林,还有竹林边的几棵树:狗骨头树、洋草果树和苦楝树。
⑭多少个日子,正午的时候,太阳总要把那棵三四层楼高的洋草果树的影子投到后院正晒着的衣服,完全给遮挡住了;又有多少个日子,大风吹起来,小小的小小的紫色花朵,忽忽悠悠地,飘到院子里来了。让小时候的我觉得有点儿可惜的是,那么秀丽的花,最后结出来的果有些傻气,圆乎乎的,黄暗暗的,一嘟嗜一嘟嗜挂在枝头。但对大人来说,它们倒有别样的用场,可以收集来做成胶水,将一层一层布粘牢,待压实晒干后,便可剪成鞋垫。
⑮那棵狗骨头树呢?据说木质坚硬,是做陀螺的上佳之选。我是有过一只陀螺的,是 用它的枝桠做的么?如今回想起来,已经很模糊。
⑯时间不停歇。后院那棵比我年纪还大的大枇杷树也隐入黑暗中了。它站立的地方已建起钢筋混凝土的新房。那年,我回到家,看到新房,没和爸妈提起它,爸妈也没和我提起它。好几年过去了,几乎从未有人提起过它。就仿佛,它从未存在过。只剩下东边那棵小枇杷树,一年一年立在那儿,开花,结果,果实没人摘,也没人吃。一年一年,熟透风干的果实落满拆剩一半的老屋的屋顶。记得那晚躺在新房的床上,睡不着了。闭上双眼,看见那熟悉的村子了。面对时间的深渊,呼唤那些早已隐身的树的名字。一棵,一棵一棵,一棵棵一棵,它们在我心里翠绿地显现。
(有删改)
8.第⑦段画线句中的比喻贴切形象、重味深长,请联系⑧⑨两段赏析其妙处。(3分)9.第⑭段多用叠词,请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10.文中写到许多“隐身树”,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材料的?请加以分析。(4分)11.分析标题“隐身树”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14题(8分)
京口闲居寄两都友人【晚唐】许浑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积。何处相思不相见,风城宫阙楚江楼。
【注】①凤城,指都城。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 12.标题中的“京口”在今天的。(1分)
A.无锡 B.镇江 C.南京 D.苏州 13.对画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去”“东流”暗切友人和自己的所在地点。
B.“聚散”偏重“散”,浮云漂泊寓意游子思归。
C.“浮沉”偏重“沉”,大江东流暗示岁月流逝。
D.此联融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于一体,工整精炼。14.赏析颈尾两联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18分)
①郭原平字长泰,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飧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籴买然后举爨。父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亡,哭踊恸绝。. ②高阳许瑶之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之,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耳。”原平乃拜而受之。
③及母终,毁瘠弥甚。墓前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乃贩质家.资,责买此田。每出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①
① ④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
⑤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 “府君嘉君淳行,悯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賜。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
——《南史》(有删改)
【注】①尊上,对人父母的敬称。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父笃疾弥年()(2)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要使微贱 .A.细小 B.低下 C.稍微 D.没有(2)己自引船 . A.领 B.拉 C.征引 D.退却
17.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B.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C.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D.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18.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19.对第③段郭原平卖物时的情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卖物时常常会有人拦腰砍价。B.卖物花费的时间往往特别长。C.物价为邑人认可,货品特别抢手。D.买家总是主动出高于报价的价格。
20.综观全文,结合郭原平的性格特点,推断其拜受绵而拒受米的原因。(4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5题(13分)
纵囚论
①
【宋】欧阳修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③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②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思,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④“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因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了他们②贼:指窥察。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且 B.则 C.乃 D.而 22.分析第①段的作用。(3分)
23.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B.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C.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D.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24.概括第③段驳论的思路。(4分)25.根据文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借古讽今,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严肃法制。B.借古抒怀,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C.点评历史人物,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不及尧舜仁德。D.探究历史规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
三写作(70分)
26.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和他人进行各种比较。有人认为这是人性的劣根、烦恼的根源,应该努力避免。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第五篇:2018年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黄浦区2018年高考模拟考
语文试卷 2018.4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3.本试卷共6页,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郴江幸自绕郴山,?(秦观《 ·郴州旅舍》)(2),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黄庭竖的《登快阁》善于运用典故表达情感,其中 句用伯乐与钟子期的典故,隐喻世上已无知音。2.按要求选择。(5分)
(1)老年大学激励老年人“壮心不已”,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B.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但它正在推动进化的过程,速度之快已为原来的基因所望尘莫及”这句话应在下文中()处。(3分)
(A)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最近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复制基因。(B)它就在我们眼前,不过它还在幼年时代,还在它的原始汤里笨拙地漂流着。(C)这种新汤就是人类文化的汤。(D)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5分)
①城市是什么?
②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与乡村一样,城市是一种聚落,是人类居住区的一种,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地方,是社区。乡村和城市(城镇)在概念表述上是截然分开的,但在实际形态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这是因为,从自然村到集市、市镇、小城市、大都会,其间的人口规模和密度、居住形态和空间特征、职业差异和社会异质性,以及基础设施的状况等等,都是一个连续变化或累积的过程。位于这个过程的多种聚落形态被称为“城乡连续谱”,各种聚落都处于这个连续谱系中的某个位置,而兼有城乡.....二者特征的形态较为多见。
③正因为乡村与城市的界限模糊,当今世界各国对于何谓“城市”的定义标准并不一样,对于将居住在何种聚落形态的居民统计为城市人口或乡村人口,不同国家往往有不同标准。按照国际统计学会1987年的建议,超过两千人的人口聚居区即为城市居民区,在此以下的为乡村居民区。欧洲国家大多采用这一标准,其中北欧的一些国家更是降低到五百人。在美国,两千五百人以上的自治单位,或人口
高三语文试卷
第1页
共6页
在每平方英里一千五百人以上的居民聚集区被统计为城市人口。日本则将一万人以下的自治单位(区域)称为村,一到三万人为町(相当于中国的建制镇),三万人以上的为城市。与此相较,中国对于城市和镇的设置标准都高出许多。因此,国际上城市人口、城市区域的含义相当广泛,意味着从五百人到三万人不等的集中居住区。在将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进行比较以证明中国的“落后”时,应该注意到其间的差异和不可比性。
④从社会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磁铁,也是容器。城市本身具有的磁性和磁力,容易吸引人、财、物向城市聚集。而在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生产的工厂化和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达,城市的磁性和磁力大幅度增强,也因此导致了城市的过度膨胀,十九世纪百万级人口城市的出现,以及二十世纪千万级人口城市的出现,都是以此为背景。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进行人为的控制,城市将会像一个贪婪无比的“大胃王”,吞噬一切它能够吞噬的东西,即便造成它自身的梗阻和消化不良、导致严重的城市病也在所不惜;与此同时,在城市飓风狂扫之后,乡村的凋敝和空洞化也难以避免。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最近半个世纪中发生的现象,就是突出的例证。
⑤进而,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权力和资本的据点,是“增长机器”。国家和城市的历史都表明,城市本身是权力的堡垒,堡垒的大小与权力或国家机器的大小相互对应。而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急剧扩张的历史也显示,城市同时也成了资本的蜂巢。考虑到权力和资本都具有贪得无厌、不断扩张的本性,为了权力本身的壮大和利润的增加,它们都必然倾向于控制和汲取更多的资源,从人、财、物,到信息、符号和话语权,也必然会在土地和空间方面进行拓展。也就是说,权力和资本的欲望的膨胀,必然会推动城市的膨胀,两者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必然性。
⑥就上述第一点而言,如果承认衡量某个(种)聚落或社区优劣的唯一标准是它的宜居程度,是其中的居民能否安居乐业,那么也就应当承认,只有宜居与否的聚落或社区,而不存在先天优劣的城市和乡村。而第二和第三点则提醒我们,必须对过度的城市化和城市的过度膨胀保持警惕,因为它既会破坏它的大量居民与自然的协调和身心协调,也难以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与均衡。警惕由权力和资本对城市形态和演化方向的垄断,防止大城市“对大量人口的奴役”非常重要。所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宣言,是一种建立在无知基础上的妄言。事实上,与此类宣言形成鲜明对照的“城市让生活更糟糕”恰恰是城市历史的常态,其中大城市表现得更加突出。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期的欧美城市,以及20世纪后期以来的拉美城市,都提供了这方面的大量例证。
3.第②段加点的词语“城乡连续谱”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2分)4.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标准不同则不具可比性,拿中国“城市化率”证明中国“落后”并不科学。B.因为中国对于城市和镇的人口标准设置高,所以相对而言“城市化率”低。C.城市和镇的人口标准设置高则“城市化率”低,所谓的“落后”只是错觉。D.“城市化率”不足以证明中国的“落后”,它用来证明中国的城镇人口较多。5.第④段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请具体分析其作用。(3分)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7.你认同作者“城市让生活更糟糕”的观点吗?请从你生活的城市提供一个例证来阐明你的看法。(4分)
(一)(15分)
3.(2分)城市和乡村多种聚落形态连续变化或累积的系统。
高三语文试卷
第2页
共6页
4.(2分)D 5.(3分)把城市比喻成磁铁,容器,大胃王,生动表现城市的吸引力和贪婪性,以及可能给自身和乡村带来的恶果。
6.(4分)首先提出论题,然后选取三个角度,即人文地理学的角度,社会物理学的角度,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阐释城市的属性特点,得出“城市让生活更糟糕”的结论,提醒人们警惕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的不良后果。
7.(4分)认同或不认同都要求事例准确,阐述充分。
示例:上海这座国际化大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者的涌入,导致房价飙升,截至2017年底,上海的房价20年间增长近10倍。房价的飙升导致大量人口无经济能力买房,尤其是一大批年轻人为安家而成为房奴。城市的扩张并没有使人们安居乐业,它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生活压力增大,城市令生活变得糟糕。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
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韩寒
①那是十几年前,我二十岁,一个学生网站组织一场慈善球赛,我和几个球友应邀参加,他们也都是上海高中各校队的优秀球员。而对手,是上海一支职业球队的儿童预备队,都是五年级左右的学生。我们是上海高中名校联队,我们去的时候彼此告诫要对小学生手下留情,毕竟人家是儿童。我们匆匆成军,彼此都记不得名字,决定各喊球场上的外号,比如二中菲戈,静安巴乔……上半场结束,我作为金山区齐达内只触球一次。对,没错,我只触球一次。上半场二十分钟,我们就被灌了将近二十个球,后来裁判嫌麻烦,连进球后半场开球都取消了,直接改为门将发球门球。我们的进球数为零,传球成功不到一次,其他时间都在被小学生们当狗溜;后来这场比赛甚至没有下半场,对方教练终止了比赛,说不能和这样的对手踢球,会影响小队员们的心智健康。从那次以后,每次和大家一起看球,看到职业队踢了一场臭球,身边的朋友们纷纷骂说自己公司的球队上去都能赢的时候,我总是笑而不语,心中荡漾起二十岁那个下午,被小学生虐成狗的恐惧。而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职业生涯。中国赛车有两大历史最悠久的顶级职业联赛——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和中国汽车场地锦标赛(CTCC),我获得过两次CTCC车手总冠军,五次CRC车手总冠军。我参加职业赛车的十四年,一共获得七次车手总冠军,五次车手亚军。如果某天,外星人入侵,每个国家必须选出最强的两个车手去抵御外星人(假设外星人就喜欢边开车边搞事),大家记得一定要选我,不要被我其他工作所迷惑了,误以为我是参加明星组娱乐赛的。相信我一定能替大家把外星人赶出中国,这是我的骄傲。但为此我也经常遇到来自出租车司机,专车司机和各种民间高手的挑战。有些司机师傅认得我,常对我说他们去参加比赛的话,应该成绩也不错,不输于我,因为他们在街上开了几十年,红灯起步抢位钻缝也经常力压百万级豪车。说着说着,司机师傅情不自禁就开始飙了起来,我吓成了皮皮虾,司机就大笑着说:小兄弟,你职业赛车手这个胆子不行嘛,哈哈哈哈……司机们普遍有一颗想虐我的心,导致我现在基本上参加任何活动都自己带驾驶员或者索性自己开车。除此以外,通过私信和朋友委托,直接向我下战书的也不少。
③我从来不曾和民间高手正面过招,因为这不是一个次元的事情。赛车和打乒乓不一样,它有一定的危险,对自己对他人都是。可能有人要笑话我,你怕是输不起吧,我只能告诉你,你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我做过多次的赛车驾照培训班的主教官,遇到过不少有趣的学生。我能感受到他们有着非常高的心气,家境也不错,有一定的驾驶基础,开着超级跑车或改装车来学赛车执照。他们在学理论课时已经
高三语文试卷
第3页
共6页
跃跃欲试,对教官讲述的内容也有不耐烦。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也时常透露自己开车很快,是他们全镇之光等等;我还遇到过直接站起来说“我从来没遇到过对手”的学生。一般我们都是很保护学员的这种自信,因为反正他们的自信心会在未来几天里被摧毁,从他们坐上助理教练开的车过第一个弯的时候。他们很多人一开始抱着砸场的目的,中途却变成了小白兔;当然也有人后来在职业赛车中获得很好的成绩,那是因为他们不但拥有敢于挑战的心,也拥有自我认知调节的能力和学习的欲望;最关键的是,他们之后无一不都经过了大量的练习,从新手赛开始,一步步成为了优秀的职业车手。
④我也有挑战其他行业世界冠军的经历。经历了那场被小学生团灭的球赛以后,我觉得,可能我更适合一个人的运动吧,比如打台球。于是我打了很多年的台球,球技日益成熟,身边能和我抗衡的人越来越少。我潇洒的出杆,奇妙的走位,折服了身边的朋友,一个球馆老板叫我松江新城区奥沙利文。就在前几天,我去和潘晓婷打球。我想虽然我实力不如她,但凭借我职业赛车练就的抗压能力,多年起起伏伏带来的强大心态,还是有一丝机会的。况且她也是人类,总是会失误的吧。因为她是世界冠军,让她开球我基本就没有上场机会了,所以我们约定,输了的开球。对于这次较量,我做好了应对的方案。我会多做防守,迫使潘晓婷尽量打远台进攻,等待她的失误,我再一剑封喉,用我的智慧和心态,弥补实力上的差距。想到这里,我嘴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慢慢起身,抄起杆,一个大力开球……
⑤那个夜晚,我基本上只在干一件事情,就是开球……
8.文章题目中的“也曾”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3分)9.第④段画线处的描写生动巧妙,请加以赏析。(4分)10.评价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意义。(3分)11.分析本文多角度选材的作用。(6分)
8.(3分)“也”表示除了“我”还有他人1,“曾”表示过去有过,现在不然1。两个限制语能突出文章主题,并巧妙提示文章写作意图1。
9.(4分)肖像、动作和细节描写,生动表现自己有备而战的自得和自信,为下文惨败的结果蓄势张本。10.(3分)本文表现了“我”对来自专业领域的强大力量的深深敬畏。在当下社会,这份思想情感有很好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生活、工作中,常常有人对他人专业领域无知无畏,心浮气躁,妄加挑战,如不克服,往往会对个人、他人,甚至社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1.(6分):本文从三个不同角度围绕主题选材,第一个角度是年少时作为业余选手组队挑战专业力量,无知无畏的黯然收场,第二个角度是作为专业领域成功者看到的各色业余挑战者无知无畏的浅薄,第三个角度是心智成熟后有备而战,以业余高手的身份单挑世界冠军仍惨遭失败。三个角度全面而深刻地表现了对来自专业领域的强大力量的尊敬和敬畏。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怀嵩楼: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
高三语文试卷
第4页
共6页
①
12.这首诗共有几组对仗句,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组 B.两组
C.三组
D.四组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2分)
A.含蓄委婉 B.沉郁顿挫 C.平淡自然 D.遒劲昂扬 14.请结合作品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加以赏析。(5分)12.(1分)B 13.(2分)D(选择A给1分)14.(5分)
答案示例:阅读全诗,在高远的境界中能感受到抒情主人公傲岸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嶙峋的风骨,这是一个在贬谪中无畏无惧,乐观顽强的形象。前两联以怀古发端,写眼前胜景,山出,菊开,酒浓,起笔就让人感到傲岸不可摧之气。后两联动作描写,解带迎西风,倚栏对青松表现不可凌迫的气概;展望冬日携友踏雪欣赏玉洁冰清的世界,气象恢弘,昂扬着诗人嶙峋高洁的风骨和乐观不屈的精神。
评分说明: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概括2分;结合具体诗句的分析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赵芬,字士茂,天水西人也。父演,周秦州刺史。芬少有辩智,颇涉经史。周太祖引为相府铠曹参军,历记室,累迁熊州刺史。抚纳降附,得二千户,加开府仪同三司。大冢宰宇文护召为中外府掾,俄迁吏部下大夫。芬性强济,所居之职,皆有声绩。武帝亲总万机,拜内史下大夫,转少御正。芬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后为司会,申国公李穆之讨齐也,引为行军长史,封淮安县男,邑五百户。复出为淅州刺史,转东京小宗伯,镇洛阳。
②高祖为丞相,尉迥与司马消难阴谋往来,芬察知之,密白高祖。由是深见亲委,迁东京左仆射,进爵郡公。开皇初,罢东京官,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未几,以老病出拜蒲州刺史,加金紫光禄大夫,仍领关东运漕,赐钱百万、粟五千石而遣之。后数年,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赐以二马轺车,几杖被褥,归于家,皇太子又致巾帔。后数年,卒。上遣使致祭,鸿胪监护丧事。
③子元恪嗣,官至扬州总管司马,左迁候卫长史。少子元楷,与元恪皆明干世事。
【注】①强济:精明干练。①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镇洛阳().(2)左迁候卫长史()..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周太祖引为相府铠曹参军().A.延长 B.率领(2)拜尚书左仆射().A.拜见 B.拜服
C.授予官职 D.拜谢
17.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B.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高三语文试卷
第5页
共6页
C.引导 D.推荐
C.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D.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18.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芬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19.第②段一再写朝廷对赵芬丰厚的赏赐,这样写的作用是。(2分)20.最能体现“芬性强济”的两件事分别是 和。(4分)
(四)(18分)
15.(2分)(1)把守(2)降职 16.(2分)(1)D(2)C 17.(2分)C 18.(6分)赵芬明了熟悉以往的事情,每次朝廷中有大家不能决断的有争议的事,他常常能评议决断,没有人不叫好。
19.(2分)侧面表现赵芬劳苦功高,或精明强干。20.(4分)
评断朝中大家不能决断有争议的事 明察尉迥与司马消难的阴谋往来而告高祖
【参考译文】
①赵芬,字士茂,是天水西人。父亲赵演,是秦州的刺史。赵芬年少的时候就口才敏捷,能说会道,阅读了大量的经史书籍。周太祖引荐他做了相府的铠曹参军,又做了记室之官后,多次被提升官职到熊州刺史。他安抚招纳投降归附的人,总共收得两千户,然后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职。大冢宰宇文护召他做了中外府掾,不仅他又升官到吏部做下大夫。赵芬秉性精明干练,在任何职位上,都有好的声誉和功绩。武帝亲自处理各种重要事务,授予他内史下大夫的官职,并正式转为少御。赵芬明了熟悉前朝旧事,每每朝廷有大家不能决断的有争议的事,赵芬经常为大家评议裁断,没有人不称道叫好的。后任司会之职,申国公李穆之讨伐齐的时候,他又被引荐做了行军长史,封他为淮安县男爵,食邑五百户。后来又出京为淅州刺史,转任东京小宗伯,镇守洛阳。
②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与司马消难阴谋来往,赵芬觉察到了,秘密告诉了高祖。因此赵芬又深被重用,升为东京左仆射,晋爵位为郡公。开皇初,免去东京官职,授官为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一起,起草法律,不久兼任内史令,高祖很信任他。不久,他以老病之躯出京任蒲州刺史,被加授为金紫光禄大夫,仍兼管关东的漕运,赏赐他钱上百万,粮食五千石前往。几年后,赵芬上表请求退休,被调回京师,赐给他二马轺车、几杖被子,让他回到家中,皇太子又送他巾帔。几年后去世。皇上派人吊唁,鸿胪卿监护丧事。
③赵芬的儿子赵元恪继任官职,官至扬州总管司马,后被降职做候卫长史。小儿子元楷,与元恪处理世事都明智干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 —25题(13分)
大龙湫记
高三语文试卷
第6页
共6页
李孝光
①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见日出。湫水 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鳌,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
②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馀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③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注】①谽谺(hān xiā):山深貌。这里指山高险。②矼:桥。
②
①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故 B.其 C.因 D.以 22.对第①段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用“从者心掉”侧面表现大龙湫水势浩大。B.以“西北巨石”反复烘托大龙湫雄奇之美。C.庵中如暴雨至,突出诺讵那庵离瀑布很近。D.先生赞美之言,更加突出瀑布的奇伟壮美。
23.对第②段画曲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日落时分,因只顾欣赏一轮明月而迷失道路。B.大龙湫美好意境令作者沉浸其中,忘记归路。C.日落林深,前路难行,迷失道路,索性赏月。D.日落而归路难寻,便可穿林赏月,慢慢前行。24.分析第②段“鱼闻声远去”这一场面描写的作用。(3分)25.对比赏析画线的两处瀑布描写的表达效果。(4分)(五)(13分)21.(1分)C 22.(3分)C 23.(2分)B 24.(3分)以鱼闻声远去的自在悠闲,烘托作者悠闲闲适的心情。
25.(4分)对比的角度可同为比喻的不同效果,可比喻与夸张,或视觉听觉等的不同效果。第一处突出丰水期雄奇喧腾的气势;第二处突出枯水期大龙湫的婀娜秀丽。
高三语文试卷
第7页
共6页
【参考译文】
①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间,我曾经跟随老先生来观赏大龙湫瀑布,正逢阴雨连绵,日夜不停。这一天,大风从西北刮起,见到太阳从云逢缓缓出来。大龙湫的水势正大,进入山谷,还不到五里多路,就听到巨大的声响从山谷中传出。跟随者都胆战心惊。望见西北方屹立的一座山峰,作出人俯伏的姿势,又很像堂前的柱子。走过二百步,于是又见到此峰变得好像是两腿互相支撑站立。再前行一百多步,此峰就又像是树立着的大屏风了。它的顶峰裂开而又深陷,仿佛螃蟹的两只螯足,不时地摇动。游人心神紧张而不敢再往里走。于是转身沿着南山脚,向偏北方向走去,回头再看那山峰就像是树立的玉圭了。又转弯进入东山,抬头就看见大水从天上直落到地上,一点水也不沾挂四边石壁,有时瀑水在半空中回旋久久不落,刹那间又迸落如雷霆万钧。东山脚下有诺讵那庵,相距五六步远,山风横吹过来,瀑水就飞射到人的身上。走进庵堂躲避,瀑水的余沫仍然会飞溅入屋好像暴雨来了一样。瀑水向下冲击大水潭,轰然震响如同万人击鼓。游人互相拉手说话,只看见嘴巴张开,却听不见话音,于是相视大笑。老先生说:“壮观啊!我走遍天下,没有见过像这样的瀑布。”
②从此以后,我常常每年来一次。来时,常在九月。因为在十月,瀑水就减少,不能像以前所见到的那样了。今年冬天又是大旱。我自外而来,到诺讵那庵外的石桥上,渐渐有水流声可以听到。于是顺着石桥下去,走出乱石丛,才看见瀑布垂挂着,水气喷溢升腾有如青色的云烟,忽大忽小,而水声也渐渐宏壮急迫起来。瀑水跌落在水潭中低凹的石面上,石面被瀑水猛烈地冲击,反射出丹砂一般的红光。石间没有丝毫的泥土气息,生长于此的树木本该瘦瘠,却反而像翡翠鸟和野鸭的羽毛那样碧绿光滑。水潭里有二十多尾斑鱼,听到石头被水冲击转动的声音,就舒缓地摇尾游向远处,悠闲徘徊,就像避世的隐士那样。家僮此时在石旁放置了大瓶,想盛接由上而来的瀑水。瀑水忽然飞舞着向人们扑来,势头加大了一倍,家僮不能再取回瓶子。于是他们解衣脱帽放在石上,互相牵拉着,想努力取回瓶子,于是大声呼叫笑闹。西南方的石壁上,有几十只黄猿,听到笑闹声全都惊惶不安,攀缘着山崖顶端横卧的树木鱼贯而下,窥视着游人而啼叫。我们放眼观赏很久,然后走到瑞鹿院前,瑞鹿院就是现在的瑞鹿寺。这时太阳已经落下,苍苍茫茫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往前走时,人们已迷失了路径,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
③老先生就是南山公。
三、写作70分
26.有人说,人生的麻烦,大多是因为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黄浦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三语文试卷
第8页
共6页
一
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2)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3)朱弦已为佳人绝
2.按要求选择。(5分)(1)(2分)B(2)(3分)C
二 阅读(70分)
(一)(15分)
3.(2分)城市和乡村多种聚落形态连续变化或累积的系统。4.(2分)D 5.(3分)把城市比喻成磁铁,容器,大胃王,生动表现城市的吸引力和贪婪性,以及可能给自身和乡村带来的恶果。
6.(4分)首先提出论题,然后选取三个角度,即人文地理学的角度,社会物理学的角度,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阐释城市的属性特点,得出“城市让生活更糟糕”的结论,提醒人们警惕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的不良后果。
7.(4分)认同或不认同都要求事例准确,阐述充分。
示例:上海这座国际化大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者的涌入,导致房价飙升,截至2017年底,上海的房价20年间增长近10倍。房价的飙升导致大量人口无经济能力买房,尤其是一大批年轻人为安家而成为房奴。城市的扩张并没有使人们安居乐业,它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生活压力增大,城市令生活变得糟糕。
(二)(16分)
8.(3分)“也”表示除了“我”还有他人1,“曾”表示过去有过,现在不然1。两个限制语能突出文章主题,并巧妙提示文章写作意图1。
9.(4分)肖像、动作和细节描写,生动表现自己有备而战的自得和自信,为下文惨败的结果蓄势张本。
10.(3分)本文表现了“我”对来自专业领域的强大力量的深深敬畏。在当下社会,这份思想情感有很好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生活、工作中,常常有人对他人专业领域无知无畏,心浮气躁,妄加挑战,如不克服,往往会对个人、他人,甚至社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1.(6分):本文从三个不同角度围绕主题选材,第一个角度是年少时作为业余选
手组队挑战专业力量,无知无畏的黯然收场,第二个角度是作为专业领域成功者看到的各色业余挑战者无知无畏的浅薄,第三个角度是心智成熟后有备而战,以业余高手的身份单挑世界冠军仍惨遭失败。三个角度全面而深刻地表现了对来自专业领域的强大力量的尊敬和敬畏。
(三)(8分)
12.(1分)B 13.(2分)D(选择A给1分)14.(5分)
高三语文试卷
第9页
共6页
答案示例:阅读全诗,在高远的境界中能感受到抒情主人公傲岸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嶙峋的风骨,这是一个在贬谪中无畏无惧,乐观顽强的形象。前两联以怀古发端,写眼前胜景,山出,菊开,酒浓,起笔就让人感到傲岸不可摧之气。后两联动作描写,解带迎西风,倚栏对青松表现不可凌迫的气概;展望冬日携友踏雪欣赏玉洁冰清的世界,气象恢弘,昂扬着诗人嶙峋高洁的风骨和乐观不屈的精神。
评分说明: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概括2分;结合具体诗句的分析3分。
(四)(18分)
15.(2分)(1)把守(2)降职 16.(2分)(1)D(2)C 17.(2分)C 18.(6分)赵芬明了熟悉以往的事情,每次朝廷中有大家不能决断的有争议的事,他常常能评议决断,没有人不叫好。
19.(2分)侧面表现赵芬劳苦功高,或精明强干。20.(4分)
评断朝中大家不能决断有争议的事 明察尉迥与司马消难的阴谋往来而告高祖
【参考译文】
①赵芬,字士茂,是天水西人。父亲赵演,是秦州的刺史。赵芬年少的时候就口才敏捷,能说会道,阅读了大量的经史书籍。周太祖引荐他做了相府的铠曹参军,又做了记室之官后,多次被提升官职到熊州刺史。他安抚招纳投降归附的人,总共收得两千户,然后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职。大冢宰宇文护召他做了中外府掾,不仅他又升官到吏部做下大夫。赵芬秉性精明干练,在任何职位上,都有好的声誉和功绩。武帝亲自处理各种重要事务,授予他内史下大夫的官职,并正式转为少御。赵芬明了熟悉前朝旧事,每每朝廷有大家不能决断的有争议的事,赵芬经常为大家评议裁断,没有人不称道叫好的。后任司会之职,申国公李穆之讨伐齐的时候,他又被引荐做了行军长史,封他为淮安县男爵,食邑五百户。后来又出京为淅州刺史,转任东京小宗伯,镇守洛阳。
②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与司马消难阴谋来往,赵芬觉察到了,秘密告诉了高祖。因此赵芬又深被重用,升为东京左仆射,晋爵位为郡公。开皇初,免去东京官职,授官为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一起,起草法律,不久兼任内史令,高祖很信任他。不久,他以老病之躯出京任蒲州刺史,被加授为金紫光禄大夫,仍兼管关东的漕运,赏赐他钱上百万,粮食五千石前往。几年后,赵芬上表请求退休,被调回京师,赐给他二马轺车、几杖被子,让他回到家中,皇太子又送他巾帔。几年后去世。皇上派人吊唁,鸿胪卿监护丧事。
③赵芬的儿子赵元恪继任官职,官至扬州总管司马,后被降职做候卫长史。小儿子元楷,与元恪处理世事都明智干练。
(五)(13分)21.(1分)C
高三语文试卷
第10页
共6页
22.(3分)C 23.(2分)B 24.(3分)以鱼闻声远去的自在悠闲,烘托作者悠闲闲适的心情。
25.(4分)对比的角度可同为比喻的不同效果,可比喻与夸张,或视觉听觉等的不同效果。第一处突出丰水期雄奇喧腾的气势;第二处突出枯水期大龙湫的婀娜秀丽。【参考译文】
①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间,我曾经跟随老先生来观赏大龙湫瀑布,正逢阴雨连绵,日夜不停。这一天,大风从西北刮起,见到太阳从云逢缓缓出来。大龙湫的水势正大,进入山谷,还不到五里多路,就听到巨大的声响从山谷中传出。跟随者都胆战心惊。望见西北方屹立的一座山峰,作出人俯伏的姿势,又很像堂前的柱子。走过二百步,于是又见到此峰变得好像是两腿互相支撑站立。再前行一百多步,此峰就又像是树立着的大屏风了。它的顶峰裂开而又深陷,仿佛螃蟹的两只螯足,不时地摇动。游人心神紧张而不敢再往里走。于是转身沿着南山脚,向偏北方向走去,回头再看那山峰就像是树立的玉圭了。又转弯进入东山,抬头就看见大水从天上直落到地上,一点水也不沾挂四边石壁,有时瀑水在半空中回旋久久不落,刹那间又迸落如雷霆万钧。东山脚下有诺讵那庵,相距五六步远,山风横吹过来,瀑水就飞射到人的身上。走进庵堂躲避,瀑水的余沫仍然会飞溅入屋好像暴雨来了一样。瀑水向下冲击大水潭,轰然震响如同万人击鼓。游人互相拉手说话,只看见嘴巴张开,却听不见话音,于是相视大笑。老先生说:“壮观啊!我走遍天下,没有见过像这样的瀑布。”
②从此以后,我常常每年来一次。来时,常在九月。因为在十月,瀑水就减少,不能像以前所见到的那样了。今年冬天又是大旱。我自外而来,到诺讵那庵外的石桥上,渐渐有水流声可以听到。于是顺着石桥下去,走出乱石丛,才看见瀑布垂挂着,水气喷溢升腾有如青色的云烟,忽大忽小,而水声也渐渐宏壮急迫起来。瀑水跌落在水潭中低凹的石面上,石面被瀑水猛烈地冲击,反射出丹砂一般的红光。石间没有丝毫的泥土气息,生长于此的树木本该瘦瘠,却反而像翡翠鸟和野鸭的羽毛那样碧绿光滑。水潭里有二十多尾斑鱼,听到石头被水冲击转动的声音,就舒缓地摇尾游向远处,悠闲徘徊,就像避世的隐士那样。家僮此时在石旁放置了大瓶,想盛接由上而来的瀑水。瀑水忽然飞舞着向人们扑来,势头加大了一倍,家僮不能再取回瓶子。于是他们解衣脱帽放在石上,互相牵拉着,想努力取回瓶子,于是大声呼叫笑闹。西南方的石壁上,有几十只黄猿,听到笑闹声全都惊惶不安,攀缘着山崖顶端横卧的树木鱼贯而下,窥视着游人而啼叫。我们放眼观赏很久,然后走到瑞鹿院前,瑞鹿院就是现在的瑞鹿寺。这时太阳已经落下,苍苍茫茫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往前走时,人们已迷失了路径,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
③老先生就是南山公。
三 写作(70分)
26.(70分)(略)
高三语文试卷
第11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