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发言集(摘自水世界网)(小编推荐)
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发言集
本文出自: 水世界网 作者: lym001 点击率: 243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的讲话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今天,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隆重召开,围绕“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这个主题深入研讨,对于促进和推动湖泊环境保护,很有意义。我代表中国环
境保护部对出席大会的中外嘉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特别是近几年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等一系列新理念,创新举措,付诸实践,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防治能力大幅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借此机会,我愿意就生态文明建设和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与大家进行交流。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去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刚刚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再次强调和集中论述。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立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深入把握环境保护规律,借鉴国外环保经验教训,适应当前和未来环保要求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
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从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统筹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传统工业文明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而生态文明建设则首先要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种和谐不同于农业文明的和谐,是自觉的、科学的、长期的、高水平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征:
——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环境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保护和发展自然,给自然以人文关怀。与传统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相比,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要求实现三个转变:从人是主体有价值,自然不是主体没有价值,向人是主体有价值,自然也是主体也有价值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转变;从传统经济发展动力——利润最大化,向生态经济全新要求——福利最大化转变。
——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倡导和践行绿色消费,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和投诉事件的逐年上升,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管理中,追求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与正义,扩大公众环境参与,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实现和谐。
——在时间跨度上,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特点。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繁重任务和巨大压力,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环境保护工作的时代重任,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和目标指向。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其中,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和根本抓手。当前,环保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主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从生态文明建设最迫切最需要的方面和环节着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三是坚持不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五是用人文关怀治水治污,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观念。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生态文明理念在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使休养生息成为中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提出,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础所系。水乃生命之源,世界万物之本,文明兴衰之根。人类文明进程表明,民族的强盛、社会的繁荣、文化的发展,无不与水有着紧密联系。汹涌澎湃的尼罗河孕育了璀璨的古埃及文化,幼发拉底河的荣枯消长直接影响到巴比伦王朝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古希腊文化的摇篮,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滋润着绚丽而厚重的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演进中,具有独特功能的湖泊是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全球湖泊的加速消亡正在严重威胁湖泊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文明兴衰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古代辉煌的楼兰文明已埋葬在万顷流沙之下,水草丰美的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如今已变成不毛之地,闻名于世的地中海腓尼基文明、北非撒哈拉文明相继消亡。可以说,是水孕育了人类,人水和谐,延绵不断,支撑着人类文明的浩瀚进程。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中国历史上安邦兴国成功经验的理性升华。休养生息是中国历史上根据安邦兴国、治国理政的客观需要,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的重要政策。汉初采取宽刑薄赋、军功授田、奴婢复民、逃者归产等措施,大大恢复了国家实力,为汉武帝时期开拓疆土、形成国家格局奠定了基础。唐代贞观时期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奖励农耕,出现牛马布野、谷价低廉、路不拾遗、社会升平的昌盛景象。清王朝在明末战乱贫弱的基础上,励精图治,治河开荒,振兴经济,实施摊丁入亩等休养生息政策措施,开创了长达130多年的康乾盛世。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污染物排放量越大。当人们对水环境的索取大大超过其承载能力时,流域生态系统就会严重失衡,“体弱多病”,不堪重负,如果继续延续下去,就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灾难,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就是给水环境以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更新功能,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发展,由“失衡”走向平衡,进入良性循环,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教训的有益借鉴。从国外情况看,20世纪70年代,针对积重难返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严厉措施保护环境、治理水污染。日本为治理琵琶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实行严于全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限值,禁止含磷合成洗涤剂的使用,对家庭排水和家畜废水也提出严格处理要求。同时通过实行底泥疏浚工程,用芦苇丛进行水质净化,清理革除湖内青草等措施,促进湖泊生态修复。既改善了琵琶湖环境质量,又提升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
从国内情况看,江苏太湖和云南洱海水环境治理经验教训很有借鉴意义。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危机过后江苏省和无锡市“痛定思痛”认识到:太湖污染在水中,根子则在岸上,打捞蓝藻是“扬汤止沸”,控源截污是“釜底抽薪”。于是调整工作思路,把控制外源和内源结合起来,对15条入湖河流实行“一河一策”的严格控源截污措施。2008年,太湖湖体综合富营养化状态指数为60.2,同比下降1.5;5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67.9%,同比提高28.3个百分点。1996年9月和2003年7月,洱海先后两次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水质急剧恶化,局部区域水质下降到地表水Ⅳ类,引发饮水安全危机。面对严峻的水环境形势,大理州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启动洱海生态修复、环湖治污和截污、城镇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流域水土保持、洱海环境教育管理等六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自2004年以来,洱海水质连续5年总体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去年有8个多月水质达到Ⅱ类。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以水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为基础,统筹环境与经济关系,积极主动给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采取综合手段,提高水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近几年探索和实践,我们认识到,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要坚持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核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的满足,而且包括良好的环境和健康状况。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果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环境却破坏了,喝的水是不合格的,生活环境污水横流,群众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就违背了发展的目的,发展也不可持续。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必须始终坚持以维护人民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经济社会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恢复生机、提升活力是目标。休养生息不是消极无为,不是延缓停顿,更不是停滞不前,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创造发展条件,积蓄发展力量,是一个进一步察势、蓄势、扬势的过程。通过休养生息,对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形成强大压力,促进发展观念的转变、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缓解水环境压力,恢复水生态系统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
——遵循规律、道法自然是前提。江河湖泊是有生命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维持系统平衡的能力。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必须遵循和把握内在规律,坚持环境优先理念,将水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布局和速度的基础,将环保要求作为各类经济活动的约束性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维持水生态系统自身平衡,促进系统良性循环。
——系统管理、综合治理是方法。水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防范、全面治理、全民参与。在管理方法上,涉及多个地区和多个部门,必须构建上下游相互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作体系,形成治污合力;在治理技术上,必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方法,加大治理力度;在治理手段上,必须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形成严格排放合理开发的强大压力,又形成主动治理水环境的积极动力。
——控源截污、转型发展是关键。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江河湖泊普遍受到污染,水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破坏。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必须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将控源截污作为实施休养生息的关键,既“扬汤止沸”,又“釜底抽薪”。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等治污工程投入力度,有效开展污染治理,将污水处理在岸上,减少水体纳污负荷。制定绿色经济政策,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充分利用休养生息政策措施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使原有产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兴产业“另辟佳径、落地生根”,实现水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近几年,我们对休养生息的认识不断深化,实践快速推进,措施日臻完善。各地严格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松花江流域三省(区)组织制订了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糠醛工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山东省在南水北调沿线区域执行的COD排放标准,严于2008年国家行业标准2.5倍,促进了产业优胜劣汰。各地不断丰富筹资方式,加大投入,推进污水治理。截至2008年底,列入《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治污项目共528个,已完成(含调试)237个,占44.9%;在建151个,占28.6%;前期准备111个,占21.0%;未启动29个,占5.5%。计划共安排投资319.9亿元,已完成投资171.5亿元,占53.6%。各地积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08年,淮河流域四省共出动执法人员52.2万人次,检查企业近21.8万家次,立案查处违法企业1639家。各级地方政府层层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并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经过努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遏制了水污染加剧趋势,2008年各流域水质状况均略有改善,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为5.7毫克/升(今年上半年为5.3毫克/升),第一次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断面由2005年的41%提高到55%。28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Ⅱ类水质比例由7%提高到14.3%。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亟须改善。我们必须不断创新休养生息各项政策措施,使其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每个环节,采取强有力措施,让江河湖泊焕发生机。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严格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从源头控制污染。二是全面防治污染,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三是强化综合手段,切实落实考核问责制度,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快科技攻关。四是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良好局面。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建设生态文明使命光荣,搞好环境保护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继续推进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我们愿不遗余力地开展国际环境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更大贡献。
转变发展方式 保护湖泊生态
——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的致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陈至立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素有“百湖之市”美誉的江城武汉隆重开幕了。大会将交流湖泊保护经验,共商湖泊保护大计,很有意义。我谨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本届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中外嘉宾、专家、学者及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欢迎!
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人类文明,滋润着世间万物,是人类社会宝贵的战略和经济资源。湖泊是地球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独特的重要生态系统,就像一个个天然水库,调蓄水量,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湖泊仅占全球淡水万分之一的水量和全球面积不到1%的水体,却提供了全球40%的生态服务价值,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湖泊又是自然界中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日益加剧,污染和富营养化严重,生态功能退化萎缩,直接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提出了“让湖泊休养生息”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机制,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湖泊治理,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也同样面临湖泊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治理与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第一,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湖泊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合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是湖泊水体环境不堪重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严格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使企业少产废少排废,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减轻湖泊水环境恶化压力。
第二,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必须遵循湖泊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湖泊是有生命的系统,当人们的索取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生态系统的失衡。必须根据湖泊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来科学地确定湖泊地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给湖泊以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其自我修复、自我更新的功能,始终维持良性循环,使湖泊生态系统保持生机和活力。
第三,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进入湖泊的污染物构成日趋复杂,各要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实行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的全面治理,统筹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措施,以及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湖泊综合治理,使湖泊水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第四,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必须加强湖泊水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湖泊的自身特点要求对其予以特殊的立法保护。在我国现有《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法律的基础上,要按照让湖泊休养生息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开展湖泊水环境保护的立法研究工作,针对湖泊水环境、资源和生态特点,提出相应的制度和内容,为实现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目标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第五,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必须严格执法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对湖泊周边重点污染企业和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管,特别是对造纸、化工、印染、制革、酿造、制药等重污染行业和容易引发污染事故的企业要重点进行监控,坚决遏制超标排放等违法排污现象。
女士们、先生们!
湖泊治理与保护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商良计、共同行动。我们愿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交流与合作,继续推进湖泊环境保护,为促进全球湖泊保护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最后祝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圆满成功!
尊重自然规律 推进休养生息 ——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的致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汇聚一堂,围绕“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这一主题,深入研讨,对于促进全球湖泊环境保护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湖泊环境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对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
湖泊是自然演化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宝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地球上许多国家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也滋养了辉煌的中华文明。湖泊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休戚相关。中国湖泊总贮水量11000多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达6400亿立方米,占城镇饮用水源的50%以上,全国粮食产量的1/
3、工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来自湖泊流域。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们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心不动摇,行动不松懈,将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环境保护。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中国政府在汲取历史上治国安邦经验和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这一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强调给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一是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水环境容量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二是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改变水环境恶化的状况;三是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方法,加大治理力度,促进水生态系统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四是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形成严格排放、合理开发的强大压力,又形成主动治理水环境的积极动力。
随着近几年休养生息各项政策举措的深入实施,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水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2008年流域水质持续改善,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断面由2005年的41%提高到55%;全国重点湖泊Ⅱ类水质的比例由2005年的7%提高到14.3%。
江河湖泊是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在管理决策层面、技术层面以及公众参与层面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部门的协作。世界湖泊大会为我们搭建了交流、沟通与合作的平台。我相信,大会成果必将有利于深入推进全球湖泊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水域到流域 实现管理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
人口快速增加和城市化发展使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而受到污染的湖泊又威胁着流域的人群健康。湖泊水问题突出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水资源短缺、水体污
染、洪水频发及生态失
衡等方面。
传统的管理措施将工程和技术措施作为主要手段;忽视流域全过程控制,污染源和水质管理呈现明显的分割状态;缺乏整体、系统化的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规划的制订与实施;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排放标准和湖泊纳污能力脱节;多部门、多级管理体制,使管理职责不明晰,部门协调困难;湖泊水监测能力较弱;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公众参与等,使我国湖泊流域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能从根源上遏制湖泊污染问题。
要让湖泊休养生息,最重要的一点是湖泊的管理要从水域管理向流域管理转变。在未来的湖泊水污染综合治理中,要从传统的水域管理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变。需要融合体制、政策、参与、技术、信息、资金等六大因素进行湖泊流域的集成管理。注重对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管理不能单纯地就湖论湖,要向整个湖泊流域管理转变。
要注意源头减排问题,采用行政、经济、社会等综合措施,实现流域水管理根本目标。要进行水量、水质、水生态的全过程调控。建立公众参与体系。
建立高效的流域管理体制和法制体系是湖泊流域管理的关键。在国家层面,要对不同管理部门的作用和职责进行清晰定义,并支持流域水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的行动。制订专门的法律,构建系统的制度、平台和空间,推动湖泊水污染防治。
洱海休养生息 重在立法保护
云南省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尚榆民
近年来,洱海两度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水质下降,急需休养生息。
洱海保护重在立法,云南省大理州把立法作为保护洱海的武器,以政府一号令的形式在整个洱海流域实施法律保护。先后颁布了几项重要措施:实行“双取消”制度,取消网箱养鱼、取消机动捕捞设施,恢复人工捕捞。实行“三退三还”(退鱼塘还湖、退耕还林、退房屋还湿地)制度。实施流域“三禁”制度,在流域内104个自然村全面禁牧山羊,实施流域禁磷(含磷洗涤用品)、禁白(塑料制品)。在大理市辖区启动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有毒有害不易降解塑料制品工作。
大理州还对洱海保护立法实施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在管理的原则上,由原来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改为保护第一、科学管理,把洱海的功能定位为保护为主,同时对洱海的水位进行了调整,使之更加有利于水生生态的修复。在管理方法上,设置洱海管理局,实现行政权的集中,在管理局下设管理所,管理所下设河道管理员,从而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在法律体系上,陆续建立和完善了滩地管理、农药管理、水费征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成为洱海立法的有益补充。在此基础上,洱海的保护还需要来自政协、人大的监督,来自新闻媒体及人民群众的监督。
蓝藻预警监测 需要科技支撑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张宁红
为确保太湖地区饮水安全,对水源地蓝藻进行预警监测是判断蓝藻水华发展趋势以及制
定相应对策的重要手段。
太湖蓝藻预警监测体系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技术体系构成。监测系统利用航摄和卫星遥感数字影像,全天候对太湖蓝藻的生成变化进行实时监测,获得蓝藻发生和分布信息,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其分辨率比目前气象卫星提供图片的精度高上百倍。
对蓝藻水华的形成进行预测,必须掌握蓝藻水华形成机理与基本规律,确定影响蓝藻水华形成的关键要素及其阀值。2009年4月15日,太湖蓝藻预警监测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在无锡水域设置的32个巡测点已全部启用,对太湖蓝藻的日测日报已开始进行,成为太湖预警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贡湖、梅梁湖、宜兴沿湖地区,设立了21处藻类观测点,每天定点、定人、定时严密监视太湖重点水域的藻类情况。同时,龙头渚、沙渚、闾江口等沿湖地区也设置了13个视频观测点,并安排专人通过监控系统进行远程观测。
蓝藻动态模拟是实现太湖蓝藻预警监测的重要步骤。蓝藻动态模拟基于蓝藻水华发生、发展、漂移扩散与堆积原理。
建立生态模型 调整治理思路
国际水协主席 戴维·卡门
当前,很多河流和湖泊都面临着缺水造成的巨大压力,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最为严重的水
质问题。必须考虑对治理思路和措施进行长期和短期调整。
让湖泊休养生息,就必须了解湖泊生态系统,并对治理思路和措施经常进行评估,这样才能了解其休养生息的状况。需要对现状进行界定,建立生态模型和加强监督是最好的战略。在生态系统建模方面,必须找到有效的数据,加入点源和面源污染指标,充分反映水污染全貌。
现在,所有国家都开始考虑湖泊和河流的休养生息。中国也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实践。在休养生息方面,要将生态修复作为主要政策,建立一个更为全面的水安全计划,进行渐进式的风险评估和管理,重建水生态环境。必须针对每一个湖泊和河流,考察其水安全计划,进行面对未来新的风险评估,从而科学决策如何治理和管理湖泊。
让湖泊休养生息,在一定的时期内也必须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要重新创造一个生物系统。
中国在湖泊管理和城市水系管理方面可以作为领导者,中国已经有了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愿景。我们必须更安全、更高效地采用新的理念和技术,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认
清湖泊特点 恢复生态系统
日本滋贺大学教授、国家湖泊环境委员会科学委员会主席 中村正久
严重的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在印度湖泊中非常普遍。而菲律宾的湖泊同样面临富营养化问题,湖泊面积及湖岸不断收缩。尼泊尔基本上是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生物多样性退化、森林砍伐等问题使这些湖泊治理困难。当
前,全球面临普遍的湖泊退化问
题,世界上90%的湖泊受到人为影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治理湖泊,必须认识湖泊的特点。湖泊第一个重大的特点就是整体性,湖泊是在很多因素综合下形成的,一旦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其他的环节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连锁反应。湖泊污染起来非常快,要想恢复又要经历非常漫长的时间。整体性、长期性、独特性、复杂性构成了湖泊独特的特点,这些问题都是不可分割的,不可孤立地解决某一个问题。
要充分考虑生态的服务价值。过去人们只看到了湖泊的资源供给服务功能,经常大量地向湖泊索取各式各样的资源。我们必须了解,湖泊还具有自然调节、文化服务等众多功能。污染和滥用湖泊资源,会使自然服务功能慢慢消失。在治理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生态服务功能相互的关联性。
治理和改善湖泊,必须致力于恢复湖泊的生态系统,这需要有坚定的政治意愿、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等。中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希望通过全球的共同努力,扭转湖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通过让湖泊休养生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变革生产方式 减轻草海压力
遵义师范学院 娄胜霞
贵州草海流域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环境质量近年来有下降趋势。因此草海生态保护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调适研究具 有重要意义。
草海地处高海拔地区,人均收入非常低,是贵州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草海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垦殖过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遭到破坏;贫困人口集中,村民围湖造田,过度捕捞水产,使生态压力增大;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草海水质逐年下降;约1/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草海,使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急需对村民传统生活方式进行调适、变革,使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首先,加强对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介绍,消除村民的顾虑,改变村民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依赖心理,使村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行为调适。改变不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杜绝不良行为,推行科学的生产方式,治理水土流失,调整化肥使用方式。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引导农民从事商业、服务业,减轻生态环境承受力。摈弃陋习,提倡科学的生产方式,减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制度调适。制定约束性规范,制定村规民约约束村民行为;制定激励机制,适当奖励保护生态环境行为;制定相应的补偿机制,给予村民一定补偿。
打破边界概念 实行跨界管理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国际流域研究中心主任 斯蒂文·林特纳
人类可以使用的水绝大多数都在湖泊当中,所以保护好湖泊就是对于淡水最好的保护。我们必须掌握湖泊的特点,深刻了解不良管理给湖泊带来的危害。
和其他任何水系统相比,我们对湖泊的使用幅度是最大的,包括饮用水、灌溉、工业、生产、渔业、水电、运输等,只有像湖泊这样的水源才能够提供这么多的功能。但同时,水资源利用和污染也使用水方面的冲突成为可能。湖泊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能够找到综合的解决方案。
统一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备的制度体系,与社会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防污工程和技术体系,是湖泊流域治理的四大支柱。要使这些支柱发挥作用,我们还必须掌握数学、信息、融资等要素。
制度需要有相关的机构管理。促进制度落实,公众的参与或者说是利益相关方的参与非常重要。而要推动公众参与,就需要掌握并及时公布大量信息。
可靠的融资也是非常重要的。广泛开展融资,强化资金支持,才能有力推动污染源治理和流域综合管理。
湖泊治理还必须打破边界的概念。打破边界不仅包括地理的界限,还包括部门职权的界限,行政区划的界限。跨行政区划的湖泊治理目前面临很多困难,在一个国家内部实行往往可能有很多阻碍,国家和国家层面上的跨行政区域湖泊治理面临的困难更多。因此,湖泊治理的成功取决于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利益相关方必须要了解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健全监测体系 服务科学决策
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葛劲松
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位持续下降,湖面面积逐渐缩小,环湖地区草场退化。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当地群众的生存发展,而且直接威胁到青海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保护好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刻不容缓。
让湖泊休养生息离不开科技和基础数据支撑。2006年~2015年,我们将按步骤、分阶段完成青海湖流域生态监测体系中的监测网络建设与综合分析评估系统建设。其中,监测网络建设包括鸟岛综合定位监测站、草地(含沙漠)定位监测站、水生生物定位监测站、水土保持定位监测站共4个定位观测站;水文水资源、气象、环境质量3个专业长观站以及相关的卫星遥感监测。综合分析评估系统由遥感监测信息平台、数据库系统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平台、生态环境评价与综合评估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查询、中心实验室、生态监测技术档案馆建设组成。
青海湖流域生态监测体系的建立,将形成青海湖流域监测分析报告、数据库、图件库、影像资料库、生态环境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等系统工作。通过各部门的生态监测分工协调、长期运作,将不断积累科学监测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开拓融资渠道 完善投入机制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 常杪
湖泊水污染的来源包括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其综合整治需要大量资金。如何划分相关责任主体和投资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顺利完成筹资工作,是开展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一是要按“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划分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的事权主体。二是要处理好不同事权与财权主体之间的关系。三是资金机制作用发挥需要配套政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政策手段的推行往往与工程手段密切相关,如脱氮除磷工作的推进应在使用有效技术手段进行污染防治的同时,采取政策措施控制污染排 放。
资金不足是制约我国现阶段湖泊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瓶颈,但资金投入机制的事权和财权承担主体的单
一、缺乏弹性的状况依然较为普遍,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例如,尽管当前投资事权多在地方政府,但中央政府更多地承担起统筹和支持责任;水环境综合整治融资机制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仍存在巨大的挖掘空间,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产业发展需求。应加大力度,推进建立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等多元化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资金投入机制。
推进分级管理 深化污染治理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吴悦颖
截至2007年,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环境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城镇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划分保护区;60%保护区按规范建设有标志;80%水源地建设了监测中心。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我国尚有35%的湖泊型饮用水源地未达标;二是400万服务人口的饮用水水源地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监管力度急需进一步加强。
应从法律策略、规划策略、技术策略、政策策略、监管策略等方面加强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力度。一是依法批复防治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继续建设保护区标志和隔离防护措施。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后督察。推进分级管理制度,一级区控制污染源,二级区加强生态管理。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协调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二是根据湖泊水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进行规划,加强工业企业深度治理。三是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力度,加强环境准入制度。四是保护区污水处理厂要达到一级A标准,保护区上游水质要达到一级B标准。五是加快推进农药管理制度实施,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六是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七是加大监测力度。制定应急预案并加大演练力度。
控制城市污水 严格执法监管
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徐晓梅
人口增长与城市扩张是城市生活污染持续增长首要原因。滇池流域是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高区域。2005年数据显示,城镇生活污染源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占流域污染物总量的63%、76%、66%。2008年底,流域内人口352万人,超过城市承载能力。
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是影响流域污水处理能力重要原因。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系统雨污合流,部分污水通过河道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或滇池。另外,污水处理能力时空分布不协调也严重制约流域污水处理能力。
陆域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湖泊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水源涵养林不足,磷矿开采区植被严重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湖泊淤积。沿湖土地被围垦,湖内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河口及周边底泥污染严重。
环境监管能力不足。滇池流域环境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环境执法能力薄弱,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监管手段薄弱,企业超总量排污的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点源污染末端处理已不能满足滇池保护的要求。
生活污染源是流域污染控制的重点,要控制滇池流域城市发展规模;要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开展城市卫生系统改造研究,就地处理资源化利用,在全流域推广节水控源措施,方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入湖量。
强化组织保障 高效运作资金
无锡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办公室 顾刚
作为太湖治理可供借鉴的鲜活样本,蠡湖环境综合整治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从蠡湖的治理中,可以归纳出3条成功经验。其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02年以来,无锡市政府果断停办了蠡湖地区2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项目供地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事项,并发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确保生态规划工作顺利进行。其二,资金上的高投入。政府建立了高效的资金运作平台,组建了借款还款主体,完善了贷款项目审批手续,规范了资金使用体系。在筹款过程中,除积极争取国家、省的资金支持外,还得到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投入14.5亿元,并落实市内配套资金20多亿元。其三,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另外,做到“三个措施”、“六个全覆盖”。“三个措施”,即全力打捞蓝藻、实施生态清淤、加强调水引流。“六个全覆盖”,即太湖保护区规划全覆盖、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综合治理措施全覆盖、双源供水网络全覆盖、监测监控网络全覆盖。
太湖治理任重道远,目前治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一个地区治理工作的力度不平衡;没有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治理太湖的资金缺口还相当大;没有对太湖进行合理科学的研究。这些问题有待继续探索。
发言由中国环境报记者张黎、文雯,通讯员余桃晶、陈果、林可整理,发言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恢复清水产流 建设绿色流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基地首席科学家 金相灿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中国湖泊80%都富营养化,这样说法是不对的。中国大部分湖泊是好的,所谓80%呈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是
指我们经常调查、监测 的五六十个湖泊。我国集中在发达地区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富营养化已成为中国湖泊面临的重大的问题之一。虽然我们对许多湖泊都尽了巨大努力进行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控制效果不甚理想。
浅水性湖泊富营养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治理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对我国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过去对湖泊治理的成效往往是以总氮、总磷和COD指标为主,然后再通过综合措施来评价,现在发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要实行水污染治理、富营养化控制及湖泊管理从水质向生态的转变,真正重视水源涵养体、塘坝的保护工作。推行并落实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这一湖泊水污染防治新理念。
清水产流机制理念是近两年提出的。湖泊里有清水产流区,太湖、滇池水质恶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湖泊自身的清水产流机制被破坏了。因此,应对清水产流区进行保护,让清水产流恢复,让清水入湖才能解决湖泊的问题。
为此,首先应该进行绿色流域建设,通过污水处理与清水产流机制的修复以及流域管理等形成绿色流域。
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完善污染源的系统控制。将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源的工程治理、低污染水的净化与处理系统建立作为关键内容。
实施系统控制 加强湖泊管理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许振成
湖泊具有供给水量、满足水质、开发水能、利用水体、承载生物、观赏水景等多种功能,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其优越性,在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中具有独特性。由于湖泊具有纳污吐清的水力特征,所以作为受纳水体极易受污染。此外,湖泊在人为干扰下也容易失衡。
湖泊治理的总体战略是实施湖泊流域系统控制。
在同一战略框架下,每个湖泊的具体管理措施都应因这一湖泊在维持生态平衡与支撑经济社会中的功能不同而不同。湖泊管理的实质是制约人类在流域内的经济社会活动,使其不至于损害湖泊功能的持续利用。流域内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单位面积的人口与GDP)的不同,决定了使用功能相同而保持措施不同。
按支撑经济社会的功能,湖泊可分为如下3类:维持自然状况,保障优质水源功能;限制人类干扰,维护综合功能;合理开发建设,维持景观生态功能。
维持自然状况,保障优质水源功能类湖泊保护的战略措施包括:禁止人口与商品化生产进入流域,以补偿性政策鼓励人口迁离;发展生态型产业,通过减少人口和经济补偿,提高人均收入;适当集中居住,改善乡村生活,提高居民素质,系统管制乡村“三废”;排水自然回归,废物回用或离境处理。
限制人类干扰,维护综合功能类湖泊保护的战略措施包括:限制人口迁入与工业进入;发展农业等生物质产业与本地资源加工型工业;鼓励农民进城镇生活,提高居民素质,创新城镇生活方式,集中管理、处理生活“三废”;系统控制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维持水体生态功能。
发展绿色农业 减少面源污染 华中农业大学 王雅鹏
湖泊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调蓄水源,防洪、防涝和灌溉作用;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湖泊可调节湖泊水陆系统的循环,是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湖泊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优化;带动环湖区域的经济发展。一般来说,湖泊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人口聚集区,湖泊在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湖泊生态系统面临着退化的现状,表现在湖泊数量和面积减少。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污染严重,水质下降,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华。湖滨带湿地由于围垦湿地遭到破坏,生态功能弱化。
农业经济发展对湖泊的破坏主要有: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小;农业生产种植的化肥农药极大地污染湖泊,现代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施药方式过于密集;农业养殖中的畜禽粪便增加和任意排放污染了湖泊,现代农业养殖规模的扩大无形中增加了畜禽粪便的处理难度。
必须减轻现代农业对湖泊环境的破坏。首先,发展现代信息农业,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通过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种植方式、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减少农业对湖泊的破坏。其次,积极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最后,推进农业管理现代化,建立农业环境保护支撑体系。
遵循十项原则 修复湖泊生态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刘永定
在富营养型湖泊的治理与管理实践中,污染削减与生态修复是协同作用的。
遵循十项原则对保障工程措施与生态修复有效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系统原则/流域原则。
二、目标原则/健康原则。生态修复的对象是受损的生态系统,目标是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有限条件原则。所有被采用的技术都是在有限制的条件下施行的。
四、时空分异原则/类型原则。生态修复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系统的多稳态转换。
五、平衡原则/承载力原则。水生态、水环境、水力学诸动力学因子的平衡,特别是水力负荷与营养物负荷的统筹平衡。
六、生产力控制原则。生态修复的驱动力是对光合生产的调控。
七、递进原则/过程原则。生态修复是一个过程。
八、自组织/自然修复为主原则。系统生物学和整合生物学的原理是从自组织到复杂适应性系统。
九、工程化原则/尺度原则。
十、安全原则。
严控工业排污 保护饮用水源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王金南
应在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同时,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增长。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是国家重点湖泊水污染防治的关键。一是要全面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核查,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严格划定一级、二级保护区边界,并设置明确的界限标志。逐步开展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的监管。二是要健全饮用水水源水环境监控制度,定期发布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在加强常规水环境监测的基础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水质全指标监测分析,并及时公布水源地水质状况。三是要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预警制度。受上游污染、降雨径流、农田退水等因素影响较大饮用水水源,要建立相应的污染预警制度。形成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预警和水厂处理预警三位一体的饮用水
水源安全预警体系。
同时,要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增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水环境容量资源放到与水、土地等战略资源同等地位的高度重新评估支撑流域、区域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鼓励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应作为政府鼓励企业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应对循环经济产业、清洁生产企业、环境友好产品给予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与鼓励,对环境不友好的产业产品应用提高税收标准、减少补贴等方式进行惩罚。应以全面稳定达标为目标,重新确立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的战略,协调与理顺我国有关工业污染防治的法规、标准和政策,加强监督执法,切实加强工业企业的排污行为管理。
打通江湖阻隔 改善环境流量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王洪铸
中国的河流洪泛区正面临着包括栖息地丧失、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威胁,对此应在全流域尺度范围内,以河流冲积平原作为整体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修复。根据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区域水文情况分析,通江湖泊鱼类多样性明显高于阻隔湖泊,江湖阻隔造成鱼类多样性下降。黄河流域的筑坝坝体导致近50年来黄河日益干涸,可见加强江湖连通是保护鱼类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应通过江湖连通修复环境水流、减缓富营养化、恢复水生植被,最终实现健康湖泊生态系统的重建,并采取分析鱼类产卵场的分布研究鱼类迁移的空间模式等措 施,确定最佳的河流连接的湖泊格局。
还应高度重视环境流量的测算。环境流量的大小与河川水文特征、水库调节性能和运行情况有关。应积极开展环境库容研究,确保最小环境流量。要加强环境流量监测力度,测算环境流量变化规律,强化水质管理。尽量采用跨流域调水等措施加强受污染水体的水量交换,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要结合城市或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研究,通过综合考量研究鱼类的迁移节奏、估算鱼类以及水生植物的需求等改善环境流量。
支持民间社团 参与湖泊保护
江西省爱鸟协会顾问、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 宫正
2004年江西省通过了我国省级第一部保护湖泊湿地的地方立法——《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这对鄱阳湖湿地水环境、水资源以及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江西省在配合呼应政府依法行政的同时,也发挥了民间社团的作用。
我们联络省内与湖泊湿地保护、利用、管理的政府行政职能单位、新闻媒体、生物学者等,组成非政府机构的民间社团江西省爱鸟会,开展生态、环保活动。依托省科协、省林业厅,成立鄱阳湖绿色家园公益基金会,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组织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多种调研、展览和论坛,积极向省、市领导建言献策,对有作为的个人、社团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
同时,鼓励和支持地方乡镇、自然村、院校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发动公众对身边的水环境、水资源实施保护。通过网络、媒体、学校和社团活动,坚持长期对湖泊水体、水质、生物状况进行信息发布和环境生态宣传。
近年来,江西省的民间社团配合政府做了许多工作,为鄱阳湖流域湿地水环境、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开展了许多活动。随着社会对湖泊水环境、水资源的重视和更大需求,民间社团这支关注环境生态资源的生力军将进一步活跃在生态第一线上,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群策群力为建设和谐的绿色家园做出新的贡献。
创新机制体制 构筑两湖屏障
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局长 丁雄军
两湖一库是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饮用水水源的简称,也是贵阳市民的主要饮用水水源。上世纪80年代初,两湖水质非常清澈,而进入90年代以后,两湖流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急剧增加。2007年两湖水质降为Ⅴ类或劣Ⅴ类。
贵阳市高度重视两湖治理。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贵阳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强有力地依法治湖工作。
2007年,贵阳市对原红枫湖管理处、百花湖管理处、阿哈水库管理处进行整合,组建成立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集中履行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同时,贵阳市财政在整合各项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每年从预算中再安排1000万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资金。
“保目标、推项目、强执法、攻科研、重宣传”是贵阳保护两湖一库的重头戏。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将其形象地比喻为蓝线、绿线、红线、白线、彩线。力争3~5年实现两湖一库饮用水水源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12年实现红枫湖、百花湖达到Ⅲ类水质的总体目标。2008年每月两湖水质监测显示,水质总体向好,改善程度明显。
发动公众参与 开展社区共管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曾南京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公众参与,在公众参与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成立联保会,每年召开一次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工作会议,制止区内非法渔业生产活动,确保候鸟的安全越冬。保护区领导和管理站干部职工还经常走访周边乡镇,与当地居民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与乡村干部和当地居民保持良好关系,从而缓解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
积极开展社区共管,也是保护区探索的新途径。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的资助下,以丁山村的边山自然村为社区共管示范点。1996年成立了由保护区管理局、吴城镇人民政府、边山村有关领导组成的共管领导小组,1998年成立了丁山村共管委员会,编制了《边山村资源管理计划》。通过社区共管,改善了保护区同社区的关系,减少了村民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序。
应完善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赋予公民参与、监督自然保护区相关工作的权力,明确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的职责、义务以及公众参与的相关程序。此外,还应将公众参与所需资金纳入保护区经费预算中,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修复水体生态 增强自净功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吴振斌 成水平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水体,尤其是湖泊水质逐渐恶化,生态系统日渐退化,污染严重,水华泛滥,传统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对城市受污染水体进行修复十分必要。我们研究的主题就是在保护和改善城市水体水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协同构建城市水体生态系统,使之成为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健康生态系统。而生态修复相适配的景观建设技术是在实现水体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态工程的景观美化功能,使城市水体的功能进一步提升。
目前,城市水体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表现在:江湖阻隔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污水直排造成水体污染严重;无序养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沟渠污染使水网连而不通。
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是针对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和底泥污染严重的状况研发的一种以水生植被恢复与重建为核心的城市湖泊生态修复的技术体系。包括4个方面的核心技术:生境改善、结构优化、功能强化和系统稳定。四者紧密围绕着水生植被恢复、重建这一核心,按照城市水生态系统重建的一般规律,整合了大量相关技术,共同组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方案。
我们从汉阳湖区水网的现状特点出发,制定了以水生植被恢复与重建为核心,结合水力调度、沟渠连通、景观工程建设的受污染城市水网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的系统方案,通过工程的实施达到汉阳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重建和功能恢复的目的。
建设生态文明 促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王惠中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创造的苏南模式备受全国关注。但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被人们忽视,直到2007年太湖蓝藻的暴发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研究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即是要研究一条太湖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太湖流域城市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一、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与日俱增;
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日趋增长,环境容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三、土地资源紧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尽管江苏省对此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但是江苏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太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产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制度文明4个方面。生态意识文明是弘扬太湖文化,从意识形态上建立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生态产业文明包括生态农业文明、生态工业文明和生态服务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则包括加强水环境的污染防治,加强大气环境的污染治理,强化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等;生态制度文明包括建立高效文明的政府行政体系,建立协调有序的企业制度文明,建立平和高效的群众监督体系等。
太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一系列的保障体系,包括组织保障、体制机制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宣传保障。
重视集成创新 系统解决问题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博士 毛国柱
我国近20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经济高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剧烈干扰和破坏,引发了一系列城市水环境问题。城市水体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水体污染呈现出复杂性、长期性、结构性的特点,长期以来在城市水体修复方面往往重视单项技术研发,而缺乏在单项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创新,无法为我国城市水体修复提供有效的技术体系和可实施的整体方案,难以解决目前复杂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对于城市水体修复技术进行系统集成研究,无疑将有助于从系统科学角度出发,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为空间尺度,以城市水体生态系统重建与稳定为时间尺度,在时间和空间尺度采取更合理可行的工程技术方案,充分发挥工程措施的系统功能,充分利用有限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水体修复工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还要加强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尺度和流域尺度对城市水体修复技术集成的综合研究,在流域管理和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层面实现城市水体修复工程系统方案的设计和综合管理。
发言由中国环境报 记者张黎、文雯,通讯员余桃晶、陈果、林可、樊巍整理。发言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建设低碳城市 减缓气候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潘家华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等驱动因素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低碳化进程得以实现。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清洁化;二是单位产出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低碳化进程也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是,碳生产力高并不一定是低碳经济。奢侈和浪费性的消费,完全可以抵消
碳生产力的改进,使得社会总排放量居高不下。
低碳经济不等于贫困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行业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
低碳经济并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潜力是负成本的,并不需要成本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行为转变和政策制定方面的障碍。
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研究已经表明,延迟行动将带来更大的成本损失;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防范全球变暖需要进行国际合作,发展低碳经济关乎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地区),每一个人。
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是相容的,互为促进的。“两型社会”建设,要走低碳发展之路,开展低碳城市规划,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市场机制和产业体系。
重建价格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齐建国
循环经济是一种发展模式而不是一种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如下: 第一,重建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初始资源价格,是提高循环经济比较利益的基础。国家应该提高初始资源使用和开采的成本,使初始资源的价格真正反映其价值。第二,提高废弃物排放成本,增强循环利用废弃物的成本优势。提高废弃物排放成本,使排放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把循环利用废弃物转变为企业降低环境使用成本的一个途径,可以提高循环利用废弃物的比较经济效益,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降低废弃物再生利用成本,提高再生资源的比较利益。把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往往需要复杂的技术处理过程,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循环利用废弃物是一种公共资源(生态与环境容量)的保护行为,政府应该通过外部效益内部化的方式,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给予一定补偿和支持。
第四,降低循环经济的交易成本和市场开发成本,提高循环经济效益。一是政府通过绿色采购、同等条件下市场准入优先等政策,优先选择循环经济产品,降低循环经济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并保证具有稳定的市场份额。二是政府采取免费认证和赋予标识的方法,为循环经济产品进行公益宣传。三是政府免费为循环利用资源和废弃物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四是政府免费为企业提供国际合作指导。五是政府投资建设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
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科学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宏春
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17美元,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对很多国家而言都是黄金发展时期,但又是矛盾凸现期。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建议如下: 转变认识,统筹协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将节约放在首位,坚持集约发展;规划开发中,要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放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突出位置;要强调效率的概念,包括采用节约使用、再生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等途径。
制定政策,抓好重点。要依据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用新的理念建设“两型社会”。尽可能地将废物转化为原料,而不是进行终端处置;关注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造制度和市场环境。
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要多做一举多得之事,少做重复拆建之事;多做系统优化之事,少做增加麻烦之事;多做源头控制之事,少做末端治理之事;多用一些市场机制,少用一些强制命令;多用一些倒逼机制,少些想当然拉郎配;多用一些政策引导,少些政府直接投资。
增进人民福祉 优化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夏光
党的十七大把环境保护提到了关系国家发展前途的高度。为什么环境保护具有这种突出的重要地位?一是环境保护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的真实福祉;二是环境保护可以促进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重使命(增进人民福祉),是指环境保护的本质属性就是为全社会创造出良好的环境质量(环境福祉)。环境福祉是人们从良好的环境状况中所享受到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价值,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上是为全体人民谋福祉的,环境保护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领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了环境保护的重大使命。
第二重使命(优化经济发展),是指环境保护具有促进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科学发展观赋予环境保护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功能: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之所以能够优化经济发展,是因为环境保护要求把环境承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求经济发展走少排放、低排放(最好是零排放)的道路。这对经济行为主体是一种外在、强制的约束条件,促使他们努力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尽量循环利用再生资源,而且还能激励他们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而获得新的经济效益。这在客观上会提高经济系统的质量,增强国家经济竞争能力。
加强污染防治 建设两型社会
环境保护部污防司副司长 张欲非
我们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在污染防治工作上,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巩固城市规划法律地位,推行中长期环境规划。将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地位。同时,在国家层面上,正在将包括城乡规划在内的各类相关规划强制纳入战略环评范畴,并将规划环评的强制性要求体现在规划法规的具体条文、条例中。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市场运营机制,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改善区域城市环境质量。以“五个统一”为核心,即统一规划、统一治污、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考核,建立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约束和激励机制双管齐下,深化城市环境管理。加强环境问题前瞻性研究,促进城市生态质量持续、整体改善;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因地制宜,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加强基础性和前瞻性科学研究。设立对城市新凸现环境问题的前瞻性研究专项。加强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促进公众参与和部门协调,理顺参与渠道。推广生态示范 建设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副司长 李远
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环境保护“三个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多年来,国家环保部门在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形成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生态示范建设体系。生态示范建设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工作重点是:发展生态产业,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产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稳定、和谐、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推进生态人居建设;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示范建设工作自提出以来,目前已有14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近500个市、县开展了生态市(县)建设。实践证明,生态示范建设是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实现环境保护进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主干线、大舞台、主战场的最佳形式,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模式,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最佳载体。为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坚持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示范建设,为构建“两型社会”而努力。
构建立体机制 维护环境安全
湖南省湘潭市环保局 陈铁平
面对环境隐患突出、环境污染事故呈高发态势的状况,湖南省湘潭市一方面开展专项行动,一方面努力构建立体环保机制。
一是增人、增编、增机构。湘潭市环保系统连续3年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共32名,增设了减排办、农村环保办、应急指挥中心等机构。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大胆启用了一批年轻干部。
二是强身健体。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全省首家地市级多功能、现代化的环境应急指挥中心。目前,监测和监察的达标升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环保能力建设日益加强。
三是严格执法。2008年市环保局探索开展了交叉执法,启用电子环保警察和数字化管理,对环保未达标企业的法人代表实行市长约见诫勉谈话,促使企业作出环境达标公开承诺。
四是组建了市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统一战线。
五是巧借外力,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携手长株潭、高校、环保产业和美国环保协会,探索污染减排、湘江流域生态补偿、企业环境责任险、环境监理、环境设施三方运营等新模式。
推进配套试验 加快建设步伐
湖南省长沙市代表团 彭跃辉 湖南省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取得了以下初步成效: 一是科学设计“两型社会”总体蓝图。制定了“两型社会”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等。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13个专项改革方案已基本完成,生态补偿、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等专题研究已经展开。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二是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创新。建立了能源管理和节能执法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实行新建项目能耗准入和节能评审制度。成立长沙环境资源交易所。试点推进村级规划合一,统筹村域内国土资源利用、村庄建设、国土整治、生态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在先导区探索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
三是大力推进重大“两型社会”项目建设。长沙获批全国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实施。
建议对“两型社会”建设区域,特别是生态建设项目予以政策和资金重点支持。要建立“两型社会”考核机制,每年适时对试点地区进行考核,并将环保工作纳入“一票否决”范畴。对各级环保机构的能力建设定编、定员、定标准,将环保网络延伸至街道、乡、镇,加大投入。把农村污染防治列为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战略。(中国环境报)
第二篇:纪念世界水日大会讲话
在纪念“世界水日”暨表彰“水利双十佳”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以及表彰“水利双十佳”等一批先进个人。刚才,我们对“十大水利标兵”和“十佳水利工程师”等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举行了“珊溪水.家园梦”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及寻访珊溪好人的出
发仪式。特别是**副社长给我们做了很重要的讲话,长期以来*社长对水利工作鼎力相助,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双十佳”代表和先进个人代表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听了之后我很受教育,他们的事迹很感人。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对获得**市第二届“十大水利标兵”和首届“十佳水利工程师”的20名同志以及其他各类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在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我们表彰了第二届“**十大水利标兵”和首届“**十佳水利工程师”。目的就是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水利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争先创优,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努力的工作,积极投身到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热潮中来,为全市水利工作转型升级和跨越赶超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重要意义
“世界水日”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一个节日。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四十七次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故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中国水周”宣传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浙江省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主题是:“加强水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水的问题,政府关心,群众关注。每年这个时候,世界各地都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目的是增强人们的水忧患意识,牢固树立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观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的治水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全市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依然突出,尤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问题极其严重,社会极其关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时空分配不均,局部地区仍然缺水。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我市也一样属于缺水地方,尤其是水资源分布不平均现象严重。全市53%的水资源集中在文成、泰顺、永嘉三县,而人口的48%经济总量的76%又集中在市区、乐清、瑞安三地。水资源供求的地域矛盾、城乡矛盾十分突出。加上水资源季节变化很大,大部分降雨集中在梅雨季节和台风期间,夏秋季节往往出现旱灾。
二是水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令人担忧的是,原本就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我们**也不列外,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瑞安、苍南等地出现悬赏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我在多个场合都讲了,我们水利部门压力很大,河道污染到如此地步,和我们水利部门监管工作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要好好的反思,好好的补课。
三是防洪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尽管近年来我市防洪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新建和除险加固了一大批水库、海塘、水闸、江堤工程,防洪标准和安全系数明显提升。但是,由于我市水利建设历史欠账多,一些流域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还没有建成,比如顺溪水库、朱家站水闸、南岸水库等一些水利骨干工程尚未建成,有些堤防还没有闭合,城市易涝易淹的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地处东南沿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洪涝灾害频发,防汛防台压力和任务都很重。这些严重地影响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如何为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我们面临的考验还很大,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工作。
水是生命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能力。所以,保护和更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特别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确保水安全。
二、以纪念“世界水日”为契机,全力推进水利事业转型升级
2013年1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德荣在全市统筹城乡暨水利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大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推进水利工作向防洪
减灾和资源开发利用并重转型”。陈书记的讲话,是对“资源水利”的全新诠释,极大拓宽了治水思路,对今后我市水利改革发展及重大决策部署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关于水利工作从防洪减灾向防洪减灾和资源开发并重转型的理解
1、为什么要转型
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的努力,我市水利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进水利事业向“防洪减灾和资源开发利用并重”转型具备了现实条件。主要表现在:
一是防洪减灾工程已初具规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防洪减灾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再过三年基本可以完成,再过五年大项目也都全部完成了。
二是**水利资源相对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达141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863亿立方米)的16.3%。全市现有水库累计库容26.3亿方。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60万千瓦,可开发水电站装机128万千瓦。全市滩涂资源丰富,理论基准面以上海涂面积95.42万亩(占全省1/4)。全市共有河网总长度达18708公里,水域面积达622平方公里。
三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城市空间的拓展,急需加快围垦造地步伐,目前**正在大力实施围垦造地、滨水公园建设、四边三化、绿化美化、拆违活动,给水利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力的契机。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我市人均GDP很快就要突破一万美元,这个时候人民对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的需求会发生很大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五是水利融资的需要。一直以来,水利都是公益性、准公益性为主的水利建设,在资金需求上不能满足于水利大投入、大建设的需要。只有走资源开发、资源整合的路子才能筹集到水利建设的资金,才能满足水利大项目建设的需要。
2、怎么转型
也就是说现阶段要如何立足我市实际情况,明确并抓住转型主要任务,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重点是:
一是加快三大江河口及围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要充分挖掘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河口水利资源,近期要重点做好瓯飞二期与潮汐能电站、平阳中期围垦与鳌江河口大闸、苍南大渔湾围垦与潮汐能电站的结合文章,做到资源综合开发,发挥最大效益。
二是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继续做好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要把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好、利用好、配置好。发挥珊溪水利枢纽平苍引水一期、楠溪江供水工程等重要水资源保障工程的供水功能;完成农村饮水扫尾工作,切实解决好平阳、苍南、乐清及山区等局部缺水地区的吃水问题。
三是加快河道资源开发利用。要结合滨水公园、旧城改造、农房集聚、市政设施建设等,扩大生态河道建设规模效应。重点要做好生态河道项目的包装,通过环境改善增加的土地效益,解决好项目融资问题,实现滚动开发利用的目的。同时要实施“活水畅江河”项目,通过水资源调度、河道打卡拓宽、增加水库生态调水库容、水闸优化调度等举措,达到流更畅,水更清的目的,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二)水利工作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机遇
当前,水利事业转型升级发展迎来了千载难缝的机遇:
一是党中央、省级高度重视水利工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水利建设的新高潮,水利投入力度持续增强。从全省来说,“十一五”水利投资1060亿元,“十二五”将达到1980亿元,其中2013年全省水利投入达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
二是市委、市政府紧抓固定资产投资率。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去年2000亿,今年要求达到3350亿,水利投资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去年我们计划完成投资80亿元,最后完成86亿元,今年计划增长了50%以上,要求确保完成投资120亿元,力争完成135亿元。在市委、市政府狠抓投资率的大前提下,加快了水利项目开工,促进了水利建设。
三是宏观经济形势向利好发展。从国际层面上看,今年的形势和去年没有太大差别。大家注意到,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释放不少有力信号,美、欧、日等国央行均出台了不同版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刺激消费,用适度的宽松政策刺激消费,是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从国内看,随着十八大后以后,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今后一段时间提出了很好的经济政策,最近在狠抓落实,两会提出今年GDP增速目标为7.5%。从省、市内看,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四个翻一番”目标,鼓励浙商回乡创业创新、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扎实推进,我省经济发展回升向好的有力条件将进一步积聚。我市“两海两改”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实施的历史机遇前所未有,城乡统筹、投融资体制等已基本理顺,土地、空间、环境等长期制约发展的障碍正逐步得到破解。市里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实体经济发展,随着“扶工兴贸”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实体经济将为2013年我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再加上中央、省、市去年以来相继下放了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
四是由我市水利历史欠账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具备争取上级支持的条件和项目。一些项目已比较成熟,稍作包装,做好对接,就可列入省里计划。如强塘工程建设,我市项目占全省的70%,很多的项目拿到了省里的大额补助。去年,我市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达12亿元。
五是这几年通过大投入大建设培养了一大批象今天表彰的“十大标兵”“十佳工程师”一样,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干成事的队伍。
给在座的各位讲水利工作转型升级发展的问题,主要是想让大家更加深刻了解我们作为水利人,尤其是水利人的先进典型代表,更应该明确我们水利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战略方向,进一步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水利发展大计的战略决策部署上来,并通过你们凝聚全市水利人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我市水利事业转型升级和跨越赶超发展。
三、大力弘扬水利“双十佳”的时代精神,全面加强水利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我们提出全市“十二五”水利建设计划完成投资400亿元,争取完成500亿元的奋斗目标。结合去年底“互学互比”十大项目安排及市委市政府对我局2013年考核考绩工作要求,我们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非常艰巨。
一是全市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20亿元,力争完成投资135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增长率在50%以上。
二是围垦造地工程建设。计划实施围垦面积135平方公里,确保完成投资56亿元,力争完成投资71亿元,实施面积和完成投资两项指标居全省第一。
三是珊溪水源地保护工作。基本完成珊溪库区整治工作,“五大”水源保护工程建设计划完成投资3.12亿元,畜禽污染整治提前三年完成总量削减目标,联合执法形成常态管理机制,非法捕捞基本消除。
四是防洪减灾工程建设。计划实施三大江独流入海河流治理项目19项,完成投资15亿元,其中,列入中央计划的鹿城瓯江治理一期、瑞安飞云江治理一期等6个项目全部开工。灵昆三期防洪堤、永嘉县乌牛水闸、瓯北西段防洪堤、瑞安飞云江标准堤等骨干工程完成建设。
五是生态河道建设。计划完成320公里河道整治和生态建设,全面启动建设“活水畅江河”项目。
六是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要全面启动包括瓯飞潮汐电站、鳌江河口大闸、楠溪江河口大闸、南岸水库、浅滩二期、飞鳌围垦等38项700亿元的重大前期项目。
要完成这么繁重而坚巨的任务不是光靠嘴巴说说的,天上也不可能掉馅饼。那么靠谁去完成?由谁去完成?又需要我们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去积极投身到水利转型升级发展呢?我想关键在于人,在于干部队伍,需要有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水利干部队伍,否则就根本无从谈起,无法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
为了树立先进典型,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去年来,我局联合市总工会、**日报报业集团组织开展了以“树立新标杆、再创新辉煌”为主题的第二届“**十大水利标兵”和首届“**十佳水利工程师”的评选活动,经前期推荐报名、评委会初评、报纸网络公众直选、各单位代表参评、评委会评审、人员公示等各个环节,评选出了“双十佳”,并在今天会上予以隆重表彰。
(一)首先谈谈为什么开展“双十佳”评选
一方面是为了弘扬先进。在今年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我局分别获得了基本考核一等奖、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一等奖和瓯飞前期工作特别奖,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水利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我们全体水利干部职工付出辛勤劳动的回报。正像有些领导说的“这个事交给水利部门去做是放心的”,这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也是鞭策。同时也反映水利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有一股顶天立地、不服输的精神气,也绝不会辜负市委、市政府和老百姓的对我们的期望。如瓯飞工程的获批,创下了六个全国之最,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所有前期工作,比以往同类项目的前期工作时间缩短了三年半,把很多干部群众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为**重大工程前期工作树立典范。这种成功靠的是什么?靠得是一股干劲,靠得是一种作风,靠得是一种智慧。参加瓯飞前期工作的全体同志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发扬五加
二、白加黑的精神,一起加班熬夜,放弃节假日、放弃休息日,一起讨论研究工作难题的破解和技术方案的优化,最终顺利完成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双十佳”评选,挖掘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能弘扬正气、鼓舞士气,激发我们干事创业的激情。
另一方面是为了鞭策后进。应该说,我们水利干部队伍整体情况良好,战斗力较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正所谓“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主要表现为:
一是作风问题。作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事业兴。作风关系人心向背,作风关系工作成败。当前,水利干部队伍总体风气还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一些“慵懒散慢”等不良现象:第一,工作得过且过。一些同志缺乏责任心,没有上进心,工作没有积极性、责任感,得过且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工作上庸庸碌碌,虚度光阴;第二,工作有畏难情绪。抱有畏难心,见困难就绕、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碰到“急、难、险、重”任务,有畏难情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一种舍我其谁、勇于担当的气魄;第三,办事推诿扯皮。有些人大局意识不强,凡事先考虑本处室本单位利益,处室间单位间配合乏力,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一定程度上存在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工作不落实的现象;第四,人浮于事。有的同志作风漂浮,到基层调研蜻蜓点水,工作不深不透。有的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真抓实干,抓具体落实少,应付了事;第五,宗旨观念淡薄。陈德荣书记在全市三级干部上指出:“当官不是当老爷,当官就是做公仆”,**转型发展需要全体干部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没有艰苦奋斗哪来的转型发展,没有干部的辛苦指数哪来的百姓幸福指数。但是,在我们水利干部队伍中,也就存在那么一些人,一些感觉付出和回报不对等,一些怕吃苦,不肯吃苦,坐享其成;第六,不注意形象。少数干部有损形象,甚至个别人说出有悖于党性原则的论调,在外面非议、发牢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同意见可以充分交流讨论,但必须注意形象,必须与党组保持一致,这是党的政治纪律,否则就不配当干部。
二是能力问题。我们局机关和事业单位有200多人,这个队伍也不算小。但里面很不平衡,就存在一些人什么活都干不了。占着茅坑不拉屎,拿着纳税人的钱,什么事都做不了。这里有几种现象:第一,不会做还不肯学,从来不愿学习,也不肯问不愿问,食堂吃吃饭,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纸,然后下班回家。第二,吃老本,翻黄历,干这事不行,做那事又不会。第三,不能适应工作,在岗不在状态,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吃不了苦,环境差一点叫苦,工作累一点叫苦,钱少拿一点叫苦。
三是分配问题。以上作风问题、能力问题的存在,其症结就在于分配问题,就是分配不公、不科学,工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差不多,干与不干也没办法,导致我们的队伍养着一些懒汉、庸人,整天无所事事,一张报纸一杯茶混日子,端着“铁饭碗”,谁能奈何我呢?因此,我们要切实打破“吃大锅饭”的现象,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和统一部署,我们局里去年也推出了全员考绩法和事业单位考绩法,但是一年多推行下来的效果不怎么样。主要问题有:第一,奖金额度太小,奖惩力度不够。事业单位仅拿出800元统筹,而且考核等次之间最高的也就是差个几百块钱,分配距离没拉开,起不到激励奖惩的作用;第二,制度执行不到位,做老好人思想。虽然每一个处室也都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了具体考核细则和奖励金额,但是执行不到位,制度就边上放放,形同虚设,干事和不干事一样,一切如故,大家还是基本搞平均主义,你好我好大家好;第三,工作责任目标不够细化,难于考核。很多单位,工作走一步算一步,工作没有重点,任务没有细化,也没有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怎么谈得上去考核呢?怎么谈得上去评价工作任务完成好坏呢?第四,考核办法设计不够合理。有些单位,考核出来分数大都在90分以上,也有92分,我们大学里读书85分以上就是优秀了,92分以上说明每个人工作都很好,还考什么绩啊?不用考了,大家都是优秀!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制度设计有问题,每张表格设计的时候要明确95分以上的有几个人、60分以下的几个人,如果超过这个额度这张票无效,这样才能把距离拉开。
(二)向“双十佳”学些什么
今天受到表彰的很多一线水利人,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边远山区或基层第一线,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新时期我市水利战绩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弘扬了“**水利尽心尽力”服务品牌。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宣传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在各自岗位上为水利事业勇创佳绩、建功立业。
第一、要学习“双十佳”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公仆情怀。文成黄坦镇水利站长邢星亮,从事水利工作30余年。他为灭山林火灾虽身遭Ⅲ级伤残却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奋战在基层水利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普通水利人的高尚情怀。也从一个水利门外汉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7篇专业论文;创下了182座山塘水库连续33年安全运行无事故的优秀记录。瑞安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林祝兴,从事水利工作29年,曾参与或主持10余项省、市、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分管过防汛抗旱、规划建设、小流域治理等工作,一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较好地完成各项重要任务。曾获浙江省抗台救灾先进个人、首届“**市模范公务员”等荣誉称号,获记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第二、要学习“双十佳”刻苦钻研、锐意创新的时代风范。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张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拥有咨询、水工结构、水利规划、工程地质、水土保持工程师五项国家注册证书,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浙江省“水利325拔尖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从事水利工作22年,主持完成了60多项省市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任务,共计获得省水利优秀设计金奖、省优秀咨询项目一等奖、省“钱江杯”优秀设计奖等15项省、市级优秀设计大奖。浙江珊溪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滕玉楠,**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由他负责的《赵山渡引水枢纽防渗墙补强加固项目关键技术研究》被列为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主持的赵山渡引水渠系渡槽补强加固顶升技术研究,是国内第一次运用PLC同步顶升技术对渡槽进行加固,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第三、要学习“双十佳”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创业热情。**市温瑞平水系管理局副局长胡理相,10余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我市温瑞、瑞平两大平原防汛、防旱、抗台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第一线,身先士卒,锐意进取,为我市鹿城、龙湾、瓯海、瑞安、平阳以及市属各“功能区”的防灾减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农业灌溉、塘河水环境改善以及水管体制改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市西向排洪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副总工卢国栋。1982年参加工作,在水利施工、工程技术、项目管理等多个岗位工作,敬业爱岗,勤于钻研,作为西排工程技术骨干,他一直驻守在工地一线,模范带头,破难攻坚,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多次获得市级各类先进个人荣誉。
第四、要学习“双十佳”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乐清市北白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郑源山,从事水利工作30年来,致力于当地基层防汛体系建设、防洪工程建设、小流域治理、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整治、水利普查、防汛抗台等工作,一心扑在基层水利战线,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几十年如一日,为乐清市基层水利工作和当地的防汛保安全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多次获得市、县级水利、防汛工作先进个人。苍南水文站站长朱永泉,从事基层水文工作35年,负责苍南县台风抗台报汛及洪水调查分析、水文资料收集及整编、鳌江流域防御洪水方案、站网规划建设等工作。苍南县属台风登陆频繁的县,多少个台风肆虐的白天黑夜,他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扎实的测量技术,为我市防洪抗台保平安报出了宝贵的水文数据,先后多次获“**市劳动模范”称号等荣誉。
(三)以“双十佳”精神为动力,全面加强水利队伍建设。
1、实施全员考核,提升工作绩效。今年,要根据去年考绩实施情况,进一步修正完善考绩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全面推行全员考绩。根据市委要求,今年要全面推行全员考绩法,而且是全体的、具有强制性的,不是愿意不愿意的、可选择性的。这里分两类人员。一类是局机关公务员和列入参公单位的人员,采取的是全员考绩,考核考绩到每一个人,今年要继续坚持,按照市里全员考绩的总体要求,注重工作实绩和质量,与考核等次、奖金、干部使用挂钩起来。绩效考核列最后的干部职工,要进行诫勉谈话,当年原则上不能提拔;连续2年绩效考核排名最后的,是中层干部的视情予以免职或降一职务层次任职或改任非领导职务;是一般干部职工的进行“双向选择”,落选的进行试岗,试岗期为3个月,试岗期满且考核合格的,由局党组研究决定重新安排工作,试岗期满考核不合格的,进行离岗培训。另一类是事业单位人员,今年要参照公务员全员考绩法,重点要改变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考核考绩方式,改变去年局里只考核到事业单位的情况,要求所有事业单位对个人的月、考核要动真格,参照局里公务员全员考核考绩奖惩办法,把考核考绩与绩效奖金、考核等次、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等真正挂起钩来,该诫勉谈话的诫勉谈话,该降职降级的降职降级,该扣奖金的扣奖金,该双向选择的双向选择,该离岗培训的离岗培训。总之一句话,绝不能再让考核考绩办法形同虚设,否则首先追究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要拉开绩效奖金分配差距。主要有两块:一块就是事业单位由局里统筹安排的绩效奖金要大幅提升,去年是800元,太少了,今年初步打算统筹3000元。而且在年底考核后,不同等次的要适当拉开距离,要把任务完成不好的钱拿过来,奖励任务完成好的。另一块,就是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奖金,也要拉开距离,多干活多拿钱,多劳多得天经地义,有些没干活或者干不好活、慵懒散漫的,就发给基础部分工资,奖金是奖给干活的同志。
三要突出重点工作目标。去年重点工作考核目标制定还不是很合理,有些单位目标制定很保守,给自己留有余地,而且重点也不突出,把一些很简单的、日常的一些工作放在重点工作目标考核里,大大降低了考核的含金量和公平合理性。今年,在这方面要认真研究,仔细审核,要紧紧围绕省里、市委市政府下达给局里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到每个责任单位。考核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突出各处室单位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同时,要做到量化考核,定性的内容不要放,使考核更具可操作性,切实提高考核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四要加大平时考核及通报力度。对各处室(单位)的重点工作目标考核要注重全过程的监管,采取定期汇报会、工作抽查、重点工作跟踪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动态及任务完成情况,每季度利用政务公开栏及书面进行通报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要提高考核工作水平和结果运用。对于全员考绩工作,局党组将给予高度的重视,组建专门的考核考绩领导小组,负责考核考绩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重大事项的决策等,并设办公室,挂局人事处,抽调专人负责,专门做这件事,切实提高考核考绩工作水平。同时,将进一步突出考核考绩结果的运用,除把考核考绩结果与挂钩外,要把结果与干部的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等有机结合起来。
2、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水利人良好形象。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有关规定,局党组今年的1号文件就是《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勤政廉政善政的实施意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全市水利系统“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勤政廉政善政建设”视频会议,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前段时间,局里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一对一服务”活动的通知》,每位局领导及中层干部挂钩联系一项重点水利工程,并要求定期深入一线,掌握动态,认真调研,指导服务,帮助各地各项目业主解决困难和问题。在这里再重申一下,局机关各处室(单位)要按照文件的要求,发扬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一下调查研究,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制订具体工作实施计划,蹲点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前方百计为基层排忧解难。
3、廉洁自律,确保自身和干部安全。去年以来,全市水利系统虽然没有发生违法违纪案件,不等于没有案件,案件的发生有滞后性。但去年我省水利系统发生了多起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全省水利系统53人被查处,有局长、有副局长、有股长、有办事员,给我们敲响了的警钟。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严格自律,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在大投入、大建设下要绝对确保干部安全,工程要建起来,干部绝对不能倒下去。
同志们,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当前正值**水利事业发展千载难逢的最好时期,我们正在逐步实现前辈几代水利人想实现的**水利梦,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使全水利系统凝聚力再进一步增强,工作标准再进一步提高,典型示范作用再进一步发挥,努力推进我市水利事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第十三届大学生读书节暨“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
第十三届大学生读书节暨“世界读书日”
活动方案
各分院(部)、各部门:
为迎接第21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为激发我院师生的读书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院团委与图书馆将联合开展以“青春阅读,书香致远”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大学生读书节活动,现将大学生读书节期间的有关活动安排如下:
.开幕式暨签名活动
活动内容:在图书馆和学生食堂门前开展“青春阅读,书香致远”签名活动。
活动时间:4月23日
2.“青春阅读,书香致远”征文活动
活动内容:以“青春阅读,书香致远”为主题,以文字作品(原创)的形式表达。图书馆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组织奖(分院)和个人奖。
投稿方式:文件名为:学号_中文姓名.doc;稿件标题下需依次注明投稿人所在班级、学号、姓名;电子稿件投送邮箱:
截稿日期:5月13日
3.读书报告会
报告名称:《秋水》依依映华年——XX届校友作家陆兮兮赠书签售会
报告人:陆兮兮(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报告时间:4月15日
报告地点:多功能厅
参加对象:热爱文学的师生、大学生读书协会会员
4.图书检索大赛
活动内容:由每个分院派出代表队参加比赛,在规定时间内从图书馆各个借阅室内查借出比赛所指定的图书。
活动时间:4月22日
活动地点:图书馆
5.馆藏文献资源宣传
活动内容:向全院师生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展牌、开展精品图书推介。
活动时间:4月~5月
6.“阅读之星”评选
活动内容:图书馆根据读者每月的借阅图书数量和质量进行统计分析,评选出当月的阅读之星。
活动时间:4月——6月
7.“最美读书人”评选
活动内容:在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内开展最美读书人的投稿和评比活动。
活动时间:4月——5月
8.跳蚤书市
活动内容:由院读书协会组织,学生从中购买或换取自己需要的书刊。
活动时间:5月14日、5月15日
活动地点:图书馆一楼大厅
9.优秀读者、书香班级评比
活动内容:图书馆根据本学期各班级和读者个人的借阅图书数量,结合读书节活动参与的情况,评选出优秀读者(教职工、学生)与书香班级。
活动时间:5月20日
0.闭幕式暨总结表彰大会
时间、地点:待定
第四篇:2014第十三届世界慢阻肺日高新技术高峰论坛
2014第十三届世界慢阻肺日高新技术高峰论坛
★济南哮喘病醫院★2014年11月1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慢阻肺日”。当天,由济南哮喘病醫院承办的“2014第十三届世界慢阻肺日高新技术高峰论坛”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定义为“关爱您的肺,还不算太晚”,而且邀请了多名国内知名呼吸内科专家参会。
慢阻肺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隐患。为了让患者们了解更多有关慢阻肺的知识,扩大醫院的知名度,济南哮喘病醫院承办了此次慢阻肺预防与新诊疗技术大型会诊及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会议有多位权威专家参与其中,济南哮喘病醫院专家高震教授指出,慢阻肺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战胜这一顽固的病魔。而且目前检测是否患有慢阻肺是非常容易的,就像交警查酒驾一样,只需“吹口气”就可以出结果。一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不是难事,重要的是人们是否关注自身的健康。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王辰教授在会议中发表了重要讲话,王辰教授表示,慢阻肺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应通过正规醫院,做规范的治疗。切忌不可延误病情,一旦没有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肺心病等重疾。
此次会议不仅有资深专家的参与,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也参与其中。作为健康知识宣传员 白岩松也表示,防治慢阻肺疾病,仅仅依靠医护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工作虽然重要,但身体更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应加强重视,时刻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定期去醫院做检查,把慢阻肺疾病扼杀在摇篮中,那么就能拥有健康、充满精力的体魄。
对于已患慢阻肺疾病的患者来说,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疗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择不当,不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还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得不偿失。本次会议中指出目前治疗慢阻肺最有效的方案是“AFC国际标准化慢阻肺治疗体系”,该体系中的BT支气管热成形技术是治疗慢阻肺的新型技术,并且是已获得了美国FDA批准为哮喘、慢阻肺治疗的新方法之一,我国也刚刚批准和引进了该技术。济南哮喘病醫院作为国内首批引进该项技术的单位,在呼吸介入诊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首先完成了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难治性慢阻肺、哮喘的多例病例,并获得了良好疗效。手术共分三次完成全肺各段支气管的治疗,单次治疗过程一般在一小时内,在静脉麻醉下完成,隔三周进行下一次治疗,手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术后仅需短暂观察即可出院。BT支气管热成形技术的问世,预示着慢阻肺的治愈将不再是梦,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温馨提示:济南哮喘病醫院将医疗质量作为醫院的生命线。坚持“立足科技,服务人民”的宗旨:在服务上,让每个患者能享受在家治疗的温馨;在管理上,加强医护人员自身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加强了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教育,为醫院的治疗和服务上提供有效的保障,为方便广大患者就医,醫院特此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功能,可点击“在线专家”咨询。kss
第五篇:学院第十三届读书月暨2018年“4.23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
学院第十三届读书月暨2018年“4.23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
学院第十三届读书月暨2018年“4.23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
各二级学院、机关各处(室):
根据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开展2018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及四川省图工委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图书馆以“书香年华,以梦为马”为主题,开展成都师范学院第十三届读书月暨2018年“4.23世界读书日”活动,请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具体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8年3月29日—XX年4月27日
二、活动主题 书香年华以梦为马
三、活动主办单位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传统战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文学与新闻学院、图书馆
四、活动内容 序号 时间 主题 负责部门 地点
3.29 读书月启动仪式 图书馆 鱼凫音乐厅3.29-4.20 优秀读者评选 图书馆 图书馆
4.11-4.18 阅读状况问卷调查 图书馆 北体主干道、图书馆
4.11 “我最喜爱的图书”荐书签名
及“图书馆知识”有奖问答 图书馆 北体主干道 5 4.11 读书分享会
图书馆、学生处团委 图书馆二楼 6 4.1-4.27 图书专题展示及现场分享活动
主题一:“厉害了我的国”爱国主题图书展示及现场分享 图书馆 图书馆二楼
主题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品读经典主题图书展示及现场分享 7 3.29-4.18 “读天下之书记情怀之笔”读书笔记大赛 图书馆、学生处团委 电子邮箱 8 3.29-4.18 “传诵经典,歌咏时代”
经典美文诵读大赛 图书馆、学生处团委 以海报通知地点为准 9 4.18 “争当文献检索达人”搜书大赛 图书馆 图书馆二楼 10 4.18 “阅读的历史:我们如何阅读?”大型讲座 图书馆、文学与新闻学院
E207 11 4.3-4.25 “学海泛舟”图书馆资源利用导航月 图书馆 E102 12 4.27 闭幕仪式及颁奖典礼 图书馆 鱼凫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