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皮匠和银行家
《皮匠和银行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围绕问题展开学习,学会正确对待金钱,明白快乐才是生活之本。3.续写寓言。【教学重点】
围绕问题展开学习,学会正确对待金钱,明白快乐才是生活之本。【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快乐的事
师:看着这一张张笑容,快乐把每个人的心装得满满的。你们有没有自己快乐的事呢?
生:过年的时候得到了很多压岁钱,我觉得很快乐。师:这是你的快乐,真好!生:上体育课的时候,很快乐!师:运动也是快乐的。
生:我和同学一起打乒乓球,我们玩得很开心!
师:友谊万岁!快乐真好,请守住你们的快乐,可千万别让快乐丢了。知道吗?有这样一个人,他原来很快乐,但是不小心把自己的快乐丢了,丢了快乐多么让人痛苦啊!幸亏他最后又找回了快乐。你想知道这个故事吗?
生:想 2.揭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0页,一起读题目。生:皮匠和银行家
Ppt3,背景图+文本框(皮匠和银行家)板书:皮匠和银行家 师:老师刚才说的故事就隐藏在这篇课文里,请你跟着自学小助手学习课文。
Ppt4,自学小助手
1、原来谁是快乐的人?
2、他有什么样的快乐?
3、他怎样把快乐弄丢了?
4、他又是怎样找回属于自己的快乐的?
生:默读课文
师:好,现在读完课文的同学,可以前后左右四个人为一组进行讨论。生:小组讨论
二、交流学习
1.原来谁是快乐的人?
师:好,同学们,我们的讨论先到这里。谁能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举手
师:很好!这个问题大家都能回答,我请你来回答。生:皮匠是快乐的人。
师:同学们,他这样回答行吗? 生:不行,因为皮匠以前很快乐,后来不快乐。师:所以应该怎么回答? 生:原来皮匠是快乐的人。
师:对了!语言的妙处就在于此,准确表达很重要。谁能回答第二个问题?他有什么样的快乐?
2.他有什么样的快乐?
生:一个皮匠从早到晚不停地唱歌。人们无论见到他本人,还是听见他的歌声都觉得很愉快。他对自己的制鞋工作,比当国王还要满足。
板书:皮匠的快乐
Ppt5,背景图+文本框(第一段1-3句)
师: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快乐呢? 生:他整天都在唱歌。师:还有吗?
生:从人们的反应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快乐。师:你能通过插图感受他的快乐吗? 生:他的眼睛笑得都眯起来了。生:连小猫也被他的歌声吸引来了。
生:他家的门开着,他唱的很开心,一点都不怕别人听见。
师:多么快乐的皮匠啊!每时每刻他都在传播着快乐,快乐无处不在。板书:无处不在
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份快乐吧!“一个皮匠……” 生:读1-3句
师:这么富有感染力的歌声丢了该多可惜啊!他怎样把快乐弄丢了呢? 3.他怎样把快乐弄丢了? 板书:弄丢了
生:他得到了银行家的一百枚金币。
师:请你快速的浏览课文,想一想没有得到一百枚金币时,皮匠是怎么过日子的?得到一百枚金币后,他又是怎样过日子的?
生自读
生:没有得到金币前,皮匠很快乐;得到金币后,皮匠生活不快乐。师:这一百枚金币是怎样把快乐带走的呢? Ppt6,背景图+文本框(第7段)
生:皮匠回到家中,埋好金币,同时也埋葬了他的欢乐。生:他不再唱歌了。
生:从他得到这种痛苦根源那一刻起,他就默不作声。
生:白天,他的目光尽朝埋藏金币的方向望;夜间,如果有只迷途的猫弄出一点声响,他就以为有人来抢他的钱。
师:皮匠还会有哪些表现呢?展开你们的想象,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生:他晚上都不敢睡觉,一直守着金币 生:他每天呆在家,都不出门 ……
师:皮匠每天都在担心、怀疑、虚惊。他就这样把快乐… 生:弄丢了
师:如果此时你是皮匠,你会怎么想呢? 生:早知道就不拿那些钱了 生:每天担惊受怕的,真不好受
师:皮匠和你们一样,也想把快乐找回来。他是怎么把快乐找回来的呢?
4、他又是怎样找回属于自己的快乐的?
生:“最后,这个可怜的皮匠跑到他那富有的邻居家里说:‘把你那一百枚金币拿回去,还我睡眠和歌声来。’”
Ppt7,背景图+文本框(第8段,把皮匠说的话标红)师:为什么皮匠非要把钱还回去? 生:因为他想得到睡眠和歌声
师:当皮匠把金币还给银行家,他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生:他还是会从早到晚的唱歌,对生活感到很满足。板书:找回来
师:让我们一起来当当皮匠,感受他的快乐。(引读)我从早到晚不停地唱歌,人们无论是见到我本人……
Ppt8,背景图+文本框(第一段1-3句)
生:还是听见我的歌声都会觉得很愉快。我对于自己的制鞋工作,比当国王还要满足。
师:是啊!快乐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同学们,你觉得作者拉.封丹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有钱不一定会快乐。生:快乐是无处不在的。
师:是的,没有金钱也可以很快乐,皮匠最终找回了他的快乐,找回了他生活方式,这就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回归。希望我们都能像皮匠那样正确的对待金钱,快乐的生活。
Ppt9:背景图+文本框“快乐生活”
三、续写寓言 师:当皮匠拿着那一百枚金币站在银行家面前时,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对话?故事又会如何发展呢?请你先和同桌讨论讨论,再写在你的作业本上。
Ppt10:背景图+标题“续写故事”+文本框“当皮匠站在银行家面前时,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对话?故事又会如何发展呢?请你和同桌先说一说,演一演。”
同桌讨论,师可请一组同桌上台说一说。
师:相信同学们还会写出更多更好的故事,课后继续把故事写完,作为今天的作业。好,今天的课先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诸葛亮和小皮匠》第一课时教案
《诸葛亮和小皮匠》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有关描写乌江特点的句子。积累“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民间谚语。
3.读懂课文,能根据板书和图片用几句完整、连贯的话来简单介绍课文的部分内容。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引读法、自我探究法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介绍诸葛亮
师: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请你借助拼音来读出他的名字。(指名)2.诸葛亮姓?名?
3.你们瞧,图上的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4.诸葛亮是谁呢?下面让我们来听记一句句子,仔细听,用心记: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师,他足智多谋、聪明过人。
5.交流,理解“足智多谋”“聪明过人”富有智慧,善于谋划,比一般的人聪明的就是足智多谋”“聪明过人
介绍小皮匠
1.就在诸葛亮生活的那个年代,还有一些人,他们整天穿街走巷,忙忙碌碌,让我们 也来认识一下。(拼读音节,出示:小皮匠)
2.学“匠”:看笔顺框书写。匠指的就是有手艺的人,了解“木匠、花匠、皮匠”。3.皮匠和刚才我们提到的木匠、花匠一样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再普通,再平凡不过的老 百姓了,所以人们也把他们叫做?(小皮匠)(出示:平凡普通)。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聪明过人的诸葛亮和平凡普通的小皮匠之间。而且就因为这个故事,民间还流传下一句话呢。(出示: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2.赛过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换个词语,但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呢?
过渡:有什么问题是聪明过人的诸葛亮解决不了,而平凡普通的小皮匠却能解决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和疑惑走进今天的课文。3.揭题、读题
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关于“红围裙”的照片和小故事,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设计意图:由课题入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积极性,体现了兴趣先导。]
二、新授
(一)自读课文。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我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读一读。
1.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2.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课文,听听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和不同需求,选择自身喜欢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二)学习生字,识记生字。
1.播放生字,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初读中或平时中已识记了哪些字,学生试读生字。其他学生可提出意见,如:易读错的字音。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当小老师带读,齐读,开火车读。(各种形式读)(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指名认读要求会写的字。(指名回答)
2.相互议议,怎样才能记住这些生字,并为这些生字组词。
3.播放生字书写。4.学生描红,掌握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写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交流易写错的生字,老师板书于黑板上,并把易错的部分用其他颜色的粉笔表示出来,带领学生书写
(四)初读第一段课文,把握内容。
自由轻声读,读读想想:诸葛亮领兵打仗,在乌江边,遇到了什么困难? 1.汇报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乌江水深流急,江中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2.分组学习第一段中出现的生字:士、兵、击、礁、挡。交流生字学习情况。3.引读第一节,结合插图理解:水深流急、礁石。启发想像,感受危险,指导读出语气。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练习1.我会填空
三国时,诸葛亮带领士兵追击敌人,一直追到乌江边。乌江水深流急,江里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2.我能写生字
匠
士
兵
击
挡
3.我能认一认 筏——竹字头
篮
箱
筑
笑
四、总结
1.部首查字法
定部首,数几笔,部首目录找到它; 部首外,再数数,检字表中找门牌; 快快快,快快翻,找到正门找到家。
2.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究竟想出了什么办法过乌江呢?结果怎么样呢?
五、作业
1.完成第二课时学案。
2.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究竟想出了什么办法过乌江呢?结果怎么样呢?
尝试阅读课文并解答。
六、板书
诸葛亮和小皮匠
聪明过人
平凡普通
水深流急 架人桥乌江(架不成)还有礁石 用木筏(撞坏了)过江失败
第三篇:论团队精神——三个皮匠和三个和尚的故事
论团队精神——三个皮匠和三个和尚的故事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三个皮匠结伴而行,途中遇雨,便走进一间破庙。恰巧小庙也有三个和尚,他们看见这三个皮匠,气不打一处来,质问道:“凭什麽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凭什麽说‘三个和尚没水喝’?要修改辞典,把谬传千古的偏见颠倒过来!”尽管皮匠们谦让有加,和尚们却非要“讨回公道”不可,官司一直打到上帝那里。
上帝一言不发,把它们分别锁进两间神奇的房子里——房子阔绰舒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内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每人只发一只长柄的勺子。三天后,上帝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饿得要命,皮包骨头,有气无力。上帝奇怪地问:“大锅里有饭有菜,你们为啥不吃东西?”和尚们哭丧着脸说:“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的勺子,柄太长送不到嘴里,大家都吃不着呵!”上帝嗟叹着,又把三个皮匠放出来。只见他们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乐呵呵地说:“感谢上帝,让我们尝到了世上最珍美的东西!”和尚们不解地问:“你们是怎样吃到食物的?”皮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我们是互相喂着吃的!”上帝感慨万千地说:“可见狭隘自私,必然导致愚蠢无能;只有团结互助,才能产生聪明才智呵!和尚们羞愧满面,窘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中国谚语有云“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又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今天的话题就是从上面两句谚语演绎过来的,它说的是一种缺乏和拥有团队精神的后果。我理解的团队精神就是一个集体中的每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发挥各自的能力,达到最好的结果。当然这两句谚语也不是绝对的。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确的理解和对待这两句话,也是真正的利用团队精神去做好每一件工作的要点。我们可以分别把三个和尚和三个皮匠分别看成是两个团队,三个和尚没水吃,并不是因为这几个和尚分别的有多么愚蠢,恰恰相反,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的时候,他们知道可以自己利用自己或者同伴,为自己带来利益,而当三个人的时候,很明显,利益分配不均匀,所以就没有人愿意去挑水,或者是两个人去抬水,导致没水吃,这是典型的小农意识,是他们分别各自为战,自以为是的结果,所以说,这个团队是失败的。三个皮匠却恰恰相反的合理利用了各自的才能,没有各自为战,因为一个人的才智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三个皮匠如果像三个和尚一样,不团结协作,共同的想办法解决,肯定也是一个失败的团队。而三个皮匠恰恰相反的变各自为战而团结一致,以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的智慧去成功的解决问题,往往最后的结果“抵一个诸葛亮”,这要与三个和尚的小农意识有多大区别啊。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事实上你已经生活在一个团队里了,所以合作是必然的,任何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当今社会强调团队精神,就是这一种臭皮匠精神,却反映了我们大力提倡的集体主义精神,如何能在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当今时代创造成功,屹立于时代的前列,克服小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就是这个时代所呼唤的精神,这也必将成为这个社会新的时代主题。
第四篇:《诸葛亮和小皮匠》第二课时教案
《诸葛亮和小皮匠》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有关描写乌江特点的句子。积累“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民间谚语。
2.读懂课文,能根据板书和图片用几句完整、连贯的话来简单介绍课文的部分内容。3.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人多智慧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诸葛亮,能简单地说一个聪明人的故事。2.积累“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民间谚语。
3.读懂课文,能根据板书和图片用几句完整、连贯的话来简单介绍课文的部分内容。
教学难点
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人多智慧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引读法、自我探究法。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听写生字,其他学生评价。
2.认读生字。同学们的生字掌握得真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诸葛亮和小皮匠》 3.展示学生课前的朗读录音,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设计意图:让孩子在回顾生字同时,唤醒孩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激起孩子学习兴趣。)
二、新授
(一)学课文第二段。
1.同桌读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师引读,出示图,看图总结过江的办法。并板书:架人桥,架不成;用木筏,学“筏”——竹子头,撞坏了。3.了解了这两个办法,你能不能借助板书,看看图片,完整、连贯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小组准备)
4.讨论。
5.小结:是呀,相信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诸葛亮并不是第一次遇到渡江的问题,也许他曾经也用?或?这些办法轻松过了其他的江河。但是这一次,他遇到的乌江——?(板书:过江失败)但是,如果不抓紧时间过江,敌人可就跑远啦,聪明绝顶的诸葛亮这次——(发愁)了。
6.引读第3段,随即穿插想象说话。
师:但是诸葛亮就是诸葛亮,聪明过人的他马上想出了第三个办法,那就是?(词卡:张贴布告),去向老百姓们(词卡:征求办法)也就是广泛收集过江的办法。当时他可能会想:我想不出过江的好办法,但也许……他可能会想?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是呀,人多力量才?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和不同需求,选择自身喜欢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7.出示布告
老师帮你们拟了一份布告,但不完整,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 布告
我军要过乌江(),但是乌江(),(),我军过不去。我军已用了(),可是();也用了(),可是()。
特此张贴(),征求(),有办法者,()。四人小组完成布告。
(四)、学第四段。
1.师: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谁揭了布告?原来是小皮匠(动作:揭),瞧,我们曾说过:用口喝,没水渴,现在还可以加上一句那就是用手?你们知道吗?在那个时候,揭布告可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因为如果揭了布告却又想不出好主意,可是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的,弄不好还会丢了性命。小皮匠敢去揭布告,说明什么呀?
2.引读第四段。现在你知道了小皮匠们想出的妙计就是做?(板书:用牛皮筏)看图理解“牛皮筏”。
师:牛皮筏作为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一直沿用至今,瞧,这张照片记录的就是在中国的兰州地区,人们坐着它渡黄河的情景。仔细看,一整张牛皮被缝合在一起,充上气后就像救生圈那样有了浮力,加上牛皮有韧性,有弹性的特点所以不怕?最终帮助诸葛亮和他的士兵们(板书:成功过江)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整天和皮革打交道,深知牛皮?充上气后还有了?所以想出了连聪明过人的诸葛亮都没想出的过江好办法。难怪课文中这样写——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是呀,诸葛亮虽然聪明绝顶,但他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难题,但是他能广泛征求别人的意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三、练习
1.课文内容我能填空。
三国时,诸葛亮带的兵被乌江挡住了追击敌人的去路,他让士兵()、()都不行,只好叫人(),征求()。三个小皮匠()布告,帮诸葛亮想出了过江的办法,那就是(),这真是:“()。”
四、总结
1.读完本课,你有什么想法?
2.实际上三个小皮匠在才智上是不如诸葛亮的,但长期的生活经验让小皮匠给诸葛亮提供了过江的办法,他们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解决过江问题上胜过了诸葛亮,因而就有了这样一句俗语: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现在人们常常用这句话也来说明人多智慧多,人多力量大。
五、作业
学了课文,大家一定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更感兴趣了吧,是呀,关于他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比如《空城计》,比如《草船借箭》……有兴趣的小朋友不如去找来读读,相信一定会对你很有启发。
六、板书
诸葛亮和小皮匠
聪明过人
平凡普通
用牛皮筏(不怕撞)过江成功
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
第五篇:银行家算法_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 共享资源分配与银行家算法
系(部)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目
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3
二、方案设计及开发过程..............................................................................................3
1.课题设计背景.................................................................................................................3 2.算法描述
............................................................................................................................3 3.数据结构
............................................................................................................................4 4.主要函数说明.................................................................................................................4 5.算法流程图......................................................................................................................5
三、调试记录与分析
四、运行结果及说明
..............................................................................................6
1.执行结果.........................................................................................................................6 2.结果分析.........................................................................................................................7
五、课程设计总结...................................................................................................8
、一、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完《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其目的在于加深催操作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银行家算法是避免死锁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编写一个模拟动态资源分配的银行家算法程序,进一步深入理解死锁、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安全状态等重要概念,并掌握避免死锁的具体实施方法
二、方案设计及开发过程
1.课题设计背景
银行家算法又称“资源分配拒绝”法,其基本思想是,系统中的所有进程放入进程集合,在安全状态下系统受到进程的请求后试探性的把资源分配给他,现在系统将剩下的资源和进程集合中其他进程还需要的资源数做比较,找出剩余资源能满足最大需求量的进程,从而保证进程运行完成后还回全部资源。这时系统将该进程从进程集合中将其清除。此时系统中的资源就更多了。反复执行上面的步骤,最后检查进程的集合为空时就表明本次申请可行,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可以实施本次分配,否则,只要进程集合非空,系统便处于不安全状态,本次不能分配给他。请进程等待
2.算法描述
1)如果Request[i] 是进程Pi的请求向量,如果Request[i,j]=K,表示进程Pi需要K个Rj类型的资源。当Pi发出资源请求后,系统按下述步骤进行检查: 如果Requesti[j]<= Need[i,j],便转向步骤2;否则认为出错,因为它所需要的资源数已超过它所宣布的最大值。
2)如果Requesti[j]<=Available[j],便转向步骤3,否则,表示尚无足够资源,进程Pi须等待。
3)系统试探着把资源分配给进程Pi,并修改下面数据结构中的数值: Available[j]:=Available[j]-Requesti[j];Allocation[i,j]:=Allocation[i,j]+Requesti[j];Need[i,j]:=Need[i,j]-Requesti[j];
、4)系统执行安全性算法,检查此次资源分配后,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若安全,才正式将资源分配给进程Pi,以完成本次分配;否则,将本次的试探分配作废,恢复原来的资源分配状态,让进程pi等待。
3.数据结构
1.可利用资源向量AVAILABLE。这是一个含有M个元素的数组,其中的每一个元素代表一类可利用的资源数目,其3初始值是系统中所配置的该类全部可哦那个资源的数目,其数值随该类资源的分配和回收而动态的改变。
2.最大需求矩阵MAX。这是一个M*N的矩阵,它定义了系统中N个进程中的每一个进程对M类资源的最大需求。
3.分配矩阵ALLOCATION。这也是一个M*N的矩阵,它定义了系统中每一类资源当前已分配给每一进程的资源数。
4.需求矩阵NEED。这也是一个M*N的矩阵,用以表示每一个进程尚需的各类资源数。5.NEED[R,W]=MAX[R,W]-ALLOCATION[R,W]
4.主要函数说明
主要的常量变量
#define W 10 //最大进程数W=10 #define R 20 //最大资源总数R=20 int AVAILABLE[R];//可利用资源向量 int MAX[W][R];//最大需求矩阵 int ALLOCATION[W][R];//分配矩阵 int NEED[W][R];//需求矩阵 int Request[R];//进程请求向量
void changdata(int k);//进程请求资源数据改变 int chksec(int s);//系统安全性的检测
主要模块
void inputdata()void showdata()void changdata(int k)void restoredata(int k)int chksec(int s)int chkmax(int s)
、5.算法流程图
三、调试记录与分析
调试通过,程序未出错
、四、运行结果及说明
1.执行结果
、2.结果分析
银行家算法就是当接收到一个系统资源的分配后找到一个安全序列,使得进程间不会发生死锁,若发生死锁则让进程等待。
、五、课程设计总结
通过本次银行家算法实验,加深了我对银行家算法的了解,掌握了如何利用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实验中遇到点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询问老师顺利解决。通过这次的实践,使我的理论知识更加的牢固。
附录
程序源码:
#include
void changdata(int k);//进程请求资源数据改变 void restoredata(int k);//数据恢复 int chksec(int s);//系统安全性的检测 int chkmax(int s);//检测最大需求
void bank();//检测分配的资源是否合理
int main(){ int i,j;inputdata();//安全性算法 for(i=0;i
、cout<<“错误提示:经安全性检查发现,系统的初始状态不安全!!n”< { int i=0,j=0,p;cout<<“请输入总进程数:”< 、for(j=0;j do{ cin>>ALLOCATION[i][j]; if(ALLOCATION[i][j]>MAX[i][j]) cout< }while(ALLOCATION[i][j]>MAX[i][j]);} } cout< NEED[i][j]=MAX[i][j]-ALLOCATION[i][j];for(j=0;j AVAILABLE[j]=0;} } } void showdata()//银行家算法 { int i,j;cout<<“各种资源的总数量,即向量all_resource为:”< cout< 、cout< cout< void changdata(int k)//进程请求资源数据改变 { int j;for(j=0;j AVAILABLE[j]=AVAILABLE[j]-Request[j]; ALLOCATION[k][j]=ALLOCATION[k][j]+Request[j]; NEED[k][j]=NEED[k][j]-Request[j];} } void restoredata(int k)//数据恢复 { int j;for(j=0;j ALLOCATION[k][j]=ALLOCATION[k][j]-Request[j]; NEED[k][j]=NEED[k][j]+Request[j];} } int chksec(int s)//系统安全性的检测 { int WORK,FINISH[W];int i,j,k=0;for(i=0;i FINISH[i]=FALSE;for(j=0;j WORK=AVAILABLE[j]; 、i=s;do { if(FINISH[i]==FALSE&&NEED[i][j]<=WORK) { WORK=WORK+ALLOCATION[i][j]; FINISH[i]=TRUE; i=0; }else { i++; } }while(i if(FINISH[i]==FALSE) { return 1; } } return 0;} int chkmax(int s)//检测最大需求 { int j,flag=0;for(j=0;j if(MAX[s][j]==ALLOCATION[s][j]) { flag=1; AVAILABLE[j]=AVAILABLE[j]+MAX[s][j]; MAX[s][j]=0; } } return flag;} void bank(){ int i=0,j=0;char flag='Y';while(flag=='Y'||flag=='y'){ i=-1;while(i<0||i>=M){ cout<<“请输入需申请资源的进程号(从P0到P”< cin>>i;if(i<0||i>=M) 、cout<<“输入的进程号不存在,重新输入!”< cin>>Request[j];if(Request[j]>NEED[i][j]) { cout<<“进程P”< cout<<“申请不合理,出错!请重新选择!”< flag='N'; break; } else { if(Request[j]>AVAILABLE[j]) { cout<<“进程P”< cout<<“申请不合理,出错!请重新选择!”< flag='N'; break; } } } if(flag=='Y'||flag=='y'){ changdata(i); if(chksec(i)) { cout< cout<<“该分配会导致系统不安全!!本次资源申请不成功,不予分配!!”< cout< restoredata(i); } else { cout< cout<<“经安全性检查,系统安全,本次分配成功,且资源分配状况如下所示:”< cout< showdata(); if(chkmax(i)) {cout<<“在资源分配成功之后,由于该进程所需的某些资源的最大需求量已经满足,”< cout<<“因此在进程结束后系统将回收这些资源!”< showdata(); 、} } } c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