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6:1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第一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点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我上新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什么季节?”(学生齐答:“冬季。”)对!现在是初冬季节。一提到冬季,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是的!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没有一个地方,它的冬天温暖如春,给人一种温情脉脉的感觉呢?下面,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到济南城去走一遭,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解题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丧又靠母亲抚 养长大。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毕业后,任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在英国六年,共发表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任教。这期间,老舍写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锡传》《骆驼祥子》和多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尤以《骆驼祥子》影响最大,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抗战爆发后,老舍辞去教职,以极大热情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其创作范围也不断扩大。1946年春,老舍去美国讲学。新中国成立时,周恩来总理嘱曹昌写信请他回国。日夜思念祖国的老舍得信立即动身,历尽艰难,于1949年底返回北京。从此热情参加各项工作,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创作也更加丰富多彩,从1950年至1965年,光剧本就写了十多个,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年)、《茶馆》(1957年),另外还有《女店员》《全家福》《宝船》《神拳》等都曾轰动一时。这中间,《龙须沟》影响最大,为此,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这时期他生活比较愉快,在创作上也是丰收期。由此可见,山东七年多的时间,在老舍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

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明确: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2.作者是怎样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的?

明确:作者抓住济南“温晴”的特点,从地理环境、人们的表情与幻想和对小山、小雪、绿水的描写几个角度来写。第一幅画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济南像被“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恬静、多么安逸。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第二幅画描绘了秀美的雪景。矮松顶着白花,蓝天镶上银边,白雪夹着黄草,夕阳斜照薄雪,山坡卧着村庄,房顶卧点白雪,如同一幅极美的出自唐代名手的水墨画。第三幅画描绘了澄清温暖的河水。河水不结冰,还冒着热气;水中水藻绿意正浓,水边垂柳弯腰照影;一片清亮的天上,像块空灵的蓝水晶。这一幅幅美景,描绘出了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3.作者是怎样描述济南的山的?

学生阅读、讨论后明确: ⑴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⑵用拟人手法描述济南的山: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⑶用比喻、拟人手法描述济南的山: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⑷从人们的感受描述济南的山: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⑸文章描写雪后山景的时候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写了雪后山景的“妙”。

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⑹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 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4.作者又是怎样描述济南冬天的水的?

学生朗读、讨论后明确:(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5.作者所描绘的济南冬天的景象给你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是什么?

明确:使人感到冬天的济南依然温暖如春。激发了我们对济南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怀。

(四)梳理、总结、扩展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布置作业] 仿照老舍先生的写法写一段描写我们光远中学校园景色的文字,写完课下交流。

第二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疑,激发兴趣

朱自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郦道元的笔下,三峡四季,风光旖旎,摇曳多姿;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怎么样呢?他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上帝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1.作家作品。

(1)学生相互交流收集的材料。(2)(课件展示)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自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散文清新优美。2.关于济南。

位于山东境内,南面为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有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他们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其他地方的冬天气候截然不同,城内多泉水,号称“泉城”。有关济南泉水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72个。历代各家所记72泉不尽相同。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济南泉水,千姿百态,或白浪翻腾,如银花玉蕊;或晶莹温润,如明珠璎珞;或如洪涛倾注,虎啸狮吼;或如细雨潇潇,冰弦低语。趵突泉,名列72泉之首。济南自古有“泉城”之名。

大明湖在济南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湖面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清人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3.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教师语感的把握。

(课件展示冬景图)

4.学生自由读。

(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件展示)

响(xiǎng)晴

着(zhuó)落

宽敞(chǎng)

贮(zhù)蓄

澄(chéng)清

髻(jì)

水藻(zǎo)

狭(xiá)窄

(2)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朗读本文方法。如语速较慢、语调柔和、语气亲切、读出喜爱之情等等。

教师点拨:朗读课文时,脑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5.学生展示读,可配乐。

师生共同体会朗读的情感把握。

三、整体把握,理清全文脉络

教师提示阅读方法:粗读,把握基本内容;细读,理解主题,揣摩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来写济南的冬天?

(预设: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总的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2)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 温晴

此处学生可体会几个字词:(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能否把“声”字删去,为什么?——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若把“声”字去掉,说成“没有风”不切合实际。(2)“响晴”和“温晴”有什么区别?——“响晴”指天气、阳光晴朗的刺眼,而“温晴”有温暖之意,给人一种温暖的感受。

(3)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对比,作者之所以用北平、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国,生活了六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仅发自肺腑的抒情道:“济南真的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4)文中具体描绘了那些景物?可以概括成哪几幅图画?每幅图画的特点又是什么?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济南的水—— 绿、清、亮(5)作者对景物怎样描写?

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个画面:阳光下的济南、雪后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

2、研读第二段:指定学生朗读,提示注意“温晴”的特点,思考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想想,文章怎样由写总特点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预设: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1.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2.朗读或背诵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4.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5.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讨论并归纳: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6.朗读第5自然段,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讨论并归纳: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7.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三、教给学生描绘景物的方法,让学生笔下生辉

(一)、细致的观察

1、眼看(形、色)

2、耳听(声)

3、鼻闻(味)

4、身体触摸(感觉)

5、观察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的特点。

(二)、怎样描写

1、抓住特征重点描写景物本身特征、时令特征、动态静态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4、动静结合(写出景物的变

化,使之活起来)

四、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一、赏析精彩片断

思考: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要求学生在书上作旁批,写出自己的见解,喜欢的理由尽可能详细;教师走入学生中指导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要熟读成诵。如尝试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老舍笔下的五幅图

第一幅: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俯视)

(这幅图用拟人的手法,展现了古老的济南城在阳光照耀之下,温暖安适的情景,流露出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有紧扣住济南“温晴”的特点,如“阳光”、“温暖”等词语)

第二幅:阳光朗照下的山(俯视)

(这幅图中,作者先介绍了济南的地理环境,这是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然后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对小山进行了描写,使人联想到摇篮边的慈母;对济南人的描写,包括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等,表达了人们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寻找体现“温晴”的句子和词语。)

第三幅:薄雪覆盖下的山(空间顺序)

(从文中找出表示写景顺序的词语:“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再找出每一处所描写的景物,你觉得哪句话最能流露作者对济南的感情?)

第四幅:城外远山(远眺)

(作者描写了城外远山,勾勒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有两个字用的非常好“卧”,形象生动,传神无比。)

第五幅:济南冬天的水色

在作者的形容之下,你觉得济南冬天的水具有怎样的特色? A.清澈透明(用五个“绿”反衬)

B.水是温的且不结冰(冒“点”热气、不忍冻上等,采用拟人的手法)

C.水天一色的美景(展开想象,采用“蓝水晶”比喻的手法,写出济南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作者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有没有紧扣住“温晴”的特点?试举例分析)]

小结:作者写景,首先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层次井然地描绘济南的山山水水;其次,能做到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三种情况:直接抒发感情;创设意境,流露诗情;虚实结合,进行联想,抒发感情等。)

(2)通过朗读,比较体会下面两组句子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第一组:

甲: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乙: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受着阳光的照射,暖和安适,真是个理想的境界。(预设:甲句中有“晒”、“睡”“唤醒”等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老城人格化,带有生命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暖和安适” 的理想境界。)第二组: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预设:用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情。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

(3)生活在这样的济南,人们的心理感受怎样,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预设:“面上含笑”,“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并不着急”,体现了对济南冬天的依恋,喜爱之情。)

3、自由赏析,合作交流 从第3、4、5自然段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进行细细品味,可结合以上方法,找出关键字词,体会妙在何处?(有感情朗读你喜欢的句子,思考体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 第三段:(1)“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

(2)“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3)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写出雪色娇美的情态;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4)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第四段:(1)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第五段:(1)拟人手法,“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突出了水的碧绿和清亮,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2)比喻手法,“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通过学生自己寻找优美的句子,结合以上方法加以揣摩,并大胆表达,这一设计是为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不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的能力,还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

2.品味语言,揣摩作者平实、优美的语言风格,体会本文的抒情方式。(1)教师示例:

①“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分析:这一句用与老天爷商量的口气,说明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实际上是赞美,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太”字,赞美之情全出。写法上是创设意境,于字里行间流露真情。

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紧紧扣住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

(2)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学生自主合作,相互交流。展示。)

(3)课件出示练习题。(师生合作完成。)

(针对课文第1段。)

①开头的特点是什么?(把济南和北平、伦敦进行了对比。)

②运用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明济南是块宝地。)

③怎样抒情?(通过对比,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教师点拨:(4)学生默读课文,认真体会以上对课文的感悟、品味。3.教师小结。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可重点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方法:选词讲究;对比烘托;多用修辞方法;有直接抒情、有意境中流露真情,也有虚实结合,联想抒情。)

第三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 之教学设计

设计者:江安学校余南平

【设计意图】

本课同《春》一样,都堪称是写景散文的典范,给我们道出了一幅幅别样的济南冬景图,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而这种情感在老舍的其他的描写济南的散文中也有体现,据于此,我想借此机会,立足于文本,让学生对老舍的作品多些了解,从而爱上老舍,爱上老舍的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品味作者精美生动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 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给出以下提示:

提示1:“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秋“的美誉 提示2:被冠以“泉城”之称

提示3:尤以“趵突泉”闻名遐迩,为其七十二泉之冠 提示:4:老舍称其为第二故乡 „„„„

让学生抢答,猜猜这是哪个城市。

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当老舍1930年来到这座城市,就开启了一段一位现代著名作家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奇情奇缘。老舍一生67年,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

然而,在老舍一生的散文里,他几乎完全没有写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写了一点留英回忆)、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两、三篇,就是北京--也写的并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一个长长的系列,而且,都写得那么典雅,那么精致,那么动人,那么富有诗意!

这实在是文学史上一个奇特而又奇妙的现象。甭说与老舍自己比,就是与任何一位客居济南,甚或山东籍、济南籍的现代作家相比,也是并世并无第二人的。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恐怕只能说:济南与老舍天生有缘,老舍对济南情有独钟。

老舍在《吊济南》中这样写到:

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下不少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地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去,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我写成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和收在《赶集》里的那十几个短篇。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活地休息……四年虽短,但是一气住下来,于是事与事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快乐与悲苦的代换,便显明地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去感受他笔下济南冬天的魅力。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视频,听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这些景物又各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整合课文文句,用“------,是冬天的济南”的形式来说话。

师示范,后由学生展示。

最后明确,济南冬天的城之美,山之美,雪之美,水之美等。

三细读课文,赏析语言 以第三段为例:

标出第三段的重音和停连,并反复朗读,读出情感。2 找出你喜欢语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可以从比喻、拟人等修辞角度,也可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成果。

四再读课文,领悟情感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由上一环节,自然地引入下一环节): 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亦可随处可见: 推荐篇目:

系列散文《一些印象》、《春风》、《趵突泉的欣赏》《大明湖》《非正式的公园》等 优美片段赏析:

济南夏天的山

“绿树的尖上浮着一两个山峰,因为绿树太密了,所以看不见树后的房子与山腰,使你猜不到绿荫后面还有什么;深密伟大,你不由的深吸一口气。”“拐过礼堂,你看见南面的群山,绿的。山前的田,绿的。一个绿海,山是那些高的绿浪。”

-------《非正式的公园》

“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的躺着,躺到永远。”

-------《春风》 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趵突泉》 济南的秋水

“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

(《一些印象(续四)》)

六读写结合,结束课文

假如你是一位冬季带游客来济南的导游,请你参照课文内容,追随老舍的足迹,设计一段导游词。例: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济南素有“泉城”之美称,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世界文明的史前文化——龙山的发祥地。这里山灵水秀,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

济南的冬景非常优美,这里的水不但不结冰,反而能映衬得水更加绿,天越晴,水藻更绿。水边还有很多柳树,柳枝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一眼望去,一片蓝绿相接的景色,极为迷人。

l,

第四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情分析:

《济南的冬天》一文,所讲的内容是学生们并不熟知的区域——济南,初一年级的学生们还没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对济南的了解甚少。但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与家乡冬天的比较,对济南的冬天一定会随作者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再者,他们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并且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学习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这一单元选取的四篇课文都是写自然景物的,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充满诗情画意,作者笔下的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那绿藻„„无不给人美的享受。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读者的心灵回归自然,为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丰富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充沛的资源,所以学习本文,首先得利用其审美价值,引领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美的意境,整体感知,获取美的享受和熏陶。走进课文,包围你的是满含温情的亲切优美而生动的语言,老舍先生不愧是卓越的语言大师。一系列的比喻、拟人、抒情句是作品给我们的极好馈赠,这就为学生积累感悟语言、提高文化品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所以教学本文,积累语言也是对学生极具体极实惠的丰收。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品读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而与之相对的,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 大,突出一下)

2、作者简介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集《老舍文集》,代表作品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播放朗读视频(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勾画。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设计如下

1.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明确答案: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2、作者围绕济南的冬天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水

3、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温晴

(三)小组讨论

1、作者是怎样突出“温晴”的?

引导总结:对比,突出特点----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对比---无风 伦敦---向晴 宝地 热带---温晴

(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2、再读第一段(感受对比,感受温晴特点)

三、再读课文,梳理结构。快速浏览课文,讨论。

本文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明确:总--分--总 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济南冬天的山 济南冬天的水

四、课堂小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五、作业布置: 预习2-5自然段 板书: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1 温晴

二、2-4

三、5

教后记: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美文。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读美文,从中体会济南冬天的美,把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如,读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对济南的深情;读济南的三大特点,让学生从中真正感受到作者发出内心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样的感叹,同时学习老舍对“故乡”的这种深情,并学会用这种深情去阅读这篇文章;读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但是,在整个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首先是对文本的研读不够到位,老舍给读者铺设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可是,我却只是分析了“睡着”“唤醒”的拟人手法,而忽视了学生对这种优美意境的感受。

第五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课教学设计总第(5——6课时)(2017年9月7日至9月11日)(9月8日教师活动学生休息)

济南的冬天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②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词语检测: “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形字意。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1、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2、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2、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

`

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五、课堂总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六、布置作业。

掌握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巩固词语。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

[问题]

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明确]

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三、体验反思。

1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①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②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布置作业。

1、写作练习: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

2、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七、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总特点:无风,响晴,温晴——贯串全文

对济南的总感受:“温暖安适”的“理想境界”

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城外远处的山如诗似画 冬天的水色——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下载《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

    济南冬天的教学设计

    济南冬天的教学设计济南冬天的教学设计 篇1学习目标1、了解老舍的生平、著作,识记并理解文中重要字词。2、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等词语。......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 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 方案一教学目的: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教学重点:教学中要体现抓住景物特征和景的变化进行描写这个重点,同时也要注意......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 一、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共同欣赏几幅风景图片,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物吗?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些景物......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流畅、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形象化语言描写景物......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济南、镶边、水藻、敞、澄清、贮蓄、伦敦 2.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解释词语:响晴、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 3.能掌握本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