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率管理办法[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5 06:4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离职率管理办法[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离职率管理办法[范文模版]》。

第一篇:离职率管理办法[范文模版]

离职率管理办法 目的

离职率管理是为了了解员工的离职原因,从而改善公司管理制度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对离职员工进行跟踪,有利于公司建立离职员工信息库,尽最大可能发挥离职员工对公司的作用和贡献。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员工。3 管理流程

从收到辞职申请报告开始,人力资源经理需要马上安排与辞职员工进行深入的面谈,了解员工的离职原因,并将原因归类,启动相应的员工离职率管理程序。4内容 4.1面谈制度 4.1.1 面谈的目的

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谈话挽留优秀的核心人才;另一方面是与那些无法挽留的离职员工了解离职的最真实原因,通过对员工的离职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揭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防止流失现有的员工和不断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减少人事变动和减低员工的离职成本。4.1.2 选择面谈人

在进行离职面谈前选定面谈人。一般而言,一般员工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实施离职面谈。对于核心员工,由于其所处地位在企业举足轻重,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离职人员重要程度来选择面谈人,必要时候由管理人力资源业务的副总甚至公司总经理来进行。具体的安排需由人力资源部经理向最高管理者汇报后决定。公司另有规定的除外。4.1.3 收集员工相关信息

选定面谈人后,就需人力资源部收集离职员工的相关信息作为面谈前的准备。信息收集分为三类,根据这三类信息对员工有一定的了解。第一类为离职员工的个人信息,包括职位信息、心理状况信息、阅历与经验信息、家庭背景信息、生活状况信息,这类信息可以通过员工档案、上级以及员工本人获得。第二类是指与员工有关的绩效和薪酬信息,包括所获得的荣誉和奖励信息、薪酬福利信息、绩效表现等内容,这类信息人力资源部有记录以及从上级主管那里获得;第三类是指员工离职信息,包括离职原因、离职后的目标单位、目标岗位,这类信息通过询问员工本人获得。当信息收集完毕后,整理交给面谈人,让面谈人在面谈前对离职员工有个全面了解,为挽留员工做准备。4.1.4 面谈沟通过程

离职面谈对于不同的员工、时间以及原因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正确的沟通方式对面谈的成功有很大的作用。离职面谈都是以挽留为主,如何离职态度坚决也要找出离职的真实原因。

可以从宏观上将主动离职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突然受到某种不公正对待或者刺激产生的离职意愿,另外一种是思考已久的离职想法。针对突然决定的离职,应该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和员工一起共同冷静地权衡离职的得失,从而尽量使员工能够放弃原先的离职决定。另外,对于这类员工离职沟通的时机选择应该恰到好处。如果沟通过于急迫,可能加剧员工的抵触心理,从而使沟通功亏一篑;而过分拖延,也不利于提高沟通效果,可能沟通尚未启动,员工离职已经木已成舟,无可挽回。针对第二种,在面谈时对其离职动机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来分析、判断员工离职是否与企业管理或者政策有关,从而排除未来员工管理的隐患;如果通过离职面谈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补漏,避免诸如多米诺骨牌情况的产生。这类员工离职的决心很大,离职面谈最重要的是给员工留下良好的印象,体现公司对于其离职的重视程度。4.1.5 面谈过程注意事项

第一,离职访谈最好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如果无法进行面对面的离职访谈,也可以通过邮寄离职调查问卷或者电子邮件进行;

第二,在离职面谈的过程中,面谈人应多听少说。应给予离职人员合适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放松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面谈人应多问一些类似“什么”、“如何”和“为什么”等开放式的问题,而不是用“是”或“否”就可以回答的封闭式的问题,除非你需要对某个观点加以确认。

第四,为了面谈有更好的效果,面谈人应准备好面谈的问题和主题,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想要的信息。

第五,离职人员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参加离职面谈,公司不要强迫他们参加。如果有人拒绝参加离职面谈,可以提供离职调查问卷,但对方同样有权自行决定是否接受。4.1.6 面谈反馈

当面谈人与离职人员面谈完毕后将面谈记录交给人力资源部人员,由人力资源部人员整理总结后上报人力资源部经理,经理反映给公司总经理及员工所在部门主管。对于由公司制度不合理产生的离职,人力资源部与离职员工所在部门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上报给总经理,由总经理审批实施。

另外,以半年为单位,定期统计各部门的离职率,公司应对离职率高的部门进行分析调查,找出原因,制定解决措施。对于一些关键员工的离职,公司应在员工离职三个月以后由人力资源部进行一次回访,了解他们的情况、困难、意见以及对公司的建议等。

通过与离职员工谈话,企业可以仔细分析离职群体,尤其是分析企业主动辞退人员以及以不适应理由辞职的员工,比如这些人员的特点是什么,群体特征是什么等等。这样,企业就会发现这个群体的问题所在,发现他们与企业不相融的原因,在以后的招聘过程中,就能较快剔除不适合公司工作的求职者。4.2 离职原因的归类

导致员工离职的关键要素集中体现在7个方面: 领导层: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互相信任程度; ○2 工作任务:员工工作/任务的影响(获得认可)○,工作的挑战性及对工作的兴趣; 人际关系:与上司、同事、客户及下属等多维度人际关系的处理;

○4 文化与目的:员工是否具有目的感以及强烈的组织价值;

○5 生活质量:实际工作环境,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的平衡; ○6 成长机会:获得晋升、成长、训练和学习的机会; ○7全面薪酬:工资与经济性报酬、福利。○其中,3、4、5是属于员工个人层面的因素,1、2、6、7属于公司层面的因素,对于员工个人层面的因素,公司应尽量满足员工的要求,实在不能满足,则要与员工维持良好的关系。而公司层面的因素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因为了解公司方面的不足,继而改进,有利于避免同样的离职产生,这对公司留住人才非常重要。针对公司层面的因素,我们需要做的是:

(1)针对第一种原因对应的措施:领导应与下属定期沟通,注重对员工的授权,培养员工的信任感;

(2)针对第二种原因对应的措施:重新制定岗位说明书,增加一些工作复杂性和丰富性;(3)针对第六种原因对应的措施: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改善公司的晋升制度,适当增加员工升职的可能性,以及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制定相应的培训体系,让员工都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培训。具体操作和制度制定再议。

(4)针对第七种原因对应的措施:薪酬福利待遇与行业内相比较,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5)另外,如果员工的离职,是因为上司管理技能的缺乏,或企业管理的盲点所致,不加以改善,员工流失将得不到控制,企业本身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这种情况经核实论证后一方面加强上司的管理技能培训,或者视情况替换主管。4.3 维护与离职员工的关系

 对离职员工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形成一个离职员工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尽可能多的涵盖离职员工的详细信息,包括任职期间工作表现、岗位变动、职位晋升学习培训、奖励惩罚及离职交接情况,新就职的工作和单位,还有家庭信息等;

 在员工离职后,有条件的情况下为其开一次欢送会,让员工体会到公司的温暖;  在离职手续办理完毕后,给予需要帮助的离职员工提供必要的再就业帮助,比如写推荐信、开具离职证明、提供求职信息、进行求职指导;

 定期安排与离职员工关系较好的同事或人力资源部门人员与离职员工进行电话、信件等联系,告知公司新的发展信息;

 每年定期邀请离职员工参加企业的庆祝活动(例如周年庆、游园会、运动会、聚餐等);  对离职员工推荐的业务和人才公司要有相应的奖励,并形成制度;公司已经在实施。 每逢离职员工的生日,由人力资源部以公司名义发短信或电话问候; 4.4 回聘制度

从前文中,我们知道公司需要与离职员工保持比较良好的关系,这为回聘提供的条件和增加了可能性,当公司有招聘信息时,离职员工有优先录用权。具体制度如下:

1、回聘条件

第一,符合目前职位要求; 第二,工作表现良好; 第三,辞职原因合理

2、回聘年限计算

假如前员工在六个月之内被重新聘用原岗位的,可免除其试用期,并累计计算以前的服务年限,如果前雇员超过6个月才被重新聘用,试用期按照新员工执行。

3、回聘次数规定

员工在公司工作年限在3年及以下,回聘次数只能1次;年限在3年至8年,回聘次数2次;年限在8年以上,回聘次数3次,其中工作年限指的是连续工作时间。目的是使离职员工慎重考虑回聘,这有利于减少回聘员工再次离职的可能性。

第二篇:离职率

正式入职率=当月正式入职人数/当月应招人数(或当月招聘总人数)入职率=入职人员 / 当月在职人员

离职率有三种计算方法

本月入职人数/2+本月老员工离职人数/2+(月初人数-老员工离职人数)度量1:离职率=期间内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100%

度量2:离职率=期间内离职人数/预算员工人数×100%

度量3:离职率=期间内离职人数/期初人数×100%

度量1选取了期初人数和期末人数的平均值作为样本,默认该平均值是企业期间内人力资源管理所面对的平均被管理人数,其离职率相应用来衡量期间内离职管理的效果。这种离职率较为适用于人力保持稳定或者稳定增长的企业在中短期(半年,季度,月)衡量离职率。但是,由于企业在一个完整存在离职的淡季和旺季,运用该离职率公式计算离职率存在期初和期末都位于内同一时间点,样本无法准确衡量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数目。例如,如果期初和期末都位于1月份(离职淡季末期),会造成样本的高估,进而离职率被低估;如果期初和期末都位于7月份(离职旺季末期),会造成样本的低估,进而离职率被高估。度量2选取了预算员工人数作为样本,它主要应用于对离职率的衡量。因为预算员工人数是企业对人力维持的目标,所以它代表本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管理样本,其比率表示员工离职造成对目标的偏离程度。同时,预算员工人数不受月份影响,不存在度量2高估或低估的情况。由于样本的标准化,它往往被用来对集团内各企业离职率的比较。度量3选取了期初人数作为样本,它多用于对短期(月)离职率的分析。在一个月内,新入职的人员尚处于入职考察期,一般并不会离职,离职人员往往是月初已经在职的员工,后者也是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样本。对短期计算离职率采用这种方法会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这种离职率通常用于对月度离职率的趋势进行分析。

几种人力资源流动率指标

人力损耗指数(Labor Wastage Index)——离职率

LWI=(某一期间内离职人数/该期间平均人数)*100%人力稳定指数(Labor Stability Index)LSI=(目前服务满一年的人数/一年前总人数)*100%人力流动率(Labor Turnover Ratio)TR=(某一期间内离职人数+新进人数)/该期间平均人数*100%人力替换率(Labor Replacement Ratio)RR=(某一期间内新进人数-离职人数)/该期间平均人数*100%

第三篇:离职率

离职率

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

按字面理解,离职率应指员工离职的数量占“员工”的比率,也可以理解为每100个员工中有多少个员工离职,因此离职率应不超过100%。在众多的资料中,离职率通常是以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与正式职工平均人数之比来表示,正式职工平均人数又为单位时间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的平均值。但按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有可能出现上面的情况,即离职率超出100%,难道员工全部离职了吗?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员工真地全部离职,则按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离职率为200%,这与人们通常情况下理解的离职率是矛盾的。

现假设某公司一年的前六个月中每个月的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录用人数、离职人数如下表所示:该公司在一月份时跳槽员工的较多,故二、三月份开始大量招聘新员工,四、五、六月份员工的变动则较为平稳。我们来讨论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求离职率。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合计

期初人数 50 18 33 47 55 52

录用人数 3 35 20 13 0 3 74

离职人数 35 20 6 5 3 1 70

期末人数 18 33 47 55 52 54

1.将分母定义为期初数量和期末数量的平均,那么一月份的离职率为:离职率=35/〔(50+18)/2〕×100%=103%。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离职率有可能大于或等于100%;

2.将分母定义为期初数量,那么二月份的离职率为:离职率=

20/18×100%=111%这个结果可以解释为离职的人数为月初总人数的1.11倍,但如果用每100人中有111个人离职来解释该公司二月份的离职率显得有些牵强。

3.同样的道理,若将分母定义为期末数量,也会出现离职率超过100%的现象。如一月份的离职率:离职率=35/18×100%=194%

4.如果将分母定义为本月累计在册人数,所谓的累计在册人数是指本月曾经在册的员工的总数,它等于月初员工数量加上本月新进员工数量,也等于月末员工数量与本月离职人员数量之和。我们以一、二月份的情况计算离职率:一月份离职率=35/(50+3)×100%=35/(35+18)×100%=66%;二月份离职率=

20/(18+35)×100%=20/(20+33)×100%=37%

因为离职率的分母为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加上本期离职人数之和,它一定大于或等于本期的离职人数,故所计算的离职率总是小于或等于100%,不可能出现离职率大于100%的现象。

在计算离职率时如果能将分子定义为在某一时期内的离职人数,分母定义为该时期的累积在册人数,即该时期内的在职员工最多时的数量(离职率=离职人数/累计在册人数×100%),这样求出的离职率将更为科学。一方面应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人们更加容易理解离职率的含义,另一方面,不论员工什么时候辞职,都可以在离职率上反映出来。因为如果有新加入公司的员工当月入职,并当月辞职的情况,在用以上前三种方法计算的辞职率中无法表示出来,而新员工的流动往往对企业分析员工流动原因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计算半年或一年的离职率呢?半年或一年的离职率是否等于各个月的离职率的平均呢?我们还是以上述提供的数据来讨论。

方法一,以离职率等于某一时期的离职人数比上该时期的累积在册人数计算,则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为:上半年离职率=

70/(50+74)×100%=70/(54+70)×100%=56%

方法二,以离职率等于各个月的离职率平均来计算,则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为:上半年离职率=(66%+37%+11%+8%+5%+2%)/6=22%大部分的人事经理可能更喜欢第二种方法,因为它所显示的结果更为“漂亮”,一、从离职率的含义来看,离职率所代表的是每百名员工中有多少人离职,如果以各月的离职率平均来表示则无法显示离职率所代表的意义。以该公司为例,用各月平均计算出的22%离职率代表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也即是在半年中每100个员工中只有22个员工离职,而我们知道在该公司上半年其员工的离职人数达70人,是上半年起初50人的1.4倍,因此可以明显感到22%的离职率有失偏颇。

第四篇:离职率

离职率 含义:离职率(Dimission Rate)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

人力资源离职率的含义

一个正常的,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年员工离职率一般不超过5%。个别企业,例如华为、富士康等企业年离职率可高达10%以上。部分国有企业年员工离职率有可能不到1%。

员工离职率不是越高或是越低越好。一般一个企业年员工离职率低于2%或者高于10%即存在问题。年员工离职率低于2%说明该企业有可能是出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不强。若年员工离职率高于10%,说明该企业员工处于动荡之中,企业管理存在较大问题。

优秀的企业会关心应聘的员工工作是否连续,是否跳槽过于频繁。同样,优秀的应聘者关心应聘的企业员工稳定性如何,员工离职率是否过高,自己是否跳入“离职陷阱”。

“离职陷阱”即该岗位离职率很高,导致该岗位离职率高的原因多方面,然而企业管理者对该问题漠不关心,应聘者进入该岗位后必然导致自己在较短时间内不然离职,给自己造成极大损失。

人力资源离职率的定义

国际通用的离职率的计算公式为:离职人数/((期初数+期末数)/2)离职率大于100%也是正常数值,说明该期人员流动总数已大于员工总额,并不代表全部员工离职。

离职率计算与分析的目的通常来说,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

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大部分人力资源经理算离职率,仅仅是看一个数字,的确,我们算出了离职率,又能如何呢?一个数字而已,最多认为这个数字过高,要改进某些东西,这个数字适中,认为做的还不错!那么,要改进某些东西,具体要改进哪些呢?我们如何能通过离职率看出那些方面要进行改进呢?

人力资源工作者应该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做个统计报表给领导看了好看,我们计算离职率,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一个表面数字,更需要从数字中发现问题!基于这个要求,我们就需要对离职进行分析!

离职率的算法

义为在某一时期内的离职人数,分母定义为该时期的累积在册人数,即该时期内的在职员工最多时的数量(离职率=离职人数/累计在册人数×100%),这样求出的离职率将更为科学。一方面应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人们更加容易理解离职率的含义,另一方面,不论员工什么时候辞职,都可以在离职率上反映出来。

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

离职率计算与分析的目的通常来说,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大部分人力资源经理算离职率,仅仅是看一个数字,的确,我们算出了离职率,又能如何呢?一个数字而已,最多认为

这个数字过高,要改进某些东西,这个数字适中,认为做的还不错!那么,要改进某些东西,具体要改进哪些呢?我们如何能通过离职率看出那些方面要进行改进呢?人力资源工作者应该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做个统计报表给领导看了好看,我们计算离职率,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一个表面数字,更需要从数字中发现问题!基于这个要求,我们就需要对离职进行分析!

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定义

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是由戚文轩(网名火火寒心)在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基于企业员工分类,进行多维度的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所谓三维离职率就是指企业的综合离职率、新员工离职率、老员工离职率。该方法通过针对企业员工性质分类,对离职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找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综合离职率

综合离职率是指指在一定时期内,员工离职的数量占“员工”的比率,也就是我们传统所说的离职率。

综合离职率计算公式:

综合离职率=[当期离职总人数/(期初人数+当期新进总人数)]×100%新员工离职率

所谓新员工,通常是指在企业工作一年以下,甚至半年以下的员工(有的企业把工作不满两年的员工定为新员工,这个可由各个企业实际情况来界定)。新员工离职率=(当期新员工离职人数/当期新进总人数)×100%

老员工离职率

所谓老员工,通常是指在企业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有的企业认为工作满两年及以上的员工才算为老员工,这个可根据各个企业实际情况来界定)。

老员工离职率=(当期离职老员工人数/期初人数)×100%

注:老员工的定义可由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我定义,可以定义为工作满一年的为老员工,也可以定义为工作满二年或以上的为老员工,但是老员工的定义必须和新员工的定义想对应,比如老员工定义在本公司工作为满一年的,那么新员工就必须定义为在本公司工作未满一年的。

三维离职率分析

通过计算综合离职率、新员工离职率、老员工离职率并将三组数据进行对比,根据新老员工离职原因的差异化,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目前导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完善。

新员工大多对企业状况不是很了解,有一定的新鲜感和激情,但也存在着适应过程,我们通常说,有希望才有失望,对于新员工的离职来说,主要有这么几种因素:薪资达不到预期、与新领导相处不和、自我实现与预期不符合,企业文化无法适应等等,新员工离职的原因,除了企业本身的环境因素外,大多是招聘的原因,因为招聘的时候,企业并没有看准人,所以使得新员工的预期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导致新员工离职。

老员工,已经对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一年的工作,上级也对这些员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员工本身已经失去了当初进企业的新鲜感,更多表现出来的是老员工的成熟与稳重,因为他们对企业的特点,制度,发展状况等各个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员工的离职原因,就企业方面而言,通常有如下几种因素:没有晋升机会、对企业发展前景失望、自我实现得不到满足、学习不到新的知识、与领导不和难以忍受或领导变动、薪资待遇增长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增长、企业单方面主动提出解除合同。

一个公司员工离职,如果是老员工多,说明公司的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改善,我们再结合以往各个员工离职面谈的结果,以及离职原因的调查,各种员工动态的关注,可以准确的查找到企业在制度、文化、人力资源体系、管理模式等各种能影响到老员工离职方面因素,从而加以针对性的改革改善;如果是新员工离职的多,说明公司的招聘存在严重的问题,并没有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各种招聘流程与环节以及招聘人员本身的工作方式,还有企业对新员工的各种文化、工作氛围等因素,针对性的去改善招聘方式方法,改善新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与融合度!

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的适用情况

因为离职率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指标,根据“改进工作”原则,计算离职率是为了考察并反映人力资源部在工作上的缺失以及公司存在的问题,而某一个月的离职率并不能良好的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及人力资源部工作的缺失,某一个月的离职率往往是用来进行多月对比的,比如把本公司1到12月的每个月的离职率列出来,从而找出本企业人才流动在市场中的规律,以方便企业更好的规划招聘工作来应对人才流动高峰周期。

所以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应当用在本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分析中,发现问题,从而指导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规划,也就是说,三维离职率计算法运用的周期一般在一年或以上,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查找自身问题!而企业在做每个月的离职率的时候,只需要运用综合离职率的公式即可。

离职率的分析和如何降低离职率

当员工离职率偏高,公司应该尽快找出问题的症结:是招聘流程出了问题,以致没有找对员工?还是主管的管理风格造成员工不满?在“健康问题、家庭因素”等常见的离职原因背后,探索真正的原因。

第一步 了解离职原因

■ 收集四种资料

了解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当公司的员工离职率偏高时,公司首先要做的是,系统性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公司留不住员工的主因为何。公司可以收集资料的方式,包括员工离职访谈、对离职或现有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等。公司一般需要收集的资料有四种:

一、离职的是哪一种员工,以及他们离职的原因;

二、公司与员工去留相关的政策;

三、业界员工的平均离职情况;

四、留在公司的员工,他们待在公司的原因。

■ 重视了解现有员工

许多公司将收集资料的重心放在离职员工上,希望能够改进缺点。事实上,了解员工选择待在公司的原因,能够发挥公司现有优点,对公司一样有帮助。因此,不要忽略了向现有员工收集资料。

■ 离职访谈 效果甚微

调查显示,88%的公司依赖员工离职访谈,以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但是不少研究却指出,员工离职访谈的效果不佳,因为即使公司有诚意想要用心了解,离职员工通常会避免说出离职的真正原因。员工已经要离开公司,谈论对公司的不满之处,对他们而言是弊多于利。许多人会随便找个理由(例如,家庭或健康的因素),只求离职过程容易一些,因此,员工离职访谈收集的资料常常不够正确。

要避免这种情况,公司可以委托企管顾问公司,在员工离职一段时间后,再对他们进行追踪调查。这种方式收集的资料之所以比较正确,是因为离职员工比较可能把离职原因诚实告诉中立的第三者。

第二步 解读资料界定问题

有了足够且正确的资料后,公司需要整理解读这些资料,界定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例如,公司发现,某个部门的员工离职率特别高,可能原因是,该部门的主管给予员工的自主性及弹性不足,造成员工对工作不满。又例如,公司的招聘程序不佳,无法有效筛选不适合公司,或喜欢更换工作的求职者,以致员工待在公司的时间无法长久。

员工离职率并非越低越好

许多公司误以为,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事实上,只有当工作表现好的员工留下来时,对公司而言才是好的。绩效不好的员工离职,对公司而言反而是正面的。公司在分析员工离职问题时,应该将员工依工作表现分类,重要的不是数字,而是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 部分离职 无法回避

公司也必须了解,有些员工离职是无法避免的,并非公司的问题。例如,员工因为个人因素,无法再继续工作。有些员工离职甚至对公司是好的,例如公司可以带进新血。公司必须看出数字代表的真正意义,决定公司能够接受的员工离职率。

三、针对问题找出办法

找出问题后,公司接着要针对各个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

第四步 制定公司策略

第五篇:人力资源离职率

人力资源的流动,是指企业内部由于员工的各种离职与新进所发生的人力资源变动。人力资源流动率则为一定时期内某种人力资源变动(离职和新进)与员工总数的比率。它是考察企业组织与员工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

计算人力资源流动率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1)人力资源离职率

人力资源离职率是以某一单位时间(如以月为单位)的离职人数,除以工资册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以公式表示:

(2)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3)离职人数包括辞职、免职、解职人数,工资册上的平均人数是指月初人数

加月末人数然后除以二。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之所以离职率常以月为单位,乃是由于如果以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因素,故较少采用。

(2)人力资源新进率(EmploymentRate)

人力资源新进率是新进人员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用公式表示:新进率=(新进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4)净人力资源流动率(NetlaborTurnoverRate)。

(5)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是补充人数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所谓补充人数是指为

补充离职人员所雇佣的人数。用公式表示:

(6)净流动率=(补充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7)

分析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时,可与离职率和新进率相比较。对于一个成长发展的企业,一般净人力资源流动率等于离职率;对于一个紧缩的企业,其净流动率等于新进率;而处于常态下的企业,其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新进率、离职率三者相同。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率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

流动率过小,又不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保持企业的活力。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可以大一些,白领员工的流动率要小一些为好,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精英部分更要重视。

1、月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2、年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入职总人数)或离职人数/(期末人数+离职总人数)

3、月入职率=实际到职的人数/通知录用的人数

4、流动率=(入职人数+离职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5、入职离职率=入职总数/入职人数+离职人数

6、试用期离职率=试用期离职人员/新进员工人数

下载离职率管理办法[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离职率管理办法[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员工离职率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实习课题报告兴龙80、90后员工职业稳定性的研究摘要: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即将来临,人才需求日益个性化,市场竞争日......

    离职率计算方法

    离职率计算方法 定义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是由戚文轩(网名火火寒心)在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基于企业员工分类,进行多维度的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所谓三维......

    降低离职率(★)

    降低离职率 1入职控制:把好入职关,规范入职流程,强化制度培训,在入职时让员工建立信心,注重培训刚来就上岗不利新人发展,同时造成公司成本浪费。 2离职控制:控制新员工离职,手......

    离职率(合集)

    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离职人数包括辞职、免职、解职人数,工资册上的平均人数是指月初人数加月末人数然后除以二。新进率=新进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净流......

    员工离职率

    员工离职率计算方法 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

    离职率计算

    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

    企业离职率

    制造业平均离职率最高,达到23.4% 企业规模越大,离职率越低离职员工中,一半员工工作时间不足一年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近日发布了《正略钧策2010员工离职与招聘调研报告》。调......

    离职率分析(五篇)

    如古语所说“欲造物,先造人”,员工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整个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发生了巨变,由当年的劳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