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的家乡茶陵的习俗
关于我的家乡茶陵的习俗
我的家乡是湖南株洲的一个县城,也许他没有城市中的热闹繁华却也有自己的干净质朴。他有着悠久的历史带着年华的沧桑从一个朝代走入下一个时代,千百年岁月与时光沉淀了他自己独一无二的风华与文化。
我的家乡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因地处“茶山之阴”,而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龙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又因南宋县令刘子迈铸铁犀镇河妖而有“犀城”之美誉。在革命战争年代,全县有3万多人英勇献身,其中有5206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是湘赣边界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府诞生地,属井冈山根据地六县之一。
首先我就来介绍我们茶陵人民的饮食文化。茶陵西乡与客家人喜爱腌大蒜、盐姜、辣酱、豆腐乳、酿豆腐、糊腊等;八团人喜爱腊肉;秩堂、平水、虎踞等地的谷烧酒、糯米老冬酒醇厚、香浓而后劲足。传说岳飞喝了秩堂墨庄的冬酒后,曾题“墨龙醇”为酒名。当然我们茶陵最著名的茶陵三宝“生姜,大蒜,白芷”是不得不提的。生姜,以块大芽壮、气香味醇,誉满全国,闻名东南亚。茶陵种姜始于汉前,明代最盛。茶陵种蒜始于五代前,栽培历史超千年,明代已成为主要农作物,民国时期,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茶陵大蒜曾因品质上乘,明清时被列为“贡品”,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远销湖、广、福建和东南亚,五十年代曾在全国农展会上展出,八十年代获湖南省农业厅颁发的“湖南省首届优秀农产品证书”,其品质一直为国内外客商及消费者所公认。茶陵白芷栽培历史2000年,誉满全国。茶陵白芷古称“楚芷”,今称“茶芷” 和“杭芷”、“川芷”并列为全国三大名芷,1987年出版的《全国土特产大全》,茶芷名列白芷榜首,茶陵白芷菊花心,个大洁白又无筋,气烈香重药味浓,是芷类之中的上品。
在讲一讲我们茶陵的婚俗吧。我记得我姐姐结婚的时候提前几天就要把办酒席的东西准备好,家里的亲戚也会过来帮忙。结婚的那天新娘凌晨3,4点的时候就要起来画新娘妆,穿上婚纱,然后就是坐在房间里等新郎过来。新郎过来的时候要放鞭炮,迎接新娘的人要有男方家里未成年的小孩子来接亲,而女方家里也是要有未成年的小孩子送亲。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送亲和接亲,因为有红包可以拿。结婚的时候女方是早上办酒席男方是中午办酒席。宴席当中新郎新娘都要在每个桌上向宾客敬酒。
再讲一讲丧俗。初葬:将尸体安放屋内门板上,叫停丧,然后讣告亲友,称送孝,孝子孝女身着白色孝布,腰围麻丝辫,痛哭哀悼。
入殓:也叫入木,将人死尸体移入棺木,三日后社灵堂,摆祭品,亲友纷至,进行祭奠,晚上烧纸桥,纸马押魂,音乐伴随,抗战前,富者还请僧人诵经,超度死者,出殡:棺材一般在家停放三至五日或时间更长一些,择定吉期后,通告亲友出殡,年轻人或猝死者则当天埋葬,叫热死热埋,出殡时,八人抬棺,孝子柱孝棍牵棺,长女爬棺,棺上扎棺罩,前有摇钱树,音乐。亲友送棺至村外,过邀灵即返舍,孝子随棺到坟地安葬。
葬礼:近亲,一般抬食合,祭品为点心十二个,八碗供菜或猪头三牲祭,一般亲友送帐。
恭请人主:人主是对死者兄弟姐妹、外甥、侄女等等群体的总称。在出丧前一天,死者的近亲晚辈会去请人主到死者家里。具体形式:孙子端着灵盘走在最前面(灵盘里放着人主的孝帽),儿子、外甥、儿媳妇、女儿、侄女等排成一列,从灵棚走回家里,之后,他们会下跪,待人主拿起孝帽,主持人会问人主,有没有要对孝子们(指死者的晚辈们)说的话,若没有,孝子们会起身并哭着走向灵棚;若有要说的话,则在说完之后,他们再走。
招魂:在出丧前一天下午的黄昏时刻,主持人会组织音乐(主要是唢呐、小锣等)走在前面,孙子端着灵位紧跟其后,儿子、外甥、儿媳妇、女儿、侄女等排成一列走在后面,女婿背着小桌子跟在边上,上述所有人行步到墓地附近,孝子们都会下跪,把家族内所有死去的家属召回家来听晚上的音乐表演。
送魂:在出丧前一天晚上八点左右,主持人会组织音乐表演者和杂工走在前面,儿子、孙子、外甥、儿媳妇、女儿、侄女等排成一列走在后面,绕着村落走一圈,在途中下跪三次,期间音乐会演奏,然后走到离家较近的庙宇,把“白马”烧掉,意为死者驾马归西。
摆供:出丧当天上午,主持人会组织音乐走在前面,孙子端着灵位在音乐之后,儿子、外甥、儿媳妇、女儿、侄女等排成一列走在后面。在村子外围,外甥端着供品,孝子们在家与摆供地点之间周旋大约四次,把供品都拿回家中。在出丧当天,人主、女儿要上供,上供的物品包括面包、馒头等,其中面包上插着竹签,上面夹着礼钱,礼钱最后归入礼房。
哭丧:在老人去世后,子女亲属便会以哭的形式来表达对老人离去的不舍。在灵棚搭起之后,哭丧显得更为正式。
出丧:在出丧当天,死者家里最为热闹。所有亲戚朋友都会聚齐,等待着为死者送行。中午吃完饭,主持人宣布相关事宜,接着,坟工会用大粗绳把棺材抬到坟里。孙子肩扛摇钱树走在最前面,孝子们披麻戴孝,白布拉灵,按长幼罗列,其余的亲眷亲友走在后面,放声大哭,以示对死者的依依不舍,直至墓地。
关于我们是怎样过节的,我感受比较深刻的应该是过七月十五吧。在过节之前就要写好冥钱包,也就是把冥钱包起来,在外面的包装纸上写好已故家人的姓名,年月。具体的内容根据寄冥钱人的关系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过这个节得提前好几天就开始放鞭炮迎接逝去的家人,就是把他们的灵魂接回家,说起来还是有点恐怖的。然后持续两天或者三天的祭祀他们的酒宴之类的吧。祭祀的时候要到三次酒。隔一小段时间倒一次,这个时候还不能接触到祭祀用的桌子和椅子,碗筷之类的,否则被视为不敬。有时不小心碰到了大人们就会说一些道歉的话,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我对此大为不解。等到祭祀的差不多的时候了就会烧纸钱放鞭炮作揖,先要挪动一下椅子才能收拾碗筷。家里的人还会把饭重新翻过来,不能直接去吃里面的饭,菜要放到锅里在翻一遍,才能给我们吃。七月十五的那天下午就是要把写好的冥包摆好用火烧掉。冥包必须沾上鸡血或许鸭血。这个时候是最吵得时候,家家户户都放鞭炮,一串又一串。
一方水土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正是这些特色才组成了我们多彩的民族,多彩的生活。
第二篇:我家乡的婚礼习俗
我家乡的婚礼习俗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总是会寄予着人们的美好祝福。我的家乡——湖北省随州市洪山镇,在婚礼方面有着它独特的风俗。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媒婆在家乡人们的婚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在当时是以一种职业的形式存在的。如果哪家有女孩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就会有媒婆受到家里有男孩的人家的委托来上门提亲,但是具体去哪一家那就是媒婆自由决定了,不过也会受到“门当户对”这个规则的制约,也不是完全自由的。
当媒婆去女方家时,会带着男方的“庚贴”——写着生辰八字的字条去,还有8根彩色的用丝和棉做成的线,寓意“丝和棉,万万年”。媒婆在向女方家介绍了情况之后,就会带着女方的“庚帖”回到男方家,然后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看看这两个人在将来是不是可以和谐美满,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还要请算命先生来指点迷津,去烧香拜佛来保证婚姻的顺利。不过不管怎么样,媒婆都会竭力促成这门亲事的,因为她们就是靠这来维生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虚报情况就成为媒婆的家常便饭了,俗语称之为“九个媒婆十个谎”。
在媒婆的穿针引线下,男女双方的家长多半都是会同意的。然后男方就要向女方下聘礼了,主要包括:银子、衣服、喜饼、烟草等,其中各样的数量是看男方的具体经济情况而定,而喜饼则是用小麦面制成,外面还写有红色的“喜”字,代表吉祥喜庆。
当女方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双方家长就会选定一个黄道吉日来成亲,这个日期多半是带有六或者八的(以阴历为准),因为人们认为“六”,意味着顺利,而“八”则与发财联系在一起。
到了结婚的那天,男方就会雇上一顶四人抬的大花轿,在媒婆的带领下去女方家迎亲。这个时候,男方还会准备一些鱼和鹅作为礼物,送到女方家。而女方则会由新娘子的哥哥或者弟弟,如果都没有的话,就会由她的叔父伯父作为“送亲”将新娘子送到婆家。当然了,还得带上嫁妆,多半是新娘子给未来的公公、婆婆、丈夫所缝制的鞋子、袜底(那时候的袜子都有着跟现在的鞋垫一样的底),除此之外还有蚊帐、被套以及锅碗等物什。
当新娘子乘着花轿后,就会由媒婆牵下轿子,然后新郎就会将一条系有花朵形状的红绸带的一端递给新娘予,自己则拉着另一端,将新娘子引进家门,拜堂成亲。直到这个时候,新郎和新娘子才第一次见面,也才有了机会对媒婆之前的内容进行验证,不过即使不满意也晚了,两个人已经成为夫妻了。这真可谓“媒灼之言”。
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新郎要陪着新娘回娘家,这被称做“回门”,一般是在新娘家吃一顿饭之后就再回到新郎家。然后再过三天,新娘家的“送亲”会来把新娘子接回去住上九天,俗称“驻九”。之后新娘回到新郎家就算是整个婚礼过程结束,开始他们的夫妻生活了。当时间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家乡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而婚礼的风俗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是没有了以专门撮合别人成婚为业的媒婆了,但是婚姻的达成也不像是现在这样的自由恋爱,而是有了介绍人来作为中介。所谓的介绍人,一般是一家的亲戚、朋友,当那家有孩子到了二十岁左右,这些热心人就会忙着替他们张罗婚事了,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但他们的作用也就仅在于介绍,当适龄的男女双方认识之后,他们就完全退居幕后了。
通过介绍人认识的两个人在交往一段时间后,如果还想进一步交往,就会由男方带着烟、酒、点心等礼物,和介绍人一起到女方家去拜访她的父母,同时也接受他们的考查。这样的考查一般是在一顿饭的时间里完成的,女方家会从邻居、亲戚中找些年轻人来作为“陪客”,和来的男方一起吃顿饭,也借此机会来实际观察一下他的品行。如果女方的家长觉得还不错,同意他们继续交往,那么男方以后就可以经常来约女方出去玩了;但是如果男方不幸没有通过考查,那么还要看女方的意见怎么样,如果她很坚持,家长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但是一般说来父母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在进一步交往的过程中,女方也会去男方家一次,在家乡被叫做“上门”,目的则是去“看家”——实地考查一下男方的家境如何。这个时候,男方家里都会精心准备,希望给女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促成这门亲事。女方一般也是只在男方家吃一顿饭就会回去,这也是表明女方态度的时候了。因为这时,男方家长一般会拿出一些钱(当时一般是100块钱)或者一些礼物来送给女方,如果女方接受了,那说明她对此行比较满意;但如果她一直坚持不收,那就说明有些地方她不大满意,不愿意继续交往下去。但是也有当时接受了礼物,最后两个人却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走到一起的,这个时候两家还要把财务上的往来计算清楚,一并返还给男方,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情。
如果还能继续交往下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男方女方又都到了法定年龄(男22岁,女20岁)就可以考虑结婚的事情了。这需要男方带上烟、酒等礼物,还有100块或者200块钱去女方一趟,叫做“定夺”——对自己终生大事的定夺。但这次过去就不需要介绍人陪着了,所以也有人戏称“新人进了房,媒人扔过墙”。不过也不是那么没有人情味了,当婚事确定下来之后,男方一般会带些礼物去介绍人家答谢他的“介绍之恩”的,称为“谢媒”。
在“定夺”的时候,双方就会商定结婚的日期了,通常也是阴历带
六、带八的日子。
在结婚的前一天,女方家会举办宴席来招待前来庆贺的客人。客人一般会带着20块的礼钱,叫做“赶情”。这一天男方也会来到女方家,不过可不是走着来的,而是会请一辆卡车,在车头前还扎上一朵大红花,作为“婚车”,还会带上一对鱼、一块肉、一只鹅和两只猪腿作为礼物,鱼寓问“年年有余”,那块肉则被称为“礼条子肉”;此外还有为女方准备的一年四季的全身的外衣。当车到了女方家门时,车上的人就会拿出一串鞭炮来放,来通告自己的到来,听见鞭炮声的女方也会放一挂鞭炮作为迎接。
第二天是正式出嫁的日子。这一天新娘子所穿的衣服都是由新郎前一天带过来的,红色的,而且是只准穿外衣的,因为之前家乡的人们称“内衣”为“短衣”,认为短字跟短命联系在一起,不吉利,所以就不让新娘子穿“短衣”。吃过早饭后,就该出发了。当新娘子到了家门口时,要把穿着的鞋子脱下来,换上新郎带来的新鞋,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把娘家的富贵气带走了。而新娘的父母也是在门口等着自己的女儿的,新郎这时要向他们下礼,也就是磕头,来答谢他们对新娘的养育之恩,这时也往往是新娘的父母、新娘落泪之时。
这个时候,前来庆祝的亲戚、朋友们就会帮忙把蚊帐、被套、衣柜、茶几、写字台等嫁妆装上车。然后由新娘的哥哥或者弟弟、叔父或者伯父作为“送亲”将新娘送到婆家去。临上车前,新娘的母亲都会在新娘的口袋里装上一些红枣和棉籽,希望她可以早生贵子、多子多孙。
当婚车快到新郎家时,新娘的“送亲”就会先下车,这是因为呆会儿到了新郎家,那些年轻的亲戚、朋友会对着新娘子起哄,他们在的话怕会不雅观,所以先让他们在这个地方呆一会儿,等拜完了堂,新郎再来接他们。
婚车到了之后,男方家就会放鞭迎接,而提前一天就过来的男方的亲戚朋友们都会涌出家门口来迎接新人的到来。新郎家还会请两位有丈夫、儿女双全的有福人作为“牵引娘”,一边一个站在新娘子身边,将她迎下车,然后跟着新郎进家门。
进家门之后,新人首先就会进新房,那里早已有人点上了两只红蜡烛。这个时候就会有两个小孩子,一个端着水,一个拿着毛巾,来让新娘子洗手。不过这洗手可不是那么好洗的,新娘子是要给红包的。而从车上拿着嫁妆过来的人也会过来“捣乱”,拿着东西站着门口不进来,只是望着新娘子,等着她来给红包。这些红包都是由新郎事先准备好的,一般都是封着两块钱。在牵引娘的陪伴下,新人喝过了交杯茶,新娘子就要拿自己的衣服来把那对红烛扇灭,而不能用嘴吹,具体是为什么,大家也都不知道,只是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然后就要到堂屋里去拜堂了。
拜堂的仪式是由“礼仗先生”来主持的,他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司仪。在新人拜过堂之后(对着摆在堂屋上沿的神柜拜一下,算是拜过神),新郎的父母才出现在新娘的面前。因为大家都认为,如果公公、婆婆在新人拜堂之前就出现在新娘面前的话,以后就会被新娘所“降服”。礼仪先生这时都会带着大家要求新人交待恋爱的经过,或者想出一些办法来捉弄新人。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很快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午饭都是安排在十二点之前,过了这个点就觉得不吉利了。午饭很慎重,一般都要专门请厨师来打理。席间新郎与新娘是分开坐的,各由九个人坐陪,每桌都是十个人,取“十全十美”之意。新郎桌上的客人都是与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而新娘桌上的九个人则是与牵引娘一般的有福之人。
当上了六个菜之后,厨房就会停止上菜,这时礼仪先生就会拿着一块红布,铺在地上,带着新郎到每一桌前去磕头“谢席”,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前来庆贺的深情厚义。然后才会继续上菜,让他们好好享用。
吃过午饭之后,新郎就要到处去招呼客人,而新娘子就会由牵引娘陪着回到新房。这时,各家的小孩子,还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嫂都会跑进来玩,或者是向新娘子要喜糖吃,或者是来和新娘聊天,总之热闹非常。
而晚饭则没有那么正式了,新郎新娘也不需要专门有人来陪伴了,只是需要招呼客人坐下吃饭就行了。
晚饭过后,就要开始喝“闹房酒’’了,但其实也不是在喝酒,而是进行一个游戏。厨师这个时候会专门地准备十个菜,既有鸡鸭鱼肉,也会有大葱、辣椒之类的,但都是把它们放在一个碗里,然后盖上盖子,放在桌上。这个时候最开心的就该是新郎的表兄弟们了,因为他们是闹得最肆无忌惮的人。这个时候,新郎新娘分别坐在酒席的上席,而且是按着男左女右的顺序。那些表兄弟们就开始用“喊四句子”的方式,希望借此打动新娘子,让她揭开一个碗盖,可以有机会吃到肉。所谓“喊四句子’,就是要说出四句话。
如果新娘子觉得说得还不错,就会把一个碗盖打开,不过可不是全部打开,而只是会很快地打开一条小缝,刚刚够一双筷子伸进去。如果碰巧打开的是个肉碗,那那个客人就有口福了,而且又是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高的八十年代,就更让人羡慕了;不过要是遇到一个里面是辣椒面的碗,那就该周围的亲朋好友们哄堂大笑,费了好大的力居然只弄到了一些难以下咽的辣椒面。
“闹房酒”到了十一、二点的时候,大家都会知趣的散了,让新人好好休息。
婚后的第三天,新郎会带上白糖、面条、喜饼等礼物,陪着新娘去“回门”。这趟回门的作用就是,如果新人决定以后要和女方的哪家亲戚继续保持走动,就会把一份喜饼送去他家,如果没有送的话,以后两家就不用亲戚的身份走动了。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家乡的婚礼习俗又有了变化。婚姻的双方都有是靠自由恋爱,连介绍人这一关都省了,而且举行婚礼的过程也越来越简化,再也看不到“喊四句子”这样的方式了,并且婚礼越来越有西化的趋势。其实我倒是挺希望可以多保留一些传统的东西,让大家可以有一个传统的婚礼。
第三篇:家乡习俗
家乡习俗
虽然现在很少地方保持着原有的习俗,但我还是要说两句。
金华还保持着端午和元宵灯会的习俗。
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战国时楚人屈原,并有相关的习俗,比如龙舟竞渡、包粽子等。在金华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金华到了端午节,不管你在哪,也是迫不得已不回家,这天是女儿们回娘家看母亲的日子,送到娘家的礼品是一担粽子(或一些礼品),俗称“担端午”,担端午从初一到初四都可以,方言“四”与“喜”谐音,做母亲的喜欢女儿初四来。俗谚云:“三日清明,四日年,端午一个大午前。”到初五日吃过中饭,端午节就算过完了。而今,端午节更像是孝敬长辈的日子,晚辈往往在这一天给长辈送绿豆糕或各种营养品。其实,可以说金华的端午节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了,金华的端午节是不完整的。以前正版的端午节在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灶头及床上悬挂菖蒲、艾草,认为菖蒲、艾草可以驱鬼辟邪。还有流行的挂香包、推端午船驱五鬼、“驱蚊虫娘”这些独特的习俗现在都落空了。
另一个就是金华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娱乐活动,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去灾祈福,求五谷丰登 人畜平安 旧时灯会都在元宵举行,因此,元宵节又称“灯节” 一般于农历正月初十起灯,廿日散灯,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最兴。
金华灯彩品目繁多,造形千奇百妍,绚丽多姿 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 “桥灯” 一般均有百余桥 一节为一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余桥 桥灯分“龙头”和“灯桥”两部分 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 外校棉纸,描以彩色龙磷 云彩 腮挑龙须,嘴衔龙珠,四支擎有各种彩灯,背上插旌旗数面,上悬“天灯”,下挂“地灯”,制作极为精细 灯内燃点蜡烛,色 彩鲜艳夺目 灯桥下托木板,每板长2 3米,阔18厘米,厚5厘米,板两头各有一孔,间距70厘米,用以接灯 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 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迎桥灯主要阵式有:“钦索箍” “肚里滚” “青蛇溜” “麦饼挑” “荷花旋” “剪刀股 ” “双开门” “绕房柱”等极为精彩 惊险。
金华也是改变的城市,希望越该越好,日新月异。
第四篇:我的家乡有一些习俗
我的家乡有一些习俗,无论是谁也无法改变。
在我的家乡,有这么一个规定,在过年的时候,无论是谁,都必须要赶回去跟家人团圆,吃“团圆饭”。
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说说笑笑,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画卷。在平时,因为各自工作和学习的繁忙,大家很难聚合在一起。作为小孩,总对每年这种团聚的日子充满了期盼。
在吃“团圆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要互相碰杯,可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不会喝酒,这可怎么办呢?哈哈,大家一定听说过“以茶代酒”这句话吧,我们小朋友就会用饮料或是茶来代替酒来互相碰杯。大家相互间的碰杯,代表着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代表着彼此间新年的期待与祝福;代表着家庭的和谐与美满。大家围在一起谈谈自己今年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计划,将它们与自己的亲人进行分享,并相互鼓励和支持。
“团圆饭”代表着人们生活的团团圆圆,日子的美美满满,祖国大家庭的和和美美!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镇,那里风景优美,绿树成阴。
春天,树枝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小草懒洋洋地睁开眼,花儿们也纷纷盛开了,红的、蓝的、黄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儿们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引来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
夏天到了,树叶更绿了,还去河里摸鱼,那一棵棵树像一些战士一般。花儿们也更加芬芳诱人。荷花也开了,荷叶是绿的,荷花是淡粉红的,真美啊!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到荷塘采莲藕吃,一条条鱼在水中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一被我们捉上来,就“活蹦乱跳”,看它乞求的样子,真可怜!
秋天,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一字形。天空湛蓝湛蓝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黄的景象,麦子是黄的,树叶也是黄的,一片一片的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独自一人“旅行”。农民伯伯在这个季节可乐了,也很忙,因为他们辛勤的汗水培育的麦子成熟了,他们都忙着割麦子呢!
我的家乡真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第五篇:我的家乡习俗
我的家乡习俗——大同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
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
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
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
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每逢元宵佳节华灯初上,这些旺火全部吐出长长火舌,直舔大地苍穹,红光耀眼,灿烂辉煌,恰似一条条吞云吐火的飞龙,邀游在锦绣人寰之中,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如意”、“发家致富”的预兆。因此,方圆百里的人潮都要赶来观看旺火,有的人还围着最大的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全家平安吉利,心想事成。这些繁华景象曾经轰动国外,一些港澳侨胞、国际友人也都接踵前来大饱眼福,为此载于吉尼斯世界纪录,为大同旅游区增添了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