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拉伯风格清真寺建筑特点
阿拉伯风格清真寺建筑特点
(1)外观造型不取大木起脊的传统庙宇形制,多为阿拉伯穹顶式建筑,大殿上面一组(1大4小)浑厚饱满的绿色穹顶,顶上一弯银白色新月,形象上相互呼应,尺度上恰成比例,组成了丰富的天际线,颇具鲜明的艺术效果。
(2)平面布置不用传统四合院制度,而采用集中式构图,不强调平面的中轴线,而强调整座建筑的垂直轴线,体形完整,轮廓稳定,邦克楼建于寺院前方。
(3)殿堂装饰多求淡雅素洁,雕塑、彩画较少,注意建筑物整体色彩的把握和运用。
(4)使用当代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手段,现代化照明、音响、计时设备,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新疆维吾尔地区清真寺,按其规模大小和不同功能,一般分为5种类型:可作节日会礼的艾提卡尔清真大寺:可作主麻日聚礼的加曼清真大寺、普通的小巷清真寺、麻札清真寺,便于旅途游子途中礼拜的耶提木寺(即孤寺)。其建筑特点主要是:
(1)分布密集化,特别在南疆地区,几乎每个村镇、每条街巷都有一座或若干座清真寺,其拥有的清真寺总数远远多于内地任何一个省、市、自治区。
(2)平面布置简单明了,比较随意,注重实用,外面一座门楼,门内不远处即是礼拜大殿,附属建筑不多,不甚注意寺院建筑的中轴线和左右对称,有些寺甚至故意打破左右对称的格局。
(3)建筑形制与回族寺不同:门楼高大,两侧或一侧建尖塔与拱状大门相连,砖砌尖塔平面为圆形,底部大,逐渐向上收分,顶建穹窿式圆亭,亭上立一新月,大殿为平顶结构,由棚檐、外殿、内殿3部分组成,面阔大于进深,外殿呈敞廊式,内殿严紧但采光一般较差,殿内木柱较多,以支持硕大的平顶。
(4)维吾尔装饰艺术风格浓郁,其表现手法主要有木雕、砖花、石膏浮雕、彩绘等,装饰纹样则有谢德纹、伊斯力玛纹、、巴旦木纹、石榴纹、花蕾纹、花朵纹、小花纹、叶纹、田字纹、回字纹,装饰图案有阿拉伯文字、几何图形、风景、水果、花卉、花瓶及生活日用品等,色彩多浓艳鲜明且相互协调,尤多用蓝、绿、褐、黄、红、白诸色,花团锦簇,体现了维吾尔族强烈的色彩观念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中国各地的清真寺建筑,无论以何种风格为主,都是中阿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是历代各族穆斯林智慧的结晶。它们既有别于中国佛寺、道观、文庙、基督教堂,又与国外清真寺建筑风格有一定差异,程度不同地体现着中国的建筑风格和气派。它们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产和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篇:清真寺建筑特点
《旅游与中国建筑》课程作品分析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姓名:陈世川
班级:10级公共事业管理 学号:41021040113
清真寺的建筑风格
在中国,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也很多。这类清真寺,多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民族集聚等地区,内地则是早期的某些古寺或是近年来的新建寺。以下将以拉萨的清真寺为例。
(一)中国早期清真寺的建筑特点
早在唐宋时期伊斯兰教就开始传入中国,也是伊斯兰教建筑在中国出现时期,有人亦称之为伊斯建筑的移植时期。这一时期遗存的清真寺为数不多。归纳起来,这时期清真寺建筑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工程用料上看,多为砖石结构。就拉萨市清真寺而言,该寺大门及大殿石墙的砌法很独特,系长石条及正方形丁头交替使用法,使石墙外观每隔一层即是一方块形物,殿面极富装饰趣味。这种砌石法,据说常见于伊朗一带,国内则极为少见。拉萨清真寺不仅塔身上下全用砖石砌成,塔内盘旋而上的两条蹬道也皆为砖砌。这种砖邦克楼双蹬道的建筑技术,对我国砖砌佛塔的建筑技术产生过明显影响,在我国工程技术史上应占一席地位。
第二,从平面布置看,早期清真寺多非左右对称式,不甚注意中轴线。邦克楼或望月台一般都建在寺前右隅。清净寺大门开在寺南墙东侧,进门有甬道,甬道后向左转弯即为礼拜大殿。这种大门与大殿密集的平面布置,与我国传统的寺殿制度明显不同,是西方清真寺的制度。
第三,从外观造型上看,基本上是阿拉伯情调。拉萨清真寺整座建筑恰如一支兀立苍穹的巨大蜡烛,凡两层,下层如烛身,上层如烛心。塔为双层砖壁筒式结构。内壁之中用土填实,成为塔心柱。双壁间砌蹬道两条,相对盘旋而上,从底至顶各为154级砖阶。每上数阶,即设一窗口以采光线。塔身内外均墁白灰,故外表光洁古朴,“望之如银笔”。塔顶旧有一金鸡,可随风转以测风向;后被人盗去一足,又为飓风所坠,塔顶改装葫芦;今为葫芦形宝顶。总之这是一座阿拉伯式样的建筑。其他如泉州清净寺门楼,核其型制,亦与中世纪阿拉伯世界普遍的伊斯兰教寺院的式样相若:长方形的寺门,葱头形的尖拱,包括它的门楣、门顶都颇具异国情调。
第四,从细部处理上看,早期清真寺也是阿拉伯风格。让我们还以清净寺为例说明这个问题。该寺大门平面为一窄而深的长方形,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是开敞式门厅,内部为封闭式门厅。两个门厅由四道貌岸然尖拱券状门组成。第一道貌岸然拱门高10米,宽3。8米,拱顶甚尖。拱门用辉绿岩石装饰,图案华丽。门内作穹窿顶,上有密肋八条,状似藻井,饰以龟斑纹。象征宇宙的无究威力。在此穹窿顶下,即为第二道拱门。此门高6。7米,较外门略小,也以辉绿岩石为饰,层层叠叠,象征安拉的无尚崇高。顶下为一门洞,安有普通大小双扇门板。第三道和第四道拱门,高度分别为4。3米和4。06米。在这两门之间的甬能道上,罩一完整的砖砌圆顶盖,即所谓的“拱北”,是盛行于阿拉手的一种建筑形成,这个拱北涂垩洁白,毫无装饰,古朴大方。这种门外有门的门楼建筑,尖拱大门的发券做法,蜂巢状的小尖拱雕饰,气势雄伟壮丽,正是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建筑特色之一。
第五,中国早期清真寺建筑中也揉进一些中国传统的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比如金鸡,作为吉祥的象征,是我国古建装饰中喜用的题材。而伊斯兰教认为雕塑和绘制任何人物、动物形象都属非义行为,绝不用于清真寺建筑。有学者甚至认为,清净寺大门内那个三层穹窿顶的设计和砌筑方法,其实是中国传统建筑方法中藻井式的变体;在此半圆的天花藻井上饰以龟纹图案,与我国宋代《营造法式》相若;其藻井的做法,以肋骨数据为主,与河北定县古料敌塔及南京南唐李陵的做法多有雷同。
综上所述,中国早期清真寺采用砖石结构,平面布置、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上,基本都取阿拉伯式样,是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建筑物。但尽管当时受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影响很少,这种影响也并非绝无。这些清真寺的建造,一方面为中国古代建筑增添了新方式、新内容;另一方面也为伊斯兰教建筑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进行了某些尝试。到元代,这种尝试更加趋于大胆,除一般外观仍基本保留阿拉伯形式,后窑殿用砖砌圆拱顶做法之外,已开始吸取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的木结构体系,出现了从阿拉伯式建筑向中国建筑的过渡形式或中西混合形式的清真寺。如浙江杭州凤凰寺、河北定县礼拜寺等均如此。这些清真寺以其独特的无梁殿结构以及精美的伊斯兰教石雕,丰富了我国古建筑文化的艺术宝库,同时也是中国与阿拉伯两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流的历史见证。
(二)当代新建清真寺的阿拉伯风格
解放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新生。党和人民政府制定并贯彻执行了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许多伊斯兰教寺院和陵墓予以重新修茸,清真古寺得到妥善保护,同时还兴建了不少新清真寺,以满足广大穆斯林宗教生活需要。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建清真寺如雨后春笋,其中不少寺借鉴了阿拉伯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使伊斯兰教建筑的特色更为突出,宁夏银川南关清真寺、辽宁锦州市清真寺、北京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等,都是这种“返祖”之作的典型代表。
这类建筑的阿拉伯风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外观造型看,是阿拉伯风格。这些新建寺不再使用大木脊的中国传统庙宇型制而是仿阿拉伯式样。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大殿顶上的那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顶,四个小穹顶,各居殿顶一角,簇拥着中间一个巨大穹顶。顶上均置宝瓶或以不锈钢球为饰,大穹顶上一弯新月静静地、有力地挺向蔚蓝天空。这组穹顶,在形象上相互呼应,在尺度上恰成对比,组成了丰富的天际线,在整个清真寺建筑艺术形象的构成中,起着统率作用。有人说,这组穹顶含有象征的意义:大穹顶象征穆罕默德,小穹顶象征伊斯兰教的四大法学派或四大哈里发。这种说法确否置不论,其艺术效果确实很好。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清真寺外观,与其他庙宇殿堂相似,不易区别,那么这种穹顶式建筑则使人一望便知,这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第二,平面布置上不再使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制度,而是采用集中式构图。宁夏银川南关清真寺,不是强调平面的中轴线,而是强调垂直的轴线,体形完整,轮廓稳定。整个姥物被处理成上下两层,最高点是正吕大穹顶上那盏月形灯,距地面近22米,从而使大寺具有一定的高度和体量。下层是宽敞明亮的男、女浴室、小礼拜殿、阿訇休息室和会客室。其间有回廊相连。沿弧形楼梯拾级而上,是上层那座礼拜大殿。殿前有水磨石地面的月台向南北延伸,围绕着大殿,使殿前现出一片缓冲的余地,舒殿而水局促。大殿与月台之间,还有一道用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这既是殿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又是穆斯林礼拜出入殿时脱履空鞋之处。大殿呈正方形,长宽各21米,也与那种呈窄而深平面的清真寺大殿有异大蓼中部有绿色瓷饰面的四根方柱,支撑着那直径9。5米的巨大穹顶。穹顶底部与方柱之间,有一段圆柱体的鼓座,上开二十四扇窗,加上大殿南北两侧各开出的六扇大窗,可保证殿内光线充足,视野开阔。显然,这种集中式构图,强调垂直轴线的建筑,阿拉伯风格是很浓的。
第三,殿堂一般都很淡雅、素洁、雕塑和彩画不多。辽宁锦州清真寺殿内宽敞明亮,一派淡雅、柔和、庄重的色调。十组乳白色玉兰花壁灯,犹如两排光明的使者,整齐地装置在南北两侧洁白的墙壁上。殿顶悬八盏吊灯和四组日光灯,可保证夜间礼拜时殿内亮如白昼。大殿地板一抹紫红色,承尘为乳魄,上面铺着有葵花图案的钙塑板,红白相间,煞是美观。窑殿前,有四根白色梁柱顶天立地,支撑着殿顶。壁龛上刻有涂金的赞主赞圣经文。此外,殿内再无其他彩画和雕刻,处处给人以朴实、肃穆的印象。银川南关大寺也基本如此,但阿拉伯风格更为浓些。大殿南北侧大窗上部呈尖拱形,与东部的柱券、屋面的穹顶相呼应,尖拱中心部位雕有精美的古兰经文。壁龛采用多圆心复叶型券壁龛形式,系由汉白玉做成,晶莹洁白,上刻古兰经文,别无他饰。整个大殿色调明快、简洁、朴实无华。
另外,这些新建寺的设计师们很注意整体色彩的运用。银川南关大寺下层按基座处理,色调全灰,从面增加了沉稳之感。二层是全寺核心部分,墙面用绿色水刷石,与汉白玉柱券在质感上是粗细对比,在色度上是深浅对比,形成一种典雅明快的色调。整个建筑使用最多的是中国穆斯林喜爱的绿色,绿色穹顶,厚3公分,采用铅丝网水泥薄壳外罩玻璃钢制成。穹顶上托一弯新月,直插天际,与蓝天、白云、红日构成一幅艳丽的彩画。
第三篇:梁实秋散文风格特点
梁实秋散文风格特点的有哪些?
特点:无奈的幽默、闲适的幽默
梁实秋非常注意散文的语言艺术,尤其注重发扬本民族的语言传统。欧美文学的刚直严密、雍容幽默,汉文学的古朴凝练、铿锵顿挫,北京方言的亲切、平白风趣,经过他的熔炼,成为一种新的生命。《雅舍小品》中很明显的流露出他的清新自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梁实秋的散文,有着十分精彩的幽默,其幽默是一种深沉的表述,是一种显而不露的含蓄的方式。或许,读梁实秋先生的作品,你未必会哈哈大笑,但你却必然会心而笑,这是一种幽默的、大师级的人具备的一种超然世外的精神。梁实秋先生曾经说过,他创作散文时,常常游心物外,所以常常对自身所受的任何伤害多几乎抱着无动于衷的态度,甚至外界的矛盾冲突,都可以成为自我陶醉的机会。梁实秋先生对于一些不符合他的道德观的很多行为难免会进行批判,但却不会是狠狠的、不留情面的批判,在批判时,不是用尖酸刻薄的词语,更不是破口就骂,而是采用适度的幽默──一种不温不火的讽刺。他认为“讽刺文学的出发点是爱,不是恨,人性本有缺点,人生本有不如意事,文学家探索人生,热爱人生,看到不合理不道德的现象,则想加以指责矫正,讽刺便是一种恨好的手段。”这样的幽默的讽刺在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系列散文更是有了很充分的表现,此类梁实秋散文式的幽默很多,基本上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带苦涩的笑,不得已的无可耐何的笑。这种笑的含义比较凝重,表达又较为婉转。这样的幽默多见于其作品如《鸟》、《猪》、《狗》、《骆驼》一类以动物为标题的小品文,例如在《骆驼》这篇文章中,表面上看来似在着重张扬骆驼的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实际上却饱含着对人间待遇不公的怨愤,如文中所写到,骆驼这样的动物若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别人多少的惋惜,尤其在当今这个世界,大家都喜欢养善解人意的哈叭狗,象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推下去吧”。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为哈叭狗的得宠和骆驼的遭人冷遇而大鸣不平,不过是借题发挥,以发泄胸中的不满而已。梁实秋的这种影射式的技巧、练达而不轻浮的笑,是很合乎其清高的个性合和教养有素的绅士风度。
其次是梁实秋的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闲适愉悦的幽默,是一种带着甜味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笑谈人生的一种态度,是一种不俗套的轻松的笑,这样的例子在梁实秋的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例如《下棋》一文中,写出一对活脱脱的棋迷,令人捧腹不已:“我有两个朋友下棋,警报作,不动声色,俄而弹落,棋子被震得在盘上跳荡,屋瓦乱飞,其中一位棋瘾较小者变色而起,被对方一把拉住:„你走!那就算是你输了‟。”作者把棋迷放入生死关头,环境对于棋迷来说是极为严峻的,但棋迷的言行却改变了情境的色调,在这里论输赢胜过了求生存,荒谬超越了常理。棋迷的行为已经使人惊诧,棋迷的对话更令人叫绝,棋迷迷之深在强烈的人物与情境的反差中达到了置生死于度外的境界,幽默也在这里被推向了极致。从根本上讲,梁实秋既不同意太超脱的“杀死他一大块”,他不动肝火,“草草了事”,让人“觉得索然寡味”的人生态度;又不同意不够超脱的人,“每一着都要加慢考虑”的给人一种沉闷呆滞感觉的人生态度。梁实秋所向往的是把令人烦恼和痛苦的输赢置之度外,以内心的丰赡愉悦为人生情趣的中和之度。这种豁达、超然、和谐的审美理想折射在艺术幽默上则表现为适度、静观、平和。
《雅舍小品》中梁实秋表现的更多的是一种闲适的幽默,作者在此类幽默中,闲庭信步,在独抒胸臆中来段幽默,天马行空中显露其修养。如雅舍中的一系列散文中,作者把一些生活琐事写得有生有色,趣味无穷,把一所破房写成了人人想参观的雅舍,在幽默中显露其深厚的语言的叙述能力。
第四篇:各民族舞蹈风格特点
朝鲜舞的风格形成是与这一民族的审美特点相一致的。朝鲜族人民十分喜爱白鹤,喜爱它洁白的颜色和轻盈静美的姿态,把白鹤看成是吉祥纯洁的象征,以素白为民族服装的主色调,同样这种审美观也反映在歌舞艺术中,讲究“鹤步柳手”。即模仿鹤的步态起舞,并在“鹤步柳手”的步态中,又以动静结合为特点的即以内在之动,带动外在之动,动中有线,而静时线未断,动起来松弛自如,潇洒流畅,静下来婀娜多姿,仪态万方,有如花朵含苞待放,这就是朝鲜舞的魅力所在。
朝鲜民族舞蹈中主要择取了“古格里”、“扎金古格里”、“安旦”、“他令”和“挥莫里”等几种节奏的基础步法和华彩步法,如:扛、弹、拍、抽等手的动作以及蹲、跳、转等技巧动作,这些内容的摘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组合,一环接一环的构成了具有内在联系,较科学系统的一条规律线。
朝鲜族民间舞蹈在训练上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
第一是节奏及其表现力方面的训练内容,朝鲜族舞蹈各种不同的性格化的具有独特而鲜明的节奏特点,给舞蹈提供了丰富细致的内心节奏及表现力。例如:从感情上表现含蓄,深情的“古格里”,节奏是均匀而缓慢的节奏;表现活泼、明朗的带有跳跃的是“安旦”节奏;表现深沉而有力的是“他令”节奏。这些节奏对于训练内心节奏及表现力方面都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并行之有效的教材内容。
第二是呼吸运用方面的训练内容,呼吸运用是朝鲜族舞蹈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常常把呼吸的运用看成是动作的延续发展和把握住动作分寸的内在力量。这样在训练朝鲜族舞蹈时十分注重贯穿于整个动作过程的始终,并贯穿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甚至细致到手指,脚腕和脚趾,而呼吸的节奏、长短、轻重、缓急等又是体现朝鲜民族舞蹈风格特点,对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内在感情,以及形与神的统一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训练价值和意义的。
第三是技能方面训练的内容。朝鲜族舞蹈连绵不断的起伏过程和柔韧性较强的动作特点,是需要膝部和脚腕子的严格控制来完成和体现的,特别是下肢动作特点,直接波及到上身和手臂,并体现在整个动作流动中的协调细致的要求上。当然这仅仅是训练身体外部技能方面,但它的训练意义是通过完好的外部技能来更好的控制内心节奏,以此来表现更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
体态动律特点分析:
基本体态:吸腹、收臀、含胸、垂肩。基本脚型:绷脚背、勾脚趾。
基本手型:食指、中指自然伸直,无名指、小指自然微屈,大拇指接近中指。男为自然手型。朝鲜舞是有特点、十分细腻的,体态和手、脚型的特点皆贯穿在动律中,形成独特的舞姿风格,它以气息的运用带动膝部的屈伸和步法,并贯注全身,有明显的连续性。朝鲜舞动律应概括为垂直的屈伸动律和平移的屈伸动律两种,运动线多为上抛弧线和涌浪式的下弧线。此两种基本动律皆要求膝部和腕部的控制力,即:动中有线,静时线不断。基础步法类动作剖析。共同点:
屈伸动律和以此紧密相连的气息(屈时吐气,伸时吸气)
每个步法迈步之前,都有一腿弯曲,另一腿抬起的动势特点
脚抬起到落地都有从脚跟,脚心,脚掌或脚掌经过脚心到全脚一节一节的脚腕控制力的存在。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什么叫民间舞?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即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份。
中国民间舞的动作受着地域文化、宗教、地理环境的诸多因素影响,风格韵律是民间舞的灵魂。
维族舞蹈主要有六种样式组成,即“多朗”、“赛乃姆”,以及“盘子舞”等道具舞蹈。我们主要学习“多朗”、“赛乃姆”两种。
多朗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包括齐克提麦、赛乃姆等四种节奏的动作。
齐克提麦——节奏慢而平稳,舞蹈以二步一踏为骨干动作,并贯穿于整个舞蹈的始终。赛乃姆——节奏的舞蹈,以滑冲步为骨干动作,这个动作的本身就具备了膝部微颤动作的特点。四种基本动律:以多朗的颤步和滑冲步为代表的两种,以赛乃姆的垫步、三步一抬为代表的一种,还有女性舞多用的摇身点颤基本动律。几种动律体现在如下特点: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窜,上身撒得开,脚步不离散,摇身带晃头,耸肩绕手腕,技巧多旋转,节奏多符点。
赛乃姆的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的,如最常见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了望式、抚胸式等。其次赛乃姆在步伐上的特点是膝盖既有控制又不僵硬,小腿灵活轻巧,和鼓点结合紧密。步伐用得最多的是三步一抬(前三步),脚步平稳,略有微颤。走第四步时动力腿脚掌蹭着地向后小踢,显得步法非常干脆、灵巧。赛乃姆舞蹈风格特点,是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分不开的,在当地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头部和颈部就情不自禁地摇动起来,这些动作被吸收在赛乃姆中,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
1、基本体态:昂首挺胸、头高高昂起、立腰。挺拔而不僵——指体态立腰、拔背、挺胸、昂首。手形:曲掌 基本手位:曲掌形、绕腕手、开式小七位绕腕手,七位绕腔手,权开式三位绕腕手式五位绕腕手摆式六位点肩张腕手,绕四位点肩平。常用位置:旁 点步,后侧点步、前点步、踏步、踏步半蹲,蹲步后侧点步。
2、风格特点: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窜;上身撒得开,脚步不离散;全身带摇头,耸肩绕手腕,技巧多旋转,节奏多符点。
3、基本动律:垫步――小腿灵活轻巧,在流动中膝上提,双膝始终保持靠拢、两腿部腕不间断地向内侧滚动、另一小腿部扣脚掌
支撑地面一步紧跟一步 动身体的移动。保持上身立腰、挺拔、昂首为体态,手移横向流动的动感。颤步――膝部规律性的连续颤
动,即一步两颤一小一大、颤时有力、扬眉、动目、动肩、移颈。
4、骨干动作:三步一抬、后踢步、横垫步。
5、动作分析:垫步:是赛乃姆节奏的主要步法,特点是小腿灵活轻巧,因在流动过程 ,,,, 云南花灯:
云南花灯是在云南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在历史上是被作为“社火”中民间舞蹈的一部分而流传的。舞蹈朴实明快,优雅别致,曲调柔美,风格鲜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并以别致的“崴”动为特色,没有高超的技巧,全在于它的自然平衡的摆动所产生的一种十分自然流畅的美感。我们的教材选择了小崴、正崴、反崴三部分,女性多为小崴为主,男性以反崴为主。云南花灯的主动律和主动作是崴,可以说没有崴就没有云南花灯。
1、基本体态:略含胸。
2、常用手位:体旁扇、头旁扇、头上扇、胸前扇。常用脚位:正步位,踏步位。
3、风格特点:舞蹈扑实明快、优雅别致,曲调柔美,风格鲜明,胯、腰、肋三部分在松驰状态下运动。道具舞蹈。
4、基本动律:崴――膝部上下兼左右的运动 走向,带动了胯部及上身的左右悠摆。
5、骨干动作:以肋、腰、胯(以膝为主)三部分协调配合形成独特的动感形象。
6、基本动作:小崴团扇、小俏步搬扇、小崴放扇、正崴合扇、正崴扣扇耳旁绕花,正崴扣飘扇、反崴摆扇、吸跳踮崴扇。
7、动作分析:崴动律的根源在于膝部,它是上下兼左右的运动走向,这一运动形式带动了胯部及上身的左右悠摆,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动感形象。要掌握住这一动感特点就要求学生胯、腰、肋三部分在松弛的的状态下运动,并协调各部位的运动。训练的意义首先是解放胯、腰、肋部,尤其是对胯的解放,并要求具备松驰协调运动能力。
小崴:是崴中最基本的动律,很容易被看成是胯部主动,其实不然,它是在双膝自然略屈的基础上,划出一个小的上弧线,一膝靠向另一膝的重心移动而形成的。小崴因节奏较快,在腰、胯、肋三部分中胯部崴动较为明显,决不意味着胯的主动。
正崴:是经支撑腿的弯曲,在动作腿落地移动重心的同时,形成了明显的自下而上的动力,促成了胯、腰、肋三部分成弓背形向上崴动。在动律上与小崴相反,它是经过一个下弧线,有明显的向上的特点,多用于中板,有优美明快的特点。
反崴:动律的主要特点是上身平行横移,迈步也经支撑腿弯曲,在较短促的时间内变换重心,强调横移的上身及上下肢动作拉长到尽头,形成流动中的三道弯。
藏族民间舞介绍:
藏族民间舞主要有四种歌舞形式:
1、堆谐,汉语称“踢踏舞”属于表演性较强的歌舞形式。
2、果谐。是围着圆圈歌舞的意思。也是藏民喜欢的一种古老、群众自娱性较强的集体舞。
3、谐,汉语称“弦子”以音乐曲调悠扬动听,舞蹈动律松弛柔美著称。
4、卓舞,汉语称“锅庄”,是一种、劳动气息浓厚,粗犷豪迈的古老歌舞形式。这里主要介绍踢踏、弦子。
踢踏,膝部上下运动频率快,形成了上下颤动的动律。膝部松弛而富于弹性,使膝踝关节灵敏,增强了膝、踝松弛协调配合的动作意识,以它丰富的节奏、音色、力度变化,极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
弦子,膝部上下运动频率放慢,形成屈伸的动律,弦子连绵不断流动性强,达到了对膝部柔韧性、连贯性、控制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弦子以优美著称,它上身随重心移动而晃动,上肢随上身的晃动形成动作和造型一环扣一环的运动规律,使人在下肢、躯干、上肢三部分协调配合的整体并表现出一种动人的优美感。
体态动律特点:由于长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他们习惯上身总是很松弛并略带前倾。动律上膝部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的,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而有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的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多系附随而动,不管是颤动还是屈伸,都要求膝关节保持松弛状态,既要有柔韧性还要有弹性,上身动作决不能有丝毫的主动。颤类动作:第一、二基本步,退踏步、连三步、连五步、抬踏步。
共同规律:
1、是动作过程中保持有弹性的块而小的,连续不断的颤动,2、是起步时多是第一拍以双膝沉后提起动 作腿,支撑腿伸直后又屈。
屈伸类动作:嘀嗒步、第三基本步,七下退踏步,七下转身步、悠踢步、悠滑步等。这类动作多属支撑腿屈,动作 腿抬得动律,借着支撑腿下牙的力量,提拉起动作腿,顺着支撑腿松弛还原的力量,动作腿踏落地,形成压起踏落的 动感。
胶州秧歌介绍
概述
胶州秧歌俗称“跑秧歌”,是流传在鲁南胶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歌舞。由“跑场”和“小戏”两部分组成。
教材内容 胶州秧歌是山东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秧歌之一,它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和地区特征。主要提取了胶州秧歌
中小嫚和翠花的舞蹈部分,作为课堂训练内容。经过反复提炼和加工,又吸收了最有代表性风格的丁字拧 步,倒丁字拧步以及钉子三不小嫚扭的基本动律和动作,组成了 具有一定难度和训练性强的高班教材,原因是胶州秧歌风格特点突出,它的基本动律和韵律,必须在具备了一 定身体技能和表现能力的前提下,才得以掌握。
胶州秧歌的训练价值,主要表现在从脚部、膝部以及腰部到双臂的全面支配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上和对乐感 时控的表现力,以及舞蹈修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能力上。
它的训练具有系统性。先有脚部和膝部开始,掌握拧碾得步态特点,达到脚下的韧性和力度感。而后腰部的训 练,它是通过肋部的力量促成腰部的转动,形成拧碾中的三道弯的体态,要在流动中形成特殊的体态美,所以 必须掌握腰部的灵活和控制能力,才能在缓慢或快速动作中运用自如。如缓慢时动作能贯满每一音符,真正融 化在音乐中来表现舒展、委婉的美感。真正融化在音乐中来表现舒展、委婉的美感,而快速时也能一丝不差地 灵活地扭出瞬间的节奏变化。最后在双臂和扇花的训练上,也必须通过细致的磨练才能掌握在缓慢动作中延伸 向外抻的内在节奏韵律,以及小嫚扭两臂快速交替划满8字的协调性和姿态性。综上所述,通过系统的训练,掌握拧、碾,抻、韧的四大特点,只有体现出这四大特点,才真正掌握了胶州秧 法的拧碾而形成的,也和原来踩寸子表演有直接关系,如果能对胶州秧歌的动律进行剖析,体态特点的形成也 就更加明晰了。
胶州秧歌脚下动作并不丰富,但却独具一格,很有特色。有动律代表性的步伐是丁字三步和倒丁字碾步。前者 突出了拧,后者强调的碾,共同的外部特点是双膝略弯,腰部拧动,概括起来就是:抬重、落轻、走飘。细琢 磨小嫚扭的过程,是提抬起步,经过一个拧动换另一脚起,先落脚跟,再落脚外边,经过脚外缘的滚动来完成 重心过渡,垫后脚支撑,再换另一只脚提抬起步。以上动作过程基本上把这一舞蹈的动律勾画清楚了,即:脚 下的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手臂的抻劲儿。要想掌握这些规律特点,应在实践中 一步一步的将其各部细节动作连贯起来,并习惯而协调地反映出来,才能舞出风韵来。
第五篇:建筑特点
苏州博物馆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粱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由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与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工程建设历时3载,投资3.39亿元人民币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齐门路以东、东北街以北的地块上,紧邻苏州博物馆老馆忠王府,这样一个选址文化底蕴深厚,内容集中,内涵深刻,充满着古今融合,汇通发展的历史眼光和人文精神,是建立在对所在区域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慎重把握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的,是经过反复的比较,多方的论证、层层的审批,甚至经过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最终评审才确定的,因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新馆建筑用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我们在新馆的大门、天窗廊道、凉厅以及各个不同的展厅的内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开放式钢结构既是建筑的骨架,又成为造型上的特色,它带给建筑以简洁和明快,更使建筑的创新和功能的拓展有了可能和保障。展厅的灯光都不那么刺眼,但由于房间设计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光线,所以整间展厅不显得那么的昏暗。
四周围的落地窗旁都放置着长凳供游人休息,人性化的设计处处可见….而上海博物馆用的是自动灯光,人走近展品的话就会亮灯,人离开了就会熄灭。但要是走累了的话只能走出展
厅到外面长椅上去休息。一下车就看见了那气势磅礴的建筑群,灰白的复古风格融合传统与时尚为一体,大气而不失典雅精致,使人一到门口就禁不住想到里面去一看究竟。
新馆建筑独特的屋面形态,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新馆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框体内的金字塔形玻璃天窗的设计,充满了智慧、情趣与匠心。木纹金属遮光条的广泛应用,使博物馆充满温暖柔和的阳光。“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我们在新馆的大门、天窗廊道、凉厅以及各个不同的展厅的玻璃内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
新馆建筑将三角型作为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象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给人以奇妙的视觉感受。展厅都在这条神秘走廊的一侧,使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现代和未来的时空交织处
拙政园 屋顶运用了很多几何图案来表现空间感值得称道。
建园特点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
一、楼
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光绪年间的拙政园,仅剩下了1.2公顷园地。与苏州其他园林一样,占地较小,因而造园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桃花片,“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瑶圃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归田园居也是丛桂参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藓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倚楹碧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桔(“洞庭须待满林霜”);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听雨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玉兰堂的玉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大屠杀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曾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的丛葬地。该馆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
1、该馆正大门左侧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
2、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
3、它叫标志碑,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碑高12.13米,象征着南京城是在12月13日沦陷的。碑的上端刻着一排黑色的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那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碑的下方是一个方形的坑,坑内铺满了象征遇难者白骨的鹅卵石,寓意着纪念馆是建立在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之上的。
4、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这是全市各处集体屠杀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缩影和集中陈列,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
5、“和平大钟”由旅日华侨林同春、林伯耀等14位爱国侨胞捐资在南京铸造,以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6、是东南大学齐康教授精心设计的,每一处都蕴涵庄严和肃穆。据在铺设现场的朱成山馆长介绍,这条经过专家们反复研究设计的“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由222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重要证人脚印铜版以及178块光铜版相间铺设而成。我们从万人坑遗址看过来,注意到这条路上有的脚印只有一只脚,有的少了一只脚趾头,这足以说明日本法西斯所犯的残暴罪行是不可饶恕的,应该向我们有个郑重的交代。看着这条路,我们感觉这不是用铜版铸成铺成的,而是用30万遇难同胞的血肉和泪水浇铸的,我们不忍心走在上面,担心惊动那些冤屈尚未安息的灵魂。作为我们年轻一代,当将这段历史铭记在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国家强大起来,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以告慰那些死难的同胞。
7、“古城的灾难”。它是由残破的“城墙”、残缺的“军刀”、“历史的桥梁”、“遇难者的头颅”和“手臂”、“长明火”等一个个雕塑,以及象征着遇难者累累白骨的鹅卵石组合而成的。它们表达的主题为悲与愤。象征古城南京的高大城墙上弹痕累累,墙体的左上角虽然被炮火震开了裂口,但仍然刚强地屹立,不倒不塌,寓意为中国人民在侵略势力面前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把折断的“日本军刀”后半截,刀的截面处作了颜色处理,好像仍残留着遇难者的血迹,刀面上刻着“300000”的数字,寓意为侵华日军曾经在南京杀害了30多万人。这尊象征着遇难者的头颅高2.7米,直径为2.5米,重达2吨,是用青铜浇铸而成的。它圆睁着不屈的双眼,张开着含冤的嘴巴,脸颊因被刀砍开一条深深的缺口而痉挛的抽搐着。那座用青铜铸造的手臂长7米、高2.75米、重5吨,意为被活埋的遇难者从泥土中伸出不屈的手臂,那只挣扎着的大手仍紧紧地抓住南京的土地。这两尊青铜雕塑,是由南京青年雕塑家吴显林设计,南京晨光机械厂浇铸的。整座雕塑寓意为:站在历史的桥梁上,回眸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古城南京的一幕人间特大惨案。
8、遗骨陈列有外形为棺椁状的遗骨陈列室,这里陈列着该馆1985年建馆时,从纪念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中挖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1998年4月以后,又从该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内新发掘出208具遇难者遗骨(表层土层中),这批万人坑遗骨经过法医学、医学、考古学、历史学者的严格鉴定,被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
呈墓穴形状且半地下的史料陈列大厅内陈列着1000余件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图表和见证资料,并配有中、英、日文字说明。采用灯箱、沙盘、泥塑、油画、复原景观、多媒体触摸屏、电视和电影(厅内近200座位的电影放映厅全天用中、日、英三种文版循环放映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史料纪录片)等多种陈列手段,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
此外,该馆院内还有约翰.拉贝日记资料展览和东史郎日记案资料展。这两个展览用大量珍贵的史料、照片,分别从一个德国人当年在南京所记录的日军暴行和一个曾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士兵所记的日军暴行史实,再次真实具体地向人们展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记录和特殊的证言展览。
从2005年起,我们在做了新馆陈列布展时,从建筑设计和陈展设计之初,就开始把握如何“采光”和“用光”。我们受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国内陈展设计先进的博物馆,大胆采用人工光源的艺术手法启发,在奉行自然采光与人工采光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为了从陈展效果出发,在大幅度地采用人工光源的前提下,适当地选用自然光源。主要体现在三处:
一是把好入口处光源的逐步减弱变化。从博物馆的服务大众的功能上来说,凡是优秀的陈展艺术,一定要首先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和舒适度。我们在门厅设计上,采用了自然光源,适应观众从自然中走进博物馆的光源需求。在进入情景中庭的“战火中的南京”时,我们便采用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相结合,让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有一个光的过渡。由于台阶的落差和自然光线的变化,特别是傍晚夕阳西下时,一缕阳光穿透门厅的玻璃墙,穿过情景中庭敞开的入口,远远地投射在复原的高大城墙上时,形成了只有在影院中才能看到的一束投射光束,十分奇妙和独特。只有当观众走过了情景中庭,转身进入序厅开始,才完全进入人工光源区域,感受沉重压抑的氛围。
二是展厅内遗骨坑复原上方的“苍天有眼”的局部自然采光,它原来是展厅建筑材料的出料口,巧合的是它正对着遗骨坑中央。陈列设计时保留了这个出料口,加盖了玻璃封盖,并在室内做成聚光槽,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用光环境景观。
三是尾厅的“一道天光”自然光线的处理,倒是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等人事先的创意,在建筑外形上是一把断裂的军刀,在展厅内部,它是唯一的被设计为自然采光的一条天际线。在与整个展厅的灰黑色氛围及较暗的人工采光的比较中,形成了强烈的光亮,使观众仿佛看到了一种光明,一种希望,这种环境被用在陈列设计的结尾部分是合适的,通过对具体展品的处理和对这一特殊空间的塑造,形成了个性化的新的亮点。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折断的军刀”寓意
扩建后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以军刀造型示人,以控诉侵略者的罪行。
据何镜堂介绍,纪念馆在南京城市近郊,扩建用地呈狭长的船形,因此赋予其弯刀的理念,用“军刀”表达杀戮的主题,象征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深埋在土中的折断的军刀寓意日本法西斯侵华企图的破灭,表达正义战胜邪恶的理念。
设计者说
新建纪念馆有五大特点
昨日,本工程的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向记者揭开了该方案的神秘面纱。
百国文字
写上哭墙
参观者在入口处将会看到长明火把,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哭墙,哭墙上用100个国家不同的文字写下“300000遇难同胞纪念馆”,旨在让来参观的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明白,给人震慑之感。
枯树卵石
象征哭诉
参观者随后进入和平广场,场地内布满枯树、卵石,人踩在地上能听到沙沙作响之音,象征着无声的血泪控诉。
万人坑旁
要设碑林
参观者进入万人坑,感同身受杀戮现场,这是展览的高潮。设计者着意在万人坑旁边增设碑林,以高矮不一的坟墓营造祭场的感觉,国殇的气氛。
水中蜡烛
铺“烛之路”
参观者随即进入冥思厅。该厅中间为行人道,左右以漂浮在水中的蜡烛铺设烛之路,两边是镜面玻璃,烛光在镜面的反射下使空间得到无限延伸。
纪念碑形
状如“犁”
人们随后到达和平公园。公园内建有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纪念碑以黑色花岗岩为基座,透明水晶体顶端消失在空中,为亡灵铺就通天之路。纪念碑形状如“犁”,以铸剑为犁的设计理念寓意不再有战争。
图:
冥思厅室内。
馆。上海博物馆新馆于1993年8月开工,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建筑面积共4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半,地面四层半,建筑总高度为29.5米。上海博物馆的平面布局,分开放区、库房区、学术区、科研区、管理区、设备区等6个区域,现开设12个专题陈列室,展示的珍贵文物以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为其特色,此外尚有钱币、玉器、雕塑、查印、少数民族工艺等。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上海博物馆用地0.8公顷,建筑总面积38000平方米,由地下二层、地上五层构成,建筑高度29.5米,从高处俯瞰,上海博物馆圆顶犹如一面硕大的汉代铜镜,若从远处眺望,新馆建筑又仿佛如一尊青铜古鼎,默默承载起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
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的完美契合,在室内装饰上也得以充分的表现,大堂扶手栏板均由回首卷尾的龙纹图案组成,均胎息于商代青铜器的龙头、当作沿着石阶,登堂进入博物馆时,将会领略到推开历史之门的沉重和喜悦。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驰名中外,庄重肃穆的青铜馆在1200平方米的展室内,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许多流传有绪,具有盛名的重器和近几年获得的名件构成了青铜馆展品的特色,中国古代青铜器是当时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在青铜馆内用具体、典型的实例、完整地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3世纪古代社会青铜艺术发展的历史,青铜器雄伟的造型,精湛的纹饰,史料丰富,书体优美的铭文和高超的铸造技术,显示了绵延一千五百多年中国古代青铜器萌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顶部为圆形,底部为方形,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暗合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传统文化融和时代精神,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的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的乌镇,完整的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 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