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样的风情——惠安女的婚嫁习俗
别样的风情——惠安女的婚嫁习俗
惠安女,是大海的风浪孕育出来的花朵。而惠安女的服饰,也因其色彩艳丽、富于传奇性的民俗风情,早已名扬天下,成为国内外研究者、爱好者争相研究、探询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惠安女是集中聚居在泉州市惠安县东部的净峰、小岞、崇武、山霞一带沿海地区的汉族妇女的通称。这是山清水秀,海阔天空,近代高僧弘一大师曾赞美这里“山石玲珑,世所罕见,民风古朴,犹存千年来之装饰,有如世外桃源”。
除了鲜艳明丽的服饰让人心向往之,惠安女神秘、“封建”的婚嫁习俗也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和对惠安女不公平遭遇的同情心。为什么人们在看待惠安女的婚俗上有如此复杂的心态呢?当今惠安女的婚嫁是否还神秘,是否还遭受不公平待遇?这我们自然得从惠安女的婚嫁习俗说起。
从整体婚嫁程序上看,惠安女的传统婚俗和闽南地区厦门、泉州、漳州等地的基本一致,都是有择婚、“送定”(即订婚)、“娶某”(即婚礼)、婚后等基本程序。但在一些细节上,惠安女的婚俗绽放出与众不同的异彩。
(一)择婚
在五十年代以前——甚至在此之后直到八十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惠安女并没有自主择婚的权力——这是她们想都不敢想的,她们的婚姻和中国封建式的包办婚姻并无差别。然而惠安女生活地区的净峰、小岞、大岞、崇武等地以往盛行“娃娃亲”,直到90年代前期仍相当流行。
一般在儿童4、5岁的时候,其父母委托家族长辈代为寻找合适的对象,如有适合的则约见对方父母对八字;若八字相符就算是订下这门亲事了。这就是“娃娃亲”。
也有的是在子女16周岁后,委托媒人或亲友寻找中意的对象,再由媒人上门说亲。同样也要约见对方父母对八字。
接着就是“提生月”,即由媒人把男女双方的庚贴送到对方家里,各自压置于厅堂神龛香炉底下卜吉,若三日内双方家中均平安无事,称“三日圆”,就可以同意亲事;如果有一方没有三日圆,议亲必须取消。
如果双方仍有意的话,可以在经双方家长同意后,男方家庭择日由其祖母、母或伯叔母、姑母等女性尊亲前往女方家中,亲自考察女方容貌仪表等,称“相亲”。
这个择偶过程除相亲一项外,相当于古六礼之纳采、问名和纳吉。现在一般都是男女自由恋爱,这些礼仪基本都不再实行,但一些家长还是会请人对八字。如果是自由恋爱没有媒人的话,则由男方指定一位男方的女性尊亲如叔母、姑母来担当媒人。
(二)“送定”
“送定”就是订婚。首先,由男方家长提十斤(一说八斤)猪脚到媒人家请媒人同到女方家中说亲。接着,男方女性长辈如母亲、伯叔母、姑母陪媒人携聘金、彩礼(一般是戒指、手镯、银腰带等)到女方家中,女子本人会出来向未来公婆问安,并为贵宾敬上“甜茶”。男家则由长辈(主要是母亲)给未来的媳妇戴上戒指、手镯等佩饰。
“送定”还有一个重要程序就是确定结婚日期。这个程序必须请男方家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当地长老翻查皇历,同男女双方家长协商一致后才能确定。确定完结婚日期后,双方家庭就开始着手准备婚礼事宜。
这个过程相当于古代六礼中的纳征和问期。
现在“送定”的程序基本和以前一样,但送给媒人的猪脚只要两斤;而聘金却芝麻开花节节高了,有的地方盲目攀比,聘金几万是常见的,有的甚至上十万。
(三)“娶某”
“娶某”是婚俗中手续最为繁琐的一个环节。
结婚当天早上新娘要早起,由五、六个心灵手巧的同伴姐妹帮忙梳理头发,她们梳理着一种奇怪的发型。净峰、小岞一带的惠安女一般梳一种叫圆头髻的发型,头上插满了各种金银头饰;而崇武、山霞一带则是梳名为“目镜髻”或“大头髻”的发型。这几种发型梳好都要花四五小时的时间。如果新娘子不小心把它弄乱了,自己一个人不可能再把它梳好。那为什么要给新娘梳成这样难以整理的头饰呢?这里存在着什么奥秘呢?原来,在过去长住娘家的婚俗中,它对新娘的新婚之夜有监督的作用。据说新娘结婚三天后回娘家。如果人们发现她的头发乱了,同辈的姐妹们就会讥笑她。因此为了保持发式整齐不乱,通常新娘在新婚的三天三夜都不躺着睡觉,千方百计避免和新郎睡在一起。
接着要给新娘穿上结婚的盛装。新婚的装束和平时常见惠安女的打扮大致一样,但仔细观察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新娘子腰间比未婚女子多了一串或粗或细的银腰带。据说银腰带是男方送的结婚聘礼,它能展示家庭财富的多少。还有一点,新娘装的衣服和裤子都是用黑色丝绸裁剪缝制的。在解放前,未婚惠安女出门都要带黑色面纱以躲避陌生人以及未来丈夫;而新娘子则要顶一块黑色绸子方巾,前短后长,把脸遮住。现在闽南地区只有浔埔还保留着黑色面纱和黑色着装,不过面纱并没有把脸遮住,只是作为一种装饰而已。关于盖黑巾的说法还和洪承畴的母亲“不食清朝米(只食明未遗粮),不住清朝土(把房子架于水上),死后无脸见先祖(尸布盖脸全身黑衣打扮,为国守寡‘国殇如死夫君’)”的民间传说有一定的关系,据说闽南妇女都效仿其忠孝义节,所以衣饰的颜色也都以黑色为主。现在大多数惠安女结婚已经不再穿着传统装束,这既是一种遗憾,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
着装后,媒人拿一根红丝线给新娘“上头”。所谓“上头”就是用红丝线将新娘额头、左右脸颊的绒毛夹掉,这表示从这一刻起新娘就成年了。现在这个程序简化了,由媒人在新娘额头、左右脸颊用红丝线各刮三下。新娘的长兄还要给新娘梳三下头,表示祝福新娘婚后顺顺利利。
接着,新娘进餐。媒人事先会从男方家里拿半个猪心到女方家(另半个猪心新郎在同一天吃),由新娘的母亲亲自煮成汤,盛满满一碗饭,新娘必须沿着碗边把上面的饭吃完,剩下的由新娘的兄弟分着吃。这是表示新郎新娘心心相印、同心同德。
新郎来迎亲是不能见到新娘的,要在门外候着。等新娘出来后,还要接受新娘兄弟以及新娘女伴的诘难。而后新娘上轿要由媒人撑红伞遮着。起轿前,新娘兄弟要放鞭炮。
新娘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就是新娘要和母亲等娘家女眷抱头痛哭,以示舍不得娘家,哭得越悲伤以示感情越深。现在一些地方还保留这样的习俗,但多数地方都不“哭嫁”了。
花轿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接下去就出现了精彩的镜头:新郎至轿前,下马威似的朝轿门轻踢一脚,轿内新娘马上应战,还踢轿门一脚,这是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向观众们宣称:日后男不惧内,女不示弱。男家一位平辈男青年或下辈男孩已走到花轿前,揖请新娘出轿,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子牵新娘出轿,送嫁娘忙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图的就是一个红红火火、圆圆满满。
新娘到夫家后,又有拜天地、挑乌巾、喝交杯酒、宴请宾客等节目,其中闹洞房为是日婚礼的压台戏。俗谓洞房不闹不喜,不闹不吉利,而且在新婚七天内可以连续闹,有“七日内不分大小”之说。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昵举动,诙谐有趣。这和其他地区闹洞房有相近之处,这里就不赘述了。
(四)婚后
婚后的第二天黎明,新郎陪同新娘,由原牵新娘的妇人引导到厅堂,先拜祖先,然后依次与公婆及夫家诸亲属相见(今或提前至婚娶当日下午)。因为只有拜过祖先,新娘才算男方
家族的人。
新婚第二天,新郎要再陪同新娘,同样由原先牵新娘的妇人引导,来到厨房,让新娘摸摸各种饮具、餐具,并让新娘到附近水井去挑水,这些象征性的家务劳动,目的是让新娘熟悉新的生活环境,俗称“落灶脚”。中午,为新娘上厅堂特设宴席,称上厅桌,由夫家女眷及外戚作陪。从此,新娘真正成为夫家的成员之一。
在新婚第三天,上午有探房的习俗,即新娘的幼弟(堂弟亦可)到姐夫家去探望姐姐,男家一见面即要给这位阿舅仔馈赠红包,称“结衫带”。同时,阿舅仔还得完成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敦请姐姐赶快回娘家会亲,邀请新姐夫到岳家做新女婿。由于探房是婚姻双方亲家礼尚往来的第一次感情交流,故宴请阿舅仔的筵席力求丰盛,惟恐款待不周。中午新娘先丈夫和阿舅仔一起回娘家,向娘家长辈行礼请安,诉说在夫家三天的新生活;新郎而在同辈男青年的陪同下来岳家会亲。会亲当日傍晚,由妻舅或姻叔等主陪宴请新郎一行。这是新女婿初次到岳家,且与岳家的主要亲人相识,故宴席极为隆重。至此,婚姻仪礼基本完成。
旧时有妇女婚后长住娘家之俗。其特点是:新娘出嫁三天后即回娘家长住,每年只有在春节、清明、中元即七月十五以及冬至和农忙时才到夫家暂住几次,其时间一年大约共有十来天。长住娘家的时间,要看怀孕的迟早,少者二三年,多者甚至长达一二十年。住娘家的时间太短,会受到人们讥笑,但时间太长,也会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如果年纪大了尚未怀孕,其权宜之计即由夫家抱养个孩子,这样便可名正言顺地长住夫家了。这种男人长期在外捕鱼、打工,女人在家从事副业和农业,从而形成的长住娘家的习俗。长住娘家的习俗,过去给许多惠安女带来不幸,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陋习已经基本被破除了。
今日的惠安女婚俗和过去大大不同了,在扬弃中保留了一些较为合理和简化的程序,放弃一些繁琐、陈旧的规矩。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时也是当代惠安女(包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婚嫁观念的进步。
第二篇:《海峡风情惠安女》教学实录及反思
《海峡风情惠安女》片断教学实录及反思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幅幅有关惠安女的服饰、劳动生活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屏幕上有些什么?
师:同学们见过刚才图片中的场景吗?图片中展示了什么人的风采?生1:我在新闻里见过。
生2:我在电视中看过。
生3:她们生活在惠安。
师:她们都是惠安女。你们了解惠安女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惠安女。
二、交流资料,了解知识
师:你们搜集了有关惠安女的材料了吗?现在你们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有关惠安女的资料。
学生小组间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惠安女的资料,分小组相互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介绍。
生1: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个特殊的族群,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
生2:据当地人说,几百年前,她们由中原移居于此,因海边生活为防风而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花巾上还有编织的小花和五颜六色的小巧饰物;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脐;下身穿着特 1
别宽松肥大的裤子,腰带是扎在肚脐下面。
生3:惠安女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大多以渔业为主。当男子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时,惠安女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她们善家务、多才艺,不论下海、耕田、开公路、修水利、锯木、扛石头、拉板车,还是雕石、织网、裁衣和经商做买卖,敬公婆、教子女,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出色,里里外外自然成了勤劳的代名词。„„
师概括小结:惠安女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闻名海内外,有人说她们是少数民族,有人说她们是汉族。这一带的7个乡村总共只有几万人,虽然她们只是惠安县人口的一小部分,却引起了海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的关注。她们的形象随着文学艺术家们的摄影镜头、诗歌和音乐走上了银幕,书刊、报纸和五线谱,一直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三、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了解本课的内容。
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文内容,想想文中是怎样介绍惠安女的。
2、讨论交流。
师:惠安女的服饰有着什么样的特点?你能说说她们为什么这样装扮吗?
生1:“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解放初留传至今的这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
生2:惠女穿着的具有古老传统的服饰主要是: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裤,又
宽又大。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
生3:所谓思想的“封建”与“民主”,衣料的“节约”与“浪费”,在惠东女的身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既矛盾又统一和谐的审美观。
生4:如今时代进步了,外界文化的影响使惠安女的着装已悄悄发生了变化。年轻的惠安女上衣不再是短到露出肚脐,裤子也不再是宽大的灯笼状,只是金斗笠和五彩缤纷的头巾依然如故,仍然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新一代的惠安女,多数已上过学,接受了新思想、新事物,从落后、保守的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不少的年轻妇女从渔村走向都市,经商的、从事运输的,外出打工的,走着各自的新生活之路。师:惠安女身上有着怎样的可贵品质?
生1:勤劳俭朴,吃苦耐劳。
生2:勤俭贤惠、顽强坚韧、吃苦耐劳。
师:惠安女以“勤俭贤惠、顽强坚韧、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奇异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惠安文化的一个无可替代的标识。
四、拓展
1.师介绍惠安女的事迹
师: 大岞和小岞是惠安县的两个突出去半岛, 中间隔着一片大海湾相望。不知道的人从地名上看,都以为是连在一起相距不远的两个地方,常有人走错。崇武流传一句“大岞透小岞,打早走到日要落”,这就是说这个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有事要去大岞,他来到崇武城外,不知大岞从哪条路走,就找人问路,因为这个人平时养成盛气凌人,不讲礼貌的习惯,遇到一个人就脱口喊道:“喂!大岞从哪走?”被问的人看他如此无礼,就故意说:“小岞还未到就要问大岞.”说完再也不理他,自顾往前走。那问路的人继续往前走,遇着人就问去小岞从哪条路走,就这样在别人的指点下,他走了四五小时,来到小岞,他再问人家去大岞从哪条路走。这时,一个善良诚实的人对他说:“朋友,你错了。”随手指着过海对面的山头又说:“那才是大岞呀!”那问路的人一时呆了,过了好久才说:“哎,我走了一天冤枉路了。”
2.欣赏诗歌《惠安女子》
《惠安女子》 舒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了解了惠安女的生活。
生2:惠安女的服饰很漂亮!
生3:惠安女生活朴素,吃苦耐劳,我要向她们学习。
教学反思:《海峡风情惠安女》是福建少年出版社出版的《海西家园》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蓝色海西”的第一课,是讲述有关海西——福建惠安女的风情及惠安女的服饰特色。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惠安女的特殊服饰、劳动生活。能够通过惠安女的服饰判断认识惠安人。通过对惠安女的劳动生活的学习,感受惠安女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在教学时,我运用了直观教学,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本篇课文用图片等素材,能够给学生与直观的视觉享受。我同时采用了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搜集材料、交流想法,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的活动是课堂的主流。观赏中了解,诵读中掌握,在联系实际中会创造,都将使学生在成就感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篇:婚嫁习俗
中国婚礼习俗的演变
前言
婚礼,无论在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但对其的认识则古今大不一样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婚礼前
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
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正婚礼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
拜堂: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酒筵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传衍至晋代,民间已有戏弄新娘的习俗:于大庭广众之前,以各种怪问题来难新娘,甚至对新娘施以种种恶作剧。
后来流行的“闹房”,可能就是这一习俗的演变。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古代新娘服装
颜色:中国人的婚礼离不开大红色,习惯以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因此,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已成了定制,以示喜庆,衬托新人,预示未来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样式:新娘礼服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值得说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图案很有讲究。对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而上面密布的左右对称且成双成对的锦鸡图案,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夫妻生活的和美、和乐。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原属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着装,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对普通平民百姓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其上布满了珠宝锦绣,容雍华美至极,表达了民间对权贵的仰慕,因而逐渐演变成豪门闰秀的婚礼服。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时,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大红盖头和绣花鞋,并用大红花轿抬进婆家门。讲究的就是个“红”字。
头饰:一般新娘在婚礼当天高挽发髻,区别于未婚女子。
红头盖: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以红色头盖蒙面,象征着童贞、年轻、纯洁。现代婚礼习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审美能力的提高,每个新娘都会穿上属于自己的婚纱,现代婚礼与传统婚礼也有不通的地方。
婚礼前
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然后在接下来得日子里开始筹办婚礼。第一个是挑选黄道吉日,决定结婚的日期,当日期决定,新人将会把婚礼请柬亲自送到亲戚家,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婚礼。然后,拍结婚照,布置新房。
正婚礼
结婚当天,新郎不再是 像以前骑马,而是改为坐婚车,还有接新娘的婚车,可以简单,也可以声势浩大,在婚车前面还有拍摄婚礼过程的摄影师。到新娘家有伴娘团的阻挡,新郎要过六关斩六将迎娶新娘。婚礼进行是不司仪会讲些祝福语,同时也会讲述新人恋爱的过程,接下来就是带上婚戒,倒香槟,敬父母茶。
新娘会换一套服装,和新郎一起感谢宾客,到了晚上,闹洞房,也补像古代那么拘谨,有整蛊新郎,让新人一起游戏,形式多种多样。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礼形式多种多样,不再是单一的形式,婚礼过程也不再那么简单,现代婚礼可以温馨,可以浪漫,也是象征着幸福的开始。
第四篇:婚嫁习俗
婚俗
古时婚姻均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礼节甚繁,有求庚、送定、行聘、送袄、送日、迎亲等礼俗。
求庚
一般指男方向女方求亲,经女方同意后,开具新娘的出生年、月、日、时(俗称“八字”)于男方,三日内男方家中平安,始将男方庚贴送往女家,如无相冲相克,既择日选定。
送定
俗称“过定”,今称“订婚”。由媒人及男方人员在持定的吉日,把“定”送往女家,女家要办酒宴招待。
行聘
由男方备有婚书、金帛牲礼等物,由媒人及男方人员送女家。送袄
俗称“大定”,由男方择定吉日,将衣裙、大饼及议定礼物按数送往女家,女家鸣炮迎接,并款待来人。依俗礼,礼品需退回一部份。有的还送去新郎的衣帽、鞋袜等物。送袄后女家要将大饼、喜糖分送给亲朋和邻居。远道人家因挑运不便,有改用礼款之俗。
送日
男方把择定的迎亲良辰吉日通知女方,并有定迎亲事宜。自送日后,男女方需作充分准备。迎亲前,女家亲友要送衣物、首饰或钞票为出嫁女子“添妆”,男家亲友也要送礼物为男家“添丁”。男女两家要择日裁制白色“上头衫裤”,临近婚期,女方要“挽面”,男家要“安床”。
迎亲
俗称娶新娘,其方式视经济能力而异,古时旧镇多为单顶轿只由媒人引花轿至女家迎娶。迎娶时,需带“炮城”两个,一写“百子千孙”,一写“两姓合婚”,女家只收“合婚”,退回“百子千孙”。来时,男方应该派“客仔”专司拖松竹和扛嫁妆之事,男家送来松,女家须以竹配之。临上轿时,新娘需向神明、祖先及父母行跪拜礼辞行,然后以红帕盖头,此时,女家要把点燃的炮抛上屋顶,并以米筛遮头入轿,新娘在轿内要啼啼哭哭,谓之“哭好命”。起程前,儿童要向男方索取鞭炮。起程时,女家迅速把大门紧闭,谓之免使财气带出,而男方放炮,鼓吹齐鸣,沿途每逢村巷,均要鸣炮过路。娶新队伍中,以扛嫁妆的先行,以拖“竹青”、挑“布袋灯”(内放子孙桶)后行,新娘至,由新郎的小弟或侄辈请新娘出轿,入门跨“烘炉火”,由新郎引新娘上堂,行交拜礼,然后新婚夫妇同携一篮大米进房,新郎揭新娘头盖,晚上设宴请客,母舅坐首席,席散后还有闹新房之俗,隔日鸡鸣新娘应出洞房,自煎四果汤,先拜祖先,然后跪拜公婆、长辈,并与全家大小见面,叫做“拜茶”,公婆要回“红包”。拜茶时所得“红包”尽归新娘私有。第三日新妇归见父母,俗称“做客”,婿或同往,谓之“回礼”,新郎做客时,男方需备烛、炮、客饼、猪脚等带去,岳父母要宴请新婿。宴毕,夫妻偕回,依旧俗,岳母应备糯米甜饭放入茶壶里,上插石榴花枝,并放入莲苕、芋棉等物,茶壶嘴挂有两粒桂圆干,同时,还备两根带叶甘蔗和一对公母鸡,有的地方还有一对猪崽(俗称“带路鸡”和“带路猪”),一起带回。五月节或当年除夕,娘家遣小舅子送花一篮,放于新房床上,俗称“送花”或称“探房”。
旧社会还有童养婚,招赘婚、顺孝婚等不同,都是在特定的制度和环境中产生的。
童养婚是贫寒之家,因无力负担聘金与婚礼费用,预先抱养幼女,待其长大后,与自己儿子结婚,其婚式简单,或由父母选定吉日,或于除夕结婚。
招赘婚主要是女家乏嗣,或父母溺爱女儿,不忍其女嫁出,招男子进赘女家,以便养老送终,传宗接代,一般婚仪亦以简便为主。
顺孝婚是因其直系长辈将近丧亡,为解决已订婚的子女在守孝期间不得结婚的习俗,于长辈丧亡后,不须择日,立即办理嫁娶。所以世俗有“脚尾直,免找日”之俗。
三十年代,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之后,已有少数青年摆脱封建枷锁,自由恋爱,文明结婚。但由于古礼积习甚深,世俗偏见难改,大部份人家还依古礼,只是部份礼节己被简化。至四十年代,多自找对象,其中虽有亲朋好友介绍,但需男女双方见面,有的还需一段时间了解。男女双方同意后,举行简单的订婚仪式,由两人合拍订婚照片,并互送定情物品(有的由家庭代办)。一般还有送庚、行聘之俗。行聘的衣物、聘金各地不同,应经双方商定。当时,知识界结婚时,已将跪拜礼改为鞠躬礼。民间已开始以小汽车代花轿迎娶新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提倡婚事简办。因此,在婚姻仪式上一般不坐轿,不办酒席。不少婚姻领取结婚证书后,开茶话会,吃喜糖就完成婚礼,甚至有些男女只举行集体结婚或旅行结婚而已。基督教会会员举行结婚礼拜。实行简便、节约的婚俗,流行二十多年,深受经济有限家庭的欢迎。
八十年代后至今,不少人家还依旧俗,兴起“排八字”、“择吉日”、“送良辰”等活动。女方立名目,讨彩礼,要高档家具与嫁妆等。在结婚仪式上,男方讲阔气,摆场面,大设宴席,辄动数天。基督教会结婚礼拜是青年男女信徒举行婚礼的一种形式,结婚的地点选择在礼拜堂举行,由牧师主持举行结婚礼拜,只吃糖、饼,不办酒宴。
第五篇:婚嫁习俗
婚嫁习俗之——婚礼礼节
婚礼,古今中外,都被视为人生仪礼中的大礼。古人认为合礼合法的婚姻必须通过“六礼”程序来完成,这“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采、问名、纳吉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男女婚配前双方不能相见,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现代人的婚姻只保留了纳征、请期、亲迎这三项。婚礼仪式礼节传承到现在,每个人都梦想着拥有一个成功而又难忘的婚礼。在婚礼上,准新人们希望自己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宾客们则想把最好的祝福送给即将踏上幸福列车的新人。虽然有些禁忌礼仪已脱离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但终归这些老礼还在,无论是对新人还是对宾客,都是值得借鉴的。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一:婚礼的前期准备(婚前礼)
1.嫁妆、聘礼、婚服的准备(即纳征)。
男方需向女方送聘礼,女方接受聘礼。接着女方便要开始准备嫁妆。最主要的嫁妆为缝被子,必须找儿女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缝制,缝新被子须用红线缝,不能用黑线,更不能用白线。缝制的时间须在农历的9月,不能在10月。忌寡妇或与新娘属相不合的人缝被子,以免给新娘带来厄运。新娘所穿的婚服,都应该是全新的,如果陈旧,新人便有不贞之嫌。此外,婚服忌讳单的,棉的最好。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气。
2.婚房的准备及禁忌。
婚房布置在古代礼节中称为“铺房”,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收拾,并备礼前来暖房。既为洞房,风水非常重要,不懂风水仅凭自己喜欢,容易给以后的婚姻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婚房布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⑴洞房最好选择在光线明朗,空气流通的地方。⑵洞房颜色不要五花十色,这样做容易发生婚外情。⑶洞房的窗台勿挂风铃,容易使新娘神经衰弱,头晕心烦。⑷洞房不可跨在屋内外之横墙下,夫妻易发生口角。⑸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
二:婚礼进行中的仪式礼节(正婚礼)。1.迎亲时的礼节禁忌(即亲迎): 男方按照当初双方商定好的“请期”时间去迎亲。“迎亲”的人数忌双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这样表示男家“单”去“双”回,添丁添口,女方双数表示“双双对对”,寓意着白头偕老。如若在迎亲途中遇到另一迎亲车队,这情况叫“喜冲喜”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互换事先预备好的花朵来化解。
2.新娘的礼节禁忌:
新娘离家时要喜极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声越好,这样旺娘家的财运。出嫁当日新娘忌吃夫家的饭,俗云“食郎饭,打郎声”,意喻以后在婆家受委屈只能忍气吞声,言听计从,为避免,所以当日只须吃菜而不吃饭。另外新娘出大门时忌双脚踏地,要小心不要踩到新郎的鞋子,入男家大门时也不能踩踏门槛,触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容易给娘家和夫家带来不好的运气。
3.新郎的礼节禁忌:
准新郎在新婚前夜忌睡空床,可以找未成年的男童来“压床”,这样可以早生贵子;新郎家中迎亲时,需吹吹打打,燃放鞭炮,热热闹闹的让新娘进门,忌冷清,且头挂鞭炮忌“头数”太少,如果新娘还没等进夫家门,鞭炮断了声,造成场面冷清,如同办丧事,意头不好。民间还认为鞭炮是“崩崩邪气”,越是大喜的日子,恶鬼越会来捣乱,必须及时的把它赶跑。
4.其他观礼人的禁忌:
贺婚是人之常情,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凑份子”是理所应当的。主家需准备记账本,记好“份子钱”等到将来人家办喜事的时候也要“凑份子”且数额要多于对方当初送来的礼额。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以及孕妇和守孝之人要做回避,以防相冲。同时孤寡、再婚妇女、穿白衣服者忌进入洞房,属不详之兆。结婚当天,若是碰到闷热天气,所有参加婚礼的人,都不能扇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三:完婚后的习俗禁忌(婚后礼)
1.完婚后三日,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
“回门”须在当天日落前赶回夫家。若是遇到特殊情况,赶不回来,在女方家留宿,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冲撞了娘家人给女方家带来晦气。
2.新婚四个月内。忌新人在外面过夜。禁止参加任何的婚礼丧事。忌用新娘的镜子照别人,因新娘的喜气比较重,用镜子照別人,会让新娘的福分流失。
古代婚姻讲究的六礼,实际上相当于现代的婚姻法,和现代一样都是出于对婚姻的重视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虽然“六礼”大部分深受中国古代的封建迷信思想,但是换个角度,也有它所积极的一面。比如:男女双方在婚配前不能单独相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虽说在现代屡遭非议,但在以前,却避免了男女因婚配年龄较早造成的无知与轻率,有利于婚姻的稳定长久。
婚嫁习俗之——婚礼择吉日
作为终身大事,人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好的婚姻,好的婚姻定当有个好的开始,所以做为“六礼”之一的请期(婚庆日期)也更加为人们所重视!按照传统术数学角度(八字命理学)来选择婚嫁吉日,既是幸福婚姻的开始,也为日后的婚姻生活打下了稳定基础。
一:了解自己的八字命局
通常我们认为属相不合即八字不合,传统中的合八字,属相只是其中的一项,所以属相的不合只代表了其中之一,个人属相对婚姻不起决定性作用。分析了解双方的八字命局,从中看合与不合,从中选择吉日吉时,男女双方用神同旺之吉日结合,会婚姻美满,子孙昌盛。二:以新娘的出生日期为主做选择
俗话说:“子靠出生时,女靠行嫁年”。若是把此原则颠倒或是不顾,将会导致婚后的婚姻出现问题。嫁娶日最好选择女方的结婚大利月。男方最好尽量听取女方的意见,且成婚之日避开女方的经期。但同时,其他人(特别是公、婆、新郎)的意见也是应当重视的,毕竟关系到以后的家庭,幸福,和睦。三:避开特殊月份成婚
避开农历的三、七、九月,因这几个月份分别适逢“清明”、“盂兰”和“重公”,均为传统的“鬼节”,不宜办喜事。因三娘煞喜与跟月老作对,专门破坏新人故也需要避开。三娘煞即每月农历的初
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避开双方各自的生日及父母生辰。如果双亲已过世,则要避开生忌、死忌。另外,农历六月也不适宜结婚,因传统思想六月完婚的新娘称“半月妻”即有前无后,相扶不到头。另外,还有一点,虽然民俗传统中有无春年之说,即“寡妇年”,但大可不必为之而忧心。还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命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结婚吉日和时辰,并不能一概而论之。四:要考虑双方各自及家庭的情况
最好选在双方身体都健康的状况下举行婚礼,否则不但影响新生活的和谐,还会加重病情。要避开双方各自的学习,工作繁忙时期,提前安排好婚礼及蜜月的行程。商量好婚礼在哪天举办,提前告知双方家长,确保婚礼进行时,家中老人和亲朋好友都能来参加婚礼,共享喜庆和谐的场面。五:最适宜嫁娶的吉日
忌单日,选双日。婚期与节假日统一,是不错之选。这样做的好处是,亲朋好友到时都会有时间参加婚礼,新婚恰逢节假日,气氛热烈;新娘新郎也会在结婚的当天和亲朋好友同享节假日的欢乐,同时还会感染到婚礼的喜庆热闹气氛并为婚礼祝福。但是由于假期结婚的新人居多,还是要注意提前预定婚宴及酒店车队等。
传统习俗认为,真正的婚嫁日还是要以进行迎亲及举办婚宴的日子为准。如果结婚注册与婚礼仪式日期分开的话,最好都要择吉日行事。例如;该年如若遇到家中有直系亲属或是老人去世,那么该年均不适宜办酒席更不能去注册登记,否则犯了“生入死出”的禁忌。
其实择日就是择吉,择吉的要旨就是“趋吉避凶”。尤其是婚姻嫁娶这种喜事更应该重视择日。以上所说为最基本的婚嫁择日知识,像老黄历一样,只能做单方面的参考,并不是很全面,这其中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命理条件才能最终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婚嫁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