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本及相关要求(赖静萍2011

时间:2019-05-15 06:0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大学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本及相关要求(赖静萍20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大学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本及相关要求(赖静萍2011》。

第一篇:南京大学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本及相关要求(赖静萍2011

自 考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二O 年 月 日 [l1]

内容提要

当前

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步伐更加迅速 城市化演进的本质过程是就业结构的城市化

所以城市化快速推进无疑对扩大城市就业乃至整个社会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纵观城市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就业的实践 不难发现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进城农民工大量涌现

却并未带来农民工就业的同步增长 城市化与就业之间出现的“高发展 低就业”的现象

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

反之又导致了城市化的低质量低水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因此

如何协调城市化与农民工就业的良性互动

是目前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 首先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然后根据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的实情

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就业问题的对策 [l2]

关键词:城市化 农民工 就业[l3] 需要特别说明的几个问题:

1、学校给大家选择的题目只是一个大范围 你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个

并重新拟个题目(要求简洁、明确、通顺)根据我近年来参加自考论文答辩所获得的经验

凡是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较为透彻得谈论某个问题的论文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答辩老师也愿意看到此类论文 而不是大而化之地来空谈某个问题

2、请一定要围绕你所选的题目来搭建论文框架 组织材料 切忌文不对题

3、在以往答辩中

经常会发现大段引用他人观点而不加注释的情况 说得难听点 这就是抄袭 所以

如果引用了他人观点

请一定要加注释(关于注释的结构 参见正文第一页最下面几行)

4、要准确使用字词和标点符号

5、注意排版(正文用小

四、宋体、1.5倍行距;段首都要空两格)

6、在以往答辩中

有同学为了申请学位希望拿到良以上的成绩 但是

这也要看你论文的质量 如果有一点良的影子

老师一般不会为难学生的;但如果实在不像样 那你表现得再怎么可怜也是没用的 毕竟老师也要有起码的客观、公正 所以 自己写论文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

目 录

内容提要 i 引 言 1

一、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就业基本情况 1

(一)基本概念概述 1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2

(三)我国农民工进城就业动因分析 3

(四)我国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行业现状分析 5

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5

(一)制度因素 6

(二)二元劳动市场因素 6

(三)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 7

三、加强城市化进展中农民工就业对策 9

(一)加强创新 完善制度

保障农民工就业 9

(二)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10

(三)加快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工就业机会 10

(四)提升农民工自身素质 11

四、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l4][l5]

引 言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 由于特有的二元户籍制度结构

出现了既区别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又区别于城镇居民的特殊群体--农民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规模不断增长 据调查

“十一五”时期

农村劳动力年均增加584万人 年均增长1.3% 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 2008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 比2005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 增长4.5% [l6]①[l7]

就业是民生之本 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 但是

由于我国历史、经济、制度等原因 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就业问题尤其突出

由于农村有着丰富的剩余劳动力 加上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劳动力 这样大量农村劳动力就涌入城市就业 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企业下岗失业人员 加上城市不断新增的劳动力 城市就业压力很大 形势严峻

解决就业问题的不仅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而且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 人们安居乐业

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协调发展和远景目标的实现 更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l8]

一、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就业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念概述[l9]

1、城市化

关于城市化的内涵

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

不同学科领域从各自角度都对城市化作出了阐述

城市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 或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

由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住的人口分布变动过程 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在地域或空间单纯的移动问题 也不仅仅是居住区向城市汇集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农村传统封闭的文化向城市现代开放文化的转变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趋向于按照城市的存在方式和运行方式去发展的过程 而且还包括价值观念的转化过程

2、农民工

农民工是我国所特有的一个社会群体 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群体结构分化的产物 是从农民中分化而来 具有农民的身份特点 又有别于城市居民

农民工又被称作“外来民工”、“外来务工人员”、“民工”、“打工妹”、“打工仔”等 他们保留农民的身份 但是从事非农业劳动 具有工人的从业特点 虽然从农村走向城镇就业

但是却不能真正地享有城市居民应有的各种权利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城市化已经走过200多年的历程

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对世界城市发展规律的研究 城市化的基本规律是由慢到快 再由快到慢

直到停滞的“S”形曲线发展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即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 初级阶段的特点是:城市化水平较低 人口增长缓慢

城市化水平低于30%;加速阶段的特点是:城市化的速度逐渐加快 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后期阶段的特点是:当城市化水平到达70%以后 城市化进程开始减缓甚至停滞

②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既有着与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共同一面 也有着与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变革相适应的独特一面 根据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我国的城市化从建国以来历经了两个阶段 即初级阶段和加速阶段

1.城市化的初级阶段(1949~1992)

194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有10.6% 到1992年城市化水平为27.5%

这一时期我国在城市中推行改革并鼓励企业发展 沿海地区出现了大批新兴城镇

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生活就业

1984-1988年就有6300万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中 城市化水平由1985年的23.7%提高到1992年的27.5%

2.城市化的加速阶段(1992~至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城市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大中小城镇经济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1992年城市化水平为27.5%城市化水平接近30% 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92年的27.5%提高到了2006年的43.9% 年均增近1.2个百分点 ③

(三)我国农民工进城就业动因分析

1、制度变化的推动

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国初期我国城乡人口可以自由流动 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 城市的容纳力有限

国家便采取限制农民进城措施 1958年

开始出台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这就是我国户籍制度的开始 农民被严格限制在农村 禁止进城生活就业

形成了城乡分制的“二元结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首先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 实施土地联产承包制

土地改革使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来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户籍限制有所松动

国家逐渐放松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限制

1984年1月

我国开始了自实施户籍制度以来第一次突破性的改革

在《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业自立口粮到集镇落户”

最初的户籍改革只是允许农民工在集镇等中小城镇就业 但意义重大

拉开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序幕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尤其是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我国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需要大量劳动力

农民工不断涌向城市就业 这样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民工进城就业达到了高潮 出现了“民工潮”现象

到了21世纪

国家进一步出台了相关取消对农民工歧视性的政策 2001年3月颁布的《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中

对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 均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2003年1月

颁发的《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要给子农民工和市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2004年1月

在《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提出 “进城就业的农民己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对农民工的身份给予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2006年1月

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的户籍问题” 2007年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我国制度的变化和改革

使农民工进城就业成为了可能

国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限制或鼓励农民工进城就业 制定政策对农民工城市就业有着指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2、经济发展的带动

(1)经济增长拉动就业

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在农村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了农民工的积极性

使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

而且还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

在城市也实施了经济改革

我国的经济首先在沿海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由于农村的经济生活条件比较落后 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低 根据成本一收益理论

农民期望得到更好的预期收入

加上农村土地改革后又释放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样就吸引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保持的两位数

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使就业容量不断扩大

这样大量的农民村劳动力就加入了城市农民工就业的大军之中

(2)产业调整带动就业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 农业所占份额超过70%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 经济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逐步趋于合理 从“六五”计划开始

我国开始了对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 并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 第三产业稳步增长

并逐渐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 从表2.1可以看到 1980年

我国的三个产业的比例为:68.7%、18.2%和13.1%

1997年为:49.9%、23.7%和26.4%;2004年为:50.0%、21.4%和28.6%:2008年为:42.6%、25.2%和32.2% 第一产业比例不断下降 二、三产业

尤其第三产业比重加大 ④

由于二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很大 经济结构的调整

带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有效带动就业的总量增加

伴随着限制性制度的放宽和改革 农民工开始进入城市就业

(四)我国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行业现状分析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

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工业、商饮服务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 比例分别为 37.22%、24.13%、14.41%和5.86% 国家统计局2007调查表明 我国有城市农民工1.2亿左右

农民工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 其中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为6.8% 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到近80%

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这一比重达到50%以上 2008年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8% 第三产业占52%

其中约1.6%仍从事农业 52.2%从事工业和建筑业 47.1%从事第三产业 ⑤由此可见

当前农民工就业行业主要是集中在技术含量低 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刘易斯建立的二元经济理论表明

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没有人口流动就没有经济发展

我国在实践中曾一度实行严格的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和措施

如1989年4月10日发布的民政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制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 明确指示“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当地民工盲目外出” 这种政策阻碍了生产要素价格传递的信息通道

人才和生产要素若不能自由流动将会阻碍整个经济交易效率、资源配置的提升 人为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不平等待遇 形成了农民工就业的体制性障碍 阻碍了农民工流动的有序转移

政府政策造成的制度性障碍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国家对城镇职工就业的政策性偏向 就业资源向城市居民配置

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 但是

农民工就业一直得不到政府政策相对稳定的制定、执行、保护和妥善的安置 农民工常常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中

在政府实行的相对倾斜性政策影响下 用人单位方面对农民工就业也实行分别对待

这种差别对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存在着乱收费现象 名目繁多且相当不规范

比如各种保证金、风险金等;在签定合同方面 很少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定规范的用工合同 合同上内容常常是叙述了农民工的义务

对用人单位的义务很少涉及或几乎不提;在工资、福利方面 农民工和城市职工之间“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

自2008年下半年至今 我国农民工就业形势发生逆转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长三角、珠三角的大批中小企业纷纷关停、减产和倒闭 失去岗位被迫“提前返乡”的农民工达2000万人 据权威人士预测

若加上农村每年新增的500万外出劳动力 2010年全国将面临2500万农民工就业压力 农民工就业出现严重困难

国家长期的就业政策偏向给城镇居民以相对优厚的就业待遇和就业保障 一直以后

城镇居民存在十分强烈的心理优势 自以为高人一等

以至于他们常常歧视外地农民工

并且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将影响城市治安问题的罪魁祸首归在外地农民工身上 同时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

造成城镇职工特别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的压力增大 因此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遭到地方就业政策的区别性对待以及城市居民的排挤可想可知 这种“集体排他效应”短期内很难消除 造成以上农民工就业难的因素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因素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它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瓶颈 城市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劳动力的不断增加的 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要把农民限制在农村 使农民失去了迁徙自由

失去了城市化和市民化的最基本的条件

各种正规企业、单位在招聘劳动就业人员明确限制用工人员的城镇户籍 即使户籍制度出现了一些松动和变化 农民工可以进城就业

但是他们所从事的大多是一些脏、累、差等城市人不愿意干的工作 同样因为户籍因素 虽然在城市就业

却不本能与城市居民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

比如不能同工同酬、就业歧视、缺乏各种社会保障等等 事实表明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城市就业的不良影响依然存在

(二)二元劳动市场因素

由于制度因素

我国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 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

出现了本地劳动力市场和外来劳动力市场(正规劳动力市场和非正规劳动力市场或者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由于户籍、社会保障、就业制度和城市用工制度等因素 本地劳动力市场主要为城市居民服务

劳动力在对职业、岗位、待遇条件上都有一定选择余地 而农民工由于缺少城市居民诸如户籍等条件 无法进入正规的本地劳动力市场 只有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

1、增加了农民工城市化就业的成本

根据舒尔茨的“成本一收益”理论

农民工进城就业需要付出各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

直接成本包括交通费用、职业介绍费用、通讯费用、食宿费用和一些制度性质的费用如各种证件费、管理费甚至罚款等;心理成本和亲情成本属于间接成本 90年代前后

农民进城务工需要交纳名目繁多的费用

像暂住证、务工证、边防证、未婚证、计划生育证等费用以及登记、检查、管理等也需要交纳费用

由于就业市场的分割 农民工就业渠道狭窄 信息不足 据报道

南京沈阳村调查中就有50%的农民工通过亲友同乡的介绍获得工作 而通过劳动力市场获得工作的仅占31.88% 其他渠道不足5% ⑥因此

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备 就业机会少

农民工很难找到工作 就业成本的增加

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城市化就业

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宏观上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农民工遭受劳动就业歧视

我国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城乡二元分割 剥夺了农村劳动力平等的就业权

使他们无法在城市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

还遭受着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歧视 农民工就业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商饮业、服务业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部门 他们大多从事的是一些城市居民所不愿意从事的“脏、累、险、差”一类的工种 由于我国的劳动法规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没有明确规定 使得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 很多劳动权益的不到有效保障 劳动力市场还很不规范 ~些企业歧视农民工 在用工过程中

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忽视农民工的各种权利 从而导致劳资关系紧张

劳动力市场冲突频发等现象的发生

在市民化就业过程中农民工还无法享有城市就业人口应有的各种社会保障 二元市场不仅造成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就业机会和事实的不平等 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城乡教育的差异

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低下 从表-1可以看到

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中间大 两头小

小学以下文盲和半文盲以降低到8%以下

农民劳动力农村绝大多数都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 1990年71% 1995年77% 2000年80% 2005年80% 2008年80%

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占9%~11%左右 大专及以上的比例仅不到0.7%

而城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以上 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56% 即使是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 多数掌握的也只是祖父辈们传授的种田技术 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不到20% 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到1% 受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仅占5.7%

而城市农民工则是农村劳动力当中文化层次和劳动技能相对要高于农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

根据南京沈阳村的调查显示 城市农民工当中

小学及小学以下21%

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为43% 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达到33% 大专及本科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为3%

表-1农村劳动力文化状况(%)⑦

1990 1995 2000 2005 2008 小学以下 20.73 13.47 8.09 7.59 7.39 小学程度 38.86 36.62 32.22 30.63 29.94 初中程度 32.84 40.10 48.07 49.33 50.24 高中程度 6.96 8.61 9.31 9.81 9.68 中专程度 0.51 0.96 1.83 2.09 2.11 大专及以上 0.10 0.24 0.48 0.56 0.6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 改革开放多年以来

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一定上升

尤其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有所增长 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有所下降 但是也要看到

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仍然占绝对比重

大专及本科等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仍然非常稀缺 我国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依然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

这也为农民工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就业机会 但是

企业对所需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农民工的整体素质状况与现实的需求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相对较低 且缺乏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

目前我国劳动就业市场的供应和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结构性的矛盾 一方面

就业能力低使得某些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出现了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 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对就业能力要求不高的行业的劳动力供过于求

三、加强城市化进展中农民工就业对策

(一)加强创新 完善制度

保障农民工就业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实现公民身份平等

制度是根本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制度根源 因此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取消身份差别 实现公民平等 是时代的需求

是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要求 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建立科学合理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 把城乡居民分而治之

户籍成了居民城乡居民的身份标志

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权益的享有

户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就业和发展 这不仅影响了公民的平等权益 影响人们的合法迁移和合理流动 也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也不符合

无论从经济发展条件看 还是我国户籍改革的发展进程看 户籍改革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 目前我国应该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

建立科学、合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

2、加强土地制度改革 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我国农村目前实施的是家庭土地联产承包制

这种制度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不仅解决了我国的粮食供给问题

而且还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原材料

但是

这种制度也制约农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

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和农民工的城市就业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却心系土地

在拥有土地和市民化就业方面面临两难境地 只有解决土地问题

才能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后顾之忧 让农民工真正融入的城市化的进程之中

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 应着力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规范土地的流转、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

制定适用农民的继续以经营土地为生和愿意放弃土地进城就业的土地制度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待遇

农民工要真正成为市民 不仅要有就业平等权 还应该与城市居民享有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只有打破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工在城市公平稳定就业生活 享有城市居民同等权利 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

暂时还不能全面实旌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层次 目前应该满足农民工最基本保障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逐渐完善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 最终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方式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 农民工只能进入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

这不仅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减少就业机会 而且还面I临着各种就业歧视 这与我国市场经济很不相适应 不利于城市化、市民化进程

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因此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也是保障农民工在城市平等就业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三)加快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工就业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已经逐渐认识到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为经济社会的发展铺平道路并且指明了方向 我国的社会发展速度和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也应该看到

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从总体上看

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提高;从区域发展来看 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很快 而中西部地区则较为缓慢 大中城市经济步伐较快 而中小城市和乡镇经济发展落后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就业发展的不平衡 农民工往往都涌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就业 这不仅对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而且对于输入地的就业也带来很大压力 加上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城市就业形势严峻

经济发展与就业有着密切关系 经济增长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就意味着可以增加80万到100万个就业机会 ⑧发展是硬道理 因此

要解决就业问题 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而且要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居民面临的失业问题 也只有实现经济的稳定、全面、协调、均衡发展 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就业问题

(四)提升农民工自身素质

1、转变观念 加强心理调适

农民工应树立积极的态度

正确对待在城市的就业生活和暂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歧视 应当充分发挥自我行动的主体性、主动性 通过反思进行理性的行为选择和行动选择 积极向市民转化

要从自身寻找存在的不足与差距 不能坐等美好的明天

应该以积极态度来提高自身素质 使自己适应城市的生活 融入城市生活 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别人 正确对待工作 正确对待环境

只要农民工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 就能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 人生而平等

历史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分化

人为地制造了城乡居民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准 随着社会的的进步

社会的机制的健全和发展 以及市民素质的提高和转变 这种所谓的标准将最终被摒弃

2、积极参与各种教育与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农民工应该主动投入到城市化进程和市民化就业中去 现在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农民工问题

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工的政策和文件 农民工要充分抓住机遇近接挑战

首先就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就业培训 提高自己职业能力和劳动技能

以便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增强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另外

还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意识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城市优越的文化资源和有利条件 不断学习文化知识 培养各种兴趣爱好

参加企业、基层社区组织的就业培训和各项文化娱乐活动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市生活之中

3、切实加强政府的职能 促进农民工的素质提升

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推进农民工城市化就业的重要力量来源 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

政府起着领航员、推动者的作用

政府的言行决策引导着农民工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也引导着社会各界和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心理态度 因此

政府要切实加强发挥应有的职能

四、结束语

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在这一过程中

农民工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就业问题 这是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

同时也这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认为

要解决城市化进展中农民工就业问题 可从以下几点实施:(1)加强创新 完善制度

保障农民工就业;(2)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3)加快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工就业;(4)提升农民工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一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 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4年版 [2]朱宝树:《城市化再推进和劳动力再转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郁鸿胜:《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课学研究所:《中国就业报告》 中国劳动出版社 2005年版 [5]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 [6]郜风涛 张小健:《中国就业制度》 中国法制出社 2009年版 [7]曾令华 江群 黄泽先:《非农就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分析》 《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8]周勇:《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分析》 《科技信息》2007年第21期 [9]朱秀茹:《农民工就业弱势地位及改善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16期

[l10] 致 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从论文选题到确定思路

从资料的收集、提纲的拟定和之后文稿的修订及顺利完成 当中都有我的导师***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讲解 从中我也学会很多知识 在此

向***老师表示感谢!

同时

也向两年来所有教授过我和帮助过我的教授老师表示感谢 感谢您们对我的谆谆教诲、耐心指导和无私的帮助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

感谢你们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鼓励、关心和无私的帮助

[l11] ① 注释的格式如黄色高亮部分所示:

1、若引用的是期刊论文 则应这样写: 作者:《文章名》 《杂志名》Y年第B期

2、若应用的是书籍

则应这样写: 作者:《书名》 XX出版社Y年版 第P页

3、若引用的是网址

则应这样写: 作者:《文章名》 网站名称

文章所在页面的网址 日期

4、若引用的是报纸

则应这样写: 作者:《文章名》 《报纸名称》Y年M月D日 第P版

② 郁鸿胜:《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第46~56页

③ 周勇:《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分析》 《科技信息》2007年第21期

④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⑤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第349页

⑥ 郜风涛

张小健《中国就业制度》 中国法制出社2009年版 第87页

⑦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 第283-285页

⑧ 郜风涛 张小健:《中国就业制度》 中国法制出社2009年版 第93页

[l1]将自己论文的相关信息填入

[l2]内容提要部分要概括说明你写的这篇论文的缘由及主要内容

[l3]从论文中摘出最关键的3-5个词作为关键词 必须是有实在意义的词

是你这篇文章区别于其他文章的词

像”问题“、”对策“、”特点“这样的词不能作为关键词![l4]另请注意:一后面加”、“ 而

(一)后面就不需要任何标点符号了 直接跟文字

1和(1)也是类似的情况

[l5]目录就参照这一格式来写 标题宜简洁、明确

在此

对论文所用的序号作一说明 第一级为中文数字格式 即一、二、三......第二级为中文数字加括号 即

(一)(二)

(三)......第三级为阿拉伯数字 即1、2、3 第四级为阿拉伯数字加括号 即(1)(2)(3)......请严格按照这一顺序使用![l6]引用他人资料一定要加注释 否则会被视为抄袭

[l7]注释的标号放在被引用文字的最后 而不是之前

[l8]正文的字体统一用小

四、宋体;1.5倍行距 [l9]标题加粗 以更加醒目!

[l10]参考文献格式与注释相同 只不过不需要写页码

必须要有5-10篇参考文献

[l11]”致谢"通常是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对你们不做硬性规定 如果写

一定要有感而发 不然就省略好了

?? ?? ?? ??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第二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

1、字数要求

开题报告:不少于3000汉字。按规定格式编写,不含参考文献不少于3页,含参考文献不少于4页。

文献综述:(既中文的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汉字。按规定格式编写,不含参考文献不少于3页,含参考文献不少于4页。

外文翻译:一篇外文文献,要求外文不少于15000印刷字符。(每个字母算一

个印刷字符)

(外文文献翻译的)中文字数不少于3500汉字。按规定格式编写,不不少于4页。

注:外文翻译的原文不需要再引用相关的参考文献。

论文正文:不少于8000字,按规定格式编写,不含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致谢、附录与参考文献不少于8页。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组成:

一、报告名称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写作内容及写作方法

五、写作提纲

六、进度安排

七、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格式:

1、页眉名称:开题报告。编写要求:宋体五号,右对齐。

2、开题报告正文:

各个组成部分名称为一级标题,其下可以有二级标题,不使用三级标题;

标题格式见标题格式设置说明;

正文设置: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汉字字符,行间距22磅,段间距0。

3、参考文献:另起一页编写。

文献编写要求:宋体五号,顶格书写,行间距22磅,段间距0。

4、页码:居中。

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组成:

一、引言

二、主体

三、结论

文献综述格式:

1、页眉名称:文献综述。编写要求:宋体五号,右对齐。

2、文献综述正文:

各个组成部分名称为一级标题,其下可以有二级标题,不使用三级标题;

标题格式见标题格式设置说明;

正文设置: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汉字字符,行间距22磅,段间距0。

3、参考文献:另起一页编写。

文献编写要求:宋体五号,顶格书写,行间距22磅,段间距0。

4、页码:居中。

4、外文翻译与中文译文

外文翻译格式:

1、页眉名称:外文原文。编写要求:宋体五号,右对齐。

2、外文原文正文

标题由原文内容决定,标题格式见标题格式设置说明;

正文设置:罗马字小四,首行缩进4英文字符,行间距22磅,段间距0。

3、页码:居中。

中文译文格式:

1、页眉名称:中文译文。编写要求:宋体五号,右对齐。

2、中文译文正文

标题与原文相对应,标题格式见标题格式设置说明;

正文设置: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汉字符,行间距22磅,段间距0。

3、页码:居中。

5、正文

正文组成部分:

1、第一页: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无页眉与页码)

2、第二页: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无页眉与页码)

3、第三页:目录(无页眉与页码)

4、第四页:正文

页眉名称:正文;编写要求:宋体五号,右对齐。

页码:正文第一页页码为1,居中。

正文标题:使用一、二、三级标题,不使用四级标题。

正文设置:汉字:小四号宋体;英文:小四号罗马字体。行间距22磅,段间距0。

5、致谢

6、参考文献

7、附录

8、承诺书

6、标题格式设置(见模板)

7、目录生成格式

建议用自动生成目录的方式来生成文章的目录。

目录需要单独作为一页。

按(一、(一)、1、„„)格式编写。目录中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不包括摘要和关键词)。

目录题头用3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一级标题顶格,二级标题缩进2个汉字符,三级标题再缩进2个汉字符,标题文字与页码之间用点线,页码居右对齐。目录中各章节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

需要单独编写页眉和页码的包括以下4个部分:

(1)开题报告正文

(2)文献综述正文

(3)外文翻译正文

(4)论文正文(前言或绪论所在页为第1页,承诺书之前的一页为最后一页)不需要页眉和页码的包括:

(1)任务书

(2)各个封面

(3)各个表格所在页

(4)摘要所在页

(5)承诺书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

附:自动生成文章目录的操作步骤:

一、插入页码

1.将光标定位在绪论所在页,执行菜单命令“插入/页码”,为正文插入页码。

二、设置标题格式(各级标题在模板中已经设置好了,其他标题你用格式刷刷一下即可)

三、自动生成目录

1.把光标定位到文章第1页的首行第1个字符左侧(目录应在文章的前面);

2.执行菜单命令“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打开“索引的目录”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单击“目录”选项卡,进行相关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文章的目录自动生成完成。

四、目录的更改

1.如果文章内容变化导致页码变化,直接把鼠标移动到目录内容所在区域,右键选择“更新域只更新页码”,再单击“确定”按钮。这时,目录的页码就变为最新的页码。

2.如果文章中一级标题或二、三级标题发生变化,直接把鼠标移动到目录内容所在区域,右键选择“更新域更新整个目录” 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这时,目录的内容就变为最新的标题内容。

8、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

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

参考文献题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排写。其后空一行排写文献条目,用5号宋体。按论文引用顺序编排,文献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等内容。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9.[2] DARBY, M., AND E.KARNI(1973), “Free Competition and the Optimal Amount of Fraud,”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7]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 1993).英文版 [DB/CD].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 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 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9、插表的格式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五号字。表内文字用五号宋体。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文法经管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五号字。

10、插图的格式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1)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黑体五号字。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标识并置于分图之下。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采用揩体五号字。

(2)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3)照片图

论文中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或用数码相机拍照的照片,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对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11、附录的编写

另起一页,必须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排列,并用4号黑体靠左对齐方式注明“附录×”字样,其后不加标点符号,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附录内容按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12、装订顺序

总封面

检查表

任务书(共2页,包括:基本信息为1页,“目的和要求”至“备注”等表格为1页)开题报告封面

开题报告表格(包含“开题报告主要内容”、“指导教师意见”等内容)

开题报告正文

文献综述封面

文献综述正文

外文翻译封面

外文翻译英文原文

(1)第一行为文献标题(用3号加黑的Times New Roman体)

(2)第二行为作者姓名(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

(3)第三行为文献出处(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

(4)空一行

(5)正文(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

外文翻译中文翻译(翻译顺序同上,将Times New Roman体变为宋体即可)

正文封面

题目、署名、中文摘要及中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1)绪论(或引言、前言)(2)论文主体(3)结论(结果与分析)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封底(承诺书及签名)

第三篇: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公共关系论专题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女性消费心理探讨 作者姓名XXX 专业名称公共关系 指导教师时昱

2015年11月14日

女性消费心理探讨

概述:

现代经济社会里,女性已成为一种重要社会行为实体。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女性控制着国内消费市场60%的营业额,可见,女性消费者是消费市场的主要购买者,女性安于生活、乐于传播、追求时尚等特点都使其在商品消费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我国,女性消费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女性消费者始终是消费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是现代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她们在整个消费市场的购买活动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研究女性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女性消费心理是指女性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商品时具有的—种心理状态。女性消费心理学属于消费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目的是研究女性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女性消费心理学同时也是消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女性消费心理,对于女性消费者,可提高她们的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也可以提高其经营效益,对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和社会日益开放,中国女性已经在社会中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地位以及在家庭财务支配中具有了绝对的的发言权,而且女性消费者群体数量极其庞大,是大多数购买行为的主体。据统计,中国家庭中,妻子掌握财权的占到4O%以上,而丈夫理财的只有20%,因此女性已经掌握了家庭消费的绝对统治权。有研究报告指出,即使在购买大额商品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已婚中国女性表示她们完全能够做出独立购买决定,其余的女性会与配偶商量后作出决定,但她们的个人偏好仍然会对最终决定或产生重大影响。

女性消费者是市场的主力军,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消费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女性是半数消费品、商品的购买者,控制着国内消费额的60%,决定着77.5%的家庭购买力,远远超过男性和儿童类别。女性消费者不但数量大,随着女性就业人数的增加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逐步提高,她们在消费中所起的作用也日渐突出。自古以来,女性的审美观就比男性更加敏锐,年轻女性的心境和感性支配着流行;女性不仅自己爱美,还注意恋人、丈夫、儿女和居家的形象,因此商品的流行大多是随女性的审美观的变化而变化的,女性的审美观影响着社会消费潮流。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女性的地位、消费品味也将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女性消费将主导社会消费潮流。

一、女性消费市场总体特点 1.女性消费者数量庞大。

女性消费者占整个社会总体消费的绝大多数,而且女性消费者不但数量大,随着女性就业人数的增加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逐步提高,她们在消费中所起的作用也日渐突出。

2.女性消费者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方面,女性消费者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审美观念主导者社会消费潮流。另一方面,女性消费者通常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感染能力和传播能力,善于通过说服、劝告、传话等对周围其他消费者产生影响

二、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1.注重商品的外表和情感因素。

男性消费者在购物时,特别是购买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时,较多地注意商品的基本功能、实际效用,在购置大件贵重商品时有较强的理性支配能力;而女性消费者对

商品外观、形状,特别是其中表现的情感因素十分重视,往往在情感因素作用下产生购买动机。

2.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细节设计。

女性消费者心思细腻,追求完美,购买的商品主要是日常用品和装饰品,如服装鞋帽等,因此对购买商品时比男性更注重商品细节,通常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之间进行比较,更关心商品带来的具体利益。3.注重商品的创造性和生活的便利性。

目前我国中青年女性就业率较高,她们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务劳动,所以迫切希望减轻家务劳动量,缩短家务劳动时间,能更好地娱乐和休息。为此,她们对日常消费品和主副食的方便性有更强烈的要求。新的方便消费品会诱使女性消费者首先尝试,富于创造性的事物更使女性消费者充满热情。

4.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大多数女性对有关世界和社会的重大新闻,通常是漠不关心,她们往往更关注自己周围的事情,相比于男性来说,她们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作为女性,她们在社会交往中,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重视。有一部分女性出于非常强烈的自尊需要,在消费时还会产生攀比和炫耀心理。攀比和炫耀心理是一种向别人看齐并胜过别人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心理而,所以那些表达爱情、尊严,唤起自己 的情感、回忆、底韵深厚的物品就更易受到现代女性的青睐。

三、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源于自身的某种需要,生理需要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就会产生安全需要,如避免食物和日用消费品对健康和生命的影响、某些社会保障的需要等。再上一层需要,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如满足归属感,在关爱他人和得到他人关爱中得到好的体验等。尊重需要可分为内部尊重及外部尊重。前者指希望自己有实力、被认可、被赞美等,后者指对地位、威望的需求;认知需要是人的探究客观事物规律的需要;审美需要是人对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情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的最高需要,要求实现个人抱负,施展才能。上述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满足之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行动的动力了。消费者的需要包含在人类一般需要之中,它反映了消费者某种生理或心理体验的缺乏状态,并直接表现在消费者对以商品或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对象的要求和欲望。女性消费者虽然因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水平和年龄性格的不同,在消费上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行为特征,但总的来说,女性消费的一般心理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大部分是基于人的内在需要所产生的。

四、影响女性消费心理的因素

女性消费者的行为主要是受三种因素支配: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就其心理因素来说,又包括动机、知觉、学习、思考、个性、态度、价值观。不了解女性消费心理的变化,就不可能了解女性市场。

1.挑剔而冲动的消费者

 女性的品牌敏感度不如男性

女性和男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略有不同,女性更加看重家庭而男性更加看重事业,因此男性更加注重自己身份的显示,而名牌和外国品牌通常被看作是身份的象征,因此男性比女性更青睐名牌。而女性在选择商品特别是服装上,常常更加注重款式和质量,对于品牌并不是十分敏感  女性购物更加细致

由于女性自身的特点,通常在选择商品时比较细致,注重产品在细微处的差别,所以生产者应该在产品的设计和宣传上注重突出某些特点,来吸引有某些偏好的女性消费者。 女性购物更加非理性,易受他人影响。

女性虽然购物比较“挑剔”,但很多时候少了一些理性,超过40%的女性都对促销商品有购买欲,这个比例大大超过了男性。同时女性更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左右,在做购物决策时也不例外,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女性消费的非理性。 女性更重视购物环境。

不少女性把购物看作一种享受,因此也更注重购物的氛围和商品的外观形象与情感特征。这也正是精品店大受女性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2.广告和电视对女性消费者的影响力大

 女性对于广告更加敏感

与女性对促销活动敏感一样,她们对各类广告也比男性敏感,女性对于各类媒体广告的关注程度均高于男性。 女性比较喜欢更感性化的媒体

从媒体接触习惯上来说,女性更容易接受更生动和感性化的媒体,如电视和杂志。而男性常会被一些理性的文字所吸引。

3.“爱占便宜”的传统消费观

 女性对价格更加敏感  女性花钱更谨慎  女性更不愿承担风险

五、女性消费者的特征比较

虽然同为女性消费者,但是由于其所处城市的文化背景、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在消费观念上也会有所差别。例如,从品牌观和购物观方面来看,也许是生活在首都的女性更易受政治氛围的影响,北京女性更喜欢国产品牌,品牌忠诚度更高,消费更加理性;而广州和上海因为商业气氛比较浓厚,品牌观念比较强,相比北京女性来讲这两地的女性在消费时则更看重名牌和国外品牌。北京女性对价格最为敏感,理财观念比较谨慎,做购物决策比较谨慎;,由于广州和上海商业中心的地位,开放程度

比较高,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再加上金融服务业相对发达,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理财观念也更先进一些,所以上海女性和广州女性消费观念相对更新。

六、现代女性消费心理变化

“荷包掌握在她手中”,这个本源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家庭经济模式,在本世纪它不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甚至还演变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模式,成了影响产品销售观念与策略的根本点。有人称21世纪为“她世纪”,如今一些原本以男性为主导的市场,在“为她服务”的消费影响下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女性消费市场也随之变迁。经营者今天如何适应当代女性消费心理特点,设计营销策略正在成为经营的重要问题。

1.女性在消费中决策角色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在中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受到外来思潮的影响,加之年轻人经济收入的迅速增长,第三次单身浪潮正在袭来,这也使得单身女性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最新一次调查显示,在北京的330万驾车者里,女性占到1/4,达86.6万人,这一趋势在上海、杭州、广州等一线城市也有强劲表现;从几家汽车经销公司的销售状况来看,目前女性购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平均已经占到总销售量的30%左右,而且这个数目还将有大幅度增长。这也意味着,在越来越多的商业领域,以男性为“重心”的消费主义正转变为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对经营

者来说,如何讨好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促进销售的重要因素,否则就可能很难在中国这个作为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获得成功。

2.女性消费对男性消费影响在新技术产品开发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当越来越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进入就业市场,她们为自己的就业及前途开创了新的道路。不过,市场本身虽没有性别,却操纵在有性别的消费者手中。国外有研究认为,在高技术领域,男人以开发者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而女人则主要是作为消费者,即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者。目前大部分厂商对此都缺乏认识,开发的产品仍主要取悦早期用户即男性用户,而忽略了女性的消费力量。真实的市场需求早已不是那样,女性已经是重要的目标市场。企业推出新技术产品,必须考虑到女性消费者的偏好并做出相应调整。

3.职业女性的商业用品倾向。

女性在就业市场及高等教育水平方面已逐渐与男性看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跳出了社会赋予她们单一的的贤妻良母的角色,投身到了社会发展的经济浪潮中,开始在职场中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所以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企业要占领较多女性消费市场份额,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市场定位战略,即以女性的各种需求为本,根据女性消费者的职业、年龄、收入情况,确定目标顾客群,进行准确市场定位。

七、女性消费新动向

当前,女性的个性化倾向变得强烈。现代的女性生活形态,已经从大家都相同的标准型,进入了与他人不同的特殊型。她们不再以同一标准为目标,而是去追求每个人都不同的个性化生活。由于价值观的变化,现代女性的自主意识增强,她们的消费心理也出现了以下新的动向:

1.女性的变身动向。

现代女性希望生活多样化,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希望改变身份。希望经历各种体验,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即她们要求在服饰、发型、装饰方面多样化。

2.女性的挑战动向。

她们希望试试想要做的事情,希望向某些事物挑战,希望自己能亲身体验。一些标新立异的商品、服务正是顺应女性这种想突破被约束的现实而产生的。

3.女性的自立动向。

她们希望在经济和精神方面都能自立,希望脱离传统,按自己的心意生活。现在“女性的自立”已是社会上的主题,只要稍微观察女性杂志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其中一二,而表现女性自立和强调自我意识的商品就更能博得她们的欢心。女性的即时动向。

她们希望节时、方便。例如,使用速食食品、罐装食品、冷冻食品、调味料的情形增加了。主妇们能照顾家人,又节省自己时间的有效办法,就是利用省时的商品或外部服务。

4.女性的愉快动向。

她们希望过得快乐,希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种动向以女性大学生和独身女性最为显著。她们的消费倾向为“流行、休闲、文化”,可以看出都是要享受现在的时间。她们希望在结婚这个转折点到来以前,能够尽情享受,并且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因此,比同年龄的男性来说,其愉快动向要强烈得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并不为单纯的广告所动,而是需要一种被关心、被理解、被诱导、被个性化服务的体验。商品竞争的关键更多的在于其所蕴含的气氛、情感、趣味和理解。因此,商家要在经营中引入情感方式,商品的设计、包装要诉诸情感诱导,以迎合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心理,激发女性的好感,从而产生购买欲望,直至发展为购买行为。

准考证号:010613257346 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11月14日 指导教师:时昱

第四篇:夜大自考毕业论文要求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成人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及规范

(2006年7月修订)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其它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社会工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一、过程要求

(一)选题

1.学生可以从学院统一提供的毕业论文(设计)备选题目中选择确定选题;也可按开题要求自拟论文题目,但必须与所学本科专业相关。

2.选题应参照普通本科生的专业水准,充分体现成人学习特点,结合学生所在单位的实际需要。

3.学生的选题方向确定后,经学院审批,指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经确定,无特殊原因中途不得变更。

(二)开题报告

1.选定题目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一步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列出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所采取的方案与步骤,认真填写开题报告。

2.毕业论文要求明确课题的任务、方向、研究范围和目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了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初步确定论文研究思路;毕业设计要求明确设计的具体任务,设计原始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三)资料收集与科学实验

1.论文写作前必须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了解学术理论界对此项问题的研究程度,避免低水平重复基础性工作,避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2.指导教师在学生收集资料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应多加指导,使学生掌握各种收集资料和科学实验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书目和实验条件。

(四)编写提纲和撰写论文

1.学生必须遵守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和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必须主动约见指导教师,创造条件,方便教师对其进行指导。

2.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反复修改,不得一次成文。

3.字数不少于5000字。

(五)答辩

1.本科毕业生必须参加答辩。

2.在主管副院长的领导下,成立答辩委员会,委员会由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组成。根据课题方向,可划分成若干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由3~4名教师组成。学生论文指导教师不能作为该生答辩小组组长。

3.答辩前两周,学生应按时把论文交指导教师,并组织答辩提纲;答辩前一周内,毕业论文(设计)应由答辩小组一名以上非论文指导教师仔细评阅,写出评语和准备提出的问题。

4.答辩时,首先由学生概括讲述毕业论文(设计)的设计思路、基本内容、主要方法及获得的主要成果(性能、数据或观点),然后教师进行提问。整个答辩过程控制在每生15—20分钟之间。

5.学生退后场,答辩小组及时进行分析评议,初步写出成绩。

6.各小组答辩工作完成后,填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交由答辩委员会最后确定成绩,并交学院成人教育办公室存档和上报。

7.答辩结束后,需要根据答辩小组意见进行修改的论文(设计),必须于两日内连同电子稿交回学院成人教育办公室。无论何种原因,答辩两日后论文资料不全者,本次考核成绩以不合格计算。

8.未按照论文考核时间要求和规范要求提交论文(设计)或指导过程中不主动与教师沟通者,指导教师或答辩委员会可以拒绝其参加答辩,论文考核成绩以不合格计算。

二、对学生的要求

1.态度认真,有高度责任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

2.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了解学术理论界对自己要研究问题的研究程度,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工作。

3.所用资料和数据要求真实、充分,内容要求充实、具体,能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格式符合要求,数据、图表画面清晰整洁,论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笔流畅、书写工整。

5.要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接受指导。

6.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得由他人代笔,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四、成绩评定

(一)标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分为五个等级。

(二)特殊情况

1.学生可在答辩三天后至一周内查询论文成绩。在此期间,对成绩有异议的须当即向答辩委员会提出书面复核申请。答辩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书的一周内进行复议,并写出书面复议材料,作为最终考核成绩。

2.如果学生的论文由他人代作,或抄袭他人成果,没有进入中期审阅时,可以重做,但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且成绩最高为“79”,并记录在登记表上。进入中期审阅程序后,一律记为不及格。

3.经指导教师认定或因个人原因申请缓期答辩,必须于答辩两周前提交书面材料,经答辩委员会或主管副院长同意,可以推迟答辩。推迟期限一般为半年,由此产生的延迟毕业等问题由学生本人负责。经同意缓期答辩者不再另行交费。

六、格式规范

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使用学校统一的封面及各种表格,一律用A4纸打印。学生答辩后将有关资料和论文按照封面、中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与注释、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答辩记录表的顺序统一装订成册(左侧装订),连同论文电子稿一并提交学院培训部。

1.封面

使用学校统一的式样制作。题目要对论文(设计)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字以内。

2.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单独占用一页)

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关键词:一般3-5个。

英文摘要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全称)以及关键词。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并且放在中文摘要的后面。

3.目录(单独占用一页)

按照层次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

一、”“

(一)”“1.”“(1)”“①”或者“1”“1.1”“1.1.1”„„

4.正文

(1)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文理科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2)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

(3)毕业论文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凡引用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计算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准确。

(4)层次标题是文章的组织结构,用来标示行文顺序和各段落内容上下衔接以及层次结构中相对完整的程度,使人掌握论文的概要和各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层次标题以不超过3级为准。

层次标题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1个字距,再接排标题名称。

1级标题后的排文应另起行;2级以下标题后的排文,可另起行,也可以标题后空1个字距接排文。标题中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点号,标题末不用点号。

5.注释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论文所有引用的中外文资料都要注明出处,采用本学科学术规范。

中外文注释要注明所用资料的原文版作者、书名、出版商、出版年月、页码。一般排印在该页底脚,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

6.参考文献(单独占用一页)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另起一页)。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对文献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应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英文三位作者后面加“et al”;国人和外国人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外国人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中间“·”号。

参考文献总量不能少于5篇(部)。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译本前要加国别)

[1] [英]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4.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打印格式

(1)页面设置和行间距

A4纸,左边距2.75cm,右边距及上下边距2.5cm,页眉页脚1.5cm,页号打在页下方中间,装订线在左侧,编辑存盘时采用普通视图。格式中段落选单倍行距。(全部论文不要页眉页角)

(2)字体及字号

①论文摘要页

论文题目(居中,黑体三号)

作者姓名(居中,宋体五号)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加粗):宋体小四号------------

--------------------。

关键词(加粗):宋体小四号,------,------,-------

英文题目(Times New Roman14号,居中加粗)

作者英文名(Times New Roman12号)

(College of Management,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加粗):------------------------------(Times New Roman12号)

----------------------------

Key words(加粗):-------,-------,-------(Times New Roman12号)

②目录页:全部宋体,加粗小四号

③论文正文页:

论文题目(居中,黑体三号)

作者姓名(居中,宋体五号)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第一层次的题序和标题.......宋体加粗,小四号

第二层次的题序和标题.......宋体加粗,小四号

第三层次的题序和标题.......宋体加粗,小四号

正文.........宋体小四,英文用新罗马12号 ④参考文献页:

参考文献:(宋体加粗,小四号,左对齐)

参考文献内容(宋体五号)

⑤页码:页面底端,居中,从正文页开始

第五篇:自考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2009级秋季自考班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保证自考班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特提出论文写作要求。

一、选题要求

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研究相关问题。

2、具有实效性、前瞻性。要求针对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实际问题。

二、书写格式要求

用电脑打印(打印纸规格A4型:297mm*210mm),并符合下列次序:

1、毕业论文题目:要求论文题目字数不得超过20个汉字,过长的题目应当考虑采用正副标题。

2、论文摘要:用独立完整的短文简明确切地表达论文的核心内容,中文摘要约500字左右。

3、正文: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可靠,观点明确,文中各节序号依次采用

一、(一)、1、(1)标注。

4、注释及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选择主要的、公开发表过的列入,且在引用处注明;文献索引按文中顺序附于文末。

5、页码设置:论文需设置页码。

三、份量要求

1、字数要求:论文字数要求5000至8000字。

2、参阅文献(资料)要求:参阅著作3部以上,论文10篇以上。

四:格式要求:

1、论文正文统一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2、标题用二号宋体;

3、注释内容用小五号,宋体;

4、具体的格式遵循各自指导老师的要求。

五、文字要求;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错别字差错率在0.05%以内。

六、封面要求

使用学校提供的论文封面,并用电脑打印各项内容。

七、时间安排

论文定稿:2011年3月初

论文交稿:2011年3月20日前。

论文答辩:2011年5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下载南京大学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本及相关要求(赖静萍20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大学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本及相关要求(赖静萍20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汉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及规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本 (专 )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及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及锻炼创新能力的......

    自考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程序

    考生要获得学士学位,需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且成绩为优或良.专科段一般没有论文答辩.自考论文答辩程序和普通高校毕业生答辩要求相同.在考生论文写完后,由主考校统一安排相关学......

    社会自考毕业论文选题及写作要求

    安徽财经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第一部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1、学生原则上应在选题范围内选定论文题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与自己......

    体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

    附件1: 体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 (2008 年3 月修订)为进一步提高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根据《广州大学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2006年3月修订)的指引,结......

    本科生毕业论文字体字号要求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1. 毕业设计(论文)的组成 毕业设计(论文)由封面、承诺书与版权使用授权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

    中国地质大学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方案

    毕业考核管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关于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及组织毕业论文答辩规范化的规定 毕业论文是学生实习及毕业设计成果的展示,反映了毕业生对本专业基础......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论文构成 由封面、目录、正文三部分构成。如有附录部分,装订在参考文献后面。 二、纸张及印刷装订规格 毕业论文一律用A4纸张电脑打印。左侧......

    政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没有希特勒,二战会不会爆发论 文 题 目学 科 分 类 历史学撰写人姓名及其学号撰写人所在班级11级历史学班完 成 日 期 2012年12月16日政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