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引

时间:2019-05-15 06:1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引》。

第一篇: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引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要求

1.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法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法学专业教学的内容。

2.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选题应难以适中,避免题目过大或空泛;注重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鼓励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

4.选题应多样化,尽量达到每人一题。

5.本选题有些只是研究方向或范围,并非具体题目,故仅供学生参考。学生可在此范围内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撰写毕业论文,也可以在此范围外另行与指导教师协商确定毕业论文选题,但须教研中心负责人认定。

6.学生题目选定后须经开题程序,方可撰写毕业论文。

法学院

法理学、法史学部分

1、普通法的发展

2、衡平法的发展

3、判例制度对英国法律体系的影响

4、美国法律制度的近代发展

5、违宪审查制度的借鉴意义

6、美国宪法的发展

7、希腊法的影响

8、罗马法对大陆法系的影响

9、德国民法体系与法国民法体系的比较

10、美国法典统一活动评价

11、论财产制度的经济学内涵

12、论侵权法与社会效率的关系

13、论诉讼程序与社会效率的关系

14、论财产权的哲学基础

15、论法律正义的涵义

16、论法律正义与社会效率的关系

17、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评析

18、论法学方法论的多元性

19、论社会规范的法律意义

20、法律解释的客观性

21、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构

22、就业歧视现象的法律分析

23、地域歧视的法律分析

24、教育平等的法律保障

25、法律思维的基本规则

26、中国大陆与特别行政区法律冲突的解决

27、“网络恶搞”现象的法律分析

28、动物权利的法理学思考

29、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 30、上访现象的法律分析

31、司法与传媒

32、乙肝患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33、刑事案件私了现象的法律分析

34、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纠纷的法律解决

35、先秦“礼”“刑”关系考论

36、秦汉法律解释述论

37、中国古代酷刑与王权专制

38、“五刑”演变考述

39、“春秋决狱”的法理辩析 40、唐律礼教精神探析

41、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探因

42、中国古代婚姻礼制与妇女法律地位

43、中国古代立法技术探微

44、论中国近代“礼法之争”

45、近代宪政思想与宪政制度关系研究

46、试论法律的强制性

47、试论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48、试论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9、试论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 50、试论我国法制代化的基本途径

51、试论程序正义的现实意义

52、试论法律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53、试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54、试论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宪法与行政法学部分

1.论依法执政的宪政意义 2.论宪法司法化 3.试论宪法的稳定性 4.论宪法监督 5.宪法解释问题研究 6.试论公民的知情权 7.论受教育权的宪法保障 8.论宪法规范 9.论宪法修改

10.违宪审查若干问题研究

11.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构建之宪政分析

12.英国《大宪章》的性质及其在宪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13.柯克在博纳姆医生案中所写“附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14.洛克《政府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15.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及其政治设计 16.法国《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7.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经过及其主要内容 18.19世纪中叶的西方立宪运动 19.苏俄1917年宪法的性质及其意义

20.1931年《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21.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的背景及其意义

2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经过及其意义 23.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经过及其意义 24.当代世界性宪法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潮流 25.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6.论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和复式宪法 27.论联邦制和单一制 28.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29.论议会制与总统制 30.论国家元首制

31.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32.论议会民主制 33.论立宪主义 34.论公民的民主权利 35.论公民基本义务 36.论公民权与人权

37.中国宪法私人财产权入宪的意义 38.中国宪法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论 39.中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度论 40.权利的平等保护的理论及制度 41.中国的国家机构 42.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3.国务院的性质及其职权 44.中国司法机关的性质及其职权 45.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6.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及其宪法调整 47.国家的象征

48.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49.为什么宪法修改的程序通过都规定较难或很难 50.关于现代行政法学理论基础及价值论的新探索 51.“平衡论”评析 52.论法律保留原则 53.行政公开原则析 54.行政合法原则论 55.行政合理性原则论 56.论行政应急性原则

57.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及其适用 58.行政主体理论之分析 59.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60.论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完善 61.服务政府论 62.责任政府论

63.论村委会的行政法地位 64.非政府组织论

65.论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 66.我国行政组织立法的健全与完善 67.在校大学生权利探讨 68.高校学生救济方式研究

69.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一个行政法的视角 70.我国户藉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71.行政相对人权利体系的构建 72.论一事不再罚原则 73.行政处罚设定的正当性研究 74.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关系 75.论行政补偿

76.行政指导的救济方式研究 77.行政指导行为性质探析 78.论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79.论职务行为的公定力 80.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研究 81.论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控制 82.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研究 83.行政程序的价值分析 84.行政程序立法的模式选择 85.刍议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对抗权 86.行政强制论 87.论行政许可的设定权 88.行政处罚的程序论 89.城市房屋拆迁案件特定分析 90.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 91.行政裁量与现代行政法治 92.论行政不作为 93.诚信政府构建论 94.行政立法及其控制 95.论农村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 96.道路交通案件的行政法思考 97.行政复议范围析 98.论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 99.论“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 100.行政诉讼范围析

101.行政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102.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研究 103.论案卷排他性原则 104.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研究

105.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制度衔接 106.论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107.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研究

108.论行政行为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109.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 110.论地方政府的法律责任

111.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责任研究

刑法学部分

1.刑法的机能研究 2.论罪刑法定原则 3.论罪刑相适应原则 4.论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5.论刑罚个别化 6.刑法解释研究

7.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几个问题 8.我国刑法溯及力研究 9.论犯罪概念 10.刑法上行为的概念 11.论不作为犯的概念与特征 12.论刑法上的“持有” 13.因果关系的认定 14.单位犯罪问题研究 15.对犯罪构成理论的新思考 16.论犯罪故意 17.论犯罪过失

18.认识错误的处理规则解析 19.论正当防卫 20.防卫过当及其认定 21.无过当防卫研究 22.紧急避险研究 23.犯罪既遂标准探讨 24.犯罪未遂探讨 25.犯罪中止研究 26.论共同犯罪的中止 27.身份与共同犯罪的认定 28.片面共犯问题研究 29.教唆犯若干问题研究 30.论罪数的标准 31.持续犯的概念与特征 32.结果加重犯若干问题探讨 33.论牵连犯的处罚原则 34.论我国刑罚的目的 35.我国刑罚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36.论我国死刑政策与死刑制度改革 37.论我国罚金刑制度的完善 38.论我国没收财产制度的完善 39.论我国资格刑制度的完善 40.论自首

41.我国数罪并罚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42.论缓刑的适用 43.论假释的适用 44.累犯制度的若干问题

45.关于构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 46.追诉时效若干问题探讨 47.保安处分制度研究 48.恐怖活动犯罪研究

49.交通肇事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50.生产、作业重大安全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 5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疑难问题研究 52.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研究 53.论洗钱罪的刑法控制 54.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 55.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56.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思考 57.论非法拘禁罪 58.论绑架罪

59.论抢劫罪的几个问题 60.挪用型犯罪研究 61.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 62.诈骗犯罪研究 63.贪污罪若干问题探讨 64.论受贿罪的立法完善 65.职务犯罪的防范与惩治研究

66.《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中国反腐败法制的完善 67.家庭暴力犯罪的刑法防范 68.安乐死立法研究

69.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刑法适用问题探讨 70.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71.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思考 72.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 73.论洗钱犯罪的对策 74.刑罚功能的犯罪学分析 75.论犯罪预防的价值 76.论犯罪被害预防

77.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贯彻 78.论暴力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79.论贪利性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80.毒品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81.论性别对犯罪的影响 82.被害人权利救济问题

83.犯罪的制度原因或制度犯罪研究 84.犯罪的经济原因 85.犯罪与教育 86.网络犯罪研究

民商法学部分

1.论法律行为违法性的判定 2.契约自由与公序良俗关系之研究

3.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89条的修改建议 4.制定民法典相关问题的探讨 5.合同中催告权的理解与运用 6.监护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7.试论抵押制度的完善 8.论无权占有

9.制定《物权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10.论建立悬赏广告法律制度 11.论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 12.民间债务法律问题研究 13.融资租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14.论不真正连带债务

15.论合同解除权行使的除斥期间 16.论完善我国合同法中的逾期违约制度 17.试论表见代理

18.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侵权责任解读

19.新类型侵权行为法律问题研究——结合最高院的司法解释 20.试论共同危险行为及其民事责任 21.论夫妻财产利益与负担的合理分配 22.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 23.试论我国建立扶养制度 24.结婚条件制度研究 25.日常家事代理权初探 26.试论我国的法定离婚标准 27.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助 28.论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完善 29.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 30.试论配偶继承权 31.析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32.论新闻侵权的主体与责任承担 33.完善我国人身保险合同立法的若干思考 34.论私录资料合法性的界定 35.法律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36.手机通讯服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 37.风险投资法律问题研究 38.英美Ultra Vires理论研究

39.先买权制度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先买权制度之完善 40.我国商法地位论析

41.论商标与商号论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 42.美国公司法上累积投票制度初探 43.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问题研究 44.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研究 45.股份回购法律问题研究 46.公司相互持股法律问题研究 47.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问题 48.董事对公司的民事责任 49.董事对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50.公司设立中发起人的民事责任 51.美国公司法上的经营判断原则研究 52.一人公司

53.公司集团法律问题研究 54.论企业并购法律制度 55.论混业经营 56.论独立董事制度 57.论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58.论股东诉讼制度 59.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60.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61.股东查阅权问题研究 62.股东知情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63.虚假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研究 64.经营者集中现象研究 65.特殊企业制度研究 66.外部监事会制度性质分析 67.市场准入制度研究

68.上市公司收购中的一致行动研究 69.企业被撤销的民事责任诸形态

70.论竞业禁止在保护商业秘密中的作用票据无因性问题初探 71.试论隐名合伙 72.合伙法律制度研究 73.票据无因性问题初探 74.票据伪造法律问题研究 75.票据变造法律问题研究 76.空白票据法律问题研究 77.论人身保险中的最大诚信原则

78.论建立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 79.个人破产制度研究

80.论侵犯知识产权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81.经济、科技全球化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8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83.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条件 84.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85.杂技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86.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87.传统知识(尤以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法律保护 88.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民法典的地位

8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89条的修改建议 90.网络传输下的著作权保护制度研究 91.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92.基因的可专利性和反垄断机制设置

93.计算机软件(以商业方法软件为特例)的专利保护 94.知识产权保护中权利冲突的解决方案 95.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96.论商标的识别性和表彰性 97.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的利益保护 98.域名利益的法律属性

99.域名注册与商标注册的利益冲突与解决方案 100.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101.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的法律责任

102.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犯知识产权法律责任的构成条件 103.判断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等同原则 104.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分析 105.侵犯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证据制度 106.公共健康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设计 107.作品从三维到二维的版权享有和限制 108.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制度比较 109.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典型案例评析 110.论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111.欧洲计算机软件保护制度的发展

112.欧盟计算机软件保护制度的统一

113.英国版权制度与计算机软件保护制度

114.欧盟反垄断法对计算机软件权利的规制

115.美国计算机软件保护制度的发展

116.美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方法的发展 117.美国破产法与知识产权保护

118.美国337条款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

119.美国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

120.住宅小区车库产权归属问题研究

121.关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 122.论预售商品房的若干法律问题 123.论房屋买卖中的优先购买权 124.论地下停车场/架空层的权利归属

125.屋顶平台问题的法律分析——结合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经济法与环境法学部分

1.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法的完善 2.论经济法的特征 3.论经济法上的责任 4.论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 5.论我国电信业法律制度的改革 6.论我国邮电业法律制度的改革 7.矿难的经济法思考 8.合作社立法的思考

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 10.合作社立法的思考 11.政府责任问题研究 12.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研究 13.完善我国预算决算监督之思考 14.论反垄断法对政府行为的规范 15.论价格联合行为 16.论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 17.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研究

18.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豁免制度)研究 19.协议垄断行为规制研究 20.附赠式有奖销售规制研究 21.论产品责任 22.论惩罚性赔偿制度

23.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 24.产品责任制度研究 25.消费者义务研究 26.论增值税制度改革 27.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28.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研究 29.财政转移支付有关问题研究 30.“两税”合并有关问题研究

31.试析环境权迟迟不能从我国立法上予以确立的原因 32.试论环境权的研究范围及其对象 33.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4.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几点建议

35.环境诉讼中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 36.论环境诉讼主体举证责任的分配 37.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新探 38.环境保护法律原则新探 39.国际环境保护法的新动向 40.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41.民间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42.信贷业务中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 43.私人融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44.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45.破产欺诈预防研究 46.论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 47.论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48.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研究 49.政府采购缔约过失责任研究 50.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制度研究

诉讼法学部分

民事诉讼法

1、民事纠纷可诉性研究

2、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

3、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交叉问题探析

4、民事公益诉讼初论

5、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探讨及其在我国的构建

6、完善我国的团体诉讼机制

7、诉讼标的之概念探析

8、论民事诉讼契约

10、辩论主义初探

11、论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上的适用

12、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

13、民事诉权论

14、试论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

15、论我国的陪审制度及其完善

16、论合议制度

17、试论我国民事检察制度的完善

18、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19、建立行为保全制度之初探 20、论民事诉讼费用

21、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研究

22、涉及互联网案件的民事诉讼管辖和证据问题

23、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研究

24、论协议管辖制度 2.5、论民事诉讼的目的

26、.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27、论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28、.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扩张

29、民事诉讼正当当事人理论探讨 30、试论非法人组织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

31、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研究

32、论民事诉讼共同诉讼的确定

33、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研析

34、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及权利保护

35、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研究

36、论群体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37、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

38、论民事起诉权的完善

39、.完善我国起诉制度的基本路径 40、民事诉讼诉答程序研究

41、民事诉讼审前程序论

42、建构民事审前准备之我见

43、论我国民事庭审模式之完善

44、论中间裁判

45、反诉制度研究

46、民事撤诉制度研究

47、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48、民事简易程序适用研究

49、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之审视与重塑 50、民事上诉审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51、论民事诉讼中的抗诉制度

52、再审程序启动机制研究

53、再审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54、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55、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

56、建立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思路

57、简易程序:困境与出路

58、再审程序的完善

59、.非讼程序研究 60、论人事诉讼

61、论督促程序之检讨及其改革与完善 62、论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 63、执行异议程序之完善 64、执行难的根源及其解决 65、论执行权的性质及其运作机制 66、民商事执行中第三人异议问题比较研究 67、执行名义对人效力扩张及程序保障 68、浅谈执行竟合

69、论民事执行中的参与分配制度 70、试论执行救济 证据法

71、证据的合法性研究 72、电子证据研究

73、我国民事诉讼电子证据法律效力研究 73、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75、论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76、民事诉讼中释明权探析 77、论我国民事诉讼的调查取证制度 78、民事诉讼举证时限问题研究 79、试论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80、浅析民事证明责任分配 81、试析举证责任倒置

82、论医患纠纷中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83、浅论证据交换制度 84、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 85、论民事诉讼证据开示 86、民事证人资格制度研究 87、论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88、民事诉讼认证制度研究 89、医疗纠纷案件证明责任的分配 90、.合同纠纷案件证明责任的分配 91、.论劳动纠纷案件中的证明责任问题 92.我国举证期限制度的成功与不足 仲裁法

93、论商事仲裁权 94、临时仲裁初探 95、论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 96、仲裁第三人制度研究 97、仲裁保全制度研究 98、试论仲裁的司法监督 99、论仲裁裁决的撤销

100、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101、论仲裁当事人 102、论仲裁协议的独立性 刑事诉讼法

103、论刑事诉讼中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104、论我国刑事诉讼之结构及其应然构架 105.106.107.108.109.论程序正义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体现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相关问题探讨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对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影响及其应对 刑事诉讼的宪政思考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机制 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 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 论法官独立的保障

论“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体现

论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相互关系 论陪审制

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 论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司法公正 论一事不再理原则

对刑事诉讼管辖若干问题探讨 论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律师在场权研究

论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诉讼的相关法律问题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保障 论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之缺陷与完善 论刑事代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关问题的研究 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论证据的相关性 论言词证据 证据开示制度研究

警察出庭作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证人豁免制度研究

证人出庭作证义务与拒证权探讨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比较研究 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论疑案的处理 审前羁押制度研究 论取保候审的完善 论逮捕的法定条件 刑事赔偿制度研究 关于证据立法的构想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 试析立案中的初查程序 论讯问程序 论搜查

侦查权的司法控制 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制 刑讯逼供对策研究 我国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不起诉的法律监督 论暂缓起诉制度 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 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论交叉询问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论辩诉交易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160.161.162.论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 再审程序功能论

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国际法学部分

1.外空商业开发活动中的国际私法问题初探 2.浅析我国缔结的国际条约在港澳地区的适用问题 3.当前区域性国际组织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初论 4.刍议联合国安理会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新动向 5.冷战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 6.略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际法问题 7.中美撞机事件中的国际法思考

8.从国际法角度看发生在我国的一系列“闯馆案” 9.前南国际法庭和卢旺达国际法庭的管辖权介评 10.浅谈国际环境法对国际习惯规则的发展

11.浅析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我国适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2.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若干问题的规定》 13.简评海牙《民商事管辖权和外国判决公约》(草案)中的不方便法院规则 14.简评海牙《民商事管辖权和外国判决公约》(草案)中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条款 15.浅议网络案件对传统管辖权制度的冲击与发展

16.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仲裁协议效力的支持 17.从仲裁独立性原则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撤销仲裁裁决的规定 18.国际公法仲裁与国际民商事仲裁之比较 19.略论国际商事仲裁“非国内化”的理论与实践 20.奥运会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探微 21.域外管辖权问题

22.国家债务继承原则的案例分析

23.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例:外空探索活动的损害责任制度;跨界污染损害责任制度)24.难民待遇与难民问题

25.引渡问题研究(例:死刑不引渡问题、政治犯不引渡问题)26.论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方式(例:人为添附问题;公民投票问题)27.国际人权法问题(例:人权的国际保护机制;«世界人权宣言»和两个人权公约;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28.海洋法研究(例: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和制度;国际海洋法庭争端解决机制;中日争端、中韩争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争端)29.«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研究»及其执行问题研究

30.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法问题(例:信息安全的国际法问题;灾难救援中的国际法问题)31.《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历次变动的比较分析 32.DSU报复条款与美国301条款关系探析 33.巴塞尔协议及其在国际银行监管中的地位与作用 34.备用信用证法律问题研究 35.出口信贷法律问题研究 36.反倾销法与反补贴法比较研究

37.国际保理法律问题 38.国际贷款风险及其防范 39.国际贷款税收法律问题研究 40.国际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商业行为与法律调整 41.国际金融创新及其法律监管 42.国际贸易惯例的新发展 43.国际融资担保法律问题

44.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问题 45.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问题研究 46.国际商事仲裁条款独立性问题研究 47.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的法律管制 48.国际项目融资法律问题 49.跨国并购法律制度研究 50.跨国公司的法律管制研究 51.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评析 52.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53.论“条约必须遵守原则”

54.论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关系 55.论国际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商业惯例 56.论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 57.论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原则 58.试论国际贸易法的调整对象 59.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研究 60.中国外资银行管理立法的新发展 61.乌拉圭回合与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

62.预期违约及其在中国的法律与实践 63.中国关于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与实践评析 64.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研究 65.属人法研究

66.论国际司法体制的新发展 67.论国家的刑事责任

68.论国家责任和追究责任的方式 69.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律性质与基础 70.论条约保留制度

71.论条约与中国国内法的关系 72.论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和中国的实践 73.试论区域办法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的作用 74.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活动的理论与实践 75.共同开发海洋矿物资源的国际法问题 76.论国际法解决争端体制的新动向

77.论国际刑事法院与国内刑事司法体系的关系 78.论外空活动的法律原则与制度 79.BOT投资方式的法律保障及其管制

80.国际贸易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法律分析 81.论发展中国家外资法的晚近发展 82.论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国民待遇制度 83.论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所有权与风险转移

84.论外资并购对我国的影响及其法律对策 85.论信用证独立原则 86.论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87.《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中国《合同法》的异同探析 88.试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和意义 89.试论加入WTO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 90.《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及其意义

91.“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制度中的运用 92.“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制度中的运用 93.国际民事诉讼中的“一事两诉”问题研究 94.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若干问题探析 95.论“不方便法院”原则

第二篇: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六、国际法

(一)国际公法

1.论国际法的成文法发展趋势

2.论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和国际干涉 3.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问题研究

4.论自然延伸原则在大陆架划界上的地位 5.论国际人权条约不可克减权利条款的保留

6.论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格及其人权责任的承担机制 7.论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的表决制度

8.论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中对船舶污染的管理权 9.论岛屿在大陆划界中的地位和影响 10.论民族自决原则和国际法的新发展 11.论联合国大会决议的法律效力 12.论国际组织的多数表决制度

13.论《联合国宪章》中国内管辖事项的决定与解释机关 14.论国际人权条约的保留问题

15.论国际司法机构临时保全措施研究 16.论《联合国宪章》的解释

17.论国家对内部战争犯罪的普遍管辖 18.论大陆架外部界限的确定

19.从难民公约角度看难民权利的保护 20.论集团性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地位 21.论国际人权法上的工会结社自由 22.论国家间多边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 23.论预防性自卫

24.论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下义务的不对称性 25.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的形式 26.论“联合国1503号程序”

27.论联合国维和行动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责任问题 28.论第三国国民在欧洲联盟的自由流动权利 29.论战争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30.论人权保护对现代引渡制度的影响 31.论国际难民法上的不推回原则

32.论国家责任上的“危急情况”原则与国际人权公约的克减条款 33.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权及其与航行权的协调 34.论联合国附属机关

35.论国际法院对习惯国际法的发展

36.论WTO协议司法救济条款对个人的适用问题 37.论APEC的区域经济组织模式

38.从国际航空法论大气空间的法律问题 39.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否决权

40.论主权及国家主权原则在现代国际法上的意义 41.论空中劫持的刑事管辖权问题

42.论《世界人权宣言》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43.论永久居留与归化问题

44.论公司的国籍与外交保护权的行使 45.论外国军舰在领海的无害通过权 46.论上游水道国建设水工程的国际义务 47.论国际刑事法院对第三方的管辖权 48.论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平衡 49.论欧盟法下的主权移转 50.论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

51.论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问题 52.论用尽当地救济规则

53.论专属经济区国际渔业制度 54.论大陆架油气开发法律问题

55.论国际法院解决争端过程中的第三方介入 56.论国际组织成员国对第三方责任问题 57.论海洋法公约的强制争端解决机制 58.论外层空间商业化活动的国际法问题

59.论联合国秘书长的政治职能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 60.论南极地区矿物资源制度

(二)国际私法

1.论法院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地位 2.论域名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 3.论海事诉讼时效的协议延长

4.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第三人制度研究 5.论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干预

6.论外国法院判决承认条件中的互惠原则 7.论对外国破产的承认与协助 8.论票据的法律冲突 9.论提单仲裁条款

10.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法律适用 11.论国际信托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 12.论我国著作权冲突规范的立法设计 13.论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的查明和适用 14.论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适用

15.论国际私法中主权原则的承载及变迁

16.论国际技术转让合同适用最密切联系地法的依据 17.论国际商事惯例在我国的适用

18.论涉外非婚生子女准正及其法律适用问题

19、论保护弱者的国际私法方法及其立法完善

20.论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涉外商业贷款协议中的法律适用 21.论国际保险合同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 22.论侵权领域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23.论国际货币法律适用问题及我国之实践 24.论承运人无单放货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25.论涉外案件的识别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影响 26.论网络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

27.论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民事管辖权法律冲突与协调 28.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区际冲突法中的适用 29.论国际商事仲裁中仲裁员回避问题

30.论仲裁地法在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适用中的发展 31.论公共政策在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中的价值 32.论国际商事纠纷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33.论国际商事仲裁主体可仲裁性规则及其适用 34.论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35.论国际民事管辖权中的不方便法院原则 36.论我国涉外遗产继承法律适用的立法完善 37.论涉外遗嘱处分方式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38.论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完善 39.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侵权领域的适用 40.论涉外收养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

41.论国际航空运输领域侵权行为法律适用问题 42.论物权法律冲突与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适用 43.论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的定性问题

44.论识别理论在中国区际民商事审判中的运用 45.论涉外遗嘱处分方式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46.论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涉外商业贷款协议中的法律适用 47.论涉外非婚同居的“自体法”

48.论国际商事仲裁中一般法律原则在可仲裁性问题上的适用 49.论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发展及中国的相关法律现状 50.论外派船员雇佣合同法律适用问题

51.论反致制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52.论适用或排除外国法制度中体现的对立统一 53.论外国法的性质及查明外国法的责任归属 54.论网络诽谤国际管辖权问题

55.论国际私法上外国法适用限制之实际标准 56.论我国国际私法制度中的移送问题 57.国际私法中亲属关系的准据法比较研究

58.论国际知识产权的必然法律冲突及其调整和解决 59.论网络传播环境下国际私法连结点的选择

60.论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性质及其对国际私法的影响

(三)国际经济法

1.论反倾销产业损害确定的法律问题 2.论我国反补贴法律体系之完善 3.论买方拒绝接受货物的权利 4.论国际保理合同的法律规制

5.论WTO反倾销协议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 6.论定期租船合同中的任意性规则 7.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法律问题 8.论WTO在欧洲共同体的适用

9.论国际保理中应收帐款转让的法律问题

10.论GATS下我国海运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

11.论WTO针对中国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及其应对策略 12.论跟单信用证欺诈中的风险分担

13.论《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教育服务对外开放 14.论WTO争端解决机制补贴与反补贴案件证明责任制度 15.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非违反之诉

16.论《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争端解决 17.论我国保险公司海外上市的风险与法律对策 18.论服务贸易自主自由化奖励机制

19.论WTO与多边环境协定的冲突与协调 20.论《SPS协定》中的风险预警原则 21.论跨国电子商务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22.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的根本违约制度 23.论中国当前外资并购的法律环境与政府规制 24.论外资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25.论GATT/WTO专家组报告的事实先例效力问题 26.论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监管的法律问题 27.论区域贸易协定成员方实施保障措施 28.论应用EDI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29.论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现状和完善 30.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入资问题 31.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

32.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 33.论IMF贷款的条件性问题 34.论信用证欺诈及其补救与防范 35.论国际海事欺诈中的单证欺诈

36.论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下的单边反贸易壁垒措施 37.论外资并购的争端解决办法

38.论GATS对金融服务贸易的规制 39.论特许经营合同之相关法律问题 40.论美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问题 41.论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 42.论汉堡规则承运人责任基础

43.论WTO 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据规则 44.论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制度

45.论国际货物的品质担保及卖方风险的防范

46.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违约损害赔偿基本原则 47.论我国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两项保留 48.论海外投资中的国有无形资产流失及其法律防范 49.论多边投资条约下的外国投资准入自由化 50.论国际经济一体化与我国涉外投资法发展趋势 51.论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争议及其解决 52.论我国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法律模式 53.论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中限制性条款的法律管制 54.论国际技术转让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55.论外商投资企业BOT项目中公司土地使用权的法律问题 56.论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法的挑战

57.论海外投资保险的法律保护及制度构建 58.论船舶适航义务的涵义及判断标准 59.论集装箱承运人的认定及其责任限制

60.论海上危险货物运输中承、托双方的特殊法律问题

第三篇:法学院毕业论文选题

本科论文选题

(注:有些选题仅为研究方向,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视角另定论文题目)

山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论文法理学选题

1.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冲突与衡平2.论网络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 3.司法权威的影响因素及构建 4.论司法公信力的提升路径 5.论司法信息公开

6.论法律解释的价值及其实践 7.法治进程中法律信仰的缺失与培育 8.论法律职业伦理的价值取向 9.法官的法律职业伦理 10.律师的法律职业伦理

11、司法改革的理念问题研究

12、司法改革的体制问题研究

13、司法运行机制改革研究

14、审判制度改革研究

15、法官制度改革研究

16、检察制度改革研究

17、政法委制度改革研究

18、司法权行使的外部关系问题研究,如司法与民意、司法与媒体等

19、司法公正问题研究 20、司法公信问题研究

21、法律解释方法研究

22、法律推理方法研究

23、法律论证方法研究

24、价值衡量方法研究

25、漏洞补充方法研究

26、孟子权力制衡思想浅析

27、权力寻租及其法制防控

28、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障问题及其应对

29、错案频发的立法学思考 30、新疆反恐的法治化策略分析

31、大学生校园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32、论国家立法权

33、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界限

34、《立法法》修改问题研究(可选取一个方向)

35、再议司法权的定位

36、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良性互动

37、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研究

38、城管与流动摊贩关系再研究

39、法院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 40、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41、信访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改革研究

42、死刑存废的法社会学思考

43、自由裁量权基准研究

44、法律保留原则研究

45、性别尊严权研究

46、论人权的司法保障

47、法的平等价值研究

48、法的效率价值研究

49、法的秩序价值研究 50、法的自由价值研究

51、法的正义价值研究

52、判例指导制度研究

53、对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研究与思考

54、公民法治观念淡薄与法治观念培养

55、“公序良俗原则”之法理学思考

5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法理学思考

57、道德缺失与法律

58、司法的去地方化研究

59、司法的去行政化研究 60、司法腐败问题研究

61、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6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再思考 63、立法的合宪性原则研究 64、立法的民主化研究 65、立法的科学化研究 66、法律的效力与实效研究 67、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研究 68、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研究 69、男女退休年龄的法律困境与对策研究 70、立法听证制度研究 71、论法治的基本内涵 72、亲子鉴定法律问题研究 73、器官移植法律问题研究 74、论环境健康权 75、老年人权利研究 76、儿童权利研究 77、同性恋法律问题研究 78、富勒的新自然法思想研究 79、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权利思想研究

80、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流变及对我国法学的启示 81、论腐败行为的法律控制 82、论公民维权制度的法律完善 83、“人情社会”与中国人的法律观 84、论法律原则在司法中的运用 85、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法规的关系研究

山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论文法制史选题

(一)中国法律史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

2、唐代法律制度

3、试论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借鉴

4、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5、简论中国封建法律儒家化的过程与特点

6、中国近现代宪政运动的经验教训

7、儒家法律思想的历史演变

8、论中国的传统道德与法律观

9、朱熹法律思想评述

10、论春秋决狱

11、论古代婚姻法律制度

12、试论明清的司法制度

13、试论明清的文字狱

14、试论中国古代惩治贪官的法律制度

15、儒家法律思想评述

16、法家法治理论研究

17、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

18、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19、试论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与法制(可以某一朝代或者某个方面为例进行论证)

20、资产阶级改良派法律思想评述

21、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与当今法制建设

22、试论清末司法制度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23、论古代法制与现代法治

24、传统中国的调解制度及其现代意义

25、亲亲相隐制度的现代价值

26、无讼理念的形成、影响和现代价值

27、中国古代的反贪理念和制度

28、中国古代反腐败的立法设计

29、明清地方司法实践 30、中国古代监察理念和制度

31、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研究

32、儒家忠孝思想对中国法律传统的影响

33、《唐律》礼法合一思想浅析

34、汉律所见奴婢法律地位探析

35、试论唐律中的服制问题

36、汉唐律连坐与相隐问题的法社会学分析

37、汉唐复仇之风及其与正统法律间的冲突与协调

38、封建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中的女性地位剖析

39、浅论唐代监察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40、秦汉法律思想嬗变与原因剖析

41、试论汉唐时期的律学和律学思潮

42、中国近现代百年宪政的历史经验

44、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代法制的影响

(二)西方法律史

1、论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2、试论霍布斯的自然法理论

3、简述洛克的自然权利论

4、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剖析

5、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6、边沁功利主义法学评析

7、从柏拉图的“哲学王”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

8、论古典自然法学理论

9、古印度法律种姓制度特征及其对以后印度法律的影响

10、试论古希腊公法中的民主传统

11、罗马法的借鉴意义

12、试论教会法对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的积极影响

13、略论伊斯兰法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穆斯林国家法律的影响

14、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与特点

15、英国衡平法的起源与发展 16、1804年法国民法典及其在世界法律史上的地位

17、简论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的基本特征

18、美国司法审查权的理论与实践

19、资产阶级古典刑法思想在法国革命时期立法文件中的体现 20、美国权利法案(宪法前10条修正案)的理论与实践

21、日本帝国宪法的基本特点

2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民法所有权制度的变化

23、日本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

24、试论经济法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5、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形成和区别

26、论普通法中“程序优于权利”

27、英国信托制溯源

28、论英国陪审制

29、美国宪法研究

山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论文行政法选题

1.论行政法的发展趋势

2.论法律保留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 3.论合理性原则与比例原则的关系 4.论诚信原则的行政法意义 5.正当程序原则研究 6.论行政事实行为

7.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理论和实践 8.论行政制裁权 9.行政补偿制度研究 10.论行政立法监督 11.行政征收研究 12.行政征用研究 13.行政收费制度研究 14.行政追偿制度研究 15.论行政裁决制度的完善 16.论行政指导的合法性 17.行政责任研究 18.行政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19.行政法制监督研究 20.责任政府论 21.行政参与制度研究 22.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研究 23.行政调解的制度设计 24.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 25.浅论行政委托 26.论一事不再罚原则 27.行政奖励制度的构建

28.试析“人肉搜索”及其法律控制 29.行政越权与滥用行政职权 30.滥用职权研究 31.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 32.行政主体研究

33.论行政程序的地位与作用 34.论行政权之法律监督 35.论行政权对民事利益影响 36.论行政指导的法律性质 37.行政指导的救济方式研究 38.论行政处罚中的听证程序 39.网络暴力的规制

40.论《行政许可法》视角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41.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方向 42.行政许可监督研究 43.行政许可信赖保护原则研究 44.论行政许可设定制度 45.行政许可范围研究 46.论行政许可中的听证制度 47.论公务员的权利及其保障 48.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 49.行政许可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50.论行政协助

51.论行政许可立法对我国依法行政的意义 52.论行政许可与第三人利益的保护 53.行政许可程序研究 54.论行政许可法中的便民原则 55.论行政许可法中的评价制度 56.行政许可申请人权利义务研究 57.行政许可中的电子政务研究 58.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59.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60.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研究 61.行政处罚设定权分配研究

62.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在行政处罚中之适用问题研究 63.论行政行为的废止 60.城管执法之困境与出路 61.行政执法的备案监督制度 62.论对内部行政行为的

63.我国城镇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4.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 65.论行政处罚中比例原则与行政裁量权之行使 66.论行政处罚中选择性执法与平等权保护 67.行政处罚程序设计与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研究 68. 行政强制法的实施与完善 69.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 70.论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体制 71.论行政复议听证制度 72.论行政复议的便民原则 73.论行政复议公开原则

74.论行政复议公正原则的实现途径 75.论行政复议前置制度 76.论行政复议终局制度 77.论行政复议范围 78.论行政复议的审查深度 79.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复议 80.论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 81.论行政复议的告知制度 82.论行政复议的监督功能及其实现 83.论行政复议程序的完善 84.论行政复议的举证规则 85.论行政复议的审查方式 86.行政程序法的模式研究 87.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研究 88.简易程序研究 89.行政听证制度研究 90.回避制度研究 91.合法性审查原则研究 92.行政赔偿诉讼的审判制度研究 93.行政指导与行政诉讼的关系研究 94.行政合同与行政诉讼的关系研究 95.不作为行为的行政诉讼问题研究 96. 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研究 97.行政诉讼的管辖研究 98.集团行政诉讼研究 99.行政公益诉讼之探讨 100. 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研究 101.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研究 102.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制度衔接 103.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研究 104.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 105.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研究 106.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107.行政案件利害关系人浅析 108.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研究 109.论行政判例

110.《行政诉讼法》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 111.论《行政诉讼法》的修改

112.行政诉讼法修改与检察制度的完善 113.论行政裁量权的司法控制 114.论行政诉讼协调和解机制 115.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完善 116.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之探讨

117.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之解读与反思

118.论行政诉讼执行措施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设想 119.论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研究 120.行政诉讼简易程序之法治化路径

121.《立法法》视野下的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兼议《行政诉讼法》第52、53条之存废

122.关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思考 123.论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确认标准 124.我国行政诉讼的实践困境与法制对策

125.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法律上利害关系”要件研究 126.论行政诉讼被告举证责任的优化

127.行政诉讼类型化: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新思路 128.论检察机关启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程序 129.论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关系的重构 130.论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标准 131.论行政给付行为的诉讼救济

132.论我国检察机关行政公诉权的程序建构 133.对《行政诉讼法》第51条的反思与修正 134.行政诉讼停止执行原则的建构路径 135.行政诉讼法应建立合理性原则

136.从行政诉讼法的适用看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 137.司法审查视野中的诉的利益

138.试论我国行政诉讼司法审查标准的完善

139.“会议纪要”的可诉性研究——兼论《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扩大 140.行政诉讼被告举证程序规则之完善

141.完善《行政诉讼法》诉讼停止执行制度之构想 142.行政诉讼法级别管辖制度之完善

143.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机理分析与机制构建 144.我国公务员诉权受限的理论溯源 145.论我国行政不作为诉讼救济的范围 146.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化解信访困境 147.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析 148.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探析

149.论行政诉讼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150.农村群体性纠纷及其解决

151.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诉讼中作被告问题的反思 152.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中法院调解的定位 153.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利弊分析 154.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存在问题及思考 155.论行政诉讼合法性审查原则

156.论行政诉讼不调解制度的法律基础及现实价值 157.行政诉讼当事人资格确认规则利弊分析 158.论行政诉讼起诉时效 159.行政诉讼判决种类探析 160.论行政公益诉讼

161.论简易程序在行政诉讼中的存在必要性与可行性 162.行政诉讼再审程序中的同级再审制度分析

山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论文宪法学选题

1、法科学生就业权利保障与实现问题研究

2、论维护宪法权威的实然与应然问题研究

3、论维护宪法权威与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4、公法学视野下的最低生活保障权研究

5、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环境权问题研究

6、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权的正当行使问题研究

7、“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宪法学解释

8、平等就业权问题研究

9、物质帮助权问题研究

10、休息权问题研究

11、生存权保障问题研究

12、中央军委主席的任期问题研究

13、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保障机制研究

14、少数民族基本权利问题研究

15、论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16、政府预算公开问题研究

17、“三公消费”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18、公民社会权保障问题研究

19、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问题 20、宪法思维的养成问题研究

21、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22、完善人大质询制度路径研究

23、单身女性的生育权研究

24、生育权与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

25、公民的生存权问题研究

26、农民工生存权的保障与实现

27、我国公民的适当生活水准权

28、从“异地高考”谈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问题

《法理学》论文参考选题

1.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冲突与衡平2.论网络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 3.司法权威的影响因素及构建 4.论司法公信力的提升路径 5.论司法信息公开

6.论法律解释的价值及其实践 7.法治进程中法律信仰的缺失与培育 8.论法律职业伦理的价值取向 9.法官的法律职业伦理 10.律师的法律职业伦理

11、司法改革的理念问题研究

12、司法改革的体制问题研究

13、司法运行机制改革研究

14、审判制度改革研究

15、法官制度改革研究

16、检察制度改革研究

17、政法委制度改革研究

18、司法权行使的外部关系问题研究,如司法与民意、司法与媒体等

19、司法公正问题研究 20、司法公信问题研究

21、法律解释方法研究

22、法律推理方法研究

23、法律论证方法研究

24、价值衡量方法研究

25、漏洞补充方法研究

26、司法权运行机制研究

27、权力寻租及其法制防控

28、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障问题及其应对

29、错案频发的立法学思考 30、新疆反恐的法治化策略分析

31、大学生校园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32、论国家立法权

33、我国立法体制研究

34、《立法法》修改问题研究(可选取一个方向)

35、再议司法权的定位

36、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良性互动

37、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研究

38、城管与流动摊贩关系再研究

39、法院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 40、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41、信访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改革研究

42、死刑存废的法社会学思考

43、自由裁量权基准研究

44、法律保留原则研究

45、性别尊严权研究

46、论人权的司法保障

47、法的平等价值研究

48、法的效率价值研究

49、法的秩序价值研究 50、法的自由价值研究

51、法的正义价值研究

52、判例指导制度研究

53、对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研究与思考

54、公民法治观念淡薄与法治观念培养

55、“公序良俗原则”之法理学思考

5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法理学思考

57、道德缺失与法律

58、司法的去地方化研究

59、司法的去行政化研究 60、司法腐败问题研究

61、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6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再思考 63、法制统一原则研究 64、立法的民主化研究 65、立法的科学化研究 66、法律的效力与实效研究 67、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研究 68、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研究 69、男女退休年龄的法律困境与对策研究 70、立法听证制度研究 71、论法治的基本内涵 72、亲子鉴定法律问题研究 73、器官移植法律问题研究 74、论环境健康权 75、老年人权利研究 76、儿童权利研究 77、同性恋法律问题研究 78、富勒的新自然法思想研究 79、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权利思想研究

80、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流变及对我国法学的启示 81、论腐败行为的法律控制 82、论公民维权制度的法律完善 83、“人情社会”与中国人的法律观 84、论法律原则在司法中的运用 85、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法规的关系研究 86、立法精细化问题研究 87、立法质量问题研究

88、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问题研究 89、人权的司法保障研究 90、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研究 91、法律服务体系研究 92、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研究 93、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94、基层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

95、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问题研究 96、地方立法权研究 97、人民陪审制度研究 98、法治国家的“良法”研究 99、我国非正式法源研究 100、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研究

101、论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及范围

102、论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性质

103、基本法律在法治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实现

104、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下的法律、道德和组织规范关系 105、析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以“四川泸州遗赠案”为例

106、从道德事件析法律制度的缺失——以“扶起老人反被讹”为例 107、自杀式维权的法理反思

108、论“呼格吉勒图”案再审的法治意义 109、行人闯红灯的法理思辨

110、论权力监督的法治意义

宪法论文题目

1、论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与限制

2、论言论自由的保护与界限

3、论公民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4、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

5、村民自治中的宪法问题分析

6、中国近代宪政思想研究

7、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启示与反思

8、加强对地方行政机关“一把手”的权力监督问题研究

9、宪法实施问题研究

10、宪法视角下的国家征税制度研究

11、大学生就业权实现中的“学历歧视”问题研究

12、大学生就业权实现中的“户籍歧视”问题研究

13、大学生就业权实现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14、大学生就业权实现中的“隐性歧视”问题研究

15、大学生就业权实现中的“健康歧视”问题研究

16、大学生就业权实现中的“年龄歧视”问题研究

17、大学生就业权实现中的“身份歧视”问题研究

18、限购令是否涉嫌“户籍歧视”的法理思考

19、宪法第42条的修改与公民反就业歧视权利保障 20、大学生就业法律维权意识问题研究

21、诚信社会下如何实现言论自由

22、从宪法角度研究建设法治政府路径

23、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单行条例问题研究

24、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及其宪法救济

25、宪法视角下的公民迁徙自由

26、论宪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27、论我国选民与代表的权利义务关系

28、论宪法对特定主体权利的保障

29、论住宅不受侵犯

30、依法治国下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

31、宪法宣誓制度研究

32、我国宪法实施的机制研究

33、我国宪法解释的程序研究

34、论基本权利的性质与效力

35、论基本义务的价值与地位

36、论我国党内法规的性质与发展

37、我国较大的市的地方立法权问题研究

38、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对策研究

39、论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40、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41、宪法学视角下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的法律问题研究

42、迁徙自由入宪的必要性分析

43、我国宪法保障机制的完善

44、试论“依宪治国”

45、论公民基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完善

46、从香港“占中事件”谈公民的表达自由

47、村民自治中的宪法问题研究

48、略论公民的知情权

49、死刑的存与废

50、反家暴行为的宪法学分析

51、儿童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52、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环境权问题研究

53、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权的正当行使问题研究

5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宪法学解释

55、平等就业权问题研究

56、物质帮助权问题研究

57、休息权问题研究

58、生存权保障问题研究

59、中央军委主席的任期问题研究

60、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保障机制研究 61、少数民族基本权利问题研究 62、政府预算公开问题研究 63、公民社会权保障问题研究

64、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65、农民工生存权的保障与实现 66、我国公民的适当生活水准权

67、把权力纳入法治轨道的机制创新研究 68、规范和约束公权力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69、党政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数字化监管研究 70、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体制机制研究

71、高等政法院校培育高素质法治专门人才的机制创新研究

72、我国反腐败“国家法”建设与“共产党法规”建设的互动机制研究 73、我国反腐败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4、我国网络反腐败的机制创新研究

75、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研究 76、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保障机制研究

77、保障审判权和检察权独立公正行使的机制创新研究 78、保证司法公正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79、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教育权法律保障研究 80、论人大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 81、论宪法实施的保障 82、谈如何健全人大制度 83、论宪法的权威性

84、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及其宪法救济 85、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 86、论宪法监督体制的完善

87、宪法法院监督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88、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单行条例问题研究 89、建设法治政府路径研究 90、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91、农村土地流转法律规制的宪法学思考 92、论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93、社会保障权与宪法保护

94、论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95、宪法视角下的公民迁徙自由 96、论宪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97、论宪法是宪政制度的核心

98、论宪法监督制度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99、旧中国宪政运动的历史经验

100、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及其优越性 101、宪法关于特别行政区建立的基本精神与实践 102、论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力划分 103、论中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现实性 104、论选民与代表的权利义务关系 105、论宪法对妇女权利的保障 106、论表达自由的宪政意义 107、中国宪政体制下的司法独立 108、论人大的个案监督

109、民主集中制与三权分立机制比较研究

110、论宪法至上与依法治国

111、论宪法司法化的出现及对中国法治的影响 112、论宪法解释

113、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14、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平等权宪法保障 115、进城务工人员的选举权保障研究

116、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17、论公民集会游行示威权的法律规制 118、结社自由的宪政意义

119、试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完善 120、论公民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121、论我国公民的监督权 122、论网络言论自由权 123、论言论自由的宪法界限 124、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125、论人民代表言论免责权

126、论人民代表的人身特别受保护权 127、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128、论我国的宪法监督机制 129、论宪法至上与依法治国

130、论违宪审查制度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时政热点选题

1.对相关社会热点案例的法学角度研析与思考 2.对三农问题的思考 3.对依法治与市民社会的思考

4.对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剖析 5.对大国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秤 6.对高校法治建设的浅析

7.对民间组织文化(法治、权益„„)力量的社会调查(老年活动组织、青年网络组织、消费者协会„„)

第四篇: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

附件1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

(2013年11月修订)师教文 [2013] 132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一次集中训练,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指导毕业论文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为规范毕业论文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特制定本条例。

一、基本规范与过程要求

(一)选题

1.论文题目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教学计划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注重发挥专业的优势和特长。应有新意,有科学研究或实际应用价值,能够反映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各专业选题时可根据自身特点有所侧重。

2.题目难易适度,不宜过大。应考虑学生的专业要求和实际能力,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独立完成。

3.学生所选题目应与主修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

4.选题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办法,学生根据部院系公布的论文题目提出选题意向,指导教师同意,部院系审定。

5.原则上1人1题,如需由2(含)人以上共同完成的,应由指导教师提出,经主管教学副部长(院长、主任)批准,但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其中所承担的部分工作,并独立撰写论文。

(二)开题

1.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包括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和手段、撰写提纲、研究进度、参考文献等内容。

2.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

(三)撰写

1.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性强,无疏漏或片面性。

2.毕业论文应结构完整,表达准确清楚,符合学术规范,按专业学术论文体例撰写(可参照本专业有代表性期刊的格式)。篇幅:人文社会科学类一般为7000~15000字,理科一般为5000~10000字,工科由部院系确定。3.论文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毕业论文的内容,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以3~5个为妥;毕业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标准、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在1000字以内,外文以5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以3~5个为妥。

(四)答辩

1.学生获得毕业论文成绩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在校外或外部院系做毕业论文的学生应在学生所在部院系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2.部院系应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公开答辩。应成立答辩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3名教师,可包括指导教师。

3.答辩小组主持具体答辩工作,对学生毕业论文完成质量及答辩情况进行评价,并按照“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定表”中“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给出最终评定成绩。

4.每位学生的答辩时间一般为10分钟,答辩过程记录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中。

(五)校外完成毕业论文

1.我校本科生可以在校外(含境外)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2.校外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含)以上技术职务,所在单位应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并出具接收我校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相应证明。学生所在部院系应安排校内教师合作指导。

3.论文选题应符合主修专业培养目标,并提交部院系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审批。

4.学生应保证论文期间的人身安全,并与部院系签署安全协议。5.学生应按照本条例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各项有关工作,方可获得毕业论文成绩。

二、进度计划

1.工作组成立和动员阶段:部院系应在第七学期第12周前成立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制定并公布本部院系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细则(含写作规范),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和落实教育部和我校的相关规定。

2.确定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第七学期第14周前完成。3.开题报告:第七学期第16周前完成。4.毕业论文答辩:第八学期第13周前完成。

5.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成绩录入:第八学期第14周前完成。6.论文材料归档:第八学期第16周前完成。

(以上为大致时间安排,具体时间以当年通知为准)

三、成绩评定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一)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1.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论文质量和“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定表”中“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评阅毕业论文,写出论文评语,并确定是否具有答辩资格。通过者方可参加公开答辩。

2.经过论文答辩,答辩小组根据“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定表”中“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考查学生论文完成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3.成绩评定采取五级记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严格控制“优”的比例。

4.经过答辩,论文成绩评定不合格者,可视情况按如下方式办理:修改毕业论文者,3周后(含)可再次申请答辩;更换论文题目者,6周后(含)可再次申请答辩。

(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1.基本条件:

(1)观点正确,有独立见解、创新或发现,或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3)论文写作结构完整,论据充分,数据详实,符合学术规范;表达准确,语言流畅,概括能力较强。

2.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由部院系论文工作小组推荐,推荐比例不超过毕业学生人数的3%。教务处组织最终审定。

四、存档要求

1.部院系存档:归档材料包括两类:一类为部院系毕业论文整体工作档案,包括部院系各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细则(含写作规范)、总体工作安排、答辩工作安排、毕业论文评定表、工作总结等;另一类为学生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包括毕业论文,以及学生实验或调查的原始数据等,由学生所在部院系保存五年。毕业论文封面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专用封皮(含诚信承诺书,使用授权说明),论文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顺序为:开题报告、答辩记录表、毕业论文评定表、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册等。

2.图书馆存档:毕业论文纸质版、电子版由图书馆存档。毕业论文封面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专用封皮(含诚信承诺书,使用授权说明),论文用A4纸双面打印。

3.档案馆存档:毕业论文评定表由档案馆存档。4.学生档案存档:毕业论文评定表入学生档案存档。

五、组织管理与职责

毕业论文工作实行校、部院系二级管理。

(一)教务处职责

教务处负责制订毕业论文工作条例,提出毕业论文工作基本规范和要求,明确相关组织和人员职责,协助部院系解决论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遴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二)部院系职责

1.成立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小组负责部院系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与落实。工作小组原则上由5人组成,组长由主管教学副部长(院长、主任)担任。具体职责如下:

(1)根据教育部关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意见和学校的总体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制定部院系各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并报送教务处备案。

(2)组织指导教师、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员学习本条例及部院系相关规定,要求学生和教师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3)组织教师选题,审定学生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

(4)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性检查,重点检查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落实、开题报告的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展及教师指导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制定措施解决。

(5)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公开答辩的时间、地点,并在答辩前报送教务处备案。

(6)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审核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签署部院系意见。(7)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部院系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工作特色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并对学校毕业论文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登录和档案归档工作。

(三)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应由讲师或相当职称(含)以上有经验的教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助教、研究生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但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由校外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需有校内教师合作指导,校内合作指导教师主要把握论文进度与要求,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2.每位指导教师以指导2~3名学生为宜,一般不得超过6名。3.指导教师职责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科研专长,提供一定数量的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所提供论文题目每年应有所不同。

(2)接受学生的选题申请或审核接受学生的自主拟题,指导并审阅学生的开题报告。

(3)向学生明确提出研究目标和方法、撰写规范等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进度与质量,进行答疑和指导,及时纠正所发现的问题,督促学生在每次指导后填写“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册”,并签字。严把论文质量关,杜绝论文抄袭、剽窃现象。

(5)评阅毕业论文,根据“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定表”中“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写出论文评语,并确定其论文是否合格和具有答辩资格。通过者方可参加公开答辩。

(6)参加学生论文答辩。

(7)加强学生论文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教育。(8)协助提供毕业论文的全部有效归档材料。

(四)学生职责

1.欲取得毕业资格的本科毕业生均需撰写毕业论文。

2.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签订并遵循“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

3.论文工作的具体要求:

(1)在规定的时间内与指导教师联系,讨论选题,第七学期第14周前确定论文题目。

(2)按照论文管理要求,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经通过,不得擅自更换指导教师和论文题目。如遇特殊情况需更改,应向学生所在部院系毕业论文工作小组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变更。

(3)主动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接受定期指导,认真撰写毕业论文,及时主动填写“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册”,交由指导教师审阅签字。

(4)按时提交毕业论文,由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参加论文答辩;由校外或外部院系教师指导完成毕业论文者应参加学生所在部院系组织的论文答辩。

4.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守学校相关纪律。因事或因病请假时,需事先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并按照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请假事宜。

5.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对因违反安全规程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6.及时整理毕业论文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并交指导教师。

第五篇: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修订)

师教文[2007] 186号

一、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

1.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2.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等,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小括号注明原文。

3.论文中的图和附表应有对应的图题、表题及编号。

(1)图:由“图”和从 1 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 1 ”等。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节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 1 ”。图应有图题,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居中的位置;

(2)表:由“表”和从 1 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 1 ”、“表 2 ”等。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 1 ”。表应有表题,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3)公式: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如:“式(2-13)”、“式(4-5)”,其标注应于该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公式书写方式应在文中相应位置另起一行居中横排,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等)转行。

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4.论文的文档格式

(1)论文题目:三号黑体;

(2)目录:三号黑体;(章的标题)XXXX „„„„„„„„„„„„„ 1(三号黑体字)

1.1(条的标题)XXXX „„„„„„„ „„„„ 2(小三号黑体字)

1.1.1(款的标题)XXXX „„„„„ „ „„„ 3(四号黑体字)

1.1.1.1(项的标题)XXXX „„„„„„„„„ 4(小四号黑体字)

(3)中文摘要:小三号黑体,摘要内容:四号宋体,行距 20 磅 ;英文摘要:小三号,摘要内容:四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单倍行距;

(4)关键词: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四号宋体;(5)正文标题:均加粗,段前后均 0.5 行。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二级标题: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 四号黑体;

(6)正文: 小四号宋体,行距 20 磅 ;

(7)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行距 16 磅。

5.学生应签署《诚信承诺书》和《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见论文封二)。保证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不存在抄袭和剽窃。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6.论文一律用 A4(210 mm × 297 mm)大小的白纸双面打印并装订(左装订)成册。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页面的上边距和左边距侧(订口)分别留边 25 mm,下边距和右边距(切口)应分别留边 20 mm。

二、各部分规范的具体要求

毕业论文应包括论文封面、目录、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引言、论文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主要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封面 一律采用教务处统一印制的专用封面。封面内容均须打印,论文题目为三号宋体加粗,院(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等为四号宋体加粗,日期为小四号宋体。

2.目录 目录页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章、节、参考文献、附录等序号。

3.题目

题目是反映论文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组合。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要求如下:

(1)题目准确得体并能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丽不实的词藻。

(2)题目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题目一般不宜超过 20 字。

(3)题目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4)题目应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

4.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明归纳,应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用语要规范,一般不用公式和非规范符号术语,不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等。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一般在300 字左右。

论文应附有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以便于进行国际交流。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应明确、简练,其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一般不宜超过 250 个实词。5.关键词 关 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关键词包括主题和自由词: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 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化了的词或词组;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每篇论文中应列出3 ~ 8 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还应列出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间空格 1 个字符。

6.引言(或前言)引言又叫前言,其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作用在于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引言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范围和背景;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等。

7.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和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的撰写内容不作统一规定。但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或数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正文应达到观点正确,结构完整、合乎逻辑、符合学术规范,无重大疏漏或明显的片面性。其他具体要求有:

(1)主题的要求

A.主题有新意,有科学研究或实际应用价值;

B.主题集中,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要使主题集中,凡与本文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应涉及,不过多阐述,否则会使问题繁杂,脉络不清,主题淡化;

C.主题鲜明,论文的中心思想地位突出,除了在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结论部分明确地点出主题外,在正文部分更要注意突出主题。

(2)结构的要求

A.不同内容的正文,应灵活处理,采用合适的结构顺序和结构层次,组织好段落,安排好材料。章、节、小节等分别以“ 1 ”、“ 1.1 ”、“ 1.1.1 ”、“ 1.1.2 ”、“(1)”或“

一、”、“

(一)”、“ 1.”、“(1)”等数字以树层次格式依次标出。

B.正文写作时要注意抓住基本观点。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均不应出现技术性的错误;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 ;不弄虚作假。

8.结论和建议

结论即结束语、结语,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反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其作用是便 于读者阅读和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主要包含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或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尚待解决的问 题或提出研究设想和改进建议。

9.参考文献

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除个别专业的外,均应有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按照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顺序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可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各专业应统一著录格式。建议院(系)按照本学科通行惯例制定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也可参考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 — 2005(见附件)”或参照下面格式。

著录格式:

(1)著作: [ 序号 ] 作者 1,作者 2 .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2)期刊: [ 序号 ] 作者 1,作者 2 .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3)会议论文集: [ 序号 ] 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注:文献中的作者数量低于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其后加“等”字即可;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10.附录

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为了体现整篇论文的完整性,写入正文又可能有损于论文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精炼性,这些材料可以写入附录段,但对于每一篇论文并不是必须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的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材料;

(3)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4)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段置于参考文献表之后,附录中的插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等的序号与正文分开,另行编制,如编为“图一”、“图二”;“表一”、“表二”;“式

(一)”、“式

(二)”;“文献 [ 一 ] ”、“文献 [ 二 ] ”等。11.致谢

有些毕业论文不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为此在必要时应增加本部分,以对论文工作直接提供过资金、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表示感谢。

三、毕业论文环节的其他要求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内容、如何研究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三个部分:选题、论文框架、论文进度及主要工作内容:

(1)选题。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选题的依据(选题经过,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初步设想及突破点等),以及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及可行性论述。

(2)论文框架。包含论文提纲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论文工作的基本构想,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不必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

(3)进度计划及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时间的具体安排、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如根据论文题目查找文献、完成论文大纲、完成初稿、定稿、答辩等)、成果形式等。

2.文献综述

文 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前期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在对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综合分析、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该问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问题焦 点、动态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内容所做出的系统论述,特别应注意对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献的引用和评述。在对文献分析评价时应忠实文献内容。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所阅读和选择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搜集文献可以结合专业特点,采用检索法、专著法和年鉴法等,其中检索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参考文献不能省略,应包含引用过的,能反映选题全貌,且直接阅读过的全部文献资料。

3.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是检测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对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进行训练。

对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有如下建议: 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从下列问题中选取几个问题(1-3 必选),作好汇报准备,时间一般不超过 10 分钟。最好熟悉答辩内容,语言简明流畅。汇报内容主要包括:

(1)选题的依据、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选题的历史和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提出的个人见解等。

(3)论文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研究方法、技术沦陷等。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文的优缺点。

(7)写作毕业论文的体会。

4.毕业论文指导记录

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册是学生对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过程的全面记载。学生应主动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接受定期指导,及时、主动、详尽地将教师的指导内容记录到《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册》中,并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作为自己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详细指导。

下载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

    法学类毕业论文选题指南1、社会转型中的法治问题研究 2、法治与政治文明 3、小康社会与法治建设 4、宪政与法治 5、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 6、法治与政治权威 7、司法体制改......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法学院)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法学院) 法学理论 【论文题目】 论法的本质属性 【提示要点】 本文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把法本质分为三个层次: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第一层次;作为统治......

    2008年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工商管理及人力资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选题与论文题目 一、工商管理专业参考选题 .......................................................................................

    2007年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7年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企业管理专业参考选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

    本科生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专业论文选题 注:请首先在110论题之前选择。 1.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研究 2.安徽省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支持作用的研究 3.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供需均衡分析——基于对**省(......

    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一、法理学 1.全球化与中国法律变革 2.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 3.论法律信仰的培养 4.论西方法学流派(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统一......

    法学院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办法

    法学院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办法 根据教务处【2017】50号文件精神,现将我院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安排如下: 一、组织成员 1、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领导组 组长:马广......

    法学院2014级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法学院2014级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根据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做好2014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及《华东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