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会见浙江知名企业家圆桌会代表团时的讲话
在会见浙江知名企业家圆桌会代表团时的讲话 王金山
(2009年6月4日,根据录音整理)
见到各位很高兴。第一是因为浙商是目前商界最有实力、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之一,浙商到哪里,就意味着哪里兴旺繁荣,大家来安徽,就标志着安徽充满商机。第二是我在浙江工作过,非常愿意看到浙商做强做大,大家事业的成功也就是安徽发展的成功。第三是在座的各位,有些是老面孔、老朋友,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新面孔、新朋友,这就说明年轻一代的浙商茁壮成长起来,必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非常可喜的事情。用祝酒辞的话说:高兴;说高兴不够,翻一番,加两个字,就是非常高兴;说非常高兴还不够劲,再加两个字,真的非常高兴。
今天在座的是浙江知名企业家圆桌会代表团。圆桌会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商量着来,相互磋商,是在开放的方式下商讨工作,而且这种开放是360度的、全方位的,也体现了企业家的胸怀和眼界。但今天我们坐的是在方桌周边,这又意味着我们在合作中处事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对企业来说,就是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有了这样的原则,我们就有进一步加大合作的基础和条件,或者说我们之间的合作就能长命百岁。我们的鼓点要打在长久合作上,要打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
下面,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安徽的情况,主要是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安徽的新态、安徽的胸怀和安徽的机遇。
一、安徽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大家既要了解安徽的过去,又要了解安徽的现状
历史上的安徽人才辈出,在历朝历代、各个领域都有领军人物,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徽商,贾道儒行,称雄明清商界三百多年,曾经非常辉煌。今年三月份,我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的时候,有的网民就问我,你一直说徽商,你对浙商怎么看。当时我说,浙商就是当代的徽商,当年徽商很辉煌,就像现在的浙商一样。那么,现在的安徽什么样呢?简言之,安徽充满生机和活力,是一片希望的热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安徽已经迈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以大量的数据说明,安徽发展成本中部地区最低,合肥综合增长竞争力中部地区最强。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安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加速崛起的硬件和软件更加优越。比如,随着动车组的开通,现在我们到南京就是59分钟,到武汉1小时55分钟,到上海2个小时59分钟。明年年底到上海、到武汉、到杭州都不超过两个小时。再过一年,也就是后年,到北京只要2个半小时。可以说,崛起的安徽商机无限,正在为国内外投资者青睐。这在最近举办的第四届中博会上,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尽管遇到金融危机,但是人气很好,原计划接待1.6万人,结果来了3.8万人。虽然人多,但组织是井然有序的,进场都能找到门,出场都能找到车,中间没有障碍,大家感觉非常好。现在有两种对安徽看好的说法,也是两位浙商说出来的。可能大家都知道,因为我不止一次地说过。我之所以反复说,就是因为这两句话对安徽太重要了,也说明浙商对安徽的发展前景是看得比较透彻的。一位是在淮北搞铝业的投资者,他说我们商家在一起背后议论,说现在发展条件最好的是安徽,如果谁还看不中安徽,谁就有眼无珠。这是他的原话,说这话已经三四年了。也就是那一年,另外一位浙江企业家讲,估计在未来几年内,安徽经济将出现一个“井喷”现象。虽然现在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但已经向那个方向发展了,这是确定无疑的。总之,这些都足以说明,安徽正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看好。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
二、大开放仍是安徽的主战略,安徽发展既要靠皖人的自身努力,又离不开国内外朋友的支持和参与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视察,提出“三个着力”、“四个切实”的要求。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要求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作为”。我们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反应,主动作为。去年,我们去了苏浙沪三省市,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并邀我们参加了在宁波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会议纪要明确把安徽作为长三角会议的成员,确定我省参加长三角区域合作有关活动,研究探索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机制和内容。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我们争取了二三十年,现在总算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为了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我们主要是把点子打在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上。现在正在做的一个大工程,就是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务院已经同意,国家发改委正领着我们编制规划,这是安徽迄今为止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规划。这一区域,包括马芜铜宜等整个皖江流域的九个城市,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比如马鞍山有马钢和星马汽车;芜湖有奇瑞,这是民族品牌,有海螺水泥,产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有方特游乐园,开张之后第一个黄金周的收入就仅次于黄山,前景非常好。而且,这一区域还有许多开发园区可以承接产业转移,这些都是大家的天地,都可以来这投资兴业。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安置农民工,我们还建了一些农民工创业园。欢迎各位来投资,你们进园了,兴建几个企业,就能吸引大量的农民工就业,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工创业园。这些农民工是安徽的也好,是浙江的也好,只要是到这里来投资兴业,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就行。
现在,浙商在安徽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安徽的省外资金主要来自长三角,占总数的57.4%;在长三角三省市当中,浙江的投资大约占50%,相当于上海和江苏之和。所以,一说浙商大家都很来劲,一说浙商来了大家就觉得这地方有希望。这种感觉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希望大家看到在安徽发展的机遇,安徽的发展需要浙商的积极参与。
三、金融海啸使我们遇到严重挑战,但安徽既受到了严重冲击,又面临着发展机遇
金融海啸对安徽来说,有危有机,危中有机,而且机遇大于危机,重要的是危中寻机,主动作为。金融海啸源自发达国家,首先冲击发达地区,由于有一个传导过程,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相对滞后。在这期间,国家应对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给欠发达地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机遇。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导向和支持重点,与我省发展的现实需要高度契合,许多我们过去没条件干、想干也干不成的大事,现在都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很多报上去几年而未获批的项目陆续得到国家批准,所以近几个月是开工的高潮,几乎天天都有项目在开工,有时候十几个、几十个工程一起开工,开工连续不断,这是历史最好的时期,是从来没有过的。
我们2004年提出实施“861”行动计划。“8”就是建设八大产业基地,“6”就是六项基础工程建设,“1”一开始是指到“十五”末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这个目标2005年就已经实现了。所以,在研究“十一五”规划时,大家觉得“861”挺好,不宜再变,就在内涵上进行了调整,八大产业基地建设不变,六项基础工程不变,“1”由原来的人均1000美元,改成了“十一五”末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现在看进展很好,还可以提前一年达到1万亿元的目标,成为“万亿俱乐部”的成员之一。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向中央争取支持,也不断得到中央的重视,这在陆续出台的政策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中央提出了四句话总要求,即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这四句话完全正确,我们非常拥护,但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措施要准”。什么是措施准?一是支持的企业要准,投进去就出钱,投进去就是财源;二是支持的产业要准,投进去就能优化结构,投进去就能增长后劲;三是支持的区域要准,这个区域就是基础条件好、起跳能力强、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地方,那就是中部,中部的东部就是安徽。正如克强副总理所说,支持中部就是支持大局,支持中部就是支持中国。我们也正信心十足地向这方向努力,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应对危机,我们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很多人都在讲,何时见底很难预料。那就意味着,对国外不清楚,对国内也不清楚,对如何往前迈步都不清楚,信心来自哪里就没有根据。所以,我们又加了两句话:“路在脚下,底在手上”,就是中央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有效的、是完全对头的,只要我们把这些好政策抓在手中,落到实处,求得实效,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应对危机的路在脚下,底在手上。危中有机,危中寻机,关键在于主动作为。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去年底,我在跟部分企业家座谈时,企业家就说过,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现在看来,对提振大家信心起了作用。当然我们也有自知之明,我们不是搞理论的,就不去理论它;不是搞研究的,也不去研究它。你自己感觉好就是好,关键是要跟着感觉走。比方说,本来是危机,但是还没有传导到我们这里,中央就已经采取政策措施了,这些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感觉就是好,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千方百计把目前的好势头保持好、巩固好、发展好。始终是好势头,始终是好感觉,当然最后就是好结果。
我们现在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挑战相当严峻。第一,虽然沿海受到危机冲击,短期内国际市场萎缩,但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还在,而且产品质量相对较好,既然过去在国际上有市场,在国内当然也有竞争力,这种变相的“出口转内销”,对于内地的企业、市场在国内的企业肯定是一种挤压。同时,现在世界都在开拓中国市场。这种内挤外压的双重冲击,对我们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压力显然越来越大。第二,现在浙江等地都在集中力量抓转型升级,如果我们不注意转型升级的话,几年之后,人家的危机过去了,水平提高了,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而我们还是在原来的层次上发展,那就不是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而是可能会更加拉大与发达地区的距离。换句话说,就是如果现在我们不注意转变发展方式,不狠抓经济结构调整,不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发达地区走出危机之日,很可能就是欠发达地区新的危机到来之时。
四、目前安徽仍处在发展最佳机遇期,既是安徽的机遇,也是大家的机遇
应该说,现在是安徽发展机遇最好的时期,各方面都普遍看好。一方面,应对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令我们强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产业层次;另一方面,中央应对危机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为我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现在都在发展,发达地区在发展,欠发达地区也在发展,但包括安徽在内的欠发达地区还没有脱离投资拉动的发展阶段,还需要加大有效投入,扩大经济规模,这就决定了安徽可能有更多的商机。安徽的机遇,就是大家的机遇。这就决定了大家在这里会更有作为、有更大作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欢迎大家抓住机遇,捷足先登,抢占先机。再过几年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形势,发展到一定程度了,什么都提起来了,成本一高,就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企业在发展中甘当志愿者,没有利益的纯粹奉献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发展中互惠互利,这是我们的共同目的。希望大家以这次考察为契机,更多地了解安徽,更多地发现商机,更多地来皖投资兴业。我们将坚持公平正义,鼓励平等竞争,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质的服务,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在合作中互利共赢,在互惠中共同发展。
第二篇:淮浙知名企业家圆桌会举行恳谈会-投资淮南资源优势
淮浙知名企业家圆桌会举行恳谈会
淮水西湖涛声呼应,携手合作心心相印。6月28日上午,淮南市与浙江省知名企业家圆桌会在杭州市举行恳谈会,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市委书记方西屏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王宏主持会议。浙江省知名企业家圆桌会秘书长贾辛宁致欢迎词。市领导蒋昌盛、钱力、吴健,市政府秘书长张云廷等出席会议。
浙江省知名企业家圆桌会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俱乐部之一,汇聚了80余家不同经济成分、资产规模达几十亿以上的大集团,被誉为“浙江经济的第一方阵”。多年来,圆桌会为大企业间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整合资源搭建了平台,为政府与企业间沟通交流建立了民间通道。此次邀请了康恩贝集团、传化集团、耀华集团、浪莎集团、永利集团等50家浙江知名企业负责人参会,重量级嘉宾云集。
在热烈的气氛中,方西屏发表了讲话。他说,淮南地处中原经济圈、武汉经济圈、泛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交汇区,素有“中州枢纽、江南屏障”之称,周边区域汇聚了安徽全省45%的人口、55%的经济总量,是国家新型能源基地、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江淮区域的中间节点城市。
方西屏指出,淮南是一座魅力之城,享有“五彩淮南”的美誉,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6张国家级城市名片。淮南是一座富饶之城,资源富集,被誉为“坐在乌金上的城市”、“火电三峡”,煤炭远景储量500亿吨,是国家13个“亿吨级”煤电基地之一。淮南是一座科技之城,成功跻身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加快推进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淮南大气环境科技产业园、国家煤炭工程技术研究院等6个“国字号”的产学研基地建设,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位居安徽省前三名。淮南是一座活力之城,“十二五”以来,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四煤发展”、“四宜城市”转型战略,着力推动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以来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淮南是一座希望之城,围绕“经济增速争进前列、人均水平争进前列、居民收入争进前列、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发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8个国家级战略平台作用,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为桥梁纽带,以国家级经开区和省级开发区为承接平台,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特别是在产业转型方面,围绕推进“四个转型”(煤产品深加工转型、非煤产业接替转型、服务业结构升级转型、产业低碳环保转型),策划编制了一批投资额度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为广大浙商来淮创业兴业、创新创造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难得的机遇。
方西屏表示,真诚希望各位企业家以崭新的视角全面打量淮南,以亲身的体验深度感受淮南,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把握商机,到淮南去投资兴业,成就事业,展示人生,共创双赢。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把客商当家人、把项目当家事、把服务当家务”的理念,全力以赴地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更加开放的市场、更加完善的功能、更加优良的服务,诚招天下商,善待来淮人,让广大客商在淮南放心投资、放手创业、放胆发展。
王宏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这次恳谈会达成了一些意向,希望广大企业家到淮南看一看,促成一批好项目加速落地;这次恳谈会表达了合作诚意,我们在政策、环境、资源和人文等方面推介了淮南,让广大客商增进了对淮南的了解;我们关注浙商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理念,将着力解决好浙商在淮投资中担心的问题、遇到的难题,为广大浙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希望广大浙商把创业创新精神带到淮南、融入淮南、服务淮南,实现共赢发展。
贾辛宁说,淮南市是中国新型能源基地、华东工业粮仓,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浙商是商界最讲诚信、最具实力、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之一。相信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将进一步增进浙江大企业对淮南的了解,增强投资淮南的信心。
恳谈会上,与会企业家们一同观看了《活力淮南》宣传片,并进行深入座谈。大家谈发展、谋合作、说体会、提建议,发言踊跃,真情洋溢。企业家们表示,十分看好淮南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愿意前往淮南投资兴业,在合作中互利共赢,在互惠中做大做强。
第三篇:深港知名企业家考察团在我市考察时表示[最终版]
深港知名企业家考察团在我市考察时表示:
宝鸡具有高度投资价值
本报讯6月 17日,市长上官吉庆会见了以中国国防工业首席专家、深圳市工程师联合会会长、南航电子工业集团董事长段忠为团长的深港知名企业家考察团一行,并与企业家进行座谈。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宝鸡历史悠久,环境宜人,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市委、市政府创造了优越的投资环境,是具有高度投资价值的城市。
据了解,考察团由深港地区 20多位知名企业家组成。考察团成员经营的企业涉及投资管理与高新科技、警用装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物流、创意文化投资等产业。考察团来宝,旨在了解我市产业布局和特点、投资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上官吉庆向考察团介绍了我市悠久的历史、突出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优越的投资环境。上官吉庆指出,关天规划将宝鸡列为副中心城市,这一定位为宝鸡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我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优势,扩大配套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机床工具、有色金属冶炼、能源化工等一批工业支柱、产业集群。同时,我市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宝鸡建设成为关天经济区产学研成果的转化基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坚定不移地做到“落实政策零折扣、环境保障零干扰、优质服务零距 1
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宝鸡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城市,是投资的热土。宝鸡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宝鸡热诚欢迎和支持各位企业家来宝考察、投资,实现互惠双赢。段忠在座谈会上表示,宝鸡投资环境优越,考察团赴宝鸡考察,是企业谋求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良机。他希望通过考察,促进深港地区企业与宝鸡进行产业对接和经贸合作,深化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协作,实现互利双赢。
我市相关部门和县区向考察团推介了节能环保产业园、宝鸡大剧院、凤县古凤州开发等高新技术和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副市长丁琳参加会见并主持座谈会。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卓宇,市政府秘书长武军参加会见和座谈会。
第四篇: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
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
5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浙江调研时强调,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切实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需要广泛探索。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应势而谋,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办法。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路总是有的,路就在脚下,关键是要通过变革打通道路,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调研,在实践中深化规律性认识,努力在调研中吃透情况、把准脉搏,在调研中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习近平强调,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系统谋划,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一些雪中送炭,使各项工作都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对社会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要乐见群众用法、支持群众用法,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习近平指出,从严治党是一个永恒课题,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要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严格按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对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属于能力不足的,就要加强培训,加强实践锻炼,加强总结提高;属于担当精神缺乏的,就要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属于不作为的,就要严肃批评教育,认真执纪问责。要从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入手,使每个岗位都职责和分工清晰、每项工作都程序和目标清晰、每项奖惩都认定和执行清晰,促使广大干部勤奋敬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第五篇:在周德国上校暨知名企业家捐书助学活动讲话
在周德国上校暨知名企业家捐书助学活动
仪式上的欢迎辞
各位来宾,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竹山县委、县政府向热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情系家乡子弟的周德国上校和竹山籍在粤知名企业家、、、等几位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
竹山,位于鄂西北边陲,在这方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既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清秀的山水和丰厚的物产。然而,更令人骄傲的是竹山人,无论是在国防前哨,还是在科技领域;无论是在三尺讲台,还是在广阔天地,都是那么勤奋,那么执著,那么勤劳勇敢,那么自强不息。
今天的周德国上校以及专程前来捐书助学的企业家们,就是竹山人的杰出代表。
古人云:“政莫高于博利,道莫高于博爱。”你们心怀教育,情系学生,你们以自己的奋斗历程激励着千千万万个家乡子弟,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爱的传承和延续。
我们将会欣喜的看到这种爱心行动,将潜移默化的滋润和改变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这种爱心行动和意义远远不只在物质和金钱的援助上,更重要的还在于精神的鼓励和鞭策。这种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传统美德,必将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出我县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懈努力。
在此,我也希望全县的中小学生能化感激之情为成才之志,变报恩之心为力量之源,志存高远,潜心求学,克服家庭经济困难,立足现实,自尊自强,以自己的刻苦学习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关心、支持你们的人。
最后再次向周德国上校,向在粤知名企业家、、、等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在周德国上校暨在粤知名企业家 捐书助学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金桂飘香、秋高气爽的时节,广州军区周德国上校与竹山籍在粤知名企业家回到竹山,为家乡学子捐书助学,为同学们送来了丰厚的精神食粮。
授人玖瑰,手留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助教助学,功德无量。全县的中小学生会感谢你们,竹山的父老乡亲会感谢你们。
近年来,我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这些除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之外,同样离不开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尤其是今天的竹山正处于精准扶贫攻坚阶段,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致使全县贫困面积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高,脱贫难度大,扶贫脱贫任务任重道远,迫在眉睫。
因此,我们非常需要每一个竹山人同心同德,献计献策,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为实现脱贫致富“竹山梦”而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我也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多励志,励大志,把周德国上校和这里的成功人士当作自己的老师和榜样,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懂得奉献,懂得感恩,学好本领,回报家乡。
最后,祝愿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事业发达。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