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尼玛的夏天》影评
青春.阳光.成长 ——简评影片《尼玛的夏天》艺术风格
阳光明媚的球场上,呐喊声震天。一群阳光少年尽情地奔跑,汗水在他们脸上飞扬,欢笑在空气中四处传递。那是向往自由的歌声,是对胜利的渴望,那是不离不弃追逐的梦想,交织在一起,如初夏的阳光般朝气蓬勃——这是《尼玛的夏天》最打动人心的镜头。
《尼玛的夏天》所展示给我们的,除了师生之间,同窗之间,家庭之间贯穿始终的浓浓的关爱,还有青少年细腻的心思情感,给我们带来如浴春光般的感受。故事以一位藏族少年尼玛来厦门求学为切入口,自然而然地引入到中学生在青春追梦道路上的泪与笑;通过尼玛与周围同学的矛盾发生到解除的过程,以小见大地展现了青少年逐渐认识青春,认识人生的成长历程。
故事情节简单而别致,巧妙地设置了一波三折,很好地表现了少年成长中的困惑,不失真切,沟通了每个少年观众的心。同时又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矛盾,而衬托出少年们的学校,家庭对孩子的帮助与影响,从而摆脱了学生单方面“自己犯错——自我认识——自动醒悟”的“自导自演”的过程。剧中,当司徒飞扬苦于家庭破裂和荣誉的虚假时,用大量的镜头刻画出他们父子之间的互不理解,而又通过李老师的教导以及朋友的支持,用较长一段时间,一步一步把他的思想转变。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活,也就是青春成长的过程,影片以此表明,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师长的支持。给人明快真实的感受。
人物立体化,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故事并非为宣扬正面人物而对形象高大化,完美化,将其塑造成一个救世主形象。相反,影片以藏族少年尼玛为主人公,将其阳光般开朗的性格给予观众,在赞扬人物性格的同时,也同时点出其缺点。尼玛在乐于助人的同时却不懂得遵守规则,好强的司徒飞扬对尼玛心生妒忌,善良的李萌萌不敢面对缺点,四肢发达的孟晖不懂得尊重别人,但敢作敢当,最终勇敢承认错误……影片通过少年们优缺点的辩证与互相帮助的故事,再次体现出他们在战胜缺点的同时逐渐走向成熟成长的过程,真实的人物性格与情感,给观众一张光影明辨的彩色照片,让观众发现——影片的主旨并不在于单单赞美尼玛一人,而是要让人感悟,没有谁会是完美,但谁都可以进步,所有的孩子都是温暖的阳光。
让我称赞的还有独特的视角。影片在第三人称结合动画娓娓叙述的过程中穿插影片镜头,将少年成长的漫长的过程中的故事,用尼玛好友“咕噜”的视角串联起来,给人以真实新鲜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片用大量的镜头描述了学校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教育意义,但却没有落入老套——以成人的目光赞叹少年成长变化。而是让孩子来看待孩子。用简洁的思考开头,又以咕噜的口吻,简单生动叙述每个人的进步而结束全片。或许有人认为,以大人的视角思考,还可以引出一些青少年所没有的深思。但将感悟交给我们自己,避免再来一个“家长环节“的教育,才会让影片所传递的正能量直达每个少年心间。
但是,影片也有微小的不足之处。譬如,在影片的高潮部分,阳光队在下半场的比赛中轻松扭转乾坤,稳拿第一,让人不禁猜疑,为何如此厉害的队伍前半场会节节败退,而仅仅因为李萌萌的一首歌,就能够勇猛地反击?或许,让这些孩子微笑地坦然面对失败,反而更好。可瑕不掩瑜,影片《尼玛的夏天》填补了国内电影市场缺乏少年影片的空白,并以其明朗阳光的格调在荧幕上大放光彩,指导着广大的少年的成长。不得不说,这部影片以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了巨大的教育意义。
我真的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我们都希望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灿烂夏天!
第二篇:《尼玛的夏天》观后感
《尼玛的夏天》观后感
今天班队课上,我观看了《尼玛的夏天》这部电影,我的感触很深。
电影讲述的是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尼玛受国家援藏政策的帮助,获得了去厦门接受教育的好机会。在三年的高中生涯里,尼玛学会了遵守学校的规则,学会了踢足球,学会了打篮球……他不再像一只小蛮牛一样横冲直撞、鲁莽行事。曾经因为他不懂规矩,新同学们非常讨厌他。渐渐地,同学们发现尼玛是一个好人,有爱心、喜欢帮助同学的尼玛把同学们感动了。最后,他们成为了朝夕相处的好朋友,还组成了足球队参加比赛。
我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在这部影片里,藏族和汉族紧密的团结在一起,练足球时他们努力练习,齐心协力的拼搏,最终以精湛的技术,无暇的配合征服了评委并夺得全市冠军!如果在以前,让我和一个藏族学生配合好,我可能会生气、会退缩了。但是在我看完《尼玛的夏天》之后,我一定会认真地、全力以赴地和他配合,因为藏族学生也很淳朴。我还体会到,真诚地待人才能拥有最纯洁的友谊。在电影里,有一个非常讨厌尼玛,总是捉弄尼玛的男生,在一次练习时总是练不好。尼玛不计前嫌,亲切认真地告诉男生要用脚内侧踢,男生一试就成功了。男生非常感动,从此和尼玛成为了形影不离、如胶似漆的好朋友。第二单元我们学的就是“以诚待人”,看了影片后,我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尼玛的夏天》让我学到了很多美好的品质,我真喜欢这部片子!
第三篇:菊次郎的夏天影评
半年多前,我初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以为菊次郎就是那个小男孩。后来我知道,其实正男才是那个小男孩,菊次郎,其实是北野武。
就像小时候看过的很多日本卡通一样,北野的这个电影,幽默,机智,又有着北野式的苦涩与温情。北野不止一次孤单而木然地站立在镜头里,似乎面无任何表情地看着你。面对人生,他喜欢这样。
其实,菊次郎不管是小男孩还是北野武,已经不重要。结局,北野依旧以那种孤单而木然的姿势,看着正男一路小跑的背影,没有人体会到这个男人的内心。在那一瞬间,菊次郎是不是从小男孩正男的背影里看到了他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看到了同样作为热切的生命在这个世界所受到的种种冷遇和孤单。
肥佬,光头佬,好人先生,菊次郎,四个在常人眼里稀奇古怪的顽劣的男人陪正男在乡村露营,北野式的冷酷的机敏与幽默在四个男人和小男孩的各种游戏里尽情展现。我几乎是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倒更心酸。你不觉得,这四个男人和一个小孩,都是被这个社会抛弃出局的生命吗?
对于习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的我们,旅行,想想都是一种浪漫。可是,前路漫漫,充满了未知,充满了凹凸,充满了冒险。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失望。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辛酸。旅行,是寻找,是逃逸,是出走,也意味着对于原有生活的出局。如果你觉得孤单了,那么最合适你的状态,莫过于旅行。
北野有时候是绝望的。他渴望看到生命里的一丝生机。那时候,小男孩正男仰望夏夜星空,看见银河,看见北斗七星。闪烁的夏夜星空是一副浩瀚、神奇、美好的面目。就像面对我们每个人自己未知的生命。充满了惊叹,充满了期待。却也只能无所作为,任由宿命的摆布。我们不希望辜负那美丽的夏夜星空,不想辜负我们自己转瞬即逝的生命。所以,才会有生命的种种挣扎与努力。这样,回首看来,因为种种挣扎与努力的痕迹,美丽的,因此而更加美丽,浩瀚的,因此而更加浩瀚。我们的生命本身,才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神奇与不平凡。
而夏天是什么?夏天就像生命里最充盈着热力的一个阶段。夏天就像夏夜里浩瀚的星空。就像我们面对我们的生命本身。一样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正男虽然是一个小男孩,但是属于生命本身的那种敏感,仍然使他感觉到了。他不想辜负自己的这个夏天。夏天一旦被比喻成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命,那么谁又肯辜负生命里的那年夏天呢?
我喜欢那段轻快的钢琴,隐约夹杂着清脆的铃声。那年夏天,有着充足的日照,有着我喜欢的深绿色。小男孩正男一路小跑。背着天使书包,书包外有一对白色的天使之翼。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暑假,开始了自己生命里的那年夏天。寻找妈妈。寻找爱。寻找梦。这是一个充满了深绿色的诱惑和美丽经历的夏天。
而最后,妈妈不属于自己。爱也同样不属于自己。北野看到了孩子内心世界的寂寞,和挣扎与努力的痕迹。他尊重这种寂寞。每个生命,都会经历自己成长过程里的这样一个阶段吧。菊次郎和小男孩正男同样遭遇到了生命里不可避免的孤单。他们被抛弃在乡野里寂静的长途公路上。成长,最终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左右得了我们,也同样没有任何外力可以援助得了我们。
我喜欢这种,生命在寂静长途公路上的抛锚。我觉得这是电影里的最为精彩、最为感动我的场景。一个废弃的巴士站点。行不通。没有任何人的援助。过往的车辆不是没有,但是竟然没有人愿意载他们一程。依旧是行不通。北野让生命遭遇的不尽是寂寞,还有冷酷。这个有着充足日照的夏天,四围有着茂密的充满生机的深绿色的植物,却在这样的生机里一再让人接触绝望。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孩,那么盲目,绝望。孤单。孤单之后还是孤单。
菊次郎不晓得该怎么去安慰小男孩正男。因为他自己也遭遇到同样的孤单。作为一个男人,他同样面临自己生命里的那年夏天。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此时,就像田野里的一棵树和另一棵树,无论日晒雨淋,最终也不过是独自承受。谁也走不进谁的寂寞的内心,谁也改变不了谁的孤单的宿命。此时,旅行带来的,竟然是无边的惆怅。
这时候,电影不仅是一个关于童年的电影,还是一个关于成长的电影,关于夏天的电影。
北野喜欢表现花火的意象。花火热力迸发的时刻,美丽而斑斓。而烟花散尽,寂寞的更加寂寞,孤单的更加孤单。地面上残留的是烟花纸屑的残骸而已。北野喜欢表现海的样子。喜欢把孤单的个体面对湛蓝的、广袤无边的海洋或者星空,面对无边的深邃的夏日新绿。而后者的大,更加衬托出前者的孤单,和生命的孱弱。
但是北野依然会留有希望。生命不息,挣扎与努力不止。对于生命的希望就像那个天使之铃,依然飞翔在正男的梦想里。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宛若神助。这,就是生命的顽强吧。成长,虽然苦痛,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过程。成长的结局,是内心里挣扎与努力的种种痕迹,种种过往。
第四篇:菊次郎的夏天 影评
归途
------浅析《菊次郎の夏》的艺术风格
摘要:《菊次郎の夏》摒弃了北野武影片中一贯的暴力和黑暗,也抛弃了《花火》当中“蓝调”电影的创作手法,从而营造出一种平淡而温馨的氛围。在影片中,拥有很多区别于北野武一贯风格的艺术手法存在。也有一部分艺术手法继承了以前的影片。在继承与创新兼备的艺术手法之中,《菊次郎の夏》成为了北野武导演电影中独树一帜的经典存在。
关键词:人物形象运动镜头AB面叙事
《菊次郎の夏》采用类似”寻母两万里”的情节,描述了一个小男孩长途跋涉去寻找自己母亲的故事。影片用清新明丽的色彩和朴实平淡又不失技术性的剪辑手法和对细节的完美追求给人们讲述了一个带有夏日凉爽荷风的回家的故事。在故事和视听手法上都摒弃了繁复华丽,体现出片中人物心灵和影片制作手法的回归。
一、人物形象设置---导演性格的回归
正南,一个被母亲抛弃,由祖母抚养长大的小男孩。在日本一个炎热的夏季,独自在家做暑假作业,在空旷的操场上踢球,在家门口的弄堂里狂奔。偶然地得到了母亲家的地址,点亮了他脑海里有关母亲模糊不清的那一部分。
菊次郎,一个人到中年,同样被母亲抛弃的“大男孩”。拥有最流氓的温柔,也是最温柔的流氓。在日本一个炎热的夏季,遇到正南。和他一起踏上了寻母之旅。在旅程中成长,在正南身上找寻到亲情的回归。
1、菊次郎----现实中缺失父爱的回归
菊次郎,这是北野武父亲的名字。父亲这个概念在北野武的世界里是极其淡化的。菊次郎在北野武小时候就不在他身边了。
北野武导演回忆里,菊次郎唯一一次带他出门,遇到了美国大兵,菊次郎对大兵卑躬屈膝的态度让北野武感到屈辱。而这也是菊次郎给北野武留下的唯一印象。在北野武的世界,父亲这个角色是缺失的。
因此,《菊次郎の夏》中,菊次郎的出现并非无理可循。塑造这样的人物不是为了怀念父亲,而是为了让片中的“菊次郎”代替现实生活中的菊次郎,来弥补已经缺失的父爱。影片中,当正男看到自己妈妈已经拥有幸福家庭而悲伤哭泣的时候,菊次郎来到正南身边,安慰正男并让正男唤自己“爸爸”。也表达出导演渴望菊次郎能够找到自己“父亲”的身份,给予悲伤的孩子以温暖。
而菊次郎这个人物,既有北野武父亲的影子,也融入了北野武导演本人的气息。作为“父亲”而言,菊次郎很不称职。他粗心,市侩,流里流气。他爱赌马,爱在街头教训流氓小混混,爱不讲道理,爱在游园会上欺行霸市。但他是善良的,并且爱正男,关怀着正男,可以时时刻刻陪伴着他。作为一个父亲,只要有这一点,就足够了。父亲菊次郎很真实,他并不完美,却拥有作为父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同时菊次郎又是一个“大男孩儿”,他的身上拥有北野武的放荡不羁,拥有北野武式的细腻与温柔,拥有北野武的黑色幽默。他也没有父母,他也渴望着爱与被爱,他也并非真正的混混那样拥有一颗彻底“流氓”的灵魂。他并没有长大,在和情侣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会开心的笑,会纠结于怎样去转好三个橘子;会在公共汽车站把“唯一”的饭团让给正男,自己躲在上厕所的地方偷偷吃另一个;会对怀念母爱,会主动去原谅母亲,却无法走上前去与母亲交谈。
因此说菊次郎是北野武父亲和北野武导演本人的杂交体。他具有父亲的特质,同时也需要成长。北野武亲自出演菊次郎一角也是这种融合完美到了极致。
2、正男-----北野武完整个性的回归。
如果说北野武的性格有一半反映在“菊次郎”的身上,那正男就是北野武导演性格的另一半。
如果以电影来比喻,菊次郎继承了《座头市》《性爱狂想曲》《坏孩子的天空》这类影片的风格,无厘头,狂放不羁,充斥着黑色幽默,市侩粗俗,却拥有最本真的纯洁和善良。正男则正好相反的继承了《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这种憨厚温馨,又有淡淡忧愁的独特气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男是更深层次的北野武。
一个菊次郎,加上一个正男,便构成了北野武导演性格的完整回归。
正男是一个孤独又执着的男孩。涉世未深,拥有对一切事物最淳朴的信任,会为生活中细小的事情而感动。他的要求从来都很微不足道。只是想要有父母能够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就好。北野武的作品大多都在暴力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安和,在原本的善良之外包裹着重重阴影,这些阴影来自社会,来自人性的阴暗面,来自荒唐的生活。而在《菊次郎の夏》里,这些阴影都被菊次郎所肩负,正男则是剥开阴暗外壳的本善的具象。
也正因如此,整部影片没有了《坏孩子的天空》那种混乱的悲观主义色彩,显得安静宁和,又温馨快乐。虽然也有淡淡的哀伤,但也只是淡淡的。像是夏天荷叶间的凉风,清新又利落。
《菊次郎的夏天》所诉求的是“回归温柔”。《菊次郎的夏天》中排除了北野武演技的最大魅力“突发性之暴力”,故事的展开如同“寻母三千里”般,结局、过程大家都已经知道的标准情节,北野武以此来将自己束缚。也就是说这个企划的开始是到目前为止,自己所公开讨厌的要素,全部肯定吸收。对于以往的寡言、暴力,这一次的多话和搞笑将是令你我欢乐感动的绝妙的刺激要素。
正男历经艰辛也执着在找寻母亲的道路上,这份执着正如北野武导演在经历车祸之后,依旧坚持在电影的道路上。正男渴望亲情的直白正如北野武内心对亲情的渴望,经由正男,可以毫无顾忌的表达出来。
菊次郎的“流氓性质”的温柔,又好像北野武作为相声演员的时候形象夸张以取乐他人的情景。菊次郎的刚性和有仇必报的性格,就像北野武为日本报社的八卦消息而感到愤怒时,带着野武组的人马冲到报社打架。愣愣的不考虑后果,只是想做就做的不羁。
与正男相比,菊次郎的所有做法和情感都显得更加沉重一些,因为经历的更多,背负的更多,也与北野武更加相似。而正男则没有任何负担,可以痛快的悲伤痛快的追求。这也正是抛去现实,生活等沉重包袱之后,北野武的内心吧。
3、母亲形象-----北野武对母亲情感回归
北野武和母亲的关系特殊,点在于他妈对他管教严厉,让他学工科,他成了当红艺人以后,母亲每个月问他索要若干生活费,他觉得母亲贪得无厌。甚至母亲死后的葬礼北野武也不愿去参加。
后来北野武哥哥交给他母亲去世之前的一封信和一张存折,内容大概是“儿子你生性不羁,我怕你哪天落魄了没钱花,这些钱妈妈都给你攒起来了。”
北野武在母亲去世后上节目,说起来母亲的事,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母亲,是北野武人生中一块难以愈合的伤口。而这些伤口源自于彼此的误解,源自于彼此的执拗,也源自于“来不及”。来不及原谅母亲,来不及理解母亲,来不及读懂母亲做决定的原因。
《菊次郎の夏》中母亲形象便由此孕育而生。片中提到两个母亲,两个母亲都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抛弃了孩子,是一个很不讨观众喜欢并且和模糊的存在。在片中仅有的几张照片里,母亲的形象大致是年轻而美丽的。
在正男寻找到母亲的时刻,北野武以慢镜头的形式展现出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缓缓开门走出,一切的美好似乎都要在此时开花结果。突然画面速度恢复正常,女子身后跟随而出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和孩子。一切奔涌而出的情感在此时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空虚和悲伤。
菊次郎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带着原谅的心情去探望自己的母亲。但见到自己的母亲之后,却并没有走上前去。他隔着玻璃看到自己苍老到有些呆滞的母亲,面无表情的离开。通过久石让作曲的《mother》,菊次郎并没有外化出来的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大提琴演奏的主旋律低沉而哀婉,却并不纠结。略有变化回环往复的节奏缠绵悱恻,似乎在诉说着太多的“舍不得”“来不及”。
菊次郎已经原谅了自己的母亲。却无法上前去。母亲这个形象对他而言太过陌生,所谓“近乡情更怯”,他无法走上前去,与这个拥有陌生气息的女人交流。菊次郎走出养老院后,内心里又背负了什么东西,我们不得而知。在回到流浪诗人,小正男的“大本营”之后,又换上快乐的笑,用夸张游戏来安慰正男。
所有人都了解正男的可怜,去用尽全力安慰他,而菊次郎的心酸只能自我治愈。由此似乎可以理解菊次郎那些不靠谱的性格和行为,它们或许只是为了去遮盖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这样的情景正暗合了北野武与母亲的故事。
菊次郎原谅母亲却最终未能与母亲相认。北野武也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却天人相隔,无法向她敞开心胸。
正男见到自己的母亲,却无法扑向母亲的怀抱。北野武的母亲健在时,两人因相互的误解无法向对方表达彼此的爱。
北野武生活中对母亲的情感是一个矛盾体,他爱着母亲,却由于对母亲的误会而无法解放他对母亲的爱。取而代之用一种近乎于敌视的态度来压抑着自己对母爱的渴望。而在母亲故去之后,他渴望原谅母亲,却再也无法达成。
这两种态度分别在正男和菊次郎的身上体现出来。而正男和菊次郎的两个母亲也正像是北野武母亲生前和故去后的化身。通过这两个母亲,北野武对自己母亲的情感得到了统一和回归。
就像正男在得知自己母亲不再属于自己,菊次郎原谅母亲却无法相认而经历巨大的悲哀之后,他们彼此慰藉,彼此温暖着。在追寻到真相之后,反倒更加轻松。正男的一次寻母之旅,是对正男,菊次郎和北野武3人的一次心灵的救赎,在这段旅程中,他们找寻到了对亲情最真实的理解。
所以影片名为《菊次郎の夏》,其实也是正男的夏天,北野武的夏天。
二、视听语言的运用---对电影本质的回归
“每当有人称我为‘亚洲导演’,我总觉得这个称号充斥着歧见,我真希望在我们的电影里,能去掉典型的亚洲特征,文化、美学。这倒不是说要把黑泽明抛开,只是我宁愿见到当代的日本电影能超越武士电影。我讨厌导演一古脑地贩卖亚洲模样。我知道这正是目前最好卖的,但这也是我亟想摆脱掉的。”-----北野武
1、景别和视角的运用
本片中大量运用全景和远景,用以展现片中主要任务的孤独和渺小。或者展现出乡间和小城镇里的宁静和美好。
例如在影片刚刚开始的时候,【00:08:41】正男在足球场踢足球。此时导演运用了一个俯拍远景镜头。正男在画面中被缩小成了一个小点,足球场很空旷,一种孤独感和压抑感借由这样的画面传达出来。在影片中【00:34:41】菊次郎带着正男在公路上行走的时候,导演也运用了大全景,来表现田间小路的宁静,搭配上久石让的《summer》,给人一种愉悦轻快的感觉。片中【00:53:04】所展现出的是一片绿色的田野间,正男围绕着那对年轻情侣奔跑,菊次郎在一旁玩橘子的情景。镜头由全景拉到远景,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而温暖的感觉。而镜头再拉远,进入画面的“禁止入内”也增添了意思诙谐的效果,和影片整体基调相符。
从视角方面来看,本片中可以依稀看到小津安二郎的影子,人物对话时多采用平视镜头,显得很真实,增强了交流感。而对俯拍仰拍等特殊视角的处理也是恰到好处。
例如在正男的第一个梦境中,【00:22:41】通过杯子向外看,杯子的棱角将外面的世界折射的非常畸形,表达了当时正男心中对菊次郎的看法和印象。而在后来【00:53:47】正男和菊次郎告别情侣的时候,则运用了低机位拍摄了汽车轮胎上他们两个人的倒影。
2、运动镜头的运用
不同于以往缤纷凌乱的拍摄,本片对内容的叙述凌驾于对拍摄技巧的炫耀。用返璞归真来形容是非常适合的。
在影片中,“小津式”的镜头运用屡见不鲜。导演尝试用镜头代替观众的眼睛来带领观众寻找事情的真相,运用了“零剪辑”的镜头风格。譬如在正男寻找妈妈相片时候,导演用连续的镜头来展现这一情景,像是观众亲眼见到一般。
“小津式”的固定镜头也很常见。北野武在本片中倾向于用更多的固定镜头去叙事。这样的表现手法既自然真实又符合整部影片所营造出的清新温暖的风格。也彰显了北野武一贯风格里的黑色幽默。
长镜头仿佛是北野武的一个“招牌”。最明显的就是片头和片尾正男的两段奔跑。片头用了55秒钟记录正男奔跑经过大桥,片尾的情节与之一致,更是给正男奔跑这个动作足足一分钟的镜头,接着便是一艘船从桥下驶过,影片结束。个人认为,片头和片尾虽然取材一样(在一个镜头里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正男与菊次郎分别后奔跑的情景),但在表达意图上可能完全不同。片头,一来设置悬念,即为何要给这个小男孩一个奔跑的特殊镜头,二来也预示着以后情节的发展——踏上寻母之路;而片尾,是同样的动作,而且很明显地,是承接着片头的那段,但在表达意义上可理解为,此时的正男是开心的,他找到了久违了的快乐,找到了属于他的夏天。
升镜头的运用也是本片中的一大特色。适时的运用升镜头起到了对情节和情感的升华作用。【00:14:19】的升镜头是全片中第一个大幅度的升镜头运用。这里讲述了正男得到了母亲的地址,准备出门寻母的奔跑。一个升镜头统领全篇开始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也使人的心情跟着升起的镜头一起腾跃起来,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搭配上《summer》的跳跃的节奏,令人有一种愉悦和激动的情感。
【00:26:57】处的一个摇升镜头,讲述了正男去给被打了的菊次郎买药的情节。路边的小商贩都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正男一个人背着天使翅膀的书包走向路的尽头。缓缓上升的镜头显示出画面的开阔与宁静,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感动。正男在默默的依赖着菊次郎,照料着菊次郎。
3、影片整体色调的运用
在《花火》中的“蓝调”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之后,《菊次郎の夏》北野武又运用了“青绿”的色调来凸显整个“夏日之旅”的清新与宁和。
整部影片的主题其实是沉重的,但是通过这样的色调和北野武电影特有的诙谐将这样沉重的主题变得温暖而轻松。
《菊次郎的夏天》保持了北野武一贯追求画面唯美的特点。影片之所以质朴简单,除了镜头的运用之外,画面色彩的选择也可圈可点。北野武摒弃夏天应有的五彩缤纷,而是选用两种颜色作为基调:蓝色和绿色。片中随处可见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水,泳池,绿色的草坪树木,绿色的玉米地,莲花地等等。一个夏天的丰富完全可以用清新艳丽的彩色世界来展现,但是北野武保持了颜色的纯度与统一,除了他们身上那两件彩色的沙滩服之外,别无更加艳丽的颜色。蓝色象征着淡淡的唯美与忧伤,绿色象征着夏天的生命力与人的活力,两种色彩基调的相融合更是契合了本片的艺术风格——本片是透着深刻人性感动的轻喜剧而并不是完全的无厘头闹剧。在此基础上,北野武将这种“蓝调”再生转换成一抹“夏日鲜绿”,在这一蓝一绿两种主打色调的烘托下,轻松的展现出了影片所要表达的干净明快、放松悠闲和平静和谐的意境。
三、有关成长与亲情的故事----叙事手法与灵魂追求的回归
电影中讲述的是正男寻找母亲的故事,却用了《菊次郎の夏》这样的名字。其实这样的 名字也暗示了影片中叙事的小玄机。
初看,北野武运用了最平实的叙事手法。用每段一个小标题的方式,平铺直叙了正男找妈妈的故事。没有复杂的蒙太奇思维与手法。正男的故事里,北野武回归了电影叙事最本质的技巧。
而这部电影的叙事手法正精妙于此。在最朴实的叙事手法下,北野武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无关正男,是菊次郎的故事。
菊次郎是一个从小被母亲抛弃的孩子,他的母亲同他人私奔,而丢弃他一个人孤单的长大。他并没有家庭温暖的呵护,只能任由社会磨砺。其实他的心并没有长大,单纯的像是一个小孩子,像是《阿甘正传》里的“甘上尉”。他像镜子一样,只反映出社会的点点滴滴。总而言之,是一个有点傻气的小混混。后来,菊次郎找到了他的妻子,一个同样在童年缺失亲情的女人,这个女人对待她温柔又有耐心,能够包容他的种种恶习,也拥有对小孩子发自内心的疼爱。某天,她遇到正男。于是,又有了菊次郎和正男的故事。菊次郎看着正南,联想到自己以已经在养老院的母亲。便带着原谅的心情去看望她。菊次郎原谅了她,却跨越不过两人多年来积攒下的鸿沟,只是远远的望望,便离开了。最后,旅途结束,菊次郎也收获了内心的成长,学会了怎么去关怀和爱护他人,学会了如何正确的对待“亲情”。
这就是菊次郎的故事。
北野武很巧妙的运用了AB面的叙事方法。如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有A/B两个小故事在里面。但不同于它的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将A,B两个故事分开描述,北野武则把B故事巧妙的藏在A故事之中。达到了比AB面叙事或者平铺直叙任何单一一种叙事方法更加精彩的效果。
在主题方面,《菊次郎の夏》写了有关于正男和菊次郎成长的故事,也是北野武的一次内心倾吐和灵魂的洗礼。正如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追求名誉,追求金钱,追求许多遥远而浮夸的东西。而真正最本真的需求却被搁置在一边。对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对身边细小事物的感动,对善良和美的追求,早已随着飞速发展的经济洪流消失不见。
这部影片内涵上真正的意义并非告诉人们什么是爱,什么是成长,什么是成长中所必须要丢弃的东西,什么是成长所带给我们的收获。它提醒了这个社会,在纷繁浮躁的欲望之下,人们最柔软的那一块。这才是真正需要寻求的。它是炎炎烈日下的一丝凉风,是烧心烈酒后的一品清茶。它带着清新的颜色和悦动的音符,给人们在名利场挣扎的心以舒缓宁静。
看完这部影片,有多少人会想到给自己的亲人打一个电话,会想到许久都未曾联系过的某位故友。
或许这些,就是《菊次郎の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浅草小子》北野武
百度北野武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32035.htm
豆瓣影评《你不懂我,因为我是摩羯座》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908085/
归途
------浅析《菊次郎の夏》艺术风格
王迪 编导123 201211030313
第五篇:我们毕业的夏天影评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趟列车,每个人都有目的地,有人中途上车,有人中途下车,对于他我理解成他去了另外一个车厢,还是,真的下车了。有人说,毕业季就是分手季。
回忆永远跟不上现实的步伐。四年前的时光他、她、他们……影片《我们毕业的夏天》的情节曲折感人,而又暗藏深意,引人深思。在通过数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向观众讲述着爱情美好与青春可贵的同时,用另一种方式反思了毕业季的寓意,回忆起校园生活的纯真与美好。陈旧的书桌,同桌的你,依旧的宿舍,可爱的舍友,熟悉的画面,刻骨铭心的回忆,青春带着欢声笑语同你迈向成长的步伐。这又是一部回忆和现实接轨的影片,总会有太多的现实让人停止不住怀旧的欲望,总会有太多的回忆让人发呆很久很久,有太多的痕迹永远泯灭不掉。
影片《我们毕业的夏天》主要讲的是表演系才子张冲默默暗恋校花美女小夏天十数年,但苦于其是自己发小兄弟蓝凯的女朋友而只能将真爱深藏内心。毕业前一天,蓝凯找到张冲,神秘地要其帮忙想个说辞:告诉小夏天他要分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蓝凯劈腿,小夏却还幻想着毕业后与其举办璀璨的婚礼!原因是他在彩排莎士比亚戏剧时跟扮演“奶妈”的女汉子好上了,对小夏已经审美疲劳!气愤异常又不知如何说出苦衷的张冲一时间左右为难,而一众临将毕业的哥们、闺蜜们各出奇招,粉墨登场!以精分系歌神郝飞、校园资方大BOSS、播音系文艺男、网虫超级萌爸等为代表,各种忙碌的同学、老师和家长,在毕业前阴差阳错地交织在一起。同学们在那个特殊的夏天遭遇着“情侣异地分离、考研就业抉择、未来前程迷茫、撕心裂肺不舍、为音乐理想执着、裸奔摔杯绘床单、卖萌毕业照等疯狂祭奠毕业”的毕业百态,这里有你也有我,是我们的“青春群像”,爱情不落幕,青春不散场,放肆疯一次。毕业典礼,“历经磨难”的学子们用自己最独特的方式来纪念青春、开启未来…
毕业也好,工作也好,爱情和友情,相遇和分离,总会有一个答案,一个人去描绘青春的样子。然而当你们再度牵手,有着怎样的心情,在街角相遇,又有怎样的情节在上演。毕业也好,工作也好,爱情和友情,相遇和分离,总会有一个答案,而青春又有着怎样的模样……… 青春的天说变就变,谁也预料不到下一秒将是怎样…
影片非常自然的勾勒出青春的点点滴滴,不管是背靠背的依靠,还是面对面的拥抱总是那一份纯真的画面。最后的最后他们……影片小清新、小积极、是一部青春爱情喜剧电影。
港片的阴面 吴宇森虽在好莱坞历练多年,但他的这部《赤壁》却不是一部好莱坞作品,而是一次港片素质的大爆发。香港电影在八九十年代初居于强势,强势下自有阳刚表现,我这一代人的青春偶像便是香港黑帮分子,而不是革命烈士。具备友爱、勇敢等诸多中华传统美德的黑帮分子,是香港电影的阳面,而自轻贱他的心态是其阴面。商业片是阴阳互补的,大众一方面需要被震慑,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泄,崇拜欲和诋毁欲是大众心理的阴阳两面。崇拜,建立某种价值,产生一个强者,观众会有“我等于他”的感慨,于是感觉良好;诋毁,则是毁掉某种价值,产生一个弱者,观众会有“他不如我”的感慨,从而感觉良好。商业片的目的,就是让人自信地活下去。八十年代初的香港阴盛阳衰,充斥着《最佳损友》一类的自轻贱他的喜剧片,《英雄本色》很难找到投资,吴宇森最早是一个与港片阴面作斗争的导演,他斗争成功,掀开了英雄片浪潮。但港片的血统是阴阳双全的,虽然他以阳面胜出,但他本具的阴面一有机会便会不可抑制地爆发,所以有了《赤壁》。全世界大众文化的阴面都是“幸灾乐祸”式的,北野武在日本电视界相当于赵本山,一直自觉是大众宠儿,结果他出车祸毁容后,发现日本人都很高兴,他伤了心--大众文化本就如此,其现象很多时候来自于嫉妒,所以一个明星会自嘲,是自我保护的最好手段。而香港电影中的自嘲达到了自毁的程度,徐小凤是香港一代歌后,五十多岁在舞台上仍美得像女神一样,但她乐于在《最佳拍档》、《赌圣》系列里出演恶俗肥婆,尽显老丑--这恐怕是其他地区的“后”级人物难以做出的事情,比如好莱坞的影后嘉宝怕容颜衰老,破坏影迷心中的美好记忆而息影隐居。巅峰人物为维持地位,总是要自尊自爱,这是常情,而香港的帝后们勇于丢人现眼,非把自己弄恶心了为止。几乎香港的影帝都玩过屎尿,周润发在《监狱风云2》中表演过拉屎,钟镇涛在《赌圣 2》中表演过抠屎,刘德华在《雷洛传》中表演过淋屎,至于周星驰……此君的电影中,人体的各种排泄物都是点睛之笔。按照西方心理学的说法,一个人有屎尿情结,说明心理深层未脱离儿童期,这类人在生活里都很粗鲁残暴。但按照西方人的说法分析东方人,不见得准确。我将其称为“毕加索式玩闹”,毕加索回到西班牙故乡,故乡风景有着古典牧歌之美,美得令他不自在,认为只有在风景里摆上一个尿池,自己才能舒服过来。因为丧失了古典情怀,所以要搞点破坏,搞得越不协调,心理越平衡。港片的自我诋毁之风,来源于何处?中国文化的主流素来庄重,日本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是贵族文化,那么可能是来自于日本。香港文化一定程度上受日本影响,日本有“摇屁股节”,就是让平时威严的神职人员穿街走巷地大摇屁股,接受老百姓的嘲笑,欧洲的牧师们决不会做这种事。日本的动漫便毫不吝惜地自毁形象,即便写的是一个剑圣、棋圣,这个至高无上的人物在耍帅之后,会突然尿急起来,或是变成了一坨屎,参见《棋魂》、《浪客行》。日本动漫的这个特点,大陆七零一代之上的人都会不太适应,我自小受的教育是“贯彻始终”的完整性,最容易打动我的是朝鲜,除了金正日没有毛主席帅,算是微有瑕疵,朝鲜近乎十全十美。而港人与日本动漫一拍即合,周星驰承认他“无厘头”的灵感,多是来自于日本漫画。中国男女私奔,是一逃万里;日本男女私奔,则是去跳海。地方小了,便容易自毁,这是生存的惶恐。香港也是局促之地,丧失了传统的大陆无法承担其精神依托,日本的惶恐必然会感染香港,但港式的惶恐比日本浓烈。如果说日本的价值颠覆,还维持在“无伤大雅”的小比例上,香港则呈现出彻底恶俗化的特点,其强大程度可以让吴宇森在《赤壁》中蔑视好莱坞剧作法。好莱坞剧作 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定义是“一种工业、一种艺术、一种精神力量”,而我们近年的大片只是将其作为一门生意。尼采用来批判瓦格纳歌剧的理由,几乎可以照搬来批判中国的大片:第一,那不是音乐,那是做戏,瓦格纳以舞台效果取代了音乐;第二,小心天才,这是个掩饰自己没素养的词汇。大众通过追捧瓦格纳,来掩盖自己看不懂传统歌剧。《赤壁》是一部战争片,以好莱坞“一种精神力量”的标准衡量,战争片的精神力量是“我们的生活很美好,为了它,我愿意付出血的代价”。越战之后,老兵们发现生活糟透了,付出的代价不值,所以好莱坞的战争片一度绝迹,因为精神基础崩溃了。以此论《赤壁》,其所要维护的美好是什么? 吴宇森列举了很多:给母牛接生,和孕妇做爱,耍两句贫嘴,编编草鞋……倒是闲散惬意,但要以生命来换这些,似乎不值。那么就是为了个政治理念--维护人权、保护百姓。但影片一开头,诸葛亮就明确地说:“曹操要灭的是咱们,只要咱们逃了,老百姓就安全了,因为曹操要追咱们(大意)。”诸葛亮这番话根本就没法反驳,但刘备还非要和老百姓一块走。老百姓会被他拖累死的!好莱坞剧作注重情感,人物行动在经济、军事之外,还需要一个情感的理由。刘备一系人物没有打仗的理由,而孙权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孬种”--这都太小了,构不成强大的美好。反派的曹操是为了一个女人,特洛伊战争是为了一个女人打的,但女人只是一个由头,而不是理由。《特洛伊》电影中,海伦的丈夫之所以要发动战争,是因为媳妇被拐跑,触犯了他的尊严,并由自尊心引申到信仰问题,他原本是个和平的爱好者,是小国共处的城邦制度的信仰者,但因为这个事件,他原有的信仰崩溃了,成了一个暴力主义者--这是一个电影的开战理由。而曹操的情感只停留在女人的层次上,并且有“恋童癖”的嫌疑,喜欢小乔是因为“她小时候,我见过她”,并且还找和小乔相像的军妓来睡,以作心理补偿。如果他不睡,只是欣赏这个军妓,还算是个情感,但他睡了,所以他也就丧失了打仗的理由。张爱玲评西方交响乐“就像一个阴谋”,西方的艺术都是阴谋化的,注重结构。结构不是大小多寡的关系,而是性质的改变,发生、发展、高潮的三段体叙事不是量变,是质变。我们觉得伯格曼电影随心所欲,而费里尼评伯格曼则说其玩三段体“趋于玄妙”。好莱坞的叙事是事件的危机和情感的危机同时层层加重的,高潮戏是外部危机的崩盘点,同时也是心理上死活过不去的一道槛。而《赤壁》中的人物,不缺乏危机,但这些人都太聪明,有点危机就自我调节过来了,不按照戏剧规律办事。以好莱坞的标准来看,作战的双方都没有开战的理由,并且大多数人物都没有内心的质变,只有常态,而没有性格,性格是反常态的。稳重不是性格,当一个人内心崩溃的时候,仍然保持着稳重的外观,才是性格。不是变化大了就能有性格,常态和变化形成一个有趣的关系,方能显性格。《赤》片主角周瑜做得最有“性格”的事,是他作为指挥官,亲下战场厮杀去了。此举违反了军事常规,变化不可谓不大,但没有表现出周瑜有内在血勇的性格,反而觉得他不靠谱。西方战争片中有许多主帅带头冲锋的例子,我们都很感动,为何对周瑜不感冒?因为他的常态是吹笛子、弹琴、打猎、做爱,他不顾身份亲下战场,属于他的散漫作风,我们像诸葛亮的反应一样,是像看小孩一样,一笑付之。性格是有感染力的,如果周瑜形成了性格,我们就会被血勇打动,而不会去思考合不合理了,这就是好莱坞剧作法的妙处。剧作是一个偷换概念的游戏,能把不合理的变得可以接受,在观众眼皮底下玩以假换真的魔术,之所以这个魔术能完成,因为作用在了观众的情感上,在客观知识上不对的,但在观众在情感上认同了,这事就成立了。但调情从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容易的是当嫖客。中国的商业电影,嫖客心态太重了,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拍商业片以来,至今如此。在消费上占有它,在心理上鄙夷它,这是嫖客对妓女的心态,也是导演们对观众的心态。我们是把老百姓当作最粗俗的蠢货,觉得是几招就可以摆平的,所以二十年来,我们的商业片都是在向外国偷招,把几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桥段拼凑在一起,觉得就是商业片了,可以取信于投资方,自己也自信了。有的剧作书上描述的好莱坞,容易带来错觉,觉得好莱坞类型片就是几招法宝。所以中国的电影“凑招”的多,我们去谈投资的时候,最常用的套话是:“我这剧本,这段用了《特洛伊》的情节,这段用了《阿甘正传》的情节。”投资方听了很高兴:“你这么一说,我对你就有信心了。” 我们觉得凑招的模式是向好莱坞学的,但真实的好莱坞一线电影是不凑招的,在其剧本创作的时候,一个点子被其他影片用过,便会舍弃不用。好莱坞不变的不是点子,而是故事类型,故事类型就是情感的模式,情节为何要曲折?因为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注重刺激场面,而忽略了它产生的过程,自然做不好商业片。西方故事的精华在发展段落,因为这里变化最多,我们不去研究,只爱学人家的高潮,自然会有问题。香港电影比我们早几十年做商业片,早有凑招的风气,一直在偷好莱坞的桥段,因其结合了本地风情,固然取得了成功,但“不学发展学高潮”的毛病一直有。看香港的电影,往往发展段落不是系统化地演进,而是并列上几件事,来凑够时间。香港电影总是显得松散,因为普遍欠缺布局能力,所以就在每一场景上竭尽视觉效果,以局部视觉弥补整体构成的不足,然后以一个华丽高潮来救场,一把赢回来,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就是靠结尾赢了北大学生。当然,如果香港电影的这种反故事的散漫,因为每一场戏都很精彩,也自成美学,名为“串珠”。虽然结构薄弱,但每场戏都有独立趣味,就像一条串起来的珍珠。吴宇森拍《英雄本色 2》失败了,但他的《纵横四海》则是一部串珠的好片。《倩女幽魂》、《黄飞鸿》系列都是串珠。显然,吴宇森的《赤壁》是不打算讲故事的,而是要串珠的,否则他会请好莱坞编剧。做一部好莱坞资金标准的香港片,应该是他的初衷。可惜,香港的趣味败坏了赤壁这场战争。串珠,要省略事件演进过程,像诗歌一样。每换一个段落就有新的趣味,如此才能扬长避短,回避掉不能把事件系统化的弱点。《四海》、《倩女》都是把每一小段玩“神”了,才成功的。这种电影是神来之笔,走运了才能有。《赤壁》则具体段落都有欠风流,所以叙事整体上的弊病就暴露无遗了。雪上加霜的是前面分析过的香港电影的阴面--自毁意识,这种意识下产生的幽默是反叙事的。西方的战争片是紧张与幽默并存的,但那种幽默是局面中的幽默,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营救队员们千辛万苦找到了瑞恩,却觉得那个瑞恩气质太差,觉得为他拼命不值,于是小声议论瑞恩的样子--这几句话便是战争片的幽默,它是人物在屈从大命运的情况下,小小的价值质疑,在理性范围里,没有脱离人物的真实处境。《赤壁》中的幽默是非理性的,比如小乔给周瑜包扎绷带,都是大拥抱的贴身动作。周瑜享受温情时,小乔撒娇说:“看来我可以为战士们做些事。”她要做慰安妇去劳军么?对此,周瑜知趣地笑笑--他俩的幽默,毁掉了他俩将军贵妇的身份和三国时代。诸葛亮许诺给苦守的张飞送援军,结果只送来了一个人--关羽,表明他一个人就等于一支部队,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这是词汇上的脑筋急转弯,不是此情此景下的逻辑,破坏了辛苦营造的“大兵压境,绝地反击”的肃杀局面。《赤壁》中的幽默造成了价值观的混乱,破坏了基本的情景设臵。这种肆意破坏比比皆是,所以不能将其视为导演的败笔,只能视为是导演风格,是导演骨子里的香港文化在起作用,即便是拍了四五部好莱坞电影,也无法将其消磨。阵法枪法 在剧作上,吴宇森串珠不成,反受其害。吴宇森的地位,首先是他作出了视觉上的创新,他的剪接和动作设计都很轻盈飘逸,而《赤壁》的视觉则泯灭了个人特征。这也是他去美国的必然,他的剪接手法虽然被塔伦蒂诺这个的超级粉丝推崇备至,但在美国电影院中是引起爆笑的。美国人太实在,觉得他的拍法虚假,所以吴宇森在美国的电影越来越收敛,浪漫派的代表人物变得写实起来。看《三国演义》上的描写,每个人都太会穿衣服了,用料之贵重、色彩搭配之讲究,并且都穿出了个人品位。中国的商周传统是只有贵族才当兵,孔子的时代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士”同时也是“兵”,兵痞要等到南北朝的时候才大量涌现,关羽、赵云这些出身低的人当上将领后,是自觉地贵族化的。三国战场就是一场超豪华时装秀,这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但吴宇森没有这样拍,他认同了美国人能理解的战场,把赵云等名将拍得一脸污垢、臭汗淋漓。也是为了让美国人理解,用乌龟壳比喻八卦阵。拍出的八卦阵也的确是乌龟壳的样子,是几块方阵拼成的一个大椭圆形。八卦阵传说是诸葛亮发明,效果是“局部吃亏,整体占优”,吴清源说自己得了诸葛亮的东西,他的围棋是八卦的最好注解,四处败迹,最后却赢了。八卦阵是“井”字形的,围棋棋盘也是此规格。日本佛教的基本理论认为,成佛也要按照八卦阵次序,其描述修行程序的“金刚界曼陀罗”图就是八卦阵形。在充斥着谈宿命风气的香港,算命多用八卦,算命的基本算法,就是八卦阵基本的阵法,所以吴宇森找阵法资料很容易。可能顾虑欧美人看不懂,吴宇森放弃了作为东方战争最大特点的阵法。这是明智之举,因为阵法至今只在文学中成功,还没在东方电影里成功过,黑泽明在《影子武士》、《乱》中都利用夜色或情节,巧妙地在战场上省略了阵法。而表现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决战的《天与地》,其车旋大阵与鱼鳞大阵的对决,便非常失败,很像一场失控的团体操表演。所以《赤壁》虽在战前大谈阵法,但真开战了,却不见阵法,只见盾牌。八卦阵成了能否冲破盾牌的简单攻防了。其实好莱坞商业片并不排斥讲解知识,观众看电影的基本心理是寻找新奇的生活体验,所以好莱坞剧作创作时有“看部电影,学个知识”的口号,奇怪的知识能加剧生活的新奇程度。比如《杀手里昂》中里昂介绍杀手知识:“杀手水平的高低,是以与被杀目标距离衡量的,最低档次的杀手用狙击枪,之后用手枪,最高境界是用匕首。”这个说法是那么的不合理,但我们看电影时都听得津津有味,这是一个知性的刺激。而《赤壁》谈阵法,说雁型阵像扇子、八卦阵像乌龟,就把观众打发了,其实可以多谈点,商业片容量比我们想象的大。东方战争最大的特点是阵法和枪法,中国的马上枪术与西洋骑士不同,中国的武术便是从马上枪术蜕变来的,香港武打片里口头禅似的词汇——“腰马合一”,就是马上枪术对腰和胯的要求,以腰力使枪,以胯控制马,蜕变为拳术后,没有枪马了,但对腰胯仍然是枪马的标准,这是中国武术的基本特点,少林拳和太极拳在此点上是一致的。在中国的兵营传统里,拳术历来是马上枪术的虚拟训练,可参看明清兵营记载的操练规矩。我们的拳术武打片征服了欧美,现在要拍拳术的正源——马上枪术了,应该能形成新鲜的动作设计,但不知《赤壁》对此准备不足,还是觉得欧美只认可我们的拳术,不敢出新。所以《赤壁》中的大将们多喜欢跳下马打架,找个理由就把长枪换成了短刀,甚至赤手空拳。香港武打设计师都懂“腰马合一”的本源,这是武术的基本概念,但拳术武打在好莱坞的成功,令他们变得保守了,没能利用这次机会完成突变。但《赤壁》毕竟做了些尝试,可以预见,这是武打片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电影会有自己的骑士,与欧洲骑士、美国牛仔分庭抗礼。好莱坞的经历消磨了吴宇森的视力,以前的吴宇森对线条、高低位臵极为敏感,所以能把一间普通客厅拍得华丽。《赤壁》中,曹操在战场上的第一个亮相,是从军车的圆顶棚摇下到曹操的正身,以顶篷的圆形来强化人物形象——这思路是对的,可惜意识还在,但不敏感了,没有强化这个圆的线条,把顶棚拍得小得就像一把雨伞,曹操气势全无。以前的吴宇森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镜头,令人落泪。曹操在汉朝宫廷中的出场,是不见头脚,以腰部出场的。腰部在古代是男性表现权威的部位,美国的老派资本家一定要挺着个大肚子,《教父》中的老教父教育小教父时,要在谈话期间展示腰部,以显现权威。《吴清源》中日本围棋第一人秀哉在棋室出场也是以腰部,其强化腰部的方法,是让其在腰部挂上一块佩玉,这块玉稳定地嵌在腰部,随着人物的前进,无声地逼近,这个人物就不怒自威了。曹操的腰部也有佩玉,但那是一堆,随着迈步,相互撞击得“哗哗”乱响,这就失去了威严,像个货郎了。《赤壁》中的种种怪现象,追根到底,是缺失了精神依托后的焦虑。而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积极西化的同时,有着“失根”的焦虑,认为在近代化进程中落后的中国反而保留了古典的所有美好,大正年间出现了“中国情趣”风潮,这类人在谷崎润一郎的小说《鲛人》中表达的心声是:“居然没能生在中国,实在是个无法挽回的不幸。” 当今的我们已经后现代了……我们的依托在哪儿,是朝鲜么?
3d豪情 想明白了再结婚(全集在线观看)www.xiexiebang.com H6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