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武威市银行业信贷支持武威市工业园区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甘肃武威市银行业信贷支持武威市工业园区情况的调查和
思考
[摘要] 武威市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地区,数年来,财政收入一直在低位徘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加全社会总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可以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顺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金融;信贷;工业园区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037
引言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武威市规划设立的多个特色T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两园七区”的发展格局,成为支撑武威市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近期,笔者对武威银行业机构信贷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和园区内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情况
(1)武威市工业园区基本情况。目前全市共有工业园区9个,其中省级2个(甘肃武威工业园区、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市县级7个(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民勤城东T业集聚区、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古浪工业集中区、天祝金强工业集聚区、天祝炭山岭能源工业集聚区)。园区总规划面积586.18平方公里,园区入驻企业344户,吸引就业人口3.09万余人。截至2014年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38亿元,201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0.05亿元,上缴税金16.37亿元。2014年计划实施各类项目160项,总投资320.61亿元,现开工项目180项,完成投资34.81亿元。
(2)银行业信贷支持园区发展情况。截至2014年12月末,全辖银行业支持园区及企业贷款余额97.5亿元,解决了园区土地整理、道路建设及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344户入园企业中,有206户得到银行信贷和其他方式的融资支持。农业发展银行14.04亿元企业贷款重点支持了2家省级工业园区13户入驻企业的面粉、麦芽、油脂、木糖醇加T和新特药、糯玉米生产等产业的发展。农业银行5.05亿元贷款重点支持了54户市县级入园企业的前期建设。建设银行为103户入驻企业发放贷款5.92亿元,贷款涉及批发业、建筑业、制造业、加工业等19类。存在的问题
(1)园区信贷需求旺盛与银行资金使用相对不足并存。园区信贷需求旺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以民勤县红沙岗工业集聚区为例,今年拟投资建设的民勤县至红沙岗一级公路项目需融资10亿元;红沙岗330千伏送变电工程项目需融资2.6亿元;红沙岗能源建材化工工业园核心区道路工程、镇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镇区生活污水处理三个项目共需融资1.58亿元。另一方面是园区内企业融资需求巨大。如武威工业园区内今年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达到24户,融资需求共计达8.3亿元。但是,当前辖内银行业资金使用仍显不足。截至2014年12月末,武威银行业机构存贷比为69.35%,特别是四家大型银行武威分行存贷比相对较低,剔除向域外企业发放的贷款,存贷比将更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空间巨大。
(2)好项目大企业易融资与大量中小企业融资难并存。对于园区内的大项目好企业,各银行都会积极介入,主动营销,满足其融资需求。如甘肃华电民勤发电有限公司入驻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以来,农行武威分行积极与其建立信贷关系,达成了1.54亿元的授信协议,截至12月末,1.54亿元的授信额度已全部发放完毕。但是入驻工业园区的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如武威工业园区现入驻企业共96户,而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4户,仅占14.58%。园区中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投产时间短,运行质量不高,市场前景难以预料,更缺少足够的不动产作为信贷抵押,也很难找到有实力的大企业作担保人,完全符合贷款条件的不多,处于融资难的境地。如位于民勤城东工业集聚区的民勤县威瑞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资金缺口预计在4000万元左右;甘肃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金缺口预计在2000万元左右。
(3)金融服务相对滞后与园区金融需求多元化并存。一方面是金融创新发展缓慢,融资渠道单一,园区企业缺乏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另一方面是银行除了给园区内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外,很少提供其他方面,如信息咨询、投资理财以及信用评估等金融服务。但据了解,当前各工业园区除了迫切需要银行业机构给予融资上的大力支持外,还需要银行业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推出适合园区企业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方式;综合运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多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投资理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及在工业园区开设专营支行或特色支行,以便更好、更便捷地为园区和区内企业提供服务。
(4)银企合作良好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并存。近年来,政府组织银行业机构宣传金融法律、信贷政策,推广金融新产品、新业务,加强社会公众金融教育,弘扬诚信文化。同时,积极协调司法部门严厉打击逃费金融债务行为,支持银行业机构依法清收不良贷款,努力构建诚信金融环境,已取得明显成效。辖内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连续8年实现“双降”,银企合作良好。但是,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工业园开发区尚未制定专门的金融支持措施,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业园开发区建设起步晚、人园企业较少,金融大规模介入的时机还不成熟;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传导渠道。据了解,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有的开发区管理机构与金融部门间从未就有关金融合作事宜进行过接洽,金融部门也难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开发区建设实际进展情况。大多数园区开出的各项优惠政策中几乎都没有提到如何吸引金融机构进入的措施,新人园的大部分小微企业金融知识缺乏,对银行业务仅局限于传统业务的了解,对新的金融政策及金融产品知之甚少,不同程度制约了自身发展与银行业的有效合作。思考和建议
(1)拓宽融资渠道,着力解决发展“瓶颈”。政府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协调银行融资、吸纳社会投资,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建设进度。抢抓国家加快推进西部特别是支持甘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机遇,积极寻找对接点,在道路、供水、供电、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各银行业机构要加强园区企业与各金融机构的沟通衔接,主动向地方党政部门汇报金融工作中的问题及困难,积极加强项目管理单位的对接,早筛选、甲评估、甲申报,争取上级行资金和政策倾斜,确保资本金到位的在建项目尽快实施,发挥金融咨询顾问作用,配合项目单位做好新项目的申报和落实,争取成熟一个,支持一个,辐射带动一片发展。
(2)增强服务小微意识,支持园区中小企业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积极落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与园区内大量的中小企业加强联系沟通,扩大合作范围,扩大银行融资规模。要积极探索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鼓励园区企业设立风险分担基金,建立小企业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协调建立园区企业“担保联盟”,着力解决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不充分、融资担保难的瓶颈。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短、频、快”的要求,大力营销订单融资、发票融资、应收票据质押融资、仓储质押贷款等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产品,切实解决具备真实贸易背景、成长性好而抵押担保难的优质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3)突出金融创新,力推特色金融服务和产品。各银行业机构要积极推进银行机构体系建设,完善银行服务体系,深入工业园区设立专营支行或特色支行,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营销活动,提高园区企业主和财务人员对银行新业务品种的了解和认识。围绕武威葡萄、枸杞、畜牧产品和玉米植种、面粉加工、酿酒等农特产品和优势产业,制定个性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同时,充分利用新的金融工具,为园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投资理财以及信用评估等服务,满足其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园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4)加强引导,积极促进银企合作向深度广度发展。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强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上级行的沟通和协调,通过举办项目推介会、银企座谈会等交流会议,积极搭建银行业机构与园区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使银企之间获得更好的沟通了解,促进银行业机构对园区及园区内企业的信贷支持。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风险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保证金长效补充机制,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同时,要切实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的打击力度,继续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为银企合作构建良好的信用基础。
第二篇:甘肃武威市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过关考试.
甘肃省武威市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过关考试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丹麦将成为世界第一个无纸币国家,从2016年1月开始,商家有可能拒绝接受现金,只接受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支付。这意味着在丹麦
①货币不再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国家能够调节货币的流通速度 ③收款手续简化,方便购物消费
④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新的货币篮子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后,人民币成为第五种可自由使用的市场货币。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加入SDR后“海淘”一族(通过海外或境外网站购物的人群)需求变动的是
3.网上购物正逐渐成为部分人的购物主渠道。不加以节制地进行网上购物的人被称为网购控,网购控的原则是:能在网上买的东西就在网上买,最火的东西一定拍,便宜的东西立即拍。对网上购物认识正确的是
①“便宜的东西立即拍”反映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②“最火的东西一定拍”反映的消费心理是从众心理 ③“能上网买的东西就在网上买”体现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网上购物不利于银行业务的运作和企业的经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饿了么”是一家中国知名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已覆盖中国数百个城市、数千万用户。它并不是在自己的中央厨房做好快餐,然后配送给客户,而是到客户附近的餐厅采购其心仪的美食,再进行配送。上述材料说明,在互联网时代 ①社会分工进一步加深,生产的组织与协作进一步加强 ②运用互联网技术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③人们的消费的方式、质量、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概括为“四论”:“命门论”,国有经济是我们的命门;“基础论”,国有经济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加强论”,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防流失论”,不能在一片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下列对上述论断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国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挥主导作用
③“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④“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6.右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给量或需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交点E0和E·为均衡点)。不考虑其他条件,与E0→E1反映的供求变化状况一致的是
A.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土地供应减少,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 B.汽油价格上调,钢材价格上涨,引起汽车供求波动 C.“二孩”政策放开,母婴用品的供需发生变化
D.京广高铁通车,航空公司缩减航线,该线路飞机票价调整
7.随着出境游人数的增多,中国游客虽然在海外一掷千金但并没有买来更多的“尊重”。在评论中国人消费能力的时候,西方媒体称,不少消费者可能只是买到了商品,而不是买到了“品位”。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尊重”和“品位”的提升,需要消费者 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B.树立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进行理性精明地投资
8.企业资源整合是现代企业成长和扩张的重要途径,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方式。下列行为既属于资源有效整合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是
①甲公司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②甲公司大量投资期货与股票市场
③甲公司与乙公司“强强联合”提高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要求:要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这表明
①国家货币政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②我国积极提高传统产业的内在竞争力 ③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国家财政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6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上海、海南、武汉等地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其中,规定经认定的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其它类型服务企业参照20%~25%的税率执行)。这一政策实施旨在
①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使初次分配更公平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生态文明国家 ④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16年5月1日,在我国实施66年的营业税告别历史舞台,“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实现货物和服务行业全覆盖,打通税收抵扣链条,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2016年“营改增”将减轻企业税负5 000亿元。可见,推进“营改增”有利于
①调节个人收入,体现社会公平
②房地产业去库存,提高商品房价值 ③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自2016年6月1日起,山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今年以来,已经有重庆、辽宁、江苏、海南、上海等多地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A.贯彻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权益 C.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D.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促进社会和谐
17.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2015年养老保险“亏空”将超过3000亿
21.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围绕自由开放的思维,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驱动创业创新充分涌动,推进产业运行模式全方位升级。因此“互联网+”可能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①出现万众创新,逐渐颠覆传统产业,实体经济萎缩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激发市场活力 ③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全面升级 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以往我国针对外商投资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即以清单的方式列明企业“只能做什么”。如今,上海自贸区实行国际通行的“负面清单”管理,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同时,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这说明我国
A.政府放权支持市场,提升投资自由度 B.形成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C.开始主导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D.改善软环境,推动本国资本国际化 23.2016年1月12日,万达集团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收购金额高达35亿美元(约230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桩文化并购。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理解是
①该并购为万达集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②我国文化产业加快了引进来的步伐
③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更好地引导国内企业发展 ④强强联合,有利于加强万达集团的竞争实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欧洲投资银行和亚投行于2016年5月30日签署合作框架文件,一致同意拓宽合作,支持对具有战略性重要意义的项目进行投资,寻求联合融资项目,并在双方机构均有项目的国家加强合作。据统计,到2020年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将高达8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现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资金能力。亚投行的建立 ①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的重大举措 ②有利于巩固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 ③旨在从根本上帮助亚洲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9.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智库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在决策体系里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是“资政启民”。资政,即帮助治理国政,就是为决策提供新的支撑;启民,就是用新的思想来启迪百姓,以便为政府的决策创造更好的公众环境。下列符合“资政启民”的是
①决策应坚持专家咨询制度
②决策应坚持信访制度
③决策应坚持政务公开制度
④决策应坚持社会公示制度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0.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快、准、实、极致。政务治理者要学习贯彻互联网思维,使政务信息获取和发布渠道多元化,从现实交往转向微博、微信,实现线下和线上均衡获取信息。集中民智民力,实现民主决策。下列举措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的有
①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 ②实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反映民意
③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广泛集中民智
④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 A.①②
第Ⅱ卷
31.鼓励大众消费,是立足形势发展、着眼国计民生提出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基于旅游资源丰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着眼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某市决定将养老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消费这四大与民生最为密切相关的领域列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做法的经济意义。(10分)3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作为互联网下的“新经济”“新商业”形态,“分享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享经济”是指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这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材料一 分享经济主张通过调整社会存量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利用产品和服务,完全颠覆了以往不断通过新投入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思路。其重塑了资源匹配的规则。使得资源效应得到最大的发挥,让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消费者成为深入参加经济活动的服务传播者和利益获得者。拿互联网模式下的顺风车来说,拼车服务能减少55%的交通拥堵,既节约了道路资源
用。(2分)
②针对老龄化等现实,发展与民生最为密切的养老消费等,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
③发展绿色消费,有利于人们践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④发展教育文化消费,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分)
⑤发展与民生最为密切的领域的消费,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分)
32.(1)意义:①节约资源、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分)
②降低消费成本,方便人民生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多方互利共赢;(2分)③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2分)
(2)启示:
政府:①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分享经济的公共安全,规范和放宽市场准入,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2分)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科学财税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分)
企业:①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产品供给,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分)
②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要素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2分)
33.(1)①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2分)
②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实现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2分))
③通过加大国有企业的重组力度,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2分)④通过建立合理的流通机制,有利于促进公平,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2分)
(2)①政府具有经济建设职能。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为国有企业改革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3分)
②政府职能是有限的,不能包办一切。政府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3分)
011-
第三篇:武威市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武威市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短短几十年时间,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残酷现实,上自中央,下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全力以赴开展综合治理,使这里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武威市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一、基本现状
地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县,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可耕可渔,是难得的富庶之地。然而,随着石羊河上游来水的逐年减少和这块土地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在过去短短几十年间,干旱、风沙共同侵袭下的湖区已不再名副其实,取而代之的是这里水源短缺、生态恶化,腾格里和八斑吉林两大沙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了向绿洲的合拢。在可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阴影笼罩下,当时湖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极其艰难,用当地农民的话说:“在当时,我们村非常困难,碱大水苦,吃水确实困难,吃水要从十几里外的乡镇去拉,人多的时候,拉不上水,空着回来,人少的时候用三四个小时才能拉回来”。大量土地被弃耕、撂荒,随即沙化。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成为湖区的真实写照。一些村社人畜饮水困难,群众背井离乡,生活失去了希望。
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残酷现实,就在风沙线上苦苦挣扎的数万群众面临去留存亡,急切渴盼云霓的关键时刻,民勤湖区因生态恶化而导致的贫困问题引起和国家、省市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批示:“绝不能让民勤县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水利专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就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亲临湖区。省委、政府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列为全省水利建设的一号工程,启动湖区综合治理项目。省扶贫办逐年加大对民勤县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武威市开发现代农业和节水农业。
武威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年降雨量60-610毫米,年蒸发量却是1400-3040毫米,耕地亩均水资源220 m3,约为全省的2/
3、全国的1/9,其中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5%左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用水严重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高效、永续利用,武威市从市情出发,围绕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坚持把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突出发展优质、高效、节水特色农业,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主要成效
1、种植结构不断优化,节水作物稳步扩大。面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状,武威市围绕生态节水,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用水。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为前提,坚持生态、节水、高效的原则,全市大力发展蔬菜、制种、棉花、草畜、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产业,按照“面积调小、水耗调低、结构调优、效益调良”的原则,实行“三压三扩”、即压缩粮经种植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节水作物面积,全市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合理,粮经饲比由2000年的68:28:4调整为2006年的61.2:28.4:10.4,粮食作物夏秋比由2000年的65:35调整为2006年的60:40。农业生产呈现出粮经并重、粮食作物、高效经济作物稳步发展的的良好态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用水高峰过度集中、轮水周期长、供水时间与作物用水关键期不匹配等矛盾。二是以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基础,通过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逐步扩大棉花、啤酒大麦等节水高效作物面积。据测定,种植地膜食葵、啤酒大麦、大田棉花和棉花膜下灌溉亩用水量,较小麦分别节省130m3、80m3、160m3和240m3,亩均纯收益分别增加38.4元、102.5元、370.7元和331.3元;较小麦玉米带田亩分别节水370m3、320m3、400m3和480m3。目前,全市各类节水作物总面积达到140多万亩,其中棉花、啤酒大麦、豆类、马铃薯等面积分别达到25万亩、20.9万亩、22.9万亩、23万亩,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棉花、啤酒大麦种植区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生产基地。三是农牧业协调发展。在稳定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加快了草畜产业的发展,2005年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1.3亿元,占农业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19.3%上升到2005年的29.4%。
2、设施农业呈现规模化高效益发展的态势。按照“多采光、少用水、增效益”的原则,武威市在石羊河流域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拱棚栽培、暖棚养殖等设施农业,截止“十五”末,全市高效节能 1
日光温室面积达到5.1万亩,拱棚面积达到4.0万亩,形成了以精细蔬菜为主,优、新、特稀蔬菜和果类、花卉、食用菌多样化生产的品种结构,年产反季节蔬菜约25万吨。日光温室亩平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单位用水产出效益是其它作物收入的7~19倍,日光温室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2006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强化科技服务,完成了1万亩日光温室建设任务,日光温室面积达到6万多亩。目前,全市建有日光温室的乡镇达77个,占乡镇总数的82.8 %,建成“双千亩”乡镇3个,千亩乡镇8个,“百棚村”73个。
3、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工作全面展开。武威市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通过印发资料、现场示范、举办讲座、媒体宣传、科技人员入户承包等形式,开展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普及。一是推广以地膜覆盖、日光温室、小拱棚栽培为主的高效、节水型模式。全市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到140万亩以上,亩节水80~100 m3;小拱棚栽培面积4.1万亩,亩节水约60m3;日光温室栽培5.1万亩,亩节水100~120 m3。二是推广节水栽培和灌溉技术。大力推广作物垄作栽培、水旱塘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大水漫灌或小畦灌溉为沟灌,灌溉集中、耗水小,亩节水20~40 m3,并可减轻作物病害,提高产量。目前,全市推广玉米、瓜菜、马铃薯、葵花等作物垄作或水旱塘栽培沟灌技术近60万亩。三是发展以滴灌为主的微灌节水技术。全市建成以色列滴灌技术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区、苏武山自动化滴灌葡萄示范区、民勤黑河滩节水示范区,累计推广示范面积近4.6万亩,亩节水近50%。以“棉花膜下滴灌技术集成”项目为依托,建立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示范点2个,示范面积400亩,较大田漫灌亩节水48%,增产16.6%。四是推广作物秸杆地表覆盖还田及中耕节水技术,全市推广面积近5万亩,年可节水300万m3。
4、草畜产业快速发展。武威市加大对草畜产业政策、资金、物资、科技的投入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了全市草畜产业快速发展。一是草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市种草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今年全市饲草种植面积达到43.5万亩,比上年增加1.63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26.68万亩,比上年增加0.12万亩,秸秆利用得到加强,青贮、氨化量达到70万吨。二是畜禽养殖稳步发展。2006年前三季度牛、羊、猪、鸡存栏分别达到48.46万头、231.75万只、97.8万头和364.84万只,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7%、2.9%、5.0%和4.0%。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62万吨、0.66万吨和0.46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2.2%、3.1%和4.5%。暖棚养殖面积达到360.6万平方米。人均养殖业收入达到404.5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4%。三是养殖生产方式逐步改变。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8个,规模养殖户达到9.8万户,比上年增加0.1万户。畜种改良步伐加快,已引进牛、羊、猪良种畜3.2万头只。
5、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开发利用多种资源。我市加强对太阳光、风力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工程,积极营造生态家园,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节能灶等,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沼气池5000多户,光电照明2426户,太阳能热水器4526立方米,太阳灶15293户,风力发电机541台,推广节煤灶占总农户的68%,减少了对植被的人为破坏,使水资源保护能力不断提高。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了促进现代农业和节水农业的开发建设,市上成立了节水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全市节水管理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节水灌溉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节水工作目标和任务,促进了节水农业稳定、健康发展。
2、因地制宜,突出实效。武威市在推进节水灌溉中,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发展的重点和规模,根据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选择不同的节水灌溉模式,坚持常规节水与高新节水结合,经济手段和工程措施并举,在河水灌区推广“渠道输水、水窖蓄水、喷灌节水、地膜保水”的综合节水模式;在井泉灌区推广“机井抽水、管灌节水、地膜保水、植被护水”的生态节水模式;在其他干旱山区推广“修水窖、搞集流、平梯田、铺地膜”的旱作农业节水模式,积极推广以喷、滴、渗、管灌为主的高新节水技术,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态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全市以石羊河流域为主,共完成渠道衬砌5434km,推广以渠道衬砌、田间配套、条田建设、畦灌、沟灌和科学合理灌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常规节水面积210万亩。引进示范推广喷、滴、渗、管灌等高新(效)节水面积9万亩,地膜覆盖栽培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左右,小拱棚栽培面积
4.1万亩,日光温室栽培约6万亩。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与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中,对保留水源井的取水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实行智能化取水。
3、措施超常,兼顾效益。一是处理好效益节水和强制节水的关系。在大力提倡、积极推广效益节水的同时,采取行政的经济的强制性节水措施。二是处理好节水与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的关系。节省下来的水既考虑用于发展经济又兼顾生态系统。将过去发展灌溉挤占的生态用水,通过节水,归还给生态。三是处理好节水中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阶段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做到彼此兼顾,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处理好先进节水技术与常规节水技术的关系。核算投入产出比重,对于相对效益较低的大田粮食作物,采用常规节水技术,对效益较高的设施农业,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在发展节水灌溉工作中,将强制性节水和效益引导型节水合理结合,运用水权制度规范和调节农业各类用水户的行为,增强价格杠杆在水资源供求关系中的调控作用。在山旱地比重大的地方,充分利用集雨节灌技术,鼓励群众修建集水窖;在条件相对可以的乡村,利用人蓄饮水工程和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建涝池、塘坝;在大型灌区,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权流转、水票流通”的管水方案,通过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制定《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以核定的土地面积为基准,将水权分解到用水户头上,为用水户发放水权证,用水户根据各自的分配水量购买水票。配套完善量水设施,准确计量灌溉用水。通过协会在灌溉水中的管理运行,转变群众用水观念,提高节水效益,强化田间渠系工程的有效管护。
4、结构调整,探索先进节水技术。在探索节水工作中,武威市还借鉴外地旱作农业节水灌溉的新技术,学习设施农业高效节水的新成果。在安排节水灌溉项目时,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相结合,与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相结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从而自觉地、积极地进行节水灌溉。
5、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地膜具有保水保肥的双重功效,在没有水浇地的乡镇,通过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减少蒸发量和用水量。在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的乡镇,逐步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科技培训和高原科技示范园建设,引导群众进行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达到设施农业节水目的。
四、存在的问题
武威市在开发现代农业和节水农业方面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还缺乏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机制。一是地下水的超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上游来水逐年减少,地下水超采严重,用水总量紧缺,缺水程度加剧,农民节水意识不强;二是科学的节水灌溉制度尚未建立,单位体积水的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各类农作物灌水次数,灌水时期,灌水定额等缺乏可操作性较强的科学指标,无效消耗高,产出效益低。三是农田灌水仍主要采用按次、按面积收费,由于计量不准确诱发超量灌水造成浪费;资金投入不足,农业节水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高新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投入资金大,农业部门经费缺乏,许多成熟的高新节水技术如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示范应用难度较大,节水技术综合集成度不高,水资源利用效益较低;四是农业结构较为单一,全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仍高达60%以上,小麦玉米带田面积近40万亩,结构性高耗水情况依然未得到根本改变。可喜的是,“十一五”时期,武威市现代农业和节水农业开发还将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线,重点实施好“12244”、“八大节水技术”等 工程。到“十一五”末,自流灌区实现常规节水,小提灌和井灌区全面推行管道输水,设施农业实现微灌化;中型灌区逐步进行节水改造,渠系水利用率达到65%,灌溉水利用率达到55%,人均用水降到1000m3左右,农业灌溉用水总量降到16亿m3左右,农田灌溉面积控制在255万亩左右。
第四篇:XX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XX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工业园区作为XX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兴事物,它在“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上,大胆实践,成绩显著,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为XX经济腾飞构成了支撑平台。可以这么说,XX经济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园区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XX工业园区经济在发展过程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我们认为这些经验和不足对我县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借这次在XX木业城管委会学习之机,笔者对XX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XX园区经济发展的历程
XX的园区发展,是以经济开发为领衔,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引进、发展,形成了开发区为龙头,台商信息产业园、中国木业城为重点,以各镇工业区为配套,以企业工业园为补充的工业园区体系。至今全县已有工业园区17个,规划总面积5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6平方公里。进区企业达980家,投资总额58亿元,园区吸纳职工达6.5万人,去年实现工业产值11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50%,上交税收超过2亿元。通过十年的推进和发展。期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举步维艰的初创时期(1992年-1994年),1992年XX提出了加快发展外向型发展战略,1993年确定在县城的东北部规划4.69平方公里,作为经济开发区第一、二期,并借助浦东金桥开发区的品牌效应,成立了XX、浦尔金桥开发区,1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为一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由于财力不足、开发能力不足、开发经验不足的影响,开发区初期表现为“三个不”,即“道路不通、农户不迁、企业不多”。
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的成长期(1995-1997年),表现为四大特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经济开发区一期1.69平方公里投入近1亿元,基本完成“七通一平”。二是招商引资势头好,尤其是1997年晋亿公司落户XX,首期投资9600万美元,并在晋亿公司龙头的带领下,引来10多个台商,初步探索出“以外引外”、“以台引台”的招商办法。与此同时,各镇工业园区也纷纷启动,特别是干窑、三仙工业园区招商态势较好。三是园区管理体制有创新。1997年经济开展区实行半封闭运行的机制,实际“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两个一”服务模式。按照公开办事内容、程序、标准的要求,建立起项目审批工作责任制和工作日承诺制,明确责任人及服务制度。
第三阶段为集聚明显的高涨期(1998-至今)。表现出三大优势:一是外商集聚的优势更趋明显。1999年经济开发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台商投资区”,集聚台商优势更加明显现。2001年全县引进72个外资项目,其中落户经济开发区27个,80%以上是台资企业,木业城引进外资项目2家,魏塘工业园、干窑工业园、惠民工业园三个园区引进外资均超过2000万美元,尤其姚庄镇工业园后来居上,园区规划设计建设开发有章法、有形象,吸引客商的集聚力更强,去年引进占地3600亩的宝群工业园后,由台资负责开发,目前区内主干道已建成。二是企业间组织化程度有新的推进。特别是以木业、电子为产业特色的园区,引进个龙头,跟进一批配套企业,企业发展的关联逐渐增强。三是“区中园”,“区中城”等专业化园区分工初显生机。目前全县已形成了4个特色工业园(木业械、西塘钮扣工业园、惠民电子工业园、魏塘木业工业园),4个区内专业园(台湾螺丝城、托普台商信息产业园、宝群科技工业园、台升家具城),一个生物医药高新技术园区,另外全县已开辟企业工业园区5个(拓展电子、兴惠电子、宝狮电子、凌龙纺织、科士达制造)。
二、园区经济对XX经济发展的作有和贡献
(一)吸引了一批外商投资企业,使园区成为外商主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可以说,没有工业园区的开发,就不可能呈现外商尤其是台商集聚的优势。自1987年第一家台商落户XX后,到1993年,XX外资企业寥寥数家。通过开辟经济开发区,建设工业园区作为招商载体,“筑巢引凤”,经过近10年的奋斗。该县已累计引进外资217家(不包括撤销153家),其中开发区接纳外资企业达62家,合同利用外资3.9亿美元。总投资1.06亿美元的台湾晋亿公司,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紧锢件生产厂家之一。台湾丽正电子、台湾加胜运动器材、台湾承出汽配公司、日本信越公司、派尔斯时装公司等一批上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入开发区,使开发区逐渐形成了五金机械、电子、精细化工、轻纺服装等四大行业的生产基地。各镇工业园区引入外资企业100余家,合同利用外资4413万美元,外资企业进区率达80%以上。下窑镇工业区抓住台湾木业企业集聚优势,引进总投资1000万美元金泉木业,至今已有7个台商木业企业落户该区。惠民镇工业区已成为电子工业的生产基地,集聚电子企业23家总投资达3亿多人民币,其中外商投资电子企业7家,合同利用外资达3600万美元。西塘镇钮扣特色工业园集聚了298家钮扣生产企业。魏塘工业园凭借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集聚外资企业达39家。镇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木业、五金汽配、电子、钮扣等一产基地。
(二)培育主导产业,对XX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起着重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在产业结构上,发挥主导产业集聚优势,突出了产业招商,把利用内资、外资引导到壮大特色支柱产业上来。通过规划建立“XX木业城”,意在集聚一批木业加工科技型、质量型、名牌型企业,实现木业加工深度化、产品多样化、装备科技化企业现代化。今年引进第一期投资1.05亿美元的台升家俱企业,这将进一步有效延伸木业产业链,有望真正实现XX木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出口型的转变。通过引进台湾晋亿公司,成为XX五金机械的龙头,去年又开辟占地640亩建设台湾螺丝城,又为该产业的壮大奠定扎实基础。通过激活民资、吸引外资有效推动产业的集聚提升,至2002年底,17个乡镇工业园区集聚有一定规模的木业企业137家,电子企业100多家,轻纺企业100家,五金机械30多家,钮扣288家,使木业、电子、五金机械、纺织服装四大产业成为XX工业的脊梁,占全县工业总量比重达60%以上。
在技术结构上通过了引进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加速了科技进步,提升了区域经济的层次和素质。例如开发区通过引进台湾上市公司丽正电子公司,加快电子产业的升级。去年国内民营企业托普集团的进入,使IT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得以在XX崛起。
在所有制结构上,通过招商引资,使经济成份更趋合理,特别是混合经济成份充满活力。该县本地一批民营企业在聚集规模优势的潮流中捕捉商机,抢占国外市场,发挥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扩大规模,创造了企业工业园。通过整合生产要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发多项高新技术产品,使得电子、纺织等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集聚了人气,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通过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集聚、功能的完善。开发区不仅已经成为XX经济的增长点,也是城市集聚要素的重要场所。目前经济开发区已吸纳从业人员1.6万人,魏塘工业园区已创造1万多个就业岗位,开发区和木业城以及魏塘工业园区的建设,已成为XX县城的重要组团,作为城市的功能区块,大大加快了城市规划的建设步伐。一批大项目的引进落户,相随而来的是吸引一大批前来就业的人口,目前该县外来人口已达8万人左右,扩大了消费群体,加快了三产发展,有力地推进XX城市化进程。
(四)探索了一套管理运作和服务的模式,改善了XX投资环境
利用外部资源,自身的吸引是关键。1997年,XX经济开发区建设实行半封闭运作的管理办法,开展了“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作模式,实行规范、高效、透明、公正的服务办事原则。形成了为外商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服务优势。开发区管委会还提出了“你的需要就是我的工作”、“对外商不能说不,只能说怎么办”的服务口号,要求所有管理部门不仅要提高招商成效,更要注重企业筹建、生产中的全过程服务,时时刻刻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抓好工业园区设施建设,做到道路通到那里,绿化延到那里,外商开发到那里的硬环境建设。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实行亮证收费等。各镇也都成立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外商实行全程服务和跟踪服务。因此,在该县上下逐步形成“项目就是命令、效率就是竞争力”为内涵的XX服务模式。
三、XX园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XX园区建设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在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上迈开了第一步,成为该县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先锋,取得了较大成绩,也为发展县域经济探索了基本经验。
经验之一,把园区作为工业经济主战场的定位,是确保县域经济集聚发展的根本途径。
经验之二,高品位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是吸引高品位、上规模项目入区的根本前提。
经验之三,因地制宜地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是提高园区专业化水平的根本保证。
经验之四,以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以发展本土企业的“百姓致富工程”是确保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经验之五,大批专业化人才的培育和大胆使用,是园区经济“裂变型”发展的基础。
经验之六,全力推进软环境建设是园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但是,工业园区加快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
一是规划起点不高。表现为规划滞后,基础设施跟不上,投资环境不配套,开发区发展空间不够,承接大项目难度大。
二是开发层次不高。以注重形态开发为主,依赖政策优惠,靠简单的土地出让对外招商,争项目,抢外资,无序竞争,粗放式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是推进城镇化不快。开发区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存在着“人气不足”的现象,缺乏人气、商势的投资环境。各镇工业园区内企业职工离土不离村,游离于城乡之间,园区建设不能有效推进城镇化。
四、加快我县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县的工业园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同XX等发达县(市)的工业园区相比,无论是规划、规模、环境,还是管理理念、运作办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县县委、县政府把芦林工业区作为全县经济发展重心的决策出台,加快我县工业园区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XX工业园区发展的成功得失,为我县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制定超前的园区总体规划
1、要把握园区建设的规划定位。经验表明,工业发展、招商引资的主要突破口还是在大规模、高档次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因此,在今后的几年中,要按照“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的要求,进行超前规划,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把芦林工业园区建设成省级工业园区,工业贡献份额超过80%。
2、要把握园区建设的规模定位。围绕能满足10年以上的发展需要,县城工业集聚区规模应达到60平方公里;同时要按照工业园区的形象、上品位的要求,对园区的发展定位、功能区设置、基础设施布局、产业结构重点和实施目标等作出科学合理设计,并组织论证,确保其可行性。
3、要把握园区建设的产业定位。要以现代化、科技化、专业化为产业发展导向,将工业升级和科技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以产业的高级化带动整个产业体系的优化,达到提高开发区整体竞争力。同时,应着手搭建现代服务的平台,依托区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形成集交通、商贸、服务为一体的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实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同时,要控索构建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在基础设施衔接、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梯度开发模式与分工协作体系。
(二)构建一流的园区创业环境
环境是“资本”,环境是“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要充分发挥芦林工业园区现有的区位优势和交通环境,着力在创建“综合经济园区”、“生态园区”、“信用园区”上下功夫。
1、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基础设施是支撑项目进入的必要条件,要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园区道路、绿化、亮化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按“规划先行、设施快上”的要求,做到水、电气、通信、排污与道路建设同步考虑、同步跟进。在更高标准、更高水平上,做好硬环境设施建设,突出以争创“生态园区”为目标,制订园区环保规划,抓紧实施工业园区配套的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有效降低工业污水处理成本。严格按照产业区域分布,恪守环保定律,在企业中推进“清洁生产”。同时,要积极落实“银企结对”的措施,通过各种融资手段,加大园区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工业园区的吸引力、容纳力。
2、要注重园区管理创新。
一是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习按照国际经济惯例办事。要安排工业园区管理人员出去学习园区管理经验。使园区的管理做到“对外接轨、对内接口”,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创建园区行业协会和培育社会中介机构,带动企业同国际接轨,促进产业和技术扩散,帮助企业迅速成长具有国际经营能力的企业。二是要建立园区开发建设良性运作合机制。以经营园区的理念,把工业园区作为产业来经营,可以建立工业园区开发投资公司,作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项目业主,全面筹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投资公司以财政投入为基础,引导金融界、企业界、个人及其它社会资本参加,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机制。
3、要抓好园区服务体系建设。
在构建全程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园区的信用服务体系,围绕争创“信用园区”,政府首先对企业作出的政策承诺,要不折不扣兑现。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企业信用意识,通过工业园区管委会建立企业信用卡、采取奖惩措施,对信用企业实行工商免检办法,积极引导企业守信、诚实依法生产经营。同时,积极建立园区企业人才培养、企业家培训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检测中心和科研服务中心,鼓励探索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方式。
(三)凝聚更强的招商比较优势
环境建设是园区的外部形象。引进企业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元素。在引进企业工作中,园区招商工作具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下一步吸引外资工作必须把工业园区及区内企业作为主要的招商主体。
1、明确方向,突出产业招商。突出工业的功能特色,有重点、有选择地实施主题招商,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体制结构的特色优势。以引进外商投资工业为主,注重培育新兴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意引进县内资金,通过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
2、放远视野,拓宽招商新领域。根据我国承诺的开放时间表,逐步扩大在商业、外资、金融、保险、证券、电信、旅游、运输、咨询、法律、会计等服务领域的利用外资规模,把服务领域利用外资作为新的突破口,通过强化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着力拓宽第三产业的招商引资,促进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同时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引进引资方式,探索购并、创业投资等多种引资方式,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
总之,要坚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多功能和高技术导向,用一流的投资环境创一流的投资效益,使工业园区成为对外对内开放的窗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和重要基地,以带动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成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策源地。
第五篇:对晋中市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调查
山西银监信息
2008年第41期 总第440期
中国银监会山西监管局
二OO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对晋中市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调查
为全面了解绿色信贷支持晋中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困难,并为逐步建立成熟的绿色信贷机制建言献策,近期,山西省晋中银监分局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企业和农户就绿色信贷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绿色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截至2008年3月末,晋中市各类企业总数3675个,其中煤炭、化工、冶炼和机械行业的企业数量分居前四,包括现代农业、新型能源和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其他行业企业总数达2480个。符合环保条件的企业3200个,占全部企业总数的87%;不符合环保条件的企业475个,其中正在进行环保清理的企业276个。1674个企业在各银行业金
2使其降耗减排,尽快达标。金融机构及时掌握政府下达的环保整改企业名录,主动加强与贷款企业联系,深入了解整改企业的环保建设情况、经营情况。对于在短期内投入较少资金可以达到政府环保要求的,合理增加信贷资金供给,积极支持企业配置环保设备,推进技术改造,达到政府环保要求,步入正常经营。通过及时合理地供给整改企业信贷资金,有效规避企业的政策性风险转嫁给相应的贷款机构,避免政策性风险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造成新的冲击。三是对环保企业和产业,积极增加信贷投入。对于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各项手续齐全的企业,农村金融积极增加“绿色”信贷资金投入,推进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产品深加工、再加工,加大延伸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晋中市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绿色产业,创新服务手段,通过“企业+产业+农户”的模式,即成员以合作社为依托,合作社以企业为依托,通过企业与市场对接,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三赢。截至目前,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共支持272个合作社,累积投放贷款10.2亿元,拉动粮、果、菜、畜、药材五大产业,出现“扶持一个合作社、发展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的新局面。四是对取缔企业,坚决实施信贷退出。对能耗、排污虽然达标但不稳定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不明确、管理措施不到位的贷款企业,调整贷款期限,压缩贷款规模;对能耗、排污不达标,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被政府列入环境污染末位淘汰的企业和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被停产的企业,经充分论证,确实无法通过合理措施达到国家产业标准的,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促其转产、资产收购、重组、保全资产等措施,规避信贷风险,不再发放任何新增贷款,并逐步压缩贷款规模,坚决实施信贷退出。
二、主要问题
一是认知方面。一方面,绿色信贷刚刚起步,还面临着认识、基础和信息等多重制约;另一方面,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由于得到一些地方的政策保护,很难大幅度削减信贷规模。
二是操作层面。第一,有些中小型污染企业采取民间融资或自筹资金,基本上不向金融机构贷款,绿色信贷对这些量大面广的污染企业尚不能发挥制约作用。第二,信息沟通机制和有效性有待完善,一些环保部门发布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需要,影响绿色信贷执行效果;银行业金融机构还不能提供使用环境信息的反馈情况,没有真正做到数据共享;银行业金融机构缺乏绿色信贷的专门人员、机构及制度,信贷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不足,制约了绿色信贷深入。第三,“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第四,缺少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对于环境保护做得好的企业缺少鼓励性经济扶持政策,不能有效吸引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环保项目。
三、建议
(一)宏观政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